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1: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日語與日本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Introducing Japanese Culture Education to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LUAN Chao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6555)
Abstract Japanes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ts social culture.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knowledge is very important. The writ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o introduce Japanese culture into it.
Key words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social culture; introducing
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是共生的、互依的關系。語言不僅是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文化的產物和表現形式,是形成并溝通文化其他成分的重要媒介。長久以來,我們在日語的基礎教學過程中總是過多地重視日語單詞、語法結構等語言形式的教學,認為在初級階段只要打好語言基礎即可,沒有必要對語言的文化背景進行太多的介紹。這使得我們的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日語詞匯和日語知識,能夠寫出符合日語基礎語法的句子和文章,但是在同日本人實際進行交流的過程當中,有些句子卻往往用得不恰當。這促使我們應該從日語的基礎教學階段便重視日本文化教育的導入。
1 日本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中日兩國的文化差異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漢字便傳入日本,中國漢字字形成為日語的表記方式,相當一部分的漢語詞匯不管是發音、字形還是釋義均被日本人廣泛接受并應用流傳至今。可以說,中國的漢語為日語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
中日兩國語言的親密關系使得中國的日語學習者在進行基礎日語的學習時非常得心應手。很多單詞和表達方式在兩國的語言系統中都能夠找到共通點,十分便于理解和記憶。但是,也常常是因為這一點,我們在基礎日語教學階段往往忽略了其文化背景教育的重要性。
畢竟中日兩國的國情文化不盡相同,兩國的語言雖有聯系,但同時也存在著不小的差異。比如,“大丈夫”這個單詞,在漢語中指的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而到了日語里面,卻成了沒關系、不要緊的意思。又如,中國人在見面的時候,常常會這樣打招呼:“你吃了嗎?”“你去哪兒?。俊比毡救藙t大多會說“いいお天荬扦工汀保ㄌ炱真好)。如果在這里按照中國的文化習慣問對方是否吃飯,要去哪里,就會顯得很奇怪。作為中國人,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文化,就很難正確恰當地和日本人進行溝通和交流。
長久以來,中國文化雖然對日本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但兩國文化差異很大。這是因為,日本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源于日本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歷史條件和社會現實,雖然積極吸取中國大陸以及西方社會的文化精華,但還是深深根植于日本社會,具有相當的日本特色。這些特色也深深影響著日語的形成和發展。因此,我們在日語教學過程當中,應該重視日本文化以及日語中所隱含的文化內容的導入,讓學生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日語學習。
1.2 日語教學的要求
我們在日語的基礎教學過程中,常常過分地強調日語單詞的記憶和日語語法結構的應用,卻忽略了日語與日本文化的內在聯系,雖然也會在教學中導入一些文化因素,但也總是會局限于粗略的地理、風俗、傳統文化等的簡單介紹,往往忽視了日語的使用語境、日本人的思想心理等的深層次的講解。這使得學生無法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日本式的思維方式,導致學生所講的日語,雖然在發音、語法結構上無可挑剔,但常常不會根據特定場合靈活地變化。很多學生甚至會用中國式的思考和習慣來說日語,這樣不僅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且還容易讓對方產生誤解,造成交際失敗。比如:在教授日語敬語的時候,如果不從文化學角度出發給學生講解敬語的產生、發展、存在的社會基礎和敬語的使用情境,而是單單從語法角度出發講解詞語的變形,讓學生生搬硬套的話,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敬語,更無法體會日本人的文化心理,那么學生就會認為敬語難學難用,從而產生怕用敬語、用不好敬語的后果,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想要提高日語的教學質量,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觀念和教學方法。在日語的基礎教學階段積極導入日本文化教育,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了解日語語言體系,了解日本文化,打好日語學習基礎,而且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日語的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 導入日本文化教育的方法
2.1 課前準備
作為一名日語教師,應該具備豐富全面的日語語言文化知識,有自如駕馭日語語言文化的能力,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并掌握中日文化的異同,擁有分析日語知識與日本文化之間深層次關系的專業技能。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該充分備課,在備課時通過廣泛查閱資料等途徑,分析并精煉教學內容中的日本文化內涵,并努力找到一種簡潔生動的方式給學生講明講透。
2.2 課堂實踐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日語教學中導入日本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注意運用正確的語言形式,在講授日語知識,進行單詞語法學習的同時,淺顯易懂地進行文化背景介紹,講解語言與文化的關系,結合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思想特點與日語進行比較講解,讓學生在初級階段便能夠理解并接受日本文化,促使學生排除漢語的干擾,養成日本式的思維及表達習慣。在進行文化方面的講解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多地利用一些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如圖片、音頻、視頻等,使學生能夠全方位立體化地感知日本文化,加深對日本文化的了解,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感性意識和文化素養。同時通過這些多媒體手段,能夠改變枯燥乏味的你聽我講的傳統授課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此外,必須注重學生的互動和參與,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比如,在進行日語敬語教學的時候,在講解完敬語知識以及文化背景之后,可以設置一些場景,讓學生分組進行模擬或者創造性表演。讓學生分角色設計會話,并在課堂上進行表演,之后由學生和教師進行點評。設計會話和表演的過程,正是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運用語言的過程。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設計、表演以及之后的互相點評,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指導和點評,能夠讓學生加深對知識及其背景文化的理解,并及時糾正在運用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從而達到更好更恰當地運用敬語的目的。
2.3 課下活動
在日語基礎教學過程中,課下活動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小視。給學生布置日語語言文化相關作業,讓學生在課下查資料,并進行整理和總結,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大量閱讀,可以使學生養成自我學習日本文化知識的習慣,提高自身的文化內涵。通過在課堂教學以外的時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開展日語演講或日語配音歌唱比賽、舉辦日語專題講座等等,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加深對日語知識及其相關文化的理解,提高活用日語的能力。鼓勵學生利用課下時間積極和外教或者日本留學生進行交流,從日本人那里了解生動形象的日本文化,同時提高自己的日語交際水平。
作為日語教師,在進行日語基礎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日本文化教育在日常教學中的滲透,積極采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日語知識的同時了解和掌握日本文化,從而使學生突破漢語的思維局限,在初級階段逐漸學會根據不同場合需要,用日本式的思維習慣和表達方式靈活恰當地運用日語。這無疑將會給學生今后更高層次的日語學習帶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20-0216-01
一、日本洗浴文化的歷史
日本人的洗浴文化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狩獵時代日本人,那時的人們,一開始的洗浴方式是在河、湖、海里共浴。泡溫泉的歷史更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據日本最古老的文獻《古事記》、《日本書紀》記載,人們看到鹿、熊、鳥等動物把受傷的部位浸入溫泉療傷而受到啟發,逐漸開始學會泡溫泉。后來發展到農耕時代,人們開始群居在河邊或湖邊,沐浴就開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日本人開始水稻耕作,從而使古代的日本人達到相對穩定的溫飽。所以日本人對大自然產生了敬畏,把能給人們帶來豐收的水奉若神明。后又因佛教的傳入,沐浴文化也傳入日本。佛教認為沐浴可以除去身上的污垢,可以使身體清潔??梢哉f日本的洗浴文化和宗教有直接的聯系。
二、日本獨特的洗浴文化
日語中關于洗浴通用的說法是“風呂”。現代風呂分為三大類,即公共浴室、家庭式風呂、溫泉。日本人的公共澡堂也稱錢湯?!板X湯”的洗浴方式一般分為洗和泡兩個程序。先在洗澡間用小桶盛水洗凈身體然后到泡澡間浸泡。也有洗澡間和泡澡間合二為一的情況。這種洗和泡分開的方式一直傳承至今,在泡澡池外完成搓、擦、洗、涮的程序之后再入池泡澡也是當今日本最重要的洗浴方式。上司和下屬一起洗的情景也屢見不鮮,這是日本人培養默契和精神相合的獨特方式。
明治時代隨著西方文化的引入,日本出現了家庭洗浴設施,但日本的室內洗浴方式與我們的洗浴方式有所不同。日本的洗浴方式同樣是先洗再泡的順序,他們會選擇在澡盆的外面先用水洗干凈身體,之后再進入澡盆或浴池中。在浴池中的日本人也只是泡澡,而且我們最無法理解的是日本人居然會一家人用一盆水洗澡,一般日本人泡澡的順序是爸爸、兒子、女兒、最后才是媽媽。外國人無法理解,會認為日本人不干凈,其實則不然,日本人泡澡只是享受泡的過程,他們求的是精神的釋放,工作一天的日本人最愜意的休閑方式也就是泡澡了。
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頻繁的地殼活動造就了星羅棋布的無數溫泉。有“溫泉王國”之稱的日本和我國同屬亞洲,同受東方文化的熏陶,但日本人泡溫泉的方式卻與我們不盡相同,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泡溫泉方式。日本人在泡溫泉時全身,隨身只帶一條小毛巾,且小毛巾一般不放入池中。男性與女性共浴一池,赤條條無牽無掛,還可以相互搓澡,享受輕松洗浴的樂趣,沒有什么害羞的感覺。這與國內人們穿著游泳衣褲泡溫泉完全不同,在日本人的眼里,穿衣褲入浴反而不衛生,達不到完全融入自然的意境。
男女共浴一直持續到明治天皇時期。明治天皇提倡全盤西化,出現了所謂的“男女有別”觀念,于是,男女共浴開始不被認同,其實變化也不是很大,也就是在男女中間擋上一塊1米長的布簾,就算是分開了,有些地方僅僅象征性地掛根繩子而已。后來隨著西方文明的引入,外國人認為日本“男女混浴”有礙社會文明,向日本政府提出異議。于是明治政府于1872年禁止男女混浴,但是屢禁不止,到了現代已經形成了日本獨特的洗浴文化。如今的日本還有部分實行男女共浴的溫泉,通常分別設有女性浸浴的專用時間段和男性浸浴的專用時間段,其余時間則是男女共浴?,F今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洗浴方式像“沙灘浴”,“啤酒浴”,“魚療浴”等更是層出不窮。
三、試論日本獨特洗浴文化的深層內涵
日本獨特的洗浴文化來自于其傳統文化中“和”的觀念。日本人稱自己為“大和民族”,其文化講究的是“和”。同大自然的“和”,人與人之間的“和”,都融入其骨髓之中去了。日本的洗浴文化講究泡澡,潔凈觀念的同時更講究的是精神與自然的融合。古代日本人泡在江河湖海里是為了融入自然,感謝自然帶來豐收,帶給他們食物和一些生活用品,后來雖然修建了墻壁把人和自然隔離開來,但是精神上的溝通不能少。另一方面,日本人在錢湯里可以毫無顧忌的說笑,溝通,也是體現了“和”的觀念,只有在澡堂里人們才可以脫去身上的一切束縛,把他們最原始的一面體現出來。不管你是士農工商的哪個階級都可以平等對待,大家都是一樣的。溫泉的混浴也是一樣,他們這里看到的不是男人女人的區別、不同,而是大家都是一樣的人,平等的人,合為一體的。大家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沒有區別的,正是“和”的思想帶來的這一文化理念。
四、結語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2-188-01
日本的設計藝術常以一種傳統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感受力來表現作品內容的,有時它借助于鮮明的民族傳統視覺符號,例如和服、茶道、和屋以及傳統書法、傳統繪畫和傳統民俗等飽含民族審美意味的圖形,以典型的日本風格展現在世人而前。同時對傳統的圖案進行簡化,以一種現代的思維方式從傳統文化中提取出適用于當代的智慧。日本的設計藝術以符合現代人的視覺習慣和一種超越東西方文化的姿態,去探索新的藝術設計發展方向。如安藤忠雄的建筑設計、五十嵐威暢的產品設計、三宅一生的服裝設計、佐藤晃一的平而設計,都可以讓觀賞者從其設計作品中感受到一種“靜、虛、空靈”的禪宗境界。
也許是島國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存環境所致,處于浩瀚大海包圍中的日本,使其呈現出一種既開放、又封閉,既遼闊、又狹窄的地理狀態,這種矛盾的地理狀態由此形成了日本人既排斥、又吸收,既抗拒、又服從,既自尊、又自卑,既勇猛、又膽怯,既愛美、又黷武,既粗魯、又文明的國民特性,體現在藝術形式上則是既自然、又人工;既傷感、又亢奮;既張揚、又含蓄;既傳統、又前衛;既猙獰、又溫情;使日本的設計藝術構成了一幅幅特有圖像的景觀:似是而非,矛盾共生。
這種島國特殊的地理環境也形成了日本民族復雜暖昧、琢磨不透的多重性格。使得這個崇尚禮儀、追求美感、講究藝術情趣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窮兵黷武、殘暴成性的民族。如同日本武士道一樣,剛強與優雅、殘忍與溫柔并存,構成了日本人獨特的白相矛盾的秉性。日本的設計藝術也是如此,它既簡樸,又繁復,既嚴肅又是怪誕,既有楚楚動人溫情的一而,又有張牙舞爪猙獰的一而。
禪宗在日本能夠獨立而突出的發展,是因為禪宗的自然觀,符合本土的神道教義,崇拜自然的思想,加上中世紀的日本民族堅守儉樸的生活方式,與禪宗簡樸的審美趣味一拍即合。盡管日本的禪是從中國所學而來,但演變至今卻發展出不同的風貌,由于日本人重視普遍性地推廣提倡,甚至于社會各界亦參與,并努力使其生活化。
禪,使得日本人單調的平常生活增添了藝術的趣味。試想,如果將禪從日本人的生活中抽掉的話,那么日本的文化藝術將會變得毫無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本人的性格和日本的文化就是禪。
禪宗也是日本設計藝術所追求的一種最高境界。如果你缺乏禪宗的意念你便很難讀懂日本的設計藝術,自然就弄不清時裝設計大師二宅一生“參禪”時,悟出的設計概念“皺的哲學”的含意;也無法弄懂書法巨匠井上有一“頓悟”后,揮舞出的頗具“禪味”的書法作品,何以能震撼國際藝壇!自然也就無法解讀建筑大師安藤忠雄的作品,為何將白然界的“光”、“聲”、“水”等元素巧妙地納入室內的空間中,創作出了水的教堂、光的教堂,而聞名遐爾。還有設計師佐藤晃一的作品,為何與日本的俳句一樣,可以用純凈的日本語法節奏構成的,畫而凝練而節奏跳躍,在空白處你都能感受到“空寂”的無窮魅力。
但是,當你一旦感悟到了禪宗樸實自然的美學理念,你就會領悟二宅一生的皺折服裝和乞丐服裝,其實是為了呈現出服飾在白然形態下的美感,和布料在撕裂狀態下呈現出的不受拘束的優雅靈氣,展示出的卻是禪宗的靈性和樸實美學!而安藤忠雄的水的教堂和光的教堂,則是將人引入寂靜的禪宗的自然境界,體現出對人與自然的尊重,在為現代人打造一片靈魂的棲息之地的同時,也是一種可以在人的內心深處留下難忘記憶的空間體驗。這種對于水與石、光與影的思考,無論是靜態的或動態的,在安藤忠雄的看來,它們都是整體建筑中自然而鮮活的一部分。
禪宗與設計的結合往往令日本藝術家們心馳神往,浮想聯翩,并成為他們表現自己文化心理結構和審美感受的最佳選擇。因而,在他們的建筑、園林、插花、陶藝等設計藝術理念中,普遍認為“簡單的優于復雜的,幽靜的優于喧鬧的,輕巧的優于笨重的,稀少的優于繁雜的”。所以在他們的創作中,他們常將那些江邊暮雪、山村落日、漁舟晚唱、石幽水寂、山鄉野趣等等,一些含有禪機的意象,巧妙地納入自己用圖形或形態構筑的白由王國,追求一種清遠幽深的意境。在享受自然風物之美的同時,含蓄委婉地傳達出白己的心性所在。
日本的設計藝術中,由于禪宗理念的滲入,而愈顯靈性和深幽,因為禪意的設計藝術,始終表現出一種白然外物的空寂,它以“象外之象、意外之意”,描繪出一個極靜的空靈意境,藝術家們只有內心與外物合一,才能體會到空寂的禪意,方能步入禪宗的“即空即有,非空非有”之境。日本傳統建筑中那空靈的格子窗所帶來的幻象美,傳統茶室里所透射出的空寂與簡素氣氛,還有古城京都街道所構成的素雅清靜的朦朧美,其實都是在禪宗哲學思想的指導下所形成的美學特征。
渭南師范學院研究生專項項目:項目號(12YKZ016)。
日本古代文化發展的重要契機之一是漢籍和漢字的傳入,而這也是日本人吸收儒學佛教的契機。其中對佛教及其藝術的傳播做出重大貢獻的可以說是圣德太子。本文將圍繞佛教在日本古代早期(飛鳥時代)的傳播發展過程進行一一闡述。
佛教的傳入
據《上宮圣德法王帝說》記載,百濟圣明王與大和蘇我稻目事前計劃,于538年向大和朝廷派使者,帶去了佛像、太子像、經綸,是為佛教的最初傳入,此為一說。另一說根據12世紀史書《扶桑略記》的記載說,552年大陸移民司馬達等首先在大和坂田原建草堂供奉佛像,此乃佛教傳入日本之始[1]。
佛教在傳入日本之初,信奉者只是限于一部分人,并沒有擴大到很大范圍。自從欽明天皇13年佛教正式在日本傳播以來,圍繞佛教問題由蘇我氏和物部氏所代表的開明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明爭暗斗就一直沒停過。直到推古天皇即位后,皇太子圣德太子擔任攝政,佛教才迎來了最初的黃金時期。
圣德太子對佛教傳播的推動
圣德太子(574-622)本名廄戶皇子,其祖父是最初迎來佛教的欽明天皇,母親是蘇我氏的穴穗部間人公主,可以說,太子是日本最早崇佛派的直系后裔。圣德太子自幼受到大陸思想文化熏陶,師從高麗僧人學習佛教的知識,信奉佛法,篤敬三寶。作為日本皇室一員他自然意識到連東方大陸上的印度、中國、高麗、新羅、百濟等國都是佛國圣土,為什么日本不能引進佛教?當然,圣德太子積極地推崇佛教,并不僅僅是因為這樣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他當時之所以推崇佛教,旨在用佛教教義教化人民,使國家脫離政治糾紛,以求勵精圖治,國家安寧。
圣德太子登上政治舞臺時,當時日本國內政治正陷入內憂外患之中。當時,中國隋朝正處于崛起時期,朝鮮半島局勢動蕩不安,與日本的關系也急劇惡化。國內,氏姓、部民制度各種弊端一一顯現,以蘇我氏為代表的豪族勢力尾大不掉,皇室勢力單薄。尤其是7世紀初數次征討新羅的計劃,或以失敗告終,或者中途折腰,使得圣德太子嚴重地意識到革除舊弊、開創新風的迫切性。
圣德太子基于“世間虛假,唯佛是真”的諦念,在攝政不久,便借助天皇詔令“興隆三寶”,制定了《十七條憲法》。《十七條憲法》在第二條提倡“篤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何世何人,非貴是法,人鮮尤惡,能教從之,其不歸三寶,何以直枉”。[2]其意思是說佛教是一切有生命物體的最后依托,是萬化終極規范,無論何世何人沒有不尊崇佛教的,佛教能把極惡之人教化歸善。他希望通過佛教和儒教等思想來實現他要建立一個國泰民安國家的政治理念。他強調貴族之間應以和為貴,對佛教要崇敬,對天皇要服從這一思想。圣德太子的《十七條憲法》以道德訓條的形式,號召日本臣民“篤敬三寶”,這一形式對佛教在日本的廣泛傳播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
作為虔誠的佛教信徒,圣德太子創建了7座寺院,在他的推動和影響下,朝廷內外佛風漸盛,出家造寺成為時尚。至推古32年“有寺46所,僧816人,尼569人,并1385人”。[3]
圣德太子在積極提倡修建寺院的同時,還潛心研究佛教教義。他還親自為君臣釋講佛經,上至天皇、諸王、王女,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太子講經的觀眾,同時又撰成《三經義疏》。所謂《三經義疏》,是三部佛經注疏的合稱。據《上宮圣德太子傳補闕記》,三疏的撰年依次為:《勝鬘經義疏》(611年)、《維摩經義疏》(613年)、《法華經義疏》(615年)。[4]
圣德太子視當時的中國隋朝為“禮儀之邦”,為了使日本能夠接受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在他攝政期間,多次派遣使者到中國隋朝,恢復與中國斷絕百余年的國交。于607年派小野妹子出使中國,求取佛經。第二年再次派遣小野妹子出使中國時,還帶了一批留學僧。由此可見,入隋學法是圣德太子外交改革的重大決策,此舉直接對后來的大化革新奠定了基礎,為解讀和吸納先進文明打下良好的基礎。
622年圣德太子因病在斑鳩宮離世。此后20余年,日本開始了新的歷史進程即“大化革新”。大化革新一方面繼承圣德太子未竟事業以大陸文明為樣板改造列島舊觀,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完成國家統一;另一方面得益于留學人員的加盟,即留學隋唐歸來的僧人。這一舉措使得日本佛教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大化革新雖然不是圣德太子直接發動的,但是藍圖是他設計的。圣德太子對日本文化的巨大貢獻,不僅在于引進先進的大陸文化,更重要的是豐富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為解讀和吸納外來文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渭渠.日本文化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49-50.
[2]陳鳳川.圣德太子與日本早期佛教[J].日本學論壇,2003,(3).
中圖分類號:G426 文獻標識碼:A
高校在開展日語教學工作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圖書館的教學輔助作用,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輔助功能將會使日語教學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進展得更順利。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加強高校圖書館對日語教學的輔助功能。
1高校圖書館應配合日語教學工作選購日語圖書
雖然進行日語專業教學本身要購置教材,高校圖書館也應該選購與日語教學教材相同科目、不同出版社版本的其它教材來方便日語教師和學生參考使用。同一科目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往往各有其特點,如果圖書館備有各種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教師可以采用其它版本教材的好的內容應用于教學、更好地講授自己所負責的科目、提高教學水平,而學有余力的學生也可以更多地獲得日語各專業領域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日語自學能力。比如《日語翻譯》課程的教材就有很多版本,每種教材所介紹的翻譯理論和用到的翻譯例文不盡相同,如果圖書館有多種教材方便師生借閱的話,教師可以用到更多的例文豐富自己的課堂,學生也可以了解更多的翻譯技巧使自己的學習更加地游刃有余。再比如《日語語法》課程的教材版本也很多、講授側重點也不完全一樣,如果圖書館備有各種版本的語法教材,可以方便教師采用所需的理論觀點、完善語法點講授,也可以更方便學生從多角度、更深層次地把握日語語言運用規律,加深課上所學的同時培養自己研究日語語言的能力。再者,圖書館應購置教材參考書方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參考使用,為日語教學工作的展開提供最大便利。另外,無論是日語專業的學生還是把日語作為第二外語來學習的非日語專業的學生,很多學生都有參加各種日語等級考試的愿望,針對學生這一考試學習需求,圖書館應該購置日語國際能力考試、日語專業四、八級、大學日語四、六級考試的書籍方便學生學習。因為在各類日語等級考試中,參加日語國際能力考試的人數最多,所以在進行日語圖書館藏配置時,尤其要多購置日語國際能力考試的考試用書。在選購時既應該包括歷年真題方便學生演練,也應該包括針對這一考試而出版的分項講解圖書(包括日語能力考試文字、詞匯、文法、讀解、聽力等)方便學生全面復習。此外,大學中非日語專業的學生想學習日語的學生也非常多,圖書館應該為他們購置日語入門方面的書籍。在日語雜志的購置方面,圖書館既應購置一些日語學術類期刊方便教師查閱、了解科研動態,也應購置一些日語學習類期刊方便學生參考學習。在日語詞典購置方面,應選購經典版本的詞典(既有日語解釋日語的,也應有漢語解釋日語的詞典)。購置外文圖書時應選購一個版本的國語便覽方便考研日語學生使用。另外,圖書館還應多購置一些有關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學類書籍來開闊學生的視野。
2使用圖書館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輔助活動
在進行日語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圖書館的良好的文化氛圍開展日本文化展示活動來增進學習日語的學生對日本的了解和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日語的興趣。比如可以在圖書館舉辦日本風景、風俗圖片展,使學生了解日本的風土人情,通過開展不同主題的圖片展出活動,使學生從多方面加深對日本的了解。也可以舉辦日語假名書法大賽、展示,使學生提高日語文字書寫水平并加深對假名來源的認識,使其更準確地書寫日語文字。還可以舉辦茶道表演等文化展示活動,讓學生深刻體會不同文化的聯系與差異、進一步認識日本文化的發展脈絡和特點。另外,可以在圖書館的多功能廳定期播放日本經典電影,使學生通過影音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時練習日語聽力、學習地道日語口語。再者,可以使用多功能廳舉辦日語知識競賽,使學生學習更多的有關日本文化、社會、語言等各方面的知識。還可以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日語演講比賽,使學生提升自己的日語表達水平。另外,可以邀請日語教師就日語或日本文化的某個知識點給學生做演講來提升學生對日本的認識水平。此外,在圖書館的討論室可以定期開展日語角活動方便學生練習口語,還可以就圖書館的某本有關日本文化的圖書展開討論,加深對日本文化的認識,為學生自己以后從事中日交流的工作提供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46
1、前言
語言是處于不斷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鮮活"生物"。與漢語相比,日語是一種相對多變的語言,而慣用句在提升語言交流的質量,促進交流雙方對對方的認知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理應成為語言研究中的重點。由于歷史、文化、語言應用時的心理等諸多方面的變化,當代的日語慣用句中,有不少已經跟古代、近代的慣用句意思上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差異乃至脫節。對于大多數非母語的日語研究者和學習者來說,這個問題往往會成為研究和學習上的一個障礙。已有的國內外各類日語慣用句的學習詞典和著作,有各自的長處,但是均不同程度地收錄了大量沒有生命力的、甚至已經死亡的、不為大多數日本人所知的慣用句。這已經失去了"慣用"的含義。
2、目前國內外研究的現狀和趨勢
目前國內外對日語慣用句的研究論文數量不多,焦點多放在慣用句的具體使用上,也就是說,實踐研究較多,基礎研究較少。
(1)國外出版物以論著(辭典)為主,例如:
宮地裕,『用句の意味と用法,明治院,1982。其特點是以慣用句用法為中心列舉大量例句。
國哲彌,『日本用?用小辭典,社,1991。也是以實踐的誤用分析為主要內容。
白石大二,『國用句辭典,京堂,1969。定義和例句都顯得陳舊。死去的慣用句較多。
也有部分論著,例如:
國哲彌、「用句、『日本學第四第一號、1985。主要解釋了何為慣用句,有借鑒意義。
森田良行、「用句、『日本學第四第一號、1985。分析了動詞慣用句的用法。有借鑒意義。
以上出版物都存在同樣的缺憾,就是對慣用語的界定沿用了過去辭典中的定義,收集了大量沒有生命力甚至完全死去的慣用句,使用的例句大多為書面語,來自近代的各種文學作品。不少例句跟現代日常口語嚴重脫節,作為書面語使用于現代也顯得佶屈聱牙。
(2)國內對日語慣用句的研究論文和辭典基本照搬國外的出版物,因此也存在無視死辭活辭,與口語脫節的問題。例如,在下列論文中,均未涉及對慣用句定義的修改。
甄琦,《含有「腹的日語慣用語語義闡釋與日本文化》,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1年02期。簡單探討了此類慣用句與日本文化的關聯,對初學者有指導意義。
吳宏,《日語「類慣用語的認知語義分析》,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9年04期。分析有深度,涉及的范圍窄小。
王銳,《關于日語慣用語、諺語誤用的現狀分析》,日語學習與研究。2010年04期。注意到了慣用句的誤用問題。但是沒有深究。
等等。
上述辭典基本上是將國外辭典翻譯成漢語并略作整理,沒有新的突破。
目前為止,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對日語慣用句的研究都還處于未能全面展開的狀況,甚至留下了一些研究的空白領域(如對日語慣用句的分類甄別)。國外對此應用研究多于基礎研究。國內的研究則集中在日語慣用句的具體應用上。如某個慣用句如何使用、某個慣用句中的某個名詞應該固定跟某個動詞搭配等等。
3、改革的出路
由于日語慣用句界定研究較為缺乏,我們在日常會話、撰寫文章、編寫教科書時會受到各種形式的摯肘。在國內的教科書編寫中,這個空白造成的影響已經到了不可輕視的地步。特別是教學日語寫作和翻譯的教科書中,大量生僻的、甚至失去生命力的慣用句充斥其中。嚴格說來,失去生命力的慣用句已經不能稱之為"慣用"的句子,然而,如果在教與學中,渾然不知地把它們視作"高級日語"灌輸給大腦,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和記憶這些大多數日本人都無法理解的慣用句,這對于廣大日語學習者來說,委實為一種十分可惜的資源浪費。筆者認為改革勢在必行,其出路大致如下:
(1)對慣用句的基礎研究,首先要正本清源,梳理出日語中哪些是活躍在日常應用中的"慣用句",并對其含義進行準確界定。日語最常用的慣用句就足有2-3千條以上,而且由于日語慣用句的時代衍變,在各大辭典中界定不完善情況時有所見。因此,篩選并準確界定每一句日語慣用句,成為改革的切入點,也是改革最為重要的內容。
(2)要準確地界定日語慣用句,就有必要對日語慣用句的由來和衍變進行詳細的探究,了解慣用句的發生和衍變。例如,隨著時代的變遷,某些類型的慣用句在老一代人和年輕一代人中的意義已經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3)日語慣用句的文化內涵和應用心理也是日語慣用句界定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日語慣用句的文化內涵和應用心理的研究,既有利于學習者了解慣用句的準確含義而減輕學習負擔,也有利于研究者把握各類慣用句的特質并對其進行嚴格的分類研究。在何種文化環境和心理條件下使用某個慣用句,是改革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4)日語慣用句的分類與慣用句辭典的學習和應用,是目前慣用句研究中以及所有慣用句辭典編目中尚未涉及或尚未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
4、總結
有鑒于此,對日語慣用句的研究有必要進行適當的改革,與時俱進。從單純的應用研究上脫離開來,對日語慣用句的定義、由來、衍變、文化內涵、應用心理、分類、慣用句辭典的學習和應用等問題進行基礎研究。唯如此,方能為應用研究鋪平道路。也有利于使廣大學習者能夠真正學以致用,研究者能夠有的放矢,不僅從宏觀上,而且從微觀上對日語慣用句的具體定義準確把握,使日語作為外語學習、教學、研究對象的人們準確把握日語慣用句的最新含義,避免造成理解和翻譯上的謬誤。
參考文獻
[1]白石大二,『國用句辭典,京堂,1969
[2]宮地裕,『用句の意味と用法,明治院,1982
[3]國哲彌,『日本用?用小辭典,社,1991
[4]國哲彌、「用句、『日本學第四第一號、1985
[5]森田良行、「用句、『日本學第四第一號、1985
關鍵詞:日語寒暄語;日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
1 、 日語教材中寒暄語的講解情況及分析
學生在學習時首先接觸的就是教材,教材中對寒暄語的講解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寒暄語的理解和運用。本文以《新版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冊為例,重點考察其中有關寒暄語的講解情況。
1.1、日語教材中寒暄語的講解情況
> 首先在書的開篇(第18頁)就介紹了"常用寒暄語",并配有圖片和漢語解釋。分別從"時間上"和"場面上"介紹了10個代表性的寒暄語。
> 其次在"表達及詞語講解"板塊分六次講解了寒暄語。
> 然后在課后的單詞表中也有該課中出現的寒暄語的漢語翻譯。如第31、41、77、87、97、291頁等。
> 在第92頁和第174頁中對"すみません"的"搭話"功能分別作了講解。
> 最后,在每個單元末的"使用場景對話"中也會出現一些常用寒暄語,并配有圖片和漢語翻譯,但是沒有講解。如第62、63、155、201、247、293頁等。
1.2、日語教材中寒暄語的講解情況分析
通過以上的整理我們發現,新版標日在寒暄語的講解上比舊版以及一些其他日語教材要詳細的多,不僅僅是在單詞表里翻譯漢語意思,而是有了詳細的講解板塊,有些還從不同的對話場景出發進行說明。這就表明日語教育對寒暄語的重視度越來越高。
在發現優點的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幾點不足:
* 講解缺乏系統性
教材在"表達及詞語講解"板塊分六次講解了寒暄語,只是因為課文內容出現了寒暄語,所以就該寒暄語進行說明講解。而并不是按照"時間上"或者"場面上"等系統的分類去講解。在書中第285頁的【寒暄語⑥】中講解了"分別的寒暄",雖然這個是按照"場面上"的分類來進行的,但是因為應用課文的內容是小李即將回國,與小野、森三人在機場話別的場面,這個場面要使用的是"預見到長時間不見面而話別"的寒暄語,僅僅是"分別的寒暄"的一小部分。過分拘泥于課文內容,會使學生在理解寒暄語上缺乏立體的、體系化的概念和印象,不利于學生的實際運用。
* 省略形與禮貌形講解模糊
日語中存在著大量含義相同表達形式不同的寒暄語,主要體現在"省略形|"和"禮貌
形"的區別上。比如都是"謝謝"的含義,但「ありがとう是省略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是禮貌形,二者在使用對象和使用場合上有明顯的區別。教材中只是偶爾會提到省略形、禮貌形各是什么,但是卻不講解二者使用上的區別。如第26頁。另外省略形和禮貌形介紹的也不夠全面,如第92頁中寫道:"以還要返回該處所為前提,在離開家或公司時,要離開的人一般說「いってまいります(我走了)?!袱い盲皮蓼故恰袱い盲皮蓼い辘蓼沟妮^為隨便的說法"??墒潜取袱い盲皮蓼垢鼮殡S便的說法「いってくる卻沒有介紹。
* 對具有多個含義的寒暄語講解欠缺
日語寒暄語中存在著一些具有多個含義的詞,根據不同的場合以及上下文來判斷其具
體意思。教材中只介紹了「すみません的"對不起"和"搭話"的兩種用法,其實「すみません還有"感謝"的用法。另外,教材第36頁中寫道:"「どうも用于加強「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所表示的謝意。但是略表謝意時,可以省略「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只用「どうも"。但其實「どうもすみません也可以省略「すみません只用「どうも,而這里的「どうも就表示"道歉"而不是"感謝"的意思了。
* 很少講解同一場面中的寒暄語之間的區別
教材在第82頁【寒暄語③】中講解了「お疲れでした的用法和含義,可是在第
293頁的"實用場景對話"中卻出現了「ご苦的使用例。這兩者都含有"您辛苦了"的意思,但在使用對象和使用場合上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教材中對于這樣的區別不做講解,學生自學起來會很疑惑,不利于學生的實際運用。
* 沒有介紹相應的日本文化
日語寒暄語里蘊含著豐富的日本文化要素,是日本社會特征體現在語言上的一個縮影。
比如第92頁介紹的「いってらっしゃい、 「いってまいります/いってきます這組"進出家門時"的寒暄語就體現了日本"內"與"外"的文化意識。另外寒暄語中省略形和禮貌形的存在也體現了日本人際關系紛繁復雜,寒暄時要根據關系的上下、親疏來選擇寒暄語。在教科書中這樣的與語言相關聯的的文化介紹還是比較少見。
2、 日語寒暄語的教學對策
2.1、 從日語學習的初級階段開始就要引導學生了解、理解日本文化
一直以來日語教育還是比較重視日本文化的,但是在很多學校跟日本文化相關的課程,比如"日本概況"、"日本事情"等都被設置在中高年級進行。其實在學習的初級階段學生往往是依賴教科書或者日漢詞典的漢語翻譯,所以一旦教科書或者詞典的解釋不夠全面就有可能誤導學生引起誤用。而且初級階段記住的內容往往印象深刻,到了中高級階段雖然意識到當初的內容有錯誤,但在實際交際的過程中不經意的還是會用錯,因此,在學習的初級階段,不僅是詞匯和語法,還必須說明并使學生理解日本人交際中的規則、日本人的思維方式等異文化要素。
2.2、 禮節教育十分重要
所謂禮節就是為了不使對方不愉快而必須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包含著大量的日本所特有的寒暄語,為了使學習者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為模式,為了避免和日本人交流引發誤會,把"禮節"教育正式引入日語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說話方式的禮節"、"用餐的禮節"、"拜訪時的禮節"以及"贈送東西的禮節"等都是與日本人交流時經常會用到的。在現行教科書缺乏的情況下,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就起著關鍵作用。
3、結語
在對學生進行寒暄語教學時,教師不應該拘泥于教材的講解,應該把寒暄語放到具體的場景中,細化使用者或者使用對象的說明,同時導入日本文化,讓學生在文化中理解語言,并可以與母語文化進行對比吸收,使學生既學到了語言又理解了文化,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減少誤解或摩擦,達到更好的交流和溝通。
【中圖分類號】 H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210-1
基礎日語是一門零起點專業課,教學中,適當的運用日語歌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對日語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并能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日語的能力。除此之外還能還可以幫助教師解決在語法上的難題,為以后的日語學習提供一條便捷之路 ,是一種既能讓學生接受又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日語歌曲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通過學習歌曲激發學習興趣
基礎日語的教學是一門零起點學科。我們學習一種語言,最后能否說的流利,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對這種語言的學習興趣。當學習者對所學的語言感興趣時,會投放更多的精力在上面。日語歌曲特別是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朗朗上口、內容活潑并簡單易懂、而且更接近現在的學生生活,便于學生對日語基礎語法的理解與詞匯的記憶,使日語知識變得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從而增強了學生對日語的興趣。
(二)良好的語感的導師
要說一口語流利、地道的日語掌握其韻律和節奏的關鍵,也就是我們我們通常所說的語感。日語歌曲中的歌詞靠近生活、自然、節奏感強,更貼近日??谡Z會話,適合學生練習口語。通過適當的日語歌曲欣賞和演唱,不但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日語學習氣氛,并通過歌曲使學生體會阿爾泰語系的日語和我們母語的發音不同,并且經過反復練習后讓學生將歌詞說得流利、自然,也為以后高級日語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日語歌曲在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在每節課中進行歌曲教學,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口語能力
授課中可以安排一首與講課內容相關的日語歌曲,歌曲難度應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比如剛開始時我們可以選用“あいうえおの歌(五十音圖歌)”,再到“さくら(櫻花)”再到一些簡單的兒童歌曲。教學中我們采取將一首歌曲先聽一遍,再了解歌詞,最后反復播放,讓學生反復欣賞,熟悉所學歌曲韻律,這時就會有學生跟唱,再到能夠簡單地吟唱歌曲,最后大家再放聲一起唱。慢慢地,學生就能記憶一部分日語歌詞,即時不看歌詞也能聽懂大意,并能了解歌曲的意境。在學生漸漸熟悉一首歌曲時,他們口語的能力也在逐漸提高。時機成熟時可以利用晚自習進行日文歌曲演唱的比賽或者舉辦日語文化節。當然,也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漸增加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詞匯,例如:食品、動物、明星的相關詞匯,從而再一次擴大學生的詞匯量。
(二)運用歌曲使學生了解日本文化
中日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隨著歷史的變遷也存在著一些差異,在日語教授過程中必然要聯系到中日文化差異。這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和日本文化相關的歌曲進行教學,營造日本文化的學習氛圍,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日本文化,掌握相關知識。使學生在更多地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時也認識到中日文化的差異,最重要的是擴充了學生的視野增大了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日語歌曲教學需要注意的要點
(一)所選的日語歌曲要被學生所接受
據了解現代基礎日語階段的學生全部是90年以后出生,這就要求教學所選歌曲要符合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授課時就要挑選一些歡快、好學好記、朗朗上口的歌曲。如民歌《北國之春》,流行歌曲《后來》、《最初的夢想》、《小手拉大手》等都是由日文歌翻唱而來,可找出對應的日語原版歌進行教學,這樣貼近它們的平時生活,容易記憶的同時還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樂于學習。
(二)充分發揮歌曲教學的作用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歌曲教學法因其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而被學生所接收和喜愛,但如果運用不當,只是把它作為一個調節沉悶的課堂氣氛的工具時,反而會影響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因此,使用歌曲教學法,最好在三個階段使用。第一階段:課程導修時。課程導修是學期開始時讓學生對課程有個簡單了解的先行課,這時引入歌曲會使學生對日語更感興趣,為以后學習做好鋪墊。第二階段:講新課之前使用。講授新課內容前播放一首相關的歌曲,有利于學生通過歌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日本文化,適應日本人的思維方式。
總之,用歌曲教學法輔助日語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知識的掌握,使學生在歌唱的過程中感受到日語的獨特韻味,潛移默化中學習了知識,也能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增強語感,提高學習能力。因此,日語歌曲對提高教學水平、增加學生對日語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魏鳳麟.日語歌曲在日語教學中的靈活運用[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6(11):156-157.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2)12-0098-01
遼寧何氏醫學院自2008年開始面向全院各專業學生開設日語選修課,幾年來教學效果良好,講授日語基礎知識,介紹日本文化,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日語,了解日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有針對性地設置授課內容,我們在2012年的兩個學期對選修日語課程的2011級和2012級學生做了開放式問卷調查,問卷題目為“1.你為什么選修日語課?2.談談你心目中的日本?!闭{查調查人數240人(4月份80人,11月份150人),回收有效問卷213份(3月份72份,11月份141份),回收率為92.6%(3月份為90%,11月份為94%)。調查對象包括床醫學、護理學、眼視光學、公共事業管理、醫學影像學、藝術設計、藥學、市場營銷學、應用心理學、動畫、廣告學、生物醫學工程等12個專業選修日語課的學生。
從這幾年調查的數據對比中,我們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
一、大部門學生對日本有某些方面的肯定
在這次調查中,明確表示喜歡日本和對日本有相對較好印象的共計153份,占全部有效問卷的71.83%。其中去過日本短期旅行的有3人,占總人數的1.41%;想要去日本旅行、留學、生活的共計19人,占總人數的8.92%;對日本喜愛的63人,占29.58%;對日本有較好印象但心中厭惡的90人,占42.25%;對日本非常厭惡的有60人,占28.17%。在對日本的肯定方面,有一下幾個特點:
1.90后的中國大學生非常喜歡日本動漫
在調查問卷和結課論文中,171名學生明確提到喜歡日本的動漫或者以日本動漫作為論文主題,從現在比較風靡的《火影忍者》、《海賊王》、《死神》到宮崎駿的經典作品《魔女宅急便》、《千與千尋》、《龍貓》屢屢出現在問卷和論文中。從這個數字可以發現,即使是在問卷中表示非常討厭日本的同學,也對日本動漫很有興趣。
2006年4月28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東京數碼大學發表了題為《文化外交新設想》的演講。他建議日本應當積極開展“動漫外交”,通過推廣日本的漫畫書和動畫片,贏得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民眾的心。本身就是漫畫迷的麻生太郎在演講中說:“你們所做的事情已經抓住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年輕人的心,這是我們外務省永遠也做不到的事情?!睆倪@份調查結果和筆者與中國青少年的接觸中可以明顯體會到,日本“動漫外交”是卓有成效的,它讓廣大青少年了解了日本。
2.大學生很關心跟自己切身相關的社會問題
在調查問卷中,127名同學提到的日本的優點都跟環境相關,比如“干凈”、“美麗”、“食品很安全”、“環境很好,很清潔干凈”.這明顯受到了國內日益凸顯的環境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的影響,大家在內心還是向往自己的國家可以更宜居更整潔,食品更安全。另外共同特點比較突出的是105名同學提到日本人“講禮貌”、“謙讓,講秩序”、“守秩序”、“公德心強”這些也可以跟國內很多熱點現象發生聯系,比如“中國式過馬路”和有人亂扔垃圾等。另外有73名同學提到日本人“勤勞”、“特別能吃苦”、“很敬業”、“創造了戰后經濟奇跡”。
二、多數學生仍不喜歡日本
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仍不喜歡日本,雖然下半年的調查為了相對客觀,避開了9月份日本政府非法收購事件,把調查問卷安排到了十一月份,但是大部分同學仍對日本相當反感。學生反日情緒的產生主要有兩個原因:
1.日本曾經侵略中國,且不能正確反省侵略歷史
很多學生表示不喜歡日本,“從小在歷史課上就知道日本是一個殘暴、怕強凌弱的國家,惡劣形象不堪入目,日本人的壞形象早早在心中扎根?!薄ⅰ翱吹饺毡揪拖氲剿麄冊浨致赃^我們,現在還不認賬。”、“日本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有讓人討厭的地方,無論如何,一想到過去,他們對中國人那么殘忍,我就怎么都不會喜歡日本?!薄?/p>
2.日本右翼活動猖獗
因為日本政府非法購島事件,下半年的調查中,學生提到這點的明顯偏多,“日本很差勁,是自己的東西他要,不是他還要,就像”、“我對日本人沒什么好印象,畢竟他們總跟中國找茬,比如、參拜靖國神社、教科書什么的?!?/p>
在調查中,11月份問卷對日本有負面評價的占76.6%,高于3月份的70.8%??梢娙毡菊桀檭蓢妫欠ㄙ徺I,讓大學生對日本的負面評價增加。
三、對日本的正面負面態度,跟學習成績關聯不大
在問卷調查“為什么選修日語課?”中,多數同學表示“想多學一門語言”、“想多了解日本?!保芏鄬θ毡居胸撁鎽B度,甚至反感日本的同學仍然選擇學習日語,“我很不能理解,為什么日劇里他們那么有禮貌,但是對我們那么殘忍沒有人性?!?、“正是因為事件,我更想了解日本這個國家,為什么明明做錯了,還那么理直氣壯?!睆钠綍r練習和考試的成績來看,很多對日本反感的同學,學習十分認真,成績也很好。
可見,某些負面態度,反倒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授課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種好奇心,介紹相關日本文化的知識,推薦相關書籍,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日本。
結語:
“九一八”之后,王蕓生在《大公報》專欄“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中寫道,“然回顧古代,日本受中國文化之提攜陶熔者,兩千余年,中國施之者甚厚,而彼之所以報我者甚酷,此固日本之非,而炎黃子孫受凌至此,豈不愧對先民哉?”向學生介紹日本文化和相關歷史,并非是要培養“哈日族”和“仇日憤青”,而是要讓學生真正“知日”,對日本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了解在戰后數十年間,中日雙方的有識之士為了促進中日友好不懈努力,中日兩國關系發展也基本順利,矛盾并不是中日關系的全部,因為中日友好是有利于雙方國民利益的。更要讓學生在自我思辨中了解自己的使命,提升自己,強大國家。
應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牛產、建設、管理、服務領域一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突出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應用型本科日語教學應注重語言交際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提高高職學生的日語聽說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高職學生的日語聽說能力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解決問題。
1影響日語聽說能力的因素
1.1學習興趣不高,不夠重視
學生學習興趣不大、重視程度不夠等因素的存在,嚴重影響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很多學生只注重精讀、語法、閱讀等課程的練習,認為聽說只是外語學習中的較次要的一個科日,從而人人減少了對聽說方而的興趣。并且咋一聽都是學過的語法和單詞,沒什么可新鮮的,認為自己已經會了,只是沒有實際應用的機會才會聽不準,說得不夠靈活。
1.2語言基礎不扎實,對文化習俗了解少
人多數學生雖然掌握了很多詞匯、句型和語法,卻不能靈活運用,聽不懂完全日語式的會話,以至于影響了聽說能力。詞匯量少,而造成對此單詞的錯誤理解或難以理解,從而導致聽力無法準確和順利地進行。在語法方而,影響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日語的語序、暖昧表達,以及授受關系、敬語等的使用。除此之外,對文化的理解和滲透也是造成聽說能力差的關鍵因素之一。學生必須對所學語言的文化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學日語要多了解一些日本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地理知識和風土人情。
1.3教師教學方法單調乏味,訓練不足
傳統的聽說教學,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而將學生置于被動的地位,使其成為單純的接受者,從而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師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聽說課教學中,教師的授課方式單調、乏味,授課內容局限于教材。而且聽說課的課時較少,單純課堂上的訓練和練習遠遠不足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2日語聽說教學中的方法建議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日語語言環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日語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激發學生對日語的興趣教師應采用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日語的熱情,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建真實的日語學習環境,堅持用日語組織課堂教學,用優美的語音、語調感染學生,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啟發學生選用實用性、應用性教強的,比較生動、有趣的音頻、視頻內容,調節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同時盡可能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機會,使他們享受到日語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要求和持續飽滿的學習熱情
2.2增強學生對日語學習的自信心,提高日語聽說能力
大膽開口講日語是提高日語聽說能力的重要環節。課堂上應幫助學生克服害羞自卑的心理。教師應對他們多進行鼓勵和贊揚,對于學生的語言錯誤,教師要巧妙地對待山于緊張、粗心引起的口誤和小影響理解的錯誤應少糾正或小糾正,那比較嚴重,小糾正就會影響理解的錯誤應采取委婉的方式,小能打擊學生開口說的積極性發現有嚴重地方口音的學生可進行個別輔導,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聽說練習。學生在日積月累的學習過程中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理解和識別能力后,會不斷地自我糾正,使錯誤逐漸消失。
2.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聽說能力是日語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是衡量一個學生日語水平高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掌握了聽說技能,刁一能達到交流的目的如何掌握聽說技能,首先要學會一些必要的語言知識,積累一定的詞匯慣用句型,這需要大量的記憶、反復地模仿、練習根據這些特點,教師應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堅持晨讀,背誦課文,堅持收聽NHK的廣播以及日語相關的音頻內容等,積極參加第一課堂、外語角以及朗讀、演講比賽等日語有關的各項話動,從而使學生愉快地、主動地學習日語
2.4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掌握常用的慣用句型,培養學生的聽說技巧
決定日語聽說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掌握詞匯量和慣用句型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聽說能力的好與壞因此,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和慣用句型越多,聽說能力就越快越好,也能與日本人進行正常交流,所掌握的詞匯和相應句子會脫口而出,并且學會多種聽說技巧也很重要。聽力練習可以分為精聽和泛聽,這兩種方法是聽力練習的根本。精聽練習時給應用型本科學生不同題材的會話,要求學生們捕捉到每一個詞、每一個慣用語,沒有任何疏漏和不理解之處之后設定特定場合,進行情景對話練習泛聽鍛煉的是學生對日語的總體把握的能力,培養日語的語感,從嚴格意義上說泛聽能力是建立在精聽基礎之上的
2.5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了解日本文化知識
在提高聽說能力過程中,僅依靠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即使聽清了素材中的所有單詞,也并小等于真正理解了素材內容的含義因此,在聽說教學中,應加強導入有關日本文化知識。教師叫一通過網絡資源收集各種有關日本風俗習慣、生話知識方面的內容,以視頻的形式,給學生增加必要的日本文化知識,使學生同時獲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兩個方面內容而且通過日本文化知識的導入,小僅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日語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劉淑敏. 俄語教學過程中聽說能力的培養和訓練[J]. 科技展望.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