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0: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課堂教學實踐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則是教學,只有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的目標。
一、領會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
正確定位教師角色,還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是調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優秀組織者、幫助者和引導者。如講“正方體的表面展開”這一問題,我讓學生自己用六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硬紙板制作一個正方體紙盒,再用剪刀沿棱剪開,展成平面,然后再拼成正方體紙盒,學生對小正方形在平面中的位置與在正方體紙盒中的位置的對應關系有了感性的認識,以后當學生接觸什么樣的圖形能拼成正方體時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在“正方體的截面形狀”一節,我讓學生從家里拿來蘿卜、蘋果等親自動手操作,并進行多次實驗從而得出結論。在教學中,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
讓全體學生得到發展,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師應因材施教,分層設計目標,分層實施教育,培養出個性豐滿的學生,讓每一個有個性差異的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獨特的才華和興趣,感受成功。傳統的教學,過多強調的是知識、技能目標,忽視了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與態度目標,新課程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更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因此,我在每堂課開始時,我就鼓勵孩子們:“舉手就是一百分。”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耐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如果哪位學生答錯了,我會說:“你行的,再好好想想。”對較難一點的問題,我經常采用讓他們上講臺講的方式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勇敢精神。
二、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
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是這場改革的核心任務。學習方式的轉變并非是用一種方式替代另一種方式,而是強調由單一轉向多元,讓學生更多地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樂趣中學、體驗中學、活動中學、探索中學、合作中學……我根據學生的個性、能力、心理、性別等因素,把學生編成每4人為一小組。每組保證都有好、中、差三類學生,其調配比例為1:2:1,即1為優,2為中,1為差,使合作學習小組達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樣的調配,既有利于優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差生的“達標”學習,同時對優等生又是一個能力的鍛煉,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組間水平的大體平衡也有利于各組展開公平競爭。教師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講授方式,講授過程力求簡要清晰,時短量大,有著較強的研究性、探究性,能為學生的小組活動留有足夠的空間。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時,對說理的表述學生是一個難點,我由易到難設計了幾道題讓學習小組通過討論向我推薦本小組表述得最好的到黑板上板演,各小組積極響應,每個同學都全身心的投入,幾節課下來,學生的幾何表述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學習比較好地解決了如何使學生學會、會學、好學、樂學等世界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使他們更加熱愛學校、善愛同學、愛護班級、尊重不同的價值觀念、能從不同的角度解決問題,具有與他人協同活動的能力。
通過演示加深理解剛接觸臨床專業課的本科生理論知識相對缺乏,課堂教學中教師講授的比例可能稍高一點。為提高授課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根據臨床醫學教學的需要,教師可應用實物標本、教學模型等傳統教具進行演示,并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合理穿插、有效應用模式圖、動畫和各種照片直觀地反映特定的醫學知識。以消化性潰瘍及其并發癥的講解過程為例,為彌補語言文字表現力的不足,可以在課堂上展示疾病不同階段的輔助檢查照片,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鋇餐影像、胃鏡表現;潰瘍急性穿孔后的腹部X線平片,慢性穿透性潰瘍致胰腺膿腫的CT掃描;幽門管潰瘍致幽門梗阻或癌變的鋇餐影像等等。學生通過對比正常和異常檢查結果的圖片,獲得視覺刺激和感性認識,結合書本上的特征性文字描述,有助于加深對相應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雖然多媒體教學以其圖、文、聲并茂的特點廣泛應用于教學,但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明顯,例如教學信息保留時間短,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對教學內容理解和消化,不便于學生整理復習,教學媒介的豐富并不能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本質等等。
增加病例分析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隨著我國高校的不斷擴招,高等教育機構數量的不斷增加,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青年教師已經逐步成為教師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執據教育部教育統計年鑒的數據,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共有教師107.6萬人,其中,35歲及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教師隊伍總數的48.3%,40歲以下教師占64.3%。因此,培養青年教師成為高校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要素,尤其是培訓面向教學第一線的青年教師,成為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
1.課堂教學情緒波動大,教學質量不穩定
在教學中,青年教師初為人師,樂于向學生傳授知識,其思想活躍,觀點新穎,易與學生產生共鳴,深受學生的歡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負擔繁重,生活壓力較大,發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響,情緒波動較大,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的穩定。
2.課堂教學經驗缺乏,教學方法單一
雖然青年教師經過系統的教育學習,專業知識貯備量大,但由于缺乏課堂教學經驗,往往不能準確地把教育理論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無法將學生吸引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教與學脫節。具體表現為課堂隨意性大,教學方法單一,甚至照本宣科,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3.學緣結構不夠合理,教學創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師多由“垂直教育體系”培養出來,即本科、碩士、博士的各個學歷階段都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連著就讀。學科視野不夠寬闊,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間也較狹窄,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學創新能力和發展后勁。
4.重視科研輕視教學,影響教學能力發展
由于社會和高校各種現行政策的導向,再加上現實利益的誘使,導致價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在一些青年教師身上表現得較為明顯,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邊倒。整天疲于跑項目、寫論文,而課堂教學則處于應付狀態,無暇鉆研教材和教學技能。這種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
二、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培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各高校逐步認識到青年教師作為教師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關注青年教師群體成長的同時,也構建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培訓體系,但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二:其一,培訓形式大于內容,效果不顯著。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培訓多以講授型為主,授課方式單一,且形式大于內容,考核方式簡單,相當一部分的培訓無檢驗措施;甚至有的連最基本的培訓表現、出勤情況考核都沒有,僅在培訓結束后每人頒發一個證書,這就造成某些培訓活動變成“走過場”,減低了青年教師的參與積極性,更有甚者誤把培訓理解為舒緩教學壓力或個人職務晉升的手段,導致青年教師產生厭學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訓的效果。
其二,培訓活動缺乏針對性和層次性。主要表現為培訓內容沒有針對青年教師的特點和培訓對象籠統。部分學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現象,沒有依照教育規律辦事,沒有重視青年教師身體、心理及能力發展上的優劣勢,缺乏對培訓活動實施對象進行需求分析,明確培訓目標的認知。同時,高校包括各個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訓,多數情況下都是針對本專業的,更多的是注重讓教師接觸本專業最新的理論知識,了解國際前沿的最新資訊,而針對于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培訓較久因為教學能力的培養需要長期堅持不懈,且見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選擇在很小范圍內,如一個教研室定期開展一下活動,各自匯報一下近段時間的教學情況。
三、培訓體系的構建與設計
師資隊伍結構制約著良好梯隊的形成,據預測,高校教師退休人數在逐步達到峰值,為了使高校師資避免青黃不接的局面,必須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墻養,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長起來,挑起教學的重任。因此,針對高校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現狀及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將培訓體系的構建分為以下步驟:
1培訓體系設計的原則
應以高校的總體發展方向為基礎,以使青年教師獲得或改進與課堂教學相關的知識、技能、動機、態度和行為,提高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率為目的。結合高校的總體發展方向,分別制定出長、短期培訓計劃,同時培訓的內容也應按需施教、全體參與、系統完善的原則來安排。其重點應圍繞青年教師通過對培訓需求分析,確定培訓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設置出合理的培訓課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辦法,確保通過培訓實現青年教師的培訓需求和高校的發展目標。同時,為了檢驗培訓效果還需要對結果進行評估分析,找出培訓過程中的差距,發現新的培訓需求,加以改進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訓計劃。
2.培訓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訓體系合理構建的重要環節,其中包括高校組織需求層面、課堂教學工作需求層面、青年教師個人需求層面三個方面。
(1)高校組織需求層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層面的培訓分析有二:其一是發展方向分析,面對日趨激烈的生源競爭和高級人才競爭,高校必須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為了保持高校的持續發展,青年教師培訓必須在立足于現在的同時,著眼于高校的未來發展。根據近期規劃和長期發展規劃,對高校青年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提高、開發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現存問題分析,通過發現課堂教學中的現存問題,并對此進行深人分析,從而對青年教師進行有針對性地全面培訓。
(2)課堂教學工作需求層面的培訓分析。工作需求層面的培訓分析包括兩方面:一是通過教師崗前培訓內容進行培訓需求分析,明確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職責和要求。二是通過對教學評估體系實施結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師行為、態度及教學效果與理想目標之間的偏差,在教學薄弱環節或有待提高的領域進行培訓分析。
(3)青年教師個人需求層面的培訓分析。隨著高校的發展和青年教師的不斷進步,即使青年教師目前的教學效果是令人滿意的,但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要求的更新也會產生新的培訓需求,從青年教師職業發展前瞻性培訓需求分析,也需要對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管理水平進行培訓以滿足青年教師自身的需求。
3.培訓的內容和形式
培訓的一般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模式等,但培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所以高校在選擇培訓時應注意把培訓的內容和形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多方選擇一條適合自己學校青年教師培訓的模式。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將培訓內容和形式分三種:首先是職前教氰職前教育不僅是青年教師在教師崗位中發展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而且是適應課堂教學的要求和目標,學習新的教學方式方法的開始,更是幫助新青年教師建立與同事和教學團隊的關系,建立符合實際期望和積極態度的契機。其次是在職培訓。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計劃與目標的基礎上,由系或教研室領導和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對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必要的知識、技能、教學方法等的培訓。再次是脫產培訓。對每一位青年教師來說,當面臨新教材和新一屆的學生時,都需要經歷相應的短期脫產培訓,以便更決地了解當下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前沿情況、教改情況,從而滿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學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開發,即指青年教師自己主動地通過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職業道德、知識技能、身體素質等內在的整體素質的培訓活動。自我開發也是一種有助于青年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和不斷成長完善的培訓方式。
4.培訓的組織結構、計劃及實施
(1)培訓組織結構。與高校其他部門的管理一樣,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培訓的管理問題直接關系到培訓效果,一個完善的培訓組織結構可以使培訓活動從一開始就系統進行,保證培訓需求分析、培訓組織實施、培訓課程選擇、培訓計劃實施、培訓評估過程切實有效地進行,使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培訓工作圍繞著培訓目標執行,保持培訓的新穎性和內容的實用性。
(2)高校培訓計劃的制定。無論是年度培訓、學期培訓,還是月度培訓,甚至是釗一對某一特定的培訓需求而制定的專項培訓,培訓計劃在整個培訓體系中都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制定培訓計劃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例如根據青年教師的發展階段,可將培訓分為從事課堂教學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個階段,根據不同階段的特點,科學規劃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培訓計劃的架構及內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為構成和組織培訓的主要依據。
(3)培訓的實施。根據培訓實施的流程,對培訓內容進行具體實施,以及處理培訓過程中的一切具體問題,完成培訓實施總結。同時,不僅包括與青年教師進行培訓反饋,與相關培訓主講人溝通培訓內容改進建議,而且還包括對培訓效果進行具體評估。實際上,培訓的實施是培訓體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轉化為實際的執行過程。
5.培訓管理
一、創設情境模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育“應該重視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要觸動學生的真情實感,教師就必須創設相應的情境。教學過程當中適當地引入音樂、畫面甚至電影片段,目的就是要用這些藝術手段來刺激學生的感官,使他們以最佳的情緒有意識地去設身處地地展開想象,去理解和品味文學作品字里行間的信息和意蘊。如果學生能夠在音樂或者畫面營造的氛圍當中,將感情傾注于審美對象,那么作品本身具有的情感美和藝術美,都能完美地展現在他們的面前。
在具體的情境教學操作當中,還應該與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能力相結合,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發揮情境教育的優勢。
二、問題設計模式
課堂提問不僅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成敗,而且關涉到教師個人教學水平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好的問題能讓學生在探索頓悟中感受思考的樂趣,從而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機,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教學中,知識的掌握,能力的發展,情感的培養,都是在教師所提問題的引導下,通過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完成的。因此,要把握新課標要求,問題的設置一定要科學合理:提出的問題都不宜過大、過難、過深,這樣的問題會導致學生思維不能適應,教學無法正常進行;相反地提出的問題也不能過小、過易、過淺,如此問題只能浪費寶貴的教學時間,沖淡有效的教學內容。
設置問題要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要針對教學目標,也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切忌盲目發問,注意問題之間的邏輯性和整體感。問題的設置,不但要有利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文本的內容與情感,也要有利于培養他們獨立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探究交流的模式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究交流的模式分三種:一種是同桌交流和小組間交流,第二種是合作探究后的交流,第三種是以隨筆形式呈現的對課文感悟與體驗的交流。就高中語文教學而言,閱讀最終的呈現方式還是寫作,閱讀和寫作是高中語文新課程的核心,也是全面培養學生素質的有效手段,通過“課文感悟與體驗交流”能有效地提升學生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教師的評價也能使學生的學習有成就感,并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
教學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實現教學相長。這一環節中,學生在小組自學基礎上,互相交流學習體會,并提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向教師質疑,教師適時誘導,以拓展學生的思路,然后再由教師點撥或學生相互啟發,共同解決疑難問題。在教師與學生的研討交流中,教師要遵循學生思維過程由感性到理性的發展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從具體感性的認識逐步過渡到對問題本質的認識。要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最佳結合,要有意識地把訓練學生的思維方式、品質和方法貫穿在探討交流之中。
四、遷移拓展的模式
新課標提倡教師“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所以教師注重了課程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注重了將課外的學習資源和學生的生活體驗等納入課堂。于是,教師進行一定的拓展和遷移,以顯示課堂的容量之大和內容之豐富。有些拓展不利于學生學到新的知識,或只對少數幾個學生起作用的的話就失去它的實效性,就不予考慮。因此,在進行文本拓展時,首先要考慮其必要性。
二、環境藝術專業制圖課的特征
設計的專業性是把設計思維和概念轉化為現實、具體的物質形象的過程。因此設計從業人員需要把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實際生產相結合,在了解物質材料與成形工藝的基礎上,熟練運用設計方法和設計手段,如制圖等表達設計意圖,最終形成實體參與實際的生產活動。基礎制圖課是環境藝術專業的基礎課程,更是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的橋梁。因為制圖不僅需要學生有基本的畫圖能力以及對環境藝術的理解能力,更需要學生把自己對環境藝術的審美觀念具象化。制圖不僅是創作的過程,更是學習成果呈現的過程。因此,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制圖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實時性和實踐性的特點。
三、構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基礎制圖課的實踐性教學模式
制圖課程反映了學生的設計思維,而設計思想需要傳承和延續,師生之間必須經過具體的時間與項目的磨合才能得到真諦。要想貫注這一教學理念,學校需要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教學體制與學位評估條件。國外包豪斯和賴特設計學校已經實現了設計課程的實踐性。他們實行的是對大學本科設計教育的補充的“工作室實踐教學模式”。因為工作室既具有設計公司的基本特征,即將設計圖變為實體的功能,同時它又是一個教學的場所。教師和學生在工作室可以共同參與將設計圖變為實體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物體,并從實踐中找出自己理論知識的不足,從而得到提高。這不僅僅能將學校的課堂教學實踐化,同時也能讓學生與社會真正接觸,可以使得學生所學知識不會與社會需求脫軌;而且這樣的工作室可以將教學實踐與盈利相結合,能最大程度把教學成果作用于社會。同時,在制圖教學中引入工作室制教學模式能有效對學生加以社會實踐的引導,讓制圖的設計一室更好地反映現實,服務于社會生活。這樣的教學模式核心優勢在于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依據崗位點開發課程標準與體系,打破專業壁壘與界限,縮短了理論與實踐的距離,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突出了教學的實踐針對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出有技術、有思想、有個性的多維度人才。“項目工作室制”教學模式將學校的課程與社會實踐聯系起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同時也強化了崗位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繼而可以擴寬就業渠道,讓學生在實際工作找到行業需求點,也能讓學生提早體會規范、專業的行業管理模式,最后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有較高的創造力和項目執行力,更具備較高的行業素質。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當前,馮恩洪老師的適合教育理論在我縣教育界引起了轟動,老師們自覺地把理論學習與自己的教育實踐相結合,反思自己在教學中的得失,更新觀念,努力構建適合自己班級實際的優質課堂。小學語文是學生一生發展的基礎,是學生構建自己幸福人生的墊腳石。如何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如何讓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好的適合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如何使我們的語文教育轉到以學生的成長為中心上來?這是我們經常要思考并作出回答的。學生的學習主要是課堂學習,因此,如何構建我們的優質課堂,就成為我們學習與思考的重點。筆者在學習適合教育理論的基礎上,試圖對優質語文課堂作出自己的解讀。一、學習適合教育理論,構建愉快語文課堂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類的行為動機在于離苦得樂。逃避痛苦,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少年兒童也不例外。只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熱愛學習,享受學習。適合教育理論告訴我們,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們小學語文課堂必須適合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給他們帶來持久的快樂體驗。為此,我認為必須構建一個愉快的語文課堂。那么,怎么構建愉快的小學語文課堂呢?
1、激發興趣,精心導入
進入新課,教師的誘導非常重要。如在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課時,一開頭我便微笑地說:“同學們,我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生:自行車、汽車)如果到海里游覽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呢?(生:船)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威尼斯去認識一種特殊的船——小艇,那里的人們幾乎天天要用到它,大家想知道為什么嗎?(生:想!)那么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游覽威尼斯的風光,好嗎?(生:好!)大家做好準備(生坐得端正,集中注意力)請欣賞(播放課件)。”如此導入,學生興趣濃厚。
2、營造氣氛,體驗快樂
在語文課的開始,我都喜歡讓學生和我一起做一些積極的動作,并在動作中引入積極的引導詞,以此來為一節課奠定基調。如,我會讓全班同學全體起立,邁左腳,再邁出右腳,張開左手向上攤開,說出引導詞:“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啊!”然后食指向空中指點,繼續說出引導詞:“充滿了愛、自信、能量!”完成后,換成右手向上張開,說出引導詞:“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然后繼續食指指點空中,說:“充滿了愛、自信、能量!”通過這樣的引導,美好的能量就進入學生一天的學習與生活中了。
3、積極評價,品嘗快樂
消極的課堂評價不能容忍學生回答錯誤,實際上是在扼殺學生的創新精神。積極地評價是一種激勵,它能點燃學生心中求知的火花,使學生品嘗求知的快樂。
一位老師借班上課,不巧點中了一名膽小基礎又不好的孩子,孩子畏畏縮縮地讀著,不是念錯字就是加字、丟字。老師不急不躁,不斷提醒鼓勵,短短的一句話孩子反復了三次總算不出差錯地讀完,其他孩子都認為他讀得很糟,可老師卻說:“你們沒有發現嘛,這位小朋友不怕困難,反復讀了三次,堅持自己讀正確,多認真的孩子!這一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老師巧妙地換個角度變貶為褒,一是委婉地提醒學生讀錯了一定要自己認真讀正確,同時對孩子又是一種鼓勵。結果被夸的孩子參與熱情陡增,舉起的小手一度高過前面孩子的頭頂。
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我們可以這樣評價:“回答得很有趣,動了腦筋。不過要是按照給定的條件會怎樣呢?”“沒關系,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補充”“你的想法很獨特,下面聽聽別人是怎么想的。”等等。這樣的回答既明確無誤地使學生知道該回答是錯誤的,同時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愉快的語文課堂能夠帶給學生快樂的體驗,使他們從小學會享受學習的快樂,體驗學習的積極意義。愉快的語文課堂是適合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課堂,它教會了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為后續學習奠定了基礎,提供了動力支持。二、學習適合教育理論,構建生活語文課堂
教育離不開環境,離不開學生熟悉的生活。適合教育理論強調,國家課程必須校本化,必須適應學生的學習狀況,才能真正深入學生的靈魂。但現實教學中,很多老師還是把教材、參考書當做教學最主要的資源,忽視了適合學生的生活化的校本資源。為此,我們必須努力構建一個把教學滲透到師生活動中的生活語文課堂。
1、用語活潑,進入兒童世界
特級教師薛法根的一些課堂用語會給我們一些啟發。在教《螳螂捕蟬》這一故事時,他安排了學生聽寫了五組詞,可當學生聽寫完四組詞后,薛老師說:“同學們聽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本該聽寫的,現在卻成了“獎勵”,學生興趣很高。在復述故事時,薛老師表揚了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說:“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評價!當第二位同學復述發生錯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后面有個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的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后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啟迪了學生。
2、組織活動,讀寫生活化
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是關鍵,也是學生考試中質量檢測的重點。讀寫過關的學生,聽與說自然也不會差。因此,我在教學中高度重視讀寫的結合。我結合語文課堂教學,組織開展“讀”“講“寫”活動,啟發學生說和寫,調動其閱讀與寫作興趣。
(1)“讀”
課文中的習作例文和有關講讀課文,學生自選報刊上的佳作,都可以讓學生在“朗讀比賽”活動中有感情的朗讀,從中學詞、學句、學段,體會寫作特點,定期評選“小小朗誦家”加以鼓勵。
(2)“講”
每周的作文課上,舉辦一次“小小新聞會”讓學生把平時自己在班里、校內、校外,家里及電視報刊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大家,相互啟發表達。
(3)“寫”
利用“讀報小組活動”指導學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摘抄下來,積累成寫作素材。同時利用“小組作文接力賽”“悄悄話知心箱”“手抄報比賽”等活動形式,激發小學生的寫作熱情。及時挑選出作文在學習園地進行展覽,相互交流學習。寒暑假里讓學生“集春聯、誦春聯”。這些活動都深得學生喜愛。
通過“讀”“講”“寫”活動,要力爭將閱讀與寫作變成學生的生活需要。通過閱讀學生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把自己狹小的生命與無限廣闊的宇宙時空聯系在一起,與古圣今賢的思考聯系在一起。通過寫作,培養了學生高尚的品德,涵養他們寶貴的童心,使他們看到自身的美好及發展的潛力。
生活化的語文課堂就是適合學生生活的課堂,就是從孩子的視覺看待世界的課堂。我們在教學中常常自覺或不自覺的把成人的東西強加在孩子的學習中,以為孩子和我們一樣,這是我們要注意避免的。讓我們俯下身來,說孩子們的語言,才能感受他們的快樂與痛苦;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展開教學活動,才能體驗到教學相長的成長快樂。
三、學習適合教育理論,構建成長語文課堂
適合教育理論是關注師生成長的理論。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比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比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成長。人的成長是人的個性化與社會化和諧發展的結果,是師生通過互動不斷發現、發掘潛能的過程。成長最重要的是關注,是激情與體驗。
1、聚焦優點,激活創造力
語文老師要將眼光盯在學生的優點上,學生才能被激發出無窮的創造力。一位剛上六年級的小男孩告訴我,他從小學三年級到現在語文作文還沒有被老師打過70分的。我拿起他的作文一看,字雖潦草,但作文卻是原創的,寫的是他家的小雞如何聰明,如何乖巧,寫得興味盎然,富有個性。我高興地給他打了90分。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說他喜歡寫作文了。我讓他寫關于小雞的系列作文。他也樂呵呵地動筆了。所以,我們老師一定要把眼光盯在學生的優點上。
小學生,他們的依賴性很強,常常把父母老師的話當做圣旨,這樣就更需要用表揚來激勵他們。頗有點像一位家長說的“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不說慢慢好。”對于學生自己,我也是讓他們不斷尋找自己的優點的。我說,我們看問題就要像那照相機照相一樣,要把焦點對準自己最美的時刻與方位。他們感到新奇的是,從小到大,大人都對他們提缺點,要他們改正缺點。今天我卻提要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他們還真有點不適應。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關注自己的優點有助于弘揚與發展優點。當一個人把自己的全部心力都放在發展優點上時,他就沒有時間與精力去“發展”自己的缺點了。
2、學會欣賞,用發展的眼光看每個學生
作為語文老師,我們發現語文其實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學生任何一個方向的優點都可以為語文學習服務。因為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語文是工具科,可以為學習任何知識提供支持與幫助。我們一定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教育他們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當人人都互相尋找優點,互相贊美,互相欣賞時,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更融洽,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每個人都會從內心蕩漾出幸福。
3、學會超越,提升精神境界
多年以來,語文教學實踐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以致語文教學質量越來越低。而此時,教育工作者們對于傳統教學實踐過程中阻礙教學質量的這些問題進行了具體的研究。提出新課改就是希望通過課程改革將理論上的教學方式實踐到課堂中去。而且,在這種與時俱進的形勢下,“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角”這種理論的實踐性也越來越有必要。
一、關于理論上的新教學策略的歸納
1.教師自身必須得對新型教學理念有一個透徹的理解,不能誤將學生作為課堂中心的這種方式理解為是學生要代替自己的“統治者”的地位。而更多的是師生間的溝通和互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教師以最大的耐心和愛心去教導學生,用盡所有的方式和手段使課堂生機盎然。
2.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真理為切入點,讓學生自己從潛意識中就有一種主動去追求、去探索從而去獲取知識的欲望。一旦學生有興趣學,自己就會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去征服各種難題。所以,在這種飛速發展的社會的前提下,新課改的語文教學方面,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一個眾人矚目的焦點。將興趣引進到課堂就是希望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宰者,或者成為一種愛好。讓學習不再是學生背上的一種“包袱”。
3.消除教師總是“一手遮天”的現象。所謂“一手遮天”就是教師自己講解,對所提問的問題又自己進行回答,不激勵學生去回答。那么想要消除這種現象,就需要學生自己動手來解決。通過這種動手能力的鍛煉,從而加強學生的各個方面的應用能力。初中學生正是處于各方面能力提高和所有習慣形成的階段,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鍛煉學生的主動性也是新課改的目的之一。
二、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實踐這些新策略
1.教師應認真學習新標準對老師授課方面的要求。那么,首先為人師表,自身談吐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極為重要。對于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學生調皮不聽話,睡覺,不完成課堂練習等等突發狀況時,教師不得打罵或者體罰,應當首先進行思想上的教育,之后,如果效果不佳,再采取適當的背詞或者抄寫生詞的懲罰原則。
2.在興趣方面的具體實施,首先應該了解每個學生對文學方面中哪方面興趣比較高。如,詩詞歌賦,散文或者書法等等的方面,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興趣,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去閱讀,讓學生用自己最大的興趣去體會文學作品中豐富的情感,這種自己切身體會到的要比老師強硬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3.就如同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學生的思考能力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學習風格、學習方式等方面也都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那么,此時作為老師,首先就不能扼殺學生的這些獨特的想法,相反,以學生的獨特個性為起點,正確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思考和學習,逐步地引導學生養成一種獨立學習的習慣。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針對性方法去改掉學生依賴老師的這種懶惰性。例如,學生在寫作方面總覺得“詞窮”,那必然是學生缺乏主動去積累所致。對于這部分學生,他們的課外作業就應該偏向于摘抄自己覺得優美或者有趣的詞句,從而加強自己的文化基礎。這樣的教學不僅加強了學生的文化素養,也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
總之,想要將理論上認為一些可行的教學方法高效地實踐到課堂中去,并且得到可觀的效果,教師必須做教育事業的先鋒,首先自己去熟悉新課標的教學計劃,然后嚴格按照新標準用自己專業的知識水平使學生的文化底蘊有所提升,從而贏得更多學生的青睞,讓我們在教學中收獲到更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2.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施
在我校機電專業教學計劃中,數控技術課程為《數控技術》(32 學時)以及課內實驗等實踐性環節,它們在該專業系列課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培養學生程素質和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在本課程教學改革中,遵循 “注重基礎知識,以培養實踐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創造能、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指導思想[3,4],在數控技術實踐教學改革中體現了分層次、循序漸進的特點,涉及到課內實驗、綜合實訓、開放選修實驗等多個階段。
2.1 課內實驗項目設置在該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項目設置中,主要目的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以直觀認知為主,不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設置了《數控機床認知實驗》《數控車床編程實驗》和《數控插補實驗》等三個課內是項目,共 6 個學時。《數控機床認知實驗》利用本校機械工程實驗中心已有的數控車床、數控銑床、數控加工中心等數控機床,以教師結合實物講解為主,使學生了解數控機床的各個組成部分,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識。《數控車床編程實驗》以教師講解演示為主,使學生了解數控編程加工的基本知識。《數控插補實驗》以專門開發的插補實驗軟件演示為主,使學生了解數控插補原理。課內實驗結合理論課程教學進度,分組進行,實驗類型有演示實驗和驗證實驗,注重基礎性知識的實踐訓練。
2.2 綜合實訓項目設置在該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項目設置中,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利用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鞏固和拓展課程知識,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因此,數控技術實訓內容按模塊化劃分,強調循序漸進,相關訓練針對性強,應用性強,設置《數控加工仿真實訓》《數控加工實訓》《數控安裝調試實訓》三個實訓項目,共計 3 周。在《數控加工仿真實訓》項目設置中,考慮到由于高校的持續擴招學生人數大增,而實驗設備-數控機床屬于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其機床本體和控制系統品類繁多,價格高昂,一般數控車或銑床單價約十萬到二三十萬,加工中心則動輒幾十萬甚至數百萬。如果數控課程的實驗、實訓環節完全依賴數控機床,則需大量數控機床,投入巨大、消耗多、成本貴、實驗風險高,學校將無力組織實踐教學[2]。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基于虛擬現實技術開發的數控加工仿真系統,實驗者可在此計算機系統平臺上實現演示、分析數控加工從零件設計圖到加工程序調試直至動態切削演示的全過程,包括毛坯定義、夾具刀具定義與選用,零件基準測量和設置,數控程序輸入、編輯和調試等,甚至具有工件的三維測量功能;能夠仿真 Fanuc 、Siemens 、PA 8000、三菱、大森數控、華中數控和廣州數控等主流系統,提供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等各種機床面板;面向數控加工技術初學者,具有強大的數控知識呈現功能,具有用于輔助教學的各種模塊設置。學生通過軟件模擬仿真基本上可解決學生熟悉機床控制面板及數控系統操作等問題,具有使用成本低廉、安全性高、方便輔助授課等特點。因此,根據學校實際情況,設置了《數控加工仿真實訓》實訓項目,實訓時間 1 周,為此采購了宇龍數控加工仿真系統。通過仿真實訓,可使每一個學生單獨使用一臺計算機進行數控編程、操作和加工全過程的模擬訓練。《數控加工實訓》項目,實訓時間 1 周,實訓內容包括數控車床和數控銑床兩種數控機床的編程加工。安排在學生完成《數控加工仿真實訓》項目之后,此時,學生在進行《數控加工仿真實訓》項目時已經把要加工的零件程序編程完成,并在在加工仿真系統中仿真運行,檢驗了程序的正確性。這樣,在實際的機床上完成典型零件的編程加工操作時,可以節約大量占用機床時間,解決了設備不足的問題。《數控安裝調試實訓》項目,實訓時間 1 周,實訓內容包括數控系統的連接、調試(包括參數保護、回參考點、絲杠螺距誤差補償、伺服驅動單元調試、PLC 編程)和故障診斷(包括機床故障模擬與診斷、主軸變頻單元的故障診斷)等實訓內容。通過該項目實訓,使學生能掌握數控機床安裝調試方面和數控故障診斷方面的能力。為了開展這個實訓內容,已有設備不能滿足要求,為此采購了南京日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開發的數控實訓設備,來完成這些實訓內容。在本層次的實踐教學項目設置中,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通過軟件仿真實訓和實際機床操作實訓結合的方式,用有限的資金,解決了設備不足的問題,使每個學生在這個環節能得到充分的動手鍛煉的機會。通過學生單獨使用軟件仿真加工,鍛煉獨立操作的能力;同時,通過數控加工實訓和安裝調試實訓的分組操作,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開放選修實驗項目設置
在該層次的實踐教學環節項目設置中,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在數控機床設計開發方面的創新能力。目前,開發式數控系統的出現,為數控機床(數控系統)的設計開發提供了一種方便的途徑。因此,在這本環節設計了《開放式數控系統開發》的開發選修實驗,利用固高公司開發的基于運動控制卡的二維開放式數控平臺,學生可以在上面定制自己的數控系統。本環節時數 32 學時,運行模式為開發選修實驗,針對部分對數控技術有興趣的學生選擇。可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參與大學生科技創新計劃項目。
二、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體驗視野
英語教學的教學內容需要“活化”,授課教師不再僅限于生搬硬套教材、教輔材料,而要在完成教學任務、符合題材特點的基礎上,結合英語教學實際、學生實際和自我教學的風格,大膽地將書本上的教學內容解析成日常生活的實踐、感悟,從而拉近與教學主題相關的體驗式教學。例如:在進行以籃球比賽為主題的教學時,上課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籃球比賽,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真切感悟到“success”與“failure”的真諦。還可設計話題式的教學內容,如果學生對相關的話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就會大大激發學習者產生使用新語言的欲望。
三、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體驗學習方式
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能使學生增強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從而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動力。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從英語知識的引出到話題情景的設置,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和活動,使其在英語學習、語言應用和創新語言知識過程中,積極參與,在短暫的課堂活動中學有所用、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同時,授課教師在課堂設疑和提問過程中,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反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還可建立互助學習小組,在師生間建立“伙伴關系”,可以在一起探討英語單詞的“音、形、義、用、記”等。
關鍵詞:小學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逐漸被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是一種符合學生發展需求和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方法。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簡述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早出現在美國,利用信息網絡資源在課下完成知識的講授過程,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PPT教學課件等形式進行自主學習,課堂時間主要被用來解答問題,指導學生的知識運用。教師從課堂的講授者變為知識的引導者,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圍繞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課堂教學內容,是一種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教學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一是教師在課前教學資源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二是課堂上的問題解答和知識應用,三是課后對翻轉課堂教學情況作出評價以及學生完成作業鞏固所學內容。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效果
1.有利于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觀念更注重對知識的講授,課堂以教師灌輸為主,忽視了學生的思考過程和知識運用過程。教學內容以教材內容為主,容易出現照本宣科的情況,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有利于傳統教學觀念的轉變,課堂的主要內容就是關注學生的學習問題并幫助學生進行解決,學生的課堂地位明顯提高。教師準備的教學課件、教學視頻可以整合起來形成教學資源庫,大大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
2.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就是將傳統的課上教學搬到課下,把課下學生發現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搬到課上,這種教學內容的翻轉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考,這對學生的長久學習發展有深遠影響。
3.增加課堂互動,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翻轉課堂要求教師掌握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然后展開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這使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消除師生隔閡、增進師生情感,使師生開展有效的配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同時,翻轉課堂的應用也使教師和家長的交流得到加強,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得到加強,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督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
三、翻轉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課前準備,教學資源的準備和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對知識的講述被搬到課下,以網絡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交流平臺與學生形成良好互動,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作出及時指導。教學資源的準備情況對翻轉課堂的實行效果有重要影響,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文學科特點,盡量提高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可以以動畫視頻短片、美觀的PPT課件等形式向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上教學,師生課堂地位的翻轉
課堂教學以發現、解決學生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為主。教師應充分尊主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和輔助作用,為學生解決問題、提高知識應用能力提供幫助。可以開展豐富的課堂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加強小組學習交流,先嘗試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對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再進行重點講解。
3.課后評價,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思
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較大的自主學習空間,而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偏弱,教師要注重課后評價環節,及時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與家長加強溝通,請家長配合監督學生完成課前學習過程。建立合理的評價制度,以鼓勵為主,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進步,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自信心,鼓勵學生敢于反映自己的學習情況,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自我反思,尋找翻轉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幫助指導。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符合教改要求、符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應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要從課前準備、課上教學、課后評價三方面積極探索提高翻轉教學效果的方法,充分發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作用,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