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2: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內控工作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集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一個重要工作目標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可能遭受的風險。因為對于集團企業而言,由于企業市場規模大、生產經營領域廣,所以可能遭受的風險就會更大更多。而許多集團企業在風險預警及控制方面尚未建立起一個更為有效統一的機制,這就給內部控制管理的風險防范與控制造成了許多困難。
集團企業由于內部存在眾多一定程度上相互獨立的企業,所以在信息溝通與交流共享方面與一般單一法人的企業相比,具有更多的分散性與決策多層性特點,因為不是每一家子公司都擁有相同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系統,所以如果無法及時采用有效措施消除信息障礙,增強集團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與交流互動,那么肯定會嚴重影響到集團企業信息暢通與對稱性的有效實現,從而給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帶來更多障礙。
集團企業的內部監督工作應該是由內部審計部門以及對內部監控制度的有效施行來實現的。但是由于目前我國集團企業在內部監督控制制度建設方面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體系,加之企業領導者對于內部審計機構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視不足,從而讓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以及監督控制作用受到一定影響,最終影響到了集團企業的總體內部控制工作質量。
針對上述提到的關于集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切實加強集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方面,應該更加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內控環境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對于集團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而言尤為重要。在內部環境建設方面,首先要注意對企業文化的建設與重塑,要在母公司的統一構建下,將各個子公司及全體工作人員融入到一個統一的文化環境當中,建立統一的信念、統一的意識、統一的價值觀念以及統一的經營理念,在統一化的企業文化影響下,才能將內部控制規范以及具體制度進行更好的滲透與推廣。其次,內控環境建設要加強對人的因素的重視,重視人的因素就是要加強企業全體員工的道德建設與人格塑造,要提升員工的業務水平與操作技能,要在員工群體中樹立終身學習意識,要提升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程度,要讓員工從被動遵循內控制度逐步轉為主動約束自己,提高自律意識。另外,重視人的因素還要表現在人事任免上面,由于內部控制在各個子公司內部施行過程中對于子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往往沒有監督約束力,所以母公司對于子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必須嚴格其任免與管理,要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人事任免制度,要定期對管理者進行考核與監督。
2加強協調機制建立協調機制是為了確保集團公司內部在各項經營決策執行及各種信息往來過程中的統一協調,實現執行力上的大幅度提升。在協調機制監理方面,一方面可以根據集團企業的自身條件和實際需要對集團內部的一些重大問題及時召開現場會議、電話會議或網絡會議,確保意見及時統一和準確傳達。另一方面可以調派母公司及子公司的各職能部門人員組成專門的協調小組來有針對性地討論、協調集團內部的重大問題。再次是母公司對于派駐到子公司的財務經理的權限責任等要切實授權,保證其能夠真正參與到子公司的各項經營決策及討論當中去,并且要加強母公司對財務經理的管理和約束力度,而且要采用定期輪換制度,來起到避免財務經理與子公司管理者合謀損害集團企業整體利益現象發生的作用。
3建立風險評估體系風險管理部門對于普通單一法人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也許可有可無,但是對于集團企業而言卻是必須要有的。風險管理部門的職責就是針對集團企業的現實情況及未來發展需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風險管理政策及管理標準,管理標準可以具有一定的彈性以方便子公司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微調以及進一步細化。通過風險管理部門的建立能夠有效實現集團企業的風險預警、風險分析、以及風險處理等各方面的管理,從而全面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與控制能力。
1 加強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指與保護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系統。它的目標是確保企業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企業領導實現經管方針和目標;二是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三是保證企業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此外,它還能保證企業內部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會計內控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滲透到單位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而會計資料特別是原始憑證是由單位各個部門的人員經手的,牽涉到單位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在會計事項辦理過程中,可能因手續不全、憑證不足、各個環節控制不嚴而導致會計資料失真,或者個人營私舞弊,最終給單位造成損失。所以,建立健全互相牽制的會計內控制度,需要統一領導,統一部署,各個部門共同協作,各個員工積極參與、有效執行,才能真正發揮會計內控的實際作用,為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夯實基礎。
2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失控存在的問題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失控的原因有很多,不僅房地產企業,其他不同類型不同行業也都存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失控的現象。在此我只列幾點最主要的。
1 崗位責任模糊不清
對崗位職責的設置應貫徹相互牽制的原則,對不相容的職務實行分離,使不同崗位之間形成一種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關系,這是內部控制制度的原則。但是目前許多單位內部中下層機構之間,不同崗位之間以及不同人員之間無法形成有效的牽制,有的單位存在著不相容職務兼任的現象,崗位責任制形同虛設;有的單位管理人員事必躬親,親自操辦自己的涉及資金支付的經濟業務事項等。
2 缺乏內部人員的監督檢查力度
當前,有的單位在內部控制制度上只是強調對審批程序的監督,而不論內部人員做得對不對,只要有內部人員簽字,就算內部控制監督到位了。現行的財務一支筆控制的監督方式,雖然一方面解決了費用控制的責任歸屬問題,但有些會計人員放棄職責,領導簽字就照辦,我不負責,致使會計內部監督有名無實。 3 缺乏內部審計
從單位管理角度來講,內部審計是對內部會計控制的控制。然而內審監督在某些單位由于受到利益關系和人際關系的制約,很難客觀、真實、公正地開展工作。
3 采取積極措施推動會計內控水平的整體提高
針對企業內部存在的內控失控現象,我的觀點認為:房地產企業要建立健全會計內控制度,應統一思想,提高管理水平,積極采取措施,推動會計內控水平的整體提高。 1 單位領導充分重視,組織措施到位,高管人員以身作則,實行全員參與
會計內控是一項系統的綜合工程,是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需要單位各管理部門之間的協同協作,更需要組織上的強有力的領導,單位負責人要親自出馬,對實施的全過程實行組織上的統一領導策劃、政策上統一制訂、實施上統一安排、實施效果統一檢查、統一獎懲,變少數部門的行為為單位管理部門的一致行為,變臨時行為為持之以恒的長期行為,變管理者行為為全員參加行為,特別是單位高管人員更要帶頭執行制度,讓內部會計控制約束單位內部涉及會計事項的所有人員,使任何個人都不得擁有超越內部會計控制的權力,單位高管人員既不向上越權,又不向下越權,更不超越職責插手事務,才能明確責任,規范運行,使會計內控制度建立健全并持之以恒地有效實施。
2 提高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的意識,改習慣為制度,變經驗為程序
提高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的意識,樹立風險觀念,將一些習慣做法逐步加以歸納總結,形成書面制度,將一些好的經驗做法整理成辦事流程,規范辦事程序,形成互相牽制的內控制度,同時重視辦理會計事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及職業道德,杜絕經濟業務過程的差錯及舞弊行為。
1956年2月出生,叫。現任財務資產科科長。年12月被評審為管理工程師,自學本科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由于各級組織的培養教育,參加工作近年。領導和同志們提攜幫助,加之個人不懈努力虛心學習,政治覺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業務水平有了不斷的提高,綜合素質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下面將近年來的主要工作情況述職如下:
一、從事經濟工作的基本情況
調任廠計劃財務科科長,從事廠計劃財務科的全面管理工作,經過廠領導指導,同事們幫助,很快挑起了全廠計劃和財務部門管理的這份重擔,不僅圓滿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從經濟上保障了采油三廠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保證了經濟的安全。本人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工作(生產)者,于1999年10月重組時。年被評為油田公司經濟工作先進個人。所在財務科多次被評為廠級先進集體、油田公司會計核算先進單位。
二、從事經濟工作的學習情況
給了自己較大的壓力和學習的動力。從事經濟工作以后,較大跨度工作崗位的變動。自己始終重視不斷提高政治素質、業務素質,特別是經濟管理的學習。1992年9月1995年7月參加寧夏自治區黨校經濟管理大專班學習,獲得經濟管理大專文憑。年年參加了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習,獲得工商管理碩士文憑和學位。年開始參加行政管理專業自學考試,年獲得行政管理本科文憑。同時,還多次參加了財務管理、經濟統計、會計集中核算、內部控制、財務管理高級研討以及不斷的自學等。通過不斷地學習,使自己在經濟理論以及經濟管理實務等諸多方面有了比較扎實的基礎,促進了經濟管理中的得心應手,確保了各項任務的完成。
三、經濟崗位上的理論成果
給我石油單位的經濟工作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重組改制以及世界經濟的不斷變換。促使我不得不不斷地進行創新。
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組織、制度和考核三個成本管理體系;縱向、橫向、時間“三維\''''分解成本;構建作業區、機關及輔助單位和專項費用三個標準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較完整的適應采油廠成本管理的具體措施。提出并設計了采油廠“三D精細成本管理模式。
并親自編寫了落實這幾項措施的有關制度、規定,提出加強成本過程管理的財務監督委派、內部審計、第三方監理、后評估、成本日報監控等一系列措施。使這幾項措施在成本過程控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親自到靖三聯現場寫實,提出采油基層單位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提出了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辦法的基本框架,促進了崗位量化考核的順利開展。
提出了采油作業區內部模擬市場的框架及建立運行機制的思路,多次到五里灣第一作業區指導作業區內部模擬市場的試點。保證了試點的成功。
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間,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節約型向成本避免的轉變、學會花錢為省錢”以及經營工作要與生產、科技、改革、管理緊密結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促進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親自編寫了材料、電、井下作業、運費四個成本可控度較大成本項目精細管理的指導性意見,提出了加強成本要素主要項目精細管理的思路。使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促進了內控體系的執行有力。特別是采油作業區內控體系屬中石油首家,全面組織了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提出并參與了采油作業區內控體系的建設。多次組織了內控測試。得到股份公司的好評。
【關鍵詞】
企業;內部控制;監督;問題;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主要是為了實現企業資金以及資產的安全完整,財務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以及企業經濟活動科學合理,而建立的管理體系。企業內控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并能夠控制企業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益,促進企業戰略發展規劃的實現。
1企業內部控制特征概述
(1)企業內部控制開展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規劃。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主要是在合法、科學、規范的前提下,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控制,通過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來提高企業價值,并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發展規劃。
(2)內部控制工作可以避免企業資產的流失。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由于對企業經營全過程進行控制管理,因而有助于實時動態的監管,進而起到保證企業的資產安全的作用。
(3)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可以保證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由于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設有完善的內控組織機構,有力的監督評估部門,因而能夠有效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的發生,確保各類信息的及時準確與客觀公正,提高財務會計信息質量。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問題分析
(1)企業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部分企業對于內控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 導致企業內控工作缺乏順利開展的基礎。由于對于企業內控工作的作用及意義還沒有形成充分全面的認識,對于內控工作制度體系的建設也缺乏積極性,甚至片面的認為企業內控工作是針對企業部分經營管理內容的重點監督,導致內控管理制度的制定具有局限性與不完整性,企業內控工作難以協調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發揮自身的管理控制作用。
(2)內部審計工作成效較差。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點,也是使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部分。但是現階段,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與權威性較差,經常受到上級部門的制約或者其他職能部門的抵觸,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的對象難以涵蓋企業各級機構部門;其次,對內部審計的認識理解存在問題,將內部審計工作錯誤的等同于會計監督,未能發揮內部審計工作對企業經營決策管理的優化作用;第三,內部審計工作開展基礎差,內部審計工作需要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與支持,勢必難以順利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3)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人員能力水平低,制約了內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現階段,部分企業內控管理工作團隊知識結構水平低,難以適應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內控管理工作的要求。內控管理工作人員財務會計理論知識不足,管理經驗缺乏,難以順利開展具體的內控管理措施。此外,部分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較差,難以客觀公正的開展內控管理,導致企業內控工作實效性較差,內控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并無實際的意義。
3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優化管理途徑研究
由于受到傳統管理體制的影響,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仍屬于我國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因此,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管理的意義,并在以下幾方面開展優化管理措施:
(1))加強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建設。完善合理的內控管理制度是開展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基礎,因此開展企業內控工作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內控制度。對于內控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與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相適應,通過對企業的整體管理體系進行分析,明確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重點。此外,還需要注意將企業內控管理工作與企業正常管理流程的整合,在保證企業業務順利開展的基礎上,實現企業內控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2)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機構設置。開展企業內控管理工作,不僅需要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也需要全面的內控管理機構設置,對于內控管理工作進行具體的開展落實。對于內控管理組織機構的設置,首先必須明確工作開展的主要對象以及內控工作的內容,有側重的劃分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關鍵。同時,應該對設置的企業內控組織機構進行合理的職能權限的劃分,通過賦予其一定的權利保證企業內控工作能夠正常開展不受干擾,通過內控管理工作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實現企業內控管理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3)強化企業內控管理過程中信息的及時交流溝通。信息作為企業進行控制管理的主要依據,對于企業內控管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的及時掌握、處理以及共享應用,也是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重點。完善的信息化建設同時也可以為內控管理同坐開展提供更為良好的環境,進而提高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在內控管理過程中應該重視企業信息化體系的建設, 強化基礎信息的控制管理,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發生,并在信息數據的處理過程中借助先進的應用軟件,提高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應用效率。此外,應該重視企業管理信息數據的安全,避免由于信息泄露造成企業的經營管理風險。
(4)針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人員開展必要的教育培訓。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企業內控管理執行人員必須能夠精通財務會計理論知識,同時熟悉國家以及企業內部相關的法律及制度,并具備足夠的管理經驗,以保證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企業應該針對內控管理工作人員建立必要的獎懲機制,對于內控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高的工作人員給與相應的激勵措施,對于內控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工作人員制定相應的處罰措施,通過強化對人的管理確保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5)重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作為內控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對企業內控管理進行有效監督的關鍵手段。因此,企業必須針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設置內部審計部門,并選擇知識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的人員進行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
(6)對企業的內控管理工作定期進行評估分析。在企業的內控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定期的依照相關程序進行內控管理工作的評估考核,并及時總結分析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對內控管理工作體系進行動態全面的調整。此外,應該注重不斷創新完善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結合企業經營環境以及經濟體制發展的需求,不斷革新內控管理工作方式,強化內控工作對企業的監督管理職能,確保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4 結語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可以有效的規范企業經營管理流程,確保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業應該在遵守相關法律以及政策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內控管理體系,并通過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及措施,強化內控工作的執行力度,發揮其對企業經營發展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276.7 文獻標識碼:A
一、研究意義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對于企業查錯防弊,提高盈利能力和運營效率等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內部控制評價,則是對企業現有的內部控制系統的設計、實施及運行結果進行調查、測試、分析、評價的活動。它既是內部控制中的一個重要而且必要的系統性活動,又是評價、反饋、不斷再評價的動態過程,能夠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與持續改善。但是多企業內控評價體系與企業現有的內外部檢查存在嚴重的“孤島”現場,信息溝通閉塞,成果互換利用程度低,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效果。因此研究多點融合的內控自評價體系,提升內控自評價的效率和效果,加強內控監督環節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研究思路
通過研究內控評價國內外理論與實踐,找出國內企業現有內控評價體系共同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應對措施或建議,建立多點融合的內控自評價機制,常態開展內控自評價工作實踐。
三、內部控制評價存在的問題
一是內部控制評價運用的方法單一:實施內部控制評價是內部控制體系閉環運轉的重要一步。但是國內企業大多由于人力和時間限制,未綜合采用詢問、觀察、調查、審閱與檢查、重新執行等多種評價方式;受限于評價方式的單一,對控制偏差、控制缺陷等問題深入挖掘不足。
二是系統應用水平不高:國內大型企業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過程中,同步開發了風控相關的信息系統,保障建設成果有效落地。但是,多數企業員工對系統操作掌握不夠熟練;系統本身開發不足,系統功能有待進一步開發,系統易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是內控評價與公司其他監督檢查關聯度較低: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與企業現有的內外部檢查存在嚴重的“孤島”現場,信息溝通閉塞,成果互換利用程度低,大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效果。
四、多點融合內控評價機制的構建
1.多點融合內控評價體系的具體結構
多點融合內控評價體系的構建是一項跨度大、牽涉面廣、有一定整合難度的開創性工作。工作須追求綜合效益的最大化為目標,需要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加強統籌協調,處理好各種內控評價工作的關系,充分發揮各部門及各基層單位的積極性,在充分利用原先特色工作的基礎上,整合其他國內大型企業的評價經驗,突出本地化實用性目標,形成部門間有效配合、評價工作高效化、評價流程標準化、評價結果相互借鑒運用的綜合體系。
2.多點融合內控評價機制簡介
多點融合內控評價機制能夠通過透明的評價平臺,標準化的流程控制,規范的樣本選取過程,最終實現各種評價結果之間的相互借鑒利用,從而減少各種評價方式的重復工作,增加評價工作的效率。
企業內控評價體系的特色有三個方面:統一評價流程、統一樣本選取規則、評價結果互通互用。
2.1制定統一的內控評價流程,提高評價過程的規范性
統一的內控評價流程,主要包括評價(監督)任務的創建、評價總體的確定、樣本選取方法的確定、樣本數量及樣本選取、進行評價、形成評價結果、復核評價結果、形成評價報告、各部門進行整改、反饋整改情況、相關信息錄入。
2.2統一樣本選取規則,提高評價結果的可信度
確保評價結果的互通互用,關鍵在于評價流程的統一,流程統一的核心在于樣本選取的充分性和適當性。樣本選取的充分性是指樣本選取量的規定,即樣本選取的數量必須能夠達到依據樣本做出正確判斷的數量;樣本選取的適當性是指樣本選取質的規定,即選取的樣本必須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樣本的選取需要兼顧重點樣本與典型樣本的選擇。
2.3評價結果相互借鑒利用,減少重復工作量
多點融合內控評價機制的建立,可以從更根本上實現評價結果的互通互用,從而有效提高不同評價方式的工作效率。結果間的互通互用主要體現為同一評價內容,一次評價結果可以在不同評價工作或監督工作中相互借鑒利。
3.構建多點融合內控評價機制的組織保障
3.1人員素質保障機制
多點融合內控評價機制的建立,需要較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及較高的內控知識儲備水平,公司需要在已有的宣傳培訓機制的基礎上,增加有針對性的理論知識儲備培訓,尤其是增加對風控專責人員的持續培訓。
3.2組織運行保障機制
充分發揮公司風險管理和內控委員會的職責,統一協調推進多點融合內控評價機制構建的整體工作,通過頂層設計、分級管理模式,發揮組織領導職能以及國網公司溝通職能;信息部門充分發揮信息系統開發功能,按照多點融合體系對系統的要求,充分開發系統功能;各部門按照評價(監督)任務負責系統信息數據的填寫及維護。形成上下合理的多點融合組織保障體系。
3.3信息系統技術承載保障
按照體系構建的需求,加大對應信息功能模塊的開發、維護及更新程度,特別是具有自限的功能開發及使用模塊,不斷提高信息系統對體系構建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信息系統技術承載水平,不斷增強信息系統的技術保障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玉廷. 內部會計控制規范[J]. 會計研究.2001(9): P17-22
[2] 胡燕. 試論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對接[J]. 會計研究.2004(10):P31-35
[3] 張慶龍, 聶興凱. 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評價[M].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1.P56-61
[4] 杜瑩.論基于風險導向的企業內控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大關周刊. 2012(6): P64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
1國內內部控制概述
1.1內部控制概念的演變
1)內部控制論理論是隨著企業內部控制實踐經驗的豐富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內部牽制、內部控制系統、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四個理論階段。1992年COSO委員會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報告,標志著內部控制理論與事件進入了整體框架階段,整體框架對內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階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營運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標的達成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這一定義明確了四個要點:是一個過程;受人為影響;為了達到三個目標;合理保證。它由相互關聯的五項要素構成,分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督。
2)控制環境:任何企業的核心是企業中的人以及這些人的個別屬性和所處的工作環境,個人的誠信正直、道德價值觀與所具備的完成組織承諾的能力、董事會與稽核委員會、管理階層的經營理念與營運風格、組織結構、職責劃分和人力資源政策與程序。
3)風險評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和異常激烈的競爭中,企業的經營風險越來越大,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清楚并應付其面對的各種風險。同時,企業也必須設立可辨認、分析和管理相關風險的機制,以了解自身所面臨的風險,并適時加以處理。
4)控制活動:企業必須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確保既定目標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實施。
5)信息和溝通:圍繞著這些控制活動的是信息與溝通系統,這些系統使得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夠獲取和交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揮、管理和控制企業的經營。
6)監督:企業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必須受到監督,并在必要時得以修訂,這樣,系統及制度才能反應自如,并能視情況而隨時調整。
1.2我國內部控制概況
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理論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正式提出權威性的內部控制標準體系,對內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個公認的標準體系。我國有關內部控制制度的指導原則、指引、規范則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門,這是由于企業的管理體制造成的。國資委管國有大中型企業;證監會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財政部管全國所有企業的財務與會計工作,并負責會計準則與制度的制定。然而,內控指導原則、指引或規范由各政府部門分別制定,有許多弊病:
1)各部門各自研究與頒布內部控制的相關指導原則或指引,不利于內控制度的統一與協調。財政部正在陸續制定并的是內部會計控制規范,截至目前已經了十多個。而其他政府部門則僅制定了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指引或對企業各項業務內部控制流程的設計與制定缺乏具體的指導。
2)關于內部控制的定義、范圍、目標等不相一致,內控要素、內控內容,以及內控方法的解釋也不一致。
3)缺乏統一的推進機構,不利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與實施。各部門頒布的內控指導原則、指導意見或指引在實務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上市公司、銀行、證券公司、未上市國有企業的頻繁出事便是佐證。
客觀地講,我國近幾年對內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會計控制和審計評價為主線的,我們可將之簡稱為“會計導向”和“審計導向”。會計導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國目前已的內部控制法律法規,它們是以內部會計控制為核心的,基本上沒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會計控制領域,甚至沒有包括審計方面的內容。審計導向下的內部控制研究則主要集中于審計程序與方法的應用、審計成本的節約、審計效率的提高和審計風險的控制等。
2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內部審計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獨立評價的一種活動,內部審計可通過協助管理當局監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來促成好的控制環境的建立。內部審計的有效性與其權限、人員的資格以及可使用的資源緊密相關。內部審計人員必須相對獨立并且直接向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報告。我國一些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即使存在,但卻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風險評估和風險防范意識
各企業缺少對自身固有風險的評估以及制定相應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還應在對固有風險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殘存風險進行評估和預防。
2.3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滯后
近年來,我國企業改革力度大,與之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卻跟不上業務的需要。許多企業在員工的崗位培訓方面,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員工的素質提高。
2.4有效的價格風險評價機制尚未建立
由于當前市場不完善,競爭激烈、惡意競爭以及“低價中標”的招投標游戲規則,都不能使企業按企業定額客觀報價,為了爭取中標,不惜壓低報價,承擔更大的價格風險。
3完善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途徑
3.1完險管理體系
全面風險管理是對整個機構內各個層次,各個種類風險的通盤管理。全面風險管理可使組織中各業務單位分散的決策者之間協調合作,使數據的收集、測量與處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審計和監督。企業要從全局、總體層面權衡利弊,使部門安排有關的業務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時要制定嚴密的業務操作規程及信息傳輸報告制度,建立一個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風險。
在機構內部廣泛開展“深化內控理念,落實內控措施”的創建活動,結合自身情況及上級單位的要求,通過確定風險控制環節,分解、落實機構內各部門、各崗位管理職責,并對控制狀況進行檢查、評價和考核,強化風險管理責任,提高全員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從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經營風險。
3.2健全內部審計控制
內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體如下:
1)內部控制受企業的成本效益原則的限制。
2)內部控制僅針對管理中的常規業務來設計。
3)內部控制可能會因執行人員的差池而失敗。
4)內部控制可能會因不同政治氣候、地方差異等環境影響而失去作用。
這些內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過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來加以克服。內部審計人員定期檢查項目的建設情況和建設成果,及時糾正各種錯誤和弊端,能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3.3營造企業風險管理的文化氛圍
企業風險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內部環境的基礎之上,內部環境直接影響和制約企業風險管理的成敗。內部環境的要素包括員工的誠信,職業道德和工作勝任能力,管理層的經營理念和經營風格,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的監管和指導力度,企業的權責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資源政策。要不斷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業層面的方法。這種企業層面的方法是由企業的組織結構,文化理念和經營管理哲學共同決定的。隨著企業文化中風險敏感程度的提高,企業管理者會進一步掌握有效的風險管理能力。通過他們的推進、提供報告、貫徹相應的方法、構建適當的體系,以實施既定的風險戰略和政策,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將不斷提高。
3.4設計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
設立一套科學的內部控制行動指南,為管理者進行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提供指引也是當前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可統一制定各行業通用的行動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設計適合各公司實際情況的行動指南。在內部控制評價方面,被評價單位可以聘請年報評價的注冊會計師以外的中介機構或有關專業人員協助對該單位的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進行評價,并對評價過程中發現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點進行必要的改進,保證財務報告的編報質量,降低財務風險。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也應當借鑒一些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報告中的做法,在事務所內部組建由高級和資深的評價人員組成的專門小組,專門從事內部控制評價和咨詢業務。
致謝
本論文設計在老師的悉心指導和嚴格要求下業已完成,從課題選擇到具體的寫作過程,無不凝聚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畢業論文寫作期間,老師為我提供了種種專業知識上的指導和一些富于創造性的建議,沒有這樣的幫助和關懷,我不會這么順利的完成畢業論文。在此向老師表示深深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臨近畢業之際,我還要借此機會向在這四年中給予了我幫助和指導的所有老師表示由衷的謝意,感謝他們四年來的辛勤栽培。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課老師認真負責,在他們的悉心幫助和支持下,我能夠很好的掌握和運用專業知識,并在設計中得以體現,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同時,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我還參考了有關的書籍和論文,在這里一并向有關的作者表示謝意。
我還要感謝同組的各位同學,在畢業設計的這段時間里,你們給了我很多的啟發,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對于你們幫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謝。
參考文獻
[]王東葉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生存環境分析[D]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9
[2]林光華內部控制在實踐中的應用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馬麗萍,王澤.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商業經濟[J]
2006年5期:48
引言
企業內控工作是由企業內部全員參與,通過企業不同職能部門協調開展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企業內控工作開展的根本目的在于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經營風險。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激烈,企業內控已經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與經營效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1.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要素分析
1.1內部環境的構建。企業內部環境作為開展內控工作的前提,也是實現企業正常管理的基礎。內部環境構建主要包括內部機構設置、權責劃分、內部審計、員工管理以及企業戰略規劃制定等幾方面內容。
1.2企業風險管理。進行企業風險管理的目的在于,識別并控制企業在發展經營以及投資決策過程中的風險,通過事前預估、事中控制以及事后評價等,實現企業管理的規范科學化。
1.3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根據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措施,并保證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保證內控工作目標的實現。
1.4企業內部信息的收集處理。企業內部控制需要對企業的各項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與應用,保證企業內部管理信息以及會計信息數據的真實有效,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持。
1.5內部監督考核。內部監督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以及控制措施進行監督考核,并對內控工作開展情況以及工作效果進行評價,以便于及時調整優化內部控制措施,提高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水平。
2. 我國企業內控工作開展問題分析
2.1對于企業內控制度認識不全面。由于部分企業管理者對于內控制度缺乏全面的認識,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開展方式認識不足,導致企業內控體系與工作方式仍然處于較落后水平。此外,由于部分企業管理決策者認為內控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部門的職責,而忽略了企業內控需要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導致內部控制體系無法構建,企業內控工作開展阻力較大,制約了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2.2企業信息化建設增加了內控管理難度。企業的經營發展離不開信息資源的支持,隨著信息技術以及企業經營理念的不斷轉變,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改革的重點。然而信息化雖然能夠及時準確的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持,但是同時受到復雜網絡環境的影響,企業信息資料極易受到病毒侵染、非法使用下載或者外部纂改而遭到損壞,直接導致企業因為信息失真影響管理決策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增加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難度,對于企業內控開展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企業內控規章制度以及措施貫徹力度不足。部分企業雖然針對企業內控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與管理措施,但是制度的制定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差別較大,而且沒有緊隨市場環境進行調整完善,導致難以貫徹實施。此外,企業在內控方面沒有建立有效的執行監督機制,部分企業管理決策人員由于認識不足,甚至抵制內控工作的開展實施,導致企業內控形式化嚴重,難以得到真正的落實實施。
2.4企業內控工作人員整體工作水平低。企業內控工作內容要求從事企業內控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熟悉財務預算理論知識,同時具有豐富的監督管理經驗。但是由于企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單一化,導致同時具有監管與財務管理能力的綜合人才缺乏,制約了企業內控管理水平的提高。
3. 企業提升內控管理水平措施研究
3.1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認識水平,深化企業的內控管理意識。保證企業內控工作順利開展,應提高企業內部人員對于內控工作的認識,促進內控工作制度與措施的落實。首先,對于企業的管理者應當樹立內控觀念,明確企業內控工作開展的目的與意義。其次,在企業日常管理過程中,加強宣傳,促使企業內部人員充分認識到內控對于保護企業資產,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以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方面的作用,進而通過企業內部之間的協調合作,推動企業內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3.2完善企業內控工作管理制度。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應對企業內部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檢查,及時完善不適應實際情況的管理制度,提高企業內控工作對于實際情況的適應性。同時,企業應該針對內控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加強監督與考核,促進企業內控工作的貫徹落實。此外,企業應該結合自身機構組織情況,制定全面完善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通過強化審計工作,避免企業內控工作由于外部干擾而得不到有效的落實。
3.3構建高效的內控人才隊伍,強化企業內控工作人員教育。企業應當結合自身規模,采取設置專門的內控管理隊伍或者是由財務管理部門設置兼職內控工作人員的方式,建立與企業情況相適應的內控工作隊伍,實現企業內控工作的高效順利開展。同時,企業加強內部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教育,保證其能力能夠適應內控工作的開展。或者是采取在企業內部挑選業務能力強、綜合理論知識全面具有較強職業道德感的工作人員,參與企業內控工作,以保證企業內控工作質量,提高企業的整體管控水平。
3.4完善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體系。由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與企業內控工作息息相關,因此應當完善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進而保證內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可以采取建立單獨的子系統的形式,針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建立關系系統,重點側重于管理數據的收集以及應用,而對于企業的財務活動,則可以建立重點針對會計數據信息的管理系統,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提高企業數據信息的安全,同時也可以有效保證信息數據資料的及時準確,優化企業信息化建設結構的同時,提升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水平。
3.5提升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風險控制管理作為企業內控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企業內控工作成效的關鍵。對于風險管理控制應當完善企業的風險控制以及風險評估機制,通過構建全面有效的企業風險管理控制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的應對風險能力,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結語
完善企業的內控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與生存能力,實現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因此,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應當全面認識內部控制理念,總結分析自身問題,推行制度化管理與信息化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企業內控工作水平,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一、血站財務管理的問題及現狀
(一)資金運用不當
在血站的財務管理體系中,血站的資金的預算使用以及審核報表都歸財務部門管理,依據已出臺的相關政策血站的資金來源以及分配都相對完善,但是對于資金的投放卻沒有明確的標準,因此常會出現投放失誤,例如業務經費與人員經費未能嚴格按照預算執行,有相互擠占的情況,當未投放得當或二者不能兼顧時,只能厚此薄彼,從而影響血站的正常管理運作。
(二)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
現階段我國血站財務管理的突出問題是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難以適應內控體制對其的要求。隨著無償獻血人數的增加,血站數目也增加,其錄用的財務人員雖也是持證上崗,但由于缺乏相關的財務管理經驗,業務能力不足,并不能像資深會計師那樣進行資金的預算、分配以及投放工作,因而容易造成血站的資金使用不當。其次是有經驗的財務工作人員雖然對業務工作相當熟悉,但研究生以上學歷較少,若不經相關的規范化培訓其財務管理工作向上提升較為困難,但由于在內控機制執行力不足,因此而還是會影響血站的財務管理。
(三)血站的財務要求不規范
對于血站實行財務內控制度并沒有明確的法規條文,僅是依照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和醫院內控制度制定內控制度,基層單位在執行財務內控制度過程中流于形式缺乏執行力。在血站內部對財務人員提出明確的財務要求,財務人員依據以往的工作經驗以及單位慣例對日常開支及收入進行簡單的匯總報表。這樣簡易的財務流程并不能真實反映該血站的整體運營狀況,因而也就不能為上級管理者提出一些指導性的建議。同時財務流程缺乏相關的監督機制,并未形成相互的制約機制,一旦某一環節出錯就因缺乏監督審核過程而無法糾錯。
二、血站加強財務管理的建議及對策
(一)建立健全血站財務內控機制
建立健全財務內控機制并不是無章可循,在任何單位加強內控管理都需強調監督機制,因此血站應設立監督及審計部門,加強對財務流程的監督,同時也應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及平衡機制。其次是明確各個部門的權責劃分,將具體的責任與工作內容具體到個人,并可依據具體情況實行一定的獎懲制度,給予任務完成的好的工作人員象征性的獎勵,同時也能對其他的工作人員以激勵。
(二)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
要加強血站的財務管理首先要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與崗位責任感。規范財務流程明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提高血站財務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組織性與紀律性,改變其懶散狀態。其次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需對關鍵崗位上的人員進行規范化培養,提升其業務能力以適應內控下對財務人員專業素質的要求,必要時也可開展財務內控的知識講座,增強包括上級領導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的意識以及積極性。針對在工作中私欲心強道德素養低下的工作人員要加大對其懲罰力度,可在單位內部進行點名批評或將其調于不重要的崗位上。
(三)提高財務報表的真實性
血站為完成采血工作需購買大量的檢測試劑以及采血的器材,對于血液的采集必須對血液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層層檢查,合格的血液才會被采集入庫。血站在對這些器材進行采購時既要保障其安全性還要考慮其成本,因此財務人員的統計入賬時應嚴格校對器材選購的交付日期、價格、數量以及付款方式等等,并對到貨憑證數額、質量進行審核,詳細記錄資金的使用情況,并繪制收支報表以利于財務預算。
三、結束語
構建適合血站具體情況的財務管理體制是血站正常運營以及發揮社會效益的基礎,應增強財務內控管理的意識,由領導帶頭加強財務人員的道德責任感與專業素質,以及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保障財務管理的有序進行。在工作中各個血站之間也可相互學習借鑒,引進先進的管理辦法,逐步探索以提升血站的財務管理。
作者:崔青琳 單位:唐山市中心血站
參考文獻: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推進,高校的辦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教學、科技等活動也變得更加頻繁,經費的多元化投入和名目眾多的支出促使高校財務管理理念也要隨之改變,即傳統的核算管理逐步被會計預算與核算管理所替代。原有的財務內控機制已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財務環境,為保證教學、科技等活動的有序進行,保護高校財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糾正錯誤和預防、懲治腐敗,進一步完善高校財務的內控機制,降低財務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校財務內控機制的運行現狀
近年來各高校都在加大財務內控制度的建設,但大多數高校的財務內控制度依然存在不健全、不嚴密的問題:一是內部控制環境存在局限性;二是風險評估系統不完善;三是內部控制信息不暢通;四是內部監控力度不夠。
(一)財務內控制度運行的環境存在局限性
我國高校從經費籌措渠道上劃分為公辦高校與民辦高校,公辦高校絕大部分采用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治理機制。財務由校長主管或由副校長協管,通常校長分管財務,機構設置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譬如相當一部分高校分管財務的領導受其專業的限制,他們并不是學財務管理專業的科班出身,有些由于缺乏基本的財務知識或者沒有從事財務工作的相關經驗,往往會誤解為高校財務內控是財務部門的事,思想上不引起重視,行動上就會大打折扣。還有,教學科研設備管理與國有資產管理有重疊的部分,這樣的設置容易導致管理重疊,在權責的劃分和執行上容易產生混亂。其次,由于歷史原因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需要,部分老員工和高層次人才的家屬財務素質不高,致使其從事與財務相關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高校財務內控工作的難度。再則,學校在員工績效考評上過于重視干部業績和教師的科研成果,沒有綜合考慮科研經費績效考核等其他相關指標,容易以偏概全,同時還會導致部門和個人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和忽視教學與科研質量。
(二)財務風險評估系統不完善
雖然據財政部、教育部財教字《關于減輕地方高校債務負擔化解高校債務風險的意見》(財教[2010]568號),各地方財政以及高校努力化解30%-60%不等的貸款,但銀行貸款成為高校負債后,能否“按期還本付息”是其存在的主要債務風險。我國高校公辦學校居多,實行的是部省共建和省市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它的管理模式和經費支出方式不像企業那樣――運作不下去直接破產,如資金確實周轉困難,國家還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國家與高校在經費支持上就像“父與子”的關系一樣,只因為這種管理模式的存在,就造成了部分高校領導和財務主管形成錯覺:他們所做的事是為國家的,欠下的債務學校還不起理應國家來承擔,因此就造成了所有高校沒有不負債的。另外,國家與高校在經費支持上也像“一父多子”關系,相對個別高校而言過重的銀行舉債影響了其在銀行中的信譽,同時也嚴重影響了自身在教學科研上的進一步投入、正常基建和后勤工作的維系以及教職工的同比收入,從而嚴重阻礙了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校舉債風險評估系統亟待完善。
(三)財務內部監控力度不夠
但隨著高校收入來源的復雜化,高校支出也日趨復雜。由于審計部門對經濟行為多發生事后審計,很少參與事前和事中的監管,因此不易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目前審計隊伍人員普遍缺編,所有收入\支出審計不太可能及時跟上,加之高校現有審計部門不獨立,部分審計工作很難到位,甚至為了簡化程序,省略審計環節。造成高校審計監督和評價名不副實,加上高校財務管理層存在著“重改革,輕治理”、“重分配,輕監督”等一些不正常現象,從而導致了費盡周折得來的有限辦學經費的嚴重浪費。另外,隨著高校無紙化辦公的普及和數字化會計系統的應用,財會系統軟件更新、刪除部分信息不留蛛絲馬跡,已經變得輕而易舉,數字化舞弊行為很難被發現。相對于數字化會計技術的發展,高校內部財務審計手段的基本還停留在紙質文檔核對上,以上因素都嚴重阻礙了高校財務審計的質量。
二、加強高院財務內控制度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高校財務內控環境建設
1.調整高校財務治理結構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廣泛深入,高校辦學經費投入日趨多元化,原有依法建立起來的法人治理結構也應該發生變化。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財務治理結構實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治理結構,校長全面負責行政事務,并主管財務。為加強高校財務內控機制,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建議調整為黨委和董事會共同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委和校董事會平級,黨委主要把握高校辦學方向和黨的核心領導地位、負責干部的任免,而校董事會主要負責高校行政事務的重大決策,校董事會主席通常由校黨委書記兼任,成員有校長、職工代表、學生代表、社會團體與校友會代表等組成。校董事會行使財務決策權,校長負責的教務委員會行使執行權,而教代會、審計和監察委員會等行使監督權。由于執行的過程和結果受到廣泛的監督并能及時反饋,從而能降低高校財務風險,改善財務治理狀況。
2.推行總會計師制度
根據新的高等學校財務的規定,符合條件的高等學校應設立總會計師崗位,其職責是協助校長分管學校的財務工作。財務組織機構為校長主管財務、總會計師協管財務、相關部門具體負責財務。從現實需求來看,高校經過規模擴張,其財務管理工作已經擴展到教務、科技、基建、產業等部門,這樣內容龐雜巨細、業務量翻番的工作再由財務部門負責,已經不很科學,另外經過規模擴展后的高校亟需提高質量,尤其辦學經費的使用需要加強績效考評、不當追責等企業化運作模式,這也要求財務管理的專業化、系統化,而施行總會計師制能夠順應這種要求。推行總會計師制,可以使財務部門專門從事預算、核算、分析、決策、跟蹤分析等財務專業性強的工作。只有加強了制度建設,才能改善高校財務運行現狀。
3.加強全員內控意識
高校首先應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會計機構,科學配備會計人員,堅決實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高校定期安排財務人員出去培訓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培養與時俱進和統攬全局的能力,不斷提升財會專業素養,熟練掌握國家財稅法規,及時掌控高校自身的財務狀況。高校除定期組織財會人員培訓學習外,財會人員也應加強自學能力,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其次,高校高層和中層領導必須高度重視財務工作,高校各級領導要主動了解財經法規和財務內控制度。再則,高校應定期向全體員工尤其承擔科研項目和教研任務的員工宣傳最新的財務法律法規和宣講違反財務紀律而觸犯刑法的案例,以增強全體職工的財經紀律和財務內控意識。
(二)完善高校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1.嚴格執行項目借貸制度
高校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面臨財務風險和債務壓力。規避財務風險和緩解債務壓力,首先要合理控制擴張的速度,其次要分析高校所有工程實施所需資金以及資金來源渠道和償還方式及能力,還要嚴格執行一套有關貸款立項、使用、控制和評價的制度。對于舉債項目事先要充分論證其可行性,進行嚴格評審,嚴格控制負債規模,對貸款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預測評估,避免因后期難以償還貸款而導致學校資金運轉不暢、項目停滯,影響教學活動的正常運行。在使用貸款資金的過程中,要確保專款專用,絕不能挪作他用,及時跟蹤檢查和定期監督資金的使用情況,避免資金的浪費,并正確評價資金的使用效果。
2.完善風險監控評價機制
科學合理評價高校舉債項目的風險,除了通常建立的嚴格控制負責規模、清晰償還能力等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外,從政府層面,也應建立外部監督機制。從銀行層面,應該建立高校借貸信用評價機制。從高校自身層面,也應建立決策評價機制,嚴格執行追責制度。
3.建立高校財務信息公開制度
利用報欄、櫥窗以及辦公信息化等宣傳場所,高校應定期向全體員工公布財務年度預算、決算以及實際收入與支出等信息,尤其大額資金使用、重大事項應及時公開,讓全體員工知曉并參與管理,真正起到高校全員參與監督的作用。
(三)強化高校財務審計監督職能
1.調整高校審計、監察部門的組織結構
高校的審計、監察部門應該實行垂直領導,高校董事會下的審計、監察委員會分別歸屬省教育廳審計部門、省教育廳監察部門領導,高校審計、監察委員會負責人實行委派制、流動制。其職責是代表上一級組織對高校的財務進行審計和監督。
2.加大高校外部督查力度
審計師事務所是高校以外的社會化、專業化的審計機構,通常由具有獨立的財產權益、獨立的人員和獨立進行財務活動且具有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專家、學者組成。審計師事務所等高校外部審計機構主要由上級財政部門負責聘請,代表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定期來校開展財務審計等活動,目的是增強外部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在高校外部形成有效的監督力量,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并提供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和審查意見,為學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健康發展提供指導。
3.完善財務活動的審計監控過程
改革高校財務內控偏向事后控制為事前、事中和事后并重控制。事前控制首先建立健全工作機構,完善規章制度,保障財務活動有效開展;各機構工作人員的選任應與其職位要求相匹配,完善員工的進修、考核以及職務晉升機制,做到事前信息公開、透明,進行業務活動預算經費審計。事中控制就是要對高校業務活動中發生的經費進行審核確認,對會計信息和有價憑證等進行審查,對業務活動進行監督。事后控制就是對高校業務活動、會計信息的核算進行檢查評估而實行的事后監督。
4.建立強有力的問責制度
高校違反財經紀律的現象為什么屢禁不止,案件時有發生,就是因為高校各級領導在財務工作中的一崗雙責履行不夠,的情況一直存在,出了事對領導的追責往往流于形式,很少追究相關人員的領導責任。為規范高校財務管理,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減少貪污舞弊行為的發生,高校就必須執行問責制度。
三、結語
本文針對我國高校財務內控環境欠好、財務風險不易控制等現狀,提出黨委領導下高校財務董事會制的行政決策治理結構,高校借貸由政府、銀行、高校三方把關,共同防范借貸風險的評價機制,審計部門由校長直接領導、外部審計機構參與、教代會監督下的高校財務運行內外部監控機制。這樣促使高校財務安全、高校運行,為高校改革與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韓東.高校財務管理的創新思考[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3,(11):22-24.
[2]耿娜.我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評價方法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燕山大學,2010.
[3]楊磊.我國公立高校財務治理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江蘇科技大學,2010.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原有的財務管理方式越來越難適應現在的企業發展,因此,企業的會計工作一定要進行改革,企業在不斷的實踐中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實現了會計核算工作的高效性、自動性以及準確性。電算化在應用的過程中得到了會計人員的歡迎,這樣也使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計算機的不斷應用,使得會計核算工作的準確性得到了提高,同時會計核算工作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會計電算化在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上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會計電算化在快速的發展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得電算化的質量受到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將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
1、會計電算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1原始數據在錄入中計算機對其準確性無法進行判斷
會計電算化是使用專用的會計軟件,利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的輸入,計算機是在應用程序的控制下進行工作的,這樣然后對輸入完成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加工,然后進行數據的存儲工作。在會計電算化中,所有的記賬、編制會計報表和財務分析工作都是在計算機程序中自動進行的。因此,在會計電算化中只要保證財務軟件是穩定運行的,在記賬方面就不會出現差錯。但是,要實現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就一定要將原始的數據輸入到計算機中,在輸入原始數據的時候出現錯誤,計算機是無法進行識別的,這樣就會導致以后的工作中都會出現錯誤,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情況。為了更好的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在進行原始數據輸入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非常的認真。
1.2操作人員的權限設置不明確
會計電算化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對操作人員的權限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設置,很多的會計軟件在操作的過程中都是有無痕化操作風險的,這樣就會使得一些人員在進行操作的時候出現錯誤的操作也很難發現。在傳統的會計系統中,對經濟業務的每個環節都是有相關的人員進行審核和簽章的,這種情況下,會計的信息都是以紙質的形式進行保存,對會計憑證和賬簿進行修改是可以從不同的筆跡進行責任的劃分的。但是在實行了電算化以后,傳統的手工記賬方式就被會計軟件取代了,憑證、賬簿和報表都是計算機自動完成的,在對計算機進行操作的時候,都會影響計算機輸出的結果,而且通過輸出的結果是很難對責任進行劃分的。為了更好的保證電算化的準確性,對不同的人員要授予不同的權限,這樣可以更好的明確責任,同時也可以更好的對會計電算化工作進行管理,在人員權限設置上可以更好的實現企業的內部控制,對每個操作人員的權限進行設定,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避免系統中的數據被篡改,同時也可以避免操作人員對使用的程序技能型數據庫的更改。
1.3會計檔案保管方面存在缺陷
現在,很多的企業都實現了會計電算化,很多的企業在進行會計資料保管的時候都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的,很多的企業將計算機中的會計資料使用打印機打印出來,打印出來的資料在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字跡逐漸模糊的情況,這樣的資料在保管中根本就無法達到保存的期限,很多的企業都是采用這種做法對企業的會計檔案進行保管的,對計算機中的電子檔案不進行備份,這樣會導致檔案保存中出現不完整的情況。現在對會計檔案進行保管,可以通過數據備份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在保存時間上是非常久的。
1.4會計分工模式存在著問題
很多的企業在實行了會計電算化后,對會計人員的分工還是停留在原有的分工模式上,這樣就使得電算化工作中無法得到保證。在實行了電算化后,很多的財務部門沒有對實際的工作內容進行調整,這樣就使得電算化系統在實行中,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工作也是需要會計人員來進行擔任的,這樣對電算化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可能會出現舞弊的情況。
2、解決會計電算化實施中存在問題的措施和辦法
2.1制定嚴格的內控制度
嚴格的內控制度是會計電算化信息真實可靠的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目的是使處理同一筆經濟業務的人員之間既要相互聯系,又要相互制約。同時,嚴格的內控制度有助于防止違法行為的發生。在實際操作中,人們對于人員職責分工,數據備份和保管,軟硬件使用和維護等方面的重要性往往認識不足。因此,強化內控管理,提高會計電算化的科學管理水平是解決電算化實施中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加強程序操作控制,避免錯誤信息的輸入。為了保證信息處理質量,減少產生差錯和事故的概率,應采用制定上機守則與操作規程的辦法,這是操作控制制度化的具體體現,上機守則主要是對電腦機房內工作所作的一般性規定。加強系統安全控制,限定會計人員的操作權限。這項控制是為了保證計算機系統的運行安全,避免由于外部環境因素導致系統運行錯誤的不安全隱患,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擅自動用系統的各種資源,以保證各項資源的正確性、完整性。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企業應加強網絡安全的控制,設置網絡安全性指標,包括數據保密、訪問控制和身份識別等,并且針對企業的特定狀況。通過設置防火墻、監控系統來保護計算機軟、硬件設備的正常運行。
2.2調整原有的會計人員分工模式
由于會計電算化知識與功能的相對集中,我們必須制定相應的組織和管理模式,明確崗位間職責分工,加強組織控制。即在系統中的各類人員之問進行分工,并以相應的管理規章與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過設立一種相互稽核、相互監督和相互制約的機制來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減少發生錯誤和舞弊的可能性。
2.3運用先進的信息網絡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基礎數據得不到共享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有的企業財務科使用不同開發商研發的計算機軟件,造成結算數據無法直接匯集到財務部門。因此,我們應該在計算機軟件上達到統一,不僅僅是財務部門內部的統一,而應該是在全企業的范圍內統一使用企業信息系統,使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信息都匯集在一個網絡之上,這樣,使用者就可以通過登錄計算機網絡查閱相關數據資源。同時,軟件還應預留出數據接口,便于基礎數據的導入、導出,真正實現基礎數據的資源共享。
2.4提高自身水平,選好軟件供應商
電算化軟件售后服務質量差有兩方面的原因。電算化軟件使用者的計算機水平不高,許多非軟件方面的問題,如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知識都需要向軟件開發公司咨詢,導致軟件開發公司進行解釋時的態度不好,甚至不予理睬。計算機軟件開發公司的水平參差不齊,開發出的軟件質量高低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