時間:2023-03-22 17:33: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支農服務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進入信息時代的農信社,必須把握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趨勢,積極探索傳統銀行業務與網上銀行業務的整合,拓展銀行服務的渠道,延伸銀行服務的領域。一方面,通過IT技術的通道可以分散一部分服務,網上銀行、電話銀行以及終端支付設備的增長,實現網上產品資訊服務、電子支付服務、客戶遠距離操作及結算(如電子信用證)等。網上銀行業務的開展,還可以對傳統金融工具進行電子化改造,提高傳統業務的辦理速度,提高客戶服務質量,降低經營管理成本,提高農信社的收益率。
(二)開展預約服務項目
對于一些時間比較長的業務,銀行業需要培育客戶的預約。預約是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方法。現在通信技術非常發達,較為復雜的業務或超過15分鐘的業務,均可通過預約得到滿意的服務。預約服務形式,可以使服務的提供與接受方都能實現時間管理的計劃性,農信社在復雜產品或者針對高端客戶時,通過預約服務可以獲得客戶較高的滿意度。
(三)提供增值服務
農信社要積極開展與非金融企業的合作,為客戶提供廣泛的增值服務。目前,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使農信社需要與高新技術企業合作,積極尋求協同發展,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增值服務。從國內的實際情況看,銀行理財產品和股票、基金已基本形成了個人理財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公司理財成為繼個人理財之后銀行拓寬中間業務的又一增長點。如何為客戶提供超值的服務,就成為贏得競爭的一大法寶。
二、開展客戶關系管理
(一)按照80/20法則管理大眾客戶與大客戶
1.兩種客戶不可偏廢
銀行的業務開展,要讓大眾客戶與VIP客戶都滿意。大眾客戶即多數人(80%的顧客),是“有用的多數”(usefulmany),沒有這些人,銀行會遭受損失,但仍能生存下去。VIP客戶即少數人(20%的顧客),是“關鍵的少數”(vitalfew),即使只失去少量這部分顧客,銀行也會陷入困境。無論是大眾客戶與VIP客戶,均是銀行的“衣食父母”,不能偏廢。如果僅僅把注意力集中于“關鍵的少數”,并逐漸放棄其他顧客,這會導致信用社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當客戶需求改變時,信用社就會自食其果。如果只專注“關鍵少數”,放棄大眾客戶,那么,不僅當初的開發工作失去價值,而且一旦再想把他們爭取回來就需要花費雙倍甚至多倍的力氣,得不償失。
2.理性看待大客戶,實施動態管理
在現實中,農信社一方面受內部存、貸款及利潤目標考核的強勢激勵和鞭策;另一方面,農信社加強信貸風險管理一般要直接追究到責任人,有的甚至受到下崗清收等處罰,而大客戶的信貸審批權一般在上級管理部門,一旦發生風險,因層層審批,責任被“分化”,一般很少直接追究到個人。再加上信貸風險尤其是大客戶的信貸風險,具有隱蔽性、滯后性和長期性的特征,很少即期暴露。如果不顧自身對客戶的了解和把握,一味的跟“風”,爭搶大客戶,無論企業曾經給信用社有過多大的業務回報均難以彌補在其破產倒閉時給信用社造成的損失。(二)實施數據庫營銷
1.數據庫營銷可以正確區分有價值的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對于已在農信社開戶的大客戶和潛在客戶來說,農信社可以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將客戶給信用社帶來的收益,以及信用社為維護客戶交易及客戶關系所付出的成本計算出來考核該客戶對信用社的貢獻——客戶貢獻度,以此作為劃分信用社大客戶的依據。在這種劃分方式下,那些對信用社利潤貢獻度處于上升的企業,則是信用社應該予以特別關注的企業,信用社要積極主動與他們建立友好關系,加強合作,幫助企業發展壯大。對于尚未同信用社建立關系的大客戶,信用社也可以進行收集相關行業或企業信息,同樣利用數據挖掘方法,從收集到的數據中,抽取出有效的、新穎的、潛在有用的數據。再通過這些數據分析行業前景,預測行業發展的生命周期,主動與處于上升階段的企業進行聯系,將他們培育成信用社的大客戶。每個行業和企業都要經歷一個由成長到衰退的發展演變過程,即行業的生命周期——初創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因此,信用社在對大客戶進行有效識別后,還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進入企業,對發展前景明朗,有潛力的企業進行重點營銷。分析企業的理財需要,制定出真正的個性化服務,以達到客戶滿意度為出發點,推出更多產品和服務,以強化價值定位,實現在客戶利益最大化下的信用社效益最大化。
2.差異化營銷傳遞農信社品牌
在信用社數據庫營銷資源持續挖掘的基礎上,可以不斷地為客戶提供其特定需求的服務項目,和客戶結成長期的、相互信賴的關系,用網絡的在線服務來發展客戶與信用社之間新的連接交往,傳遞農信社品牌的文化、價值和個性,使客戶享受到滿意和超值的利益。由此,使得品牌植根于客戶中心,客戶反過來又會賦予信用社品牌某種人格特點,強化對品牌的信任和口碑傳播,形成其他商業銀行難以模仿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可以獲取收益的無形資產。
(三)開展體驗式營銷
1.體驗營銷帶來農信社的核心競爭力
它將客戶的注意力從產品轉移到消費過程中,在所提供的難忘體驗中確立自己的獨占領域,為農信社樹立核心競爭力。而留住客戶的根本是使客戶對農信社的忠誠度。因此,農信社應努力發現并且力圖符合那些帶來的高額利潤的客戶的要求與期望,讓他們感受到農信社的特別關心與照顧。
2.網站體驗營銷
網站體驗營銷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瀏覽體驗。瀏覽體驗主要指用戶瀏覽網站所產生的心理感受,主要取決于網站的版面結構、色彩搭配、文字排版、圖片等網面要素。二是交互體驗。交互體驗指用戶在網站的訪問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感受,這里的交互體驗不同于瀏覽體驗,瀏覽體驗更注重網站的外觀,而交互體驗更注重網站的功能、流程等。三是真實體驗。由于網站是比較虛擬的產品,這就要求農信社網站在用戶的訪問過程中給予其真實性,讓用戶在感到與網站的交互過程就像在與真實的人交流一樣。
關鍵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服務理念 長效機制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十七大再次強調要統籌城鄉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公共服務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而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僅要求生產發展,同時更應重視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和水平不僅關系到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而且也事關農民基本文化權利的實現,因此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新農村建設視野下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服務是由社會公共部門和準公共部門共同提供的,為滿足社會公眾基本文化需求,實現公民基本文化權利所必需的文化環境與條件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它具有公平性、公益性的特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益對象是全體農民,服務內容主要包括農村娛樂、科技知識、文化信息。農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滿足程度,農民文化素質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是衡量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效益的根本尺度。隨著黨和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視提高,及由經濟發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變,農村公共文化建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長期以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不足造成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嚴重缺乏,農村公共服務效益低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先經濟后文化,造成當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邊緣化
目前,經濟發展是各級政府首先追求的工作目標,認為在農村發展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由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時間長且見效慢,理應優先發展經濟。同時由于各級政府政績考核也存在重視經濟效益,輕視社會效益,重視GDP的增長,輕視文化成果建設的傾向,以至于公共文化建設缺乏動力、對思想文化發展缺少引導,造成農村公共文化投入嚴重不足,公共文化產品嚴重缺乏,直接影響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
(二)重“送文化”輕“種文化”,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供非所需
隨著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視,各級政府紛紛開展了“文化進基層”、“文化下鄉”等活動,建立了流動文化車、文化小分隊,電影放映隊,提供各種形式的文化服務。這些活動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緩解了農村文化服務及產品不足的矛盾,但這種自上而下單向度灌輸性的文化供給方式,缺少農民的參與,忽視農民的情感表達,往往表現為城市精英文化對鄉村文化的改造,遠離了農民的日常生活和鄉風民俗,沒有了純樸的農村氣息,導致適合農民欣賞風格和消費水平的文化服務和反映農民現實生活的文化產品寥寥無幾,且缺乏多樣性,難以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造成農村公共文化供給和農民文化需求的嚴重錯位。
(三)農村文化生活匱乏,腐朽文化死灰復燃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閑暇時間逐漸多起來了,私性文化迅速發展,農民對文化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但目前農民的主要活動還是看電視、上網、打牌、打麻將、聊天,活動內容少,形式單調,一些偏遠山區農民幾乎沒有文化生活。由于對農村文化缺乏積極引導和管理,一些腐朽沒落文化出現畸形的發展,比如農民熱衷于興建廟宇,燒香拜佛,修建祖譜等活動,由于文化生活缺乏,一些人精神空虛、信仰迷茫、價值觀缺位,造成賭博成風、封建迷信盛行、地下猖獗等不良現象出現,引起了農村社會治安的混亂,違法犯罪活動的增加,直接影響新農村和諧社會的實現。
(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基礎條件差,不能滿足文化發展的需要
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鄉鎮雖然建立了文化服務站,但有的連基本活動場所都沒有,有的房屋破舊急需修建,且活動設施陳舊短缺。一些村建立了圖書室,但提供的書籍少,且農民看得懂用得著對農民致富有所幫助的科技類圖書少之又少。圖書室開放時間短,有的甚至只是在應付檢查時開放,圖書室成了擺設。同時農村文化工作人員也面臨短缺的局面,由于工資少待遇差難以吸引具有高素質的文化工作者到農村來,然而一些有專業水平、懂管理的鄉鎮骨干人才卻紛紛跳槽,留下的專兼職人員年齡普遍偏大,知識老化,專業水平低,這些影響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鄉村民間文化藝人是活躍于農村中的一支重要隊伍,他們扎根農村,有著深刻的農村生活體驗和濃厚的鄉土氣息,有些甚至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們為農民所熟悉和喜愛,但由于缺乏專業藝術指導和資金支持,活動隨意性大,缺乏文化藝術創新,沒有充發揮地方文化生力軍的作用。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創新
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是提供公共服務,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要改變文化發展明顯落后于經濟發展,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不均衡的現狀,必須首先樹立與人為本科學發展、經濟與文化統籌發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理念,用先進的理念指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
(一)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
以人為本是人本觀在當今社會的繼承和發展。以人為本就是黨和政府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立足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也就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要貼近農村、貼近生活、貼近農民,以服務廣大農民為宗旨,以滿足農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文化的渴求越來越強烈,因此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理念首先必須明確以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為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也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實解決農民文化需求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這就要求政府應提供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切實保證讓農民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
其次,要重視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根本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僅要著眼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而且也要著眼于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技文化水平。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通過文化宣傳擺脫封建迷信思想和小農意識束縛,通過普法教育增強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通過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提高農民農田科技水平,增強發家致富能力,從而實現文化服務的雙重目標,不斷促進農民的全面發展。
最后,要堅持尊重農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重視農民的創造性。應鼓勵農民積極投身于農村文化建設中,支持農民開展各種群眾性的文化活動,引導農民在公共文化建設中自我創造、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同時虛心聽取農民的意見建議,以農民滿意不滿意,喜歡不喜歡作為評判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堅持經濟與文化統籌發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文化事業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經濟發展與促進文化進步結合起來。在過去很長時間我國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目標,忽視文化事業的發展,造成文化事業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對經濟建設的影響作用越來越顯現出來,文化既是生產力,又是競爭力,現如今文化發展已深深融入經濟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因而,政府應把發展文化事業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統籌安排,大力推進經濟文化互動融合,把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有機統一起來,走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由于文化事業發展具有周期長、見效慢,不能立竿見影的特點,因此在文化建設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長抓不懈,不斷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
特別是在新農村建設中,一方面要通過發展經濟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資金支持,另一方面通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逐步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創造出更多面向農村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同時大力推進文化內容和服務的創新,增強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實現鄉風文明,提高農民整體素質,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因此應把經濟和文化建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統籌經濟文化發展,努力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三)尊重農民的文化權利且堅持均等化理念
文化權利是民主社會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它包括選擇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權利,參與文化活動的權利,開展文化創造的權利以及文化成果應受保護的權利四個方面內容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必須滿足這些要求。尊重公民文化權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任務。公民文化權利的核心是公平性,因此在強調公民文化權利時應堅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原則。所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指“全體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機會均等,結果大體相等,同時尊重社會成員的自由選擇權”。目前我國公共服務均等化還處于初級階段,強調的是“底線均等”,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應當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定位在實現區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上,同時加快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由于城鄉二元結構長期以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存在嚴重的不均衡性,城鄉差異大,因而在公共文化服務上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建立城鄉一體的、統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工作中應重點突出農村,國家政策資金應向農村傾斜,公共文化服務更多地面向農村、面向基層。同時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資源建立城鄉文化互動機制,比如通過流動圖書館、流動文化小分隊、流動放映隊等形式,實現城鄉資源的共享,確保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除此之外,還要重視流走于城鄉之間的廣大農民工的文化權利,由于他們長期離鄉背井來到城市,但又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為流走于城鄉之間的邊緣人,他們即不能享受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又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樣的公共文化服務,造成農民工長期以來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精神空虛,呈現“文化孤島”現象。因此政府應盡快將農民工納入公共文化管理范圍,通過社區、工會等組織向農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務,讓農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長效機制的構建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加快發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僅要求政府要創新服務理念,還要求政府多方入手全面規劃,系統管理,不斷創新,建立完善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長效機制,從而保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順利開展。
(一) 加大農村公共文化投入并拓展投資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為主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開展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當前政府的財政投入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改革開放后,我國在公共文化服務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實際需求相比還存在資金短缺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隨著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鄉財縣管的分權財政體制是我國公共財政體制的一大進步,但財權與事權的不對等,造成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資金不足,因此應進一步擴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增加文化建設資金,均衡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同時鄉鎮也應不斷開拓地方特色文化項目,從而更多地獲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投入和扶持。
政府的財政投入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要資金來源,但不是唯一來源,因此,在發揮政府財政投入的主導力量的同時應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積極拓展資金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投入機制,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群眾受益”的發展格局。鼓勵、支持、引導社會各界、民間團體、公民個人參與公共文化事業,實現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為此應消除非政府組織投入的體制,放寬對農村文化市場投入的準入條件,完善文化市場法律制度,并在政策、稅收、征地等方面給予優惠,吸引社會資本通過投資、集資、捐資、贊助等形式興辦農村公共文化事業。此外鄉鎮也應積極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地方特色文化產業,通過特色演出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項目增加財政收入,自行解決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務所需的資金,緩解農村公共文化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二)創新服務主體和服務方式,形成“一主多元”的供給新模式
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一項基本職責,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核心主體,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目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主要由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負責,企業和民間力量較少參與,因此必須突破這種政府包辦文化的模式,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主體,轉變服務方式,鼓勵企業、社會組織,農民參與公共文化,通過多方合作相互影響相互配合,形成互動機制,進行優勢互補。政府主導下,政府、市場、社會、個人相結合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模式要求一方面繼續發揮政府的核心主導地位,在資金投入,配置農村公共文化資源,確立農村文化服務的內容,制定文化服務法律政策、確保農村文化服務均衡性、安排重大活動等方面加強監督管理,積極組織實施。
另一方面要積極引入企業和民間資本辦文化。企業是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積極參與主體,企業除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承擔經濟責任外還承擔著社會公共責任,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福利事業和公共文化事業,因此,應鼓勵企業通過捐資、捐助、扶持等形式參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的生產。對由于政府文化服務缺位,市場調控失靈,造成政府干不好或市場不愿干的文化服務,可引入非營利性質的社會組織,它們是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主體,由于這些社團、基金組織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營利性,對于一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真空地帶,如在教育科技、信息傳播、文化娛樂、法律援助等方面能為農村居民提供大量公共文化服務,有效彌補政府供給和農村社區內生性供給的不足。再者,大力支持、鼓勵農民自辦文化,農民既是文化服務的受益者,同時又是文化活動的主體,要鼓勵農民創建各種文化組織,比如“農家書屋”、“農民文化大院”、“業余表演隊”、“業余劇團”等,支持農民自辦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農民自己參與組織的文化活動能貼近農村的生活,反映農民的心聲,獲得農民歡迎,同時農民自編自演、自娛自樂、自我教育,一方面能吸引廣大農民積極參與,同時還能挖掘優秀地方文化,形成當地特色精品文化,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促進新農村建設。
(三)重視培育人才,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建設
素質好、專業技術水平高、管理能力強的文化人才隊伍是農村文化事業興旺發達的重要條件,但長期以來由于部門重視不夠,農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務人才緊缺,且整體素質不高。同時基層文化服務站工資少、待遇低,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這些直接影響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效益和水平。
為此,必須強化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一套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解決工資待遇低等問題,通過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資歷限制,激勵文化人才脫穎而出,給予發展平臺,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基層文化服務中的組織協調管理能力。同時,積極創新基層文化人才的引進模式,制定人才引進計劃,鼓勵有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擔任專兼職工作,發揮農村文藝骨干和離退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其次,重視人才培養,加大農村基層文化服務人員的培訓、教育。政府應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定期組織基層人員到藝術院校、文化團體系統學習,或邀請文藝工作者,專家學者深入農村,舉辦短期培訓或現場指導,通過這些措施提高基礎文化服務人員的思想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再次,高度重視民間藝人的發現和培養工作。農村民間藝人扎根農村,能農能藝,他們的演出源于生活,貼近實際,為農民群眾喜聞樂見,因此農村民間藝人是農村文化事業的一支重要隊伍,他們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宣傳社會新風尚和黨的方針政策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他們被排除在公共文化政策以外,成為邊緣文化群體,因此政府應對民間藝人給予一定的物質保障,解決他們基本生活問題,讓他們有更多精力用于文化創作上,同時為他們提供更多演出機會,鼓勵、幫助民間藝人組織開展文化活動,引導他們互相學習,加強交流,促進鄉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并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學習深造機會,為民間藝人搭建發展平臺。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價體系,保障農民的文化權益
農村公共文化績效評估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政府提供文化服務,改進服務質量的重要依據,也是農民表達社情民意,反映心聲的重要途徑,它直接影響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評價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公開、民主、透明的原則。首先,要建立相對獨立的評價監督機構,這些機構既不隸屬于政府,也不能與被評價單位有經濟關系,它應該是一個經濟獨立的評價監督機構,正式成員應是一些專家學者,并且要制定專業化的評價指標。除此以外,還應注重農民的評價,開拓農民參與渠道,重視農民的話語權,以農民滿意不滿意,農民喜歡不喜歡為評價標準。其次在評價內容上除了文化設施的使用率、資金投入及使用情況、人才保障、文化活動開展情況等硬指標外,還應增加對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效益的評價和群眾的參與度、公平度、公民滿意度的評價。在評價形式,積極開拓評估渠道,通過問卷調查、網上評價、個人調查等形式,保證評估的真實性、客觀性。最后,還應建立健全評價結果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評價監督報告,讓農民了解公共服務的情況,并對評價機構進行評判,確保評價的公開透明。
參考文獻:
(一)農村公共服務的單中心供給
公共服務自身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決定了基層政府在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中的重要主體地位。計劃經濟時期,我國長期實行政府單中心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即政府是唯一的供給主體,負責農村范圍內所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公共服務的生產和提供。在這種模式下,基層政府與市場、社會之間是一種壟斷關系,基層政府對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主要表現為對生產的壟斷、對銷售的壟斷以及一定程度上對價格的壟斷,這是由相關行業和事務的特性導致的。例如,環境衛生、體育設施等行業的非盈利性將私人企業拒之門外,致使這些服務只能由政府提供。從長遠利益出發,政府單一供給模式不僅不能適應公眾需求的變化,而且導致供給效率低下。首先,村民的需求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以及村民自身文化素質的函數,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繁榮和村民精神世界的不斷豐富,公眾對公共服務供給的數量、內容、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農村,供給主體不重視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相關的服務設施不健全,難以滿足村民對其量的需求。同時,農村的全面發展也催生出了許多新的公共服務內容,例如村組安全、生產互助等。在需求結構方面,村民越來越表現出強烈的發展型需求,當溫飽問題基本得以解決之后,大家更希望能在農業信息、農業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得到更多援助。其次,基層政府對農村公共服務的壟斷供給向自然資源、人力資源的高效配置發起挑戰。造成供給低效率的原因有很多,其一,公平優先是政府對公共資源進行計劃內統一分配的主要原則,其二,政府的成本效益觀念不強,其三,政府內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權力腐敗行為,第四,政府缺乏先進生產技術和生產線的支撐。總之,在村民需求與供給效率面前,基層政府這一唯一的供給主體已顯得力不從心。
(二)農村公共服務的多元合作供給
實際上,必須實現農村公共服務由政府單一供給向多元主體協同供給的轉變,只有各種有利于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社會力量都參與進來,才能滿足村民不斷豐富、變化的需求,才能提高供給效率。總體來說,多元主體協同供給就是打破原有的基層政府壟斷供給的格局,改變供給主體單一、服務內容單一、生產方式單一、銷售渠道單一、決策機制單一的局面,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優勢,發揚農村社會組織的公益精神,發揮農村自治組織和村民自身的積極作用,讓政府、市場、社會在協同供給網絡中相互信任、相互合作進而形成整體合力,共同實現農村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這種多主體的供給方式,符合多元治理的理念,即在社會信任和互助合作的基礎上,通過營造社會網絡和運營社會資本,使得政府與公民、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能實現良好的合作,從而促進我國社會資本存量提升,最終促成善治的過程。市場經營主體的豐富以及社會組織的發展使得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由政府壟斷向多元主體協同供給的轉變成為可能,這種轉變同時也體現為各供給主體間關系的轉變,即從壟斷關系轉變為協同合作關系。協同合作關系可以理解為一種公私伙伴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合作就是企業、社會賢達和地方政府官員為改善狀況而進行的一種正式合作。在協同合作關系中,各主體相互信任、相互作用、相互協助、相互影響,各司其職。第一,基層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同時也要承擔起管理、規劃、統籌、監督的職責,積極引導其他供給主體的參與。第二,企業憑借其較高的生產效率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在公共服務供給中處于重要的主置。要大力開展服務生產創新工作,使社會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第三,農村社會組織有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效率等多種優勢,負責提供與村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彌補其他主體供給的不足。第四,村委會要幫助村民將公共服務需求、意愿表達出來,做村民與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的聯系人,實現公共服務的自我供給。目前,各供給主體間的合作關系還處于斷裂狀態,這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長期以來政府對人力、財力、物力的控制,農村社會組織獨立性不強、能力不足,企業的供給動力不足,村民的參與意識和民主觀念不強等。為了實現農村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必須完善協同合作網絡,重構多元主體間合作互助的關系。這需要依靠各種體制機制、規范制度的建立以及公共意識和精神的加強。
二、社會學制度主義與制度構成要素
(一)社會學制度主義
社會學制度主義是新制度主義主要流派之一,是從社會學組織理論中發展出來的,出現在20世紀70年代末,其主要特征是:傾向于比政治科學家在更為廣泛的意義上來界定制度,打破了制度與文化概念之間的界限;強調制度行為的方式是通過提供行為所必不可少的認知模板、范疇和模式,而不僅僅是因為沒有制度就不能解釋世界和其他人的行為;采用某一制度,是因為它提高了組織或其參與者的社會合法性。社會學制度主義在分析視角和關注對象方面傾向于從更為廣泛的意義上界定制度,主張同人類行動者的意義框架有關的符號、認知、道德模式等因素都是制度,甚至認為文化本身也是制度。社會學制度主義從四個方面體現其對制度的一般性理解。第一,不明確區分制度與組織的不同,一部分學者認為組織構成了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時需要從制度角度去認識組織。第二,文化包含在制度中,社會學制度主義定義了一個制度世界,在這個制度世界中,文化是其構成要素,制度通過提供道德性或認知性模板闡釋外在和人們的內在認知,進而對個體的行為進行約束和控制。文化和制度在社會學制度主義的標題下成了同義詞。第三,社會學制度主義關注行為者個體受制度的影響程度,只有將人類個體置于社會角色中,且讓規范、認知、符號等因素產生作用和影響,社會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第四,肯定了制度化過程在制度創設和演進方面的作用,制度化過程體現為人們按照規定辦事以及對違規成員所作出的處罰,這有利于制度本身的建立和維護。作為社會學制度主義的代表人物,JamesG.March和JohanP.Olsen(1989)在其《重新發現制度:政治的組織基礎》中認為,制度即規則。規則的范圍非常廣泛,可以是慣例(routines)、程序、角色、規劃(strategies)、組織形式以及政治活動建構的技術等,也可以是信仰、范式、符號、文化以及相關的知識等。此外,他們強調在充滿文化性、經濟性、社會性、政治性的具體背景下,人們努力行動以實現其預期效果。人們的行動受到與義務相聯系的適當性邏輯的牽引,遵從一定的規范和程序。Powell和DiMaggio(1983)則強調了強制、規范與模仿的作用。強制因素包括政治要求以及政府強迫,它們對組織進行規制、監視和官僚控制;規范因素源于專業與高等教育社會化功能的強大影響;模仿則源于很多行動者往往通過模仿同輩來應對不確定性的傾向。
(二)制度的構成要素
W.RichardScot(t1981)在《制度與組織—思想觀念與物質利益》中從三個視角來理解制度的含義。第一,將制度具體化為制約、控制、限定或禁止行為人行為的規則和規定,其約束力具有很強的強制性和權威性,具體可表現為與行為相關的制度、法律、法規、規章、條例等。第二,因為制度具有適當性和其合理性,行為人會自覺地接受它,并愿意服從于符號體系或價值體系的約束。第三,不同行為人之間會產生一種共同信念,且同時表達出對制度的理解與認同,那些被廣泛認知和認可的文化因素將推動制度去發揮作用。基于對以上三個視角的理解,斯科特將制度界定為一種持久、有序的社會結構,它是符號要素、活動和物質的統一體,具體則包括了規制性、規范性和文化—認知性要素以及相關的社會活動和物質資源。基于對制度的界定和運作過程的分析,社會學制度主義認為制度構成的基礎要素有三,即制度性要素、規范性要素以及文化—認知性要素。根據三種要素的性質、特點和條件的不同,可將其歸為制度表層、中層和深層三個層級,各層級間制度構建的難易程度以及穩定性成遞增趨勢。規制性要素在制度中的表現形式易于建立、規劃和更改,可在短時間內形成并產生一定的效果,處在表層位置;規范性要素需要對行為人的社會角色和責任進行界定,使之行為符合社會需求和合理性原則,這是制度的中間層;文化—認知要素作為社會歷史的沉淀物,通過共同的信念、理解獲得廣泛認可,則位于制度的最深層次。要注意的是,根據制度的三大基本要素進行制度構建時,必須同時建立這些要素,使得它們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輔助。
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關系重構的制度要素
從社會學制度主義的視角分析,重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間平等合作關系的過程伴隨著規制性要素、規范性要素和文化—認知性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具體表現為強制性規章制度、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以及多元主體對平等合作關系的強烈認同感這三個因素的共存與共同作用。只有明確界定各個要素的基本內容、作用條件和方式,以及它們各自在重構多元主體間互動關系中的功能,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制度體系,從而使得各基本要素充分發揮作用并相互輔助。各要素通過引導和制約農村公共服務多元主體的行為,使多元主體在制度體系的約束下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實現農村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
(一)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關系重構的規制性要素
規制性要素主要包括國家制定的各項制度、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強制性規定和標準等。通過明令禁止供給主體的某些行為、激勵某些行為或者是給予某些行為以引導和便利等方式,使其思想和行動等向著穩定的、有序的方向發展,減少由于供給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和突發性給供給主體自身以及社會所帶來的利益損失。與規范性要素和文化—認知性要素相比較,規制性要素具有強制性大、易于建立、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等特點。在重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關系這一過程中,強制性要素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這主要是因為各主體參與合作的自主能力和積極性不強。規制性因素主要體現在主流意識形態、國家規章制度、農村公共服務協同供給體制和具體的合作供給政策和標準等。為了實現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國家制定了《教育法》《衛生法》《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公益事業捐贈法》和《志愿服務法》等相關法律。有關促進多元合作的政策有:對市場主體的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等合法權利進行保護的政策,對企業和農村社會組織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這些因素由統籌到細化、由抽象到具體、從宏觀到微觀,廣泛地規定著協同供給的發展方向、政策的實施、各供給主體的行為、資源的優化配置等,為構建合作互助、平等協商的主體間關系提供了強制性保障。
(二)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關系重構的規范性要素
規范性要素體現為價值觀以及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規范等。這些規范性要素通過合理的證明而形成,將適當的社會責任根植入多元供給主體的意念中,使其自覺地遵從正確價值觀和行為規范而參與供給,違背這些要素的主體將受到道德的譴責。就重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合作關系而言,其規范性要素主要表現為機制的規范,例如,協調機制、表達機制、監督機制、決策機制等方面的規范。這些規范性要素要發揮以下功能:第一,規范合作秩序,即對多元主體的供給行為進行規范,使得供給主體并不是簡單的生產和給予,而是全力地為居民的公共需求提供服務。以各主體的分工合作和相互間良好關系為宗旨,規范穩定的合作秩序。在這一過程中,多元主體各自承擔起責任,進行平等、自由的參與和協商。第二,規范性要素要注重合作互動關系所帶來的效益。通過提高社會公眾參與度、提高財政收支公開程度、減少行政開銷、降低供給政策執行的復雜程度等來促使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績效得以提高。
(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關系重構的文化—認知性要素
文化—認知性要素包括共同的信念和認知、符號系統、道德模板和意義框架,具體表現為信念、習俗、慣例等非正式制度。它通過聚合積極文化和消極文化(如合作互利觀和自利觀)形成一種組織文化來影響行動者的偏好和對自我的價值認同,進而影響組織活動。而處于這種組織文化中的行動者,根據對符號系統、意義系統等形成的理解和信念而開展活動,其行為已經被制度化。JohnGray(1998)形象地指出:“社會制度是由人們信念構成的。一張紙頭能夠充當貨幣是因為大家相信它就是貨幣,否則它啥都不是。”在重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合作關系方面,文化—認知性要素主要體現為多元主體間的信任、多元主體對合作關系的認同感、農民的思想境界、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以及農民自主服務、自主供給、自主管理、自主組織、自我教育的觀念等。增強文化—認知要素的有效作用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一是供給主體規模。因為隨著人數增加,文化的影響機制越來越具有局限性,供給主體更傾向于破壞合作互動的關系而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二是農村社會變革。文化的形成需要一定時間積淀,但如果沒有跟上農村經濟社會變革的速度,其規范作用就會因為弱適應性而驟減。三是公共服務信息的傳播。信念認知的形成依賴于信息的傳播速度,促進信息流通有助于供給主體形成對合作關系的認知。總之,變革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開展協同合作,歸根結底依賴文化和意義世界的變革。
四、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關系重構的制度困境
農村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有賴于多元主體合作關系的重構,但事實上,各主體協同關系重構的過程已經陷入了一定的制度困境,這種困境是由政府單一供給的路徑依賴、多元主體間難以平衡的利益關系和多元主體認知滯后導致的。
(一)制度困境一:政府單一供給的路徑依賴
制度變遷和技術變遷一樣存在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機制,這種機制使制度變遷一旦走上某一條路徑,它的既定方向會在以后的發展中得到自我強化,這即是路徑依賴(Path-Dependence)。長期以來,我國實行政府單一主體的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模式,這種路徑的選擇會產生像物理慣性一樣的特性,這一特性表現為一種路徑依賴。在政府單一供給情況下,公共權力主要依靠暴力或對稀缺性的權利資源的壟斷性占有所獲取,而不是公共選擇的結果。政府通過強制權力提供公共服務,供給類型和數量都完全取決于上級政府的指令,而真正需要這些服務的農民群眾卻只能被動地接受,長此以往,將導致公共服務類型和生產的單一化,難以實現有效率的資源配置。如果路徑依賴持續下去,不僅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成本會增加,而且政府的行政控制力會把其他潛在的供給主體拒之門外。在狹小的發展空間中,企業、農村社會組織和自治組織是不會與政府形成協同合作關系的,公共服務的供給陷入了巨大的制度困境。
(二)制度困境二:多元主體間利益難以平衡
根據“經濟人”假設對人性以及人的行為的分析,農村公共服務的多元供給主體會基于各自的成本—收益分析而作出能夠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不同主體所追求的目標不同,主體間利益難以平衡,很難找到使得它們都積極參與的動力因素,這就導致了合作關系難以重構的制度困境。首先,有些基層政府工作人員認為經濟發展才是政績,為了追逐GDP指標的提升和個人仕途的順利,他們常常以犧牲村民的實際需要為代價,不斷增加那些能夠滿足政績和利益需要的公共服務的供給。由于考核指標向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的傾斜,那些真正能夠提高村民生活質量的公共服務供給有時會被看作是無用的。某些情況下,正是由于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的驅動使得基層政府的供給動力是不足的。其次,企業生產的高效率決定了它在農村公共服務中不可或缺的供給主體地位。從經營者的角度出發,他們傾向于不提供或者少提供公共服務而使自身收益最大化,因為政府對資源的控制導致的生產成本較高,同時政府購買成為企業參與的主要形式,這有時會導致企業自身收益比生產其他產品要低。再次,作為農村公共服務的最終享受者,村民的利益需求是復雜多樣的,是根據不同經濟環境、不同地域條件所變化的。但無論怎樣,他們始終希望享受到水平高、質量好、成本低的公共服務。但當前農村村民的需求表達機制還不健全,缺乏用于收集農民的公共服務的需求、滿意程度、基本評價等信息的制度、民意收集制度、聽證制度等。這充分表明公共服務供給所面臨的制度困境。
(三)制度困境三:多元主體認知的滯后
農村現階段鄰里關系疏遠,人際間情感淡化,難以形成村民之間、村民與供給主體間的信任網絡,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對農村的認知普遍呈現滯后、不足的特點。在某種程度上其主要表現為:政府對供給的認知滯后,認為供給等同于生產;村民對自身主體地位和參與權利認知的滯后;各供給主體對村莊的現狀和發展的認知滯后;各供給主體對協同供給的重要性的認知滯后。這必然會制約農村的發展,影響農村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的進程。導致認知缺失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大家普遍認同公共服務就是要政府負責的這一觀點,在現實政治參與中,服從性、接受性、被動性因素占很大比重。第二,人員流動弱化了對村莊的認同和認知。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以及村戶院落的逐漸消失,村莊變得越來越陌生,村民與村莊的利益關聯度日益降低,從而降低了村民對村莊的關注和認同。基層政府、企業以及農村社會組織很少對農村的發展現狀以及前景作細致的觀察和調查,對村民真正的需求缺乏準確的認知。第三,合作思維缺乏。多元供給主體傾向于只考慮現實的、眼前的、局部的、個人的利益,而忽視了通過協同合作而帶來的潛在的、長遠的、廣泛的、多數人的利益。這與中國人的行動思維定式有很大關系。供給主體的認知缺失導致了公共服務供給的制度困境。
五、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關系重構的制度改進
為了提高農村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和效果,滿足村民多樣化的服務需求,實現供給的有效性和高水平目標,必須實現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共同監督、協同配合。在政府對社會組織的控制以及社會組織參與能力低下和意識薄弱的現實困境下,地方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公共管理職能,從法規制度的健全、行為機制的規范、社會資本的積累方面入手對供給主體間的合作關系進行制度構建,引導各供給主體為農村公共服務有效供給的開展而努力。
(一)健全法規制度
法律以及各種強制性制度完善與否,對供給主體間的關系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首先,健全供給參與制度。破除多元主體參與供給的主要障礙,豐富參與形式與內容。各主體不僅要做到協助行政機關進行供給政策的制定以及實施,而且要對供給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和審查。其次,健全利益共容制度。奧爾森認為,個人或組織獲得社會所有產出增長額中相當大的部分,而且同時會因總產出的減少而遭受極大的損失,則該個人或組織便擁有一種共容利益,它給所涉及的人以刺激,誘使或迫使他們關心全社會產出的長期穩定增長。也就是說可以建立一種制度,使得在合作供給過程中,各主體為了保證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會選擇合作來實現農村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例如,政府為了避免矛盾沖突而保護村民權利,企業為了擴大市場而參與供給,任何一方的不合作將受到共容利益的減少而導致自身利益受損的懲罰。再次,健全政策激勵制度。地方政府可以通過采取減少稅收和基礎費用的政策來降低經營成本,進而吸引更多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進來。在慈善捐助項目中,允許一些社會組織及企業借機宣傳、擴大知名度。為保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的持續性,政府可以對企業和社會組織等采取財政補貼政策和資金擔保政策。
(二)規范運行機制
重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互動合作關系,需要規范化的管理運行機制的支撐。首先,規范合作機制。若缺乏一種有效的協商合作機制及便于多個組織參與協商、決策與行動執行的策略體系,那么公共事務的協調處理將變得復雜而艱難。因此,必須在政府推動下,探求有利于基層政府、企業、農村社會組織以及村委會和農民自身協商互動的平臺,建立他們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在這一合作機制中,各供給主體的權力和責任細化、明確,他們進行平等的學習和交流,共同協商、討論公共服務供給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其次,規范效率機制。基層政府必須做到克服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并建立成本效益觀念,企業要從村民實際需求出發進行供給同時降低排他技術成本,村委會和村民要充分考慮成本負擔能力,積極表達需求意愿,農村社會組織需要克服組織結構不合理、資金運作困難、人員調配滯后等自身局限性,最終形成一種高效運作的供給機制。
關鍵詞:農村公共服務體制建立路徑選擇
十七大指出:社會建設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公共服務,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建立健全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擴大農村公共服務,增加和改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是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具體行動;是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必然途徑。在實現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黨和政府的基本職責和服務宗旨。建設服務型政府已成為我國進行政府改革,提高政府績效,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對于一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總量近70%的農業大國來說,在城鄉差距進一步拉大、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滯后日益突出并成為制約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關鍵因素的客觀現實下,加快農村公共服務體制的建立與完善,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
1公共服務體制的內涵
所謂公共服務體制,主要是指公共服務供給體制,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聯系的關于公共產品與服務生產和供給方面的制度所構成的完整體系,主要包括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即公共產品與服務應該和可以由誰來提供。實踐證明,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并不總是能將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在政府公共服務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現公共服務多中心供給的制度安排,是公共服務改革的必然選擇。公共服務供給結構,即應當向社會成員提供哪些公共產品與服務。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公共需求的內容也不斷發生變化,公共服務的供給結構必須依據公共需求內容和結構的不斷變化作出相應調整。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即怎樣向社會成員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產品與服務。公共服務供給對象,即不同類型公共產品與服務主要和應當向哪些人提供。其中有面向所有社會成員,讓所有人都受益的全國性公共產品,也有面向某一地區或社區成員,僅使部分人受益的地方性公共產品,還有僅針對某類特殊人群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務體制,必須明確公共服務的受益對象公共服務監管機制,即如何確保公共產品與服務的有效提供。尤其在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的情況下,政府的監管職能更要加強。
農村公共服務是指滿足農村公共需要,市場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場提供,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社會產品,內容涉及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公共福利、公共服務等廣泛領域,既包括有形的產品,也包括無形的服務。
2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體制發展現狀
公共服務是國家為社會公眾生活和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提供保障和創造條件,具體指為社會提供的各項公共產品和服務。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協調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所在。多年來,我國農村公共產品雖不斷增加,但與城市相比,特別是與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及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實際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隨著信息技術、網絡傳媒的發展,經濟性公共服務是相對比較公平的,主要差距體現在社會性公共服務上。和諧社會旨在和諧,縮小城鄉差距是其根本目的之一。公共服務體制主要包含公共服務供給主體、供給結構、供給方式、供給對象、供給監管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會過渡、從生存型社會向發展型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過程中,社會成員的公共需求呈現出全面快速增長的趨勢。然而,由于政府轉型的滯后,各級政府對公共服務職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緊迫感,使得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機制尚未建立起來。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與公共產品嚴重不足、公共服務不到位之間的矛盾已成為我國突出的社會矛盾,因此,盡快建立社會主義公共服務體制,為全體公民提供充足有效的公共產品與服務,是新階段解決社會矛盾的迫切要求。
(一)城鄉財政投入的差距
公共財政的投入直接決定公共服務的質量。據相關資料統計,1990-1998年期間,國家用于農村的各項支出總和占全國財政支出比重為15%。而占全國總人口30%的城鎮人口卻使用了政府財政支出的50%。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差距
第一,城鎮中小學生生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是農村的1.5倍,城鎮中小學生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是農村的1.3倍。第二,減免農村中小學學雜費政策未出臺之前,從學雜費占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看,農村普通小學生是城鎮學生的2.5-2.6倍,普通中學生是城鎮學生的1.2-1.3倍,高等教育農村負擔更重。第三,從辦學條件上看,無論是學校的固定資產,還是學校的校舍建設、師資隊伍,農村與城鎮都有很大的差距。第四,農村從國家教育投入中的受益比城鎮少,全國絕大部分的高校都設在城區,絕大多數國家重點中學、小學都在城鎮,絕大多數知識分子都在城鎮工作。
(三)城鄉公共衛生醫療的差距
與城市和發達地區相比,廣大農村及中西部偏遠地區的公共衛生體系不健全,人民面臨著巨大的疾病風險和經濟負擔。從衛生支出絕對額看,城鎮是農村的2.2倍;從醫療條件看,城鎮每百萬人口擁有的醫療病床數是農村的6.19倍,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是農村的1.85倍。農村的醫院基礎設施與城鎮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農村社會保障水平較低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覆蓋率比城市低;農村醫療保險制度還不完善,造成大病致貧返貧現象;養老保險幾乎沒有,造成普通農民負擔過重,不僅要負擔兒女的教育費用,而且要負擔老人的疾病治療和贍養費用。
(五)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事業發展的差距
農村與城市、農民收入與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體現在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與城市的差距過大。長期以來,中央財政對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投入了大量資金,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設施服務基本上靠農民自己投入,這就造成了城鄉在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方面差距拉大。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落后的狀況。在基礎設施投入上,城鎮人均固定資產投資額是農村的近6.89倍,政府預算內投資城鄉差距是11.11倍。在基礎設施和文化產品使用上,農村的公路建設,家庭擁有電視、電話、冰箱、電腦,以及文化法律保障等方面等與城鎮相比差距巨大。
3建立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體制的路徑選擇
農村地區公共產品匱乏、公共服務供給嚴重不足,因此,要建立農村公共服務體制就應以向農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與服務,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為基本目標。在服務型政府的執政理念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方針指導下,在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指引下,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此時是不斷完善我國各項社會制度的關鍵時期。構建和諧,緩和矛盾,協調發展是達到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的全面進步的基本要求。要解決當前農村的相對落后狀況,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制具有重要意義。建立我國農村公共服務體制的路徑如下:
(一)構建公共服務相關法律體系
服務型政府以服務為理念,是有限政府,必然也是法治政府。一切事物的執行以法律為準繩,構建相關的關于公共服務的法律體系,可以從法律的層面為公共服務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公共服務的相關立法,可以讓人民具體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以及范圍,避免擁有公共服務權力的政府利用公共服務權有選擇性的提供服務,進而產生不公正、不公平后果,同時滋生腐敗,也可以讓人民對政府的公共服務形成一個評價體系。目前城鄉公共服務的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共服務不公造成的。相關法律體系包括相關法律問責制,公民代表參與公共政策(尤其是與公共服務有關的政策)的咨詢建議制度等。
(二)推進行政管理改革且強化公共服務職能
我國在鄉村實行鄉村自治管理,村民委員會負責村民各項事務的管理和服務,并設村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等職,在一般農民心中他們是“官”。我國的行政升遷制度對村的基層干部不起作用,鄉村干部雖由村民直選,但受鄉鎮政府影響極大。村民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提供鄉村的公共服務,辦理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上傳下達中央政策,處理村民糾紛等。但事實偏重“下達”功能,缺少公共服務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村干部升遷機制缺失,公共財政上自上而下轉到村級手中,按照經濟學的假設,人的自私性會導致村干部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為。因此在推進行政改革過程中,建立健全村民監督制度、村務公開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干部做好公共服務的關鍵。
(三)健全農村公共財政體制
提出的“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請人民評判,讓人民滿意”,這四句話高度概括了服務的本質,公共財政是用來提供公共服務的,但必須做到公平公正,這樣人民才會滿意。縮小城鄉差距有賴于公共財政向弱勢群體傾斜。主要措施有:進一步進行稅費改革,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應更依靠政府,加大對農村信貸投入,調整農民土地的征用政策,加大對農村公共產品的投入等。
(四)完善農村教育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衛生體制
強調:要加快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切實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強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和衛生隊伍建設。在談到教育時,他說:要切實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重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的經費保障機制。這突出了中央對農村問題的重視,完善農村教育制度關鍵在于調整農村教育結構,進一步免除農村中小學教育學雜費,改善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公共教育財政投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關鍵在于加大扶貧力度,健全農村養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醫療衛生體制的關鍵是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理順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實施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加大農村衛生投入力度,扶持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公共衛生教育活動;建立醫療保險制度等。
(一)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資金總需求與金融機構資金總供給矛盾突出,涉農金融機構較少且高度集中,農村信用社“一農支三農”格局仍占主導。
據保守測算,黑龍江省2億畝耕地,每畝生產投入500元,按60%貸款需要600億元;發展5000萬頭生豬和1000萬噸奶,按50%貸款需要450億元;農村1800萬人、600萬農戶,按20%的農戶每戶建房貸款10萬元,需要120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0億元;全省1200億斤商品糧,加上包裝貸款可達1500億元以上。上述四方面信貸總需求就達4000億元。截至2012年9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為3821.9億元,滿足不了上述四方面測算的需求。
目前,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面臨四大突出矛盾,即農業弱質性與信貸資金趨利性的矛盾,農業金融服務需求結構多樣性與金融功能單一性的矛盾,農業資金需求量大與資金吸納能力差的矛盾,農業地區閑置資金“充裕”與金融機構使用效率低的矛盾。
農村金融發展受到四大突出矛盾的影響。截至2011年末,黑龍江省擁有省級銀行類金融機構65戶,其中發放涉農貸款年末平均余額超過10億元的只有8家。“三農”所需貸款主要依賴農村信用社等縣域銀行類金融機構。2009至2011年,省農信社累計投放農業貸款2472億元,農業貸款增量份額占全省金融機構的85%以上,支農主力軍作用凸顯。
(二)大農機、大合作和城鎮化的推進,悄然催生信貸主體和資金需求量發生質的變化,銀行類金融機構涉農產品創新及信貸投放能力,尚不能適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現實需要。
據統計,截至2011年末,黑龍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已達2.1萬個,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1774個。農民社員發展到20.6萬人,帶動農戶近100萬戶,約占全省農戶總數的1/4。合作社服務內容由初期的以生產技術服務為主,逐步向銷售、運輸、貯藏、加工等環節延伸,許多合作社經營活動已擴展到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等生產經營全過程。農村經濟組織以及經營結構的變化,使得信貸主體和資金需求量均產生了質變。僅以黑龍江省558個千萬元規模的大型農機合作社為例,每個合作社承包流轉1萬畝土地需支付300萬元左右承包費,加上購買種子、化肥、柴油和農藥等生產資料需300多萬元,每年籌集正常生產資金600多萬元,558個合作社每年需要33.5億元。但因合作社缺少有效抵押物等原因,省內銀行類金融機構發放貸款較少,造成合作社融資難,融資貴。近三年來,省內銀行類金融機構累計發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僅為84.26億元,與千萬元規模大型農機合作社每年生產資金需求相差近一半。
(三)農村信用社現有體制已不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與肩負的支農責任、主力軍作用不相匹配,急需逐步分類推進產權制度改革。
目前,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實行省、市、縣三級法人體制,全省設立了7個市地級聯社(法人管理機構)、6個辦事處(省聯社派出機構,非法人管理機構)、81家縣級機構(法人經營機構)。絕大多數農村信用社股東小、股權分散,真正意義上的法人治理結構尚未形成,原有高度分散、小額多戶式的傳統信貸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的需要。
(四)國有銀行占有存款資源數量巨大,綜合存貸比率較低,支農貢獻度極低。存款資源大部分上存,較大程度上造成縣域存款資源嚴重外流。
據統計,截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至2012年9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等6大國有銀行省內分支機構存款余額合計為10197.3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總數的66.8%;貸款余額合計為4084.7億元,占全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總數的40.49%,存貸差6112.6億元。其中,涉農貸款投放746.7億元,占其貸款余額的18.28%,占其存款余額的7.3%。存款資金的大量外流,使本來十分短缺的農村資金更顯捉襟見肘。同時,還帶來“擠出”效應,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可貸資金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農業信貸資金需求,于是采取高息拆借資金方法,間接加重農業信貸成本。
目前,金融機構正在逐步轉變“三農”弱質產業觀念,一系列針對專業合作社及農業產業鏈條的金融創新模式應運而生,集約化、批發式“大農金”的概念正在形成。但省內金融機構多限于本系統內實施推廣,銀行間相互借鑒較少,農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二、財政促進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財政金融政策一端連著財政,一端連著金融,是引導金融資源合理流動的有效杠桿。要充分運用財政金融政策,積極引導金融資源支持方向。
(一)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積極扶持地方金融機構發展,發揮地方金融機構了解省情、貼近“三農”的優勢。
1.在貫徹實施國家對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助政策的基礎上,省政府注入村鎮銀行資本金。建議通過有資質的省屬企業,每年有重點地選擇10戶擬組建的村鎮銀行注入資本金,每戶不超過500萬元,省財政股權5年內不參與分紅。按照黑龍江省目前村鎮銀行每戶資本金平均3200萬元測算,每年大體需要省級財政資金3200-5000萬元。
2.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農村金融,給予村鎮銀行民營資本初始投入額5%的財政獎勵政策。按照每年15戶村鎮銀行每戶有3戶非銀行類民營企業(每戶占總股本5%以上的大股東)參與占總股本30%測算,每年大體需要財政獎勵資金720-2250萬元。
3.在深入貫徹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的基礎上,擴大政策實施范圍,給予小額貸款公司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對小額貸款公司年末貸款平均余額同比增長超過15%的部分,給予2%獎勵,促進小額貸 款公司加大支農力度,實現持續發展。按照2012年全省381家小額貸款公司涉農貸款年末余額超過15%部分約25億元測算,需要財政獎勵資金約5000萬元。
(二)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財政扶持政策為支撐,依托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圍繞解決農村“信用不足”問題,發揮政府“增信”和“調控”功能,促進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貸款主體發展。
1.重點選擇和支持部分縣(市)建立縣域融資性農業擔保機構。借鑒美國等國家為農場貸款擔保成功經驗,選擇糧食主產區、地方政府有意愿的縣(市),建立縣域融資性農業擔保機構,主要為區域內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興貸款主體提供貸款擔保,有效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貸款有效抵(質)押不足造成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研究制定農民、合作組織等農業貸款主體既有的直補資金、農業保險受益權等預期財政補助資金作為銀行貸款擔保的措施,引導和撬動信貸資金投向農村。例如:銀行根據農民未來應得到的財政直補資金情況,為農民設計直補資金擔保信貸產品,解決農民資金需求,同時降低銀行貸款風險,提高涉農金融機構發放農戶貸款積極性。
3.試行縣級財政資金存放與銀行類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發展貢獻度掛鉤,發揮財政“調控”作用,有效引導和激勵商業銀行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力度,有效遏制縣域存款資源嚴重外流問題,實現不花錢也能辦成事。縣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域金融機構處于“金融支農”的最前沿,縣(市)財政部門可結合縣域農業發展實際情況,以銀行類金融機構涉農貸款貢獻度為主要考核指標,按照“統籌安排,獎貸掛鉤;存量(暫時)不變,增量調劑;動態管理,考評兌現”的原則,研究制定“縣級財政資金存放銀行類金融機構考核激勵辦法”,加快實現縣域內金融機構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目的,有效解決存貸比過高的縣域銀行類金融機構信貸資金短缺問題,促進和拉動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長。
4.發揮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促進農民工就業和創業,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將經工商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視同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納入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范圍,以緩解合作社貸款難、銀行難貸款問題。
5.研究探索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規模和險種,開展銀行與保險合作,充分利用農業保險“增信”作用,促進參保農戶容易獲得貸款。目前,黑龍江省農業保險分為種植業(水稻、玉米、小麥、大豆)和養殖業(奶牛、能繁母豬)兩大類、6個險種。建議結合實際,開辦森林、甜菜、馬鈴薯等方面的農業保險,在穩步擴大原有保險基礎上,積極研究開辦新險種,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6.建立和完善金融機構涉農貸款風險分擔和擔保機構風險補償機制,有效降低和分散銀行、擔保機構涉農業務風險。借鑒國內部分省市的做法和經驗,研究制定銀行類金融機構新增涉農貸款風險補償辦法,對其年度新增涉農貸款,按照一定比例(5‰)給予風險補償。研究制定擔保機構涉農貸款擔保代償風險財政補助辦法,對擔保機構為涉農貸款擔保新發生的代償,按照日均擔保責任額的一定比例(10‰)給予風險補償。
7.積極支持農村物權改革,促進農村產權市場發展,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財政部門應積極配合和支持有專業提供論文寫作和寫作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dylw.net關部門推進農村物權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深化林權及流轉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轉管理制度改革,激活農村靜態資產,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范圍,使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權、林權、土地經營權、土地收益權等均能夠作為銀行貸款擔保和抵押物。促進農村產權市場發展,加快農村各類可流轉資產權益的確權、頒證進度,完善市場化流轉的制度安排,培育交易流轉平臺和機構,建立有農村特點的物權、產權價格形成機制,促進農村資產和權益合法、有序地轉化為可交易金融資產。
(三)探索建立財政資金市場化、金融化運作模式,充分利用金融機構專業優勢、市場優勢,形成政府資源與市場資源有機結合,支持農業重要領域的發展。
1.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現狀分析
農村商業銀行是以農村信用社和農村信用社縣(市)聯社為基礎組建的,近幾年農村商業銀行的數量和總資產規模急劇增加,根據市場研究分析報告和銀監會統計,從2010年到2011年,農商行從85家增加到212家。總資產也在逐年提高,2003年為384.8億元,2010年底,中國農商行資產總額2.8萬億人民幣。2009年農商行涉農貸款占總貸款數額的57.2%,2011年上升至67%,支農投入力度明顯加大。但是不良貸款存在問題,2005年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數額為180.1億元,2009年不良貸款額就達到了858.2億元。近幾年農村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監管,不良貸款率已逐年下降,2011年的不良貸款為341億元,不良貸款率1.60%。
開始建立了支農服務新平臺,為解決傳統金融與現代農業不匹配問題,農村商業銀行搭建金融支農服務平臺體系。分別是銀政合作平臺,擔保平臺和銀企合作平臺。
2.我國農村商業銀行支農服務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作為股份制的金融機構,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仍存在諸多方面不足。
2.1資金供給多流向非農產業
農村商業銀行出現大部分資金外流的狀況。原因主要是隨著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增加,農村存款分流的渠道增多,農商行要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而農業貸款的報酬率低,所以農商行自然拓展其他大型的資產業務。主要表現在重視非農產業、大企業的作用,而輕視對農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
2.2對“三農”信貸資金的投入力度不夠
某些農村商業銀行的“三農”信貸投入逐漸減少。據統計,因為農產品的開發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所以有的農村商銀行的資金投向逐步從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投向發達地區,以開發更好的理財產品。
對風險較大的農戶產業支持甚少。我國農業貸款有效的保障措施,貸款違約風險高,例如農業科技貸款,銀行機構貸款投放的積極性不高。
2.3服務于支農的創新品種單一
現在,金融活動要求有靈活的資金流動,企業跨地區,跨國的經營活動,要求農村商業銀行能提供跨地區跨國的貸款、結算、轉賬等金融服務。
目前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匱乏,中間業務發展更是滯后,農村商業銀行把中間業務的開發重心放在信用卡、和結算上,忽視了其它中間業務例如基金托管類、承諾類,交易類、咨詢顧問類等業務的發展,業務技術含量低,不利于農商行支農服務水平的發揮。
2.4對支農服務的風險監管和金融知識宣傳不到位
金融知識宣傳不到位。有些村民不及時償還貸款,甚至有些故意不還,農商行必須加大力度宣傳金融知識,拒不還款是違法及違反道德的。
風險管理建設的滯后性。主要表現在:一是認知與理念滯后,農商行由農信社改制而來,信用風險管理的理念,市場、操作等其它風險管理較為落后,執行不到位。二是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目前農村商業銀行召開董事會例會,聽取報告以獲得風險信息,沒有形成風險控制的事中或事前監督機制,風險管理多事人工操作,缺少風險管理科技平臺。三是缺乏高水準的管理人才,對人才的吸引力不大。
3.提高農村商業銀行支農服務水平的對策
3.1實施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投放力度
各農村商業銀行要積極吸收農民閑置資金,加大支農貸款的投放力度。實施優惠政策:在人員配置方面可以增加三農和微貸客戶經理;在資金上優先滿足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信貸需求;提高授信權限,根據當地貸款的實際情況,靈活授信,合理制定貸款的運行機制。為了提高貸款效率,可以規定一定限額以下的“三農”貸款和審批權授予一級分行;在調整利率方面,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對于有“三農”特色的貸款規定利率上限,或按規定的最低利率給予政策優惠,如農林牧漁類產業。
3.2農商行應提高支持“三農”科技創新的針對性
扶持現代農業的生產建設。現代農業的機器化和科學化需要農村商業銀行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和貸款支持。把有發展前景的,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為農村基礎的一些產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例如農業產業園、動植物養殖基地等,開展一些咨詢業務。
以農村金融創新推動農村科技創新。農村的抵押業務稀少,要推出以動產、知識產權等更多的資產為擔保物,改善貸款業務的靈活性,增加擔保品種;對于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可以根據情況簽訂協議,延長貸款期限,或允許其分次還款,緩解一次性還款的壓力。
搭建農村科技產業創新信息平臺。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提高貸款效率,通過展示平臺,了解農商行及其政府相關部門的優惠政策,實現銀政企的合作。
3.3大力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風險監管的力度
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宣傳農村金融的信用體制,強化法律意識。首先,對農戶的電子信用檔案分類存檔,建立授信機制;其次,完善農村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引進先進的風險監管系統,建立信用評價體制,減少農商行的信貸風險。
強化全面風險管理建設。首先,農村商業銀行要引進技術,實現數字化操作,改善人工錄入機制,加強風險管理;其次,努力培養高素質風險監管人才,提升對風險的判斷,決策能力;最后,增加風險管理的信息獲取渠道,定時聽取風險監管報告,適時調查,聽取基層人員的反應。
參考文獻:
一、主要表現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已經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難點所在。這是因為,黑龍江省農村地區地理條件復雜,鄉鎮政府財政經濟實力較弱,雖然近年來中央與省級政府加大了對黑龍江省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但是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仍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
(二)農村教育方面
黑龍江省大部分縣(市)財政困難,上級增加的轉移支付有的為增加和補發教師工資,有的貧困縣甚至全年的財政收入尚不夠為全縣的教師開支用,而人員費逐年上升,公用費嚴重短缺。加之,農村義務教育“欠債太多”,各地區經濟發展又極不平衡,很多縣財政過于困難,所以“以縣為主”的農村教育經費管理體制,無法保證農村義務教育條件的真正改善。
(三)農村衛生事業方面
黑龍江省農村實施稅費改革后,村級預防保健經費沒有列入縣級財政預算,嚴重影響了村級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雖然每年全省安排2.4億元,對12萬農村五保戶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按照“低標準起步、廣覆蓋鋪開”的原則,全省實行了農村醫療救助制度,但目前鄉鎮衛生院的經營狀況基本為好中差各占三分之一。雖然目前黑龍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經覆蓋全省,但黑龍江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仍舊存在著投入衛生事業經費不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村醫療衛生服務人員數量不足等問題。黑龍江省各級政府投入的衛生事業經費不足,資金運作效益不高,農村醫療衛生資金投入嚴重短缺,難以保證廣大農民的衛生服務需求
(四)農村社會保障方面
在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隨著農村低保工作的展開和逐步推進,農村社會保障顯現出向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對接的趨勢。由于財力的限制,黑龍江省的許多農村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幾乎沒有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全省社會保障工作主要重點放在城鎮,農村社會保障與城鎮差距較大。目前黑龍江省農村社會保障工作仍是低水平的保障,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比較小。
(五)農村公共文化品方面
目前,黑龍江省鄉鎮和村一級基本無圖書館也無購書經費,農民喜愛的電影由于投入不足,能夠讓農民享受的大片、新片、好片電影幾乎為零,農民喜聞樂見的戲劇演出也幾乎為零,同樣由于投入不足,能給農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為數太少。農村文化經營場所設施簡陋,消費水平不高,決定了農村文化市場重在扶持和引導。與龐大的農村文化市場需求相比,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員缺乏,特別是專業人才缺乏。原來有一定的影響力、取得一定的藝術成果的老同志現在大部分已退下來,而新畢業的大學文藝畢業生不愿到農村工作,農村文化建設后繼乏人,嚴重制約農村公共供給。
二、主要現象
黑龍江省農村公共產品在供給過程中仍舊存在著總體不足、供給不均衡等現象,而且一些農民急需的公共產品供給偏少,一些對農民益處不大的公共產品卻供給過剩,由于城鄉二元體制和地域條件差異的制約,公共產品的供給還存在著較大不公平性,這些問題我們都不可忽視。
(一)總體供給不足
主要體現在財政用于農業的資金投入不足。雖然黑龍江省財政性支農支出的絕對量從2003年開始是逐年增加的,但2003年至2006年期間,財政支農支出占黑龍江省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卻呈現平穩趨勢,基本穩定在3.4%左右,遠遠低于同期國家財政支農支出占財政支出比例。從2007年開始,黑龍江省財政支農支出統計口徑有所變化,財政支農支出所列為農林水事務財政支出,所以與2006年相比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07年至2009年期間,黑龍江省財政支農支出總量上有大幅度增長,財政支農支出所占比例也穩步增長,可見政府加大了對農業投入,但與同期國家財政支農支出比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二)結構失衡
現階段黑龍江省農村公共產品供給不僅總量不足,而且由于黑龍江省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決策程序,因此結構失衡,難以提供農民真正需要的農村公共產品。首先,農民急需的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涉及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公共產品供給嚴重短缺。農村的教育、社會保障、醫療生、環境保護等方面對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在這方面黑龍江省農村的目前狀況顯現出明顯的不足。黑龍江省的農村醫療保障普遍缺乏,農民是最大的自費醫療群體。平常的小病,農民們還可以勉強應付,但假如得了大病,許多家庭都因無法承受高昂的醫藥費而選擇放棄治療或治療到中途被迫中止。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
(三)供給的不公平性
在黑龍江省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過程中,由于城鄉二元體制和各地農村地理條件差異的制約,公共產品的供給存在著較大不公平性。
城鄉公共產品的供給有失公平。在黑龍江省內關于公共產品的供給,農村村民與城市居民享受著不同的待遇。一方面,城市居民享受著優越的市政設施條件,發達的交通、整潔的環境、低廉的基礎教育、先進的醫療設施以及較健全的社會保障,而農村居民卻與此無緣,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供給均低于城市。另一方面,在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條件遠遠低于城市的不平等狀況下,農民為享用這些公共產品,除繳納政府規定的使用費外,往往還需付出更多的代價,而城市居民則不需從稅后收入中支付除使用費以外的更多的費用。
(四)供給效率低下
公共產品供給的效率要求是消費者的邊際支付意愿之和等于生產單位公共產品的邊際成本,否則,即為公共產品過剩或不足。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預算的不完整性和行政體制改革的滯后等問題的困擾,對于農村公共資源的使用過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基層政府有一整套官僚機構來工作,一些部門片面強調部門工作的重要性,不切實際地要求各級政府層層對口設置機構,官僚機構也就越來越龐大,在縣鄉兩級造成嚴重的機構重疊和人員超編,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財政資金,還必然出現人浮于事、互相推諉,辦事效率低下。
(五)農村公共資源監督機制缺乏
首先,涉及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部門多、資金投入分散。在生產和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過程中,出于各自政績和利益考慮,政府提供農村公共產品的中間環節較多,公共資金被層層“過濾”,公共產品被層層加價,往往導致農村公共資源和公共產品供給效率低下和增長無序。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短缺增加了對農村公共資源的籌集需求,進一步提高了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成本,農民分攤公共產品成本的負擔加重。其次,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主要由政府自上而下提供,農民自身受文化知識以及公共資源信息缺乏等因素的限制,農民的權利意識淡薄,難以參與民主監督,也缺乏民主監督的能力,這使農村公共需求與供給難以實現最佳耦合,在農村公共資源的籌集、使用和管理上的監督作用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再次,鄉、村財務管理混亂,資金使用的非透明化使得一些管理人員有機可乘。假公濟私,資金被濫用、挪用甚至貪污的現象比較普遍,暗箱操作突出等等,造成極大的浪費。
要改善黑龍江省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現狀,除了加大財政對農村公共產品的投入力度、增加農村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外,還需要建立適應社會、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統籌城鄉的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多元化模式。
參考文獻:
[1]謝立群.以需求為導向的農村公共產品
供給模式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學碩士
學位論文,2010.
[2]孫永奇.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模式創
新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大學碩士學
位論文,2007.
[3]陳定洋.中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變
遷研究[D]. 西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碩
士學位論文,2009.
[4]王波.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及其創新
研究[D]. 泰安:山東農業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05.
1.在區域差異大、不平衡發展中,要善于抓住商機
進入中級階段以后,我國農機化發展最顯著的特點是速度加快,總量增大,結構改善,效益提高。2009年中央財政投入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達130億元,比上年增加90億元。農機化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充滿活力、空前活躍、闊步前進的新局面。形勢喜人也愁人,在歡聲笑語中也聽到了叫苦叫累發愁的聲音。對一個企業而言,不僅要關注全國農機化發展的大形勢,更關注與自身發展密切相關的市場細分,關注自己在大市場中的商機、主攻方向、應占位置和實際效益。
2.在機遇與挑戰面前,要把握好取勝之道
我國農機化發展已經進入快速成長期,已經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農機化產業大軍。目前農機制造企業有8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的企業有1850多家;農機流通企業有8300多家,縣以下農機經銷點8萬多個;各類農機作業服務組織、農機戶3850萬個,農機作業服務人員4800多萬人。它們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律運行,競爭是很激烈的。在機遇與挑戰面前,企業可以從生存和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低成本戰略、產品差異化戰略、企業重組或聯合戰略,在激烈競爭中,正確選擇戰略和及時進行戰略更新是企業取勝之道。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兩優:用優質農機產品進入市場,用優質服務溫暖用戶和農民的心。創造產品和服務的名優品牌,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之根本。論文參考網。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這個根本。農民、用戶是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最好的檢驗員、宣傳員和助銷員,農民最直接、最樸實的反映,使人印象深刻,影響很大。先進適用,質量可靠,市場認可,服務周到,用戶滿意,是最基本的取勝之道。千萬不能機遇來了,訂單多了,市場火爆暈了頭,挑戰面前忘了道,絕不能見小利忘大義,以次充好,濫竽充數,忽視服務,自己砸自己的牌子,喪失了企業的信譽。人間正道是滄桑。在改革和創新中發展,要堅守企業的社會責任,講誠信,有企業家的良心,用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在市場競爭中取勝。
3.在遵循規律與政策支持下科學發展,要堅持兩個基本點
3.1自覺遵循規律
自覺遵循規律,是指農業機械化要實現科學發展,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農機化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已成為發展農業機械化生產、經營和投入的主體,享有生產、經營和投入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農民對農機化的投入是較理性的,一般遵循需要、可能、合算三原則,不需要不會投入,不可能(無能力)不會投入,不合算不會投入。在購機補貼政策激勵、支持下,補貼預期和時機選擇對農民購置農機的投入行為有較大影響,抓住了補貼時機就積極投入,錯過了補貼時機就暫不投入或待機投入。這都是農民有自主權、選擇權,理性行為的一種表現。政府實施補貼政策,是為實施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彌補市場缺陷,通過引導、調節、帶動,實現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最優狀態。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政府職能對資源配置起引導、調節作用,補貼政策是為實施國家發展戰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資金保障。論文參考網。二者各有其功能定位,優勢互補,共促發展。在實際運行中,政府補貼力度越大,對市場各方的行為影響越大,以至于近年來農機購置補貼力度連年大幅度增加后,出現了農機市場將變成農機補貼市場的擔憂和質疑。實際上,我國農機市場的發展正沿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開拓前進,已見成效。雖然農機購置補貼對市場供需雙方行為的影響力在增大,但它只起引導、調節作用的職能沒有變,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沒有變,農民是發展農機化的主體地位沒有變,農民在農機化生產、經營和購置投入中享有的自主權和選擇權沒有變。這個判斷可用農機購置的實際情況來證明。
3.2強化政策扶持
強化政策扶持,是指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支農強農惠農政策,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作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
強化政策扶持,要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種類,提高補貼標準,擴大扶持范圍,將農機具購置補貼覆蓋到所有農業縣(場)。堅持和完善農機購置補貼制度,健全長效機制,逐步形成穩定規范的制度。不斷強化和完善強農惠農的支持保護體系。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啟動實施保護性耕作工程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繼續加大對高產創建活動的支持力度,對技術推廣、專業化服務等給予補助,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和深松作業補貼。論文參考網。是強農惠農支持保護體系建設的新進展。我們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工作必須堅持努力推進,絲毫不能動搖,不能放松,不能減弱。當前尤其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時,做好用好投入的各項工作,取得最好的投入效果。要把黨和政府的支農強農惠農政策真正落實到農民和農機人身上,使他們切實受益,衷心擁護。所以,強化政策扶持,是推進農機化科學發展必須堅持的又一個基本點。對在政策執行中出現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要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有效解決。提出要堅持和完善購機補貼制度是基于以下認識:一是農機購置補貼制度是在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應運而生,是前所未有、舉世公認、深受農民擁護和歡迎的好制度,必須堅持下去。二是新制度在實踐中必然有一個健全和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具有活力的好制度,是能自我矯正,自我完善的制度,應當在實踐中與時俱進地加以健全和完善。三是公共資源管理是長期困擾人們的一個世界性難題,雖然很復雜很難辦,人們總能用智慧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我們要為此共同努力,期待取得新的進展和令人滿意的成果。
參考文獻:
[1].王貴恩,洪添勝,李捷,可新榮,岳學軍. 果樹施藥仿形噴霧的位置控制系統[J]. 農業工程學報. 2004.(03)
首先,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寫作意義。
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在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支持下,農民收入連續幾年獲得穩定增長,農村的消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與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當前,農村是擴大內需的突破口,經濟增長的潛力在農村,而農村資金短缺,農民貸款難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礙了農村市場的發展。這與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相違背的。
本課題通過分析農村消費信貸的現狀,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策略,可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提供政策建議和理論依據,使我國農村需求潛力得到進一步的開發,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農村金融市場實現繁榮。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寫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全面分析農村消費信貸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相應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當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狀況為切入點,定性的研究阻礙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從調研農村消費市場和消費信貸情況入手,深入分析新時期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狀況,針對制約我國農村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因素和農村消費需求和消費信貸需求的特點,并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研究,進而提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策略。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分析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狀況,指出目前農村消費市場缺少足夠的信貸支持,從側面說明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通過分析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現狀,提出目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還存在著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信貸資金投放不足、農村信貸產品創新落后于經濟的變化發展以及農村消費信貸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第三部分針對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同時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不斷加強信貸風險管理,開拓創新,推出多樣化的信貸產品;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改善農村金融的外部環境等若干對策。
支農再貸款是從1999年開始實施的,旨在支持農村信用社改進支農信貸服務,壯大支農資金實力,促進“三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一項新的貨幣政策。自實施以來,在有效緩解農村資金供求矛盾,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以及提高農村金融機構信貸資產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在實際管理及運作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問題,以致影響了支農再貸款作用的有效發揮,亟待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一、支農再貸款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農民和農村信用社對支農再貸款的認識錯位,影響了支農再貸款的政策效果。有的農民認為支農再貸款是國家發給的“救濟款”和“扶貧款”,盲目跟風貸款,有的主觀不還貸款,有的信用社認為支農再貸款是白給的,對支農再貸款的使用和管理不夠重視,
2.支農再貸款使用用途、對象的限制,與農業產業化、規模化要求相矛盾,制約著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支農再貸款的發放對象是具有法人資格的農村信用社或聯社,集中用于發放農戶貸款、重點支持農民從事種植業、養殖業的資金需求,以及農民從事農副產品加工業、儲運業和住房與子女助學貸款等需求,而在新型農業產業化建設中起帶頭作用的農業企業法人、農業合作組織卻不屬于支農再貸款的支持范圍。當農民生產經營發展壯大,由自然人向法人升級后將不再是支農再貸款的扶持對象,得不到支農再貸款的支持,這對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不利。
3.利率上浮幅度高,且一浮到頂,加重了農民的負擔。支農再貸款屬中央銀行的低息專項資金,而農村信用社在使用過程中,執行的支農貸款利率卻視同自有資金貸款利率管理,居高不下,如對以優惠利率取得的支農再貸款,按現行貸款基準利率上浮50%發放給農戶。高額的貸款利息,就信用社而言,是增強了盈利能力,但卻加重了農民負擔,無法充分體現國家對農業、農民的扶持和減負政策,直接影響了國家貨幣政策在農村的傳導效果,喪失了支農再貸款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初衷。
4.支農再貸款期限規定與新形勢下農業生產資金需求的時間不適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支農再貸款的支農作用。根據最近人總行制定的《中國人民銀行對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管理辦法》的規定,支農再貸款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這種期限從目前來看只適合傳統的糧食種植業,但隨著近年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以及支農范圍的不斷拓寬,對支農再貸款的需求在時間上要求呈多樣化,整體時間相對延長。如林果業需要3~5年期限,養殖業需要1~3年期限,農產品加工業、儲運業、農民住房與子女助學等貸款需求時間在1~4年左右。這種期限規定對農村信用社的資金運營產生三方面的負面影響:一是按12個月以內的期限歸還全部支農再貸款是對農村信用社的硬約束,其按期還款壓力非常大,造成農村信用社不敢多投放自籌資金,將大量的自籌資金調劑到系統內,以備到期后歸還支農再貸款,使得支農再貸款引導農村信用社增加支農信貸投放的作用大打折扣。二是促使農村信用社不以農業生產周期和需求時間為依據來合理確定農戶貸款期限,而是根據支農再貸款的期限來確定,容易出現人為縮短貸款期限的現象,勢必造成大量的貸款逾期,在加大農業生產成本的同時,加大了農村信用社的信貸風險。三是支農再貸款的期限規定制約了農村信用社對需求時間較長的農村產業和農業項目等支持力度,弱化了該項貨幣信貸政策的導向作用。
二、管好用好支農再貸款的建議和措施
1.要正確認識和對待支農再貸款。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和窗口指導,提高農村信用社和農民對支農再貸款的認識。組織廣大農民和農村信用社人員進一步學習《中國人民銀行對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管理辦法》及相關政策,提高對支農再貸款的正確認識,進一步明確支農再貸款是黨和國家宏觀經濟金融政策的具體體現,是國家為了農民增收、信用社增效、支持農村信用社進一步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增加農業貸款投放而實施的一項特殊政策,要避免盲目跟風貸款和惡意貸款問題的發生。二是農村信用社要提高自身的資金籌集能力,不能對支農再貸款產生依賴思想。農村信用社要牢固樹立自我發展、自我壯大的經營理念,積極進行自我積累,增強抗風險能力,積極組織存款,擴大營運規模,把支農再貸款作為貨幣政策調控的手段,而不是作為“不費勁即來”的主要資金來源,保證資金營運的靈活、安全。2.適當擴大支農再貸款使用對象和范圍。人民銀行要適時發揮貨幣政策指導和調節作用,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支農再貸款管理辦法,適當放寬支農再貸款在使用范圍方面的限制,進行政策指引和宏觀調控,給農村信用社在支農再貸款的投放和使用上以更大的自主空間,引導農村信用社從支持經濟發展出發,只要是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有利于提高農民收入的項目,都納入支農再貸款支持的范圍,并盡可能地滿足他們合理的信貸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