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1: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教資料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現在影視資料越來越普遍的運用到語文教學中,是有其時代必然性的。如今電視早已普及,看電視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模式,電視遠遠超越了普通家用電器的意義,在人們生活中所發揮的影響可以說無處不在。與電視普及相伴的是大量影視作品涌現,這些影視作品的題材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數字技術的成熟與推廣,使得現在獲取影視資料途徑極為便捷,因而語文教師把影視資料引入課堂教學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簡要分析語文教師運用影視資料輔助教學的種種形式,主要出于以下幾種目的:
1、展示景物
在語文教科書中有不少寫景狀物的篇目,這些文字優美的文章能夠引發讀者的無盡遐想。但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課文中描寫的大漠風光、塞外風情、江南水鄉、異域見聞,絕大多數學生無緣親見,但是運用影視資料可以彌補這一遺憾。在講授《美麗的小興安嶺》時給學生播放一段東北原始大森林的影像,在講授《井岡翠竹》時讓學生看看江南竹海的風光片,老師帶領學生身臨其境般的感受一番,再回到課本上品味作者的細致描述,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對于像《故宮博物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樣的說明文,在講課時播放相應的實物影像資料,對比作者的文章,能夠使學生更好的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寫作技巧。
2、介紹史實
在語文課本中會涉及到許多歷史人物和事件,學生對歷史的感知相對比較模糊,老師的講解也無法帶給學生明晰的感性認識,現在有許多紀錄片和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可以幫助學生走進歷史,了解過去,把這些影視資料用到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將會大有裨益。比如《曹劌論戰》一文涉及古代作戰的兵器、戰車、戰陣等內容,如果在課堂上播放一段反映春秋時期戰車作戰的影視資料,學生就能更好的理解“一鼓作氣”的含義,理解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的含義,進而對文中刻劃的曹劌這一人物形象會有更深的認識。
3、輔助閱讀
影視資料在輔助閱讀中也發揮著獨特作用,特別是劇本、解說詞這些特殊文體的閱讀。劇本與舞臺表演有著天然的聯系,許多劇本文字背后的潛臺詞需要演員表演提供給觀眾去領會,因此閱讀戲劇劇本應該和觀看演員表演結合起來才好。語文教材中選錄有劇本這種體裁,如話劇《茶館》、京劇《打漁殺家》、元雜劇《竇娥冤》等等,在教學中讓學生結合相關劇目的影視資料閱讀課文,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而電視解說詞作為一種新興文體,與現代傳媒的關系更為密切,脫離具體的電視作品去學習解說詞根本無法領會其中的精妙之處,所以在學習解說詞的時候輔助以觀看原片對閱讀理解是非常必要的。
4、提高審美
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欣賞水平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美的含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理解,既有恒定不變的標準,又有強烈的時代特征。在語文課堂上適當引入一些極具欣賞性和藝術價值的影視資料,既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同時又能使學生對身邊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具備一定的鑒別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優秀影視作品中所表現的壯美山川、悠久文化、濃郁情感能夠深深觸動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閱讀和寫作。
然而語文教學畢竟不是影視欣賞課,語文學科有其特有的教學規律,影視資料在給語文教學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與傳統語文教學存在著不少沖突之處,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運用影視資料時要清醒認識這些沖突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1、文字與影像的沖突
語文學科研究的對象是語言文字,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人們利用語文進行思考和表達。而影像雖然生動,影視劇雖然也能感人,但它們充其量只是引發人們的思考,而不能代替人們的思考。
語文課本中收錄了傳統名著《水滸傳》中“拳打鎮關西”、“武松打虎”等片段,文中繪聲繪色的描寫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對魯提轄打鄭屠的那三拳所引發的感官聯想描述以及對景陽岡上猛虎“一撲、一剪、一掀”奪命三招的描寫,充分體現了作者駕馭文字的功力,歷來為讀者所津津樂道,語文教師在講到此處時也總要指導學生做精讀分析。但是這些精彩的文字在影視劇中卻無從表現,只能用高超的武打設計和巧妙的鏡頭剪切營造緊張氣氛,僅靠看影視劇根本無法領略原文的妙處。這就是文字與影像在表達方面存在的沖突,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學習領會文本、駕馭文字的本領,依靠影視資料是無法達到這一目的的。
2、想象與現實的沖突
2實驗開設時機
鑒于此類研究型實驗的開展往往需要比較集中的時間段,高分子材料教研室經過多次商討,確定本實驗的學時為90學時(30學時/周×3周),將主要的實驗內容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學期的最后3周內完成。此時,一方面學生已經完成了所有的理論課程的學生和各類基礎實驗的訓練,為本實驗的開展提供了先決條件;其次,在此時間段有關校園招聘活動也會告一段落,可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完成實驗;最后,此次實驗訓練也為下一學期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開展提供一次很好的預演,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恐慌和迷茫心理。
3實驗內容的優化設計
根據王新平等[5]的觀點,創新型實驗必須具有實驗結果的不確定性和探索性、實驗設計程序的自主性和開放性,以及實驗過程的可行性和可操縱性等基本要素。因而,這類實驗的開展必然會對實驗人員(包括指導教師和學生)、實驗設備和場地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創新型實驗內容設計的三點原則[5]和本專業教研室老師的科研情況,教研室選擇了“導電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這一開放性較強的實驗。通過多方面的探討和論證,我們嘗試設計了一個以摻雜聚苯胺的合成、表征及其在聚丙烯和天然橡膠中的應用為主線的研究型實驗,實驗內容和所需基本學時安排如下:(1)學生分組,布置實驗的側重方向(一組在聚丙烯中的應用,一組在天然橡膠中的應用),安排相關文獻的查詢和閱讀,著重了解聚苯胺的特性和合成方法、聚丙烯和天然橡膠的性能和加工特性,溫習有關設備的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項(30學時)。(2)根據分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搭建實驗平臺,進行聚苯胺的合成,分別采用化學氧化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和分散聚合法制得一系列經過質子酸或無機酸摻雜改性的聚苯胺,經純化干燥后備用(30學時)。(3)用高阻計測試聚苯胺的電導率,X射線衍射儀分析產物的物相結構,紅外光譜儀觀察產物的特征官能團,并在掃描電鏡下觀察產物的形貌,并比較不同組別間所得聚苯胺產物在性能和外觀上的異同(15學時)。(4)各組同學在制得合格的聚苯胺后,按照預先選定的應用方向,分別添加到聚丙烯或天然橡膠中制成復合材料,前者在雙螺桿擠出機中完成,而后者在雙輥開煉機和平板硫化機中進行。(30學時)(5)將所得復合材料進行標準化制樣后,分別用萬能電子試驗機、擺錘式沖擊試驗機和高阻計測試復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沖擊韌性和電導率隨聚苯胺添加量的變化規律并記錄實驗結果;用掃描電鏡觀察復合材料斷面形貌,分析破壞機制,探討材料的強度和韌性變化的機理(15學時)。(6)學生整理數據,并撰寫實驗報告。報告要求參照本科畢業論文的模板和格式,須包括引言、實驗過程、結果與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主要部分(30學時)。其中(1)和(6)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分別在實驗周的前后一周內完成,不占用實驗周的學時。在整個實驗進行過程中,如因出現不可抗力或意外情況導致實驗進展不順利,可通過與實驗室管理人員協調,利用周六和周日的時間進行彌補,以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實驗時間。通過這樣一個研究型實驗的設計和內容編排,不但使學生能夠將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以及材料現代測試與分析技術等課程中散落的知識點進行有機串聯,還同時大大增強了學生對高分子材料從合成、表征到應用的整體認識。在實驗過程出現不可預料的事件時,合理引導學生利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并通過查找資料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力地推動了學生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方面的融會貫通,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實驗課程考核
本實驗的考核采用過程管理與結果考核并用的模式,主要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學生實驗表現(40%):指導教師觀察并記錄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包括實驗時間的合理安排、實驗平臺的正確搭建、實驗藥品和原料的適用和管理,以及意外情況出現時的應對措施等。(2)綜合報告撰寫(40%):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查閱文獻和整理資料的基礎上,獨立分析實驗數據,撰寫一份符合要求的實驗報告。(3)教師提問考核(20%):學生提交報告期間,指導教師根據報告內容進行提問,考核學生對實驗過程和報告內容的熟悉程度,同時考察學生在實驗數據分析中的邏輯性,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實驗的印象,達到初步培養學生科研素質的目的。
就目前情況而言,大多數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尤其是西部欠發達地區的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仍然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很多知識的老化以及對新的專業知識的缺乏都嚴重影響著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專業技術及各項工作的發展。就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的情況而言,專業隊伍狀況不容樂觀,圖書館專業畢業生寥寥無幾,而非圖書館專業人員占大多數,這些給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實際工作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人才危機。因此,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工作在受到新的社會需求的推動下,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專業技術能力。
1.2服務觀念落后,職業道德教育不完善
在以往的服務觀念中,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的服務大多只限于簡單的借借還還,所以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也似乎習慣了這種簡單的服務模式,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形式。但隨著現代網絡知識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不僅僅是簡單的“保管員”和“出納員”,更應該在圖書資料的管理工作中起到參謀、導讀的作用。職業道德是圖書館繼續教育的基礎,職業道德的教育直接關系到院系圖書管理人員業務服務水平以及服務質量的高低。目前,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工資水平偏低,評職稱有很大難度,勞動成果得不到重視和認可等一系列因素影響著管理人員的思想情緒、工作熱情。因此,通過對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的管理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工作,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提高職業認知度,充分認識到院系圖書資料室在學校整體教學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時,加強自身素質修養,從而促進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工作的全面發展。
1.3知識結構不夠完善、不夠合理
從目前來看,雖說有些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專業知識過于單一,沒有系統性,或者只具備理論性而不具備實踐性,缺失復合型人才,而且勞動人事部門提供的培訓教育又是針對各個領域所有人員的一般性基礎培訓,這使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無法深入到圖書文獻的具體內容中,無法成為專業文獻信息和專業讀者的紐帶,也就自然而然不可能為讀者提供高質量高層次的服務。因此,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怎樣提高專業水準,將陳舊的服務觀念轉變,將原有的知識結構更新,是迎接新時代挑戰的重中之重。這不僅僅是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的工作,更是每個圖書館員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不論職稱高低,不論學位高低,資料室管理人員都應該全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配合所在院校搞好圖書館員繼續教育工作。
2繼續教育的內容及途徑方法
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2.1相關知識的拓展
當今,信息化網絡化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高校圖書資料室傳統技能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必須同時對不同學科不同類別的多方面有關知識有所了解,通過學習“圖書館學概論”、“圖書情報學”、“信息檢索和計算機應用技術”、“信息檢索教程”、“信息資源建設”等多方面知識來充實自己,提高與廣大師生的有效交流與溝通,從而提高服務質量。高校院系資料室面對的每位讀者的專業、學科知識掌握程度不同,涉及的研究領域也各不相同,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理解接受能力也有差異,所以說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必須加強相關知識的教育,以達到與師生的有效交流與溝通,并且能為師生提供更高層次的服務。
2.2新興技術的掌握
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深入應用與發展,高校圖書館普遍由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化圖書館轉變與發展,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基本采用計算機處理,文獻信息數字化,信息資源網絡化,高校圖書館對師生的管理模式與服務方法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因此,要求傳統的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模式與服務方式也必須發生巨大地改變。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將被半自動、半手工的工作方式或全自動的工作方式的模式所替代,這些將給院系圖書管理人員帶來新的挑戰。管理人員只有全面加強計算機能力的繼續教育學習,掌握現代化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才能適應現代網絡信息社會的生存與發展。
2.3專業知識的繼續教育
不論時代怎樣發展,作為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擁有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且可以熟練地掌握、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將專業知識學以致用,與新技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才是現代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也只有他們才能帶動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全面健康地發展。綜上所述,實現上述繼續教育的內容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實現。
2.3.1講座培訓。高校圖書館應該定期組織專家、學者對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進行專業技術講座、職業道德講座等各方面的拓展能力講座,以提高資料室管理人員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帶動高校圖書管理工作全面發展。
2.3.2進修班培訓。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本高校院系圖書資料室管理人員具體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派院系圖書管理人員參加各類研修班、短訓班等進行研修與學習,努力培養圖書管理業務帶頭人,使其成為高校的圖書館與院系資料室之間交流與溝通的紐帶。
2.3.3友好訪問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可以組織院系圖書資料管理人員之間或校內院系圖書資料室之間進行互訪參觀、調研與學習,借鑒、學習其他高校圖書資料室或校內院系資料室先進的管理經驗、方法及圖書資料研究成果,從而彌補自己的不足,開闊眼界,擴展思路,提高業務知識與管理水平。
2.3.4樹立終身學習。自學是繼續教育的整個過程,是獲取知識提高自我的最好途徑,也是其他方法與途徑所無法取代的。因此,在現代信息社會中,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獲取新的知識與能力,從而做好院系圖書管理工作,更好地為學校整體的教學、科研工作服務。
1.含義
方法型網絡資源是指美術學科中教師和學生為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通過互聯網采集數字化資源。
2.作用
(1)學習興趣更濃
就美術學科學習方法而言,并沒有統一的規定,因教師以及學生個人條件不同,選取的方法也不同。現在的互聯網上,有很多用于激發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資源,如小動畫等,不需要很復雜的制作,只需要一個小小的GIF格式的動畫人物,就可以吸引全班學生的眼球。
(2)豐富教學手段
小學美術學科中,包含了水粉畫、水彩畫、版畫、剪紙等很多比較專業的美術技能。對于教師而言,不可能對每一種專業技能都掌握得很好。因此,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上通過搜索,找到相應的資源,如一些講解繪畫步驟的視頻,其他教師制作共享的課件,這樣就彌補了自身的不足,使教學手段更為豐富。
3.類型
(1)情境創設型
例如,講授《美麗的花》一課,可以找一些動畫片中美麗場景作為背景,配上音樂。學生們在這節課中不僅僅能學會畫出美麗的花,更能充分體驗到畫畫的快樂。
(2)交互活動型
例如,講授《畫太陽》一課,我從網上下載了一個Flas,在學生觀看之后,請學生嘗試為太陽添上一個合適的表情。從學生最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很多人受到了這個動畫的啟發,繪制出了更多更生動的太陽。
(3)審美情趣型
審美教育是美術學科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也是美術課的重要任務。在互聯網上,有一些專門介紹畫家及其作品的網站,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瀏覽這些網站,這樣既可以了解畫的基本內容和歷史背景,還能看到世人對這些美術作品的評判。
美術學科知識型網絡資源
1.含義知識型網絡資源是指教師和學生利用計算機通過互聯網所獲取的所有含有美術學科基本知識點的數字化資源。
2.作用
(1)有助于完善美術學科知識
美術的學科知識,可以說是包羅萬象。除了美術發展的一般歷史,還有國內的、國外的著名畫家、代表作以及不同時期繪畫流派的繪畫風格,等等。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美術歷史和信息,使我們的美術知識更為完善。
(2)有助于開拓美術學科視界
通過網絡資源,我們可以不斷了解新的繪畫表現形式,對于學生而言,多看多學,更有利于拓展他們的視野,促進他們今后各方面的發展。
3.類型
(1)理論型
理論型資源是指那些比較專業的美術知識、美術理論,如世界上比較早的和美術有關的著作,也有像我國南齊時謝赫的著作《畫品》。我們可以通過對這些知識進行專題討論,豐富自己的藝術理論水平。
(2)操作型
操作型的美術網絡資源,往往都帶有指導性和實踐性。這些資源可以是幾幅示范步驟圖片,也可以是小視頻。通過這些資源,可以學到很多繪畫的技能與方法,如一些兒童繪畫網站上就提供了一些簡筆畫人物、動物、植物、景物的繪畫指導步驟,學生參照這些,也能學到不少的繪畫技能。
美術學科練習型網絡資源
1.含義
練習型網絡資源指的是在互聯網上能夠被運用于美術學科教學活動,以及能夠讓學生進行美術學習、操作,掌握美術技能的信息資源。一般來說,美術學科練習型網絡資源包括在互聯網上很多共享免費繪圖軟件,如金山畫王、我型我秀等。
2.作用
(1)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
在互聯網上有許多可用于美術教學活動的軟件平臺,內容豐富,易學易會。學生們在運用這些美術或者說是繪圖軟件的同時,掌握了一定的繪畫知識技能,又拓展了知識面。
(2)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傳統的構圖、涂色訓練,較為枯燥和復雜。通過教學和繪圖軟件,可以隨意調到多種圖形進行訓練,方便且能更好激發學生的創意,這樣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運用美術網絡資源的注意點
由于網絡資源良莠不齊,在選擇、合理運用資源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資源獲取
網絡資源很多,需要教師對網絡資源進行篩選,選擇一些對美術教學有用的資源。進行選擇時,應注意四個特征。
(1)典型性
網絡資源應緊緊圍繞美術學科設定的教學目標,具有典型意義,有極強的說服力、感染力。例如,一位畫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會畫出具有不同風格特征的作品。所以在對某位畫家的某一件作品進行欣賞時,可根據上課的需要選擇相應的藝術作品進行對比分析,這樣能更好地說明問題,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2)生動性
網絡資源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片、動畫以及學術觀點。總之,形式應該多樣,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3)拓展性
所選網絡資源應該有啟發性和拓展性,如網上博物館、網上畫廊,網上美術知識宮之類,這些更利于學生美術思維的拓展。
(4)技術性
要想從中選擇較為重要的部分作為課堂教學的內容,就必須加強基礎整理工作。這是提升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重要一步。分析整理古文字原材料,應從單字的構形入手。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必須搞清楚古老的文字并不是單純由圖畫演變而來,其符號造型也不全是由意象成分所決定,而是早在殷商時代就已形成了一套高度發達的符號系統 。此系統存在著古文字具有規范意義的基本部件、基本筆畫、構形方式及其誘發分化與演化的多種潛在規律。因此,熟悉、釋讀古文字的基本前提就要堅持從嚴格的字形整理與分析做起。整理工作盡可能做到全面而系統,分析與描述也不能生搬“六書”的條例和傳統字說框框,而是要客觀、慎重地梳理每個字形,從而揭示出它們演化的信息以及所貯存的文化內涵。以甲骨文為例,2003年,我們曾著意吸收眾家之長,并以《甲骨文可釋字形》為題,整理并臨摹了1429個字頭,此表按音序排列,附以著錄號與分期信息等。2006年,《殷墟甲骨文的字形特征及類型劃分》一文,對以上字表收集的部分特征字,利用計算機進行剪切、存儲原篆字形,又重新整理出一套《殷墟甲骨文各組類特征字形表》,而且對每個特征字的構形都做了解析與描述,并附以學術上比較前沿的組類劃分信息。然而我們也看到,前者整理的單字屬摹釋字形,這就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誤摹、誤釋等一些不應有的失誤,而后者整理的單字都是原篆字形。應該說,這兩本小冊子,對此后的古文字教學確實起到了有效的改進與提升作用 。
第二,加強對原材料及相關研究成果的總結歸納與充分吸收,這對古文字教學內容的深化具有重要意義。強化對古文字原材料及相關研究成果的總結歸納與充分吸收,旨在深入探討辭例與文字之間的有機聯系,從而達到深化古文字教學內容的目的。
選擇與使用古文字原材料,在這方面不是需要盲目的膽識,而是需要有素養的訓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到原材料及其相關的研究之中,絕不能淺嘗輒止。以整理柞伯簋銘文作為教學內容為例,我們曾對這件青銅器的相關材料進行了廣泛收集。此器1993年在平頂山市薛莊鄉(現名滍陽鎮)滍陽嶺應國墓地(M242)發掘出土。據發掘者考證,該器銘文中的“柞”應指文獻中的胙國,其地應當在今河南延津一帶。柞伯簋本屬胙國銅器,卻陪葬在應國墓地。可見,胙、應兩國同為姬姓國。由此他們進一步推論,西周初期兩國均擔負著屏周重任,故彼此關系親密,所以,此簋或許就是柞伯當年饋贈給該墓墓主的一件禮品 。這一結論富有啟發意義。此后,李學勤先生對該銘也做了考釋,并逐字逐句分析了銘文的內容,還歸納了全銘大意:在八月庚申這一天,周王在都城宗周舉行大射典禮。王命南宮率領朝中各位卿大夫、士,命師魯父率領小臣仆人。王懸賞十塊餅金,對柞伯說:“小臣已經準備好扳指,你如能射中,就取走餅金。”柞伯十次舉弓,沒有一箭脫靶,于是,王把十塊餅金給了柞伯,另外又加賞一套柷吾樂器給他。柞伯因此鑄器祭祀其父周公。很顯然,李先生的考釋以及所得出的結論是正確的。1999年陳劍先生又發表了《柞伯簋銘文補釋》一文 ,至此銘文內容已經基本弄清。因此,系統整理此銘的原材料,并合理吸收相關的研究成果,從而有效地推動了古文字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
第三,古文字學本身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實用學科。由于它的邊緣性,這也使得該學科有著較大的教學難度,有時僅憑興趣和發憤是遠遠不夠的。科學研討古文字教學內容,離不開對原材料的微觀考察與宏觀駕馭,至少要站在考古(出土情況)、歷史(含文獻典籍)和語言文字(形、音、義及其所在環境)三大學科板塊之間。
目前,古文字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考古學,因為古文字的發現與研究總是離不開考古材料及其背景,這其中包括我們對文字探源的有關出土資料。早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田野考古就發現了大量的遠古陶器符號,此后,在許多重要的考古學文化內涵中均有重要的發現,可以說遠古時代的刻畫符號遍布祖國各地,它們共同為漢字的探源提供了新的證據。此外,在判斷古文字材料的性質和年代等問題上,考古學的層位學、類型學等方法是很有力的手段。譬如,從20世紀40年代國內外學者熱烈討論的“文武丁卜辭”的時代問題,其解決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了出土坑位和地層的分析。
另外,語言學的研究對古文字原材料的解讀也產生了重要影響。近些年,學術界對語言學的研究已有較大的進展,語言學的一些普遍原理,尤其是關于古代語言文字研究的成果,都可移用于古文字的研究與教學之中。仍以甲骨文為例,甲骨卜辭是殷商時期的書面語言,就其語法而言,它具有一定的民族特點和相對的穩定性。研究表明,語詞的構成與變化,直接影響著組成卜辭語言的詞匯或詞組的構成與變化。大多數卜辭語序是比較規范的,這與后代的基本一致。但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正常語序中有時出現“移位”或“割裂”的現象。除此之外,卜辭的詞性仍可分為實詞與虛詞兩部分,對于實詞,學者們關注的較多,而在虛詞的整理與研究方面卻存在諸多薄弱環節,這對古文字的教學非常不利。
2001年,我們對卜辭中所見的“以”字進行了初步探討。認為 “以”字本來就是一個動詞,從早期的構形特征來看,“以”字的主體結構是一個側立的人形,在手臂下部勾勒有一個圓團,像手執物狀,甲骨文中的“以”字表“貢納”,“進獻”之意,也表較抽象的行為動作,相當于“用”“做”,后來,“以”多充當介詞或連詞使用 。之后,又撰文發表了對“于”字的看法。認為古文“于”字產生的時代較早 ,而且其構形發展演變的軌跡十分明晰。“于”字在商周秦漢時期出現了幾種較為典型的寫法,通過整理與比較 ,結果發現在絕大多數卜辭中都使用了已經省化的字形。到了周秦時期,為了美化字形 ,習慣于把省化的字形“于”字的下部豎畫寫得婉轉屈曲。不過,這個字形,在經過漢隸之后,沒有再發生大的變化。
(一)語言學概論的問題探究教學模式
在建構主義理論視野中,基于問題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學方法,近年來受到廣泛重視。這種方法強調設置復雜而有意義的問題情境,通過學習者互相合作,研究和探討隱含于問題中的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并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疑則思,思則究,究則知”[1]的精神,旨在倡導有質疑才有進一步思考,有思考才能探究,通過探究才能得到真知。由此,我們把“基于問題學習”和中國傳統的“疑思究知”精神融合起來,稱之為“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其旨趣在于,借助問題的展示和學生的質疑問難,形成教學過程的互動交流,促使學生圍繞教學問題,借助學習材料,通過獨立探究或協作討論等得出結論,從而提高探究語言問題的能力,增強實踐能力和提高創新意識。
(二)語言資料是問題探究的關鍵
“語言學概論”課程探討語言的性質、結構、演變規律等方面的問題。盡管該課程理論性較強,但是更應加強教學過程的生動性,不宜采用“滿堂灌”的方式,而應是一場感知、認知、尋求、發現的“探索之旅”。師生之間的合作關系也不僅限于知識傳授,而應是有共同話題的對話關系。圍繞問題、展開對話、實現探索,理論知識只是骨架,語言資料才是血肉。憑借生動、貼切的語言資料,可以說明概念、原理和規律,可以化抽象理論為具體感知,化枯燥說教為趣味對話。只有這樣,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才能充滿活力。
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自我認知、獨立探究、協作討論、平等對話。教師對問題的展示、學生對問題的探究,都應在充分的語言事實基礎上展開,空對空的理論學習會導致學生思考乏力,學習不得要領,以至于失去興趣。要通過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實現教學目標,語言資料是關鍵。
二、語言資料的運用現狀及認知價值
(一)語言資料的運用現狀
現行通用的或有一定影響的“語言學概論”教材有數十種,其中絕大部分理論都源于??外語言學界,建立在印歐系諸語言分析基礎上。無論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占統治地位的所謂“斯大林語言學理論”,還是60年代以來西方的結構主義、轉換生成理論,乃至功能主義、認知理論,都與中國語言文化存在不同程度的膈膜。一方面,基于印歐語材料概括出來的理論,自然不完全適合漢語的特點;另一方面,基于漢藏語系、南島語系,尤其是漢語的研究成果和材料沒有及時吸收到教材中來。由此可見,“語言學概論”教材和語言實際難免有所脫節。同時,由于20世紀形式結構主義的影響,講的是所謂“純凈的語言學”,而把與語言息息相關的許多重要因素,比如歷史、社會、文化、心理因素排斥在外,與中國傳統語言學大相徑庭。所以,李葆嘉提出:“盡管從普遍唯理語法學派開始,西方學者就追求‘普遍’,但是迄今為止的‘普通語言學’其實并不那么普通,距離世界普通語言學的目標依然存在著很大距離。”[2]
高校“語言學概論”通行教材中的語言資料(這里不涉及民族大學的語言學概論中的各種民語資料),漢語資料以普通話為主(也有涉及一些漢語方言),印歐語資料以英語為主(也有涉及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學生除了對教材中的普通話、英語有些認識外,對其他語言大都沒有語感,而自己的方言、語言生活中的實際現象卻跟課程沒有聯系。面對這樣的“語言學概論”教材,學生會認為語言學理論與中國語言現狀和語言研究脫節,感到枯燥無味、陌生難懂,甚至懷疑其實際價值和應用價值。
“語言學概論”對授課教師的語言理論修養要求很高。授課教師若能掌握或了解多種語言,具備較為廣泛的其他語言的知識,有助于對教材中的某些例證做出精辟的分析。實際上,中國高校該課程授課老師的語言背景,多以漢語普通話和方言為主,外語一般為英語,對其他語言涉獵很少。由于老師懂的外語有限,有效的語言資料就少,學生對理論理解的難度無疑就會增大。由于教材中有趣的語言資料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能就會降低。因此,在問題探究式的“語言學概論”教學中,充實語言資料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語言資料的認知價值
1.提升學習興趣的需要
“語言學概論”課程相對比較枯燥,由這門課程的性質決定。如果完全按照教材授課,會在表述和理解方面難免板滯,從而影響了生動性。問題探究式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如果在探討中沒有結合實際的語言資料,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吸收仍會很難。
許晉、李樹新(2009)提出,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主要有“根據學生需要備課”“講授內容和方式體現學生特點”“安排課堂討論和社會調查”等[3]。漢藏語系語言有明顯的特點,漢語語言學有豐碩的研究成果。如果這些成果在語言學教學中得不到很好的闡發,未免遺憾。反之,如果能調動學生聯系自己熟悉的方言資料,或者分析當代社會語言生活現象,勢必能吸引學生,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也只有這樣,學生出于實用的學習興趣,方能提升到學術認知層面的興趣。
2.培養思辨能力的需要
所謂思辨能力也稱為批判性思維,保羅和埃德爾(Richard Paul&Linda Elder,2005)把思辨能力定義為“為了判斷事物的價值,使用恰當的評價標準,經過思考而作出有理據的判斷”[4]。西方國家的教育高度重視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把思辨能力作為核心技能,將旨在訓練思辨能力的課程納入整體教學計劃中。
問題探究教學模式與“語言學概論”思辨能力培養的教學目標具有一致性。為了使抽象的語言學理論變得具體、生動、有趣,在教學中廣泛運用語言資料,增加語言體驗環節,編制實踐性或體驗性問題,鼓勵學生觀察并發現語言現象和規律,單獨或合作完成對問題的分析討論并寫出報告,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論應用能力。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與語言資料的運用密切相關。以身邊的語言現象創設情景,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基礎理論課不那么乏味,將問題研究落到實處。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將獲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于質疑的創新精神。教學實踐表明,問題探究教學模式在語言學教學中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語言資料的豐富化和趣味性
(一)語言資料的豐富化
語言學概論的理論來自于具體語言,又反過來作用于具體語言,對具體語言的學習和使用具有指導作用。因此,教學中應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概論中主要的理論觀點,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例證外,還需要從漢語普通話和方言、古代漢語以及少數民族語言中擷取例證。教學環節要站在普通語言學的高度,培養學生建立普通語言學的思維認識,重視而不囿于某一具體語言,從具體語言中探尋人類語言的一般規律,促進學習者從語言知識習得走向語言規律悟得,進一步實現語言理論對語言學習和使用的指導作用。唯其如此,才能全面充分地凸現課程的普通語言學性質。
學生來自不同方言區,如果在教學中能結合學生實際,盡可能地選取方言資料,以其母語為例說明問題,將會大大增進學生的感性認識,彌補教材語言資料的不足,減少學生對語言學概念、原理和規律理解的難度。漢語方言十分豐富,各地方言常有普通話中沒有的一些音素、音位及其變體,若能合理地聯系方言就可以幫助學生體會有關語音的要?I。在語法教學中,對于抽象的“語法手段和語法范疇”,教材中幾乎全是印歐語實例,若能指導學生打開方言和民族語言的窗戶,將會是另外一番景象,如:客家話中存在形容詞“級”的形態變化、人稱代詞的格變形式;宜昌方言中的體標記豐富,有“噠、倒、起、著、在、過”等;某些方言用“內部屈折”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吳方言采用變形法、前加法和后加法表示形容詞級的語法意義;藏緬語族的嘉戎語、羌語有豐富的詞形變化;藏語動詞有“式”和“時體”的語法范疇;土家語有六個“格”等。
毋庸置疑,當代大學生對當下的語言現象十分敏感。為理解語言學概論中的抽象理論,需要進一步加大聯系現實生活的力度。近30年來,新的語言現象層出不窮,吸收了相當數量的外來詞,形成漢語史上吸收外來詞的“第三次浪潮”。大量的流行語、新詞語層出不窮,普通話南下、粵語北上、強勢方言拒不退讓等現象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有不少生動表現。這些資料貼近“新生代”學生的語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奮點,優化課堂學習的效果。另外,目前不少高校都招有相當數量的海外留學生和港澳生,他們大多有雙語能力,語言多具特色。將這些發掘并補充到課堂上來,可以讓內地學生看到語言生活的多樣性。
(二)語言資料的趣味性
從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看,充滿趣味的事物最能刺激接受者,使之既不難吸收,又不易遺忘。在語言學概論教學中,適當選用準確而不失趣味性的語言資料,對于學習該課程有著重要意義。所謂趣味語言資料,包括語文游戲、相聲、繞口令、幽默小品、笑話及時下的微信小品。它們新鮮奇特、不拘一格,因而往往一出現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為了說明語音和文字的相對獨立性,趙元任曾編過一個極“好玩兒”的單音故事,叫《施氏食獅史》,通篇只有“shi”一個音,寫出來,人人可看懂,如果用口說,那就任何人也聽不懂:“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尸,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十獅尸。食時,始識十獅尸,實十石獅尸。試釋是事。”像這樣的語言資料,會讓學生大開眼界,對語音和語義、口語和書面語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
滲透趣味性語言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語音概念的認識。語音教學中,單純地介紹四呼會覺得難記,但如果滲透有趣的故事就大不一樣。據說,有一位唱京韻大鼓的姑娘,不小心把兩顆潔白的門牙磕掉了,為掩蓋缺陷凡答話都用閉口音(即合口呼)。問:多大年紀?答:十五。問:屬相是什么?答:屬鼠。問:家住哪里?答:保安府。問:干什么職業?答:唱大鼓。后來門牙鑲上了,再答話時就改用開口音(即齊齒呼)。問:多大年紀?答:十七。問:屬相是什么?答:屬雞。問:家住哪里?答:城西。問:干什么職業?答:唱戲。學生在笑過之余,也就理解并記住了這些概念。
滲透趣味性語言資料,可以幫助學生感受詞匯的豐富性。三八婦女節看到了一則微信:女人全是優點――瘦的叫苗條,胖的叫豐滿,妖的叫美女,刁的叫才女,木的叫淑女,蔫的叫溫柔,兇的叫直爽,傻的叫陽光,狠的叫冷艷,土的叫端莊,洋的叫氣質,怪的叫個性,匪的叫干練,瘋的叫有味道,嫩的叫靚麗,老的叫風韻猶存,牛的叫傲雪凌風,閑的叫追求自我,弱不禁風叫小鳥依人……同樣是對女性的贊美,不同的對象可以用不同的詞語。這些有趣的表達與我們的語言生活密不可分,學生很容易產生認同感。
滲透趣味性語言資料,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法規則的理解。有這樣一則關于漢語連詞使用的笑話:啥叫代溝?小學語文關聯詞填空題:他――犧牲生命,――出賣組織。“60后”填“寧可……也不”;“70后”填“害怕……所以”;“80后”填“與其……不如”;“90后”填“即使……也要”;“00后”填“白白……忘了”。這就叫代溝!
【關鍵詞】財務會計;稅務會計;公允價值 會計畢業論文
為了保證企業提供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相關性,我國在2006年頒布了三十八項會計行為準則和基本準則,并且在會計準則中有條件、謹慎和適度地引入了公允價值理念中的計量屬性。為了保證國家公平納稅和財政收入,我國對于企業所得稅法和相關的實施條例在歷史成本核計的基礎之上,對于以非貨幣形式所獲得的企業收入也利用公允價值理論進行了計算。在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中都充分利用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然而在這兩者之間,雖然存在較多的共性,但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性,因此可以進行相互借鑒。
一、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上的比較
現階段,國際組織和各國對于公允價值的基本內涵尚未形成統一的界定,但一般情況下將其定義為:在會計計量日,對實體市場參與者相互之間所進行的交易中資產出售所獲得的價值,或是負債轉移所必須支付的價值所進行的報告,也就是當事人在市場交易中,自愿進行負債清償和資產交換所產生的金額。而我國則將其定義為:在公平的市場交易中,交易的雙方在全部熟悉情況的前提下,自愿進行債務清償和資產交換所產生的金額。
由此可見,公允價值并非是對于非貨幣財產的主觀評價,而是充分參考各項標準之后所擬定的,其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含義:第一,公允價值形成于市場的公平交易,且這種交易是自愿進行的,雙方都對交易情況有著清楚的了解,所以,強迫進行的清算和交易過程所產生的金額并不能作為公允價值。第二,在公允價值的計量中,其對象必須是所有交易者,負債和資產都具備一定的公允價值。第三,公允價值中交易的雙方及其交易行為,并不一定是現實的戓特有的交易雙方或交易行為,也可是虛擬的或者假定的交易雙方或交易行為,其價值的主要確定手段是估值技術。公允價值計算的主要特點在于交易市場的公平性,因為公允價值產生于理性的交易者在自愿的情況下所進行的交易,所以,公允價值取決于交易者在完全掌握市場信息時,雙方對于市場資產的實際價值所進行的估計,以及由此形成的公允價格,而與交易是否實際發生并無直接關系。
綜上,財務會計中公允價值十分強調交易的自愿性、對等性和公平性,公允價值是一種雙方協定的交易價值,是由估算產生的,其所反映的是市場的模擬價格。稅務會計的公允價值的含義基本可以概括為:由市場價格所決定的價值,也就是說,稅務會計所涉及的計量屬性是市場的現行價格。公允價值在稅務會計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公允價值在企業所得稅中的應用是指企業交易中所產生的商品價值的確定依據是公允價值。
根據我國稅法的相關規定,對納稅人銷售應稅勞務或貨物以及企業銷售行為的價格在無正當理由而明顯偏低的情況下,要以市場價格為基礎,確定企業的應繳稅額。如關聯方與企業進行交易活動,企業需要視關聯方為與企業無關的個人或是企業,并且根據市場價格或是計價標準來處理相關的費用和收入。稅務會計也可以利用重置成本屬性進行計量,重置成本是指企業所購置的與原資產相似和相同的資產,此類資產的價值應與市場價值相等。然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中的現值和可變現凈值不同,這主要是由于稅務會計中一般沒有減值準備這一概念,在稅務會計中十分重視信息的確定性與可靠性,因此,不確定性信息是稅務會計所不能接受的。
二、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公允價值的相互借鑒分析
1.在公允價值的使用范圍方面的借鑒。
稅務會計對于公允價值的使用通常局限在實體經濟上,而財務會計對于公允價值的使用不僅限于實體經濟,也可以使用在資本市場當中,這也是稅務會計應該加以借鑒之處。稅務會計要關注資本市場上公允價值的應用,從而為公平征納稅款提供保證。現階段,在交易市價較為活躍的資本市場上,財務會計中的公允價值理論已經基本上為稅務會計所接受,但仍未應用于沒有上市進行交易的各項金融工具之中,以未上市公司股權的激勵政策為例,公允價值理論很難得到應用,而只能以其自身的凈資產作為征收稅款和確定價值的基礎。
2.確定公允價值技術方面的借鑒分析。
在公允價值的層級中,第一層級的計量是以較為活躍的,且能夠核實并定期獲得的市場報價為基礎的,也是絕對可靠的。第二層級的計量是以市場報價以外間接或直接獲得的市場參數為基礎的,這部分是有可核實依據或能夠核實的。在選擇模型或進行相關調整的過程中雖然難免參雜一些主觀因素,但基本不會對計量結果發生較大影響,所以,這一層級也是基本可靠的。第三層級的計量是以不可觀察的參數為基礎的,也就是市場參與主體的主觀判斷和估計,具有較高的可操控性,可靠程度較低。由于將公允價值應用于市場交易活動是一種無法避免的趨勢,第三層次的財務會計的公允價值為了避免對于模型的過度依賴,提高公允價值計算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盡量減少波動和未來現金流折現及估值技術的難度,應該在財務會計中借鑒稅務會計常用的計算方法,通過成本利潤率來計算,但是,要注意成本的利潤率是可變的。
同樣,稅務會計在確定公允價值時,也要適當借鑒財務會計的確定方法,不能由于主觀認為確定公允價值的過程中存在較多的判斷和假設,就簡單地判定公允價值的確定結果是不可靠的,而是要按照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和具體的市場條件來加以判斷。只要公允價值的評價機構掌握正確的評估技術和有效的市場環境,其所做出的評估結果就基本可以認為是獨立客觀的。
3.在公允價值操作指導的制定上的借鑒分析。
公允價值計量應用于財務會計通常會分為三個基本層次,所以,要按照計量的特征,將資產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并制定出一定的操作指引來對公允價值進行計量。現階段,在我國的財務會計中,只有一部分的金融工具使用了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其他的資產在計價時只是有條件地、適度地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然而,在實際的財務會計工作中,區分各項資產到底需要采用哪一層級來計量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制定具體的公允價值操作指引是十分有必要的。公允價值應用于稅務會計之中,在劃分層次時具有十分明確的思路,這是因為對于層級的使用,稅法做出了十分明確的要求,畢業論文即只有在無法取得上一層級公允價值時,下一層級的公允價值才能夠獲得使用,所以,在使用時具有較強的剛性,在財務會計制定公允價值的操作指引時這一點可以得到充分的借鑒,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企業為獲得利潤而對公允價值進行操縱。
4.公允
--> 價值使用時的外部監督與內部控制上的借鑒分析。
財務會計在對通過公允價值計價的上市公司的每一層級制定出相應的操作指引以后,為有效避免企業刻意選擇有利于自身的計量手段,還要制定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為各層級計量的有效實施提供保證,而且還要在一定范圍內受到外部進行的監督和管理,會計師事務所所接受的社會公眾監督和審計監察就是較為典型的外部監督程序。稅務會計公允價值對于層級的使用會受到法律的嚴格控制,且這種控制在程序上是十分謹慎的,這也是財務會計應該充分借鑒的內容。然而,在稅務會計中,對于公允價值所進行的內部控制能否得到完全的執行還沒有明確的規定,現階段仍然由稅務機關進行獨家的認定,而在這一點上,稅務會計應該借鑒財務會計的具體做法,也就是接受來自于外部的監督。
5.在公允價值的信息披露方面的借鑒分析。
財務會計在確定公允價值時,要特別注意確定相應的信息披露方式。當公允價值會產生較大的波動幅度,以及市場投資者缺乏足夠的理性的條件下,計量日會產生偶然性較大的信息,所以,要適當地借鑒稅務會計中當前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手段,從而保證非市場因素的顯性化。財務會計對于公允價值的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值得稅務會計借鑒的,這種信息披露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納稅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我國現階段對于納稅人基本納稅信息在財務報告上的披露還僅限于基本的納稅數據,而沒有計算這些納稅數據的過程和方法,披露信息的透明度較低且信息數量很少,對于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的計稅過程信息更是完全沒)有涉及,但財務報告又是社會公眾和投資者唯一能夠獲取企業納稅信息的渠道,所以,在今后的財務報告中必須要加強對于稅務會計公允價值信息的披露。
三、結語
綜上所述,公允價值理論由于自身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并且在我國的財務會計和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稅務會計實務中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所以,應該對公允價值及其相關的理論做應用價值分析,從而使實踐與理論進行相互聯系,對公允價值理論進行應用性的實踐指導。在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中應用公允價值理論,雖然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阻礙,但從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長遠發展來看,將公允價值理論應用于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將成為日后重要的發展趨勢,并且會隨著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日漸完善,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騰春慧.新企業會計制度下改革與完善財務報告探討[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23
[2]董盈厚.計量屬性選擇與所得稅會計信息質量[j].財會月刊.2007(9):11
本科生導師制最初起源14世紀英國牛津大學,在牛津大學的教學中處于核心地位。學者們研究發現牛津大學本科生導師制內涵的精髓在于:通過師生互動交流合作,關注學生個體優長,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在我國,21世紀初本科生導師制首先在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進行試點,隨后各高校開始逐漸引進與實施。我校在2010年實施了本科生導師制。剛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時,主要是在第三學期根據學生的專業,將本科生分配到相應專業的指導老師名下,2012年開始調整在第二學期對大一的學生就分配指導老師,無特殊情況,指導老師大學期間不會變動,與畢業實習、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本科生導師制下,我校師生雙方在課余時間就學業學習、專業選擇、論文撰寫、各級各類專業競賽、職業生涯發展等內容進行溝通交流,還可參與指導老師的研究課題設計、實地調研,進入實驗室嘗試開放式研究型實驗等,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團隊學習、競爭合作、鉆研創新的氛圍,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2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可知,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教學效果、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側重應用性和實踐性。近幾年,通過對本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師生進行調研和訪談,結果表明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論文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畢業論文教學的時間和精力缺乏保證。畢業論文通常安排在大四,這個時間正好也是學生忙于找工作、考研、公務員考試、考證等,精力分散,很多學生往往是在未經充分收集資料和調查基礎上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集中寫作。我校畢業論文教學過程分為選題、資料的搜集與整理、開題報告、正文的寫作、修改等幾個部分,學生必須正確地分配時間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寫作任務。另外,隨著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師生比持續攀升,1個專業教師往往指導7-8個本科畢業生,大多數教師還帶研究生或函授學生畢業論文,再加上其他較多的教學科研任務,使得以往的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無法保證論文指導質量。
其次,對畢業論文工作不夠重視。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學生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且招聘單位對學生畢業論文也無較多要求,導致學生對畢業論文寫作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有些老師對畢業生的畢業論文往往也是能放則放,紀律不嚴明,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過于寬松,缺乏量化標準,學生也易敷衍了事,畢業論文教學不能提升到一個應有的高度。
再者,學生缺乏論文寫作基礎知識和前期科研能力的訓練。從課程體系上看,本科教學中幾乎沒有畢業論文相關的基礎課程訓練,致使學生到撰寫畢業論文時基本功欠缺,甚至不知如何查閱、引用、歸納、梳理、運用相關文獻資料。畢業論文寫作時,出現書寫格式不規范,選題大而空、缺乏實用性和創新性,甚至出現抄襲和引用不當等學術不端行為。
最后,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煩瑣,論文答辯流于形式。畢業論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指導老師都需要填寫大量表格,評審環節多而煩瑣。然而答辯和考核環節缺乏科學的評價標準,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過于寬松,缺乏量化標準,對學生來說幾乎沒有什么壓力。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出現嚴重滑坡趨勢。
3本科生導師制下本科畢業論文教學的優勢
(1)師生互動相對頻繁,畢業論文教學時間充足。當指導老師與學生的指導關系確立以后,通過多次、方式多樣的交流溝通,有利于導師熟悉學生,發現學生的優勢與不足,進而有組織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個性優勢。同時指導活動與畢業論文進行結合,可以將畢業論文工作前移,學生在第三學年甚至更早,就可開始有意識關注論文寫作、論文選題等。因此,實行導師制后,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由第四學年集中指導變為分段指導,在平時進行文獻資料查閱、實踐調研、寫作等訓練,畢業論文撰寫就輕車熟路了。
(2)激發學生科研意識,提高創新實踐能力。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是具有科研性質的論文,體現了學生的科研潛能、創新實踐能力的高低。在本科生導師制下,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導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具有學術權威的科研專著和論文,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學術講座,組織、引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專業競賽、技能大賽,申報大學生科研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引導學生去思考、質疑、探究,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為畢業論文教學進行思維訓練。
(3)培養寫作與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寫作和表達能力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成績,也會直接影響未來就業、職位晉升與日常生活。在本科生導師制實施后,師生之間有了更多溝通的機會。導師可以合理安排學生參加論文寫作相關的活動,進行適度的寫作訓練。進入高年級后,可結合所學專業課程,增加有關文獻綜述、調研報告和期刊論文的寫作練習,掌握論文寫作規范。同時,學生可以在小組了進行口頭匯報,鍛煉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這是畢業論文寫作和表達的演練和基礎,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4本科生導師制下實施工商管理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措施
4.1本科生導師制下工商管理類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學校及教學單位對本科導師制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給予高度的重視,提供本科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的相關政策及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10月本校工商管理學院試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辦法,其中提出“結合我院學科及專業特點,我院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成果形式為學術論文、調研報告、商業策劃、參加科研訓練和學科競賽取得的成績、在報刊雜志發表的優秀文章。”這一新的嘗試,可發揮學生的特長,選擇合適畢業論文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實踐創新的熱情和動力。為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實施的可行性,同期還試行了工商管理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畢業論文成果形式、基本規范和要求、考核認定辦法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除傳統形式的畢業論文寫作形式以外,并提出符合相應要求的“調研報告、商業策劃、參加科研訓練和學科競賽取得的成果、在正式出版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可申請免于開題。
4.2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改革的運行管理措施
在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要想順利進行,需要師生的共同協作。首先,導師的管理涉及學校人事處、教務處等職能部門以及導師所在院系。學校應明確指導教師的畢業論文教學任務,根據專業要求,確定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的人數以及如何考核評價等基本要求。各教學單位根據專業情況,制定具體的操作規程與管理措施,加強過程管理。其次,本科畢業論文教學改革也需要學生積極參與及配合。對學生管理主要涉及教務處、學生處和所在院系等相關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導師與學生之間的日常交流需要必要時間、地點以及方式的規范,如可以規定每月面談幾次,或者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通過短信、QQ群、電子郵件、微信和飛信等多種方式和學生交流補充,盡量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得到應有的指導。對于學生在享受被指導權利的同時也需要按時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并積極參加導師組織的各項活動,主動與導師交流,可要求學生填寫指導記錄進行約束。
4.3完善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評價與激勵機制
本科生導師制下畢業論文教學需要一套完善的評價機制。管理機構需不斷完善考核機制,根據畢業論文教學過程,把考核指標具體化、定量化,考核結果應當記入教師的業務檔案,考核業績與年度績效、崗位聘任、晉職晉級掛鉤。如指導學生完成一個挑戰杯項目,并在全國比賽中獲獎,就可以給予導師獎勵;如學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或者第一申請人身份申請一項專利,導師都應當獲得指導獎勵。對學生參與畢業論文教學的評價也應要有一套嚴格的辦法,圍繞培養目標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核。對畢業論文教學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在學分折算、評優、免開題、畢業論文替代、推薦就業等方面給予不同程度的激勵。
5結語
經過近5年的運行,我校本科生導師制逐漸完善,在畢業論文教學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科生導師制下,對畢業論文教學進行改革,可在不影響整體教學計劃的前提下,讓學生早日進行畢業論文方面的準備,鼓勵參加一定形式的科研,參與實驗實踐訓練,既能達到畢業論文教學要求順利畢業,又有利于學生專業意識、科研能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同時也提高了學校的聲望,是一項值得探索、嘗試、推廣,促進本科生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2011-09-30.
[2]常睿.本科生導師制內涵解讀及運行模式探索[J].高校輔導員,2015,2(1):45-48.
[3]錢麗,肖仁橋.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9(10):180-181.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本科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對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搞好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對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運行狀況不容樂觀,許多見怪不怪的行為時有發生。為了使畢業論文回歸它的初衷,改革和創新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傳統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寫作周期太短,難于達到預期效果
很多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習慣于將畢業論文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寫作周期約三個月。然而,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僅僅靠論文指導教師通過短時間的突擊指導是很難見效的。一個完整的畢業論文實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確定畢業論文題目,查找文獻資料,寫開題報告,制定調查方案,進行調查和資料整理,撰寫畢業論文,答辯等。如此多的實踐教學環節,要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理解、熟悉和消化的過程。特別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訓練,部分學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許多學生面對眾多的參考選題茫然不知所措,處于“什么題目都可以選,什么題目又都不能選”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資料,收集哪些資料,如何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什么,一籌莫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學士學位,迫不得已,部分學生只好趕鴨子上架,走向另一個極端,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抄公”、“摻水”現象不時而生。
(二)就業壓力過大,論文寫作應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數院校實行的是學年學分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論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學期,且這一學期又是畢業生求職的時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給畢業論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到好的工作崗位自然會把畢業論文放到從屬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班,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所以無論是找到工作與否都不同程度地影響畢業論文的撰寫。
(三)寫作基礎薄弱,撰寫論文力不從心
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的知識和理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論是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還是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都需要扎實的知識和理論的支撐。沒有寬厚的知識和理論背景,就很難有什么新發現。目前學生缺乏寫作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畢業論文指導課,在校時各門專業課的考試又大多以試題考試為主,學生在校期間幾乎沒有受到專業論文的寫作訓練。即使在畢業論文寫作前,學校安排了幾次專題講座,但不少學生實際動筆時仍感覺到困難重重,不知如何展開研究工作。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教學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非常缺乏論文寫作能力,在論文寫作時對于自己所論的問題、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事無巨細的將一堆材料沒有邏輯聯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創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如何妥善解決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討了“3.8.2.1”畢業論文教學新模式,具體思路就是構建一套有理論支撐,有實踐基礎,具有漸進性、階段性訓練特點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具體模式見圖1:
模式中的“3”是指開設《大學語文》、《寫作基礎知識》和《經濟文獻檢索》三門課程,開設這三門課的目的旨在為撰寫畢業論文奠定寫作基礎。其中《大學語文》安排在第一學期,《論文寫作基礎》安排在第二學期,《經濟文獻檢索》安排在第三學期。這種安排既保證了課程先行后續的合理性,同時又保證時間上的銜接性,而且也體現了大學與中學知識的延續性。
模式中的“8”是指圍繞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會計學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或會計信息系統)等八門主干專業課程進行課程論文訓練,通過課程論文寫作達到畢業論文前期性專業寫作訓練的目的。課程論文的寫作形式可多種多樣,如讀書體會、學習心得、文獻綜述、調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論文等形式均可。具體要求可視課程的內容和難易程度確定。比如剛學習《基礎會計》時,考慮是專業入門課程,要求學生寫學習心得或讀書體會即可;《財務管理》可考慮案例分析,等等。專業主干課程論文時間安排與課程安排同步。通過這一系列的寫作,既可初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專業基礎。
模式中的“2”是指開設論文專題講座和進行一次學年論文寫作訓練,時間可安排在第七學期前半學期完成。首先,安排論文指導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講授2至3次論文專題講座,主要是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論文研究方法和論文規范性的培訓,使得學生能夠把握論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詢資料的方法、論文寫作的規范性、摘要的寫作等。隨后安排5~6周時間進行學年論文寫作,為畢業論文奠定基礎。在寫作學年論文時,可以由老師根據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問題,事先擬定選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題目,并通過師生交換意見,實現雙向選擇。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尋求學生感興趣的科研切入點和師生之間協調的結合點。學年論文的寫作目的旨在為畢業論文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此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為后期撰寫畢業論文選好題。論文選題無論來自教學或科研,都應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可行性,難度太大和太小的題目都不宜作為學年論文的選題。難度太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不成任務;難度太小,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達不到學年論文的質量要求。題目的難度應以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為基礎。其次是深入實習單位,搞好調查研究工作,學會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階段要達到畢業論文寫作前期模擬訓練的目的。
模式中的“1”是指在最后一學期,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全過程。在操作上筆者建議盡可能圍繞學年論文確定的題目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使研究不斷深化升華,使內容不斷充實。理想狀態應是學年論文的揚棄而不是拋棄,這樣做的目的是減輕最后一學期畢業論文的壓力,使研究具有延續性,將畢業論文與學年論文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也能較好地解決就業求職與畢業論文撰寫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組織畢業論文教學,至少有如下幾方面的好處。其一,能較好地解決目前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撰寫論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較好地解決求職與論文撰寫的矛盾。其二,循序漸進,分階段訓練,有利于夯實寫作基礎,提高學生論文寫作能力,達到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目的。其三,這種新模式能克服原來的畢業論文環節孤立、封閉、滯后及時間不足的弱點,將平時的專業課程論文訓練、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須注意的問題
首先,本科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與創新是一項涉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交叉性課題之一,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與學校日常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以及教育理念、培養目標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斷轉變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形成共識,明確思路才能提出創新的教學方案。其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指導老師、學生和教學職能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識,密切配合,實施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是動態的,是一個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這其中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補充和完善,特別是規范各階段具體操作規程,并制定相應的保障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難于達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趙華,蔡曉波.關于提高財經類本科教育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
引言
畢業設計與論文環節是高校大學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該環節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開放性,以及廣泛的社會參與性。它是學生在系統掌握了基本理論及專業技術知識基礎上進行的科研活動,是學生學習、研究與實踐成果的全面總結,也是學習深化與升華的重要過程。它不僅僅是一個數學環節,更重要的是它使學生開始進入設計、研究、管理等領域。通過該環節可以進一步訓練學生的業務工作基本技能、調查研究、論證、計算、查閱文獻資料、綜合分析與寫作能力,以達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去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工作問題能力的目的。可以說沒有哪一門課程或環節能夠達到如此全面訓練學生各種能力的目的。然而,近些年來高校畢業實踐論文質量呈下降趨勢,假大空、抄襲現象時有存在。如何改進才能制止這種現象,以保證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質量,目前已成為高校工作的難點和重點問題。
一、財務管理專業的特點及其畢業論文的難點
自從1998年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本科財務管理專業以來,財務管理專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財務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了解國內外財務與金融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歷史、現狀及其趨勢,掌握財務學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財務管理的基本技能,熟悉有關財政、金融和企業財務方面的法律、方針和政策,成為具有較深的財務學理論素養和現代金融意識并能運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業務操作的財務與金融方面的通用人才。 財務管理屬于軟科學,財務管理研究的對象是主觀世界,研究問題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財務管理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過程,包括到實習單位跟崗(或頂崗)、調研、選題、收集資料、確定研究思路、撰寫論文。對學生來說除了要具備專業能力外,還要具備文字、語言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結協作能力。這實際是學生綜合知識、綜合技能、綜合素質運用和發揮的過程,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鍛煉和檢驗。財務管理的畢業論文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畢業論文資料、素材獲得難
畢業論文通常應利用畢業實習來獲取相關的實踐素材,畢業實習一般應在實際工作崗位進行。相對而言會計專業學生比較容易找到對口的實習崗位,學生可以到企業或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崗位實習會計業務,或者去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審計業務,而財務管理屬于企業較高層次的管理工作崗位,財務管理專業實習內容常常涉及企業的商業秘密(如需要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如投資、成本、利潤、稅金、價格等),學生實習幫企業干活不多,卻要給企業增加很多麻煩,所以企業一般不愿接納,更不愿意提供有關資料數據。
(二)畢業論文寫作主觀性強,無一定之規
財務管理的畢業實習論文環節的特點是主觀性強,論文寫作無一定之規。由于有的實習單位實習內容不能事先確定,因此論文題目、論文素材、寫作方法及內容的選擇都需要通過學生在實習中了解企業情況后自行確定。整個畢業論文環節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能針對企業實際情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學生精通有關專業知識并對實習企業的生產經營、財務狀況有深入的了解,還要涉及國家的方針政策、市場因素、技術經濟因素等,需要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及寫作能力。這常常使得學生在畢業實習的一段較長時間內,以及論文寫作初期均感到無從下手。因此財務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若要寫好很不容易,但若寫成假大空,則花不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就可完成。
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實習安排方面的原因
過去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與院校可以有同一系統的歸屬關系,對于學生的畢業實習企業比較愿意接納。學生實習前,先由教師去企業了解情況確定題目,再由教師帶學生去企業實習,能作到實習內容與論文題目內容相結合,有了問題也可及時解決。在現行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已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院校與企業無隸屬關系,由于財務管理畢業論文環節具有實習調研等上述特點,企業一般不愿接納學生實習。因此,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畢業實習單位只得由學生通過親朋好友自行聯系解決。實習時間安排在最后一學期開學后的前幾周,多數學生由于事前對實習單位情況不了解,所以論文題目事前不能確定,只有通過實習一段時間了解情況后才能確定。實習結束后回學校進行論文寫作時間大約十周,答辯時間一般為六月底。
上述實習安排在客觀上會造成以下弊端:
1. 畢業實習不能針對論文題目內容作到有的放矢。
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會產生以下弊端:一是學生無經驗,聯系的實習單位不一定合適。有的實習了二、三周才發現實習單位不正規,原始資料、數據不足,再換單位已浪費了很多時間。由于實習收集不到論文所需的資料數據,寫論文如同無米下鍋,這是論文假大空的重要原因。二是老師沒有跟班帶隊,有的學生在外地實習與教師相距遙遠,不便于教師監督指導。
2. 畢業實踐論文環節在時間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證。
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學生分配不再由學校分配而是要自主擇業,供需雙向選擇。畢業實踐論文環節在時間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證有以下原因:
1. 受考研的沖擊:考研時間正值畢業論文實習前期,學生無暇顧及實習單位的安排;此外個別院校為了便于學生考研,允許學生緩考,緩考時間正值畢業論文實習期。
2. 受就業的沖擊:畢業實踐論文寫作時間正值學生就業找工作、面試時間。
3. 受最后補考的沖擊:給予大學四年中課程不合格學生的最后一次補考機會的時間也與畢業論文實習期重合。
4. 其他原因:有的學生還要打工掙錢,或是為了償還上學貸款、或是為了旅游。
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處于畢業時期的學生諸事纏身,難以將時間與精力全部投入到畢業實踐、論文寫作中去。上述市場經濟對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帶來的不利影響,是造成高校畢業論文質量下降的重要客觀原因。
(二)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 有些院校對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認識和安排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對經濟體制發生了根本變革形式下的畢業實踐論文教學工作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仍然沿襲原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在遇到困難和阻礙的情況下更是缺乏對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有的院校對畢業實習論文教學環節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檢查和評價標準,或者有標準不能認真貫徹執行和具體落實。管理部門人員短缺,管理經驗不足,有的學校無相應的管理和指導機構(如不設校系兩極答辯委員會等)。
2. 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要求不規范、不完整、不具體,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結果無質和量的具體標準,尤其是不合格的下限不明確,采取能放就放的態度。
3. 對青年指導教師缺乏業務培訓工作,指導教師的指導資格認證和指導質量控制不嚴。一些青年教師未經培訓就參加指導工作,由于缺乏指導經驗和相關的知識,無法對學生實習調研、論文寫作進行有效指導。
(三)教師方面的原因
1. 有的教師對論文指導不重視,責任心不強,精力沒有放到指導上。對學生實習調研不過問,放任自流。還有的教師對學生的畢業論文一字不批,一字不改,有的論文題目存在明顯問題。
2. 指導教師數量短缺,有的一人指導多名學生。
3. 指導教師水平有待提高。學生在論文中反映出的問題,有的追根尋源實際是教師的水平問題。
(四)學生存在的問題
1. 投入到畢業實習論文寫作上的時間與精力不夠。其主觀原因在于學生對畢業論文不重視,認為論文寫的好壞都可以過關,其客觀原因在于畢業實習論文寫作在時間上受到就業、考研、補考等沖擊。
2. 寫作能力欠缺。有的學生不懂什么是論文體裁,錯字漫天飛、詞不達義、語言表達能力差,綜合分析能力不強。究其原因在于平時學校較重視對學生進行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寫作訓練。如平時的作業、考試客觀題多,主觀題少,更缺乏論文寫作訓練。有的學生在大學四年中從來沒有接觸過論文,到畢業時,一下要寫一萬多字的畢業論文,并且要求理論聯系實際,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難度確實不小。
三、提高財務管理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從近幾年實際情況來看,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實習論文教學環節確實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響和制約,但關鍵在于學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能否跟上,為此建議采取下列改進措施:
(一)實習安排上的改進
借鑒國外院校經驗,平時應增強調研寫作實踐環節,為畢業實習論文寫作提早做一些鋪墊。
1. 學生從進入大三專業課的學習后,可利用假期布置一周左右的小調查或小實習,開學提交調查報告或實習報告,以培養學生社會調研實踐能力,為畢業實習調研提早做一些鋪墊。
2. 平時的作業、考試應有一定比例的主觀題,在有的課程中應增加小論文的寫作訓練。以培養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及寫作的能力,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管理上的改進
院校各級領導應提高對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重要性的認識,做好轉軌變型工作,即將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由計劃經濟模式轉變為市場經濟模式。在深入細致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特點基礎上,制定相應對策。建立一套完整的畢業實習論文管理制度和質量評價標準,并始終認真貫徹執行這些標準,實行校、系、教研室三級管理的措施,嚴把質量關。
(三)教師方面的改進
建立一支學術水平高、有責任感、敬業精神強、整體素質高的指導教師隊伍是提高畢業實踐論文質量的基本保證。
1. 要重點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提高青年教師的業務素質,嚴把指導教師資格認定關。
2. 對每位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量應有合理的限制,以講師為準一般以不多于3人為宜,助教一般不得獨立任指導教師,以保證指導質量。
3. 加強指導教師的責任感,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嚴把論文質量關,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應貫穿畢業實踐論文教學環節的全過程:
(1)實習前教師要向學生布置實習、調研和寫論文的大體步驟、方法、內容。使學生對實習、調研、論文有個大體了解。要使學生作到三個明確:
第一:明確畢業論文的目的與任務;
第二:明確畢業論文的總體思路和方式方法以及應該達到的要求;
第三:明確畢業論文的撰寫要求及各項規范性要求。待學生實習一段時間確定論文題目后,再下達具體任務書。
(2)實習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及時指導。
(3)學生論文寫作階段每周至少與學生見一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應保留修改學生論文的初稿,以便檢查。
(4)建立競爭機制,畢業論文應有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
(四)不拘形式,讓學生真正從此環節收益
畢業實習的形式應多種多樣,一是建立校外畢業實習基地,以保證學生畢業實習質量及有關資料、數據的獲取。二是通過在校期間的模擬實踐,以彌補學生難以接觸實際工作中的財務管理問題。具體可以采取案例實踐或ERP沙盤仿真實驗。通過模擬實踐,讓學生扮演財務經理角色,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