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0: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特色經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現代服務業是我國的提法,是1997年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國外是知識型服務業《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KIBS)、高端服務業(AdvancedServices)。我國四個現代化最初沒有服務業現代化,只有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后來用于具體產業上,又提出發展現代農業、現代制造業,黨的十五大開始加入現代服務業。所謂現代服務業:主要受工業化進程、社會生產分工的深入影響而加速發展的服務業和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新型服務方式及新型經營形態對傳統服務業進行改造的服務業。它是為滿足現代生產生活需要,那些運用現代技術和經營管理理念而快速發展的服務行業,包括推進傳統服務行業的現代化和正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快速發展、且不斷分化的新興服務業。我們提到現代服務業,更多的是貫徹一種理念。現代服務業有現代生活業和現代生產業之分。現代服務業是一個功能概念,它突出強調的是服務業的生產性特征,與傳統服務業的基礎性特征相比,現代服務業突出強調了對生產的功能作用,它所具有的很多功能其他產業無法替代。這些功能形成了產業結構升級與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它是現代化水平的推進器,節能降耗的催化劑。現代服務業的特性:
1.擴張性。傳統服務業是國內消費,擴張能力較弱。現代服務業是世界消費,要么直接占領世界市場,要么借助工業、農業產品擠占世界市場。比如,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對世界的金融控制;再如聯邦快遞、沃爾瑪、麥當勞和審計領域的普華永道等。
2.高增值性。離岸外包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是來料加工的20倍,印度500億美元軟件出口,給國內創造的增加值相當于中國制造業1萬億美元創造的價值。發達國家之所以讓出一部分低端制造業,集中精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看中的就是現代服務業是賺錢的行業。只有現代服務業才能支撐西方富裕的生活方式。
3.知識密集性。現代服務業都是知識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知識與創新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從事現代服務業的人員習慣稱之為白領,絕大部分還是白領中的白領,即高級白領。與工業領域的物耗不同,知識、智力等要素的投入是現代服務業的最大投入。
4.物質資源的低損耗性。從要素投入看,服務經濟和工業經濟最大的差別在于,非物耗的投入比重高,物耗投入的比重低。發達國家從工業經濟階段邁入后工業化社會,進入服務經濟階段后,單位GDP的物質消耗和環境損耗大大降低。
二、海南現代服務業的定位
現代服務業發展重點改革試驗區。充分發揮海南特殊區位和經濟特區優勢,選準若干有條件、有優勢、有潛力、基礎好的現代服務業行業,進行先行改革開放探索和試驗,使海南在這些現代服務業行業的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按照國際標準,加快推進旅游要素轉型升級,加強旅游軟硬件設施建設,開發特色旅游產品,規范化、標準化、優質化旅游服務,全面提升海南國際旅游島形象和發展水平。
國際經濟合作交流的重要服務平臺和中華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發揮博鰲亞洲論壇的品牌優勢,為國家全方位開展區域性、國際性經貿交流活動和高層次外交外事活動提供優質服務。發揮國際旅游島的獨特優勢,整合各民族文化資源,使海南成為我國對外文化傳播,增強中華民族文化世界感染力的重要基地。
南海綜合開發服務中心。圍繞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島嶼旅游、漁業資源開發等,發展面向海洋經濟的服務業,建立海洋綜合保障服務體系,使海南成為我國南海綜合服務中心地區。熱帶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充分利用海南熱帶農業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集南繁育種、熱帶農產品交易、熱帶農產品信息等于一體的綜合熱帶農業服務體系,成為我國立足海南、面向全國和東南亞的區域性熱帶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三、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縱觀世界發達國家現代服務業的崛起,無不是以現代金融、商務服務、信息與科技服務為主導,無不以為現代生產服務為主導。但海南的區域特點和產業基礎決定了在構建現代服務體系上的差異性。建設國際旅游島需要海南強化生活性金融、旅游商務與資訊服務。圍繞現代化大生產服務的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務的市場基礎薄弱。因此,近期海南現代服務業的生活性需求較為明顯,需要構建生產性和生活性并重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構建以旅游業為龍頭,度假休閑購物、康復療養、文化娛樂、房地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生活體系。圍繞特色化和優質化,加快培育復合型現代生活服務企業,引進大型服務企業集團。打造一批服務特色明顯、服務質量一流、品位高、影響力與知名度不斷提升的現代旅游交通集團、大型商貿集團、休閑療養集團、文化娛樂集團等,形成服務品牌。構建以現代物流、科技信息服務、金融服務為支撐的現代生產體系。圍繞“精、高”做文章,不以貪大求全為目標,建立服務有力、精致高效、服務品種多、服務觸角廣的現代生產體系。
構建圍繞熱帶農業發展和海洋資源開發的特色化的綜合服務體系。圍繞獨特的熱帶農業資源和200萬平方公里海洋資源的全面、深度開發需要,建立以優質熱帶農產品培育、產中綠色無公害服務、產后營銷體系建設為主導的綜合農業服務體系和以遠洋捕撈服務、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服務為主導的綜合海洋服務體系。
四、海南發展現代服務業的主要任務
(一)推進服務業的現代化
海南服務業的現代化水平還較低,據粗略計算,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大致在45%左右,不僅服務經濟不發達,現代服務業發展也十分滯后。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海南不僅要將發展服務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點,更要將推進服務業的現代化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
1.推進傳統服務業的現代化。
海南傳統服務業的比重還較高,商貿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經營手段仍然以傳統方式為主,現代信息技術應用還不充分,現代化的交通營運與管理方式應用還不普遍,商貿餐飲的連鎖化、品牌化經營理念與環境還未廣泛形成。缺乏大型化、連鎖化、品牌化和能影響全國的本土化商貿和餐飲企業。海南土生土長的生活企業在海南還是空白。要借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春風,發揮海南特有的政策與區位優勢,整合全國在這些領域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將中華文明的飲食文化和數千年的商業文化,通過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信息技術,讓其在海南生根發芽。因此,海南在推進傳統服務業的現代化過程中,一是要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領域產業技術的信息化;二是要積極推進傳統服務領域產業組織連鎖化、大型化;三是要大力培育基于全國資源在海南出生的品牌化企業。
2.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現代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社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是支撐發達國家占領全球經濟制高點的關鍵領域,是現代經濟結構組成的核心行業,其他行業或強或弱的附屬其中。海南必須要在這些領域有重要突破。一是大力發展與國際旅游島建設要求相適應的現代金融產品,推展傳統金融市場,繁榮現代金融產業;二是建設以推進海南的信息化和軟件產業發展為重點,通過大力發展信息服務外包,建立信息服務外包基地等方式建設信息智能島;三是以洋浦港等為依托,利用現代化的高速運輸網絡系統和信息管理手段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四是大力發展與熱帶農業資源、海洋資源開發密切相關的科技服務業,推進熱帶農業資源和南海資源的深度開發;五是大力發展與外向型經濟和市場經濟密切相關的各類商務服務業,提升海南整合各類市場資源的能力;六是大力發展與和諧社會及國際旅游島建設密切相關的社區服務、醫療健康服務、社保服務等,提升服務居民的能力。
(二)推進服務業的國際化
服務業的國際化包括引進國外服務企業和培養本土化的國際企業,開拓海外服務市場,推進服務業的國際化就是大量擁有國際化企業的過程。歐美正處于大量服務企業走出去即向外擴張階段,我國香港則是大量國際化服務企業涌入發展的結果。服務業的國際化是服務業大發展并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于區域乃至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由于服務業領域國際化進程較慢,對外開放滯后,我國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作為我國最先開放的省份之一,海南要繼續發揮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先發優勢,加快國際旅游島建設步伐,海南必須在推進服務業的國際化上有所作為。
1.搭建國際化大型服務企業參與海南建設平臺。
中國不僅是巨大的工業品消費市場,未來更是巨大的服務消費市場。發達國家的很多大型知名服務企業一直將進人中國市場作為企業的市場拓展方向,從信息服務領域到商品銷售,從飲食服務行業到會計咨詢,從現代物流到旅游服務等無不成為跨國服務企業進軍中國的陣地。很多跨國服務企業開始加快了亞洲總部轉移至中國的步伐,比如聯邦快遞亞洲總部從南亞移至廣州,很多知名制造企業也將研發中心從亞洲其他國家轉移至中國。海南具有很多體制機制和政策上的開放優勢,可以在服務業的某些領域發揮先行先試作用,成為國際化的服務企業進入我國的跳板和平臺。
建設國際化空港服務平臺。國際旅游島需要加快國際空港建設步伐,開辟直達國際主要旅游消費熱點城市和國家的空中航線。要將海南打造成中國南部又一個新的國家空港基地,形成與香港相互輝映發展的格局。因此,需要大量引進國外航空企業,建設國際空港服務基地。
建設國際化旅游服務平臺。采取特殊政策,引導國際旅行社進駐海南,鼓勵發達國家旅游中介機構和服務組織,比如各類游艇協會在海南設立辦事處。
建設國際化的品牌供應商服務平臺。我國正成為增長最快、國際地位日益突出的品牌商品消費大國,根多國際知名品牌十分重視開拓中國市場,海南具有獨特的品牌商品銷售政策優勢,可作為國際品牌供應商進人中國內陸的基地。
建設國際化的經濟合作與交流平臺。進一步擴大博鰲論壇影響力,提升國際知名度,形成西方有達沃斯,東方有博鰲的格局,交流范圍比達沃斯更廣,影響力更全面,涉獵范圍除經濟外,包括文化、區域合作等諸多議題,可以有博鰲影視文化節、國際民族藝術交流節等國際重大文化活動。
2.搭建我國優勢服務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平臺。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對外拓展能力日益提高,在海外建基地、建工廠,參與世界企業重組并購乃大勢所趨,且呈現快速發展勢頭,與此相關的一系列商務活動也急劇增加。為此,海南要在中國走向世界進程中扮演應有角色,承擔應有功能,成為我國走向世界的重要助力平臺。
將海南建設成為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休閑商務談判基地。培養與引進國際商務人才,建立優良國際商務發展環境,推動商務服務業加快發展。
將海南建設成為我國企業資訊中心,成為世界了解中國企業的一個重要窗口。
(三)推進服務業的連鎖化、集團化
滿足基礎服務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但要拓展世界市場,對區域經濟起關鍵性的帶動與引領作用,則必須建立起行業集團。市場競爭法則如此,連鎖企業因此應運而生,比如快速崛起的零售企業集團沃爾瑪、家樂福,餐飲業集團肯德基、麥當勞以及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日本連鎖料理、中國本土的連鎖料理,娛樂業的麥樂迪和我國本土化的各種休閑中心等。服務業的連鎖化、集團化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大眾信用度較高、易于推廣市場的服務產品。海南要借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契機,通過發揮政策與體制機制優勢,吸引與整合國內相關資源,著力打造本土化的連鎖企業集團。
1.推進家政服務集團化、連鎖化經營。
海南具有我國稀缺的熱帶資源,是度假或作“候鳥式”居住的理想場所。海南不僅需要開放大量與之相關的房產資源,還需要培養一支素質高、安全可靠、服務質量好的家政服務隊伍,以滿足各地人們來海南居住或定期度假的需要。為此,需要有集家政人員培訓、管理、各類家政服務人員保障等于一體、公司化運作的集團來完成,形成海南模式。
2.推進旅行公司集團化、連鎖化經營。
縱觀世界六大島嶼旅游勝地,一些大的旅行公司承擔起旅游地的聲譽影響。不僅環境優美,秩序良好;而且游客花錢放心,旅游滿意。民營和私營旅行社可以參與競爭,但一定要有規范,要有行業協會管理,可以形成民營旅行社集團,同非民營旅行公司展開公平、有序、規范競爭,但絕不允許無序的自行其是。因此,需要加大對現有旅行社的整合,制定整合規制,制定統一的宣傳形象和統一的服務標準,實行上下關聯、不同區域和路線關聯、利益關聯的連鎖化、集團化旅游經營管理新模式。圍繞旅游體制創新,建立海南旅游綜合改革實驗區。
3.推進某些服務領域從業人員集團化、租賃化管理。
在海南生活領域中,很多行業具有較強的季節性。旺季一些行業的服務人員供不應求,淡季則供過于求,人員流動性強。導致行業從業人員心態不穩,影響行業發展。要提升海南服務品質和形象,就必須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措施,改變這個局面。一是服務從業人員的集團化培訓和管理,即成立專門的服務勞務公司,讓從業人員不僅有職工之家,還能得到適應不同服務行業和標準的培訓,政府從稅收、培訓資金、辦公條件等方面給予支持;二是采取行業租賃方式出售服務勞務,服務勞務需求方根據服務需求市場變化情況與服務勞務公司簽訂服務勞務合同。公司對服務從業人員負責,公司與勞務租賃方打交道。同時,公司在全海南開展服務勞務租賃活動,具備不同服務行業勞務租賃能力和淡旺季、區域間的勞務調節能力。
4.推進車輛租賃、游艇租賃等連鎖化、集團化經營。
適應自駕游、個人消遣游比例不斷提高的總趨勢,圍繞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行環境建設,大力發展自駕游車輛租賃、游艇租賃服務,借鑒國際同行業成熟發展經驗,建立便捷、高效的租賃服務體系,發展覆蓋全島、服務周到、信譽度高、集車輛和游艇租賃于一體的旅行工具租賃公司。在全島設立若干個租賃服務網點,開展連鎖化、品牌化的旅行租賃服務。
(四)推進服務業的特色化、品牌化
國際旅游島眾多,但各有特色。國際經驗證明,國際旅游島的開發成效總是與該國經濟發展成就、文化淵源和世界影響力緊密聯系,美國的夏威夷之所以在世界六大國際旅游島中獨占鰲頭,國內旅游收入和旅游外匯收入遠超過其他五個旅游島之總和,與背靠美國發達的經濟密不可分;與美國國內旅游消費急劇增長和世界各國人民想急切了解美國,對其樂土夏威夷趨之若騖密切相關;與美國這個代表發達國家文化水準,各種文化在此高度融合密切相連。打造國際旅游島需緊密聯系上述關聯因素展開。一是緊緊抓住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亞洲日漸成為世界經濟發展重心的歷史機遇,將海南打造成亞太乃至世界島嶼旅游的中心;二是集中華悠久文化之大成,通過現代服務創新,將古老的文化與現代旅游文明緊密結合起來,造就集文化旅游于一體、山海游融合的東方明珠。這就需要海南著力強化各類特色功能區、基地與平臺建設,將開發國內旅游市場與開拓國際旅游市場緊密結合起來,打造世界一流、特色化與品牌化的服務產品。而且,海南具有一批頗具特色的“山、河、湖、海、農”服務資源,萬泉河、五指山、西沙群島等在全國有較大聲譽,令國人向往,是做響品牌,做強特色的良好基礎。
1.打造中華文化精品演藝園。
借國際旅游島建設之機,在海南著力打造中華各民族文化展示的大舞臺,促進文化產業在海南的大發展、大繁榮,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在海南不僅感受到自然風光和獨特氣候帶來的愜意,還要有享受豐富文化大餐帶來的滿足。一是以海口為基地,打造中華精品文化展示平臺,建設中華精品文化演藝園;二是以三亞為基地,打造民俗文化展示平臺,發展民俗文化展示園;三是以萬寧為基地,打造集東南亞風情和各國特色文化于一體的國際優秀文化展示平臺,建設國際優秀文化演藝園。此外,海南還應更多承擔國家對外宣傳形象大使功能,打造代表東方文化視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影視文化節,建設東方戛納城。
2.塑造熱帶農業休閑觀光體驗平臺。
將熱帶休閑、觀光、民俗風情表演、豐富的農業感受活動等緊密結合在一起,抓住新農村建設和農民致富這條主線,打造體現海南特色,具有全國感召力和世界影響力的休閑農業觀光體驗園。建設若干個特色鎮、特色農業園區,按照一鎮一色、一園一品的布局發展要求,形成不同的農業休閑觀光模式。通過“農業+旅游”的一、三產業聯動與融合發展,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引入現代農業經營理念,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促進農民致富和身份變化,帶動新農村建設與發展。
3.構建高端服務人才培訓基地。
發揮海南獨特的氣候資源、海洋資源、山地資源匯聚輝映的優勢,建立如金融管理人才培訓、航空管理人員培訓、大型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等高端服務人才培訓基地;與國內外知名大學緊密合作,把海南建成國際化、國內一流的MBA、EMBA教育基地,使海南盡快成為中國乃至在華企業進行高端服務人才的培訓中心。“十二五”時期,重點以海口、三亞和博鰲為依托,打造集培訓、高端再教育和會議于一體的會教產業,初步形成以會議培訓為主,熱帶農產品展銷為輔的會展培訓業發展模式。
4.開發熱帶深山旅行體驗服務新產品。
海南具有豐富的熱帶深山森林資源,是國際旅游島建設極為珍貴的財富。在保護環境、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將逐步加大以“山”與“林”為依托資源的開發力度。按照高標準、高品質、現代化、特色化的要求,規劃建設若干個特色明顯、功能獨特、服務設施齊全的現代深山旅行體驗功能區,開發包括漂流、登山、野餐、療養、探險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行服務產品。統籌考慮各功能區的便捷交通聯系,按照市場影響力的強弱與成熟程度,循序漸進開發與布局深山旅行服務產品鏈條。
5.建立南海海洋資源保護與教育服務基地。
我國具有廣闊的海域,蘊藏著豐富的海洋資源,為促進海洋資源開發,發展藍色經濟;以及提升國民的海洋意識,教育全民熱愛藍色國土,海南將在國際旅游島建設過程中,著力建設好南海資源保護與開發平臺,促進藍色旅游經濟發展。為此,將加強南海資源實驗保護基地、南海資源科研教育基地、南海資源開發綜合補給基地、南海島嶼旅游特色基地等的建設,把海南建設成為集海洋資源科研、保護、開發、綜合補給及教育于一體的國家級海洋資源綜合利用中心。
(五)形成若干服務業功能集聚發展區
服務業發展的集聚效應明顯。同時,服務業的集聚反過來極大地促進了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海南發展服務業,增強服務業對全省經濟的支撐作用,也必須在服務業功能區建設上有所作為。在統籌規劃,科學布局的基礎上,形成若干個特色明顯、支撐功能強、對區域服務業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服務業集聚功能區。
1.休閑度假療養功能區(RBD)建設。
建設國際旅游島,要求強化特色明顯、功能各異的休閑度假療養功能區建設。我省南北兩極、東部沿海、中部山區、西部部分地區及南海島嶼均具有建設上述功能區的良好條件,有些已初步具備一定規模。“十二五”時期,需要在統籌規劃、科學布局與定位的基礎上,明確各功能區建設范圍、發展目標、實施步驟及搞好控制性詳規,并要有相應的管理機制;需要在特色休閑療養度假區建設規劃的基礎上,超前謀劃相關旅游設施規劃。
2.中央商務功能區(CBD)建設。
集金融、商務、休閑購物于一體的中央商務區是城市功能強化的突出標志,同時也為城市增添許多現代氣息。從世界國際化和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需要出發,海南需要不斷強化國際金融、商務、法律咨詢、資訊等服務功能。為此,從綜合區位條件看,需要以海口為依托,著力打造集上述各類功能于一體的中央商務區,提升全省適應國際化的能力和現代化國際旅游島形象。
3.會議培訓功能區建設。
博鰲論壇的會議品牌已經形成,但還遠未充分發揮其對瓊海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對全省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也亟待加強。要圍繞博鰲品牌,大力發展與之相關的會展培訓業,以博鰲沿海、萬泉河沿江為基本框架,謀劃全國有影響、國際知名的會展培訓城。在現有會議功能的基礎上,不斷強化高端培訓、商務與高端購物、特色優秀文化演藝等功能,提升服務品質和整體影響力。同時,要與海口共同打造“兩點一線”會議培訓產業帶。
4.熱帶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功能區建設。
包括熱帶農業綜合服務基地及其延伸觸角,以熱帶農業院校、科研機構為依托,農業公司為紐帶,農業信息化為支撐,建立復合型、對熱帶農業發展有強大支撐作用的現代綜合服務功能區。圍繞觀光農業、優質農業、信息農業開展服務支撐工作,以農業經營體制創新、科技創新、資源整合能力提升為重點,設立熱帶現代農業綜合改革實驗區,探索農業信息化、現代化及服務化的相關問題。
5.海洋綜合服務功能區建設。
加強南海資源的開發利用,發展藍色經濟是21世紀海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深化包括海洋捕撈補給服務、海洋產品交易、海底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服務、海洋信息服務等是推進海南省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十二五”時期,海南省要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建立集海洋科教、補給、信息、海產品現貨交易及定價權管理于一體的大型海洋綜合服務基地,全面提升海洋綜合服務能力。
6.文化功能區建設。
沒有文化的旅游島缺乏生命力。揚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歷史文化之輝,展示56個民族歷史文化瑰寶,不僅是中華各民族互吸營養的重要途徑,也是讓世界了解中國、熱愛中國的重要手段,更能形成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增強國際旅游島的魅力。除了傳統的獵奇文化外,要大力發展大眾的、民族的文化,將海南建成中華民族文化乃至世界優秀文化的共融舞臺。
7.世界高檔消費品展示與銷售中心。
中國成為快速崛起的高檔消費品市場,并受到世界各大高檔消費品品牌供應商青睞。然而,由于關稅原因,我國并不是消費者理想的高檔消費品購買地,絕大部分消費者去香港乃至歐美其他國家滿足購買需求。如果海南在《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指導下,盡快成為高檔消費品離島免稅區,則不僅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高檔商品銷售基地,更有可能成為世界各大品牌供應商的必爭之地,有利于高檔商品展示行業的發展,形成新的會展品牌,其直接效應是商業的突破發展和會展行業的新增長極。為此,在空間布局上以海口、三亞為載體,通過抓住兩頭、帶動全身發展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免稅購物對全省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8.現代物流園區建設。
國際旅游島往往不是區域乃至世界性物流樞紐,海南也不可能成為這樣的樞紐。沿海物流樞紐往往緊緊背靠大陸腹地,而不是孤島海港。以建設與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物流園區為基本目標,著力發展以人流為主要對象的現代化空港和海港,以人流促物流是海南省物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因此,需在謀劃好國際空港與現代化旅游港口的基礎上,統籌考慮生產物流問題,統籌全省物流園區規劃與建設。
五、重點行業發展思路
(一)旅游業
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拓展并舉,以著力打造清潔海南、療養海南、熱帶雨林海南、南沙海南、購物海南、窗口海南等多個品牌為標桿,構建特色化、多種優勢資源組合的發展模式,形成不同特色組團、功能差異明顯且互補性強的空間發展格局。按照國際旅游島建設目標,加強旅游服務設施和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旅游要素的轉型升級,逐步實現旅游要素國際化、高端化和品牌化。
(二)現代物流業
實施“人流”帶“物流”戰略。以“兩港”(海港、空港)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物流快速通道網絡、物流節點系統以及物流信息基礎平臺建設為支撐,以培育現代物流園區和現代物流企業為中心,全面提升整合海、陸、空物流資源的能力,形成以港口物流為“龍頭”的現代化綜合物流體系。把海南建設成為我國南方新興國際化的空港基地,確立海南在華南、全國乃至國際旅客運輸的中樞和物流供應鏈的節點地位。
(三)金融保險
利用島嶼相對獨立、封閉條件較好和特區政策優勢,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強化金融創新,擴大金融開放,在金融的若干領域先行先試,以改革開放促進金融新發展。鼓勵境外銀行、證券、保險、期貨、信托、基金等各類金融機構與組織來海南開展業務;率先進行民間金融管理改革試點,鼓勵發展各類民間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組織,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開展居民本外幣兌換特許業務;探索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試點,拓展大眾保險市場。
(四)房地產業
以發展酒店、度假村、商務辦公等經營性房地產為主導,減少候鳥居住型房地產開發比重,降低住房容積率,增加綠地、生態美化林地等景觀型土地供給,堅決杜絕房地產開發上的短期性土地出租行為,推進房地產業由粗放發展向集約發展轉型。推進人才引進型房地產業小區建設;精心設計,統籌規劃,體現特色,著力解決好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新農村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搞好農村村莊規劃、設計與施工,建設品味村莊和特色旅游小鎮。
(五)信息服務業
以建設“信息智能島”為目標,以構建現代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手段,積極推進信息平臺與信息產業基地建設,包括涵蓋東南亞的熱帶農業綜合信息平臺建設、服務中國開放型經濟的綜合信息窗口平臺建設、服務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各類旅游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建設以及利用本土優勢發展起來的各類軟件基地建設等。努力開拓面向本省、全國乃至全球的各類信息服務市場,引導多種信息服務增值業務發展,開展各種形式的信息服務,不斷開拓信息服務業的新業務和新領域。
(六)現代商貿業
圍繞打造國際購物中心的目標,塑造“東方購物天堂”。盡快出臺離島購物免稅實施管理辦法,加強國際頂級商貿中心建設,提升商貿服務能級;優化空間商貿格局,培育現代商貿品牌核心區與功能區;積極發展先進商貿業態,全方位、多層次營造國際化購物環境,提高商貿現代化水平,推動傳統商貿業向現代商貿業轉型,促進海南省商貿業由末端產業向風向產業、支柱產業轉化。著力打造全國熱帶農產品綜合交易中心、國際高端消費天堂。
(七)文化產業
按照建設大產業、繁榮大文化的目標,通過突破文化產業發展體制與創新投融資機制,推動“娛樂之都”建設。鼓勵舉辦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節慶活動,引進各類演藝企業和專業創作團隊,開發形成音樂會、舞臺劇、曲劇、戲劇、演唱會、實景演出等一批演藝品牌,建設海口、三亞等文化綜合演藝園,打造“東方迪斯尼”。
根據中國體育發展快、體育入口多、體育市場潛力大的特點,搭建體育延伸產業綜合服務平臺。支持海南舉辦國際大帆船拉力賽、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高爾夫球職業巡回賽等體育賽事,打響品牌;引進體育創意服務機構,開展體育產業相關活動。
(八)商務、會展與培訓業
以旅游休閑商務、企業(公司)內外聯系商務為主導,以搭建政府大型論壇為支點,以高端化會議培訓為基本拓展方向,將海南塑造成為集國際商務、特色會展、高端培訓與一體,功能特色明顯、亞洲頂級的現代商務服務中心。
(九)農業服務業
一、循環經濟與特色經濟論文
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以物質閉環流動為特征的生態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為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發展模式,屬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經濟形態。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體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是緩解我國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解決從源頭上治理污染、持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切實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城市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特色經濟是一個區域在發展市場經濟中利用比較優勢原則,通過競爭形成的,具有鮮明產業特色的經濟結構。特色經濟的構成要素是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特色企業、特色產品。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以市場為基礎配置資源,以公平競爭為生命線,而區域經濟發展又必須遵循比較優勢原則,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因此,特色經濟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發展市場經濟中利用比較優勢原則和市場原則,通過競爭形成的,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產業特色和產品特色的經濟結構。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特色經濟是相對于特色經濟而言的,是在鄂西地區依據現有的社會經濟基礎、資源稟賦、文化狀況和生產力水平,在競爭中充分發揮區域經濟優勢、自然資源優勢、文化資源優勢和主導產業優勢,進而形成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產業特色和產品特色的經濟結構。
循環經濟要求以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與可持續發展。因此,保持特色資源的優勢、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一個地區特色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一個地區特色資源開發與保護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而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和最佳模式,是21世紀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循環經濟的理論思想非常切合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對于資源環境依賴性與主要資源的可重復利用性等固有特性和發展要求。
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經濟體系構建的基礎分析
根據鄂西不同市州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結構、生態文化旅游業發展情況及資源稟賦,我們選取了若干指標,經過對指標進行數學處理將鄂西8個州市劃分為如下三個圈域:即第一圈域為“宜昌襄樊”圈域,包括宜昌、襄樊2市;第二圈域為“荊荊十隨”圈域,包括荊門、荊州、十堰、隨州這4個市;第三圈域為“恩施神農架”圈域。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農架林區。
(一)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不同圈域特色經濟優勢分析
“宜昌襄樊”圈域特色經濟發展優勢一是區位優勢明顯。宜昌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川鄂湘三省交匯點。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游,地處我國地形的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過渡地帶,歷來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二是旅游資源豐富。宜昌市共有景點350多處,是一座集自然風光與名勝古跡于一地、融現代化和文化歷史于一爐的旅游城市。襄樊市共有各類名勝古跡和景點70余處,國家A級旅游景區13個,是一個同時具備旅游資源豐富性與獨特性的旅游大市。三是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宜昌是中國巴文化、楚文化的發祥地和交融地,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襄樊是一座有2800多年建成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山川靈秀,文化悠久,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匯合地。四是產業集聚初具規模。近年來,襄樊、宜昌作為鄂西北、鄂西南區域中心城市,積極融入全省經濟發展大潮,在與武漢城市圈各城市的相互合作和競爭中較快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襄樊、宜昌經濟對全省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穩步提升。
鄂西生態圈第二圈域包括十堰、荊門、荊州、隨州4個市。其特色經濟優勢一是文化底蘊深厚。圈域內擁有炎帝神農文化、楚文化、三國文化、武當文化等優質文化資源。二是旅游資源豐富。圈域內自然山水瑰麗秀美,人文景觀奇特壯觀,遺址遺跡保存完好,建筑設施古樸精致,種類齊全。三是旅游資源級別高,品種齊全。武當山這一世界級旅游景區位于該圈域,特別是武當山古建筑群、鐘祥明顯陵兩處世界文化遺產,江陵紀南城、隨州擂鼓墩等古文化遺址,荊州、隨州、鐘祥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等歷史文化品牌,優勢明顯。
“恩施神農架”作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第三圈域。是實現鄂西圈統籌兼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分層指標顯示本圈域生態環境、旅游資源稟賦條件優越,未來以旅游業為帶動的產業經濟發展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其特色經濟優勢一是生態環境良好。其中恩施州森林覆蓋率達62%,被稱為“鄂西林海”、“天然氧吧”、“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并且有中國“三大后花園”之一的美譽。神農架是我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素有綠色寶庫之稱,森林覆蓋率達88%。物種極為豐富,有“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之稱。二是文化特色鮮明。圈域民族、歷史、民俗等文化特色鮮明,恩施州擁有數量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神農架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使其具備了發掘和開展觀光攬勝、度假休閑、探險獵奇、體育健身、科學考察、科普教育等旅游項目的獨特優勢。
(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特色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宜昌和襄樊作為湖北省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旅游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日漸明顯。其主要表現:一是旅游資源開發中保護不足。在對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旅游規劃與開發依據不充分,資源數量和承載能力不符,資源價值特別是潛在價值把握不準而造成旅游資源不合理開發或低水平開發等問題。二是市場運作乏力。在對外宣傳和旅游策劃上是單兵作戰、各自為政、手段落后,缺乏高水平的市場化包裝和營銷,沒有形成統一鮮明的主題形象。三是旅游經濟快速增長與粗放經營并存。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缺乏,旅游商品趨同,富有特色的晚間娛樂活動嚴重不足,旅游產品結構簡單,更新緩慢。不能滿足多層次旅游市場的要求,旅游產業結構的粗放經營特征明顯。
“荊荊十隨”圈域的主要問題:一是產業環境友好程度不高,工業發展水平跟宜昌、襄樊還有較大差距,而且圈域內工業主要集中在傳統工業上,資源消耗大、環境友好程度不高,離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的要求有較大差距。二是旅游及相關產業體制障礙突出,圈域內產品路線各自為政,市場集中度不足。三是旅游業資源整合不夠充分,如隨州、谷城和神農架都有炎帝神農旅游資源,但缺乏一定的整合,難以形成品牌。“恩施神農架”圈層內基礎設施、工業及生態文化旅游產業底子都較為薄弱,圈域內生態保護、文化保護及生態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還面臨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旅游業帶動效應不強、文化資源開發與保護力度不足等問題。
三、構建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鄂西特色經濟體系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資源節約引導機制
為了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循環經濟體系,必須最大限度地節約自然資源,建立自然資源節約機制。自然資源的節約主要表現在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上。節約資源,降低自然資源消耗,原材料的消耗是自然資源的節約: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將工業廢棄物及生活廢棄物加以循環利用,發展循環經濟,也是自然資源的節約。因此,節能降耗,污染減排,統稱自然資源的節約。
(二)建立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聯動機制
為了保證環境質量的“生產和再生產”,必須建立資源耗費和環境治理的聯動機制,將環境保護與治理結合起來。制定環保法規,建立法律機制,用環保法規規范環保行為,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建立稅收機制,根據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應稅率收取環保稅,以此收入作為治理環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審批機制,限制污染嚴重的企業的開辦;建立行政監督機制,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社會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運用經濟手段推薦污染治理的市場化進程。
(三)建立生產活動影響的評估機制
建立生產活動對自然和社會影響的評估機制,以便配和調節這種影響。對于每一項生產活動對自然生態所產生的近期和遠期影響,要組織相關自然科學專家進行評估,依靠專家進行決策,以使生產活動對自然生態的改變為人類目標服務:對社會生態所產生的近期和遠期影響,要組織相關社會科學家進行評估,以便采取相應措施,發揮它們對社會生態的積極影響,限制對社會生態的消極影響。
(四)建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利益導向機制
結合投資體制改革,調整和落實投資政策。加大對構建循環經濟體系的資金支持。把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循環經濟體系作為政府投資的重點領域,對一些重大項目利用國債投資或進行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的支持,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導向作用,鼓勵民間資本對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進行投資。同時要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健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價格和收費政策,積極調整資源性產品與最終產品的比價關系。要進一步完善財稅政策,通過財稅杠桿的調節,促進循環經濟快速發展。建立生態恢復和環境保護的經濟補償機制,加大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四、著力構建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特色經濟模式
基于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已形成的經濟發展水平,整合其工、農業和文化資源,借助于旅游產業發展平臺,致力構建以“創新中循環,循環中增效”為主要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一)務實工業基礎,探索生態工業模式
以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為主線,以科技、體制和管理創新為動力。形成從企業內部到企業之間、再到全社會的物質能量循環生態系統,構建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發展生態工業。把廢物綜合利用與建設循環經濟型產業結合起來,把企業清潔生產、產品結構調整與技術改造、解決結構性污染結合起來,建設生態工業園區。以循環經濟理念為規劃建設主導。形成污水、固廢、廢氣資源化綜合利用三大循環系統,實現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合理循環和配置。逐步建立鄂西循環經濟發展體系。
(二)以原有農業為依托。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當前,保護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熱門話題。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人類在生產和生活實踐活動中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成果,對今天的人們來說,仍然存在許多的價值,如: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等等。其中,對于其經濟價值的認識和研究,對于現實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價值的研究,可以認識其特點,尋找其轉換機制和轉換形式,拓展文化資源的內容,增加文化資產的實力,提升文化生產力,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服務。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漫長的五千年文明史中,56個民族創立和傳承了門類齊全、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齊全,有各具特色、絢麗多彩的雕塑、繪畫、剪紙、雜技、戲曲、舞蹈等藝術創作,有源遠流長、獨具一格的中醫、廚藝、釀酒、制陶等特殊技藝,有內容豐富、形態各異的民俗、民風、節慶、禮儀、游戲等固定儀式等等,這些都是可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文化資源。作為以文化價值為核心而存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所貯藏的巨大經濟價值已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當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如何更有效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經濟價值進行研究、挖掘、開發和利用提出了挑戰,中國人家喻戶的“花木蘭”故事被美國人改編成電影向全世界(包括中國)發行,獲取經濟利益,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要高度重視,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提升到文化資源和文化資本的高度,對內容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梳理和挖掘,認真研究和分析其潛在的經濟價值和轉化機制、轉化方式,以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范圍,為中華民族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為未來的文化經濟競爭取得資本優勢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價值的特點中,其區域性是最重要的一點。2003年10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NUESCO)第三十二次大會上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公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界定如下: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國務院辦公廳于2005年3月26日頒布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在其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重新做出了“中國式”的界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兩個定義都表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群體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長期積淀下來的文化。在不同的區域內,由于人們所處的環境不同、傳承方式不同,導致了其差異性,顯現出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如中國的民族歌舞,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就表現出不同的特征:新疆的歌舞熱烈奔放,內蒙的歌舞遼闊雄渾,的歌舞高遠空靈,東北的歌舞輕盈飄逸,西北的歌舞蒼涼凝重,江南的歌舞清新典雅,等等。正是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民族性和區域性,使之在從文化資源轉向文化資本,文化資本實現其經濟價值的轉換下過程中也現出鮮明的民族性和區域性特征。
具體講,我們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生和影響過程分為三個區域:原發區、影響區、消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的展現也會根據區域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在原發區表現得最充分,影響區區次之,消失區更次。我們以一些具體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來說明。如屬于技藝的重慶火鍋,是源于川江流域(即現重慶市所轄長江流域,因重慶市在成為直轄市以前屬四川省管轄,故稱川江。)。
在當下,重慶火鍋已成為重慶名片,是重慶市飲食業最重要的支柱,產生了響譽全國的“小天鵝”、“德莊”、“秦媽”、“騎龍”等大型火鍋企業。順川江而下,在湖南、湖北等輻射區,火鍋的制作技藝開始有所改變,其經濟價值也開始下降,只有一些小規模的火鍋產業,再向下,到上海等華東影響區,火鍋的影響就更小了,基本上沒有規模化的產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價值的區域性特征,使我們在轉化其經濟價值的時候,不要輕易提什么“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口號,當然,作為一種文化可以向全國、全世界展示,但要轉化為一個產業,就一定要考慮其區域性,考慮市場,考慮消費者。因此,利用產生于某一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出“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中的經濟價值,并通過各種有效的產業途徑和產業方式,實現這種經濟價值的轉換,實現產業化和規模化的經營,就可能形成一系列的具有特色的區域經濟樣式出來。
一、發展特色旅游業
特色是旅游業的生命,特色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旅游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來源于旅游景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獨特風格。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性是非常明顯的優勢。“旅游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地域文化的差異性,旅游業的成功取決于不同文化與社會區域中的差異認識和促進。”旅游是文化的載體,無論是旅游的形式還是內容都必須突現出文化的特點,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促使他們產生消費的沖動,從這個角度講,沒有文化就沒有旅游,旅游者通過旅游應該感愛到另一種文化和生活的體驗,獲得求新、求知、求樂、求美的需求。
各地如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區域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游業開發中,挖掘出“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景點或旅游項目。從旅游者的心理來說,區域差異越大、文化差異越大,就越能激發其好奇心和主觀想象,從而引發旅游的興趣和動機。例如:國內盛行的新疆旅、旅,出了對兩個地方自然風光的想往外,對其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往也是不可缺的因素,“絲綢之路”的文明、“雪域高原”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絕不能忽視的資源。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各地及旅游景點或項目中蘊藏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伊斯蘭文化、儒家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性文化等等。有獨特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可替代的旅游資源,如何挖掘、整理、保護、開發和利用得好,就會一個地區帶來獨具特色的旅游業。
二、發展特色加工業
傳統的手工藝技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樣式,通過對與地方特產相聯系的特殊技藝的整理、研究、挖掘,我們不難發現老祖宗傳下來的特有技術和技能所制作的產品(如工藝品、生活品),仍然具有市場,仍然能為我們帶來經濟效益。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利用經濟杠桿的強大內在動力去發揚光大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生活技能,對其產品進行產業化和規模化生產和經營,形成一個地方的特色經濟,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從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面講,這種經濟開發,也是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的。正是經濟發展,促進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只要我們引導得當,注意不要盲目開發,過度開發,經濟發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是有利的。對于中國而言,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利用民間特殊技藝、民間美術、傳統工藝,為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近轉移提業支撐,不失為一條有效的途徑。
以重慶為例,在城鄉統籌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合桃片制作工藝、紙扎藝術,榮昌夏布、陶瓷、折扇制定工藝、永川豆豉釀造工藝、蝴蝶畫制作工藝,銅梁龍制作工藝,梁平年畫、竹簾制定工藝,大足石雕工藝、小五金制作工藝,以及遍布重慶的山城火鍋等等,都可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加工業。目前,大足的小五金制作,已形成規模,成為大足縣的重要產業。伴隨著大足石刻的開鑿而誕生的大足龍水小五金,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現在,龍水小五金有12個門類,200多個品種,2000多個規格型號,年產值達到億,產品暢銷全國及東南亞和歐美市場。龍水已建成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最集中的五金專業市場。又如:“中國煙花之鄉”—湖南瀏陽,瀏陽煙花“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現在,經過挖掘和開發,已有13大類3000余個品種,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6000多萬美元,國內市場占有率40%,國際市場占有率60%。已形成一個年銷售額達20余億元的現代化產業群和產業集團。
三、發展特色演出業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像珍珠樣散落于中華各民族和各地之中,存在許多具有極高觀賞性和娛樂性的表演藝術。通過對非物質文化表演藝術的開發和利用,不僅可以增加文化娛樂的方式使人們獲得精神的享受,同時還可以使某種表演藝術得以再生,不斷產生出新的文化產品,通過這些文化產品的營銷,獲得經濟收益。以東北“二人轉”為基礎的“東北小品”已成功地走向了市場,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這方面做出了范例。
對于“東北小品”風靡的原因,我們作一個簡單的分析,任何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形式,它的產生都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在市場經濟和外來文化的沖擊下,這些有鮮明地域性的傳統表演形式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面臨著被消亡的可能,但是,東北的一批民間藝術家們,迎著市場經濟的大潮,沒有退卻,以滿足大眾生活情趣為目標,適應市場需求為動力,在繼承和發揚“二人轉”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手段的基本上,創作出了東北方言小品,贏得了市場的青睞,滿足了大眾休閑文化的需要。可以這樣說,市場經濟多元化文化條件下的平民化文化需求,為“東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背景、機會,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表演形式“二人轉”的平民化、地域性表現形式,為“東北小品”的火爆提供了基礎和來臺。
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演藝術在今天仍然具有市場,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把它推向市場。現在,許多地方已開始有這種設想。如“中國龍都”—重慶市銅梁縣政府提出了:“扎實推進龍燈舞展演,充分挖掘市場潛力,創新展演形式和內容,占領重慶市場,做大市外市場,拓展境外市場,打造和提升‘銅梁龍燈文化品牌’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的戰略設想。這里特別要說的是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表演藝術形式和整理和挖掘,使其為新農村建設服務更有其重要意義。
四、發展特色醫藥業
通過對傳統醫藥學知識的挖掘,可以形式獨具特性的醫藥產業。中國醫藥學知識是中國境內各地、各民族在數千年的醫療實踐中總結形成的獨具特色和優勢的醫藥學知識。作為國寶,中國醫藥學知識在五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一個龐大而豐富的寶庫,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特色醫藥產業,我們大致可以從三條路徑出發:一是生產銷售。生產又分為分為兩個層次。一個層次是對傳統醫藥材料的種植(或飼養)。如山東郯城,開展大規模的銀杏種植,被譽為“中國銀杏之鄉”,也成為郯城的重要支柱產業。重慶市石柱縣,在600百多年前就開始種植中藥材黃連,1954年,石柱黃連被定為國藥和一類農副產品。2006年,全縣在地黃連5.1萬畝,產量1800噸,產量占全國的68%,產值1.3億。因而,石柱被譽為“黃連之鄉”。二個層次是傳統醫藥成品生產和銷售。如六味地黃丸、云南白藥等。二是治療。利用傳統醫療技術,來為病患者服務。如:針灸及針灸刀、刮痧等。三是保健。這個方面包含著傳統醫學知識的豐富內容和經驗。全國各地一大批利用傳統中醫保健知識和技能的健身、健體企業應運而生,相應的產品也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如工作之余,進入洗腳城、健身房放松,已成為人們的一種時尚選擇。
發展中藥產業,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16個部門聯合了《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綱要》提出,未來15年我國中醫藥要在繼承發揚中醫藥優勢特色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闡明中醫藥的科學內涵,通過技術創新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和中藥產業技術水平,通過知識創新豐富和完善中醫藥理論體系及醫療保健模式,加快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全面提高我國的醫療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綱要》提出了“繼承與創新并重,中醫中藥協調發展,現代化與國際化相互促進”的基本原則,確立了“繼承、創新、現代化、國際化”四個方面的基本任務,指出了優先發展“中醫臨床、中藥產業發展、基礎理論研究、創新體系建設、國際科技合作”的基本路徑。從現實的角度看,發展特色中藥產業,有利于我國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培育以中藥為基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健康產業,將有利于提高中醫藥的市場份額,同時,發展中醫藥材料農業,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扶助貧困地區,保持生態環境,調整醫藥產業和產品結構,并對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綜合帶動作用,形成特色經濟,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五、發展特色餐飲業
飲食文化是五千年中華文件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飲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譽。中國餐館能遍布世界各地,絕不是一個偶然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與中國的飲食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中國菜由宮廷菜、官府菜、各地方菜系組成,每種菜系中都深藏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精神內涵的文化。因而在今天,仍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挖掘散落于各處的傳統廚藝,發展出具有特色的餐飲業。從回報角度看,餐飲業是一個投資小,風險小,回報快,回報高的產業。如:起源于“明未清初”的重慶火鍋,是由碼頭文化衍生出來,由碼頭而進入高雅之堂,現在已成為重慶的名片,市外人一提重慶飲食,首提必是重慶火鍋。如今重慶火鍋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精加工+營銷網絡+物流中心”的完整產業鏈條,做到集產供銷于一體的社會化大物流配送。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說:“重慶火鍋的發展帶動了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說它的生產加工基地,凡是做火鍋的,湯料都已經工廠化生產,而工廠化生產所帶動的相關產業就是農業,我們的海椒基地、花椒基地、農副產品基地、相關的豆瓣,大蒜、老姜之類的,因此重慶火鍋近幾年的發展帶動了重慶的知名度,也成了我們重慶的一張名片。”目前,重慶火鍋在全國連鎖經營戶達11200多家,年創產值150億元,年上交稅收8億,解決了5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R].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二屆會議.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定暫行辦法[R].2005.
十一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迎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階段,提高教學質量和培育特色成為高校的共識。對于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較“老”專業,要辦出特色確實面臨著較多的困難。如何確立競爭優勢,形成特色是擺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育現狀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可以說是個老牌專業,其前身叫“國際貿易”,1998年國家教育部調整新的專業目錄,將國際貿易專業更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上世紀末,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和入世預期帶來的外貿人才需求增加,該專業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規模擴充。許多高校在這個時期紛紛增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招生人數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計,目前該專業每年培養畢業生人數超過3萬名。
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我們長期調查發現兩個現象:一是很多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畢業生并未從事國際貿易方面的工作;二是盡管就業難,可是那些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仍能較順利地找到工作。這些現象說明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養的整體素質仍需提高。從學科大類劃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屬于經濟學,其課程體系與師資隊伍重點突出經濟學,而管理與法律比較薄弱或不被重視。專業口徑過窄,制約了人才培養的規格,學生個性不能被充分張揚,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擴招也導致了教育資源無法及時跟進,也容易造成培養質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適應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本科專業設置和調整制度。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就業壓力迫使許多招生單位重新審視自身實力,努力發揮特長,以差異化競爭策略重塑專業特色,從而能夠贏得生存與發展空間。
二、對專業特色建設的理解及誤區
什么是辦學特色?目前我們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當中找到解釋:“在長期辦學過程中積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優于其他學校的獨特優質風貌。特色應當對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提高教學質量作用大,效果顯著。特色有一定的穩定性并應在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得到公認。”該方案將特色列為評估一級指標來考察。特色可體現在不同方面:如治學方略、辦學觀念、辦學思路;科學先進的教學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教育模式、人才特點;課程體系、教學方法以及解決教改中的重點問題等方面。從這個解釋來看,“特色”應具備三個必要條件:一是長期積淀出來的穩定的東西;二是要對提高教學質量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會認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滿足上述條件的教學要素,都應屬于特色范疇。專業特色是學校特色的一部分,與特色的性質一樣,專業特色也是多維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備上述三個條件,就應被視為專業特色。
根據各自優勢確定專業發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確的,特色是可能總結提煉,并能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強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資源促成特色鮮明化和更有社會影響力。但是,在認識和具體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專業差異有可能導致相反的效果。對專業特色的含義理解不清,指導思想不明確現象比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認識誤區需要引起關注:一是把特色定位與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專業特色等于人才培養特色。三是簡單模仿名校。四是過分追求差異。五是對特色的穩定性與靈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傳、輕建設。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特色建設的思路
專業特色建設中的規律和原則卻不可違背。實踐才剛開始,許多規律在等著我們揭示。下面是我們的一些經驗和體會。首先要明確特色定位。我校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創辦于1993年,具有一定的歷史積淀和優良傳統,依托學校理工特色,已有較獨特的優勢。我們歷經三年的調研,在學校發展規劃和特色建設的框架下,結合相關專業優勢,把原來初具雛形的傳統加以優化,定位了專業特色。圍繞定位,我們重新整合教學資源,在科研方向和團隊支持上、人才引進上、資金分配上都進行了優化配置。在教學理念、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實踐教學等軟件方面,我們采取了如下新舉措:
第一,教學理念上體現尊重規律,尊重個性。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尊重每位學生個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學計劃上擴大選修課范圍和比重,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優良條件。設選修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可按興趣和職業規劃進行自助式學習。課程可不拘專業范圍,允許學生選修一定學時的外專業課。可與校外培訓機構合作,把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課程引入教學。
不同類型的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也應該有所區別,體現自己的特色。對五年制高職校來說,緊跟時代潮流,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開展區域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及創業能力,應當是一個合理有效的創業教育理念,它有利于提高高職生創業的成功率,是當前高職生成功創業的新引擎。地方高職校為地方經濟服務,抓住區域特色創新創業教育,就是抓住了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牛鼻子。
1.大學生創業的高失敗率促使我們重視區域特色創新創業教育
對區域創新創業教育的忽視,導致學生創業過于理想化、概念化,找不到自己的準確定位,找不到符合區域實際的項目,是高職生創業成功率如此之低的重要原因。近幾年,高校中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廣大師生乃至整個社會的共識,許多高校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業教育,許多大學生也滿懷激情投入創業之中。但在實際操作中,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卻極低。據有關資料表明[1],社會上創業失敗率為70%左右,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僅為2%~3%左右,畢業后自主創業率也不過1%,可見同社會上的創業相比,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是不容樂觀的。
2.經濟區域化趨勢引導著五年制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方向,順應這個時代潮流的創新創業則更容易取得成功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一方面使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區域經濟格局的形成和經濟的個性化。經濟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多地聚集于有特色的地區。區域特色因個性而存在,個性成為區域價值的依據,如深圳經濟區域、蘇南經濟區域、蘇北經濟區域等都有自己的特色。
3.五年制高職校的現狀決定了其創新創業教育區域化的方向
地方高職校應以培養面向基層的應用型人才為根本出發點,積極探索可行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和多渠道的培養方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各地高職校、尤其是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高職校,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尚未得到有效地發揮,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現象是,高職畢業生區域創新創業意識及能力不強,不愿意在本地創業。因為經濟相對落后,畢業生大多向往經濟發達地區,學校亦將他們向發達地區企業推薦。
4.高職生區域化使創業傾向區域化
高職生的生源分布有一定的區域性,即大多來同一個地方,尤其是五年制高職生幾乎全來自本地。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極為熟悉,區域化的創業教育有利于創業的展開,并提高成功率。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社會關系網絡具有明顯的相關性。這對立志創業的五年制高職生如何建立社會關系網絡提供了參考模型。他們應該試圖建立寬泛的社會關系網絡,多與人溝通,并與社會網絡成員建立廣泛的事務關系。而區域化則為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抓住以上問題,五年制高職生創新創業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在山重水復之際,出現柳暗花明。那么,如何進行區域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呢?各個區域有自己的特色,下面以江蘇宿遷為例,作一簡單說明,以期拋磚引玉。
宿遷市屬于蘇北經濟區,建市十多年來,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經濟增幅連續幾年全省第一,被社會譽為宿遷現象,區域經濟特色初現,但仍屬于經濟發達省份的落后地區。一方面我們需要引進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我們的培養的人才大量的流失,同時,我們還發現引進的外地人才不同程度地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
一、以區域特色教育為中心,重構創新創業培養體系,并建立長效機制
1.強化鄉土教育與創業教學,增加高職生對區域創新創業的了解,培養高職生區域創業之心志
五年制高職生年齡較小,閱歷也淺,對創新創業問題認識不深。區域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不強。許多高職生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但未必對當地區域全貌及歷史文化等有透徹把握;再加上中學階段的升學率教育,許多學生曾經兩耳不聞窗外事,對外界所知甚少。但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速度快,轉化的效率也驚人。因此高職校宜及時開設地域文化特色課程,為其補上這一課,讓學生受到豐富的地域文化的熏陶,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和人文素養,強化學院學生扎根宿遷、建設宿遷,在宿遷創業的堅定信念。
宿遷市編寫的《宿遷創業文化讀本》,是了解宿遷市市情及創業狀況的較好的資料,適合在高職校中傳閱。同時,開放教學內容,教師要經常組織學生查閱區域性報刊、網站等,并逐漸讓學生養成這樣的習慣,及時了解區域最新信息、創業文化,學會運用信息,跟上區域經濟發展潮流。
2.改革課程體系及教學模式,豐富創業內容,調動高職生持續的創業熱情,培養高職生區域創業之智能
五年制高職生的創業熱情很高,但其持續性不強,往往遇到一點困難就全部放棄。對此,我們要倍加呵護,為高職生成功的區域創業提供充分的課程準備。課程體系應調整為能夠涵蓋科學、技術、經濟、文化、道德、法律、環境、藝術、社會發展知識、區域創業優惠政策等諸方面,滿足時代需求的體系。增加區域市場與經濟、環境與發展、人文與道德等課程門類,正確處理好基礎與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與指導的關系。尤其注重適當的藝術教育,從內外激發高職生創業激情。
抓住教學這個中心環節,通過教師將區域創業教育內容滲透于各科教學之中,營造一種民主、平等、熱烈的教育氛圍,以此提高高職生學習與創業教育有關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
改革考試制度,完善評估機制。考試制度的改革應立足于知識的運用、整合與創新,采取書面考試與科研論文、產品設計、社會調查報告相結合的形式,并且提高能力測評項目比重。
二、政府、社會、學校聯動,共同組建高職生區域創業平臺
宿遷全民創業的熱潮正蓬勃興起,高職校作為社會的一個單位,應積極地參與其中,以補充自身,并逐步將社會資源化為己用。可以這樣斷定,凡是沒有明確指明不讓學校參加的活動,學校都有參加的可能,凡是沒有指明不準讓學校利用的資金、資源,學校都可以利用。
1.充分利用社會培訓,積極爭取聯建創業實踐基地。宿遷市政府非常重視創業文化建設,并于年初始組織了多次創業培訓,設立了專門的創業服務中心,出臺了許多創業優惠政策。學校應帶領學生積極利用這些創業平臺,帶領學生參加創業培訓,積極爭取聯建創業實踐基地,讓學生走進基地實踐獲得經驗,讓基地的成功者引導學生更好的創業,通過基地尋求創業機會。
2.以項目帶動創業創新,發揮高職校師資優勢,帶領學生為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開展科技服務。我國企業沒有技術自我研發的傳統,大多沒有設立自己的技術研發機構。近年來隨著科教興國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實施,一些大型骨干企業建立了自己的技術研發機構,但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卻還沒有,宿遷市企業多屬于后者。
高職校要跳出只管教書育人、不投身經濟戰場的封閉辦學圈圈。教科研人員不在生產第一線,對企業的需要不了解,但可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帶領師生集體攻關,積極為中小企業和鄉鎮企業開展科技服務,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以實際行動引導學生創新創業。
三、根據區域經濟特點,解放思想,開設適合區域經濟特點的新研究、新專業、新班級、新培訓,以滿足五年制高職生區域創業的需求
區域經濟格局的形成和經濟的個性化,對高職生創業有新的要求,需要高職生不斷補充社會所需要的知識。這兩者促使高職校不斷進行新的研究,創建新的專業形成,而不應該僅僅是文憑的發放點。形式上可采取專項培訓、短期培訓等。
這兒的問題是許多高職校在設置專業時,缺乏這種開拓的勇氣,不是根據區域優勢,而是根據自身優勢來設置專業,盡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學生的感覺還是沒學到知識。我們在要求學生學以致用的同時,更要教以致用。也許有人會說,高職校也不是萬能的,不可能所有專業都開,有些專業即使是區域所需、學生所需,學校也想開,但缺乏實力。對于這類問題要分類對待,只要對區域創業有益,完全可以嘗試著來做,下面試著列舉幾種情況來說明:
1.區域成熟產業,看其前景決定是否發展。若是無公害、日不落產業,大力發展,引導學生在此創業,如宿遷花木產業、高效農業、畜牧業等等,都應當深入研究,應當開設此類專業,或者類似短訓。師資可以就地取材,從當地聘用即可。在積累的基礎上,不斷開發。
2.區域初步發展產業,看其趨勢,趨勢良好的朝陽產業,則開發新專業。如電子產業等,應用廣泛,適合深入開展研究,形成自己優勢,同時也可以攻關設計。對學生加大教育力度,為學生開拓創業領地。
3.對引進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集中力量創設此類新專業。宿遷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除了不斷接受經濟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外,還應該瞄準國內、乃至國際精密技術前沿。可以嘗試以學校為依托,招先進項目,讓學生亦實現跨越創業。
(2)滿足需要原則。在政治經濟學中,“需要”(need或want)和“需求”(demand)有重要區別。“需要”通常是指人的生存和發展對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客觀要求。馬克思在分析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構成時指出,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活資料的價值表示的,而勞動者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構成具有層次性,包括勞動者自己和家屬所需要的“生存資料”,如衣、食、住、行等,也包括教育、文化、健康保健等“發展資料”。因此,“需要”是以使用價值來衡量的。而“需求”概念則不同,它用以描述市場中的交換行為,只要有貨幣、有購買力,就形成“需求”,“需求”是從價值實現角度分析的。“需求”不一定是客觀“需要”,比如市場上有1萬套商品房,從客觀需要即使用價值角度來說,可以滿足1萬個家庭的需要,但也許由于房價過高,1000個家庭購買了這1萬套商品房,從市場的角度看,商品房的價值得到了實現,也就形成了市場“需求”,但顯然這些買房者不是為了“需要”,而是為了資本的價值增殖,其后果必然是房價虛高,一方面是需要房子的人買不起房,另一方面是不需要房子的人囤積大量房源。類似的問題還存在于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其他公共產品中。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表明,我們的生產是以“滿足需要”為根本目的的。當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還要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借助價值規律來滿足需要,但這不妨礙“滿足需要”理應成為指導我們各項經濟工作的重大原則。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說,化解產能過剩,可以以“滿足需要”為原則制定相應政策,比如化解商品房過剩,可以采取政府購買、百姓廉租的形式;化解鋼鐵、水泥等過剩,可以考慮增加基礎設施尤其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結構升級,可以考慮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消費需求差異性問題;等等。
(3)共享發展原則。共享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理念之一。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表明共享發展已經屬于社會制度深層內容。共享是政治經濟學追求的理念,這一理念與以勞動者為本理念一脈相承。馬克思在科學揭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運動規律基礎上,指出了共享是未來社會的重要制度特征。我們黨從強調“共同富裕”到強調“共享發展”,在理念上是一個新發展。共同富裕的實現途徑強調先富帶動后富,這在一定歷史時期有其必然性,但今天,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新階段,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有了較好的經濟實力,強調“共享發展”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增強發展動力,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提到共享發展,人們往往想到勞動成果分配方面的問題。其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的共享發展包含的內容很豐富,從微觀領域看,企業層面的共享既包括分配領域的共享,如提高工資,也包括生產領域的共享,如勞動條件、勞動資料、勞動保護、勞動管理等。在宏觀領域,不僅包括基礎設施、公共資源的共享,還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共享;在消費層次上,不僅包括生存資料的共享,還包括發展資料的共享等。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言,共享發展意味著在微觀企業領域,不能一味把降低工人工資作為提高企業效率的口實。影響企業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術高低、生產資料的性能好壞、企業管理的先進與否、工人積極性創造性的高低等。盡管政治經濟學認為新創造的價值是V+M,二者之間存在此消彼漲的關系,降低工資就可以提高利潤。這是一種靜態認識,馬克思這一公式揭示了勞資之間的對立關系。但利潤和工資之間的關系要復雜得多,因此不能用線性思維套用馬克思這一思想,認為降低工資就能提高利潤,即提高企業效益。
一、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根本依據就是人類的生活規律以及戶外出行的基本需求,而景觀規劃設計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取決于人們的戶外活動需求的滿意度以及直觀的感受。所以說城市街道景觀設計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從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以及心理需求等角度出發,科學合理的規劃城市街道的空間環境。而且,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更有結合當地的民風、民情來合理的規劃景觀,貼近人們的生活、貼近人文氣息,充分體現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人性化特征。
2、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則
受氣候和地理環境以及文化傳統等方面綜合影響,每個城市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而且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城市街道景觀被賦予新的內涵。所以,在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中,應該充分的結合當地的歷史背景、地形地貌、氣候特征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進行個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觀規劃,展現當地城市特有的景觀風貌、文化內涵和個性氣質,體現市民的精神面貌和獨特的地域文化,展示出城市的經濟實力以及科技文化的綜合水平。
3、繼承和發展文化傳統的原則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不僅體現著市民日常生活的現實意義,還具有深遠的歷史文化意義。城市街道景觀的設計與當地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而且具有歷史意義的街道景觀,不論是在建筑形式、空間尺度色彩還是在文化傳承方面,都能引起市民的強烈公民,增強文化認同感。所以,在具體的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進程中,我們需要充分的考察當地城市的歷史演變、文化傳統以及視頻的心理和行為特征以及價值取向等,在景觀規劃中融入歷史文化傳統,并結合現代經濟文化發展,形成一種新的城市街道景觀文化風貌。
4、整體規劃性原則
城市街道景觀的整體規劃性原則體現在空間形態的整體化以及街道布局的整體化等兩方面,這需要我們在具體的景觀規劃設計中以城市的整體特征為出發點,對城市街道的景觀空間的組合性質進行充分的調研,還要充分的考察城市街道的道路交通等客觀條件,同時需要強化街道景觀小區域環境的共性特征,如此才能進行統一的規劃設計,體現城市街道景觀的整體特征,確保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科學合理性以及經濟實用性。
5、可持續發展原則
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直接關系到城市的長期發展規劃,所以說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城市的空間結構、城市景觀變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及景觀建設的資源使用效率,綜合評價城市街道景觀對城市生活環境質量以及城市生態安全格局帶來的影響,在景觀設計過程中要逐步的強化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設計觀,建設和諧美好、經濟實用的而又生態環保的城市街道景觀。
二、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實例分析
1、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目標
城市街道景觀創作在提煉城市文化方面注意追求意境、個性、文脈和哲理,把握深刻的創造意識,形成新的城市環境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街道景觀不僅對于城市的影響,而且對于城市中的居民以及外來人群的影響都是深刻的。具體來說,首先,要對城市的特征感進行體現,我國每個城市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可以通過對街道景觀的精心塑造來達到對人們視覺和心理的滿足需求;其次,要加深游客的認同感和改善市民的歸屬感。對于游客來說,城市街道就是一部可以讀懂的書,而對于市民來說,可以有效促使他們對城市在心理上的歸屬感;第三,還可以深化人民的自豪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設計,保持城市的歷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賦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可以明顯激發人們的斗志、增強凝聚力并且加深人民的自豪感。
2、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廣場景觀設計
城市街道廣場屬于一種公眾活動場所,不僅能為市民提供休憩場所,還能豐富市民的業余生活。所以城市街道廣場景觀設計應該突出人文氣息,一般可以結合當地的文化傳統,設置一個主題廣場,并配套的建設一些娛樂休閑的設施,供市民排練廣場舞或者舉行一些文化節、展覽會、公益活動基金會等等。在城市街道廣場上可以建設一些體現當地文化特色的雕塑,指示牌,融合城市的地域風土民情等多種元素,并賦予時代內涵,充分體現當地文化傳承與發展,同時可以配置一些桌椅等,供市民下棋或者是喝茶聊天,營造一種輕松的文化氛圍。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設置廣場大屏幕,宣傳城市的發展歷程以及各種文化風俗習慣,增強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充分發揮廣場的美好生活、傳承文化、促進發展的多種功效。
3、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綠化景觀設計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的綠化景觀設計,不僅關系到城市街道整體的藝術欣賞效果,更關系到城市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目前城市街道綠化景觀設計中比較流行的是一種“綠廊”,它不僅具有防塵、隔音、凈化空氣的綜合效果,而且還能將城市街道劃分為不同的區域,使得城市空間布局具有強烈的層次感和韻律感,具有很好的藝術欣賞效果。然而,城市街道綠化景觀要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在綠化植物的選擇以及組合上要特別慎重。具體來說,城市街道綠化植物的選擇,要以當地的植物為準,盡量選擇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植被,最好是本市的花草樹木來進行街道綠化,一方面可以顯示地域植被特色,另一方面又能節約綠化植被的后期維護成本。而在綠化植物的組合上,要盡量體系季節色彩,形成一種四季分明的審美效果,同時可以充分的結合當地的文化傳統,用植被組合成一些特色文化景觀,并配置一些標語和說明,體現城市街道的文化氣息。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強城市街道的層次感和色彩美,還能凸顯地域文化特色,更重要是能體現生態環保的功能,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街道景觀的設計是一個城市的市民精神風貌、風土民情、文化傳統以及城市整體形象的綜合體現。為了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觀,我們必須立足城市現實條件,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點,創造出具地域特色、體現文化氣息、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生態環保的城市街道景觀。
參考文獻
[1]龔鵬飛. 地域文化背景下中小城鎮街道景觀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4.
[2]宋佳.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觀規劃設計中的理論研究[D].齊魯工業大學,2014.
[3]姜小靜. 贛州地域文化特色城市景觀設計研究[D].景德鎮陶瓷學院,2013.
2園林景觀設計在小區規劃中的作用
2.1功能作用
早在20世紀初期,現代建筑剛剛啟蒙,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根據研究經驗開始強調功能作用,并且呼吁居民注重小區規劃中的運動需求,從而滿足居民的休閑需要。同時,他還運用雞腿柱把樓層架空,通過將樓底的空間設計成綠地,就能將底層用地作為居民休閑娛樂場所,同時這樣也能滿足居民需求,讓土地得到更好的應用。隨著高層建筑的興起,讓很多居民遠離土地,針對這種現象,必須為居民保留一定的園林與運動場所。在這個過程中,景觀人性化是設計中必須盡量多的考慮人的生活與作息。例如:在廣場中,設計師應該根據氣候特征和審美理念設計小園林、林萌道、池塘以及運動實施等。運動景觀化,是將運動作為景點進行考慮,在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基礎上,將休閑與運動作為居住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展現出設計人員的獨到之處。
2.2空間作用
從當前的小區居住情況來看,對空間實用性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空間環境,由于不同的空間擁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小區規劃中,必須根據實際生活,對空間進行合理布局。例如:活動空間作為居民活動的場所,應該給予足夠的空間。靜止空間作為交往、休息、觀賞的區域,通常和綠地整合起來再設置,它可以在小區院落綠化以及組團綠化,也可以是人工綠化園林修筑,從而生成消閑、觀賞、活動與交往的場所。同時,園林綠化注重空間層次以及序列的統一性、完整性;在做到環境設計的藝術性、科學性統一的基礎上,讓整個設計成果更加精致完善,同時這也是讓人性化設計貫穿始終的重要依據。
2.3協調作用
生活、發展作為人類恒古不變的主題,自然和人類在社會、生態、經濟、文化上都是互相存在的,而能否在某個地點安定下來,則完全取決于地方環境是否滿足精神、安全和生活需要。對于身心疲憊的人們更渴望自然、親近自然,所以生態綠色系統就成為了人們的最佳選擇。而綠色小區以生態、人為本,自然與人的和諧關系,也讓景觀綠地和自然界動物、植物、微生物、環境因子成為了有機整體,展現景觀和環境的多樣化。另外,從非自然造景來看,景觀、燈光、建筑、道路和人體行為作為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方面,要求綠地空間不僅要有數量,還必須考慮功能與質量,也就是創造出適合自然發展的天地,讓景觀建設不完全拘泥于生理和生活需求,而是面向精神和心理、情感和美的高層次追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小區活力,以及自然和人之間的設計理念和協調,讓居住區外和區內的景觀系統連接成綠脈。通過設置廣場性與過渡性綠地,讓居住區得到適當延續和過渡,最后生成綠色屏障,幫助凈化、美化空間,讓戶外和景觀內部的空間得到呼應。在園林設計中,必須以生態和人為本,盡量做到綠化系統、戶外、人文空間、建筑景觀的統一,并且賦予功能、空間兼容性、多樣性,從而生成生態景觀體系,讓自然和景觀相連。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自身發展引來了越來越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生態環境惡化、水體環境的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滅絕等一系列的事件,使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巨大挑戰。面對挑戰。人們開始對傳統工業文明進行反思和批判,探尋新的經濟發展道路。在這一背景下,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開始考慮形成并逐步發展。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鮑爾丁提甘j“宇宙飛船理論”,可以作為循環經濟理論的早期代表。鮑爾丁的這一比喻凸顯了地球的狹小、擁擠和資源有限性;必須避免毀滅性的沖突以及要像由不同的人組成的機組人員那樣和諧共處.形成一種世界共同體的概念。可見在“宇宙飛船理論”看來。人類要想在地球上生存更長的時間.就必須要努力提高地球資源的循環利用能力。但是即便如此。到了20世紀70年代,人們仍然更主要采取的是末端治理的環境保護方式.8o年代人們開始全面重視資源的回收利用以及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90年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盛行尤其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進,使得人們更加重視從源頭進行污染治理,并且注重通過改變經濟發展模式。提高經濟增長效率。降低環境和生態成本。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會議和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是該發展觀形成的重要標志,循環經濟的概念就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了。
l循環經濟的概念及基本原則
1.1循環經濟的概念
循環經濟(CyclicEconomy)的概念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清沽生產的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產活動過程。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一產品一消費—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基本要點是:以生態思維傲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總體設計,使經濟活動像生態系統那樣,自我調節控制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傲到綜合、反復利用資源.變以往末端治理污染為源頭消除或最大限度減少污染,保護自然環境,從而產生最大社會效益。
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一產品一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以越來越高的強度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開發出來,在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導致了許多自然資源的短缺與枯竭,并釀成了災難性環境污染后果。如“倫敦煙霧事件”“切爾諾貝利核泄露事件”“日本水俁病事件”就是突出代表事件。與此不同.循環經濟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范式.其實質是以盡可能少的資源和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
l,2循環經濟運行遵循的原則
作為一種先進的經濟形態.循環經濟不但要求人們建立“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經濟新思維,還要在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領域倡導新的行為準則,也就是著名的“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環(Recycle)”。“3R”原則是循環經濟理論的靈魂和核心。“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是循環經濟最重要的實際操作原則(3R原則)。減量化原則屬于輸入端方法,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從源頭節約資源使用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則屬于過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要求產品和包裝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減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環原則屬于輸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變成再生資源,俗稱“吃干榨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廢品的回收和綜合利用。
“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在循環經濟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環經濟不是簡單地通過循環利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而是強調在優先減少資源消耗和減少廢物產生的基礎上綜合運用3R原則,3R原則的優先順序是:減量化一再利用一再循環。
2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
從世界范圍看,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形成了以發達國家為主要代表的不同模式:
2.1杜邦模式—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
通過組織廠內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延長生產鏈條,減少生產過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盡量減少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資源,提高產品的耐用性等。
2.2工業園區模式
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產業問的代謝和共生耦合關系,使一家T_廠的廢氣、廢水、廢渣、廢熱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業生態園區。典型代表是丹麥卡倫堡工業園區。
2.3德國DSD——回收再利用體系
德國的包裝物雙元回收體系(DSD)是專門組織回收處理包裝廢棄物的非營利社會中介組織,1995年由95家產品生產廠家,包裝物生產廠家、商業企業以及垃圾網收部門聯合組成,目前有1.6萬家企業加入。它將這些企業組織成為網絡,在需要回收的包裝物上打上綠點標記,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業進行處理。“綠點”計劃的基本原則是:誰生產垃圾誰就要為此付出代價。企業交納的“綠點”費由DSD用來收集包裝垃圾.然后進行清理、分揀和循環再生利用。
2.4日本的循環型社會模式
日本在循環型社會建設方面主要體現3個層次上:一是政府推動構筑多層次法律體系;二是要求企業開發高新技術.首先在設汁產品的時候就要考慮資源再利用問題.如家電、汽車和大樓在拆毀時各部分怎樣直接變為再生資源等;三是要求國民從根本上改變觀念,不要鄙視垃圾.要把它視為有用資源。堆在一起是垃圾,分類存放就是資源。
3國內外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和對策
目前,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已經比較成熟,也給我們帶來諸多啟示,其巾有許多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3.1發達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主要經驗
發達國家循環經濟主要經驗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有效平衡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三者關系的經濟發展模式,首先被經濟發達國家所采用。
(1)通過立法.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目前發達國家有關循環經濟的立法模式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是污染預防性.如美國、加拿大等國,此模式雖然比末端治理進了一步,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發展與環境的矛盾與沖突:二是經濟循環性.如德國和13本,它將整個社會活動納入循環經濟軌道.建立循環型社會,杜絕了污染問題。
(2)政府制定各種激勵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第一.政府獎勵政策。發達國家政府獎勵政策中比較有影響的有:一是美國的“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該獎1995年設立,為了重視和支持那些具有基礎性和創新性、并對工業界有實用價值的化學工藝新方法,以通過減少資源消耗來實現對污染的防治。二是英國的Jerwood—Salters環境獎。該獎于2000年開始設立.用于資助在綠色化學方面卓有成就的年輕學者。三是日本的資源回收獎。這種獎項旨在鼓勵市民回收有用物質的積極性。
第二,稅收優惠政策。對發展循環經濟有成就的企業,發達國家政府要給予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予以鼓勵.如美國亞利桑納州1999年頒布的有關法規中,對分期付款購買回用再生資源及污染控制型設備的企業可減稅(銷售稅)10%。日本對廢塑料制品類再生處理設備在使用年度內.除了普通退稅外,還按取得價格的14%進行特別退稅。
第三,政府優先采購政策。對發展循環經濟有利的項目或產品.發達國家政府還要通過自己優先采購行為來予以鼓勵,如有再生成分的產品在政府采購中就占據優先地位。
第四,價格優惠政策。價格優惠是發達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的又一重要政策。如日本有關法規中規定廢舊物資要實行商品化收費,即廢棄者應該支付與廢舊家電收集、再商品化等有關的費用。目前,日本規定的4種廢舊家電的再商品化費用,每臺電冰箱平均4600日元,每臺室內空調器3500日元.每臺洗衣機2400日元。
另外,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循環經濟的切入點、明確企業在發展循環經濟申的主體作用、加強政府監管、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循環意識等方面均是不錯的經驗。
3、2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
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我國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推動經濟發展的“3+1”模式,即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加上資源再生產業(也可稱為第四產業或靜脈產業)。
(1)小循環—企業層面。選擇典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建立以清潔生產為核心的物質小循環,根據生態效率理念,通過產品生態設計、清潔生產等措施進行單個企業的生態工業試點,減少產品和服務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實現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2003年我國頒布了《清潔生產促進法》,標志著我國依法推進和實施清潔生產新階段的開始。目前,陜西、遼寧、江蘇等省以及太原、沈陽等城市均制定了地方清潔生產工藝政策和法規。我國已在20多個省(區、市)的20多個行業、40O多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計,建立了20個行業或地方的清潔生產中心,l萬多人次參加了不同類型的清潔生產培訓班。有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I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幾百種產品獲得了環境標志。
(2)中循環——區域層面。按照工業生態學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業間形成工業代謝和共生關系.建立工業生態園區。在區域層面.國家環保總局于1999年開始.在山東魯北(化工)、內蒙古包頭(鋁業)、廣西貴港(糖業)、新疆石河子(造紙)等地進行了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試點。目前,通過國家環保總局批準建立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已發展到l7個。其中行業類園區8個,占總數的47.1%.綜合類園區9個,占總數的52.9%;西部地區(內蒙古、新疆、陜兩、貴州和廣西)6個.東部和中部地區l1個.另外還有十幾家生態工業園Ⅸ正在規劃中。
(3)大循環——社會層面.重點進行循環型城市和省區的建立,最終建成循環經濟型社會。在社會層面,從2002年開始,國家環保總局率先在遼寧省、貴陽市進行了循環經濟省市的試點工作,2002年5月貴陽市被國家環保總局確定為全國循環經濟生態城市首家試點單位,同時也成為聯合國環境規戈Ⅱ署全球唯一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目前已在東、中、西部地區開展了建設循環經濟省市試點,由國家環保總局主持論證的循環經濟試點省市達到8個,其中包括2個循環經濟試點省和6個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分別為遼寧省、江蘇省、遼寧盤錦市、山東目照市、河南義馬市、河南鶴壁市、甘肅武威市和貴州貴陽市,其中東部省市4個,中部2個,西部2個。
當一名外國人到一座城市后,最想看的往往是那些最具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如去埃及會想看金字塔,去巴黎想看盧浮宮,去威尼斯要看圣馬可廣場。這些是因為這些城市景觀是這個城市的靈魂,體現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風土民情,濃縮著城市的歷史和祖輩們的記憶,是這座城市最驕傲的精神象征,因此景觀設計一定要重視地域文化。
目前我國城市景觀設計的現狀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歷史文化。目前我國的城市景觀設計領域,存在著過度追求形式美,忽略了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性的現象。從北方平原到江南水鄉,從東南沿海到西部內陸,不管地區的氣候或自然條件差異,工業化的批量生產了大量的城市景觀及建筑物,導致城市出現了“千城一面”的趨勢,人文精神出現了嚴重缺失。
目前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各種相仿的景觀設計作品,一些城市建筑也出現了崇拜、模仿歐美建筑及景觀設計的傾向,把這些工業化復制的景觀設計當作時尚的標志。文化特色的消失使這些城市失掉了自己的靈魂,也消解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我國是一個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鮮明的多民族國家,每個地方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民俗習慣及自然地理特征,這為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融入地域性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地域文化對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性
中國的城市景觀設計起步較晚,發展卻非常迅猛,當前盲目的模仿使城市景觀設計缺乏地域性。我們應把城市景觀當成一個城市文化內涵呈現的載體,使之成為城市發展的動力和精神文化象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一原則,同樣適用于城市景觀設計領域。
現代城市的景觀設計,若能夠將生活、歷史、文化等象征性元素更多地融入景觀形象及設計布局之中,就能賦予景觀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有文化內涵的景觀才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從而使一個人能深刻地記住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
城市景觀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的途徑
設計一個有靈魂的城市景觀,需多方擷取各類地域性文化元素,提取后再以現代設計原則及手法分解、抽取意象并重構,生成一個新的景觀作品,具體獲取途徑如下。
1.擷取當地最輝煌的歷史中的象征性元素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及地域性色彩。城市景觀設計要從這些豐富、海量的地域文化元素中,搜尋設計的靈感和素材。如西安的大雁塔廣場就是成功傳承了地域審美性的示范,此廣場所有景觀小品及建筑都是仿唐設計的,如仿唐朝祥龍造型的路燈,有中國戲曲文化經典臉譜造型的燈柱等,讓人對西安唐朝盛世文化印象深刻。
2.擷取當地傳統建筑或工藝品中的文化元素
中國每個地區傳統的建筑及工藝品,也是其寶貴的城市景觀設計元素寶庫。我們的建筑流派按地域性就可分為徽派、閩派、粵派等,各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古民居更是文化內涵豐富。城市景觀設計時從這些傳統建筑或傳統工藝品中,借鑒其造型元素用于現代景觀設施的設計,如公交車站牌、路燈、街道圍欄等景觀,這些標志性文化元素最能喚起人的情感共鳴。
3.擷取當地傳統紋樣、圖案、色彩中的象征元素
我國每個地區往往也有自己獨特的傳統圖案、紋樣和民族色彩,它們是最能體現當地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如一些傳統圖案、紋樣、色彩除了自身極具美感之外,往往象征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它們背后蘊含的“意”也是被當地人喜歡的關鍵性因素,如蓮花紋樣寓意寶貴吉祥等。因此,這些文化意蘊濃厚的象征性元素,也非常適于城市的景觀設計。
城市景觀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應注意的問題
城市景觀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時,需要將地域文化的精髓與現代設計理念融合,能夠使景觀既具備地域文化特性,又具備現代城市景觀的美感,因此應注意如下問題:
首先,擷取的地域文化元素不能簡單照搬,要深入解析其文化內涵,使之與現代城市景觀能夠在和諧性、協調性、適宜性上都實現統一。其次,擷取的地域性文化元素,需是文明的、發展的、開放的,并不會與新興的、現代的景觀設計的精神內涵相沖突。再次,傳承著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也需要融入城市的整體規劃,能夠整體的、立體的呈現出一個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城市的景觀同樣與是一個綜合體,需要綜合、立體、全面的設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