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2: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數學教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數學教師論文

篇(1)

本文作者:張彥春吳憶平韓仲明工作單位:樂山師范學院

(1)通過觀摩一線專家教師的授課、說課以及在與專家教師的互動研討中深化對課改理念的認識,拓寬課改實施思路。(2)通過培訓學習專家教師先進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激發受培教師探索先進理念向課堂落實的內驅力,促進農村教師從“經驗型”向“反思型”轉化。(3)通過講座和報告,聚焦課堂,以案例、問題分析為載體探索農村中學有效數學課堂的途徑,引導教師從有效設計,教學反思等角度提升專業水平,走上專業自主發展的道路。圍繞教學,內容設置模塊化為了實現培訓目標,我們把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探索作為送教培訓的核心主題。并且把為時兩天半的培訓內容設計成五個模塊。考慮到概念是數學命題、數學推理的基礎,數學概念課是數學教學的基本課型。在數學概念的教學中,“掐頭去尾燒中段”,不講背景、不突出概念的產生形成過程,過于強調應用,在農村中學這種現象比較突出,因此我們把數學概念有效教學研究作為第一個模塊,培訓重點定位在數學概念教學的結構過程與環節設計。數學命題(公式、定理、法則、性質)教學是另外一種基本數學課型,在數學命題教學中,教師不愿意把時間花在命題的產生形成過程上,缺乏從感性到理性,探索、猜想、驗證、論證的過程,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們把第二個模塊設計為數學命題的有效教學研究,著力解決命題教學設計過程。農村中學數學教師應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的能力普遍不足以及存在操作和認識上的一些誤區,第三個模塊主題設定為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有效性研究。模塊四的主題為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研究,主要針對農村中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或缺失或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現象。模塊五則是針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低效現象以及教師教學設計能力不足,首席專家以案例和問題分析為載體進行理論分析和講座。注重實效,培訓形式多樣化1.同課異構研究課對于概念教學和命題教學研究兩個模塊,我們采用同課異構研究課的形式予以展開。首先在充分與受培方溝通的基礎上,選定課題,學員教師人人預設,在此基礎之上由學員代表教師與來自一線的專家教師針對同一課題同臺上課、說課,然后是專家教師引領下的議課并歸納出概念課和命題課教學設計的基本結構和設計要點,最后是學員教師完善之前的預案活動。從預設到觀摩同行教師課堂,再到專家引領下的議課和進一步完善預設,這一過程既體現了“做中學”“知行合一”的成人學習特征,也體現了“同伴互教”(peercoach-ing)和“資深教師輔導”(men-toring)的策略。針對同一課題的不同教學過程更有利于觸發教師對一些“習以為常”的教學現象的深層次思考和反思,特別是在與專家教師課堂的比較和對照中有利于深化受培教師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理念、拓寬新課程實施的途徑和思路,發展教師關于數學教學的內容知識。2.主題研討對于大多數農村數學教師,他們習慣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像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利用多媒體有效輔助數學教學既缺乏相應實踐上的嘗試和探索,也缺乏理論上的認識。因此對于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輔助數學有效教學兩個模塊,我們采用主題研討的形式予以實施。主要流程包括:專家教師示范教學,設定議題下的議課討論,專家教師的微型講座。專家教師圍繞確定的課題借班上課,通過課堂展示諸如探究性問題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中課堂組織與調控、教學反饋、學生落實以及多媒體輔助與傳統教學媒體的有效結合等策略,受培教師實現觀摩性學習。在議課討論環節,圍繞設定的議題送教專家團隊與受培學員共同議課,引發受培教師對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價值、策略的探討以實現他人教學經驗的借鑒性轉化和自身經驗的批判性反省。微型講座則是專家教師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和相關理論研究成果進一步梳理、歸納相應主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發展教師關于教學策略和媒體的知識。3.專題講座專題理論講座是送教團隊首席專家針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普遍問題和農村教師的實際需要,通過案例分析、教學理論梳理等形式展開。針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低效以及不少農村數學教師教學設計的意識薄弱、教學設計的能力不足,更缺乏教學后的主動反思過程,我們把農村初中有效教學設計作為專題講座的主題。引導教師從經驗性的備課走向教學設計,并針對教學情境的設計、問題鏈的設計以及教學反饋的設計結合具體教學案例給出策略建議,引導教師關注教學的有效性,從積極主動的實踐和有效的反思等角度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培訓有實效,學員滿意度高為了掌握第一手的反饋信息,不斷提高送教培訓的質量,每一地送教工作結束后,我們都對學員進行問卷調查。以自貢為例,送教團隊印制了100份問卷調查表,在培訓結束時隨機發放給受培教師,我們對回收的有效的81份問卷調查表進行了統計。在對培訓的總體看法一欄,選擇滿意或很滿意的教師超過90%,沒有教師選擇不滿意;在對培訓內容的看法一欄,超過90%的教師選擇了適合或很適合,沒有選擇不適合的;在對培訓的總體收獲(多選)一欄,87%的教師認為本次培訓學到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途徑和方法,80%的教師認為學到了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了工作熱情。在學員的意見和建議一欄,不少教師認為這樣的送教培訓形式非常好,希望多舉辦這樣的活動。

高師院校參與地方送教培訓的價值和意義高師院校參與地方送教培訓農村教師的工作既體現了高校服務地方教育發展,同時對高師院校本身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長期以來高師院校的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工作都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參與地方送教培訓工作使得高校教師、從事教育理論研究的專家們必須要走進中小學課堂,了解和研究中小學教師的實際困惑與需求,這一過程既有利于密切高校與中小學的聯系,也為高師院校反思和改革師范生培養模式,探索新形勢下教師教育和培訓的有效途徑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另一方面,送教培訓發揮了高校教師教育理論研究的優勢,使最新的教育理論研究成果有機會與中小學教育實踐有機結合,同時中小學教育中鮮活的案例、成功教學經驗以及中小學教師的困惑也為高校教師從事教育理論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源泉。構建高校教師、骨干教師和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送教培訓時間一般都比較短,在短短的兩三天時間里,每天都有明確的主題和任務,而留給學員自己思考、嘗試操作的時間和空間相對較少。為了避免“培訓時激動,回去后沒有行動”的尷尬,真正為農村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支撐,我們認為可以通過建立長效的送教培訓機制,構建高校教師、骨干教師和農村教師組成的“專業發展共同體”,實施三年為一周期的送教培訓。培訓形式既有定期的集中送教培訓,又有培訓學員短期的隨一線專家教師跟班學習;既有送教專家團隊深入學員課堂巡回指導,又充分發揮網絡聊天室、QQ群、MSN等即時通訊工具對受培學員的日常教學問題進行會診解決[2],充分發揮各自所長,專家教師和受培學員都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和專業成長。建立一線專家教師資源庫送教培訓是農村教師歡迎的、符合農村教師特征的一種有效培訓方式。送教培訓的成功與否,一線專家教師是關鍵。省級送教培訓,由于其規格相對較高,因此一線專家選擇應該站在全省的高度來進行選拔,將那些符合送教培訓各方面條件“特質”的一線專家選構建送教培訓專家教師資源庫,并與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送教培訓實施時,可以根據對方需要和特點組建不同特點的送教團隊。

篇(2)

研究對象選擇我任教的江蘇省射陽實驗中學的初一(11)班、(14)班,兩個班級為平行班,均有60人,共有120人被試。兩個班級人數、性別以及原有的興趣水平基本相當,無明顯差異。兩個班級的學生入學成績沒有明顯偏差,數學教學所采用的教材和教師均相同。

(二)研究方法

初一(11)班作為實驗組,采用情景教學模式,極力采用創設有效數學情境的教學策略進行教學,精心設計各種數學情境,激發興趣,引導探究;初一(14)班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有效性通過兩個方面來評價:分別是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成績和數學興趣水平。第一次對比是在半個學期的數學課堂情境教學,通過期中考試測試,第二次對比是在整個學期結束后,利用期末考試進行測試。成績測試和調查在內容、時間、方式上相同。數學學習成績通過數學考試,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相同的數學試卷,并且用統一的評分標準進行統一閱卷。數學興趣水平則通過我自己設計的數學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來測試。此表根據初中學生特點共設計了10道題,主要調查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對數學以及數學課的興趣,對數學及數學作業的態度,學習數學的焦慮程度。被調查學生根據題中所敘述的內容與自己的相應情況,按是否進行判定,分別賦分值1或是0,通過累計總分,來反映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的興趣變化。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數學學習成績對比分析

在完成期中和期末兩次數學考試后,統計兩個班級的考試成績。分別從平均分、及格率和優秀率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從兩次考試前后成績整體來看,每個班級的成績均有提高,可能由于試卷難易度的影響或其他原因導致。第一次測試結果說明:經過半個學期的不同方式的教學行為的實施,兩個班的平均分成績已經開始有差別,及格率和優秀率也開始有區別;等到整個學期結束后,第二次測試結果,已經可以發現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無論是平均分,或及格率和優良率的對照。說明經過一個學期的創設情境教學的實驗干預以后,實驗班的成績大幅攀升,明顯好于對照班,創設良好情境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成績非常有效。

(二)數學學習興趣對比分析

在兩個班級的學生入學時學習水平和興趣水平相對均衡的情況下,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之后,發放《數學學習興趣問卷調查表》,實驗班60份,對照班60份,指導學生填寫并且全部有效回收。測試卷按照學生實際情況評判,累計總分后求平均數,以此反映檢測學生的興趣水平的差異情況。測試結果顯示了實驗班和對照班的顯著差異。期中階段,實驗班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開始優于對照班,到了期末階段,實驗班的學習興趣已經明顯好于對照班,并且興趣提高的幅度也高于對照班。因而可以認定經過一個學期的情境教學試驗后,實驗班的數學興趣水平顯著提高。

三、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建議

通過以上的研究發現,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情境教學具有比較高的有效性,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也很受學生的喜愛,教師更應基于情景教學理論,投入時間和精力,開發高質量的有效數學情境,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和促進教學質量,尋找提高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的策略。

(一)教學行為有效性意識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實施教學行為過程中,應當具有有效性意識。教師應該具有“學習時間有限”的意識,也就是說,提高初中生學習有效性不能單獨依靠延長學習時間來進行。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具有教學行為有效性的意識,提高時間效率的觀念,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不是去占用學生很多額外的學習時間,而且會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每個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時間的利用效率上。數學教師巧妙地將教學時間與學生主動學習時間有效結合起來,一方面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創設有效情境教學

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多媒體信息等手段,用最短的時間、最高效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學效果,通過情境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目標。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應以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為著力點,有的放矢;要難度適宜,考慮到初中學生的特點,滿足學生的挑戰性與可及性,做到能激活學生自主思維,同時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起主動學習的動力;要注意各個學習階段,向學生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教學情境的設置要具有新意,既可以滿足不同教學目標的要求,又能保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激發學習主體能動性

新課改指出,數學教學應由重“教”轉向重“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變“教”為“學”。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將激發學生學習主體能動性作為教學行為的目的之一。初中數學教師授課過程中應具有靈活性,照本宣科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教師應改變“主體”意識,將課堂教學過程的主角交給學生。通過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并積極發言,教學過程氣氛寬松、自然,使學生愿意主動地將自己的想象力、語言能力、思維力參與進去,教師不斷改進授課方式,使初中數學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課堂。在數學課堂上,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新意識。

篇(3)

二、趣味活動,助推學生學習趣味活動

就是教師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安排學生進行游戲互動.通過游戲活動,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游戲中對相關學習內容進行理解與記憶,并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講“概率”時,因為所學內容的趣味性,在所要求的課堂內容教學完成后,我特意為學生安排了相關的游戲環節,讓學生拋硬幣與色子,直觀地去體會概率的相關知識,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及討論分析實際操作與理想情況下的結果差異.在游戲當中,學生都表現得十分積極主動,并就誤差問題進行了小組內的討論分析,深刻地體會到概率的基本知識,很好地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與此同時,通過游戲,學生還掌握了概率方面的一系列數學概念,以及所包含的數學意義,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數學知識,也進一步地帶動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趣味活動,是教師帶動學生完成相關數學學習任務的一項有效方法.通過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生進行趣味活動,教師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學習,使教學內容在游戲中被學生潛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而且教師也可以充分地利用游戲環節,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刺激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4)

數學教學實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首位。教師要適時地創設良好的思維環境,給學生創設自由思考的空間和自主探究的機會,把發現問題的權力和機會交給學生,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他們去發現、去探索、去創造。 我們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條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創新的精神。小學數學教學從一年級起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下面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尤其是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知識固然重要,但我個人認為在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因而數學教學就應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果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數學結論,套用數學公式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且會導致對知識不理解,掌握不牢固。所以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要從生活實際中取一些場景、畫面、實物或實物模型,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這便是創設問題情境。好的問題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困惑或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到學習和探求新知的教學活動中。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結合教學內容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猴王分餅”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歡吃猴王做的餅,有一天,猴王把3塊大小一樣的餅分給小猴們吃,它先把第一塊餅平均切成4塊,分給猴甲1塊。猴乙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王就把第二塊餅平均切成8塊,分給猴乙2塊。猴丙更貪,他搶著說:“我要3塊,我要3塊。”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塊餅平均分成12塊,分給猴丙3塊。故事講到這里,教師提問說:“同學們,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嗎?”學生們一個個興趣盎然,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說猴甲分得的多,有的說猴丙分得的多,有的說3只猴子分得的一樣多。到底哪只猴子分得的多呢?教師拿出教具(3塊大小一樣的餅),演示猴子分餅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和驗證后,得出結論:3只猴子分得的餅一樣多。這時教師說:“聰明的猴子用什么辦法來滿足小猴子們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同學們想知道嗎?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就清楚了。”揭示課題,導入新課。揭示“分數的基本性質”后,教師又引導學生討論:猴王是運用了什么規律來分餅的?如果小猴子要4塊,猴王怎么分才公平?如果要5塊呢?學生饒有興趣,踴躍地從情境中觀察、思考、發現并嘗試著解決問題,在愉悅的氛圍中,享受著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巧妙設問質疑”,挖掘學生思維潛能: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進一步思考,才會有所發現。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從“疑”開始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時時注意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如:講了運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數的近似值”后,我問:“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一位同學問:“11.395保留兩位小數,千分位滿5向前一位進1,9+1=10,這時百分位應該是0,根據小數的性質,0可以省略,等于11.4,為什么約等于11.40呢?”我及時肯定:“這位同學的問題提得非常好,你們誰能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課堂上頓時活躍起來,許多同學說出了各自的想法。這證明: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敢于讓學生質疑,才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只有學生的質疑,才能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學習的興趣,進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再例如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學過的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后展示梯形模型,再提問學生:“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這個問題引起了學生們的求知欲。他們聽到問題后,就自己動手操作,有的畫一畫,有的剪一剪,拼一拼,合作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學都能自己推導出計算公式,成績差的同學也在其他同學的操作、演說中學到了知識。小學生的思維打開了,數學學習興趣濃了,自主探索的愿望有了,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從而能夠在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三)“靈活練習”,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人的思維活動是由疑問引起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誘導學生自己提問,尋找問題答案進行獨立思考,調動思維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對于一道題,可以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和判斷中得到啟示:一題可以多變,多變中有不變。例如:甲數是90,乙數是30,甲乙兩數的積是多少?教學中,提示學生把已知條件“乙數是30”隱蔽起來,利用它與甲數的間接關系告訴,這樣使學生積極動腦得出①乙數比甲數少60;②甲數比乙數多60;③甲乙兩數之和是120;④甲數是乙數的3倍;⑤乙數是甲數的1/3;⑥甲數比乙數多2倍等。這樣教,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積極性,又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同時又從不同的方面說明問題的實質,使知識的前后聯系更加自然,也使學生思維適應多種變化,培養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還可以設計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個答案的練習題,對于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有很大益處。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練習題時,不宜讓學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數量,而要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思路,或運用不同的知識去解決,并且要找出簡便的解法。

篇(5)

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在課堂教學中的魅力較大,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過程中講故事容易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注意將數學問題穿插于故事中,應用故事教學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深刻記憶,這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回想、思考、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素養。

1.2發揮教育作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既能讓學生在故事中學到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故事寓意及人生哲理,在潛移默化中灌輸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的思想,幫助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更好地成長。

2故事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2.1注重故事的選擇

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故事,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故事對小學生的影響力巨大,須注意對故事的選擇。對小學階段故事的選擇,不僅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同時還要有利于小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及終身發展。例如《葫蘆兄弟》、《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這些故事中都含有與數學問題相關的數字,教師通過選擇這些故事應用于數學教學中,不僅與學生特殊的心理各年齡特點符合,同時也能幫助小學生分清善、惡、美、丑,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奠定良好的基礎。

2.2將數學問題融入故事中

講故事既然當做一種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學會有效將故事與教學進行有機結合,注意將數學問題融入到故事中。故事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數學問題融入到故事中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進行一年級加減法(10以內)的教學過程中,若簡單地對學生描述“2+5=7”或“6-3=3”,然后便要求學生記住,然而這種方法不能幫助學生理解,自然是很難記憶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應用講故事的教學方法,將這些數字融入到故事中,以加強學生的理解,便于深刻記憶。

2.3把握故事的講述時機

在教學中引入故事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但教師在應用這種教學方式時,應注重把握故事的講述時機。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故事時,應結合教學課程的進度,適當選擇講故事的時機,且不能占用一節課中大部分的時間甚至是整節課的時間來講故事。以免學生太過于關注故事,而忽略了學習。同時,數學教師還要學會靈活運用和變換故事,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與故事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安排該課時應運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或將故事結合其他教學方式(如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合作教學等)展開教學。而不是每節課都運用同一個故事、同一種教學方法,以免不能達到故事教學的目的。

2.4注意故事的創新性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故事時,可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及小學生的心理及年齡特征,對故事有所創新。如一些故事過于深奧、冗長,教師可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將故事進行整理、改編,最后轉化成一個簡短精湛、易于小學生理解的小故事。而有些故事則因其普遍被講授而失去了新鮮感,致使學生提不起興趣,難以達到故事教學的目的,教師則應注重對故事進行創新和改編,對傳統的故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篇(6)

學習興趣是學生渴求獲得知識、探索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注意力就會優先集中,認識就會敏捷而深入,情緒就會愉快而高漲,思維就會活躍而有創造性,行為就會持久而永恒。數學實驗教學是學生參與操作的探索過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使小學生的好奇、好玩、好動的天性得到滿足,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如我在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時,我設想在道北開一家“學生書店”,請同學們幫助老師設計書店,調查學生喜歡課外書的情況。在情境中讓學生展開實驗操作,現場寫下自己喜歡的書籍的名稱,小組合作統計出喜歡各類書的人數,并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比較出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畫“正”字的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制作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進行比較,從而清晰地知道其各自的特點。這樣,使教學活動在動態中進行,使兒童把外顯的動作與內隱的思維活動和諧地結合在一起,順應兒童好奇、好動的特點,集中了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了兒童學習的興趣。再如,我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面積的含義時,首先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文具盒的蓋面,數學課本的封面,課桌的桌面。然后比較文具盒的面與數學課本封面的大小,數學課本封面與課桌桌面的大小。再動口說一說面積的含義。在教學“面積單位”時,讓學生動手摸,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充分動手的同時,學會比較和測量面積。這樣,通過數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但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所學的知識,而且促使學生智力活動的潛力得到充分的啟迪、挖掘和發揮。

二、加強數學實驗教學,調動學生全員參與。

教育的本質在于參與,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教學中去,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的獲取知識。而使所有的少年兒童的智能得到充分發展,是每個家庭的期盼,老師的希望,社會的需要。數學實驗教學則能夠提供使每個學生達到他們可能達到的最高學習水平的學習條件。在數學實驗教學中,讓每個學生玩自己手中的學具,看你有什么發現,提到玩,每個學生都感興趣,無論他發現的結論是淺顯,還是深刻,都是他最真實的體驗和感受,都已充分調動了他的參與性和探究性。再者,有的學生理論知識不足,但動手能力較強。在實驗過程中,他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得到鼓勵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消除“數學難、學不好”的恐懼心理,萌發要學好數學的愿望,引發學習動機,使他們以學為樂,主動進取,提高學習效果。

三、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數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新穎性,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容易使學生在愉悅的情緒下實現由喜歡數學到努力學數學,再到刻苦鉆研數學的良性過渡。在每個層次的學習活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形成不斷進取、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實驗準備階段,指導學生自制教具、學具,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美感。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讓學生準備一個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和一個底6厘米、高3厘米的平行四邊形,從制作的情況看,有的學生是用廢棄的硬紙被做的,有的是用做手工剩下的色卡紙做的等等。

選用的材料,制作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都做的精致、美觀,把學習的熱情延伸到課外,又為實驗教學提供了物質保證。課堂上又通過自己的動手剪、拼,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獲得知識的全過程,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和創造的快樂,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廢物廢料,變“廢”為“寶”,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實驗過程中良好的實驗常規,教師的嚴謹態度,正確示范,巧妙點撥,質疑解難等,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首先使學生明確教具、學具不是玩具,懂得其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其次,對學具的準備要認真,運用要準確,收拾要及時,管理要妥善。培養學生自覺守紀,認真主動,勤于動手、動腦、動眼、動口的良好習慣,真正實現“省時、高效、低負”的教學目標。

四、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能否與他人協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能否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見等。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調、合作、共事的群體協作精神,日益顯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尤其是分組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如我在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我沒有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把全班學生分成了4人小組,每組商議選擇自己喜歡的學具,小組長分工,有的動手折,有的動筆記錄折出的分數,然后共同探究商議分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教師加以糾正和指導。最后形成規范的數學術語。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教師進行宏觀調空,耐心指導,對學生的實驗成果及時評比表揚。創設積極競爭的實驗情境,小組成員互相幫助,互相交流,共同進步,充分發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交流與合作,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協作精神,樹立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人生態度,克服獨生子女的高傲獨尊和對家長的依賴性強的弱點。

五、加強數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篇(7)

(一)積極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要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堂課。從備課內容上來看,首先要“備教材”。作為一門課的主講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深入研究教材,弄懂本門課程必須講授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及學科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然后編寫教案,這樣才能自如地駕馭好課堂。其次要“備學生”。近年來,由于普通高校的不斷擴招和招生政策放開等原因,許多學校已顧不上學生成績和素質,一再降低門檻,擴大招生數量,大批未被其他學校或高中錄取的自費生幾乎未經任何考核就“涌入”校園。這些學生大多基礎差,缺少主動性、積極性,加上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興趣、學習水平和能力,使“備課”工作成了許多教師頭痛的事情。為了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課堂,我認為作為教師要充分與學生交流溝通,這樣才能做到有目的、有方向,上課時就能很好的掌握節奏,駕馭課堂。

(二)注意掌握課堂教學環節

課堂教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彼此關聯,相互制約、影響,所以說課堂教學的每個細節都將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尤其是課堂的開端,可以說好的開端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教師要根據不同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開課技巧,創設良好情境,使學生盡快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例如,上課伊始,教師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登上講臺,在觀察學生的情緒及缺席情況的同時,要把自己對學生的期待及對教材的情感,盡快融入教學的情感中,使學生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并積極配合。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聽課情緒,控制課堂教學紀律。當發現有學生聽課注意力不夠集中時,可以借助語調的變化作出提醒和警示,或舉出一些富有情趣的實例活躍課堂氣氛,甚至可用隱含針對性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以此轉移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中的不合理現象消滅于萌芽之中,達到“無聲勝有聲”的目的。

(三)盡量采用現代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內容呆板、枯燥的黑板等工具進行教學的方法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方法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勞厭倦心理,影響課堂紀律。為改善這一狀況,作為教師必須揚長避短,盡量將一些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把文字、圖像、顏色、動畫等多種信息高質量、高速度地介紹給學生,并把一些問題轉變成互動圖像,以此豐富教學信息,化難為易,化枯燥為生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時,有些內容還可以重放。這樣,既讓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學生不易產生疲勞感,還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教學語言的應用

對于教師來說,語言是在課堂教學中駕馭教學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現手段,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使用好教學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一)使用激勵語言

在課堂教學上,教師對學生適當進行有益評價,用激勵贊美之詞可引起學生良好的心理反應,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從中受到教師語言的感染和啟發,這樣既能使學生以百倍的信心和飽滿的熱情去努力學習知識,又能發揮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要肯定學生在學習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在教學中的一切參與活動,二要客觀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通過積極實踐得出的一切結論,三要肯定和贊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探索活動。

(二)使用幽默語言

教學幽默是教師的教育機智與創新能力的展示,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在教學中,教師適時地幽默一下,對活躍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關系均有好處。如上課伊始,教師幾句幽默的開場白能很好地調節氣氛,創設出一種風趣動人的情境;上課之中,教師可運用幽默的語言來刺激學生的大腦,驅除學生的學習疲勞,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共同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具生命力,并在潛移默化下影響學生幽默性格的養成,激活學生創新的欲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幽默”的方法帶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激活學生創新的欲望,其課堂教學將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體態語言的應用效果

體態語言是教學活動中的無聲語言。當教師口頭語言不足以表達思想感情時,如能“形神”自如、“意音”到位地運用體態語言,使體態語言和有聲語言互相結合互相彌補,調動教學信息的組織和傳達,促進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進行心理活動,將能很好地促進教學效果。如課堂上出現學生聽課不專心、思想開小差等情況,教師可稍稍放下面孔或抿動嘴唇等來提醒學生注意,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也有益于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手勢是緊隨著口語和眼神而作出暗示和強化教學效果的一種力量,它既能示意肯定,也能擺手否定,還能表示一定的節奏和力度。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充分使用手勢動作的發揮和眼睛的神情,均可填補有聲語言的不足和空白,從而為教學增添藝術魅力。

三、把握課堂教學的情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把意外的小插曲轉化成寶貴的課程資源,學會為課程注入更多的活力和魅力,以達到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追求目標。

(一)理性對待學生的課堂錯誤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在課堂教學中,面對學生的錯誤,很多教師特別是女教師往往是自己被氣得亂了方寸,接著便毫不客氣地將學生訓斥一通。“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青少年的知識面不廣,生活閱歷不夠豐富,生理、心理還不成熟,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正確的人生觀,正是需要我們去引導、教育的時候。而學生的錯誤,正是直接反映學生行為習慣情況的生成性教學資源,教師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用理性的態度對待學生的錯誤,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并用智慧去化解、點撥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突破眼前的思維障礙,從而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發展。

(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基礎性因素,不同的師生關系和不同的課堂氣氛將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架起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是每位教師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本人認為,作為教師,應立足自身教書育人的本質,在教學中不但要對學生做到多觀察、多關心,努力成為學生的摯友,建立和諧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還要充分掌握每位學生的心態和壓力,并以教育啟發的方式,耐心熱情地替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覺得老師時時刻刻都在向自己無私地奉獻真摯的愛。與此同時,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可愛處,充分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鼓勵他們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更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不良習慣和行為,進行正面啟發誘導。總之,和諧的師生關系,離不開教師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情操。我相信,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持一顆包容、平等的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那么我們的課堂及師生關系就一定會更加的和諧、融洽。

篇(8)

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把教育評價分為三個方面,即三個緯度:認知緯度,情感緯度和動作技能緯度.而在這三個緯度中、情感緯度往往被忽視.情感教學心理學認為、良好的情緒使一個人的感知變得敏銳,記憶獲得增強、思維更加靈活,有助于內在潛能的充分展示、而不良的負情緒,則會抑制,干擾一個人的各種認知過程,使已有的能力也無法獲得正常施展教學中、還可引導學生為獲得某種成功而相互鼓勵.為師者應創設學生間為他人的成功而熱情鼓勵的氛圍,當一個學生在學習中取得某種成功,如出色地回答了一個問題,成功地創作、在課堂上有明顯的進步時,不僅受到老師,還受到同學們的贊賞,這無疑是積極情感的積累,不僅增進了學生間的友情、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幼兒的自我意識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很低,他們喜歡什么就要什么,心里有什么嘴里就說什么,所有的情緒、情感都可以從表情上表達出來,現實的情感是不需要用繪畫這種復雜的表現形式來表達的。但我在美術的領域中,不能缺乏情感教育,在兒童繪畫中,情緒與情感在兒童繪畫中起決定因素。在潛意識情感對兒童繪畫的中,兒童是畫他們感覺到的東西,而不是他們知道的東西,圖畫是兒童的情緒、潛意識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鏡子。只有在情感智慧的帶動下,才能深入地感受心靈的呼喚,激發幼兒繪畫創作的欲望積極評價,鞏固情感情是智力發展的催化劑。因此,情感激活在幼兒美術活動中起主要作用。

二、運用情感激活童心進行美術創作:

(一)從感受中得到表達再從感受中激活童心

人的心理活動不是單一的,是相當復雜的。由于我們大腦各種功能的整體發揮,感知、理解、想像、聯想、情感等活動此起彼伏、相互聯系、彼此促進,就形成了人的審美心理機制。如在《認識色彩》活動中:1.孩子們觀察各種顏色,體驗不同顏色的感覺。2.大膽表達。3.想一想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把它畫在心形里。4.說出自己對這種顏色的感覺。結果心的色彩五顏六色,孩子們說:橙色代表太陽下山的時候,天藍色是在海洋里游泳的感覺,土黃色代表緊張,黑色是大地,粉紅色感覺在雨中散步的浪漫。我問:“什么是浪漫呀?”“不知道。”雖然孩子對詞義不太清楚,但我們不能否認他的感覺與理解。

(二)從感受聯想到遷移表達激活童心

審美過程中的聯想和想像。審美過程當中,由于審美者面對的是很富有吸引力的、啟發性的一種美的形象,所以呢,會自然地喚起對事物的種種聯想和想像。這些聯想和想象是在對審美對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們反過來又會加深感受和理解。如在《情緒臉譜》美術活動中:1.引導孩子感受當時的心請,找一個表情去表現。2.把當時的表情與臉譜的畫面聯想在一起。3.遷移變化創作成各種各樣有趣的臉譜。雖然以成人的眼光看不出所以然,但孩子們能清晰地告訴我:這是奇怪、開心、氣憤等。這證明幼兒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與情感。

(三)以感覺反思表達誘導思維激活童心

在美術活動中運用情感智慧為激發點,不但能開拓藝術題材的空間,體現美術與情感的關系,有效激發幼兒進行美術創作,而且還有利于教師更好地關注兒童心理狀況,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因此,該研究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美術。在制作《賀卡》活動中:我們注入了這一思想:1.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讓孩子們感受往日親人對自己的關懷。2.想想自己是怎樣關心親人的?3.做一張心意卡表達對親人的祝福。結果卡上都寫滿了祝福語。

篇(9)

1.數學教師開展繼續教育的課程體系設計

繼續教育課程的設計一定要本著針對性,先進性,實用性。所謂的針對性就是要針對數學教師自身目前的實際情況以及職業要求,教學素質要求來開展繼續教育。所謂的先進性就是根據數學領域的相關最新知識,最新科研成果來對數學教師進行相關的教育以及進行必要的培訓。實用性是指繼續教育要使得數學教師能夠把自己所學到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通過自身轉換為切實的教學內容,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運用于實際教學中,而不是只具備理論知識,卻不能知道實際行動。另外,對課程的設計要有多樣化。即不能僅僅是注重于對數學教師的專業化知識的培訓。而是要綜合性的培養。在教學能力,教學方法,以及心理學,教師素質等方面都要開設相關的課程,對數學教師進行進一步的培訓。除此之外,計算機的相關技術應用也要注重起來。培養數學教師的相關計算機基礎應用能力,計算機應用及其語言等的操作,開設相關課程并進行相關實際性的操作應用。通過課程的設計來全方面的提高數學教師的綜合能力。也就是說,繼續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2.設計完備的繼續教育評價體系

繼續教育評價體系及對所進行的繼續教育效果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判定。這對數學教師的進一步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能夠在主觀上想象數學教師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因此,數學教師繼續教育評價體系的設計對于教育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必須設計科學的繼續教育評價體系。這一體系必須能夠綜合性的評價繼續教育的效果。這一體系也必須具備實,新,遠的特點。實,就是評價結果真實無誤,能夠對繼續教育的效果進行綜合性,準確性的評定。新,就是評價結果新穎,能夠更進一步的激發數學教師進接受繼續教育的熱情。遠,就是評價結果能夠具有一定的遠見。能夠對以后的繼續教育的開展有指導性的意義。

篇(10)

在教學中可以應用圖片,聲音,動畫呈現,內容具體體現很多歷史課本知識點,從而對于歷史達到非常透徹了解,可以汲取歷史智慧,增加歷史洞察力。歷史課堂的設立方式主要有幾個方面,聯系生活,借助實物,巧妙設問,扮演角色和多媒體教學等方法,為歷史教學增加生動性。相比傳統教學模式,數字教學更加重注的是歷史故事本身特點,搜集和歷史課程相互關聯素材進行情景設計,使得歷史數字教學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時不斷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二、歷史數字故事對于教育教學的巨大作用體現:

歷史靴子故事對于教育教學有著非常巨大作用,他作為一種新型情景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多元化教育,進行感情和智能多方面投入,使得歷史數字故事在課堂上更加生動,利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解決了請教教學中多智能發展不均衡問題,常見教學情景教學都是在學生已經具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綜合運用情景教學,更加強調的是實踐過程,注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史數字故事是將故事各種情景和表演相互完美結合,然后更好促進學生多元化智能開發和發展。歷史數組故事以文字,十五和音樂等形式為素材,以信息技術為平臺制定出富有創造性歷史故事教學模式。也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投入,增強學習主動性,使得學生在制作數字故事作品時候能夠自己動手,將所學投入到學習實踐之中,在生活中主動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相互寫作能力。激發學生情感投入,深刻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拉近師生之間距離,培養感情,相互交流和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上一篇: 專業技能論文 下一篇: 大學生時政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脚交在线 | 熟女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字幕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