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安全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1: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石油安全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石油安全論文

篇(1)

硬件方面,各石油銷售企業都具有設施完善的中心計算機系統,供電采用UPS方式,采用“雙機熱備”的核心服務器工作模式,以確保整個硬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網絡方面,采用SDH光纖接入廣域網,包括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核心層中路由器和交換機采用雙機模式,設備之間,層層之間以光纖方式連接,以均衡網絡負載。除了安裝必備的防火墻,部分企業為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還安裝了外網入侵檢測系統;大多數加油站采用SSLVPN方式訪問企業內部網,以保證網絡接入的安全性。在PC系統方面,大多數企業統一安裝了企業版的病毒防護軟件系統和桌面安全網絡接入系統,實現PC機的MAC地址綁定。

2.銷售系統信息化建設。

目前,企業的銷售信息系統主要包括:加油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加油站零售管理系統、企業門戶網站、ERP系統等。信息系統具有如下特點:一是用戶眾多,幾乎所有企業管理人員都是各系統用戶;二是應用領域廣,涉及企業經營、管理、對外服務諸多方面;三是要求連續運轉,如ERP系統必須滿足7×24小時運轉。由于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轉不僅關系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可持續性,其數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關系到廣大客戶的利益。所以,基于上述的原因,企業對銷售信息系統的安全運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銷售系統的信息安全現狀。

石油銷售管理系統是關系國家安全、經濟命脈、社會穩定的重要信息系統,國家對其信息安全高度重視,并在《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強調,我國要全面加強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大力增強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實現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安全保障的協調發展。同時,國內石油銷售企業也長期重視信息安全工作,逐步建立了相應的保障體系和規章制度,但還存在以下問題:

(1)范圍涉及廣泛。

石油銷售企業分支機構多,終端運營組織龐大且分散,以中石油集團為例,其截至2013年分布在全國的加油站已超過30000座。在如此龐大的銷售系統中,信息網絡承載著指導業務運行的重要功能。大量、分散部署的加油終端,必然會造成聯網方式的多樣化、網絡環境的復雜化。

(2)設備系統眾多。

石油銷售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中所涉及的設備精度髙、技術要求深,并且范圍廣泛,包括加油站、油庫等大量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因此,業務管理流程復雜,安全風險增大。

(3)人員素質不齊。

由于石油銷售屬于傳統行業,因此企業人員年齡跨度較大,對信息安全管理的職業組織參差不齊;甚至對于企業管理人員,對于信息安全的認識也多停留在紙上談兵;基層人員眾多,且直接面對客戶,流動性大,信息泄露風險極高。而且新生代的企業員工對計算機和網絡接觸早,應用水平高,日常使用頻繁,在缺乏網絡安全防護意識的情況下更易導致信息泄漏,甚至在好奇心理的鼓動下主動發起網絡攻擊行為,所以企業內網安全也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4)資金投入有限。

國外企業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資金投入達到了企業整體基建的5%-20%,而我國企業基本都在2%以下。全世界每年因信息安全方面的漏洞導致的經濟損失達數萬億美元,中國的損失也達到了一百億美元以上,但是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的投資只有幾十億美元。因此,我國企業整體信息化安全建設預算不足。石油企業信息化工程是一項繁重的任務,需要在信息安全方面有更大的投入。大型油企需要建立復雜龐大的數據庫備份體系,建立并維護高效的網絡殺毒系統、企業級防火墻、IDS、IPS系統和完善的補丁更新及發放機制,以保證企業各方面的數據安全。建立這一復雜的系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其投入回報慢,因此石油企業普遍輕視這方面的投入和維護,信息安全建設相對于企業的發展整體滯后。

二、石油銷售系統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設計

石油銷售系統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是一個程序化、系統化、文件化的管理體系,以預防控制為主,強調動態全過程控制。建立相應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需要從物理、信息、網絡、系統、管理等多方面保證整體安全;建立綜合防范機制,確保銷售信息安全以及加油卡、EPR等電子銷售系統的可靠運行,保障整體信息網絡的安全、高效、可靠運轉,規避潛在風險,供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石油銷售系統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統構架分為以下組成:

(1)組織層面。

石油銷售部門應建立責任明確的各級信息安全管理組織,包括信息安全委員會、信息安全管理部門,并通過設立信息安全員,指定專人專項負責。通過這些部門和負責人開展信息安全認知宣傳和培訓,提高企業員工對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2)制度層面。

制定安全方針、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一系列章程,經科學性審核和測試后下發各級部門,提升企業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效能,減少事故發生風險,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3)執行層面。

信息安全管理部門應當定期檢查和隨機抽查相結合,監督安全制度在各級部門的執行情況,評估安全風險,負責PDCA的循環控制。

(4)技術層面。

信息安全管理部門要提供安全管理、防護、控制所需的技術支持,全面保障企業整體信息安全管理系統建設。通常信息安全技術分為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主機安全、終端安全、數據安全以及應用安全等六個方面,主要包括監控與審核跟蹤,數據備份與恢復,訪問管理與身份認證,信息加密與加固等具體技術措施。通過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平臺和運作平臺,在最短時間內對信息安全事件進行響應處理,保障信息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實,實現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標。

篇(2)

在生產過程中,企業可能會出現集團化、大型化的發展方向,因此對于資金和技術的要求十分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企業,如果企業有意外事故發生,那么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無法及時挽救,對于企業甚至國家都會造成嚴重影響。

二、影響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因素分析

1.制度完善

企業生產管理出現問題就是因為企業日常生產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并且責任分工不清,出現了問題,不能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并且事故的處置力度也會影響到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情況。

2.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企業在日常生產管理中,往往還缺乏有效地監督機制,職工生產的安全意識淡薄,沒有形成系統的成產機制,企業在日常生產工作上對于員工的安全意識教育不強,導致員工沒有充分認識到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一旦出了問題會有相關措施處理,讓職工安全意識有所加強,但是一旦事情過去時間久了,員工頭腦中依然安全意識不足。

3.設備維護不足

當前很多石油化工企業在設備設計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選擇成本低、質量劣質的材料做為設備裝置,并且缺乏系統科學的維護,導致設備逐漸被一些原材料中的腐蝕性成分所腐蝕,出現有毒物質的跑冒,而一些化工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很高的溫度和壓力,就更容易造成設備閥門的松動和塔的腐蝕,這都會導致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4.技術方面

企業在實驗、生產、運輸、儲備過程中都可能存在人為的違規操作的情況,這極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當前技術方面的事故發生率是最高的,也是導致安全生產問題非常復雜的原因。

5.安全生產管理方面

石油化工企業要想做好安全生產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宣傳和培訓工作,定期組織一線工人和管理人員急性安全宣講,對宣講內容進行考核,但是現在的宣教工作往往還停留在表面,沒有真正起到作用,第二就是企業人員的參與性不強,職工認為管理工作是管理層的事,自己從思想上就沒有重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另外就是當前生產管理不夠系統,缺乏科學有效的手段,也沒有科學的參照標準,在事故發生后,出現推諉責任的情況。

三、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影響因素控制

1.企業自身要完善規章制度

當前石油化工企業如果想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制度是有效工作的前提,完善的規章制度可以幫助企業員工遵守規定,加強安全生產。企業要嚴格參照國家對于危險化學品的相關規定,嚴格材料審批流程,企業的生產管理制度要建立在國家的行業制度之內。

2.加強生產安全監督管理

要不斷加強石油化工企業生產建設過程中重點對象與重點工序的安全生產管理與控制。

3.加大安全投入

企業要及時檢查老化設備,對于機械故障和設備安全隱患要及時排查,因為設備的安全是生產安全的基礎,如果設備存在腐蝕、泄漏、老化的情況,就必須加強投入安全技術。

4.安全生產管理方面

篇(3)

2.密封和密閉系統的管理

持續排放易燃、/粉塵、有毒氣體、或生產,應設計成一個封閉的,并設置霧和除塵或吸收設施。可以低沸點易燃液體、有毒液體或空氣中的氧氣、水、氧化、分解、和反應或變質,應使用惰性氣體密封,確保惰性氣體系統的安全。腐蝕介質的過程做好防腐措施。

3.危險介質杜絕進入火場

在滿足生產平穩的前提下,盡可能把材料在設備的停留時間縮短,選擇的分離設備要減少儲蓄流體。對大型設備底部、排量大于8m3/h液化烴泵入口、大排量泵、高溫(\閃點,\自燃點)泵入口、液化烴罐出口,應考慮事故的發生設置隔離閥,緊急切斷當事故發生時,減少事故外泄露。切斷氣源是氣體消防和最好的方法。因此,應當建立事故隔離閥在天然氣加工廠邊界可燃氣體歧管。

4.對設備布置的安全管理

設備布局設計等專業設計,需要操作滿足工藝設計的要求和流程,控制布局時應考慮的第一個問題。設備布置根據工藝步驟,單元操作和工藝設備布局,特別是強調流程設計的設備高差的要求,溫度下降和壓降的要求,沒有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經常會出現故障,不穩定和不連續性給生產帶來危險。

5.管道器材的安全管理

選擇管道設備,應該能夠經得起最苛刻的操作過程產生的溫度和壓力的組合力量;不得超過規范允許范圍內在管道設備的使用時,不允許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規范;道應該仔細選擇耐腐蝕材料和腐蝕裕量的腐蝕介質管,不同等級的管道連接,應該使用閥來連接,盡量避免異種鋼對接口進行焊接;危險中應盡量避免使用波紋管伸縮接頭解決撓性管;高毒性和液化烴管道閥門,不要使用螺紋蓋閥門,高壓閥門應選擇壓力密封結構或更好的密封結構。

篇(4)

1.1Internet的安全性

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在給企業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給企業的運營帶來了極大風險。因為黑客與病毒無孔不入,稍有疏漏,就可能使整個網絡遭受攻擊,并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害。因此,建立科學的網絡體系,保障系統網絡安全迫在眉睫。

1.2大中型企業內網的安全性

ERP、OA和CAD等生產和辦公系統已經在企業中得到普遍性應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企業對這些系統的高依賴性。這樣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內網面臨的風險。內網運行穩定、可靠、可控才能保障日常生產和辦公的進行,一定程度上,將內網信息網絡比作企業的生命線也不為過。這個內網同時由大量終端設備,大中小型服務器,各種網絡設備構成,這個其中每一個部分都要確保正常工作,否則一點小問題都有可能引發網絡的停滯甚至癱瘓。但目前大中型企業的內網安全依然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形:對外服務器缺少安全防護遭到黑客攻擊;員工上網過程缺乏有效監管,一方面會造成網絡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影響工作效率;此外還有一些內部的服務器被非法訪問,造成企業信息的外泄。

2大中型石油企業信息網絡安全威脅及安全體系構建

2.1大中型石油企業面臨的信息網絡安全威脅

進入21世紀以來,大中型石油企業對數字化信息網絡建設可謂不遺余力,軟硬件的建設開發中,信息網絡的安全性卻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由于對網絡安全防護重視程度不夠,我國的大中型石油企業長期飽受網絡安全的困擾。有相關調查顯示,我國企業中,約有41%經常受到惡意軟件和間諜的入侵,63%的企業經常遭受病毒或蠕蟲攻擊。而就大中型石油企業而言,不僅面臨著外部病毒的攻擊,同時內部人員的信息泄露也考驗著企業的網絡安全。由于員工信息安全意識淡薄,上網過程又缺乏有效監管,在員工無意識的情況下,就可能引起發一系列問題。比如,企業機密信息的泄露,各種垃圾郵件的充斥,各種網絡病毒的侵襲,黑客的攻擊等等,這些問題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進程和企業經濟發展利益競爭白熱化,成為大中型石油企業最為棘手的問題。

2.2大中型石油企業網絡安全體系的全方位構建

隨著網絡攻擊的多元化,攻擊方式也是五花八門。傳統的只針對網絡層面以下的安全對策已經不足以應對如今復雜的網絡安全情況,企業必須要建立起多層次多元化的安全體系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網絡信息安全指數。大中型石油企業信息網絡安全的五個重要組成:物理安全、鏈路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信息安全。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是整個網絡系統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旨在為企業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物理運行環境,這個更多指對企業相應硬件設施的安全防護,比如,企業服務器、數據介質、數據庫等、

2)鏈路安全。鏈路安全指的是信息輸送通道。數據傳輸過程中能夠確保內容安全、可靠、可控、能有效抵御攻擊。常見的幾種數據鏈路層安全攻擊有MAC地址擴散、ARP攻擊與欺騙、DHCP服務器欺騙與DHCP地址耗盡、IP地址欺騙。

3)網絡安全。這主要針對于系統信息方面。這個是涵蓋范圍相對廣泛的一個方面。比如,用戶口令鑒別,計算機病毒防治,用戶存取權限控制,數據存取權限,數據加密等都屬于網絡安全范疇。

4)系統安全。系統的正常運行是企業日常生產和運行的根本保障。但是,系統出現崩潰、損壞的風險依然存在,這就需要能夠有一套有效的風險預防機制和辦法。能夠確保系統崩潰時對相關信息實現最大化備份,同時能夠具備保密功能,防止系統崩潰后的信息外漏。

5)信息安全。這就要分信息的傳播安全和信息的內容安全。很大程度上是對不良信息的有效過濾和攔截。側重于對非法、有害信息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的有效遏止。信息內容角度更側重于對信息保密性、真實和完整的保護,防止網絡黑客對信息的截留、篡改和刪除等手段來達到損害企業利益的行為,本質上是對企業利益和隱私的保護。

2.3大中型石油企業安全設計的基本原則

信息保密性、真實性、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寄生系統的安全性等五個方面的內容構成了信息安全的整體統一。信息安全的原則也就指明了大中型石油企業“數字化”網絡建設安全設計的基本原則。

1)保密性:對授權用戶的保護和對非授權用戶的防止,信息利用的用戶、實體的專屬性。

2)完整性:信息的輸入和傳輸要確保完整,防止非法的篡改或者破壞,保證數據的穩定和一致。

3)可用性:針對授權用戶而言要確保其合理使用的特性。

4)可控性:信息能夠在處理、傳遞、存儲、輸入、輸出等環節中有可控能力。

3大中型石油企業網絡信息安全風險漏洞的成因及一些防范措施

網絡信息流量幾何式增長,大中型石油企業信息資源對系統的應用也日漸成熟,生產經營數據也日益增多。與此同時,國內大中型石油企業信息系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因而,如何保障大中型石油企業信息數據安全,全面建立安全保障體系,這就顯得愈發重要。應從內因和外因上進行分析和預防。內因上,處于方向性決策的管理層對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意識不強,不夠重視。這類人群往往關注的是信息化進程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對于安全隱患和潛在的威脅卻往往忽視。此外,在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大中型石油企業在數據化硬件建設中容易競爭對比,但是對于數據的管理安全性建設要求不高。其次,網絡信息安全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不斷進行系統補丁的更新。其一,信息系統連接于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帶來的是企業信息安全的脆弱。其二,大中型石油企業信息化建設往往求新不求穩。云計算,物聯網,只要是當下發展流行技術都會上馬,而不充分考慮技術的實際應用于企業的現實貼合。多系統的復雜應用帶來的是更多、更高的系統漏洞風險。再次,大中型石油企業在信息安全技術團隊建設上海相對滯后,缺乏強有力的信息安全維護團隊帶來的是企業信息安全的高風險。這往往是因為大中型石油企業往往將預算優先分配于能夠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的生產方面,對于見不到短期回報的信息安全防護支出是能少則少。然而,一旦企業信息泄露帶來的可能是災難性的后果,因而,有水平有業務能力的專業信息安全維護隊伍建設至關重要。外因上,一些不可抗力造成的硬件設備損壞,外部對企業信息的攻擊,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等等因素都是影響企業信息安全的外因。因而,加強大中型石油企業的安全防范可從四個方面著手。在機制層面,第一,管理層要對信息安全有強意識,第二,信息安全意識要滲透到整個企業。進而建立企業信息安全管理、運行、檢測體系。另外,在面對一些風險來臨之時,能夠有有效的應急機制加以應對。在技術面,技術指標相對可量化,過硬的技術實力是保證大中型石油企業信息安全的關鍵,所以說,提高對信息安全水平的投資力度,建設高水平,高素質的技術隊伍顯得尤為重要。在系統安全性建設層面,大中型石油企業在信息系統安全性建設之初就要結合企業實際充分考慮信息系統需要的安全保護等級以及架構建設,對后期風險能夠有科學的分析與控制建議。在企業人員素養層面,大中型石油企業能夠在技術層面實現對企業信息安全的保障,就需要企業能夠有具備專業技術業務水準的網絡信息技術安全人員隊伍。從設計到操作到運維都離不開專業的技術人員。這些網絡管理技術人員還要能夠在后期不斷得到組織和學習,不斷得到新的知識補充,能夠讓這些技術人員時刻與最前沿的IT科技接軌。

篇(5)

1.管道

目前,石油的陸路運輸主要采用的是管道運輸。管道直徑為0.72米,一年可以運輸2000萬噸左右的原油,和一條鐵路的運輸量相當。它的最大特點是運輸量大、便捷、安全、經濟。管道運輸能耗少、成本低,單位耗能量不足鐵路的1/7。同時,管道密閉安全,一般不受氣候影響,能長期穩定、安全運行,有利于實現自動化管理。再者,管道運輸受地形限制小,占地面積少,容易選取捷徑路線,基本不產生廢液廢渣,不污染環境。因而,管道運輸是各國油港、提煉中心和油田之間不可缺少的紐帶。

2.鐵路

鐵路運輸是管運和海運最重要的補充方式。它雖然運量小、成本高,但可以靈活調整運輸量。一旦海運和管道運輸受阻,鐵路運輸能夠迅速彌補國內石油供應短缺局面。目前,我國進口石油鐵路運輸最主要的線路是中俄鐵路和泛亞鐵路運輸。鐵路運輸有利于分散海運和管道運輸風險,確保石油安全運輸。

3.海運

國際石油貿易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海運。它具有通過能力強、運量大、運輸成本低等特點。海運石油量占整個消耗總量的50%以上。我國石油進口主要來自非洲、東南亞和中東地區,所以游輪運輸是我國主要的石油進口方式。但是,目前我國石油進口海運路線還比較單一,主要依賴于好望角、赫爾木茲海峽和馬六甲海峽。目前,馬六甲地區的動蕩局勢,對我國海上石油運輸安全造成一定影響。

二、我國石油運輸存在問題

1.油管爆炸

2010年7月16日18時,大連中石油輸油管道爆炸事件震驚全國。2000多名消防官兵通宵奮戰,直到17日上午火勢才基本撲滅。這次爆炸導致大連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海面被污染。同時,火勢直逼劇毒二甲苯存儲區,險些造成更大災難。另外,還有20個左右的儲油罐在被燒儲油罐附近,中間間隔不足10米。

2.石油泄漏

調查顯示,每年由于各種原因泄入海洋的石油,占世界石油總量的0.5%,其中游輪海難造成的石油泄漏最為顯著。石油泄漏主要危害有三點:第一,危害海洋生態環境。石油泄入海洋后,對鳥類造成危害最大,特別是那些潛水捕食的鳥類;第二,危害漁業。成魚嗅到油味后可以快速游離溢油水域,但是幼魚大多生活在淺水域,容易受到污染。另外,養魚場網箱的魚不能及時逃離,一旦受到污染將不能食用。近海岸養殖的海帶、扇貝也如此。第三,影響淺水岸線。貝類、珊瑚、幼魚、海草多生活在淺水岸。溢油對該區域的危害異常嚴重,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三、石油工程運輸安全管理措施

1.開辟新路線

國民經濟和石油企業的快速發展,要求建立多方向、多通道、多種運輸方式的石油進口體系。這就要求我國必須加強與他國合作,主動參與到石油通道建設中,通過股份制企業的建立和鄰國或石油運輸過境國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從而確保運輸通道安全、運輸過程暢通。

2.引進HSE體系

HSE管理體系要求企業科學分析風險,確定可能發生的后果與危害,從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風險的發生,進而減少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這種現代化管理模式強調持續改進與預防,具有完善的約束和激勵機制,是現代企業的必備制度。把HSE管理體系合理運用到石油運輸中,能夠確保運輸人員自身安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事故發生率和經濟損失。

3.加強運輸安全管理

打破石油運輸企業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束縛是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生存和發展的必經之路。首先,要提高相關人員思想認識,轉變觀念,積極參與到企業發展與規劃中,自覺摒棄自由、散漫的工作態度,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石油運輸工作中。其次,加強專業運輸知識培訓,建立一批專業化運輸管理人員。最后,定期檢查油管、游輪、輸油管道,防止泄露和爆管。同時,運輸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石油運輸管理條例。

篇(6)

石油供應安全是指任何時候都能以合理的價格獲得足夠數量的石油。這里面包含兩層含義:一是供應既不能中斷, 也不能嚴重短缺(按照國際能源署IEA的標準, 供應短缺量達到上一年進口量的7%, 就標志著進入了不安全期);二是不能出現難以承受的高油價。

1. 傳統的石油安全觀

傳統的石油安全觀認為,石油安全是指減少石油消費和進口的依賴性。石油供應安全度用石油進口依賴度來表示,石油進口依賴度越高,石油供應安全度越低。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和1974年IEA成立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供應者增加,探明儲量和石油儲備增加;價格變得靈活和透明,由市場而不是壟斷來決定;世界的緊張局勢總體有所緩和;貿易更加發達,自由化和全球化進一步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后,石油供應國沒有再使用過石油制裁的武器,世界上也沒有出現過真正的石油短缺。即使一些石油供應國受到聯合國或其他國家的制裁,也未影響世界石油貿易或引發石油供應短缺。

2. 新的論點

今天,一部分人心目中的石油安全觀在悄悄地改變, 石油安全已成為進口國和出口國共同的問題--大部分石油進口國渴望有可持續供應的資源和穩定的市場以保證供應安全,而石油出口國也渴望有一個穩定的出口市場,以保證需求安全和可持續的收入。高油價是一柄“雙刃劍”,不僅傷害石油消費國,也傷害石油供應國。因為高油價既能使石油出口國獲得更多的利潤,也會促使消費國提高能源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及替代燃料,從而加速改變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

由此,一些專家認為,石油已從戰略性資源和“武器”回歸到一般商品的屬性,石油進口依存度的提高,不值得大驚小怪,它與石油供應安全沒有直接的關系。動用很多資金去搞石油儲備,是得不償失。有的專家甚至認為全球經濟一體化已使我國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在國際市

場上買到任何所需要的礦產資源。

3. 石油安全的兩點論

應該承認,產油國與消費國之間的關系正在向以互相依賴為共識的合作方向發展。但是,正如1999年5月IEA部長理事會發表的聲明所指出的那樣 :雖然故意中止石油供應的危險得到了緩和,但自然災害、技術上的障礙以及政治混亂所引起的危險仍然繼續存在。

今后如果再發生石油危機,其原因不一定是產油國的企圖。例如,2002年12月至2003年3月,委內瑞拉內戰一觸即發,其石油行業幾乎陷入全部癱瘓的狀態,造成了1990年8月海灣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石油供應中斷,高峰中斷量達到260萬桶/日。

過去發生的石油供應中斷事例,大部分都與中東地區的局勢有關。中東擁有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三分之二,其石油產量占世界的30%,其石油生產成本在世界上是最低的,而且中東原油占國際市場原油總貿易量的44%,今后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對中東的依賴程度將進一步增加。最近的伊拉克戰爭所引發的高油價更說明,中東產油國局勢的不穩定是世界石油供應安全的潛在威脅。

IEA在不久前的《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中指出,“能源安全在短期內將有更大的風險。近年來的地緣政治形勢以及能源價格飆升也印證了這一判斷。多數OECD國家、中國、印度等油氣進口大國將越來越依賴產自遙遠、動蕩地區的進口能源。石油供求的靈活性將下降。石油將越來越集中用于交通運輸,且沒有唾手可得的替代能源。對石油與日俱增的需求將由少數幾個擁有龐大儲量的國家來滿足,如歐佩克的中東成員國和俄羅斯。貿易的蓬勃開展將強化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的相互依賴。與此相聯系,海盜、恐怖襲擊或者事故導致油井或者管線封閉、油輪停航的風險也會進一步加大。”

鑒于客觀的現實,我們認為石油安全觀必須堅持兩點論:一方面承認國際石油市場有了很大的發展,石油安全形勢有了很大的改進;另一方面,認識到天下并不太平,發生大規模石油供應中斷并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我們對石油安全問題必須提高警惕,絲毫不能麻痹大意。

二、我國石油安全對策及評價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的研究,2020年中國石油的需求量將為4.5億~6.1億噸,屆時國內石油產量估計為1.8億噸,進口量將為2.7億~4.3億噸。進口依存度將處于60%~70%。IEA《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的預測值是能源研究所的中值5.3億噸。

有專家認為,當一國的石油進口量超過5000萬噸時,國際市場的行情變化就會影響該國的國民經濟運行;當一國的石油進口量超過1億噸以后,就要考慮采取外交、經濟、軍事措施以保證石油供應安全。當石油進口依存度超過60%時,石油供應的不安全性加大。

確保石油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

1. 大力節油

2000 年我國的原油消費量為2.33億噸,如果我們希望將2020年的原油消費量控制在4.5億噸以內,原油消費的年增長率就必須低于3.4%。實際上,2003年我國的原油消費年增長率超過了11%,2004年上半年超過了20%。顯然,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改變不合理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石油應主要用于交通運輸業和石油化工業。當前的問題,一是小轎車增速過快,如不加引導,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達1.3億~1.5億輛,燃油需求將達3億噸,將難以實現把石油需求控制在4.5億噸的目標;二是一部分人追求豪華的高耗油的大排量小轎車,增加了石油消費,而相比之下,許多發達國家的小轎車都在向1.3甚至1.1的排量發展(例如德國);三是目前我國機動車的燃料消耗水平普遍比世界發達國家高10%~20%。值得欣慰的是,“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已經正式頒布,將于2005年7用1日起實施,這必將大大改進機動車燃油利用的效率。

與鄰區和發達國家比,我們的油品稅相當低,以油品稅占售價的比例計,日本為50%,新加坡為40%,韓國為65%,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為56%,而我國大陸地區僅為10%左右。我國的油價大大低于日本和歐洲,為什么我國不能提高稅收和油價以抑制石油消費過快的增長?為什么議論已久的燃油稅還不能出臺?筆者認為,貫徹總理的指示,“運用經濟杠桿和市場機制,抑制油氣消費,節約和合理使用油氣資源”已刻不容緩。政府應該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將節油工作推向一個新水平。

2. 加強國內油氣資源勘探

根據2000年以來我國三大石油公司對部分盆地進行的油氣資源重新評價,全國有石油地質資源量1041億噸,最終可探明地質資源量619億噸;全國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約150億噸,目前已探明可采儲量65億噸;可采資源探明率為43%,尚有85億噸可采資源待探明。全國主要含油氣盆地屬于中等勘探程度,未來儲量增長仍有較大潛力。石油資源量還將隨著地質理論的創新、勘探認識的深化、工程技術的進步和勘探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為鼓勵石油公司加強風險勘探,建議國家設立風險勘探基金。一是可以仿照日本政府對石油公團的做法,石油公司可以向國家申請風險勘探基金使用權。一旦獲得重大發現,可從利潤中收回資金用于新的風險勘探。勘探無發現時,沉淀的資金由石油公司和政府按比例分擔。二是免征稠油、高凝油和三次采油的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三是制定“尾礦”政策,促進老油田、低滲透油田的開發利用。

3. 開展石油資源的國際化經營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保守評價,全球擁有石油可采資源總量4582.2億噸(含天然氣液),約3.35萬億桶。截至2003年,全球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2693.7億噸,其中剩余探明儲量1567億噸。從資源的探明程度上看,全球尚有41.2%的石油資源,即1888.5億噸,有待進一步發現和探明。截至2003年底,世界已累計采出石油1126.7億噸,約占全球石油可采資源總量的24.6%。IEA《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指出,“根據多數估算結果,探明石油儲量足以滿足未來30年的全球累計需求。我們的分析顯示,如果必要的投資能夠到位,全球常規石油的生產到2030年之前還不會達到頂峰。天然氣和煤炭的探明儲量比石油還要充裕。未來發現更多油氣煤資源的潛力還是很可觀的。”

除常規石油資源外,世界上的非常規石油資源(如重油、瀝青、焦油砂和油頁巖等)頗為豐富。據估計,全球擁有非常規石油資源4000億~7000億噸。非常規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委內瑞拉和前蘇聯。目前,加拿大瀝青砂生產的合成油和委內瑞拉超稠油生產的奧里諾科乳化油已成為商品,技術進步也將使油頁巖的開發和利用具有可行性。因此,隨著技術和經濟條件的改善,非常規石油在今后的石油產量中將占據重要的份額。

未來全球能供應石油的地區主要集中在中東、非洲以及俄羅斯。根據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每天的原油供應量約為6600萬桶,中東地區仍將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地區,其每天的原油產量將達到4600萬桶,占全球每日原油供應量的69.7%,而非洲將超過俄羅斯成為原油的第二大供應地區,其每天的原油產量為800萬桶,占全球原油供應量的12.1%。俄羅斯則將以7.6%的占有率排在每日原油供應量的第三位。中國的三大石油公司已經將注意力投向了這些地區,實行石油的國際化經營。

從目前看,中國石油集團在海外有三個戰略選區;以蘇丹項目為基礎的北非戰略區:以哈薩克斯坦項目為基礎的中亞和俄羅斯戰略區;以委內瑞拉項目為基礎的南美戰略區。已簽項目合同26個。中國石化集團的戰略區更多在中東。現在它已經進入伊朗油田進行合作開發,并已在卡山區塊風險勘探中成功地打出了高產油氣井。目前重點跟蹤評價的海外油氣項目還有20余個,今后兩年內,將根據研究和評價情況對其中有利項目進行投標或報價。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已經收購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三塊石油天然氣田,并且并購了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在印度尼西亞5個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資產,這將帶來每年約500萬噸份額油。

中國的“走出去”戰略已經在蘇丹、委內瑞拉、哈薩克斯坦等國取得了成績,但是也并非一帆風順。2002年,中國石油集團在最后一刻被迫放棄收購俄羅斯斯拉夫石油公司;2004年7月下旬以來,隨著美國推動對蘇丹的經濟制裁,中國石油集團在蘇丹石油的開采成效很可能遭受影響;中國企業在印尼、蘇丹、哈薩克斯坦等敏感地區的海外油氣田作業,存在著一定的政治風險。一些專家認為,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公司在進行國際能源合作的過程中,由于調研不夠,動作遲緩,各自為政,謀略欠缺,錯失了許多機遇。為此,建議政府建立海外協調機制,協調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動,以減少內耗,降低成本,集體作戰,提高效率;同時,對石油公司的海外活動給予多方面的支持。

4. 保障運輸通道安全

目前中國的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非洲和亞太地區,2003年從這三個地區進口的原油分別占進口總量的50.9%、24.3%和15.2%。進口原油的運輸量的約五分之四需通過馬六甲海峽,而從中東到東亞的這條海上經濟命脈,存在著一系列的安全威脅。這就要求中國尋找更多的運輸線路和運輸手段,提高運輸通道的安全性。從這個角度來看,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輸油管道意義重大。從俄羅斯遠東地區進口能源,距離短、成本低,而且相對穩定,是能源進口多元化的較優選擇。經過10年的起起伏伏,俄羅斯終于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做出了遠東石油管線的決策,決定由俄羅斯國營石油運輸公司修建一條從泰舍特至納霍德卡的石油運輸管道,即“泰納線”。“泰納線”比“安納線”北移150千米,減少了污染貝加爾湖的風險,并有利于俄羅斯實現石油出口市場多元化的戰略目標。雖然俄政府的決定暫沒有確定分階段修建該管道等其他具體細節問題,也沒有說明輸油管道建成的確切日期,但修建至中國的原油管道已寫入俄2020年前的能源戰略中。另外,俄羅斯將用鐵路增加向中國的石油供應。

中哈石油管道的“阿塔蘇-阿拉山口”段已于2004年9月28日正式破土動工,并將于2005年12月竣工。工程第一階段完成后每年至少為中國輸送1000萬噸原油,隨后展開的管道二期工程將使輸油能力達到2000萬噸,這將緩解中國的石油供應緊張局面。

解決馬六甲海峽問題的另一大膽設想是開鑿橫穿泰國南部的克拉運河。這條運河將橫貫泰南,全長120千米,寬400米,深25米,預算耗資達200億美元,耗時10年。運河建成后,從中東來的油輪無須經馬六甲海峽就可直接從印度洋到太平洋,對中國石油進口必將產生有利的影響。另外,橫貫馬來半島的泰國管線項目,也是緩解中國石油運輸壓力的備選方案。泰國計劃在取得相關國家的支持后,在泰國南部克拉地峽地區修建一條長達260千米的石油管線,該工程包括位于克拉地峽兩端的兩個深水油港、石油儲庫和連接印度

洋安達曼海與太平洋泰國灣的輸油管道。但輸油管道或運河的建設成本非常之高,泰國的力量能否支撐,尚不敢肯定。另外通往緬甸的石油運輸管道也在考慮中。但是考慮到復雜的政治關系,這條管道的修建絕非易事。

預計,今后中國石油企業還將進一步加快走出去。然而,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石油資源的競爭將更趨激烈。對中國來說,不論是進口石油或是企業在海外獲得份額油,都需要經過安全的運輸通道將油運回中國,這仍將是有待解決的課題。

5. 燃料替代

(1) 煤制油

用煤制油的工藝可分為“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兩種,從世界上來看,無論哪一類液化技術,都有成熟的范例。

“直接液化”是對煤進行高壓加氫直接轉化成液體產品。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早在1927年納粹德國就從戰略需要出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煤炭直接液化廠,年產10萬噸飛機和坦克發動機燃料,到1944年產量達到423萬噸。“間接液化”是先將煤氣化,原料氣經凈化后再行改質反應,調整氫氣與一氧化碳的比例后生成液體。20世紀50年代,南非為了應對進口石油的制裁,成立了南非薩索爾公司,主要用煤生產汽油、柴油、乙烯、醇等120多種產品,年總產量達到700多萬噸。目前,這家公司的3個液化廠,年耗煤4590萬噸,年產合成油品1000萬噸。

自1997年至今,中德、中美、中日通過政府間的科技合作,對我國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廠進行了可行性研究。結果表明,陜西神府煤田、內蒙古東勝煤田和云南先鋒煤田的煤都可以液化。2004年8月25日,中國神華集團“煤制油”直接液化工業化裝置已在鄂爾多斯市開工,成為世界上第一套煤直接液化的商業化示范裝置。2008年一期工程建成后預計可年產合成油產品500萬噸。

對于煤制油技術是否符合我國的發展方向,國內專家有不同的觀點。爭論的一個焦點是它的經濟性。神華案例研究中采用的煤價是80~100元/噸,這有無代表性?既然經濟,國外為什么不發展?我國煤炭供應已經緊張,今后能不能支持用3~5噸煤轉換為1噸油以供汽車消費?筆者認為:如果我們討論的是石油供應安全,我國又是富煤少油的國家,我們就需要煤制油的技術以應不測;至于發展多大的規模,可在工業化示范評估后,視當時的油價和煤制油的技術進步狀況再定。重要的是應不失時機,加快工業化示范項目建設的速度。

(2) 生物質制油

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在汽油機上的應用技術已經完全成熟,美國和巴西已經大量使用。現狀表明,應用燃料乙醇,發動機不需改造,動力性能基本不會改變,可使一氧化碳排放減少30%以上,碳氫化合物排放減少10%,油耗略有降低。

我國已批準建設燃料乙醇項目共4個,主要是利用陳化糧做原料。吉林60萬噸/年第一條生產線已經運行,河南等地也在加快建設,2004年底可望建成90萬噸規模裝置。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等省已經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計劃2004年底東北三省車用乙醇汽油的市場覆蓋率達到80%,2005年底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5省及湖北、山東、河北、江蘇部分地區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替代其他汽油。

推廣燃料乙醇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生產成本尚高于普通汽油,目前由財政補貼解決;二是目前我國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玉米、甘蔗、甜高梁等,平均每生產一噸燃料乙醇需要3.3噸玉米。轉換陳化糧顯然是合理的,但是每年的陳化糧數量有限,在規劃生產規模時應考慮上述因素。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是利用動植物油脂為原料,經反應改性成為可供內燃機使用的一種燃料。全球對此一致看好,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已達200萬噸/年。在美國,生物柴油已成為增長最快的車用替代燃料。發展生物柴油不僅可緩解我國車用燃料油中的柴汽比矛盾,還可減少二氧化碳、多環苯類致癌物和“黑煙”等污染物排放,亦可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我國生物柴油已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建成了年產萬噸生產規模的生產廠。建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生物柴油中長期發展規劃,建立標準,出臺經濟激勵政策,規模化發展生物柴油。

6. 石油儲備

IEA主要國家有著成熟的石油儲備經驗。從美、日、德三國的戰略儲備制度比較中可以發現:三國都在1973年石油危機之后開始對戰略石油儲備立法,三國對于儲備目標和規模在法律中都有明確規定。在政府儲備方面,美、日、德的儲備量或目標儲備量分別是10億桶、3.15億桶和5350萬桶。加上民間儲備,美、日、德的石油儲備量分別相當于本國158天、169天和117天的凈進口的石油消費量。

三國的儲備體制各有不同。美國實行自由市場型,石油儲備的主體是政府,對于民間儲備,雖然有一些優惠政策和存放服務,但沒有任何資金支持,也不進行管理。日本是政府導向,儲備主要由政府進行,但也嚴格規定每一個石油企業都有一定的儲備額度,沒有完成的要被罰款。德國是“聯盟儲備”機制,官民聯盟儲備、政府儲備、民間儲備量的比率為57∶17∶26。

我國“十五”能源規劃指出:為保證石油安全供應,提高政府調控國內石油市場的能力,應加快建立國家石油儲備制度,逐步形成我國完備的石油儲備體系。“十五”期間要爭取建成一定規模的國家戰略儲備能力,同時也應鼓勵企業擴大儲備。根據上述精神國家已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建立了國家石油儲備辦公室,負責處理國家石油儲備事務。

石油儲備包括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兩種。國家儲備由中央政府直接掌握,主要功能是防止和減少因石油供應中斷、油價大幅度異常波動等事件造成的影響,保證穩定供給。企業儲備是企業在與生產規模相匹配的正常周轉庫存的基礎上,按有關法規承擔社會義務和責任所必須具有的儲存量。其主要功能是穩定市場價格、平抑市場波動。

石油儲備對一個國家來說是一件大事,一般應首先立法,明確儲備目標、政府和企業各自的職責、管理機購、運行規則、儲備地點、資金籌措等問題。

石油儲備是一件長期的工作,不宜操之過急。油價高時緩進口,油價低時多進口,避免不必要的花費。

石油儲備不能單靠一國的力量,要加強國際合作。IEA成員國(目前共有26個國家)通過國際能源協議(IEP)組成了應付石油緊急事態的國際合作共同體。這是石油進口國對抗石油輸出國組織利用石油作為武器的措施,應該說是有效和成功的。據IEA估計,2000年全球石油庫存量在8億噸左右,相當于90天的世界石油消費量。其中戰略儲備1.7億噸,商業庫存6.3億噸。2000年IEA成員國的石油儲備規模約為3.7億噸,相當于110天的凈進口量。如有可能,我國應參加IEA 的活動,交換信息和觀點。

目前亞洲除日本和韓國這兩個IEA成員國外,持有的石油儲備都不多,而今后亞洲國家對石油進口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應當早商對策。近年來,日本、韓國一些人士建議成立東北亞能源共同體,雖然呼聲很高,但是未能產生實質性的結果。筆者認為,我國應該積極主動倡導和參與東北亞和東南亞石油安全共同體的建立;亦可仿照IEA的做法,在北京或其他城市建立石油安全的研究中心,從事信息收集、政策研究,提出問題,供各國政府協調各國的行動。當前立即可從事的工作是合作研究如何加強馬六甲海峽運輸通道的安全和開辟第二通道。

參考文獻:

[1] World Energy Assessment. UNDP, UNDESA, WEC, 2004

[2] 2003年中國石油進出口狀況分析,國際石油經濟,2004(3)

[3] China’s Worldwide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EA, 2000

[4]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4.IEA,2004

[5] 周鳳起. 中國石油供需展望及對策建議. 國際石油經濟, 2001(5)

篇(7)

2、實行安全例會常規制度,加強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例會對于任何企業生產施工部門來說,都是日常工作規范的重要內容之一。對于石油鋼管生產企業來說,定期召開安全例會不但能有效地開展人員安全生產教育,還能定期回顧一段時期內的生產情況并進行總結,對有無出現違規操作、安全隱患或事故進行分析、討論。企業各部門,特別是生產部門應當嚴格執行每周一次安全例會,每天班前會的制度:一方面按照HSE體系的運行要求,認真傳達HSE文件精神[1],并利用HSE體系對當期安全生產的現狀及形勢進行分析總結,并部署下期工作。并據此開展員工績效考核,將安全生產作為員工薪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利用周例會和班前會,積極開展員工的安全生產教育。同時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雙管齊下從思想上提高員工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視。

3、強化安全風險控制

石油鋼管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還應當包括安全風險(隱患)的控制,除了積極開展分級式的風險評價外,對于生產車間及班組來說,還應當積極組織員工根據自身作業實際學習如何有效辨別并處置危害因素。按照生產管理崗位、工藝流程所涉及的崗位為劃分標準,認真編制車間級和班組級的生產安全風險控制手冊,同時根據風險的大小不同設置不同的負責人及不同的處置權限。要求生產線員工人手一冊,定期組織風險控制培訓和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的員工不予上崗,并按照中石油的HSE作業指導,結合企業風險控制手冊進行適當進行修訂,要求員工及時學習和掌握[2]。

4、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力度

加強實地監督檢查是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企業應當嚴格依據現有的安全監管制度對各生產部門的作業場所,特別是對安全風險高、危害大、事故易發的場所,從管理漏洞、設備本身風險、人員不當操作等多層面開展監督檢查,及時詳盡地做好排查情況統計匯總。在監督方式上,應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結合,加大頻次,設置專門的安全生產監督小組,安排專人負責。對于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生產安全隱患的,要及時上報,追查相關責任人,并及時嚴厲處罰。

5、加強特種設備的維養管理

石油鋼管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涉及到不少的特種設備。加強對于特種設備的維養管理,實時獲取設備的動態運行情況,能夠提高對生產作業的監管和控制。一是嚴格落實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時更新監控管理臺帳,嚴格落實特種設備的定期檢測和到期報廢制度。二是對于特種設備的操作要求,嚴禁沒有操作資格的人員上崗,確保操作安全。三是采取特種設備的兩級領導監管責任制,要求監管領導必須每月對負責設備進行實地檢查,并提出相關意見。四是加強對高危作業的控制,除了嚴格執行企業危險作業/禁止作業目錄,執行前要求嚴格審批流程,劃分責任人,執行過程中要求操作、管理監督各方人員必須到場,做好現場記錄與評估。

篇(8)

(2)對大型火災缺乏應對經驗。在石油化工園區的消防安全規劃中具有特殊性,部分石油化工園區的消防規劃缺乏應對大型火災的的經驗,對于過熱液體儲存區、大型油罐一級石油化工產品的火災特點缺少足夠的認識和研究,沒有做好提前的應對措施。對于化學園區化學品泄露、火災等災害后果與影響范圍缺少科學分析和預測,沒有建立相應的火災風險管理機制。

(3)火災事故的處置力量不足。對于化學工業園區事故救援和應急處理能力不足,特別是應當重大化工災害時,缺少足夠的救援能力,還沒有建立對于石油化工園區相應的消防安全預案。

2加強石油化工園區消防安全規劃的措施

(1)做好石油化工園區的消防安全規劃研究。規劃應當做好園區內危險源的分析,確定園區內可能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以及危害的模式和規模和最后導致的災害后果;同時還有可能存在的次生災害和引起的其它危害。通過對園區內的風險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并且對其社會風險進行評價,做好化工園內的安全規劃工作。要做好園區內消防安全規劃的評估,按照火災風險的等級進行布局,建立滿足園區長遠發展所需要的科學規劃體系。做好所有園區內的火災危險源的辨識和分級規律研究,結合石油化工企業的火災事故演變規律,對園區內的化工產品泄露、火災等災害建立相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園區消防規劃作為園區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從園區的整體布局出發,加強園區各種因素之間的協調。

園區內的消防安全規劃應當在整個園區安全規劃的基礎上,做好相應的消防力量的配置,提高園區內的消防應急能力。園區內的消防安全規劃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園區內石油企業的分布現狀和園區的總體規劃,對園區各功能區域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滿足科學規劃的要求。同時園區消防安全規劃還應當和其它專業規劃石油化工園區消防安全規劃現狀及應對策略趙軍潘金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石油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不少地區建設了石油園區,這些園區具備了生產、儲存、加工等一體化的模式。但是在石油園區的規劃中,消防安全是其中重要的基礎,本文通過對石油化工園區消防安全規劃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關鍵字:石油化工園區;消防安全;規劃協調,例如供電規劃、給排水規劃、防洪規劃等,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建立滿足消防安全需要的安全體系。

(2)做好園區內的消防安全演練工作。對石油化工園區內重點危險源做好相應的安全監測和控制工作,在發生消防安全時能夠進行及時的報警,并且加強和消防力量的聯動,爭取消防控制的時間。園區要建立相應的消防安全安全演練機制,定期做好消防應急救援和疏散演練。針對園區的消防安全現狀和實際應急可能存在的火災類型,做好園區內相應的滅火救援。通過火災消防演練,檢查滅火過程中的救援程序和疏散程序是否得當,預案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同時也檢驗了消防裝備的性能。在演練中主要對消防資源和消防力量的配置情況進行檢驗,檢查園區內的消防監控、消防通道等公共消防設施的運行情況,以及消防供水和消防人員的準備情況。通過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進行及時的調整,特別是檢查園區消防規劃是否合理,能否在發生災難時快速的響應,滿足消防安全的需要等。

(3)建立有效的消防力量。消防車要不斷的吸收國外的先進經驗,提高消防車的水泵壓力,滿足新型火災的消防需要,同時還能夠有效的解決遠距離和高層供水問題,提高了滅火的強度。應當結合園區消防安全的規劃的需要,配備特勤消防站,以便滿足特種火災和事故的需要。特勤站作為園區救援和滅火的圖集力量,不僅能夠完成一般的消防任務,同時還能夠處置大型特種火災的需要。特勤站能夠具備處理化學災害事故的能力,同時還應當具有處置地下、高層以及石油化工特殊化學品火災的處置能力。

篇(9)

2石油天然氣鉆井施工安全行為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造成事故的影響行為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管理因素、技術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等,還有不可忽視的心理因素。就石油天然氣鉆井施工而言,安全行為主要影響因素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情況:2.1操作工藝簡單,作業安全重視程度不夠操作程序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或信息的傳遞方式不當;或操作者責任心不強,技術不熟練,缺乏對工作危險性的警惕,以至造成失誤。如:XX井施工期間,員工操作氣動絞車拉鉆具速度過快而發生人身事故。該氣動絞車操作十分簡單,唯一的操作手柄往前推就是起升,操作手柄往后拉就是下降,但是起升與下放速度靠人工進行控制,手柄開啟的角度大,則速度快,否則就慢,手柄處于中位則氣源斷開,氣動絞車不工作。如此簡單的操作釀成大的事故其根本原因還是員工安全意識被比較淡薄,作業重視程度不夠。2.2安全標志、提示不醒目“,因陋就簡”操作者缺乏必要的刺激;或操作環境差,噪音嚴重超標等,使操作者進入誤區。如XX井鉆井施工期間檢修泥漿泵,司鉆在剎把上放一個油管母接箍便組織班組人員開展檢修工作。值班干部上鉆臺發現司鉆操作室無人,取下剎把上的油管母接箍活動鉆具,結果發生鉆具下砸事故。油管母接箍“因陋就簡”成為安全標志是本起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2.3機器設備不完好帶病運行,或信息顯示不清晰,控制部件不易分辨;或安全防護設施、連鎖裝置不健全等。物的不安全因素再加上人的心理因素,使得操作者進入誤區。如:X井開展固井工作,固井需潛水泵供水,使用潛水泵事前無人檢查是否漏電時,使用時漏電保護器失效,導致員工觸電。2.4員工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如有功能失調、頭昏目眩者;失戀及家庭糾紛,或酗酒后心理失態等。如:X井在年末開始搬遷,當班員工晚上接到妻子電話問春節是否回家,該員工告知年底要施工預計回不了家,夫妻為此慪氣。第二天早上,該員工打電話詢問小孩學習情況,告知成績很差。該員工精神恍惚,施工井隊開完班前會后開始工作,吊車吊井架底座時躲閃不及時,被底座擠傷。2.5思想麻痹,存僥幸心理那些只憑經驗,簡化操作程序以及盲目從眾者,其結果往往是“小河溝里翻船”,區區小事釀成大禍,自吞其苦果。如:X井搬遷安裝設備,安裝一個鉆臺的臺板,重量只有幾十公斤,但距離較遠,吊車司機在值班干部反復勸說下,冒險作業,結果吊車傾翻,幸無人員傷亡。

3如何抓石油天然氣鉆井施工企業員工安全行為管理

鉆井施工企業長年在野外露天施工,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勞動強度大,作業風險很高,員工思想高度緊張。抓好鉆井施工企業員工安全行為管理,除針對鉆井施工安全行為主要影響因素一一采取對策外,具體開展如下工作:3.1首先要了解員工的心理規律節假日、季節變換(夏季、冬季)、家庭變故、身體疾病、外部環境變遷等,均要對員工的心理產生影響,從而使員工的工作行為出現偏差,導致事故發生。因此,在各種情況下正確把握員工的心理規律,積極進行疏導,如節假日,單位開展一些有益于身心的娛樂活動;季節變換合理安排工作;家庭變故要對員工加以恰當的疏導等。員工情緒可能發生波動的任何情況,管理者均要適當的進行干預、正確的引導,扎實開展員工幫扶計劃,避免員工安全行為不當,導致事故發生。3.2其次要正確把握員工的行為動向員工行為的產生總是與某種需要有關,無緣無故的行為是不存在的。體面的工作,安全是最基本的條件。每個人都有安全需要,包括職業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等等,其中職業安全就是人們追求避免人身事故和職業病侵襲而產生的需要。員工在具體作業過程中,現場管理人員(包括但不局限于班組長等)要組織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觀察與溝通,重點風險作業還應該開展“十分鐘安全小講堂”,即:風險作業前停下來,班組長組織講解安全作業要求,作業人員明白安全注意事項后方可開始作業。作業期間要注意觀察員工的作業動向,及時發現并制止違章從而避免事故發生。3.3扎實開展教育培訓對新員工務必開展好“三級教育”,上崗后給新員工找一個合格的師傅,要讓新員工開始工作就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施工班組要每月開展一次安全活動。如勞動競賽、案例分析、事件講評、業務學習等,不斷強化作業者安全意識,讓安全作業成為一種本能。3.4及時進行事故善后干預事故總與生產相伴,發生事故崗位,員工會感覺缺乏安全感,就必然會影響其工作的積極性。如在某一生產崗位上,一旦發生了重傷或死亡事故,往往就會使從事同類工作的員工在心理上產生恐怖情緒,以至影響生產,此時,就應注意對員工的安全行為教育,及時調整其動機的指向,穩定其情緒,使其擺脫外界環境對心理因素的影響,避免同類事故的發生。

篇(10)

2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在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其產生的原因較多,涉及到的方面較為廣泛,總的來說其安全問題主要是由于工程項目建設的負責人沒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責任,給安全事件的發生制造了發生的可能性。生產建設企業出現的安全問題主要是人為原因,在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中也是一樣的,導致發生安全問題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極為淡薄,其采取的安全管理的舉措往往不到位。目前,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設的施工中仍存在著較多的危險作業,如:高空作業,吊裝作業等。石油化工的作業環境往往較為復雜,導致在施工中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很多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極為淡薄,三違作業時有發生,如施工人員在高空作業中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甚至有徒手進行高空作業的情況;還有一些施工人員肆意劈壞施工設備,給施工帶來不安全的影響;有一些管理人員不能按照規范、標準進行施工工序的檢查與監督。另外,當前的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管理人員職責、分工不明確的情況。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有一部分的員工還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崗位,更是不清楚其職責所在,導致各個工序的相互銜接不合理。而在脫節情況出現時,工作人員開始相互推卸責任,問題常常不能及時的解決,造成其工作效率低下,使得工程施工建設的進度、安全、質量等都得不到一定的保護。由于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安全管理中,工程項目管理人員監管職責的不明確、互相推卸責任給項目建設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其次,施工人員自身對于企業組織的安全知識的培訓的積極性較低,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往往會按照相應的施工規范進行作業操作;同時又因為在追求其工作的進度,導致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由于石油化工工程建設的現場較為復雜,但由于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較差,其施工現場出現高處、交叉、動火作業、臨電作業等中存在較多的安全隱患,加上施工作業自身的復雜性給施工安全管理帶來極大的難度。從實際的角度出發,由于施工現場會出現一些不可預料的自然災害出現,如大雪、大風、高溫等天氣狀況,這都會導致施工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除此之外,人自身的不安全行為也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施工作業沒有按照操作規范進行操作,一些員工在高處作業不系掛安全帶,腳手架搭設不符合安全要求等都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3解決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的安全管理策略

3.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

在石油化工項目建設安全管理過程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是極為重要的,將安全制度落到實際的建設工程中,要做到分工明確,保證其責任到底,要不斷提高石油化工管理的安全意識,提高其安全責任。在遇到安全問題時,應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減少相互推脫責任現象的發生,這樣既有助于加強工程項目管理建設的安全管理,也有助于及時處理、解決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企業的長久發展離不開管理,對于石油化工企業而言,最重要的管理就是安全管理;而企業的發展會受到外部的市場變化的影響,需要根據變化情況制定適合該企業發展的方針,管理模式也需要進行改革,石油化工企業需要不斷對安全進行考量,并及時進行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從而提高企業員工人身安全的提高。由于石油化企業在其石油工程項目建設中,其獨特的危險性,使得對于工程質量和安全的監管顯得極為重要,故在其工程建設過程中,工程監管人員應嚴格按照相應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標準進行各環節的監督管理。由于在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中,施工作業越細致,其整個石油化工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都能得到相應的保證。工程監管人員在加強施工材料和設備的同時,也需要對其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多加監督、管理,從而可保證施工細節都能滿足相應的要求和標準。在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安全管理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責任制顯得極為重要,石油化工企業應根據本企業自身的特點,制定合適的安全管理體制,以此來加強企業各級責任者的安全意識,為了提高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的效率,可以項目經理為核心建立項目安全管理制度,從而確定三位一體的安全管理體系,從而實現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安全監督管理,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除此之外,應加強對工程的HSE管理,從環境、安全、健康三方面對化工工程項目進行管理,保證工作人員的安全、健康是管理者重要責任之一。

3.2加強安全培訓力度

石油化工工程中存在著大量的特種作業,這就要求化工企業具有優質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時要保證企業的安全培訓能發揮作用,提高全體職員的安全意識與責任。石油化工企業應不斷加強對其在職員工關于安全的教育,并不斷為企業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生產素養。在安全管理過程中,首先要加強對其工作人員的安全培訓力度,要不斷強化其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其安全素養,從而確保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作業的執行是按照規范進行的。其次,要確保安全技術設備不斷提高,為了有助于安全隱患的減少,平時應多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保證其工作的規范性。另外,不斷進行安全知識的培養,石油化工企業的培育不僅僅是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還需要增強對石油化工工程中避免發生事故的能力及遇到事故的處理能力,將有助于工作人員整體安全素質的提高。對于剛入職的員工,應根據其崗位從廠、車間、班組三方面進行安全生產的教育。其中施工安全不僅僅要考慮到現場中存在的且應注意的問題,更要考慮到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安全問題。為避免安全施工的發生,要保證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進行必要的安全培訓有助于減少不安全行為;同時要保證物處于安全狀態,物的不安全狀態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通過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對物的具體不安全狀態的敏感性,從而預防、消除事故發生的可能。

上一篇: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論文 下一篇: 市場與營銷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专区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 日韩久久精品视频 | 又爽又猛又粗国产免费 | 最新免费Av网址在线播放 | 中文色字幕网站 |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