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1: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方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地方文化論文

篇(1)

信息的收集與傳播是人們學習工作和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圖書館作為信息溝通的重要渠道之一,網絡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其工作模式與服務項目正在由傳統意義的借還服務向深層次的信息服務轉變,特別是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為人們了解文化、獲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途徑。建設地方文化信息網是通過互聯網、衛星網、鏡像、移動存儲、光盤等方式將數字化信息資源傳輸到群眾身邊,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建共享,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整體提高文化資源的利用率,這已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工作的一個重點。

1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必要性

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功能是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將所有的文化資源整合起來,為公眾提供切實的文化信息服務,從而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同時達到對外宣傳和弘揚本土文化的目的,營造良好的文化投資環境和建設環境,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因此,建設好地方文化信息網是擺在各級黨政部門和文化事業單位面前的重要課題。

1.2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的重要性

互聯網技術在公共圖書館普及以來,各省級圖書館不同程度地利用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開展了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但通過網絡整合各種資源,使所有業務系統集成為一個體系相關、業務數據融會貫通的技術協同平臺還沒有出現。隨著地方文化信息網的建設,必然會出現技術應用與數據資源的重復和交叉。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要充分利用各省的人文資源優勢、文化品牌優勢,通過文化標準的統一和文化資源的整合,促進本地文化在互聯網上的傳播;通過搭建網絡文化平臺,豐富網絡文化信息量,拓展對外文化交流渠道。

2地方文化信息網的目標定位和信息資源內容

2.1地方文化信息網是政府網

作為政府網站,目的在于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擴大對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作為文化網站,旨在將文化和科技結合起來,借助因特網這種高科技手段宣傳本土文化,傳遞文化娛樂信息,將文化作為資產來盤活,形成自己的網絡文化產業。因此,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也不僅局限于政府機關的工作內容和簡單的信息,而應將各種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務內容融人到網站中,努力建設內容豐富、服務完善的本土文化網站,最終把這個網站建成海內外人士了解本土文化和為群眾提供文化信息服務的窗口,為資源共享打好資源基礎。

2.2地方文化信息網主打地方文化信息

隨著文化信息網站的逐步建設,各地都在對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公共資源的重復建設問題,造成人力和物力資源浪費。所以地方文化信息網在資源建設定位方面,應該充分整合本地特色資源,開發地方民俗資源、旅游文化、舞臺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數字化加工,這樣各地方文化信息網才能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這樣的文化信息網才能吸引讀者,增加點擊率。

2.1開發地方民俗資源現今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已成為地方民族經濟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又一亮點,成為地方民族旅游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成為地方民族教育的重要內涵和地方文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地方各類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的聲像化采集與利用,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方式,對于地方民族文化信息產品的開發,地方民族文化宣傳有著潛在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對于地方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學科資源建設、民族的對外文化交流,以及圖書館特色文獻資源的建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實現地方民族民俗文化信息資源的多樣化、電子化、網絡化、共享化的重要方略。

由于地方民俗內容豐富多彩,諸如民族的衣著打扮習俗,居住、飲食習俗,生產、旅行習俗,買賣交易習俗,婚姻、喪葬習俗,姓名、稱謂習俗,人際交往習俗,歲時、節日習俗,信仰、迷信習俗,禮儀、禁忌習俗,游藝、娛樂習俗,結盟、議事習俗,財產分配與繼承習俗等等。所以數字化方式可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如錄音、攝像、掃描、拍照等。

2.2.2開發本地旅游文化資源挖掘地方文獻,發揮旅游信息中心作用,是人們認識各地區的重要工具。其內容涵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它記載著本地區大量的自然、社會和人文等文獻資料,如本地秀麗風光、歷史上本地有重大影響的人物,歷史遺跡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產品等。圖書館可根據旅游經濟的需要開發館藏資源,按照不同的主題對文獻進行歸納整理,形成與之相配套的旅游信息二次文獻,建設旅游特色數據庫。通過富有地方特色的專題數據庫,使本地文化更全面地予以展示,讓更多的讀者了解本地。

在網頁制作方式上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圖片、音視頻等相結合的方式,使頁面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2.2.3本地舞臺藝術的數字化本地舞臺藝術包括地方戲曲、民歌、戲劇、舞蹈、曲藝等多種形式的民間群眾文化藝術,是本地區的特色藝術。比如山西的道情、羅羅腔、碗碗腔;福建的閩戲、高甲戲、莆仙戲、歌仔紅戲;湖南的花鼓戲、荊河戲、辰河戲等等。這些地方戲曲只有依照地域劃分,進行本地化的數字化加工,才能全面具體的展現給廣大群眾,并且對這些珍貴的民間藝術加以保護,得以長期流傳。

在數字化加工技術方面,可采用攝像、圖片采集、原聲傳送等方式。

2.2.4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CulturalHer一itage,又譯為無形文化遺產),其概念來源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總則》中的界定,它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公約》從概念框架上對此定義作了具體的說明,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涉及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口頭傳頌和表述;(2)表演藝術;(3)社會風俗、禮儀、節慶;(4)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5)傳統的手工藝技能。川并進而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指采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促進、弘揚、承傳(主要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和振興。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比較抽象化,其內容與上述地方民俗、旅游文化、舞臺藝術三方面有關聯也存在一些重復,可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區分和標引。在數字化加工技術方面也可采用攝像、圖片、掃描等方式。

2.3地方文化信息網的欄目設置

根據對現有的16個地方文化信息網的研究,地方文化信息網在欄目劃分方面要以表現本地特色文化資源為基準,欄目設置要根據本地資源類別進行分類。以我館負責建設的三晉文化信息網為例,共分十二個欄目,分別是:三晉縱橫、文化藝術、旅游觀光、人物春秋、文物博覽、地方民俗、山西特產、魅力山西、晉商文化、錦繡太原、古籍珍品、三晉文苑。基本上全部都以本地資源進行加工建設的。有部分地方文化信息網是以服務宣傳為目的的,所以加設了一些服務公眾的欄目。

3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3.1要堅持實際性和特色化的原則,為資源共享提供平臺

資源建設的核心和靈魂是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而堅持世紀性和特色化建設原則,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前提。在進行文化信息網建設時,一定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建設的總體方案,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設備和網絡環境配置計劃,引進優秀的軟件平臺;要遵循技術能力和社會需求優先的原則,先易后難,從小到大,要有步驟、宏觀有序進行;在具體實施中各地要在國家的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標準、統一運行規則的基礎上分散建設,同時突出各資源庫在統一標準下的專有特色,突出本地資源特色,做好本地區特色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工作,真正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發揮傳播優秀文化的作用。

3.2要積極關注基層文化生活,實現最廣泛的資源共享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和國家社會信息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中國的西部與東部、鄉村與城市之間已經架構起四通八達的信息通道,人們的交流與溝通已經可以跨越時空瞬間完成。但是,在我國的基層村鎮,知識的貧乏導致的貧困仍隨處可見,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認識仍然禁錮著人們的頭腦。如何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傳播先進文化,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豐富、充實的精神食糧,就成為我們文化工作者在進人新世紀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

新世紀的圖書館將是一個高度網絡化、共享化,對全社會信息資源具有保障功能的嶄新體系。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傳播先進文化,整合全國文化信息資源,促進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用先進文化占領基層文化陣地,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有助于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實現最廣泛的資源共享。

3.3地方文化信息網建設需要有力的統一與規范

我國的網絡化建設一直存在著各自為政的問題。由于缺乏有力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使得信息網建設各行其是,造成很多地區都出現了在同一區域內各個專用網絡系統間互不相通,相互獨立的局面。在網絡信息資源內容上,資源開發分散,重復現象嚴重,瀏覽一下各個網站的資源目錄就會發現,大多數站點都存在著設置的信息欄目貪多求全,提供的信息內容大同小異,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文化信息網建設重點在于地方文化資源的建設,如果沒有統一與規范,在信息的交流與互動方面會產生障礙,不利于資源共享。重視文化信息資源的內容結構、調整,優化其內容構成不僅是網絡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用戶的迫切需求。

3.3.1形式的統一通過對各地的文化信息網研究,大致分為以下三種形式,一是以政府網的形式出現;二是文化信息網,以地方文化信息為主打但其中也有政府網的職能;三是數字文化網,以數字化圖書館為主打。如果將這三種形式的網站加以規劃整合,規范成統一的形式,可能更趨于合理化。

3.3.2數據格式的統一文化信息網的數據格式多以視頻數據、圖片數據為主。不同的平臺使用不同的格式,給數據交流造成很多不便,如果各信息網提供唯一的元數據接口,相信用起來可能更方便一些。

篇(2)

2甘肅文化產業指標體系的建立

本文通過收集2012年全國31個省的文化產業的數據,重點從文化產業的投入要素和效益產出兩個方面,對甘肅省文化產業的實力進行全面的評析。考慮到數據的統一口徑,選取的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

3甘肅文化產業績效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通過SPSS軟件對2012年31個省的文化產業的投入和產出的數據進行建模處理,并對31個省的投入和產出水平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得到甘肅省文化產業的績效發展水平。結果得到:KMO值為0.717和0.737,Bartlett的值為0.000,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的前兩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分別達到75.239%和76.286%。這表明變量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可以做因子分析,且指標的因子可以代表原始數據的絕大部分信息。同時投入指標的旋轉成分矩陣提取的第一個因子F1在X9、X2、X6、X1、X7、X36個指標上有較大的載荷,這些二級指標表示了文化產業基礎因子的投入程度,可稱為基本投入因子;第二個因子F2在X4、X2、X53個指標上有較大的載荷,這些因素能夠提高消費者對文化產業的滿足率,加強文化產業的發展潛能,可稱為公共投入因子。產出指標的旋轉成分矩陣提取的第一個因子F3在Y1、Y2、Y6、Y54個因子上有較大的載荷量,表示了文化產業資源投入的產出效果,可稱為效益產出因子;第二個因子F4在Y4、Y3、Y73個指標上有較大的載荷,表示城市居民對文化消費的渴望,可稱為公共產出因子。全國31個省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存在著顯著差距。東部地區如廣東、浙江、江蘇等地方的文化產業發展最快,其次是中部地區,而甘肅省所在的大西北地區整體的文化產業的投入和產出水平都比較滯后。從文化產業的投入水平的綜合評價的得分來看,甘肅省的文化產業投入綜合評價在全國排25名。其中基本投入和公共投入的排名分別為30和12。由此可見,甘肅省的優勢是博物館、藝術表演團體等,為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資源的基礎,但文化產業的從業人數、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數量、圖書館的規模有限,且政府和社會對文化產業投資度較低,未產生一定的產業規模。另外,甘肅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從文化產業的產出水平的綜合評價的得分來看,甘肅省的文化產業的產出綜合評價排在全國的第26位。其中效益產出和公共產出的排名分別為28和18。從中可看出甘肅省的國際外匯收入、接待國際游客和報紙圖書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不強,嚴重影響著文化產業的發展。而廣播電視業和期刊業發展較快,對居民的文化需求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從綜合競爭力來看,甘肅省的文化產業的發展績效在全國排29位,其發展的整體競爭力較弱,與前3名的廣東、北京、上海差距懸,而其在西北地區,僅略優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周邊地區如陜西、新疆的文化產業比甘肅更具競爭實力。綜上所述,甘肅省的文化產業的投入和產出水平均位于全國的末端,整體綜合競爭力水平也較低。

4結語

研究結果表明,甘肅省的文化產業處在成長發展初期,文化產業的發展基礎薄弱、集群綜合競爭力不強,落后于中東部地區;文化資源整合和挖掘不足,文化企業散而小,無法形成產業集群,發揮集聚效應;甘肅省的人均收入較低,文化消費需求不足;人才任用機制滯后。從以上結論中,對于提高甘肅省文化產業績效水平可以提出以下五條建議:

(1)加大對文化產業的基礎設施投入,完善公共信息平臺,新建和規范文化產業基地,支持中小型文化企業的發展,吸引文化企業入園;

(2)統籌區域發展,整合文化資源,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

(3)提高文化需求意識,擴大文化消費市場,要注重居民的教育水平;

篇(3)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態學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態”一詞就被德國生物學家海克爾使用,當時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美國文化地理學之父卡爾?蘇爾從景觀出發,研究文化景觀與生態環境的相互關系,并對文化生態學的方法論進行了探索,創立了“伯克利學派”,又稱“文化生態學派”。1921年,美國學者卜歐克從城市社會學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這一學術術語,他和伯杰斯開始在芝加哥大學帶領研究生展開對該問題的研究,被稱作是城市科學的“芝加哥派”。[1]同時,美國人類學家弗蘭茲?博厄斯和克羅伯提出了文化的“環境決定論”和“環境可能論”,為文化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生態方向。目前學界比較認可的觀點是,文化生態學誕生于美國,由美國人類學家J. 斯圖爾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專著《文化變遷理論》中完整地闡述了文化生態適應理論。在該書中,斯圖爾德認為文化變遷就是文化適應,這是一個重要的創造過程,稱為文化生態學。[2]這一觀點的出現也被認為是文化生態學學科正式誕生的標志。文化生態學比較重要的觀點是“文化生態適應”理論、“文化核心”與“文化余留物”理論。

二、文化生態學的發展

斯圖爾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態學的整個50年代,文化生態學的研究范圍主要局限于人類學領域,并且沒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論和學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圖爾德的影響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態學著作問世,即R?內廷的《尼日利亞的山地農民》、R?拉帕波特的《獻給祖先的豬》和J?貝內特的《北方平原居民》。這些著作豐富了文化生態學的內容,界定了研究范圍。

70 年代,霍利對贊比亞的多加人繼承模式的變化進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論”,這些文化生態問題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圖爾德的研究。[3]在這段時期,文化生態學的研究領域也開始擴寬,如加拿大心理學家伯里認為,生態背景與社會政治背景通過人類的生物適應與文化適應發揮作用,人類個體接受生態影響、遺傳傳遞、文化傳遞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產生可觀察的行為和可推測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國學者哈里斯創立了文化唯物主義,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義》,這標志著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義主要強調“基礎決定論”,即基礎結構決定結構、結構和上層建筑構成文化體系。[5]

90年代,美國學者羅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態理論的實質是指文化與環境(包括技術、資源和勞動)之間存在一種動態的富有創造力的關系。[6]同時期,文化生態學也成為了美國人類學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課程。1994年,芬蘭總統M?阿赫蒂薩里在國際傳播研究年會的致辭中首次用“文化生態”來表現由于信息傳播技術的飛速發展造成的嚴重問題以及在“信息有產者”與“信息無產者”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學者發起了關于文化生態學的國際研討會,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態學:文化中的傳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開了“文化生態學國際討論會”,來自亞洲和歐美等國的學者分別對本國的研究情況進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態學在中國

我國早在20世紀初,就有學者開始關注文化生態,如、馮友蘭、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機制時,就試圖從生態環境角度說明文化的差異性和民族性,進而進行優劣比較與選擇。[8]盡管這些屬于靜態研究,但是啟發了我國人民對民族文化的認識與反思。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調查的興起與發展,我國文化生態研究也呈現出一片熱潮。半個世紀以來,我國關于文化生態學的理論迅速增多,學者們不斷對斯圖爾德的理論進行補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現代文化生態學理論應包含進化論、人地關系論、文化時空耦合論、系統結構論、生態功能論、景觀感知與映射理論等。[9]尤其是21世紀,文化生態學在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一門與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生態學、教育學、傳播學交叉的新興學科,文化學是其研究對象,生態學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態學對地方文化資源的研究意義

(一)有助于深刻認識地方文化資源的本質與特征

一個地區的文化資源由于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性,在長期的歷史與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與地理位置有關的文化特征。如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齊魯文化、嶺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環境下產生的文化資源。在文化生態學的視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文化的整體性、延續性和發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對地方文化資源保護的意識,使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態學主要側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會等環境中各種文化的相互關系以及文化對環境的適應性等內容。將文化生態學的相關理論融入對地方文化資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對地方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文化生態保護理論是一種系統的、整體的保護,在保護過程中既要保護文化資源本身,也要注意環境對文化資源的作用,使文化資源與環境處于和諧狀態。

(三)有利于提高對地方文化資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現庸俗化開發

縱觀我國現在的文化資源開發現狀,無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資源,以地方文化資源為主體。這種資源依托型開發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就是對資源無節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資源的重復浪費。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庸俗化開發,如對古鎮的開發,全國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轍,毫無新意。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提倡文化生態學中對文化的尊重和認可,讓文化資源體現出它的生命特征與價值。提高地方文化資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證了文化資源在時間上的傳承和在空間上的擴布,文化資源也會因此而更多元和豐富。

參考文獻:

[1]鄧先瑞.試論文化生態及其研究意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1):94.

[2]江金波.論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發展與新構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態學論綱[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態學的城市空間研究[D].天津大學,2004.

[5][美]馬文?哈里斯著.張海洋,王曼萍譯.文化唯物主義[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83.

[6][美]羅伯特?F?墨菲.文化與人類學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79.

[7]黃育馥.20世紀興起的跨學科研究領域――文化生態學[J].國外社會科學,1999,(06):22.

[8]江金波.論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發展與新構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論文化生態學的理論發展與新構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篇(4)

二、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及交融性

佛教、道教、天主教及基督教等傳入廣西沿海后,與當地原有的民間宗教一起構成多元并存的局面,出現了諸神一廟、諸神同拜、神靈共祭、道巫結合的現象,各種和平共處,各種文化相互交融。

1.諸神一廟現象

這在廣西沿海的天妃廟、佛寺、道觀中可以看到。隋唐時期是廣西沿海對外交往最頻繁的時期,也是寺廟出現最多的時期,在漢唐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港口合浦就出現了“一寺三庵七十二廟”。至今人們還能在史籍記載中查到的寺廟有:東山寺、真武廟、玉皇閣、元妙觀、三清觀、藥王廟、觀音堂、三官廟、三圣廟、云霞寺、大云寺、康王廟、東岳廟、準提庵、慈云寺、保子庵、廟、北山庵、三界廟、平江廟、鎮海廟、武刀東廟、武刀西廟、西海廟、譚村廟、四帝廟、關帝廟、文昌廟、靈隱寺、平馬三官寺、太軍廟、沙場寺、永泰寺、北帝廟、滿堂寺、太平寺、平隆寺、文武廟、接龍觀、火神廟、龍王廟、孔廟、華光廟、地母廟、福壽庵、萬靈寺、普云庵、三婆廟、真君廟、武圣宮、風神廟、惠澤廟、雷神廟、城隍廟、萬壽宮、學府圣廟、武廟、文昌宮、馬王廟、羅公祠、忠義祠、陳五公廟、節孝祠、賢良祠、昭忠祠、鰲魚寺、覺音庵、海寧寺、接龍庵、萬壽宮、千歲廟、新廟、地母廟、佛祖廟、豐隆寺、五谷廟等。此外在東興有觀音寺,防城有水月庵,欽州有崇寧寺和女庵廟等。其中天妃廟(又稱三婆廟)占了近二十座,還有部分是道教觀院如元妙觀,純粹是佛教寺的不多,大多數寺廟都具有佛道合一甚至儒佛道合一的功能。如在佛寺和道觀里一般設有武帝或華光帝的神牌,天妃廟中往往出現諸神集中,在康王廟中也可看到眾神聚會的現象。北海普渡晉宮是現今保留最完整的儒佛道合一廟的體現。天妃廟原是媽祖的供奉場所,但長期以來,廣西沿海的天妃廟中,除供奉媽祖外,也供奉土地、神農、關帝等。有的還供奉觀音菩薩,甚至釋迦牟尼、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韋陀等佛教眾神。天妃廟成了融佛、道與民間宗教于一身的綜合性廟堂。建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北海普渡震宮,是一座集佛、道、儒三家于一體的古廟宇。清末梁鴻勛在《北海雜錄》里描述它“廟貌燦然,為北海諸廟冠”。普渡震宮的頭座中天殿奉祀玉皇大帝,太陽太陰等神,并設立如來佛祖、孔圣先師、太上老君牌位,集佛儒道三教于一宮。金母殿,正殿祀奉瑤池金母,左殿祀奉三官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右殿祀奉二圣帝君(文昌帝君、關圣帝君)。地母殿的正殿祀奉地母元君,左殿祀奉觀世音菩薩,右殿祀奉李鐵拐,呂洞賓兩大仙,殿左有廳祀奉貞烈圣母等。

2.諸神同祀現象

在廣西沿海的寺廟中,所崇拜的神均有主神與非主神之分,但老百姓在日常所供奉與獻祭的各種神靈是沒有區別的。人們到寺廟里拜祭神祇,表達希望生活幸福,遠離災難的愿望,至于所祭拜的是何方神圣、它們屬何教派、教義是什么等并不關心。如一個整天吃齋念佛的老太太,可以在去佛堂上香的途中拐進天后宮點燃香燭。老人過世一般都請師傅做法事,超度亡靈,以示隆重和兒女孝心。但在師傅為亡靈超度的過程中,其唱詞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或事既有佛教特色也有道教特色。在人們看來,無論佛教、道教,做法事都是為超度亡靈,至于是何方神靈、屬何種宗教根本無關緊要。無論哪種宗教神靈,都是令人敬畏的“神”。人們的信仰是多重的,多種信仰往往和諧地統一于一個信徒身上。

3.神靈共祭現象

在廣西沿海民間,道教的內丹修煉成為民間宗教的重要內容,關帝、城隍、土地等民間神祇成為道教的神祇,一般寺廟也附設壇祭祀關公、土地公等,佛寺建筑上有道教的明、暗八仙圖案,康王廟中觀世音菩薩與關公老爺同列殿堂。廣西沿海人民崇拜的神多,節日也多,但一年中,民間最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動一般有兩次:正月十五那天,人們抬著菩薩巡村接受香火祭獻,故統稱為“游菩薩”、“扛菩薩”;八月十五前后,人們請來師公進行祭祀,在祭祀中,師公除了進行念咒、卜卦、請神、驅鬼等巫術活動外,主要是戴面具跳神,并演唱各位神的傳說故事,即跳“師公舞”(或稱跳嶺頭)。兩次活動都俗稱“打醮”,但其活動內容有區別,正月十五側重在游神,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八月十五側重在祭祖,祈求祖先保佑人丁興旺、人畜平安。但兩次活動實際上都是眾神的狂歡,所有的神靈———不管佛教神、道教神、祖先神還是自然神、人神,都享受著同等的祭獻。4.道巫結合現象自古以來,廣西沿海民間民俗信鬼、好祀,病鮮求醫,專事巫覡。道教作為來自中原的巫覡之術,傳入廣西沿海,與民間信鬼好巫的習俗相遇,互相滲透,相互影響,逐漸形成了一種道巫難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不辨的局面。道教的主要活動逐漸演變成設齋打醮、操辦喪事、超度亡靈、作會誦經、消災彌難等。不管城鎮農村,不管貧窮富有,道教威儀經常進行,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有的求神保佑,祛除災難;有的祈福求子,辟邪治病;有的為了斬妖招魂;有的為了占卜吉兇等。直到現當代,在廣西沿海民間,四時奉神,香煙裊裊,有病跳鬼驅鬼,遇喪做道場等仍可見。承擔鄉村道教活動的人,一般稱為巫覡(一般女性為“巫”,男性為“覡”,都是指從事與看不見的鬼神進行溝通的人)。巫主要是受病人家屬所托,查看病人為何方鬼神所戲弄,指引如何送鬼安神治病,有時還降仙藥。“覡”與道士實際上合而為一,主要從事做法驅邪、超度安靈等活動。人們每遇不幸或奇怪的事情必請巫,每遇紅白喜事便請道公。此外,巫覡有一套完整的經書,記錄著喪葬、架橋安花、安神安灶等法事的具體操作過程和內法秘旨,影響了當地民間的生子、婚禮、喪葬等人生禮俗和醫術系統,起著傳承本民族文化的作用。如在京族的宗教活動中,除“師傅”外,還有“降生童”即降神扶乩,他們自命是神與人之間的溝通者,能夠平妖除怪,影響很大。每村有五六個人至十幾人不等,全是男性。京族人若有人蓄不旺及身體疾病等,就請降生單作法除妖,以保平安,這種現象還沿續到今天。巫覡早已超出了道教的傳統宗教意義,成為廣西沿海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作為廣西沿海的代表性海神龍王、媽祖、龍母、伏波將軍、白龍鎮海大王等淵源各異,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但它們互有交叉,相互影響著廣西沿海人民的生活。其中龍母信仰是繼承土著越人的信仰演變而來的,龍王、媽祖與伏波將軍屬于外來神靈,但它們逐步走進沿海人民的精神生活中,成為人們精神信仰的一部分。京族人民所信仰的白龍鎮海大神則是京族三島的開辟神和海上保護神,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更為濃厚。龍母信仰來自嶺南土著越人的龍蛇崇拜,主要盛行于西江流域,存在于珠江流域、港澳地區和東南亞一帶。據史志載:南漢后主大寶九年(966年),龍母被封為“博泉神日龍母夫人”,此后歷代屢有封敕。據方志資料不完全統計,明清時期廣東地區龍母廟達64所,遍及廣州府、肇慶府、高州府、韶州府等地,沿江沿河傳播拓展,形成西江干流流域和西江支流流域兩大祭祀帶。廣西沿海有多處龍母廟,最典型的是北海外沙龍母廟和東興江平京族三島的龍母廟。北海外沙龍母廟建于1823年,至今仍延續著形式完備和豐富的民間祈福活動。每年正月十六,外沙居民扛著龍母神像,抬著燒豬,穿街過巷,來到龍母廟前舞獅舞龍,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豐收。到農歷十二月十六日,人們又向龍母還福。活動持續三天,龍母廟香客云集,香火鼎盛。此外,在二月初二的社王誕、二月十九的觀音誕、三月初三的北帝誕等誕期,當地漁民也舉行小型的祭祀儀式,把漁船停泊在外沙海面,船頭朝向龍母廟的方位,殺雞、放鞭炮、燒香祭拜,祈求龍母娘娘和諸神庇佑他們出海平安。白龍鎮海大王是廣西沿海的京族人民供奉的核心神祗、信仰神格的最高者。白龍鎮海大王被認為具有保護漁民出海平安、驅趕海賊、管轄海域安全和賜予人民生產豐收的四大法力。白龍島怪石灘西岸白龍嶺上有鎮海大王廟,立有石碑。京族人把鎮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中央供奉,哈節期間要到海邊將鎮海大王迎回哈亭祭拜。京族確定每年農歷八月二十日為鎮海大王的“誕日”。

四、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功利性與變通性

廣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人們走向海洋、追求海洋利益時產生的,這就決定了它具有很大的功利性。隨著正統與民間文化的結合,民間信仰的體系越來越龐雜,供奉的神祇也越來越多,民間信仰的功利性與變通性也就更加明顯。

1.宗教形式重在實用功利

黎人“遇有病即宰牛告祖先,或于屋,或于野,隨其所便,也不設位”[8]。廣西沿海各地各村往往都有各自的土地神,但所立的土地廟往往是在路邊、村邊、樹下或田頭立一塊石頭,作為土地神的形象。不重其表,表現了功能信仰。

2.天妃與送子觀音形象的統一

觀音是天妃(三婆)出現之前沿海人民的第一位女性海神。觀音除了是“求子娘娘”、普度眾生外,還在海上巡洋、護航、驅妖、解困等方面都有求必應。宋元以后,天妃(三婆)成為沿海人民的第二位女性海神。相傳天妃不僅能保佑航海捕魚之人的平安,而且還兼有送子娘娘的職司。其道教封號:輔兜昭孝純正靈應孚濟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天妃出現后,人們往往把天妃的形象與送子觀音的形象聯系在一起。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圣誕日,已婚尚未生育的婦女常到天后面前虔誠祈禱,以求早得貴子,供奉天妃的香火之盛遠勝其他海神。這既是廣西沿海漁民宗教功利主義思想的反映,又呈現了“佛、道相融”即天妃(媽祖)信仰與觀音靠攏的跡象。廣西沿海各地所建的天妃廟或三婆廟內一般都同時立有觀音像。

3.崇拜海神與得到庇佑

在廣西沿海的人們看來,凡是能夠保佑海洋活動安全的都可以作為海神,所信仰的海神被賦予了多種職能,甚至無所不能:如避難求生、求漁、求子、求雨、求安、引航、助戰等,反映了人們對海神的世俗性要求。如信仰媽祖,是因為媽祖能保佑他們、帶來海上活動的安全。當對海神有所求時,人們往往會許下諾言,如果“靈驗”則給以各種好處,大者如修廟,或為神像塑造金身,小者有增添香火錢等。如果不是很“靈驗”,廟宇就會變得冷冷清清,民眾轉投其它神靈。

五、開發和利用廣西海洋宗教

文化時要注意的問題廣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以海神崇拜為核心的多神崇拜,多元性和交融性緊密結合,民族性和地域性相互影響,功利性和變通性密切聯系。廣西沿海人民用開放的眼光、冒險的精神、實用的心態、變通的手段,對外來宗教廣納善取,在差異中存大同,在沖突中求和諧,從而形成了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特質。與此同時,這種宗教文化也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深深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為此,在開發和利用廣西海洋宗教文化中,要注意:

1.肯定宗教文化是廣西海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西海洋宗教的核心是海神崇拜。但“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一帶有佛教文化特征的話語成為平民百姓的通俗語言。廣西沿海民間特別是農村,四時奉神,香煙裊裊,有病跳鬼驅鬼,遇喪做道場等仍時有出現。天主教和基督教堂在各地都有影子。不少宗教性節日成為民間的重要節日,體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與儒、釋、道等多種傳統文化資源相組合的特色。宗教文化已滲透到廣西沿海人民社會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成為廣西海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特殊的海洋歷史文化現象。

2.充分認識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二重性特征

由于宗教自身的復雜性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社會需求的不同,宗教文化社會作用的復雜性較明顯,具有積極與消極的“兩重性”。古代廣西沿海,邊遠偏僻,地理環境惡劣,開發程度有限,社會生活閉塞落后。宗教作為人們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精神活動的寄托及反映,多少反映了人們的訴求,保存有廣西海洋文化的豐富內容,其宗教教義和道德中的積極因素對鼓勵廣大群眾追求良好的道德目標有積極作用。但廣西海洋宗教文化也表現出信仰內容龐雜,形式原始,多神信奉,巫占盛行的特點。其崇拜的神具有多樣性與分散性,從自然精靈、天神地只到佛道師祖,無所不有,缺乏統一的。即使同一形式,也可能表現了不同的層次或內容。與多神信仰相適應,則是帶有濃厚的原始宗教特色,如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等在廣西沿海長期占主導地位,宋代欽州“家鬼者,言祖考也,欽人最畏之”,明人講:“志稱粵俗尚鬼神,奸祀,病不服藥,惟巫是信。因詢所奉何神,謂人有疾病,惟禱于大士及祀城隍以祈福。行旅乞安,則禱于漢壽亭侯,如此安得為,以上二事,賢于吾鄉甚遠”。說明古代廣西沿海人民在接受中原封建文化方面仍有較大的局限性,這與該地區相對落后的社會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有著密切關系。為此,我們在研究和了解廣西海洋宗教文化的豐富內涵時,對其積極地揚棄、批判地繼承,充分發揮其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服務的積極作用。同時,在開發時,也要持一定的謹慎態度。

3.充分發揮海洋宗教文化在構建北部灣地區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廣西沿海處于中國—東盟的前沿陣地,與越南陸海相連,沿線分布著漢、京、苗、壯、瑤等10多個少數民族,大都屬于跨境民族,各跨境民族的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關系到邊疆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全。在多樣性與多元化的背景下,廣西沿海的京族、壯族、瑤族等基本上都保留著自身延續幾百年的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并用之來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情感、思維、道德和社會秩序。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文化不發達,長期處于較低的歷史發展階段等原因,這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往往通過宗教神話和史詩的形式,用生動的內容、多樣的形式、豐富的資料表現出來。廣西沿海民族傳統文化和社會歷史的發展,不能忽視這些宗教文化所蘊涵的多樣性與多元化的文化內涵的影響。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宗教文化用的因素,教育引導他們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為構建邊海疆地區的和諧穩定體系服務。

篇(5)

在落實檔案管理數字化的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堅持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原則,具體分析如下:

1.全程管理原則。所謂全程管理原則,就是將數字化檔案管理工作看作一個整體,從這個整體的管理需求出發,建立管理體系,制定管理措施,將檔案信息收集、保存、歸檔、銷毀等各個環節都施行數字化,運用統籌管理的方法,每個管理環節都不可松懈,各個環節之間要做好無縫銜接,進而實現整個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最大化。

2.真實完整原則。檔案管理的基礎就是確保檔案數據的真實可靠,在落實數字化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真實完整原則,數字化檔案的內容、結構都不能與原有檔案出現差異,建立、使用之后也要保持檔案信息與原始狀態相同,并且要針對檔案使用者的姓名、使用檔案的時間等信息進行登記。檔案使用者必須要具備相應的權限,否則不可使用這些檔案資料。

3.使用方便原則。數字化管理模式的構建,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提升管理的效率與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環境和信息使用環境,因此方便性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數字檔案經過儲存、傳輸、加密等處理之后,必須要確保信息數據的可識別性,否則這些信息就無法被有效讀出,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要確保具備相關權限的使用者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相應的信息,并可以在同一時間閱讀同一份電子檔案。

4.安全性原則。由于數字化管理依托于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而互聯網技術本身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房產檔案作為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一旦損壞或者丟失,有可能會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必須要堅實檔案管理的安全性原則,這是開展一切數字化管理的前提。為了確保檔案數據的安全,必須要構建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采用更加有效的保密措施,才能夠使系統硬件或者軟件都能夠免于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的迫壞,減少檔案數據丟失或者破損的可能性。

二、加強房產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對策

在分析了執行數字化管理的原則之后,下面針對具體的數字化管理措施進行分析:

1.提高數字化管理的認識,建立完整規范的檔案資料。構建數字化檔案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檔案信息,并為社會發展更好的服務,如果檔案管理缺乏真實性與完整性,那么數字化管理也不存在任何意義。從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房地產管理情況來看,通常房產管理部門都是計算機系統進行登記并發證,同時使用局域網以及數據庫技術對各項信息進行管理。但是能夠全面落實房產檔案數字化管理的城市并不多,這主要是由于人們對于數字化管理認識不完善,缺乏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因此必須要強化數字化管理的規范性,提升管理部門以及管理者對數字化管理的認識,保證資料要真實、完整,針對各種資料數據進行檢查,確保這些資料沒有問題才能夠進行轉化電子檔案,為數字化管理做好準備。

2.制定房產檔案館數字化建設發展規劃,并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在實現檔案管理數字化的過程中,檔案管理部門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各部門的建設發展,每一年的數據都在增加,因此要采取分層設計的方式,對現階段的庫存檔案進行合理分析,并且充分發揮檔案的使用紀律,將所有的檔案進行分類和管理,使缺少數字化的檔案庫存能夠以最短的時間發揮效力。制定階段性管理制度,并且有步驟,有計劃的進行落實,確保每個時期的數字化檔案管理都可以落實到位。

3.進一步完善房產權屬檔案數字化標準。數字化管理中標準化管理是不可忽視的方面,由于檔案管理數字化屬于新型事物,因此國內缺乏完善的制度與標準,為了能夠為數字化管理創造更加有力的環境,奠定更加有力的基礎,國家檔案局要針對電子檔案的建立與管理出善的標準、規范制度,規范和指導各地的房產檔案現代化管理工作,最終建立起一個標準的房產檔案數字化利用平臺。

4.規范數字化檔案開放范圍和使用權限。數字化檔案的查詢與檢索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在構建數字化管理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設置相應的訪問權限,確保防衛的安全性,公眾可以在公共網上對各種信息進行查詢和使用,同時對內部人員開發相應的檔案查看權限,在單位內部局域網中可以隨時查詢、使用和分享。

三、結束語

房產檔案管理信息化,是房產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是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趨勢,因此地產檔案管理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要認識到信息化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必須要積極強化信息化建設,制定更加完善的信息化制度,為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普及提供更加便利的平臺和條件。

作者:宋斌路 單位:齊齊哈爾市房地產產權市場管理處

參考文獻:

[1]孫嘉翊.房產檔案信息化管理探索[J].現代國企研究,2015(16).

篇(6)

長春市是吉林省省會,全國重要的汽車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基地和科教文貿城市。至2020年,把長春建成經濟實力較強、社會文明進步、科學技術先進、城市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良好的開放型、多功能、具有北方特色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二)城市總體布局

中心城區的城市形態采用’分散組團式’布局,由以建成區為主的中心團和規劃建設的組團(興隆團、富鋒團、凈月團)組成。中心團與組團間設置綠化隔離帶,創造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城市結構為’多中心分區式’結構,其中:中心團分為中心分區、二道分區、鐵北分區、綠園分區、汽車廠分區和南湖分區,三個組團各構成一個分區,每個分區都具有獨立的配套服務設施。規劃將與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調整城市建設用地布局結構,控制中心團的開發強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將城市建設重點逐步從中心分區向分區轉移,完善各分區功能,使人口和產業達到合理布局。

二、長春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

(一)總體思路:

從長春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出發,提出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思路;從目前存在和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問題入手,關注城市空間布局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和社會進步的支撐;以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提出城市生態保護和建設的策略,構筑城市整體的城市生態空間結構;以公共交通為導向,適應城市機動化的發展趨勢,構筑城市綜合交通體系;隨著城市擴大和多元化的進程,創造分區發展和城市整體發展共贏的局面;延續城市格局,保持城市特色,創造良好的城市空間環境;適應地方資源特點的能源約束條件,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二)空間布局:

1、劃區城鎮空間組織體系:按照“一城、一區、十組團、九城鎮四個層次,實施分類指導。“一城”為主城,“一區”為雙陽城區,“十組團”為凈月組團、富鋒組團、興隆組團、合心組團、勸農山組團、奢新組團、雙營組團、英俊組團、機場服務組團、蘭家組團,“九城鎮別為泉眼鎮、永春鎮、樂山鎮、新湖鎮、山河鎮、太平鎮、鹿鄉鎮、四家鄉、齊家鎮。

2、城市結構:形成“雙心、兩翼、多組團”的城市空間結構。“雙心”指疏解城市中心區部分職能,形成中部和南部兩處城市中心。調整中部城市中心職能,重點發展商貿、文化、娛樂等傳統服務業;建設南部新中心,引導與支持行政辦公、文化體育設施以及金融保險、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在南部中心相對集聚;“兩翼”指城市西南翼形成以汽車、高新技術產業為核心的城市發展空間,東北翼形成以傳統產業和玉米加工業為核心的城市發展空間;“多組團”指重點加強凈月組團、富鋒組團、興隆組團的建設,與主城共同構成聯系緊密、分工有序、協調發展的城市空間。

三、長春市城市規劃實施效果與影響:

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已初步進行了論證,并得到了建設部專家的認可。在該規劃的影響下,長春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也開展了修編的工作,各區、各開發區的分區規劃和28項專項規劃的也在進行當中。目前,許多城市設施建設和城市開發項目,都有序的安型一般總體規劃進行。

規劃實施期間,長春建設改造主次干道50多條,1787條巷道舊貌換新顏,實施了九大區域亮化工程……新建了交通、市政、公用、環保等重點工程120多項,累計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開發投資500億元,成為長春市歷史上城市建設任務最重、困難最多、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的時期。以下是規劃后的部分效果與影響:

(一)建設改造50多條主次干道

五年來,長春市城市建設緊緊圍繞支持一汽發展、開發區二次創業和鐵北老工業基地改造,先后建設改造了亞泰大街、人民大街、吉林大路、三環路等50多條主次干道;建成了集購物、休閑、娛樂、信息交流于一體的長江路步行街;同時規劃建設了長春大橋、興業立交橋、長沈路橋等大中橋梁12座;對人民大街、解放大路、吉林大路、東盛大街、建設街、安達街、開運街等400多條道路進行了大中修;改造了人民大街南出口、102國道長沈公路、吉林大路、長吉北線、長吉南線、北亞泰大街6個城市出入口,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載能力。

(二)房地產開發面積2500萬平方米

長春市大力實施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的房地產開發工程,引進了大連萬達、深圳萬科、上海綠地、天安、融創等外埠較大的開發企業,先后改造了二道區吉林大路兩側等大片棚戶區,建成了“長春明珠”、“萬科城市花園”、“長春上海城”、“天安第一城”、“融創上城”等規模較大、環境優良、配套齊全的住宅小區。城區每年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500萬平方米左右、竣工面積300萬平方米左右,改善了市民的人居環境。

(三)改造巷道1787條

近幾年,長春市以人為本,加大了巷道的改造力度,“十五”期間共改造巷道1787條,極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條件。同時,完成了9大區域的亮化工程,目前,長春市已有路燈53113盞,為市民夜間出行提供了方便。

(四)綠化覆蓋率達41.5%

規劃期間,長春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城市環境日新月異。五年間,長春市建成了日處理能力15萬噸的西郊污水處理廠和日處理能力2.5萬噸的雙陽污水處理廠;對伊通河城區段進行了綜合整治,實施了串湖區域治理工程,串湖治理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溪園將于今年6月竣工。長春市還規劃建設了占地93萬平方米的長春世界雕塑公園,目前,有來自世界130個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大師們精心打造的341件雕塑精品陳列園中,使長春成為國內世界各地雕塑作品最多的城市。同時實施了“一環五帶”綠化建設工程,建成了自由大路、新發路等一批綠化精品街路,改造了南湖公園、勝利公園和人民廣場、西安廣場等主要公園(廣場),城區每年新增綠地200公頃以上,2005年綠化覆蓋率達到41.5%。

(五)16條主要街路安裝路燈

長春市還將對16條主要街路和333條巷道安裝路燈,到06年底,長春市二環以內全部亮了起來。這16條主要街路包括和順街、農安南街、農安北街、惠工路、四通路、安樂路、公平路、遠達大街、天光路、通安街、柳影路、解放大路、自由大路、亞泰大街、建民路和繁榮路。

(六)45.61平方公里面積要亮化

長春市對亞泰大街、長春大街、伊通河以東、自由大路以北、東環城路以南、東環城路以西區域和開運街、南環城路以東、靖宇街、衛星路、開宇街、南環路以北、臨河街以西、寬平大路以南、南湖大路以南、自由大路以南區域,共45.61平方公里面積進行亮化。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整個室外照明工程預計總投資將達到7000多萬元。四、規劃中的特色與創新:

本次規劃修編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體現“五個統籌”,立足當前,面向未來,突出重點,持續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不斷提高城市綜合競爭能力。

(一)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規劃從分析環渤海地區、東北地區、省域范圍、市域范圍的角度出發,明確長春市在不同層面的定位、發展策略。規劃期內,要面向國內外,積極推進與東北中心城市的經濟合作與協調發展;塑造與吉林省中部城鎮群之間的緊密聯系,加強與吉林省中部地區在產業發展、城鎮空間、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布局等方面的協調發展,進一步增強長春市作為吉林省中部城鎮群核心城市的綜合輻射作用。

(二)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規劃、資源節約保護利用規劃,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針對經濟發展與資源、生態之間的矛盾,規劃明確提出未來長春市資源生態發展戰略。第一、實現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相結合,重點加強生態建設;第二、促進水資源戰略性轉變,提高用水效率,維持水系系統完整性;第三、培育資源節約型生產和生活方式,提高資源重復利用率;第四、貫徹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總原則,妥善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和優化配置。第五、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創建生態園林城市。

(三)實行規劃區范圍內全覆蓋規劃,統籌城鄉發展。

規劃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基礎上,重點突出中心城區職能、空間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合理確定和強化各組團產業依托,切實改善城鎮生產、生活環境,推進村屯用地結構性調整。規劃期內,逐步實現退宅還耕、退宅還林,促進農村人口向中心村、城鎮、組團集中;逐步縮小城鎮與中心城區的差距,促進小城鎮由數量型向質量性轉變;逐步發展壯大組團,與中心城區形成聯系緊密、資源互補的城市空間。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協調共生的城市發展格局。

(四)突出社會公益設施建設,統籌經濟與社會發展。

規劃健全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合理的級配體系;發揮公共投資導向性作用,促進規劃區空間結構的形成和發展;進一步完善中心城區省會服務職能,加強現有城市中心的商業、文化娛樂等公共服務職能;努力促進以信息、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南部新中心的形成;結合市級文化、會展、體育等專項服務中心的設置,帶動分區級中心形成與發展;以建設文化名城為目標,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繁榮興旺,推動經營性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面提高社會文化生活質量,發揮出長春市作為省域文化中心的輻射作用。

(五)創建“流綠都市”,提高城市品位,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

規劃以創造“流綠都市”為目標,調整優化城市綠地系統,加強環城綠帶、水系綠化、生態廊道、低密度空間建設,提高城市綠地的比例,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利用現有景觀要素,保護、延續和發揚長春市傳統景觀特征,保持城市“疏朗、大氣、通透、開放”整體空間意象。

(六)明確城區發展方向,促進分區發展。

為加快經濟發展,促進城區、開發區和縣域經濟發展,在開展大量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各城區、開發區的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

五、城市規劃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嚴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保護耕地,節約用地。要嚴格保護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鄉鎮企業要相對集中發展。

篇(7)

    1.2生態理念隨著工業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人類生存不斷遭受挑戰,這在客觀上了要求房地產開發必須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這不僅是為目前的人類提供更加適宜的生存空間,也是為子孫后代的永續發展創造條件。

    1.3科技理念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房地產開發也迅速地現代化、產業化和規模化。表現為,建筑材料從傳統的磚瓦轉向混凝土、防水卷材、幕墻等各種新興材料;建筑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代化施工設備得到了廣泛應用;建筑功能走向多元化,給人們提供了更加多樣便捷的服務。

    1.4投資理念投資不動產愈來愈成為一種投資保值手段。特別是在我國,近年房地產投資更是成為投資熱點。當然樓市也存在風險,投資需要謹慎,要時刻注意宏觀政策的調整,避免投資受損。江蘇徐州“楓林名門”項目,整體規劃緊扣流行的文化、生態理念,努力創造一個布局合理、環境優雅、服務完善、生活方便、綠意盎然并具有現代化建設風格的居住小區。24.5%超低建筑密度和高達31.6%的綠化率,小橋流水、花團錦簇、綠樹成蔭,共同構建集休閑、賞景、養生于一體的“類自然”的生態環境,為業主精心營造一個寧靜、舒適、時尚的國際化社區生活。

    2房地產市場營銷注意問題

    房地產商品的非標準化,加之不正當利益的驅使,導致了營銷的非標準化。房地產開發陷入了一些誤區,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的房地產營銷被嚴重扭曲。因此在房地產市場營銷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2.1房地產的商品屬性房地產是一種商品,開發商建設商品房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售并盈利。因此,要從商品的視角去看待房地產,作為一種商品,其價值的實現必然是在市場交換的過程中,而交換得以實現的最關鍵因素是商品的使用價值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在做房地產策劃時要注意,營銷具有相對現實性,任何營銷策劃都必須建立在高質量商品的基礎上。消費者是圓心,開發是半徑,營銷是圓弧。按照消費者意愿去開發,適當引導市場適應自己開發的商品,才是房地產營銷的基礎。

    2.2房地產市場營銷的區域關系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房地產有其特殊的市場群體,是不完全競爭市場,需要具備營銷的前提才有可能熱銷。制約熱銷的因素很多,諸如總量因素、區域因素、社會因素、區域因素、文化因素、需求因素和購買力因素等,需求量大、實際購買力不足也是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最大癥結。在現實的房地產營銷中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營銷短視”,比如:價格短視,為了求得短期財務利潤最大化,忽略了房地產長期的增值空間;節奏短視,整個樓盤同時上市,結果剩下“死角房”無人問津;效應短視,片面運用營銷策略,過度迷信技巧,項目有組織無計劃,前后矛盾。產生這些偏差的原因在于:開發商過度關注成交消費區域,忽略了客戶培養區域,難以產生恒穩的市場效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要正確處理好營銷導入區域、發育區域和運作區域的的關系。導入區域,包括廣告、包裝等對外宣傳手段,主要用來集聚人氣;有了早期較好的宣傳,可以吸引眾多的消費者,如何培育潛在的購買市場及制定怎樣的銷售方案將是營銷方案的核心;再好的方案需要專業營銷人員認真全面的執行,這也直接影響到銷售業績。

    2.3正確的認識和看待房地產營銷策劃營銷策劃要注重創意,但是策劃的靈感與創意一定要忠于主題,切忌天馬行空。在客戶最終選擇產品的因素中,性價比是競爭勝出的關鍵。沒有哪一個因素是絕對第一重要的,同樣也沒有哪一個因素是可以被忽視的。這就要求策劃的各個細節環環相扣,在盡量面面俱到的前提下統籌安排,廣告、工程進展、設計優化、物業管理、價格變動等,都要規范布局、互相協調、目的一致,保證營銷的整體性。適當地為自己包裝,本無可厚非,但夸大事實,推行策劃迷信,則會使房地產營銷策劃誤入歧途。事實上,目前不少策劃人所做的策劃方案遠遠低于高水平營銷策劃的要求,他們推出的更多只是概念和賣點,對銷售的促進只起相對作用;另一方面,賣點的收集和增加,讓樓盤的形象有所改變和提高,同時也使樓盤的成本不斷攀升。營銷策劃雖然在市場競爭中已日趨重要,但如果片面地利用策劃替代市場的潛力開拓,認為“一策去百病”,將是一個很嚴重的認識誤區。房地產營銷策劃不是一本洋洋灑灑的策劃方案文本,而是結合所在樓盤,貫穿市場營銷意識,尋找總結出的一種如何把握樓盤市場推廣的行為方式。高水平的營銷策劃不僅可以減少房地產項目在配置資源時的交易成本,而且可以有效規避營銷風險,是一種周密而詳盡的房地產市場運作謀略,是房地產營銷戰略與戰術的恰當運用。“市場如戰場,策劃如指揮”,高層次的市場競爭已成為策劃智謀的較量,稍有松懈,就會從房地產市場的頂峰跌入谷底。我們既要反對盲目迷信策劃,又要避免走上“策劃無用”的片面思維。

    2.4營銷策劃與銷售營銷策劃與銷售緊密呼應,營銷策劃的最后工作就是銷售策劃,銷售情況是驗證前期所有策劃工作效果的標準。因此,應該將銷售納入統一的總體策劃思路中。策劃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項目成交,優化項目品牌。要想提高策劃對項目銷售的幫助程度,必須強調銷售對策劃的反饋,強調銷售對策劃思路的理解與配合。市場與信息的變化是永恒的,策劃與銷售二者互為表里,彼此修正,相輔相成,這才是真正高效且科學的營銷思維方式。

    3房地產策劃發展方向

篇(8)

    個人認為,未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應該沿著一條更加注重科技化、人性化、復合化和可延展化的智慧化道路繼續前行,房地產企業將變得更加注重模式分享,并且更加善于通過不斷的自我組織機制調整來進一步提升其對于未來行業市場方向的敏感度和駕馭能力。我感覺,只有做到這些,才真正有可能朝著一個“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打造“智慧化地產”。

    所謂“科技化”,我的理解是,更加注重通過引入全新科技理念和先進技術手段來革命性地提高地產和房產使用價值,進而促使其商品價值的更大提升。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有效避免“炒概念”或“為概念主義”,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自欺欺人,與真正所謂的“科技化”發展方向完全背道而馳,而結果也只有可能以泡沫的爆破而告終。

篇(9)

個人認為,未來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應該沿著一條更加注重科技化、人性化、復合化和可延展化的智慧化道路繼續前行,房地產企業將變得更加注重模式分享,并且更加善于通過不斷的自我組織機制調整來進一步提升其對于未來行業市場方向的敏感度和駕馭能力。我感覺,只有做到這些,才真正有可能朝著一個“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打造“智慧化地產”。

所謂“科技化”,我的理解是,更加注重通過引入全新科技理念和先進技術手段來革命性地提高地產和房產使用價值,進而促使其商品價值的更大提升。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必須有效避免“炒概念”或“為概念主義”,否則一切努力都將是自欺欺人,與真正所謂的“科技化”發展方向完全背道而馳,而結果也只有可能以泡沫的爆破而告終。

所謂“人性化”,我認為未來的房產發展將更加注重居民的個人感受,結合互聯網思維,自下而上地推動居民真正自發參與到社區和周邊設施的使用和商業化經營中。

篇(10)

數字化校園是個新興的概念,在其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曾遇到過一系列問題。有部分高校把校園網當做了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工作,但是其運作以及管理模式還是遵循傳統,沒有進行改革創新。這種誤解沒有實現數字化校園的精髓。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早在1995年的時候就建立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現在,全國主要高校的校園網都與之進行了連接。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建立實現了利用網絡通訊等技術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校園網絡的功能,實現了整個數字化校園的統籌功能。在教育部的倡議之下,各大地方高校紛紛進行相應,揭開了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模式的序幕。數字化校園的內涵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深化。在地方高校的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中,教學質量、科研水平以及管理水平成為可提高的目標項目。

然而我國地域遼闊,民族聚居分布不均,經濟、文化、教育發展不平衡,民族地區高校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等問題,都影響著民族地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整體發展,因此探討制約民族地區高校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高水平的院校需要一個良好的數字化校園的環境。伴隨著各大高校的擴張,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教育資源的分散、信息傳遞減弱、準確性不佳等問題的矛盾日益尖銳,這些問題的出現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與此同時,這也為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也成為目前很多高校建設的目標。

近年來,民族地區高等學校數字化校園示范工程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伴隨著國家對民族地區高校的扶持,有些地方高校成為CERNET2核心節點,有些高校計劃接入下一代互聯網。精品課程開發工作成效顯著,高校中100%的教師都使用多媒體教室上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民族地區高校累計投入8850余萬元用于數字化圖書館資源建設,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

各高校充分認識到了建設數字化校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經有更多高校啟動了本校的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勢頭良好。

二、民族地方數字化校園的構成與基本要求

民族地方數字化校園包含教學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管理數字化以及科研數字化等方面。這些都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基礎之上。民族地方高校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包括了校園廣播電視、一卡通系統、會議廳音響、圖書館系統以及多媒體教學系統等。

在教學數字化的范疇中,民族地方高校所要完成的目標是教學方式數字化、教學資源數字化。高校應當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教育教學,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其中包括課程學習,作業在線提交以及在線測評。這可以使學生從多方面學習,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課堂的一對多學習中。學生們可以借此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計劃,從而更高效率的進行學習。通過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可以使更多的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機會,例如高校的圖書館系統,可以為在校師生提供極為豐富的圖書期刊資源。這樣實現了教學資源的最優配置,極大地提高了教育的質量及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數字化教學手段,能夠產生更好地教學效果。

在服務數字化范疇中,民族地方高校所要完成的目標是應當極大地提高在校師生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效率。校園廣播電視、校園新媒體、一卡通系統、教室查詢系統等等多包含在服務數字化中。校園廣播電視能夠及時的為廣大師生提供資訊;校園新媒體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寬廣的交流平臺,這一點與傳統的交流模式相比發生了革命性地變化,實時性是服務數字化的一個標志特色;一卡通系統可以為師生提供各種校園內的繳費服務,使得學生可以完成校園內一卡在手,萬事皆通的目的;教室查詢系統可以方便在校學生查詢實時的教室情況,可以明確哪些教室是沒有課程的空余教室,方便查找自習室。除此之外公告查詢、車位查詢等都是服務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物聯網的支持,這也是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

在管理數字化范疇中,民族地方高校所要完成的目標是校務管理數字化、教務管理數字化。校務管理包含黨委活動、財務管理、學科建設、人事管理等方面,要完成整個校園事物的管理以及人力物力的統籌分配,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管理數字化可以通過計算機通信技術進行更高效率的工作。教務管理包括選課上課以及考試安排的管理。借助管理數字化,可以更好地對教務活動進行安排分析。管理數字化能夠提高整個校園的校園的效率,及時的安排事物并進行全方面的通知公告。管理數字化也是民族地方高校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在科研數字化范疇中,民族地方高校所要完成的目標是更高效率地進行科研活動。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做任何工作都離不開數字化的支持,尤其是在科研活動中,能夠合適地利用數字化條件可以更好地進行工作。在民族地方高校中,學習必要的軟件進行科研已經成為了必修課,C語言、3dmax等都是現在大學生們所熟悉掌握的技能了。科研數字化使科研的效率極大地提高,這也成為現在全國乃至全球高水平院校所追求的目標。

三、民族地方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與探索

民族地方高校數字化建設必須遵循以下幾條理念:

(一)民族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應當具有思想上的變革

民族地方高校的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不是簡單地將校園里的各個設施關聯起來,各重要的是應當具備思想上的變革。先進的模式配以先進的管理理念,才能將數字化校園的思想進行貫徹融合。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首先應當加強人員素質。這包括學校管理者、教職工以及學生,這些人員必須具備基本的數字化校園意識以及操作技能。建立民族數字化校園,需要師生攜手共建。這是一個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地堅持創新。

在現在的時代大背景下,絕大多數教師與學生已經具備了操作數字化教學設備的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師生們應當具備隨時使用數字化校園的意識,主動地在學習生活以及科研活動進行數字化校園活動。學校的很多工作都可以實現數字化建模,并且為所作決策進行評價

(二)民族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應當實現硬件與軟件的結合

當今校園網具有較強的通信能力,能夠滿足廣大師生的通信需求。校園網是在校師生使用網絡服務的入口,校園網具有良好的信息以及資源的共享功能。

民族數字化校園的硬件基礎平臺包括中心機房建設、綜合布線系統、防雷與接地系統、網絡交換系統、網絡管理系統等。這些硬件設備應該與軟件設施相配套,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最優功效。數字化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包含一卡通系統、有線電視系統、LED屏幕顯示系統、多媒體系統以及監控及報警系統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離不開軟硬件的結合。

在民族地方高校的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中,圖書館的資源管理是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圖書館的資源豐富且量級頗大,這需要一個強大的服務器進行支持。目前,一般的校園網都是用以太網,這能夠達到千兆的速率,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頗為成熟了。

在軟件方面,已經有很多應用較為廣泛的軟件投入使用,各大地方高校都有自己相應的校園網絡平臺以及bbs電子公告板進行交流。隨著移動設施的發展,很多安卓客戶端應用也投入使用,這些軟件方面的發展,都為民族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提供了保障。

(三)民族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應當因地制宜

民族地方高校數字化建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應當因地制宜。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情況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在建設數字化校園時必須考慮當地的現實情況。在較為發達的地區,經濟條件較好,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數字化校園的建設過程遇到的問題會減少很多,相對順暢。發達地區的民族地方高校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是在各項基礎全部達標的基礎上,其管理模式在運轉中強調了之于教育體系內部縱橫的邏輯聯系以及數字化結構的優化。在欠發達地區,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會遇到相對較大的阻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細致的規劃以及操作。在欠發達地區建設數字化校園,首先應當搭建一個網絡平臺,為現代化管理提供基礎,其次,應當注重規范化建設以及教育質量內涵的提升,再次,應當發揮好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應用,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才能夠一步步穩扎穩打,在欠發達地區的高校建立數字化校園服務。

(四)民族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應當有明確的目標

除了應當具有思想上的變革、實現硬件與軟件的結合以及因地制宜之外,地方高校的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應當具有明確的目標。統一的資源配置與管理,這些都是在建設民族地方高校數字化校園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

上一篇: 營銷與策劃畢業論文 下一篇: 職業素質培養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精品国产AV资源网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在线国内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喜 | 亚洲亚洲中文字幕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