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1: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循環經濟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循環經濟”是最近幾年國內學術和政策研究領域頻繁出現的一個學術詞語。國內學者對循環經濟的理論進行了大量探討,國家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循環經濟的實踐。但是,國內生態經濟學界、環境經濟學界以及主流經濟學界對循環經濟實質的認識至今仍存在較大差異[1]。為深入揭示循環經濟理論內涵,部分學者從哲學的角度進行了探討。如,董艾輝在分析循環經濟與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觀一致性的基礎上,指出循環經濟是對近代西方哲學思維方式的揚棄,也符合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2]。張連國等認為,循環經濟的哲學基礎有二,即知識論基礎與存在論基礎[3]。崔勝輝等則從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在內涵和目標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環經濟的哲學內涵和經濟倫理觀[4]。
應該說,從哲學角度探討循環經濟,既是對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的豐富,也為哲學研究領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課題。但從已有研究來看,循環經濟的哲學研究在哲學分析與梳理上還不夠全面和系統。本文試圖從哲學的角度,比較系統地分析循環經濟的哲學內涵、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展望循環經濟的未來發展。
1.循環經濟的哲學涵義
1.1循環經濟的產生、發展和目標具有鮮明的實踐性
循環經濟思想起源于人們對自身生活環境和質量的憂慮,也是對上世紀五六十年達國家工業化帶來的環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針對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這種對環境的憂慮逐漸變成一種全球性的反思,環境問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我國從參加1972年斯德哥爾摩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開始加入這個行列。循環經濟不僅反思工業化帶來的環境破壞和資源耗竭,也積極探尋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法。循環經濟的目標就是提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或者說新的技術經濟范式[5]。這種發展模式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強調通過生產技術與資源節約技術體系的融合,減少單位產出資源的消耗,節約使用資源;通過生產技術與環境保護技術和清潔生產相結合,減少生產過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過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實現物質資源的循環使用;通過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生態環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經濟層面上,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制度安排和經濟運行方式,旨在實現經濟增長、資源供給與生態環境的均衡,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和社會公平。它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看成社會大眾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資本,因而要求將生態環境納入經濟循環過程中參與定價和分配。它既要求改變生產的社會成本與私人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成本內部化;也要求改變環保企業治理生態環境的內部成本與外部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效益內部化。
哲學是實踐的哲學,實踐性是哲學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循環經濟的實踐性符合的實踐觀點。無論是其思想來源和目標指向都是實踐,循環經濟的理論發展更是離不開實踐,需要在實踐中反復檢驗和總結。因此,循環經濟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或者實踐是循環經濟的基礎或唯一尺度。
1.2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符合馬列主義的認識論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并對認識起決定作用;人的認識的發展總是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總要有一個過程,充滿著復雜性和曲折性。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正完整體現了上述觀點。首先,循環經濟在特定時代產生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工業化以前和工業化的低級階段,人類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消耗較少,還不足以使人類對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產生像今天這樣的深刻后果。只有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對環境和資源的產生足夠大的沖擊和影響時才可能產生循環經濟思想。其次,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是循序漸進的。人類不可能一下子就認識到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內涵或全部規律,而且,認識的深化不可能脫離經濟和歷史發展階段。最后,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是能動的認識。這不僅僅停留于理論層面,也不是對實踐的簡單反映和被動認識,而是為了應用于實踐,改造經濟發展的模式。通過循環經濟的這些特點,可以較好地理解當前在我國開展循環經濟所遇到的種種思想障礙。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國生產方式仍較粗放、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較大等。這是事實,但也要注意到,我們不可能脫離我國的歷史前提來談論這些問題。者從來就不是先知先覺的智者,而是實事求是的實踐者。在實踐的過程中可能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但錯誤本身并不可怕,關鍵要遵循規律,對自身發展方式進行反思和揚棄,最終解決問題。畢竟,在一窮二白的薄弱基礎上搞史無前例的社會主義建設,沒有現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決定了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經濟起步、經濟總量和人民溫飽問題,難以為了保護環境從一開始就放棄經濟和工業發展。
1.3循環經濟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學的普遍聯系規律
哲學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正是將社會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孤立地探討經濟問題,或單純采用經濟手段分析解決問題。它要求綜合考慮制度層面和技術層面,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公平與進步。循環經濟深刻分析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對人與自然和諧模式進行大量有益的探討。同時,將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作為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加以考慮,既注重分析經濟生產領域各個部門、行業及其相互聯系,又注重生產流程的各個階段及其相互聯系,還注重生產與生活兩大部類在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中的具體情況與相互聯系,統籌考慮城市與農村、地區之間、工業與農業、國內經濟與對外經濟等在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方面的關系。循環經濟在分析問題和提出對策時,也認識到單純經濟知識和經濟手段的局限性,強調學科間的聯合,強調經濟社科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學科領域的統籌并重。
1.4循環經濟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統一
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為理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和認識論基礎。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范式,強調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代際公平以及國際視野,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思想體現了哲學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統一,既包含科學的邏輯推論,也汲取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正反經驗;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態度,也體現了向歷史、向子孫的負責態度。循環經濟是在環境已遭受重大破壞、資源過度消耗的情況下產生的。根據環境破壞和資源過度消耗的歷史教訓、現代科學和經濟學的推斷,如果這種趨勢不加以阻止和逆轉,造成的后果將不堪想象。但環境破壞和資源過度消耗的趨勢并非不可逆轉,通過循環經濟的途徑,人類完全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種分析和對比揭示了人類對自身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體現了哲學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統一。2.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
循環經濟的定義是目前國內學者爭論的焦點,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問題。筆者認為,只有解決本質屬性問題,學科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加扎實,學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質屬性問題解決了,相應的內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環經濟哲學內涵已為探討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作了鋪墊。
2.1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
筆者贊同齊建國教授關于循環經濟的描述,即循環經濟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是中國新興工業化的最高形式,是通過制度創新建立一種新的經濟形態[6]。齊教授認為,從技術經濟學角度看,循環經濟實際上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微觀上,按照著名經濟學家喬瓦尼·多西的定義,所謂技術范式可定義為解決所選擇的技術經濟問題的一種“模式”。宏觀上,技術范式可定義為社會生產主導技術體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社會形態對應不同的技術范式。在技術層次上,與傳統經濟活動的“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或稱為單程)型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循環經濟是“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其技術特征表現為資源消耗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態環境的利用效率,本質是生態經濟。
筆者認為,在齊教授定義的基礎上,還可從哲學高度對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作進一步的歸納和總結。根據的基本原理,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演變,每個社會歷史階段都有與其相應的社會形態。因此,循環經濟應是人類社會在特定歷史階段選擇的經濟發展模式或者技術范式。循環經濟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產生和發展,承載著特定的歷史使命。可以預見,循環經濟將對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進程起重大的歷史作用;同樣可以預見,循環經濟絕不是萬能的,不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技術范式的最高形態或終極形式。
2.2循環經濟的內在要求
2.2.1特定的時空觀念。在我國開展循環經濟的理論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確特定的時空觀念。我國是一個具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21世紀開展循環經濟,離不開立足自身現實發展循環經濟。要花大力氣研究我國的實際,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縮小問題,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勝利。同時,要對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的復雜性和曲折性有著足夠的心里準備。
2.2.2統籌觀點。發展循環經濟需要統籌的觀點和系統的觀點。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面臨很多問題,但由于資源有限,只能統籌加以考慮。要把握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確定重點領域和優先發展領域,循序漸進,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論聯系實踐。發展循環經濟要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上升為理論,并以此指導實踐,然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如此反復,推動經濟與社會向良性方向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實踐的學科,循環經濟理論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書本中、文件中、口頭上,不能在實踐中得以貫徹落實,循環經濟的目標就會是水中月、鏡中花。因此,必須貫徹實事求是的觀點,尊重客觀規律,努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同時反對把循環經濟夸大化、萬能化的傾向。
2.2.4公眾參與。循環經濟涉及全社會的各領域,離開公眾參與的循環經濟將難以成功。目前,我國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尚有待提高,特別需要在社會上進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啟蒙,通過政府政策宣傳,引導社會生產和消費觀念。公眾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覺醒將是循環經濟得以貫徹落實并取得成功的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
3.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建議
3.1系統的工作思想
發展循環經濟特別要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要立足現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五個統籌,制定系統的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綜合協調區域、行業和部門利益,以長遠發展和大局為重,抓住主要問題,確定重點領域、優先領域和戰略步驟。
3.2制度和技術并重
要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統一,既注重制度層面的政策設計,也注重技術層面的政策設計。加強對現有經濟模式、生產技術與過程、管理方法的改進和創新;加強對項目立項進行充分論證以及項目中、后期的評估;加強對節能減排領域重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同時,開展大量調查,掌握循環經濟的動態發展,及時研究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3.3建立長效機制
根據循環經濟的不同參與主體,包括政府、企業、大學、公眾等,制定相應的政策,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同時,探討建立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有效聯系機制,完善政府考核機制和人才激勵機制。
3.4自主創新與學習借鑒
既要立足自身國情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理論和政策,又要學習借鑒一切有益的國外經濟、管理和政策實踐的成果;既要發揚自主創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術支撐體系,又要進行必要的技術引進和模仿消化。4.未來展望
發展循環經濟是歷史的必然。這個必然既凝聚著人類對自身處境的深深憂慮,也包含了對更高級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美好愿望。認為,盡管過程往往充滿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發展的。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有著自身發展規律,雖然當前還有很多爭論,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將促使循環經濟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環經濟在中國已經啟航,并將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進程長期相伴。盡管道路充滿艱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李兆前,齊建國.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綜述,《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輝.循環經濟的哲學思考,《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張連國.循環經濟的哲學基礎,《東岳論叢》,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環境保護與經濟快速發展共存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無數實踐顯示,循環經濟能夠以更少的資源消耗、更低的環境污染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在全球環境基金第二屆成員大會上,提出:“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就不能持續進行。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人類社會發展需求卻不斷增長,如果這兩方面關系處理不當,必然導致生態的惡化,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資源和環境保護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可持續發展才能得到實現。”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要求:“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品生產之中,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廢物排放,逐步使生態步入良性循環。”循環經濟以協調人與自然為準則,模擬自然生態系統運行方式,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循環經濟通過延長生產鏈條,推動環保產業與其他新興產業的發展,增加新的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循環利用,可以從根本上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緩解經濟發展和資源不足的矛盾;循環經濟是以保護生態和最有效的利用資源為特征,有利于產業結構向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結構轉變,促進經濟結構向綠色化轉型,有利于推動社會的科技創新和企業的技術創新,提高經濟運行質量。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最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許多地方生態系統十分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狀況令人擔憂,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公民的身體健康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保持較高的增長,但能源消耗量巨大,我們每創造1美元利潤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5倍。目前,很多產品正面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勢在必行,如不盡快走循環經濟道路,則資源、生態、環境的問題必然造成生產成本上升,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高速增長時期,社會公眾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因此,我國面臨著比其他國家更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只有高度重視并積極推行對循環經濟的研究與實踐,才能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經濟模式和技術支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經濟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時,環境污染與生態安全問題還直接影響到人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并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價值觀念的轉變將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立足于我國21世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解決當前和今后面臨的一系列重大資源、環境和經濟問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有效途徑。
二、正確理解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和原則
經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種模式:第一種是“資源—產品—污染排放”的單向線性過程模式;第二種是以“先污染,后治理”為特征的“過程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種就是循環經濟模式,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多重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強調最有效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從這一點看,循環經濟就是生態經濟,其出發點在于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生態、實現環境和經濟建設的協調統一。農業生產技術模式核心是勞動力與土地簡單結合,以手工勞動為主要特征的小規模生產,生產過程基本不產生廢物,產品直接來源于自然。因此,循環經濟發揮作用的重點是工業生產,一般說來,循環經濟在工業生產中的體現就是生態工業,基本原理是工業生態。1989年,原通用汽車公司研究部副總裁RobertFrosch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的《加工業的戰略》一文中提出了工業生態學的概念。工業生態學是指用生態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工業生產的一門新興學科,將工業生產視為自然生態系統的封閉體系,將一個單元產生的廢物作為另一個單元的營養物,這樣,區域內彼此靠近的工業企業就可以形成一個相互依存、類似于生態食物鏈過程的“工業生態系統”。按企業、區域、社會三個層面,循環經濟也可以分為企業小循環、區域中循環和社會大循環三種模式。企業小循環模式是指企業內通過推行清潔生產工藝、廢料回收生產技術和推行污染排放的生產全過程控制,全面建立節能、節水、降耗的現代化新型工藝,以達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目標。區域中循環模式是指以生態工業鏈或生態產業園區的形式出現,把不同的工廠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得一家工廠的廢氣、廢熱、廢水、廢物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這種生態鏈可以擴大到包括工業、農業和畜牧業在內的不同產業領域。社會大循環模式是指通過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實現消費過程中和消費過程后物質與能量的循環,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觀政策指引和群眾的微觀生活行為兩個方面的內容。
“減量、再用、循環”(即3R)是循環經濟最重要的實際操作原則。減量原則屬于輸入端方法,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再用原則屬于過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循環原則是輸出端方法,通過把廢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末端處理負荷。換句話說,就是資源投入最小化、廢物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生態系統最優化原則。具體說來,針對產業鏈的輸入端資源,通過產品清潔生產,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耗竭性開采與利用,并應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資源,以期盡可能地減少進入生產、消費過程的物質流和能源流,對廢棄物的產生和排放實行總量控制。生產者應通過減少產品原料投入和優化制造工藝來節約資源和減少排放;消費者應通過優先選購包裝簡易、循環耐用的產品,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針對產業鏈的中間環節,生產者應采取產業群體間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協作,使產品廢棄物的轉化周期加大,實現資源產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消費者應采取過程延續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產品使用方式和次數,有效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針對產業鏈的輸出端廢棄物,提高綠色工業技術水平,通過對廢棄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實現廢棄物多級資源化和資源的閉合式良性循環,實現廢棄物的最少量排放。針對產業鏈的全過程,通過對產業結構的重組與轉型,達到系統的整體最優。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提升環境容量,實現經濟體系向提供高質量產品和功能的生態化方向轉型,力求生態經濟系統在環境與經濟綜合效益最優化的前提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循環經濟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1.加大宣傳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意義。全面發展循環經濟,形成良好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全民意識,是一件事關中華民族興衰的大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能否讓我們的子孫后代擁有一個好的生存空間,必須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攜起手來共創美好家園。為此,我們應該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宣傳教育,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著重說明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使得各級領導和人民群眾深刻領會發展循環經濟是經濟發展到特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2.做好循環經濟應用技術研究,加強循環經濟知識普及教育。循環經濟不是一句空話,不是一個供人們炒作的時髦概念,它是從國外引進來的一種全新經濟模式,它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包含許許多多具體內容。動員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朝著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的循環經濟使用技術方向進行研究,形成大量具有實用價值的循環經濟使用技術,尤其是那些盈利較多并且污染非常嚴重的經濟組織,它們是應用循環經濟使用技術的重點單位,也是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者矛盾最突出的單位。我們目前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是研究出能夠讓企業獲利的循環經濟應用技術,能夠使得企業在追求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獲取自身利益,否則很難實施。同時將循環經濟知識普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中小學課程中,系統地安排循環經濟的相關內容,使他們獲得關于循環經濟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識;在職業技術學校和高等學校,開展利用循環經濟的技術培訓和開設循環經濟專業,培養出一大批掌握循環經濟使用技術的技術人員和從事循環經濟使用技術的研究隊伍。
3.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快循環經濟立法。建立和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是實施循環經濟的有效保證。我國現有的環境法規多采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對根本解決環境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力不強。要借鑒國外的經驗,通過立法的方式,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循環經濟法律。制定并完善鼓勵支持循環經濟的經濟政策、稅收政策,使法律法規能真正起到預防污染和綠色導向作用。明確消費者、企業、各級政府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的責任和義務,明確把生態環境作為資源納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疇之內。借鑒日本等國經驗,著手制定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再生利用,以及家用電器、建筑材料、包裝物品等行業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各類廢物回收制度,明確工業廢物和產品包裝物由生產企業負責回收,建筑廢物由建設和施工單位負責回收,生活垃圾回收主要是政府的責任,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單位要適當繳納一些費用;制定充分利用廢物資源的經濟政策,在稅收和投資等環節對廢物回收采取經濟激勵措施。
“循環經濟”是最近幾年國內學術和政策研究領域頻繁出現的一個學術詞語。國內學者對循環經濟的理論進行了大量探討,國家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循環經濟的實踐。但是,國內生態經濟學界、環境經濟學界以及主流經濟學界對循環經濟實質的認識至今仍存在較大差異[1]。為深入揭示循環經濟理論內涵,部分學者從哲學的角度進行了探討。如,董艾輝在分析循環經濟與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觀一致性的基礎上,指出循環經濟是對近代西方哲學思維方式的揚棄,也符合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2]。張連國等認為,循環經濟的哲學基礎有二,即知識論基礎與存在論基礎[3]。崔勝輝等則從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在內涵和目標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環經濟的哲學內涵和經濟倫理觀[4]。
應該說,從哲學角度探討循環經濟,既是對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的豐富,也為哲學研究領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課題。但從已有研究來看,循環經濟的哲學研究在哲學分析與梳理上還不夠全面和系統。本文試圖從哲學的角度,比較系統地分析循環經濟的哲學內涵、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展望循環經濟的未來發展。
1.循環經濟的哲學涵義
1.1循環經濟的產生、發展和目標具有鮮明的實踐性
循環經濟思想起源于人們對自身生活環境和質量的憂慮,也是對上世紀五六十年達國家工業化帶來的環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針對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這種對環境的憂慮逐漸變成一種全球性的反思,環境問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我國從參加1972年斯德哥爾摩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開始加入這個行列。循環經濟不僅反思工業化帶來的環境破壞和資源耗竭,也積極探尋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法。循環經濟的目標就是提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或者說新的技術經濟范式[5]。這種發展模式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強調通過生產技術與資源節約技術體系的融合,減少單位產出資源的消耗,節約使用資源;通過生產技術與環境保護技術和清潔生產相結合,減少生產過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過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實現物質資源的循環使用;通過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生態環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經濟層面上,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制度安排和經濟運行方式,旨在實現經濟增長、資源供給與生態環境的均衡,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和社會公平。它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看成社會大眾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資本,因而要求將生態環境納入經濟循環過程中參與定價和分配。它既要求改變生產的社會成本與私人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成本內部化;也要求改變環保企業治理生態環境的內部成本與外部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效益內部化。
哲學是實踐的哲學,實踐性是哲學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循環經濟的實踐性符合的實踐觀點。無論是其思想來源和目標指向都是實踐,循環經濟的理論發展更是離不開實踐,需要在實踐中反復檢驗和總結。因此,循環經濟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或者實踐是循環經濟的基礎或唯一尺度。
1.2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符合馬列主義的認識論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并對認識起決定作用;人的認識的發展總是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總要有一個過程,充滿著復雜性和曲折性。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正完整體現了上述觀點。首先,循環經濟在特定時代產生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工業化以前和工業化的低級階段,人類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消耗較少,還不足以使人類對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產生像今天這樣的深刻后果。只有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對環境和資源的產生足夠大的沖擊和影響時才可能產生循環經濟思想。其次,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是循序漸進的。人類不可能一下子就認識到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內涵或全部規律,而且,認識的深化不可能脫離經濟和歷史發展階段。最后,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是能動的認識。這不僅僅停留于理論層面,也不是對實踐的簡單反映和被動認識,而是為了應用于實踐,改造經濟發展的模式。通過循環經濟的這些特點,可以較好地理解當前在我國開展循環經濟所遇到的種種思想障礙。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國生產方式仍較粗放、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較大等。這是事實,但也要注意到,我們不可能脫離我國的歷史前提來談論這些問題。者從來就不是先知先覺的智者,而是實事求是的實踐者。在實踐的過程中可能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但錯誤本身并不可怕,關鍵要遵循規律,對自身發展方式進行反思和揚棄,最終解決問題。畢竟,在一窮二白的薄弱基礎上搞史無前例的社會主義建設,沒有現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決定了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經濟起步、經濟總量和人民溫飽問題,難以為了保護環境從一開始就放棄經濟和工業發展。
1.3循環經濟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學的普遍聯系規律
哲學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正是將社會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孤立地探討經濟問題,或單純采用經濟手段分析解決問題。它要求綜合考慮制度層面和技術層面,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公平與進步。循環經濟深刻分析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對人與自然和諧模式進行大量有益的探討。同時,將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作為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加以考慮,既注重分析經濟生產領域各個部門、行業及其相互聯系,又注重生產流程的各個階段及其相互聯系,還注重生產與生活兩大部類在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中的具體情況與相互聯系,統籌考慮城市與農村、地區之間、工業與農業、國內經濟與對外經濟等在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方面的關系。循環經濟在分析問題和提出對策時,也認識到單純經濟知識和經濟手段的局限性,強調學科間的聯合,強調經濟社科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學科領域的統籌并重。
1.4循環經濟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統一
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為理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和認識論基礎。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范式,強調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代際公平以及國際視野,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思想體現了哲學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統一,既包含科學的邏輯推論,也汲取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正反經驗;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態度,也體現了向歷史、向子孫的負責態度。循環經濟是在環境已遭受重大破壞、資源過度消耗的情況下產生的。根據環境破壞和資源過度消耗的歷史教訓、現代科學和經濟學的推斷,如果這種趨勢不加以阻止和逆轉,造成的后果將不堪想象。但環境破壞和資源過度消耗的趨勢并非不可逆轉,通過循環經濟的途徑,人類完全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種分析和對比揭示了人類對自身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體現了哲學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統一。2.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
循環經濟的定義是目前國內學者爭論的焦點,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問題。筆者認為,只有解決本質屬性問題,學科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加扎實,學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質屬性問題解決了,相應的內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環經濟哲學內涵已為探討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作了鋪墊。
2.1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
筆者贊同齊建國教授關于循環經濟的描述,即循環經濟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是中國新興工業化的最高形式,是通過制度創新建立一種新的經濟形態[6]。齊教授認為,從技術經濟學角度看,循環經濟實際上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微觀上,按照著名經濟學家喬瓦尼·多西的定義,所謂技術范式可定義為解決所選擇的技術經濟問題的一種“模式”。宏觀上,技術范式可定義為社會生產主導技術體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社會形態對應不同的技術范式。在技術層次上,與傳統經濟活動的“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或稱為單程)型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循環經濟是“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其技術特征表現為資源消耗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態環境的利用效率,本質是生態經濟。
筆者認為,在齊教授定義的基礎上,還可從哲學高度對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作進一步的歸納和總結。根據的基本原理,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演變,每個社會歷史階段都有與其相應的社會形態。因此,循環經濟應是人類社會在特定歷史階段選擇的經濟發展模式或者技術范式。循環經濟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產生和發展,承載著特定的歷史使命。可以預見,循環經濟將對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進程起重大的歷史作用;同樣可以預見,循環經濟絕不是萬能的,不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技術范式的最高形態或終極形式。
2.2循環經濟的內在要求
2.2.1特定的時空觀念。在我國開展循環經濟的理論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確特定的時空觀念。我國是一個具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21世紀開展循環經濟,離不開立足自身現實發展循環經濟。要花大力氣研究我國的實際,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縮小問題,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勝利。同時,要對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的復雜性和曲折性有著足夠的心里準備。
2.2.2統籌觀點。發展循環經濟需要統籌的觀點和系統的觀點。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面臨很多問題,但由于資源有限,只能統籌加以考慮。要把握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確定重點領域和優先發展領域,循序漸進,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論聯系實踐。發展循環經濟要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上升為理論,并以此指導實踐,然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如此反復,推動經濟與社會向良性方向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實踐的學科,循環經濟理論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書本中、文件中、口頭上,不能在實踐中得以貫徹落實,循環經濟的目標就會是水中月、鏡中花。因此,必須貫徹實事求是的觀點,尊重客觀規律,努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同時反對把循環經濟夸大化、萬能化的傾向。
2.2.4公眾參與。循環經濟涉及全社會的各領域,離開公眾參與的循環經濟將難以成功。目前,我國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尚有待提高,特別需要在社會上進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啟蒙,通過政府政策宣傳,引導社會生產和消費觀念。公眾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覺醒將是循環經濟得以貫徹落實并取得成功的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
3.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建議
3.1系統的工作思想
發展循環經濟特別要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要立足現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五個統籌,制定系統的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綜合協調區域、行業和部門利益,以長遠發展和大局為重,抓住主要問題,確定重點領域、優先領域和戰略步驟。
3.2制度和技術并重
要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統一,既注重制度層面的政策設計,也注重技術層面的政策設計。加強對現有經濟模式、生產技術與過程、管理方法的改進和創新;加強對項目立項進行充分論證以及項目中、后期的評估;加強對節能減排領域重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同時,開展大量調查,掌握循環經濟的動態發展,及時研究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3.3建立長效機制
根據循環經濟的不同參與主體,包括政府、企業、大學、公眾等,制定相應的政策,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同時,探討建立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有效聯系機制,完善政府考核機制和人才激勵機制。
3.4自主創新與學習借鑒
既要立足自身國情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理論和政策,又要學習借鑒一切有益的國外經濟、管理和政策實踐的成果;既要發揚自主創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術支撐體系,又要進行必要的技術引進和模仿消化。4.未來展望
發展循環經濟是歷史的必然。這個必然既凝聚著人類對自身處境的深深憂慮,也包含了對更高級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美好愿望。認為,盡管過程往往充滿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發展的。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有著自身發展規律,雖然當前還有很多爭論,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將促使循環經濟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環經濟在中國已經啟航,并將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進程長期相伴。盡管道路充滿艱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李兆前,齊建國.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綜述,《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輝.循環經濟的哲學思考,《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張連國.循環經濟的哲學基礎,《東岳論叢》,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二、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及思路
(一)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發展的原則。農業循環經濟是根本改變農業粗放型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發展的經濟,不是停滯不前、靜態的經濟。要避免兩種傾向,即只講經濟發展,不講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只講保護資源環境,不講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不講為人類造福。二是群眾自愿、市場機制的原則。發展循環經濟必須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實現經濟主體內部、之間以及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物質良性傳遞。不搞強迫命令,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法規進行引導。在循環經濟具體模式的選擇上,尊重農民、企業的經營自。三是規模經濟原則。農林生物資源循環經濟是現代化、規模化的經濟,不是小農自給自足封閉式的田園牧歌,在考慮循環經濟項目時,要注重規模效益和工業化程度。既要發展一個農戶內部、一個企業內部、一個產業內部、一個部門內部的循環經濟,還要發展企業間、產業間、部門間乃至全社會范圍內和人類與環境之間的循環經濟。四是整體利益原則。發展農林生物資源循環經濟的出發點必須從全社會、整個環境生態的角度講究節約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經濟主體和單個產業的資源節約與循環經濟應該服從于全社會的資源節約與循環經濟。五是“雙贏”原則。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效益兼顧。要避免兩種傾向,即只講經濟發展,不講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只講保護資源環境,不講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二)實施思路
緊緊抓住農業循環經濟的實質,節約和保護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充分調動各級政府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積極性。總結、鼓勵、宣傳、表彰、扶持一批農業循環經濟的典型地區、典型企業,建設一批農業循環經濟的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鼓勵支持引進、推廣、研發一批農業循環經濟技術。
三、環農業的發展模式
(一)能源循環綜合利用模式
在新農村建設中,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重點發展適合農村的清潔能源。一是在農村地區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利用轉換技術將太陽能、風能轉換為獨立源和電源。為大棚生產和農民生活提供熱能。可以大大減少其它傳統能源的使用。對于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有重要意義。二是通過普及立體種植的技術,大大提高單位土地面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同時還應加強種養結合,如稻田養魚、鴨,果園養雞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三是大力發展沼氣,農村有利用沼氣的條件和優勢,從農產品廢棄物綜合利用的角度出發,建立多種與養殖場鏈接的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鏈。不但為農村提供新型的能源途徑,改善了農村能源利用結構,而且有效降低了農業,特別是畜禽養殖業的面源污染,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二)農村庭院型發展模式
利用農村庭院這一特殊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資源條件,建立高效農戶生態系統。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輔以加工業,通過立體經營的種植業、鏈式循環的養殖業和技術密集的加工業,進行綜合發展,多次增值利用。獨立地形成一個無廢棄物的循環式結構,其特點是以庭院經濟為主,把居住環境和生產環境有機結合起來,以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資源和太陽輻射能.并用現代的技術手段經營管理生產,以獲得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凋統一。
(三)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模式
農業廢弁物再利用的方式有能源化、肥料化和飼料化。以沼氣發酵為主的能源生態工程可將農作物秸稈和家畜排泄物等廢棄物能源化、肥料化。既為農戶提供清潔的生活、生產能源。給農田提供清潔高效的有機肥料,有機物飼料化利用生態工程也是再利用運作模式的義一重要內容,比如將農作物秸稈經過青和氮化發酵制成飼料。此外,還應加強對農產品加工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利用途徑。在整個循環路徑的物流中沒有廢物的概念,只有資源的概念。各環節實現了允分的資源共享,變污染負效益為經濟正效益。主要分為加工廢棄物集中利用模式和加工廢棄物就地利用模式。
(四)綠色有機農業模式
積極發展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建立無公害、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等方式科學使用化肥、農藥和其他農用資料,或者用新型生產資料、技術來代替常規生產資料和技術,有效減少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數量的使用。降低土壤重金屬、水體富營養化等污染程度,以達到減少污染排放、改善種植業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的目的。同時.通過改造農田排水系統,建設生態型溝渠。在溝渠邊套種經濟林木或生態樹種.既可有效吸收農田排水中的氮、磷等影響水質的物質又可以改善生態環境。
四、發展對策
(一)加強水土資源的管理,高效利用,防止永土流失和污染
土地是農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針對我國耕地、牧場、森林銳減、土壤退化、污染等情況,應禁止濫砍濫伐、過度放牧、盲目開墾。嚴格控制對耕地的非農占用,適當縮小農用宅基地的面積。還要改變過去簡單粗放的耕作方法,綜合高效使用土地,并且把對土地的使用和養護結合起來。此外,還應減少化肥、農藥、地膜的使用,治理土地的白色污染。在水資源方面要做到要節約用水,綜合用水,減少水體污染。在灌溉方面,采取噴灌、微灌、滴灌、滲灌等方法。提高用水效率;在種植養殖和生活用水方面町采取綜合循環的辦法,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必須防治水污染。一方面,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水資源的保護力度。嚴格控制工業排污;另一方面,農村養殖生活排污,要進行無害化處理,以減少其對水源的污染。
(二)開發農村新能源,發展生態農業,減少環境破壞和污染
根據農村的資源優勢,可開發使用太陽能、沼氣、秸稈電、風電、用于燒飯、照明、取暖等。有些山區水流量大、落差大,還可發展小型水電。既能滿足農民日益增加的對能源的需求。又能改變農民過去靠砍柴割草燒飯取暖的落后做法從而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嚴格限制化肥、農藥、除草劑、藥品、添加劑等的使用。種植業應選用優良品種,少施化肥,多用天然有機肥料;綜合防治病蟲草害,如采用農作物間作、輪作、清潔田園、生物制約等做法。以減少病蟲害發生,降低其危害程度,盡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農藥、除草劑等。簡化農用生產資料的包裝,降低農業白色污染。養殖業要加強管理,定期檢查,防止疾病發生和傳播,保證飼料的營養和無害,控制添加劑的使用;注意畜禽圈舍衛生,及時清理糞污,消滅蚊蠅。農產品的加工要遵循嚴格的綠色加工、貯藏、運輸、包裝等程序。總之,只有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能,確保農產品實現生產、加工及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才能提高我國農業和食品加工業的整體素質和效益。發展循環農業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促進了農業向深度和廣度拓展。提升了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所以,發展無污染、無公害的生態農業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
(三)綜合利用農業廢棄物,整治農村環境,確保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農業廢棄物主要有農田和果園的殘留物,如秸稈、雜草、落葉、藤蔓以及農用翅料薄膜等;畜禽糞便以及欄圈用的鋪摯物。未經任何處理而任意堆放這些廢棄物,易污染環境,滋生蚊蠅。若進行簡單的處理.如焚燒、深埋等,則易造成對空氣、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影響農民的生活質量。因此,有必要加強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開發,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農作物秸稈利用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一個切入點。以農作物秸桿為原料可發展秸稈飼料、秸稈能源、秸稈肥料、秸稈食用菌以及秸稈建材和工藝品,不但避免了資源的浪費,還帶動了農村第二產業的發展,調整了農村的產業結構,同時也解決農村勝利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此外,對農村養殖所產生的大量畜禽糞污,也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和重復利用,將其通過厭氧發酵提取沼氣,解決農村的燒飯、照明等生活用能;再把厭氧發酵后剩余的殘渣作肥料使用。
(四)轉變政府觀念。加強對發展循環農業的宣傳、規劃和協調工作
在發展思路上,要徹底改變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片面追求GDP增長而忽視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傾向。在農村經濟發展上要確定科技先導、資源節約、生態保護、效益提高的基本方向。同時,因循環農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在政府統一領導協調下,組織農業、環保、畜牧、科技、國土資源、水利、財政、稅務、質檢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密切配合,積極推動,才能保證各項丁作順利開展。因此,借鑒發達國家發展循環農業的成功經驗,結合本地情況,制定發展循環農業的總體規劃,確定出不同階段的發展目標、建設內容和實施措施,做好與各部門發展規劃的協調工作。是發展循環農業的必要條件。最后,還應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轉變農民的傳統觀念,增強農民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
(五)增加資金投入,扶持和激勵發展循環農業
發展循環農業需要一定的基礎設施條件,如河道、管道、溝渠、井溏等灌溉設施;人畜飲水設施,鄉村道路,電網通訊設施,改廁排污設施,還需進行小流域治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濕地保護等生態環境建設。因此。政府應增加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為發展循環農業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此外,各級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實對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或積極運用貸款貼息、補助等各種手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業和農村。多層次、多渠道籌措資金,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投入。同時,各級政府還要適當安排生態農業建設專項資金,用于開展生態農業規劃、技術培訓、試驗示范等補助。對生態農業建設項目,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應在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如對秸稈加工、沼氣工程和畜禽場配套改造工程,可重點安排資金啟動和建設,樹立先進典型,推廣成功經驗,讓農民從中受益,從而引導和帶動農民走上發展循環農業之路。
(六)加強科技研究、開發、推廣,為發展循環農業提供技術支撐
發展循環農業需要相關技術的支撐,沒有技術上的可行性或者循環利川資源的成本太高,循環農業就沒有經濟上的可行性。大力支持和鼓勵有關發展循環農業科技上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如在沼氣生產技術、立體種養技術、生物防治技術、無害化生產技術、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農業節水技術、太陽能風能利用技術等的研究與開發方面。政通過科研立項,加強農業部門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現有的科研平臺和科研隊伍,聯合攻關發展循環農業所遇到的技術難題,并且要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加快新品種、新成果、新技術的推廣示范。
(七)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確保循環農業健康發展
“循環經濟”是最近幾年國內學術和政策研究領域頻繁出現的一個學術詞語。國內學者對循環經濟的理論進行了大量探討,國家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循環經濟的實踐。但是,國內生態經濟學界、環境經濟學界以及主流經濟學界對循環經濟實質的認識至今仍存在較大差異[1]。為深入揭示循環經濟理論內涵,部分學者從哲學的角度進行了探討。如,董艾輝在分析循環經濟與中國傳統哲學價值觀一致性的基礎上,指出循環經濟是對近代西方哲學思維方式的揚棄,也符合人與自然關系的思想[2]。張連國等認為,循環經濟的哲學基礎有二,即知識論基礎與存在論基礎[3]。崔勝輝等則從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在內涵和目標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環經濟的哲學內涵和經濟倫理觀[4]。
應該說,從哲學角度探討循環經濟,既是對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的豐富,也為哲學研究領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課題。但從已有研究來看,循環經濟的哲學研究在哲學分析與梳理上還不夠全面和系統。本文試圖從哲學的角度,比較系統地分析循環經濟的哲學內涵、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展望循環經濟的未來發展。
1.循環經濟的哲學涵義
1.1循環經濟的產生、發展和目標具有鮮明的實踐性
循環經濟思想起源于人們對自身生活環境和質量的憂慮,也是對上世紀五六十年達國家工業化帶來的環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針對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以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這種對環境的憂慮逐漸變成一種全球性的反思,環境問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我國從參加1972年斯德哥爾摩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開始加入這個行列。循環經濟不僅反思工業化帶來的環境破壞和資源耗竭,也積極探尋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法。循環經濟的目標就是提出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或者說新的技術經濟范式[5]。這種發展模式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強調通過生產技術與資源節約技術體系的融合,減少單位產出資源的消耗,節約使用資源;通過生產技術與環境保護技術和清潔生產相結合,減少生產過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過廢棄物綜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實現物質資源的循環使用;通過垃圾無害化處理,實現生態環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經濟層面上,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制度安排和經濟運行方式,旨在實現經濟增長、資源供給與生態環境的均衡,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和社會公平。它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看成社會大眾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資本,因而要求將生態環境納入經濟循環過程中參與定價和分配。它既要求改變生產的社會成本與私人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成本內部化;也要求改變環保企業治理生態環境的內部成本與外部獲利的不對稱性,使外部效益內部化。
哲學是實踐的哲學,實踐性是哲學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循環經濟的實踐性符合的實踐觀點。無論是其思想來源和目標指向都是實踐,循環經濟的理論發展更是離不開實踐,需要在實踐中反復檢驗和總結。因此,循環經濟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或者實踐是循環經濟的基礎或唯一尺度。
1.2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符合馬列主義的認識論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并對認識起決定作用;人的認識的發展總是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總要有一個過程,充滿著復雜性和曲折性。循環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正完整體現了上述觀點。首先,循環經濟在特定時代產生體現了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工業化以前和工業化的低級階段,人類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和資源的消耗較少,還不足以使人類對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產生像今天這樣的深刻后果。只有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對環境和資源的產生足夠大的沖擊和影響時才可能產生循環經濟思想。其次,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是循序漸進的。人類不可能一下子就認識到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內涵或全部規律,而且,認識的深化不可能脫離經濟和歷史發展階段。最后,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是能動的認識。這不僅僅停留于理論層面,也不是對實踐的簡單反映和被動認識,而是為了應用于實踐,改造經濟發展的模式。通過循環經濟的這些特點,可以較好地理解當前在我國開展循環經濟所遇到的種種思想障礙。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國生產方式仍較粗放、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較大等。這是事實,但也要注意到,我們不可能脫離我國的歷史前提來談論這些問題。者從來就不是先知先覺的智者,而是實事求是的實踐者。在實踐的過程中可能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但錯誤本身并不可怕,關鍵要遵循規律,對自身發展方式進行反思和揚棄,最終解決問題。畢竟,在一窮二白的薄弱基礎上搞史無前例的社會主義建設,沒有現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決定了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經濟起步、經濟總量和人民溫飽問題,難以為了保護環境從一開始就放棄經濟和工業發展。
1.3循環經濟的模式特征符合哲學的普遍聯系規律
哲學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整體,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正是將社會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孤立地探討經濟問題,或單純采用經濟手段分析解決問題。它要求綜合考慮制度層面和技術層面,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來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公平與進步。循環經濟深刻分析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對人與自然和諧模式進行大量有益的探討。同時,將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作為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加以考慮,既注重分析經濟生產領域各個部門、行業及其相互聯系,又注重生產流程的各個階段及其相互聯系,還注重生產與生活兩大部類在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中的具體情況與相互聯系,統籌考慮城市與農村、地區之間、工業與農業、國內經濟與對外經濟等在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方面的關系。循環經濟在分析問題和提出對策時,也認識到單純經濟知識和經濟手段的局限性,強調學科間的聯合,強調經濟社科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學科領域的統籌并重。
1.4循環經濟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統一
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為理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和認識論基礎。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范式,強調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代際公平以及國際視野,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些思想體現了哲學歷史方法和邏輯方法的統一,既包含科學的邏輯推論,也汲取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正反經驗;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態度,也體現了向歷史、向子孫的負責態度。循環經濟是在環境已遭受重大破壞、資源過度消耗的情況下產生的。根據環境破壞和資源過度消耗的歷史教訓、現代科學和經濟學的推斷,如果這種趨勢不加以阻止和逆轉,造成的后果將不堪想象。但環境破壞和資源過度消耗的趨勢并非不可逆轉,通過循環經濟的途徑,人類完全有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種分析和對比揭示了人類對自身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體現了哲學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統一。
2.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
循環經濟的定義是目前國內學者爭論的焦點,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問題。筆者認為,只有解決本質屬性問題,學科的理論基礎才能更加扎實,學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質屬性問題解決了,相應的內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環經濟哲學內涵已為探討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要求作了鋪墊。
2.1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
筆者贊同齊建國教授關于循環經濟的描述,即循環經濟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是中國新興工業化的最高形式,是通過制度創新建立一種新的經濟形態[6]。齊教授認為,從技術經濟學角度看,循環經濟實際上是一種技術范式的革命。微觀上,按照著名經濟學家喬瓦尼·多西的定義,所謂技術范式可定義為解決所選擇的技術經濟問題的一種“模式”。宏觀上,技術范式可定義為社會生產主導技術體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社會形態對應不同的技術范式。在技術層次上,與傳統經濟活動的“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或稱為單程)型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循環經濟是“資源消費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其技術特征表現為資源消耗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態環境的利用效率,本質是生態經濟。
筆者認為,在齊教授定義的基礎上,還可從哲學高度對循環經濟的本質屬性作進一步的歸納和總結。根據的基本原理,人類社會總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演變,每個社會歷史階段都有與其相應的社會形態。因此,循環經濟應是人類社會在特定歷史階段選擇的經濟發展模式或者技術范式。循環經濟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產生和發展,承載著特定的歷史使命。可以預見,循環經濟將對世界的可持續發展進程起重大的歷史作用;同樣可以預見,循環經濟絕不是萬能的,不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技術范式的最高形態或終極形式。
2.2循環經濟的內在要求
2.2.1特定的時空觀念。在我國開展循環經濟的理論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確特定的時空觀念。我國是一個具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的21世紀開展循環經濟,離不開立足自身現實發展循環經濟。要花大力氣研究我國的實際,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縮小問題,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勝利。同時,要對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的復雜性和曲折性有著足夠的心里準備。
2.2.2統籌觀點。發展循環經濟需要統籌的觀點和系統的觀點。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面臨很多問題,但由于資源有限,只能統籌加以考慮。要把握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確定重點領域和優先發展領域,循序漸進,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論聯系實踐。發展循環經濟要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上升為理論,并以此指導實踐,然后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理論。如此反復,推動經濟與社會向良性方向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實踐的學科,循環經濟理論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書本中、文件中、口頭上,不能在實踐中得以貫徹落實,循環經濟的目標就會是水中月、鏡中花。因此,必須貫徹實事求是的觀點,尊重客觀規律,努力推進循環經濟建設,同時反對把循環經濟夸大化、萬能化的傾向。
2.2.4公眾參與。循環經濟涉及全社會的各領域,離開公眾參與的循環經濟將難以成功。目前,我國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尚有待提高,特別需要在社會上進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啟蒙,通過政府政策宣傳,引導社會生產和消費觀念。公眾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覺醒將是循環經濟得以貫徹落實并取得成功的強大動力和有力保障。
3.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建議
3.1系統的工作思想
發展循環經濟特別要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要立足現實,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五個統籌,制定系統的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綜合協調區域、行業和部門利益,以長遠發展和大局為重,抓住主要問題,確定重點領域、優先領域和戰略步驟。
3.2制度和技術并重
要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統一,既注重制度層面的政策設計,也注重技術層面的政策設計。加強對現有經濟模式、生產技術與過程、管理方法的改進和創新;加強對項目立項進行充分論證以及項目中、后期的評估;加強對節能減排領域重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同時,開展大量調查,掌握循環經濟的動態發展,及時研究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3.3建立長效機制
根據循環經濟的不同參與主體,包括政府、企業、大學、公眾等,制定相應的政策,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同時,探討建立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有效聯系機制,完善政府考核機制和人才激勵機制。
3.4自主創新與學習借鑒
既要立足自身國情積極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理論和政策,又要學習借鑒一切有益的國外經濟、管理和政策實踐的成果;既要發揚自主創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術支撐體系,又要進行必要的技術引進和模仿消化。
4.未來展望
發展循環經濟是歷史的必然。這個必然既凝聚著人類對自身處境的深深憂慮,也包含了對更高級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美好愿望。認為,盡管過程往往充滿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發展的。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有著自身發展規律,雖然當前還有很多爭論,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將促使循環經濟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環經濟在中國已經啟航,并將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進程長期相伴。盡管道路充滿艱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參考文獻:
[1]李兆前,齊建國.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綜述,《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輝.循環經濟的哲學思考,《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張連國.循環經濟的哲學基礎,《東岳論叢》,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在新循環經濟學中,有學者提出發達國家正在實施的循環經濟(即后工業經濟)是知識經濟的第一階段。筆者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高技術的污染遠比傳統意義上的污染復雜,在生產、消費和消費后廢棄等階段都對環境產生影響;第三產業也會產生一定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因此,應該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循環型知識經濟是循環經濟的最高階段。
廣義循環經濟學概念的再認識
空間結構是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新循環經濟學的核心是5R原則(包括再思考、減量化、再使用、再循環、再修復),強調區域協調發展原則和生態工業園的建設。廣義循環經濟學也重視生態工業園的建設。但總體上看,二者對空間結構較少涉及。主流經濟學忽視空間結構研究的缺陷已經為學者們所認識,因此,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新模式,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必須將空間結構作為重要研究內容,以研究空間結構為核心的地理學應該是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一,建立和發展循環經濟地理學將是地理學和循環經濟學發展的重要方向,但這一點還沒有引起學術界的重視。循環經濟地理學可分為通論循環經濟地理學、區域循環經濟地理學、部門循環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循環經濟地理學、工業循環經濟地理學、第三產業循環經濟地理學等)和公司(企業)循環經濟地理學。
有學者認為,廣義循環經濟有其特定的內涵,不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筐”,凡有產業聯系的都要往里“裝”。例如,電-高耗能產業耦合、資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發進行的產業活動,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不應是循環經濟。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盡管目前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政策來推動,但循環經濟與市場經濟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場經濟是建立循環經濟的基礎,因此,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自發進行的產業活動排除在循環經濟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術條件下,廢物如廢鋼鐵就是資源,二者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電-高耗能產業耦合、資源的深加工與垃圾發電-高耗能產業、廢物如廢鋼鐵的深加工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不能因為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就認為不是循環經濟。狹義的循環經濟更多地關注生態效益,忽視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難以實現的。如電-高耗能產業耦合和資源深加工盡管不存在上游廢物變成下游原料的關系,沒有形成完整的循環經濟鏈,但只要遵循5R原則,就是循環經濟鏈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區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環經濟鏈,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廣義循環經濟學比目前廣義循環經濟學的內涵更豐富。
廣義循環經濟學與新循環經濟學的區別和聯系
新循環經濟學的主要創新在于提出新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經濟、科學技術與自然生態三個大系統以及三者之間的關系,增加了再思考與再修復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進行了延伸與拓展,強調和諧社會的形成(包括區域協調發展原則和消除貧困原則)、知識經濟與循環經濟的融合、循環經濟方程、新循環經濟國民經濟統計指標體系是新循環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循環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廣義循環經濟學的主要創新在于強調廣義循環經濟包括經濟、自然環境及社會三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銜接,涵蓋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環境三個方面,追求三個系統之間達到一種理想的優化組合狀態。廣義循環經濟理論不僅關注工業系統、社會系統內部循環經濟體系的建設與發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因素納入循環經濟理論體系,構建完全意義、具有廣泛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的循環經濟理論體系。并探討了廣義循環經濟的生態學基礎與模式轉換、廣義循環經濟的經濟學基礎與經濟學范式的轉換、廣義循環經濟的技術支撐體系和社會運行機制與社會治理,推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
從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點在于強調社會系統、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構成的復雜巨系統是循環經濟的研究對象,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是循環經濟的目標,3R原則是循環經濟的重要原則,與狹義循環經濟相比更強調社會效益以及生態經濟系統與社會系統的協調發展,是在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學思想指導下對循環經濟理論的創新。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研究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對循環經濟原則認識的深度不同,對科學技術系統重要性認識的不同。但從學科視角看,二者的研究對象和目標是一致的,本質上是一致的,都屬于可持續發展學。
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是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不能僅以經濟效益為目標,也要追求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要研究社會經濟系統、科學技術系統、自然生態系統三大系統之間的協調發展,但重點應是其中的子系統即經濟系統,否則,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就等同于循環型可持續發展學,也就是說目前的新循環經濟學和廣義循環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太過寬泛。廣義循環經濟學和新循環經濟學的發展方向應是在可持續發展的系統學思想指導下,根據5R原則和三循環理論(良性自然循環、良性經濟循環和良性社會-經濟-自然復合循環)等對傳統線形經濟學進行改造,以循環型市場經濟為基礎,并將空間結構作為重要研究內容,是更新和更廣義的循環經濟學,可稱為循環型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循環經濟與區域創新
區域創新網絡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各個行為主體(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地方政府等組織及其個人)在交互作用與協同創新過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種相對穩定的、能夠促進創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關系總和,結點主要包括企業、大學或研究機構、政府等公共組織機構、中介服務組織以及區域金融機構等。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循環經濟必然是區域創新的理論基礎之一,區域創新網絡將轉型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其中的企業將變成循環型企業,既包括傳統企業的循環經濟改造,也包括資源再生企業和生態恢復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要研究循環經濟技術,并通過教育、培訓以及成果轉化等方式,有效地促進循環經濟知識、信息、技術等的擴散或市場價值的實現。循環經濟信息服務中介組織、循環經濟社區協調中介組織、雙軌制回收中介組織和民間環保社團成為循環型中介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應積極營造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的創新環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環經濟制度,促進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形成與發展。區域金融機構要支持區域循環經濟的發展。以上各循環型結點之間的物質(含“廢物”)聯系和循環經濟知識、技術、信息、人才等的聯系成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中的重要關系鏈條。由于我國的循環經濟制度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目前應充分發揮政府在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中的重要作用。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基本特征除包括傳統的動態性、系統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還應包括遵循5R原則和公平性,以實現可持續的區域創新。
根據循環經濟理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將是區域循環型創新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吸引人才,優質的自然資源有利于循環型產品的生產),傳統的社會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社會服務環境和基礎設施必須根據循環經濟理論進行創新,如加強企業之間相互利用“廢物”的運輸通道和“廢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導循環經濟文化。
根據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上理論必須在循環經濟理論指導下進行創新,才能成為區域循環型創新網絡的理論基石。規模循環經濟理論要求既考慮經濟成本也考慮社會成本和生態成本,既考慮經濟效益也考慮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范圍循環經濟理論要求在由動脈產業和靜脈產業構成的循環經濟產業內進行專業化分工與合作。循環經濟交易成本理論要求傳統交易成本“綠色化”,包括“廢物”信息成本、綠色市場信息成本、循環經濟技術信息成本、談判成本、監督管理成本等。環形網絡創新理論要求由線性創新模式或非線性創新模式轉變為由環形創新模式與傳統網絡創新模式融合創新形成的新模式。區域循環經濟競爭優勢理論要求重視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要素、綠色市場條件、基于產業生態聯系的相關與支撐條件等的作用,既考慮經濟優勢也考慮生態優勢和社會優勢。
循環經濟與區域規劃
新的區域資源觀。一方面,在傳統的區域資源觀中,區域資源包括自然物質資源、知識、信息和制度等無形資源,但在循環經濟背景下,許多“廢物”成為資源,如垃圾發電。另一方面,傳統的認為知識和信息資源等無形要素逐漸取代自然物質資源而成為決定區域發展關鍵因素的觀點的合理性在于強調了知識經濟的影響,但忽略了自然資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資源的稀缺性在逐漸加大的事實。
新的區域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已成為指導區域發展的主流發展觀,但在傳統的線形經濟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環經濟為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因此,基于循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觀將是指導區域發展的理想發展觀。
新的區域市場觀。在循環經濟背景下,綠色市場將逐漸取代傳統市場,同時,由于循環經濟制度在我國還沒有建立起來,必須加強政府的作用,政府調控與市場導向共同促進區域循環經濟發展。
為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將成為區域規劃的新理念,區域循環經濟理論將成為指導區域規劃的新理論,區域規劃要遵循5R原則,重視社會公平(如區域協調與區際協調)和生態恢復,以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
【關鍵詞】
資源型城ili ;集約;綠色;產業鏈。
一、文獻綜述。
國外對于資源型城市的研究是20世紀30年代后開始的,關于資源型城市發展階段的研究主要有:
1931年,經濟學論文" target="_blank">經濟學家赫泰林(hotelling)指出資源型城鎮的形成和發展對當地的資源具有特殊的依賴性,受資源儲量的約束,表現出獨特的發展規律。馬什(marsh)認為,從時間上看,煤炭城鎮經歷了兩個不對稱的階段:一是早期工業化階段,此階段環境向新來的居民提供了物質財富,但精神財富貧乏;二是衰退階段,此階段環境向居民提供了精神財富,但物質財富短缺。1971年盧卡斯(r.a.lucas)提出資源型城市發展的四個階段理論,即:建設階段、雇傭階段、過渡階段、成熟階段。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布萊德伯里(bradbury)對加拿大資源型城鎮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并對盧卡斯的單一資源型城鎮生命周期的理論進行了發展,提出了下降階段和關閉階段,并對以前的研究持否定態度,認為應該利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發展理論來解釋資源型城鎮的興起,衰落及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社會經濟特點。布萊德伯里的基本論點是,資源開采部門和相關城鎮是處于垂直一體化大公司的控制之下,再加上資源消耗的不穩定性和主要資本主義經濟世界中價格的不穩定性,這就構成了令資源型城市處于極度脆弱狀態的結構條件。美國的地質學家胡貝特(m.
k.hubbert)將一般礦業城市生命周期分成四個階段:預備期,成長期,成熟期,轉型期。
國內對資源型城市的研究,是伴隨著宏觀經濟與城市發展過程而進行的。鮑壽柏、胡兆量等開展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資助項目《礦業性城市發展模式比較分析》
的研究工作。徐婷總結對比了國內外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基本模式,介紹了有代表性的國外資源型城市轉型模式,包括:北美、澳大利亞模式、日本模式和歐盟模式。產業轉型的基本模式包括產業更新模式、產業延伸模式和復合模式。在總結國外資源型城市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探討了我國資源型城市轉型模式的選擇。
二、資源型城市傳統發展模式的弊端。
“因礦而立、因礦而興、礦竭城衰”是對資源型城市傳統發展模式的形象概括。
資源型城市由于對資源的高度依賴性、資源產品開發的周期性、產業結構的單一性和城市空間布局分散等特點,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一系列困境,如資源面臨枯竭、環境問題嚴峻、社會矛盾突出和城市發展難以持續等問題。
1、資源面臨枯竭。礦竭城衰是資源型城市發展中面臨的首要問題。我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國有礦山中,已有2/3進入衰退期,資源逐漸枯竭,有12%左右的資源型城市所擁有可供開發的后備礦產資源已經不多,有400多座礦山將面臨閉坑的威脅,390座礦城中有50座城市資源衰竭,300多萬下崗職工和上千萬職工家屬的生活受到影響。
2、經濟結構單一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經濟結構單一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單一、所有制結構單一和勞動力結構單一這三個方面。資源型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將逐漸失去依托,從而使整個城市經濟呈現出結構性危機,進而影響資源型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社會矛盾突出。社會矛盾問題主要表現在:失業人員比重大、管理體制束縛城市發展、人才結構性矛盾三個方面。
4、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資源型產業經濟活動包括煤礦開采、鐵礦與有色金屬開采與加工、石油化工煉制與加工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生態與環境問題,如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地表塌陷、水土流失以及水資源污染。
因此,資源型城市所面臨的困境表明,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不能滿足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探索一條適合資源型城市發展的新型模式十分必要。
三、資源型城市“集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
“集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清潔生產的方式,對資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產過程,最大限度地保護資源、減少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在資源型產業開發過程中努力做到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實現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式經濟發展模式,從根本上解決資源型城市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沖突,即在資源的開發階段、加工生產階段和回收再利用階段開展集約開發、綠色開發和產業鏈深化的一種創新發展模式。其主要特征表現在:
1、探索集約化經濟增長模式,改變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在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下,資源型城市由于資源枯竭,開采能力下降和開采成本提高,資源型主導產業競爭優勢逐漸減弱,原有產業結構受到破壞,從而致使資源型城市經濟衰退,城市競爭力下降。而“集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不只是避免“礦竭城衰”的問題,而是追求一種健康的經濟增長模式,即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同時,還要實現黑色經濟向綠色經濟的轉變。
2、強調資源減量循環高效利用,擺脫資源依賴。“集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必須重視綠色化生產,即培育發展起來的主導產業不僅要擺脫對資源的依賴,而且在生產的同時還要建立起循環經濟技術支撐體系,保護生態環境;對于資源尚充足的資源型城市則無須刻意強調脫資源化,認為可充分有效利用現有不可再生資源,深度挖掘資源潛力,繼續發揮其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但是這種資源潛力的挖掘和拉動作用的發揮必須建立在資源減量循環、高效利用的基礎上,利用綠色生產技術建立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將傳統粗放型開發使用模式轉化為綠色集約型開發使用模式。
3、強調環境問題防患于未然,而非先污染后治理。“集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轉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觀念,真正做到了標本兼治,既對已往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治理,又對生態環境可支撐人口、經濟規模和容納污染物承載力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從全方位構建起生態環境的綠色保護機制,對經濟運行中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防患于未然,使生產系統本身具備了環境保護能力,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成本向生產系統的內化,形成了一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開展的新型生產模式。
4、強調產業鏈深化發展,改變產業結構的單一性。資源型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要進行經濟轉型,選擇培育新的主導產業,用充滿生機活力的新主導產業替代原有資源產業,帶動城市經濟的全面復興。
離開主導產業轉換,轉型便無從談起,所以主導產業轉換是資源型城市一般經濟轉型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集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對資源型產業植入綠色活力,通過循環經濟技術的應用和資源綜合利用率的提高,延長資源型產業生產鏈,最大限度的延長資源型產業生命周期。同時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的最終目的并非接替資源型產業,而是通過自身的綠色升級實現與資源型產業的配合,共同支撐經濟發展,最終完成綠色產業體系的構建。
四、結論。
資源型城市所面臨的困境表明,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不能滿足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探索一條適合資源型城市發展的新型模式十分必要。“集約-綠色”產業鏈發展模式強調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是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型模式。
【參考文獻】
關鍵詞:旅游產業;發展;收入;關系。
摘要:介紹了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及特點,對安徽生態旅游農業興起的背景作了論述,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安徽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生態旅游農業農業發展安徽0引言隨著社會的進步,尤其是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都市生活的狹小空間,更加引發了人們對于原生態環境的向往。和自然良性互動的訴求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而水漲船高。在這種語境下,生態旅游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走入人們的視野,調劑著人們的生活。通常,旅游會在一定程度上給環境內外帶來壓力,進而人們提出了生態旅游農業的理念。安徽在我國生態旅游農業發展領域是比較早的“試水”者,有著比較成熟的發展路徑和豐厚的實踐經驗。對安徽模式進行科學細致的解剖和分析對當前以及今后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有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也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流趨勢。
1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及特質。
1.1生態旅游農業的內涵。
所謂生態旅游農業是指20世紀首先在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旅游方式,它又被稱為旅游農業或觀光農業。以農業生產為依托,運用生態學原理和系統科學、環境美學的方法,在科學合理地利用現有農業資源的基礎上,將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和發展旅游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是一種現代旅游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高效農業,是集農業生產、產品營銷、旅游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立體式產業體系。[1]。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發展生態旅游農業不但可以促進農業生產和旅游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更重要的是,它有效整合了兩種產業的優勢和特色,既增加了經濟收入,又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有人將生態旅游農業定義為“朝陽產業”,這種說法恰如其分。
1.2生態旅游農業的產業特質:①和諧共生性。生態旅游農業的特色之一就是在農業和旅游業發展的不同要素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結合點。不同于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旅游農業對于環境、資源以及旅游的發展起著統籌兼顧的協調作用,既遵循了農業、旅游業的客觀發展規律,又實現了農業與旅游業二者的協調發展。②規劃性。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并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建立在科學充分的調查研究以及深入系統的分析預測基礎上。在實際過程中,相關專家、學者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通過對目標區域的實際調研擬定可行性報告,最終決定項目能否如期上馬。③交叉性產業。生態旅游農業是將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新型產業,兼具農業與旅游業的特征,能夠充分利用資源,使農民同時獲得農業和旅游業兩種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④天然諧趣性。生態旅游農業的具體內容有很多,諸如生態觀光、鄉土民情等項目應有盡有,充分滿足了游客們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之外身心徹底放松的訴求,為人們宣泄自己的心理壓力提供了一條絕佳路徑。
2安徽生態旅游農業興趣的背景。
2.1地理優勢安徽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日光充足,季風明顯,四季分明,以淮河為分界線。淮河以北屬暖濕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這為生態旅游農業提供了有利的氣候條件。安徽有淮北平原農業區、江淮丘陵農業區、沿江平原農業區、皖南山地林茶糧區。這些區域特產豐富,如枇杷之鄉-歙縣、山核桃之鄉-寧國、酥梨之鄉-碭山、紅茶之鄉-祁門等。安徽有著豐富的戲曲文化,如黃梅戲、廬劇、鳳陽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產,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安徽的生態旅游農業提供了獨特的資源。
2.2政策扶持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業的騰飛,成為刺激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興增長點,增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渠道,一定程度上消化了農村的大量剩余勞動力,轉嫁了農村的社會治安風險,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同時,將農村的現有資源充分調動起來,激發了農民發家致富的主動性積極性,實現了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在新的載體基礎上的完美對接。為此2007年安徽省出臺了17號文件《關于推進旅游產業大省建設的意見》,確定打造旅游大省的發展思想,提出打造“三大板塊”(即大皖南旅游區,泛巢湖旅游區,新皖北旅游區)和“六大區域”品牌(即突出黃山,打造以世界遺產和徽文化為品牌的旅游區;突出大別山,打造以原生態和紅色旅游為品牌的旅游區;突出巢湖,打造以濱湖城市與商務休閑為品牌的旅游區;突出亳州、鳳陽、壽縣古城,打造以淮河流域文化為品牌的旅游區)。從財力上對規劃編制、景點建設、旅游接待賓館創星、“農家樂”創星等工作進行獎補。
2.3經濟能力因素。旅游活動能否長效進行下去與個人或家庭的經濟承受力有著莫大的關聯性。從一定意義上說,人們的收入水平和旅游的可能性存在正相關性。從國際上來看,旅游業對于各國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尤其是在英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人們的消費收支結構中,觀光旅游分量舉足輕重。這種情況在我國體現的也十分明顯。作為國民經濟新興產業的旅游業,近些年來伴隨著經濟迅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也愈來愈明顯。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生態旅游農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的不斷減低充分證明了人們的消費結構在新時期的發展趨勢:物質性消費不斷走低而精神享受性消費與日俱增。綠色消費和個性消費的理念蔚然成風深入人心,而旅游在其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們消費理念和模式的演進成為近些年來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2.4國家“假日經濟”政策的強力助推。安徽生態旅游農業能在并不很長的時期內取得快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家政策的優越[2]。假日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是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閑暇時間日益增多的情況逐漸形成的。從1995年5月1日國家開始推行每周5天工作制起,國家對居民假日的每一次調整都為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機遇。近年來,政府更是提出了“鼓勵消費、擴大內需”的經濟政策,并推出了“五、一”、“十、一”、“春節”三個七天的假期,使我國每年的公休假日達到114天,奠定了假日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各種假日的不斷增多對安徽生態旅游發展的積極作用以后會更加明顯。
2.5生活壓力加劇、交通布局更加合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質量也呈現逐日向好的狀態。但是,城鎮化也是一把雙刃劍,發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很多問題,典型的比如“城市病”現象。人口的不斷膨脹以及就業機會的稀缺性存在著明顯的沖突,導致人們競爭壓力空前加大、心理承受力經受嚴峻考驗,很多人都處于一種亞健康狀態,渴望著走出緊張的“城堡”,呼吸到新鮮自由的空氣。在這種背景下,生態旅游農業得天獨厚的特性充分彰顯。另外,隨著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的力度不斷加大,交通、通信的發展有了實質性的飛躍。私家車的非線性增加、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等給人們的旅游出行提供了便捷渠道,人們出行的靈活性相比從前更加明顯。
3安徽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客觀問題。
3.1生態旅游農業對于外部環境的沖擊。
正如前文所說,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看到成就的同時也不能無視和回避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經營模式的嚴重滯后以及經營理念上的急功近利。長期無序的粗放式經營使我們的環境千瘡百孔,問題接踵而至。旅游資源的開發應該有一定的時間差和利用限度,若過度開發會導致災難性后果;景區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兼顧環境的實際承載力,不能違背客觀規律恣意妄為;很多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相對較差,制約了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大量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興建雖然必要,但是沒有通盤考慮也會造成對生態環境的侵害沖擊,等等。[3]我們會看到,在很多林區,由于人們無度開荒,大量森林被砍伐,原本并不明顯的水土流失問題一下子嚴重起來。另外,為了增加農業產出,提高產品的產量,人們在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化肥。若長期使用又不加以控制,必將對水質和土質產生惡性影響。
3.2經營粗放、設備滯后以及交通閉塞。
3.2.1經營理念存在偏差,重經濟產出而忽視生態效益。
開發生態旅游農業要堅持科學、合理、可控,要遵循客觀規律因勢利導。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經營者不經論證便變更土地用途,導致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甚至可能破壞土質。很多經營者對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農業自然資源的特色開發方面缺乏研判,比較優勢不明顯。比如說,人們在旅游消費中會制造很多垃圾,這些都要及時妥善處理,以防對環境產生更加嚴重的破壞。只考慮眼前經濟利益而忽視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的保護是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只有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審視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才是明智的選擇。
3.2.2經營粗放,深入開發陷入困境。
一個好的生態農業旅游區必須有著完善的配套設施,這是硬件方面的必然要求。但是,光有好的設施沒有好的服務也是發展的一個誤區。許多生態旅游農業區推出的旅游產品缺乏認知度和吸引力,根源就在于經營方式粗放,沒有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等內在價值。另外,當前生態旅游農業景點大部分都是當時當地的人們搞起來的,群眾的首創精神得以充分發揮。但是,由于文化水平、經營理念、創新精神等方面的不足,他們往往很難將其引入縱深方向,旅游開發長期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活動形式和載體單一,文化附加值嚴重匱乏。
3.2.3交通條件落后,位置偏僻。
旅游發展,交通現行。沒有快速便捷的交通,旅游景點很難為人們充分接受。當前,安徽本省生態旅游農業主要布局在一些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區域,游客抵達景區以及在景區游覽都十分不便。交通條件的落后和位置的偏僻嚴重影響了旅游業的又好又快發展。今后,安徽要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加大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完善交通體系。
4破解方略。
4.1政府科學引導,加大扶持力度。
總體來講,安徽省生態旅游農業發展還處在層次比較低的起步階段,很多東西都在探索試驗過程中,經營管理和資金保障上的漏洞比較多。政府部門這時候要充分發揮好自己的作用,在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問題上聚精會神一心一意,加大經營管理者們的教育培訓力度,加強科學管理、創新思想的指導引導。同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該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確保生態旅游農業在科學高效的軌道上運營。例如,在興建基礎設施和配套建筑的同時,注意保留原先的有特色的建筑群,將新的發展思路和舊的資源充分整合。在資金投入方面,堅持正確的投資方向,優化投資結構,同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生態旅游農業的整體層次和水平。
4.2在可持續的軌道上良性運營。
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最終出路必然是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是沒有疑義的。在開發過程中,要正確處理環境、資源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在前期準備以及具體實施中,要注意生態學原理的學習和運用,吸取生態農業發展理念。同時,完善生態旅游農業體系內部資源的配置和結構的調整,發揮系統的整體效應和互補效應。在整個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將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生態旅游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結合起來,走出一條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社會效益高的新路。
4.3構建科學完善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體系。
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體系,是由農業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和污染的預防控制等內容構成,運用農業生態學原理、農業系統工程方法和循環經濟原理,充分發揮區域生態、資源、農業產業發展優勢,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要特別注意消除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從源頭上加大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廣沼氣等清潔能源,調整農業發展的能源結構;要加大技術研發水平,通過技術手段破解農業生產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安徽省是長江、淮河的流經之地,生態建設和保護格外重要。要堅決遏制亂砍亂伐森林資源的不良勢頭,通過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確保森林資源完好無損,建立多種類型的生態資源保護區域,深化退耕還林工作。尤其是,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宣傳力度,鼓勵他們退耕還林,讓他們認識到退耕還林的長遠意義。
4.4整合區域資源,提高旅游農業的文化意蘊。
任何一個地方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必然擁有很多特色資源和優勢領域。生態旅游農業發展要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須深入挖掘本區域的歷史精髓和文化內涵,提高文化附加值和歷史厚重感。實踐證明,沒有文化內蘊的東西是不可能長久下去的。安徽省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孕育了很多特色性的東西,這是當地旅游農業發展的靈魂。事實正是如此。置身在安徽省生態旅游農業發展區內,鄉村生活的閑適愜意油然而生,游客能完全放松自己的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靜謐。水車、荷塘、犁等農耕文化的典型特征融入到景區中時,仿佛一切都回到了人類的原始狀態,心開始沉靜[5]。另外,要深入挖掘各個層次的文化,注意保持一些古鎮、地方文化、民間工藝品的原始特色,減少人為因素的濡染,提升旅游農業產品的文化內涵。
4.5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優化經營模式和產業布局。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生態旅游農業發展也是如此。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三重要素,缺一不可。在擬定規劃前要全面考察目標區域,做好可行性論證,征求各方面意見。坦率講,目前我國生態旅游農業發展層次還比較低,理論支撐明顯不足,實踐方面也是剛剛起步。成就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問題,如方式粗放簡單、利用率低等。因此,在進行旅游農業規劃前要對居民收入、生態環境等因素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6]。生態旅游農業發展不是單個農業經營者可以完成的,可以借助于旅行社在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從長遠來看,這是促進生態旅游農業發展的一條很好的道路。旅行社介入生態旅游農業經營之后,廣大農民就不用擔心由于文化水平和管理理念落后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了。另外,旅行社本身的一系列優勢,比如客源較多、管理理念先進、廣告優勢等都可以在這個領域發展重要作用。旅行社參與進來之后,旅行社和農業生產經營者成為利益共同體,面臨經營風險時,雙方可以群策群力共同應對,減少經驗風險降低運營成本。
5結束語。
不可否認,安徽省生態旅游農業由于相關各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發展中的問題并不比成就少,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并予以解答。長遠來看,安徽省生態旅游農業的發展必然走依靠科學技術、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不斷挖掘和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在新農村建設的時代語境下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增強發展后勁。
參考文獻
[1]徐紅。對我國發展生態旅游農業問題的思考[J].合肥:安徽農學通報,2008,14(21):14.
[2]光善萬,徐宜國。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的社會動因淺析—以成都為例[J].
成都:資源與人居環境,2008(10):73-74.
[3]徐宜國。若爾蓋草原沙化的人文因素及防治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6):12681-1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