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飲食文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2 17:30: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華飲食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華飲食文化論文

篇(1)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08-0191-03

《紅樓夢》被譽為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從1830年迄今為止近200多年的時間里,先后有無數翻譯家對其進行節譯或全譯。《紅樓夢》有將近20多種文字的譯本,近60多種譯本,其中全譯本有12種[1]。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最能反映各民族的特色文化,而《紅樓夢》這部經典名著中的飲食詞匯就是代表中的代表。本文從勞倫斯?韋努蒂提出的“歸化”與“異化”的翻譯理論出發,以《紅樓夢》的兩個英譯本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和借鑒譯者們的翻譯手法,以便更好地促進兩種文化的交流。

一、文獻綜述

目前,對《紅樓夢》英譯本很多,比較著名的全譯本有《The Story of the Stone》,由英國漢學家David Hawkes(大衛?霍克斯)翻譯的前八十回,其女婿John Minford(約翰?閔福德)翻譯的后四十回;《A Dream of Red Mansions》,由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與戴乃迭夫婦翻譯[1]。

國內《紅樓夢》英譯本研究主要集中在:(1)人名的翻譯。陳、曾莉[2]從文化差異角度分析譯本人物姓名翻譯上的中國文化缺失現象。(2)顏色詞的翻譯。汪小祥[3]針對漢英顏色詞的情感意義和社會文化涵義的異同,提出采用歸化、異化、異化加注、拼音加注等多種翻譯方法。(3)服飾詞、配飾詞的翻譯。朱學帆[4]通過分析兩個英譯本中服飾詞的翻譯,說明不同的翻譯策略能達到不同的翻譯目的。(4)宗教文化的翻譯。梁書恒[5]從宗教文化的角度探討兩個全譯本的翻譯,揭示了不同的翻譯策略。(5)民俗詞的翻譯。王紅英[6]提出,任何翻譯策略及翻譯手法都會造成文化流失現象,譯者只能在不完美中尋求完美,以搭建文化傳播的橋梁。(6)委婉語、習語、典故、俗語的翻譯,如劉金保的《〈紅樓夢〉中死亡委婉語翻譯研究》[7]。

二、“歸化”和“異化”理論

勞倫斯?韋努蒂是美國著名的解構主義翻譯思想的倡導者。在語言的發展進化中,德國著名的翻譯學家和哲學家施萊爾馬赫在研究過程中提出了“歸化”、“異化”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在語言翻譯界引起很大。從總體上看,勞倫斯?韋努蒂的翻譯思想主要體現在《譯者的隱身》一書,他認為“歸化”翻譯始于17世紀時期的英國,而“異化”翻譯形成于德國古典時期和浪漫時期。他將“歸化”和“異化”這兩個概念對立起來,使之分別代表一正一反兩種翻譯態度。

當今世界中,英美文化由于其國家在政治、軍事以及經濟方面雄厚的實力而成為主流文化(dominant culture)。在翻譯策略上,為了反對文化霸權主義,韋努蒂提倡“異化”的翻譯策略:“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n English can be a form of resistance against ethnocentrism and racism, cultural narcissism and imperialism, in the interests of democratic geopolitical relations.”也就是說,“異化”的翻譯模式就是打破原文中的語言構成方式,打散原文中的語言規則,用不順暢、不常見的表達形式來揭示語言中需要填充的部分,并將這部分內容進行“混亂”處理,確保需要覆蓋的段落能夠被變相地“保護”起來。所以,“異化”翻譯模式也被稱為是“暴力翻譯文化”,是翻譯者軟化英語“暴力”翻譯的重要手段,保護被翻譯的對象不受外部語言的入侵,防止破壞原文語言的構筑氛圍[8]。

勞倫斯?韋努蒂逐步吸收了多方位的構成主義,并在哲學的范疇上不斷開拓,將需要翻譯的語言、文學歸納成為一種全面的理論文化,通過“歸化”“異化”的多項處理手法,強調譯文內在的引申含義,使被翻譯的作品中也能夠保有和原文一樣深刻的藝術性和文學性。

三、楊憲益和霍克斯兩個版本比較

下面就借助韋努蒂的“歸化”和“異化”翻譯理論對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的英譯本(以下簡稱楊譯)與大衛?霍克斯及其女婿約翰?閔福德的英譯本(以下簡稱霍譯)中的飲食詞匯翻譯進行比較。

(一)關于“茶”的翻譯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紅院劫遇母蝗蟲”中,賈母來到櫳翠庵,妙玉招待吃茶,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9]

楊譯:“I don’t drink Liuan tea,” said the old lady.”

“I know you don’t,” replied Miaoyu smiling. “This is Patriarch’s Eyebrows.”[10]

霍譯:“I don’t drink Lu-an tea,” said Grandmother Jia.

“I know you don’t,” said Adainantina with a smile. “This is Old Man’s Eyebrows.”[11]

楊譯采用了中規中矩的普通話,而霍譯采用了大別山區的安徽方言,是典型的異化翻譯,突出了濃厚的中國本土語言特色。在諸多紅學研究家中,很多探究者都認為“老君”的意思是“壽星”的又一別稱。顧名思義,“老君眉”指得就是高額頭壽星臉上彎彎的眉毛。楊譯保留了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象,為歸化翻譯,霍譯采用了異化歸化相融的方法,更為通俗易懂。在茶名的翻譯上兩者也是各有春秋,如“楓露茶”,楊憲益譯為“maple-dew tea”,“普洱茶”譯為“puer tea”,“女兒茶”為“nuer tea”,“龍井茶”為“Longjing tea”,這種直接采用漢語拼音的翻譯方法在認識論上屬于異化,在方法論上屬于音譯,幾近零翻譯。而霍克斯全部采用了音譯法,將“楓露茶”譯為“Fung Loo”,用了粵語。在“茶”的翻譯中,楊憲益重在使英文讀者能夠跨越文化和語言的障礙更好地理解原文,但對于他們來說都無法從話語表征樣式上看出這些茶的信息,這種處理方式帶著歸化的色彩與筆法,喪失了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而霍克斯旨在將東方元素傳遞給英文讀者,渲染神秘色彩,體現了典型的異化論翻譯方法。

(二)關于“酒”的翻譯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中,林黛玉正在醞釀作詩,想喝一點酒,斟了半盞,看看卻是黃酒,于是說:“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寶玉連忙回答:“有燒酒。”便令人把“合歡花浸的酒”燙一壺來[9]。

楊譯:“By now she had poured half a cup and could see it was yellow wine. … ‘What I really want is mouthful of hot spirits.’”[10]

霍譯:“… But it proved to be yellow rice-wine, whereas what she wanted was spirits.… ‘What I really need is some very hot samshoo.’”[11]

Wine本指葡萄酒,后經演變指酒的總稱,霍譯較楊譯加了解釋,更容易被英文讀者所接受。“燒酒”就是白酒,即蒸餾酒,英文中有表示白酒的詞spirit,楊譯從翻譯方法論來說是意譯,從認識論層面來說是歸化翻譯。霍譯所使用的“samshoo”充滿異域風情。samshoo又作samshu,是取漢語“三燒”的音,表示“燒酒”。中國元代曾將“燒酎”稱呼“燒酒”,“酎,三重醇酒也”[12],意為酒經過三次蒸餾發酵而得,如今日語中的“燒酒”也寫作“燒酎”。霍譯采取的是歸化與異化相融的翻譯法。在“酒”的翻譯中,楊憲益常用直譯的方法,如將“惠泉酒”譯為“Hui Fountain wine”,“西洋葡萄酒”譯為“western port”,“紹興酒”譯為“Shaoxing wine”,在認識論上屬于異化翻譯。霍克斯多采用“XX+ wine”的形式,如將“惠泉酒”譯為“rice wine”,“西洋葡萄酒”被翻譯成為“West Ocean grape wine”,“紹興酒”則被譯為“Shaoxing wine”。由此可見,兩位譯者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楊憲益較多地使用異化翻譯,以貼近與英文讀者的距離,而霍克斯較多地使用歸化翻譯,在英文讀者與譯文之間營造陌生感。

(三)關于“點心”的翻譯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秋爽齋偶結海棠社蘅蕪苑夜擬題”中,襲人端過兩個盒子,先揭開一個,里面裝的是雞頭和紅菱兩樣鮮果,另一個碟子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9]。

楊譯:“The first she opened contained fresh caltrops and euryale seeds, the second, powered chestnut cake sweetened with osmanthus.”[10]

霍譯:“Aroma… put foxnuts and caltrops in one and a saucerful of chestnut fudge (made of chestnut puree steam-cooked with cassia-flavored sugar) in the other.”[11]

楊譯淡化了點心的制作方式和餡料樣式,但用動詞“sweetened”來翻譯名詞“糖”,采用了描述性的翻譯,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屬于歸化翻譯。霍譯用“fudge”代替“糕”,cassia指的是英文讀者常用作香料的“肉桂”,與漢語中的桂花有所出入。puree指的是“泥狀的醬”,在西方食物的制作方法中常將配料做成泥狀的醬。在“點心”的翻譯中,楊憲益主要采用淡化點心的制作方式,翻譯方法論層面上多直譯,且簡化翻譯,在認識論多屬于異化翻譯法。而霍譯本不僅譯出了原材料,還增添了許多英文讀者所熟悉的點心詞,將其轉化為在味道和氣味上更能讓英文讀者感到熟悉的口味,較多地采用了歸化翻譯。

《紅樓夢》的兩個英譯本在飲食詞匯翻譯上都帶有歸化和異化的色彩,但在細微處卻極為不同。楊譯本多直譯,講究的是文章直線式翻譯方式,從翻譯策略上來看可稱為一種保守型的翻譯方法,以便在不影響解讀的情況下,加深文本的信息內涵,從而強化翻譯之后的思想特性,最大程度地維持讀者閱讀時的流暢感。而霍譯本多意譯,從翻譯策略來看可稱為張揚型的歸化翻譯,目的在于讓原詞在譯后帶有思想性和回味感,提高英文讀者的閱讀興趣,并讓讀者時刻保持聯想和思考。總的說來,譯者們在歸化的大語境下適量采用異化策略,讓譯本在文化傳遞和翻譯美學方面完美地結合起來。雖然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之處,但仍不失翻譯名著。

參考文獻:

〔1〕馮慶華.紅譯藝壇――《紅樓夢》翻譯藝術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1-2.

〔2〕陳,曾莉.英譯版《紅樓夢》中姓名翻譯的文化缺失[J].文學教育,2015,(08).

〔3〕汪小祥.論《紅樓夢》顏色詞翻譯[J].外國語言文學,2010,(03).

〔4〕朱學帆.《紅樓夢》兩個英譯本中配飾翻譯的對比與鑒賞[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5〕梁書恒.《〈紅樓夢》中的宗教文化與翻譯[J].考試周刊,2014,(96).

〔6〕王紅英.論楊憲益、戴乃迭和霍克斯《紅樓夢》英譯本中節慶民俗詞匯的文化傳譯[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7〕劉金保.《紅樓夢》中死亡委婉語翻譯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

〔8〕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9〕(清)曹雪芹,高鶚.紅樓夢[M].湖南:岳麓書社,2001.

篇(2)

俄羅斯處于中高緯度地區,氣候寒冷,不利于農作物的種植。所以,俄羅斯人可用的食材算不上很豐富。以面包為主食,面包分為白面包和黑面包。俄羅斯人把粥視為面包的“始祖”。俄羅斯民間有句諺語是“粥——我們的母親,黑麥面包——我們的父親”。在俄羅斯,土豆被稱為是“第二面包”,與圓白菜、胡蘿卜和洋蔥一起,是俄羅斯人一年四季不斷的“看家菜”。豐富的森林和湖泊、河流帶給俄羅斯人野味菌類、山果和海鮮魚蝦。俄羅斯飲食中副食主要有肉類(牛羊肉為主)、牛奶、奶酪、香腸、魚類、禽蛋和塊莖類蔬菜如土豆、圓白菜、胡蘿卜和洋蔥等。

二、餐具的差異

在飲食的餐具的使用上,中俄兩國差異很大。眾所周知,中國人用筷子夾菜,用湯匙喝湯、用碗盛飯。而俄羅斯人用刀叉吃牛排、喝湯則用專門的湯匙。中國的餐具在材質上以瓷為主,兼有銅、不銹鋼等。中國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輔之以匙,還有各種形狀的杯、碗、盤、碟。在中國講究美食要用美器配,根據菜肴的特點來選擇器具,煎炒、炸爆等無湯汁的宜用平盤;燉、燴、汆等湯汁較多的則用碗、盆。餐具還要菜肴的形狀相統一。例如,魚類才適宜用長盤,丸子類的宜配圓盤。另外,餐具的色澤和菜肴的顏色也要相協調,例如,深色系的菜要配淡色器皿,而淡色系的菜要配深色器皿。俄羅斯人的餐具體系龐大,無論是刀子、叉子、湯匙還是盤子,都有各種形制。例如刀又可以分為食用刀、肉刀、魚刀、奶油刀、水果刀等;叉可分為肉類用、魚類用、前菜用、甜點用;湯匙分為前菜用、湯用、咖啡用、茶用等。依照不同料理的特點配合使用不同形狀的刀叉。

篇(3)

烤肉坑昨天晚上開始就在慢慢地燃燒,現在應該已成了充滿玫瑰紅余燼的長槽,肉在火槽上面的鐵叉上翻動著,肉汁滴下來流進炭火里咝咝作響。……巨大的鐵湯鍋里發出烤肉調味汁的香味,飄浮著布倫茲維克燉菜。”“谷倉后面總設有另一個烤肉坑,客人的家用奴仆車夫和貼身女仆可以在那兒吃紅薯,玉米餅和黑人最珍愛的菜肴豬內臟,應時的季節還有西瓜,足夠他們飽餐一頓了。”(米切爾,2003:111)從這里我們似乎看到西方party的雛形,滿叉的豬肉、雞肉和羊肉在鐵叉上翻動著,一個個黑奴舉著托盤在客人中間忙碌地穿梭著服務,男士們手里捧著高腳杯高談暢飲著。但是很快戰爭就把他們的奢侈生活帶走了,查爾斯頓被北方的炮艇嚴密封鎖之后,“成千上萬桶面粉,成千上萬箱咸肉都記在車站旁邊聽憑腐爛變質。”(米切爾,2003:283)到1864年,隨著貨幣一次次地貶值,物價再次瘋長。

“牛肉、豬肉和黃油賣三十五元一磅,面粉一千四百元一桶,蘇打一百元一磅,茶葉五百元一磅。”(米切爾,2003:336)然而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好客大方的貝蒂姑媽卻決定來一場“炸老公雞宴”:“那只雄雞雖然老,大家總算分到一塊在嘴里嚼嚼,作料是玉米粉和洋蔥,此外是一碗干豆,很多飯,還有一碗鹵,不過那鹵像水一樣稀,因為沒有面粉調不稠。”(米切爾,2003:353)當兵的人接二連三地收到家里的“饑餓信”:“今年田里沒有人耕作,一點收成也沒有,我們快要餓死了。軍需隊把小豬捉了去,你好幾個月沒寄錢回來了,我們靠吃干豆生活。”(米切爾,2003:355)貝蒂姑媽的炸雞都可以拿來宴會賓客朋友了,日常飲食就可想而知了。“斯卡利特匆匆咽下幾口玉米粥,一點加咖啡的干薯片,便跟隨那幾個姑娘去醫院當看護了。”(米切爾,2003:363)而當戰火燒到亞特蘭大市民們逃城后情況就更慘了。

日常三餐都被玉米粥玉米餅代替。“韋德沒有像往常早晨那樣吵著不吃他不喜歡的玉米粥,斯卡利特一勺勺喂著他,他默不作聲地吃著,和著開水無聲地咽下去。”(米切爾,2003:423)逃回塔拉之后,斯卡利特決定肩挑生活的重擔,她挎起籃子走進菜地找吃的。“……蘿卜和卷心菜由于久旱缺水而枯萎了,蔓生的腰果和蠶豆雖已枯黃但還可以食用。她在菜畦上坐下來,用哆哆嗦嗦的手挖土刨菜,慢慢地把菜籃裝滿了。今晚塔拉莊園可以改善生活了,盡管沒有肋條肉和菜一起煮湯。或許可以拿迪西用來照亮的豬油來調味。”

戰爭打亂了閑散奢華的生活,死亡和戰爭都不能讓她流淚,但每當斯卡利特回憶昔日的美味佳肴時卻淚如泉涌。“面包卷,玉米松餅,小點心和雞蛋餅,每樣都滴著黃油,這是每餐都有的。餐桌的一端是火腿,另一端是炸雞,燉白菜漂浮在呈現虹彩的油湯里,蠶豆在顏色鮮亮的花瓷盤里堆成小山,還有炸南瓜,燜秋葵,稠得可以切塊的胡蘿卜奶酪醬。甜點有三種:巧克力千層蛋糕,香草杏仁果凍,摜奶油蛋糕。”(米切爾,2003:517)而如今飯桌上只有干豆,蘋果,紅薯,花生和牛奶,但還不夠多,每天早晨半夢半醒的時候,她蜷縮在床上期待著聞見煎熏肉和烤面包卷的香味,她使勁聞著接著就醒了。米切爾的小說之所以能夠跨越國界跨越時代能引起全世界的讀者的共鳴,除了愛情描寫,小說中對戰爭中人們苦難生活的描寫也功不可沒,像上文提到的戰后人們飲食上的拮據和斯卡利特一家的饑餓也在讀者的心里投下暗示,人類的苦難也是不分國界和時代的。

作者:樊袁利單位:西安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篇(4)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蘭州牛肉拉面是蘭州的著名風味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的蘭州牛肉拉面就好像綿延萬里的古絲綢之路一樣。始于清朝嘉慶年間(1799年)的蘭州牛肉拉面,從河南省懷慶府清化陳維精處學成的系東鄉族馬七六帶入蘭州的,后經后人陳和聲、馬寶仔等人以“一清(湯)、二白(蘿卜)、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面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面的標準。在其后兩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以面質精細、肉爛湯鮮的一碗面享譽天下,蜚聲中外,讓全國各地的人民了解了蘭州牛肉拉面,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食客的好評和榮譽,被譽為“中華第一面”,成為餐飲業的一束奇葩。中國哲學作為東方哲學的代表,最主要的體現是宏觀、直觀、模糊以及不可捉摸,而前面講的這種飲食觀與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是不謀而合的。調和是中國菜肴的主要制作方法,而調和出一種美味使人們在用餐時所向往的,這種調和所講究的就是適度、分寸,就是菜肴中所有的物料以及配料的配合,這也就是說明了中國哲學的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

(二)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

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西方人講究的是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等等其他的營養品,最重要的是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西方哲學的特點是形而上學,而西方的這一哲學體系同他們的飲食觀念是相適應,食物之理味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食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他們之間相互連貫,便結成形而上學哲學。肯德基炸雞,全世界的肯德基炸雞幾乎都是一個味,包括他們的產品包裝、用餐環境的裝修以及服務員的穿衣幾乎都是一樣的。肯德基炸雞油的溫度、時間以及每次放置幾塊,這些都是機器設置好以及嚴格要求的,我們只需要嚴格遵守以規范行事,這是為什么全世界的肯德基都是一個味道的原因。另外,配料的預備、調料的添加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這些都是規范化的烹調的基本要求。

二、中西飲食差異的原因

中國人一向以“和”與“合”為最美妙的境界。中國文化的精髓之一的體現就是和諧,同樣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也滲透著和諧。在烹飪中“,和合”的思想體現為“五味調和”,就是說,烹制食物時,“五味調和”的基礎是保留原味的自然之味,而指導這一調和就要陰陽五行的基本規律。“共享”的方式是中國人請客吃飯所采取的,大家喜歡圍聚一席,共享良辰美景,共品桌上佳肴,這種集體主義思想大概源于“飲食所以合歡也”,強調一個“合”字。強調個人主義為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個人價值觀,個人價值觀與尊嚴對西方國家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個體的特征與差異極其注重,這種與中國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取向也必然體現在西方飲食上。西餐中除少數湯菜,如肯德基里面的蔬菜鮮蔬芙蓉湯,是一碗里面是多種素菜原料集中在一起熬制而成之外,正餐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魚就是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及時有搭配也是在盤中進行。例如,肯德基里面的“黃金咖喱豬扒飯”,就是一個盒子里面下面放一勺米飯,米飯上面的一邊是豬扒,而另一邊則是煮青豆,加兩片番茄即可。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味道上各種原料互不調和,涇渭分明。“西方重分別”的社會文化都在以上體現出來。另外,西方人請客吃飯一分餐制奉行。首先是根據自己的喜好想吃什么就點什么,各點各的菜,按照自己的用餐習慣隨意添加調料,彼此互不影響,連極小的孩子都有專門的高凳子,自己的一份菜,一套餐具,這也表現了西方對個性得尊重。

篇(5)

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在20世紀末期明顯加快。電視傳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同樣面臨著全球化問題。電視作為全球化時代的風向標,對整個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過程發揮著重要作用,并日益成為一種影響政治的社會公器。

從世界范圍來看,自1984年美國新聞總署開辦世界電視網,首次把電視節目推向全球以來,美國的三大廣播網、英國BBC、德國官方的衛星電視臺,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亞、日本等西方國家相繼實施了發展衛星電視的全球戰略。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馬來西亞和拉美的一些國家也紛紛發射和租用衛星,進行節目跨國乃至跨州覆蓋。

而以我國為例,隨著世界貿易組織的順利加入,電視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人們也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外國的電視節目或受到外國電視文化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的下,國內的許多研究者們紛紛高呼"狼來了",呼吁建構電視文化。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也有些人對外國的電視節目持完全排斥的觀點,認為在這些節目面前,受眾沒有任何抵抗力。文章就單從文化認同這個方面出發,來批判這種觀點的不合理之處。

首先要明了的是文化認同的概念。文化認同(culturalidentity)指個體對于所屬文化以及文化群體形成歸屬感(senseofbelonging)及內心的承諾(commitment),從而獲得保持與創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

文化認同往往以某種象征而與不同的民族、歷史、傳統和觀念聯系起來,成為集體動員的符號和標志。如國旗的布料與顏色與其他的布料和顏色并沒有本質的差別,可是一旦獲得文化象征的地位,它就具有了某種魔力,代表了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化認同對于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有了文化認同的保護,即使在外來文化猛烈襲擊的今天,本土文化也很難在短時間內迅速崩潰。

一般而言,在電視全球化過程中,文化認同的穩定性主要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一、本土節目吸引力

新聞價值具有"五性"原則,其中包括接近性。接近性又分為地理性接近和心理性接近。文化產品也是一樣。本土文化產品的競爭優勢在于它們擁有文化相近性,熟悉的語言及文化背景使本土傳媒產品更容易被受眾理解和產生共鳴。一般而言,在文化層次相當的情況下,觀眾對本土的電視節目總是有所偏愛的,只有當他們發現外國的電視節目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內容上都比本土電視節目要優越時,觀眾才可能放棄本土的電視節目而選擇外來的。不少研究表明,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主要都是本土生產的。在亞洲7個國家中,名列前20名的電視節目絕大多數都是本土制作的。

在我國,本土節目吸引力主要體現在民生新聞和方言節目兩個節目形式中。這兩種節目都是近幾年興起的節目形式。這兩種節目的收視率都創下了新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與受眾的生活接近,有著共同的生活基礎,同處于一個文化環境中,自然就容易引起受眾的興趣。

民生新聞中有很大部分是關注老百姓的生活瑣事,而且這些瑣事經常與觀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江漢風》就是這樣的一檔民生新聞。雖然它只是荊州電視臺這樣一個市級電視臺的一個子欄目,卻是江漢平原家喻戶曉的一個電視新聞品牌。自從2004年改革以來,它以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根據AC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江漢風》在荊州地區所能收看到的所有節目中收視率排名位居第一,在荊州地區特別是偏遠的農村,不知道《焦點訪談》的大有人在,沒看過《江漢風》的則寥寥無幾。為什么在荊州,一個地區電視臺的新聞欄目壓倒了眾多名牌新聞欄目呢?編排合理形式多樣功不可沒,但最主要的還是內容的貼近性。地方電視臺的受眾范圍可以說就是這個地域內的觀眾,這樣它的收視群體是相對狹小的,在這個地域內的觀眾對這個地域的文化有著一種潛在的文化認同的心理。在同樣的文化背景下,觀眾當然更愿意看那些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電視節目。

另外,方言電視節目也正在各地升溫:四川話、陜西話、廣東話、湖南話等各地方言紛紛登上熒屏,其收視率不斷攀升。如重慶衛視的《霧都夜話》用濃郁、地道的四川話演繹百姓故事和凡人生活,當地觀眾稱其"比連續劇還要好看"。杭州電視臺的《阿六頭說新聞》,其原汁原味的杭州話,不僅使節目成為"票房冠軍",還贏得了"全國百佳電視欄目"榮譽。

方言節目為什么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績呢?方言作為一種地域文化的載體,它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不同地方的方言就是這個地方文化的一種表征。這種文化往往是被區域范圍內的普通民眾普遍接受的文化,該區域的民眾也對承擔這類文化的方言有著強烈的認同感。傳播范圍大、傳播效果好的電視媒體將方言的這個作用發揚光大,為當地受眾提供了一種精神上的歸屬感和安全感,能夠引發文化和情感的共鳴,從而達到了傳播的效果。

二、受眾能動性

受眾在觀看電視時,并不像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沒有自己的思想,為電視所左右,僅僅只是"沙發上的土豆(potatoonsofa)"。相反,受思維定勢的影響,受眾還常常對外來節目進行本土化和個人化的解讀。

如美國學者凱茨與利比斯對于《豪門恩怨》的解讀研究就體現了這一點。他們把觀眾依據階級背景、教育程度與種族分成50個組群,每個組群三對夫婦,這樣做的理論假設是:看電視的過程是一個社會互動過程而不只是個人行為。研究的結果表明,在穿越不同文化背景的時候,文本的意義、內容與效果都必然產生極大的變化。不同種族的人在觀看同一劇作的時候都把自己所屬之種族的價值觀帶了進去,比如有一個摩洛哥的猶太人看后的評論是:"雖然他們有錢,但是我的生活方式比他們高明"。

由此可以看出,觀眾是主動而積極的,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般被動、消極、無能且愚昧,他們建構意義的行為實際上是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中與文本進行的"協商"。這一協商的過程相當細膩復雜,觀眾的反省批判能力、他們的文化價值對于外來文化的操縱與"洗腦"功能的抵抗能力,比某些學者想象中的要強很多。正如湯林森指出的:"認為文本能夠穿越各個文化疆界而仍然分毫無差的說法,并不可信。"

英國文化研究學者霍爾的《編碼/解碼》一文中也涉及到了這個方面的內容。霍爾認為,電視內容可視為由符號構成的文本,任何文本都不止一個單一的意義,多數文本都能被不同的觀眾以不同的方式解讀。霍爾一再強調"編碼與譯碼之間沒有必然的一致性"。人們的社會處境同他們從電視節目中得出的意義之間存有必然的相關性,對此,霍爾舉出三種假想的解讀立場,即"支配-霸權立場"、"協商代碼或協商立場"和"對抗代碼或對抗立場"。與此對應的三種解讀方式為"支配式解讀"、"協商式解讀"和"對抗式解讀"。受眾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認知對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讀。

事實也是這樣。即使同是中國的觀眾,由于各地區之間的文化背景不同,各自的身份和處境不一樣,也會采用多樣的方式來解讀電視節目。如果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傳播中,這種現象體現得更為明顯。例如,在"9.11"事件中世界各地人民看到的電視畫面大致是一樣的,但是彼此對世貿大樓倒塌造成巨大傷亡的反映則不同。有人同情,有人慶幸,尤其是比較一些與美國敵對和友好的國家人們的反映后,更是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帶來的巨大差異。

三、刻板印象與文化偏見

刻板印象(Stereotype)即社會刻板印象,也稱"固定的成見",由美國政論家和輿論學家李普曼在《輿論學》中首先提出,后來又有人將此提法泛化為"澆鑄鉛版論"、"刻板印象論"等,主要是指人們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

刻板印象與其他文化現象一樣,也具有歷史繼承性。因此,在同一社會文化群體中,刻板印象具有相當的一致性。由于歷史的沉淀,每個民族都可能對其他民族或整個世界形成一些相對固定甚至獨有的看法,這些看法可能會隨著民族文化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成為本民族的集體無意識。一個民族的刻板印象往往與社會政治、經濟、歷史、心理等各種因素復雜地交織著。因此,即使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以電視為代表的強勢媒體對受眾狂轟亂炸,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他們本民族的刻板印象。

文化偏見與刻板印象類似,也是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不同的是,文化偏見更多地體現在族群之間,同時也具有歷史繼承性。在電視全球化的過程中,文化偏見通過傳者更加明顯地體現在受眾面前。如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電視節目中,要么有意無意地忽視發展中國家的存在,要么只是報道其陰暗的一面,而對其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績視而不見。正如塞繆爾·亨廷頓所認為的那樣,"每一個文明都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歷史當做人類歷史主要的戲劇性場面來撰寫。與其他文明相比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

四、民族國家限制外來傳播

自世界經濟趨于全球化,民族國家的自主性稍有轉弱的傾向,但它對于人們的文化認同仍然是最具決定性的。

在文化帝國主義的壓力下,民族國家為了使國家不至于被外界同化,除在軍事上加大資金投入外,也會注重對傳媒的控制。尤其是電視這個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效果好的媒體。盡管電視全球化已經逐漸成為現實,但很多國家尤其是亞洲仍然維持著"防外"的傳統,害怕它們的社會和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污染。

為了抵制外來文化的入侵,民族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規定外來節目的最高比例,或者縮短外來節目的播出時間,有選擇地引進外來節目,等等。

在民族國家權力控制之下,傳播媒介通過對自身主體文化和其他文化進行有意識的甄別遴選,強化或淘汰某種特定的文化構成,使特定的文化體系表現出合乎其目的性的總體景觀,從而發揮出賦予文化身份、制造文化認同的涵化功能,加強了社會成員的全體歸屬感,實現了其社會整合的目標。

總而言之,在電視全球化的影響下,一個國家的本土文化雖然可能會隨著文化移轉和文化雜交而演變,但它的文化基因仍然是相當穩定的。經過長久的歷史積淀形成的文化邊界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源自種族、歷史、血緣、宗教的文化認同更是如此。

參考文獻

[1]楊宜音.《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和創新為例》,張存武,湯熙勇主編.《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臺北華僑協會總會出版,第407-420頁.

[2]李良榮.《新聞學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頁.

[3]陳韜文.《電視全球化與文化認同:亞洲背景下的理論思考》,《全球化與文化間傳播》,郭震之主編.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

篇(6)

企業文化是一種組織觀念形態的價值觀、新年、處事方式等方面的體現,是一個企業指導思想、發展戰略、經營哲學、價值觀念、道德規范的統稱,在中職德育工作中引入企業文化,既滿足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又滿足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要求,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所有經營理念的精髓,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在德育教育中引入企業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提前樹立一種企業規范意識,并增強其對本身工作的認知,可以一定程度上和企業進行提前的磨合,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就業,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自身職業道德素質,可謂一舉兩得。

企業文化的引入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式:

1.改換管理制度。引入企業規章制度

中職學校可以根據不同企業對于員工要求的不同規章制度,選取其中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規范進行改寫,將其作為學院自身管理制度,同時可以將這些規章制度印制成冊發放給學生,,進行校規校紀的宣傳。發放《學生管理》手冊,設立學生禮儀標準課程,按照一部分企業的培訓方式進行德育培訓,根據不同企業的管理文化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培養,力求使學生可以最快的實行企業職位需求,提高自身價值。

2.創建企業文化環境,引入企業文化

孟母三遷的故事每個人都聽到過,從古至今環境對于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什么樣的環境會產生什么樣的人,因此良好的規范性人文環境是一個成功職業學院所必須的,在德育教育的同時,將企業標語、條幅張貼在學校各個位置,可以使企業文化潛移默化的對學生產生影響,例如福田汽車的標語:“熱情、長信、永不止步、團體第一”等等,這些此舉可以在無形中對于學生的思想理念進行修正,使其在充滿企業風格的環境中慢慢熟悉,學習這些企業的知識,做到事先了解。

3.樹立成功典型

眾所周知,讓人相信一件事情沒有比現身說法更令人容易接受的方式了,再引入企業文化的同時,將已經成功并在企業變現優秀的畢業生請來進行演講和宣傳,可以使校園中的學生對校外工作環境進行了解,通過優秀畢業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單可以對宣傳企業規范,進行更好的德育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更加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成功的渴望,使其產生對于優秀完成工作態度的向往,采用更近距離,更貼近其目的的方式進行管理宣傳,可以使對于學生素質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定期舉辦德育活動,融入企業文化元素

校園活動可以增加學生對于學校的歸屬感,定期舉辦輕松競爭性的校園活動,并將企業文化要素融合進去,例如以企業名稱為所舉辦的活動命名,拉攏企業為獎品提供贊助,經常在活動中介紹企業領導的名單等方式,可以促進企業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縮進兩者之間距離,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競爭意識,更加有利于企業的人才選拔,有利于院校對于優秀學生進行重點培養,使學院生活豐富多彩的同時,也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打下良好的基礎。

5.實踐與教育相結合

有很多東西在學校中是學不到的,校園并不是社會,經常安排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踐學習,可以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企業的生產結構模式以及管理規則,使其對于企業產生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時也有助于企業對于學生技能掌握程度進行把握,更大程度上的拓展了教育活動的空間,拓展了學生的眼界,使其對于企業的嚴格規定產生深刻印象,了解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使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有目的性的學習,一定程度上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也可以是企業與學校的教育更加緊密的貼合在一起,增強德育工作的效率。

除安排企業實習外,將企業優秀領導、技師邀請到學校進行課程講解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方式,理論終究是理論,無法提高自身職業技能的熟練度,但是如果是從多方面感官來進行的技能教育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與專業知識相比,工作經驗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隨著對職業認知的成熟,學生的素質教育也會隨之更上一層樓。

6.培養優秀意識

主要方法是學校通過長期與優秀企業簽訂合同提高自身知名度,同時對內對學生進行優秀意識教育,消除其由于考試分數過低或其他一些原因產生的自卑意識,努力改善學生對于技術職業的看法,增加職業榮譽感。同時通過對合作中優秀企業的宣傳,提高學生對于學校的歸屬感,增加其優越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更好的對學生開展道德素質教育。

總之,道德素質一直是每一個企業都看重的考核內容,一個人如果自身道德修養有問題,無論其職業技術到達何種高度,都會猶如一顆定時炸彈一般,不知道在何時便會給企業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害,因此作為培養學生就業為目的的中職學校,德育教育是作為教育的主體進行的,在德育教育中引入企業文化,有利于讓學生提前感受企業管理的規范性,企業的理念、企業的元素內涵、企業的管理模式來要求學生,才能培養出一流的工作者,才能從根本上糾正學生的道德缺陷,才能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和就業。

參考文獻:

[1]當前職業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教書育人,2008

篇(7)

中圖分類號:G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0-0149-02

什么是韓劇?狹義的理解,韓劇是一種特定的藝術形式;廣義的延伸,實際上我們常說的韓劇有著的定勢的文化內涵,是對外來韓國文化的別稱。因此,本文基調是,韓劇本身實際上不能簡單地作為一般電影藝術形式來看待,在很大程度上,我們還是把它看做一種以連續的電視劇為載體的流行文化。我們首先對韓劇作一個大致的了解。

一、韓國電視劇的制作與播出介紹

(一)韓國電視劇的類型

韓國電視劇的類型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家庭倫理劇、青春偶像劇、歷史劇或雜劇。家庭劇篇幅很長,100~200集不等,內容主要是以倫理親情為主線,體現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維護。情景喜劇也包括在內,以小人物的生活為背景,主題更為突出,針對現實矛盾,以探討為主,演出形式主要是日日劇,每集20~30分左右,周一至周五播出。青春偶像劇以愛情為主線,是“韓流”的中軸,青年人的最愛。月火劇(周一周二播出)和水木劇(周三周四播出)是主要形式,每周更新,每集1小時左右,長度最短,以16集居多,20集左右的也不少。歷史劇則以歷史上的宮廷生活、歷史人物、歌妓、商人等為對象,意在對韓國歷史文化的傳承與贊揚,對民族文化認同的維護和民族精神的歌頌。集數劇中,有長有短,30~50集不等。

(二)韓國電視劇的制播環境

韓國電視劇制作以國家廣播公司KBS(國營)、文化廣播公司MBC(民營)、首爾廣播公司SBS(民營)為主,三大廣播公司自己獨立制作的電視劇占韓國總電視劇的65%。另外,也與獨立公司合作制作,近年來,獨立制作公司的份額在逐步增加,從2000年開始,由獨立公司制作的電視劇占韓國市場的1/5,并以上升勢頭發展[1]。在電視劇制作過程中,韓國的PD(producer director)和編輯有著特殊的地位。PD相當于中國的導演和制作人,一部電視劇,PD是核心。他掌管故事大綱、演員選擇、拍攝、費用開支、后期制作等所有過程,工資很高,但也最累。編劇構思一部劇的輪廓,寫上約1/5的內容就可開始拍攝,但是在拍攝過程中,編劇要不停進行構思創作和修改,由于韓劇采用邊制邊播的制作模式,在接下來的3個月的時間里(一部韓劇的一般的制作周期),編劇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從第一集電視劇開始到最后一集結束,編劇要不停地修改自己的作品,其工作量之大和PD不相上下。韓劇的播出機制采取分級制和伸縮長短集數,以市場和收視率為導向,停播或延長集數主要在于觀眾的喜愛程度,競爭非常激烈。

二、韓劇在中國流行的文化原因

(一)韓劇自身的文化特征

韓劇最初是在學習借鑒日劇的制作經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是在借鑒的過程中,韓劇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總的來說,韓劇體現了以東方文化為底蘊,整合西方現念,融合民族特色的韓國文化,融傳統和現代為一體,非常受觀眾喜愛。

1.家庭劇對傳統的繼承

韓國的家庭倫理劇體現了對儒家傳統文化的很好繼承與維護。三世同堂,長幼有序,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婆媳融洽是彰顯的主題。傳統倫理貫穿人物行為,尤其是劇中家長,刻意突出“家”的特色,在細節上不遺余力描繪。通過家長里短的小事來反映現實生活。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如《看了又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傳說中的七公主》《不屈的兒媳》。

2.偶像劇的唯美和時尚主題

韓劇的戀愛是柏拉圖式的,非常純凈與夢幻,像夢一樣美麗,同時又非常時尚。不僅是演員本身,俊男美女,非常亮目,而且劇中演員的職業(醫院、音樂廳、電臺、T臺、服裝公司等)都與時尚有關,劇中人的生活方式都時尚化,包括穿衣打扮配飾、居住的房子家居布置、交通(名車)、出游(風景非常美)和說話風格等[2]。如《星夢奇緣》《天橋風云》《我叫金三順》《秘密花園》。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有將古代和現代融合的傾向,虛構的歷史愛情故事,有著古代的背景和現代的青春愛情。頗為成功的如近期熱播完畢的《擁抱太陽的月亮》。

3.歷史劇的韓國文化特色

韓國歷史劇處處體現著韓國的歷史文化。韓國宮廷生活,韓國的禮儀,古式的穿著打扮,美麗的韓服,精致的韓國美食,韓國傳統的歌舞表演,韓國特有的說話、行走、行為方式等。同時,韓國歷史劇又體現著現代性,鮮明的人物性格讓歷史人物成為觀眾心中的人物。如《大長今》《黃真伊》《同伊》《李算》。

總之,韓劇以親情、友情、愛情三大主題演繹人生的悲歡離合,用健康向上、堅定執著的生活基調譜寫人生真諦,用時尚元素和巧妙包裝把傳統美德與現代都市生活淋漓盡致展現出來[3]。漂亮的演員,精湛的演技,細膩的情感,精美的畫面,感人的音樂,精致的包裝,使韓劇成為炙手可熱的電視大餐。

(二)中國社會的客觀環境

篇(8)

一、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就會滿腔熱忱地主動學習與研究數學,而且強烈希望在本學科上有所成就。根據學生這一特征,我在教學中采取以下措施。

1.選擇最佳授課方案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場所,充分發揮課堂效益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關鍵。由于中學生具有勤思維、善興奮、好模仿等特點,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會讓學生厭煩,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變換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盡量適合學生口味,選擇最佳授課方案,優化教學過程,將講授法、啟發法、自學法、討論法、提問法、講練法等交叉靈活使用。如講數學題時,用綜合法解題有困難時,可以用分析法;用直接證明有困難時,可以用間接證明;正向思維有困難時,可采用逆向思維。克服枯燥無味的單調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全神貫注,感到學習是一種的美的享受,又使學生感到不知疲勞,且有意猶未盡之感,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

2.講究新課導言藝術

心理學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身,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語言要生動、準確、風趣、新穎別致,富有哲理和啟發性。有趣的新課導言,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探求新知識的階段。如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中外古代的數學成就引入新課效果較好:從祖沖之的成就講圓周率;從高斯的故事講等差數列;從國王與象棋發明人的故事講等比數列;從楊輝三角形講二項定理。新課的引入要妙趣橫生,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興趣因素引入新課,善于以語言的情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把學生引入事物的意境之中,使學生的學習趣味盎然,樂此不疲。

二、培養頑強毅力,增強學習意志

心理學告訴我們:意志是意識的能動表現,是人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動并與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心理過程。學生學好知識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因畏難情緒而自我放棄,特別是遇到一些思考難、理解抽象、運算比較繁的問題時,他們往往是缺乏勇氣和頑強的毅力而產生厭倦、懶惰的情緒,最終落伍。針對這種情況,教學時應注意以下三個環節。

1.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自覺性和堅定性是好的意志品質,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同時要樹立學生能學好知識的堅定信念,還要注意運用名人格言以及一些文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等在各自的學科上不畏艱難,勇于攀登,為真理而奮斗的獻身精神和取得成就的動人事例鼓勵學生,以他們為楷模,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此增強學生的學習意志。

2.激發學生對意志的自我鍛煉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尤其是復習階段,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一道題不能省時間、嫌麻煩而只告訴正確的解題思路和答案。而要把解題過程板書出來,解題過程中所走過的彎路也要告訴學生。我們知道完成一道題,雖然你知道解題思路,但要得出最終結果所要用到的知識是很多的,而有些知識是不能只憑正確的分析所代替而事先預想不到的,比如高中數學中的坐標旋轉變換顯得較為明顯;選擇題和填空題也不能只告訴結論,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刻苦鉆研、追根尋底、仔細探究的能力。

三、實行因材施教,尊重學生性格

為了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直、誠懇、熱忱、謙虛、勇敢的性格,在教學中應實行兩個原則:

1.實行分層次的教學原則

在教學中要針對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和個性差異,不同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態度,不同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因材施教。教學內容的深度和進度要照顧大部學生,一方面不能使基礎好、思維敏捷、能力較好的學生“吃不飽”。另一方面也不能使基礎差、思維遲鈍、能力弱的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達不到要求,屢遭失敗而失去信心,所以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多個層次進行。比如把一個班按成績上、中、下編成三個組,布置作業時分別給予難度不同的作業。如上等成績可多布置復習參考題;中等成績多布置習題,而下等成績多布置練習題,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提高學習成績。

2.實行個別指導的教學原則

現代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都主張在班級教學中實行個別指導原則,教學不應以中等成績的學生為目標,而應以全班每個學生為目標。由于教學中難以照顧不同類型的學生,難以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教學,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應貫徹個別指導的教學原則。要善于依靠學生個性中積極的因素,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采取個輔導、查漏補缺的教學方法。對個別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作業的難度,提高評分標準。而對個別成績差的學生擇適當減少作業的難度,降低評分標準或給予適當的幫助。

以上是我片面膚淺的認識,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絕非僅此而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也需要培養非智力因素。讓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使自己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心理學》章志光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篇(9)

口譯是通過口頭表達,將信息由一種語言轉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活動。眾所周知,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表現形式,不同的語言都會反映不同的文化。因此,口譯不僅是跨語言同時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動。在跨文化的交流活動中,對于譯者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兩種文化的不同。在一種文化中一些不言而喻的東西,在另一種文化里卻要費很大的力氣加以解釋。口譯者的跨文化意識決定其能否把握翻譯的尺度且不受文化差異的負面影響。文化因素的考慮與否決定著翻譯的準確性及翻譯質量,而跨文化意識的有無或程度的強弱也是衡量一名優秀的口譯者的重要的準繩。

1、文化與跨文化交際

“文化”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什么是文化?迄今為止,還沒有一位研究者對“文化”一詞給出令人完全滿意的定義。經典性的定義出自英國學者泰勒。他給“文化”下的定義是:“所謂文化或者文明,即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其他作為社會成員的人們能夠獲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合體整體。”美國的文化人類學家威斯勒將文化簡要地表述為:“在歷史以及社會科學中,把所有人們的種種生活方式稱作文化。”日本學者石川榮吉的見解是:“文化是被社會(集團)的成員所掌握和共同擁有并作為社會遺產而傳給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社會都有與之相適應的文化。除以上各種解釋外,尚有符號說、限定說等各種說法。1952年,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發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對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間關于文化的160多種定義做了清理與評析,并在此基礎上給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文化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征符號而獲致和傳遞;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他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的(即歷史的獲得和選擇的)觀念,尤其是他們所帶來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綜上所述,什么是文化至今仍是一個相對模糊,爭議較多的概念。盡管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重點來對文化作出不同的定義,文化從大的范疇來講可以分為兩大類:“廣義的文化”和“狹義的文化”。所謂“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而與之相對的“狹義的文化”則是專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等。跨文化交際已經不是一種新的現象,它隨著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的開始而開始,因為各民族的文化都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其他某種文化發生聯系,絕對封閉的文化在當今世界中是很少存在的。

2、口譯與跨文化交際

語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當代許多語言哲學家認為,就其實質而言,語言與現實的關系就是語言和文化的關系,離開了文化及其所承載的意義,語言將一無所有。與此同時,人們又依賴語言傳播文化。從一方面來講,人類在創造文化的過程中必須交流思想,協調行為,而語言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與此同時,語言作為思想的直接實現,又是信息和知識的載體。一個民族的器物、制度和觀念必然會在這個民族所使用的語言里留有印記,由此體現出了語言的文化載體功能。語言不僅是信息的載體,也是文化的載體,正如英國語言學家萊昂斯?約翰所說:“特定社會的語言是這個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每一種語言在詞語上的差異都會反映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的事物、習俗以及各種活動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為了進行有效的文化翻譯,首當其沖的任務就是要充分的掌握各種源語中的文化信息,進行恰適其境的表現法轉換及恰如其分的意義轉換。

口譯通過口頭表達,將信息由一種語言形式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形式。如前所述,語言又是文化的鏡子,不同的語言都反映出文化的不同。由此可見,口譯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它是人類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活動中所依賴的一種基本交際方式。在以前的研究中,人們多關注于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把口譯僅僅放在語言范疇中進行研究,認為只要譯員熟練掌握了兩種語言,就可以勝任兩種語言之間的口譯工作了。但是實際上,口譯不僅僅是一種跨語言的活動,也更是一種跨文化的活動。多年從事日語口譯的口譯家林國本先生曾經說,口譯是一門綜合藝術。口譯者象體育比賽中的解說員,邊聽著看著臺上的一切,便對臺下的觀眾講解。在時效性的前提下,口譯要使受眾完全領會來自另一文化領域的信息,跨文化意識就顯得極為重要。比如說,美國人當選總統,become president這個短語往往翻譯成“坐上總統寶座”,好像美國總統也象中國皇帝一樣,在白宮辦公室里有那么一把特殊的椅子。可見,作為一名口譯者,不僅要有雙語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而且還要有奈達所說的雙文化能力(bilingual competence)。

3、中英兩種文化的差異

口譯者作為交際雙方的使者,穿梭于兩種不同語言和文化之間。口譯的交際行為決定了口譯不得不面對所有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語言障礙問題和文化沖突問題。王佐良曾說過,翻譯(包括口譯,筆者注)所要處理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的單詞,而且還包括兩種文化。譯員應對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所了解,才能做到使講話者和聽眾之間能夠實現最大程度上貼近源語的內容和文體風格,并且將附在語言層之外的“超語言信息”即文化信息傳遞給聽眾。英漢口譯交際中的跨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英漢詞匯方面的文化差異

英漢詞匯方面的文化差異在筆譯研究中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因此此類研究較多,并且亦有此方面的專著出版。我們認為在筆譯研究中的詞匯方面的差異在口譯研究中同樣重要,有些是相通的。因此口譯員也應該了解和掌握這方面的差異。

比如說顏色方面的詞匯,同樣的顏色在不同的文化當中有不同的文化內涵。紅色在漢語中表達的是喜慶。中國的傳統婚禮中,新年穿紅衣服,頭披紅蓋頭。節日來臨時,中國人喜歡掛紅燈籠以示喜慶。此外紅色還經常與成功和運氣聯系起來,中國人經常說“開門紅”、“紅運當頭”、“滿堂紅”之來的話語。但是在英語文化中,紅色經常引起憤怒、恐怖、警告之類的聯想。如,make someone to see red表示“使

某人發怒”(源于西班牙斗牛時,斗牛士用紅布來引逗牛發怒),red flag紅旗(危險的信號,開戰旗),可以引申為激人發怒的東西。又如,在中國文化里,白色與死亡、喪事相聯系,表示不幸、不吉利和悲傷之意。人們在葬禮上穿白色孝服,前往吊唁的人胸戴白花,表示哀悼。與此不同的是,英語中的white卻代表善良、純潔、幸福之意。在英美國家的婚禮上,新娘穿白色禮服,披白色婚紗,其寓意為新娘的童貞和純潔及新婚夫婦愛情的純潔和忠貞不渝。英語中的white還有公正、高尚以及虛弱、膽小等不同的意義,與漢語的“白色”毫無相關或者關系甚少,翻譯應予以注意。例如:markone's name wkite again洗清污名,雪恥,white man高尚的人,有教養的人,white lie惡意的謊言。同樣,在漢譯英時,應當注意有“白”字的漢語詞語,其中“白”字與顏色無關。例如:白費事all in Vain,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

除此之外,在口譯中經常會遇到詞匯空缺或者一詞多義的情況。口譯員在極短的時間內在大腦接收、分析、理解語音信息的同時,還要啟動另一套語言系統搜索相應的語言符號,進行編碼后迅速表達出來。實際上由于概念的不同,英漢語言中存在著詞語不對等的現象。例如,以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烹調方法為例,有煸(炒)、爆、炸、煎、清蒸、紅燒等15種之多。但是英語中相應的詞匯寥寥無幾。中餐的米飯可以是炒飯,也可以是白飯,假若譯成rice,則顯得過于籠統。“炒飯”不妨譯成fried rice,“白飯”澤成steamed rice。再比如,中國的“體制改革”,有人譯成system reform,意義則不明確,不是制度上的大變動,應該采用recon stracttmng的譯法,表明是structure的改革。同樣,一詞多義的現象也是口譯的一大難題。比如翻譯“一所外向型、多模式、高質量的名牌外國語學校”的時候,“外向型”指的是培養外語人才、對外開放、走向世界的一所學校。不可以套用“外向型經濟”時所用的export-oriented一語,可以譯為a school ori-ented toward the outside world。“多模式”指的是多種辦學方法,宜譯作multiple pmgrmmues或multiple syllabi。名牌學校也不是名牌產品brand name,而是頗有聲望的學校a schoolwith establishedfame。

3.2 文化背景的差異

篇(10)

例如:According to Francis Bacon, a renowned British writer and philosopher, Money is a good servant and a bad master.

翻譯:英國著名作家和哲學家培根(FrancisBacon)說:“金錢是一個好仆人,也是一個壞主人。”

間接引用

間接引用通常為引用俗語或者古話。

例句:There goes a saying that he knows most who speaks least.

翻譯:有句俗語說,誰說得最少,誰知道得最多。

上一篇: 法律史論文 下一篇: 消費者分析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无套内谢的新婚少妇国语播放 |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 | 亚洲国产九九九热视频 | 日本欧美亚洲综合久久久 | 中文有码日本高清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