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2: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地方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50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Chines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CHEN Sup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Hu'nan 425199)
Abstract Local Universities Chines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lthough it is a heavy philosophical speculative theory, but students must assume aesthetic personality,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responsibility, and therefor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s essenti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from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to play the role of second clas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of start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of the classroom, to deepen students' cognitive theor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esthetic purpose.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practical teaching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社會對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地方本科院校中文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具備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較強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審美能力以及較高的人文素養,能在文化、教育、出版、傳媒機構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部門從事相關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實踐教學成為必不可少的手段。
“美學概論”課程是中文專業的一門基礎理論課,主要研究美的本質和審美活動,哲學思辨性強,因而比較重視美學理論體系的傳授。但地方本科院校的“美學概論”課程不應把培養美學理論研究性人才作為課程的目標,而應著重學生審美人格的培養、審美能力的提高、人文精神的鑄造。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系統傳授美學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審美實踐,加強學生審美的情趣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成就自己的審美人格和審美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分析能力。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調整教材內容
我國現今出版發行的“美學概論”教材版本很多,各自的理論基點和體系都不一樣,各有各的優點與側重點。所以美學教師應以現有教材為基點,綜合各種教材,科學地把握教學的主要內容,構建一套完整、有序、與時俱進、最能貼近學生學習情況的教學體系。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調整,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特點,在有限的課時內,慢慢地構建了自己的“美學概論”課程教學體系。筆者認為,美學是立足于審美經驗所形成的對美的基本認識,那“美學概論”的知識體系應包括美的發展歷史、美的本質、美的體驗、美的范疇、美的形態、美的創造以及美的功能等多個方面。課程內容的講解應將“中國古典美學”和“西方美學”的有關內容整合進來,以美學的某些基礎理論、核心命題為中心,先對古今中外不同的觀點加以介紹、分析,然后作出總結與述評,引導學生得出自己的認知,并用這種認知去觀照現實的審美現象與審美活動。
“美學概論”是一門理論課,理論是對已有實踐的總結,但卻往往滯后于現有實踐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的美學活動在審美對象、審美文本、審美媒介、審美語境、審美體驗、審美價值、審美生產與消費等方面都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但現有的“美學概論”教材內容根本跟不上這種轉變。因此需要結合現狀更新教學內容,可以將諸如生存美學與實踐美學的論爭、新實踐美學建設問題、生態美學的現實性問題、“日常生活審美化”等帶有前沿性的內容納入到教學中來,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前沿意識。另外教師還應將審美中心轉向當下,擴大關注對象,可以將諸如文學、音樂、舞蹈、戲劇、影視、繪畫、雕塑、建筑、園林、科技、服飾、動漫、賽博空間等含有審美元素的一切文本形式當成審美對象,用審美情境吸引學生、熏陶學生,增強學生的美感體驗,激發審美情趣,使審美規律通過審美經驗內化于學生頭腦中。
2 創新教學方式
傳統的“美學概論”課程教學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與邏輯性,大多采用單一的灌輸式講授法,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疲勞、審美疲勞。美國教育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 “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是教育成功的保證。”①為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有必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打破教師主宰課堂的傳統,減少一人講眾人聽的時間,增加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機會,推動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1 問題啟發式
問題啟發式就是以問題引出論題,用問題啟發思考和研究。一般而言,疑問式比陳述式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有興趣聽下去,追隨著教師的講授進程,展開思考、尋找答案,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當然,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維,提問題的主體在老師和學生之間自由轉換。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以考察學生對該課程相關知識掌握的情況,對理論理解的廣度和深度。同時學生也可以主動積極向教師提問,這樣可以讓教師了解學生對該課程的關注點、疑難點以及興趣點怎樣分布,有利于教師教學重點難點的調整,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2 體驗討論式
葉朗教授說:“人文學科的研究對象是人的‘生活世界’。人的‘生活世界’是人與世界的‘共在世界’,是活的世界,這就決定了人文學科不能采取經驗科學主體與客體分離的研究方法,而要采取一種‘體驗’的方法,采取一種‘討論’的方法。”②在教學中,對于一些有爭議的疑難問題、沒有定論的命題、可能有所創新或具有獨特見解與體會的新課題等,都可以采取體驗討論式進行。
還可以讓學生體驗教師角色,站上講堂進行授課。如在講述“美的表現形態”時,課前由老師布置任務,學生自主選擇自然美、社會美、形式美、藝術美中任一命題;在此基礎上查找相關資料,并撰寫課程論文,制作相應課件;在正式上課時,由學生自由上臺闡釋自己的觀點。選擇同一主題的同學如有不同意見,可以進行補充、或提出質疑、進行反駁或辯論。
3 優化教學手段
3.1 應用多媒體課件
“美學概論”內容多為概念命題,比較抽象難懂。為了提高課堂質量,有必要盡量使抽象內容形象化。多媒體教學可以同時呈現文字、圖片、畫面、聲音,可以同時讓學生獲得視聽的滿足與愉悅;可以讓學生在動靜結合中既獲取大量的理論知識,又感受生動感性的美學現象,在感知色彩豐富的圖像、美妙動聽的旋律、情景交融的意境之后,情感上產生共鳴,精神上獲得自由。
為了讓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應在課前認真制作課件,不僅要讓課件的內容與教學計劃的內容相符,還應把教學內容直觀化、形象化、新穎化、生動化,以期能夠感染學生、感動學生、影響學生,讓學生能結合具體感性材料理解所學抽象內容,并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2 建立多媒體網站
建立與“美學概論”課程內容配套的教學網站,可以使得教學的空間和時間被大大擴展與延長,并能極大地增加教學內容的知識容量,并促進師生交流與互動,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由。
可以將教學網站分成三個功能區。一個是課堂講座區,包括課程與師資簡介、教學大綱與日歷、教學教案與課件、參考文獻等內容,幫助加深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點的印象。一個是教學多媒體素材區,可以上傳課堂教學錄像,開辟各種藝術類型欣賞區,如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戲劇、影視等,不斷更新學術動態信息,不定時公開教師及學生的教研教改成果。此區域內容主要采用超鏈接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藝術及美的感性認知,擴展其知識寬度,啟發學生聯想思維能力。一個是教學交流反饋區,可以開辟BBS論壇、在線交流頁面、留言板、電子信箱等,以此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并及時替學生答疑解惑;還可以上傳習題精選、模擬試卷,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極大地增加教學內容的信息量,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變平面為立體,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以期大幅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4 最大程度發揮第二課堂作用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一個教師的力量也是有限的。長期把學生束縛在一個教師的有限課堂內,最終效果會不盡如人意。可以“請進來”又“走出去”,擴大學生眼界,激發學生興趣,加深學生認知。
4.1 “請進來”
可以充分發揮學校的資源優勢,請校內外一些造詣較高的藝術教師和藝術家進課堂講座,以此彌補美學教師本身知識積累有限的不足。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是有限的,中文專業的“美學概論”的課程教師一般都是文藝學專業科班出身,對相關的美學理論知識掌握會比較全面,但不一定對所有藝術類型的相關創作技巧都精通。專業的藝術教師或藝術家長期從事相關藝術創作與研究,專業素養更高,讓他們走進課堂給學生以專業指導,可以加深學生對此類藝術的理論認知,提高學生用美學理論闡述美學活動的能力。
還可以結合課程培養計劃,聯合各類藝術系以及各種文化藝術機構,不定時舉辦高雅藝術匯報活動。如組織觀賞教師教學音樂會、音樂舞蹈匯報會、大學生藝術節、藝術作品展、詩詞朗誦會等,使學生有機會接受較高水平的藝術熏陶,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敏感力和鑒賞力,加深對理論的認知。
4.2 “走出去”
“請進來”之外還可以“走出去”,把學生們帶到自然中,帶到藝術的世界里,讓自然去教育學生,讓藝術作品去啟發學生,最大程度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
講授“自然美”之后,可以盡可能爭取學校的支持,由課程教師和班主任帶隊,組織學生到所在學校附近的一些風景名勝區游覽參觀。每個地方獨特的地理環境、地質面貌、古樸的民俗民風可以充實學生對自然美特點的認知,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開闊學生的審美胸懷、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
講授“藝術美”之時,可以適當組織學生到省博物館、科技館、藝術館、省大劇院等藝術活動場所去觀摩各種藝術作品、觀賞各種音樂影視戲劇名劇,培養欣賞古今中外各種優秀藝術作品的習慣,使學生在審美藝術的陶冶中提升藝術素養,獲得審美感悟。
同時,要求學生在活動之后撰寫考察報告或課程論文,在課堂上進行現場匯報,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與交流,甚至還可以指導學生對初稿進行修改、定稿,篩選出部分優秀論文匯編成一個班級的《審美考察論文報告集》,作業成績以一定比例計入本課程的總成績。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通過實地參觀的方式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并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化對理論的認知。
總之,“美學概論”課程應注重實踐性教學,從多個環節入手,鑄造人文精神,營造審美氛圍,成就審美人格,提高審美能力,并使學生能在實踐中深化對理論的認知,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文藝學重點學科階段性成果
地方性高校肩負著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任,是我國大學的主要群體,其人才培養模式明顯區別于重點大學的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屬于教學型的地方性高校,應以市場為導向,根據地方和行業人才的需求,根據學校自身的條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邵陽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在傳統數學教育專業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人才培養目標與模式的制定和實現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
1.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現狀分析
邵陽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最初的專業定位是為邵陽地區乃至湖南省中小學的基礎數學教育培養合格的數學教師.然而,隨著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日漸飽和與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的初等教育學生生源減少,師范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此外,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用人單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落后,教育思維單一,教師創新意識不強,只重視數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忽略實踐教學環節,導致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較差,不能滿足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2.制定與時俱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
2.1人才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在科技、教育、經濟和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適應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實、素質高、能力強、適應快的創新型和技能型的應用人才.
2.2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培養目標定位,構建了“一個主體、兩個輔助、三個方向、四種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以數學類專業課程為主體,計算機科學技術和智能優化方法為兩個輔助,分為數學教育、金融數學和考研深造三個培養方向,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應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3.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
3.1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創新課程教學模式.
根據專業定位和社會需求,對課程體系構建了“四個平臺,四個模塊”,四個平臺是通識教育平臺、學科教育平臺、專業教育平臺、實踐教育平臺;四個模塊是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主干課程模塊、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和能力拓展課程模塊.其中實踐教育平臺通過校內實驗室和中小學校、企業、政府部門等實習實訓基地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專業基礎和專業主干兩個課程模塊涵蓋教育部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目錄中規定的核心課程;專業選修課程模塊分三個培養方向,數學教育方向開設中學數學教材教法、數學史、競賽數學、中學數學課件制作等課程,金融數學方向開設運籌學、數學模型、最優化方法、金融學、保險精算等課程,考研深造方向開設泛函分析、拓撲學、數學分析選講、高等代數選講等課程;能力拓展課程模塊開設MATLAB語言及其應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通訊與網絡、人工智能等課程.
在創新課程教學模式方面,靈活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講授基本理論知識;及時把教研成果和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引入教學,使學生了解本學科國內外的發展動態,提升學生的學術素養;構建案例教學體系,實行案例分析、建模、優化求解的案例教學模式,結合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準備課件、案例庫、試題庫等網絡資源,開展網絡互動教學模式,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3.2加強數學建模能力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首先在課程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模式,貫穿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布置與建模有關的課程小論文,并鼓勵有興趣的學生加入教師的相關科研項目,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其次成立數學建模協會,定期進行培訓和課外輔導答疑,將往屆的數學建模競賽題以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完成,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最后是加強硬件建設,近年來,在學院的支持下,本專業配置了一個擁有120臺電腦的專用機房,為師生上機訓練和數學建模比賽提供了極大便利.
3.3突出實踐教學,注重學生的師范技能培訓.
通過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數學建模競賽、教師技能比武、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教育見習、實習、畢業實習等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建立包括邵陽市四中、六中、十中、十一中等學校在內的教育見習、實習基地及銀行、企業、政府部門在內的畢業實習基地.在課程設置上,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基礎,變單一的集中實習為循序漸進、形式多樣的系列實習,具體安排如表一.
3.4加強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引導論文選題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重視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嚴把兩道關:選題關、開題關.加強畢業論文題目的應用型,可以將學生的畢業論文更多地和教師的應用型科研項目結合起來,使指導教師的指導更專業,學生科研的方向更明確;鼓勵學生選擇數學建模方向的題目或者將畢業論文和實習、社會實踐等相結合.
4.結語
地方高校數學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結合自身特點和社會需求確立人才培養模式,將課程體系的優化、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踐教學內容的組織貫穿于教學的每個環節,這樣有利于培養適應地方和行業人才需求,服務于地方經濟的應用技術型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為了深化教育改革,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構建以育人為本的和諧校園,推進十二五期間學校文化研究的創新及發展,廣泛展示新課改實踐中各級教師的教學創新技能和專業發展技能,進一步總結與推廣優秀教學經驗、教育科研成果,推選一批教學科研模范人才,中國教育學會學校文化研究分會定于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11年學校文化研究科研成果評選——“中小學課題實驗校優質課及科研論文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選對象
全國各地相關課題實驗學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及教育科研人員。
二、參選內容
按照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及各學科課程標準,選自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的內容。
1.課堂教學實錄、課件:選自現行中小學教材中執教的課堂教學實況錄像課,學科不限。參評課題從執教的學科中自選,授課時間為30~40分鐘,以光盤形式提交。一件作品一張光盤、無病毒、運行良好。在光盤的開頭部分,請填寫“參賽作者信息”。
2.課堂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必須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合理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有鮮明的學科特色,科學準確、語言精煉,有一定的創新性。設計以一個課時為單位。同一作者可報送1~2篇教學設計。文字在2000~3000字,word文檔編排。
轉貼于
三、論文報送要求
1.論文作者必須是文章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
將2009年確定為“課堂教學改革年”。2009年全區小學完成了一輪新課改實驗,初中段也進行了兩輪實驗,高中將進入新課改實驗,今年要將義務教育階段新課改實驗進行全面的總結,重點放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2009年各學校要開展人人講“新課改匯報課”活動,按照“學習研究,典型引路,人人達標”的要求做好課堂教學改革年工作。課堂教學改革年活動,緊緊圍繞課堂教學進行研究與實驗,逐步形成襄陽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改革實驗要以學生“學會”、“會學”為質量目標;以“導、學、賽、評、練”五字教學法為基本形式;以“精彩設疑的問題課堂,激情奔放的情感課堂,教與學相對應的實效課堂,傾聽為中心的靜思課堂,體現課題方向的研究課堂”為基本要求;精心設計“設疑預習,展示互動,探究提升,歸納反思,達標測評”五個教學環節;深入探究“多元強化,多角思考,師生互置,藝術扳書,情感相融”等課堂教學的藝術和方法。
、2、開展論文評選活動,深化課題研究。
2009年在全區范圍內大力開展論文評選活動,本次論文評選將論文形成過程及實際推廣價值作為重要的評選依據。要求參評論文必須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方法與成果;在課堂教學反思中形成的思想與智慧;在課題研究中根據方案長期研究形成的實驗結論與理論成果。論文評選必須要追其根,求其源,論其果。要求全區教育工作者人人參與,首先年初必須人人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作為校本研究課題公示上墻,教研組每周一交流,教科室每周檢查一次教研札記,學校每月開展一次研究成果匯報展示活動。以論文評選活動為契機,真正地使研究工作在學校生根發芽,充分發揮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作用,使其點滴的成果智慧匯聚在一起,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大放光彩。今年論文評選實行層層推薦評選制度,并寫好論文推薦鑒定,區里將通過專家組評選、價值考核、答辯等形式,評選出優秀論文進行表彰并在全區推廣,將通過多種形式渠道,把這些獲獎教師舉高說香。
3、認真落實初中“58131129”工程(小學“56911210”工程),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
“58131129”工程是指:每周堅決執行5天學習日制度;學生每天在教室的學習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全面開齊落實13門(類)課程;保證學生每天有1小時鍛煉身體時間;每天組織1小時在校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落實組織好兩操(體操,眼操),確保學生每天有9小時的睡眠時間。“58131129”工程要在作息時間表、課程表、教學計劃安排上全面落實,并運用“日清管理”理念,全天候、全過程進行監管。每學期開展教學工作檢查評估工作,將落實“58131129”工程作為評價學校辦學思想、教學管理、全面落實課程計劃及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依據。組織學生在校1小時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也是落實“五園”創建活動的主要體現,必須要求教師學生人人參加,并有專門的活動安排計劃,根據教師和學生的特長組織落實,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學校特色。
4、重視校長的理論學習與研討,打造高品質的教學管理隊伍。
以校長為核心的學校教學領導團隊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形成學校特色品牌的“火車頭”。各學校校長組建學校教育理論中心學習小組,并帶領自己的教學領導團隊每學期開展共學一部教育理論專著活動,中心組每月進行一次學習心得交流活動,相互檢查一次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體會,使領導團隊不斷得以“充電”。領導團隊每月在教師中進行一次“教育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活動,學以致用,學習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學校的品位。每學期開展一次各級各類校長“校長論壇”活動,相互交流,展示校長的魅力與風采。有計劃地帶領校長赴教育先進地市考察學習,相互學校交流,開闊眼界,增強活力。教研室將與廣大校長一起共同研究制定出“襄陽區名校長評選方案”,并從今年開始進行“襄陽區名校長”評選活動,在“十一·五”期間,共評選出20名社會公認的“名校長”。
5、加強重點課題集體攻關研究力度,確保“十一·五”立項課題的研究質量。
對“十一·五”各級立項課題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與總結。對各課題研究的成果、研究的過程與方法、研究的檔案材料及鄉鎮學校對課題管理等情況進行中期整理評價,并對取得的經驗、獲獎的成果、存在的問題全區進行通報。承接立項課題的各學校,每月要請課題組研究人員做一次課題研究成果報告會,共享研究成果,促進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今年全區召開一次大型的研究成果報告及表彰大會,對課題組及先進教科研人員進行大力宣傳表彰。各學校要全面落實《區教體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教科研工作的意見》,掀起教科研的新,實現“科研興教,科研強校”戰略,充分認識到“教科研是教育發展的第一推動力”,通過課題研究,解決學校及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難題,培養一批優秀人才,使教育教學質量邁上一個新臺階。
6、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工作,要樹立教學質量第一的觀念。
在08年小學、初中文化課教學質量監控統計與分析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日常教學質量的監控體系。09年將繼續建立高中文化課質量統計與分析系統及中小學身體素質監測系統。及時掌握全區的教學質量狀況并進行分析研究。進一步完善小學、初中、高中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利用評價體系引導全區各學校樹立科學的教學觀,鞏固“普九”成果,提高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制定科學化、精細化、制度化的教學管理措施,建立“學生易錯試題”分析與解析本,加強“復習課課堂效率提高”的研究,組建“學生心理監管與跟蹤輔導”團隊,促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制定的責任制,都要樹立教育教學質量第一的思想,用目標教學、目標管理的理念,認真把好“三關”(單元關、年段關、學段關),建立“三關”的監控體系以及矯正措施。高中、初中學校評價重點是高考和中考,小學將對六年級實行全區統一命題,統一組織,統一閱卷,統一分析評價辦法來考核小學及鄉鎮的教學質量。
7、重視師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與培訓,促進教育、教學、教研手段的現代化。
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與信息社會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學生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與培訓工作,使學生教師盡快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并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教研水平。加強遠程教育的開發與應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多媒體運用能力與水平,加大教師制作課件的培訓力度,力爭今年有70%的教師都會制作課件,并樂于用多媒教學;加強網絡教研活動,各學科完成網絡教研平臺,今年至少召開兩次網絡教研會,并將網絡論壇與交流活動日常化,發揮網絡教研優勢,并將網絡教研納入各級教研員及教研組長的考核之中;建立襄陽區市級名師工作室及教研員工作室,將各自的教案、反思、感言、方案、經驗等放入工作室中,與廣大教師分享與交流,真正發揮名師和教研員的引領指導作用。
8、加強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的開發與研究,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
以省“十一·五”立項課題“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整合研究”、“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為基礎,全面落實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襄陽地方與校本課程資源讀本》重點研發襄陽地理、歷史、經濟、文化及學生衛生、自救、公民素質等,今年將出版充實到各校圖書室,作為各學校落實地方與校本課程的基本教學資源。在全面總結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組織各學科教師研發學科類的各種校本課程資源,使學科教學的質量目標得到真正實現。開展地方、校本及活動類課程開設方式、質量、內容、管理的研究,結合“五園”創建活動培養先進典型,召開現場會,繼而全面推廣。開展特色學校評選活動,創建一批在管理、教學、學校文化等方面具有特色的學校。利用節假日,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收集整理一些熱點、焦點課題進行公布,讓學生自覺組成課題研究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開展中小學生電腦制作設計比賽活動,引導學生學習和正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并開設內務整理及“雙休日我與父母同勞動”活動課程,培養學生勞動技能與習慣。搭建大型活動平臺,如:“中小學生電腦制作設計”競賽、“師生才藝大展示”活動、“學生智力快車”活動、“教師教育觀念辯論賽”活動等等,促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
9、加強教學視導與調研活動,促進教育教學工作不斷發展。
今年繼續加強教學視導、聯片教研與調研活動,通過到學校實地聽課、查看、座談等形式了解教學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加以研究,探究出一般教育教學規律。總結成功經驗進行推廣,促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今年擬對襄陽區職教中心(三個校區),古驛一中、石橋一中、龍王一中、區實驗小學等進行視導。區鎮教研員要經常深入到基層學校進行聽課、評課活動,每人每學期不得少于60節。鄉鎮教研員每星期有計劃地到一所學校聽課、調研、全面檢查指導;區教研員工作重心要下移,要深入學校開展實驗與研究,每月必須調研指導四所學校,每年必須完成一份調查研究報告,10月份交教研室主任辦公室,并對調查報告組織評選通報表彰。教研室將組織中心調查組進行“目前教學大班額與教師結構性過剩問題的調查研究”及“新課程改革實驗的現狀、問題與對策調查的研究”。各鄉鎮學校要領導教師結合校本教研開展調查研究,使問題研究課題化。
10、加強高中研訓力度,全力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
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新課改的理念已滲透入高中教學和高考試題之中,為提高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迎接新課改實質性的全面啟動,必須加強高中研訓力度。做好2009年《高考大綱》研究培訓與解讀工作,使每位教師領會和掌握高考精神,使教有所法,學有方向。做好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通知性培訓工作,掌握新課改精神、提高新課改認識,應用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學實踐。落實“三新”學習與研究,用“以研帶訓,研訓一體化”的思想,組織專家解讀教材、現場做課研討教法,實行人人先培訓后上崗的管理辦法,啟動和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工作。各備課組每周必須組織一節新課改現場研討課,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達到新課改的理念要求,實現新課改的目標。探究新課程改革的學生管理辦法和評價辦法,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為新課改順利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11、加強區四中和張灣二中教研指導力度,完成城區薄弱學校的改造計劃。
教研室將在這兩所初中設立工作辦公室,加強學校的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管理,教學服務工作。對教師日常的常規教學活動進行跟蹤監管,制定學校名師培訓計劃,對教師進行分等定級,分類指導。對每位教師講課,每學期教研員聽課必須在兩節以上,每位教研員在學校做一次教育理論與實踐專題講座。加強兩所學校的對外交流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優秀教師參加省內外學術活動。嚴格規范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重點課題研究實驗及重大教研活動將向兩所學校傾斜,努力使城區初中重點改造計劃得以落實。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1-0008-03
一、引 言
近十年來,我國師范教育正在轉型,由三級師范向二級、一級師范過渡,特別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早已完成了由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的過渡,即將完成由二級師范向一級師范的過渡,由單一的師范院校封閉式的培養教師模式向所有高等院校都可以培養教師的開放式模式轉變,由職前培養和職后進修培訓的分離向職前職后培訓一體化轉變。因此,地方院校在怎么進行師范教育的問題上存在較多分歧。如長期以來的“師范性”與“學術性”之爭,至今仍然不絕于耳。[1]一種意見是地方院校師范教育應該全力為中小學服務,加強專業的師范性;另一種意見是地方院校也應追求學術水平,要向“綜合大學看齊”。受后一種思想的影響,地方院校就有了“基礎知識應寬一些、厚一些,并應相當于綜合大學同科的水平”的結論,這種意見導致師范教育重視理論教育,忽視教育實踐,致使教育實踐成為師范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嚴重影響地方院校培養未來教師的質量,阻礙師范生專業化成長。
(一)教育實踐活動
地方院校的師范教育實踐活動仍集中于教育實習及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成為師范教育實踐的主體。這種對教育實踐認識上的偏差,直接導致了在人才培養上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面,嚴重制約了師范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
(二)數學教育課程
傳統的數學教育類課程,實行的是各自為政,分科教學的課程模式,各門課程之間的教學聯系很少。如不同的教師擔任不同的課程教學,會導致內容及內容繼續擴充產生的重復。
(三)教育實習時間
首先,傳統的師范教育實習時間安排不合理且太短。教育實習一般安排在畢業年級,這時期的學生面臨考研與就業的雙重壓力,不可能安心實習。根據教育部1980年頒布的規定,教育實習的最短時間本科為8周,專科為6周,這與發達國家(一般至少為12~18周甚至更長)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其次,實習目標簡單,形式化嚴重。再次,實習形式單一,理論與實踐脫節。許多院校仍然是畢業前一次性的集中教育實習,而且缺乏實習前的教育理論準備,忽視“模擬實習”和“見習”的作用,教育實習質量難以保證。
事實上,師范教育實踐是培養合格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得到證實:一是體現出對教師從業的教育教學能力的要求,如《教師資格條例》中明確規定非師范院校畢業或教師資格考試合格的公民申請認定幼兒園、小學或其他教師資格的,應當進行面試和試講,考查其教育教學能力。二是實施新課程標準和使用新教材的要求,突出表現就是要求新教師對未來工作要有較強的適應性。三是教師專業化的提出,從法律角度確認了教師的專業地位,體現了國家對教師職業發展的要求。因此,作為教師教育主體的地方師范院校,基本策略是“配合適應”和“推動引導”,重要舉措是對師范教育實踐進行相應的改革。
二、專業化成長的改革理念與思路
發達國家普遍認為,教師知識是一種實踐性知識,教師培養應該重視在實際工作中的“滾打摸爬”和“師徒相授”。在這一背景下,英、美、德、法等歐美發達國家建立了完善而各具特色的教師教育實踐模式,呈現出以下特點:教育實踐功能的多元化,教育實踐內容的豐富性,教育實踐方式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實習基地穩定,教育實踐過程的全程化。[2]
國內對師范教育實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實習方面,如北京師范大學與華東師范大學等合編的《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理論與實踐》(1990),徐開春等合著的《提高教育實習質量與效益的理論與實踐研究》(2002),王澤農、曹慧英合著的《中外教師教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2003)等。研究者基本從單一的教育實習角度出發,開展一些如“增加教育見習的次數和時間,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合理安排實習時間,建立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聯系;加強實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育實踐課程制度存在課時總量不足,學科課程與實踐課程比例失衡;從以教育實習為主,形式單一、實踐與理論隔離、內涵缺失等問題出發,提出教育實踐課程改革應增加教育實踐課程課時總量,使學科課程與實踐課程取得動態平衡;形成多階段、多形式的教育實踐內容體系;整合理論與實踐,創設新的教育實踐模式;更新評價理念,合理運用多種評價方式;關注教育實踐課程的硬件和軟件建設”、“提出建構新的實習模式,諸如模擬實習、暑期教育實習等”等方面的研究,這些研究基本側重于教育實習的具體問題,考慮了教育實踐的全程性,但未體現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學科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實效性。
因此,教師教育的模式應由“訓練模式”轉變為“發展模式”,[3]師范教育實踐應符合教師專業化成長全程性與漸進性的規律,開展技能性和綜合性的訓練,實施教師專業化成長適應性和可持續性的培訓。
(一)改革理念
為適應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和教師專業化建設的需要,應全面總結和評價高師教育實踐過程中的成效及遇到的實際問題,以組織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為任務,以改革師范教育學科教育課程體系為主線,以適應中小學實施新課程標準和使用新教材為宗旨,構建一個動態的師范教育實踐模式,凸顯師范教育實踐的全程性和漸進性、技能性、綜合性、適應性和可持續發展性,實現職前教師教育“配合適應”和“推動引導”。
改革單一的師范教育實踐的內容。教育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實際操作為主、獲得感性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教學活動的組合。
重構數學學科教育類課程體系。創新出一種以強調綜合素質、突出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為特點的數學學科教育課程體系。以課程的形式來組織、設計、實施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要改變實踐教學零散、重復、低效的現狀。
提高師范教育實習的實效性。現行的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實習模式,已經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作為一個促進師范生專業成長的關鍵環節應有的作用,改革師范教育實踐已是不爭的共識。
(二)改革思路
在現有基礎上構建“2+1+1”的師范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即2年學習數學學科基礎知識,1年學習數學學科教育課程,1年開展師范生頂崗實習和完成畢業論文。
強調以綜合素質、突出數學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為特點的數學學科教育課程體系。以課程的形式來組織、設計、實施教師教育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要改變實踐教學零散、重復、低效的現狀。以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類)為例,這一課程結構被稱之為“1410”體系。
實施以“課題組織課程、問題組織課堂”的一體化模式,改革數學教育類課程的教學模式。[4]在“課題組織課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學實施新課程標準和使用新教材為課題,采用“羅生門方法”來組織學科教育類課程;而在“問題組織課堂”方面,主要是以“問題解決教學”為方法,實施各門課程的教學。
三、專業化成長的實施途徑
(一) 構建“2+1+1”的專業化成長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師范教育體系的全程性和漸進性
“2+1+1”的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即前兩年主要學習數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實施各種小型的校外教育實踐活動,第3年學習數學學科教育課程和開展課堂教學實踐,最后1年開展師范生頂崗實習和完成畢業論文。在人才培養計劃中落實“一基二柱多項”的課程體系。“一基”是指數學基礎課,主要由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統計等課程組成,其依據是現行中小學數學新教材的主要內容安排;“二柱”是指教育類課程和學科教育類課程;“多項”是指設計融于4年的多項系列化教育實踐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學期:安排兩天“參觀中小學校園”活動,其中中學1天,小學1天,觀察中小學校的各種活動,主要是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在感受體驗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職業意識。
第二學期:安排兩天到附屬學校進行“講一個故事”的實踐。以數學教育為例,可以為中小學生講數學史、數學家以及數學趣味知識等方面的故事,讓學生體驗第一次上講臺后,對中小學生說話的感受,培養訓練師范生在實際教學情境中的口頭表達和課堂調控能力。
第三學期:安排兩天到中小學進行“全程見習”活動。師范生深入中小學的各個具體教學班,見習中小學全天教育教學中的各項具體活動,獲得對中小教育教學的框架式的整體感受。
第四學期:安排3天到中小學開展“試上一節課”活動,試著領會課程標準、寫教案、導入、組織、提問、啟思、應變、結束授課、批改作業等內容,實際模擬中小學數學教學活動。
第五學期:實施學科教育課程體系,開展“課堂教學實踐”項目訓練活動,包括專業實踐項目和技能實踐項目,如鋼筆字、粉筆字、繪畫、課件制作、說課與講課、微格教學、板報設計、試教等。
第六學期:進行為期4周的“規范性實習”。
開始為每位師范生配備一位具有教學實踐經驗的“校外導師”,長期指導學生開展教育理論研究與教學技能訓練,提高師范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規范性實習”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觀摩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第二階段上6-9節課。要求師范生充當其導師的助手,每周安排半天時間參與到導師的教學活動中,接受導師的指導,并幫助導師指導學生課外活動、輔導個別學生等。規范性實習著重于中小學課堂教育教學規范的實習,讓學生初步掌握教學活動的基本常規和操作方法,為綜合性的頂崗實習打下堅實基礎。
第七學期:為期12-14周的頂崗實習,到中小學開展頂崗實習支教,真刀真槍地干。實踐證明,這是縮短師范生入職適應期、提高適應性的好辦法。
第八學期:總結思考和撰寫畢業論文。
(二)重構“1410”數學學科教育課程體系,凸顯師范教育實踐體系的技能性和綜合性
課程組織的具體措施是“大合小分”。以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類)專業為例,“1410”體系中的“1”是指一個完整的數學教育課程體系;“4”是指該課程體系的四個維度,即數學思維論、數學解題訓練、數學教育學、教育科研實踐;“10”是指10個子項目,即建立在以“讀、說、寫、畫和做”為核心的教師基本功訓練之上的數學思維論學習、升學試題解答、怎樣解題、數學競賽、中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解讀、中小學數學新教材分析、數學教育理論學習、數學教學技能訓練、教育調查、畢業論文(見圖1)。
數學思維論著重訓練學生的“提問技能”,數學解題訓練主要提高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的“自我監控能力”和“解題規范化”,數學教育學主要提高學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教學設計能力”、“說課技能”,數學教育科研實踐主要訓練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強化學生職前與職后培訓一體化,確保教育實踐的適應性和可持續發展性
一是采用微格教學的形式,即以現代教育基本理論為指導,在現代視聽技術的基礎上建立起有控制的微型教學訓練體系。通過直觀、形象化的自視可產生極佳的“鏡像效應”,學生能夠真正認識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加以避免和補足。
二是建立一批穩定的實習基地,聘請實習基地的中小學一線在職教師為師范生的校外導師,更要聘請優秀教師為師范生講授中小學數學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講授班主任工作藝術、技巧以及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基本素質等。同時,也可以邀請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和中小學校長等開設講座,向師范生傳達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有關信息,使師范生了解基礎教育的現狀與發展動態。實習基地參與培訓,有利于師范生及早建立起“角色”意識,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心理轉換。
三是加強高校教師與基地教師的雙向交流。一方面高校為基礎教育提供學科教學、專業理論、前沿信息、學歷培訓等訂單式培訓服務;另一方面,中小學優秀教師可以承擔一定的師范院校相關學科教學論的授課任務。
(四)實施“以課題組織課程、以問題組織課堂”的教學方法,改革數學教育類課程的教學模式
在“課題組織課程”方面,主要以中小學實施新課程為課題,采用“羅生門方法”開展學科教育類課程體系研究;而在“問題組織課題”方面,則主要是以問題為主線,實施“問題解決教學法”。
[ 參 考 文 獻 ]
[1] 劉問岫主編.當代中國師范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3.
[2] 馬珍萍,陳望波,胡建平.中外高師教育實踐模式比較研究[J].井岡山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5,(2).
[3] 黃崴.教師教育專業化與課程改革[J].課程?教材?教法,2004,(5).
一般而言,地方院校生源的專業基礎相對于美院、省級的藝術院系而言是薄弱的。美術專業院校是以培養優秀的美術創作、美術研究人才為宗旨,但地方院校則是以為當地輸送美術實用型人才為目標。因此,美術專業的教學改革,緊緊圍繞我省“十一五”、“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發展“旅游大省”和經濟建設十大支柱產業中“開發旅游文化產品”的建設目標,結合地方院校具備的專業特色和人才優勢,將“大力開發具有地域優勢的旅游產品”作為美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提出了“藝術設計專業旅游商品設計方向教學改革”和“貴州民族民間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教學改革方案。具體而言,學校教學針對當地旅游產品文化品位不高、經濟效益不好,以及全國旅游產品一條街等諸多現實問題,結合學校教育以及跨文化研究等諸多領域的創新成果,進行當地原生態旅游產品的區域意識和經濟價值的開發與教學研究。
要適應地方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對美術人才的實際需要,首先,必須根據所處區域經濟建設及地域資源特點、產業結構的實際情況,調整美術學、藝術設計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美術專業的課程設置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圍繞相關企業及地方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進行改革。因為用人單位是高校人才的“消費者”,畢業生質量的優劣,用人單位最有發言權。學校經常召開用人單位與各教學系交流會,征求用人單位(如廣告公司、設計公司、普通高中以及義務教育的中小學等)對人才培養的建議和意見,根據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和對人才的特殊需求,大幅調整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注重提高美術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及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和市場需要。例如,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有著古樸的原生態民族文化遺產以及豐厚的民族美術的文化資源。各地相繼開設有“民間藝術文化產業”、“民族旅游文化產品”等相關公司。但由于缺乏美術專業的設計人才,公司只能照搬民族民間美術的原有紋樣,產品設計缺乏新意,難以適應當代社會的審美變化,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多數設計人員對原生態的民族民間美術的文化內涵缺乏基本的了解,只能依樣畫葫蘆,產品的文化品位只能停留在低端的民間工藝品的水平。其經濟價值和文化品位難以達到新的高度。介于此,美術專業將“民族民間美術”作為最具地域特設的美術課程,在保證其教學時數[( dylw.NEt) 專業提供專業論文寫作和發表教育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為每周2學時的基礎上,增設“外國民間美術”、“地域美術與文化”、“民間工藝美術制作(蠟染工藝制作、刺繡工藝制作、銀飾工藝制作、泥塑工藝制作)”等選修課程。著眼于多元文化與市場經濟的大環境,關注本學科專業的發展與社會不斷變化的實際需求,提供給學生個體多樣化的選擇。
其次,改革地方院校美術教育教學方法,整合美術教學中各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增加專業實習的學時數,并靈活調整實習時間。美術專業本科教學實踐總學時數在120左右,實習時間8周,安排在大四下學期。但是,畢業生求職也集中在這一時段,學生實習和找工作難以兼顧,實習效果較差。考慮學生的實習跟專業學習和職業規劃設計相結合,靈活安排在第6學期(大三下學期)、第7學期(大四的上學期)教學時段,讓學生通過實習了解專業流程和興趣所在,從而確定未來發展方向,增強專業學習的針對性。
在課程設置上,引入市場意識、商業意識。要改變“學院化”教學模式,使設計教育和社會項目、企業產品開發結合。美術專業成立不同的設計小組,主動去當地的企業或設計公司聯系一些有具體要求的命題設計來做,尋求美術專業設計與生產商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公司搞設計、做項目,企業給學生真正的設計實踐,讓設計的產品成為市場上的商品。讓設計活動在實踐中創造價值,才可以真正鍛煉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從根本上實現實踐教學的目標。這樣不僅使學生具備適應市場的創意、決策能力和市場需求的設計能力,提高了學生適應與客戶實際溝通的能力。全面塑造作為設計師的素質。而且,企業或廣告公司也愿意出錢來購買學校設計的優秀作品,達到互惠雙贏的效果。通過這種合作可以為地方、企業培養靠得住、用得上的創新創業人才。
抓住地方經濟規劃與學校教學改革的契合點,學校教育服務于地方建設,既解決了地方企業設計人才資源匱乏的困難,也適當補充了地方高校科研經費的不足。地方高校美術教育與市場經濟的接軌是新時期美術教育的必然變革,也是藝術多元化發展的客觀規律,這些社會發展的客觀因素,是美術教育發展的動力,也是高校美術教育的巨大市場。
2 創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美術教學模式
高校美術專業人才培養“商業”與“藝術”結合的教育,充分發揮學校人才優勢和企業的資金、資源設備優勢,使校企雙方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使美術教育的改革從概念階段進入實踐階段。積極創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美術教學模式,解決我省長期以來旅游產品設計人才匱乏,以及學校美術教學沒有教學實踐平臺的現狀。目前,我校美術教學改革中已建立校企合作項目2項,教學實踐基地3個、與地方中小學美術教學推廣實踐合作學校3個。即美術專業與沿河 土家酒廠、松桃苗族工藝研究所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如今,美術專業已成功為沿河土家苦蕎酒廠設計了“蠻王”系列包裝產品,使企業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與地方院校合作的意識。
美術專業教學面向社會、面向民族地區的文化市場,從設計小型商標、廣告到大型的環藝、企業形象設計等現已初見成效。目前,正積極與當地“大明邊城”旅游企業聯合,為其提供旅游市場的定位論證和旅游文化品牌的策劃。
學校把企業面臨的問題作為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地方企業在產品的開發和產品的包裝設計、設計人才培養等方面提供專業技術指導。企業每年提供一定經費供美術專業的教學研究,學校利用企業投入的研發資金拓展和強化美術專業學科發展的方向,同時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動力。并作為美術教學的實踐教學基地,為教學科研成果的應用轉化、學生社會實踐以及畢業生就業等提供平臺。學生在現實環境中進行實際制作[( dylw.NEt) 專業提供專業論文寫作和發表教育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和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得到提高。
只有重新認識高校美術教學的理念。突出素質教育的價值與作用,在教學安排方面加強對美術教學方法與技巧的研究,形成系統的美術教學體系,才能契合當前經濟發展形勢,取得良好的發展。同時,專業教師不定期地到民族工藝研究所,為民族旅游文化產品的圖案設計、后期包裝設計等提供技術指導,部分教師還提供創作的具有濃郁地域風情的作品作為民間工藝產品的制作藍本,全面提升苗繡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區域品牌的經濟價值。只有通過長期、全面、深入的合作,學校才有可能在地方和企業聯合建立具有活力的教學基地。
地方院校美術專業的介入必將促進民族地區藝術市場向著正規化、體制化的方向邁進,以全新的姿態探索出“產”、“學”、“研”相互促進,教育與社會相結合,學校與地方企業共同發展的新型教學模式。另外,結合地方經濟,把好的規劃方案與設想推薦給政府,力爭得到政府的認可與支持,學校與政府之間協調互助,產業與教育結合,產業與科技結合,這一切必將促進民族美術教育的全面發展以及與美術相關的地域產業文化品位的提升。近十年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一方面充分證明了美術教育能夠轉化為生產力的客觀事實;另一方面,也豐富和繁榮了地方藝術市場。在具體實踐或者項目中,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為目標,拓展美術專業學生的視野,這不只局限于美術專業的深度,還力求具有整體文化的廣度。訓練把握藝術品質與市場效用的平衡力。
3 重視地方美術教學人才的梯隊建設
地方院校的美術教學不僅肩負著為地方培養美術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同時也承擔著為當地基礎教育培養教師隊伍的責任。因此,美術專業的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首先,通過走出去,準確把握當代美術教育學科前沿信息和教學理論,提高教師研究水平。采取請進來的開放式教學,邀請國內專家學者講學,使學生能夠分享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
其次,將民間藝術的傳承者請進課堂,向學生傳授民間藝術的制作技術,將民間藝術作坊、民間博物館等公共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美術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資源,拓展美術教育的教學空間。我校現有民族民間美術教學基地2個,每學期邀請本地傳統民族文化遺產的繼承人來我校進行民間藝術的技法演示。例如,學校先后邀請儺面具雕刻藝人、民間泥雕藝人為學生傳授苗族儺面具的手工制作工藝和民間泥塑的塑造流程。使學生認識到本土美術的文化價值,培養其對本土藝術熱愛和文化認同;自覺地參與到地域美術的傳承與保護中去。
再次,依托美術系培養的中小學美術教師隊伍,建立起從小學、中學、大學美術教學改革的教育體系,為民間藝術建立起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例如,與地方中小學建立了美術教學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合作關系。將民族民間美術的教育資源和提升旅游文化產業納入中小學美術教學之中,地方院校美術專業教師在美術教育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中小學一線的美術教師具體的教學實踐進行推廣。反過來,中小學教師將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反饋給研究者,以修訂和完善理論研究的成果。因此,高校美術專業不僅注重教學團隊自身梯隊的建設,還應致力于地方中小學美術教師隊伍的系統化建設。
面對當代廣闊的藝術市場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無論是綜合性高校還是地方院校,因其所處的地域環境、資源優勢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這些不同的優勢與特色,能滿足各種類型美術人才的不同要求,甚至特殊要求,所以應提倡多元化辦學模式。
當然,地方院校的美術專業也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美感和情操教育力求,在教學中滲入美學理論,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研究和健全美術專業的教學體系,真正發揮美術專業的創造力,使之轉[( dylw.NEt) 專業提供專業論文寫作和發表教育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化為有效的生產力,最終落實為提高學生敏銳的審美知覺和美的創造力,構建跨學科的新型課程體系。從當代教育的宏觀視角,深度挖掘的當地民族民間藝術的文化底蘊、拓展民族民間工藝的發展空間、將民間工藝轉化為具有地域文化的旅游產品,強化本土地域文化的符號特征,開發具有貴州區域特色的美術文化的旅游產品;打造少數民族原生態視覺藝術圖形文化的地域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商品的經濟、社會、文化價值。為推動區域性經濟建設和發展“旅游大省”的建設,培養合格的應用型美術人才。
4 結語
高校美術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首先厘清科目的針對性,不能不負責地任盲目擴大專業的涵蓋范圍。其次,課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人才培養質量不是單門課程的結果,也不是課程的簡單相加,而是課程選擇內容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整體效應。美術專業課程的改革既要體現教育主體的目的、要求,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設定一個可行、有效的標準。在當今市場化、商業化越來越濃的社會中,不可能只在象牙塔里,逃避“時效性”。因此,地方美術專業教學改革必須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當地社會對人 才的需求來實現;針對學生需要去解決問題,為學生的未來打造一個可發展的基礎。在教學安排中能充分關注學生特點,使其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通過發揮師、生、社會三者的互動關系來改變現狀。探索具體的、可實際運行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威廉F.派納(美),威廉M.雷諾茲,帕特里克·斯萊特里,彼得M.陶伯曼.理解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2] 藤守堯.西方藝術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 張小鷺.現代美術教育學[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 張道一,廉小春.美在民間[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87.
[5] 林鈺源.課堂教學延伸模式探索[J].高校藝術教育,
2003(1).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077-02
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在整個國民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在第30個教師節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業。”而基礎教育又是整個教育的基石。因此,高等學校作為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搖籃[1],有責任、有義務為基礎教育輸送人民滿意的合格教師。然而,地方高校作為向本地區輸送基礎教育師資的主陣地,在師范生和教育碩士人才培養過程中仍然存在培養的適應性和針對性不強、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陳舊、教育實踐質量不高等突出問題,導致高校培養與中小學用人脫節。
一、構建“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
1.建立三方聯動的師范生和教育碩士招生、就業機制。自2010年起,學校充分發揮本校畢業生在陜北地區政府部門和中小學中人員多、分布廣的人力資源優勢,由高校牽頭,地方政府與中小學參與,每年定期召開一次教育實習基地和教學工作研討會,在增進三方相互了解、深度融合的同時,深入研究和探討中小學數學教師培養模式改革,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三位一體”協同培養中支持和引導作用,厘清生產者與用戶的共生共榮關系,逐步確立了由中小學負責向政府部門提供用人數量與規格,政府部門依據本地區教師的整體需求情況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計劃,高校依據人才需求計劃制定招生計劃,由高校和中小學共同完成對師范生的選拔和實驗班課程體系設置,鑒定協同培養協議,實現高校招生與中小學教師需求之間的有效對接。
2.建立高校與中小學雙向互聘、崗位互換的教師發展機制。陜北地區基礎教育底子薄,教育理念相對滯后,教學資源短缺,從事教學研究的氣氛不濃,學歷結構整體偏低。因此,在師范生和教育碩士人才培養中,學校堅持從陜北地區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現狀出發,通過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導,高校和中小學共同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師崗位雙向互聘、管理崗位雙向互換”的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在全面提升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培養質量的同時,促進雙方教師育人能力和教育技能的不斷提升。
3.建立四年不間斷的培養機制。前兩年,高校在完成學科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人文素質課等專業通識基礎課教學的同時,聘請地方政府部門負責人或領域專家以講座和報告的形式,對學生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聘請中小學數學教學名師和德育負責人以現場教學的形式,對學生實施中小學數學教師職業道德、職業精神、教師修養等數學教師基本素質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師范生遴選工作,組建實驗班,并完成實驗班學生校內外導師遴選;第三年,依據實驗班課程體系和協同培養協議,高校完成學科專業課教學,高校和中小學共同完成教育技能類課程教學,雙方共同制定教育見習和學生兼職輔導實施方案并完成相關的指導工作,地方政府負責具體協同培養協議的落實與督查工作,保證協同培養質量;第四年,在地方政府部門的宏觀指導下,高校與中小學共同制定教育實習、頂崗實習、畢業論文實施方案,并在雙方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教育實習和畢業論文工作。真正形成前兩年打基礎、第三年提能力、第四年促卓越的“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
4.建立三方共同承擔和管理實踐教學的機制。教師是實踐性很強的職業[2]。過去學校教育實習時間為6周,遠遠達不到培養合格教師的要求。近幾年,三方通過建立穩定的教育實踐基地、增加教育實踐經費的投入、實施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共同指導師范生、教育碩士生的“雙導師制”和“兼職輔導制”、建立標準化的教育實踐規范、出臺實踐教學管理相關制度等舉措,為卓越中小學數學教師培養搭建了優質的實踐平臺。
5.建立三方多途徑交流、研討的長效機制。一是通過資深中小學教師上示范課,使高校教師、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對中小學數學課授課模式有直觀的感受和認知,引導他們及時跟進、不落伍;二是聘請中小學教師講解新課標背景下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理念,使高校教師、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真正理解新課標的內含,深入理解高科技時代數學教育的本質;三是校校間定期舉行教學研討,及時了解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動態,探索新課標背景下中小學數學教育改革思路與實施措施;四是組織專業教師在中小學進行短期掛職教學,使他們在學習交流中得到親身體驗,促使他們進行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能動性;五是建立了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兼職輔導的機制,使他們的教育教學素質在實踐中得到不斷提高。
二、“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措施
1.修訂培養方案,優化課程體系,形成“六模塊”協同培養模式。培養方案是人才培養的綱領性文件,課程體系設計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堅持以提高師范類人才能力為核心,將理論知識、教育實踐、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的教育與培養融為一體的基本原則,積極推進課程體系的整合,構建由專業理念與師德模塊、公共基礎課模塊、學科基礎課模塊、學科專業課模塊、教育技能課模塊(包括專業見習和兼職輔導)、綜合實踐模塊(校內模擬、中小學實習、頂崗實習、畢業論文)等六個模塊有機結合的課程體系。
2.依據課程特點,大力推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以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在專業理念與師德模塊教學中,以專家報告、專業講座、現場教學、在線學習、分組討論、專題匯報等形式進行;在學科基礎課、學科專業課模塊教學中,采用問題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占總課時的30%左右;在教育技能模塊教學中,使用現場觀摩、探究式、演示法、案例教學法,占總課時的60%左右;在實踐教學模塊,采用模擬法、示范法、案例教學法和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占總課時的50%左右。充分發揮現代教育信息化技術作用,依托“三位一體”資源共享平臺、數字圖書館、精品課程等,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
3.著力強化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的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育實踐方式上采取名師講堂、教育見習、兼職輔導、校內試講、混合編隊實習、頂崗實習等,使中小學全程參與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的培養,深化高校與中小學協同培養機制高效運作;在教育實踐的內容上,由高校和中小學共同制定教育實踐實施方案,將教育政策法規、師德師風、理想信念、職業技能、班主任工作、談心與家訪、課外活動與社團活動開展、教學效果評價等納入到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的教育實踐中,使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能夠對中小學數學教師崗位應具備的專業素質、專業技能、職業道德、社會責任等有全面系統的認知和深入理解,在提升他們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職業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4.參加中小學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會,提升專業教師、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對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認知能力。通過每年參加省、市中小學數學課堂改革推進會,使專業教師、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能夠深入學校、進入課堂,現場感受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內涵,傾聽中小學數學教學一線專家名師導學、導教,并針對目前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歸納規律,在中小學數學教師培養過程中,改革現行的教學模式,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創設民主、平等、合作、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5.大力推進第二課堂活動深入開展,提升師范生綜合素質。在三方的共同參加下,通過舉辦三字一話、“祖國?社會?人民與我”演講比賽、“讀?思?行”征文比賽、經典誦讀、必讀書目、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比賽、多媒體課件制作比賽、數學建模競賽、大學數學競賽、名師導航、中小學數學示范課等系列活動,使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能夠全方位、多渠道充分認知教師職業,注重自身綜合素質提升,立志成為一名合格教師。
6.加大課程資源建設,建立“三位一體”協同培養資源共享平臺。近幾年學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全方位改變高校和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搭建了以政策與法規、經典案例、名師講堂、難點賞析、精品課件、精品教案、教學研討、師生互動等內容為板塊的“三位一體”協同培養資源共享平臺,改變了師范類人才傳統單一的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方式和途徑,使師范生和教育碩士生信息素養和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學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地方高校作為向本地區輸送基礎教育師資的主陣地,全面提升本地區基礎教育質量是地方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是實現高校培養與中小學用人無縫對接的一條有效途徑。但是,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全面實施,地方高校師范類專業人才培養仍面臨諸多機遇和挑戰,如何為本地區基礎教育輸送大批合格的人民教師仍有眾多方面需要我們去思考、去探索、去實踐。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特別是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培養全部由高等師范院校承擔的做法正逐步打破,一個相對開放的師范教育體系初步形成。一批地方性師范院校通過更名、升格或合并共建等形式,紛紛向綜合性院校發展,這些地方院校原有的師范專業還很大程度上作為辦學特色予以保留。這種地方性綜合院校主辦師范專業的體制成為新時期我國師范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地方綜合性院校辦學模式復雜化和培養目標多樣化的背景下,師范專業學生素質問題日益引起了社會的重視。特別是經濟社會的發展、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對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今天師范專業學生的素質就是明天基礎教育教學的質量。加強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培養有知識、有能力、能實踐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包括地方綜合性院校在內的師范教育主辦者的共識。
一、地方綜合性院校師范專業素質教育的利弊因素
(一)地方綜合性院校開展素質教育的有利因素。一是可發揮地方綜合性院校相對而言在學科門類、辦學規模、學術層次上的優勢。依托綜合性院校中占優勢的學術資源和師資條件,為師范專業素質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地方綜合性院校中的師范教育專業從原來比較單純的教育性專業融入現在的學術水平較高、學科空間較大、師資力量較強的學科群之中,師范專業的學生有條件參與非師范專業的專業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學習,打破了傳統師范教育中封閉性的教學體系,提高了師范教育的教學層次。特別是地方綜合性院校較為顯著的學術性發展目標能夠開闊師范專業學生的學術視野,增強師范生研究問題和創造性思維的意識,增加他們的學習實驗和社會實踐機會,有利于促進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三是由于地方綜合性院校具有多學科、高水平、強師資的優勢和長處,容易實現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之間的學科互補、交叉影響和有機融合,有利于師范教育專業學生素質結構的調整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增強。
(二)地方綜合性院校開展素質教育的不利因素。一是地方綜合性院校的辦學目標,不利于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地方綜合性院校的辦學目標相對師范院校而言,更注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教育實踐技能的培養被忽視,師范教育被綜合性院校多元的發展目標所淡化,師范教育處于一種邊緣化的地位,給素質教育帶來了不利影響。二是地方綜合性院校的管理統一化與師范教育專業化目標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師范教育專業的學生分散在許多專業性學院或系部中,各個學院要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條件來安排和組織師范教育活動,全校沒有一個統一的負責組織和管理師范教育專業教學和職業技能訓練的部門或單位,師范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標準比較分散。再加之綜合性院校重視學術上的成就與科研成果,很難對師范教育的專業化要求予以特別的重視或保證。學校的許多規章制度的制定和運作,都可能難以照顧到師范教育的特點。師范教育的特點難以在學校的宏觀管理制度中得到體現。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三是一些地方綜合性院校師范教育課程的設置與教師隊伍不利于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地方綜合性院校中,課程建設的重點轉向了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直接服務的內容上,師范性課程被相對淡化,師范性教育類課程無論開設門類還是課程時數都不能滿足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許多綜合性院校的領導和教師,從來都沒有從事過師范教育,有許多人甚至沒有接受過師范教育,對于師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比較模糊,造成了其在辦學思想、教育目標、學生培養標準和職業技能訓練等方面,忽視師范專業學生和非師范專業學生的差別,不加區別地同等對待,使師范專業特點被湮滅,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
二、加強地方綜合性院校師范專業素質教育的意義
教師擔負著傳播文明、開發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的神圣使命,影響著人類的未來。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響著學生,教師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決定因素,加強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乃至整個社會文明素質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加強師范專業學生特別是地方綜合院校師范專業素質教育顯得尤為迫切。
(一)加強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是克服地方綜合性院校主辦師范教育弊端的現實需要。如同上文分析,地方綜合性院校主辦師范教育在推進師范教育由封閉性向開放性發展,發揮綜合性院校學術資源和師資優勢,促進師范專業與非師范專業之間的融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但同樣也面臨著一些矛盾。這些矛盾給師范教育發展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直接影響到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我國著名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顧明遠曾多次參與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相關政策的修訂,他對綜合性院校主辦師范教育給教師素質培養帶來的一些問題表示了深切關注。他曾撰文指出,“本來國家提倡開放型培養師資,目的也是為了提高教師的質量,讓一些高水平的綜合性大學也來培養師資”,但是事實上綜合性大學沒有做好準備,也還沒有提出培養師資的要求;“師范院校轉為綜合大學是歷史必然,但是必須具備三個條件……應該說,這三個條件在我國基本具備,但還不充分”。這些都說明在當前綜合性院校主辦師范專業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現實體制中,必須加強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以克服現實體制中的弊端,從而更好地適應教師培養需要。
(二)當前師范專業學生的生源質量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地方綜合性院校師范專業學生的素質教育。隨著師范院校向綜合性院校轉型,收費并軌、自主擇業,師范專業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或者有名無實;再加之教育崗位待遇不高,直接導致師范專業生源質量不高和教師職業吸引力下降。地方綜合性院校師范專業普遍在二本學生中招生,一般僅達到當地最低錄取控制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坦言:種種因素導致師范生生源質量總體呈下降趨勢。”生源質量的下降直接影響到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有的學生考入師范專業后,因為個人素質基礎等原因,根本無法適應師范教育的專業化需求,在基本技能、師范素養等方面根本無法滿足教師職業的需要。教育專家顧明遠也對此頗有同感,“總以為現在不包分配、就業困難,教師職業比較穩定,報考師范專業的學生會多起來。事實并非如此,許多青年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當教師”。
(三)當前中小學教師素質的現狀迫切要求地方綜合性院校加強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關于目前所培養出的中小學教師的素質狀況,顧明遠教授也表現出了極大的擔憂:“現在的師專生,卻是高考隊伍中較差的一部分學生,只達到專科的錄取分數線。師專的專業分科較窄,學習的課程缺乏小學教育應有的科目。小學教師需要的是寬廣而不是專深的知識,而且他們最好在藝術方面有所專長,會唱善跳,能適應兒童活潑的天性。但是師專的學生都來自高中畢業生,可塑性就不如中師生,藝術素養和技能都不如中師生。再加上高等學校那種專業的導向作用,不利于培養小學教師。不論專科學校還是本科院校,強大的導向是報考研究生。在這種導向下,教師教育的質量是難以保證的。許多小學校長反映,現在專科或本科畢業的小學老師反而不如中師畢業生那樣適應小學教育。”由于現在綜合性院校在培養目標上的多元化直接導致了師范專業學生師范能力的弱化,很多師范專業學生受非師范專業學生的影響,把主要精力放在外語、計算機等過級考試上,忽視了對基本師范技能的提高,相當多的畢業生表現出對基礎教育現實的不適應。“教師是一種崇高的職業,需要對學生有熱情,需要有點奉獻精神,這種勉強為之的人怎么能成為高水平的教師?”
(四)基層教育的改革需要地方綜合院校師范專業不斷加強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成為偉大時代賦予基礎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現代基礎教育的發展。特別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對教師的課程觀、課程意識、課程技術以及專業知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時代對人文精神的呼喚,有賴于現代教師人文素養的提高以及知識結構的進一步合理化。這些基礎教育改革的新需要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新要求。地方綜合性院校作為地方基礎教育教師培養的搖籃,必須不斷加強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適應基礎教育改革需要。
三、地方綜合性院校師范專業素質教育的內容構成
知識、能力、素質是現代素質教育的核心三要素。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為一體,培養出未來合格的人民教師,要求地方綜合性院校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科學合理構建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容。根據基礎教育的實際和地方綜合性院校的發展現狀,師范專業素質教育的內容構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師范人格訓練。提高師范專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樹立師范專業學生嚴謹求實、依法從教、樂于奉獻、甘為人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道德;培養師范專業學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思想,培養他們“愛教育”的情感,使他們熱愛教育事業,以積極的情感獻身教師職業。
(二)師范技能訓練。適應基層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強化師范專業學生對教育專業理論的學習,培養他們的課程設計能力、課堂講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書寫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使他們掌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師范業務能力。
(三)人文素質訓練。充分發揮地方綜合院校人文底蘊豐厚、學科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學生文、史、哲、藝術等人文素養和自然科學素質培養,形科學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兼容并蓄的知識結構。
(四)藝術素質訓練。了解國內外優秀藝術文化傳統,形成師范專業學生的良好審美素質和審美能力,提高藝術修養,掌握基本藝術技能,培養他們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發展個性,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五)研究性學習能力訓練。針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研究性學習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養師范專業學生獨立思考、積極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培養主動探究、自主學習、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師范專業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六)心理素質訓練。培養師范專業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樂觀向上的精神,耐得清貧、甘于奉獻的思想,善于調整、勇于經受挫折的意志,與學生、學生家長、領導及同志友好協作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況,完善自我個性修養。
四、地方綜合性院校師范專業素質教育的實施
(一)改革課程體系。優化素質教育課程結構。課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課程結構體系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到人才素質的培養。在師范教育轉型的過程中,應構建素質教育課程五大模塊:教育理論課程、教育技能課程、教育實踐課程、人文藝術素養課程、其他自修課程。(1)教育理論課程主要是提高師范專業學生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課程主要包括:教育學原理、心理學、教育史等。(2)教育技能課程主要是提高學生教學方法和基本教育技能,培養師范專業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課程主要包括:現代教學技能、微機教學、教育科學方法等。(3)教育實踐課程主要是依托地方綜合性院校教學中實踐面廣、實踐教學體系較為完整的優勢,把師范專業學生教育實踐課程納入學校實踐課程體系,主要培養學生從教職業道德、師范實戰技能,提高師范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校內實踐課程主要包括:教學模擬、中小學生活動組織等;校外主要實踐課程包括教育實習、送教下鄉、義務家教等。(4)人文藝術素養課程主要是擴大師范專業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掌握基本的藝術技能。課程主要包括:大學音樂基礎、大學美術基礎、電影藝術鑒賞、戲曲藝術欣賞等。(5)其他專業課程主要是充分發揮地方綜合院校學科資源的優勢,師范專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與非師范專業課程的選修學習。完成相關課程學習考核,可獲得相應課程選修學分。以上五類課程的實施形式分成三類,包括:必修課、選修課、指定選修課。必修課力求精益求精,選修課力求面廣,指定選修課力求實用。這些課程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貫穿于師范專業學生素質教育發展全過程。
(二)強化實踐教育,提高師范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專業實踐指根據教師職業專業化的需要,從學生入校起安排實踐訓練,做到專業實踐教育與課堂教學并重,學生認知能力與實踐能力齊頭并進。一年級主要是觀摩性的專業教育見習,提高學生的專業認知能力,明確教師職業所要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了解、感染學生施教情緒。二年級主要是學科性教育實踐,如結合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等課程,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參觀、考察、調研等,學生邊進行課程理論學習,邊進行專業實踐。三年級主要進行崗位模擬實踐。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期,學生以小組形式自我組織臨時教學隊伍,學校安排帶隊教師,以送教下鄉等形式進駐學校,組織假期學生教育輔導,學生進行試講、自我評課活動,強調學生自我教育、相互啟發;另一方面,在三年級學期末最后兩個月時間,組織學生在校內進行試教活動,師范專業擬定模擬教案、班級活動模擬方案、課堂模擬講課,教師指導,讓學生了解教師工作各個具體環節的職業要求,形成職業理性認識。四年級主要開展頂崗實踐,撰寫畢業論文。四年級一學期組織學生進行為期約四周的教育頂崗實習,直接參與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過程,帶隊指導教師和實習學校教師雙方指導,讓學生處于真實的職業環境中,進行職業體驗。頂崗實習完成后,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職業體驗,再組織學生開展畢業生教育論文寫作,形成教育反思和心得體會。
20世紀60年代,英、美兩國興起“新課程運動”。以此為開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逐步開始了課程改革運動。90年代初,校本課程開發的理念和思想傳入我國臺灣與香港。進入90年代中期,校本課程及教材開發的理念逐步引起了我國大陸少數課程研究學者的關注。
通過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及萬方數據庫的模糊檢索,截止到2016年5月31號,以“校本課程開發”為關鍵詞能夠檢索到10000余篇研究文章,碩博論文2000余篇。以“校本教材開發”為關鍵詞能夠模糊檢索到1900余篇期刊文章,600余篇碩博論文。以“音樂校本教材”為關鍵詞能搜索到的的相關文獻僅70余篇期刊文章,碩博論文3篇。由此可見,雖然國內音樂校本教材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我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的實施,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校本課程以及校本教材開發與建設工作已有了長足的發展。
以下就“新課程運動”以來國內外傳統音樂校本教材開發研究文獻做詳細梳理及闡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校本教材開發始于20世紀50、60年代西方的“校本課程運動”[1]。校本課程開發一詞最早由菲呂馬克和麥克萊倫在1973年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的國際課程研討會上提出[2]。到20世紀90年代,才在日本、美、英等國家有所發展,很多國家鼓勵各地區、各學校設計具有特色的課程[3]。國內外很多學者將校本課程與校本教材合并在一起進行研究,而針對校本教材,沒有完整獨立的研究,故相關少數民族音樂校本教材的研究可謂是鳳毛麟角。
(一)校本教材研究
世界上多數國家并沒有像我國一樣實行統一的教材制度,而是由各個學校甚至是教師自行選擇、選編適合學校、學生發展的教材,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校本教材[4]。例如:經歷了“新課程運動”挫折后的美國教育采取分權制,全國沒有統一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材。大多數學校都有自己所屬的學校董事會負責學校教科書的選購以及教學策略的決定,政府不能干預各州的教育事務。教師作為課程實施者,有著諸多選擇、改編教材的機會[5]。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只能通過立法、調研、協調等手段對教育施加影響。出版商有權自己編寫教材,學校有權選擇教材,教師有權增刪教材內容。美國的音樂教材具有既注重本土化和民族性,又十分尊重多元文化的特點[6]。而英國一直都有尊重教師專業自的傳統,自“新課程運動”后采用學校普遍享有課程決策權和教材選擇權,教師可主動參與課程開發,選擇或改變教材,也可以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英國采用的是教材自由制度,即教材的出版發行是完全自由的,學校和教師可以自由選擇教材,也可以根據需要自編教材,教育部也沒有指定教材開發編寫的固定或審定的法規。自1988年教育改革法頒行以來,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和“普通中等教育證書”的考試標準,就成為了全國統一課程教科書的編寫依據[7]。
(二)傳統音樂教育研究
國外傳統音樂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向:
1.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政策
該研究方向的文章僅僅將視野停留在教育政策文本本身,關注的內容由少數民族音樂生存狀態到課程實踐不等,在理解層面都能深入探究教育政策與教學現狀的矛盾與問題。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Neryl 和 David (2008)特教授在《澳大利亞當代音樂教育中的傳統音樂》[8]一文中探討了澳大利亞傳統音樂在澳大利亞學校課程中的生存狀態。文章指出,澳大利亞的學校音樂教育對本土音樂(或藝術)的學習是匱乏的。文章通過對各州音樂教育政策的實例分析提出了在學校課程中加入更多澳大利亞本土音樂教學的愿景。
較早意識到利用政策的實施來深化傳統文化環境的是香港教育學院的Yip和Scott(2010)博士,她在論文《保護本土傳統音樂:一個在音樂教育的政策和實踐兩難的局面》[9]提出:在香港,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的保護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現代化的城市適應不斷增長的人口,而隨之產生的問題是:傳統音樂環境逐漸被惡化,傳統音樂有消亡的危險。論文通過香港傳統音樂生存現狀的分析,提出音樂教育實踐政策的漏洞和困境,最后提出一系列政策性的建議。如:允許教學實踐的創新,支持學生在傳統音樂相關領域工作的研究等。這些建議對香港當地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十分有益的。
此外,研究者Han 和 Leung(2015)對不同地區傳統音樂在音樂課程中地位進行比較研究,還有研究者提出傳播平臺和模式的改良是保護傳統音樂文化一種有效途徑等等[10]。總體來說,該研究方向的文章不僅沒有關注到音樂政策在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和解決途徑,也鮮有文章關注政策對于傳統音樂教材的影響與作用。僅有的研究難以概括整個文化多樣性影響音樂教育政策的全部內容。
2.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研究
芬蘭西貝柳斯學院的Heidi(2000)教授論文《不斷發展的實踐:本土音樂教材的新視野》關注的是芬蘭的本土音樂教材的生存狀態[11],以及教材在互聯網教育上(尤其是音樂教育上)的應用。文章批判性地回顧了本土音樂教材的發展,并探討其在音樂教育中的潛力與局限性。然而,該研究并無特別涉及教材文本的部分,資源仍十分有限。文章分析了對本土音樂教材對于芬蘭音樂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系列基本情況,對未來的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編寫提出了一些建議。
日本的Ritsuko (2009)博士在《“音景”的“肌理”:日本音樂課程的重新審視》[12]一文中提出,日本普通音樂教育中的教材只是簡單的將傳統和民間視為某種音樂流派,很少有人考慮為什么要用“傳統”或“民間”這樣的詞匯對音樂加以界定。
此外,有研究者關注于傳統音樂教材的設計中如何更好體現語言包容性的問題;更有研究者集中關注于傳統音樂教材編寫中認知偏好的適應性策略,以及學生對于傳統音樂態度的實證性研究[13]。但是該方向的研究沒有涉及到教材編寫的具體設計和實踐問題,對于教材運用到實際音樂課堂和教學中的反饋情況也鮮有提及。因此,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研究無疑處在一個初級階段,對于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編寫這一新領域的研究將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3.少數民族音樂實踐研究
國外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教學研究主要關注教學風格、模式、實踐三個角度。研究者提出的觀點有較強的針對性,一些建議和理念視角獨特新穎、引領研究前沿。
Wang(2006)的研究認為:民族音樂課程在教學理念上應是多元的和功能性的世界音樂。這是由該課程的教學內容、世界音樂文化發展的實際狀況以及培養音樂教師的需要和責任所共同決定的,其本質是要將它與西方音樂語法的不同規律分離開來,進行自身語言智力結構、文化結構的探索,打破以西方音樂本體結構為標準的認識框架的制約,進行自己較獨立的系統建構[14]。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非常關注音樂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傳承問題,在近現代音樂教育歷史上就有以柯達伊(Kodály Zoltan,1882-1967)、奧爾夫(Carl Orff,1895-1982)和卡巴列夫斯基(Db.kbalefuskuu,1904-1987)為代表的民族音樂教育體系。他們各自所創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始終與其國家歷史、文化傳統、民族特性密切相關,他們的音樂教材不僅在本國學校音樂教育中廣泛使用,還被世界上很多國家音樂教育學者、教師們作為參考教材。
柯達伊曾說“如果每一代人不能夠很好的繼承傳統的話,我們祖先的文化不久就將會消失,文化是不能自動永存的,我們正是為此而工作[15]”。柯達伊認為“兒童的心靈純凈如水,只有真正的藝術、經得起推敲的音樂才能夠拿來教給孩子們[16]”。“如果我們不愿意把孩子培養成外國人的話,我們就只能用民族的音調培養他們學會音樂的讀寫[17]”。柯達伊把音樂的感受變成身體的律動,音樂的音律變成節奏、變成了力量。他在教學手段和內容上突出民族音樂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強調了音樂教學中民歌的演唱,以歌唱教學作為音樂教育的主要手段。他重視學校音樂教材內容的選擇,強調學校的教育作用。
奧爾夫曾在“奧爾夫音樂學院”成立典禮上的演講中說過:我所有的觀念,關于一種原本性教育觀念,并不是什么新的東西[18]。而只是一個把古老的精華繼續傳遞下去的人。奧爾夫體系的突出特點是,把“原始的”、“基礎的”、“初級的”、“自然的”、“元素性的”的貫穿到課程設計、教學方法上,通過肢體的活動讓人們感受音樂元素,并常常把音樂訓練與民族音樂教學聯系在一起。
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樂教學大綱,以“三根支柱”――歌曲、舞蹈、器樂為主要教育形式,以民族音樂為主要教育內容,樹立音樂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達到學生能通過學校俄羅斯傳統樂曲而理解俄羅斯民族精神,了解俄羅斯傳統文化的目的。大綱規定:一至三年級主要以民族音樂內容為主,以“熟悉民間風俗、家鄉民歌傳統旋律;了解俄羅斯傳統樂器、民間歌曲及傳統音樂表現形式”[19]為教學目標實施民族音樂教學。
綜上所述,國外相關研究主要聚焦于音樂政策與教材研究及傳統音樂教育傳承的實踐研究。研究整體上更加強調理論與實證研究的有效結合,但從整個宏觀背景下校本教材的研究情況來看,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研究還未得到應有的關注,少數民族音樂教材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視野仍需要進一步擴展。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在我國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中,教材仍然是基礎教育的核心環節。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國學者在研究校本課程的同時,也關注到了校本教材的開發,從教科書的“一綱一本”到“一綱多本”再發展到目前的“多綱多本”來看,校本教材研究在適應著教育改革發展的同時也在推進課程改革。綜合目前研究文獻來看,我國對校本教材開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兩個層面。
(一)校本教材研究
目前,國內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主要是在校本教材建設的思考、校本教材資源開發、校本教材編制、策略等方面。如蔡偉等(2006)在《校本教材建設的思考》中提出,校本教材與統編教材應該相互借鑒補充,各具特色,并在融合中揚長避短、盡顯其能,校本教材的編寫目標應該是在適應現實的基礎上促進發展,編寫內容應看重科學性和求趣味性取得平衡[20]。劉學(2012)在《從“以何為本”到“何以為本”―關于少數民族地區校本教材建設的思考》中對少數民族校本教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四種解決方法:1.適應社會發展狀況;2.充分利用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資源;3.充分體現學校特色;4.要促進學生的終極發展。就校本教材的資源問題。孫嬌(2011)在碩士論文《校本教材應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中,分析校本教材的應用現狀,指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境,并分析出導致這些困境的原因;通過調查校本課程在實施中的問題,提出校本教材使用的原則。凌美鳳(2010)等學者認為,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領域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被提上重要位置。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沒有課程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利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宏偉目標就很難實現[21]。
從已有研究視角來看,我國基礎教育中的地方音樂校本教材資源建設和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已逐步得到重視。如:英(2007)的《苗侗民族山歌走進校本教材》和劉小蘭(2009)的《民歌校本教材開發的價值及教學范式》兩篇文章中都是將地方民歌融入到校本教材的建設與實踐中,尋找民歌中育人的文化內涵,來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愛國愛鄉情感的目的。呂志明(2011)的《本土母語音樂校本課程可行性分析》中也提到,在我國,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多民族環境下,本土母語音樂進校園的必要性。在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校本教材資源研究中,魚彬的碩士論文《本土音樂資源開發在西寧市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對青海西寧市本土音樂資源開發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并進行問題分析,根據現狀為青海省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開發應用本土音樂教材給出了相應的途徑措施與建議。博雅杰、楊麗容(2010)《新疆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課程開發探究》,博雅杰、張波、尹愛青(2012)《影響民族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因素分析》與夏敏(2012)《地方課程開發與校本課程實施》《新疆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對策之我見》等文章,在研究方法及觀點上都主要集中在理論綜述、討論分析等方面。缺乏對具體的開發策略、實踐的可操作性以及個案研究的描述。
(二)傳統音樂教育研究
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音樂教育學者們認識到學校教育在音樂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將研究的觸角伸向了傳統音樂教育研究領域。1994年《音樂研究》第二期刊登了《中國近現代學校音樂教育之得失》《關于當代中國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兩篇文章,拉開中國音樂教育體系理論研究的序幕。1996年《音樂研究》第四期刊登的《傳統音樂與學校音樂教育》中提出了“傳承民族文化,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的觀點。1999年,在呼和浩特召開的“全國民族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上,謝嘉幸教授提出“讓每個學生都會唱家鄉的歌”、趙宋光教授提出“扎根辦學”的呼聲得到倡導。2001年11月在南寧召開的“全國21世紀面向基礎教育的高師音樂課程改革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們深入討論了“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傳承”問題。隨著各種學術會議對民族音樂與學校音樂教育的關注,很多專家學者開始關注教學實踐層面的學校教育傳承[22]。如由謝嘉幸、楊立梅負責的國家“九五”課題“學校教育藝術實踐研究”的子課題――“民族音樂傳承與學校藝術教育”項目,先后調查了“福建泉州中小學南音比賽”、“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開辦蒙古長調大專班”、“貴州省榕江縣的多聲部侗族大歌進課堂”等各地鄉土教材的開發與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活動;湖南吉首市民族中學音樂組開發的《湘西民族音樂》校本教材,教材內容由當地主體民族土家族的歌、舞、樂三個單元組成;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秦嶺路小學《戲劇音樂校本課程》,教材內容由河南豫劇的演唱與演奏組成;上海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東昌中學開發的《微型音樂劇實踐與音樂劇鑒賞》音樂校本教材,內容由國內外優秀的音樂劇組成;廈門市第二實驗小學的劉瑛老師主持開發的《閩南民間音樂校本音樂課程》,結合閩南民間音樂特點設計編寫了《閩南民間音樂》校本教材等。
我國多民族的獨特自然環境、社會風俗、語言文化孕育了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民族音樂資源。在經濟全球化的語境下,在現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下,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面臨傳承危機。近年來,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問題得到了國內音樂教育專家們的關注。如王耀華(1997)在《福建南音繼承發展的歷史及其啟示》中梳理了福建南音的發展歷史,并對繼承這一傳統音樂文化提出了建設性的啟示;孫麗偉(2000)《福建南音進課堂的實踐與思考》一文從教學實踐層面提出了很多我們可以借鑒的方法與策略;楊殿斛(2003)《論侗族大歌音樂傳承》中就我們如何把握好基礎教育改革的良好機遇、如何把當地少數民族傳統音樂引入基礎教育課堂和高等院校殿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劉澤梅(2008)在《客家傳統音樂保護與傳承之策略研究》中對客家傳統樂種、劇種-漢樂、漢劇的歷史發展及生存狀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客家傳統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提出了建設性的策略方案;伍國棟在《當代中學音樂教育的守土職責-關于民族音樂的基礎教育理念及其認知討論》中指出:“中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的本土化進程和民族音樂的青少年傳承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23];岳圣東等(2014)在《自貢市部分中小學開展傳統音樂課程教育現狀調研報告》中對四川傳統音樂課程教育狀況進行調研、探討,分析了當下省內學校基礎教育階段中音樂課堂開設四川傳統音樂課程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意見與建議。國內更有不少碩博論文也在關注傳統音樂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問題。如張亞利(2008)在《本土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的可行性――對鄭州十所中學豫劇教學狀況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和總結了豫劇教學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為本土音樂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傳承提出可行的建議;樂康(2008)在《南京本土音樂在初中音樂課程中實踐的可行性研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為例》一文中采用教育行動研究方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這兩種音樂形式設計了符合學生水平的教學課案進行課堂實地教學,通過多種方法手段讓學生參與、實踐、創編音樂活動,并邀請老藝人進課堂表演等形式來進行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從小受到本土音樂的熏陶,培養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認同感。與此同時,跟蹤、調查、測量以探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學習態度與音樂成就的變化,從而提出可行性建議;石瑩(2015)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研究――以西安五所初中調查為例》中分析了目前西安民族音樂教育在中學開展現狀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在學校傳統音樂教育案例方面,目前最值得我們學習的要數福建南音進校園活動。從1990年開始,泉州市教委、文化局聯合發文,正式將福建南音列為學生課堂的教學內容[24]。市政府還推出一系列的獎勵措施,每年舉辦中小學南音演唱比賽,獲獎者可作為音樂特長加分。市教育局、文化局成立南音教材編撰委員會,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南音演唱的難易程度,編撰和修訂中小學南音教材[25]。2009年9月,“福建南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泉州文化的標志[26]。
綜上可見,目前很多國家的學者都將校本課程開發與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融合在一起,從實踐操作層面來看,國外校本課程開發較早的一些國家,校本教材的開發研究更加深入。但整體而言,國內外關于校本教材研究仍處在探索發展階段,仍缺乏獨立完整的研究體系。
管建華先生曾說:“鄉土音樂體現了民族靈魂的本質,每個民族、國家都將立足于自身的音樂文化的歷史與世界交流,并面向未來[27]”。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音樂校本課程及音樂校本教材的開發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如何有效地開發利用好地方民族音樂課程資源,使其能夠與學校音樂課程結合使用,更好地為基礎音樂教育發展服務,將是新時期音樂教育工作者無法回避的責任和使命。
注釋:
[1]鐘啟泉:《現代課程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頁。
[2]龐健:《初中彈性教學管理實踐探索》,碩士學位論文,西南大學,2012年。
[3]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4]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5]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6]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7]王秋菊:《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理論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8] Neryl,J, & David, D. (2008). Commission for Policy: Culture, Education, Mass Media. Bologna: [1] 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2008.
[9]Yip,L.C,&Scott,G.J. (2010). Music Education Policy and Implementation:Culture and Technology[C].Zhengzhou: Henan University press.
[10] Han,R.C,& Leung,B.W.(2015). 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1]Heidi,P.(2000).Participatory assess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folk and popular music programs in Finnish music universities.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J],196.
[12]Ritsuko,K.(2009). New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ldrens songs:“Warabe-uta” in the Japanese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Journal of Artistic and Creative Education, 2, 166-174.
[13]Han,R.C.,& Leung,B.W.(2015).A survey on Weifang pupil attitudes toward teaching Chinese folk mus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J],December 17.
[14]Wang,J.C.(2006).Multicultural and popular music content in an American music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 196 out of 224.
[15]甄琦:《齊齊哈爾市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現狀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年。
[16]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7]石瑩:《中學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18]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9]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0]彭嵐:《湖南省初中英語校本教材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21]凌美鳳:《思想政治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年第12期。
[22]張亞利:《本土音樂文化在學校音樂教育中傳承的可行性――對鄭州十所中學豫劇教學狀況的調查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河南大學,2008年。
[23]伍國棟:《當代中學音樂教育的守土職責-關于民族音樂的基礎教育理念及其認知討論》,《中國音樂教育》,2012年第11期。
[24]劉婷婷:《論福建南音的傳承》,《中國校外教育》,2014年第8期。
商法案例論文參考文獻:
[1]范健等.商法教學與課程建設大家談[J].中國大學教學,2009(9):28.
[2]李政輝.案例教學的困惑與反思——以商法教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2):72.
[3]王涌.我們需要怎樣的商法教學[J].中國大學教學,2009(9):39.
[4]程宏.法學案例教學的方法與運用[J].湖北社會科學,2008(11):150.
[5]于黎佳等.民法教學案例庫的開發與設計[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9):159.
[6][美]劉小提.亟待完善的中國法律教育[A].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編.走向世界的中國法學教育論文集[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769.
[7]張建映等.哲學讀本[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05.
[8]曹興權.商法案例教學模式的拓展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09(9):32.
商法案例論文參考文獻:
[1]鄒麗敏.案例教學的教育價值及教學流程探討[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4,(2):38-39.
[2]楊清源.如何推行案例教學法[J].廣西財政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16(8):44.
[3]潘學中.論師資培訓中的案例教學[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1,(6):13.
[4]黃衛國.案例教學模式在教育學課中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增刊:98-99.
[5]鄭金洲.案例教學指南[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1.
商法案例論文參考文獻:
[1]楊林生.國際商法案例教學探討[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
[2]俞志方.樊清華大學本科商法課程教學范式研究——以商法案例教學的語境設計與分析為中心[J].理論導報,2008.
[3]閔永明.論案例教學法在國際商法課程中的優勢及運用[J].法制與社會,2009.
[4]李政輝.案例教學的困惑與反思——以商法教學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