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2: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龍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3-0102-01
龍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無論回顧其歷史的淵源,還是探究現實的意涵,我們無不激情滿懷,斗志昂揚,奮發向前。在春潮涌動的偉大時代,藍天黃土地上舞過來的是簇新的龍的形象,澎湃的心靈高揚起來的是龍的精神。
馬克思指出:“在野蠻期的低級階段,人類的高級屬性開始發展起來……想象,這一作用于人類發展如此之大的功能,開始于此時產生神話、傳說等未記載的文學,而也已給予人類以強有力的影響。”回溯我國古代文化記載,遠古人們已形成龍的觀念。《山海經?大黃西經?郭璞注》說女媧“人面蛇身”,《帝王世紀》說伏羲“人首蛇身”,《山海經?海外西經》說軒轅“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指出這些眾多的古代氏族推崇龍作為圖騰、符號和標志。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紅褐色石塊堆砌的“龍形堆塑”,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隨后出現了巖畫雕龍、陶器龍紋和青銅器龍的圖案。甲骨文中“龍”字為獸首蛇身之狀,頭頂著一個表示刀狀器的“辛”字符號,顯示一種被驅使的力量。古人心目中最高神靈“天”,驅使龍“興云布雨”。龍頭像獸類,身軀是蛇,隱現于在云團,宛若閃電蜿蜒、雷聲隆隆,“龍”字便有形有聲,栩栩如生。人們對它熱愛與敬畏。聞一多評說:“龍族的諸夏文化總是我們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數千年自稱為‘華夏’……龍是我們立國的象征。”
龍是中華民族典型的文化符號,千百年來積淀了深刻的文化意蘊。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皋陶謨》:“ 余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龍作為氏族集團的族名,《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左傳?昭十七年》:“太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稱“四神獸”,見《禮?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周易》中龍貫穿其中,“飛龍在天”,“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龍戰于野,其血玄黃”,“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并對龍的文化意義進行了透徹的論述,《易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第二卦《坤》,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揭示君子處世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像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其實“龍”是隱喻,被云雨所掩映,而它的精魂呼之欲出。《三國演義》有精彩的論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可見龍的文化,源遠流長,愈久彌新。今天,有一首為人傳唱不已的歌,唱出我們的思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這里肯定了三點:中國是龍的國度,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我們在龍的文化中成長。
[中圖分類號]K89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10-0050-02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勞動人民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積累的歷史文化遺存。這些遺存體現了祖先的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隴西云陽板即為隴西現存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一、隴西云陽板概說
隴西以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彪炳于華夏文明史冊。隴西城南的仁壽山俗稱“十方山”,始建于唐貞觀極盛時期。山上寺院殿堂錯落,規模宏偉。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日有全縣規模最大的一次朝山盛會。全城男女老少傾城而出,四鄉農民接踵而來,朝山敬神,熱鬧非常。廟會上最引人注目、熱鬧歡快的焦點和核心,就是民間那一隊隊在旗幡引導下、揮舞著長板進行表演的云陽板,亦稱“朝山隊”。表演隊由八人組成,都是精選出來的青年武術好漢,隊員頭束雙髻,頂戴紅花,披云肩,系戰裙,著短褲,足登青線麻鞋,上綴一顆鮮艷的紅絨球。他們手執云陽板為道具,俗稱“拍板”,此板長約3尺,寬約2.5寸,四片為一付,頂端用紅絲線串銅錢拴系,留有活動余地。舞者雙手各執云板下端,排成雙行,兩人一列,作對稱式揮舞行進,旗幡前導,嗩吶吹奏,鑼鈸齊鳴,板聲鏗鏘。時而舞板對擊,金戈齊鳴;時而舞板劃空,彩虹飛舞。時值春末夏初,花紅柳綠,景色宜人,游人如織。各隊云陽板競相比舞,各顯其勢,剛柔相濟,頗具神韻。
傳說,隴西云陽板的誕生與佛教有關。隴西是絲綢古道上的重鎮,當年唐僧取經就是從長安經隴西西去的。仁壽山建有聞名遐邇的“十方古剎”。農歷四月初八的朝山會是僧侶們為釋迦牟尼的誕辰作“蘆花會”,誦經獻禮,香湯浴佛。因此,這天又稱“浴佛節”。因此,隴西云陽板是佛教活動的產物。
又一傳說,元朝時禁止民間藏有兵器,隴西民間便以云陽板作為演習武功的兵器,并在廟會上比試爭雄。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隴西百姓為策應大明平羌將軍馮勝西進,利用四月初八浴佛會的機會裝扮成八仙模樣,手執特制3尺長、帶鐵色頭的四片云板,以演練云陽板的形式殺入鞏昌府衙,一舉奪下府城,從此每年的這一天,四鄉武人進城演練云板以紀念這一勝利。
還有一種說法,云板是古樂中的一種打擊樂器,在宮廷大型樂隊演奏時作伴奏掌握節拍而用,和其他弦樂配在一起演奏時稱“云和”。《周禮•春宮•大司樂》中就記載:“云和之琴瑟。”北周時大文學家庾信所著的《周祀圜丘歌•昭夏》中有詩:“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未下風肅然。”唐代王昌齡《西宮春怨》詩中也寫道:“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就因為這一首詩,云板后來也被叫作云陽板。
二、云陽板名稱來歷
關于云陽板名稱來歷,無明確記載,但卻不是“云和”演變而來。“云和”語出《周禮•春宮》:“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孤竹”、“云和”均為地名,相傳云和以產琴瑟著稱,故后人皆以“云和”為琴瑟、琵琶等弦樂器的通稱。庚信詩句“孤竹之管云和弦”,王昌齡詩句“斜抱云和深見月”,當是借用此典無疑。李白也有詩云:“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顯而易見,皆指瑟琶之類的弦樂,而不是指相擊而發聲的響板。故“云和”與“云陽板”似不相關。
“云板”又作“云版”,俗稱“點”,兩端為云頭形的扁鐵片,據古籍載,多為報時、報事之用的響器。元曲中就有“左右擊云板,后堂請夫人出來”之句。《紅樓夢》中也有“叩云板”報事的描寫,可見云板延至清代仍在使用,即為官署和權貴家報信之器。從“叩”看,也許只是單片,以它物敲擊發聲。古代樂隊中掌拍之樂器叫“拍板”。拍板之記載最早見于魏晉,以后漸為詳盡,壁畫及其他繪畫作品亦有所見。其形制為:長尺余,寬不過掌的數片硬木板,上有兩孔,用繩串系,敲擊時雙手執最外側的兩片,對擊發聲。木板數目,歷代不等,唐十余片,宋六片,明四片。目前,福建南音中仍在使用四片的拍板。其他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拍板,至近代已逐漸變為三片,改雙手握持對擊為單手拍擊,俗稱“牙子”。八仙中的曹國舅所持的云陽板,就是這種“牙子”,道教中亦稱“陰陽板”,據說敲擊它能呼風喚雨。從制作樣式和敲擊方式看,隴西云陽板即從古代拍板演變而來,名稱由“陰陽板”演變為“云陽板”。
三、隴西云陽板特色
就目前隴西民間云陽板表演的形式和內容來看,旗、幡、傘的圖案名稱和表演者裝飾打扮皆具道家特色,而隊伍后面卻高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這種佛、道色彩兼備的奇特現象,令人費解。
從表演形式看,現行民間云陽板隊所執的八面大旗的圖案名稱為龍、獅、虎、豹、日月、星辰、朱雀、玄武。云陽板清光傘和巨幅上的花紋圖案皆為道家特有的太極圖、云頭環,所著服飾也為道家仙童模樣打扮。
從舞蹈動律看,是以我國西部特有的民間單手鞭桿和雙手鞭桿之武術套路演變而來,剛柔相濟,力勢并舉。
從表演內容看,大量民間現存的資料表明,最原始的云陽板表演形式比現在民間所表演的要復雜和龐大得多。首先,云陽板的樣式就分為大、中、小三種。大板長6尺、寬1.2尺、厚寸許,由兩個精裝大漢舉舞。中板長3尺、寬2.4寸、厚0.5寸,四片一副,紅絲線串銅錢相縛,均由青年列隊擊舞。小板長1.8尺、寬1.5寸,為兩片一副,頂串銅鈴,柄綴紅綢。由俊顏少年雙手各執一板自由舞擊,清脆悅耳。從舞蹈表演的核心內容看,當年云陽板表演至少由64人組成為八八六十四卦之圖形。在表演過程中隨著旗幡的指引不斷變幻為陰陽五行和八卦太極圖勢。且有披發執劍之道士做法,以求神祈雨。現行民間云陽板僅有八人,顯然無法完成以上復雜龐大的布局。
從嗩吶吹奏的樂曲來看,是典型的中國民間音樂五聲調式,以徵、羽兩調式旋法構成,且與道教其他宗教活動音樂旋律極為接近。
綜上所述,從道具、服飾、表演陣圖和吹奏樂曲來看,隴西云陽板表演屬道教原始的求神祈雨的宗教活動。但現在隴西民間朝山隊中既有道教內容也包含佛教內容,且在農歷四月初八仁壽山浴佛節演出,這是由隴西佛、道不分的悠久歷史而形成的。
道教創始于東漢順帝元年(142),傳入隴西當在東漢末年。佛教傳入隴西,較道教稍晚,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隴西佛教已很興盛。佛、道兩家在隴西并行不悖。《隴西縣志》記載,民間只管敬神“既不管宗旨信仰,也不問佛教、道教,更不管佛道派別,而只是進廟門就磕頭燒香,迷信求福而已。至于舍身出家的人,才有喇嘛、道士之分。喇嘛、尼姑應住寺庵,道士應住觀、宮、廟等。而在隴西,庵、觀、寺院的住持有時卻沒有嚴格的分限,如城隍廟住的唐喇嘛,鐘靈寺住的王道姑,這種現象就講不清教義和信仰了” 。那么,隴西民間云陽板陣容佛、道混雜的現象就非常自然,仁壽山四月初八浴佛節期間道教的云陽板隊朝山拜佛也不難理解了。
四、隴西云陽板現狀
現行隴西民間云陽板表演從使用道具上只保留了中板,去丟掉了大板和小板,人數也由64個減至8個。表演內容上省略了太極八卦圖那富有神秘色彩的布陣與變幻,而只保留了進行式的表演隊和內容。舞蹈動作也由武術動作與民族舞蹈動作相結合,保持了剛柔相濟、矯健輕松的特色。
1994年8月9日,在蘭州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藝術節上,由隴西縣文化部門繼承、整理和改編的隴西云陽板在“隴原風”廣場舞蹈中進行了演出。從道具、服裝、音樂、舞蹈動作的設計到整個舞蹈的構思編排,既保持了原有的傳統特色,又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內容,體現了民族特色、隴原風情和時代氣息。整個舞蹈分“祈雨”、“豐收”、“歡慶”三篇,矯健歡快的舞蹈、粗獷雄壯的喊聲反映了黃土高原人民渴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和喜獲豐收的歡慶場面。
整個舞蹈突出了民族特色、西部風情和旱塬風韻,展現了隴原兒女G悍颯爽的英姿、矯健豪放的風采,形成一幅磅礴恢宏的壯美圖畫,將隴西云陽板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給國內外觀眾,具有保護、傳承、發展和宣傳這一文化資源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牛建強.甘肅隴西云板舞調研[J].藝術探索,2008,(3).
1. 楚人審美情趣崇鳳的構建
楚人把鳳鳥視為自己祖先祝融的化身,據《白虎通?五行篇》載:“祝融者,其精為鳥,離為鸞。”在楚人眼里,鳳是一種至真、至善、至美的形象出現。對于鳳的象征意義,楚人顯得獨具慧心。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便自稱是“不鳴則已,鳴將驚人”的鳳鳥;屈原也常以鳳自喻:“鳳凰在?兮,雞鶩翔舞”;宋玉曰:“眾鳥皆有所登棲兮,風獨遑遑而無所集。”這都說明了鳳的天賦異稟、卓爾不群,因此自然受到巫風浸的楚人的膜拜。他們相信人死后的靈魂不滅,可以升天或入地府,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早有“跨鳳上天”的故事,《荀子?解惑篇》有說:“有鳳有凰,樂于帝心。”看來鳳便是這靈物了。本來就因為原始氏族的祖先崇拜就尊鳳的楚人將鳳賦予了“巫覡”的神通,它不僅是楚人心目中的神靈,更是巫術儀式中的一個工具和組成部分,具有非比尋常的神巫力量。鳳凰身上“五色備舉”,美麗之極。而這五色又是德、義、禮、智、信五條倫理的象征。《山海經?南山經》云:“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者天下安寧。”從這個意義上說,鳳凰的美是外美與內美的統一,是至德、至慧、至情的統一性,是祥和、幸福、恩愛的像征。
同華夏民族頂禮膜拜的猙獰恐怖的龍相比,楚人崇拜的鳳則顯得雄姿英發、氣度非凡。鳳,是楚人審美情感的載體,有著瑰麗詭異的浪漫主義色彩,進而成為體現楚人民族精神的象征。鳳那種叱咤風云的浩氣和異彩紛呈的風采,正是楚文化精神的絕妙體現。鳳凰作為一種被神化、美化、理念化的鳥的形象,自身從神靈崇拜到精神意象的衍進與升華;而強烈的人的主體精神的注入,則進一步促成了鳳文化在其起源、衍變和發展歷程中,發生了一種“質”的變化。千百年來,它與龍文化相輔相存,歷久不衰,并行不悖,輝映千古,展示出了華夏子孫崛起于神州之上、奮飛于九天之外的壯美情懷和雄心壯志,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 楚人從尊鳳到尊龍的創新文化
綜觀西周前的歷史文化,許多地區都不乏有鳳鳥的身影。傳說中,楚人的祖先祝融是一只鳳鳥,而秦人的祖先大業則是“玄鳴隕卵”,其母吞之所生。大業的后代,相傳也多是鳥身人言的神靈。玉鳳的出現,雖然從出土文物上看,上可鑒牛河梁遺址出土的大尾玉鳥。其實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的象牙雕刻“雙鳳朝陽圖”和骨雕“雙鳳負日圖”上,就有了它的身影。牛河梁遺址出土的大尾玉鳥是枕于墓主頭部。由此可見玉鳥具有特殊高貴的社會特定屬性。一些專家結合紅山C玉龍的文化現象,認為大尾玉鳥就是鳳的原型,并且進一步推測這就是龍鳳文化之肇始。1992年山西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龍鳳紋玉柄形飾上,鳳鳥紋作側身立姿,與卷鼻“臣”字形龍目呈上下相背之狀,雖然龍盤曲在鳳鳥的下方,實則是一龍一鳳側身紋飾的首尾呼應結構。由此不難看出與商周時期的龍在上鳳在下紋飾發生了過渡變化的關系。
然而到了春秋晚期,太原金勝村晉卿趙氏墓出土的玉龍鳳合體佩,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不再是上下的結構形式,而是承接西周后期雙身咬尾龍的左右頭尾相顧結構,是一種具有地位平等的寓意結構。這種上下結構向左右平等結構的變化過程,表現的不再是神權意識。而是強調合雕象生玉器中龍鳳都是地位平等的主體紋飾。究其主要原因,是春秋晚期周室的衰落,社會動蕩禮崩樂壞,各諸候的僭越活動激烈所致。過去代表上下君臣尊卑關系的象生合雕玉器,被龍紋虎佩、龍鳳紋佩等主體紋樣合雕所取代。這種左右平等結構的龍鳳玉紋飾在時間上,正好和“周伐楚,楚東遷”的時期較為吻合,周昭王攻楚敗亡,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許多“姻親之國”紛紛爭雄稱霸。《左傳?昭公十二年》“齊,王舅也;晉及魯、衛,王母弟也”。這種建立在與周室“親親”、“尊尊”的宗法等級基礎上的主從關系,反映在當時依然將玉器視為禮器的政治社會環境下,當時的王權結構中,既強調了統治者的王權意識,也提高了眾姻親國原鳥族部落氏人的社會政治地位。為后來春秋爭霸提供了分權爭雄的政治土壤。
楚國的鳳鳥精神常常藝術性的表現為,幾條龍拱衛盤繞于鳳的身上,或者一只鳳鳥大步前行,追逐著一龍,而龍卻已示弱,并作反身躲避的態勢。也就是這段時間開始后,如信陽長臺關M1出土玉器和平糧M16出土玉器,以及長豐楊公M2和江陵望山2號墓出土楚國王室貴族用玉,都較異姓貴族和封君貴族們所使用的佩飾好。不僅質地高,而且體形大,琢工精細,厚薄均勻,光潔無瑕,形制規整。龍與鳳的形象則更多為組合式,可謂千姿百態,表現出龍、鳳的多情多意,一改春秋楚玉中龍多鳳少的現象。從這些出土楚人佩玉的服飾文化中,如從玉佩的種類和結構上分析,能清晰地判明墓主身份的不同。這正符合戰國時期楚人的“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上下有貴賤”的古禮制度特征。
3. 龍紋玉器對楚人精神的彰顯
至于楚人何時又以龍為圖騰,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以鳳為圖騰的強大楚國經常對黃河流域進行侵擾,最終,黃龍奮起反擊,伴隨著楚王國的滅亡和復辟失敗,黃龍終于征服了桀驁不遜的鳳凰,從此鳳跪在黃龍的腳下。另一種說法是:遠古時代的吳越和中原一帶多屬龍為圖騰的氏族。由東夷一支氏族北遷中原又南下到荊山,繼而擴展到江漢湖湘一帶,與此地本屬古炎帝部落,重鳥崇鳳的諸多土著民族融合,形成了以鳳為圖騰的楚族,并在此建都立國。以后隨著楚國疆域的擴大,融合南方諸氏族成為擁有中國半壁江山的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融進了龍圖騰新的意蘊,新的風采。他們崇拜鳳也尊重龍,于是形成“龍鳳呈祥”的圖騰崇拜。
楚國的物質文化離不開龍的藝術造型與紋飾,在玉器中表現尤為突出。北方黃帝神圣,南方炎帝狂怪;楚國屬于類帝系統,突出的表現是龍威武。比如,建國初期,在長沙一楚墓出土人物龍鳳帛畫,畫面為一貴婦人雙手禱龍與鳳;龍在攀升,鳳在飛翔,龍尤為受尊崇。龍轉敗為勝,鳳由勝轉敗,發生在楚漢相交之際。因此,這種變遷離不開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此畫有兩個明顯的特點:其一,形象少而精,除了招魂和升天目的所必需的外,沒有任何可有可無的形象;其二,招魂和升天的主要媒介物由鳳變為龍,包含著楚人由崇鳳向崇龍轉化的深層文化內涵。
蟠繞龍紋里龍身相互纏繞,形成的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圖案,正象征著楚人對升天的幻想以及對神獸的崇拜。楚人想通過龍升天成仙的愿望思想里面蘊含著楚人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和憧憬,體現著楚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對龍紋的崇尚,也透露了當時統治階級的審美追求和思想意識,表現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正在興起。思想意識變化影響并推動了藝術思想的流變,使得早期紋樣中所透露出來的神權的猙獰,凝重,神秘漸漸消失,轉為一種精巧,富麗充滿了人性化的裝飾風格。“龍”是以蛇圖騰為主的遠古華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他民族部落,不斷合并其他圖騰逐漸演變而成的。聞一多先生認為:龍的基調是蛇。它可能是以蛇為圖騰的大部族后來逐步兼并了眾多以其它動物為圖騰的小部落,在融合了其它圖騰的某些因素之后,蛇便添了獸類的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鳥的翼,魚的鱗和須等等,進而合成“龍”的形象。《說文》日:“南蠻蛇種”。按此說及聞一多先生的考證,說明楚人就是信奉龍圖騰的。
楚文化中所保留的這些豐富的神話傳說,及巫術活動,為楚藝術圖飾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并擴大了楚人的幻想空間,這類圖飾藝術為人們展示了一個“人神雜糅,關怪陸離”的神秘藝術世界。可以說,楚地大量出土的龍鳳玉佩,是楚人尊龍崇鳳的最好例證,它體現的北南文化的和諧相處,體現的南北地域的互相尊重,體現的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成為中華民族的極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也因此,龍與鳳同登舞臺從而龍飛鳳舞,是握手的象征、是和睦的象征、是團結相互尊重的象征,龍鳳等于吉祥,在中國人眼里從此寓意著陰陽和諧、婚戀美滿、求吉祈福!
參考文獻
(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數量和實力增長較快。2001年,我國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發展到66000多個,其中龍頭企業帶動型的有27000多個,占41%;中介組織帶動型的為22000多個,占33%;專業市場帶動型的為7600多個,占12%;經紀人、專業大戶帶動型的為9600多個,占14%。2002年,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繼續發展,其營業額達1042億元,利潤264億元。龍頭企業固定資產總額達4693億元,比2000年增長52.8%。銷售收入為9461億元,其中銷售收入億元以上者達1762個,增長62.3%。2003年,監測合格的350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資產規模平均為8.1億元,比2001年第一次監測時提高30個百分點左右;平均固定資產規模3.2億元,提高20個百分點左右;平均銷售收入9.7億元,提高20個百分點左右。截止2004年底,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已超過10萬個,帶動7000多萬農戶,每戶平均增收100多元,初步形成以580多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為核心、2700多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為骨干的新局面。國內各地區積極引導龍頭企業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多種組織形式,與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在582家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方式中,合同方式占83.7%,合作方式占10.1%,股份合作方式占1.4%,其他方式占4.8%。
(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地區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中部及西部地區龍頭企業數量及規模相對較小,表現出明顯的地區不均衡性。就東南沿海地區的江蘇省來說,2007年初,全省規模以上龍頭企業有3657家,總銷售收入1823億元,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28家,省級龍頭企業達200家。浙江省紹興市擁有農業龍頭企業1100家,其中省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3家,2006年龍頭企業實現銷售額189.6億元,利潤12.8億元,農產品加工值達155億元,聯結基地728.9萬畝,帶動農戶169.7萬戶。而中西部地區龍頭企業的發展則有所不同。湘西自治州政協調研組2004年9月上旬對湘西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狀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全州只有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9家州級龍頭企業,資產總額只有11億元,遠遠低于東部沿海地區一個地級市的水平。
(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有明顯的地域性。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有非常典型的地域性。它的主導產業往往是以當地的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發展的基礎基本上是立足于本地,然后再逐漸向外擴展。當然,這些龍頭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突破本區域的界限。如今,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的一些龍頭企業利用自身的經濟實力,大力開展有關業務,將經營觸角擴展到中西部地區。據統計,2004年我國共有1164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從事跨區域經營,并且許多龍頭企業開始向多產業、多品種、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方式發展。
(四)各級財政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力度逐漸加強,國際化經營勢頭顯現。據統計,2003年和2004年,我國省級財政扶持農業產業化資金達33.6億元,中央財政從1995年到2003年,支持農業產業化資金總量達12億元。2004年,江蘇省全省引入“三資”達167億元,較2003年增加46億元,增幅達38%。龍頭企業積極向國際市場進軍。2003年,監測合格的國家重點企業中有295家企業具有出口經營權,創匯額達44億美元。其中單個企業出口創匯超1000萬美元的有80多家,超過3000萬美元的有40多家,超過5000萬美元的有20多家,超過1億美元的有6家。
二、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目前還處于初步興起階段,總體水平不高,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
(一)龍頭企業的整體實力偏低,覆蓋面較窄。我國的農業產業化起步較晚,發展過程較短,因而無法形成數量眾多、實力雄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各地雖然已出現一些龍頭企業,并且這些龍頭企業確實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起較大的推動作用,但各地的龍頭企業往往從地方利益出發,各自為戰,沒有形成有效的合作體系,有的甚至還搞地區封鎖,這就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同時,各地農業企業的規模有限,相互間的競爭力有限,無法形成重組兼并的浪潮,這對農業產業化整體水平的提高非常不利。我國農業產業化的覆蓋面較窄,目前只有50%左右的覆蓋面,而發達國家中的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則早已超過80%。就龍頭企業方面來看,我國的龍頭企業所占比重及整體實力也大大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
(二)龍頭企業的發展程度較低,帶來的經濟效益相對較低。我國各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程度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各地龍頭企業之間往往各自為政,自求發展,出現各地區間龍頭企業的重復設立,致使其規模和發展程度長時期處于較低的水平,很難有大幅度提高。對有限農業資源的爭奪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龍頭企業間的矛盾,引起了相互間的爭奪,這給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帶來一系列不利影響。由于農業產業化的程度較低,公司與農戶間的協作還不密切,這就增加了成本支出,減少了利潤。據測算,價值1元的初級農產品,經加工處理后,在美國可增值3.7元,日本為2.2元,中國只有0.3元。較低的利潤水平又會影響龍頭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龍頭企業的實力較弱,沒有形成足夠的控制力,產業集群的形成過程緩慢。全國各地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雖然不少,但由于沒有相對統一的管理,因而發展速度較慢,實力擴張有限,始終難以發展成規模巨大、實力雄厚的大型農業產業化企業集團。因此,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移的步伐較慢,所起的作用也不大。同時,一些地區龍頭企業在當地所占的比重并不高,對所在地區其它企業的控制力較弱,使其發展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在中西部地區表現得更明顯。如,湖北省鄂州市雖有2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但規模都不大,集約化程度也較低,對農業產業化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有限。
(四)對龍頭企業的發展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我國各級政府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政策和措施上都給予充分重視。但由于各地的實際情況不同,各地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區沒有統一規劃,任龍頭企業自由發展,致使農業產業化的合作體系難以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對資源利用的低效率反過來也會阻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和合作機制的形成。對發展中存在問題的認識不夠,致使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及其它企業的發展存在一定隱患,這些隱患妨礙了合作的進一步發展,給龍頭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良影響。
三、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對策
為盡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我國農業產業化的整體水平,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大力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龍頭企業,逐步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制訂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有關制度體系的建設。要重新認識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重要意義,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頒布來推動龍頭企業的發展。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要把農業產業化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適時制訂出臺一系列有關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以改革促發展,以制度促提高,通過完善制度體系建設,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作為龍頭企業也要緊跟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強自身內部各種制度的建設,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來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使龍頭企業的發展能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使其發展后勁更足。
(二)發揮各自優勢,不斷探索農業產業化發展新道路。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發展農業生產上,各地都有其自身特色。如何發揮各自的優勢,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順利進行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大問題。目前我們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發揮各自優勢并使優勢的發揮能切實收到實效。我國的農業產業化模式主要有三種類型:龍頭企業帶動型、中介組織聯動型和合作社一體化。要大力發展龍頭企業帶動型的農業產業化新模式,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用新模式推動企業化經營的發展。要改變各地區普遍存在的“種(養)什么加工什么賣什么”的傳統產業化模式,代之以適應現代農業要求的“市場需求什么一加工什么一種植什么”的新的產業化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拓寬農業發展路徑,增加產品的銷售,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通過典型事例的宣傳,拓寬農民的視野,使農戶由過去的單純關心農業生產變為關心農產品未來的銷售。使農戶逐漸擺脫傳統的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生產模式,轉而從事多種農業經營,在經營過程中去改造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最終發展現代農業。
(三)加強龍頭企業間的分工合作,積極培育龍頭企業集群。要按照專業化分工的要求來從事經營,將上下游企業有機地聯結到一起,通過分工協作的方式,充分發揮各協作單位的功效,使其各司其責,各盡其事,共同組成一個產業鏈條并使之發揮應有的作用。龍頭企業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進程十分重要。因此,各地區應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大力發展適合本地區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的發展,帶動其它中小企業的發展。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組建農業產業化企業集團,形成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產業園區,充分發揮產業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形成以農產品加工業為核心的農、工、科、貿為一體的新型產業基地,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國內一些地區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可喜的成績。如,廣東省圍繞龍頭集團公司的發展,把關聯農場改造成它的農業分公司或生產基地。廣東東方劍麻集團完成對墾區劍麻種植、加工、銷售企業的聯合重組,形成廣東農墾集團在劍麻產業上的龍頭公司,年產葉片33.7萬噸,年產直纖維1.8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劍麻種植、加工和出口企業。
(四)打造名牌產品,增強龍頭企業的競爭力,不斷拓展國內外市場。作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應以國內外大市場為著眼點,努力提高企業的現代技術裝備水平,要創造出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的國際知名品牌,通過名牌戰略的制訂與執行,不斷拓寬企業的發展方向,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一個名牌產品可帶動其它相關產品生產和銷售,對農業產業化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從事乳產品生產和加工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內蒙古伊利集團和蒙牛集團,就將牛的養殖戶和本企業聯結在一起,形成了“公司——養殖戶”一體化的生產組織模式,并逐漸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名牌產品,擴大了其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奠定了在國內同行業中的優勢地位。吉林省的德大集團也是采用這一模式,將肉食雞養殖戶和大豆種植戶與公司密切聯結起來,形成一條龍式的專業化生產,逐漸擴大對國內外市場的開拓。
(五)大力開展科技創新運動,提高龍頭企業的技術水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排頭兵,要大力進行科技創新活動,通過科技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政府有關部門也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龍頭企業的產業化水平。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及高校進行聯合協作,將現代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高龍頭企業的產業化水平。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參與“星火計劃”和“良種工程”計劃的實施,通過國家有關政策及資金的資助,將最新科技成果引入龍頭企業,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滿足社會需要,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高。要形成一系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以新產品、新技術去引領企業的發展,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去創新,形成創新與發展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局面。
(六)加快招商引資步伐,為龍頭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龍頭企業自身及各級政府要加快招商引資的步伐,加大龍頭企業吸引國內外資金的步伐,利用其他地區的資金來加快龍頭企業的發展。在這方面,東南沿海地區走在了前面。江蘇省阜寧縣2001年就實施了“農業招商引資百日競賽”和“農業項目推進年”等活動,大力扶植農業外向型龍頭企業發展。中部地區近年來也加強了這方面的工作。各級政府要著力塑造好適合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內外環境,加大對龍頭企業所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搞好硬環境建設。同時,在稅收方面,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向龍頭企業提供稅收優惠,減輕它們的納稅負擔,以降低企業產品成本,提高贏利水平。銀行等金融機構也要積極為龍頭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可考慮對龍頭企業實行不同于其它企業的優惠利率,優先支持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活動,同時組織專項基金,對龍頭企業提供專項支持。還要加快龍頭企業與國內外其他相關企業的合作,在合作中不斷壯大企業的規模,拓展企業的發展空間,實現規模化和專業化生產,增強龍頭企業的整體實力。
二、聾人大學生二維動畫設計的學習特征
發展針對聾人大學生的二維動畫設計教育,首先必須要先了解他們在二維動畫學習中的學習特征。閱讀理解能力不足是聾生在學維動畫設計中遇到的最顯著困難,在學習過程中,聾生與健聽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的差距較大,如19一21歲的聾生的閱讀理解的能力并不比8一9歲的健聽生的能力強,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他們無法很好的理解動畫腳本與劇本。語言的障礙始終貫穿于他們的學習與職業生涯當中+。聾生學習特征的許多方面都因其具有聽覺障礙而出現特殊性,如對語言材料記憶困難、語言形成發展緩慢、抽象思維能力發展遲緩等。聽覺障礙雖然給聾生心理發展帶來一定的困難,但也帶來某些新的動力,對某些方面(如視知覺)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動畫教學中發現聾生具有以下相對優勢:
1.聾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強,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聾生不喜歡上抽象的理論課而喜歡動手操作的實踐課。他們可以根據教師的操作來操作,模仿老師的操作過程。
2.聾生的模仿能力強。借助于書本與視屏,他們能將動畫人物的動作神態刻畫的惟妙惟肖,他們的觀察和模仿能力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其在聽覺上的缺陷。
3.聾生想象力較為豐富。由于聾生長期使用視覺來替代和補償聽覺的缺陷,其視覺優勢明顯,他們可以不受噪音干擾,由于視知覺的發展相對比較迅速,相應的使聾生在觀察的細致性、記憶的直觀性、思維的形象性等方面較見長。
三、聾人大學生二維動畫設計教學法
二維動畫設計與制作包括動畫的前期制作階段(文學劇本、文字分鏡、美術設定、畫面分鏡頭臺本),動畫中期繪制階段(設計稿或構圖、原畫設計、動畫序列幀繪制、背景繪制、填寫律表、清稿導演檢查),動畫的后期合成階段(掃描、上色、配音、合成),而考慮到聾人大學生在藝術創作中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差,即使其想象力較為豐富但也是基于模仿上的,其繪畫基本功較弱,文化層次低等學習上因素,以及其刻苦、耐勞、好學的優勢做綜合考慮,有以下教學法可以嘗試采用:
1.改革針對聾生二維動畫的課程體系,基于聾生動手操作能力強、模仿能力強、閱讀理解力差等學習特點做綜合考慮,改變針對聾生的二維動畫課程設置,減少文字劇本、文字分鏡等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著重加強聾生對于二維動畫基礎課程的教學,使其能通過大量的練習與臨摹,使聾生逐漸牢固掌握對于人體結構、人體運動規律、動物運動規律等的基礎性內容。
2.強化重點,找到突破環節,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維動畫的聾生比較適合動畫中期繪制階段的動畫序列幀制作這一環節,動畫序列幀繪制是二維動畫制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動畫制作中人力資本投入最大的一個環節,需要繪制人員根據原畫的關鍵動作和攝影表,準確地加出中間幀,最終以標有序號的連貫張數完成一個個鏡頭動作。在這一部分的制作中只要熟練掌握運動規律無需太多的形象思維便能繪制出比較連貫的動作,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發現只要聽障學生能熟練掌握運動規律,基本都能勝任動畫序列幀繪制工作。由于在前期的課程改革中,強化了聾生對于二維動畫基礎內容的學習,使其都具備了較牢固的基礎技法,所以在繪制動畫序列幀制作這一環節中,聾生基本可以自如發揮,收效顯著。
Motic成像顯微系統;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2方法與結果
采用石蠟切片法、滑走切片法、表面制片法、粉末制片法。
2.1根橫切面類圓形。①木栓層細胞數列,扁平。②皮層由10余列類圓形薄壁細胞組成;石細胞群易見,斷續排列成環,石細胞類方形或多角形,其細胞壁一面較薄,胞腔內常有方晶。③外韌型維管束;韌皮部較窄;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寬廣,導管成群或單個散在,纖維較多;射線狹窄,多由1列狹長的薄壁細胞組成。見圖1。
2.2莖橫切面類方形。①表皮細胞一列,外被角質層,可見腺鱗,腺毛和非腺毛;下皮為一列類方形的薄壁細胞。②皮層較窄,其外側有數列厚角組織,內側為數列薄壁細胞。③維管束外韌型,環狀排列;韌皮部較窄,其外側中柱鞘纖維束斷續成環,也見晶鞘纖維和石細胞;形成層明顯,為2~4列扁平細胞;木質部較寬,射線明顯;④髓部寬廣,外側可見數群石細胞,其細胞壁一面較薄,胞腔內常有方晶。見圖2。
2.3葉橫切面①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細胞扁平,可見氣孔、腺鱗、腺毛和非腺毛。②柵欄組織1列,類長方形,不通過主脈;海綿組織較疏松。③主脈維管束外韌型,5束,4小1大,排列成槽狀;主脈上下表皮內側有數列厚角組織。見圖3。
2.4葉表面①上表皮細胞多邊形,垂周壁波狀彎曲,常見腺鱗、腺毛和非腺毛,氣孔較少。②下表皮細胞多邊形,垂周壁深波狀彎曲,常見腺鱗、腺毛和非腺毛,氣孔多見,不定式或不等式。見圖4。
2.5粉末黃綠色,氣香,味淡。①腺鱗易見,頭部扁圓形,由6~8個細胞組成,直徑25.5~58.4μm。②腺毛頭部1~4個細胞,直徑22.6~36.8μm,基部1~3個細胞。③晶鞘纖維眾多。④石細胞類方形,直徑23.2~45.9μm,胞腔內常含方晶。⑤方晶直徑11.4~29.5μm。⑥分枝狀非腺毛多由16個細胞組成;偶見星狀毛。⑦非腺毛眾多,由1~7個細胞組成。⑧導管有螺紋導管和具緣紋孔導管,直徑20.9~64.1μm。纖維壁較厚,直徑17.0~34.2μm。見圖5。
3小結
實驗表明,大葉白花燈籠的主要顯微特征為:①根皮層常見含方晶的石細胞;②莖皮部含晶鞘纖維;③葉主脈維管束5束,排列成槽狀;④粉末中可見腺鱗、腺毛、晶鞘纖維、星狀毛等。
上述特征穩定,可作為大葉白花燈籠的顯微鑒別依據。
【參考文獻】
[1]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研究所.廣西藥用植物名錄[M].廣西:廣西人民出版社,1986:494.
戴應新、鄧淑蘋、張長壽等為代表的學者對石峁玉器的種類和特征進行過梳理,對其中較典型的刀形端刃器、玉刀、璧形玉器等進行過專題研究,使我們對石峁玉器有了大致的了解。 神木石峁龍山文化玉器的發現
神木石峁遺址出土玉器的歷史,可上溯至清末,但由于歷史原因,其數量尚無完整詳細的統計。
抗戰時期,榆林刀兔人馬某購得玉刀4件,販至包頭賣給了外國人。解放后,據高家堡段海田先生回憶,自1966年到1975年止,前后有10年時間,先后收購上交北京的玉器保守估計至少有1500件之多。1976年至1979年間戴應新先生在神木石峁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和試掘時征集到126件,包括牙璋、刀、鏟、斧、鉞、璧、璜、人頭像、玉蠶、玉鷹及虎頭等。其中,戴應新先生在房址附近的石棺葬中發現了一件玉璜。1981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試掘時采集到4件,包括錛、鏟、鑿等。1981年張長壽調查時征集到玉器3件,包括鉞(斧)、牙璧、鑿各1件。2002年,榆林市文管會征集到石峁玉器若干,主要為鏟、璧等。另有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征集的3件,綏德博物館征集的20多件及榆林的個人收藏。2012年,石峁考古隊在外城東門址內發現了玉鏟、玉璜等。總的來說,神木石峁玉器的出土量大約有2000件。
神木石峁龍山文化玉器
的種類和造型特征
從現有資料看,石峁玉器多數是與祭祀、崇拜有關的禮器,少數為工具和可能具有佩飾功能的裝飾玉。大致分為禮器、工具和裝飾玉三大類。
禮器主要有牙璋、鉞、戈、圭、璧等。其中的牙璋、鉞、戈都屬于儀仗類兵禮器。
牙璋在石峁遺址出土很多,僅陜西省博物館和其他學術機關收藏的石峁玉璋至少在35件以上,是石峁玉器中最主要的器形。這些牙璋均為墨玉質地,一般尺寸較大。其中陜西省神木縣石峁遺址出土的第25號玉璋(圖一),墨玉,油黑如漆,唯刀口薄處色呈深茶色,器表有白色蝕斑。長體扁平肥寬,柄近似方形,首端呈內弧刃。一尖殘失,兩側雕出齒飾,像水牛頭上部正視輪廓,該齒前方還雕有三個等距離的直立小齒。通體拋光。收藏于陜西省博物館的一件石峁牙璋(圖二),墨玉油黑如漆。扁體長條,首部殘斷。長柄末端略外弧,一角殘失,兩側雕出齒棱,形似雞冠,與之臨界處陰刻三組橫向線紋,三組橫線之間再陰刻雙線斜紋。通體拋光。有的石峁牙璋體形巨大,長度甚至接近50厘米。現藏于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的一件牙璋(圖三),墨玉,青灰色,柄部有褐色蝕斑。體呈扁平而略厚,首端呈叉形,稍薄但未開刃。長柄,一角微殘,兩側雕出齒棱,如同水牛頭上部正視輪廓,齒棱前方又雕出兩小齒。通體拋光。
石峁玉器中,玉戈皆為直內戈。玉鉞數量較多,尺寸較大。玉圭的數量也較多。
工具類主要有刀、鐮、斧、鏟、錛等。
石峁玉刀分多孔刀、切刀和鐮刀三種。多孔刀共出土十余件,均作長條形,刃在較長的一邊,背平直稍厚,近背處和安柄的地方鉆孔以穿繩捆綁,有二孔、三孔、四孑L、五孔之分。切刀一般寬短,刃在一邊,和現代廚刀相似,是炊具或切草工具。鐮刀即短型多孔刀,二穿或一穿,用手握持使用,以收割谷穗或刮治獸皮。
石峁玉斧有帶柄斧和手斧之分。
石峁玉鏟分長柄形鏟和a形鏟兩種。a形鏟又稱板鏟,可安直柄作鏟,也可裝橫柄作刀,具刀與鏟的兩種功能。
錛為治木工具。
石峁玉器中的裝飾玉主要有牙璧、璜、笄等,還有一些人物、動物題材的玉雕件,以片雕為主。其中石峁遺址出土的一件人頭像(圖四),玉髓質,白色,具有蠟脂光澤。以剪影手法琢出頭上有橢圓形發髻的人首側面形象,雙面平雕側面像。頭頂盤束高髻,圓團臉,鷹鉤大鼻,半張口,腮部鼓出。陰線刻出橄欖形目紋,腦后有外凸的弧形耳朵,面頰透鉆一圓孔,細頸。
研究古代人類生存環境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能夠幫助現代社會更好的認識人類生存、發展等諸多問題。考古遺跡的研究是最直接的歷史證據,近幾年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山東龍山文化有關的研究越來越深入,通過考古遺址點附近的水系、地貌、植被等能較好的反應出山東龍山文化時期民眾的生存環境。龍山文化是海岱文化的重要組成,考古研究表明其當時的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和文化都處在海岱文化的鼎盛時期,在中國史前文明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1 山東龍山文化的自然環境
山東龍山文化目前已經發現的考古遺址多分布在河岸湖濱和淺山丘陵地帶,這符合了早期的人類社會以農業為主的特點,在這些地區,自然環境優越,水源充足而且土壤肥沃,便于耕種,同時丘陵和湖濱地帶也能從事狩獵、捕撈和畜牧,是古代人類理想的棲息地。而從各個遺址已經出土的文物來看,當時的農業發展已經非常成熟,并形成了以家禽飼養建立起來的畜牧業為主的經濟,從墓葬出土的動物骨骼來看,雞、犬、馬、牛、羊、豕六中最主要的禽畜都已經具備,其中以豬為主,狗、羊、牛次之,而雞和馬則較少。家畜的大量繁殖也說明居民生活環境溫潤。孢粉分析結果顯示山東龍山文化的早期植被非常茂盛,早期的植物還發現了環紋藻類,這種藻類只能夠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存。子而在滕州莊里西遺跡發掘中還發現了人工培育的水稻,種種跡象表明山東龍山文化早期氣候溫潤,自然環境非常舒適。而到后期,云杉、冷杉、松樹等針葉林分布廣泛,說明原始的闊葉林受到了一定的破壞。充分顯示出在晚期發生了氣候上的變化,而在泗水尹家城遺址研究發現,5000a B.P.以后,揚子鱷的分布北界向南推進,而在上世紀30年代還在遺址的灰坑中發現了碳化竹節,也驗證了氣候變化導致了植被分布上的改變。
研究當時的全球氣候可知,在距今約5000~4500年也就是山東龍山文化早期,全球氣候濕潤溫和,水熱條件較之前稍有下降,而到距今4500~3600年,氣候略干,溫度稍微上升,導致水分相對減少,草原植被得到發展。到達,山東龍山文化的晚期也就是距今約4000年時期,由于溫度逐漸上升,降水量減少,湖泊沼澤水域收縮留下了大面積的肥沃土壤,比較適合農作物生存,在棲霞楊家圈附近發現的稻谷、粟也顯示這一變化。研究發現,在日照兩城鎮遺址也就是山東龍山文化中期階段,水稻在整個農作物中的總量占比高達81.2%,而到山東龍山文化的末期,水稻的占比為37.5%,盡管由于全球氣候向干冷過度,但水稻在整個農作中的占比仍然較高,充分說明了盡管氣候有所變化,但水稻的大面積種植表明山東龍山文化中的居民的生存環境仍然是比較溫暖潮濕的。推測可能是人類在選擇居住地時,會盡量選擇在躲避洪水災害,保持一定的高度,且距離水源較近的河流兩側。
2 人類活動與生存環境之間的關系
從沂沭河流域龍山文化遺址研究發現,人們在建設部落時會受到地面坡度的很大影響,地勢和坡度升高后,房屋的建造難度也相應增加,而先民為了減少能量上的消耗,活動范圍也基本圍繞在房屋周圍。而對這一時期的社會經濟形態研究發現,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以農作物種植為主的農業經濟,農業生產是人類早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生產對于土地的坡度有很大的要求,當坡度超過8°時,土壤的水土流失情況會加重,而且耕作難度也會提高,并影響作物產量。因此先民民往往選擇坡度較低,適宜生產的地區進行生活,而人類的耕作、狩獵和捕撈等活動也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先民一方面尋找良好的聚集環境,適應自然,同時也改變著自然。
研究表明,史前時期的黃河曾經多次改道,而魯中南山地恰好處在黃河沖積扇的范圍之內,最先受到黃河泛濫的危害,并且黃河改道后還形成了較多的沼澤地帶。面對惡劣的環境,先民為了生存只能選擇遷移,為了躲避洪災,修筑高達的囟眩充分顯示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征服和改造,而在這個過程中顯著提升了適應自然的能力。
但后來山東龍山文化逐漸的被岳石文化多代替,岳石文化的制陶技術明顯低于山東龍山文化,且居址的規模和分布密度、文明程度、生活水平等都遠低于山東龍山文化,分析這種突變可能為兩種:一種是外族入侵,一種是自然環境的劇變。俞偉超先生認為距今約4000年的一次大洪水是導致山東龍山文化沒落的直接原因,黃河泛濫導致房屋被沖塌,農田被淹,嚴重縮減了農作物產量。再加上當時的全球氣候在距今4000年是轉向干冷,綜合分析,大洪水事件和全球降溫是導致山東龍山文化逐漸沒落并形成地理限制的原因。
3 結語
初步分析可知,山東龍山文化在發展的早期和中期,氣候溫和,自然環境舒適,而到中晚期也就是距今約4000年時,氣候開始轉向干冷,先民的生存環境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再加上大規模的洪水導致了山東龍山文化逐漸沒落,并被后來的岳石文化所取代。
參考文獻
“聾人,在這有聲的世界中,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失去聽力及開口說話的能力,自然也就無法正常與外界交流,因此在生活、學習、就業等各方面都會遇到很大的困難。由于交流的障礙,聽人也就很難理解聾人的困境,更不用說進入聾人的生活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了。”[1]P(41)張寧生(2002)認為:“從事聾教育工作的健聽人極少對聾人社會有足夠的認識,也極少與聾人有真正的溝通。很少有聾人參與對聾生的教育與康復;相反,都是健聽人主導聾人的生活,決定聾人該怎樣思考,該用何種語言交流。”[2]P(164)所以在對待聾人和聾文化的問題上人們更多是站在健聽人的角度來思考評價這一問題的,忽略的恰恰是聾人的視角及其他們對自身文化屬性的認識與判斷。身為聾人的聾校教師梅芙生(2000)認為:“我們的聾教育無視聾人是手語族。過分偏重口語教學,雖然教師花費多年苦功,而學生所學的文化知識過于淺陋,畢業后依然使用手語,不足以與健全人社會交往之用,對較高深的科學技術知識,更無條件學習,因而導致了聾人文化危機。”[3]P(41)因此聾文化作為伴隨聾人社會群體產生的社會現象是需要社會學家、語言學家以及從事聾教育的工作者的合力研究的。對于聾文化探究的實質,也正是為健聽人與聾人可以達到有效溝通這一根本目的服務的。
一、“聾文化”觀的內涵、特征及其構成要素分析
(一)“聾文化”觀的理論內涵。“聾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70年代,美國手語語言學奠基者Stokoe在1965年首先提到了“聾人的社會和文化特征”,但并未細分,此后關注的學者逐漸增多,20世紀8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探討聾人社區和聾文化的專著。1980年,語言研究學者、聾人Padden在《美國聾文化》中嘗試對聾文化進行較為細致的定義,并提出聾文化的主要內容是“聾人的文化價值觀———價值觀規定了聾人如何行為以及他們相信什么,主張什么”[1]P(13)。上世紀90年代以后,有關聾人群體的“文化”“身份”與“種族”等問題的討論逐漸深化,與此同時各國普遍開展了雙語雙文化的教育實踐活動。聾文化觀首先體現在如何對待“聾人”和“聾文化”的認識上,在Stokoe之前,人們主要是從醫學角度界定耳聾現象,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普遍接受了聾人是生理缺陷者這一看法,所以針對聾人這一群體聾教育界開展的是相應的補償或矯正教育,目的是通過口語的大量操練使其進入主流社會;而聾人文化觀則是從人類學視野出發,提出聾影響著人行為的諸多方面,只有在正視手語交際地位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理解聾人社會的復雜性。對于聾文化的認識,我國著名聾教育專家張寧生教授的看法較為客觀,在《聾人文化概論》一書的序言中,他談到聾人要在主觀上具備一大一下兩個D(d)的轉化觀點:聾首先是聽不到,因此不能用文化上的聾(D)來否定醫學上的聾(d)。同時也要有敢于跳出這個小“d”的勇氣,與其無補于事,不如向天高歌。所以從小寫的“d”到大寫的“D”,正代表了聾人群體集體意識的一次提升。“我是聾人,歸屬于聾人群體”[1](P116),這里的“聾”不僅是一種生理特征,也是一種社會文化意義上的聾人身份,這個群體的成員共享著價值觀、語言、交際和生活方式。比如,以視覺感知為優勢、采取自然手語為主的面對面交際的方式,也因為使用共同的語言和分享相似的生活體驗而構成該團體意識的基礎,因而也增強了聾人群體的凝聚力。
(二)“聾文化”的亞文化特征。沈玉林(2002)認為:“聾人社會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聾文化就像其他文化一樣是人類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聾人群體在長期的社會活動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4](P19)他把聾文化也從廣義和狹義角度做了區分,“廣義的聾文化是指聾人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4](P19),“狹義的聾文化是指聾人群體在其特有的社會生活中所形成的行為模式、文化心態、互動關系和活動方式”[4](P19)。我們一般所指的聾文化,都是指狹義上的聾文化,表現為聾人群體的社會精神文化。張寧生教授在《聾人文化概論》一書中提出的“亞文化”視角下理解聾人文化頗具啟發意義。所謂“‘亞文化’亦稱‘集體文化’或‘副文化’,指與主文化相對應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現象。它是在主文化或綜合文化的背景下,屬于某一區域或某個集體所特有的觀念和生活方式。亞文化不僅包含著與主文化相同的價值與觀念,也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價值與觀念,并構成亞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態。如企業文化、青年文化、校園文化等都是這種亞文化。由于亞文化是直接作用或影響人們生存的社會心理環境,其影響力往往比主文化更大,它能賦予人一種可以辨別的身份和屬于某一群體或集體的特殊精神風貌和氣質”[1]P(21)。由于具有與眾不同的手語溝通方式,使得聾人群體的文化特征得以顯現。但是聾文化和其他亞文化一樣,并不是一種低一等文化,而是浸滲在主流社會文化中的多元文化的一種,是人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三)“聾文化”的基本構成要素。沈玉林在《論聾文化與聾教育》一文中對聾文化的表現形式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實際上這些具體表現也可以看作是“聾文化”的基本構成要素。
1.聾文化的前提構成要素———聾人手語。張松柏等(2010)認為“和聾人文化觀相伴相生的,是聾人語言觀的革命。傳統的語言觀站在聽力正常人的立場上,否認手語的語言地位,對于手語的現實視而不見”[5]P(24)。聾文化首先正視了聾人手語的語言地位和語言功能,認為正是手語使得聾人成為一個群體。承認手語的交際價值是研究工作得以開展的前提,只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參與到手語和口語語言特征的比較研究,才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手語。
2.聾文化的內在構成要素———聾人獨特的視覺認知世界的方式。聾人主要依靠視覺感官認識周圍世界的人、物和復雜的社會關系,所以依據視覺表象進行分析概括進而形成認識判斷和價值評判,這是聾人認識思維的主要特點。學者沈玉林(2002)認為,聾人這種僅靠視覺認知世界的方法具有“表面性、片面性、主觀性”,是其局限性的體現。
3.聾文化的外部構成要素———聾人參與的各類文娛體育活動及其形成的各類藝術作品。在聾人參與的文藝、娛樂、體育等活動中,那些可以體現聾人群體精神風貌的活動過程和最終展示的各類藝術作品,聾人通過自己的心靈和手來體現的藝術形式都可以作為審美欣賞的對象。比如聾人詩歌、笑話;手語歌曲、舞蹈;聾人啞劇等表演樣式。另外還有聾人的繪畫作品、手工藝作品和聾人的攝影作品等等都可以展現聾人獨特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
4.聾文化的主體構成要素———聾人的行為、習慣和交往方式。聾文化歸根結底要指向對聾人獨特的交往習慣和交往方式的研究上,受制于視覺交際的限制,面對面的手語交際是聾人更愿意面對的一種交往方式,聾人群體之間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方式,目前我們的研究成果還很欠缺,孫峰(2007)認為:“聾人文化的核心特征是他們的行為方式和信念。”[6](P57)目前我們對聾人文化的描述只是停留在外顯的聾人生活和行為的表現形式上,尚缺少一些對聾人內在的價值和信仰方面特征的描述。
二、中美“聾文化”觀的異同比較
美國聾文化的產生有其獨特的社會時代背景和文化思潮背景,它的聾文化觀包括兩個基本要點:其一是站在文化的視角上來解讀耳聾現象;其二是主張尊重聾人,堅持聾人與健聽人地位平等、機會均等的原則。美國的聾文化觀認為手語是一種真正的語言,是聾人的母語,與英語的地位是平等的,健聽人沒有理由要求聾人放棄手語,轉而學習主流社會的英語,接受困難的口語能力訓練。主流社會不應該要求聾人隱藏或矯正自己的聾人特征,去效仿健聽人的生活方式,也沒有權利這么做,而是應該接納聾人本來的樣子,以尊重的態度、包容的胸懷去對待聾人,盡可能地改善各方面條件,以便最大限度地減輕或者消除耳聾給個體帶來的限制。2006年我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的聽力殘疾人數為2004萬,占殘疾人總數的24.16%,這組數字提供了這樣的信息:一是我國存在聽力損失的人很多,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況應該引起整個社會的廣泛關注;二是我國總體上把聾人看成是殘疾人的一種。我們之所以堅持將聾人群體歸入殘疾人之中,是為了有針對性地通過國家政策或法律、機構來幫助他們,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能在社會大背景下完善自己的人格、施展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比如回歸主流運動、融合教育活動,都是現實社會條件下對解決殘障人問題的實踐行動,這些行動給包括聾人在內的殘疾人群體帶來了許多實質性的幫助。所以說,尊重聾人和是否把聾人看作殘疾人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孫鋒(2007)認為:“我們在接受任何一種新思想的時候都應有一個中國化的過程。一種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其社會基礎,我們應該更多地去分析聾人文化在歐美產生的社會根源,它的發展是否與整個西方社會大文化背景有關系,中國社會中是否也同樣存在著聾人文化產生的社會基礎和相應的發展環境。”[6](P60)總之,我們將聾人劃入殘疾人,是為了使他們能獲得真正的、事實上的平等,與歧視和排斥等說法完全相反。黃昭明(2004)認為,聾人文化是“當代多元文化主義思想的體現和深化,它是健聽人與聽障人共享民主、平等,公正等思想的具體體現。提倡聾人文化有助于形成各人群間與文化間的寬容、理解的氛圍”[7](P42)。在強調聾人文化觀及其社會意義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其他不同認識視角的理性思考和實踐行動。所以系統分析美國聾文化,有助于我們理性面對我國聾人的身份歸屬、生存狀況與教育模式等現實問題。
三、“聾文化”研究對聾教育的影響
“聾人文化是聾人在聚集中形成的群體特征。”[6](P24)聾人學校是聾人最為集中的地方,所以聾人文化在其校園里體現也最為明顯。因此從聾人文化視角來研究聾教育可以對聾校的教學目的、教學計劃、教學方法等教育教學管理文件的制定有著更清醒的認識,豐富聾教育的內涵,促進聾教育的發展。學者李尚生(2004)曾指出:“無論科學技術給聾人語言教育帶來多么先進的手段,缺少文化學的觀照,聾人的語言教育口語教學法仍然走不出困境”。[8](P51)在我國,從聾人文化角度研究聾教育更是全新的課題。“中國內地對于聾文化的研究幾乎是空白,臺灣和香港地區同類研究也不多。我國的聾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語文和口語教學上,但收效不能讓人滿意。充分解讀聾文化對進一步提高聾人的教育水平、聾人的經濟狀況、聾人群體的人權意識和自信自尊的信念至關重要。”[1]P(1)
參考文獻:
[1]張寧生.聾人文化概論[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0.
[2]張寧生.聽力殘疾兒童心理與教育[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梅芙生.手語族與聾人文化[J].中國殘疾人,2000(5).
[4]沈玉林.論聾文化與聾教育[J].現代特殊教育,2002(1).
[5]張松柏,徐鐵衛.西方聾人文化影響下的中國聾人文化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4).
[6]孫鋒.論聾人文化研究[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7(2).
中圖分類號:F063.2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11-00-01
一、洪客隆英倫聯邦營銷策劃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調研不足
凡是策劃類事務不是靠沖動和想當然進行的,而是以大量的真實準確的市場信息為依據。而掌握市場信息就必須依靠科學的市場調研,據此幫助企業進行市場定位,進一步了解同行業狀況,分析競爭對手,窺探市場需求等情況。《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長沙時代傾城項目在進駐長沙市場之前是在做了大量市場調查,但它取得的土地是長沙玫瑰園項目未開發的土地,玫瑰園在長沙開發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從而在時代地產投入了大量的廣告宣傳后在開盤時購房者還是存在很多質疑。
(二)產品賣點把握不準
一個開發項目,往往賣點很多,規劃、房型、景觀、配套、物業等等都可以成為賣點。然而,許多的開發商和“策劃大師們”通常將一系列的賣點羅列,以推銷自己的產品。這種方式不但缺乏對客戶細分的研究,更對產品的細分不夠,因而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比如房型,僅僅粗淺地按房間數分類,不過是“自立一房”、“溫馨兩房”、“滿巢三房”之類。實際上,不同的目標客戶群要求的居住功能不同,對房屋內廚、書房、餐廳等各組件的有無和布局要求都不一樣。如對賣點把握不準,很難滿足消費者的要求。與此同時,當前,房地產界炒作之風盛行。開發商和“策劃大師們”熱衷于概念炒作,以概念制造“賣點”。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看,“概念”可以作為與競爭者相區別的符號系統,在傳播中具有高度的識別性和心理沖擊力。很遺憾,不少房地產開發商一味地想制造轟動效應,大肆炒作,做足了表面功夫,但忽視了消費者實際需求。在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入座房地產企業僅僅追求炒作,那么很難長遠發展。時代傾城開始時把整個樓盤所有賣點都寫成模板要求所有的置業顧問都要按照資料一字不差背出來但后來從時代地產廣州總公司過來的人就要求置業顧問抓住幾條,抓住客戶的不同需求來仔細講解。其實在職業置業顧問在向客戶介紹時沒有把握客戶需求之前就把樓盤所有的賣點說出來,往往會讓客戶很迷茫。
(三)迷戀廣告攻勢
房地產商是媒體的最愛,因為開發商最愛做廣告,似乎廣告做得越多,聲勢造得越大,樓盤就越好銷售。房地產企業經常強調“猛烈的廣告攻勢”“強大的空中優勢”,偏愛采用的發行量的大眾媒體進行宣傳。事實上,這種“用大炮打蚊子”的做法,有效性差,成本高。其實廣告不一定要做那么多,如果項目能獲得大家的好評,有時不做廣告也能達到傳播效果。長沙時代傾城在前期投入了大量的廣告宣傳,如:一百萬贊助橘子洲音樂節,話劇,演唱會等等,但起到的宣傳作用是有限的。
(四)脫離市場需求進行創新
房地產是“創新制勝”的行業,一般情況下,在一個新項目推出后的3-6個月時間,就有可能被跟隨者復制。如今的房地產走過“跑馬圈地”的風潮之后,市場開始在內涵上深入挖掘,在創新中謀發展,從設計到銷售,從用材到用人,房地產的創新,使其產品價值含量增長,即所謂“創新創造財富”。然而現在一提到“創新”,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就叫苦連天:“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哪有那么多的創新?”就像手機、服裝的不斷更新換代一樣,住宅也是可以永遠創新的。 而如今的房地產開發商在創新方面,似乎都有一種“缺氧”的感覺,似乎每前進一步都非常困難,所謂的創新產品不過是“王婆賣瓜”罷了,而離真正的消費需求卻相去甚遠。
二、洪客隆英倫聯邦針對問題改進的策略
(一)加強房地產市場調研與預測
市場調研與獲得真實信息的基礎和依據是房地產營銷策劃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市場調研前,企業應制定嚴謹的市場調查流程;市場調研時,要有針對性的對項目規模、特點等于消費對象的關系從整體上把握;調查結束后,應科學全面地進行分析與預測市場前景。通常,一項正式調查的全過程一般可以分為:調查準備、調查實施以及調查數據分析與總結三個階段。
(二)實事求是,避免故意炒作
策劃者應根據顧客的不同而不是產品的不同來細分產品。一個開發項目,往往賣點很多,規劃、房型、景觀、配套、物業等等都可以成為賣點。因而策劃者及房產開發商應根據自身產品的特點選取最能打動消費者的賣點。在房地產營銷策劃的運作中,策劃人應做到實事求是。一方面實事求是的進行策劃,不講大話、空話,另一方面要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上謹慎行動,避免引起故意“炒作”之嫌。
(三)注重廣告品質,重視廣告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