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專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1: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審計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審計專業論文

篇(1)

2.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根據調研的情況,目前企業有關會計類的崗位主要以下幾個,每個崗位具體的能力要求如表3所示。

3.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分析(1)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江蘇省從2014年開始一年組織兩次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進行一次。考試科目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三門課程,均采用計算機考試(三科連考),另外,珠算五級按照《全國珠算技術等級鑒定標準》進行。對于企業而言,在招聘會計人員時,一般都要求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這是會計專業畢業生的敲門磚,所以這個資格證書相對于會計與審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所設計的考試科目在我們現在的人才培養方案中都有安排,但是,在課程的設置時間上應該作適當調整。就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通過率還不是很高,每年江蘇省的通過率基本在30%-40%,所以,將這個證書作為會計與審計專業學生畢業必備的技能證書似乎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江蘇省的會計從業資格證考試從今年開始為一年考兩次,這樣我們學生考試通過的比例會有一定幅度提高。(2)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證書(會計職稱考試)目前,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分為初級資格考試和中級資格考試。報考參加會計專業技術初級資格考試的人員,除了具備基本條件(會計從業資格證)外,還應具備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以上學歷。考試科目為《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我們的學生在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后書就可以報考初級資格的考試,對于會計與審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憑借學校里的專業知識還是可以應對初級職稱考試的。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對于會計與審計專業畢業的學生來說要工作滿5年才能報考,所以,我們應該在校的時候,讓學生把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相關科目: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這三門課程學扎實,以備將來的中級職稱考試。

二、調研結論

(一)培養目標調查顯示,高職院校應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強實踐能力、滿足基層需要的中級應用型財務會計人員。定位于中小型企業各會計崗位直至會計主管;應能熟練進行會計信息處理,熟悉相關的會計法規、會計制度、中小企業稅收籌劃。

篇(2)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性戰略問題,環境審計作為綜合性的經濟監督手段備受人們關注。

1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現狀

實踐中,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工作的功效不大,推動力空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環境審計依據不足

環境審計依據既是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審計組織開展環境審計的前提。雖然新審計準則中已有《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631號——一財務報表審計中對環境事項的考慮》,但其僅僅是在注冊會計師進行會計報表審計時對環境事項考慮所進行的規范,而且其完善程度和適用性還有待驗證。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出一套被認可的環境審計準則。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會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而較少開展環境審計業務。

環境審計的開展要求被審計單位如實記錄和反映其環境管理的情況,提供完整的環境會計信息。然而,我國至今未建立環境會計,造成環境信息的確認、計量、披露缺乏統一的標準,環境信息披露產生隨意性。因此,盡快建立環境會計規章制度,制定統一的環境會計報告準則,規范環境會計核算對象及報告形式,并使環境會計核算盡快付諸實施,才能為環境審計奠定良好基礎。

1.2缺乏專業環境審計團隊

環境審計對審計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審計人員除了要有所需要的審計專業知識外,還要求具備社會學、工程學、環境學、環境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等方面的知識。目前,會計師事務所中現有的審計人員絕大部分是財會、審計專業或經濟類專業畢業的人員,未全面涉及環境審計,而環境審計的專業性、技術性很強,不同于一般的財務收支審計和經濟效益審計。隨著環境審計業務的進一步拓展,環境審計中需要大量的專業環境審計人員。因此,缺乏專業環境審計人員也是當前阻礙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因素之一。

2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必要性

1992年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ICA)了一份題為《環境審計和會計職業界的作用》的研究報告,指出注冊會計師在未來環境審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我國社會審計而言,積極開展環境審計也是很有必要。

2.1有效滿足環境審計信息的需求

信息不對稱使社會公眾對企業提供的關于受托環境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持有謹慎的懷疑態度。這些信息又是評價企業環境責任所必需的,需要對這些信息的可信程度進行鑒證。因此,社會迫切需要關于環境審計信息的中介服務,會計師事務所的作用突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為社會公眾提供環境鑒證信息的需要。

社會公眾為了正確區分環境責任履行情況不同的企業,以便在資本市場和商品市場上進行差別對待,促進社會受托環境責任的履行,需要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有關信息進行鑒證。從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本質特征和職業道德來看t由于這一中介組織的“第三者”身份,在業務處理時能夠比較獨立、客觀、公正地從事環境審計服務活動,使確認的環境信息有較高的誠信度,比較容易被信息使用者接受。

(2)為企業提供環境審計信息服務的需要。

企業忠實地履行了受托環境責任需要注冊會計師對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審計,以提高企業所公布信息的可信程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公眾形象。企業為了從資本市場上籌集所需的資金,會盡力披露一些投資者關心的有利的環境信息。為了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就需要聘請社會審計機構進行審計,這是獨立環境審計產生的內部動因。

2.2拓展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業務的需要

目前,注冊會計師行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在競爭中,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任務不是在有限的市場份額中如何分得一塊大“蛋糕”,而是如何共同把“蛋糕”做大。注冊會計師及會計師事務所應積極拓展審計業務,增加盈利渠道,從而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環境審計是審計的一個新興領域,環境保護和環境管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繼續存在,環境審計也會成為審計學中一個長久存在的分支。2.3確保受托環境責任的有效履行

環境責任的存在,在相關的主體中形成了委托人與受托人的關系。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受托人有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從事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而委托人也可能出于某種目的而隱瞞真實信息,結果使受托環境責任得不到全面有效履行。由第三方專家獨立地檢查和評價受托環境責任的履行情況和結果,既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促使受托人盡職盡責履行受托責任,又可以大大提高受托人出具環境審計報告的可信度,增強信息的有用性。由此可見,會計師事務所憑借其獨立第三方身份,為確保受托環境責任的全面有效履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促進會計師事務所開展環境審計的措施

社會推動力空缺成為社會審計在環境審計領域發展的障礙,通過一些有效措施減少阻礙因素,能夠更好地促進社會審計在環境審計中的作用發揮。具體來說,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參與和開展環境審計的措施和建議主要有:

3.1規范環境審計執業評價標準

當務之急是盡快制定、健全環境審計執業規范和評價標準,對環境審計的內容、范圍、方法、報告等做出規定,使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師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加快建立環境會計

環境審計要求被審計單位如實記錄和反映其環境管理活動的情況,提供完整的環境會計信息。然而,當前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的發展水平與環境審計的要求嚴重背離。因此,我國需加快建立環境會計,同時加快環境會計在企業中的實施。一方面,要盡快制定統一的環境會計準則,給會計人員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應采取其他鼓勵措施,鼓勵企業對經濟活動中的環境成本、環境負債和環境效益進行確認、計量和披露,促使環境會計的實施。

3.3提高環境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環境審計的技術性、專業性和綜合性很強,其難度和廣度對審計人員的素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會計師事務所可以聘請環境事項專業知識顧問。也可以鼓勵其成員取得注冊環境審計師(CPEA)資格。此外,會計師事務所應重視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環境學及相關知識培訓,重視吸納環境學、工程學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建立起一支結構優化、高素質的環境審計隊伍。

篇(3)

2.建立產品審計專家制度體系產品審計專家制度研究的內容和重點,主要包括商業銀行產品的的風險控制審計、合規性審計和效益審計。產品審計專家的基本職能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職能。產品審計專家需要全面熟悉和掌握商業銀行產品的業務合作系統、操作流程以及內部管理制度。二是產品審計職能。產品審計專家要善于將產品審計研究的新成果用以促進產品的穩健發展。三是培訓職能。產品審計專家要不斷總結和完善產品審計方法,及時做好產品審計培訓工作。產品審計專家項目設立的基本原則是以審計人員職業發展為基礎,以審計事業發展為目標。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明確產品審計專家任職資格,落實審計專家的考核評價等。

3.建立專業的審計監督責任體系建立專業的審計監督責任體系需要我們把審計監督責任制落實到位,充分實現審計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專業審計監督責任體系的建立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立專業化審計監督責任體制,需要建立審計責任文化支撐體系、審計責任文化建設平臺以及責任體制,仔細落實每個審計管理環節和個人。二是建立合理的審計責任鏈,主要是建立總行和分行審計部的審計監督體制,建立轄區里的專業化審計監督責任制以及建立現場的審計責任制。在進行責任制的過程中,要仔細落實相關專業審計監督職能,組織開展專業風險評估,做好對審計監督責任制的完善工作。三是完善審計責任考核評價體系。要實現審計責任考核評價體系的完善需要我們完善審計責任追究制度和建立審議復議制度,確保審計監督體系的質量和效果的體現。

二、加強審計專業化管理的對策

1.落實風險導向審計原則風險導向審計原則主要針對的是審計環境的適應性、審計目標的變化以及彌補審計期望差距而提出的。商業銀行的風險導向審計主要包括財務風險導向和合規風險導向,風險導向審計使監督過程更加具有持續性和周期性的特點。

2.構建專業化的審計體系,實現信息審計專業化管理實現信息審計專業化管理是構建專業化審計體系的基礎。構建專業化的審計體系需要重點研究以下三個管理系統:第一,專業化審計信息管理系統。審計信息作為管理系統重要的審計資源,需要與審計信息數據庫有效的連接,并根據審計專業化管理的需要,建立審計信息庫,為審計專業化管理提供支撐;第二,專業化審計支撐系統。該系統作為重要的審計工具,具有強大的審計功能,運用該系統能夠增加專業信息產品的審計量,并以此提升專業化的審計水平;第三,專業化審計評價系統。加強專業化的審計評價系統建設是促進審計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專業技術的檢測以及相關審計專家的評價和理論研討,提高對專業化審計技術與質量效果評價的準確性,要組織審計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鼓勵審計人員研究專業的審計技術,以提高風險識別和預測能力。

篇(4)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由中央財政預算安排了大量的企業發展資金,有力促進了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審計發現,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在項目申報、資金管理、績效評價等方面存在虛報騙取、擠占挪用、缺乏完善績效評價體系等方面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如何加強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的審計,筆者談談如下的看法。

一是要從項目申報真實性入手。項目申報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是否存在有無不符合條件的企業或已關閉停產的企業,用已過期的機構代碼證、排放污染物許可證、未年檢的工商營業執照等證照或通過偽造、變造、捏造材料、出具虛假證明獲取中央財政資金的行為。審計時可查閱企業申報材料、核實企業財務報表、生產數據,延伸調查工商局、環保局、稅務局、供電公司、供水公司等部門和單位。

二是要從資金投入流向入手。首先要關注企業發展資金是否撥付到位,有無滯留、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或用專項資金平衡預算或其他不按照規定范圍使用資金的現象。審計時可查閱財政年度結算表、指標賬及財政系統上下往來賬;其次審查下撥資金的實際用途,是否按申報材料中規定的范疇使用,有無先按正常渠道下撥再通過企業“轉圈”返回或者虛開發票套取資金的現象,以及是否存在資金審核部門通過下屬機構以評估、服務等名義向企業亂收費亂攤派等問題。可通過審計承建企業的項目資金帳與申報資料核對來發現問題,根據資金流向延伸相關部門和個人,必要時還可以向開戶銀行詢證、核實,發現疑點一查到底。

三是要從項目實施績效情況入手。審計時要調查獲取資金的項目承擔單位管理、使用專項資金的成效情況,看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有無因可行性研究不夠、決策不當、管理不力等原因造成損失浪費等問題;有無因配套資金不到位、地方政府和項目承擔單位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已列入規劃或批準轉產的項目難以啟動或未按期完工,以及未正常運營等問題;有無不按資金安排順序使用資金,導致職工安置不到位,引發社會穩定的問題。

四是要從嚴肅政紀法紀入手。在對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審計中,若發現資金在投入、運行、建設中存在通過偽造、變造、捏造材料等手段,內外勾結套取財政資金的違紀違法問題,除給予必要的經濟處罰外,還要移送有關機關追究黨紀政紀責任,觸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篇(5)

哲學認為,社會是由人構成的一個有機統一體,人和社會相互依賴、共同存在。因此只有當人和社會處于相互融合、彼此協調的狀態下,人和社會才能實現共同發展。這就要求教育既要有利于人的發展,又要有利于社會的發展。首先是立足于人的發展。近年來,人性化教育的提出是相對于制器化教育而言的,它站在社會發展的高度去關注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以人的發展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仔細審視我國的高等教育教學,由于受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的影響,在強調基礎性的同時,也逐漸強調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實用性而注重促進學生職業定向性發展,這在有意無意中已經弱化了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致使培養出的學生被有些用人單位稱為“跛足人”“半個人”,這與教育的終極目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背道而馳。因此,專業課程教學關注社會與關注個人并重,并將關注個人置于前提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和社會的和諧、共同發展。

科技和人文是兩個性質不同而又相互聯系著的領域,代表著人類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表現出兩種不同的精神。二者雖然研究對象不同,所用方法也有差異,但他們在追求真理、對未知世界孜孜探求的精神方面是一致的,都要求客觀、公正、真善美統一。人們要探求包括技術和人文兩種因素在內的整個社會生活,就必須從不同角度和層次來進行。對于正在為社會生活作準備而受著專業教育的學生更是如此,缺少了“技術”的教育稱不上是專業教育,沒有“技術”的學生也不是專業教育下的合格學生;而缺少“人文”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缺乏“人文”的學生更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專業教育中專業課程的對象是由科學技術轉換成的另一種形式――專業知識與技能,教育教學的對象是人,當以科學技術為對象的專業課程作用于以人為目標的教育教學時,專業課程就應成為一種育人的精神文化、一種富有人性的有助于人的發展的載體及其現實表現。因此,專業課程中的人文意蘊與教育教學的人文本質共同決定了人文精神與學科課程的結合成為必然。

哲學認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那么,在教育教學中同樣如此。教育,面對的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有精神世界的人,不是材料,不是動物,更不是機器人。無論何種教育,它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構建人的精神世界,它的最終目標就在于“成人”。大學中的專業教育也必須復歸于“育人”這一本位:只能是“育人”,絕不是“制器”[1],絕不是一切形式的只重視做事的急功近利。也就是說,專業教育教學應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讓關心人、尊重人、重視人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其中,給予學生自由發展、發揮和創造的空間,充分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心理學基礎

心理學的一個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就是要從人的心理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心理積極性。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6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以馬斯洛、羅杰斯等人為代表,人本主義心理學既不贊成精神分析心理學把人當作精神病患者來研究,也不同意行為主義把人當作動物或機器任憑外在環境的左右,它扭轉了心理學的非人化的傾向,研究健康人的需求、情感與理想、價值與尊嚴、潛能與創造性、自我實現等。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成長源于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所謂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對于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種使他的潛能得以實現的傾向”,通俗地說,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一個人能夠成為什么,他就必須成為什么,他必須忠于自己的本性”[2]。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得有機體的潛能得以實現、保持和增強。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這種自我的壓力,“人按照他自己的本性(自我實現的需要)表明,有指向越來越完善的存在,有指向越來越努力實現這種完善的趨向”[3]。人格發展的關鍵在于形成和發展自我,自我的正常發展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無條件的尊重和自尊。將這種要求貫徹到教育教學中,就是把學生看作一個有目的的能夠選擇和塑造自己行為并從中得到滿足的人,而不是看作機械的刺激――反應聯結的總和。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潛能是自我實現的,而不是教育的作用使然,因此,在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問題上,他們認為,雖然“人的本能需要一個慈善的文化來孕育它們,使它們出現,以便表現或滿足自己”,但是歸根到底,“文化、環境、教育只是陽光、食物和水,但不是種子” [4],自我潛能才是人性的種子。他們認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個安全、自由、充滿人情味的心理環境,使人類固有的優異潛能自主地得以實現。

由此可見,人本主義心理學在研究對象上強調對人類自身、人的本性的研究,其理論體系體現著強烈的人文精神。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其實就是堅實地建立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基礎之上的,是其理論和方法的具體貫徹和應用。更進一步說,人本主義心理學作為教育教學的理論基礎,從教學方法的角度來看,它昭示著教師在構建教學方法時,要立足于整體的人,立足于人是一個知、情、意并重的生命個體,從而弘揚人的價值,捍衛人的尊嚴,實現人的潛能。

教育學基礎

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學基礎是人本主義教育。人本主義教育是在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直接影響和作用下形成的一種教育思想,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發展人的潛能和樹立自我實現觀念,主張教育是為了培養心理健康、具有創造性的人,并使每個學習者達到具有滿足感與成就感的最佳狀態。具體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人本主義教育思想的前提是承認人的價值。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培養人的活動是教育的基本活動。毋庸置疑,教育者首先要樹立教中有人,為人而教,因人施教的理念,把每一個學習者都當作具有他自己感情的獨特的人看待,而不是作為給予某些東西的物體。學習者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應該是服務于生命與生活的,所以教育必須促使“完美人性的形成”和“人的潛能的充分發展”,即人的“自我實現”。如果教育“目中無人”,認為學生是教育的工具,是被動“盛裝”知識、填充技能的“容器”,這就違反了教育學的原理。

第二,人本主義教育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觀是“人格心靈的喚醒,學習如何學習”。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是一種強調以自我為核心、強調人的自我實現的教育理論。它認為,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等人格心靈“喚醒”,使教育真正回到原本意義上去,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目標不是知識淵博的人,而是具有獨立判斷、具有獨特個性的人,因此,要重視學習如何學習,即對學習過程的學習。

第三,人本主義教育思想下的教育內容觀是“有價值的知識”。人本主義教育認為,最重要的學習內容是對人有價值、有益的技能和概念的學習,是對人發展有用的知識的學習,是有意義經驗的掌握。因此,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體現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學生自我實現的要求,選擇學什么及如何去學。

第四,人本主義教育在教學方法上側重情意的發展、創造力的培養、經驗的學習及感受性的訓練,倡導創建一種積極的充滿人情味的師生關系和校園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展露個性、發展人性。那么,在實踐中,具體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旨在促進情知協調發展的方法――合成教育;旨在促進道德觀念形成的方法――價值澄清法[5];旨在培養人際交往技巧的方法――人際關系調適等。

社會學基礎

教學過程具有顯而易見的社會性[6]。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從教學的形態起源來看,教學起源于人類的交往活動;從教學的形態存在看,教學是一種特殊的交往形式,它有著特殊的交往目的即學生的發展、特殊的交往內容即經過選擇的人類文化精華、特殊的交往主體即教師和學生、特殊的交往方式即教材這一文化中介;教學這種特殊的交往以對話的形式表現出來即成了師生間的“我――你”關系[7]。也就是說,師生交往,它以知識的傳播和思想、情感的交流為基礎,以師生之間發生依賴性為特點,以對師生雙方及他們之間的關系產生一定影響為結果。

在社會發展和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下,教師角色和學生角色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對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給予重新定位。應該承認,今天的教師作為“學者”其品質在弱化,作為“引導者”其品質在加強[8],他們的重要任務是使學生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引導學生把目光延伸到社會和自然。“引導者”的定位,要求教師運用技巧和策略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將學生作為平等的個體來看待。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而學生的角色可定位于“自主學習者”,在教師的引導和關懷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主體而存在,形成屬于“自我”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學習者。這樣定位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真誠的交往、對話和溝通,這其中,情感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若教師以自己理智的愛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學生就視教師如同自己的父母,教師和學生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引導學生的進步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這種基礎向專業課程教師展示了一條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實施途徑,每一個專業課程教師都應責無旁貸地肩負起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并重的使命,為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而盡心盡力。

參考文獻:

[1]李軼芳.盛則俱盛 衰則俱衰――訪楊叔子院士.劉獻君 主編.專業教學中的人文教育[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3:6.

[2]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北京:華夏出版社, 1987:53.

[3]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4] 馮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易莉.西方德育“價值澄清法”之借鑒[J].思想教育研究, 2004(3).

篇(6)

 

學號

 

導師姓名

 

職稱

 

課題名稱

 

序號

評審項目

指       標

滿 分

評 分

1

報告內容

思路清晰;語言表達準確,概念清楚,論點正確;實驗方法科學,分析歸納合理;結論有應用價值。

40

 

2

報告過程

準備工作充分,時間符合要求。

10

 

3

創    新

對前人工作有改進或突破,或有獨到見解。

10

 

4

答    辯

回答問題有理論依據,基本概念清楚。主要問題回答準確。

40

 

答  辯  總  得  分

 

 

答辯委員會(小組)委員(簽字):

                                   

                 

 

 

 

年   月   日

答辯委員會(小組)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答辯記錄

序號

答辯成員所提問題

學生回答情況

1

 

 

2

 

 

3

 

 

4

 

 

5

 

 

6

 

 

7

 

 

8

 

 

9

 

 

10

 

篇(7)

審計實訓論文參考文獻:

[1]林克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審計實訓校本課程開發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7).

[2]彭東生,袁紅萍.高職會計實訓與審計實訓教學的無縫對接[J].財會教育,2013,10(20).

[3]李巖,楊粲.高職院校審計實訓教材開發的實踐研究[J].全國商情,2013(10)75-76.

[4]繆喜玲.審計實訓教學研究[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6(28):72-74.

[5]羅立立,吳奇峰.淺談案例教學在高職審計實訓課程中的應用[J].改革與開放,2010(7).

審計實訓論文參考文獻:

[1]馬春靜.審計模擬實訓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2]梁冠華.審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信息,2008,(06).

[3]劉崢,范瑩瑩,蔡文芬.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1,(22).

[4]夏艷姝.審計專業實訓教學體系優化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0).

[5]李巖,梁平,李航.高職院校審計實訓校本課程開發探析[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2,(19).

[6]陸迎霞.綜合性設計性實訓項目建設研究——基于會計學專業審計實訓課程[J].國際商務會計,2012,(06).

[7]繆喜玲.審計實訓教學研究[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3).

[8]夏艷姝.審計專業實訓教學體系優化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0).

審計實訓論文參考文獻:

[1]汪燕芳.審計案例教學模式探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1).

[2]葉江虹.案例教學在審計課程中的創新實踐[J].會計之友,2011(3).

篇(8)

大學成人高等教育畢業設計(論文)要求",但在寫作目的,選題等方面,應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畢業設計(論文)的目的

1.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的能力,探討會計,財務管理前沿理論問題;

2.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并

解決財務,會計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和業務素質.

〖BT1〗二,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

1.論文選題應盡量理論結合實際,達到能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會計實踐中的問題;

2.應注意選題的創新性,題目應盡量避免與往屆重復;

3.選題的難易程度,工作量應適當,避免過于簡單,達不到本科畢業論文要求的工作量;

也盡量避免難度過大,影響完成質量;更應避免選題面過寬,過大,無法縱深探討.

以下論文寫作方向和題目,可供大家在選題時參考:

1.標準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2.目標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3.責任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

4.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

5.企業成本控制體系的建立

6.企業責任成本管理問題研究

7.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問題研究

9.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問題的實證研究

10.激勵股票期權理論及應用研究

11.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行為與動機

12.資產減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13.企業重組的會計問題研究

14.上市公司會計報表信息質量管理

15.企業兼并中的財務分析與財務決策

16.企業財務控制機制研究

17.企業激勵機制的建立

18.企業并購的會計處理方法研究

19.企業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資本結構理論與應用研究

21.優化企業資本結構的實證研究

22.激勵和約束機制在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

23.集權式財務管理體制在企業中的應用

24.分權式財務管理體制在企業中的應用

25.會計準則的國際比較

26.企業財務網絡化管理研究

27.企業成本核算系統設計

28.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設計

29.會計會計報表系統設計

30.計算機會計學中總賬的設計分析

31.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2.獨立審計質量控制

33.會計師事務所的質量管理

34.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5.獨立審計風險的實證分析

36.審計風險及防范的實證研究

37.網絡經濟條件下的審計模式研究

38.電子商務下的審計風險及控制

39.人力資源會計研究

40.環境會計理論研究

41.債轉股問題及對策研究

42.風險投資問題研究

43.商業銀行貸款資產管理

44.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研究

45.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研究

46.集團公司內部審計問題探討

47.企業對外投資財務控制研究

篇(9)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2008年“推進內部審計轉型與發展研討會”上指出,現代內部審計是部門、單位企事業組織的“免疫系統”,是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必須以“強管理、防風險、促發展”為己任財務論文,積極探索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要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推動內部控制建設、強化風險管理的重要職責。這給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定下了基調。高校審計部門作為現代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高校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的重要職責。目前,各高校審計部門所從事的業務工作大都是“事后審計”、“秋后算賬”,沒有體現出審計監督所應有的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高校內審工作需要切實轉變傳統的審計觀念,改變以往“要我審”的模式,將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樹立“防范勝于糾正”的理念,提升高校內審工作的前瞻性,提出多角度全方位的建設性意見,為決策層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財務論文,為學校發展提供更優質的監督和服務。

一、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內涵體系

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更加注重預防”要求在審計工作的具體運用,是把事后審計變為事前、事中審計,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內涵,本文認為可以結合科學有效的方法加以剖析。

(一)從系統論角度豐富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內涵。

一個系統是由各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個體集合形成的整體。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一項具有復雜性、前瞻性的系統工程。其一、從系統所處的環境出發,一個動態的系統必定與它所處的系統環境有著結構性的聯系。劉家義審計長2008年3月提出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觀點之后,全面審計系統積極響應,許多審計創新理念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種審計轉型大趨勢環境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是踐行審計“免疫系統”理念,推動審計工作轉型必要途徑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其二、從系統的整體性出發,審計人員必須從審計項目的各個側面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進行系統化動態化研究分析財務論文,包括:審計的戰略目標、影響審計項目的內外部關系、被審計部門內控制度的相互作用等。

(二)從控制論角度強化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監督。

控制論是信息交換過程中原因與結果不斷相互作用以完成共同目標的過程控制,一個完整的控制系統必須包括三個要素:導向器、檢測器以及矯正器。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相當于導向器和檢測器,側重于事前、事中控制,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預防功能和揭示功能。在高校內部審計過程中,當控制主體(審計人員)將獲取的控制信息(審計證據)傳達給被控制對象(被審計項目或被審計部門)時,其實也就是起到了一個行為修正的作用,即相當于控制系統中的矯正器,同時也發揮著審計“免疫系統”的抵御功能。

(三)從信息論角度暢通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渠道。

為了全面清晰認識高校教育系統經濟收支、專項資金管理、教育資產安全完整等情況,必須加大高校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在改進審計手段和提升審計效能的基礎上,暢通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所必需的信息渠道財務論文,充分運用0A審計辦公系統和AO審計現場實施系統對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聯動審查,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強的信息傳輸、信息獲取、信息篩選、信息處理、信息儲存的動態高校內審路徑。

二、當前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的主要制約因素

審計“關口前移”是審計方式創新的結果和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延伸論文參考文獻格式。從工作實踐上看,高校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取得了卓著的工作成效和良好的社會評價。但是,近年來,很多高校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新建項目、維修改造項目明顯增多,物資設備采購規模不斷擴大等等,現有的審計理念、審計獨立性、審計方法、審計手段以及審計范圍已經無法完全適應高校快速發展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具體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關口前移”的認識不足

高校內審人員樹立“關口前移”審計意識淡薄,僅僅著眼于問題的解決辦法財務論文,沒有立足于促進機制建設,通過與其他部門協作共同管理學校。并且高校內審工作側重于行政監督,“事后糾弊”或“事后問責”,沒有真正擔負起為高校健康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的職責。目前,高校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完善和高校治理權力過分集中,客觀上阻礙了高校內審工作“關口前移”的運用。在實際工作中,主要表現是:審計立項主觀性較強,審計風險管理及質量控制不力,業務工作流程存在一定隨意性,缺乏各個環節規范的文本等等。

(二)內部審計范圍比較狹窄

由于我國內部審計工作起步較晚,發展較慢財務論文,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內容大都停留在財務收支審計、基建(修繕)工程審計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等方面,內部控制審計、管理審計、專項資金審計、效益審計基本上沒有開展,影響了我國高校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展。

(三)內部審計工作手段落后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經濟活動記錄已面向電子化、數字化和無紙化的方向發展,會計技術為了跟隨市場經濟的知識化、信息化的步伐,很多企事業單位已經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然而,在會計電算化信息開發時代,我國的審計電算化卻相對滯后,許多審計人員還停留在紙質賬本審計階段,對計算機審計技術掌握不夠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我國高校內部審計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尤為突出。

(四)內部審計人員質量不足

隨著高校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資源快速建設和不斷引進財務論文,許多高校已經實現了校園網絡一體化和,那么這就需要相配套的先進科學管理技術方法和高素質信息化管理人才。但從目前看,有很多高校內部審計人員不能從傳統的審計手段中解放出來,信息技術知識缺乏、跟不上高校信息化建設對人才的需求。

三、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關口前移”的基本思路和具體做法

高校實行內部審計“關口前移”,就是要實現四個轉變:在指導思想和工作定位上,實現由注重結果到注重過程、由注重監督到注重監督與服務并重的轉變;在審計內容上,實現由單純財務領域的差錯防弊到注重改善經營管理的轉變;在審計方式上,由單純基建(修繕)工程結算審計到全過程跟蹤審計、由領導干部離任審計到任前或任中審計的轉變;在審計手段上,實現由手工操作向計算機審計、網絡實時審計的轉變。

(一)加快審計理念轉變速度

在審計中,既注意對結果的審計,更注重對過程的審計財務論文,實現由注重治標向重在治本的轉變、由查錯糾弊向風險型審計轉變;以加強控制、防范風險為目標,重點關注內部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性的審計和評價,查找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在促進高校內部管理中的建設性作用。

(二)拓寬內部審計覆蓋領域

除了開展基建(修繕)工程審計、財務收支和預決算審計,以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外,每年可以按照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效益審計。同時,要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原則,將高校經濟活動全部納入審計范圍,特別要注意從未審計或長期未審計的單位,做到不留死角。

(三)實施審計方式創新工作

由事后審計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審計并重轉變財務論文,建立以“事前審計為基礎、事中審計為重點、事后審計為保障”的審計方式,實現對審計項目的動態管理和監督,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在防范和控制風險中的積極作用論文參考文獻格式。比如,基建(修繕)工程領域推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實現工程項目全程審計與建設工程同步,對工程建設的立項、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竣工結算等全過程經濟活動和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服務和監督;針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建立起“以任前、任中審計為主,兼顧離任審計”的審計模式,堅持有離必有審,先審后離,先審后任財務論文,把審計評價作為任免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

(四)加強審計手段創新能力

篇(10)

二、畢業論文(設計)可選擇三種類型:

1、畢業論文:結合專業特點和實際工作內容選擇適當題目,進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觀點,得出結論或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建議。

2、方案設計:對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某一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較完善解決方案或制度設計。

3、調研報告:對與本專業相關的某一社會狀況,進行調查研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說明。

注意:無論哪種類型,都必須結合自己所學專業知識和實習工作崗位,最后成果要求對本單位工作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或對某一領域工作具有一定理論指導作用。

三、可選擇的指導老師信息

教師姓名

聯系電話

五、提醒

1、項目、提綱和文稿完成后及時以電子文檔發給指導教師,接受指導教師的指導并在指導教師要求的時間內補充、完善。畢業論文(設計)(字數在3000字以上),要求結合實習單位和實習工作實際,主題突出,思路清晰,觀點明確,語言流暢,結構嚴謹,分析現象探索實質,發現問題找出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改進措施。

  2、學生與指導老師雙向選擇;

  3、論文題目僅供參考,具體請與指導老師商量溝通后定題;題目選定后,報經系上同意后最多可以改動一次。

  4、選定指導老師后,非報經系上同意,不得隨意變動;

  5、請每位同學積極按時完成各階段任務,凡有未及時完成的,警告一次,相應成績降低一個等級,但仍需在15日內補齊;出現第二次,取消成績。

6、如果不按規定時間完成論文寫作步驟,或者在論文寫作中不認真寫作、敷衍了事,指導老師可以拒絕繼續指導論文寫作。

  7、超過論文定稿時間一周,仍未定稿者,視為論文未通過,畢業論文(設計)成績為不及格。

六、參考題目

(一)畢業論文參考題目:

接合工作實際與指導老師共同確定,也可參考以下題:

會計部分

1、 會計假設的歷史演變及其未來發展

2、 談談會計國際化問題

3、 略論我國會計模式的構建

4、 論知識經濟時代會計重心的轉移

5、 淺談人力資源的計量方法

6、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會計職能的轉變

7、 淺談市場經濟與會計的服務職能

8、 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的特殊性

9、 從虛擬公司的興起談會計主體假設

10、 論環境會計主體的內涵及表現形式

11、 從會計環境的變化看我國實證會計范式的發展

12、 淺析實證會計理論

13、 論知識經濟下無形資產的本質特征及管理

14、 淺論人力資源會計

15、 論21世紀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面臨新的挑戰

16、 論會計控制對象──受托責任的完成過程和結果

17、 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基礎及其確認與計量

18、 試論會計方法的選擇和應用

19、 構建宏觀會計與戰略會計的初步設想

20、 論穩健性原則在會計中的運用

21、 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

22、 淺談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核算方法

23、 切實加快傳統會計教學模式改革

24、 中國傳統會計文化的若干特征

25、 淺析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中的確定

26、 知識經濟與會計創新--人力資源、無形資產會計理論的探討

27、 芻議權責發生制

28、 試論會計信息的失真

29、 論商譽及其會計處理

30、 初探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平行、互動關系

31、 淺談我國會計服務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

32、 虛擬公司對傳統會計的挑戰

33、 會計學與法學的邊緣學科探析

34、 知識經濟對會計報告模式的挑戰

35、 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識別與防范

36、 虛假會計信息探源與對策

37、 衍生金融工具對會計理論的挑戰

38、 會計國際化的新格局及我們的對策

39、 淺談經濟業務對會計等式的影響

40、 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1、 會計在防范金融風險中的作用

42、 淺議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

43、 會計信息本身的局限性及其對策

44、 證券市場發展對會計的影響

45、 我國會計現代化的哲學思考

46、 關于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探討

47、 試論我國的會計準則體系

48、 試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49、 非貨幣交易會計問題研究

50、 現代企業治理機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

51、 資產減值會計問題研究

52、 關于無形資產會計問題研究

53、 會計報表附注與表外信息問題研究

54、 機構投資者與委托投票權競爭研究

55、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公司治理問題

56、 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財務管理部分

57、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實證研究

58、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問題研究

59、 上市公司財務治理問題研究

60、 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問題研究

61、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研究

62、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63、 企業重組與并購財務問題研究

64、 財務風險評價體系構建研究

65、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體系

66、 企業獲利能力評價體系

67、 企業財務危機預警體系

68、 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研究

69、 企業/企業集團財務政策研究

70、 企業/企業集團投資政策研究

71、 試論企業價值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72、 企業并購與重組的風險研究

73、 企業投資決策結構體系研究

74、 關于金融互換與資本結構問題的探討

75、 企業集團股利政策研究

76、 關于投資財務標準研究

77、 關于企業價值研究

78、 預算管理與預算機制的環境保障體系

79、 企業并購財務問題研究(題目宜具體化)

80、 企業集團存量資產重組研究

81、 國有企業集團財務總監委派制研究

82、 企業集團財務控制體系研究

83、 對企業理財務目標再認識

84、 企業投資結構研究

85、 關于財務的分層管理思想研究

86、 企業表外融資的財務問題

87、 企業集團業績評價體系研究

88、 對自由現金流量與企業價值評估問題的探討

89、 企業收益質量及其評價體系

90、 企業信用政策研究

91、 企業稅收籌劃

92、 關于財務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研究

93、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分析

94、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95、 上市公司財務信息質量基礎分析(題目宜具體化)

96、 財務學科課程體系探討

97、 非盈利組織財務問題研究

98、 跨國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99、 跨國公司業績評價體系研究

100、 試論資本市場與信息控制

101、 企業財務本質研究

102、 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103、 負債經營風險的防范和對策(企業負債經營問題的探索

104、 股票期權的激勵作用

105、 家族式企業經營方式的優勢

106、 中小企業激勵機制的探索

107、 債券融資對我國公司治理影響研究

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部分

108、 管理會計方法的創新

109、 作業成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

110、 變動成本法的應用研究

111、 論管理會計的假設前提與原則

112、 投資決策分析方法比較研究

113、 關于管理會計師及其職業道德研究

114、 預算管理研究,業績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

115、 論成本的經濟實質

116、 關于ABC法的研究

117、 責任會計的研究

118、 關于投資項目決策的研究

119、 標準成本的研究

120、 戰略管理會計研究

121、 關于內部轉移價格的研究

122、 關于成本差異分析的研究

123、 關于敏感性分析方法的探討

124、 關于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125、 現代工業的特點及成本計算方法的選擇

126、 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財務危害

127、 關于內部轉移價格的研究

128、 試論成本效益原則

129、 淺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

審計與會計制度設計部分

130、 關于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問題的探討

131、 論市場經濟下審計的職能與作用

132、 論審計在宏觀經濟調控中的地位與作用

133、 論審計目標與審計證據的獲取

134、 論審計與經濟監督系統

135、 論我國審計組織體系的健全與發展

136、 論我國審計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137、 論審計的法制化、規范化建設

138、 論審計執法與處罰力度的強化

139、 論審計風險及其防范

140、 企業對外擔保內部會計制度研究

141、 論經濟效益審計

142、 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審計

143、 論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內部審計

144、 論會計報表及附注的設計

145、 獨立審計風險問題探討

146、 對資產評估中有關問題的探討

147、 審計工作策略探討

148、 論內部控制系統審計(制度基礎審計探討)

149、 論審計方式方法體系的完善

150、 論企業集團內部審計制度的構建

151、 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152、 論審計工作質量的控制與考核

153、 論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154、 論企業內部審計建設

155、 獨立審計準則研究(可選一個準則進行研究)

156、 注冊會計師誠信建設研究

157、 論會計估計變更的審計

五、會計電算化部分

158、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分析與設計

159、 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容錯性及可操作性問題

160、 會計電算化核算系統的子系統劃分研究

161、 會計電算化工作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162、 會計電算化對會計工作方法的影響探討

163、 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研究

164、 會計電算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65、 網絡會計研究

166、 論網絡經濟對會計理論的影響

167、 論網絡時代會計目標下的會計業務流程重組

168、 網絡財務風險及其防范

169、 網絡時代的會計發展

170、 電子商務時代會計信息的地位和作用

上一篇: 醫護論文 下一篇: 民族教育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免费 | 亚洲国产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 | 欧美专区在线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