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1: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審計博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5-0235-02
一、國際化評審的重要意義
博士培養質量反映一個國家的人才素質和科技水平,而博士學位論文質量是培養質量的重要體現。博士論文國際化評審,即論文采用全英文書寫,主要由外籍專家評審,并采用全英文的方式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對博士論文進行國際化評審,有利于比較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以評審促進博士培養質量和學位論文質量提高,從而培養出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拔尖創新型人才。同時國際化評審有利于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我國大學的國際學術影響力。因此,進行博士學位論文的國際化評審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探索國際化評審的必要性
首先,隨著我國研究生培養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一些高校花大力氣建設了一批全英文專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到我國攻讀全英文博士學位。有些高校甚至聘請了國際知名外籍教授擔任全職教授或兼職博導。這部分博士生畢業全部撰寫英文論文。采取國際化評審的方式,更符合這些師生的實際需求。
其次,眾多高校與國外高校合作建設了一大批雙學位博士生項目。試行博士論文國際化評審,有利于博士生的培養標準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同時也吸引了國外優質留學生生源來我國攻讀雙學位項目。
三、國際化評審的實踐背景
此前,國內少數高校曾進行過博士論文國際化評審的嘗試[5],但是并未有大范圍的實踐。國內對博士學位論文的國際化評審方式尚處于摸索階段,尚待完善和改進。因此,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學生物學學科的博士學位論文國際化評審實踐為借鑒,通過分析和總結,試圖為今后國內的博士論文國際化評審探索提供參考。
我校的生物學科近年發展迅速,在教育部第三次學科評估中位列第三,且博士培養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因此生物學科成為我校985三期試點國際化評審的學科之一。本文以該學科進行的博士論文國際化評審為例,通過分析專家的評閱意見,力求從國際專家的評閱意見中總結出先進經驗,為今后提高博士培養質量提供借鑒。
四、評審的側重點分析
參加評審的既有來自德國、英國、美國等國的歐美專家,也有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亞洲專家,還有來自歐美著名大學的華裔專家,以及國內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通過對總計32份國際評審專家的評閱意見的分析,發現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家,評閱的重點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側重點的不同。
生命科學是一門研究生命活動規律的實驗科學,講究的是發現未知,各國專家都關注論文的創新性,以及創新的實用價值。不過專家們評閱關注的點各有不同。
(一)歐美專家
歐美專家往往會對論文的研究領域、研究目的、研究策略、實驗步驟、實驗結果逐一細致分析,指出閃光點。歐美專家關注作者作為獨立的研究者,選取合適的實驗方法,并熟練運用,使之為解決科學問題服務的能力,并同樣看重課題合作研究者對文章的貢獻。歐美專家不光看重論文作者作為第一作者完成的研究,也看重作者作為第二甚至第三作者,協助他人完成的相關課題。尤其重視作者是否在本領域內影響因子高的SCI期刊上發表了論文。同時,歐美專家尤其關注英文的寫作,特別是摘要和前言的寫作。大到文章的結構,語言的陳述,小到圖表圖例的格式,參考文獻的標注,語法和拼寫錯誤等,都會在評閱意見中指出。
(二)亞洲專家
亞洲專家會詳細分析作者的寫作和實驗思路,并同樣關注作者的科研水平,包括對所研究領域背景知識的了解程度,以及對實驗方法和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練運用。和歐美專家相似的還有,亞洲專家同樣重視作者在影響因子高的SCI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對論文的寫作細節的關注度也和歐美專家類似,也都提到了前言和摘要的寫作,用詞的準確性,圖表圖例、參考文獻、語法和拼寫錯誤等。不同的是,亞洲專家尤其關注論文的實驗部分,設計是否合理,數據是否充分,結論是否有說服力等都是關注的重點。并且,亞洲專家往往會關注作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三)歐美華裔專家
歐美華裔專家和亞洲專家相似的是,也會詳細分析作者的寫作和實驗思路,并同樣重視論文的實驗設計和實驗結果的分析。作者對本研究領域背景知識的了解程度,也是華裔專家關注的重點之一。這和歐美、亞洲專家也類似。華裔專家也重視作者發表的SCI論文,但程度不及歐美和亞洲專家。雖然所有參加了國際評審的博士生都發表了較高水平的SCI論文,但是只有約三分之一的華裔專家的評閱意見中提及了SCI論文。而絕大部分歐美專家和亞洲專家都對作者發表的SCI論文有所提及,并把發表SCI論文作為博士生科研水平的重要體現。華裔專家特別重視的是論文的獨創性、工作量以及研究深度。華裔專家還重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論文寫作細節如拼寫和語法錯誤等也有提及。不同的是,華裔專家往往會對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議。
(四)國內專家
國內專家和國外專家相似的是,關注作者分析和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且關注論文實驗的設計和的分析,以及論文涉及的工作量和研究成果的現實意義。和華裔專家相似的是,國內專家一般也會提出對下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議。和國外專家明顯不同的是,評閱意見中幾乎不提及作者發表的SCI論文。國內專家會對論文寫作上的細節有所關注,如指出圖表和圖例的標注錯誤,但是對英文用詞的準確性,拼寫和語法錯誤等,未有提及。
五、啟發與思考
一方面,多份海外專家的評閱意見提到論文已經達到國外知名高校授予博士學位的水平,這表明國內生物學科博士生的培養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時雖然各國專家的評閱重點有所區別,但是所有專家都特別重視論文的獨創性。獨創性既包括獨立思考,獨立解決科學問題,又包括提出創新的觀點,使用創新的方法,得出新穎的結論。因此,創新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博士生培養的重點。
另一方面,雖然近年來各高校都對博士畢業有發表一定水平的SCI英文論文的要求,但是,從專家的評閱意見來看,國內博士的英語寫作能力尚待加強。除個別專家提到論文作者的英文流利外,其他都曾詳細地指出作者用詞、拼寫和語法的錯誤。因此今后在博士培養中,撰寫英文論文的能力需要作為一個培養重點。目前我校已經開設專門針對博士生的學術論文寫作課程,旨在提升博士生撰寫英文學術論文的能力。
綜上,博士學位論文進行國際化評審是博士生培養與國際接軌的必要準備。國內博士論文雖內容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差距。因此,今后應該繼續推進和推廣博士論文國際化評審,努力學習國外培養博士生的先進經驗,提升博士生培養的總體水平。
參考文獻:
傳播媒介與社會人文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作為人類借以傳播信息的輔助工具,一方面,媒介傳播內容彰顯人文精神,媒體的選擇性報道體現的人文精神通過不斷地媒介接觸傳遞給受眾,并進一步通過普遍的價值規范引導和制約社會人文精神的形成。另一方面,人文精神推動媒介進步,人文精神強調的嚴謹理性的思維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強大智力支撐。人文精神倡導的自由、人本和理性思維不斷地推進傳播技術進步和新聞理論的發展,加速了新聞事業的自我完善。
2、傳播技術創新過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追述傳播技術的發展歷程,其中比較具有技術意義的有四個階段:印刷技術階段,廣播技術階段,電視技術階段和網絡技術階段。18世紀后期,工業革命推動了技術的革新,高速印刷技術的產生和應用使廉價報紙應運而生。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使廣播和電視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人類傳播活動已經進入了網絡傳播時代,通過網絡不同時空被連為一體,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生活。
傳播技術發展的歷史就是傳播媒介不斷進步的歷史,也是傳播效果不斷強化的歷史,媒體功能越來越豐富,人們的媒介接觸時間越來越多,這也給人文精神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當前,對人文精神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人類對傳播技術的過度依賴和傳媒負效應的擴大兩個方面。
人類對傳播技術的過度依賴主要表現為部分媒體在新聞制作報道過程中對于技術設備的過度依賴,以及公眾對全新的文化娛樂享受的過度依賴,新媒介強大的吸引力讓更多的人沉迷于虛擬的世界不能自拔,加劇人類的自我封閉,給人文精神投下了濃重陰影。
傳播媒介負效應的擴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媒體暴力戕害公眾心理健康。影視、游戲、網絡等媒介信息內容中的暴力傾向隨著傳播技術的發展逐步增長,頻繁接觸,會使公眾對現實暴力反應遲鈍,增大模仿概率,使暴力傳播、擴散。第二,新技術強化了媒體刻板印象。媒體是公眾形成自身觀念的參照標準,媒體有意或無意的刻板成見,如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等也會影響受眾,使媒體或媒體人的刻板成見演化成普遍的社會刻板成見。第三,媒體分眾化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普遍的社會文化標準。媒體依據不同的特性將公眾分為不同的群體,針對性強,但傳遞的內容也很容易造成多元價值并存。第四,形形的廣告,使充裕主義盛行,喚起人們無止境的占有欲和享樂欲,勢必會造成人類中心主義的膨脹,無視其他物種的生存,這種人類中心主義的膨脹表面上似乎是對人文精神的強化,而實質上卻是對人文精神的徹底顛覆。
3、尋找人類的精神家園――人文主義精神的重建
人文精神是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現象的集中體現,人文精神的缺失就是社會文化道德倒退,重建人文精神不僅是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而且,我國有著悠久的人文傳統,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是良好的社會政治保障,媒體和公眾的覺醒是牢固的杜會基石。
重建人文精神主要有三方面途徑,即媒介、受眾和社會。
第一,媒體提升媒介素養是重建人文精神的關鍵。媒介傳播的信息是影響社會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因素,媒體自身應以受眾為本,關注公眾需求,以人為本的報道原則是媒介自身人文精神的體現,也是塑造良好的社會人文精神的前提和基礎。媒體人應以身作則,堅持新聞倫理和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提升報道質量和人文內涵,做社會人文精神重建的先行者。
老早就知道博士論文后面有一段致謝意味的后記部分,一直在想自己到那天會是如何的激動如何的感慨,如今真到了這一時刻,卻是相當平靜卻也發現自己無從表達此刻的心情。
從大學畢業時考研找工作兩手準備,到幸運被復旦會計系錄取,再到兩年半后由碩轉為攻博,最后三年半后博士畢業,進入不錯的高校成為大學老師,我完成了由會計小本到會計博士,從會計學術門外漢,到成為一名可以獨立進行會計研究的大學老師的華麗轉身,這是六年前的我絕對沒有想到的。六年的青春歲月可以在復旦度過,可以在會計系度過,我是幸福的。感謝我的導師呂長江老師,這不是博士論文后記部分的例行感謝,是學生發自內心的,我一直認為如果當時我的導師換了其他人,我可能都不會走到今天。是老師一步步的將我帶入會計學術的氛圍中,讓我yulu.cc的看到會計學術的魅力,也是老師耐心的教導及指引,讓我慢慢發現了自己適合的人生職業。感謝老師對我的學術及生活上的關心,感謝老師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感謝老師對我有話直說、口沒遮攔的寬容。
同時還要感謝師母王克敏老師對我的點撥及生活上的關心;感謝會計系洪劍峭老師的關心及對博士論文解析部分的幫助;還要感謝會計系陳超老師、周紅老師、徐浩萍老師對論文提出的寶貴修改意見;感謝北京大學陸正飛老師、上海交通大學夏立軍老師、復旦大學原紅旗老師、南開大學劉志遠老師、上海財經大學潘飛老師、上海交通大學張天西老師對論文提的寶貴意見;感謝復旦會計系所有老師在六年中從各個方面的幫助與照顧。此外,還要感謝我在耶魯大學交流期間的外導FrankZhang,感謝張老師對我在耶魯交流期間的照顧,及對我在學術上的悉心指導,同時也要感謝耶魯會計系的博士生杜凱同學對我生活上的幫助及論文解析部分的指導;也要感謝耶魯會計系其他老師和同學對我在各方面的幫助。
我在復旦的同窗們,我不會忘記你們的:我的室友王瑞、杜琰琰、程南雁,同窗翁宵偉、李靜、武建、朱晨波、張軼凡,及劉璇、黃海杰、劉念、徐媛媛等師弟師妹們,以及管院09博的所有同學們,因為你們的陪伴,我的生活才能如此豐富多彩。
最后感謝我的父母,是你們為我提供了一個無憂無慮的成長環境,是你們的支持可以讓我無后顧之憂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們的愛護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還有我的好妹妹,你倒是像姐姐一樣照顧我,我們的姐妹情無疑是我值得驕傲自豪的地方。
所有愛我的和我愛的人,僅以此文獻給你們。
致謝二:
歷時一年有余,這篇博士學位論文終于即將完成。回首論文的撰寫過程,內心不禁五味雜陳,感觸良多。
政府審計與民主政治關系的研究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話題。兩年前,我的恩師,國內政府審計領域的權威人士蔡春教授以他對學術前沿的高度敏感捕捉到了這一問題的研究價值,并建議我以此為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最初思考這一選題時,我頗為惶恐。這一論題不僅要大量涉及到政治學等較為陌生的領域的理論知識,而且在進行選題論證時搜集到的己有相關文獻成果極為有限,國外文獻研究幾乎為零。可以預見如果以此為題,論文的創作將會遇到很大的困難。與同專業的博士同學以及同門的師兄師姐討論后,他們也都認為這一選題難度較大,這一度幾乎讓我失去信心。與導師蔡春教授交流以后,他給予了我極大的鼓勵和支持,幫助我分析研究思路,啟發我思考解決論文中的關鍵問題與難點,并提出了他獨到的見解。在蔡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最后我還是決定要堅持下來,并最終確定以政府審計推動民主政治發展的作用這一問題作為我博士論文的選題。
選題確立后,我從2011年4月開始搜集資料,擬定論文研究大綱。寫作期間,我又再次遇到了瓶頸,民主政治細化的問題曾讓我一愁莫解。后來,我研讀了大量政治學、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學、公共權力學的書籍與文獻,并多次與政治學專業的同學討論,才最終從民主政治運行機制的角度解決了.
這一問題。其后遇到的諸多難題,如政府審計對民主政治發展作用的機理分析、實證研究中民主政治的量化、模型的構建等,我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與導師和同門師兄師姐討論,一次又一次的翻閱各類文獻,每個問題都是反反復復的琢磨直到被逐步攻克,這才最后形成了這篇博士學位論文的成果。整篇論文的撰寫過程,從選題開始到最后論文定稿,大到論文大綱框架的確立,小到一個詞語的選擇,無不凝聚著導師蔡春教授的心血、同門兄弟姐妹的幫助、同學和朋友的鼓勵和我自己的努力,現在回想起來,實屬來之不易。
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學術研究的不易,也越發感覺到自己才疏學淺。論文雖然初步成稿,但自己也清楚的知道我的研究還是最基礎性的嘗試,其中許多問題思考還不夠成熟,分析還不夠深入,還有許多缺陷甚至錯誤,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批評指正,以幫助我更好的完善本論文并展開對這一領域的后續研究。
學海無涯,我將博士論文的完成看成另一個學習道路的起點。在今后旳日子里,我會持續關注政府審計領域的研究,謹記恩師教誨,踏踏實實的做人,勤勉嚴謹,不斷思考探索,不辜負恩師的栽培,不辜負同學朋友的支持和父母的期望,更不辜負自己的人生。
三年時光,如彈指一揮間。收到博士錄取通知書那一刻的欣喜仿佛還在昨日,轉眼間我已經在提筆撰寫畢業論文的致謝詞。深夜12點,萬籟俱靜,回想榮春園三年的求學生涯,導師的栽培、同門的幫助、同學朋友的關懷,父母的支持,一幕一幕在腦海中浮現,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衷心感謝我的恩師蔡春教授。能夠成為蔡春教授的博士生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是蔡春教授帶領我走進了審計學術的殿堂,他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細致的做事風格、勇于創新的精神、對學術的不懈追求都令我十分的欽佩,這將是我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三年博士階段的學習生活,蔡老師教會了我科學的思維方式、正確的研究方法、前沿的思想理念,教會了我許多待人接物與為人處世的道理。他每一次學術思想的提點都讓我獲益匪淺,每一次生活上的關懷都讓我這孤身在外求學的學子倍感溫暖與感動。
特別是在博士論文的撰寫過程中蔡老師更是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論文的選題到資料的收集、開題、論文的撰寫、修改直至論文完稿,蔡老師一直在給我支持和幫助、信心和鼓勵。沒有蔡老師悉心的指導,我不可能順利的完成我的學業。師恩深似海,蔡老師的諄諄教誨我會永遠銘記于心。衷心感謝我的師母包建華女士,感謝您慈母般的關懷和教誨。
衷心的感謝西南財經大學的諸位老師。感謝彭韶兵教授、楊丹教授、羅宏教授、陳苑紅教授、葉建明教授和黃載興教授對我專業課程的教導。感謝樊行健教授、潘學模教授、呂先锫教授、馮建教授、馮儉教授、余海宗教授、譚洪濤教授、馬永強教授和唐雪松副教授對我博士學位論文所提出的中肯意見,讓我的論文得以完善。感謝方萍書記、余霞老師、楊長虹老師,謝謝你們三年以來的關照感謝蔡老師研究團隊里面的所有的兄弟姐妹。感謝李江濤博士對我博士學位論文在實證模型設計等方面所給予的指導和幫助;感謝劉更新博士,與你六年的同窗情誼,你對我的學習和生活給予了許多的關懷與幫助,感謝你在我考博期間的支持與鼓勵,感謝你帶我進入蔡門大家庭;感謝謝贊春博士、苗連奇博士,感謝你們一直像大哥大姐一樣照顧我,感謝你們在我感到困難的時候給予的安慰與關心;感謝孫婷博士生、饒翠華博士生、馬碩博士生,感謝你們在博士論文撰寫過程中的一路鼓勵與扶持;感謝蔡利博士生、朱榮博士生、李明博士生、劉雷博士生、謝柳芳博士生、唐繡球博士生、感謝你們兄弟姐妹一般的同門情誼,讓我倍感親切和溫暖。感謝師門的瞿旭博士、董延安博士、李海燕博士、劉學華博士、羅朝暉博士、鮮文鐸博士、張勇博士、徐榮華博士、楊曉磊博士、路偉達博士等和碩士研究生楊魯、敖金俐、林潔、劉春苗、黃婧、張倩倩、和輝、王志、祁恒慶、陳永輝、楊晶晶、何雨、何苦、鐘婷、馬可哪吶、吳征遠、梁怡爽、張鵬、周思維、王瑜、陳亮、孫琳、張靜、周賢莉、李慧、羅琪、段楠、王憲振、歐琳、苗芄、蔣靜、趙曉燕等師弟師妹,恕不一一列舉,你們是我今生最大的財富。
感謝我的同班同學。感謝王偉博士生、張瑋倩博士生、張曉玲博士生、彭丁博士生、郝以雪博士生、何惕博士生、黃莉博士生、林高博士生、盧興杰博士生、王昱升博士生、向陽博士生、袁洋博士生、張媚博士生、周冰博士生、魏濤博士生、張澤南博士生、汪tn専士生、周婧博士生、侯甜甜博士生、肖光紅博士生、周明友博士生。感謝你們讓我擁有三年美好的求學時光,我會將這些記憶永遠珍藏。
感謝我的碩士同學萬磊、龔建英、柳宇燕、夏冬明、易旭東、隋春蕾、周德如、陳義、夏蓓、王峰、張莉等;感謝我的本科同學徐燕、薛愛玲、王芳、仇揚、楊珠等,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幫助和鼓勵。
最后,深深感謝我的父母。你們用畢生的心血養育教導女兒,女兒不孝,多年在外求學,不能承歡膝下,只能在心里感謝你們對女兒的無私的愛,感謝你們一直包容我的任性,感謝你們一直做我堅強的后盾,放我去飛,放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感謝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的朋友們!
致謝三:
光陰荏苒,轉眼間我在上海交通大學度過了豐富且有意義的四年求學生涯。這四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讓我體會到了會計學學科的博大精深,同時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前進方向。
首先要感謝我的導師張天西教授。張老師以其淵博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默默的奉獻精神時刻感染著我,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奮發進取。在本文的寫作過程中,張老師對我的畢業論文始終給予了認真和耐心的指導,使我順利地進入畢業論文研究階段并成功地撰寫了畢業論文。四年來,在張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使我能始終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協調處理好學習、工作、家庭三者的關系。尊敬的張老師,謝謝您!
見新浪網,.cn/digi/2009-07-24/0600997126_2.shtml
楊潔麗:《RSS的傳播學分析及其商業模式探索》,廣西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吳風:《網絡傳播學―一種形而上的透視》第54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版
彭蘭:《RSS挑戰網絡信息生產與消費》,《中國記者》2005年第12期
一、引言
政府作為“守夜人”,一方面,努力遏制壟斷,同時又打擊惡性競爭,試圖通過制定審計收費指導價來達到促進審計市場健康發展的目的。但是在客觀上形成了審計收費的兩種不同的價格,即政府指導價和市場交易價,兩種價格的背離情況在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表現,在一些地方,政府指導價與交易價格基本一致,在一些地方政府指導價與市場價偏差比較大。
傳統意義上的審計溢價或審計溢酬,是指審計收費超過平均審計收費的部分,是一種對高質量審計的回報,或是一些審計師憑借其壟斷地位而獲得的超額審計報酬。與一般傳統意義的審計溢價概念不同,本文把這種市場交易價超過政府指導價也稱為審計溢價。
雖然政府在制定審計指導價時,也出臺了相關的處罰措施,確實也有一些處罰案例存在,市場為什么沒有廣泛接受政府指導價?市場交易價超過政府指導價的部分,即審計溢價,是如何形成的?帶著這些問題,本文展開了討論與分析。
二、文獻回顧
國外有關審計定價的研究始于Simunic(1980),他的研究表明客戶的規模、業務復雜程度和審計風險決定了審計定價的差異,這些因素與審計費用正相關,其中規模對審計定價差異的解釋力達到57%。后來的研究不斷有新的控制變量被加入到模型中,目前能查閱到的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國外研究文獻,已有100多個解釋變量用于解釋審計費用的變化(張繼勛等,2006)。但是主導變量幾乎沒什么變化,大多實證研究也表明其顯著性,基本的審計費用模型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也沒有實質的改變。后來該模型還被廣泛地應用于不同的國家、地區和不同時期、不同的細分市場(張奇峰等,2006)。
國內的有關研究則始于王振林(2002)。自此之后,國內大多數研究借鑒西方的研究成果和模型,檢驗了審計定價的影響因素在我國是否同樣適用。從搜集到的我國審計定價經驗研究結論的統計結果來看,與國外的研究相比,比較一致的結論是審計定價與客戶規模、業務復雜程度、客戶是否處于經濟發達地區、審計師是否為國際“四大”顯著正相關。
筆者認為,在我國獨有的政治背景下,政府監管對審計定價的影響不容忽視。事實上從證券市場建立之初,國家相關部門提出審計收費的行業規范,很多省、直轄市有關部門更是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定價實行指導價政策,并明確了審計收費的計費依據、計費費率以及上下浮動幅度。應該說政府監管,特別是政府的價格監管對審計定價有重要的影響,但目前國內有關審計定價的模型中并沒有考慮政府的審計價格監管政策。這也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依據。
三、研究假設
各地政府指導價的收費基數是以資產總額為主,如果存在審計溢價,那么以政府指導價為基礎的審計溢價的形成原因之一可能來自于公司固有的審計風險。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1:審計溢價應當充分反映公司的固有風險,公司固有風險越大,其審計溢價越高。
宋衍德、殷德全(2005)研究發現,對盈余管理強烈的公司,注冊會計師更傾向于以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來衡量審計風險大小,并以此來調高收費水平。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2:盈余管理水平越高的公司,其審計溢價也越高。
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審計風險,客戶財務風險越高,其經營失敗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審計師面臨的審計風險也越高,會計師事務所在具體的審計中應當考慮到財務風險的水平,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3:資產負債水平越高,審計溢價也越高。
張奇峰、張鳴、戴佳君(2006)統計了國內有代表性的11個回歸模型和國外有代表性的36個回歸模型,發現國內的研究有4個在5%的水平上審計收費與非標準意見顯著正相關;而國外的研究中有11個在5%的水平上審計收費與非標準意見顯著正相關。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4:審計溢價與非標審計意見正相關。
高質量的審計意味著高的審計價格(Francis & Simon,1987),當審計師的審計質量高于其他審計師時,他可能獲得較高的審計收費,或者審計質量溢酬。由于審計質量難以直接觀察,國內外的許多研究者普遍采用虛擬變量來代替審計質量,如是否是由國際“四大”或國內“十大”來審計作為與其他事務所審計質量存在差異的變量。在我國,“四大”的審計收費明顯高于本土事務所(漆江娜,2004),張鐵鑄(2003)研究發現,上市公司的規模以及會計師事務所的規模、品牌等是影響年報審計費用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5:事務所的品牌(規模)越大,其獲得的審計溢價越高。
大多數的國內外實證研究都支持審計收費與審計客戶注冊地處于經濟發達地區存在正相關關系的結論。因此,提出假設:
假設6:客戶公司處于市場化發育程度越高的地區,其審計師能獲得更高的審計溢價。
四、研究設計
(一)研究模型
為檢驗上述假設,本文建立以下模型:
fee/price=α0+α1complex+α2da+α3lev+α4opinion+α5big4(or big10)+α6region+α7year+α8industry
變量計算及說明如下:
1.Fee/price。Fee/price是上市公司年報審計費用與政府指導價的比,即基于政府指導價的審計溢價。如果該指標的值大于1,則表明該公司的審計師獲得了審計溢價,即獲得了超過政府指導價的審計溢價,如果該變量的值小于1,則表明公司的審計師收費沒有超過政府指導價,如果該變量的值等于1,則表明審計收費與政府指導價嚴格一致。
本文手工收集了我國各省、直轄市自2003年至2012年實施審計政府指導價政策的情況,并嚴格按各地實施政府指導價文件所規定的實施時間、計費基數、計費標準手工收集并計算了2003年至2012年共6 864個樣本公司的政府指導價,再計算該變量的值。
plex。complex反映客戶公司的固有風險。以往的研究中對企業固有風險的測量采用的指標主要有存貨與應收賬款的比重、存貨的比重、流動資產的比重、應收賬款的比重、對外擔保額等。為了避免該指標與資產的共線性問題,本文把公司存貨與應收賬款之和占總資產的比率作為客戶公司的固有風險衡量指標。
3.da。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三種所謂主流的方法對企業的盈余管理水平進行測量。第一種方法是應計利潤分離法,代表模型是Jones模型,該方法把企業的應計利潤分為可操縱應計利潤和不可操縱應計利潤,實證分析時只用可操縱應計利潤來衡量企業的盈余管理水平。但是一些中外學者認為這種測量方法不適用于我國的現狀,因為我國企業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通過營業外收支凈額、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補貼收入等方式進行。第二種方法是用上市公司的ROE是否處于保配、保牌的區間來衡量,一些學者認為這種方法的科學性有待研究和證明。第三種方法是用非經常性損益的絕對值來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本文采用第三種方法來衡量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其取值為公司其他業務利潤與營業外收支凈額的絕對值的自然對數。
4.lev。lev為客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是公司的總負債與總資產的比率。
5.opinion。opinion是審計意見的類型,當審計意見是標準無保留意見時取值1,其他意見則取值0。
6.big4(big10)。big4或big10取值為1表示提供審計服務的事務所是國際“四大”或國內“十大”,而提供審計服務的為其他事務所時則取值為0。在我國,國際“四大”或國內“十大”不僅代表事務所的品牌與規模,也代表了高質量的審計服務。本文也把國際“四大”或國內“十大”作為高審計質量的替代變量。
7.region。region是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場化指數。市場化指數采用《中國市場化指數――各地區市場化相對進程 2011年報告》(樊綱、王小魯、朱恒鵬,2011)。
8.year為年度啞變量。
9.industry為行業啞變量
(二)數據來源和樣本選擇
本文以2003年到201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數據為研究對象。數據來自于國泰安CSMAR數據庫,剔除了金融行業數據和數據缺失的樣本,共得到了6 864個樣本。本文使用Winsorize(1%)方法對變量的極端值進行了處理。行業按21類進行分類。
五、實證研究
(一)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
fee/price的均值為2.657,表明上市公司的年報審計費用是政府指導價的2.657倍,標準差為2.378,最小值為0.2,最大值為14.14,可見即使通過極值處理,年報市場上的審計費用與政府指導價的比,即審計溢價的差異也比較大。complex的均值為0.279,最小值為0,最大值為0.78。標準差為0.176。da的均值為15.61,標準差為2.04,最小值為9.98,最大值為20.11。lev的均值為0.52,說明樣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普遍較高,財務風險較大,最小值為0.07,而最大值為1.84。Big4的均值為0.0436,說明樣本公司中有4.36%的公司接受了國際“四大”的審計,big10的均值為0.301,說明樣本公司中30.1%的公司選擇了國內“十大”和國際“四大”作為審計事務所。Region的均值為8.663,最小值為3.25,最大值為11.80,標準差為1.996,說明我國地區間的市場化差異比較大。
(二)相關性檢驗
主要變量之間的相關性檢驗,從表中看出,fee/price與complex負相關,并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公司固有的風險高,審計溢價反而越低,有待進一步分析。Da與fee/price負相關,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初步說明客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其審計溢價反而越高。Lev與fee/price呈正相關關系,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初步說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審計師獲得的審計溢價也越高。Opinion與fee/price正相關,并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審計師的審計意見為非標意見時,其獲得的審計溢價高。Big4與fee/price正相關,且在1%水平顯著,說明國際“四大”獲得的審計溢價比其他類型的事務所高。Region與fee/price正相關,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事務所獲得的審計溢價與地區的市場發達程度相關,市場越發達,審計師獲得的審計溢價也越高。其他變量兩兩之間的相關系數較小,最大的為0.427,說明變量之間共線性問題并不嚴重。
為模型的回歸結果,引入變量big4時,調整后的R2值為0.2939,說明模型的擬合程度比較好。回歸結果顯示,complex與fee/price為負相關,系數為-0.308,并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公司的固有風險越大,審計師收到的審計溢價越小,不支持假設1,回歸結果從另一個側面也支持了審計收費與客戶的固有風險高度負相關的結論,說明不僅是政府在制定政府指導價時沒有充分考慮公司的固有風險,而且市場交易價對此也沒有充分的反映,在審計市場上缺乏對高質量的審計需求。
Da與fee/price呈負相關關系,系數為-0.173,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審計師獲得的審計溢價與客戶的盈余管理水平呈相反的方向變化,不支持假設2,可能的原因是:在上市公司對高質量的審計需求普遍缺乏的情況下,客戶盈余管理跡象所蘊藏的審計風險主要表現在審計意見中(李爽、吳溪,2003),雖然實證分析表明審計收費與客戶的盈余管理水平高度正相關,但審計師所獲得的審計溢價與非標準意見正相關,而對客戶盈余管理跡象所表現出來的審計風險反映不足,審計師并沒有從客戶的盈余管理風險審計中獲得審計溢價。
Lev與fee/price正相關,系數為0.271,并在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假設3。通過分析發現,客戶的資產負債水平與政府的審計指導價呈不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政府指導價對客戶的資產負債水平所包含的風險估計不足,在審計收費與客戶的負債水平顯著正相關的情況下,基于政府指導價的審計溢價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Opinion與fee/price呈正相關關系,系數為3.227,且在1%的水平不顯著,支持假設4。
Big4與fee/price的系數為1.364,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說明作為高審計質量替代變量的國際“四大”比其他類型的事務所獲得更高的審計溢價,支持假設5。在前面的分析中得知,在年報審計市場中,國際“四大”憑借其較高的市場集中度獲得了高額的審計收費,政府的審計定價并沒有額外“關照”國際“四大”,回歸系數在5%的水平上負相關,表明政府的定價在客觀上抑制了國際“四大”的高收費,但是在現實交易中,國際“四大”獲得了超額的審計溢價,造成現實的審計收費與政府指導價的嚴重背離。
Region與fee/price的相關系數為0.084,并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支持假設6。說明在市場化程度高的地區,事務所更容易獲得高額的審計溢價,反映了在市場化程度比較發達的地區,現實的審計收費與審計的政府指導價背離的程度高,市場的作用比較明顯,而政府的監管力度明顯弱化,制定審計指導價政策的初衷在市場中沒有得到體現,政策目標在市場化程度高的經濟發達地區沒有實現。
六、研究結論
一般意義上的審計溢價,也稱審計溢酬,是指一些事務所憑借其審計質量高、專業特長、高市場集中度等優勢獲得比其他事務所更高的審計報酬。本文所稱的審計溢價則主要是指一些事務所憑借其優勢地位,獲得高出政府指導價的超額審計費用,以此來評判政府對審計定價監管的市場效率。
1.在現實的交易中,由于審計市場對高審計質量的需求不足,以及客戶盈余管理跡象所蘊藏的審計風險主要表現在審計意見中(李爽、吳溪,2003),審計溢價或者說審計收費與政府指導價的高比價不能反映公司的固有風險和盈余管理水平。
2.與審計質量和公司盈余管理水平很難直觀測量相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卻是十分容易獲得的,實證分析表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其審計費用越高,審計溢價也越高。可見,審計收費和審計溢價對高資產負債率所反映的公司可能存在的審計風險有一個充分的估計。
3.進一步證明了審計溢價與非標意見呈正相關關系。
4.市場越發達的地區,市場力量也越強,審計溢價(或者稱市場價與政府指導價的偏離)也越大,表明政府的管制在這些地區可能更加弱化。
參考文獻:
1.Simunic,D. 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22(3):161-190.
2.王振林.審計收費的決定與審計質量――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D].上海財經大學博士論文,2002.
3.胡波.審計定價: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博士論文,2007.
4.羅棟梁.上市公司審計費用決定因素的一般性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2,(12):28-32.
5.陳曉媛.政府監管與審計質量改進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博士論文,2005.
6.劉斌,葉建中,廖瑩毅.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深滬股市 2001 年報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03,(2):44-47.
7.伍麗娜.審計定價影響因素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首次審計費用披露的證據[J].中國會計評論,2003,(1):113-128.
8.鐘偉強.審計質量溢酬的形成機理與客觀存在――來自理論模型的分析與實證數據的檢驗[D].上海交通大學博士論文,2007.
9.朱小平,余謙.我國審計收費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J].中國會計評論,2004,(2):393-408.
10.張艷,李書峰.上市公司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管理評論,2004,(5):27-32.
11.鄒蔚,萬君康.關于航空運輸票價的經濟理論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4,(1):120-123.
12.吳水澎,李奇鳳.國際四大、國內十大與國內非十大的審計質量――來自 2003 年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當代財經,2006,(2):114-118.
13.郝振平,桂璇.B 股公司審計市場供給與需求研究[J].中國會計評論,2004,(1):159-176.
熱衷書法,喜歡古書。他說,這些是能讓自己平和的秘訣。而實際上,這位會計學博士的人生經歷同樣精彩。
勤奮,戴上真正的博士帽
能夠戴上真正的博士帽,是李國運的一個夢想。
“或許是喜歡看書,包括參考消息等。從小,我就被同學和老師叫做‘李博士’。”通往博士之路,他走得堅定從容。
作為一名會計學子,李國運一開始對會計學并沒有很深的認識。早先是懵懵懂懂進入這個學科,后來發現是一個很好的“謀生手段”,繼而才發現是經濟與管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1987年,大學畢業后,李國運在湖北荊州某銀行平穩地度過7年時間。上個世紀90年代初,銀行的待遇很高,很多人的工資只有三五百元,而銀行員工的月收入已經達到了1500元左右。“但是我還是選擇了離開。因為看看周圍人,覺得自己的前程到頭了,最多是個科長,一輩子難道就這樣了?不愿意一直從事這種簡單機械的重復工作。” 而且,在銀行期間,他深刻地體會到會計學的重要,由于有會計學的專業背景,所寫出的調查報告分量就大不一樣。這更堅定了李國運繼續深造的決心――研究生的新目標,本想繼續留在銀行系統的他,因為上司的一句“銀行不需要研究生,只要高中生就夠了”,讓年輕的李國運離開得義無反顧。
不破不立。之后,他如愿以償地成為中南財經大學郭道揚教授的碩士研究生。“郭老師對我的要求很嚴格,這種嚴格對我的學業大有裨益。”李國運的畢業論文《公共會計師職業與會計公司的發展》尚未答辯,其主要章節就被中國經濟出版社以《以史為鏡:注冊會計師職業發展史》的書名出版,后來又成為錄入到《會計大典》中惟一入選的碩士論文。做學問得到了基本認可,老師認為我有一定潛力。”回想起來,李國運笑著說。
碩士畢業后,李國運正式踏上證券之旅。
2001年,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李國運打算報考郭道揚教授的博士。
那時候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但是心中總是有夢未圓。那么,縈繞心頭的是什么呢?
“李博士”,不是為了虛名,只是覺得有事情沒有做完。但是,命運好像故意在和他開玩笑,通往博士的路并非一帆風順。“第一年,由于種種原因,我沒能如愿,第二年,我考得很好,總分會計學院第一,英語85分,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英語專業的學生。”這也符合李國運“把事情做好”的一貫原則。郭老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要求他必須回武漢上課。于是,為了心中的博士夢,李國運從北京回到了武漢。“我幾乎不逃課,是個很好的學生。”李國運笑著說。
作為國際知名的會計學家,郭道揚教授對博士生的培養方式與眾不同,在入學前,博士生論文提綱已經上交,入學后,就要收集資料,也就是說,博士論文是用三年甚至四年時間完成的。這種方式也讓論文質量得到保證。李國運的這篇題為《資本市場與會計演化關系史研究》的博士論文也為他的博士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之后,他陸續在《會計研究》、《審計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以及《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武大《經濟評論》等刊物上發表相關資料文章。
“在武漢讀博士時候,正是證券市場低迷的時候,所以我有大把時間用來學習。”厚積薄發,武漢大學博士后期間成為李國運學術成果最為豐碩的時期,兩年左右,他共在武漢大學認定的權威期刊3篇,核心期刊5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被評為武漢大學優秀博士后。
敬業,將事業做到最好
11年的證券行業經歷,我喜歡這份職業。
會計不僅對工作有幫助,還會讓人的思想發生變化。“我很多觀點和思維模式的形成都受益于會計。”在長城證券工作時候,時任營銷管理總部總經理的他,首創月度、季度經營分析會議制度,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分析當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讓每一個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努力的方向。
李國運認為,財務出身最大的優點就是風險意識和成本意識比較高,每開展一項業務,你都要進行風險評估,要明白風險點何在,是否可控,也要進行成本測算,進行投入產出分析。因為,證券市場是一個高風險行業,也是一個周期性行業,不適當的時侯過于擴張會折戟沉沙,所以每一個行動都要經過財務分析才可以。
對于證券行業,李國運情有獨鐘,他認為這是一個有前途的富有挑戰性的、前沿性的行業。同時,這也是一個很單純的行業,只要把事情干好,讓自己做得足夠優秀,就會有人來找你。在李國運身上,就是最好的驗證。2005年,長城證券遇到領導班子大變更,董事長、總裁、分管副總裁,他一個也不認識,但領導卻從他的工作業績認識了他,將他從武漢營業部總經理直接任命為公司經紀業務管理總部(營銷管理總部)總經理。原因是他將武漢營業部從湖北市場第43名帶到了前4名,從公司的后2名進入前2名之列。當然,也只有李國運知道,這其中付出的艱辛和遇到的困難,絕非只言片語能概括。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有有夢想、有理想、有熱情的年輕人,都可以來這個行業闖蕩。
每個硬幣都有兩面。無疑,這也是一個誘惑很大的行業,一夜之間可以成為千萬富翁,但也有不少人成為階下囚。所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古訓是要時時放在心上的。
對于事業,李國運十分贊同日本三洋公司前總裁井植薰的觀點:“如果你只想8個小時為公司服務,那么你可以成為一名員工。如果你有12個小時為公司服務,那么你能夠成為中層經理。如果有16到24小時能想到公司,你可以成為高管。如果你沒有得到這些職位,那么會有人讓你實現。”
沒有明槍暗箭,可絕對刀光劍影。在11年的時光中,李國運打了很多“不可能勝利的勝仗”,但他笑言,那很多是不能變成鉛字的故事。
李國運把自己在證券業的成績歸功于兩個字:敬業。風險意識要強,“敢為天下后”也是李國運借鑒步步高老總段永平的名言。“做第二個,風險最低。”“這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們這個行業,很難了解一種全新產品在市場上會不會受歡迎,而推一個新產品需要資金以及風險很大。對于市場要充分觀察,不怕別人搶先做,而一旦做出判斷,我們能在最快時間上馬。日本在消費類電子產品中能夠超過歐美,采用的就是這種辦法。”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做第二個,好吃沒毒,那就多吃一點了。
趨同,統一會計標準建設
新會計準則的出臺是會計界的盛事。此前,會計出身的李國運也曾就會計標準發表相關言論。
在李國運看來,會計標準的全球大一統的狀況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它至少應經過這樣幾個階段,即會計標準的國際協調階段、幾個著名的國際性會計標準共存階段,和會計標準全球大一統階段。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過程、每一條款的協調過程都是一個多重博弈的過程,
統一會計標準的建設不僅涉及到國際慣例、國內法律制度體系和現行做法之間的銜接問題,也涉及到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協調問題,還涉及到會計標準的理論研究、制定、執行和檢查之間的關系問題。
其一,正確處理國內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標準協調的關系。國際化不是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單向接軌,而應是一種雙向的溝通、協調。我國在會計標準建設方面,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辦法和經驗。同時也要注意吸收國際先進理論與實務,借鑒包括國際會計準則(IAS)、美國的公認會計準則(GAAP)和其他國家的制度。
其二,正確處理原有體系和新的框架之間的關系。一個高質量的會計標準除了具有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外,還必須具有可檢索性和可執行性。然而無論是IAS,還是GAAP都存在分枝過細、各自為政、體系龐雜、缺乏協調、不易操作的缺憾。我國在進行會計標準建設時,除了保留原有體系的合理的部分外,會計標準建立在一個更高的起點,形成了一個架構科學、層次分明、協調統一、易于執行的會計標準體系。
其三,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會計標準必須建立在先進的會計理論基礎之上,否則不僅無法反映交易與事項的經濟實質,而且還會產生前后矛盾、寬嚴不一的弊端,影響會計信息質量。對此,西方國家曾經有過深刻的教訓。我國制定會計標準以先進的會計理論為指導,避免了理論研究與標準制定的脫節。
其四,正確處理會計標準的制定與執行效果之間的關系。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不僅需要高質量的會計標準,更需要良好的執行效果。否則,再高質量的會計標準也很難產生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提高現有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加強其職業道德教育,同時嚴格外部審計監督,強化執行效果的檢查,切實保障會計標準的執行效果。
快樂,將“書呆子”進行到底
被朋友譽為“沒有任何不良嗜好”的李國運,自嘲是個“書呆子”,“但是我享受其中,也會將書呆子進行到底。”
和其他金融行業一樣,證券市場也是一個浮躁的行業。與金錢打交道,心情難免會起起伏伏,如何讓自己心平氣和是很重要的事情。
“閑時,我會看一些古書,比如《二十四史》等。更讓我醉心的是書法,從小學時開始,我就一直練習書法,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
李國運對自己有一個要求:就是每一年出一個東西留給自己。他是這樣計劃的,也是這樣實施的。1990年,《漢語成語鋼筆字帖》;1991年,楹聯書法;1993年,《青少年書法報》頭版專訪;1995,《精編學生鋼筆字帖》;1996年初,《簽名的藝術》;1996,《財會人員專用鋼筆字帖》,1998年,《簽名藝術舉要》。誰能想到,一直在會計學界和證券市場辛勤耕耘的李國運會是眼下流行的簽名藝術理論的主要貢獻者呢?他的兩本分別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中山大學出版社的近50萬字的簽名藝術專著曾啟發了多少人的藝術靈感,但面對如今熱鬧的簽名市場,李國運則置身世外,泰然處之。
寫字讓人心態平和,讀史則讓人跨越古今。“做證券,更多的是需要冷靜。這時候,我習慣去打開另一扇世界的窗,吹吹冷風。”在這個市場上有很多無奈,所以自己要學會超脫一些。自號“二超堂主”的李國運給我們獨家解釋了二超的基本含義:超越、超然。對于理想和事業,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地去追求,但是無論做什么事,我們也不要太功利,要有一種超然的心態。
功到自然成。2008年的5月,一家獵頭公司的出現讓李國運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北京,走上了一家綜合類新銳證券公司的領導崗位。“北京的文化氛圍不一樣。無論是文化還是藝術,這都不是奢求而成為一種必須,生活品質得到了提升。”
我祝賀李國運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但他謙虛地說,“我不是一個成功的人,恰恰相反,是一個很不成功的人。只有不為了某種利益而去做事的人才是成功的,我只能說我沒有太虛度時光。”他說,他的夢想是擁有一定財富后,能悠閑的寫寫字、看看書。
構建企業系統各本門之間的交互和相互制約,以實現企業的經濟目標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外部市場環境對企業的影響稱為企業的外部控制,即市場機制,主要包括產品市場,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而根據控制機制的不同,企業內部控制在這個意義上可以進一步分為兩個部分或子系統:企業治理控制和企業管理控制。這些可視為企業內部控制的表象。從本質上來說,現代公司都是一系列合同和個人之間進行交易產權的方式的組合。就合同本身而言,企業與市場之間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合同的完整程度。雖然由于體系建設的不完備,市場和企業中還存在著各種的缺陷,但是從市場到企業內部的交易轉移可以達到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而這種系統構建的不完整性也被視為降低交易成本效益的成本。因此為了彌補公司體系的不完整性,同時實現低交易成本效益,企業內部需要有一個控制機制。彌補企業體系不完善的情況,從而達到促使企業更好地進行經營的目的,這才是企業內部控制各種的本質。
二、內部控制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意義
內部控制工作是企業各項業務開展的基礎。內部控制是指確保企業順利運作的各種制度體系,有著幫助公司實現業務目標的功能,這對于企業健康發展的價值毋庸置疑。在企業的社會經濟開展中,如果企業的財務管理發生問題,企業的資金鏈鍛煉,就會導致企業的支付能力受到影響,而企業的各項活動開展也會受到影響。而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就可以避免企業發生財務管理不健全的風險,從而降低了資金斷裂的風險因素。健全的內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降低風險,減少企業因為管理不善和市場風險遭受的損失,同時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也可以促進企業的規范化管理和規范運作。眾所周知賬務之于企業的重要性,企業的賬務管理必須有嚴格的程序,而對企業的財務資金加強管理也是加強企業的賬務管理的重要方面。具體來說,在業務的開展管理工作中,通過加強相關制度的建設,可以降低賬務風險,也可以讓企業更加合理的進行計劃生產,確保企業平穩運營。
三、內部控制規范體系與原則
要保證企業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和企業的健康發展,必須讓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與財務報告審計一樣,都成為固定性的管理業務。這不僅可以起到監督和促進企業實施內部控制規范的作用,還可以為企業的財務報告審計工作提供內部控制審計所需要的進一步信息。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提高企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在保護投資者權益和公共利益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真實性原則
企業在實施內部控制工作時一定要保證有關信息、數據、資料的真實性。具體來說,在內部控制工作之中,基層員工不可對上層領導謊報管理工作,上層領導不可對公司高層存在欺騙行為。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必然要講究實事求是,不可為了“賬本上好看”就謊報企業的相關信息,這樣不僅不利于管理者對企業近期情況的判斷,甚至還會誤導管理層依據錯誤的信息做出錯誤的決策,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
(二)嚴謹性原則
企業的相關職能部門在進行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一定要對工作負責,可以將管理工作中的環節分給各個部門,每個部門確定負責人,將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到位,確保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心以及對負責人在管理工作要時刻保持嚴謹的態度對待工作,確保公司資金的內部控制能夠科學有序地進行。
四、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制度不完善,人員執行不徹底
中國企業的財務體系仍存在一些漏洞,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財務體系不健全。制度產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規范人的行為,而企業要想長遠的發展下去必須依靠制度,建立完善的制度,并將制度作為日常行為規范,企業員工共同遵循,才能真正發揮制度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在管理工作中大量存在著任人唯親的現象,這就會導致一些根本沒有掌握必要的財務知識,未或者資格的人員成為公司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后果就是在財務工作中擅自提現不入賬、擅自簽發支票不入賬不留底,甚至徇私舞弊用作已用。
(二)職責分工不明確,審批環節有漏洞
我國的企業中普遍存在著職責分工不明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管理層的分工不夠明確,同時對于管理人員的責任分配布局不夠具體,工作開展中也很容易出現渾水摸魚的現象。比如當前在一些家族企業當中,管理層多為親屬,這就會出現管理層的崗位職責分工不明確,使得權力重疊,并且缺乏相關的監督體系,人情大于公司的規章制度,這種現象容易造成資金亂用或是重復劃撥使用,甚至還有挪作他用的現象出現。在公司的管理工作之中,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
(三)資金管理不規范,監督不到位
在目前許多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相當缺乏對公司資產的管理工作,更談不上對資金的規范管理工作,因此許多企業對于資金的管理并不重視也不規范。比如由于管理者為了圖方便會將票據印章等都交給了出納管理,而又因為制度的缺失,導致對財務監督工作的不重視,使得出納在開展工作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保管隨意、超限額留存現金、坐支挪用公款、資金浪費等,這種現象在一些中小企業中是普遍存在的。會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還包括企業對于會計人員和出納的監督不到位。
五、經濟學角度下的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
(一)加強市場溝通
目前許多企業內部控制的信息技術水平低,缺乏創新精神。在信息時代,企業的發展和運作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但同時應強調風險管理。因此,有必要改變以往的工作模式,注重內部控制的信息管理,因為計算機網絡已進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在信息時代,各種任務的速度有所提高,但同時風險無處不在。許多人使用信息技術來竊取商業信息,因此有必要加強信息系統安全工作的重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隨著當今市場不斷發展以及變化,企業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該專注于加強與市場的有效溝通。首先,企業應該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機制,提高對市場信息的反應靈敏度,根據市場的需求,從而及時改變企業的有關投資方向,達到調整經營目標和發展方向的目的。另外,國有企業還應該注重與同行業之間的交流,通過積累和分析信息數據,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實現內部控制的有效管理。
(二)健全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之中,內部控制理念剛剛被接受和應用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因為缺乏相應的制度體系建設,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內部控制工作缺乏行政權力。內部控制機制難以發揮其實用性,防范風險更加困難;此外,許多公司也沒有專門的監督和管理團隊,管理人員的職責分配不明確,合作程度不夠,工作分散,不利于公司的整體發展。因此,應該強化領導層和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很多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評估體系的建設上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而言,企業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樹立正確的內控意識,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提高了公司內部控制的能力,從而推動企業的全面發展。
(三)公司治理控制權分配的最優解與優化
優化公司治理控制權的分配在現代企業的健康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投資委托人具有金融資本,業務決策人員具有管理企業的知識和能力資本,而企業的員工、工人有人力資本。同時,由于企業是一份不完整的市場活動契約,難以消除每個要素所有者行為的外部性。個人價值優化的選擇通常不等于從整個企業的角度考慮的價值優化選項。因此,必須重視對公司治理控制權力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現因為個人利益對企業利益的損害。
(四)注重現代內部控制系統建設
現代企業的運作需要根據市場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整,內部控制的實施需要與時俱進。受到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內部控制的創新發展,制度體系的完善和完善,控制方法的創新都需要進行相應的創新改革。建立一個“嵌入式”的會計信息安全系統,可以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全面信息化開展,它可以有效地將企業內部的會計準則,財務規則和內部控制系統聯系起來。為財務會計信息的質量提供堅實的保護。
六、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內部控制對于加強企業與市場的信息交流,促進內部工作的優化,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并將之與現代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全面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經濟學博士論文參考文獻]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今的累累碩果,源自劉宏民教授20多年始終不渝的報國之志和堅韌不拔的品格。
立志創新,敢于走前人未走過的路
1982年,剛從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前身)冶金機械專業畢業的劉宏民又考入該校的研究生,繼續從事軋鋼設備及工藝方向的研究工作。在選擇自己的研究課題時,劉宏民面臨了一次人生的重大抉擇。劉宏民當時從事的是鋼材產品中最主要的產品――板帶鋼的板形控制理論的研究工作。板形(平直度和板凸度)是板帶材的重要質量指標,板帶軋機是板帶材生產的關鍵設備,板形控制是大中型板帶軋機的關鍵技術和高難度技術。那時我國板形控制技術整體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相對落后,制約板形控制技術提高的關鍵是關于板形理論和控制數學模型的研究滯后于技術的發展,缺乏先進的板形控制模型。當時,在板形基礎理論研究方面主要依賴國際上占主導地位的“變分法”、“三維差分法”、“有限元[條)法”、“邊界元法”等理論方法。面對我國板形控制理論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核心競爭力不強,存在著較大的對外依賴的現狀,劉宏民沒有選擇跟蹤國際時興的板形控制理論方法的研究工作,盡管那樣做有現成的理論模型和軟件,也容易發文章;他決心走前人未走過的自主創新之路,用自主創新的科研成果推動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進而推動社會進步,做出中國學者對人類的科學技術應有的貢獻,即使可能浪費幾年的時間甚至冒更大的風險,也在所不惜。
目標確定之后,劉宏民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充滿風險、挑戰和希望的自主創新之路。在向未知領域的艱難探索過程中,劉宏民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面對無數次的失敗,他百折不回;面對幾十元的助學金,他守住了清貧;妻子在外地讀書,孩子被送回父母家撫養,他能守得住孤獨;面對學術界浮躁、急功近利的不正之風,他又守住了寂寞。經過5年持之以恒的探索和努力,劉宏民終于在1987年攻讀博士學位期間首次提出了一種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于板帶軋制過程仿真的一種新的數值計算方法――“條元法”。“條元法”的優點是:使問題降維,計算量大大減少,適合工程應用,能夠分析其他方法目前尚未做到的大寬厚比(1000以上)的板帶軋制過程。“條元法”與傳統有限條法的區別是:傳統有限條法根據變分原理導出剛度方程,最后由剛度方程求解節線位移參數;而“條元法”是通過對整個變形區(所有條元)使用變分原理,由優化方法直接搜索使總功率為最小的節線位移參數,而避免了變分求導運算,形成節線載荷和單剛及總剛的運算,概念簡明清晰,運算更為簡單。以“條元法”為新的板形控制理論的核心和特色,劉宏民教授及其所領導的課題組又進一步提出了完整、系統、實用的板形控制理論模型體系,在板帶軋機板形控制的理論模型研究、仿真軟件開發和工程技術提升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其科研課題《板帶軋機板形控制的理論體系、數學模型、仿真軟件及其應用》經過近20年的逐步完善和發展,已成功地應用于國內寶鋼、攀鋼、邯鋼、西南鋁加工廠、西南精密帶鋼廠等大型鋼鐵企業,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僅在近5年內就獲得2億元的經濟效益。劉宏民教授的上述成就和貢獻,具有獨立的知識產權,他豐富和發展了板形控制理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為板帶軋機板形控制模型的研究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數字仿真工具,為提升我國板帶軋機板形控制水平,實現核心技術國產化,做出了重要貢獻。該成果獲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并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九大進展之首。
2005年7月,劉宏民課題組又承攬了大型成套工程項目,與凌源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900mm平整機組設備總包供貨項目,合同總金額160785萬元,創燕山大學單項科研經費之最。高校能承擔如此大的科研項目并不多見,它擴大了燕山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合同要求為用戶提供900mm平整機組機械、流體和電氣設備的設計、制造、供貨、調試、設備運輸、服務等,并對所設計和供貨的機組的可靠性、成套性和完整性負責。該機組年產11萬噸精密冷軋帶鋼,年產值約5億元。2007年2月,該項目已順利通過驗收。
劉宏民教授在科研領域為國家和社會做出的突出貢獻得到了黨和國家的充分肯定。劉宏民教授是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優秀教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997年度第一、二層次人選,先后承擔過多項國家與河北省的科研項目,其中“模擬軋制過程條元法”,1996年、2月獲原機械工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板形控制的機理模型與條元分析方法”,2003年、月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工程三維軋制理論及其應用”,1997年3月獲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甲類:自然科學獎);“板形理論及其應用”,1998年12月獲國家機械工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板帶軋機板形控制的理論體系、數學模型、仿真軟件及其應用”,2003年12月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4年12月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劉宏民教授出版專著兩部,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他還兼任中國金屬學會冶金設備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重型機械專業評審委員會委員、《機械工程學報》和《工程力學》雜志編委等職務。
恪盡職守,勇于改革
劉宏民教授于2003年9月被任命為燕山大學校長。上任以后,劉宏民校長以改革為動力,以發展為主題,以超人的膽識和魄力不斷推進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
2004年初,為全面提升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
劉宏民校長與燕山大學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團結合作,以求實創新的精神大膽進行師資隊伍與學科建設工程,科技創新工程,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工程,大學生素質教育和畢業生就業工程,研究生創新教育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工程,大學科技園發展建設工程,大學文化研究與建設工程,學校管理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工程,校園環境與校園文化建設工程,后勤社會化改革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設。十大工程實施以來,整個學校的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2005年,燕大學科建設又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新增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專業9個;新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0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專業20個;新增公共管理(MPA)專業學位授權點;新增2個省級重點學科。2004年和2007年,燕山大學有兩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5年,燕大有2篇博士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005年,在全國首次研究生教育評估中,燕山大學入選中國高校研究生教育綜合競爭力100強,排名第90位,位居河北省首位,在全國理工類高校中排名第38位。2005年,燕大科研到款總經費為1.55億,創學校歷史新高;學校獲國家“863”、“973”立項5項,合同額574萬元,再次刷新學校歷史記錄;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總合同額達837萬元,立項數目、項目水平和立項經費為河北省高校之首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9項(其中教育部、河北省科技進步獎各一項);亞穩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重點實驗室被科技部批準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重型機械流體動力傳輸與控制實驗室、并聯機器人與機電系統實驗室通過了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驗收,正式列入省級重點實驗室管理序列。2006年,實現了國防科工委與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學,教育部軋制設備及成套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落戶燕大,當年燕大又入選2006年度“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名單。2007年,燕大又捷報頻傳:新增“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博士后流動站,提前3年實現了燕大“十一五”發展規劃確定的目標;河北省首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學科)落戶燕大,同時新增4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提前完成了燕大“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目標;“極端條件下的機械結構與材料學”實驗室被評為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全年科技經費到款在連續四年突破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再創新高,超過2億元。2008年,燕山大學有4個學科專業被評為國防重點學科專業。
廉潔自律,慎重用權
擔任校級領導職務以后,劉宏民教授對自己的要求更加嚴格,始終認真學習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黨風廉政建設的有關規定。他經常告誡自己: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官”是自己為師生服務的崗位,“權”是為師生服務的工具,應當也必須運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盡心竭力地為全校師生員工服好務。有了這種清醒的認識,劉宏民校長時時、處處、事事廉潔自律,慎重用權,而且主動自覺地接受群眾監督,自覺抵制權力腐敗。從2000年任副校長主管招生工作以來,他嚴格執行國家的招生政策和有關規定,自覺遵守招生紀律,學校招了八屆近6.2萬多名學生,沒有發生過一次違紀事件。
審計意見作為企業經營狀況的指示燈,能夠從其獨特的視角反映公司的經營狀況。關于審計意見信息含量的研究,國外開始的比較早,相關文獻表明,審計意見在財務危機預警中的作用尚無定論。與國外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我國學者對審計意見在財務危機預警中是否具有信息含量研究的結論也不一致。
研究設計
審計意見的分類。本文在研究時,審計意見的劃分為標準審計意見(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和非標準審計意見(除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之外的其他審計意見)兩類。
財務危機的界定。本文在研究時,采用兩種較為常見的財務危機標志事件選擇方法并比較這兩種選擇方法在財務危機預警中作用的異同。取值規則(fda,financial distress affair)如下:
研究假設。國內一些學者關注審計意見信息含量的實證研究,基本著重于考察審計意見在股票市場上的市場反應,而沒有對審計意見能否預測財務危機給予正面回答。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財務危機公司獲得的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比例要大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h2:加入審計意見的預測模型的預測能力高于未加入審計意見模型的預測能力。
h3:離公司陷入財務危機的時間越短,預測精度就越高。
h4:對財務危機的不同界定方法(fad1和fad2)對模型的預測正確率有顯著影響。
本文數據來源于巨潮資訊網。選取1998~2006年度的所有虧損上市公司和因財務狀況異常而被st的所有上市公司作為統計分析的研究樣本。
實證研究
(一)我國上市公司審計意見的描述性統計
按照以上審計意見分類標準和財務危機的界定方法,本文對1998-2006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審計意見作了描述性統計,具體結果如表1。
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類型公司在不同年度的審計意見,按照本文的劃分方法(標準審計意見和非標準審計意見),得到1999-2006年上市公司審計意見如圖1、圖2所示。
從表1、圖1、圖2中,我們可以看出:
第一,虧損公司和st公司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比例均顯著大于所有上市公司,也可以說,所有上市公司獲得的標準審計意見顯著大于虧損公司和st公司,所以h1成立。
第二,從時間序列上來看,st公司出具的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比例要大于虧損公司,或者可以說,虧損公司出具的標準審計意見的比例要大于st公司。
(二)預測審計意見類型的logistic回歸
1.樣本選取與設計。選擇2006年度被st的上市公司50家,同時選擇與st公司處于同一行業,資產規模相近、上市時間相近的50家公司作為配對公司(記作sample1),然后選取st公司前一年和前兩年的數據分別建立模型。
選擇2006年度虧損上市公司50家,同時選擇與虧損公司處于同一行業,資產規模相近、上市時間相近的50家公司作為配對公司(記作sample2),然后選取虧損公司前一年和前兩年的數據分別建立模型。
2.模型設計。本文采用logistic多元回歸模型進行研究。為了比較兩種財務危機的界定方法(fda1和fda2)對回歸模型的影響,本文將以這兩種劃分標志分別建立模型,并且比較它們的預測效果;此外,由于本文的側重點在于審計意見信息含量的研究,所以沒有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建立復雜的財務預警模型上,最終本文從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短期償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增長能力和資產利用能力等方面考慮,最終確定以下變量:資產收益率、流動比率、資產負債比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分別用x1,x2,x3,x4表示,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
理性的管理者往往希望通過以前年度上市公司的審計意見類型,結合其他重要會計信息來合理預測本年度公司的情況,所以,我們把在2006年被st(或虧損)公司記為i年,因此i-1(2005),i-2(2004年)分別表示陷入財務困境前一年、前兩年。
未加入審計意見模型,
其中,
其中,i=1,2,分別表示i-1和i-2年;p表示上市公司陷入財務危機的概率。對于st(或虧損)公司,yi取1,否則取0,根據所得到的logistic方程,以0.5為最佳判定點對原始數據進行判定,若p>0.5,則判定該樣本為財務危機的公司,否則為正常公司。
加入審計意見x5建立新模型。在原來模型的基礎上引入審計意見這一指標,用x5表示。
建立的新模型如下:
3.預測模型及結果分析。為考察以上模型的預測效果,我們把樣本sample1中的3/5作為估計樣本,共60家,其中st公司和匹配公司各30家;其余的2/5作為預測樣本,共40家,其中st公司和匹配公司各20家;此外,我們把樣本sample2中的3/5作為估計樣本,共60家,其中虧損公司和匹配公司各30家;其余的2/5作為預測樣本,共40家,其中虧損公司和匹配公司各20家,通過估計樣本數據,分別建立預測模型。
由表2可得:無論采取哪種界定財務危機的方法,加入審計意見后,模型的預測正確率都會大大提高,也就證明了審計意見具有增量信息含量,從而證明h2成立。離公司陷入財務危機的時間越短,預測精度就越高。我們可以看出2005年綜合模型的預測正確率要大于2005所對應的綜合模型。從而證明h3成立。財務危機的界定方法對模型的影響不大,所以h4不成立。
結論
本文通過對1998~2006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審計意見的實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財務危機公司(虧損公司和st公司)獲得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比例均顯著大于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從時間序列上來看,st公司出具的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比例要大于虧損公司出具的非標準審計意見的比例;審計意見在財務預警中具有信息含量,即加入審計意見后,提高了預測正確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戰略人力資源成本;業績評價;平衡計分卡;人力資源計分卡
引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升級以及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企業人力資源成本上升已成定局。在企業的成本構成中,人力資源成本逐漸成為當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關鍵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控制的最終目標是達到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發揮人力資源的最大效用。而有效的人力資源成本控制取決于其控制措施與業務職能的契合度,尤其是與企業戰略的適配。因此,對于如何構建基于戰略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體系,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全新而重大的難題。
目前,雖然眾多學者在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方面研究較多,但在對戰略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研究比較少。本文結合戰略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特點,對平衡計分卡進行適當改進,進而提出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為戰略導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業績評價的指標體系提供一種參考。
一、傳統業績評價工具對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評價的缺陷
傳統企業業績評價工具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創立和發展的,如杜邦財務分析體系、EVA等,以財務會計為主導,完全以歷史性的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基礎進行的業績評價。因而,傳統業績評價工具的主要缺陷表現在:1.偏重過去財務業績,忽視未來價值創造;2.把人力資源成本看作利潤的扣減項;3.過分強調股東利益最大化,忽視了如債權人、經營層、員工等的利益;4.過分注重財務指標,忽視非財務指標的不可直接計價因素;5.反映具有滯后性,沒有與公司戰略和具體經營實務聯系起來。
二、平衡計分卡對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評價的缺陷
20世紀90年代,知識經濟的興起,導致企業戰略實施中對企業競爭力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卡普蘭和諾頓提出的平衡計分卡,正是從戰略角度出發評價業績。但平衡計分卡也有缺點:1.關于平衡計分卡的相關研究中并沒有過多地指明如何賦予不同的業績指標的權重;2.薪酬激勵很少被提及;3.關于指標的設計,更多考慮企業宏觀經營戰略層面的業績指標,而對具體到部門和員工個人的業績指標研究不多。
值得注意的是,平衡計分卡雖然仍需進一步完善,但管理者依然可以通過平衡計分卡有效制定企業戰略,這也是本文構建基于平衡計分卡的戰略導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業績評價體系的出發點。
三、戰略導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業績評價的選擇: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
(一)構建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的原因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斷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本的投入力度,但幾乎沒有一個工具能夠正確評估人力資本所創造的價值,也沒有一個全面準確的體系來評估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如何影響企業戰略的實施情況。
平衡計分卡涵蓋了能夠考核過去財務業績的指標,又融入了緊密契合未來經營業績的三個維度指標,即客戶維度、內部運營維度和學習與成長維度,把公司的長期戰略與短期行為相聯系,適應當今組織全面衡量公司業績的要求。因此本文認為,可以在平衡計分卡的框架上進行戰略導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進而提出了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
(二)基于平衡計分卡構建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的目的
從平衡計分卡的角度構建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目的為:1.可以從戰略角度評價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2.可以從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去評價業績;3.可以避免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短期效益,追求長期效益。
(三)基于平衡計分卡構建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的程序
1.確定企業使命,把使命轉化為目標,并形成相應的戰略。
2.理清企業價值鏈,就是“識別為顧客創造價值的基本活動及相關的支持活動”。但需注意,價值鏈分析過程是對所發現問題進行分析和回答的過程。
3.繪制企業戰略地圖,主要目的是確定反映企業戰略實施情況的指標體系。
4.明晰產出的定義,產出是價值鏈相關戰略經營活動的產出。
5.識別實現戰略組織產出所需的員工的勝任力和行為。
6.識別符合企業戰略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
7.形成基于企業戰略層面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活動。
8.創建基于平衡計分卡下成本視角的人力資源計分卡,本文認為應涵蓋四個維度:(1)財務維度:反映基于戰略導向的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活動給企業增加的財務附加值;(2)顧客維度:即客戶滿意度的高低及存在的問題;(3)內部運營維度:衡量企業內部組織機構內關于戰略導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各項活動的運行情況。(4)學習與成長維度:測量人力資源成本管理實施主體的各項活動。
9.研究選取計分卡測量指標及方法。
(五)成本視角下的人力資源計分卡評價指標體系
先前的理論研究中,關于構建人力資源計分卡時都是從人力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為了真正從企業宏觀戰略層面評價經營業績,本文結合平衡計分卡,從成本視角的角度構建一個戰略導向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管理的評價指標體系。
四、結論
人力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來源。通過有效的戰略導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活動,管理者和員工能依靠自身的優勢不斷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的質量,提高組織的核心競爭力。本文構建的成本視角下人力資源計分卡,能夠從財務、顧客、內部運用、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全面評價。(作者單位:蘭州商學院)
參考文獻:
[1]金占明.以平衡計分卡為基礎的戰略績效評價系統研究[J].商業研究,2006(4).
[2]于曉瀛.用平衡計分卡及KPI進行企業績效評價[J].現代商業,2007,(4).
[3]孫清華,趙景華.基于平衡計分卡的企業戰略性績效管理[J].山東社會科學,2008,(2).
[4]張建民.關于構建人力資源記分卡的框架思考[J].經濟問題探索,2009,(4).
[5]杜軍,杜勇.基于BSC和KPI的績效考核人員績效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觀管理信息化,2010,(5).
[6]向坤.邁克爾·波特:企業競爭理論的構建者[J].現代企業文化,2010,(5).
[7]于向紅.人力資源管理需要關注信息成本問題[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