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3: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創新創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注意跨專業培養與團隊協作精神
一個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的實施,其研究內容與實踐過程必然是其核心所在。目前,廣東科技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定位為復合型人才培養,人才培養方案與產業接軌,開設服裝營銷、汽車營銷、數碼電子產品營銷和房地產營銷方向。開設方向與產業接軌,意義在于通過樹立產品標桿,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與人才培養。雖然如此,學生掌握的主要還是營銷知識。在目前一些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主要都是講究團隊合作,任何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時間都是有限的,即使再努力,也不可能具備各專業背景。所以,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中,鼓勵學生跨專業成立團隊,通過各專業特長進行內部分工。在團隊中,每個參與的成員都有自己獨特的分析方法、獨到的見解,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分析問題。并且,大學生往往對未來充滿希望,他們有著年輕的血液、充滿激情,以及“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一個創業者應該具備的素質。成員之間通過交流溝通還會產生相互激發、相互啟示的共振效應,然后將各種觀點進行分析總結,就會形成一個相對比較全面的認識。
2.創業與創業教育創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指創辦新企業,以謀求商業利益的活動。廣義指創新的事業的活動。創業教育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創業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從事商業活動的綜合能力的教育,使學生從單純的謀職者變成職業的創造者。廣義講就是培養具有開創性的人。創業能力指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的放心判斷能力、捕捉商機的能力、合法綜合利用各種資源的能力、項目運作的能力、財務知識及應用能力、團隊合作共同協調能力。
3.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關系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創業是創新的載體和實現形式。創業的成敗依存創新的程度。二者目標一致,創新教育注重的是對人的發展的總體把握,創業教育著重的是實現人的自我評價。那么,創新教育在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注重個性和原創能力。嚴格來說,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天然的內在聯系,即便某個學校稱是“創業教育”,內容上、實質上還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有六個特點:一是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引導學生把“被動適應社會”轉變為“主動適應甚至挑戰社會”;二是開發系列課程。開設有創業家養成、新事業開發、新企業創立和創新;三是將創新創業教育分類化,家族創業、新技術創新與創業、婦女創業、大型機構創新和創業;四是注重通過模仿使學生獲得創新創業的感性體例,除各種創新競賽外,創業競賽尤為凸顯;五是創新創業教育以厚實的學術研究為支撐。
二、黑龍江民辦高校動畫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民辦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不斷探索,做創新嘗試。目前,黑龍江省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越來越受到民辦高校的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初級狀態,存在諸多問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尚不健全,創新創業科學體系尚未形成。只是單一的開設一兩門簡單課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不夠,導致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比較薄弱。但黑龍江民辦高校也在不斷地嘗試探索多種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和課程體系。從學校、社會到學生個個層面對創新創業都有迫切的愿望。學校從自身的發展需要,通過創新創業方面取得的成績,提升學生就業率,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學生希望通過創業實踐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為民辦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奠定基礎。民辦高校已經意識到教育從以知識記憶為主向以培養創造力為主轉移,那就是說以培養創新人才作為教改的方向,采用多種方法和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民辦高校建立并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的必要性
民辦高校畢業生在理論知識綜合能力方便與重點國有高校畢業生有明顯的差距,就業形勢嚴峻,對于民辦高校來說這是嚴峻的問題。民辦高校可以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改變學生的就業難問題。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創業水平。因為,在代的呼喚下,學歷、學位教育的時代在改變,而學位不等于工作,今天社會更需要新的工作崗位的創造者而不是職位求職者。因為創新創業教育尤其自身的特點。那么,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體系在四個主要方面。一是主動適應挑戰社會而不是背動適應社會,二是開發創新創業系列課程,三是學生通過模仿使學生獲得創新體驗。例如各種創新創業賽事,四是創新創業教育以雄厚的學術研究為支持促進民辦高校的動畫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創新性思想和觀念的正確引導之下快速的發展,高校應該充分結合當前動畫設計專業的實際教學規律和地域特色等來找準發展的契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創新意識、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開展創業途徑和課程體系,圍繞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課程。開設創業管理、創業理論、創業實踐課程,創新教育與實踐、創新設計、創造性思維。這也符合民辦本科學生的生源特點。即,他們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又動腦,發揮創新長處,培養創業技能。因此,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成為黑龍江民辦高校建立并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機制的必要性。
四、對于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動畫人才能力分析
當然,在動畫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際的創新過程中,由于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和多種因素的影響,針對這些難點和問題加強研究,進一步探討學分制的實行問題、課程體系的進一步整合的問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深化改革與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完善問題等,進而促進龍江動畫產業的發展。創新教育在采取導師的模式下,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人際溝通的能力提高人際溝通能力是創業能力的重要基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園社團,社會實踐以及第二課堂的活動,通過活動和工作可以提高人際溝通的能力,并能擴大學生的社交圈子。
2.經營管理的能力學生沒有經歷過企業實際經營的環境,而理論僅僅通過授課的形式獲得。通過接觸市場,鼓勵學生深入一線,引導學生參與市場的活動,了解客戶需求,掌握消費者的實際期望,了解市場需求,為其開拓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奠定基礎。
3.團隊協作能力團隊的合作能力通過一個充滿活力、和諧協作的優秀團隊完成。創業唱歌的要素之一就是團隊協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是創業成功的要素之一。創業團隊能力具有互補性及其共享性的特點。在社團活動拓展素質訓練,以及團隊協作精神。
(一)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難以納入院校的人才培養計劃
第一,創業教育嵌入人才培養方案的程度較低。人才培養方案中對學生未來的職業定位及崗位群的分析往往只限制在當前旅游行業較為缺乏的初級崗位上,很少有院校將自主創業、獨立就業,或是一些新興職業納入其中。這樣就使得在課程設施、培養方式、資源配置上不能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第二,課程體系往往難以符合創新創業要求,目前院校有關創新創業的課程只是在原來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加入創業的章節,或者僅僅采用選修課的形式進行,這顯然難以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第三,旅游院校“2+1”、淡旺互補等培養模式限制了在校教學時長,學生往往只在校學習兩年就要轉入實習或教學實踐,這使得原來的課程都在一定程度在進行壓縮,所以增加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課程難以被院校接受。這種狀況一方面是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中的定位比較模糊。高等職業院校對于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與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目標之間關系,往往缺乏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目前旅游行業的迅速發展和勞動力的缺乏,使畢業生往往是供不應求,因此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足夠的熱情和動力。
(二)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較為缺乏
按照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必須具備具有豐富的創業經驗、或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承擔教學工作。但從旅游類職業院校整體來看,這部分的教師數量較少,師資也嚴重不足。目前有關創新創業方面的課程主要是由輔導員來承擔,從屬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創業教育,也有著比較濃重的思政教育的性質。與此同時一些具有企業工作經歷和雙師資格的教師卻過多地承擔了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任務,難以保證有足夠的精力從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載體的缺乏也制約了這些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動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存在障礙
從事創新創業教育必須具備相應的操作和實踐平臺,也就是說學生不僅要在課程上接受創新創業的理論教學,還要能夠將之運用于實際的創新創業活動中。從院校內部的實踐教學平臺來看,大部分院校已經建成的實踐教學基地僅僅滿足于一般實訓的使用條件,卻難以滿足創新創業教育的使用要求,學生要利用校內實訓設施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存在一定的難度。除此之外,一些院校出于維護設施的目的,不支持學生利用實訓場地從事創業或者經營,由此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給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客觀上帶來一定阻礙。而在校外創業條件上,由于創業成本的缺乏、市場競爭激烈、缺乏相應的政策或者資金支持,學生往往從事較為簡單的創業實踐。但是學生的創業實踐卻極易觸犯市場和學校的相關管理制度,無法得到學校的支持。除此之外,學生的創業實踐也難以與行業相對接,旅游企業一般也很難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的機會和平臺。
(四)學生創業興趣不高,缺乏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
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困境,不僅是由于創業條件和平臺的缺乏,也與學生創新創業動機不強、意愿不足、創新文化氛圍的缺失有著直接關系。首先,學校在進行職業教育的過程中,過多地強調塑造學生技能以符合行業、企業需要的“員工教育”,而沒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教育學生怎樣才能做好一個管理者、掌舵者。因此在學生的潛在心理中,就比較缺乏大膽去創業的意愿。其次,學校的教學安排壓制了學生創業的動力。在實施“2+1”的職業院校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要將課程壓在四個學期內完成,除此之外學生還要面臨著普通話、計算機、英語和職業資格證等考試,如此繁重的學習壓力使得學生難以抽出精力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最后,創新創業要求有一種允許犯錯、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而這與我們一直以來要求精確、準確和規范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矛盾的。我們的學生會不自覺地將失敗和錯誤看成是恥辱,這使得他們寧愿選擇不犯錯,也不愿意去冒險,這與創新創業的精神不不相符的。
二、路徑和對策
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一種技能教育,也是一種素質教育。要破除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難題,要堅持素質教育和技能教育兩個方面起頭并進。
(一)強化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
創新創業教育首先是指以開發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為目標,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從事事業、企業、商業等規劃、活動、過程的教育和事業心、進取心、探索精神、冒險精神等心理品質的教育。要使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心理品質,離不開多個層面對創新創業文化的營造。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應重視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不僅將重心放在培養技能型人才,還要重視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在課程的設計上,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中心地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課程,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加強職業技能的培養,還要鼓勵學生打破束縛勇于追求與眾不同的事業;在學生管理上要強調規范與靈活性并重的形式,對于由創新創業需求的學生應設計出一套管理辦法,掃除管理機制上的障礙。
(二)以實訓教學為平臺,整合創業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應根據不同行業和院校的特點,采取靈活的形式。針對目前旅游類高職院校的教學情況,應將創業教育整合進入實訓課程當中,真正使創業教育成為技能教育。生產性實訓是目前采用得最多的一種形式,生產性實訓是一種學習型生產,是專業文化知識獲取過程的“理念性生產”體驗,也是在專業理論指導下的實驗性生產、課堂內的模擬實踐。在某一個課程或科目的生產實訓過程中,過去往往只強調產品的產出,卻忽視了生產只是產品周期中的一個環節。將創業教育作為一個學習過程整合進入生產性實訓中,也就是將重心放在“市場調研—策劃—計劃—生產—銷售”整個環節,將實訓過程還原為真實的經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打破課程和科目的界限,根據學生經營中的實際問題補充理論方面的知識,使創業教育和實訓融為一體。例如可利用酒吧、餐廳等實訓設施中,學校應讓學生承擔起經營的責任,通過承包、參股等形式,學生利用設施進行經營并獲取利潤,學校從中分享利潤或收取用于維護設施的管理費,教師對經營過程進行指導和智力支持,由此使學生完成創業和經營的整個過程。
二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構建
1.構建目標
市場營銷專業必須確立“以創業推動創新,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基本目標,建立“創業教育+創業活動+創業大賽+創業培訓”相結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動員社會各界的所有力量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最終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目的。
2.構建思路
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萌芽階段———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第二階段培育階段———創新創業素質的提升,第三階段孵化階段———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與成長。萌芽階段:市場營銷專業的新生入學后,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以及最基本的創新創業知識的普及。主要通過新生的入學教育、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講座以及學生的各種社團活動的組織等多種方式進行實施。通過形式多樣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使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對創業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磨練學生的創新創業心理素質。這一階段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階段,主要以專業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課程為依托,進而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培育階段:主要是創新創業知識的介紹,相關技能、品質、精神的培養,對營銷專業中有創業意識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提前對未來的創業進行規劃。此階段采取的方式為綜合式,創業教育的內容要有實用性與針對性。通過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學習,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經營管理知識、綜合的創新創業知識以及目前創業的基本形勢與政策要求。例如開設創業管理、創業市場調研、企業融資等相關課程。孵化階段:此階段的重點是積累并檢驗創業知識、完善創業心理素質、提升創業能力。通過校校、校所、校企(行業)、校地(區域)、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協同創新模式,給學生更多的創新創業的實戰機會。
三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要培養市場營銷專業的創新創業新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與綜合素質,需要迫切探索一種新式的教學模式,在創新創業教育上實現改革與突破,努力構建與其相適應的一種新型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的綜合體系。
1.課程內容設置模塊化
根據市場營銷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其教學內容分為:創新創業基礎課程體系、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創新創業教學服務體系、創新創業素質養成體系、創新創業能力拓展體系五大模塊,通過實施五大模塊互動的創新創業教學模式,實現學生綜合實踐能力與企業崗位需求的有機結合。
(1)創新創業基礎課程體系。創新創業基礎課程體系的開設分兩步走:第一步是開設創業常識課程,讓學生了解創業是什么,從而打消學生對創業的恐懼,激發學生的潛能與創業熱情,如開設《創業學》《如何開創你的企業》等,與此同時配合開設《成功與挫折》等講座,播放成功企業家的訪談錄,創業成功校友報告會、邀請成功人士與學生座談等。第二步是創新創業教育基礎理論課程,例如《市場營銷》《合同法》《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網絡營銷》《創新技巧》等課程的開設是讓學生掌握必要的企業管理基礎知識與經營技巧。
(2)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體系。創新創業實踐課程體系的開設分兩步走:第一步是開展校內模擬實踐課程,如《網店運營實踐》《市場調查》《企業經營模擬沙盤實驗》《促銷模擬實訓》《分銷渠道拓展實訓》《市場推廣策劃》等,這些校內實訓以個人或團隊的形式模擬企業的日常經營,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步是加強校外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設。首先是企業專家進學校,實現教師、企業導師、學生之間的三方互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其次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到校企合作單位去頂崗實習,實現雙方需求的互補,更加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創新創業教學服務體系。一是建立基于科研項目研究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包括學生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學生參與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和學生參與的企業項目,由教師負責指導與咨詢,讓學生參與項目的研究或承擔部分工作。二是建立基于比賽項目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如創業競賽、市場營銷、市場調查、廣告創意與設計等比賽,通過鼓勵學生參加競賽培養學生競爭意識。三是建立基于社會實踐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如假期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志愿者服務、社會調查等經歷,鍛煉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四是建立基于創業孵化園為導向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由學生自發組成團隊,尋找創業項目,編寫計劃書,準備創業所需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并且建立創業導師制度,由導師具體指導,在創業園進行全真的創業活動。
(4)創新創業素質養成體系。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品行教育、心理教育與人文教育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學校通過制定學生行為規范,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實現學生創新創業人格的塑造。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拓展訓練”“創業模擬”等活動,以鍛煉學生的創業心理素質。
(5)創新創業能力拓展體系。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差異,通過個別輔導與有針對性地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業余愛好與興趣,補充和延伸學生所需要的創新創業知識,挖掘每個學生的個人潛能,提升其個性發展的空間。
2.教學方法與手段綜合化
實現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課堂教學方法與課外教學方法的改革。一是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課堂教學除了采用案例分析討論之外,還可以運用游戲故事、管理沙龍、角色扮演、網絡沖浪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二是課外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通過現場教學法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現場教學法包括到校外相關企業實施現場教學(例如講授品牌包裝以及商品陳列等相關知識時,帶領學生到相關的超市,邊講、邊教、邊學、邊做)以及邀請校企合作單位的人員給學生做現場面對面的講解,為了深化現場教學的效果,可以在企業人員講解完之后安排一些自由答疑的時間,通過雙方互動解決課堂上難以解決的問題。其次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校外與企業合作,通過頂崗實習實現學生更好地與社會接軌,與就業無縫對接,通過相關的經驗積累,對未來的自主創業奠定基礎;校內與大學生超市合作,采用“學生管理、教師指導、學院支持、獨立核算”的運營模式,著力打造市場營銷專業校內創業教育的平臺。除了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方法的改革之外,還要運用現代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現代化先進的教學手段,讓教學內容更加具有新穎性、趣味性、知識性,給學生一個合理的實踐與想象的空間。
3.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多樣化
(1)確立以創新因素為主體的課程考核內容與方式。在教學考核的評價標準上,把創新因素當作最重要的評價指標,考核的內容以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為目標,減少客觀題的比例,加大綜合分析等主觀題的比例,突出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的考核,鼓勵學生探索思考、求異求新。考試的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操作比賽、設計策劃、演講辯論、調查報告、模擬訓練以及實際操作等形式多樣的開放式考試方式,并建立開卷考核、過程考核、分散考核等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結果強調客觀化、具體化、透明公開化,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考核強調學生的團隊協作性和創新性,通過考核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多向思維能力。
(2)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納入學生綜合測評體系。運用公平、合理、全面、科學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各方面的表現進行量化與綜合測評,引導學生進行研究型與自主型學習。學生量化綜合測評考核中應該補充創新創業因素,在德育與智育的綜合測評中應完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的測評,從而強化對創新創業能力人才的培養。
2設置并確定指標權重(tinganddeterminingtheindexweight)
各個指標因素的確立只是在空間維度上確立了對象的評價主體,而指標權重的確定則是對各個指標因素在評價過程中重要程度的一種綜合度量[5]。指標權重確定的合理與否將直接關系到整個評價體系的科學性以及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基于此,通過對目前國內外評價指標體系權重常用設置方法的優劣特點比較,本文采取專家分析和層次分析相結合的權重設置方法來依次確定各層指標因素的權重值。
2.1同層次指標重要性比較標度的確定通過咨詢相關專家和文獻資料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依次對位于同層次上的指標進行兩兩重要性的比較,并確定標度值。具體標度的設置如表2所示。
2.2構造判斷矩陣,求解各層指標權重指標權重的基本思路與計算方法:首先通過構造判斷矩陣A=(αij)max,聘請教育評估專家對同層次指標兩兩進行重要性比較并對αij賦值1—9(值越大越重要)或1/9-1(值越小表示越不重要);然后用和積法AW=λmaxW求權重Wi,其中λmax為最大特征根,W為λmax對應的特征向量;最后計算CR(CR=CI/RI,其中CI=(λmax-n)/(n-1),RI為平均一致性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當CR≤0.1,認為Wi權重有效,當CR>0.1時,要求指標再進行重新比較。由于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評價指標體系層次較多,依次要建立的判斷矩陣多達25個(系統層對目標層的1個、準則層對系統層的6個及方案層對準則層的18個),因此,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僅對系統層對目標層的判斷矩陣及其權重的計算過程進行描述,其他判斷矩陣的權重計算不再贅述,具體權值見表1。
3創新創業教育的綜合評價(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由于在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中,很多指標存在著模糊性的不確定因素,需要有相應專家進行定性的判斷,基于此本文采用了模糊數學的理論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模糊綜合評價。創新創業教模糊綜合評價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步驟如下:首先建立評價結果集V={V1,V2,V3,V4,V5},將每一指標區間平均分為五級,從高到低分別優、良、中、及格、不及,依次對應評分值為1、4/5、3/5、2/5、1/5。其次,采用專家評價法,聘請10名左右專家對方案層48個四級指標進行“優、良、中、及格、不及”五級定性評價,利用公式Mi/N(Mi代表選擇某一等級的專家人數,N為專家總人數)依次求出每個四級指標中五個等級所對應的Mi/N值,進而構建起方案層評價結果矩陣F。第三,利用公式Fi×Wi(Wi為方案層指標權重矩陣)并作歸一化處理得到準則層每一個三級指標向量Rj,進而構建起準則層評價結果矩陣T。第四,利用公式Rj×Wj(Wj為準則層指標權重矩陣)并作歸一化處理得到系統層每一個二級指標向量Tk,進而構建起系統層評價結果矩陣T。最后,利用公式Tk×Wk(Wk為準則層指標權重矩陣)并作歸一化處理得到目標層指標(綜合水平指標)向量S,并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最終確定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等級。本研究運用上述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對我院電子商務專業及其他四個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成效情況進行了綜合評價,評價的過程與結果取得了創新創業教育專家和相關專業教師的認可,證明本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是有效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參考應用價值。
在上個世紀早期,國外就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美國早在1919年就開設了創業類教育課程。哈佛商學院在1947年正式開設《新創業管理》創業課程,總共有188名MBA學生接受了《新創業管理》這門課程的學習。在上世紀50年代,德國在國內的職業院校中創建的“模擬公司”,是當時創業教育中最早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創業實踐教學方法。印度在1966年就提出了“自我就業教育”理念,鼓勵畢業生積極創業,不僅僅成為求職者,更應該創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機會。日本在1994年開設了“綜合學科”的課程教學,其中《產業社會與人》課程是一門創業必修課程。澳大利亞也非常重視小企業創業教育,澳大利亞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AFE)就是主要針對如何創立小企業的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區別于傳統“就業教育”的一種創新的開放式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創新型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美國創業教育旨在為社會發展培養多元化人才,提出創業教育不同于就業教育,不是僅僅為了獲得一份工作,而是為了每個學生的自由發展。百森商學院創始人蒂蒙斯教授認為傳統的就業教育是以解決人的生存為目的,而創業教育則是為未來的人設定“創業遺傳代碼”,培養他們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為價值取向的。日本提出培養創業精神的創業教育理念,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提高創業技能,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面對社會現實的挑戰,并具有冒險精神。英國將創業作為一種未來的職業選擇,認為學生接受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創建一個企業,更重要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法國把創業教育和增強國家競爭力相聯系。韓國將大學生創業教育與提高國民素質聯系在一起。新加坡則確立了創業教育要適合經濟和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其創業教育起步雖然較晚,但由于高校、企業單位和國家之間的聯動合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二)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
國外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的一大特點是形成了完整的課程體系。美國百森商學院是全球創業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商學院。學院圍繞創業過程安排包括戰略與創業機遇、創業者、創業資源與創業計劃、創業融資和企業發展等5個方面的課程,以此培養學生對企業的整體觀念。日本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有四種典型的模式:創業家專門教育型,以培養學生的實際管理經驗;經營技能演習型,以培養學生系統的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創業技能副專業型;企業家精神涵養型,以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構成了一個由高到低,由專業到普及的較為系統的創新創業課程教育體系。澳大利亞積極推行模塊化教學,開發出綜合介紹類、工業類、商業發展類、遠程教育類四套模塊化教材。肯尼亞教育部門制定了創業教育課程大綱,就創業方面的相關內容作了明確的規定,如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機遇的把握、創業能力的提升,以及企業的經營管理等等。
(三)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
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前提,國外非常重視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美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得好主要是由于其擁有一支理論功底深、實戰經驗強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的百森商學院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他們熱衷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經驗豐富,善于把實踐案例引入教學過程,通過案例的分析開啟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創新意識、獲得創業經驗。斯坦福大學有一門《創業管理》課,這門課一般由2位老師同時講解,一位是學校的教授,理論知識豐富,另一位是來自企業的客座教授,有豐富的創業實戰經驗。而《創業機會識別》和《技術創業》這兩門課,同時安排3位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外聘教授來講課。日本通過產學合作來培養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如通過聘請社會上的人到高校任教、高校的教員到企業鍛煉、教師到企業參觀學習等計劃,強化教師理論和實踐知識的培養。新加坡理工學院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既重視教師的理論培養,又重視實踐經驗的提升,教師中有80%都曾到企業從事實際工作。澳大利亞建立了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澳大利亞TAFE小企業培訓中有很多是兼職教師,這些老師大多是有著一定理論知識的小企業家,專兼職比例為4∶6。德國有12所高校設立了創業首席教授的職位,他們專門講授創業課程,并進行創業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注重培養學生創業實踐能力
創業實踐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的重點。美國百森商學院有一門“新生管理體驗”課,這門課實質就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創業實踐。剛入學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團隊進行創業,創業啟動資金是以團隊形式貸款,一般貸款3000美元,學年結束后要還本付息,每個創業團隊都有指導教師,對他們創業過程中的各方面進行指導。日本的創業實踐教育層層深入。對于低年級學生,一般開展創業啟蒙教育,比如到企事業單位、工廠看看,舉辦創業方面的講座等等;對于較高年級的學生,則加強創業實踐方面的教育,比如進行創業技能培訓、參與創業項目的研發、參加各類創業大賽等等;而對研究生階段的學生,則主要是讓其親身投入到創業實踐之中,如到創業園、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等,投入創業,體驗創業實踐過程。印度的很多大學則成立了創業中心,協調創業過程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這些中心每年都舉辦國際性的商業計劃書大賽,印度的一些高校經常組織全國性的、甚至國際性的創新創業比賽,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
(五)形成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國外創新創業教育已經形成了良好的氛圍。美國極為重視大學生創業,早在1983年,美國的奧斯汀德州大學就舉辦了首屆大學生創業大賽,這項賽事促使許多新的企業產生,且有的企業發展速度非常快,經過幾年的營運發展,其營業額高達幾十億美元。美國鼓勵大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創業,有的甚至停止學業去創業,這在美國是很正常的事。印度和日本等國則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印度1986年頒布實施的《國家教育政策》就對如何實施創新創業教育作了詳細而具體的要求。日本1998年頒布的《大學技術轉移促進法》對于該國創新創業教育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英、法、德則實施了一系列的創業項目和計劃,以此激勵大學生創業。如英國的王子“青年創業計劃”、“大學生創業項目”;法國的“青年挑戰計劃”;德國的“獨立精神”計劃等。國外不僅政府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一些民間組織也參與到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之中。如隸屬于英國貿工部“小企業服務”中心與學校合作,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委員會,這種合作組織對高校的創新創業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一是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的深入研究;二是加強了校地和校企之間的聯系,提高了大學生創業技能的培養水平,并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創業實踐機會;三是為大學生進行創業提供了相關的咨詢、服務以及資金上的支持;四是可以收集大學生創業方面的信息,為決策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日本則實施了大學生個體、高校、企業、政府四體聯動的“實踐—教育連接型”訓練體系,在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二、國外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開展較晚,但發展勢頭較快。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高校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全面推進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鼓勵師生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在國家創新工程中要發揮作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高校要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在2010年全國高校就業工作會議上,教育部袁貴仁部長指出,在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方面,高校要有突破性進展,要大力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技能,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目前,每年舉辦的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大賽深受大學生的歡迎,其影響力遍及各高校,還有各地方和高校舉辦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也呈蓬勃發展之勢。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過初步探索階段,已逐漸步入深入研究和發展的道路。但是,與美國等國外發達國家相對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相比,我們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應當借鑒國外成熟的創新創業發展經驗。
(一)確立創新理念,培養多元化人才
學術型研究型的人才一直是我國傳統高等教育培養的目標,而創新型創業型的人才并沒有納入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中。首屆世界高等教育大會所通過的《世界宣言》中強調:要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技能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而這恰恰是我國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創新創業教育是社會發展的推進器。世界發達國家經濟和工業發展的實踐表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國的高等教育必須深化改革,確立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打破單一的培養目標與辦學模式,發展多層次、多類型、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以適應經濟社會的需要。創新創業教育是讓大學生接受基本的創業知識,掌握創業技能,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應該從人才培養的高度,確立創新創業教育的地位。
(二)確立學科地位,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學科建設相對較弱,高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基于實踐層面,一般以創業設計大賽以及大學生自發組織的課外活動為主,沒有站在學科建設的高度,缺乏較為系統的創新創業教學。創新創業理論教學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因此,對于我國創新創業教育來說,當務之急是確立創新創業教育學科地位,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同時也要加強創新實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層面,更要落實到實踐層面,也可以說創業實踐教學是創業學科建設的應有部分,因為創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實戰技能。
(三)優化師資隊伍結構,努力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教學水平
國外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都很強。在美國一些大學的商學院,承擔創業課程的教授們都有親身創業的經歷,而且很多在一些企業里擔任外部董事,這種兼具理論和實踐的特質,使他們對創業前沿問題的把握、創業實踐中應注意的事項、社會對創業需求的變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洞察能力。例如,英特爾公司董事長安德魯•S•格羅夫就擔任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創業課程講師,他每年講授1~2門課程。師資力量上的優勢是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到20%~30%的原因之一。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相對缺乏,學院型的教師缺乏創業實踐知識;企業的一些管理者又缺乏創業理論知識,這是制約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高校創業師資整體素質不高,理論知識較弱,更缺乏創業實踐能力,這與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來說是不相適應的。因此,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亟需提高。要把培養“雙師型”的師資隊伍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高校要加強教師的培訓工作,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同時,還應當積極從企事業單位聘請既有實戰經驗,又有一定理論功底的人才到高校授課。師資的培養要優化結構,學院派的創業導師要強化實踐,實踐派的創業導師要強化理論。
1.1創新創業知識是理論基礎
創新和創業兩者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創新是創業的源泉,創新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創業,而創業為創新提供了實現的平臺,創業的實質就是不斷挑戰自我的創新過程,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必須不斷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應將創新教育與創業教育融合起來。關于創業知識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開展: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讓學生根據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條件來評價自己是否適合于創辦企業,適合創辦什么樣的企業;如何產生一個好的企業構思,并檢驗自己的企業構思是否切實可行;學會市場評估,制訂出切實可行的市場營銷方案;讓學生知道創業團隊由哪些人員組成,并學會如何組建高效的創業團隊;學會選擇企業的法律形態,并掌握企業應該履行哪些法律責任;使學生掌握企業啟動資金的類型及其預測方法;學會制定產品的銷售單價,預測銷售收入,學會制定銷售成本計劃。這樣,才能準確知道企業是否在盈利。
1.2創業能力是創業成功的保證
高校創業教育應以學生創業能力的拓展和提高為核心,因為創業能力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更是成功創業的有力保障。應用型高校在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上尤其要注重創業能力的拓展和提高。
1.2.1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自愿組成創業團隊,創業團隊成員要有共同的創業愿景,個性要相融,技能要優勢互補。以創業團隊為單位模擬一個創業項目,在教師的指導下,團隊成員共同體驗成功與失敗,一起學習創業知識,培養創業技能,這種模式體現了“教、學、做”的結合與統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1.2.2培養學生的溝通與表達能力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經常給每個創業小組下達相關任務,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發言。在創業課堂上,學生是主角,要創造盡可能多的機會讓學生走上講臺,以培養他們的溝通與表達能力。
1.2.3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創業最重要的資本,創業者應不斷自我挑戰,不斷追求創新,因為只有創新才能為創業注入活力。創新教育旨在傳授學生多種創新思維與創新方法,可以特別設計真實的創業故事分析環節,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站在創業主人公的角度思考在創業過程中所采用的創新方法,從而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1.2.4培養學生系統思維能力書面的創業計劃書是檢驗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的較好方法,要求學生以創業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書面創業計劃書。教師要針對各小組的模擬創業項目進行個性化輔導,通過制作邏輯性和系統性較強的創業計劃書,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系統思維能力。
1.2.5打造學生的領導和管理才能創業團隊中各成員分別擔任CEO、財務總監、市場經理、生產經理和采購經理等管理角色,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角色輪換,讓學生在不同的角色中切身體會創業者應具備的領導和管理才能。指導教師也可以此為契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領導和管理才能。
1.3創業精神是創業成功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學商學院提出,創業精神是一種突破現有資源限制,通過創新來尋求創業機會的行為。創業精神可以通過后天的培養與教育而獲得,通過針對性的創業課程設計,可以培養學生識別創業機會的能力、抵抗風險的能力和應對失敗的心理素質,還可以培養創業中的自信心和開放性思維能力等。
1.3.1創業機會識別創業學最重要的基礎在于如何發現機會、評估機會并利用機會。為此,對機會的識別成為創業課程的核心。
1.3.2應對失敗的心理素質創業暗藏很大的風險,創業的成功率是很低的,因此,在創業課堂上要教會學生如何判斷失敗的可能性,如何從失敗中總結教訓等。學生要意識到企業處于復雜的經濟大環境下,國家制度的變遷、經濟環境的變化、新技術的發明既給新創企業帶來各種機會,也給新創企業帶來生存的壓力。為此,應特別提倡案例教學法,從案例分析中吸取失敗的教訓,提高抗風險的能力。
1.3.3保持良好的心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要承受常人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會給創業者帶來焦慮、悲觀、自我懷疑的不良情緒。應用型高校應開設相關的創業心理課程,幫助學生排解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提高他們應對各種壓力的挑戰能力。
2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
一方面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要依靠高校對創新創業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要將相關內容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另一方面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應以創業實踐活動為抓手。應用型高校都建設了相對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因此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依托學校的實習實訓基地這個平臺。例如,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十分重視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全校上下多舉措、多途徑營造濃厚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氛圍,不僅與企業合作建立了多家校外實訓基地,學校還投資興建了多個校內創新創業實訓基地。應用型高校可以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從以下幾方面出發,探索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開展途徑,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1舉辦創業講座
邀請創業成功人士走進創業課堂,與同學們分享他們的創業歷程。在講座之前,校內創業教育課程主講教師要與講座專家充分交流,共同擬定講座提綱,以便專家在講座的過程中把創業的理論知識和創業實戰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力求達到校內外授課一體化。
2.2組織創業規劃大賽
應用型高校可以舉辦創業規劃比賽,讓學生加深對創業的感性認識。通過創業比賽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建”的目的,讓學生施展創業才華,放飛創業夢想,從而提高創業教育的實際效果。以安徽財貿職業學院為例,該校每年都在全校范圍內舉辦一次創新創業規劃大賽,參加比賽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指導教師的輔導下,以模擬的創業項目為背景展示PPT版創業計劃書,創業計劃書包含項目概述、項目創意、市場及競爭分析、營銷策略、贏利模式、財務狀況、融資方案、經營管理方案等內容。
2.3開辟創業孵化基地
應用型高校可以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設法為學生打造創業實踐孵化基地,以創業基地的規范運作來促進企業孵化。以安徽財貿職業學院為例,該校與多家企業合作,不僅開辟了大學生創業園,還專門投資興建了大學生“創意、創新、創業”中心,在全校范圍內遴選出一批優秀項目入住“三創”中心。為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學校要求入駐創業基地的創業團隊進行準公司化運作,在創業基地孵化、孕育一段時間之后,鼓勵和幫助那些已經具備參與市場競爭實力,在資金、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比較成熟的創業項目正式注冊為公司,開始市場化運作。
2.4校外創業拓展實訓
帶領學生到校外創新創業基地進行拓展實訓。拓展實訓的內容應豐富多彩,如參觀企業生產運作全過程,接受企業安排的創新創業培訓,由企業負責人講述他們的創業歷程,與企業負責人現場交流互動等。實訓后續輔導工作由校內主講教師和企業負責人共同完成,包括布置相關的思考問題,總結實訓后的體會并互相交流。通過創業拓展實訓,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業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
2.5校外頂崗實訓
組織學生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訓,頂崗實訓時間不少于一個月。高校應充分發掘和利用創業實踐載體,增加與企業對接的機會,為大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支持。比如安徽財貿職業學院與浙江十足商貿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將該公司作為校企合作創業實踐教育基地和平臺,每年組織一批學生到該企業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頂崗實訓。實訓期間,由企業兼職教師現場授課,學生在驗證和鞏固所學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了對創業的感性認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質的飛躍。
(1)創新創業教育僅僅是就業教育的一部分。
許多高校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通常是對政策與形式的分析,對創業中最重要的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還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
(2)創新創業教育只針對那些想開公司的學生。
在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中,一般都是以講座、規劃大賽和社團的形式展開的,參加的也一直是一批對創業非常有熱情的學生。但真正創新創業教育是面對全體學生的,但只有極少數人的參加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教育效果并不樂觀。
(3)創新創業教育是教學生怎么賺錢,與他的專業背景無關。
在我國,很多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校級公選課,統一進行授課,無論什么專業的學生講述的內容都是一樣的,缺乏針對性,沒有將學生所學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使學生不明所以,覺得這種教育方式在以后也不會對自己有什么幫助。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要使創新創業教育真正的對學生起到作用,必須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1)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
大學生一般都是以自己專業知識為基礎開始的創業之路,在需要人才的社會,大學生也深深認識到專業知識才可以幫助自己發展事業,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創業的成功。所以將專業教育作為基礎,讓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在一起,從而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2)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是高等院校改革發展的趨勢。
隨著近年來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看到了現有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只有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才能培養出更多有利于社會的人才。
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路徑探究
(1)培養專業課教師的創新創業思維。
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過程中起著重要銜接作用的是教師,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大部分的知識都來源于教師,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也會認真對待并及時完成。然而由于很多專業的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認同感,使得本專業學生也對此了解不多,只有商學院、管理學院等商務應用性較強專業的教師對創新創業教育有一定程度上的認同。所以要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將專業知識與創業知識相結合,找到兩者切合點,適當的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并要求學生認真學習對待。
(2)建立培養人才新方案。
由于創新創業教育屬于新興課程,屬于跨學科、跨專業的課程,很多學生和教師都感覺陌生,在學校的根基比較薄弱,不易得到關注。因此,要及時為創新創業教育建立規章制度,設立對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有傾斜的新育人方案。
我國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可以設置三層目標:第一知識層,第二素質層,第三能力層。第一層目標為通過創新創業類課程使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知識,奠定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的知識要求;第二層目標為通過創新創業鍛煉,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品質、精神和能力,奠定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的素質要求;第三層目標為通過創業項目孵化服務,培育創業人才,奠定創新創業人才需要的能力要求。此三層目標互為基礎,融合實現高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
2.三大平臺
高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三大平臺來實施:①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為電子商務學生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服務,如與創業園區合作培養、建立校外創業導師隊伍、建立創業成功人士與創業大學生的交流平臺、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等。②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整合校內資源,積極開展各種模擬創新創業活動、社團活動、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及創新創業學術講座等,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③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平臺。根據創業過程,設置相關課程內容,可由“創新能力培養”(主要涉及如何在創業之初找出創新點,并在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開展創新)“、創業風險預測與應對”(主要包括如何處理來自剛剛創業的企業內部和外部各類風險問題)及“企業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包括企業發展戰略、營銷管理、生產運作管理、財務管理、籌融資等方面,屬于高階專業課程)展開。
3.三級臺階
根據三層培養目標,將高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階段為:“創新創業知識累積”“模擬創新創業實訓”“全真創業實戰”,每個階段均有其不同的培養重點,形成螺旋上升式培養模式,實現高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4.三項技能
我國高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必須注重“1+1+1”的培養,即“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學生畢業后,能夠運用一定的電子技術及現代商務知識,能高效地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發揮所學專長。
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實用教育。那么創新創業教育含義是什么呢?1991年在東京舉辦的創業創新教育國際會議從廣義上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了定義,它是指通過教育手段培養最具有開創性個性的人,開創性個性包括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具有基本業務素質、創新思想境界和開創性個性的人才的過程,是一種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理念、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除了在校生的教育外,創新創業教育也面向全社會,主要針對一些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實踐的教育,為一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或已經成功創業的個人或集體提供系統、科學的教育指導。
1.2創新創業教育重要性
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是最具創新、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在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鼓勵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創業,是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是落實大學生創業政策,促進高職院校畢業生提高就業率的重要措施。這是教育部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的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之所在。國家高度重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各級政府積極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各項工作堅持扎實基礎、搭建平臺、注重引導的原則,采取有力措施優化創新創業的制度和服務環境,要求高等學校營造支持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環境,從上到下著力構建層次分明、覆蓋全體、系統科學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1.3創新創業教育作用
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創新創業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啟蒙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專業教育基礎上,使學生了解創新型人才的素質要求,利于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新創業教育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決策力、組織力、領導力、協調力等各項創新創業素質,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和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認識環境、把握機會、明確風險,在實踐過程中按照所學的商業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設計,因此大力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使學生掌握開展創業活動所需要的基本知識,能夠不斷提高創新人才的質量。
2高職院校圖書館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2.1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作用
圖書館是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組成部分,隨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圖書館適應需要而發展起來。它配合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向學生提供文獻資料、情報信息,使學生獲得知識,受到教育。學生可以利用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進行廣泛的學習,充實擴展課堂學習內容,達到擴大知識視野、增加信息量的目的。高職院校圖書館要與高職教育的需要相適應,就需從它的服務目的與對象、館藏信息資源建設及綜合發展方向上與之相適應。培養高級專門人才是時代賦予高等職業教育的使命,培養面向社會基層、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追求的目標。
2.2圖書館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圖書館具備文獻信息的資源優勢,它是人類知識的寶庫,是大學生最喜愛的地方之一,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其教育職能,加強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即主動地向他們提供一些創新創業方面的精神食糧,幫助他們樹立“想創業、敢創業、爭創業”的思想,使他們能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正確地看待創新創業問題。圖書館對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是學校教育整體系統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圖書館豐富的藏書、中外期刊和電子資源等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保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館藏也在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職教特色,重點收藏大量有關基礎、專業性職業教育和其他一些綜合性的書籍。這些大量的數據以紙質文本、光盤、數據庫等形式存在,利用因特網、電腦終端、電子郵件等方法和技術手段突破時空限制服務于廣大師生,成為學生獲取創新創業知識的良師益友。圖書館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教育形式更為靈活,圖書館作為“第二課堂”,實現了高職教育中學校課堂教學同圖書館創新創業教育的雙向滲透,將從過去依賴課堂教學的灌輸,轉向包括創新創業教育在內的尋求全面素質的提高。另外,圖書館為學生學習其他知識、博覽群書提供了一種安靜有序的閱讀環境,因此,圖書館成了廣大學生經常匯集的場所,在這里整齊有序地擺放各種文獻資料,整個環境清潔明亮,安靜幽雅,相比于課堂,這里更多了些讀書的環境和良好的氣氛,而思想問題的解決必須在這種有形無聲的環境中才能實現。在這種氛圍中人們會互相切磋、互相影響、互相學習、互相比較、互相督促,吸引他們到知識的海洋去汲取人類智慧的精華,尋找人生的真諦,提高綜合素質,全身心開展創新創業。
3圖書館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措施
3.1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高職院校圖書館具有豐富的館藏資源,這些紙介、電子的資源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最基本的物質條件。為了能更好地服務創新創業教育,圖書館應嚴格把關采書環節,應聘任各專業和各學科的帶頭人、教授、教學能手以及學生代表擔任選書顧問,由他們有針對性地提出所需書目。另外,采編部門應制定科學的選書制度和規范的選書程序,加強紙質文獻資源的收藏。在采購的過程當中應注重提高文獻資源的質量,使館藏紙質文獻的結構更趨科學、系統、合理,增加延續性。高職圖書館工作的一項新的內涵,就是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宣傳,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和現代化的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全面的創新創業成功實例和經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欲望。在這個過程中就應加快自動化、數字化進程,進而對館藏資源進行適時調整,將采集力度轉到電子信息資源上,認真采集網絡數據庫和光盤數據庫等非紙質資源,從而建立起虛實結合、互為補充、彼此融合的巨大信息資源庫,為創新創業教育準備充足的文獻資源。
3.2提高館員服務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在高等職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作為高職圖書館館員,工作的重點是激活其創新創業欲望。有了這種想創業的想法,學生們才會有行動,圖書館應通過服務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圖書館要為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貢獻力量,重點就是要建設一支能為創新創業服務的有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圖書館專業隊伍。這就要求高職圖書館在穩定和加強圖書館專業隊伍基礎上通過各種途徑盡快培養一批具有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和圖書館專業隊伍。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制定相應的考核評價機制,調動館員的競爭意識,同時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要加強館員思想作風建設,定期組織崗位培訓,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館員,才能為學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注入活力。應該解決原本課堂教育講授的傳統知識不能滿足高職學生創業需求的問題,就要吸引學生到圖書館來,為學生提供了完全開放、自由的空間,在這里學生自覺學習,引導他們拋開課堂形式和課堂紀律的約束,依照各自愛好和興趣,自主地選擇各類文獻資源,進行自我知識的延伸和深化教育。
3.3幫助高職生培養初步的創新創業能力
創新一定是多元化、多態式的雙贏結構,創新創業能力包括前沿信息的獲取能力、創造性地思考和行動的能力、把握機會的能力,還包括綜合利用各方面知識能力、辨別吸收能力和消化創新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館員可充分利用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以及先進的網絡檢索設備、對信息進行檢索加工等優勢,準確及時地將最新的資源、技術與各專業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活動,也可通過組織系列講座、圖書活動周等活動,不僅教給高職學生查詢、存儲、組織、傳遞、利用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更要教給學生如何創新的基本原理和過程。在此基礎上,使得學生在短時間內提高獲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很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
3.4加大宣傳力度
收集創新創業成功案例,利用圖書館平臺大力宣傳。充分認識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與普通高校的不同。高職教育培養的目標是高等技術應用專業人才,因而高職院校的館藏既要強調專業性,更要注重實踐性。因此,在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圖書館為了培養學生“較強實踐能力”,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將各屆畢業生的優秀設計作品及創新創業成功案例收藏起來,開辟出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特色館藏室,展示成功的作品,以形成與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的高素質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相一致的實訓仿真職業環境,學生通過這些實物作品及真實案例,可以獲得比文獻資料更形象、更直觀、更真實的信息,這對于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