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1: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石油貿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石油貿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貿易流向的概念
貿易流向是指貿易的地區分布和結構,通常表示為某地區貿易量在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從這個意義上講,石油貿易流向就是某地區石油貿易量占石油貿易總量的份額,因我國是以石油進口為主的國家,研究石油貿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區石油進口量占我國石油總進口量的比重。另外,貿易流向包括兩個不可分的因素:貿易的方向以及貿易的規模,在討論石油貿易流向問題時,必須兼顧量的差別。
2.石油貿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價較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的貿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為三種,并有各自的特點。戰略導向型,即國家根據自己長期發展戰略的需要來選擇貿易伙伴、地區及貿易量;經濟導向型,即出于經濟考慮,如考慮能源運輸成本或本國產業經濟發展規劃的要求,選擇貿易方式;地緣導向型,即在擴大貿易伙伴時,更多考慮地理位置臨近或者有著地理運輸優勢的國家作為潛在或現實的貿易伙伴。
(二)國際石油貿易整體環境
宏觀環境是研究問題的出發點,作為石油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石油貿易流向必須結合當前國際石油貿易的整體背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全球經濟的區域結構變化助推國際石油貿易;(2)石油金融市場對現貨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3)世界石油地緣政治格局呈現多元化態勢;(4)替代能源引發石油貿易格局演變。
(三)世界石油貿易流向未來趨勢
當前,世界石油貿易流向在出現新的分化組合,多元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整體看來,歐佩克的統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世界石油貿易逐漸向俄羅斯、非洲等非歐佩克國家偏移,正確分析世界石油貿易流向趨勢可以避免無謂競爭,有利于我國石油貿易流向的優化。主要表現在:(1)歐佩克石油貿易份額將有所降低,但總份額及發展潛力仍很大;(2)俄羅斯是未來石油貿易流向的重點地區;(3)里海地區貿易量增長潛力與障礙并存;(4)拉美國家石油貿易前景廣闊;(5)非洲是各國實現石油貿易流向多元化的重點地區。
二、我國石油貿易流向現狀分析
(一)世界石油儲量分布及發展趨勢
1.現有儲量分布
世界石油資源的分布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除在陸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來海底石油的探明儲量增長很快,現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儲量已占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資源大都分布在發展中國家,其分布規律為西半球多于東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亞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極不均衡,僅中東地區就占55.58%的可采儲量,美洲、非洲、東歐及前蘇聯、亞太地區,分別占24.78%、8.72%、7.45%、2.53%。
2.能源發展趨勢及未來油氣生產預測
從未來世界經濟、能源、環境協調發展的角度,從能源發展的資源基礎和技術發展的可能性出發,預測油氣生產和其他能源的發展結構,可以比較科學地反映客觀規律。石油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氣則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將成為21世紀的主力能源。
(二)我國石油貿易流向狀況分析
1.貿易來源。中國近年來雖努力分散原油進口來源,大力實施石油貿易來源多元化戰略,但進口來源單一的狀況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體到國家來講,2007年我國主要從沙特、俄羅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國進口原油,自每個國家進口的原油量,均超過了1000,合計為9069萬噸,占當年原油進口總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別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貿易方式。當前,參與國際石油貿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現貨、期貨、長期合約及獲取份額油等,我國的石油貿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現貨,期貨很少參與,長約及份額油的獲取都非常少:有關資料表明,我國石油貿易中,份額油只占進口石油的不足20%,現貨采購達50%,長約油僅為50%(日本高達90%);我國缺乏充足的儲運設施,期貨市場剛剛開設燃料油期貨,原油期貨仍未啟動。國際油價的定價權在期貨,我國雖然是國際石油市場的“戰略買家”,但仍無定價權。
3.運輸狀況。相較而言,海運石油的成本較低,管道運輸相對可靠,鐵路運輸雖然運量有限,但是陸地線路對于國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我國目前的石油進口方式,主要以海運為主,采用管道運輸的石油主要來自中亞,而來自俄羅斯的石油基本是通過鐵路運輸。
4.小結。綜合以上分析,整體看來,我國非洲、南美地區的石油貿易份額逐漸增大,石油貿易流向進一步多元化,但進口來源仍較為集中,主要是中東和非洲,而與我國有著良好地緣關系的俄羅斯中亞地區的貿易份額則相對不足,甚至呈現縮減趨勢。具體來講,我國目前的石油貿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風險:(1)運輸風險。(2)中東作為貿易主流向有一定風險。(3)與美國可能產生較大沖突。
三、我國石油貿易流向優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國石油貿易流向優化策略
1.石油貿易來源多元化。從地理位置上看,我國北依俄羅斯,西臨中亞,與我國接壤的東南亞地區也有很豐富的油氣資源,我國獲得充足的油氣供應,有很強的地緣保證。同時,隨著我國進一步健全運輸管線建設,中東海灣地區的石油輸送安全性也將大大提高,我國與中東地區的石油合作也將進一步加強。
2.石油貿易方式多元化。國際石油貿易主要有三種方式,即分成油、長期供貨合同和現貨期貨貿易。為了提高我國石油貿易方式的合理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為了保證中國對石油資源獲得的穩定性,進口原油的貿易方式應以長期合同為主,應占60%以上。(2)國家間貿易多樣化。(3)大力發展石油期貨貿易,參與石油金融市場,規避石油進口和價格風險,爭奪石油的定價權。我國可在借鑒國際石油貿易市場多層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體多元性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國內實貨交易市場,有步驟地推進期貨市場的建設,形成現貨、遠期、期貨為重點的多層次、開放性的市場體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構建“蜘蛛網”式戰略運輸線路。海運作為我國的主要石油運輸方式,其運輸能力和風險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滿足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結合我國的地緣特征和世界石油儲量分布,我國要保障石油運輸線路安全,應以石油管線為主,大力構建“蛛網式”戰略線路,有效解決我國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分依賴和我國周邊陸路運輸能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具體講可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獲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構建俄羅斯、中南亞陸地運輸體系。
(二)我國石油貿易流向優化保障措施
1.提高國內供給能力,適當控制國內需求和適度進口。提高國內石油供給能力是未來解決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議我國優先加強國內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備儲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給率;鼓勵中國海上合資原油銷往國內。在控制國內需求方面,應適當控制一次能源消費中石油比例增長的速度,大力發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稅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費。適度進口應是實現油氣資源進口盡可能地滿足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際需要。
2.充分利用當前經濟危機,提高石油貿易主動性。經濟危機下,很多國家需要資金救市,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找到了有效的投資渠道。一是可以對政治友好國家進行經濟援助,為石油貿易創造良好的國際關系;二是可以用外匯與油氣資源豐富的國家開展油氣資產交換,比如我近期實現的中俄“貸款換石油”交易,為保證本國能夠擁有長期穩定的油源供應奠定了基礎,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國際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著有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
3.和諧發展國際關系,保障石油供應穩定性。發達國家與我國的石油競爭,最終要通過石油輸出國來實現。我國應該繼續發揮能源外交優勢,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揮中國經濟崛起的優勢,將石油合作納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性的各種對話和交流,特別是與國際能源機構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交流,深化原油資源合作,提高對資源的獲取能力。
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政府通過實施合適的干預手段改變或維持不完全競爭企業的某種戰略行為,使國際貿易朝著有利于本國獲取最大限度利益的方向改進。戰略性貿易政策是在當代國際貿易形勢從自由貿易走向戰略博弈的背景下,伴隨市場結構的變化而產生的,是新貿易理論演進的自然結果。一般而言,戰略性貿易政策包括三個主要內容:戰略進口政策、戰略出口政策以及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政策。戰略進口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條件下,一國政府通過對特定產業采取選擇性的保護政策,達到從外國企業那里抽取壟斷租金,保護本國企業市場或將外國企業逐出本國市場等目的,使本國獲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戰略出口政策是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一國政府通過研究、使用研究開發補貼和出口補貼等手段對本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進行干預,幫助本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獲取更多的利益。以進口保護促進出口政策模型的前提假設與傳統幼稚產業保護理論不同,更為貼近全球經濟運行現實。其前提條件為寡頭壟斷、市場分割以及規模經濟。
一、我國石油產業迫切需要
政府的戰略性干預
石油產業具有實施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客觀條件,其市場結構屬不完全競爭的寡頭壟斷市場,壟斷形式以自然資源壟斷和規模優勢壟斷為主,其核心業務領域進入門檻高,只有大型壟斷性企業才能生存發展。石油產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戰略性產業,從其市場影響力、產業規模及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看,很少有其他產業能夠與其相提并論,石油產業有眾多縱向和旁側關聯產業群,其發展關乎國家整體安全。
我國石油產業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中國石油供應缺口嚴重,未來需求增長迅速,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程度逐年增加,在全球獲取增量石油資源的難度正不斷加大,其供應的穩定性關系到經濟增長。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資源短缺將是突出矛盾,也將產生諸多負面影響。
在全球范圍內,油氣進口、石油服務和產品出口國際競爭激烈,中國企業的對手多是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的跨國企業。在石油上游領域,圍繞油氣資源的獲取和石油版圖的影響力,我國企業無論走到何處,跨國企業接踵而至,就地開展面對面的競爭,而這些外國企業的背后無一例外地有本國政府的力量在支持,這些支持或是補貼政策方面的,或是外交、政府間交流形式的,或是跨產業的利益交換,這些支持手段的背后都指向一個目標,各國政府通過戰略性質的扶植和引導,增強本國企業對油氣資源控制和獲取能力,擴展本國油氣來源,提高本國總體福利。
當前全球已進入高油價階段,石油產業競爭將更加激烈。與國際石油產業巨頭相比,中國石油產業在布局、規模、成本、技術、產業結構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存在。在石油產業的某些鏈條中,需改變結構相對單一、產品檔次較低的局面,增產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功能化、精細化和系列化產品。在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和裝備制造等領域,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憑借技術、裝備、人才、資金、品牌等優勢,牢固地控制著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先發優勢明顯,中國企業想進入國際市場,必將與之發生競爭。
不可否認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實力壯大和進步,但鑒于中國石油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許多領域大多處于“跟跑者”或“斯塔克爾伯格追隨者”角色的現狀,需要政府戰略性地引導本國石油企業通過參與國際競爭,在國際化運作中積累經驗,實現“干中學”效應。
二、在國家經濟安全視角下
審視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
從一般均衡角度考察,中國石油產業的發展與國內許多產業是正、負相關的,直接影響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基本模型、擴展模型和通常研究方式看,學者們常把目標產業作為唯一研究對象,產業內企業利潤水平的提高,被認為國民整體福利的提高。而現實經濟中,與石油產業密切相關的產業很多,石油產業的需求或產品,對其他產業來說,往往意味著影響其發展的要素資源和戰略變量。一項應用于石油產業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工具,可能對其他產業的發展產生不易察覺的影響。石油產業巨無霸性質的產業規模及其無孔不入的影響力,決定了在現實中必須從一般均衡角度研究石油產業的戰略性貿易政策。
石油供給波動對經濟發展有非對稱的影響。由于石油是許多產業生產和運行的要素資源,從供給角度看,石油產業對其他產業的運行安全的影響是非常不對稱的,石油供給的短期過剩不會對這些產業的發展造成過多的擾動,而石油供給的短缺則會對這些產業乃至整個宏觀經濟產生多方面的沖擊,往往通過引起價格扭曲和經濟大幅波動而產生破壞性影響。
中國石油產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需要實現如下主要目標:獲得來源穩定、價格合理、渠道多樣、運輸安全的石油資源,維護整個經濟安全;提高國家對世界石油版圖的影響力,增強在全球石油產業中的話語權;提高本國石油產業內服務、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擴大在世界石油市場中的份額,通過產業的外延式發展提高國民福利;發揮產業帶動和“外溢”作用,在走出去的同時帶動其他產業共同走向國際市場。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制定應服從于國家“走出去”整體戰略。要樹立“泛石油產業貿易發展”的整體觀念。盡量采取“泛戰略性貿易政策工具”干預石油產業。
第一,在現實中放寬政策工具的定義和范圍。補貼來源不一定抽取自公共基金,賦予補貼的形式也不一定局限于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稅收返還等。補貼可以通過國家的政策調節,直接從本國其他產業輸送,如:為在國外獲取石油資源,政府可以把本國其他產業的局部福利視為補貼和籌碼進行輸送。補貼的形式可以更隱蔽,只要其抽取形式等同于公共基金,作用于石油產業,實施的效果等同于(進出口、研發、生產)補貼即可。如:政府主導的針對性文化交流、跨產業援建、策略性投標等補貼形式,并沒有直接作用于石油目標產業,但其提升國民福利效果的路徑卻是指向石油產業的“利潤轉移”,并且容易避免對手國的非合作博弈。補貼可以是風險基金、低息貸款、特別捐助等各種形式。關稅工具手段并不一定直接來自進出口關稅環節,只要是由政府主導實施,目的在于促進本國石油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實現利潤轉移,提升國民整體福利,而實施效果又等同于關稅的貿易政策手段,都可作為關稅政策工具。如:對企業征收環境特別費,頒布技術標準、政策性條例法規、行業門檻等。
第二,選擇政策工具并評判實用性時,充分考慮“外部經濟”下的整體正向效果。一項作用于石油產業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其產業內的福利效果可能產生外溢,會通過其他產業利潤的提升而提高國民總體福利。如:政府可通過適當政策引導本國企業參與國外風險區塊開發、油氣管道建設、石油工程技術項目中部分低收益項目的策略性投標。通過這些項目,石油產業本身可能所獲收益不高,但如果政府確信或有把握通過項目的實施為其他產業帶來稀缺資源,帶動其他相關產業走出去,增加國內港口、運輸等各種相關行業的利潤,并使國民福利提高,則可以將之作為有效的政策工具使用。與此相反,如果實施一項有利于石油產業的戰略性貿易政策會對其他產業或其他方面國民福利造成損害,則需要慎重實施。當前,為從一些主要產油國獲取穩定的石油和中間化工原料,政府事實中在鼓勵國內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與產油國的壟斷企業合資建設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果僅從石油產業內考察,這是一項成功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出讓股權之后讓度給合作伙伴的這部分利潤,可以看作政府為進口石油資源所施加的補貼,換來的是成本適中、來源穩定的石油和原料資源,提升了本國福利水平。而從總體國民福利看,合資建廠隱含這樣一個事實,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向中國轉移可能的負面潛在影響是,加劇土地、水等要素資源的短缺,造成經濟扭曲,產生對植被、空氣等環境的破壞,而這些影響可能是長期、持久、超乎原先評估和可控范圍的。這種出于戰略進口目的而引入外資進入其他目標產業,從而造成對整體福利負面影響的案例很多。因此,從石油產業戰略進口角度看,出臺戰略貿易政策性質的舉措要慎重,對不同情況要充分論證、慎重對待。第三,加強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工具的選擇、歸類、甄別和整體福利效果評判。在制定中國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時,政府不僅要考慮石油產業,而且需要跨行業跨部門地研究、選擇、歸類、甄別各種政策工具和手段,尤其應當認真考慮整體福利效果評判。從戰略性貿易政策的研究前沿來看,國外研究比較超前全面,國內研究方興未艾;從研究側重看,理論、實證、行業內研究多、一般均衡條件下的研究少;從政府主導研究的力度和實踐看,美國等發達國家領先、中國系統性研究少。圍繞石油產業,中國政府需要協調跨行業、跨部門研究機構,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團體共同參加的聯合機構和統計體系,尤其應加強改善整體福利、避免短視行為,糾正經濟要素扭曲等方面的戰略貿易政策的研究。
三、確保經濟安全和整體福利的石油
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引導
石油產業貿易政策的最終目標服務于國家能源供應安全下的整體福利提高。中國近年在其他戰略性產業的經驗教訓很多,如在鐵礦石等基礎原材料領域失去定價話語權后,為經濟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應該看到,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不同于其他產業的戰略性貿易政策,關系到國家關鍵利益,要通盤考慮。政府在制定實施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與其他關鍵產業的聯動和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要與政治、外交、文化、其他相關產業的政策配套使用;要增強話語權和定價權。針對在中東市場亞洲國家獲取原油成本比西方國家高出1~2美元/桶的歧視性價格——“亞洲溢價”,應在油氣資源、石油中間品、產業技術、石油儲運等方面與亞洲國家廣泛開展合作,通過政府主導能源合作提高議價能力。
目前,決定世界石油定價的有兩大集團,一個是通過金融市場形成定價機制的美歐集團,一個是通過調節石油供給來影響國際石油價格的歐佩克石油組織。中國的目標不僅是要增強話語權,還要成為定價中心。應逐步建立和上市自己的石油等品種的期貨市場,形成我國自己的能源價格定價中心來影響國際價格,增強在國際市場中的話語權。要加強渠道控制,降低渠道可靠性變動造成的成本提升。通過戰略進口政策對國內企業的引導,實現供應更加多元化。調整目前主要依賴中亞、中東等地的石油進口格局,緩解地緣政治危機引發的能源進口風險。要調整石油天然氣消費結構。加強天然氣供應和利用,緩解石油供應壓力,強化需求管理,減少向外界的利潤轉移。面對居高不下的石油價格,應制定針對性的戰略進口政策,降低石油進口依存度。如:加快國內石油勘探開采力度,選擇性地增加國內開采量,開發具備開采價值的邊際小油田,通過進口替代減少向外部的利潤轉移。
與石油產業正相關的產業主要為汽車、鋼鐵、航空、港口、陸上運輸物流、信息、環保等產業。石油產業發展對上述產業的正向的促進作用表現為:本國石油產業貿易的改善、競爭力的提高和發展,直接增加了對這些產業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進一步促進其規模和收益水平的提升;直接增加了這些產業發展瓶頸資源的供給,降低了要素價格,避免了市場扭曲的沖擊。
與石油產業負相關的產業主要為其他能源、以水資源、土地、草場等各種自然資源為要素的產業以及生產石化產品替代品的產業。石油產業發展對上述產業的負面作用表現在:與其中部分產業生產競爭性的替代品,爭奪市場份額;與其中部分產業爭奪水資源、土地等各種稀缺資源,扭曲這些產業的要素配比;破壞這些產業的發展環境,主要是自然環境等,另外,環保管理不善等對公共利益的損害其實質是隱性損失了國民福利。
基于以上分析,為提高國民整體福利、促進相關產業協調發展,避免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的產業局限性,應在如下方面加強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措施選擇:
一是盡量避免與其他產業爭奪稀缺要素。發展規模經濟,避免在能源、原材料、自然資源等方面與其他產業發生不必要的爭奪;關閉不規模、不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發展核心業務,避免在其他非核心業務層面與其他產業開展低水平競爭。
二是在“走出去”過程中發揮本產業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鼓勵石油產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發揮產業間的龍頭帶動做用,如“工程帶產品、產品帶服務”等;以大型石油裝備制造基地、石化基地為依托,瞄準高附加值出口產品,建立產業帶、精細化工業園,延伸產業鏈。建立對石油產業企業的獎勵機制,鼓勵其在“走出去”過程中,在外部市場加強與其他產業在信息、資源等方面的共享,共同拓展市場。
三是建立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的預警機制。及時發現某些國際競爭對國內石油產業和國民福利的潛在危害,研究各種戰略對策,并動態跟蹤解決;加強石油產業進口保護,精選受保護的子產業,精心設置貿易政策工具,積極研究反傾銷、報復性補貼等各種有效的貿易博弈工具;預防過度出口,及時發現國內石油企業間在國內外市場上無序價格競爭對福利的損害,及時制止與石油產業自身發展和其他產業發展有關的要素資源的流出,如成品油和急需石化原料的出口;避免過度補貼和補貼不足,避免石油企業依賴過度補貼在國際市場上與外國競爭對手開展低水平價格競爭;避免由于補貼不足,而放大本國石油企業在外部市場上的風險;避免服務和產品出口的巨額資金沉淀風險;避免并限制幼稚弱小石油企業在國際市場與強勁寡頭競爭后的退出成本沉沒,避免非核心業務在國際市場上的低效拓展;發揮政府、研究機構的作用,建立完善評價、分析體系,及時研究、分析、發現國內石油產業戰略性貿易政策對其他產業的負面影響。
四、其他約束條件下
我國石油產業的戰略性貿易政策
亞當·斯密最早提出“絕對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各國之間生產技術的絕對差別,各國應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口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后來,大衛·李嘉圖提出“比較優勢”貿易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各國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每個國家應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比較劣勢”的產品,從而獲得“比較利益”。
衡量各國產品的比較優勢一般有兩種方法。其一是用產品的相對勞動生產率來衡量,即產品A的相對勞動生產率等于產品A的人均產量與其他產品的人均產量之比,產品的相對勞動生產率越高,比較優勢就越明顯;其二是用產品的相對成本來衡量,即產品A的相對生產成本等于產品A的單位生產成本與其他產品的單位成本之比,產品相對成本越低,比較優勢就越明顯。〔1〕
實際上,用以上兩種方法衡量各國貿易的比較優勢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國際貿易理論中通常引入“顯示比較優勢系數”(RCA,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s)來衡量比較優勢。〔2〕該系數定義為:i國k產品貿易量占i國貿易總量比重與世界k產品貿易量占世界總貿易量比重之比。如果該系數大于1,視為i國k產品具有“比較優勢”;若小于1,則視為具有“比較劣勢”。從動態觀點看,該系數上升,視為i國k產品具有動態“比較優勢”;若該系數下降,則視為動態“比較優勢”下降。
二.中國比較優勢的變化(1980~1994年)
表1列出了中國農業密集產品、資本密集產品、勞動密集產品、礦產密集產品共四類資源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的變化。計算樣本年分別為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和1994年。
表1中國不同資源密集產品顯示比較優勢
系數變化(1975~1994年)
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年
進口
農業密集1.2232.0220.71951.2020.8639
資本密集1.3231.2151.4881.1411.170
勞動密集0.76170.90060.96361.0990.8996
礦產密集0.36330.13490.21330.35520.5710
出口
農業密集2.2581.6651.4911.2671.023
資本密集0.31740.35920.25570.54870.5358
勞動密集2.4813.2923.3233.0193.561
礦產密集0.74730.87281.2510.77680.5459
資料來源: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IEDB),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1975~1985年數據使用IEDB估計數計算;1990年和1994年數據根據中國統計局數據計算。
1.進口
農業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經歷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過程:1980年為2.022,1985年下降為0.7195,1990年又上升為1.202,1994年又下降為0.8639。資本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呈現上升、下降趨勢:1980年為1.215,1985年上升為1.488,1994年又下降為1.170。勞動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1980年為0.9006,1994年為0.8996。礦產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1980年為0.1349,1994年上升為0.5710。上述系數表明,中國農業資源、礦產資源、資本資源相對稀缺,不具有出口貿易比較優勢,理應利用進口貿易比較優勢。但從實際系數看,只有資本密集產品進口比較優勢系數超過單位1,而農業密集和礦產密集產品進口比較優勢系數均小于單位1,反映這一時期中國的農產品和礦產品仍實行“進口替代”戰略,采取“高度自給自足”模式,沒有充分發揮進口比較優勢。
2.出口
農業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呈不斷下降趨勢,1980為1.665,1994年為1.023,但仍具有比較優勢。安德森等人認為,一個國家越是缺乏耕地資源、經濟增長越迅速,其農業比較優勢下降速度就越快。〔3〕中國在糧食出口方面已不具有比較優勢,但在非糧食農產品(如水產品、畜產品、水果、蔬菜、煙草等)出口仍具比較優勢,從而導致整個農產品出口比較優勢系數在下降。勞動密集產品出口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其系數呈不斷上升趨勢,1980年為3.292,1994年為3.561。資本密集產品出口不具有比較優勢,這一系數1980年為0.3592,1994年為0.5358。礦產密集產品出口不具有比較優勢,這一系數1980年為0.8728,1985年上升為1.251,而后不斷下降,到1994年已降至為0.5459(見表1)。這表明,1980年以來,出口方面勞動密集型產品充分利用了比較優勢,農業密集產品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資本和礦產密集產品已不具有出口比較優勢。
3.資源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與我國資源稟賦狀況的關聯度
我國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勞動力供給人口占世界總量的1/4以上;耕地面積和水資源二大農業資源十分緊缺,均占世界總量的7%;煤炭資源和水電資源十分豐富,分別占世界總量的10.97%和13.22%,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貧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2.34%和1.20%;資本資源相對緊缺,國內投資額占世界總量的3.4%;技術資源供給嚴重不足,以表現一國技術創新和技術發明能力的國際專利數而言,中國僅占世界總數比重的0.27%。各國的自然稟賦是很難改變的,但是通過國際貿易可以改變獲取資源稟賦的能力,同樣可以形成自己的相對優勢。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需要國際出口和進口市場,只有出口更多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更多的資本密集、農業密集、礦產密集產品,吸納更多的國際資本,引進更多的國際技術,才能獲得更多、更大的國際比較利益。
三.各類資源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的國際比較
表2計算了1990年和1994年中國、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四國農業、勞動、資本、礦產資源密集產品貿易的顯示比較優勢系數;表3計算了1965至1994年期間日本、香港、南朝鮮、新加坡、臺灣、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顯示比較優勢系數。
表2中、美、日、澳四國顯示比較優勢系數
1990
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美國
進口
農業密集0.54371.2021.6560.6146
資本密集1.1861.1410.54661.019
勞動密集0.94281.0990.78021.134
礦產密集0.49810.35522.1881.073
出口
農業密集2.2431.2670.09591.222
資本密集0.22200.54871.5701.196
勞動密集0.15103.0190.50260.4753
礦產密集2.2580.77680.12890.4339
1994
澳大利亞中國日本美國
進口
農業密集0.56180.86391.9500.5867
資本密集1.2371.1700.57581.050
勞動密集0.93500.89960.98361.122
礦產密集0.58050.57102.0270.9952
出口
農業密集2.6971.0230.08621.094
資本密集0.39430.53581.4881.197
勞動密集0.19873.5610.51140.5402
礦產密集2.8370.54590.17940.3535
Note: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RCA)isdefinedasacountry’ssectoralsharedividedbytheworldsectoralshare.
RCA[k][,i]=(T[k][,iw]/T[,m)/(T[k][,ww]/T[,ww])
subscriptirepresentsreportingcountryi
subscriptkrepresentscommodityk
subscriptwrepresentsworld
subscripttrepresentstotalofcommoditygroupofinterest
Trepresentstrade(eitherexportorimport)
Source: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表3東亞地區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顯示比較優勢系數變動
年份日本香港南朝鮮新加坡臺灣中國
19652.9827.1293.2070.75181.7112.475
19702.1416.7554.6630.71613.6692.502
19751.8546.9284.8530.83244.5692.481
19801.1766.6884.9580.92425.2403.292
19850.8205.2414.6980.61444.3133.323
19900.5063.7413.0600.61772.7563.019
19940.5113.3242.0380.44801.9483.561
Source: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IEDB),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1.進口
日本充分發揮了農業和礦產密集產品進口比較優勢,其系數分別為1.950和2.027;美國充分利用了勞動密集產品進口比較優勢,其系數分別為1.170和1.237。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資本密集產品進口比較優勢系數為1.170,低于澳大利亞水平;農業密集產品進口比較優勢系數為0.8639,遠低于日本水平;礦產密集進口比較優勢系數為0.5710,遠低于日本水平。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中國在進口方面實行的“半保護”和“半開放”混合政策,大大限制了中國像日本那樣發揮進口緊缺資源方面的比較優勢。
2.出口
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比較優勢系數為3.561,遠高于與其他國家;農業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為1.023,略低于美國的1.094,大大低于澳大利亞的2.697;資本密集產品比較優勢系數為0.5358,低于日本的1.488和美國的1.197,略高于澳大利亞的0.3943;礦產密集產品出口比較優勢系數為0.5358,大大低于澳大利亞的2.837,略高于日本的0.1794、美國的0.3535。總的說來,80年代以來實行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兩大政策,使得中國在出口方面發揮了勞動密集產品的比較優勢,出口額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7%,可以視為成功地利用“比較優勢”戰略的國際范例。
3.未來中國仍將保持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系數
與日本和“四小龍”相比,1994年中國勞動密集產品出口比較優勢系數為3.56,低于1980年香港為6.688、南朝鮮為4.958、臺灣為5.240的水平。這表明,中國勞動密集產品還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與日本和“四小龍”所不同的是,中國不會出現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系數迅速上升和迅速下降的趨勢,這是因為日本和“四小龍”地域狹小,國內市場規模有限,產業結構變動迅速,勞動密集型產品向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過渡較快,必然要將其勞動密集型產品向境外轉移。而中國則不需要跨國境轉移,僅是跨區域轉移,即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擴散和轉移,從勞動力成本高的地區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擴散和轉移。這種東亞的“特例”,使得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系數將是一個緩慢攀升的過程,而不會像日本和“四小龍”那樣出現這一系數過早下降的趨勢。
四.中國走向21世紀發展戰略的選擇
從建國以來,中國發展戰略大體經歷了3個階段:50年代的“趕超戰略”;60年代的“四化戰略”;80年代迄今的“翻番戰略”,或稱“轉型戰略”。
本文認為,中國走向21世紀的發展戰略應當選擇“比較優勢戰略”與“貿易自由化戰略”。提出這一戰略的基本依據是中國基本國情以及在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中國只有勞動力資源具有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而在農業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主要礦產資源、資本資源和技術專利資源處于明顯的比較劣勢和競爭劣勢。當中國進入21世紀時,由于總人口規模將由12億人增長到2020年的15億以上,GDP總量將增長10倍,貿易總量將增長10多倍,因此人口增長與資源消耗、經濟增長與資源供給的矛盾將十分尖銳,中國不可能再像80年代那樣完全依賴國內資源來支撐巨大經濟規模并實現持續高速增長,特別是食物需求和資源消耗需求。這就決定中國必須立足國內,面向世界,在更大范圍內獲取更多的國際資源、國際資本、國際市場和國際技術,從而實現中國國家發展目標。
比較優勢戰略和貿易自由化戰略的內容是:基于中國各類重要資源在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和劣勢,選擇最大限度的發揮和利用中國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積極促進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適度進口中國長期相對緊缺的農業資源密集型產品(如糧食)、能源密集型產品(如石油、天然氣)、礦產密集型產品(如鐵礦砂),積極引進先進國外實用技術,大量吸收國際資本,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主動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上述戰略的目標是:在下世紀初期(2020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和貿易大國。這一戰略包括如下要點:
1.有效地開發和進口農業、能源、礦產資源
1994年日本和美國總人口數占世界總人口比重分別為2.2%和4.7%;日本農業密集產品進口量占世界總量的12.64%,成為第一大農產品進口國,美國為9.59%;美國礦產密集產品進口占世界總量的16.27%,成為世界第一大礦產品進口國,日本為13.13%;而中國農業密集產品占世界總量的2.38%,礦產密集產品僅占世界總量的1.57%。中國從國際市場獲得農業和礦產資源的比重大大低于美國和日本,也遠低于中國占世界總人口的比重。目前中國在進口糧食、石油制品、天然氣、化工原料、有色金屬礦等產品的顯示比較優勢系數均未達到單位1,未充分利用這些長期緊缺資源的進口比較優勢(見表4)。從長遠的國家利益來看,在這些緊缺資源產品上保持全面自給自足的成本是巨大的,無疑放棄了國際貿易所帶的互利互惠。中國大量進口農業密集、礦產密集產品是十分有利的,應當由目前“高度自給自足”型向“基本自給、適度進口、積極進口”型轉變。例如糧食凈進口率目前不足2%,短期指標應提高到5%,中期目標提高到10%,長期目標提高到10%以上。〔4〕世界銀行也認為,如果中國努力實現糧食自給自足,從長遠看,既代價高昂又不能持久,而應突出中國所具有的相對優勢,利用較自由的農產品貿易作為經濟手段,促進高效益的國內生產。世行預測2020年中國糧食進口量約達到3,000~9,000萬噸,凈進口率為5~13%,僅相當于那時中國出口總額的1~2%;〔5〕石油凈進口率由以前的4.5%,逐步提高到長期的40%以上。〔6〕世界銀行建議,中國應實行能源消費結構多樣化戰略,適當進口石油和天然氣,減少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7〕同時應積極鼓勵國內廠商到海外投資農業(主要是糧食)基地、能源基地和礦產品基地。
2.有效地生產和出口豐裕資源密集產品,“以資源換資源”
中國農業資源十分多樣,有耕地面積9,497萬公頃,宜農荒地3,535萬公頃,宜林荒山荒地6,303萬公頃,可利用草地31,333萬公頃。此外,還有大面積的灘涂、淺海灘,亞熱帶地區達48萬平方公里。因此,應當形成多樣化農業生產格局與貿易格局。中國在糧食生產方面不具有比較優勢,但在生產非糧食的農產品方面具有比較優勢。例如1994年水果和蔬菜出口額達29.4億美元,顯示比較優勢系數為1.609;水產品出口額達23.2億美元,顯示比較優勢系數為1.763(見表4)。就中國的利益而言,出口更多的勞動密集產品如水果、蔬菜、水產品,進口較多的耕地密集產品如糧食是十分有利的。
中國又是一個多樣化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國家,在出口原煤方面具有競爭優勢。1994年煤炭及制品出口額為10.5億美元,顯示比較優勢系數為1.941,占世界出口市場的5.754%,煤炭出口量2,430萬噸,僅占全國煤炭生產總量的2%,有相當大的出口增長潛力。鉛、鋅和錫三大有色金屬出口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分別占世界出口市場的9.967%,6.993%和15.58%;水泥出口具有競爭優勢,占世界市場的5.081%(見表4),水泥出口量為452萬噸,僅占全國水泥生產總量的1.1%,也有很大的出口增長潛力。這表明中國有條件出口豐裕資源換取緊缺資源,以出口增長促進進口增長,以便緩解人口與資源的矛盾、經濟增長與資源供給的矛盾。
表4中國主要產品進出口占世界市場份額及顯示比較優勢系數
進口
年份占本國貿易占世界總顯示比較總值
總數比重(%)數比重(%)優勢系數1000美元
農產品
03水產品19900.19190.27480.1773102378
19940.50021.2030.4373578310
041小麥19904.04214.459.3272156528
19940.83087.2632.640960577
042水稻19900.02170.28570.184411594
19940.12232.3240.8448141488
044玉米19900.08910.45840.295847577
19940.00010.00190.0006179.0
045其它19900.00020.00710.0046122.0
谷物19940.00000.00650.0023104.0
05水果19900.15580.14420.093083137
和蔬菜19940.08920.15410.0560103212
06蔗糖19900.73012.9301.891389475
19940.38593.1261.136446160
074茶19900.01320.25510.16467091
19940.00160.08420.03061941
099食品19900.06970.48910.315737219
19940.05850.52530.190267709
112酒19900.01590.04350.02808532
19940.00900.04310.015610431
12煙草19900.24370.96770.6246130013
19940.02790.16890.061332343
22油料19900.03880.17900.115620725
19940.05390.46460.168862375
礦產品
28金屬19901.4061.8001.162750050
礦物19941.6364.7781.7361891629
32煤、焦19900.13900.31750.204974165
碳、煤球19940.03020.16180.058834934
331原油19900.79440.20430.1319423806
19941.3600.90380.32851573387
332石油19901.1750.63400.4092627015
產品19941.7842.3370.84952063082
341天燃19900.05090.08510.054927191
氣及制品19940.25620.82230.2988296305
351電力19900.21932.6571.715117020
19940.09302.2570.8203107572
51化學19902.8981.4160.91461546258
制品19942.2011.9820.7207254157
56化肥19904.87920.0512.942603133
19941.66513.714.9851925516
58塑料19902.8392.1181.3671514968
制品19944.6886.2172.2595421118
63木材及19901.0572.7451.772564197
制品19940.88003.6051.3101017410
64紙制品19901.3961.1090.7161744784
19941.7092.6100.94891976309
65紡織品19909.8914.9533.1975276498
紗、織物等19948.0637.1102.5849323051
66非金19900.84940.57400.3705453151
屬礦19940.92201.1580.42121066051
661水泥等19900.07140.45790.295538112
建筑材料19940.12091.5180.5517139837
67鋼鐵19905.3462.5491.6452852035
19948.2477.8272.8449534909
681銀鉑19900.03740.23220.149819956
等19940.01420.21760.079116449
682銅19900.45421.0000.6459242297
19940.76953.5221.280889655
683鎳19900.01400.16830.10867511
19940.02270.70140.254926293
684鋁19900.52800.94050.6071281685
19940.50891.7150.6236588395
685鉛19900.00460.17190.11092470
19940.00620.62480.22707225
686鋅19900.01290.16240.10486896
19940.06942.1720.789680272
687錫19900.00460.18520.11952463
19940.02532.3680.860829298
商品總量1990100.01.5491.00053345133
1994100.02.7511.00011561362
出口
占本國貿易占世界總顯示比較總值
總數比重(%)數比重(%)優勢系數1000美元
農產品
03水產品2.2064.0992.1731369785
1.9165.2261.7632319422
041小麥0.00080.00360.0019558.0
0.00830.07440.025110055
042水稻0.13552.2621.19984135
0.42528.4662.856514608
044玉米0.64994.2272.241403561
0.780310.863.655944270
045其它0.08973.6611.94155717
谷物0.05204.2941.44862997
05水果2.8333.5301.8711759522
和蔬菜2.4264.7691.6092936125
06蔗糖0.51132.7151.439317514
0.36193.0471.028437928
074茶0.664615.738.340412710
0.243213.254.472294359
099食品0.13221.1250.596582096
0.13451.2720.4292162811
112酒0.08690.28300.150053966
0.09380.48390.1632113600
12煙草0.27451.0380.5508170460
0.56723.3841.141686359
22油料0.99655.9863.174618769
0.55035.5001.855666016
礦產品
28金屬0.28220.53050.2813175241
礦物0.09680.37100.1251117142
32煤、焦1.2153.8422.037754985
碳、煤球0.87105.7541.9411053989
331原油5.4781.7780.94273401861
1.6531.1550.38972000305
332石油1.5961.1320.6006991554
產品0.64630.95830.3233782144
341天燃0.00420.00920.00492610
氣及制品0.00240.00920.00313024
351電力0.01230.14110.07487673
0.17793.3431.128215383
51化學2.7631.7330.91921715726
制品2.4402.4420.82402952689
56化肥0.04070.20370.108025318
0.05360.50520.170464911
58塑料0.44670.41350.2192277391
制品0.40090.58480.1973485179
63木材及0.47791.5550.8248296739
制品0.65060.8960.9772787336
64紙制品0.47310.46150.2447293814
0.50520.84150.2839611406
65紡織品11.596.9263.6727201610
紗、織物等9.6939.2623.12411730312
66非金2.1191.8400.97571316206
屬礦2.0852.8090.94772523169
661水泥等0.60525.0812.694375838
建筑材料0.44075.8331.968533321
67鋼鐵2.0651.1930.63291282475
1.5431.5730.53071867129
681銀鉑0.03780.27570.146123510
等0.01310.25740.086815972
682銅0.20230.52390.2778125620
0.18060.87550.2953218541
683鎳0.00470.08010.04242975
0.09583.3831.141116006
684鋁0.23280.49560.2627114605
0.20000.72400.2442242108
685鉛0.05142.4731.31131925
0.08999.9673.362108818
685鋅0.04970.78780.417730896
0.20756.9932.359251139
686錫0.13865.6362.98886113
0.171116.585.594207147
商品總量100.01.8861.00062091411
100.02.9641.000121006321
Source:InternationalEconomicDatabank,AustralianNationalUniversity.
3.有效地引進國外技術和利用國外資金
從總體上來看,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技術創新和技術發明能力不強,國際專利申請批準數僅占世界總數的0.27%。這些決定了中國創新技術在較長時期內應主要來源于國外,即利用“后發優勢”,走“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之路。“用市場換技術”將是中國的長期策略,但是農業技術、高新技術和軍事技術仍應“以我為主、引進為輔”。
中國的資本量僅占世界總量的3.4%,吸引外商投資是其補充國內投資的重要來源。盡管中國已是居美國之后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世界第二大國,但人均額仍比較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如上海與青海人均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相差600倍。為此,今后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外商投資于農業、能源、交通、鐵路、通訊、大中型水電站和大中城市公共設施,投資于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總之,“用市場換資金”也是中國的一項長期發展戰略。
4.大力開發勞動力資源,積極促進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長
由于中國在發展中大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中率先進入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市場,且所占份額迅速上升,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國,其比重1994年占世界總數的10.55%,大大高于美國(6.30%),日本(4.95%)的水平。由于中國是在利用不足世界4%的資本資源來解決占世界1/4的勞動力就業問題,這對任何一屆政府都是極其嚴峻的挑戰,決定了中國必須大力開發人力資源,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勞動要素有序的流動,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勞動換資源、以出口促進口”是中國長期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具有比較優勢,但并不一定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后者是指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壟斷優勢的資源和產品。〔8〕因此應當有選擇地發展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產業,一方面通過產業政策和資產重組,形成若干個大型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合資企業集團,達到專業化和規模經濟,以較低的成本進入國際市場;另一方面吸引西方跨國公司來華建立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使其技術與中國廉價的勞動力相結合,構成提高中國國際競爭力的基礎,不斷提高技術密集型產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在持續高速出口增長過程中,不斷推進出口結構的升級和高附加值化。
5.貿易自由化是發揮中國比較優勢的重要前提
“比較優勢”和“貿易自由化”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條件、互為促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發展和不斷積累的過程。所謂“貿易自由化”就是放棄傳統的“內向型”的“進口替代”戰略,大幅度降低名義關稅稅率,取消各種非關稅貿易壁壘,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逐步開放國內各類市場,取消對國外廠商進入中國市場的人為限制,打破少數國有企業對石油、化工、電訊、造船等獨家壟斷或寡頭壟斷的格局,開展公平、公正的競爭,對國內外廠商實行條件相同的非岐視的“國民待遇”等。實行貿易自由化的目的,一是主動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二是將國際競爭機制引入國內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國各類資源的進口與出口的比較優勢。
加快貿易自由化進程符合中國國家利益,但不一定符合部門利益。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9〕曾談道,為什么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實行貿易保護政策?答案很簡單,盡管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從貿易中得到好處,例如消費者以較低價格來購買物品,但是這個國家內的某些利益集團受到損害,許多國內生產者面臨國外產品的競爭,工作機會減少。受損者除非得到補償,否則他們一定會反對自由貿易。加速貿易自由化已成為世界之潮流,東盟國家2003年實現“零關稅”自由貿易區,這本身已對中國構成外部挑戰,因此加速中國貿易自由化過程是對這一挑戰的最佳響應。
致謝:本文計算得到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盧衛國博士和許心鵬博士的幫助,文中許多觀點曾與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系黃益平博士、宋立剛博士討論,獲益匪淺。
本項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主要參考文獻:
[1]海聞:《國際貿易:理論·政策·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PeterDrysdale,1988.InternationalEconomicPluralism:EconomicPolicyinEastAsiaandthePacific,Allen&Uniwin,Sydney.
[3]安德森·速水等:《農業保護的政治經濟學》(中文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胡鞍鋼:“中國21世紀糧食戰略的基本選擇”,《了望》周刊1996年第35期,第15至第17頁。
[5]世界銀行亞太區中國和蒙古局國別運行處:《崛起的中國:中國在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長期問題和選擇》,世界銀行報告號:16643—中國,1997年6月。
[6]胡鞍鋼:“中國21世紀石油戰略的基本選擇”,《了望》周刊1997年第9期,第14頁至第16頁。
2、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態勢分析
2.1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優勢
2.1.1豐富的旅游資源云南是中國旅游資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自然景觀方面,特殊的地形地貌、立體分布的氣候特點、多樣的動植物分布都成為其獨特的旅游資源;人文景觀方面,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造就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此外,經過多年的建設,云南省已形成了六大云南旅游精品線路,囊括度假休閑、生態文化,異國風情、熱帶雨林風情,喀斯特山水奇觀,古滇文化。六大精品路線實現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
2.1.2東盟國家旅游者入滇旅游需求增長得益于云南省與東盟地理位置互為近鄰,雙邊交往歷史久遠,政治關系良好以及旅游產品互補等因素,云南省與東盟的旅游交流經歷了跨越式發展。云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數據顯示,2013年全省累計接待海外旅游者533.5萬人次,同比增長16.5%。其中,亞洲客源市場入滇游客達254.7萬人次,同比增長13.9%。亞洲國家和地區一直就是互為主要旅游客源國,互為主要旅游目的地。在云南省前10名客源國中有7個是亞洲國家,它們分別是泰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蒙古,其中東盟國家占到57%。東盟所有國家共計5億多人口,并可通過數條亞歐大陸橋和近距離水運連接歐洲、非洲、澳洲。目前,中國與東盟十國人員往來已突破1500萬人次。中國與東盟十國之間的雙向旅游規模超過中國與歐盟27國之間的規模,東盟已成為我國在旅游方面的最重要的國際經濟體合作伙伴。中國與東盟國家旅游交往發展之快、規模之大,足以顯示出在雙方的國際旅游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2.1.3逐年壯大的旅游電子商務市場近年來,逐年擴張的網民規模和豐富的云互聯網資源,為云南省旅游電子商務奠定了發展基礎。截至2010年底,就網民規模而言,網民總數達1021萬人,網民普及率22.3%,增長率為20.9%。就互聯網資源而言,域名數45,379萬,網站數量達10,269個,互聯網平均連接速度為88.3KB/s。此外,云南省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壯大也表現在網站數量的增多、類型的多樣化。以政府為主導成立的云南旅游電子商務網,成為國內外了解云南的窗口。截止2006年,該網站累計訪問量就突破7000萬人次,月均訪問量達到400萬人次。已成為國內云南地區最大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之一。此外,旅游企業自己創辦的企業旅游網站平臺也為游客帶來了諸多便利,如昆明康輝旅行社下運營的云南旅游網站就達1000個。
2.2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旅游服務貿易的劣勢
2.2.1線下商家泛而不精O2O模式的一大優勢在于聚攏整合大量優質商家資源,但是現階段云南省應用O2O模式發展面向東盟國家的旅游還處于試水階段,O2O經營者在爭奪商家資源時,降低資質審核要求,使消費者利益無法得到保護。此外,目前許多經營者對于O2O模式理解不到位,盲目追求用戶數量提升,經營領域擴張。表面上,注冊旅行社數量激增和旅游產品種類的豐富確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但是卻無法保證這些服務的質量。
2.2.2配套系統平臺搭建善不健全O2O模式作為電子商務的模式之一,又加之其帶來的立即可見的現金流,不免為服務提供商的非法牟利帶來隱患。現階段,云南省在開展O2O模式時也沒有同步形成完善的誠信機制。政策方面,政府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出臺,在接到投訴之后,無法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對涉嫌違法違規經營的O2O企業無法可依來進行懲罰。監管方面,無論是非營利性機構還是盈利性機構都沒有涌現出對O2O經營者進行監管的第三方機構。企業自身也沒有建設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情況和其他的調研數據,對O2O經營者進行誠信評級,并且將評級結果及時展現給消費者的平臺。
2.2.3平臺提供商盈利模式單一,產品創新不足。團購作為O2O模式的典型代表,在我國發展中呈現出一哄而上,小本經營,用相同的模式圈錢,同質化競爭嚴重等現象,并最終導致不少經營者血本無歸。而目前,云南省運用O2O模式的運營商依然在很多方面未能擺脫這些弊病。從經營模式上,云南省O2O經營者現階段多半都局限于提供一些表層次、低技術的服務,缺乏更具潛力、更具競爭力的業務模式;在盈利模式上,沒有形成面向用戶、商家、廣告投放商等多項收費的機制;在經營思路上,僅僅鎖定低價路線,并沒有借助自身的媒體優勢,幫助商家挖掘一些增值業務,使得很多商家即使有多元化的業務體系,但是因為宣傳不到位,最終這些服務沒有獲得用戶。
2.3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機遇
2.3.1政府支持力度顯現中國“十二五”旅游發展規劃明確,云南和廣西作為推進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區,建設湄公河國際旅游帶基地。近年來,在互為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的基礎上,中國與東盟國家相繼出臺了吸引入境游客的政策與措施。一方面,在簽證辦理方面,率先實行國民對等、互免簽證;另一方面,在旅游投資方面,鼓勵合資旅行社的建立,鼓勵開發互補型旅游產品。
2.3.2在線旅游的蓬勃發展根據艾瑞咨詢集團關于2013年中國互聯網年度數據(電子商務)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在線旅游市場交易額已經達到2204.6億元,交易規模占到電子商務總額的2.3%,同比增長29.0%。而根據艾瑞咨詢集團的數據分析,在線旅游的增長級主要來自于在線機票、酒店和度假業務這三個板塊。機票方面,在線機票預訂業務趨于成熟,在整體機票預訂中滲透率較高,未來將保持相對較慢增長。相比之下,受到在線休閑旅游迅速崛起的影響,其重要組成部分酒店和度假業務迎來爆發增長期,其中度假業務在整體在線旅游市場中所占比重也逐年升高。另外,隨著在線短租,在線租車和打車業務的興起,在線旅游市場將迎來新增長點。
2.3.3O2O模式成為電子商務新趨勢近年來,電子商務與傳統實體經濟的結合,成為了發展電子商務的新藍海。電子商務滲透到工業、農業、旅游等不同的領域,正是電子商務融入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直接表現。Forrester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直接的線上銷售額占零售總額的比重將達到8%,線下消費的比例高達92%;而中國的這一比例,分別為3%和97%。線上銷售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通過O2O電子商務,把消費者引入到線下消費中占比90%以上的部分中去自然就顯的前景可觀。
2.4云南省運用O2O模式開展面向東盟的服務貿易的挑戰
2.4.1省外O2O運營商搶占市場云南省發展O2O模式在起步時間上并不晚于電子商務更為發達的省份,但是在規模擴展,龍頭企業扶持、發展速度等方面又確實落后于電子商務發達省份。以攜程旅行網為例,作為中國領先的綜合性旅行服務公司,其成功整合了高科技產業與傳統旅行業,向超過5000萬會員提供集酒店預訂、機票預訂、旅游度假、商旅管理、特約商戶及旅游資訊在內的全方位旅行服務,被譽為互聯網和傳統旅游無縫結合的典范。此外,藝龍旅行網、青芒果旅行網等都是O2O模式的實踐者,并且在前期的探索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消費者選擇偏向規模更大,平臺更完善、信譽度更高的O2O運營商也無可厚非。又由于O2O模式得無地域性限制,必然給云南本土旅游電商帶來巨大的沖擊。
2.4.2東南亞國家移動終端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O2O模式給消費者帶來的便捷體現在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線上支付,而這一訴求的實現就與移動終端的開發密不可分。東南亞國家中以發展中國家居多,不少國家網絡的普及率才在近幾年開始攀升,而移動終端的開發就更加善處于萌芽階段。目前,各種旅游類型具備了位置定位技術的手機應用基本上都還未在東南亞國家得到普及。移動終端的開發滯后也必然給O2O模式的優勢發揮有一定限制,自然也就會對O2O模式的發展有抑制作用。
1、服務業的跨國轉移促進了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
服務業跨國轉移是當前經濟全球化新的顯著特征。促進服務業跨國轉移的動因主要有:一是生產的國際化帶動了服務的國際化。二是以IT為主導的高新技術在世界服務業中的應用,取得重大突破,從而為服務業國際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礎。三是WTO將服務貿易納入了全球貿易自由化體系之內,全球服務市場自由化不斷加深為服務業轉移提供了前提條件。服務業跨國轉移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
2、世界服務貿易結構調整加快,新興服務貿易快速增長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服務貿易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服務貿易結構日益向知識技術密集型方向轉變。運輸服務和旅游服務在世界服務貿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主和以高科技為先導的一系列新興服務,將成為未來各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和強大動力。
3、服務外包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20世紀90年代以來,服務外包國際化(又叫離岸服務外包或海外服務外包)得到快速發展,服務發包市場仍是傳統的美國、歐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場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和印度等被視為發展最為成熟的離岸ITO與BPO接包市場之外,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以及中東歐地區逐漸參與進來,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者。服務外包的國際化(或離岸外移)及與其相伴的服務貿易全球化,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將對全球經濟版圖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1.服務貿易總量增長迅速
在國際服務貿易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服務貿易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從規模來看,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從1982年的44億美元增長到2006年的1917億美元,24年間增幅超過43倍,占全球服務貿易的比重從0.6%增長到3.6%。中國服務貿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進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6位。從服務貿易增長率看,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年增長率一直保持著領先的增長趨勢,不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國服務出口年增長率達24%,遠高于美國的10%,英國的11%,服務進口增長率為31%,也高于英國和美國的14%。
2.服務貿易仍集中于傳統的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無論出口還是進口,中國服務貿易都以傳統的旅游、運輸等行業作為支撐,其主要屬于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在這方面的比較優勢在服務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資本密集型服務如航空、通訊、建筑以及技術、知識密集型服務如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部門對中國服務貿易的貢獻微弱,中國的服務貿易仍以傳統的落后方式增長,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嚴重制約了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現代服務產品的需求迅速擴大,而中國在這些行業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無法滿足日益擴大的需求,大力發展資本密集型、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現代服務業不僅是應對國際服務業對中國服務業沖擊的需要,也是滿足中國服務業發展的需要。
三、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對策
1.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提升中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服務貿易總體水平落后,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中國第三產業規模和比重較小,服務業發展水平較低,服務部門、種類和設施尚不健全。為此,必須大力發展服務業,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穩步推進消費需求結構升級,提高服務消費比重。培育生產者服務市場,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加強產業鏈的連鎖作用,加大相關產業的協調與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特別是加強新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技術和服務創新,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努力提升中國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
2.推進新興服務貿易出口,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按照積極推進新興服務貿易出口與擴大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貿易出口相結合的原則,重點擴大工程承包、設計咨詢、技術轉讓、金融保險、國際運輸、教育培訓、信息技術、民族文化等服務貿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資,利用外資企業在新型服務貿易部門的示范、人員培訓和產業前后向關聯等途徑實現的技術外溢效應,提高我國服務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手段,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4、積極培育國內服務外包市場
一是要積極穩妥地開放服務市場,放寬對服務貿易領域市場準入的限制,為跨國企業來我國開展服務外包業務創造條件。二是制定鼓勵承接服務外包的專門政策措施,進行外包企業認定,仿照給予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政策,為外包企業提供低息信貸,減免企業開展離岸外包的所得稅和營業稅,對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進口設備可以免征關稅及進口環節增值稅。三是積極推進服務外包商務環境建設,外包模式的出現和迅速發展將不斷對現有的市場環境和商業法規提出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不斷研究新問題,采取新措施,建立服務外包的行業標準和信用體系,形成有利于外包市場發育的商務環境。
分子表示一國總出口中某部門所占的份額,其中X[,ij]表示j國i部門的出口,分母表示OECD總出口中該部門所占的份額,因此RCA表示了一國出口結構(分子)與OECD出口結構(分母)的比較。如果一國某一部門的RCA等于1,那么該部門在該國出口中所占的份額與OECD的平均水平相同;如果RCA大于1,則認為該國在該部門處于比較優勢;如果RCA小于1,則認為該國在該部門處于比較劣勢。
本文中的數據來自《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Yearbook》,產品分類按照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andardofInternationalTradeClassification,SITC)。
在式(1)基礎上進行推導,我們可以得出如下計算農產品RCA的公式:
附圖
其中RCA[,jt]表示第t年j國某部門的RCA,M[,it]表示第t年該部門i類產品世界出口額占該部門產品世界出口總額的份額,RCA[,ijt]表示第t年j國i類產品的RCA。
式(2)表明只要計算出各個年份世界各類農產品出口額占世界農產品出口總額的份額和中國各類農產品的RCA,就能計算出中國農產品在各個年份的RCA,因此選取16種二分位的SITC農產品進行RCA計算得出除煙草的RCA一度上升從而由比較劣勢變為比較優勢外,其它15種農產品的RCA均下降或保持平穩狀態。它們可分為5類:(1)雜項食品、含油籽仁及果實和紡織纖維等8種農產品的RCA呈下降趨勢。其中肉及其制品、咖啡、茶葉、可可及調味香料、飼料、雜項食品、紡織纖維5種農產品由具有比較優勢到失去比較優勢。(2)飲料、天然及合成橡膠、動物油脂和固定植物油脂4種農產品的RCA變化不大,且歷年均不具有比較優勢。(3)食糖及蜂蜜的RCA波動較大,具有比較劣勢的年份稍多于具有比較優勢的年份。(4)谷物及其制品的RCA波動較大,大致每過3、4年發生一次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的相互轉化。(5)乳品及蛋品的RCA逐年下降,且歷年均不具有比較優勢。
然后計算我國這16種農產品的世界出口額占世界農產品出口總額的份額,由于本文篇幅所限,所得結果沒有詳細列明。但是對出口份額的分析,我們看到:對各種農產品歷年的份額進行排序后,該順序一般比較穩定;份額在10%以上的農產品一般包括水果及蔬菜、谷物及其制品;有的年份也包括肉及其制品或咖啡、茶葉、可可及調味香料。其他的重要農產品包括乳品、蛋品、飲料和紡織纖維。它們的RCA變化對中國農產品總體的RCA變化有著重要的影響。
根據式(2)計算中國農產品RCA結果參見表1。
表1中國農產品顯示性比較優勢(RCA)時間序列(1978-1998年)
年份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
RCA2.05591.85971.70861.6211.56111.57591.056
年份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
RCA1.54461.58231.50551.46621.43461.29561.2162
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RCA1.09641.06330.99520.82960.84580.77780.7264
資料來源:根據UnitedNations:InternationalTradeStatisticsYearbook(1978-1998)相關數據計算所得。
可以看出中國農產品的RCA自1978年以來幾乎是逐年下降的,并且在1994年就失去了原來具有的比較優勢。具體劃分的話,中國農業在1978-1990年具有次強比較優勢;1991-1996年具有中等比較優勢;1996年以后只具有較弱比較優勢。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在1978-1991年期間,加權后的RCA(各種農產品的RCA乘上它們的份額)在0.1以上的農產品一般有6種;而在1992-1998年期間,加權后的RCA在0.1以上的農產品只有2種,最大的值來自水果及蔬菜,此外是谷物及其制品(在1995年和1996年是肉及其制品)。失去比較優勢的最重要的農產品是紡織纖維。
再選取47種三分位的SITC農產品,分別計算它們在1978、1988、1998年的RCA。得出:1978年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25種,占樣本總數的53.19%。1988年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21種,占樣本總數的44.68%。1998年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13種,占樣本總數的27.66%。其中有極強比較優勢(RCA>2.5)的農產品只有4種,占樣本總數的8.51%;有次強比較優勢(2.5<RCA<1.25)的農產品有7種,占樣本總數的14.89%;有中等比較優勢(RCA<0.8)的農產品有3種,占樣本總數的6.38%;有較弱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33種,占樣本總數的70.21%。這是因為1978-1988年期間,RCA下降的農產品有32種,RCA上升的農產品有15種。其中由具有比較優勢到失去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8種,由不具有比較優勢到獲得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4種。1988-1998年期間,RCA下降的農產品有32種,RCA上升的農產品有15種,這與前一期間相同。但這一期間由具有比較優勢到失去比較優勢的農產品有9種,由不具有比較優勢到獲得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只有1種。由此可以看出:中國農產品RCA的下降主要發生在1988-1998年期間。農產品比較優勢正逐步由少數產品所占有。
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發現中國農產品比較優勢變化的總體特征:
1.包括谷物及其制品在內的糧食產品已經基本失去比較優勢。糧食產品為土地密集型產品,中國人均占有土地資源率較低,不具備競爭的自然稟賦優勢。目前中國還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僅有大米、未粗磨玉米和小麥類混合粉及團狀物。
2.肉及其制品與活動物一直具有比較優勢。目前中國的生豬等畜產品多為農戶散養型,勞動力資源是比較優勢;相關產品的加工制品因國內消費偏好影響,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3.油類產品比較優勢變化明顯。其中固態固定植物油和含油籽仁及果實由比較優勢變為比較劣勢。
4.園藝類農產品仍然具有比較優勢。園藝類農產品主要包括各類水果、觀賞類樹木及蔬菜,多為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中國在此類產品上具有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除干果、鮮果及堅果失去比較優勢外,其它類別一直保持了比較優勢。
5.紡織纖維失去了比較優勢。主要原因是植物纖維和黃麻纖維由具有顯著比較優勢到失去比較優勢。棉花和蠶絲本來是中國具有比較優
勢的農產品,但由于1990年代以來國內需求的激增和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到1995年左右均失去了比較優勢。
二、入世對中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
入世對中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將獲得諸多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入世會使中國的農產品進口進一步增加,特別是小麥、玉米等糧食的進口數量將大幅度增加,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自1995年以來,中國糧食已經完全失去了價格優勢。其中小麥價格高出國際市場價格28%,玉米高出71.1%,大米高出17.8%。
2.美國對谷物的出口補貼,使中國糧食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下降,加上中國對美國西北部小麥進口禁令的解除,可以預計從美國進口的糧食將急劇增長。
一、我國有機食品貿易現狀
有機食品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如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FOAM)認證的食品。有機食品含有機食品原料(有機農產品)和有機加工食品兩個層次,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禽畜產品、水產品、奶制品、加工食品、調料等。
我國1990年通過向荷蘭出口浙江省臨安縣生產的紅茶和綠茶開始有機食品的出口,其出口額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態勢。從1995年的30萬美元,上升至2006年的3.5億美元,年出口增長率在50%以上。出口的主要種類有大豆、茶葉、蔬菜、雜糧等,出口的主要對象是美國、日本和歐盟國家。目前,國內主要有南京國環、中綠華夏、圓通認證、萬泰認證等27家認證機構,認證受到環保部、農業部、認監委的多方管理。2007年新認證有機食品企業285家,產品1,113個,分別比2006年增加35%和9.2%,有機食品企業總數達到692家,產品總數達到3,010個,分別增長33.1%和32.1%。
目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在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長,預計2010年將達到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我國有機產品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國的蔬菜、有機稻米、雜糧、茶葉等農副產品和核桃油、山茶油、蜂蜜等加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供不應求。2006年我國有機食品出口額3.5億美元,僅占國際有機市場份額的0.7%。據統計,我國有機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場份額還不到0.1%,遠遠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而在有些發達國家,其市場份額已達到5%~10%。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15年,我國的有機食品占國內食品市場的比例有望達到1.0%~1.5%,出口的有機食品占全球有機食品國際貿易的份額則有望達到3.0%,甚至更高。
二、我國有機食品貿易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有機食品發展正處于向社會化、市場化、國際化全面推進階段,市場環境越來越好,市場覆蓋面也越來越大,而且有機食品在質量標準和品牌影響力上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具備了擴大出口的技術條件。因此,我國有機食品有著巨大的國際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但是,由于我國發展有機食品事業只有十多年的歷程,經驗、技術等各方面都還存在許多不足,使得有機食品出口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有機食品貿易面臨國外“綠色壁壘”的威脅。目前,我國的主要出口貿易伙伴如日本、美國、德國、韓國、新加坡、英國等,大多數是世界貿易組織“貿易與環境委員會成員”,也是綠色貿易保護主義最為盛行的地區。他們憑借其經濟和技術條件的壟斷優勢,以保護資源和環境為由,先后制定了嚴格的環境標準,并通過WTO將貿易與環保緊密掛鉤,以抵消由于勞動力價格、運輸和原材料價格等其他國際貿易競爭因素給本國產品帶來的不利影響。由于我國出口產品很難在短期內達到發達國家的環境質量標準,這將使我國的外貿出口市場面臨縮小的可能。由于達不到進口國技術條件和安全性指標的要求,在有機食品中,只有約占10%的AA級綠色食品才能達到國外的有機食品標準,才與國際標準相接軌;其余90%的A級綠色食品,難以被國外市場廣泛接受,使我國近幾年來有大量有機食品(主要是A級綠色食品)出口受阻。
(二)有機貿易出口企業治理機制不規范。我國有機貿易出口企業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有機品牌經營的理念和能力較弱,呈現出了“小規模、大群體,小生產、大市場”的格局。在出口貿易中,許多企業缺少技術力量的支撐,大部分企業采取的是“以量取勝”、“靠出口數量擴張為主”的低價戰略;而我國有機食品本來具有比較優勢,但出口企業大多缺乏對國際綠色食品市場的深度調研和總體把握,相互之間盲目競爭,自相壓價,客觀上存在傾銷傾向,給我國有機食品出口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有機食品出口的產品結構不合理且缺乏創新品種。目前,有機食品產品、銷售額都有大幅上升,但是相對于農產品和食品總量來說,有機食品發展的規模、生產總量和開發面積都比較小,只占全國大宗農產品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的2%左右。而且有機食品的產品結構不盡合理,主要表現在品種單一,粗加工產品多、精深加工產品少,同類產品品牌繁雜、著名品牌少等,無法滿足人們對食品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對我國綠色食品產品出口多樣化形成了障礙。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的新品種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大多數企業出口產品中傳統產品多、創新產品少,深加工能力不足,不能滿足國際市場消費多樣化的需要。
(四)有機食品認證標準體系不完善,且現行出口體制不順。我國目前的認證體制存在認證過程復雜、技術落后、對認證企業和生產企業監督不力以及認證誠信問題。這些問題使得我國的認證標準至今仍未得到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的認可,難以與國際接軌,使得有機食品出口渠道不暢。同時,我國對外開放政策使得出口體系仍不能適應開放的市場經濟的要求,造成生產與貿易相分離,這也使得綠色食品出口難度增加。
三、對我國有機食品出口的建議
隨著國際市場對有機食品需求量的加大、我國政府及消費者對環境保護和食品質量安全意識的提高,以及我國生態農業和生態建設的良好基礎,我國的有機食品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隨著我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有機食品產業的競爭將成為農產品競爭的焦點。
第一,破除綠色貿易壁壘,擴大有機食品出口貿易。一方面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對綠色貿易壁壘信息的收集和對我國主要貿易伙伴的有機食品法規、標準、認證體系的研究,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另一方面企業應轉變觀念,通過實行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綠色營銷,從而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第二,加大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力度,調整有機食品產品結構。加強有機食品的基礎研究,對有機食品的生產技術、加工技術進行攻關,開發新的符合國際標準的有機食品。在開發AA級綠色食品的同時,推進A級綠色食品與國際有機食品接軌;同時,政府應加大技術的推廣,提高有機食品產業化標準。
第三,規范出口企業管理,實施有機品牌戰略。加大政府對有機食品產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擴大有機食品企業規模,提高我國有機食品國際競爭力。同時,有機食品企業應積極采取措施,有意識地擴大和宣傳產品商標,以進一步提高我國綠色食品標志的國際知名度,為我國綠色食品進入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第四,堅持和完善有機食品認證標準體系建設,加快有機食品國際認證步伐。我國要參照國際標準和法規,加快健全我國有機食品管理的辦法和法規體系,對外與外國政府的有機食品相關法規對接互認,對內規范有機食品的生產和質量控制。由于只有通過進口國標準的認證才可以出口其他國家,所以我國標準應該保持與國外標準一致性,從而提高企業認證的效率,提高綠色食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市場推介、品牌整體形象宣傳等,使我國綠色產品標準和認證準則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為綠色食品的國際化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主要參考文獻:
一、宏觀角度分析技術擴散對我國貿易競爭優勢影響
(一)國際技術擴散有利于改善貿易條件
指出貿易條件是指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之間的比率。同種產品在質量相同的情況下,價格越低其比較優勢就越大;反之,其比較優勢就越小。決定產品價格的因素很多,而產品的生產成本是其最基本的因素。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低,其產品的價格才能相應制定的越低,產品的比較優勢也越大。而技術擴散則是企業提高勞動效率,實現規模生產,降低生產成本的根本途徑。因此,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逐步增加對出口產品的技術投入,是改善貿易條件,促使一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必要條件。
(二)國際技術擴散促使國際貿易規模的擴大和商品結構的優化
在國際貿易中,產品按加工程度的高低可分為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一般而言,加工程度與技術含量成正比,要提升產品結構就必須依靠國際技術擴散。通過國際技術擴散的積極效應可以增加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從而增加出口需求。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技術含量多的制成品的需求相對擴大,而對初級產品的需求相對縮小免費論文,因而國際技術擴散有助擴大貿易規模、改善貿易結構。通過有關國際貿易結構的數據可知,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我國進出口貿易產品結構均有所改善,特別是技術含量高的工業制成品的出口穩步增長。隨著我國外貿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和參與國際分工與貿易程度的加深,原先被計劃經濟時期所扭曲的貿易產品結構逐漸得到糾正,并向符合充分發揮要素稟賦比較優勢的方向發展。而且,隨經濟發展以及資本尤其是技術要素的積累,中國貿易產品結構特別是出口產品結構也隨之得到調整和改善。
(三)國際技術擴散有利于提高國際貿易經濟效益
國際技術擴散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利潤空間。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往往具有單位產品資源消耗低、技術附加值高等特點,因而在生產成本方面有比較優勢。技術水平還影響著商品的價格和需求:技術水平越高,產品單價越高,需求彈性也越高。因此,高技術含量的產品需求收入彈性一般較大,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高技術含量產品的需求會隨之增加,高技術含量產品往往還具有規模效益特征,以規模生產滿足不斷擴大的需求,使成本不斷下降。因此,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獲取利潤的空間大,經濟效益高。
(四)國際技術擴散提高一國產品國際競爭力
一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主要由它與貿易伙伴間的相對價格和產品優勢等因素決定,前者是由該國的要素稟賦及其使用效率所導致的出口產品價格低于其貿易對手所形成的競爭優勢,后者則是指一國出口產品能夠比其對手的相關產品更好的滿足消費者需求所形成的優勢,而決定一國出口競爭能力的相對價格和產品優勢都在不同程度上與技術擴散相聯系。在國際貿易中,無論是產品因新穎獨特、質量優良與技術含量高所引起的垂直差異,還是產品因品牌不同所引起的水平差異,都必須憑借技術擴散才能實現。
(五)國際技術擴散提高產業競爭力
產業結構表現為一定的生產技術結構,生產技術結構的進步與變動都能夠引起產業結構的相應變動,一旦技術發生變革,產業結構將會發生與之相適應的改變。因此,技術擴散對產業結構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而奠定了對外貿易競爭優勢的堅實基礎。
技術擴散能夠刺激需求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變化。國際技術擴散帶來的技術進步會大大降低產品成本,擴大市場范圍和市場容量,使得需求結構隨之會發生改變,最終促進產業結構的變化。例如免費論文,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在國際的擴散,特別是半導體材料和集成電路技術發展,快速地降低了電視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數碼照相機、數碼攝像機、電子計算機等家用電子類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價格,使得這些原來被視為少數人才能消費得起的高檔奢侈品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與此同時,也促進了相關產業的迅速崛起。
同時,技術進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產業結構的變化。技術擴散會不斷一國的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減少生產領域對勞動力的求,促使勞動力朝著其他產業部門移動(如從農業一加工業一服務業)。另一方面,產業對其他部門具有前向應、后向效應和旁側效應等“擴散效應”,并能通過這種“擴散效應”帶動各產業的發展,從而引起產業結構的變化。
(二)微觀角度分析國際技術擴散對我國貿易競爭優勢影響
就產品角度而言,通過國際技術擴散帶來的技術進步不僅可以改進和提高原有產品的性能、結構和質量,加速品的更新換代從而創造出全新產品,而且能夠有雄厚的實力創造名牌產品并確立和保持名牌品地位,使產品更具成本優勢與別具一格優勢。由此可見,國際技術擴散會對一國產品國際競爭力產生比較深遠的影響。
(一)技術擴散提升貿易產品競爭力
國際技術擴散是改進和更新原產品、設計和生產新產品,提升貿易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國際技術擴散可以使企業接觸先進的產品和最新的技術,從而帶動本企業的技術創新,使產品更有競爭力。通過國際技術擴散的途徑獲得技術進步建立產品差異型競爭優勢,使產品更具差異性。使企業向市場提供的產品或銷售產品過程中的條件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較,具有可以區別的特點。通過技術擴散獲得的先進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融入產品之中,不僅可以加大本企業產品與其他企業產品之間的差異性,使得產品擁有差異型競爭優。
(二)國際技術擴散可使貿易產品獲得低成本競爭優勢
當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競爭時,它比競爭者更能有效率地設計、生產和營銷產品,即若產品銷售價格相差不多時,成本越低也就表示利潤越高;而企業采取差異型競爭的目的則在于提供客戶獨特而優異的價值,經由產品的質量、專業功能或售后服務等方面表現出來。“低成本競爭優勢”主要依靠技術進步方式才能獲得。由于技術進步和創新是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營活動效率,實現規模生產,節約材料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的根本途徑,所以,生產廠商在生產經營和管理過程中,利用國際技術擴散越多,所采用的技術越先進免費論文,其產品就越具有低成本競爭優勢。
(三)國際技術擴散可以使貿易產品獲得品牌競爭優勢
國際技術擴散可以使貿易產品獲得外貿競爭力的物質基礎——品牌競爭優勢。在利用國際技術擴散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學習先進的品牌理念。作為產品注冊商標的品牌是一種產品的區分標志,可以將同類產品別開來,同時也是產品質量識別的重要媒介。品牌的知名度越高,其產品的質就越值得消費者信賴。在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產品質量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通過品牌了解和獲取產品質量的作用就更加明顯。品牌特別是著名品牌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特殊偏好,也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手段。擁有品牌競爭優勢的產品,就能夠占有和保持更大的市場份額,并獲得強大貿易優勢。
(四)國際技術擴散可以提升企業對外貿易競爭優勢
在國際貿易競爭中,體現對外貿易競爭力的主體是是企業。一國對外貿易競爭力的強弱最終要由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的競爭力加以體現。企業競爭力的大小不僅在于能否有效利用己有的生產要素,更為重要的是能否通過技術進步和創新來提升生產要素的質量。
一、2007-2008年我國輸入型通貨膨脹概況
2007年開始,中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就在一直高位運行,從年初的2.2%上升到當年12月份的6.5%,然后又上升到2008年2月的8.7%;隨后CPI一路下滑,降到7月6.3%,最后12月降到1.2%[2],形成一個從上升、高峰、再到下降、消失的完整過程。
而同一時期,世界上石油、糧食、鐵礦石等大宗初級產品價格在飄升。2008年7月,世界石油價格暴漲至創紀錄的歷史高點147美元。糧食、鐵礦石等其它我國大宗進口資源的價格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而我國又是這些資源性商品的進口大國,石油、鐵礦石一半以上需要進口,糧食中的大豆更是90%依賴進口,通過國際貿易使通貨膨脹傳入我國,并對國民經濟造成傷害。
二、我國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傳導路徑分析
關于輸入型通貨膨脹的概念,學術界至今尚無定論。一般是指:在開放經濟中,國際市場價格上漲和國際資本流入規模過大,導致進口商品成本上升和國內貨幣供給被迫增加,進而引發國內市場價格普遍、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本文主要分析由于國際大宗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導致我國出現的輸入型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上漲,首先推動我國原材料、材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的上漲,然后引起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即工的上漲國際貿易論文,最后再傳導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從而引起物價的全面上漲。2007年初級品進口中,非食用原料和燃料等生產原料比重占91.67%,這些產品進口價格變化必然改變國內廠商的生產要素價格和生產成本,表現為國內工業品出廠價格的變化,并最終間接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水平。
以石油為例,由于石油是基礎能源產品,是工業交通的血液,被譽為“黑色黃金”。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導致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又引起國內交通運輸、用油工業品以及居民燃氣價格的上漲;有機化工產品價格的上漲則與國際原油價格同步,隨著有機化工產品價格的上漲,其下游的塑料、橡膠和化纖等工業中間品的價格也進一步上升,并由此一步一步向下傳導,最終引起整個社會價格總水平的上升論文開題報告范例。
三、國際大宗初級產品價格上漲的原因分析
世界上石油、糧食、鐵礦石等大宗初級產品除了受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等因素限制外,由于其以美元計價,在世界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以及受次貸危機影響金融資產接連發生危機的背景下,世界大宗商品被賦予了金融投機以及資產儲備功能,從而導致這些商品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的態勢。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后,放任美元貶值,通過貿易逆差向全球輸出大量美元,成為全球貨幣的“供鈔機”,造成世界范圍內貨幣供應過多、流動性過剩,國際市場石油、原材料、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形成全球性通貨膨脹。衡量美元強弱的指標美元指數在此期間發生了巨大波動,美元指數的上升說明美元升值,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下跌,反之則貶值,商品價格上漲。美元指數由2006年9月1日的85.67一直下跌至2008年3月7日創73.11歷史低位,在此期間,國際大宗初級產品價格急劇上漲[3]。
四、對策分析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此輪輸入型通貨膨脹,與美國的國內經濟問題及其“以鄰為壑”的匯率政策是分不開的。這些政策給全球帶來巨大災難,但各國也沒能牽制美國,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實施了新一輪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向世界輸入大量的美元,助推國際大宗初級產品的價格屢創歷史新高。據報道國際貿易論文,為刺激經濟進一步復蘇,美聯儲計劃在近期推出第二輪定量寬松政策,將造成美元進一步貶值。
[1]王之泰:《現代物流學》,中國物資出版社,1995。
[2]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2009。
[3]劉君德.中國轉型期“行政區經濟”現象透視[J].經濟地理,2006(6):897-901.
[4]MarkPagell.Understandingthefactorsthatenableandinhibittheintegrationofoperations,purchasingandlogistics[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4,12(5):459-487
[5]海峰、張麗立、安進:“怎樣認識區域物流”,《中國物流與采購》,2003。
[6]徐青青,繆立新.區域物流協同內涵及模式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1):94-97.
[7]劉南,李燕.現代物流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7(1):151-154.
[8]周凌云,穆東,李佳成.區域物流系統多主體協同內涵與機制[J].綜合運輸,2010(3):43-45
[9]理勇,王韻,徐廣印.區域物流規劃的綜合評價研究[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02)
[10]楊道田.新區域主義視野下的中國區域治理問題與反思[J].當代財政,2010(3):89-94.
國際物流論文參考文獻:
[1]郭洪.品牌營銷學[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
[2][美]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亞洲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3]希揚企業戰略聯盟[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4]施李華物流戰略[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
[5]王偉物流企業戰略與模式[M].中國物資出版社,2004.
國際物流論文參考文獻:
[1]陳晶瑩,鄧旭.《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釋解與應用[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0.p119.
[2]郭靜.FOB出口合同賣方的風險與防范[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3.51-54.
[3]張鳴飛.出口貿易中應用FOB術語的風險及防范[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9.3.41-44.
[4]王佳.出口合同中FOB條款下的風險分析及對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16-21.
[5]王珩,侯錦昌.FOB合同下賣方出口風險及防范[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7.2.22-25.
[6]盧大釗.FOB條件下的風險規避問題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8.8.2-9.
[7]劉宇.出口貿易中使用FOB貿易術語的風險及其防范[J].商場現代化,2007.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