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1: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管理研究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全面質量管理;研究生畢業論文;評價指標
Key words: total quality control;graduate thesis;evaluating indicator
中圖分類號:C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3-0224-02
0 引言
畢業論文的質量高低是反映研究生綜合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情況的重要參考因素,國家有關部門先后頒布的相關政策文件也為提高現階段我國研究生的教育質量狀況做出了新要求。探索畢業論文質量問題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中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探索研究生畢業論文指標體系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1 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的現狀
選題時敷衍、寫作時詞窮、審查時恐懼,是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嚴重問題。由于最開始選題范圍的不恰當,使得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無法順利完成,有些學生只是簡單堆砌前輩的研究成果,不能提出新觀點、不能突破前人。而還有些僅僅只是提出了某種觀點、說法或模式,缺乏背景評述,容易讓人忽視它的創新價值。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不容樂觀的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于一些高校對于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質量保證僅僅停留在結果控制。本文擬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角度出發,建立一套相對系統、完善的經濟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價指標體系。
2 全面質量管理的內涵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質量經理費根堡姆(Feigenbaum)就提出了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思想的概念。國內學者劉波(2015)將TQM的基本內涵簡要表述為保持質量持續改善和根據事實來管理,并將其核心特征歸納為全面的質量管理、全過程管理和全員參與管理的“三全”思想[1]。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全面質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都具有普遍適用性。
3 引入全面質量管理思想,構建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評價指標體系
3.1 研究方法
首先收集匯總湖南省內幾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評價體系的相關信息,研究各學科研究生畢業論文現有評價體系的特點、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實證研究部分運用抽樣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對獲取的相關樣本數據系統地進行統計分析,建立相應的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的評價指標體系。檢驗指標體系的信度和效度,明確不足后改進方案。用實踐檢驗理論,積極進行創新,以彌補認識上的不足。
3.2 樣本收集
確定研究對象:湖南省內具備研究生培養資格的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數據方法:通過電話訪談,被選取大學的官方網站收集資料以及查找期刊或研究報告等資料獲取相關數據。
3.3 基于全面質量管理思想,構建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評價指標
Ludmila N.(2015)認為取得TQM成功的關鍵在于發展新的形式和方法的教育活動、建立新的聯系、了解有效的管理的所有過程[2]。Madalina Militaru(2013)提出引入TQM到教育教學的管理環節能夠幫助培養單位掌握內部和外部的變化和建立自己的想法[3]。宋明和張傳燧(2012)認為“全面”的定義不僅限于最后產品質量的“全面性”,還包括“全過程”的培養和“全體人員”的參與[4]。
本研究以湖南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三所高校的經濟學研究生論文評價指標為藍本進行系統分析后,建立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4 結語
本文從全面質量管理的視角,綜合考慮了研究生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各個環節,對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初步探討。然而,由于研究生畢業論文質量的管理過程十分復雜,本文針對經濟學研究生畢業論文所構建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也還存在著一些尚未完善的方面。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應在大量豐富的數據分析基礎上,在實踐不斷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對指標體系進行不斷完善,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劉波.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高校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06):149-152.
畢業論文主要是指學位論文。在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論文寫作。學位論文是各類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人員為申請授予相應學位而寫出的論文,即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對于學士論文,要求能較好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技能,解決不太復雜的課題;對于碩士研究生論文,要求能夠充分地反映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研究課題要有一定的見解;對于博士研究生論文,則要求反映作者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該學科某一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創造性成果,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畢業論文還包括在我國接受高等專科教育財經類學生的畢業論文。版權所有
二、會計論文作用和特點
(一)會計論文的作用
1.會計論文的寫作是會計研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會計研究的必要手段。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廣大理論和實務工作者及會計學者,緊密結合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貫徹執行新《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撰寫會計論文,對企業會計制度轉軌和企業改革(如兼并、破產、關閉、出售、公司制改建、債轉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資金成本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等方面,以及會計新領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會計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2.會計論文是總結會計經濟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發展會計理論,以指導會計實踐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國,有上百家財經類期刊刊登會計論文。中國會計學會秘書處為了總結前一年度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每年還組織前一年度會計學論文評選活動,并將獲獎論文匯編成冊出版,由此激發了廣大會計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熱情,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并以正確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會計改革深入進行。
3.寫作會計論文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考核會計專業人員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等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學術性即科學性,是指在論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嚴謹的理論體系。會計論文的學術性不僅表現在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理論價值上。主要表現為:
會計論文的寫作目的是建設與發展會計學科領域,描述會計經濟活動中某一新的現象、新的發現,對會計學科的發展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目前我國會計論文主要分為學術論文和畢業論文。學術論文又稱科研論文、研究論文、專題論文,是會計學界和從事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及科研人員總結科研成果,送交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學術出版社或學術會議發表或宣讀交流的論文。
畢業論文主要是指學位論文。在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前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完成論文寫作。學位論文是各類畢業生或同等學歷人員為申請授予相應學位而寫出的論文,即學士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等。對于學士論文,要求能較好地運用所學基礎知識技能,解決不太復雜的課題;對于碩士研究生論文,要求能夠充分地反映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對研究課題要有一定的見解;對于博士研究生論文,則要求反映作者淵博的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在該學科某一領域有獨到的見解,在理論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創造性成果,對會計學科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此外,畢業論文還包括在我國接受高等專科教育財經類學生的畢業論文。
二、會計論文作用和特點
(一)會計論文的作用
1.會計論文的寫作是會計研究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會計研究的必要手段。隨著我國會計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發展,廣大理論和實務工作者及會計學者,緊密結合我國會計改革和發展的實際,圍繞貫徹執行新《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通過撰寫會計論文,對企業會計制度轉軌和企業改革(如兼并、破產、關閉、出售、公司制改建、債轉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業集團)中的財務管理、資金成本管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及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與方法體系等方面,以及會計新領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會計、人力資源會計、環境會計和社會會計等)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2.會計論文是總結會計經濟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發展會計理論,以指導會計實踐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國,有上百家財經類期刊刊登會計論文。中國會計學會秘書處為了總結前一年度的會計理論研究成果,每年還組織前一年度會計學論文評選活動,并將獲獎論文匯編成冊出版,由此激發了廣大會計工作者進行理論研究的熱情,推動了會計理論的發展,并以正確的理論支持和指導會計改革深入進行。
3.寫作會計論文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是考核會計專業人員和會計專業本科畢業生及研究生等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依據。
(二)會計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學術性即科學性,是指在論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系統、嚴謹的理論體系。會計論文的學術性不僅表現在應用價值上,而且表現在理論價值上。主要表現為:
會計論文的寫作目的是建設與發展會計學科領域,描述會計經濟活動中某一新的現象、新的發現,對會計學科的發展具有實踐上的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3-0217-02
碩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級人才的主要途徑,對我國的建設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全球經濟的深入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伴隨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時代的來臨,經濟、科技競爭已席卷世界,高層次管理類碩士研究生教育培養對知識經濟時代下的國家的建設至關重要。
一、全日制管理類碩士研究生培養教育現狀
全日制管理類研究生的培養特點及現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全日制管理類研究生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及規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目前,我國全日制管理類研究生的培養與其他學科相比,呈現出社會需求大,培養規模大、增長快;社會需求多元化,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趨向于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生源基礎參差不齊等特點。
二、全日制管理類碩士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人們努力提高碩士研究生整體培養質量,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諸多因素的作用,目前研究生培養機制僵化,培養模式不適應規模發展的要求,質量保障體系不夠完善,當前全日制管理類碩士研究生培養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有:培養目標模糊、導師指導不力、學術論文質量不高、就業難度大等。
1.教育培養目標模糊,培養模式單一,課程設置單調
重視理論教學、缺少實踐課程具體表現為:集中授課多,小組討論少;理論課程多,實務應用設置少;參與導師科研多,開展社會實踐少。同時設置的課程與本科課程知識水平相似,內容淺,層次低。目前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培養主要是一種研究型培養模式,缺少實踐應用,而這與學生畢業進入社會所需要用到的實踐經驗相脫鉤。同時存在設置的課程數量相對偏少,課程設置缺乏邏輯性和層次性,理論課程缺乏系統性和深度,應用課程缺乏案例和可操作性等現象。
2.導師指導對學生培養缺乏關注
有的導師教學科研工作量繁重,帶的碩士生較多,有些導師行政事務纏身,非業務活動繁多,有的年輕導師,缺乏對研究生的指導經驗等原因,使得導師對研究生的實際指導效果大打折扣,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不到應有的培養和提高。
3.學術論文質量不高,缺乏創新
目前,一些人追求短、頻、快,急功近利,而拼湊抄襲、敷衍了事,重視論文數量而忽視論文質量,文章缺乏新意。導致總體上碩士研究生論文質量有下降的趨勢,論文質量不高,缺少創新。
4.就業難度大
在大多數高校,管理專業研究生的就業形勢一般,在企事業單位也少有突出表現。很多單位出現了寧要本科生不要研究生的情況。主要是由于管理類研究生課程設置不合理,缺少實踐經驗和技能等原因。
三、提高全日制管理類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對策
管理類研究生的教育與培養,應切實滿足社會的需求,積極培養多層次、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通過對全日制管理類研究生培養現狀的研究可以發現,我國管理類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為提高全日制管理類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明確培養目標,合理調整培養方案
管理類研究生的教育與培養,既擔負著為政府、企業的管理部門輸送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又面臨著學科建設和發展對理論型科研人才的需求。因此應改變目前的培養類型單一的狀況,應針對不同的目標,相應的調整培養方案。在教學內容方面,應根據管理類全日制碩士的特點,在保證基礎知識扎實的前提下,偏重管理實踐方面的知識。在教學方法方面,教授可以靈活采用案例教學、團隊學習和現場教學等方法。
2.實施個性培養與彈性學制
在培養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注重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學校應積極的嘗試個性人才的培養,減少指定的必修課程,增加選修課程,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并鼓勵學生進行有個性的發展和創新性研究,增強學生的獨創性。另外,為了利于學生接觸到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可以實行彈性學制來延展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允許學生在學業期間進行創業活動和自我研究活動。
3.加強導師指導力度
強化導師負責制,理順導師和研究生的關系。強化導師的責任意識,對老師進行培訓教育,提高導師培養研究生的積極性,增強導師的教育、指導責任心。從而促使導師做到關注學生教育,悉心指導和鼓勵學生探索創新,并以自己的學識和才德,引導研究生養成嚴謹的學習和研究風氣,促進研究生培養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的導師測評系統,對老師上課情況、帶學生情況、學生對導師的指導的滿意度等情況進行調查,實行獎懲制度,從而促使導師存在危機感,從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指導。
4.加強學術道德教育
學術論文集中反映了研究生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學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是對研究生教育質量的一種物化形式。而對于現在存在的文章拼湊、抄襲等不良現象,應加強學術道德教育,杜絕不良現象的發生。做到導師言傳身教,開展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研作風和勇于創新的科研精神教育,并建立和完善各種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
5.建立多元化的質量標準,健全評估制度,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應建立適用于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管理類研究生的多元化質量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健全評估制度,定期評估,針對不同層次的管理類研究生,制定相應的有針對性教育教學。并繼續推進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6.加強學校與企業聯合培養
管理類研究生畢業后從事相應的管理工作,在公司中屬于中層的管理者,不僅要懂得相應的技術技能和實踐經驗,更需要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而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培養,讓學生在學校學到相應的技術和理論知識,再到企業中進行磨煉,先分配到基層中了解相應技術技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再安排到相應的管理工作崗位,積累相應的管理工作經驗。才能提高管理類研究生的教育質量,使他們在畢業后直接就能適應社會的需求,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并且能適應特定行業工作需要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學術型研究生教育注重學術能力和理論的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更注重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能力、較高職業素養的高層次人才。
一、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
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迅速,為各行業培養了大批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相比,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強調實踐創新、職業素養的培養,強調由單一學科向專業領域的轉變。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踐中,依然存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同質化的問題,實踐培養環節存在簡單化、形式化現象,實踐效果不佳。
1.課程設置過于學術化。長期以來,我國學術型研究生教育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處于從屬地位。在進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時,未能根據職業需求及時更新課程內容、開設足量的實踐課程。在很多情況下,直接搬用學術型研究生的課程資源,或者對其進行簡單“包裝”,就拿來作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資源使用,一些基于真實情境、與國際接軌的高質量教學案例未能充分引入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內容中。授課老師沿用學術型研究生教學方法,仍以課堂教學為主,師生互動較少,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實踐性不足,實踐課程比例較低。
2.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實踐性不強。2013年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意見》,強調要強化專業學位論文的應用導向,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具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行業應用價值[1]。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反映研究生培養質量與理念的代表性成果。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應基于實踐課題或專業實踐,但是有研究者調查發現專業學位論文沒有很好地與實踐內容相結合。有學者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學位論文選題做了實證調查,結果顯示有46.88%的論文選題來源于校內導師課題,18.75%來源于校外導師安排,只有25%來源于現場實踐[2]。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實踐性不突出,工程性不強,仍有很大比例的專業學位論文重學術輕實踐,沒有把學術性和職業性統一起來,從而導致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實踐性不強、職業價值不高。
3.校外導師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參與不夠。雙導師制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一大特色。聘請校外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專家與校內導師共同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充分發揮校內外導師的各自優勢,實現理實結合,資源互補。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效果并不是太理想。通過調查發現,某些高校未對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進行細致、清晰的職責劃分,為避免職責沖突,導致校外導師不能積極地參與研究生實踐與論文指導中[3]。某些校內導師科研能力比較強,但是實踐經驗不足,沒有能力指導專業學位研究生完成專業實踐。校內外導師職責界定不清晰,導致校外導師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環節參與不夠,直接影響研究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降低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
4.專業實踐流于形式,實踐過程監管不細致。專業實踐是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多樣的實踐形式,既可以在校內實驗平臺或實訓現場進行實踐活動,又可以到相關工程領域與學校建立長期穩定聯系的實踐基地,還可以到相關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實習。但是不少實踐基地并沒有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提供實質性的專業實踐平臺,很多只是掛個名,某些專業學位研究生到實踐基地只是從事“走過場”的實習工作,不能接觸專業的核心、前沿的項目,專業實踐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在專業實踐過程中,存在學校對實踐過程跟蹤監管不力的問題。某些高校未能制定詳盡的專業實踐考核體系,對專業實踐考核過于單一化、籠統化。
二、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措施
我國于2015年了《關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和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意見》,對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高培養質量、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的舉措提出了建O性的指導意見[4]。因此在協同創新視角下,產學研結合,探索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教育模式,如何體現其專業實踐特色,增強實踐能力培養效果是當前急需研究的問題。
1.優化課程設置,完善培養方案,加強案例教學。為不斷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從課題立項以來,根據教育部有關精神,我校重新修訂了《江蘇科技大學攻讀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總則》,并對各專業領域課程進行了重新設置。新方案對實踐環節有更明確、詳盡的要求,規范實踐形式,強化實踐過程監管,提高課程學習與科研實踐的結合程度。優化課程結構,完善課程體系,增加前沿課程、專業案例、精品課程、學術素養課程的開設比例,重點建設以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為主要特征的專業學位核心課。
2.利用校內外資源,提供專業實踐平臺。專業實踐是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是確保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我校注重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希望通過完成專業實踐,大幅度增長研究生的實際工作經驗,提前融入實際工作環境,縮短就業適應時間。專業學位研究生既可以在校內實驗平臺或實訓現場進行實踐活動,又可以到相關工程領域與學校建立長期穩定聯系的實踐基地,還可以到相關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實習。參與案例研究與開發活動、參加導師課題研究也屬于靈活多樣的專業實踐形式。我校一大批實驗平臺或實訓基地條件日漸成熟,例如信息管理暨影子工廠實驗室,已經建設成為在行業內和省內有影響的經濟管理類課程實驗教學基地。該實驗室為MPAcc提供專業實踐平臺,促進會計專碩學習過程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為提高會計專碩實踐能力提供保障。我校每年都派出大量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到各類研究生培養基地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與聯合培養,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專業素養及就業創業能力。
3.建立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推進產學研結合。我校積極加強和推進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迄今已建立140家省級企業研究生工作站,擁有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優秀基地,并建有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形成涵蓋各個學科的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體系。企業研究生工作站運行規范,每年入站研究生兩三百人,近4年我校有1000多名研究生進入各類培養基地開展科學研究和產品研發;通過實施雙導師制、階段匯報制,以及實習實訓報告制,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近幾年來,學校通過研究生培養基地強化與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研對接,不少合作課題研究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產學研成效良好,培養大批服務船舶行業,具有創新精神的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深受企事業單位的歡迎。
4.制定專業學位論文標準及評價指標,強化應用導向。學位論文工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既能反映學生掌握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的程度,又能反映他們獨立從事工程技術研究工作的能力[5]。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為了培養“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能夠創造性地從事實際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6]。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實踐過程中將具體的專業技術需求進行研究整理成學位論文選題素材,通過對專業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進行思考,對其進行提升與拓展,形成學位論文。因此,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不僅要具有實踐性價值,還要具有學術型論文的學術價值,不能過于強調專業學位論文的實踐意義和職業意義,而弱化學位論文的學術性要求。專業學位論文的學術性要求,迫使學生從更高層次出發,以更寬廣的思路和視野去研究實踐問題,成為既有寬厚理論基礎、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業,又有專業技術技能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既為避免專業學位論文過于職業化,又為避免過于學術化,我校我校結合自身實際擬制定《江蘇科技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管理規定》,對專業學位論文不僅做出導向性的規定,而且針對學位論文過程提出具體、明確的規范要求。要求專業學位論文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完成,不局限于學術論文,要求聘請業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評審論文,對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選題、開題、論文撰寫、評閱及答辯等環節進行全過程質量監控。同時制定專業學位論文考核細則與評分標準,突出應用性,評選實踐價值高、具有專業推廣價值的優秀專業學位研究生論文。
5.完善專業學位雙導師制。我校對研究生導師按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分類制定評定條件,分類評聘,出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遴選及聘任辦法》,選拔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具有實踐課題支撐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逐步形成實踐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的穩定的專業導師團隊,確保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青年教師培訓,選派青年教師到企業或相關行業單位兼職、掛職,參與實施重大項目的研究與建設,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建立校外導師定期培訓、考核和退出制度。建立校內外導師定期交流合作機制,共同制訂培養計劃,共同參與指導,有針對性地提升基地導師實踐指導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深入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B模式改革的意見[Z].教研[2013]3號,2013-11-4.
[2]孫紅霞,張樂勇,王紹蘭.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現狀調查研究[J].石油教育,2012(3).
[3]焦磊.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切合社會所需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5).
[4]教育部.關于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案例教學和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意見[Z].教研[2015]1號,2015-5-7.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9-0012-02
我國高職院校是否應該升格為本科,以及怎樣繼續提高層次,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筆者試對澳大利亞TAFE學院、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和美國的社區學院的延伸發展歷程進行分析,若能對我國高職院校的進一步發展有所啟示將倍感欣慰。
一、澳大利亞TAFE學院
TAFE學院是澳大利亞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的簡稱。作為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主要承擔者,TAFE學院的建立與輝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戰之前,澳大利亞的職業和技術教育主要由技術學院和工藝學院等來承擔,其生源主要有正規學生和學徒兩種。戰后至60年代,澳大利亞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政府將原有的技術學院、師范學院、工藝學院和其他一些高等教育結構合并,改辦成了一種新型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學院。這種只注重專業訓練而非理論研究的新型高等院校辦學方式靈活,具有針對性。學校不僅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且只教授實用的、與職業有關的課程。此時的高等教育學院培養了大批專業的高等技術人才,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容忽視的貢獻。
20世紀70年代,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開始意識到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并把這種意識迅速傳達到廣大公民的思想觀念中。同時還成立了技術與繼續教育委員會來專門負責職業教育的規劃與發展。1974年3月5日,技術與繼續教育委員會向聯邦政府教育部長提交了著名的《坎甘報告》。該報告明確指出,把技術教育與繼續教育結合在一起,把學歷教育與崗位培訓結合到一起,建立新型的TAFE學院,實施新型的技術與繼續教育。[1]與此同時,高等教育學院逐漸放棄職業教育的功能,轉向注重培養專業人才的方向。TAFE學院則承擔了職業教育的重大責任,并致力于職業技術教育的全面化、體系化發展。可見,高等教育學院與新型的TAFE學院分工日益明確、各司其職。
發展至20世紀80年代,TAFE學院已經成為澳大利亞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主要提供者,并在澳大利亞的高等教育系統中占主要地位。到20世紀90年代,TAFE學院的發展更加完善:開始實施《培訓保障法》,培養核心能力,成立國家培訓署,建立國家框架體系,開發新型職業教育課程以及推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體化等。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還加強了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工作,以確保其能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可見,TAFE學院的“升級”是按照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科學規劃,一步一步走到世界頂端的。
二、德國應用科技大學
作為德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用科技大學(Fachhochschulen,簡稱FH)在本質上是一種面向實際、面向應用的高等工程技術教育,以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為主要目的,在德國高等職業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的認定,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屬于實施5A2型教育的技術應用型高校。[2]
盡管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辦學特色已為世界各國所知曉,其建立和發展歷程卻是相當復雜。應用科技大學的前身是20世紀60年代的高級專業學校和工程師學院(類似于我國的三年制高等職業院校),但卻并不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60年代后德國的經濟騰飛,讓世界為之震驚。然而,經濟的發展也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條件。60年代的教育大討論使人們認識到,只有建立不同類型的高等教育體系才能滿足社會對高等專業人才的需要。于是,聯邦德國各州于1968年6月31日簽訂了《聯邦德國各州統一專科學校的規定》。根據這個規定,各州在工程師學院和高級專業學校的基礎上,合并其他辦學條件較好的高等職業學校,包括從事經濟管理、社會管理、設計和農業教育等的高等職業學校,升格改辦為應用科技大學。其培養目標是:具有很強專業性、側重實際應用的高級技藝型人才,即大中型企業的高層或小型企業的管理者或技術骨干。[3]此后,德國應用科技大學便躋身于高等教育行列,奠定了職業教育繼續向上延伸發展的基礎,并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成為德國高等教育的兩大支柱之一。此外,應用科技大學還拓展了其自身側重于應用性的科研功能。至今,應用科技大學的數量占德國高校數量的一半還多,且不管是官方數據還是民意調查,公民對于應用科技大學的滿意度都很高。這與應用科技大學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完善是分不開的。
三、美國社區學院
正如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所說,美國社區學院是美國的最佳特色。美國社區學院一般是指最高可授予文科或理科副學士文憑,以及一年制生計教育證書的一般公、私立兩年制大學及職業技術院校,是介于高等教育與中等教育之間的一種教育機構。[4]作為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功臣,社區學院的成長亦是一路坎坷。其根源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初級學院,二戰以后才采用社區學院一名,用來培養不同類型的技術人才。
1900~1918年,初級學院主要作為高中階段與大學一二年級的過渡階段而存在,來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高等教育繼續深造。此時,初級學院還不屬于高等教育系統。1919~1945年間,美國經歷了經濟大蕭條,經濟狀況一直沒有好轉,為了緩解其帶來的就業壓力,政府積極引導并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初級學院也開始增設職業教育課程,逐漸具備了職業教育的職能,且此功能日益增強,這極大地促進了初級學院的發展。二戰以后,社區學院的功能日漸完善。社區學院院校數量和在校生人數迅速增長的同時,其辦學效果也是日益凸顯。由于社區學院開設了多種職業技術課程且價格低廉,再加上60年代嬰兒潮造成的人口劇增,社區學院更是蓬勃發展起來。其功能也更加多樣化,幾乎成為把社區責任視為己任,可以說為社區提供了綜合性的服務。其中,尤其注重職業和就業指導,突出職業教育功能。1985年以后,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結構的改變,社會需要更多、更高層次的職業技術人員,社區學院開始接受成年人的再次學習,即繼續教育。至此,初級學院已經升級為綜合性的社區學院,幾乎成為了社區的職業教育中心、成人教育中心和就業指導中心等。這與社區學院的辦學定位是緊緊結合在一起的。
四、總結
盡管澳大利亞TAFE學院、德國應用科技大學和美國社區學院的發展過程和“升級”經歷各不相同,其大的方向和最終結果卻存在一些相似之處。首先,澳大利亞、德國和美國的政府和公民普遍意識到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并把職業教育視為與高等教育等值卻各有特色的一種教育。可見,社會的認可程度對學校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其次,TAFE學院、應用科技大學和社區學院都是從中等職業教育或者原始的技工學校甚至原始的初級學院發展過來的,且最后都致力于職業教育的專業化與體系化,且其每一個階段的轉型或者說“升級”都順應了當時的時代潮流,并得到了當時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院校根據時代特征,及時轉向,從實際出發,準確定位辦學理念,并以此為指導,不斷調整、發展和完善自己,最終選擇了一條經過科學規劃且符合各國國情的道路。再次,TAFE學院、應用科技大學和社區學院的“升級”都不只是層次上的提高,而是專業精細化、功能多樣化和服務綜合化等多方面的改革與完善,并最終撐起了職業教育的重擔,成為高等教育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最后,“升級”后的TAFE學院、應用科技大學和社區學院都將職業技術教育與繼續教育以及就業指導結合在了一起,并不斷拓展其功能(比如開展注重應用性的科學研究等),順應了終身教育這一思想潮流。
參考文獻:
[1]黃日強,鄧志軍,張翌鳴.戰后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研究[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4.
[2]顧金良.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研究摭談――兼論其對我國高職院校發展方向的啟示[J].職教通訊,2011,(7).
審計教育界集中了一大批審計、會計、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審計等專業的教授、學者。他們學有專長,理論功底好,學術造詣高,具有智力優勢和人才優勢,是推動上海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的寶貴資源。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揮審計教育界在審計理論研究、審計學術交流、審計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為上海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審計理論研究方面。
一是吸收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研究。就上海市審計局而言,目前承擔的課題研究包括審計署重點科研課題、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軟科學研究項目、上海市審計局審計科研課題;就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而言,目前承擔的課題研究包括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重點課題、審計署審計科研所科研協作課題、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課題;就上海市審計學會而言,目前承擔的課題研究包括中國審計學會合作課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學術課題研究合作項目等。2014年,上海市審計局、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上海市審計學會共完成各類審計科研課題41項。開展審計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要做到審計人員、審計科研人員、高校教授專家“三結合”,以提高課題研究水平,努力使上海審計科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多年來,上海市審計局、浦東新區審計局、徐匯區審計局、松江區審計局等審計機關注重吸收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鼓勵高校教師參加社會招標審計課題研究。2014年起,上海市審計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審計專項課題年度招標,兩年共向社會公開招標“國家審計促進政府自身建設的作用和途徑研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方式和技術創新研究”、“審計在法治政府建設中的作用和途徑研究”等課題4項,共有7個高校教授專家組成的課題組參加課題投標。高校教師在社會招標審計課題研究中嶄露頭角。
三是特邀高校教師擔任審計科研機構特約研究人員。為加強審計科研隊伍建設,2008年12月和2013年3月,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先后兩屆在全市審計機關聘任特約研究員37人和56人。特約研究員的主要任務是:以優化組合的方式組成課題組,承擔審計署下達的重點審計科研課題研究和市審計局立項的部分重點審計科研課題研究;承擔市審計科學研究所委托的其他審計科研工作。今后可根據需要,聘請高校教師擔任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進一步發揮高校教師在審計理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是特邀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立項評審和結題評審。目前,上海市審計局已特邀高校教授參加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審計專項課題立項評審和上海市審計局審計科研重點課題結題評審。今后可更多地特邀高校教師參加審計課題立項評審和結題評審,以加強課題研究質量把關,促進提高審計科研水平。
(二)審計學術交流方面。
一是特邀高校教師參加審計專題研討會或論壇。2012年12月,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浦東新區審計局聯合舉辦“浦東審計創新論壇”,收到良好效果。2015年,中國審計學會將舉辦“金融審計與區域性金融穩定”等專題研討會。同時,還將舉辦以“加強審計創新,完善審計制度、保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為主題的第三屆全國審計青年論壇。上述專題研討會和論壇將邀請各有關高校教學科研人員參加,以推動深化審計理論研究,加快青年審計人才培養,為審計人員和高校教學科研人員建言獻策、展示風采搭建平臺,促進審計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鼓勵高校教師參加優秀審計論文評選。為推動群眾性審計理論研究,上海市審計學會堅持每兩年組織開展優秀審計論文評選。在2011年至2012年優秀審計論文評選中,高校人員獲獎論文有5篇,占獲獎論文總數的29%;在2013年至2014年優秀審計論文評選中,高校教師獲獎論文有4篇,占獲獎論文總數的22%。
三是特邀高校教授舉辦審計學術報告會。為加強審計學術交流,2011年11月和2012年11月,上海市審計學會舉辦審計學術報告會,先后邀請復旦大學李若山教授、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秦榮生教授作“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國家審計”、“關注云計算發展對會計、審計的挑戰”學術報告。兩場學術報告會作為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會學術活動月”系列活動,受到聽眾好評。
四是加強審計科研機構學術交流。目前,除上海市審計局設有上海市審計科學研究所外,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也設有審計研究所。要加強審計科研機構之間的學術交流,充分發揮審計教育界在審計理論研究方面的優勢。
(三)審計人才培養方面
一是舉辦審計業務培訓班。2014年,依托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浦東新區審計局在審計業務培訓方面作出了探索。2015年,上海市審計局將舉辦“行政事業單位新財務會計制度與內部控制規范”培訓班,邀請上海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教授授課。為加強審計機關審計業務培訓,今后上海市審計培訓中心可建立高校師資庫。
二是舉辦審計業務講座。近年來,上海市審計局有關審計業務處分別邀請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審計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教師,為審計人員作“資源環境審計研究”、“高校審計研究”、“計算機審計”、“計算機審計中級培訓”等業務講座,促進提高審計機關審計人員業務水平。
三是舉辦內部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培訓班。2014年,上海市審計培訓中心邀請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教授,為內部審計人員后續教育培訓班學員講授“內部控制與監督”課程,促進提高內部審計人員業務水平。
四是舉辦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班和參加高級審計師資格評審。上海市審計培訓中心每年邀請南京審計學院教授,為本市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前輔導班學員作初、中級審計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和高級審計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受到好評。同時,上海市審計局聘請高校2名教授擔任上海市審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二、充分發揮審計實務界的實務優勢
上海審計實務界具有較為雄厚的審計力量。截止2014年底,在國家審計方面,除審計署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外,另有上海市審計局和17個區(縣)審計局,共有審計人員1 023人;在內部審計方面,全市共有內部審計機構1 626個,配備專、兼職內部審計人員5 421人;在社會審計方面,全市共有會計師事務所322家,擁有注冊會計師5 830名。審計實務界的不少從業人員畢業于高校審計、會計等專業,努力報效母校是廣大審計實務界人員的心愿。審計實務界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高校審計專業在教學、科研、實習、就業等方面的發展提供廣闊舞臺,努力做審計教育界的堅強后盾,成為審計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一)適當參與審計教育活動。高校審計專業教育旨在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高尚的審計職業道德素養,系統掌握現代審計學基本理論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較強的專業實戰能力、能夠創造性地從事政府審計、注冊會計師審計和內部審計工作的高層次應用型審計專門人才,為審計實務界補充人力資源。審計實務界擁有一大批實務經驗豐富的審計人員,每年完成審計項目數以萬計。他們來自審計一線,掌握審計信息和動態,了解審計實踐與需求。審計實務界人員適當參與高校審計教學活動,理論聯系實際,可以為審計教育注入動力,增添活力。具體參與形式包括審計實務界人員參加高校審計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或擔任行業專家,為提高審計教學水平建言獻策;擔任研究生校外導師,指導研究生論文寫作;開設研究生講座,擔任研究生暑期學校或論壇師資,傳授審計知識和實務技能;參加研究生招生復試和畢業論文答辯,促進提高審計教育質量。
(二)為高校審計專業教學提供參考資料。審計實務界有著強大的審計法規庫、鮮活的審計案例庫和有效的審計經驗庫,可為高校審計專業提供教學參考資料。近幾年來,上海市審計局先后編著和公開出版了《審計案例集》、《審計案例選編》;浦東新區審計局先后編著和公開出版了《畫說審計》、《審計門診》、《案說審計》。這些審計出版物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可供高校審計專業教學參考。
(三)為高校審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基地。高校審計專業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只有注重實踐操作,學以致用,才能學有所成。審計實務界要發揮自身優勢,為高校審計專業學生提供實踐基地。以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為例,在國家審計方面,目前浦東新區審計局、松江區審計局成為其審計專業學生實訓基地或實習基地;在內部審計方面,目前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審計中心成為其審計專業學生實踐基地;在社會審計方面,目前立信會計師事務所、滬港國際咨詢集團成為其審計專業學生產學研基地或實踐基地。通過高校審計專業學生參與審計項目和審計機構審計人員現場帶教,使高校審計專業學生接觸審計實踐,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審計技能,為增長才干、實現就業創造條件。
三、充分發揮審計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上海市審計學會是本市審計科學研究的學術團體,主要涉及全市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領域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市審計學會理事會已歷經八屆,現有個人會員660人,單位會員7個。市審計學會內設學術委員會和秘書處。學術委員會職責是協助秘書處組織、指導研究活動,審定研究成果;學會秘書處具體負責學會日常工作。要充分發揮市審計學會的橋梁紐帶作用,為審計界“四路大軍”加強審計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共同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搭建平臺,搞好服務。
關鍵詞: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車輛工程;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4-0019-02
一、引言
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英文名稱為Formula SAE(簡稱FSAE),是由各國汽車工程師協會舉辦的面向在校或畢業7個月以內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一項大學生方程式汽車比賽,最初由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于1979年創辦,借以培養及訓練車輛工程研發設計人才。FSAE要求參賽的學生在8―12個月的時間內設計并制造出一輛在加速、制動、操控性方面有優異表現,并且耐久性能好,符合比賽規定[1],能夠順利完成規則中所有比賽項目的賽車。在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代表隊的交流與切磋中,賽事給了車隊證明與展示其創造力和工程技術能力的機會。FSAE賽車運動已成為具有巨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性大學生工程設計競賽,由此被譽為“學界的F1方程式賽車”[2]。
由于FSAE項目對于培養高素質綜合人才的作用明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理工類學校都非常重視FSAE[3]。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FSAE車隊,他們組織車隊參加自己所在區域的比賽,得到學校、汽車公司、社會的支持。與國際FSAE賽車項目相比,中國FSAE項目起步較晚,2010年中國首屆FSAE在上海成功舉辦,首次大賽吸引了國內著名的理工科高校參加,包括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湖南大學、同濟大學等。目前,FSAE每年10月份舉行一次比賽。
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是由車架人機、底盤總成、動力總成、電氣儀表、車身空動五個部分組成,是一輛純手工打造的競技賽車。除了發動機和輪胎輪輞等少數部件之外,每個零件都由車隊隊員自己精心設計制造。FSAE比賽項目涵蓋了賽車設計、制造的各個環節,也涉及到成本分析、工程設計、市場營銷幾個方面,通過參與賽車項目,工程類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在賽車設計與制造過程中,從圖紙設計到賽車試制,完全是靠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學生通過學習、嘗試、改進、提高,真正實現了從理論知識到實踐能力的跨越,鍛煉了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這種項目式管理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具有扎實專業基礎且知識面廣的復合型人才,符合汽車產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因而FSAE賽車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學校以及企業的參與熱情。同時,車隊的組織運營、市場推廣、洽談贊助、財務管理、新聞等均由隊員全方位多領域參與,因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AERO方程式賽車隊是全面鍛煉學生科技創新、組織建設、社會實踐的重要基地。
二、車隊是培養學生工程技術能力的重要基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術優勢的多科性、開放式、研究型大學,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是學校重點的工作內容。設計過程中,隊員使用CAD軟件對賽車各個零件進行建模,借助CAE軟件對零件進行性能仿真和優化。制造裝配過程中,車隊隊員們親自動手,一個個螺栓、一個個零件地將賽車裝配出來,并結合各種儀器設備對賽車進行調校和測試。在車隊工作的同學們,當他們面對電腦進行設計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一個優秀的汽車工程師,造型、仿真、優化樣樣精通;當他們面對機器和設備時,又是一個個能工巧匠,車、銑、刨、磨、鉆孔、噴漆手到擒來。隊員們以一絲不茍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態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研究生導師曾說過,在車隊工作過的大四本科生比在讀的研究生工程能力都要強,我們要辦好車隊,成為北航的特色。
三、車隊是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基地
車隊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內規模較大的學生科技類組織,每年在隊隊員70余人,分別來自于交通、航空、熱能與動力機、計算機、軟件、自動化、經濟管理、機械、宇航、人文、新媒體等20余個學院十幾個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車隊的運行參考航空研究所的體制進行,車隊設隊長、總工程師和經理,隊內分技術與運營兩大部門,分設車架組、動力組、電氣組、底盤組、空動組、辦公室、推廣組和商業組共八個大組,每組設組長負責系統事盞耐吵鋨才擰C扛鱟櫓間的技術及運營問題通過總工程師及經理協調處理。車隊定期進行全員大會開展總體工作的布置和工作總結,各小組每周進行技術討論和設計工作。在重大工程節點舉行方案評審會、詳細設計評審會、投產前評審會、賽前預答辯等,評審會邀請校內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技術把關。隊員在車隊工作完全可以當做進入工程研究所的過渡階段,在這里同學們可以按規范文件進行賽車設計,按制度進行技術協調,按部門進行分工協作。隊員們不僅在工程技術能力上得到鍛煉,在社會實踐能力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車隊的對外宣傳、市場推廣、洽談贊助、聯系加工、加工跟產、新聞等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實踐證明,一名稚嫩的大三學生進入車隊工作,經過一年的車隊鍛煉將成為獨擋一面的技術骨干或宣傳能手。
對外宣傳是車隊的重要工作,隊內設有推廣組專職負責對外宣傳和市場推廣。車隊擁有兩大自主管理的宣傳平臺“北航AERO方程式賽車隊”官方新浪微博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AERO大學生方程式賽車隊”微信平臺。車隊通過這兩大公眾平臺,車隊相關信息,與行業知名人士及贊助商進行溝通交流,對北航的杰出人物和突出貢獻進行宣傳。目前新浪微博有粉絲3700余人,微信公眾平臺已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體認證,并與國內頂級汽車媒體新浪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宣傳視頻點擊率和轉發率頗高,影響較廣泛。2015年末與38號車評中心欄目組達成合作,協助拍攝評車節目,展現了北航在汽車行業內的影響力。同年車隊代表北航參加了北京電視臺籌辦的北京市宣傳片的錄制,該宣傳片用于APEC會議及北京市申辦冬奧會的宣傳使用,AERO車隊作為北京市大學生科技創新的代表,作為北航的代表,讓世界了解北京、了解北航。
五、結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AERO方程式賽車隊經過7年的運行,在車輛工程專業學生培養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賽車的設計、制作和參賽鍛煉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動手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團隊精神。對比參與方程式賽車的學生和沒有參與賽車的學生,前者的工程能力更強,不管是本科畢業后去工作還是讀研,工程能力和工程思維明顯大大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也有較大的提升,工作上的表現也有較大的提高。學習教務處的領導也越來越重視該項活動,投入的經費逐年加大,2017年油車和電車同時開工,將有更多的學生受到鍛煉、學到知識。
參考文獻:
天津職業大學是天津市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市屬普通高職院校,是天津市普通高校中最早創辦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院校,2006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在示范校建設過程中,學校致力于打造一支“雙師素質”的教師隊伍。所謂“雙師素質”教師是指具有一定學術背景并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他們不僅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教學經驗和教學能力,還具有較強的從事本專業工程技術實際工作的經歷和經驗,具有較強的運用專業技術理論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移、技術咨詢服務、技術創新以及解決實際技術問題的能力;他們是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高素質的、具有雙重專業技術職稱的復合型教師。天津職業大學注意在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教育教學能力、職業教育理論和職業指導技能,以及教育科研等能力方面培養“雙師素質”的教師。
一、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
(一)“雙師素質”教師必須具備廣博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
天津職業大學是以面向天津地區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為教育目的。首先,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專業所面向的職業或職業群所需要的扎實的專業知識;其次,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專業前沿的應用知識。職業教育主要是服務于區域經濟,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中國經濟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尤其是隨著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建設,許多外資企業落戶天津,對一線上的高級應用型人才提出了挑戰,這個時期的高等職業教育者,必須要具備專業前沿的最新知識,使學生能及時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管理在企業生產、管理中的應用,教學中做到高屋建瓴、吐故納新,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不會落伍。
(二)“雙師素質”教師專業理論知識培養的方式
1.嚴把人才入口關
天津職業大學嚴把教師入口關,學校的教師來自兩條渠道:首先,從普通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選拔,教師的學歷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的專業知識的深度;其次,從企事業單位中調入高級專業人才,要求必須是“雙高”,即高學歷(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學歷)、高職稱(副高級職稱或正高級職稱)。
2.積極鼓勵廣大教師提高學歷層次
根據《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為加快天津職業大學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知識,保證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天津職業大學積極鼓勵青年教師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后,教師持畢業證、學位證到人事處辦理報銷手續,這一舉措調動了廣大教師學習的積極性,截至目前,天津職業大學教學一線的專職青年教師都已取得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還有的教師在繼續攻讀博士。
3.運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豐富教師的前沿專業知識
學校分批選派專業教師到相關高校、研究生院或國外去學習、深造;或讓教師接受行業或國家相關部委組織的師資培訓;或聘請大學教授、行業專家、企業老總定期來學校做講座。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專業教師了解行業的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術和發展趨勢,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與行業、企業、生產實際的融合。2008年先后派一百多名教師到新加坡、香港等地進修、學習,還請天津一汽集團的總經理、天津眼科醫院的一線專業人員、海德堡中國有限公司印刷技術骨干等到天津職業大學做講座。
二、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
(一)“雙師素質”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實踐技能
專業實踐技能是指在專業領域內從事實踐、生產、技術開發和科研等工作所需要的操作技能。它包含了使教師對所教專業科目內的高新技術知識和本專業領域內的某些傳統及高新設備的維護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在整個技能結構中處于核心地位,其熟練程度是反映其培養對象業務素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天津職業大學在第三期教師聘任中明確提出“一線教師至少要具備半年以上行業學習的經歷”,或是考取中級以上行業相關職業證書。
(二)“雙師素質”教師專業實踐技能培養的目標
1.掌握與所授理論課程相當的專業職業技能
天津職業大學培養的是服務于天津地區生產、建設、管理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教學內容既包括客觀的專業技術理論和規律,也包括主觀能動性較強的經驗性知識,所以,天津職業大學要求教師必須掌握與所授理論課程相當的專業職業技能。
2.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和工作閱歷
專業技能的內涵,不僅指具體的技術、技能,也包括在實踐工作中獲得的工作經驗和工作閱歷,即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應有經驗性知識和實踐工作經歷,天津職業大學要求教師下到企業中去,豐富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和工作閱歷,例如:電信工程類專業的教師要有電子技術、電工技術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機械工程類專業的教師應懂得模具加工、金屬工藝等方面的實際操作和程序;計算機應用類專業的教師應從事過相關技術項目的開發和實踐;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師具有商業、管理和貿易的實踐經驗和資歷等。
3.掌握最新的、相關的專業職業技能
近年來,新技術、新工藝大量運用于生產工藝流程和生產崗位,在專業職業技能上引發了突破性的革新和革命。天津職業大學要求教師隨時關注本專業領域的前沿信息,及時學習和掌握各種在實際操作中應用的新技術。例如隨著科技的進步,秘書人員的會議記錄手段由亞偉速錄機替代了原始的紙和筆的記錄,這就要求文秘專業的教師要掌握一定的速錄技能,會計專業也是如此,原來的數據核算,靠的是算盤,現在掌握的是會計電算化技術。如果教師不能掌握最新的、相關的專業技能,其在課堂上的教學、實訓室的訓練,就猶如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很難駕馭教學。
(三)“雙師素質”教師專業實踐技能培養的方法
1.充分利用校內的實訓條件對教師進行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
天津職業大學實訓室的建設申報是先由各專業帶頭人根據專業的需要提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學校再請崗位專家、教學專家進行論證,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參與校內實踐基地建設,并給予責任和壓力,促使教師到生產第一線了解生產設備、工藝技術的科技信息,將企業最新的生產工藝成果應用到校內實驗、實踐基地建設中去。學校要求教師在3年教學期間,必須有半年的時間深入企業學習,回校之后的教師需要在實驗室、實習工廠和實訓車間進一步鞏固、提高實踐技能。校內實訓條件的充分運用對于教師實踐技能的培養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融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于一體,形成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以達到學校的基地建設、教師實踐技能提高和學生實踐教學三者互為促進的目的。
2.積極拓建校外培訓基地,讓教師到實際工作崗位上去鍛煉職業操作的綜合技能
天津職業大學有兩百多家相對固定的校企合作聯系單位,校企合作是生產、技術、設備和人員方面的多方面深層次的合作。天津職業大學是面向社會的辦學,是面向生產實踐的辦學,教師定期到校外實訓基地學習、鍛煉,對實際崗位的專業技能有深刻的體會;同時,教師有時也帶著教學和實踐領域中的一些問題,和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交流,藉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操作技能。
三、職業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
(一)專業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
專業教育教學能力,首先是指教師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設計能力,具體課程的教學內容的整合能力,課程實施的整體設計能力、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的運用和創新能力;其次是指教師對專業課程標準、單元設計、考核標準的制定及課程開發與教材編寫的能力;再次是指教師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工具及相關教學軟件進行教學的能力等。
天津職業大學在示范校建設期間,以教高〔2006〕16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和教高〔2006〕14號《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為指導思想全面徹底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1.全面修訂專業教學計劃
利用寒暑假休息的時間,專業教師全員深入崗位一線調查了解各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及崗位評價情況,分析歸納學生的工作任務及典型工作任務,根據典型工作任務的需要研究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核心能力,根據核心能力的需要設置課程,打破學科體系,以工作任務為驅動。
2.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深入課程的改革
按照工作任務為驅動,以工作項目為導向或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改革思想,要求每位教師至少完成一門專業核心課程的開發,包括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整體設計、課程單元設計,通過大家的說課、講課、評課、改課的過程,教師的專業課程教學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根據課程開發的成果進行補充、豐富更多的崗位知識和專業知識,進行整理之后便形成比較科學、實用的專業教材。
3.開展全校教師的office辦公軟件的競賽
通過開展全校教師的office辦公軟件的競賽,提高教師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力。目前大部分教師都考取了《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辦公軟件應用模塊(windows平臺office系列)》中、高級證書,在全國教學科技競賽中天津職業大學教師也是名列前茅。
(二)職業教育、心理學知識的培養
高職院校的一部分教師來自企事業單位,他們的專業技術水平很高,但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在課堂上講不清楚、說不明白。為此,天津職業大學的教師一入校就補上這一課,首先把教師送到天津師范大學培訓中心,對教師進行為期1個月的教育學、心理學的脫產培訓;培訓結束后,由學校教務處安排關于職業教育教學特點的系列講座,教師們結合教育對象特點進一步學習職業類學習的教育學、心理學;新教師還要參加拜師會,由有經驗的老師手把手幫助新教師設計教學方案,進入課堂聽課,研究學生學習心理,使新教師很快成長。作為高職教師,能否掌握職業教育的理論與方法、心理學知識,不僅關系到教師能否順利地進行教育教學和科研工作,而且還將影響所有高職教育過程的存在價值和社會效益。為此,高職教師應加強職業教育和心理學理論知識的學習,高等職業師范院校對現有的教育類課程要進行重新組合,除開設職業教育學、職業心理學、教材教法外,還應開設教育技術學、教育測量與評估等課程,并注意加強微型課程的建設和管理,組織師范類系列講座。
(三)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能力的培養
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高職教師必須具備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能力。為了幫助學生很好地就業、科學地規劃學生的職業生涯,天津職業大學除了專門開設就業指導課以外,在學生進入畢業綜合實習階段,各專業還派專業教師針對實習崗位上的具體問題進行指導、解決,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目前,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在我國還是一門新興學科,如何做好這方面工作,有一個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過程。天津職業大學教務處定期對教師們進行關于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能力的總結和理論的指導,使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能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近幾年天津職業大學學生的就業率在天津地區一直遙遙領先,這跟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學生培養的思路有關,同時和教師們的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的引導是分不開的。
四、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
教育科研工作是各院校辦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科學研究是將已積累的知識加以應用來揭示客觀世界和認識自然規律的探索過程,同時又是通過科研的實踐活動創造新知識的過程;科研活動具有積累性和繼承性,是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的綜合過程。參加科研活動,可以使教師更新知識、積累知識、應用知識、創造知識,使教師由經驗型向學者型轉化。高職教育的特點是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加入業已成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程,使之符合當時當地的職業能力的需要,這就要求高職教師積極參加科技成果轉化,積極進行技術改造,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
天津職業大學在近期教師聘任中明確規定教師的科研任務,校內社科培育課題、校內教改課題、天津市課題、職業研究會課題、國家級課題分別給予不同的分值,科研任務和教師的工作量、工作薪酬緊密相連。為了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學校積極創造條件,把教師送出去參加有關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活動,在大環境中開闊視野,了解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鼓勵青年教師與校外專家學者合作從事課題申報、研究,發揮專家學者“幫、帶”作用;從物質上、精神上,對取得科研成果的青年教師給予一定獎勵,增強其從事科研的動力。
目前來看,高職院校的科研能力比較低,其中一個原因是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站在同一個賽點上,這是很不合理的,尤其在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的課題申報上國家應給予高職院校一定的傾斜政策,或者針對高職院校設立專項課題。高職院校的課題數量、課題質量和社會經濟效益直接掛鉤,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直接影響著其實踐技能的操作能力和實踐指導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培養質量。
“雙師素質教師”是一個層次的概念,有較高層次的“雙師”(相當于高級職稱),中級層次的“雙師”(相當于中級職稱)和尚未達到“雙師”標準的初級技術人員。由于教師的專業、學歷、能力、年齡、經驗各不相同,“雙師”培養的目標要求也應各不相同。天津職業大學把高層次教師、骨干教師作為師資隊伍的核心力量,重點培養,高層次教師的實踐技術水平的要求也相應較高,學校在科研、實踐技能鍛煉等方面給予高層次教師更多的扶持,使高層次教師的水平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性工作和培訓不斷得到更新提高和補充;對于中等層次的“雙師”,提供更多的培養機會和學習條件,幫助他們尋找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水平提升的突破口,快速推動他們成為高級“雙師”;對于年青教師給予特別培養,安排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踐工作經驗的老教師或聘請高層次的校外專家、技術人員,發揮他們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指導青年教師提高理論水平和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 鄭余.高職“雙師型”教師的內涵識讀與培養模式研究[D].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06.
[2] 劉紅委.“雙師素質型”教師評定考核與培養[J].職業技術
教育,2006,(19).
[3] 于險波.關于高職高專“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的探討
[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4).
[4] 吳彬.校企緊密合作持續提升雙師素質[J].中國高等教
育,2007,(4).
[5] 王桂琴.應用型本科院校“雙師素質”教師培養的若干問
題探討[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7,(2).
[6] 潘培道.高職高專教師“雙師素質”培訓基地建設的探討
1999年,原國家經貿委頒布《關于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的指導意見》,這標志著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的開始。在其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以其特有的功能,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行業自產生之日起就被公認為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其風險來源于各個方面,對風險的有效管理對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正常運怍十分關鍵,這也同時關系到擔保機構在緩解巾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的效力。
一、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來源
在當前特定的經濟與政策背景下,我國信用擔保行業的風險來源于多個方面。
(一)來自宏觀層面的風險
1政府的過度干預
在政府參與出資的信用擔保機構中,政府部門會利用各種行政手段參與到擔保機構的運作中,使得擔保機構喪失獨立決策和運作的權力,增加擔保風險。
2不完善的法律制度
在法律層面上,于i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事實上無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一是由于現行《擔保法》重點保護的是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明顯缺少對擔保機構的保護;其次,《擔保法》中的一些內容與信用擔保的現實運行相沖突。
在行業法規方面,原國家經貿委、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的有關行業管理規范由于效力有限且缺少細節性和實質性的規定,難以真正達到約束與規范擔保行業的目的。
(二)來自協作銀行的風險
實行比例擔保,在擔保機構和銀行之間尋求風險收益平衡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在我國,盡管多數擔保機構已經通過自身努力與協作銀行簽訂了風險分擔合同,但在實際中往往因為銀行的優勢地位而被迫接受過多風險。
(三)來自擔保機構自身的風險
1操作風險
在我國,擔保行業仍屬新生行業,并且大多數擔保機構在擔保人員從業標準上尚缺少足夠重視,致使很多擔保人員在專業技能和政治素質上并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違規操作和暗箱操作時有發生。
2內部管理風險
首先,擔保機構的資金實力是衡量擔保機構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標準,但現階段我國信用擔保機構擔保資金來源不足,且大多缺乏后續資金補償,這無疑大大降低了擔保行業的風險承受能力。
其次,我國擔保行業起步較晚,在風險防范機制的建設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在內控制度建設上,許多擔保機構沒有建立起科學嚴格的操作規程和管理方法,違規操作和操作失誤時有發生;擔保機構普遍缺乏一套科學有效的風險評估體系,難以對受保企業做出全面準確的評價;在風險轉移方面,反擔保和再擔保之類的措施尚沒有得到全而建立,操作過程也存在很多不當之處;在風險補償方面,擔保機構內部風險準備金和外部補償制度都不完善;另外,擔保機構對于擔保項目的事中監督也過于疏忽,在發生代償后,也缺乏有效的追償機制。
(四)來自受保中小企業的風險
1經營風險
中小企業面臨的經營管理能力落后、高素質人才缺乏,技術革新和產品研發能力低下以及財務制度不規范、財務信息虛假等經營風險,都加大了信用擔保機構面臨的信用風險。
2信用風險
在我國,中小企業信用等級普遍偏低,加上信息不對稱的存在,一些不符合擔保標準的中小企業往往會通過瞞報或假報來騙取擔保,在獲得擔保后也往往會改變貸款用途,從事較擔保合同具有更高風險的投資,從而增加擔保風險。
3“擔保對象封閉性”引起的風險
“擔保對象封閉性”是指互信用擔保的擔保對象被限定在會員企業范圍之內。在互擔保中,會員企業在承擔出資義務的同時,也享有被擔保的權利,一些經營狀況稍差的會員企業也會憑借會員資格而較容易爭取到擔保,從而加大擔保風險發生的可能。
(五)來自中小企業信用體系的風險
1征信體系不完善
第一,出于自身利益,銀行、工商、海關、稅務以及司法等部門會對自己擁有的中小企業信息實行“壟斷保護”,在加大信息采集難度的同時,也浪費了大量有用的信息。
第二,在征信過程中,中小企業由于信用意識淡薄且出于對自身利益的保護,往往存在著不支持、不配合的現象,甚至會拒絕征信工作的開展,
大大加劇了征信難度,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大打折扣。
2外部信用評級體系發展滯后
我國的信用評級行業雖有一定發展,也形成了一批擁有一定影響的信用評估機構,但是大多數信用評級機構因評級目標范圍、業務開展地域、評級人員素質以及技術和資金力量等方面的差異,擁有不同的評級標準,由此造成評價結果難以得到統一;另外,由于征信體系建設的落后,評級過程主要參考受評企業自身提供的信息,信息來源的不夠透明,這最終降低了評級結果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管理建議
(一)明確政府職責
1 加大政府資金支持,杜絕直接干預
首先,政府部門應根據擔保機構的擔保范圍、所處地中小企業情況等給予不同的啟動資金支持,并定期和不定期的為擔保機構注人補充資金。
其次,各級政府不得以任何名義參與到具體擔保項目的運作過程中,更不得強制性要求擔保機構提供人情擔保和關系擔保等。
2提供優惠、激勵和配套服務政策
除了直接的資金支持外,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員幫助中小企業改進經營管理、可以組織專業擔保隊伍為擔保機構在內控以及企業治理上提供建議、可以通過減免稅收等方式支持信用擔保機構的發展、可以給予經營機制較好、擔保成績突出以及風險管理規范的信用擔保機構一定的獎勵。
(二)健全相關法律制度,加強宣傳教育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加快修改和完善《擔保法》,使其對信用擔保行業做出統籌性的規范,叫確擔保行業的基本性質和地位,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發展提供指導;盡快出臺專門針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管理辦法》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法》,對信用擔保的具體運作規程加以規定。
2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具體可以由當地的擔保行業協會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以及考試,在擔保從業資格考試中也應重點對法律法規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進行檢驗,使其真正落到實處。
(三)完善風險防范機制
1完善內部控制機制
一是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在職業道德上,擔保行業應加大宣傳教育,加強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通過引入獎懲機制,堅決杜絕違規操作與暗箱操作的發生;在專業知識方面,通過培訓、從業資格考試、人才互動機制等挑選合格的擔保人才。
二是完善擔保準入機制,申請擔保的中小企業必須在資信等級、企業治理和發展前景上達到標準,擔保項目則應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并能確保有穩定的歸還資金。
三是科學設定擔保指標。比如,擔保機構可對不同行業設定不同的單筆最高擔保額度和擔保期限;根據自己的實力,按 “先小后大、先短后長、先流動后固定”的原則提供擔保。
四是加強擔保項目監督。在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后,擔保機構有權對受保企業進行監督和檢查,定期了解企業的擔保貸款使用情況、經營管理狀況和財務狀況,并可就此提出相關改進建議;可同貸款銀行一起要求企業調整其高風險的戰略,甚至讓企業提前還款;還可參與企業管理,派駐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加入到企業,實現雙贏。
2完善風險轉移機制
首先,推動銀、保、企合作,完善風險分擔機制。貸款銀行與擔保機構應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原則,合理設定風險分擔比例。
其次,健全再擔保制度,適時引入商業性保險。加快組建中央和省級再擔保機構,逐步形成中央與省、省與地市間的多層再擔保體系。在具體運作上,政府可以委托專業性的富有經驗的擔保機構運用市場化手段對再擔保體系進行管理。另外,可以考慮將商業性保險公司進入信用擔保領域,在降低代償帶來的風險的同時有效增加風險管理能力。
3完善風險補償機制
首先,完善風險準備金制度,通過提取代償準備金、呆賬準備金和普通準備金來保證其資金實力。
其次,完善外部損失補償制度。政府部門在為擔保機構注入啟動資金外,還應將損失補償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政府部門而言,只要中小企業滿足擔保標準并且擔保機構操作規范且風險可控,那么政府部門在資金上的支持力度越大,中小企業能夠通過信用擔保獲得的融資額度也就會越大。
具體的,各地政府可定期或不定期的將當地財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補充擔保資金,中央政府可設立專項擔保資金,及時補充各地因財力不足而間斷的擔保資金注入;政府可以連同稅務部門,抽取一定比例的來自中小企業的稅收專門用做補償金,另外,相關部門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發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國債”以擴大資金來源。
(四)加快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1 完善中小企業征信體系建設
一是盡快修改和完善相關
法律,盡快出臺《征信管理條例》,在明確人民銀行的征信主管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征信市場的監管和指導;制訂相關法律制度,規定不配合征信工作的中小企業和部門所應承擔的責任,以確保征信工作順利開展,對征信系統包含的信息內容、信息采集方法、保密措施、使用范圍做出具體的規定,提高征信系統運作效率。
二是加強各部門合作,銀行、工商、海關、稅務、司法等部門應打破行政藩籬,實現信息的共享,以確保信息的完整和有效。
三是加強征信宣傳力度,嚴格信息保密制度。征信部門可以召開由相關部門和中小企業參加的征信系統建設座談會,以加大征信系統重要作用的宣傳。另外,信息采集和使用過程中的保密制度建設也應及時跟進。
2建立科學的外部信用評級體系
首先,各方應積極參與評級體系建設。政府部門作為統籌者,應積極為評級體系的建設提供有利的外部環境,對評級機構的合法性、獨立評級權利、準人和退出機制以及業務操作規程等做出具體的規定,使信用評級有法可依;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利用其資源優勢,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參與信用評級,并通過使用評級結果,擴大評級機構的公信度和影響力,對評級體系的改進提出意見和建議;中小企業應盡力提供真實信息,對于一些存在懷疑的信息應主動向征信人員說明,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干涉評級工作,更不能使用強制或賄賂手段要求提升其信用等級;評級機構在開展評級工作時應做到獨立、公正、公平,不能因評級對象的強迫或者賄賂而做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評級。
其次,評級機構應加強內部隊伍建設,提高評級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改進評級方法,通過建立科學的評級指標體系來保證評級結果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3維護和管理信用秩序,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
一方面,嚴厲打擊失信行為,對存在失信行為的中小企業,在一開始可以實行勸誡、警告和信用披露的方法,若屢教不改,則可以對其使用更嚴厲的措施,比如實行信用限制或逐出機制,剝奪中小企業一切依靠自身信用得到發展的權利。
另一方面,獎勵守信中小企業,對于具有良好信用等級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提供貸款和擔保上的優惠、免費提供管理、技術以及生產上的指導、將更多的投資機會向其傾斜等,讓中小企業感到“信用第一”,有效提高整個群體的信用水平。
參考文獻
[1]陳乃醒中小企業信用擔保[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2]劉新來,信用擔保概論與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3]梅強譚中明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理論模式及政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4]孫厚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