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2: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時政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寢室文化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內外因分析
1.內因分析和管理
寢室文化對學生生活在學校中3年有不可估量的影響。這里不得不談到學生寢室制度,首先,寢室制度文化的健全與人性化,是大學生在寢室基本生活的制度保障,大學生要想在寢室有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就必須要求每位大學生嚴格遵守寢室制度,這樣才能在學習中投入足夠的精力。而要求同學們能夠共同遵守,則需要道德和價值觀的認同,如果一個寢室衛生沒有人打掃,同學的作息時間無規律,很難想象這個寢室的同學能100%投入到寢室文化中。其次,學會良好的人際交流,培養自身的人際交流能力,是同學們在寢室中必須慢慢思考和處理的問題。大學生在寢室生活中,第一次嘗試處理比較復雜的人際關系,寢室成員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從長遠來看,如果一個學生在寢室不能和其他同學很好的交流,那勢必會導致精神緊張,身心疲憊,所以,在創建寢室文化中,人際關系對于該宿舍也有很大的影響。然后,隨著電腦的普及化,寢室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網絡交流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合理控制電腦網絡文化對于寢室文化影響,通過思想政治來正確合理引導學生運用電腦網絡成為學習的工具必須堅定不移。隨著網絡的出現,他可以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學生如果娛樂多了,會使學生們減弱學習風氣,減少對于學習話題的探討,那就更加不會去關心國家大事,了解做人道理,做事情的原則了。
2.外因分析和管理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創建寢室文化,加強學生黨員、學生輔導員等先進學生代表也應起到帶頭模范作用。積極推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強化學習寢室,加強大學生寢室學風建設,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為大學生寢室建設提供有力指導。追求和諧。共生理念是要求寢室公共環境和諧,制度和大學生個性發展的和諧和人和人之間的和諧。強調會做人,會做事,會學習。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規范管理,提高學生基礎文明水準。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科技的日新月異,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進一步升級更新,一個全新的概念———自媒體騰空而出。脫胎于新媒體的自媒體,以其獨到的傳播方式,呈現出自身的優越特質。以人傳播為特色的自媒體,由于其便利性深受廣大網民特別是大學生的喜愛。大學校園里傳統媒體的低普及率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新媒體,以手機為代表的自媒體工具,成為大學生學習、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更是大學生離不開的“必需品”。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來說,要緊跟形勢,充分認識到媒介環境帶來的變化,加強自身對自媒體的認識和運用,熟練掌握自媒體的傳播特點,提高思政工作的效率和影響力。
一、自媒體的概述
(一)自媒體的定義
美國新聞學會的媒體中心于2003年7月出版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里面對“WeMedia(自媒體)”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他們本身的新聞的途徑。”①通俗來說就是自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也叫“個人媒體”。②其主要表達渠道是:微信、微博、新型視頻網站、博客,還有新型的個人門戶類網站。
(二)自媒體的特點
脫胎于新媒體的自媒體不僅具有新媒體本身的特質,包括互動性、實時性、全天候、全球性、海量信息儲存、傳播速度快、成本低等特點;除此之外,也擁有自身獨特的特質:1.平民化、個性化。與傳統媒體的發言權控制在電視臺、廣播臺、記者編輯等傳統媒體人手中相比,自媒體則控制在普通大眾手中。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注冊、管理賬戶、添加關注、信息,建立屬于自己的媒體,一切基于自己的愛好,極具個性化。2.門檻低、易操作。在自媒體時代,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媒體”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相比傳統媒體和門戶網站等新媒體的大投資大制作,在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渠道中,經過簡單的注冊便可擁有自媒體,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也不要求任何的專業技術知識。3.開放性、復雜性。由于Web2.0的開放性,用戶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自由發表觀點。人們可以自主成立“媒體”,當媒介的主人。自媒體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個人意愿隨心所欲地編輯,消解了傳統意義上的“把關人”這一概念,編輯的權力被削弱。4.可信度低。由于自媒體的準入門檻低,不需要相關部門審批,信息也沒有規章制度約束。有的自媒體過分追求新聞速度或者說為了追求點擊率而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導致的部分信息者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線。5.創新智能化。隨著移動終端的技術不斷發展,新興的個人門戶類網站,例如微信公共訂閱號等,憑借對內容的深度挖掘,籠絡了一大批受眾。另外,個人門戶創新性地將消息進行智能推送,使這批受眾固定化。智能推送不僅強化了受眾的可選擇性,更使得消息方和受眾能夠密切地交流溝通,加強了信息的接受度,受到越來越多受眾的青睞。
二、自媒體帶來的影響
(一)自媒體帶來的機遇
1.擴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臺。在以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們主要利用人際傳播、傳統媒體、校園網站等常規宣傳陣地,自媒體的加入拓寬了校園信息流通的平臺,同時也提高了傳播效率,為大學生思政工作爭取了時間,拓展了空間。自媒體是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絕大多數學生在自媒體網絡平臺上交流和分享的都是自我的真實感受。高校借助于自媒體提供的碎片化式的真實信息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使得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有的放矢,而且能夠及時地幫助學生排除困惑、解決困難。③2.增強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自媒體基本實現了人人傳播,點點傳播,使傳播內容可以更快更多更及時地到達傳播對象。即時性是自媒體區別于一般新媒體的特性,互聯網、郵箱、博客傳播速度雖然也很快,但是不能一步到位,在傳播對象看到之前仍存在時間差。而基于手機傳播工具的自媒體的傳播可以讓傳播對象在第一時間收到信息,提高傳播效率。當下大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性,使得他們在第一時間即可接收到自媒體的信息,大大縮短了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3.豐富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從輔導員人際傳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到利用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校報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然后隨著新媒體的興起,校園網、校園社區逐漸建立,這些都是高校努力進行的嘗試,并且也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而自媒體的出現豐富了思政工作形式,高校建立人人網公共平臺、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共號、校園手機報,教師利用QQ、飛信、微信等賬號聯系同學等都是教師利用自媒體做出的全新嘗試。
(二)自媒體帶來的挑戰
首先,隨著手機、電腦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一方面他們可以獲得大量信息、豐富大學生活,同時也可能在紛亂復雜的互聯網時代迷失自我,無節制地接觸觀看網絡視頻、網絡游戲等,使得他們過度耗費自己的時間。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將時間浪費在手機娛樂上,自媒體大大提升了這種現象的可能性。其次,由于自媒體的信息量大且良莠不齊,使大學生更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污染。由于信息時并不會經過審查,所以使得多種思潮大量來襲。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還沒有形成自己對各種外界信息的客觀辨別和判斷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導致理想信念迷失、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同時自媒體傳播速度很快,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不良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擴展范圍,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④最后,自媒體的出現,給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緊跟時代潮流,了解新型的社交媒體,更要學會新技術,利用好自媒體這一平臺。當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被逐漸重視起來,教師開始積極利用各種網絡媒體。但是當大家剛剛掌握了QQ、飛信、人人網的時候,微博開始興起,之后極短時間內微信又騰空而出。新媒體技術革新之快,常常讓我們措手不及。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利用好微信等新型自媒體平臺。
三、自媒體時代的工作創新
正因為自媒體是把“雙刃劍”,這就要求高校要順應信息時代的變革,充分利用自媒體優勢,盡可能規避其消極影響,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和手段,提高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實效性。
(一)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自媒體時代下,高校要高度重視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刻認識到自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打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維模式,樹立全新的工作理念,在之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突出高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優勢,開辟新的平臺和陣地,加強管理層面、師資隊伍和學生群體的網絡素養教育,充分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利用自媒體平臺進行正確引導,同時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傳播話語體系、傳播方式讀解當下的政策思想,使其深入人心。
(二)拓展全方位自媒體傳播渠道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積極利用自媒體,開創全新的工作平臺。高校利用網絡社區,例如校園網絡社區、微博官方賬號、微信公共號、APP手機客戶端、手機報等自媒體,加大信息傳播力度。教師開通即時通訊工具:QQ、飛信、微信等渠道,建立和學生日常交流的平臺,利用自媒體工具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以及生活學習中的困難,為他們答疑解惑,同時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互動。
(三)培養多元化輔導員人才隊伍
輔導員隊伍中不僅要吸收專門化的人才,同時也要培養教師自身對自媒體的認識,掌握相關技術和運作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主動成為學生的“好友”,時刻關注學生的“朋友圈”,以便達成形式和情感的認同,掌握言論主動權,成為輿論的引導者,從而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的效果。
(四)加強高校制度建設和監管力度
從上而下的制度約束才能形成強而有力的抓手,高校應出臺適合新形勢發展需要的網絡輿情引導制度,加強高校官方網站、官方微博、校園論壇的建設,在提供輿情表達和信息匯集空間的同時,鼓勵大學生建立和完善自律自查機制。⑤為了加強監管力度積極設立網絡管理中心,負責校園網的開發和維護,規范和約束學生的網絡行為和習慣。同時建立公開透明、及時有效的網絡信息制度。實行信息公開,增強信息的透明度。⑥總而言之,自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更多的機遇,教師要積極利用新的技術,掌握自媒體平臺,做好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同時也要認識到自媒體的弊端,盡量讓大學生主動排斥網絡上的消極信息,吸收正能量。如何最終落實創新工作模式,真正將自媒體優勢發揮出來仍是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實際挑戰。
作者:牛小游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
注釋
①張瑩.淺析“自媒體”的特點[J].科教文匯,2008,5.
②“自媒體”百度百科:/link?url=cKApy1aODjYBahqJFrcrW.
③丁凱,宋桂秋.自媒體時代高校宣教網絡建設的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6.
1.1有助于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增強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然而,現在的大學生“生在蜜罐里,長在紅旗下”,從小生活在家庭、學校營造的良好環境中,對國家的真實國情缺乏了解。通過社會實踐能夠讓他們對我國發展的真實現狀有最直觀的了解,讓他們能夠真正有所想、有所感,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2]。
1.2有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
所謂社會實踐,就是將在學校里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社會生產實踐中去,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同時,在實踐中來檢驗、發現自身理論學習的不足之處,用實踐來指導理論的學習。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革逐步加快,特別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中國,變化更是日新月異。而社會的快速變化對大學的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由于教科書的更新會遠遠滯后于社會的需求,這導致學生剛學到的有些知識在他們離開校門的時候就已經落伍,這就要求學生到社會中去驗證自己的所學,并讓他們知道社會需要什么,在社會中更新自身的知識。[3]
1.3有助于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如今的大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他們一直備受呵護,家庭為他們營造了一個溫室環境,從小到大很少遇到挫折,這導致他們平日里自視甚高,可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容易顯示出信心不足、垂頭喪氣。因此,意志薄弱、情感脆弱成為如今大學生的一種普遍癥狀,這些學生在剛進入社會的時候經常會難以適應社會的環境。而社會實踐就為他們提供一個緩沖的機會。社會實踐并不僅僅是為了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還讓他們在實踐的挫折與困難中逐漸鍛煉其意志,培養其承受困難和挫折的能力,使其畢業時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生存環境。
1.4有助于提升團隊協作能力
大學生社會實踐時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數時候不是獨立的,需要在一個團隊中與其他成員去共同努力協作完成任務。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大學生能夠逐漸了解到每個人的優點及其對團隊的價值所在,了解到團隊中每個人的職責,了解到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對工作的重要意義,并且在其中逐漸學會如何去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如與同事的關系、與指導老師等的關系。通過團隊學習,大學生會樹立應有的責任心,學習別人的優點,不斷提高自身的素。
1.5有助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調查顯示: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主要有大學生擇業觀的偏差和社會對大學生素質要求與大學生自身素質不匹配這兩方面。[4]擇業觀的偏差主要體現在學生由于社會經驗匱乏,在個人理想與社會現實、長期利益與眼前利益發生沖突時缺乏處理能力。社會實踐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社會的理解,有利于學生形成更理性、更長遠的擇業觀。調查顯示企業在選擇大學生時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集中在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專業知識以及個性特長等方面。社會實踐能夠讓學生對更早的知道企業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他們能夠較早地針對企業要求拓展自身素質,在將來的就業中占取先機。
2.當前社會實踐工作存在的一些問題
自80年代開始,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下和各個高校的努力下,社會實踐經過不斷探索和發展,已經越來越貼近社會的需求和學生的成長需要。但由于各種原因,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2.1對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部分老師認識不到社會實踐對學生培養的重要意義,認為社會實踐只不過就是學校交代的一項沒有多大意義的工作,不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應有的指導。而部分學生則不知道社會實踐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認為學習專業知識才是最重要的,而去參加社會實踐只是浪費時間,經常隨便找個單位蓋章敷衍了事。由于這些原因,導致社會實踐在好多學校和學生那里失去了其原來的價值,而成為一個應付的差事。
2.2學校與企業的脫節
由于社會分工的不同,學校主要進行基礎技術和前沿技術的研究,而企業則更注重工程應用技術的開發;學校注重學生的培養,而企業則更注重其生產秩序和生產任務。這些差別導致在大學生實踐安排的時候學校難以與企業尋找到共同點,實踐工作難以推行下去。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社會實踐工作的一些建議
3.1學校要加強社會實踐工作重要性的教育
學校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使老師和學生明白社會實踐工作的重要意義,讓他們總根本上轉變認識和態度,強化他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意識,使他們參加的方式由被動的應付進行轉變為主動的爭取參與。只有師生在思想認識上的統一、態度上轉變,才能切實有效地將社會實踐工作推行下去,社會實踐工作才能起到其應有的效果。
3.2要建立長效的社會實踐機制
要建立長效的社會實踐機制,保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制度化、有序化地進行。這就需要政府、學校、企業共同配合協作進行。企業要主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也要認識到大學生在企業實踐對企業帶來的好處。通過“官產學”共同協作,逐步建立起長效的社會實踐機制。
二、微時代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尚化
微時代的到來,受眾的人群已經滲透年輕人的生活,學校作為育人的載體,要全面而深入的創建大學生思想工作,這樣才能實現對新一代的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做出正確的引導。由于微博、微信已成為當代大學生一種生活方式工具。大學生不僅把微博、微信作為自己的社交平臺,而且將其當作展示自我的平臺。一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借助微博、微信平臺融入大學生的生活,從而可以近距離的了解大學生們的真實思想動態。高校老師往往通過對學生微博的關注,把握學生的思想時代脈搏,打破傳統師生之間的交流方式。在對學生關注的同時,在教育上進行改善推進,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實現生活化,提高高等思想工作時效性,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起著潛移默化作用。
三、微時代打破了傳統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
在大學生的校園往往都是以班級或院系為基本單位,地點時間受限制往往受限制的情況下,開展進行同一內容的教育活動。由于大學班級管理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組織形式呈現多元化趨勢,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很難落實到位,伴隨著微博、微信在年輕的大學生群體中的普及,往往在形式上打破了傳統的時空地點限制,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時時刻刻的進行,而且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例如:老師可以因某些學術上的問題可以在“朋友圈”中開展各抒己見的大討論,從而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廣泛交流。
四、在“微時代”下推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微時代的到來,不僅更新了人們的觀念,而且在大學生群體中樹立正確的使用媒體。微媒體在網絡時代的興起并呈先出爆炸性的發展,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是八零后,在接受這些微媒體的時候往往對此顯得無所適從、無法應對。結合微媒體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接受這樣的既定事實,而且要基于現實的情況,進行思考、進行分析,然后制定多元化的策略。其次,在微時代的氛圍下,形成因勢利導的教育觀念。在“微時代”下的大學生,思想觀念呈現出多元化、時尚化的趨勢,深深的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觀念轉變,因此他們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與新形勢面臨的新問題進行結合起來,不斷優化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方式方法,為此提升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一“微時代”為基準,利用正能量,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使用觀。在當代,大學生已經成為微媒體的“鐵桿粉絲”,從而形成依賴性、黏合性。為了不讓學生在微媒體下,“染癮成災”,為了學生個人的學業、身心健康發展進行有效的結合,高校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找出解決的辦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微媒體使用觀,因此在微時代下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實行的對策措施:
(一)利用校內的基礎媒體進行宣傳,塑造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教育。這其中包括基礎的傳媒知識、法律、道德規范,理解選擇、進行對傳媒信息刪選的能力,如何使用大眾傳媒發展自己。
(二)進行對信息進行一系列的刪選、緊隨學生時代的信息,在主動傳播正能量的同時,通過在宣傳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同時,我們應該借助當代所發生的新聞熱點、重大政治經濟問題所發表具有鮮明的客觀評論,對年輕的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對錯誤的思想要及時開展批評討論。
(三)以班集為單位把正能量的信息搬到手機上去,這樣形成班級所呈現出的一種交互性的信息社交會所。例如:在班級里建立QQ群、建立飛信群、建立微信群等,形成以個人帶動群體進行信息、進行交流討論,加強管理。
通過社會實踐可以使大學生突破學校教育的時空限制,到社會的大舞臺上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不斷進行各種形式的技能培訓,對自我的人格進行重新塑造。通過社會實踐可以有效地將學校的各個部門、各種師資力量、學生所學習的系統知識與社會有機結合起來,讓大學生在社會中得到社會身份的強化,培養學生強烈的市場競爭意識,有效地激發大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社會實踐,大學生能不斷地接受來自社會的一手知識,認識到自身某方面的不足,教育者根據社會需求的視角不斷對教育方式做出調整,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所以,高校應該努力鼓勵學生多去進行實踐,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2)社會實踐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
優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高校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整合學工部、教務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校辦、團委、宣傳部等部門的師資力量,實現學校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可以有效整合校內相關學科資源與社會資源,優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環境[2]。通過各方面的力量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并形成合力,不僅能將學生所學的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更能影響和改變學生的認知結構,使社會實踐教育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與目的。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高校會不斷加強硬件與軟件環境建設,在學生的自我發展中,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3)社會實踐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
社會實踐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目標,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基礎上,讓社會共同參與,這不但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和時間,還有利于實現教育的多元化,這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寬廣的平臺。通過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等方式,不僅能把學生送到校外實習,還可以把社會上相應成功人士邀請到學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溝通,這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
2高校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現實困境
盡管社會實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當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實施過程仍不夠理想,存在著以下問題:
1)全體參與性的制度建設不完善
任何教育行為的落實都需要以制度機制作為保障,否則難以可持續發展,社會實踐也是如此。目前很多高校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的制度設計不夠,對師生參加社會實踐相對缺乏應有的制度建設、過程管理、實踐經費與激勵評價機制等,因此,整體的實踐效果缺乏制度性保障。作為人才培養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生社會實踐不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門單獨完成的事情,更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與全面參與,目前高校缺乏各部門的有效溝通協調機制。根據調查,部分學生把參加社會實踐作為一個額外任務,對社會實踐缺乏整體性認識,實際表現為缺乏主動性。他們認為調查報告交上去也沒人看,只要能拿到學分就萬事大吉,甚至有的學生弄虛作假,隨便找個單位蓋章了事。還有,部分教師參與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高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2)社會實踐的參與面窄,參與程度較低
當前高校運行的社會實踐活動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精英實踐”模式。主要以高校的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優秀學生等為主體開展社會實踐,這種模式有專門的實踐場所與組織者,有專項實踐經費,是學校或者院系統一安排的假期社會實踐。這種模式由于學校重視、經費有保障等原因能取得較好的成效,但能參加這種模式社會實踐的學生非常有限。在當前學生參與意識逐步增強、重視個體發展的今天,這種組織模式正不斷地暴露出局限性。因為社會實踐本來應是普遍性的,是應該有更多的人參與的,而這種模式僅僅把實踐的機會集中在小部分學生身上,在大眾化教育模式下,這種“精英實踐”的模式忽略了普通學生的發展需求,不能有效滿足社會對大學生人才培養的要求[3]。另一種是“大眾實踐”模式,這是全校學生共同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即按照教學計劃的安排,由高校團委和院系學工部門在學生寒暑假前所確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假期中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則自行聯系實踐單位參加的社會實踐,學校僅進行宏觀管理與調控。這種實踐模式可以使全體學生參與進來,但在實際運行中,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參與程度相對較低。
3)社會實踐內容、形式單一,缺乏創新
目前,部分高校把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種任務來執行,對社會實踐的內涵缺乏真正的理解,對待社會實踐活動消極被動。具體表現為實踐活動設計的規劃籠統,實踐活動的形式缺乏創新,實踐的內容相對單調,實踐的實施僅僅流于形式。目前高校采取社會實踐的內容僅僅是假期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勤工助學等形式,而與學生所學專業知識相聯系的社會實踐活動相對較少。很多高校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案多年不變,沒有特色,無法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個性發展空間,這樣使社會實踐缺乏應有的凝聚力、吸引力,無法實現社會實踐應有的效果,更別說將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了。社會實踐活動要想取得真正的成效,就要結合社會現實,充分發揮所學專業的特長,積極為多數學生提供較多的社會實踐活動機會。
4)缺乏有效穩定的社會實踐平臺。社會實踐當前的困境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高校缺乏相對穩定的社會實踐平臺。有的高校考慮的只是實踐的計劃能不能順利完成,學生能否得到實際鍛煉,而對社會上企事業單位的需要缺乏應有的考慮,結果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失去了外部支持的動力。由于沒有了穩定的校內外社會實踐平臺,很多學生只能依靠自己的關系聯系實踐單位,實踐地點比較分散,難以管理,這不利于教師及時指導和解決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學生往往不愿意參加實踐活動或僅僅是敷衍應對,實踐的效果可想而知。這不僅影響了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也使社會實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3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體系的對策
面對現實的困境,教育者必須考慮如何健全當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模式,以確保高校實踐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進行。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大力支持,需要政府與高校在實踐制度建設、師資力量建設、實踐平臺建設與考核評估體系建設等方面努力,也需要學校內部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大學生自覺、積極主動的參與。
3.1加強全員參與的社會實踐制度建設
在組織領導上,要成立由學校主要領導、職能部門領導及院系分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為成員的社會實踐領導小組,總體負責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制度建設與組織開展等問題,高校要建立定期會議制度,研究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工作,在實踐中形成齊抓共管、分工協作的大學生社會實踐運行機制。學校要建立學工部、教務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室、校辦、團委、宣傳部等部門的定期溝通協調機制,通力合作,共同處理在社會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另外政府與高校要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經費,根據實際的財政狀況盡可能地滿足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需求,并逐步加大投入,高校要把學生社會實踐經費列入學校年度教育經費預算,確保專款專用。在以市場為基礎的大環境下,教育者與大學生也可以想辦法通過企業贊助,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基金。
3.2強化社會實踐的師資力量建設
在大學生社會實踐中指導教師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應強化實踐的師資力量建設。實踐指導教師應在學校的統籌下,各部門通力合作,主要以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政治輔導員、團委教師為主體,也可聘任工作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專業教師擔任社會實踐指導教師,同時也可聘請社會實踐基地的校外專家擔任社會實踐的校外指導師。高校要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不斷加強培訓與指導,以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與指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的能力,按照“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原則構建大學生社會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同時把教師指導學生社會實踐的具體表現和成績與教師自身的職務晉升、職稱評聘有機結合,這樣可以充分調動教師指導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主動性與創造性。同時,鼓勵指導教師積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在課題立項、外出考察、經費保障等方面給予支持。
3.3構建有效的社會實踐平臺
專業實踐平臺的構建應以學生所學習的專業為依托,強調對學生的專業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構建社會實踐平臺要加強制度化建設,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個長期的任務不斷加強,同時應注意加強各部門的協作。主要有以下措施:
①高校要明確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公共課、專業課結合的平臺建設。結合教學內容,開展以思想教育與服務社會為主的社會實踐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借助產學研相結合,以具體科研項目為內容,建立“校企共建”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大學生所學專業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度。
②建立與頂崗實習相結合的平臺建設。通過設置勤工助學崗位、黨支部共建、社團共建等形式開展活動,選聘優秀學生擔任助理輔導員、心理咨詢員等,選擇心智相對成熟、綜合素質相對全面的學生擔任學生會干部,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困難等。
③以專業為依托加強校園文化與公益社團的平臺建設。建立與專業緊密結合發揮專業優勢的公益社團,并加強與其他院系與高校社團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公益社團能長期優化發展。
④建立與暑期社會實踐結合的平臺建設,并形成專業特色的實踐品牌。根據調查,“志愿服務”是學生希望參加的實踐活動形式之一,高校可形成志愿服務優化的聯動機制,加強交流與合作,打造社會實踐的品牌。
3.4積極拓展校外社會實踐
基地建立穩定的校外社會實踐基地是高校社會實踐得以順利進行的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這需要地方政府、高校與企事業單位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應該建立相關制度,鼓勵更多的企事業單位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并給予優惠政策和獎勵措施。其次,高校要積極與各類企事業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借助社會資源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幫助企事業單位解決實際困難,與企事業單位實現共贏。通過社會實踐,可以在企事業單位中建立勤工助學崗位,并積極地把社會實踐與大學生自身的專業學習與技術管理創新相結合,促進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制度化。最后,企事業單位增強社會責任感,轉變用人觀念和用人機制,主動為大學生提供成長期的就業實習等機會,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更多的平臺。
(二)“服務型”模式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需要針對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個人思想行為的多樣化以及全面發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變“說教、訓斥和管理”為“傾聽、關懷和服務”,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才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務,進而改變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和排斥心理,使大學生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最終達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教育目標。
(三)“服務型”模式是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隨著繳費上學、就業分配等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服務”的職能得以凸顯。同時,大學生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維權意識、自主意識、教育消費意識也得到不斷增強。在這一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除政治、思想、道德、法紀和心理等內容的教育外,還應當增加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創業指導、心理咨詢以及其他能力素質拓展等具有“服務”特征的教育內容。“管理型”模式已經難以有效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四)“服務型”模式適應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在“管理型”模式下,由于受社會轉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價值觀念等新變化的影響,高校出現學生知與行的不和諧、學生干群關系的不和諧、不同學生群體關系的不和諧、學生身體與心理的不和諧以及就業理想與現實的不和諧等問題,這些不和諧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地解決或者任其自由發展,其結果必然滋長大學生對社會、學校和同學的不滿情緒,給和諧校園建設造成極大隱患[5]。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不和諧問題,各高校需要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充分引導大學生學會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分析歷史、認清現實、消解內在和外在沖突,進而達到“引導人、鼓舞人、激勵人和塑造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構建“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和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服務型”模式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必然選擇。
以人為[:請記住我站域名/]本的“服務型”模式的實踐路徑
(一)在大學生個性突出、法制觀念與維權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管理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多,已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應當創新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以尊重大學生為服務的根本原則。當代大學生擁有豐富的思想感情、細膩的內心體驗和多元化的生活追求,是具有能動性、創造性、發展性和現實性的享有獨立人格的人,教育者必須對他們的價值觀、人格、權益、言行舉止、個性、興趣愛好和生活方式等的接納、關注和愛護。在教育服務過程中,教育者應深入了解和關心大學生的喜怒哀樂,積極回應大學生的利益訴求,虛心聽取大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平等、坦誠地與大學生進行交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之中。2.以大學生主體地位為服務的立足點。強調大學生主體地位,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過程中必須始終將大學生視為服務過程的主體,讓大學生在教育者的指導下,自主確立組織方式、活動程序,并付之于行動,通過大學生自身的探究和體驗,培養大學生獨立的思維、自主的意識和自覺的行為,以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3.以大學生需要為服務的出發點。在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過程中,高校應當根據大學生的內在需要組織設計、開展教育服務活動,因勢利導,激發和調動大學生自覺地接受教育服務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從“有針對性地滿足、疏導大學生的生理需要;緩解心理壓力、保障校園安全,滿足大學生的安全需要;創造交往機會、營造和諧的交往氛圍,滿足大學生的歸屬和愛需要;變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滿足大學生的自尊需要;引導大學生成才、成人,滿足大學生的自我實現需要。”[6]從這五個方面滿足大學生需要入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服務。4.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服務的最終歸宿。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認為,人的發展從根本上說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發展,具體表現為人的實踐能力、素質、需要和社會關系的發展。《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當“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所以,高校應當以“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的最終歸宿。
(二)完善“以人為本”的服務制度1.領導制度。各高校應當建立
黨委領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委員會制度。該委員會定期研究部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的重要工作,討論解決服務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部門各負其責、有關方面大力支持的全方位服務格局。2.保障制度。新時期,高校必須不斷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系兩級組織領導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服務辦公場所、服務設施、服務活動基地和服務經費投入等的資金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服務隊伍的教育、培訓等的隊伍建設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服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保障大學生接受服務的權利,從而構建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保障制度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目標得以順利實現。3.監督制度。各高校應當通過設立監督電話、設立監督意見箱、組建監督員隊伍、成立服務申訴處理委員會等常態化監督措施,以及聽取服務情況匯報、現場服務檢查、接受服務對象個別訪問、服務部門或人員警示提醒談話、服務存在問題質詢和投訴受理等形式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監督的規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服務質量的有效提升。4.評價制度。針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評價制度存在的不足以及服務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高校必須立足[!]于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服務目標,從服務者的服務態度、服務方式、服務過程、服務效果等方面入手制定評價細則,運用服務材料查閱法、服務成果匯報法、服務對象座談法、問卷調查法、參與服務活動法和抽樣調查法等評價方法,建立和完善能夠反映服務真實情況的立體評價制度。 (三)《重要講話》和《意見》精神明確指出高校的教育目標是“把大學生培養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從這一教育目標的視角分析,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平臺:
1.教學服務平臺教學服務平臺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服務效果的好壞。為了打造一個科學的教學服務平臺,高校應抓好四個工作:
(1)以“貼近社會實際、貼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實際”原則,整合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整合過程中,高校必須以教學大綱為主線、以教材為參考、以大學生生活和思想實際為前提、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為最終目標,統籌兼顧,有的放矢,努力做到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本文認為整合后的教學內容應當包括:以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公民道德、法治思想等為主的知識傳授型基本內容;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生態道德、網絡倫理和生命觀教育等為主的品格塑造型時代內容;以就業觀和創業觀教育、人際交往與自我調試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閑暇能力的閑暇教育等為主的能力培養型具體內容[8]。
(2)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當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認知水平、法律意識、學習、生活、家庭和個性特征等實際情況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變化為依據進行改革創新,主要包括說理教育法、心理疏導教育法、網絡教育法、思政沙龍教育法、實踐教育法和榜樣激勵教育法等。
(3)建設高素質的教學服務隊伍。建設“以人為本”的教學服務隊伍應當抓好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樹立、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培育和高超教學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一支能夠始終“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和幫助學生”的高素質的服務隊伍。
(4)建立良好的教學服務實踐基地。高校不但應當抓好革命遺址、文化遺址等傳統基地建設,而且應當著重抓好新生適應性教育基地、競爭力拓展教育基地、大學生黨員教育基地、成才服務基地、創業教育基地、校企產學研合作基地、文化遺產傳承基地、企業文化培訓基地、社會生活適應訓練基地等基地建設。
(5)構建高效的教學服務網絡。網絡具有自由性、平等性、新穎性、隱蔽性和個性化等特點,利用教學服務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學能夠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針對大學生熱衷網絡生活的實際情況,高校應當著力打造以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和網頁、電子郵件、微博、QQ群、BBS論壇、飛信等載體為主的教學服務網絡,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增強教學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基于物質利益訴求的行為;
(2)基于精神利益訴求的行為;
(3)基于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交織的行為。人的舉止行為總是不能完全脫離利益,這不僅基于人是現實關系的存在者,更基于人是以利益為自己的存在對象。所謂有利益訴求的行為,是基于行為主體在行為過程中有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價值訴求。社會關系總是對社會意識起著決定性作用,在強大的利益面前,人們常常對利益“俯首稱臣”。因而,者也認為利益是道德的基礎。雖然在對利益的理解上,人們常常隱含著人性上的消極意義,這一方面與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重義賤利”有關;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就需要我們客觀公正地對待利益,既不否定利益的應有作用,但也不能走向唯利益決定論。因為在現實中,人們有時是在利益的作用下走向有道德的行為,而有時卻是因物質利益的過分追求敗壞了道德行為。
1.1基于(實現)物質利益訴求行為
對于現實的人而言,現實的人是存在于一系列的社會關系中,是對自身需要與目的的一種存在者。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化來說,首先,道德原則規范的存在就是調節人們之間的物質利益矛盾的方式,人能夠得以生存首先就是必要的物質利益的滿足。在基本生存物質利益的獲取與滿足時,人們自發地產生一種相互之間源自公共理性的認識,久而久之這種公共理性認識被漸漸視為一種原則規范。這樣,人們在獲取相應的物質利益時,就自然去遵守相應的道德原則規范,目的是維護人與人物質利益的合理調節,使人與人之間更好地相處。反過來,人的行為和道德,首先是在于合理追求物質利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是一種對物質利益追求的道德。再者,對于一個合道德行為的社會評價,往往也可以以物質利益的形式去回饋行為者。這樣,通過物質利益的給予對人的行為進行積極的肯定,使行為者得到物質利益的實際,這又進一步擴大了這種行為對社會的影響,以促使更多的人朝這個方向努力,與之相靠近。如社會對“好人好事”的直接物質獎勵,設立“見義勇為基金”、“孝心獎勵基金”等。當然,由于做了好事而收取了一定的物質利益,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會降低社會對其道德行為的肯定。給予物質利益的這些做法是否合適,至今依然存在較大爭議,認為其能夠凈化社會道德風氣的效果也需要更多的實踐來證明。總之,一方面,實現物質利益需要行為者的合道德行為;另一方面,合道德行為使行為者實現其相應的物質利益。
1.2基于(實現)精神利益訴求的行為
人首先是有需要的,不僅有物質需要也有相應的精神需要。從道德自身發展過程來看,起初,物質利益是道德作用的對象,道德是為人們合理分配物質利益而產生的。但隨著人們精神利益的要求日益凸顯,道德自然承擔起合理維護人們精神利益的任務,顯然精神利益相對于物質利益來說是一種更為復雜的隱性利益。道德功能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單純調節人們之間物質利益,而且同時兼具另一功能,即用一種意識(道德)去調節另一種意識(人的精神利益)。盡管這更為復雜,但精神利益終歸是一種利益,有利益爭端自然就需要相應的調節。道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人的精神。精神利益的獲取本身并不意味著就完全是合道德的,傳統認知上總是強調道德的精神方面,只要是關乎精神的就是崇高的,一涉及到物質那么道德自然下降為一種功利,與道德相背離。道德調節人們之間的精神利益往往是和物質利益糾葛在一起的,基于這些,至少有兩點可以肯定:
(1)人的精神利益可以用道德方式來調節,如同人的物質利益一樣;
(2)人的精神利益的獲得也是一種實現道德方式。
1.3基于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交織的行為
道德是人的一種特殊活動,是人類“實踐———精神”地掌握世界的一種方式。為物質利益和為精神利益是人類在掌握世界方式時關注的不同基點,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人在合理獲得相應“利益”時社會對其做出的相應回饋,有人重視物質利益的獲得,而有人則注重精神方面的受用。在利己不損人的前提下,為物質利益的和為精神利益的都是合道德的,并不是說為物質利益的就不道德,而為精神利益的就一定是道德的,這兩種利益只是道德的層次性上的不同。以個體存在的人自身來看,人本身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離開物質的精神,人就成為一種純粹的意識,成為一種超于人類的天使化身;離開精神的物質,人就只是一副軀體,降為低于人類的動物層次。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能是由重物質利益需要,到物質利益需要和精神利益需要并重,再到重精神利益需要這樣一個發展的過程。基于物質利益的行為和基于精神利益的行為也只是人類這種行為發展的精神邏輯階段而已。人的生活原本就是豐富多彩的、多層次的。它既包括了精神的層面,也包括了物質的層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過去人們比較強調道德的精神方面,并進而將之抽象為脫離了現實生活基礎的道德概念和道德教條。相應地,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也更加強調高尚的道德精神以及濃郁的道德氛圍,而忽略了對道德行為予以物質支持方面的探索。在合道德的前提下為物質利益和為精神利益,可以相互結合,并行不悖,抑或是交互重疊。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必須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為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現代社會的巨大變遷對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行為、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倫理道德、交往方式、人際關系等方面產生很大的影響。由于他們還沒有形成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
一、人文關懷的內涵及其價值體現
重視和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內在要求。從哲學意義上說,人文關懷關注人自身的命運與價值,是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人文關懷以人文精神為主導,其內涵包括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自由尊嚴、道義良知的人道精神,公正平等、民主法則和理性精神。人文關懷的現實目標是實現人的自由和平等。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著眼于培養人們樹立開拓進取的人生態度,莊嚴崇高的道德感、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鮮明的個性意識與集體主義風格,健康開放的文化心態與精神風貌。從現實意義上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關懷是指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關心人豐富多樣的個體需求,激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對當代大學生而言,人文關懷就是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和個性需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理解、關心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實現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人,塑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關注人的生存狀態,特別是人的精神存在及其發展,追問人的存在價值和人生意義。因此,人文關懷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為本質的內容,其實現程度直接影響甚至決定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把人文關懷完全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從以下三個途徑展開。
1.轉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堅持什么樣的教育觀念或者教育理念,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倡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積極意義,就在于充分肯定人,充分實現人的心靈自由、精神解放的人文主義理想,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的基本關系中,追求和諧統一,目的是使當代大學生在認識世界、認識人生、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的實踐過程中獲得和諧、自由和具有創造性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改變思想政治教育中那種不從人本身、人的需要和人的發展出發,而是把社會的道德規范作為一種外部力量來束縛人的傳統做法,改變原來那種硬性地要求人無條件地、機械地按照道德規則行事以及人在社會道德規范面前只能是被動服從者的不良現象。我們必須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而向對話式轉變,實現教育者、受教育者雙方平等對話、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對話式教育會引起教育者、受教育者雙方熱烈的討論甚至爭論,這是人與人平等相處的基本方式。對話式教育顯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和教育者的情感投入,從而在師生之間建立起溝通的橋梁。
2.把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為學生現實生活服務的具體實踐活動中去。這也是國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特色。在歐美發達國家,學校普遍具有良好的服務中心和服務設施,一般的學校都配有學生活動指導員,并設有咨詢處、宿舍顧問、貸款和獎學金部、紀律顧問、法律援助部門等服務機構。同時,學校還聘請一些顧問,如社會工作者、心理咨詢專家、精神病治療專家等,來診斷和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通過這些人性化的服務,在解決學生具體困難的過程中使學生感覺到國家的存在和社會的溫暖,其公民的主體人格和愛國情懷也由此得以萌生。這種人文關懷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原有的強制化和灌輸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也不符合現代教育的主旨精神。
3.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培育高品質價值觀
學者周圍平認為,人之為人,一個更為本質的特征就是超越性。超越性是指人對超出生存以上的意義的尋求。與理性相比,超越性更是人所特有的本質。超越性有三個方面的內涵:一是對自己人生的責任心。這是心靈生活的開端和最基本要素?,它根源于對生命的愛,因為這種愛,不愿生命流逝,便會珍惜自己的生命體驗和感受,發展豐富的內心生活;也因為這種愛,不愿虛度生命,便要尋求生命的意義,對人生進行思考。二是靈魂的認真。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必然會引向對人生意義、價值的追問。三是在精神上與某種宇宙精神本質建立聯系的渴望。上述的人文精神或人文關懷其實質是對個人內在的心靈生活的無比關注,周國平認為,這比外在的生活更重要。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采取學習、體驗等各種方式豐富學生的心靈世界,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加深他們對人生意義的理解,提高他們的精神品質。
在我國高等教育工作穩步發展的背景下,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大學生就業難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從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角度進行分析,國內高校開展的就業指導過于強調服務功能,側重于對就業政策和相關信息的宣傳,而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在新時期的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必須促進其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從而全面實現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1.導向性。在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成才觀、就業觀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尤其是對于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而言,如果不能對他們進行科學的引導,極有可能導致部分大學生就業中出現認識偏差,無法正確樹立自己的就業方向和目標。在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必須認清教育對象的個性發展特征、心理特點與實際需求,盡量避免盲目的政策宣教,而是要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提高自身對于就業的認識,從而不斷完善自身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特別是在社會經濟形勢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樹立面向基層的就業觀念,打消他們好高騖遠或自暴自棄等不良就業情緒。
2.專業性。在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專業性是促進相關工作全面發展的內在需求,也符合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新的高校教育形勢對大學生就業指導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與要求,而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專業性發展問題的深入研究與實踐。大學生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性主要包括:就業指導工作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內容的專業化,教師必須具備心理學、教育學、咨詢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而且要在工作中展現政策的敏感性,以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內容的專業化,從而促進相關工作的全面開展與進行。
3.時效性。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是指大學生在有限的學業階段內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幫助解決大學生學習階段、就業期間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具有鮮明的時效性。對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還必須緊緊圍繞他們的就業實際問題和困難開展,及時解決他們在就業過程中的情緒、心理和思想問題。
二、強化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在新的社會經濟與高校教育背景下,為了全面實現高校的人才培養與教育目標,必須在對各類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全面考慮的基礎上,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強化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筆者結合多年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經驗,總結了以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組建專業化的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在高校就業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結合現階段的形勢和需求,組建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特別要注重強化就業指導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人員構成、培養計劃、培養目標等都應納入到高校的總體工作規劃中,對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不斷強化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總體能力與水準。另外,在高校就業指導隊伍的組建中,既要保證人員的數量,又要保證人員的專業化,定期對于就業指導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促進他們思想覺悟與政治水平的提高,以滿足各項工作開展的實際要求。
2.改進大學生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校園中“象牙塔”式的封閉氛圍已經逐漸被打破,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對于就業問題的理解也普遍存在較多的認識偏差。所以,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中,教師必須采取多種方式與方法聯合應用的策略,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閉型向開放型的轉變。針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個性發展需求,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力爭擺脫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封閉型教育方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就業中面臨的現實問題,加強開放型教育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促使學生更加勇于面對社會與現實。
3.加強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大學生面臨的社會就業崗位與就業方式更趨于多元化,如何充分發揮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和作用,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應重點研究的課題之一。在新時期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必須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盡量避免理論宣教過多而缺乏實踐的狀況,那樣將導致思想政治教育過于表面化,而無法取得預期效果。因此,在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是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教師應在認真總結相關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規律、新方式、新方法,而且要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影響力,從而在促進就業指導工作中,大學生接受更為專業、正規、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就業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們必須認識到其重要性,而且要充分發揮就業指導的服務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進而在提高大學生就業率的前提下,促進當代大學生思想認識和政治覺悟的全面提高,這對于大學生的今后發展都是具有重要影響的。
河北省社科聯科研題目:《擴招背景下后金融危機時期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編號(20110387)。
課題組成員:冀玉然 段淑娟 路成林 楊乃彤 夏向陽 羅占軍
參考文獻:
[1] 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鐘義紅,黃麗娜等.論當前大學畢業生的擇業心理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7(26).
[3] 王偉利.大學生就業指導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J].社科縱橫,2007(11).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