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運營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2: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運營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企業運營管理論文

篇(1)

廣東電信以“營銷集約化、銷售屬地化”為基本原則,對全省市場營銷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重新進行了梳理和變革。省公司對營銷活動方案進行統一制定、部署、管控,市分公司僅負責營銷方案的細化落實和日常銷售管理,縣級分公司撤銷市場部,成立銷售部,負責屬地銷售組織和執行,(鄉/鎮)營銷服務中心則專注于網格內銷售執行。

2.推進網絡集約運營,建設全省一個網絡運營體系

廣東電信以收購CDMA網絡和全業務運營為契機,成立了省網絡操作維護中心、省無線網絡運營中心、省傳送網絡運營中心、省平臺運營支撐中心和省網絡資源管理中心,實行網絡和業務平臺的全省集中維護、優化和監控,以及網絡資源的動態管理和集中調度,著力提升專業化維護能力和重大任務、應急通信的保障能力。廣東電信按照全省“一張網絡”的思路,大力推進網絡規劃、工程建設、采購供應、網絡運營等的集約運營。在網絡規劃方面,全省投資按市場需求集約配置,省公司統一管控新增能力和評估投資效益;在工程建設方面,建設項目由省公司統一對進度管理、質量管理、驗收交付集中管控,資本支出指標由省公司統一承接,不再考核分公司;在采購供應方面,全面推廣“框架+訂單”的集中采購模式,實施集中倉儲、統一配送,集中管理采購工作關鍵控制點的審批權限,增強采購效能和采購工作的風險防范能力;在網絡運營方面,實施網絡運營板塊人員管理、業績考核、成本管控、運營管理的四統一,網絡運營考核指標由省公司統一承接,不再考核分公司,提升全省“一張網絡”的運營維護效率。

3.推進IT集約運營,建設全省一個IT運營體系

廣東電信形成了“企業信息化部+IT運營中心+分公司”三位一體的IT運營模式。企業信息化部作為企業IT工作的管理者,集中負責全省信息化規劃、建設和維護管理;IT運營中心全面負責MBOSS系統的集約運營,包括集中計費賬務處理、集中業務配置、集中收入確認、集中數據管理及支撐、集中系統監控維護;分公司則主要負責數據挖掘、資料管理、欠費管理、賬單管理、話費爭議及減免退費的經營性工作,其IT支撐需求由IT運營中心分部進行派駐式服務。

4.推進10000號及移動互聯網渠道集約運營,建立全省一個客服體系

2009年3月,廣東電信撤銷了各地市的10000號客服中心,成立了省10000號運營中心,全面負責全省10000號的全業務集約化運營,下設廣州、深圳、汕頭、梅州、韶關五個區域中心,分片區負責21個市公司的全業務呼入客戶服務、投訴回訪、工單處理回復等工作,對全省的服務標準、工作規范、系統平臺進行統一,為服務感知的統一和整體客服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推進財務集約運營,實行全省一個財務體系

2008年11月,廣東電信成立了省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負責全省會計核算、資金結算、票據管理、會計報告及數據統計等會計服務及信息提供工作。2009年6月,省級財務共享服務在所有分支機構集中上線,形成對27個二級分支機構和4萬多名員工、月處理量峰值超過15萬筆的服務能力。基本實現全省統一會計核算、統一報賬、統一主數據、統一開關賬、統一出具報表、統一薪酬發放,實現了財務共享服務全業務、全地域、全員覆蓋;會計服務總人數明顯減少,建立了省市一體的收入確認模式,確保了收入的真實性。6.推進人力資源集約管理,構建全省一個人力資源體系廣東電信于2007年5月啟動了二級經理團隊領導力轉型工作,實施覆蓋全部市、縣區分公司的組織架構變革。全面實行經理人員統一培養、選拔與任用,全省統一競爭上崗、公開競聘。新型人才統一引進、集中培訓,專業隊伍統一建設,員工業績統一管理。基本薪酬和福利待遇全省統一標準,薪酬管理、記賬、支付一體化。

7.構建與集約運營相配套的全業務制度流程體系,實行全省一個制度流程體系

廣東電信集中實現制度體系“一冊總覽”,制定了公司運營管理的“基本法”——《運營管理工作規則》,實現了公司管理規則的統一,建立了業務部門負責實施的制度統籌管理機制,持續優化了集約運營關鍵流程,實施制度流程100%IT固化,以確保制度流程的有效執行。省、市、縣形成“全省一個制度”的執行體系,所有制度由省公司統一制定、頒布,市分公司不再制定制度,確保了全省運營管理的一致性。

二、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業務融合,打造領先的業務提供能力

一是提供領先的智能網絡。廣東電信在全省全面推進3G、光纖寬帶和WiFi網絡的統一建設,基本建成了“3G+光網+WiFi”全方位立體覆蓋的智能信息網絡體系。在網絡能力上,建成具備客戶感知良好、運營管理方便、業務開通靈活,用戶可識別、業務可區分、質量可控制、網絡可管理的智能網絡,可提供高速協同接入、資源自助指配、速率針對性保障的差異化服務。在網絡規模上,全面推進“寬帶中國、光網城市”戰略,普及光纖寬帶高速接入,實現骨干光網全省覆蓋,全力支撐全省寬帶普及提速民生工程,穩步推進現網用戶光纖改造;對全省行政村以上區域實現3G網絡全覆蓋,成為具有領先優勢的省級3G移動網絡。二是提供面向全業務、服務多客戶、承載多功能的綜合平臺。利用IT集約化的優勢,集中建立了綜合業務平臺、內容應用平臺、行業應用平臺、云服務業務平臺、呼叫中心平臺與會議型業務平臺等多種業務的綜合平臺,通過資源整合、門戶統一、賬號經營、能力開放的形式,提供標準化、模塊化、集成化的平臺運營環境,支持自營、第三方內容與應用的聚合。三是提供便捷、豐富、差異化、個性化的綜合信息服務。通過業務、平臺、終端的融合創新,圍繞“兩化”深度融合、“幸福廣東”信息化應用等重點領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現代信息服務,覆蓋政務、民生、產業三大領域,提供逾百項智慧應用,助力“幸福廣東”工程。

三、以客戶為中心進行服務集成,打造卓越服務能力

一是通過戰略合作、資本合作和業務合作等多種形式,引入優質社會資源,嵌入自身能力,快速形成差異化的服務和競爭力。在政務服務方面,廣東電信與廣東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全面參與“智慧廣東”建設,全力配合做好省政府“網上辦事大廳”的總支撐。在民生服務方面,實施跨領域服務整合,推動“智慧民生”信息化普及,移動互聯網民生應用。在企業服務方面,積極參與省經信委“4個100”示范工程和“數字企業”專項行動,整合上下游提供電子商務等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和網絡存儲、店鋪管理、定位服務等一站式信息化解決方案,加速“商務領航”、“天翼”品牌融合,強化在企業客戶的服務能力。二是結合企業核心能力和戰略需要,在重點領域建立產業基地、產業聯盟,掌控部分內容和應用,增強價值鏈服務整合能力。在云計算領域,建設了佛山華南智慧新城、沙溪云計算數據中心,構建了以云計算、云服務為中心的智慧城市綜合平臺;牽頭組建了廣東省云計算產業聯盟,積極組織云計算技術與應用交流活動,促進全省云計算產業發展。在物聯網領域,建成了省物聯網應用孵化扶持基地,搭建開放合作創新平臺;在移動互聯網創新領域,在廣州建立了中國電信創新孵化(南方)基地,將中國電信內部資源與廣東省科技創新環境、社會資本等進行高效整合對接,帶動廣東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等。

四、全面推進運營管理的精細化,提升集約化運營效率

一是對市場運營精細管理,引導全業務結構協調發展。廣東電信對市、縣分公司和營銷服務中心進行了分類分檔指導,實行差異化定位、差異化發展策略、差異化資源配置、差異化考核。建立了移動和寬帶業務綜合評價體系,移動業務從規模、質量、融合、終端、客戶感知及效益六個維度進行評價,寬帶業務則從規模、質量、提速及服務四個維度進行評價,并結合多維度評價體系,對業務發展情況進行全程監控。二是對網絡運營精細管理,打造精品網絡支撐業務發展。廣東電信構建了“寬帶接入十大場景”方案,指導市分公司快速復制、規模部署,促進資源科學合理配置,規范了建設過程管理,推進移動網絡建設和優化精細化,建立質量示范站,改善用戶速率感知,提升網絡競爭力。三是對服務支撐精細管理,提升服務支撐的效率和有效性。廣東電信建立了數據運營和監控體系,建設了省ODS數據共享平臺(即數據倉庫),提高了基礎數據準確性、實時性,將ODS數據采集時限壓縮在1小時之內;為強化財務管理,廣東電信緊密結合財務會計工作需求,整合了全省分散的會計核算、資金支付、票據管理、報告編制等資源,形成高度集成的五大財務共享業務平臺。

篇(2)

1.人員對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重視度不夠

依據目前來說,我國企業中人員對企業的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重視度不夠,下面分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我國企業內部人員原因。許多企業中超過半數的工作人員都認為,企業在進行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時,只不過是財務部分和項目部門的工作任務,跟企業中其余的部門無關,從而使企業在實施運營管理和管理時并不是多方合作,而是單單僅僅依靠財務部門和項目部門這兩個部門的合作,而現存這種觀念的企業人員是錯誤的。因為如果一個企業要想實施好的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不單單要依靠財務部門與項目部門之間的合作,還要其他部門的通力協作,這樣才可以讓企業上下一條心,完成企業的運營管理額項目管理。第二,企業內部的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制度不夠完善,機制不夠健全。在我國的一些企業中有進行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工作,但因為企業內部管理者不夠重視其發揮的作用,從而使企業內部的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制度不夠完善,機制不夠健全,

2.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控制力度不夠

上文中提到了人員對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重視度不夠外,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中控制力度不夠也是其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根據我國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中控制力度不夠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對材料的價格無法進行準確的估算,這也是企業運營管理與項目管理中,控制力度力度不夠的重要表現。一般看來,企業中負責采購材料的主要部門是企業中的項目部。而因為企業在之前并沒有對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確立完善的制度,進行有效的對策,而且企業中的項目部對材料中的市場價格無法準確估算和進行把握,致使企業發生購買原材料的價格偏高,從而增加了材料的成本預算,增加企業成本。第二,我國的許多企業即使有采取適當的成本價格購入材料,但因為材料進入倉庫后,沒有對進行完善的保存和合理的管理和保護,就可能會出現材料損壞,鋼鐵腐蝕等現象的發生,而往往這樣很可能使材料的重復利用率降低。

3.我國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實用力度不夠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技術的日新月異,在我國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中面臨的問題也日發凸顯,其中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實用力度不夠這一問題成為了阻礙企業生產發展中重要的障礙點。根據我國大部分企業狀況來說,在企業經營成本上,其管理制定體系不夠完善,制定內容不夠合理。而在一些企業也進行了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這兩種管理,而且對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進行了制定,但因為加入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制定的人員大部分都是屬于技術類人員,所以對其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進行制定的大多數原因都是對企業切實可行進行分析,而對企業經營管理運營成本上,缺乏可控性,使其管理方法無法進行實施。

二、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相關對策

綜上可得,在我國大部分企業中都面臨著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問題,所以,下文提出了一系列關于了我國企業應當如何加強運營成本以及項目成本管理的措施,進而增加企業的效益。

1.提高人員對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重視度

第一,應使企業中全部部門中的人員加強對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重視程度,不應把這兩個方面的管理單單看成是財務部門和項目部門的工作,應把各個部門加在一起協調合作,從而進行有力的管理和合作。第二,應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和運營成本的有效控制,根據在實踐操作中的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的現況,制定出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健全其機制,采用有用的管理舉措,從而提高企業的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水平。

2.加強企業經營成本管理的控制

首先,作為企業的項目部門來說,應當在購買材料時,對市場進行充分的調查,爭取能夠使用最少的成本購買質量達標的材料,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降低項目的成本,減少資金的浪費。其次,企業內部的倉庫管理部門應當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做到定期的盤點,盡可能的減少企業內部所耗用的材料不必要的浪費,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業內部成本價格,促使企業內部整體的運營成本得到更好的提升,對自身的經營管理和運營成本等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防止企業的運營管理成本的預算偏高,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無法實現高水平提升的情況發生。

3.健全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體系

第一,要制定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計劃。在制定企業的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計劃中,計劃的內容不僅要包括可行性的分析還要對運營成本進行控制,從而使企業經營管理成本項目能夠實施。第二,企業在進行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制定的過程中,要對其實施計劃的本身給予重視。在企業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上對合理的運營管理和項目管理計劃進行實施,把在實際中使用的運營成本和計劃中制定的運營成本實施一對一的對照,從而對所出現的運用成本管理中的問題解決,提高企業的生產。

篇(3)

目前,很多中小公路運輸企業仍舊以傳統的關系客戶為依托,進行貨物的配送、運輸。如果這些關系客戶因某些因素停產,無貨物運輸,這些中小企業的車輛就會閑暇下來。這無疑造成了很大資源的浪費。這些浪費都源于傳統企業獲得信息資源渠道的有限性,只能依靠人際關系獲知信息,不能更加廣闊的獲知其他需要運輸車輛企業的信息。

(二)成本浪費大

大多數中小企業在得到客戶的指令后,會派相應車輛前往客戶所在地進行貨物的裝配并運輸到目的地。而很多需要出貨的客戶,由于一時出貨量很大,需要的中小運輸公司不止一家,這樣好幾家運輸公司的車輛同時派到客戶所在地,這勢必造成很多車輛排隊等候裝貨。而車輛轉載貨物完畢運送到目的地時,又會出現很多車輛排隊等候卸貨的過程。往往會出現等待的時間比裝貨、卸貨的時間要長的多的情況,直接成本、作業成本和交易成本等都造成了很大的浪費。

(三)運營管理混亂

由于信息溝通不暢,出現車輛空巢、車輛閑暇的情況很多,這勢必會影響到公司的正常運營,同時也會影響到對其他客戶的服務質量。人員安排上也會出現時緊時松的情況,長此以往,職工會對公司產生怨言,消極怠工;客戶也會對公司進行重新評估,衡量是否繼續簽訂合同;備件消耗、填充也不能進行有效的計劃;在人員、客戶、備件等都出現問題時,公司的運營管理也將會越來越混亂。

二、物聯網對中小公路運輸企業的促進作用

由于物聯網能夠深入到物體的全生命周期監控,它能夠促使物流向上下游延伸帶來新的增值業務,而中小公路運輸屬于物流業的部分業務,這對公路運輸企業的運營發展帶來大大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如下:

(一)擴大市場空間,增加經濟效益

企業面向市場,為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與服務保障能力,自行投資物聯網建設。企業可以利用物聯網平臺感知物流,進行生產、配送、倉儲、供應鏈管理,實現物流信息的自動采集,貨物的可靠配送、安全保管和可視化跟蹤。開闊了企業以往只立足在關系客戶業務基礎上的視野,開拓了市場,這將大大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能實時、準確的獲知各環節信息

借助物聯網技術,傳統的公路運輸企業能夠及時了解上下游客戶的需求信息,同時也能提前預知貨物量大小、貨物在途時間、裝卸貨時間、以及排隊等候時間等信息,這些信息的提前獲知能夠讓企業管理者提前對車輛做出正確的指令,根據預知各環節所需時間,提前安排好車輛發車時間、路途消耗時間等,也可大大減少車輛各環節的排隊等候時間,做好各備件的計劃準備工作,為企業的運營管理提供許多的增值服務。

(三)提高服務水平,降低成本

物聯網幫助運輸車輛與企業信息系統之間能夠隨時進行信息傳遞,改變了傳統公路運輸中只能在傳統渠道才能獲知貨物信息的舊狀,保證了貨物的實時化管理,真正實現可視化物流,這樣客戶能夠及時了解貨物的運輸情況。根據研究說明,客戶如果能隨時隨地的獲知貨物在運輸途中的詳細狀況,會大大提高客戶對企業的滿意度,也會很好的樹立企業優質服務水平的良好口碑,而且對于保持其對企業的忠誠度有很大的好處,對增加公司經濟效益帶來隱性資源。物聯網技術能夠大大改善運輸環節的自動化程度。利用物聯網技術提供的信息,分析并設計出包括使用車輛數量、最優行駛路線等信息在內的運輸方案,車輛可利用預備運輸方案和在途路況隨時調整實際行駛路線,并與企業調度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以應變突發事件,從而保證運輸車輛在運輸途中的安全性和快速性,真正做到運輸方案最優,降低企業運輸成本。

三、物聯網技術下中小公路運輸企業運營管理系統的模型設計及模型分析

物聯網包括三個層次: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的作用是感知和采集信息。感知層包含傳感器、全球定位系統、氣體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紅外感應器和射頻識別技術等各種設備和技術。屬于物聯網的最底層。從業方向包括RFID、傳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統芯片,RFID在國內已經大量的應用于物流運營管理中。網絡層的任務是將感知層的數據通過移動通信網、企業內部網、各類專網、小型局域網、各種無線網絡進行傳輸。應用層的任務是對網絡層傳輸過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并通過終端設備與人進行交互。應用層涵蓋了自然界的方方面面,包括物流方面。

(一)運營管理流程模型圖

利用物聯網的三個層次的功能及中小公路運輸企業的不足,對企業的運營管理提出創新型的流程模型。

(二)模型分析

中小公路運輸企業運營管理創新模型分為三個部分: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通過RFID、傳感器和全球定位系統芯片,對車輛行駛狀況、貨物追蹤狀況和其他企業想了解的狀況進行感知,并獲得數據,感知層將獲知的數據傳遞到網絡層。網絡層通過企業內部網、小型局域網或是無線網絡將數據傳輸到應用層,應用層將對網絡層傳輸過來的數據進行處理,并通過終端設備與人進行交流。網絡服務管理應用層是以企業內部網為基礎,依靠現代高科技手段來遠程控制客戶信息,車輛派送、閑暇信息,與客戶實時溝通信息,車輛維護信息和其他所需信息等,來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效率。

篇(4)

專業的人才和健全的體系對物業企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當物業企業處于發展初期時,更加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要想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執行體系,不能單單依靠能人的作用。要有科學的依據才能有效的提高企業的執行力體系,但是多數物業企業不夠重視體系的科學性,只重視感性和技巧。缺乏完善的執行體系就是我國物業企業沒有好的執行力的主要原因。

2.執行責任有缺失。

我國物業企業的執行力不夠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企業缺乏執行責任,企業各級領導都沒有實現其應有的義務。在物業企業中有高,中層領導和基層員工三個級別,大部分物業企業的高層領導都只重視策略,而將執行的責任下落到下屬中去。中層領導者在物業企業中起著傳達信息的作用,但很多中層領導者并沒有及時的傳遞信息,這也是他們缺乏執行力的一個原因,并且現在大部分的企業都沒有設立完善的信息溝通體制,從而造成信息梗阻,使各項工作的具體情況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基層員工執行力不夠強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責任心,很多員工都抱著雇傭思想,他們覺得自己只是打工的,拿的工資是一定的,那也沒必要干更多的活,他們也不認為自己對團隊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也沒有對自己形成較高的要求,并且當出現錯誤時,不會去考慮自身原因,而將錯誤歸咎于別人。另外,他們也不會主動去創造機會,合理有效的使用企業的資源,從而造成資源的浪費。

二、物業管理企業運營層面執行力的構建

1.整合物業管理企業戰略執行力。

企業戰略的制定對物業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尤其是社會環境在不斷的改變,為了使企業更加適應這種變化,必須制定合理的企業戰略。在戰略的執行中包括制定戰略,戰略溝通,戰略澄清,戰略行動,資源分配和業績反饋等內容。企業戰略執行中最為關鍵的要點就是協同,它指的是企業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活動同企業戰略保持一致,從而使戰略能夠有效的落實到企業每天的經營活動中去。另外,加強對企業戰略的執行過程的監督和調整,并根據員工的業績情況來實施懲罰制度,保證企業的運營狀況可以按照預定的計劃發展。戰略執行是構成企業戰略的一部分,也對企業戰略的落實起著關鍵作用,只有加強戰略的執行力,才能使得戰略更好的落實下去。所以在一個物業企業中,有科學合理的戰略還不夠,還要更加堅定的執行企業戰略。

2.規范物業管理企業管理工作。

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就相當于給企業建立一個自我免疫系統,使企業就像擁有生命一樣可以自動對外界侵害進行防御,自動恢復和痊愈。制度及標準對于規范化管理而言只是發揮組織外皮作用,使企業擁有自我免疫和修復功能,它需要對這些制度及標準進行不斷的創新。可以通過下面3個方面來規范物業企業的管理工作:(1)因為物業管理工作較為繁瑣復雜,并且和人們的生活有很密切的關聯,所以國家政府設立了一系列的相關規章制度,這就要求員工在工作中嚴格的遵守這些制度;而管理人員也要加強對規章制度的學習和掌握;企業也要設立出適宜的制度標準,并將其有效的落實下去。(2)一個企業不僅要有科學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先進的管理理念,才能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思想可以控制員工的行為,好的思想就會有更好的服務,但這些思想理念都是不能用錢買到的。例如一家物業企業,他們的思想理念在企業中得到了很好的貫徹,企業員工將這些理念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并將它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中,為企業塑造了一個良好的形象。(3)不論是企業的管理人員還是基層員工,都要實現賞罰分明,對一些表現很好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從而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另外,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也要對自己的行為形成嚴格的要求,發揮其表率作用。

3.優化物業管理企業執行力流程。

企業的執行力流程包含內部和外部流程兩方面,其內部業務流程通常包含財力,人力,客服,行政等,因為企業各個部門相互配合,上面的流程也會有所交叉,所以要明確各個部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企業的組織結構設計會參照業務流程來進行,將部門進行分類,并明確他們對應的職責,企業的組織結構要清晰精簡,不能過于復雜和繁瑣,因為流程太過復雜將會導致決策不能有效的傳遞下去,為了確保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更完整,更真實,就要縮減部分執行層次,使執行效果更好。企業的外部流程指的是服務流的傳遞過程,在物業企業中,服務是一種無形的產品,它的好壞取決于企業員工,因此在日常的服務中,員工要更加主動的關心客戶,當客戶產生抱怨時,要站在客戶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而更好的理解客戶;加強和客戶的交流,如果客戶對產品有所誤解,要及時的與他溝通,從而消除客戶的誤解。可以從下面幾點來對企業服務流程進行優化:(1)加強服務流程管理,讓員工將企業的目標作為自己的目標。(2)縮減企業執行力的層次,并設立溝通平臺,加強員工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4.搭建物業管理企業虛擬化平臺。

以往的物業管理工作的技術水準過低,其內容更加復雜,雖然從事該行業的員工很多,但企業的執行力卻很差。為了適應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不斷引進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建筑,各種物業硬件設施也隨之改變,企業通過運用網絡信息平臺來改善組織結構,從而提高其執行力。虛擬企業是指這一類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它通過整合外部資源系統來達到企業目標,這些資源系統包含供應商,客戶,競爭者以及其他企業或個人。虛擬物業企業將日常的經營活動分為不同的部分來交給具備相應能力的企業來完成,通過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來確保企業的經營活動實現更好的效果。所以一個企業的核心能力是實現虛擬合作的關鍵,在國外很多物業企業更加的專業化,它就相當于一個管理機構,而那些綠化,清潔等工作都交給在這些方面能力更好的公司去完成,我國物業企業也在不斷的向這種模式發展,在將來,物業企業可能會逐漸實現虛擬化,就相當于網絡的中樞,把各個方面的資源都集中到一起,并有效的運用,從而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篇(5)

一、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的內涵

人力資本理論自20世紀中葉創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和傳播,現在已成為“經濟學中經驗應用最多的理論之一”,被推廣應用于各個應用學科和研究領域。現代企業的契約理論證明,企業實質上是一種由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組成的“不完全和約”,人力資本產權在企業所有權安排中具有一種特殊決定性的地位和作用,非人力資本產權權能和權益必須通過人力資本的直接參與和使用而間接發揮作用和實現(周其仁,1996)。所謂“人力資本運營”,就是指的這樣一種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即首先通過戰略性投資形成特定技術結構和人力資本存量,進而對這些不同形態和專業化功能的人力資本按照組織目標及要求加以激勵使用、整合配置和協調控制,從而達到人力資本保值增殖的、實現團隊產出和組織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認為企業人力資本的運營需要經過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社會性資源轉變為企業性資源的階段。人力資源在未進入企業之前屬于一種社會性資源,企業作為用人單位,只有通過選拔、聘用等程序與人力資源主體簽訂勞動合同之后,才能在一定時段內擁有對人力資源的勞動使用權,社會性資源才能轉變為企業性資源。第二個階段是將企業性資源轉變為企業性資本的階段。盡管我們不否認在進入企業之前,人力資源自身已經擁有了或多或少的人力資本存量,但是這種資本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企業的需要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且在知識與技術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人力資本的貶值與折舊也在加速,因此有必要通過對人力資源的不斷開發使其成為符合企業需要的人力資本,或由低增值性的人力資本轉變為高增值性的人力資本。第三個階段是將企業的人力資本存量變現為現實生產力的階段。人力資本與物質資本的本質性差別在于它具有能動性,其效能的發揮不僅取決于外部的環境條件,更取決于人力資本載體本身——人對于外部環境條件的反應。人力資本存量高的人不一定是勞動生產率高的人,許多企業中存在的“出工不出力”的低效率勞動現象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通過合理的配置,激勵機制的設計,使企業人力資本充分發揮效能,是人力資本運營的關鍵。第四個階段是人力資本的維護與擴張階段。由于年齡、生理、心理等自身因素和退休制度、離職現象的客觀存在,人力資本也存在著損耗。恢復和補充的問題,企業只有不斷地對人力資本進行維護和擴張,才有可能始終保持人力資本優勢。

二、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的管理環節

企業=非人力資本+人力資本(周其仁1996)。企業人力資本增值在企業內部體現為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在企業外部體現為公眾(或投資商)對企業的未來認同感增強。人力資本的所有者是企業員工。企業通過人力資本運營,可以有效增強對技術的開發、創新能力,提高管理和生產經營能力,以搶占市場競爭的制高點。如果企業內部缺乏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則在為顧客提供價值過程中,喪失長期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的能力,即核心競爭力,企業將不可持續發展。

1.人力資本投資。人力資本投資是一個多維度、多層面的整體系統,投資主體(政府、企業和個人)通過正規教育、在職培訓、醫療保障、職業流動與“干中學”等途徑使先天的勞動力轉為人力資本的過程就是人力資本投資。貝克爾也認為,人力資本對人力的投資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勞動力流動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的區別主要在于:(1)人力資本具有強烈的流動性,而非人力資本流動性較差;(2)人力資本具有與其載體的不可分離性,而非人力資本是可分離的;(3)人力資本是一種人性化資本,其價值波動較大,而非人力資本是一種物化資本,其價值比較客觀。因此,企業人力資本運用能否“以人為本”,有效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就成為決定企業生產經營績效優劣的關鍵因素和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管理成功與否的核心問題。

2.人力資本管理。人力資本管理包括人力資源供需分析、人力資源總體規劃、人力資源的招聘、培訓、職業計劃、績效考評、薪酬管理、激勵、發展及創造良好的企業文化等。人力資本管理是人力資本的再生產過程,其目的在于實現人力資本的價值增值,使企業擁有能長期保持高值的人力資本和能長期保持高績效水平的員工。在企業人力資本運營的戰略層面上和操作實務中,制度激勵與管理激勵必須統一納入人力資本激勵使用這個本體系統,有機結合起來,并整合為完整的企業人力資本激勵體系和運作機制。管理激勵措施和實施必須建立在制度激勵的民主基石之上,制度激勵必須為管理激勵的有效實現提供制度前提、組織保障和人文環境。3.人力資本整合。所謂“整合”(integration),是指基于放大組織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結構功能及效應,而對組織內部各種因素和力量進行重組、調整及磨合的戰略管理過程。企業人力資本整合,就是通過協同調控組織成員的目標動機和行為傾向,使他們自覺地把自己的人力資本潛能調動起來,并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轉化為企業的整體競爭優勢,實現人力資本系統1+1>2的整體功能的過程。由于人力資本是依附于組織成員的個人行為而發揮作用的,組織成員的個人行為傾向性對其人力資本效用的發揮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企業人力資本的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組織行為的整合,是組織成員在互動中調試自己行為以適應組織目標的過程。人力資本整合實質上是為了提高人力資本存量的利用效率,使人力資本存量最大化地轉化成人力資本價值,以取得人力資本的協同效應。在企業重組和整合過程中,面臨著兩種不同的技術傳統、管理傳統、文化傳統的沖突,從而面臨著技術整合、管理整合與文化整合的任務。一般認為,企業重組和整合將產生兩個方面的規模效益:一是人力資本整合后物質資源集約化運營的優勢;二是人力資本整合后人員集約使用的優勢。因此,企業重組和整合既是物力資本重組更是人力資本整合,既是物力資本整合更是人力資本的整合。經過整合的人力資本激勵體系和運作機制,基本框架和內容包括以上人力資本管理的兩個方面:一是企業薪酬制度體系的設置運作;二是績效考核評估制度體系的設計操作。4.人力資本擴張。人力資本擴張是通過人力資本運作,實現人力資本的內涵和處延的擴大,在使企業得到更好發展的同時,促使人力資本的增值,實現人力資本投資者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人力資本擴張是人力資本張力的外在表現。人力資本張力即資本自我增值、自我擴張的能力,它體現了人力資本存量轉化為人力資本價值的能量,反映了資本要求不斷增值的本質屬性。人力資本存量與人力資本價值是兩個不等的量,人力資本存量是凝聚在人身上的人力資本的結晶,它可以用積累人力資本過程中所花費的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之和來表示;人力資本價值是人力資本存量在最理想運營情況下所能產生的最大收益的現值。人力資本價值和人力資本存量的差值愈大,人力資本擴張的潛力愈大。因此,靜態地看,人力資本擴張是在指人力資本存量一定的情況下,最大化人力資本價值;動態地看,人力資本擴張過程是指不斷放松約束條件即人力資本存量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人力資本價值最大化的過程。我國企業人力資本存量雖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因人力資本貶值和人才創新能力不足,人力資本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實現。

三、企業人力資本的運營策略

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企業并購浪潮風起云涌,其結果使具有不同意識形態、民族文化背景和價值觀走到一起,并成為同一個社會經濟組織的成員,同一家公司的員工,因此,公司人力資本人文性質的多元化、多樣化將是大勢所趨。我國加入WTO后,外國跨國公司大量涌入國內市場,在開放統一的市場環境中各類企業員工來源和構成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多樣化和多元化,如何將這些具有不同人文性質的人力資本有機整合起來,對于企業組織運作和總體績效具有直接影響。在這樣的社會和市場環境中,企業人力資本競爭將日趨激烈,企業如果沒有有效地凝聚人心,保持和整合人力資本的政策策略和技術措施,就很有可能陷于被動挨打的局面和四面楚歌的境地。因此,搞好企業的人力資本運營,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人力資本的選拔。選拔的核心是使被選拔人員能真實地顯露自己的個性、素質、潛能和工作能力,使企業能較為全面地了解被選拔人員的水平和比較準確地預測在未來的表現。由于選拔屬于事前評估和選擇,因此,需要建立科學的選拔機制。

篇(6)

盈余管理(EamingsManagement)是企業管理當局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企業對外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

一、盈余管理的特征

盈余管理在國內外的企業中被廣泛運用,其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盈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管理當局。企業盈余管理信息的披露都是由董事會及管理層合力決定的,在盈余管理中有決定權的一般都是公司的經理、部門經理和董事會。也就是說,會計政策與會計方法的選擇、會計方法的不正確運用、會計估計的變動、會計方法運用選擇的時點和交易事項發生時點的控制等,最終的決定權都在他們手中,他們扮演著運用盈余管理的主要角色。當然,會計人員也會參與其中,但充當配角。

2、盈余管理的客體是企業對外報告的盈余信息。盈余管理的客體主要是根據公認會計準則、會計方法和會計估計對外報告的盈余信息。在運用盈余管理時,必須同時具有空間和時間的觀念。一般會計準則、會計方法和會計估計等屬于盈余管理的空間因素;會計方法運用和交易事項發生時點的選擇則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時間因素,但盈余管理最終的對象還是會計數據本身,也就是說,盈余管理的最終結果體現在會計收益的數據上。

3、盈余管理不會增減社會的實際盈余。會計方法的選擇,會計方法的運用和會計估計的變動,會計方法運用的時點和交易事項發生時點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從一個足夠長的時段來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減少社會的實際盈余,但會改變實際盈余在企業的不同會計期間或不同企業的分布。換句話說,盈余管理只會影響到企業某期或不同企業的會計報告盈余,而不會增加或減少全社會中的實際盈余。

4、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確又復雜。盈余管理明確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私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但與公眾利益、中立性原則則是相矛盾的。盈余管理的目的非常復雜,特別是在誰是盈余管理的受益者這一點上。盈余管理考慮的主要是企業管理層的利益,如經理的分紅、認購股權、局部利益以及晉升機會等。有時,盈余管理的受益者又包括了部分關聯股東,甚至政府官員。

二、盈余管理形成的原因

盈余管理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問題,它與公司內部治理結構和外部監管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緊密相關。當然,究其根源還是公司內部不合理的權力安排的結果。通過對盈余管理研究,可以識別公司治理結構中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找到盈余管理行為產生的根源。這樣,既可以為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提供理論依據,也可以為投資者或其他利益相關者評價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論指導。下面,我們分析盈余管理形成的具體原因。

原因一:委托——關系下的道德背離。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約的有機組合,是人們之間交易產權的一種方式。在一系列契約組合中,股東與經營管理者通常采用“委托——”的關系,而委托人和人之間的利益取向往往不一致,存在責、權、利等諸方面的矛盾。首先,委托人的目標取向是投資收益或利潤最大化,而人一般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并非致力于增加企業的價值。經理人為了避免企業在高速發展后出現停滯不前而危及自身地位和利益的情況下,對企業往往采取持續緩慢的發展策略以穩定自己的地位和業績。也就是說,只有當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與經營者利益不相抵觸時,他們才會追求投資收益或利潤最大化;否則,將各取其利。因此,委托——制度下,經營管理者容易產生道德的背離,為盈余管理提供可能。

原因二:各契約關系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在現代企業中,委托人和人之間常常信息不對稱。人壟斷許多經營過程中的信息,委托人要獲得這些信息,就往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有時甚至不可能得到這些信息。這就使委托關系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不相容,者可以籍此獲得某種信息的租金,這對委托人而言就是成本。同樣,會計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也很難獲得企業獨占的內部信息。由于者(企業管理者)掌握著信息的制造與權,出于自身利益的原因,會對會計信息進行隱瞞或夸張。因此,對委托人來說也就不可能對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及充分性進行評判,使得現代企業的盈余管理成為可能。

原因三:會計準則與制度自身存在的缺陷。會計固有的局限性為管理當局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間。不同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經濟環境錯綜復雜,會計準則和制度不可能制定得盡善盡美,必然存在一定的會計選擇。如會計上要求的權責發生制、穩健性原則,在會計確認過程中就會不可避免地滲入職業判斷等許多主觀人為的因素,管理當局也就可能通過操縱應計項目、或有損失來確認虛擬業績或“儲存利潤”。因為政府只能就一般性的會計規范即通用會計準則作出規定,而那些會計政策沒有規定的特殊狀況,就為企業提供了會計選擇的空間,成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土壤。

三、盈余管理的作用

國內外學者對盈余管理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盈余管理是一種欺詐行為,等同于利潤操縱和財務舞弊,它是上市公司為特定目的而對盈余進行操縱的行為,并非限制在公認會計原則或會計方法內;另一種則認為盈余管理并不是一種欺詐行為,由它產生的財務報告雖然缺乏真實性但也不是欺詐性財務報告。盈余管理只是破壞了盈余數據的公允性,沒有破壞它的事實性,因為它的事項與交易是實際發生的,不是捏造的。同時,盈余管理并不像財務舞弊那樣對相關利益方只有害而無利,它雖然降低了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但在降低契約成本、稅收籌劃、合理配置社會資源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就盈余管理的積極作用而言,一是有助于企業度過暫時的財務危機。當企業處于經營困難,又急需投資資金時,往往采用利潤前推措施。此時,企業一般來說財務狀況不佳,凈資產收益率不能達到配股籌資條件;資產負債率過高,潛在債權人不愿意提供信貸支持。企業若提前確認后期的利潤,如,將直線法用加速折舊,降低壞賬損失的提取比例,推遲計提長期投資的減值準備等,那么,當期利潤定當得以提高,從而使凈資產收益率達到配股要求。同時,這些做法也提高了股東權益率,企業更容易通過舉債方式籌集資金。這樣,可以幫助企業度過財務難關,使企業能有充裕的資金進行生產經營活動。

二是有助于企業減少契約成本。持契約觀(EfficientContractingPerspective)的學者指出,盈余管理可以降低契約成本。他們認為,會計方法的選擇同企業的組織形式和契約訂立形式一樣,可以減少企業各方之間的契約成本,促進企業價值最大化。

考慮到契約的不完備性,需要給經營者一定的會計選擇和處理上的靈活性,以便應對企業環境的變化和其他無法預見的事件。特別是在環境變化影響到企業契約的參考指標時,企業管理當局能夠通過適當的盈余調整影響契約指標,從而有效地避免再次談判的成本或技術性違約成本,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管理者有一定的盈余管理能力,對于維護有效合同也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盈余管理必須以管理者不進行過度的機會主義行為,不刻意損害相關利益集團的利益為前提。也就是說,盈余管理運用得好,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

三是有助于企業長遠發展。對于生產經營狀況不穩定的企業,實施利潤平滑手段,可以向外界傳遞出一種生產經營穩定的信息,增強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穩定股價,也有助于股東達到財富最大化目標。采取利潤逐年后移措施,使企業業績表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有利于樹立企業經營業績穩步增長的良好形象,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企業若能抓住有利時機,調整生產經營管理,提高市場占有率,轉“虛增長”為“實增長”,有利于樹立企業形象,實現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

四是有助于稅收籌劃目標的實現。適度的盈余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合理、合法避稅,進行稅收籌劃。它能在不違背國家稅收政策的前提下,既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同時又符合稅法所蘊涵的政策導向。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有益的選擇。

就盈余管理的消極作用而言,盡管盈余管理在國內外企業均被廣泛采用,但是,當盈余管理超過一個合理的度時,就會使會計信息失去公允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從而誤導信息的使用者,影響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功能,破壞社會的經濟發展。過度盈余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降低了財務報表信息的可靠性。當盈余管理超過合理的限度時,就很容易轉變為利潤操縱,使會計信息失去相關性和可靠性。而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兩個根本質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礎,離開了可靠性,會計便失去了生命力。盈利信息是最重要的會計信息,它被投資者、債權人等外部信息用戶用來評價企業的優劣有著重大意義。過度盈余管理使報表上的盈利信息成為數字游戲,將嚴重降低會計信息的質量,失去財務報表信息的可靠性。

2、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盈余管理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經營者甚至企業的利益,但是也存在較大風險。事實上,許多企業盈余管理的動機并未充分考慮到企業的未來發展,而只是作為眼前的權宜之計。公司通過盈余管理增加當期利潤后,將使預期目標利潤變得越來越大。如果沒有同時改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下一年度若達不到預期目標,為了維護企業形象和公司管理者的利益,只有更加變本加厲地進行盈余管理,甚至進行不合法的利潤操縱和會計欺詐,最終將破壞投資者對收益質量的信心,導致企業的市場價值下降。《上海證券報》對投資者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利潤在盈余管理以后的轉回將使投資者失望。公司業績不佳,將導致股票價值下滑等負面影響。

3、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由于企業管理當局的經濟利益與投資者、債權人及國家的利益存在不一致性,一般情況下,盈余管理會促使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但是,不能忽略管理當局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而損害投資者、債權人和國家的經濟利益的事實。過度的運用盈余管理,會因為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利益。當前,美國次貸危機的出現,中國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細究起來,與各企業過分運用盈余管理手段也有一定關系。如果因為每一個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不加控制地進行盈余管理,那么,站在全社會的角度來看,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篇(7)

預算管理是依據企業制定的發展目標,對企業內各部門、單位進行相應的預算規劃,分配、控制、協調、考核其財務與非財務資源,通過對部門或單位經營過程的控制與管理、業績的考核與評估來確保企業達成最終目標的一系列管理系統。是現代企業管理中關鍵的環節,在合理的預算制定下,各部門按照計劃有序地完成目標,將有限的資源效用最大化,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最終實現盈利。它主要涉及對經營預算、戰略預算、財務預算、資本預算等方面的管理。

1.2預算管理的作用

預算管理的作用體現在:第一,有利于協調各部門、單位之間的工作,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用;第二,有利于增強企業的調控能力,使企業實現過程的可控,防止因為過程產生的失誤導致不滿意的結果;第三,有利于企業通過量化的預算目標來進行管理與考核;第四,有利于各部門明確各自的權限和職責,將目標細分與責任到人,增加目標的可實現性;第五,有利于明確企業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實力。

2通信企業內預算管理出現的問題

2.1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善

第一,企業把預算管理劃分到財務部門,由財務人員進行編制與監控,一般沒有設立獨立的預算管理部門,而且公司并沒有賦予財務部門那么多的管理權限,這就使得預算管理無法推行;第二,預算管理體系不規范,沒有建立相應的執行標準、考核標準、規章制度等,削弱了預算管理的執行效果;第三,沒有相應的審核、監督機構,使得預算工作中的違規違法現象屢有發生,如超出預算開支、預算分析不準確等問題無法解決。

2.2編制時間成本過高

由于通信業的運營企業均為全國性質的集團公司,其內部部門與組織框架比較復雜,所以本行業的預算編制比其他行業要更為復雜,再加上沒有引進專業的編制人員與科學的編制方法,使得編制的工作效率極低。一般都是由年目標進行月度的分解,等到編制結果出來時,已經過了大半個月,預算編制失去了應有的作用,更沒有了執行的意義。

2.3管理人員專業水平較低

由于專業的預算管理人員培養不足,很多都是財務部門的員工進行預算編制,他們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對于財務預算的流程、方法、實施及目的都缺乏認識,阻礙預算管理正常、有效執行。譬如管理人員僅對預算值同執行結果簡單比對,沒有深入地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就得不出或者得出錯誤的指導意見,完全失去了預算應有的監控調整作用。

2.4預算管理方法不科學

隨著通信業的管理與組織框架的改革,預算管理并沒有相應進行變動,而是依照傳統模式進行管理,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只是為了預算而預算,將預算的目的曲解化,同時,管理者和企業高層也缺乏科學的管理理論及意識。

3應采取的改善對策

3.1完善預算管理體系

由于通信運營企業通常都是總公司統領各地方公司,所以建議以總公司為基準,向各分公司逐步輻射執行。首先,企業應建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合理設置崗位,而且高層也要配合預算部門工作的推進,賦予其相應的權利方便其協調、處理管理工作。然后,需制定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監查制度、執行標準、考核標準等,讓預算工作者有章可循,消除預算制度不規范或者形同虛設的情況,通過監查減少預算人員違法、違規現象,確保預算編制的真實性,使預算管理正常發揮作用,如考慮到通信行業提供的產品都是無實物形態,所以在進行預算之前,必須明確產品統計時的計量單位,才能確保數據的統一與準確。最后,需減少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財務人員工作的干預,通信運營企業很多都是自行上報的方式來進行預算,以領導決定一切,必須改變此類做法。

3.2提升預算人員專業水平

首先,企業要加強相應的崗位培訓,通過總公司組織或者是各分公司自己開展,從理論與操作兩方面同時入手,及時獲取最先進的金融分析、財務會計、統計管理、計算機知識和職業技能,也可以通過大力引進優秀的預算人才和管理人才,快速提升企業預算管理的整體實力。其次,企業需制定預算人員考核制度,將不具備崗位要求的人員進行調崗或者辭退,增加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感,讓他們有主動學習提升的動力,同時也增強他們在工作時的積極性和責任心。最后,需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預算人員提出好的改革建議,分享高效的工作經驗,由一個人帶動一群人,營造良好工作氛圍。

3.3引進科學的管理方法

由于通信行業分布極廣,分支機構更是多達幾千家,如果要逐級進行預算工作量大而且時間緊迫,這就需要引進更為先進的預算的編制方法、組織體系、審批權限等管理辦法或者是軟件系統。例如引進“平衡計分卡”管理系統,通過分析總公司的目標與近期規劃,設立包含關鍵考評指標的整體計分卡,然后將總的目標分解到各個分公司以及公司的各個部門、單位內,之后每個員工再通過對自己部門的計分卡來建立自己的平衡計分卡,從而實現整體目標的方法。這樣既節省時間又方便統一管理,管理者只需要將所需的指標準確的設定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8)

隨著我國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加,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企業如果沒有對潛在的影響因素進行及時預測,則會為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而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夠對市場風險進行預報,從而幫助企業提高生存能力。而企業追求的利潤最大化,也能通過財務管理來降低成本,從而擴大企業的銷售量。財務管理能夠盤活企業閑置資金,并提升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合理選擇籌資渠道,能夠極大的降低籌資成本,并且對存貨量進行科學估計,能夠減少占用資金成本,提高資金周轉速度。財務管理還能夠在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提供決策信息,強化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性,減輕企業的財務負擔,并為權益資本進行高額的利潤分配,財務管理能夠通過對資金成本的計算,為企業選擇合理的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而財務管理所具備的的信息反饋功能,能夠讓企業管理者觀察生產經營中的數據,增強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

(二)企業管理

財務管理的效益理念貫徹在企業管理之中,使得企業能夠合理的進行生產量、現今和存貨持有量的確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財務管理在進行資產投資的過程中,需要滿足生產經營需要,并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管理,將固定資產在各部門間調劑使用,避免重復購買造成資金浪費,而財務管理的效益理念使得企業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對原材料進行采購,避免成品積壓導致的資金成本上升。財務管理理念還能對企業內部制度進行制約,在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時,需要將成本效益和財務分析數據作為決策依據,并在人員崗位設置時,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也要考慮人工成本的增加。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離不開財務考核評價機制的完善,財務管理能夠通過對年終生產計劃和銷售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充分調動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保證企業效益目標的實現。通過財務考核評價機制,企業管理過程中也能發現計劃制定中的缺點,并進行及時修改,從而強化企業計劃的科學性和準確性。而財務考核評價機制也可以反映出企業領導的業績情況,讓領導更為重視企業財務管理,提升各部門的管理水平。

二、正確認識企業運營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意義

企業的盈利狀況并不僅僅包括賬面利潤和資產規模,還包括著企業現金流量的使用。財務管理能夠將現金流量作為企業生存發展狀況的衡量標準,使得企業在采購、生產和銷售等過程中,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經營目標。企業財務管理還能夠通過與其他部門的充分配合,正確認識財務管理工作與各部門管理工作中的關系,制定詳細、可靠和科學的規范,共同實現企業經營總目標。

篇(9)

從目前來看,有些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領導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財務管理工作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實現精細化、科學化管理的重要基礎。但是很多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領導還沒有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認識,對財務管理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支持和關心,認為業務工作才是其重點工作,財務管理工作可有可無;同時,還片面理解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財務管理職責淡化,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往往僅限于記賬、算賬、報賬。

(二)財務支出管理、資產管理不規范

一是財務人員對報銷票據審核不嚴,有的報銷票據不規范,有收據入賬現象,二是公款接待的隨意性較大,三是車輛管理制度混亂,浪費情況嚴重。四是固定資產管理不完善,固定資產購入時也沒有嚴格執行申報審批和登記制度。

(三)忽視財務人才的職業發展

沒有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缺乏科學的選拔任用機制。財務人員待遇較低,升遷機遇有限,很難讓優秀財務人才脫穎而出。同時,很多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還缺乏務實的考核評價機制,它們對于財務人員的考核往往憑印象、重經驗,缺乏針對性的定量測評和定性分析,使約束缺乏剛性,激勵缺乏力度,考核缺乏效果,導致財務人員無心工作、流失嚴重。

二、新形式下加強高速公路運營企業財務管理

(一)強化現念,轉變思想認識

高速公路運營企業要強化現念,轉變思想認識。一是要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認識。規范財務管理,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經濟效益,確保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促進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穩定和發展。高速公路運營企業領導要進一步理解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起“經濟越發展,財務越重要”的意識,努力營造“重視財務管理工作、支持財務管理工作、關心財務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圍。二要對財務職能作用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認識。要注重會計監督及會計核算職能,切實做好報賬、算賬、記賬三項工作,認真把握報告、計算、確認、記錄、計量五個環節,努力做到事后監督、事中監督、事前監督三個相互結合。

(二)逐步推進財務支出管理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一是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經費開支要嚴格按照預算及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本著節約原則,合理開支,嚴格控制。做到精打細算,量入為出,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務成本。二是經費開支與結存情況,由高速公路運營企業辦公室定期向單位領導匯報收支情況,每年由指定科室進行一次全面的內部審計,并在單位大會上向職工通報全年開支情況。三是堅持一支筆審計報銷制度,所有報銷憑證必須由本人簽字、會計審核、辦公室主任、分管領導逐級簽字后方可報銷。四是建立并完善了相關內部管理制度,如:辦公用品申請、審核、購買、登記及發放制度,差旅費報銷等管理制度。

(三)加強資產管理

一是固定資產購入嚴格執行申報審批和登記制度。購入固定資產從實際工作需要,由科室提出申請,通過核實確需購置的資產,嚴格按照程序申報審批。二是細化資產管理環節。對全局每項固定資產都建立了實物卡片和電子檔案,并按科室、使用人建立臺帳,做到帳、物、卡相符。并每年進行資產盤點。三是資產報廢嚴格按有關制度執行。固定資產報廢核銷都及時經過財政部門審批并做帳務處理。

篇(10)

我國民營企業已經成長為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民營企業自身特別是財務管理方面的弊端頻頻暴露出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發現和分析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尋求妥善的解決辦法,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1.財務制度不健全,會計行為不規范。我國民營企業大多產權單一,表現為封閉式的個人及其家族控股。這使得民營企業無法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而作為企業機密的財務信息更是由家庭成員把關。另外,企業賬簿的設置、記賬、核算、調賬、銷賬等會計行為隨意性較大;財務考核大多缺乏責任指標,且不以考核結果為依據確定員工薪酬;收入分配也多向家族成員傾斜,從而嚴重挫傷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資金管理不嚴,財務控制薄弱。有些民營企業資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有些民營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計劃安排,過量購買不動產,無法提供經營急需的資金,陷入財務困境;有些民營企業的賒銷政策貫徹不力,導致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

3.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難以取信于社會,致使企業的一系列投融資活動受到限制。我國民營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資料不完整、會計報告體系不完善、財務人員素質不高,這都影響了政府宏觀管理和社會監督的效果,致使銀行及社會公眾對民營企業缺乏信任,“惜貸”現象嚴重,極大地限制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二、民營企業所運用的管理會計的方法和觀點

管理會計是將“管理”和“會計”這兩個主體融合在一起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很強的邊緣科學。目前,管理會計中具有代表性且能為我國民營企業廣泛應用的方法和觀點有:

1.作業成本法。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用性態的觀點理解成本的發生,即從成本發生的經濟原因(表現為特定的經濟活動或作業)來認識成本。通過作業來確認生產費用,再依據產品確認其耗用的作業,從而實現了以作業為中心的成本計量目標。作業成本法的應用,一方面使得產品成本在計算上更加準確;另一方面由于通過對作業特別是對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的研究,拓寬了成本管理的視野。

2.目標成本法。傳統的企業開發新產品的程序是:①開發新產品;②估計制造成本;③決定銷售數量及利潤目標;④綜合確定產品售價。目標成本法與此恰恰相反:①以同行業或競爭性的產品價格作為新產品售價的上限;②根據期望的產品銷售數量,決定利潤目標;③以預計的具有競爭性的售價減去目標利潤,確定產品生產的目標成本;④運用“成本筑入”的思

想,在將材料、部件裝配成產品的同時,也將成本一并“筑入”,相當于事前在圖紙上規劃模擬出生產的過程。新產品的目標成本一旦確定,就應當為以后的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建立各自相關的目標成本,各部門都要為其目標成本承擔相應的責任。

3.系統觀念。注意組織管理層次和環節,加強部門、人員之間的相互聯系,注重個體與整體的配合協調,強調一切從整體出發,優化整體功能。

4.人本管理。傳統的企業管理重視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宗旨是周密的制度約束,確保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而現代的企業管理注重人的素質、人的協調、人的激勵和人的自控,旨在通過較高的領導層素質和員工素質以及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使企業擁有良好的組織氛圍和自律、自激機制,進而最終實現企業的管理目標。

三、管理會計在民營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運用

1.管理會計的系統管理及戰略管理觀念要求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即要求民營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企業財務管理按管理主體大致分為出資者、經營者、管理者和執行者四個層次。財務管理人員處于管理者層次,憑借其財務專業知識負責企業生產經營的具體組織和實施。同時,在財務管理上既要堅持財務集中,又要堅持民主理財。企業財務部門要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圍繞目標利潤,認真編制和執行財務預算,構建企業財務責任指標體系。在財務人員的配置上,不能任人唯親,要嚴格考核,落實責任,兌現獎懲措施,健全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形成以財務制度為主對經濟行為進行定性約束、以財務預算為主對經濟行為進行定量約束的格局。

2.管理會計所倡導的作業成本法和目標成本法各有特點和優勢,民營企業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加以運用。成本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根據市場情況和企業的特點,如果強調產品生產前各階段(特別是產品設計階段)對目標制定及實施的影響,就應采用目標成本法;如果從成本發生的經濟原因角度認識成本,其重點在于“作業”,成本的歸集模式是“資源作業產品”。作業是聯系投入和產出的紐帶,通過提高作業效率和減少不必要、無效率的作業來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民營企業要以財務會計為基礎,拓寬管理會計所需資料、信息的來源渠道。管理會計的許多信息源自財務會計核算資料,而民營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和資料嚴重不足且容易造成信息失真。同時,由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信息系統對一些數據的處理方法、詳略程度、期限范圍的要求不同,所以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對財務會計核算資料進行較為繁瑣的調整和處理,時常會出現管理會計信息滯后的現象,不利于及時決策。因此,民營企業在應用管理會計時,應該以財務會計為基礎,努力拓寬管理會計所需資料、信息的來源渠道,規范財務會計信息的提供,保證財務會計信息真實、有效。4.管理會計的施行需要計算機系統的支持。計算機能夠準確、快速地處理大量數據,在管理會計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中發揮重要作用,是管理會計發展必不可少的技術基礎。逐步建立存貨管理、財務分析、資源配置以及本量利預測等計算機軟件系統,是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由于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在實踐方面亦有待完善,民營企業自身的弱點也使管理會計很難盡快得到應用,因此政府應專門組織相關科研機構,研究民營企業管理會計的程序、方法,幫助民營企業推廣應用管理會計,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民營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上一篇: 龍文化論文 下一篇: 計算機大學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57页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中文在线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依人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