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3: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眾哲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伽達默爾晚年在與杜特的談話中進一步闡述了什么是實踐的含義和實踐哲學。他認為:“首先人們必須清楚‘實踐’(Praxis)一詞,這里不應予以狹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只是理解為科學理論的實踐性運用。當然啦,我們所熟悉的理論與實踐的對立使‘實踐’與對理論的‘實踐性運用’相去弗遠,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對理論的運用也屬于我們的實踐。但是,這并不就是一切。‘實踐’還有更多的意味。它是一個整體,其中包括了我們的實踐事務,我們所有的活動和行為,我們人類全體在這一世界的自我調整———這因而就是說,它還包括我們的政治、政治協商以及立法活動。我們的實踐———它是我們的生活形式(Lebensform)。在這一意義上的‘實踐’就是亞里士多德所創立的實踐哲學的主題?!庇纱朔从吵觯み_默爾的重大理論貢獻就在于,從哲學本體論的高度將解釋學與實踐哲學統一起來,認為實踐是人們的存在形式,是一個理解和確定存在本質與意義的理論反思性活動。反觀現代人類文明,則可謂“生活形式”或者說“生活世界”問題叢生,危機四伏,而一切問題和危機之根源就在于傳統實踐智慧和實踐哲學籠罩于近代以來的以求真為特征的理論哲學之下隱而不顯甚至完全喪落,從根本上失去了關于人類行為、存在的實踐理性反思,失去了實踐哲學的引航??茖W也成為了一種進入一個既不對人也不對神公開的未知領域的行動,科學的方法論研究就意味著理性的自我確信。質言之,科學不再被視為認知世界、把握真理的一種方式,而是從中升起了一種傲慢和自信,認為科學技術能夠把握一切、控制一切。建立在這種科學觀基礎上的新世界觀極大地影響了人類生活的形式和理想,“科學的技術運用漸漸地控制了文明進程和社會生活”。
在伽達默爾看來,要真正恢復對理性的信念和理性的力量,現在最為重要的就是重新激活和復興西方實踐哲學傳統,重建實踐哲學,確立起實踐理性、實踐智慧對于人類生活世界的核心地位。那么,從解釋學的這種實踐意義上又怎樣來看待中國哲學的性質和中國實踐哲學的地位與作用呢?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文明國度,在人類發展史上曾譜寫過輝煌的篇章。但自近代以后,由于科技的落后和科學理論認識的不發達,在遭致西方列強的侵占、西方強勢文明的打擊下,中國處于一種“弱勢”的求生存、求振興、求發展的漫漫征途之中,其社會發展主題就是如何才能“救亡圖存”、“富國強民”、“重塑輝煌”。顯然,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決不僅僅是一個科技發展的問題(當然就此而言,歷來被中國傳統文化所視為“雕蟲小技”的科技和技藝是需要重新得到重視和大力發展的),也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改革和社會制度的改造問題,同樣十分重要的,是一個人們擁有什么樣的哲學文化與思想觀念的問題。文化的改造、國民性的改造,這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前提,也一定會作為一種理論先導而表現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倘若論及中國的傳統文化,那么,實現一切反封建的文化改造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大力倡導科學精神與民主精神。但在這種相對“弱勢”的文明發展之中,由于必須強調科技和科學理性的發展,由于必須主張反封建的經濟工業化、全球化,所以科學精神就極易得到迅猛膨脹,在文化上,則會導致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化精神的漠視和淡忘,也將造成某些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虛無主義之風。實際上,當現代科技工業化社會的技術文明弊端日益暴露之時,恰恰又讓我們需要重新去重視中國傳統文化,需要重新去發現它有可能貢獻于人類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歷史上,中國文化是有貢獻于西方文化的,也是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的。在文化傳播上就有一個“東學西漸”的運動,比如儒家思想特別是孔子思想就對法國的啟蒙運動尤其是伏爾泰發生過重大影響。應該說,中國哲學文化之所以能在西方產生影響,從根本上說,就在于中國哲學文化的特質,這就是歷來貫穿于中國“經學”、“子學”、“史學”等學說中的“實踐哲學”。強調和研究實踐哲學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最大特色,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一特色一直沒有得到應有重視,“實踐哲學”始終未能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來加以研究。中國實踐哲學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特色突出,然而,由于中國的哲學研究蘊含于“經學”、“子學”、“史學”和“文學”等具體人文學科之中的,也由于中國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提出完全是在西方哲學的影響下并按照西方哲學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等幾大塊來整理的,所以,因為西方哲學發展史長期的對實踐哲學傳統的遺失也造成了人們對中國實踐哲學傳統研究的不足,致使“太注重形而上學意味較濃的理學,尤其是心性之學的傳統,而對更本源的實踐哲學的傳統較少涉及”。可以說,在中國哲學學科的創建階段,謝無量、、馮友蘭等都是按照西方對哲學的理解及哲學的幾大塊而對存在于中國傳統思想中的相關內容加以梳理和歸類而編寫出中國哲學史的,其問題在于強調共性而失去對中國哲學特色的研究和強調。正如梁啟超在《儒家哲學》中所指出的,“中國學問不然,與其說是知識的學問,毋寧說是行為的學問。中國先哲雖不看輕知識,但不以求知識為出發點,亦不以求知識為歸宿點。直譯的Philosophy,其涵義實不適于中國,若勉強借用,只能在上頭加個形容詞,稱為人生哲學。中國哲學以研究人類為出發點,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為人之道:怎樣才算一個人?人與人相互有什么關系”。正是基于這種中國傳統文化語境,后來馮友蘭對“哲學”也做了這樣的理解:“用中國的一句老話說,哲學可以給人一個‘安身立命之地’。
就是說,哲學可以給人一種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鄙踔涟颜軐W定位為精神現象學,而不再定位為自然現象學。新時期的諸多中國學者更是突出“德性”問題研究,將“德性”視為中國哲學的核心范疇和根本精神。顯然,中國哲學文化的這種特質與伽達默爾的以思考和探究人類存在意義與行為價值為訴求的實踐智慧或者說實踐哲學具有內在精神上的一致性、相通性。盡管有學者為了從學術形態上將明清學術與以往各個時期的學術區分開來,將其解說為“明清實學”,但這只是從理論的“實體達用”、“經國濟世”即運用性上而言的,并沒有將實踐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加以研究,來闡明其性質、任務、方式與目標。從歷史上看,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或者說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正是中國實踐哲學文化中所體現出的“中國智慧”,因為這種智慧恰恰是歐洲近代科學文化所缺乏的。伽達默爾曾這樣來評說西方的“科學”概念,認為“科學概念是西方文化的特征,但如果我們把西方文化與偉大的高度發展的亞洲文化作比較,則它的厄運也許就在于這種科學概念之中”。應該說,萊布尼茲、沃爾夫等西方大哲學家,雖然很難說他們對中國哲學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但他們對中國哲學的特質所做的判斷則是深刻的,也是準確的。在他們看來,從根本上說,中國思想是一種反思人類實踐行為與生活智慧的實踐哲學,就此而言,要比西方更有成就與特色。伽達默爾就指出,“于是當克里斯蒂安?沃爾夫以自己的著作投身于‘Sapientia sinica’(中國智慧)時,‘中國智慧’在18世紀便首次在歐洲思想中得到了特殊推崇”。伽達默爾本人在他超出百歲高齡時聲稱,他是一直很注意政治的實踐智慧的,甚至他還從中國語言的形象性上感到遠東科學今天的發展已有可能促使西方人認識到需要很好地學習中國語言。他做過一個令人振奮的預測,“200年后很可能大家都學習中文,有如今天大家都學習英文一樣”?!爸袊私裉觳荒軟]有數學、物理學和化學這些發端于希臘的科學而存在于世界。但是這個根源和承載力在今天已枯萎了,科學今后將從其他根源找尋養料,特別是要從遠東找尋養料。”這樣一來,我們認為,今天加強伽達默爾實踐哲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將有助于我們重新認識中國哲學文化的精髓與精神實質,也會極大地鼓舞和增強中國哲學文化重新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力量。
二、走向實踐哲學:實現中西真正交流與融合之路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我們厘清、肯定和強調了實踐哲學,那么,將會為我們重新確立起中西哲學交流與對話的真正“交合域”(mutual fusion horizon)或者說“會通地”,這個“交合域”就是實踐哲學?;蛟S正像復旦大學張汝倫教授所言,“復興中國實踐哲學的傳統也許是恢復中國哲學原創性和實踐性的第一步”,抑或是實現中國哲學現代復興的真正的必由之路。中國歷史上,正像“科學”一詞一樣,原本沒有“哲學”一詞,“科學”與“哲學”術語是在19世紀下半葉通過日本學者對西方“Science”和“Philosophy”的“科學”與“哲學”翻譯而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的。1902年《新民叢報》有文章開始以日本人西周在《百一新論》中所翻譯的“哲學”譯名來指稱中國傳統思想,這表明,在中國學術史上,雖然也有豐富的哲學思想,但它往往是在“經學”、“子學”等學科中來進行研究的,始終沒有把“哲學”從“經學”、“子學”甚至“史學”、“文學”中分離出來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照此理解,從某種意義上,在中國古代是否有真正意義上的哲學就是一個有疑問的問題,因為西方的“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它與西方的“科學”概念密切相關。由此如果我們說,中國歷史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哲學(這也是近些年來學界熱議的“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那么,中西哲學交流又何從談起?這也正是從根本上存在于中西哲學交流上的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并且由于這一問題造成了中西哲學交流始終進展不大,要么是做簡單的比附性研究,羅列出它們在具體見解上的異同,要么是單純地用西方哲學的范疇、概念和問題來機械地套用于中國哲學研究,或者是以中國哲學的傳統思想來刻意地圖解西方哲學。這里的問題在哪兒呢?就在對中國哲學性質的理解上,就在兩者的交合域上,換句話說,已有的中西哲學交流未能確立起使之交流成為可能的真正的交合域。因為完全照西方的哲學框架來分析,那就很難說中國有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哲學,退一步說,即便有,那么在此意義上也是很難有超出非常體系化邏輯化的西方哲學之處的。這樣一來,中西哲學交流就難以展開,中國哲學也就不能以自身的獨特魅力對人類哲學文化發展做出貢獻。實質上,如同王國維所言,哲學就是一門“人類一日存,此學即不能一日亡”的學問。中國是有哲學的,但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相比又是有自己的鮮明特色的,并且這種特色恰恰表現了西方哲學近代以來所忽視的另外的理解,因而中國傳統思想仍然可屬于西方的哲學科目與領域。應該說,張岱年先生對東西方哲學以及什么是哲學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他指出:“如所謂哲學專指西洋哲學,或認西洋哲學是哲學的唯一范型,與西洋哲學的態度方法有所不同者,即是另一種學問而非哲學;中國思想在根本態度上實與西洋的不同,則中國的學問當然不得叫作哲學了。不過我們也可以將哲學看作一個類稱,而非專指西洋哲學??梢哉f,有一類學問,其一特例是西洋哲學,這一類學問之總名是哲學。如此,凡與西洋哲學有相似點,而可歸入此類者,都可以叫作哲學?!?/p>
實際上,哲學就是人類的精神反思,就是關于世界存在意義的理解與解釋,既然是理解,當然就有各種各樣的理解,就有各種各樣的講法和表述,因而,存在的不是只有一種哲學,而是具有不同特色與樣式的哲學形態。正是在此理解上,如果我們回到實踐哲學上來,可以看出,在西方,實踐哲學就是與理論哲學平行的一種哲學形態,它沒有精確的概念定義,它不以認識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為目標,而是以實踐理性反思的形式去理解世界和人的真正存在與生活的意義,要從哲學層面上對人類的實踐行為和生活世界作出思考,進而為人類的存在和生活提供某種意義、價值、目標與理想,為人類的實踐行為和社會生活奠定理論基礎。返觀中國哲學同樣如此,盡管中國歷史上沒有西方式的嚴格意義上的哲學形態,但實踐哲學的東西是根本性的,是大量存在的,并且構成了中國哲學的一種鮮明的特色。萊布尼茲就曾經指出過,中國的實踐哲學要領先于或者說優于歐洲,但遺憾的是中國實踐哲學傳統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將它作為中西哲學交流的真正交合域來看待。中國哲學要實現現展,要走向世界,進而有貢獻于人類哲學文化的發展,一方面它是離不開西方哲學的影響,如果繼續完全地堅持傳統思想的語言、形式、內容和方法,就會造成其發展的障礙和制約,而必須使其從內容與表述方式上實現向現代的轉換;另一方面,既然是中國哲學,它就無法脫離與傳統哲學的內在親緣性,否則就不叫中國哲學。這表明,中國哲學的發展,從根本上就是一個如何批判繼承與吸收重建的過程,用伽達默爾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在“交流與對話”中的對新意義的理解和追求過程。也正如陳寅恪所指示的,“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干涉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要真正使中西哲學交流與對話起來,真正使它們之間走向融合貫通,創造出有現代特色的當代中國哲學,就必須改變“研究傳統思想的未能超出傳統半步;研究西方哲學的只是研究西方哲學”這種各自為政互不溝通的局面,從根本上,就是要將中西哲學交流重新奠定于(置于)“實踐哲學”這一交合域上來。中西哲學是兩種在性質、概念、形態與方法等方面十分不同的思想體系,正因如此,有著東西文化之分,也有著中西哲學之別,有時甚至連最基本的對應概念都沒有。但在實踐哲學中,中西哲學卻能從最基本的概念到思想主題、精神實質上找到它們之間最大程度的共同性和融通性。在中國哲學中,依張汝倫教授看來,“行”這個概念就是十分普遍也是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而這就十分類似于西方哲學所稱的“實踐”概念。在中西哲學中,“行”和“實踐”概念都被用來指稱人類的有理性反思的有目的的活動,而此種概念正是實踐哲學的核心概念。作為實踐哲學,中國哲學從精神實質上就并不以認識世界的本質和規律為己任,而是將天象與人事統一起來,把對世界的理性認識作為印照人事行為、人化的跡象與征兆。換言之,在中國哲學中,“格物致知”是以服務于人事即人的實踐行為和生活為目的的,中國哲學是一種入世哲學,就是要從根本上讓人們知道什么是善,怎樣去行善,怎樣去處理實踐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亦文章”。學習和認識事物只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何做人”、“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圣人賢者”成為中國實踐哲學的核心主題;“謙謙君子”、“內圣外王”則是中國實踐哲學所描繪的一幅“人格藍圖”。顯然,中國哲學的這種實踐精神和行善性質是與西方實踐哲學傳統以及伽達默爾實踐哲學相通的,盡管它們在概念、問題域乃至形態上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差別,但存在于兩者中的精神實質與理論內涵的共通性卻是基本的、普遍的方面,因為“作為實踐哲學的詮釋學所研討的問題就是那些決定所有人類認識和活動的問題,是那些決定人之為人以及人對善的選擇最為至關重要的最偉大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加強對中西實踐哲學的研究,加強對以伽達默爾為代表的西方現當代實踐哲學復興思潮的研究,唯此才能以實踐哲學為交合域,促進中西哲學的真正交流,才能使中國哲學既照顧到自身傳統的特殊性,又關注思想理論的普遍性,在融會貫通中西哲學智慧精華的基礎上為中國哲學的現展開辟出新的路向,為中國哲學真正走向世界、走入當代世界人類文化的建設之中確立起新的以實踐哲學、實踐智慧為最大特色的可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9-0149-02
當前,高校大眾化是一項關系到社會主義國家能否長治久安,關系到黨和人民事業的興衰成敗,關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事件。教學機制在推進高校大眾化進程中,起著根本性、基礎性的作用。良好的機制可以使高校大眾化系統成為一個自適應組織,在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仍然能有序高效地運轉,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學者們對高校推進大眾化教學機制的建設進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統研究。
一、對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內涵的研究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眾化的必經途徑,也是推進大眾化的本質特征和根本任務。學者們對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的研究集中體現在對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研究之中。筆者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搜索標題同時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和“機制”兩個詞的論文有800余篇。在這些論文中,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制度說、組織結構說、體制說、機能說、方法說、綜合說等觀點。
1.制度說。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中全體組織成員遵循的穩定的、可操作的規章制度,是規范組織成員行為,確定工作程序,制定辦事方法的條例、規則、準繩、辦法、標準、章程。
2.組織結構說。有學者針對于系統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是構成和組建思想政治工作系統的總和。思想政治教育機制主要由主體、目的、動力、環境、保障、控制、方式、程序八要素構成。
3.體制說。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是在一定目標導向下,在一定條件保障下,在一定動力驅使下,相互協作,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實現其目標的工作規范和工作機構的總稱。
4.機能說。學者指出,機制是機能實現的保障和條件,是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職能和作用相互關系的構建和功能創造。
5.方法說。有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徑和模式,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探索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機制。
6.綜合說。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內部各有機因素的構造、功能及其相互關系,以及這些要素產生影響、發揮功能的作用過程和作用原理及其運行方式;二是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在內的各有機因素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制約、影響而形成的作用原理和工作規律。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目標的橋梁和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各層次、各側面的結構、功能和運行原理的反映。
二、對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類型的研究
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類型做了不同劃分。
1.從領導行為來看,可以分為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學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機制,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中進行決策、指揮、監督等領導活動的具體制度或體系。工作機制是領導機制的執行和落實。工作機制由保障機制、預警機制、監控機制、運行機制、評估機制、激勵機制等組成。
2.從管理運行來看,主要有啟動機制、調控機制、評估機制、保障機制。啟動機制,就是激發組織成員動力、引導領導正確決策、制定工作計劃、使計劃有效實施;調控機制,就是強化調控權威,健全反饋系統,建立目標管理體系;評估機制,就是根據一定的指標體系,對大眾化教學的實際效果進行價值判斷;保障機制主要包括制度保證、組織保障、物質保障、人才保障、環境保障和學科支撐等。
3.從微觀過程來看,可以分為不同的機制,內部傳導機制、外部傳導機制;內部輸入機制、外部輸出機制、監督約束機制;或雙向互動機制、內化外化機制;等等。
4.從互動關系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可以分為教育主體與教育目標、內容、方式三者之間的互動機制,教育目標、內容、方式互動機制,主客體互動機制。
5.從顯現程度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有顯運行機制和隱運行機制之分。顯運行機制包括人員編制、獎勵處分、機構設置等。隱運行機制是指內隱的、不明顯的方式::如精神氛圍、制度的設計、環境育人的影響等。
6.從運行范圍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可以分為外運行機制和內運行機制。
三、高校推進大眾化教學機制創新研究
有學者分析了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指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部運行機制尚不完善,規劃機制和目標機制尚不完善,過程控制機制和質量評估機制不夠成熟,動力機制和激勵機制有待改進,這些對我們教學的實效性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學者指出,高校推進大眾化機制創新,包括內部機制構建和外部機制建設兩方面。內部機制指思想政治教育運行機制和第一、第二課堂聯動機制。外部機制指全員育人機制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協同機制。思想政治教育運行機制,由自我約束機制和自我發展機制兩部分構成。有學者指出,建立健全優化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是推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持續發展,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和針對性的有力保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積極意義。只有建立優化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我們才能取得更好的績效。有學者認為,大眾化教育是長期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見影。因此,一定要有長效機制作保證。其一,要建立工作責任制,明確理論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職責;其二要建立監督制度,掌握宣傳普及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總結經驗,調整策略方法,糾正工作中的不足;其三要設立專項普及教育基金,保證經費投入;其四要建立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和理論宣傳隊伍的作用。有學者借鑒企業界“質量保障”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提出要保證和提升高校當代中國大眾化績效,需要構建質量保障體系。高校當代中國大眾化質量保障體系是高等學校為保障和提升當代中國大眾化質量而設立的組織機構、制定的方針政策、提供的條件支持以及采取的工作措施等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管理活動和管理模式,包括工作體系、組織體系、標準體系三大部分。有學者認為,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針對性、增強主動性、提高實效性,必須實現領導機制、運行機制、保障機制和評估機制創新。通過建立關系協調、責任到人、齊抓共管、結構優化的工作格局,創新領導機制,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現代化;通過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動力機制、調控機制和預警機制,創新運行機制,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化;通過加強組織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物質保障、環境保障和學科支撐,創新保障機制,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狀態最優化;通過建立科學有效檢查考評制度,創新評估機制,確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有學者指出,推進高校大眾化,要強化理論武裝;堅持正確的導向;合理設置目標,建立動態的目標管理機制;充分調查研究,建立科學的民主決策機制;以人為本,建立有效的考核評價機制。
四、不足之處
我國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建設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于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的內涵、外延、主要構成的界定存在分歧。目前學者們對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的概念厘定不夠明確,對教學機制、教學體制、教學制度、教學方法等基本概念研究不透,相互混為一談,概念有些模糊。對機制概念的準確定位是研究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他們的相互聯系表現在,體制是基礎,一定的體制總是要求相應的機制與之協調和配套;反過來,機制又會施加于體制中相應的制度,從而有助于體制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二者之間也存在區別,體制是機構與規范的結合體和統一體,涉及組織與制度兩個方面的因素。機制不僅涉及組織與制度,而且還涉及組織之間、組織內部制度規范之間的相互關系??梢哉f體制是機制的靜態表征,機制則是體制的動態表現。制度指能對人們的行為產生規范影響的章程,總是表現為具體的條例、守則等,帶有顯性的特點,機制是指制度與制度之間的關系,帶有隱性的特點,是相關因素為了一定的目標所發生的有機聯系。制度為行為主體指明行為規范,對行為主體起約束作用。機制從機理上闡釋行為過程,反映出行為過程中各要素的關聯。機制和制度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但有時取消舊制度并不會導致舊機制即時消失,頒布新制度也不會導致新機制立即形成,兩者的更替有可能不完全合拍或同步。制度內化為觀念后具有很強的惰性,但在實施中沒有到位,新制度就算詳細復雜,機制卻依舊有可能沿襲以往。一些研究者將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與教學方法相混淆。機制原指機器的構造、功能、各組成部分相互關系和運行方式?,F已廣泛應用于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指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系統與其他外部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方法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途徑、步驟、手段等。研究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涉及到對教學方法的研究,只有采取優化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勵大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不僅涉及到教學方法問題,還涉及到教學制度的制定、教學效果的檢查、教學硬件軟件設施的保障以及教學人員的充分激勵等。二是對一些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有待深入。目前,學術界一致認為高校各部門在推進大眾化過程中要發揮“合力”,相互協作。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應該設計什么樣的機制來保證各部門在推進大眾化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合力”?因此,未來需要加強對高校各職能部門相互協作、共同推進大眾化的機制研究。三是研究機制中“應該做什么”的原則性問題的多,研究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典型案例的少,實證研究和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研究不夠。目前學術界對大眾化教學機制的研究較多地停留在宏觀層面或理論層面,缺乏對高校推進大眾化教學機制的實踐性強和操作性強的研究。對高校大眾化教學機制的規范性研究成果較多,實證研究成果較少。國外思想政治教育通行的做法是,國家政策積極引導,政府指導調控,家庭、學校、社區教育相互配合,企業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社會責任,社團組織大力協同,個人主動參與,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如何借鑒國外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經驗,國內目前研究成果較少,未來值得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陳潔.高校推進大眾化機制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9,(12).
[2]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研究述評[J].求實,2006,(5).
[3]陸樹程,方文.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新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3).
[4]秦嶺峰.當代中國大眾化的理論思考[J].理論界,2008,(8).
[5]陳東海.構建高校當代中國大眾化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9).
[6]馬福運.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創新簡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9).
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對“異化”有三種解釋:一是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漸變得不相似或不相同;二是哲學上異化的概念;三是在語音學上指連發幾個相似或相同的音,其中一個變得和其他的音不相似或不相同。第一種和第三種的使用很少見,第二種的使用主要在哲學的意義上,現在已經作為一種常見的對社會現象的分析,較為普及了。而我國傳媒上經常出現的異化一詞的概念,多數既不是應用哲學原理,也沒有按照詞典中的解釋使用,而是把異化簡單地當作某種事物本身的“異常變化”或“變質”。
例如,《新京報》2012年3月16日A2版的評論文章《消費者“被消費”異化了3?15》,講的是一些維權網站兜售消費者的投訴信息,使得3?15變成了某些人謀利的工具;《東方早報》2011年9月6日A23版的評論文章《康菲公司的“中國式異化”》,說的是在母國行為良好的外國公司,到了中國卻變得行為不端;《新民晚報》2012年2月6日A14版文章《誰把傳統節日異化成了“吃奢侈”》,說的是傳統節日習俗的“變異”?!缎侣剬嵺`》2010年第11期雜志封面的文題《記者人脈――思維的異化及影響》、《中國教育報》2012年2月12日第2版的文章《校園安保異化成了“圈養教育”》、《北京晨報》2011年9月16日A4版的評論文章《“少兒不宜”異化》等等,說的都是某種概念、行為或現象發生了變化,或“異常變化”或“變質”。
按照漢語的寫作和縮寫規范,不能簡單地將“異常變化”縮寫成“異化”來使用,在語法和習慣上都說不通。況且,很多作者在使用這一詞語的時候,不是因為錯誤地縮寫,而是望文生義,提筆就使用這個以前連《現代漢語詞典》中都沒有的詞匯。
詞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豐富的,特別是近幾年,網絡文學和社會化媒體的迅速發展使得很多詞有了新的含義,也創造出了不少新詞?!冬F代漢語詞典》作為漢語規范的工具書,其每一次的修訂,增收新詞和舊詞新義是重點之一。大眾傳媒使用新詞或對原詞的理解增添新義,都要遵循現代漢語詞匯知識的要領,不能望文生義,制造不符合詞匯組合規范的詞匯,或隨意對已有的詞匯平添與原詞義相去甚遠的內涵。大眾傳媒每時每刻面向公眾,詞匯的正確使用與否,對社會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傳媒亂用詞匯,會造成公眾對詞匯的認知混亂,因而傳媒使用詞匯要謹慎,要遵循語言文字規范,不能想當然地生造出某個詞的“新義”而攪亂視聽。
休謨的主要哲學著作包括《人性論》,《人性論》第一卷改寫而成的《人類理智研究》,《人性論》第三卷改寫而成的《道德原則研究》和《人性論》第二卷改寫而成的《論情感》,以及《<人性論>概要》和宗教哲學方面的《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對話錄》等。其中,《人性論》是目前較為公認的休謨最重要的哲學代表作,也是西方哲學史上的一部經典。
黑格爾述評休謨哲學、介紹休謨著作時提到了兩部著作。第一部著作就是休謨的大部頭專著《人性論》。但黑格爾概述休謨哲學時沒有從《人性論》引用一句話,而是引用布勒寫的《近代哲學史》和鄧尼曼寫的《哲學史綱要》。如果黑格爾讀過《人性論》,那么即便他反對其中的觀點和論證,在談休謨哲學內容時也應該會引用《人性論》中的原文。所以,我們可以做出一個大膽但似乎并不太冒險的判斷—黑格爾述評休謨哲學時沒讀過休謨《人性論》。同時,我們似乎還可以再做出一個類似的判斷—黑格爾了解休謨哲學主要是通過他所引用的布勒的《近代哲學史》和鄧尼曼的《哲學史綱要》。
黑格爾述評休謨哲學介紹休謨著作時,除了上面說過的《人性論》,還有一部《關于若干題目的試論和論著》。黑格爾介紹時說這本書的“第一卷包括《道德,政治和文學方面的試論》。而實際上1742年休謨出版的是《道德和政治論文集》(或譯為《道德和政治方面的試論》)。在休謨的理解中,“道德學和批評學研究人類的品味(tastes)和情操(sentiment) ",而“政治學研究結合在社會里且相互依賴的人”?;趯Α暗赖聦W”和“政治學”異于常人的理解,休謨把他的4篇哲學史論文與論及品味與情操的短文,加上政治方面論及政府的第一原理等主題的文章一股腦兒編人了他1741和1742年分兩卷出版的《道德和政治論文集》中。這本“論文集”1748年再版時內容雖有刪增修訂,但題目未變。直到1753到1756年出版《關于若干題目的試論和論著》時,休謨才為了更好地適應大眾對書籍內容范圍的理解,把《道德和政治論文集》改成《道德,政治和文學方面的試論》。所以,黑格爾介述他所知道的這部休謨著作時在時間或書名上是出了差錯的。雖然存在黑格爾讀過休謨這部分原著而對原著標示的出版信息記憶有誤的可能性,但似乎更可能的情況是黑格爾參考引用的二手資料誤導了他。
黑格爾對休謨哲學著作介紹的文字中僅提了上述《人性論》和《關于若干題目的試論和論著》,而且很可能沒有讀過《人性論》。至于休謨的《道德原則研究》、《論情感》,以及《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對話錄》等,黑格爾似乎根本不知道。當然,簡要概述《人性論》的《<人性論>概要》是黑格爾去世之后的1938年才重新被發現并確定是休謨著作的,黑格爾就更不可能讀過了。基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做出一個風險較小的推斷,即黑格爾介述休謨哲學的內容時,自己沒讀過休謨的《人性論》《道德原則研究》《論情感》《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對話錄》等主要哲學著作。至于黑格爾是否讀過《人類理智研究》,不能確定,但總體上他不夠了解休謨哲學是確定的。黑格爾自己不了解休謨哲學,所以述評休謨哲學時也就不得不依賴和借助二手資料了。
中圖分類號:C9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116-02
2011年11月,教育部、財政部以教社科20113號印發了《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2011―2020年)》。針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轉化機制,《計劃》提出:“推進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的轉化應用,強化哲學社會科學育人功能,普及哲學社會科學知識,大力開展決策咨詢研究,積極發揮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構建哲學社會科學社會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社會服務水平?!雹僖虼?,《計劃》的出臺標志著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轉化機制建設進入到了一個面臨改革創新的關鍵時期。
1 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元結構分析
研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轉化創新實踐的基礎是對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的本質屬性研究。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具有主體二元結構特征。這種二元結構體現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若非基礎研究成果即應用研究成果。
1.1 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的價值定位
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受眾是社會大眾,成果形式主要是著作與論文?;A研究是有關人類科學體系頂層設計的研究,更多的涉及“形而上”學,它不是生產力,卻能對生產關系、意識形態產生正效應,是高于生產力的上層建筑。其社會價值取向定位于:能影響、改變人們對社會現象的認識,使認識能夠跟上變動不惜的社會變遷過程,為人們創設健康的理性心里家園,為人們提供科學的、先進的價值觀和高品質的人文關懷,激發人們的創造性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提高社會成員的素質。②
1.2 哲學社會科學應用研究的價值定位
哲學社會科學應用研究的受眾是政府、企事業單位,成果形式主要為研究報告與論文。宏觀上,應用研究為各級政府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和重大發展戰略提供了戰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政策設計方案,這是哲學社會科學作為思想庫和智囊團的功能體現。微觀上,哲學社會科學根據其學科屬性滲透于企業日常運營的各個方面,例如:財務管理、投資運營、法律保障等。其社會價值取向定位于:一方面能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出政策建議,堅持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服務;另一方面緊跟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為當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企業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提供急需服務。
2 成果轉化阻力分析
現階段,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占全部科研成果數量的60%以上,其中僅有5%~6%被轉化,3%的成果形成產業。③可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轉化面臨的阻力系統問題突出。
(1)成果質量不高。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質量是決定成果轉化效率的基本要素。從總體而言,我國高校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自身質量水平不高,難以得到社會及實際工作者的認可和接受。主要表現在:一是在選題和研究方法上,遠離實際,缺乏創新。很多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課題并不是來自于社會調研與實踐,針對性不強,往往是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甚至只是進行經典的詮釋與闡發,內容空泛、缺少創新。二是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比較突出。為了追求個人績效,一些科研人員在常常將粗制濫造、東拼西湊、質量平平的成果不負責任地拋向社會,而既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又有很大的實用意義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還不很多。④
(2)轉化意識不強??蒲腥藛T以及管理部門缺乏成果轉化意識是影響成果轉化效率的主觀因素。
首先,由于部分高??蒲?、人事考核機制并不完善,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重點集中放在成果的數量與質量上,并不關心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問題。這就導致雖然教師的科研成果產出頗多,但是真正做到成果轉化的卻寥寥無幾。其次,管理部門缺乏跟蹤管理意識。成果轉化要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個雙向通道上進行,不但要使廣大科研工作者樹立轉化意識進而影響管理者,還要從管理者本身入手,通過制度建設推進成果轉化觀念的形成。
(3)中介體系不完善??蒲兄薪轶w系不完善是影響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轉化效率的主要外部因素。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轉化中介體系尚未建立像自然科學成果轉化中介那樣獨立的市場化應用部門,僅僅依托高校和科研人員自身完成成果轉化任務是遠遠不夠的。
在美國,智庫承擔了哲學社會科學應用研究成果轉化中介的角色,成為影響政府決策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其智庫是一種相對獨立、穩定的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機構。其職能主要包括:整合人才、思想產出、影響社會。智庫通過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張,再通過刊物出版、舉辦各類交流活動、利用媒體宣傳等方式,力圖使這些主張獲得公眾的支持和決策者的青睞。
在研究美國智庫發展和運作過程之后,我們發現,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轉化體系必須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學術思想為基礎,這種成果要有明確的服務對象和轉化方向,這種服務對象和轉化方向是在研究伊始就已經確定的,而非在成果形成之后的硬性轉化;在成果形成之后,要借助一定的媒體,特別是刊物、論壇等使成果面向服務對象,包括潛在的服務對象。
3 成果轉化機制創新與實踐
若要化解成果轉化阻力系統、改善現有成果轉化現狀,就必須對成果轉化機制進行管理創新。而這種管理創新的原則與依據就是其特有的二元結構特性。
3.1 基礎研究成果轉化
2012年5月,教育部社科司首次開展了一項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普及讀物項目征集工作,宗旨在于通過“學術‘大’家寫‘小’書”,把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推向社會大眾。這次科研普及讀物項目資助力度高達15萬元,而且由教育部統一出版,為科研人員從事研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普及讀物項目為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工作提供了一個信號、一個典范。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這項工作中抽象出未來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實踐創新的方向。
政府主導。哲學社會科學基礎研究是實現社會變革的理論先導,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關鍵,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這種研究的意義在于其巨大的社會價值,而社會價值的實現必須依靠政府這個公共服務部門。所以說,在未來的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工作中,政府必須發揮主導、引領的作用,把握成果轉化的方向不動搖。
深入淺出?;A研究成果轉化的接受群體是人民大眾,在保證成果學術質量的同時要把握深入淺出的基本原則。由于人民的教育程度不同、身份背景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所以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就是深入淺出,也就是說,從學術前沿熱點入手,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這樣,才能使人民大眾真正認識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力量,同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也可以切實的服務人民。
重視質量。質量和創新是一切科學研究的生命線。之所以強調的是“學術‘大’家寫‘小’書”,就是為了切實保障成果質量,以質量推動成果轉化。提升成果質量的核心是改善研究方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深入實踐、積極創新,切忌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真正做到腳踏實地做調研、認認真真做數據。
3.2 應用研究成果轉化
現階段,哲學社會科學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存在一種依托“關系型管理框架”的轉化路徑。簡單來說,大部分高水平的應用研究成果都是通過點對點、人對人的方式進行轉化的,這種成果轉化機制的優點在于成果供需雙方相互了解、成果供給方普遍科研水平較高、成果轉化過程較為簡單;其缺點在于這種轉化路徑是少數人參與的成果轉化,大部分科研人員無法進入這種“關系型管理框架”,以至于較多優秀成果得不到及時轉化,失去其應有的時效性。而少數人參與的成果轉化正是現階段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用研究急需解決的問題所在。根據路徑依賴理論,雖然原有路徑具有一定的研究慣性,但就當前情況來說,必須就原有路徑進行修正,使其進入到更加完善的軌道上來,才能真正的使更多優秀的哲學社會科學應用研究成果得到轉化,從而更好地輔助政府決策、切實服務社會。
對于原有路徑修正的關鍵是從關系型管理模式到規則型管理模式的修正,而規則型管理的核心是成果轉化平臺建設。成果轉化平臺的具體形式就是成果轉化中介機構,中介機構的建設和發展能夠使廣大科研工作者能夠公平、平等的參與到項目研究和成果轉化過程中來,通過中介機構把社會科學成果推向社會,發揮市場機制,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6]
參考文獻
[1] 吳方.基于KANO模型分析遠程開放教育學生滿意度產生的切入點[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82-84.
[2] 袁貴.組織內員工隱性知識轉移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3] 郝榮峰.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注釋
① 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計劃(2011-2020年).
② 郭秀麗.基于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科學成果轉化問題研究,社會發展論壇,2008.
一、全面質量管理理論
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專家米蘭·菲根鮑姆首先提出的,是基于傳統的質量管理辦法和程序逐漸發展完善而成的一種有效的現代質量管理新觀念和新模式。該理論的核心思想是:“質量是顧客對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感知的優良程度”;質量評價的主體是“顧客”;“企業依存于‘顧客’”,企業管理的重要外在功能是向“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通過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信息等資源,本文由收集整理以最經濟的手段生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能夠使企業和社會均受益,從而保證企業獲得成功與持續發展[2]。
質量管理的過程是目標實施建立的過程,不僅是對于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一種管理方式,而且是意味著一種從上到下的系統結構:質量管理過程是與質量目標相掛鉤的,并且關注生產領域質量的結果;質量管理是對產品質量價值長時間的追加過程;質量管理賦予高層領導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確定權,同時提供培訓;質量管理過程包括對于實際中產品的反饋及其信息收集,以改進目前的管理水平;質量管理過程強調顧客滿意度;質量管理的過程建立在活動組織、產品、服務和文化全方位視野之上[3]。
作為一種組織戰略,全面質量管理模式被世界各行各業推崇,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廣泛引入這一理論。它的核心觀點有兩個:顧客導向和持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的標準是讓顧客滿意。顧客分為外部和內部兩種。前者包括學生家長、用人單位、政府等外部接受產品或服務的組織和個人,而按照“下一道工序就是顧客”的原則,學生、教師以及其他在學校內部依次接受產品或服務的部門和人員都是內部顧客,其中學生是最重要的[4]。
二、普通本科院校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必要性
面臨市場競爭和挑戰,普通本科院校必然要遵循“優勝劣汰”的法則,“質量”是高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求。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圍繞“做”的目標,具體體現在三個層面[1]: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做”,滿足生產和服務的“做”和各部分有效協調、提高質量的“做”。這一理論貫穿于教學系統中的所有活動,涉及到學校中的全體參與人員,并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始終,最終目標是實現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5]。普通本科院校借鑒全面質量管理理論,通過整體調控影響教學質量的各種因素和環節以保證教學質量的管理過程。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中,質量管理目的是培養具有科研意識、實際動手能力強的“產品”,使之更好地適應企業內大環境中的具體要求,實現高校與企業零距離接軌。因此,借鑒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實施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改革全面質量管理,依托一個有效的領導團隊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對畢業論文(設計)過程進行有效的全程監控和管理,對于不同階段的質量或教學效果進行反饋,確保最終“產品”的質量,實現高校質量和效益最優化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由計算機技術的蓬勃發展而引起的網絡藝術,標志著在新的文化時代,科學與藝術的又一次完美的融合。網絡藝術的發展和特點的形成與后現代主義存在著重要的關系。本文從后現代主義視角出發,分析和解讀網絡藝術的特點。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 網絡藝術 特點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迅猛的發展,這一發展帶給人類文化的推動力量是難以估計的。當電影叩響藝術大門的時候,人們并未意識到它將成為21世紀所有人的藝術寵兒,隨后廣播電視藝術的蓬勃發展,使現代聲、光、電技術一舉步入藝苑中心,從而使歷史久遠的傳統藝術為之失色。然而,最令人驚奇的是60年代以來迅猛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和80年代以來的網絡藝術,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挺進人類的藝術領域,使藝術世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1 后現代主義理論的來源
1966年,美國建筑師羅伯特文圖里發表《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一書,他肯定了現代建筑對人類居住空間的貢獻,但指出國際主義風格已經走到了盡頭,必須找到一種全新的、不同于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想,來滿足社會生活多樣化的需求。[1]
20世紀70年代,英國藝術理論家查爾斯詹克斯最早在設計領域提出后現代主義的概念,出版了《后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建筑語言》等著作。
美國建筑師羅伯特斯特恩在他的《現代主義運動之后》一書中提出“所謂后現代主義是現代主義的一個新的側面,并非拋棄現代主義,建筑要重返‘正常的’途徑在于探索一條比現代主義運動先驅者們所倡導的更有含蓄力的途徑?!盵2]
羅伯特文圖里、查爾斯詹克斯和羅伯特斯特恩這三位大師的學說構成了后現代主義的理論基礎。
2 后現代主義的美學特征
受哲學思潮與社會文化趨勢的帶動,后現代主義有著獨特的美學特征。這些特征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
一,傳統構件的非傳統組合。對傳統的題材采用各種非傳統的工具、技巧進行非傳統的重新組合。二,理性與非理性的互補。三,歷史主義。對傳統的要素實行“戲弄之”的原則。四,俚俗化傾向。通常表達的主題往往傾向于通俗文化和市井文化。例如將七個小矮人的形象作為建筑立面的浮雕。五,接受美學的特征。藝術理論家沃爾夫岡伊瑟爾,在著作《本文的召喚結構》中提出了“召喚結構”的概念。他認為,“作品的意義不確定性和意義空白促使讀者去尋找作品的意義,從而賦予他參與作品意義構成的權利”。
3 網絡藝術所體現出的后現代主義特點
網絡藝術由于其獨特的藝術樣態和傳播手段,呈現出其不同于傳統藝術的后現代主義特點。
3.1 無限重復創造性
網絡藝術作品的題材往往都來源于傳統的題材,但是以新的方式進行重新構思,通過網絡傳播后,具備了被無限次重復創造的可能性,體現出后現代主義的“傳統構件的非傳統結合”特點。在傳統藝術中,藝術作品一旦被創造出來,就被永久的固定下來了。但是在網絡藝術中,藝術作品被人們進行各種重新創造,得出一些異于原始作品的新作品。例如,藝術大師杜尚在蒙娜麗莎的臉畫上兩撇胡子,這幅新的作品被命名為《LHOOQ》。
3.2 嬉戲性
網絡藝術的“嬉戲性”的特點主要體現為對被奉為經典題材的戲弄,體現出后現代主義的“歷史主義”特點。在網絡上,許多人在“據說已經完成”的藝術作品上,進行各種數字化操作,將作品隨心所欲地涂抹和刪改。例如《CEO李煜的悲慘世界》、今何在的《悟空傳》,眾多古代文學名著中的人物都在網絡文學中被改寫和戲弄。約翰杜卡斯在《藝術哲學新論》中說:“有些美的東西并非是藝術品,而有些東西是藝術品但卻不美。依此看來,無論美與藝術這項活動之間的關系在現實中多么密切,二者之間并不存在任何本質的關系?!盵3] 可見在網絡藝術,不美的藝術品越來越多,顯示出當代人的審美范圍不斷擴大的傾向。
3.3 大眾化
在傳統藝術中,精英文化處于主導地位。網絡的開放性和平等性為網民提供了自由平臺,網民可以相對自由地暢所欲言。網絡藝術不再是藝術家的專利,一元話語霸權被解構。
網絡藝術的大眾化特點使公眾成為藝術的主體創造者,同時體現出后現代主義的俚俗化傾向。創造者考慮到作品要面向大眾,網絡藝術的主題往往傾向于通俗文化。例如在第17屆韓日世界杯期間,大小網站遍布足球的“酷評”。當中國隊沖擊16強出線未果時,網上出現戲仿任賢齊經典歌曲《心太軟》的球評:“你總是腿太軟,腿太軟,把所有好球都射不進網,頭腦總是簡單,配合太難,不能出線,就別勉強?!?/p>
3.4 互動性
互聯網結束了藝術審美的私密空間,卻創造了交互共享的網絡藝術。在作者、作品和欣賞者這個三角形中,欣賞者不再是被動的,是形成作品的又一股力量。
弗杰姆遜曾說,現代主義本質上是一種時間性的模式,而后現代主義則是一種空間性的模式,從時間向空間的轉變使時間的歷史感被擠壓到平面中,導致歷史深度感的消失。[4]這種后現代時空觀的變化在網絡文學中得到鮮明的印證。網絡文學沒有時間的概念,它將時間化為空間,用在線空間改變或延伸時間。網絡文學沒有終止的概念,因為作者失去了終止自己作品的權力,而是把這種權力交給了在線空間的網民。
這種互動性同時還體現出后現代主義理論中的“接受美學”特點。接受是讀者的審美經驗創作作品的過程,它發掘出作品中的種種意蘊。創作者通過作品與欣賞者建立起對話關系。網絡藝術的互動性引起讀者的接受審美,引起讀者與作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總之,網絡藝術所獨特的無限重復創造性、嬉戲性、大眾化和互動性,都在各個方面體現出了后現代主義的特征??梢哉f,在上述的這些特征中,網絡藝術是后現代主義的必然延伸。從后現代主義的視角去看待網絡藝術,更加有利于認識和分析網絡藝術。
參考文獻:
[1] (美)羅伯特文圖里著;周卜頤譯.《建筑的復雜性與矛盾性》.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
在此背景下,本研討會主要是檢視文化資產的評價及保護過程中的張力和機會,并在較寬廣的社會領域中,檢視以發展為目標的文化資產使用方式。希望探索文化資產如何在轉變及在流動的價值觀中“運作”,并探索觀光與游客形塑、嵌入、改變社會遺產價值的各種方法,如:
·觀光的運作和身為游客,如何影響我們對文化資產的理解?
·我們對過去歷史的價值觀如何轉變?
·在這實時、多重實體的時代以及多重文化的社會中,(應該)如何使游客和社會大眾了解文化資產?
這類問題都影響文化資產的政策和政治活動,及國際觀光業的動態。
本研討會目的為提供跨越不同學術領域的關鍵對話,也征求各學術領域論文,如人類學、考古學、藝術史、建筑學、文化地理學、文化研究、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學、歷史學、遺產研究、景觀研究、休閑研究、博物館研究、哲學、政治學、社會學、觀光研究、都市與空間計劃等。
我們歡迎所有探討關于觀光及文化資產關系的觀點。任何與遺產相關的論文都是我們征稿的對象——世界遺產、自然遺產、人造及都市遺產、殖民遺產、宗教遺產、遺產景觀、無形遺產、博物館遺產、食物遺產等等。主題包括:
·了解游客的遺址體驗——敘事、記憶與情感
·闡述并傳達遺產的價值——包含復雜的觀眾
·藉有形及無形資產建立認同感——挑戰傳統
·以遺產為基礎的再生計劃——懷舊經濟
·將過往歷史作為觀光消費的商品化過程——(反)傳統再造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張海娟.針對小學英語高段教學中兩級分化現象的研究策略[J].學周刊,2016,05:52.
[2]李艷文.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6,05:104.
[3]張盼靜.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05:185.
[4]張婷婷.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63.
[5]石麗君.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6,08:123.
[6]張琦.小學英語有效教學途徑的幾點嘗試與探索[J].學周刊,2016,08:178.
[7]駱北剛,陳偉娜.性別差異對小學英語學習成績影響的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6,02:45-46+135.
[8]陳歡.小學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教導刊(下旬),2016,01:130-131.
[9]劉順利.小學英語歌謠情境劇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英語廣場,2016,04:153-154.
[10]馬毅新.讓情感教育成為小學英語和諧課堂的催化劑[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6:123-125.
[11]彭熹.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探索[J].現代商貿工業,2016,09:178-179.
[12]張婧.小學英語教育理論與移動學習資源設計和應用的有效結合[J].電子測試,2016,07:165-166.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劉珊珊.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J].學周刊,2016,17:154-155.
[3]易鳳.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單詞記憶方法[J].學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輔助小學英語教學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5:47-48.
[6]顧詩月.也談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英語有效教學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4:207-208.
[7]林吉.探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0.
[8]沈蘭.興趣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催化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4:61.
[9]謝潔紅.農村小學新任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困惑[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4:36-38.
[10]王洋.小學英語教材話題適切性的現狀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6,14:53-55.
小學英語論文參考文獻:
[1]高敏.幼兒英語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仲偉秀.幼兒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6,8.
[3][意大利]蒙臺梭利.任代文主譯校.蒙臺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吳牧之.學前兒童英語教育研究綜述[J].中國雙語教育網,2004.
[5][美國]喬姆斯基.喬姆斯基語言哲學文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6]林泳海.幼兒教育心理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7]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8]強海燕,趙琳,西格爾.幼兒英語浸入式教育活動[M].陜西: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9]哈默,田貴森.怎樣教英語[M].北京: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02.
關鍵詞:
大眾文化;消費;心理;藝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生活質量的提高讓人們逐漸更注重精神需求,藝術文化消費成為了當前國內中小城市精神生活消費的主流。當前國內的藝術產業發展與國外相比還略有不足,消費者對于文化產業的心理認識還不夠,內心對于文化藝術消費的真實渴求還沒有達到真正的滿足。筆者針對這樣的文化背景試結合理論和實際對于當前國內藝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深入研究大眾文化消費心里對藝術產業發展的影響。
1大眾文化消費研究的發展現狀
大眾文化實際上就是文化和工業的結合。大眾文化的商業化模式就是利用文化消費為手段為企業或者公司創造一定的收益。其中可以看出大眾文化具有商業性和消費性以及通俗性等特點,在市場化的運營環境下大眾文化得以傳播和發展,大量的文化精神產品隨之涌現出來,社會上群體或者個人抓住大眾的精神希求來創作出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全球化步伐的逐漸推進,我國的文化產業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文化的繁榮既能促進商業的提高,也能優化文化內部的體制,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大眾文化。在現代社會主導文化和民間文化等呈現出競爭和互補的趨勢,大眾文化作為現代社會的主流文化在其中呈現出獨特的文化特征,影響了國內文化市場和新興媒體傳播技術,通過傳媒藝術和時尚文化、后現代文化等的影響和融合,呈現出更高的精神追求。大眾文化正在往大眾媒介新和信息的迅速高效傳播方向發展,成為了高科技時代備受群眾喜愛的文化。在這一基礎上文化產品的商業性被凸現出來,成為了社會的時尚和流行的趨勢,在大眾認識和接受新文化的時候人們的思想趣味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體現出了人們不同的精神追求狀態。公眾對于文化消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廣義上的娛樂性。娛樂化是大眾文化傳播和發展必須要具備的特性,通過改進藝術的發展形態深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文化娛樂的發展中人們把享受當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學藝術等的精神活動再造中文化藝術產業正在往教育性和娛樂性方向綜合發展。在大眾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呈現出了追求個性和感官刺激的趨勢。在價值觀念的多元化環境下,精神的消費具有挑戰權威的特點,在無終極的文化消解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辨意識[1]。特別是網絡時代的推進,讓大眾文化的心態更加的具有個性和叛逆,無意義的大眾文化也初露端倪??偠灾蟊娢幕腼w能讓現代人在物質生活豐富時調整好自己的自我心態,回歸人性和感性,形成潛移默化的文化習慣和文化習俗。
2利用大眾文化消費心理促進藝術產業的具體方法
藝術消費的主題是人,是具有審美認知和藝術鑒賞能力的人體和群體。一般來說具有欣賞美和追求美的主觀想法,還需要有獨立自主的鑒賞能力和實踐能力。才能通過藝術文化消費獲得美的享受,投入到完善自我和美化自我的境界中。優秀的審美的意象才能讓藝術消費主體主動消費,產生愉悅。不同的人對于美和丑的感受是不同的,體驗美的感受也有區別。在具體的藝術文化活動中需要針對特定的審美群體因人而異的制定方案,才能共同獲益。在發展藝術產業的時候,企業既需要迎合大眾文化的審美趨向,也需要引導消費者追求更高端的、內容更加積極的文化產品。科技和市場在文化領域的融合發展讓現代呈現出文化和審美泛化的趨勢,大眾文化審美趨勢逐漸多元化,人們的審美旨趣更加豐富和多遠,消費者對于文化精神產品的審美需求和藝術期待也需要文化產品的逐步引導?,F在的大眾文化發展比較通俗,更注重的是消費者的感官感受,對于人們的精神世界影響不足,不能達到豐富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在文化企業營銷時應當制定好高效的發展企劃,獲得主流消費群體的認可,才能讓文化產品達到持續輸出。企業生產出的藝術產品既要能參與市場競爭,也需要更嚴格的把控它們傳遞出的文化特性。經過選擇的產品通過市場的進一步選擇才能有效的為人利用。藝術產業的經營者需要時刻注意到藝術產品的特殊屬性和商品歸類,符合大眾文化消費的心理需求才能時刻把控住市場的脈絡,獲取更多的經濟文化效益。在文化產品推入到市場時還需要時刻關注市場反饋,才能及時把握住文化產品的銷售動向,不至于陷入文化市場的惡性競爭,良性的市場消費才能為企業的文化發展打下進一步的基礎,發展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藝術市場多樣和復雜,在本土的藝術文化與國際文化交融的過程中藝術產業正在更快速地發展。藝術消費的自由基指讓人們對于藝術消費的需求更加多變,不同的時期大眾的藝術追求是不同的,產業需要時刻注意消費體制中的反饋,才不至于造成藝術資源的浪費,節約更多的藝術成本來發展和更新藝術產品[2]。文化企業的市場化程度只有逐漸提高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擴大自己的文化影響力,提高顧客的忠實度和滿意度。
3結束語
在網絡和信息科技化的大環境影響下,藝術市場隨著信息的快速發展傳播而更加具有導向特點。在信息技術中文化市場的信息傳播讓藝術消費領域的提升空間越來越大,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不僅能碰撞出更多的優秀文化產品,還能進行文化間的互相傳播。在藝術體驗越來越被重視的現在,消費者在文化消費過程中獲得的藝術感受也越來越重要,藝術消費背后的經濟和文化效益也越來越大。企業將文化藝術產品與信息科技相結合就能提高文化產品的市場關注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拓寬消費的領域,增加企業的軟實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