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1: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暖通設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實際的暖通設計過程中,應該遵守綠色環保的原則。一方面,選擇材料的環保性。在進行暖通工程的建設中,如果對材料選擇不當,就會造成暖通系統無法正常運行、資源嚴重浪費以及環境受到污染等不良現象出現。所以,暖通材料的設計應該就地取材,對可再生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選擇質優環保的保溫材料;另一方面,利于回收以及資源的再利用。暖通空調的設計與綠色建筑的再利用聯系緊密,因此,對于暖通空調的設計需要應用獨立的系統結構,其大多數的零件能夠進行拆卸與更換。
1.2節約能源原則
對于綠色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最大程度的降低各種能源的消耗。所以,在進行暖通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對制冷系統、通風系統以及采暖系統等能源問題進行充分的考慮,注重建筑工程內外部環境的協調性,最大程度的對高性能以及可再生材料進行使用,進而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建筑企業的環境污染以及能源浪費。
1.3循環利用原則
實現節能環保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對資源以及材料進行循環利用,循環利用不是指運材料的重復性使用,二是把暖通空調系統中的材料以及設備進行統一的回收,使其送到加工工廠,進行熔爐重鑄,變廢為寶,進而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從而實現產品、廢品、原材料的良性循環利用。
2暖通設計中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分析
2.1綠色建筑中的蓄冷技術
在暖通設計中采用蓄冷技術,就是指在用電低峰時,運用能源進行制冷,并對其進行儲蓄,在需要冷量時對其進行釋放。其蓄冷技術的優勢體現在能夠避免用電高峰,降低能源的占用率,實現環保節電的目的。對冰蓄冷系統進行優化不但能夠降低用電量,提高其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夠減少能耗,實現節能以及低溫送風。其主要的技術應用方式為:一是,在用電低谷的夜晚對冷量進行蓄積,并在白天的用電高峰期對積蓄的冷量進行釋放,用于供冷,進而降低電費的支出;二是,一般而言,在相同的條件下,冰的蓄冷量要遠遠高于水的蓄冷量,因此,設計人員應該把暖通的蓄冷池設計為較小的容量,其在熱容量損失小的情況下,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的消耗;三是,當暖通空調中冷水的溫度達到3%左右時,應該使用低溫送風,降低風機動力與風量,進而起到節能的效果,此外,在夜間制冷劑基本處于滿負荷的狀態,其設備的利用率與工作效率較高,能夠達到冰蓄冷系統優化的良好效果。
2.2設計結構與材料的優化
實現暖通設計的節能環保,最重要的就是對其結構的設計進行優化。近年來,暖通的設計主要依靠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設備來滿足用電客戶的需求,然而其成本造價較高,同時也帶來一定的空氣污染、環境污染以及噪音污染。因此,相關的設計人員應該在設計結構的內部對其進行優化。比如:對室內的生態環境進行改善,我們可以利用綠色建筑技術對建筑物結構與材料進行改進,針對建筑物窗戶的選擇,為了能夠使其吸收更多的太陽能以及具備良好的照明效果,就應該選擇材質特殊的玻璃,在寒冷的冬季應該向其中充入雙層惰性氣體,提高光源的通過率,進而形成良好的溫室效應。
2.3對自然通風的有效利用
建筑物的自然通風對室內的空氣質量以及溫度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在對建筑內部進行通風設計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對自然風進行充分的利用。在使用暖通設備之前,主要是一來自然風對建筑物的內部進行換氣,進而達到高效、環保、節能的目的。由此可見,建筑物應該具備有利于通風的格局與朝向,為了促使風更好的進入室內,應該對氣流的阻力進行減小,對建筑的剖面、平面等細節進行充分的考慮。例如:相關人員在進行設計過程中,應該把門窗設計在同一條直線上,要具備大的開口面積,與此同時,針對風速以及風向的不穩定性,并該對百葉窗戶進行合理的安裝與調節,進而達到良好的通風效果。此外,還應該在建筑物內部進行樓梯間以及中廳的多種豎向設置,降低室內的溫度,促進建筑物內部空氣的流通率,進而避免開啟換氣設備,降低的能耗。
2.4太陽輻射暖通節能技術
作為一種理想型的清潔能源,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最為綠色環保的能源。在進行暖通設計過程中,通過對太陽的光熱以及光電的等技術的應用使其太陽能轉換為熱能,把熱水箱以及響應的加熱設備組成集熱器,把地板采暖與溫度控制器構建成循環控制系統,進而實現對室內氣溫進行季節調節的良好效果。如此一來,通過太陽能節約的資源與能源所蘊含的經濟效益可觀,通過太陽能節能技術的應用,實現了生產成本降低以及資源的節約,進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環境的污染,實現了暖通設計的綠色環保目的。
關鍵詞:空氣狀態、通風量、防結露措施、氣流組織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星級賓館、一些小區或體育健身中心,往往配建室內游泳池。為此,小型室內游泳池空調設計,也就越來越普遍。室內游泳池由于其高濕,因此需重點解決其結露和悶熱的問題,本文就本人所做的某學校室內游泳館工程,談對游泳池設計的幾點體會。
一:工程概況
該游泳館總建筑面積為4000㎡,它包括一個50×25m的標準游泳池及一座600人的看臺及一些輔助用房。它主要是為滿足校內學生教學訓練的要求,同時又能舉辦小型的體育比賽。
二:室內空氣參數的確定
為保證人員在出水后和入水前的舒適性,按國際游泳池設計標準規定,池廳空氣溫度應高于池水溫度1~2℃,相對濕度一般為50~70%,但不超過75%,風速控制在0.2m/s左右。同時,為防止冬季圍護結構結露,國際游泳池設計標準規定池廳內空氣含濕量不大于14g/kg。本工程池水溫度設定為26℃,因此室內空氣溫度取27℃。由于空氣濕度對人們的舒適感也有密切的關系。相對濕度低,空氣干燥同時空氣中水蒸汽分壓力低,會使剛出水面的潤濕皮膚表面水份蒸發加速,從人體帶走蒸發潛熱,容易使人產生寒冷的感覺。同時水份蒸發多,室內空氣含濕量增加,使消除室內余濕所需的通風量增加,則相應增加冬季加熱送入室內新風的負荷。若相對濕度過高,則室內空氣含濕量過大,會使空氣露點提高,使圍護結構內表面產生結露現象,綜合以上利弊分析,本工程采用60%,此時室內空氣的含濕量為13.3g/kg,露點溫度為18℃。由于觀眾區同池區同處一個大空間,在確定空氣參數時,在滿足運動員舒適感的前提下,也要兼顧觀眾的舒適感,若冬季觀眾區溫度取27℃的話,則明顯太熱了,因此觀眾區溫度根據舒適性空調要求取22℃。
三:通風量的計算
室內游泳池中,由于水池表面不斷蒸發水份,防止潮濕問題便顯得非常重要,同時大多數游泳池池水采用氯消毒方法,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通風措施,把室內的蒸發水份排走。室內通風量的計算方法如下:
1:首先計算室內散濕量,室內散濕量包括敞露水面散濕量和人體散濕量兩部分。
敞露水面散濕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F--蒸發面積,M2
Pq.b--相應于水表面溫度下的水蒸汽分壓力,
PaPb--室內空氣的水蒸汽分壓力,Pa
B--標準大氣壓力,101325Pa
B''''--當地大氣壓力,Pa
β--蒸發系數,Kg/㎡.h.Paβ=(α+0.00013v)
α--不同水溫下的擴散系Kg/㎡.h.Pa
v--蒸發表面空氣流速,m/s
人體散濕量計算公式為G=ngφ
式中n--人數,個
g--單個成年男子在不同狀態下的散濕量,g/h
φ--不同性質場所的集群系數
根據計算,游泳館池面蒸發量為370Kg/h,人體散濕量為78.2Kg,總計散濕量為448.2Kg/h。
2:接下來計算通風量。通風量的計算公式為L=G*1000/(dn-dw),即將室內散濕量除以室內外空氣含濕量差。經計算,本工程排風量為48800m3/h,同時為保證游泳池廳為負壓,取排風量要大于送入室內新風量。
四:池廳內的通風空調系統設計
由于觀眾區和池廳采用不同的空氣溫濕度參數,因此池廳區和觀眾區采用兩套空調通風系統。
1:觀眾區設立兩套組合式空調機組,每臺機組送風量為15000m3/h,氣流方式為觀眾區上部用旋流風口送風,座位底下回風,同時觀眾區設立獨立的排風系統,以排除觀眾區的污濁空氣。因觀眾區采用空調,而池廳區夏季僅設機械通風,為防止觀眾區空氣自然下降到池區,在氣流組織計算時,應力求時氣流的射程只達到第一排觀眾席。
2:池廳內空調設計原則是夏季以機械通風為主,輔以對送入室內的新風進行降溫、去濕處理。冬季采用熱風采暖和池廳四周設立式暗裝風機盤管相結合的空調方式。池廳頂上的網架內設置四臺離心排風風機箱排風,同時設置四臺新風機組對送入室內的新風作處理,新風經過旋流送風口送至人員活動區域。在池廳四周設置32臺立式暗裝風機盤管來承擔游泳池圍護結構負荷及人員負荷。經計算,該游泳館冬季空調熱負荷863Kw,熱源采用學校內鍋爐房的蒸氣,通過游泳館內的熱交換機房交換成為60~50℃的熱水。同時為了提高室內運動員冬季足部的舒適感,在池廳四周的地面上設置地板采暖系統,即在地板內埋設PPR管材,冬季時通循環熱水以提高地面溫度。此部分后來由于建設單位資金原因沒有采用。
五:池廳圍護結構防結露措施
由于游泳館池廳內溫度高,相對濕度大,水蒸汽分壓力高,露點溫度高,所以室內很容易發生表面結露。表面結露會造成使用者的不舒適及室內環境污染,同時可能導致圍護結構的腐蝕,導致墻體保溫層的破壞,影響保溫效果。因此游泳館的建筑熱工處理是游泳館建筑設計的重中之重。暖通設計人員要和建筑設計人員密切配合,詳細計算,選定合適的建筑圍護結構材料。
為了防止圍護結構內表面結露,要求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不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一般希望高1~2℃),則圍護結構所允許的最大傳熱系數,可按下面公式計算
式中U--圍護結構所允許的最大傳熱系數,w/㎡.℃
tn--池廳內空氣溫度,℃
tw--室外空氣溫度,℃
τn--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
αn--圍護結構內表面傳熱系數,w/㎡.℃
根據以上公式把相應數據代入得,本工程護結構的最大傳熱系數為2.52w/㎡.℃,而本工程圍護結構構造如下:
屋頂--彩鋼板內夾6cm離心玻璃棉保溫層K=0.90w/㎡.℃
外墻--20mm厚空氣磚墻加保溫層K=1.19w/㎡.℃
內墻--200mm厚空心磚墻K=1.97w/㎡.℃
幕墻--雙層8mm中空玻璃K=2.87w/㎡.℃
雙層金屬窗K=3.00w/㎡.℃
由此可見,玻璃幕墻及玻璃窗的傳熱系數不能滿足最大傳熱系數的要求,而該建筑為保證立面效果,在東西兩個立面均采用高達8m的落地玻璃幕墻,為防止玻璃窗內表面結露,本工程沿圍護結構四周設一排立式明裝風機盤管沿玻璃向上送熱風,以提高玻璃窗內表面溫度。同時,該建筑屋頂采用鋼網架結構,為防止吊頂內網架上結露,本工程在吊頂內設置2臺熱風機組向吊頂內送熱風,以提高吊頂內的溫度。
以上只是對室內游泳池暖通設計的幾點理論上的體會,實際效果有待工程完工后實際使用情況的驗證。
2暖通工程系統設計問題
2.1循環水泵選用問題
暖通工程系統設計包括循環水泵類型的選用、暖通安裝標準規范設計以及暖通空調通風設計,循環水泵類型的選用直接影響著凈水壓力和水利平衡。通常我國在選用循環水泵容量都比實際所需的水容量偏大,造成暖通工程投資和運行費用偏大的現象。其中主要因素有:計冷負荷偏大,選用循環水泵的容量越大,運載程序所輸出的冷循環氣流便越大,根據當前建筑所用的冷負荷實際效應值為200,但當選用較大容量循環水泵時,計冷負荷便會超出原有實際所需的40%以上,產出的計冷負荷值為280以上,造成多余計冷負荷的浪費;系統循環阻力計算數值偏大,主要是因為循環水泵在工作狀態下,始終處于水循環系統交替狀態,若不能選用正確功率的循環水泵,便會使循環系統阻力運行負荷加大。例如:若暖通工程中采用500W適宜功率的循環水泵時,系統阻力系數便會停留在0.3-0.45之間。若采用較小或較大功率的水循環泵時,水循環系統阻力系數便會增加到0.7-0.8之間。
2.2暖通安裝標準規范問題
暖通安裝標準規范也是暖通工程系統設計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采暖通風設計和空氣調節設計。采暖通風設計主要根據樓宇的建筑面積和布局規劃進行合理性的設計,若建筑群體面積較大,不適應采用打墻洞的方式來進行室內空氣的交換,而是采用安裝大額定功率的暖通 空調,壓縮機內的空氣轉化裝置便會在有效的時間內進行室內外空氣的轉化,以此達到實際需求。暖通安裝標準規范中明確指出要在熱力入口中的總管上設置溫度計以及氣壓表,以便于在出現故障時采取及時措施。在原有暖通安裝工程中并沒有裝設氣壓表和溫度計,造成暖通空調運行系統不穩定,產生的熱量較高,以此帶動氣壓值的升高。
2.3暖通空調通風問題
暖通空調制冷條目中對賓館和辦公樓的冷負荷進行了指標劃分,其中辦公樓的冷負荷指標數值在100-170W/㎡之間,商場類的冷負荷指標數值在220-2600W/㎡之間。但在實際暖通空調通風系統中采用的裝機容量都偏大,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其中之一便是由于暖通安裝人員在進行施工時,將安全系數指標考慮在其范圍內,造成實際暖通空調單位面積內的裝機容量比額定裝機容量的數值偏大。另一因素便是部分設計人員在設計暖通時,將負荷指標效率也列入到實際規范需求中,原有暖通工程沒有將負荷指標列入,產生的運行功率與額定功率相差不多,但由于設計人員多方面的涉及,造成后期暖通空調在通風問題上加大了負荷指標效率。
3建筑工程采暖通風設計應用
建筑工程采暖通風設計采用的應用項目有:電熱供暖和空調供暖,電熱供暖針對的樓群建筑面積較大的用戶群體或較為集中的用戶群體。假設針對局部供暖、環保供暖以及熱源較為集中的區域進行電熱供暖,電熱供暖還要考慮當地的經濟以及文化水平,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采用有利措施。暖通空調采暖通風設計也逐步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某建工大樓采用暖通空調系統進行采暖通風,在設計應用時既要考慮建工大樓的建筑面積、通風量已經換氣次數,其中建工大樓一層為報告廳、二層為工作區、三四層為實驗區和物流區、針對這種建筑布局,暖通空調在設計時采用了通風設計格局,使每個樓層的空氣熱值和濕度均能達到實際參數指標。
首先是一次水的相關注意事項。從鍋爐房中流出的水稱之為一次水。當一次水從鍋爐房中流出的時候,水溫要保證達到115℃,同時保證回水溫度要達到80℃。一次水的管網選擇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樹狀形式,第二種是環狀形式。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約能耗,一次水的管網最好選用環狀形式。其次是二次水的相關注意事項[2]。從換熱區域中流出來的水稱之為二次水。二次水要保證回水溫度達到95℃。換熱設備實際的供熱面積要控制在100000㎡以下,否則輸送到用戶手中的水溫便無法保持均勻。二次水的管網跟一次水的管網一樣,也最好選用環狀形式。再次是一次水、二次水管網敷設時的注意事項。二次水的管網最好選用直埋敷設方式。而一次水的管網與二次水的管網不同,它的管徑不僅更大并且面臨的地下水位也往往偏低,所以一次水的管網最好選用地溝敷設這種方式。另外,管網管道所具備的保溫性能與其保溫材料密切相關。所以,管道外部往往需要添加一層保溫殼來實現保溫的功能。保溫管殼的材料一般有以下幾種:一是礦棉巖棉;二是玻璃棉;三是聚氨酯。最后是供暖效果的注意事項。事實證明:居民在運用供暖系統的時候最不滿意的就是水溫不均勻情況的發生。所以為了保障供暖效果處于最佳狀態,如何改善水溫不均的情況就成了重要的注意事項。設計中通常需要在散熱器的支管、干管處分別設置恒溫閥。為了避免個別用戶肆意調節恒溫閥的溫度,小區最好選用無法調整溫度的恒溫閥。當前,市面上的恒溫閥有進口與國產兩種,進口恒溫閥的性能更好但價格更貴,國產恒溫閥的效果不如進口恒溫閥但價格實惠,所以小區可根據自身經濟情況來選擇。楊碩北京博大開拓熱力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1.2智能供暖設計的注意事項
智能化供暖是在計算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誕生的,這種系統的先進與穩定使之成為了當今供暖系統的主流趨勢。在實際設計智能供暖設備系統的時候,一定要保障這套系統有三種基本的功能設備,這三種功能設備具體如下:一是上位機監控設備系統;二是下位機監控設備系統;三是系統。上位機監控設備系統的現實作用是:把每個監控點所具備的熱量需求、流量及溫度信息迅速而準確地收集起來,并及時而準確地處理這些信息,從而形成準確的指令。下位機監控設備系統直接受到上位機監控設備系統的控制,它根據上位機監控設備系統發出來的指令命令,對鍋爐流量及鍋爐溫度加以控制,讓其充分滿足小區每位居民的現實需求。系統由以下幾部分共同組成:一是燃燒器;二是鍋爐本體;三是泵;四是各種閥門。
1.3水平雙管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現實中,供暖系統通常會選用雙立管并聯的形式,這種形式特別容易引發垂直失調的相關問題。所以,為了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小區選用了水平雙管這種設計方式。這種設計方式的本質是:讓小區每家每戶都擁有一個單獨的系統,這種設計不僅讓熱量表安裝變得更加方便,還讓散熱器能實現個體化的調節。這樣,每家每戶的居民都可根據自身需求來調節散熱器,既能節省一定的能耗,又不至于影響到其它居民用戶的供暖情況。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系統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三通調節閥,同時三通調節閥的數量要跟散熱器組數配對。
1.4熱負荷計算、散熱器布置及變流問題的注意事項
根據以往的經驗,熱負荷計算也是供暖設計中應當特別注意的一個問題。以往,小區通常會盡量提高熱負荷值,為的是避免供暖不熱情況的發生。但是,熱負荷值的大力提升使得散熱器的實際安裝面積太大,小區內經常會出現水溫不均的情況。所以,熱負荷值應當根據現實情況來合理取值。小區在布置散熱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為散熱器選擇合適的位置。否則,一旦散熱器的位置安裝得不夠合理,那么水平管線毫無疑問會增加,管線明裝便會占用一定的空間。這樣,室內裝修將受到一些影響,家具布置將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陽臺設置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小區內供暖通常都是采用分戶計量的方式,所以小區熱負荷會頻繁變化,這就是變流量所產生的問題。為了克服變流量問題,供熱系統必須具備跟蹤熱負荷不停變化并自動調整實際供熱量的作用。為了讓供熱系統具備這樣的功能,小區需要在換熱站中設置一套裝置,這套裝置的根本目的是控制壓差的大小,讓供熱系統實現跟蹤和調整的功能。
一般來說,樓層越高,建筑的占地面積就會越大,否則安全性就會大大降低。特別是一些摩天大樓的設計,往往看起來就好比一座大山,但是無論是低層建筑還是高層建筑,建筑的采暖、采光、和通風情況都必須達到基本的要求,否則高層建筑本身就會事與愿違,變得沒有必要。高層建筑的采暖不能完全依賴天然的太陽光的熱量,由于高層建筑面積較大,其建筑的內部往往不可能直接受到太陽光的熱量影響,所以其熱量的來源就需要高層建筑的暖通設備來提供。而暖通設備的核心就是不斷地向高層建筑內部注入暖風,因此通風條件是暖風是否可以有效的傳送的關鍵。同時通風也是保證高層建筑內部環境清潔的核心,當暖通系統將干凈清潔暖風空氣注入到高層建筑的每一寸空間時候,同時也是去除掉高層建筑中國污濁空氣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可以保證高層建筑內的氣溫適宜人體居住,也是保證人的身體健康的關鍵。
1.2暖通空調系統的主要類型
高層建筑的暖通空調系統的類型根據高層建筑設計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全水系統,第二種是全空氣系統,第三種是空氣-水的綜合系統。暖通空調的全水系統是指高層建筑中的空氣溫度和濕度都會由水進行調節。其利用的原理是水的比熱容更大,單位面積水可以容納更多的熱量,換言之水問的身高和降低都很緩慢,所以高層建筑就可以利用晚上的水循環將熱量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建筑當中。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的全空氣系統比全水系統更加直接,這種系統設計是直接將空氣的溫度加熱到適宜人體居住的溫度,讓后通過復雜的運輸系統,直接注入到高層建筑內部,同時抽走或者將冷空氣和污濁的空氣擠走,保證在高層建筑里的人可以隨時享受到溫暖且新鮮的空氣。而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的水-空氣系統就是將同時借助水和空氣兩種方式同時供暖,取長補短,其效果也往往會更好。
2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準備工作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關乎高層建筑的安全性和居住的舒適性,其設計工作非常關鍵,但是由于高城建筑的復雜性,其設計工作要比一般的建筑要困難得多。首先,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人員應當對高層建筑的設計了如指掌,對于高層建筑的內部結構非常清晰,只有這樣才能科學的對于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進行布局,保障系統運行的平穩和安全。其次,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應當關注建筑所在地的環境情況。處于南方和處于北方或者處于高原和處于盆地的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差距很大,設計師必須提前對當地的環境進行深入的調查,讓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和當地的環境契合的更好,不僅可以節約經濟成本,也會增加建筑的舒適性。最后,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應當充分的了解市場的行情。因為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用材會有很多不同的選擇,每種材料的效果不同其價格也不同,而設計人員應該充分的了解每種材料的優缺點和價格才能建立模型選擇最佳的材料來施工。
3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原則
3.1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安全第一
任何一項設計和施工都要將安全擺在第一位,正所謂人命關天。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并非是一般的系統,其系統的用料會涉及到很多依然易燃物品,所以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的考慮火災的因素,否則一旦建筑遇到火災這些筑暖通空調系統將會增加很多額外風險。此外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安全性還表現在建筑內部的空氣質量和濕度是否對于人體是最佳的,所以就要求暖風空調系統是否能夠保證空氣的來源是干凈的,無毒無害是關鍵。此外溫度的設計也要和室外溫度契合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否則人在建筑內生活久了就很難一下適應室外的溫度,這樣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因此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在設計的時候應該考慮這些因素。
3.2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環保原則是關鍵
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施工用料很大,在如今人們環保關鍵越來越強的今天,對于系統施工的材料選取應該盡可能的按照環保的要求做。此外,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應該秉承節能的原則,其設計是否能夠充分的考慮到對自然熱源的利用,是否在實際中更多的體現節能的意識,是否在很多環節都能充分的使用環保設備,是否在設計的時候建立科學的模型計算,確保暖風運輸系統最短路徑,這些都是保證高層建筑整體環保節能的關鍵所在。
3.3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設計的經濟性是基本要求
一個高層建筑的建設本身應當是盈利的,這也是保證高層建筑安全和舒適度必不可少的因素。又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在當今社會是萬萬行不通的。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是否真的體現其經濟性,是否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的成本也是系統設計成敗的關鍵。理性的分析,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也并不應該占據整個高城建筑工程預算過多資源,因此高層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的經濟性設計就是施工成敗的關鍵。而對于系統設計的經濟性就需要設計人員的素質達到要求,其專業技術非常過硬,才能夠充分的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以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1 前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顯著增多,暖通設計也日益重要,暖通設計過程中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目前暖通設計人員在貫徹執行現行規范、規定、標準方面,在系統設計、設備選型、管網布置方面都存在著不少問題。本文就暖通設計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剖析,并建議性的提出解決的對策。
2 暖通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2.1 設計說明不完整
《設計深度規定》對暖通空調設計說明應包括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設計說明應有室內外設計參數;熱源、冷源情況;熱媒、冷媒參數;供暖熱負荷及耗熱量指標,系統總阻力;散熱器型號;空調冷、熱負荷;系統形式和控制方法;消聲、隔振、防火、防腐、保溫;風管、管道材料選擇、安裝要求;系統試壓要求等。然而,有些工程的設計說明內容很不完整。
2.2 繪制內容遺漏
相當多的工程設計未完全按規定繪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供暖平面圖,有些未標注水平干管管徑及定位尺寸;有的立管未編號;有的雖標注了立管號,但卻將立管漏畫;有的二層至頂層合畫一張平面圖, 散熱器數量亦分層進但卻未注明相應層次;有的僅畫有首層供暖平面,而未畫二層至頂層供暖平面。通風空調平面圖,有些未注明各種設備編號及定位尺寸;有的未說明冷凍水管道管徑及定位尺寸。還有的公共建筑設計,將廚房部分的供暖、通風、空調等內容留給廚房設備生產廠家去做,這是很不合適的。
2.3 供暖系統設計不合理
供暖系統設計存在不合理之處:有的供暖系統由1條主立(干)管引進,分幾個環路,分環上不設閥門,給系統運行調節、維修管理造成不便。有的供暖管道布置不合理,與建筑專業不易協調,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響使用,又不雅觀;或者供暖水平管道敷設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響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有的供、回水干管高點漏設排氣裝置,一旦集氣,難以排除,影響系統使用。有的供暖系統為同程式,一個環路單程長300m,致使供、回水干管坡度很難達到規范規定的不小于0.002的要求。有的供暖系統為雙側連接,兩側熱負荷及散熱器數量相差懸殊,而兩則散熱器供、回水支管卻取用相同管徑,兩側水力不平衡,難以按設計流量進行分配。
2.4 圖紙不一致
暖通空調設計中,平、剖面圖與系統圖中相應部分的設備、尺寸等內容應完全一致,否則將給施工安裝、使用管理帶來麻煩。但有的供暖設計,散熱器數量、平面圖與系統圖不一致;供、回水干管管徑,平面圖與系統圖不一致;管道連接,平面圖與系統圖不一致。有的空調通風設計,風管尺寸,平面圖與系統圖不一致;設備、部件位置尺寸,平面圖與剖面圖不一致;設備編號、數量,圖紙與設備表不一致;還有的空調設計選用的空調制冷設備型號,平面圖、系統圖與設備表注寫不一,讓人無所適從。
3 解決暖通設計問題的有效對策
3.1 房屋冷熱不均
從根本上解決的辦法是將發熱量相差懸殊的房間不用一個集中低速空調系統,或采取分散機組,或采用水-空氣系統,即新風加風相盤管系統。在每個房間設風機盤管,而新風統一處理,集中系統供應。由風機盤管來負擔室內的冷熱負荷。每個房間的室溫由室溫調節器直接控制風機盤管的運行;新風只負擔房間的換氣要求,定一個固定的送風溫度,以送風溫度來控制新風處理箱。這種系統的實踐,已收到滿意的效果,若采用風機盤管(尤其是臥式)時,應特別注意凝結水盤的大小、位置及凝結水管的坡度,還有冷凍水管的保溫。要確保從風機盤管系統沒有任何水滴落下。
3.2 吊頂回風斷路
公共建筑中常用低速定風量空調系統,回風的方式,應視空調對象的具體情況而定。如高級賓館的門廳大堂、舞廳,大型商場,大宴會廳,保齡球場等可采用集中回風方式。而對小商店,小餐廳、小客廳及小間的游藝室等,因其間隔多,且易改變,應采用有回風管道的均勻回風方式。使每一間隔內有良好的送排風系統。吊頂回風介于集中回風與管道回風之間,實際上由于土建施工時吊頂內的墻洞堵不嚴實,墻不到頂等,所以不可能按理想的風量均勻回風。因而,除了在空間的房間可采用吊頂回風外,間隔墻多的小房間不宜采用集中的吊頂回風方式,因為實際上這種方式往往是靠近機房的回風口回風量大,而遠處的吊頂回風口幾乎不起作用。
3.3 風機并聯
風機并聯后之風量小于單獨運行之風量。如果兩臺同型號風機單獨時之風量為QB,聯合運行之風量為QA,此時,QA
3.4 注重經濟性
經濟性是目前暖通空調方案比較中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應采用相同的設計要求、使用情況、設備檔次、能源價格、舒適狀況、美觀情況等基準條件進行比較,這樣才能保證方案比較結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如果對采用名牌設備和采用低檔設備的方案進行經濟性比較,顯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考慮舒適性的區別,對有新風供應和沒有新風供應的方案進行經濟性比較,顯然不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不考慮美觀性和舒適性進行經濟性比較,對集中式空調方案顯然是不公平的。在設計方案經濟性比較時應綜合考慮投資、運行費用以及設備的使用壽命,以相同的使用周期為基準,進行綜合經濟性的計算比較,而不能簡單地根據設備報價進行比較。對于同時有供暖和空調要求的項目,應考慮冬季和夏季設備綜合利用問題,進行冬夏季綜合經濟性比較。對于可以兼供生活熱水的工程,應綜合考慮生活熱水供應的投資和能耗。
3.5 考慮節能因素
系統的調試是重要但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只有調試良好的系統才能夠滿足要求,并且實現運行節能。如果系統調試不合理,往往采用加大系統容量才能達到設計要求,不僅浪費能量,而且造成設備磨損和過載,必須加以重視。例如,有的辦公樓未調試好就投入使用,結果由于裙房的水管路流量大大超過應有的流量,致使主樓的高層空調水量不夠,不得不在運行一臺主機時開啟兩臺水泵供水,以滿足高層辦公室的正常需求,造成能量浪費。同樣運行管理的質量決定了運行能耗。按照要求管理人員應該能夠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以及建筑自身的特點來運行設備,但是大多數工程對管理和操作人員的培訓及考核沒有量化指標,難以調動人員積極性,這是應當改進的方面。例如某個項目具有三臺制冷機和三臺水泵的空調系統,因為水量調節閥裝在距地面3米高的位置,操作不方便,致使冷凍機進出口閥門全年常開,在運行一臺制冷機時,有2/3的冷卻水進入停運的兩臺冷凍機內,沒有起到應有的冷卻作用,導致必須開啟兩臺冷卻水泵才能滿足一臺冷凍機的正常冷卻要求,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費。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造成暖通設計問題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設計人員考慮問題不夠全面、細致,這就要求我們暖通設計人員真正做到認真負責,在工程建設的第一道工序上把好關,這樣才能確保建設工程的施工質量和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黎兵.探討居民住宅暖通設計及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科技博覽.2010.32.
1 建筑暖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1 空調負荷及空氣參數的計算誤差大
在目前建筑暖通的設計之中空調主機容量普遍偏大源于其空調負荷的計算存在著誤差,建筑物空調負荷計算的相關因素有如下幾個:
1) 外窗傳遞的太陽輻射熱量;
2) 圍護結構傳遞的溫度;
3) 人體自身的散熱量;
4) 新風量以及滲透空氣所帶來的負荷;
5) 室內照明及其余熱源的散熱量;
6) 其他的負荷。
建筑暖通設計師在進行空調負荷計算時一般會依據國家現行相關設計規范的規定而行,然而空調負荷計算的誤差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現,一方面的原因是暖通設計師在負荷計算時過于擔心錯項、漏項的出現而無法實現使用目的,因此保守地選擇較大的參數。
筆者則認為在暖通設計中留有合理的調節余地十分重要,但卻不能濫用保守數據,而應該將建筑相關參數加以考慮從而避免空調負荷計算的誤差將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建筑相關參數與暖通設計師空調負荷計算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因此空調負荷計算存在誤差的另一個原因是各環節之間配合的不默契。例如,在暖通設計初期時,建筑設計相關人員并未給暖通設計者提供準確的門窗材料與尺寸數據、外墻及屋面保溫材料的種類也模糊不清,或者是在提供了相關數據之后于后期做出調整而未另行通知。除此之外,冬季建筑的空氣參數需滿足相關規范要求的溫度,并且冬季供暖系統的熱負荷需將門窗傳遞的冷空氣參數加入到計算范圍之內。
1.2 通風空調系統設計不完善
目前我國在通風空調系統的設計中仍存在較大缺陷,主要表現在:
1) 通風空調設計時忽略結構梁與吊頂各參數的標高配合,將風管的標高盲目壓低進而導致吊頂標高也被迫降低,對于建筑的舒適度及美觀造成了較大影響;
2) 通風空調管道與給排水、電氣管線布置所起的沖突問題屢見不鮮;
3) 空調風口的位置被隨意調動,甚至在空調主干管的變徑及彎頭等處也存在設置送風口的情況,導致氣流的加速變化而產生噪聲。
但在實際情況中,暖通設計人員并未嚴格地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設計,出現了在諸多建筑中風管穿過防火墻的位置以及風管穿過變形縫的兩側都未有效地安裝防火閥的情況。上述關于通風空調系統設計的問題雖在后期可進行再調整,然而調整將會產生一定的返工浪費,而且調整后的效果也會遠低于之前合理規劃的質量水平,從而對系統的正常運行與維修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
1.3 材料選用及設備設置的不合理
在目前建筑暖通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之中,保溫材料的選用不盡合理是較為突出的一個,因為優良的保溫材料與技術能夠對建筑的質量水平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建筑暖通設計中對于保溫材料的選用應符合GB/T 17369-1998 建筑絕熱材料的應用類型和基本要求的相關規定,保溫材料最好選用熱系數不超過0.2 的材料,除對材料導熱系數的考慮外,還應將材料的燃燒性能、吸水率以及強度等指標列入參考范圍。大量實踐表明,對于保溫材料所付出的投資在一年左右即可通過所節約的能量收回,因為良好的保溫條件可使熱量的損失率降低95%左右,極大程度上減少了無用熱量的增長。除此之外,在高層的城市建筑暖通設計中很多建筑暖通設計師過于看重住戶的埋地設置而忽略了公用立管的熱脹氣問題,導致伸縮器及補償器不能合理地發揮作用,進而出現管道熱脹伸縮拉裂的現象,因此暖通設計師需要嚴格地參考管道熱補償、散熱器設備、系統水力平衡以及承壓能力等相關因素,從而才能有效地對供暖系統公用立管的分區進行合理設置。
2 建筑暖通設計問題的改進策略
2.1 注重規范性及經濟性
建筑暖通設計中規范性與設計及施工工作人員的素質息息相關,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并完善暖通設計的監理制度,在相應的崗位上安排相關的監理工作人員對暖通設計及施工過程進行監理以保證工作的規范性實施及其質量水平。其次,在工程建設期間還可以聘請專業暖通設計及施工人員開展相關的講座與座談會,鼓勵全體工作人員的積極參與,從而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提升設計及施工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及其實際動手能力。而建筑暖通設計的經濟性原則的保證則需要做到: 第一,暖通設計的過程中對施工所需材料與技術有充分的了解,在同一使用周期之內對機械檔次、相關設備及材料的市場價格進行調研工作,從中選擇性價比較高的材料及設備; 第二,暖通設計中各項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與運行、維修經費也是衡量的重要因素所在,并根據季節的差異性對不同時期的設計及施工成本進行比較分析,從而得到最符合設計要求的經濟方案。
2.2 注重可行性及可靠性
暖通設計的可行性是指設計需要滿足相關的要求與規范,可靠性則是設計方案安全穩定性的保證。建筑暖通設計中可行性與可靠性的重視體現在: 一方面,需要根據不同區域內建筑施工場地的氣候條件、地質條件的差異進行合理分析,對機械設備器材的非標準變化進行充分考慮,進而得出科學可行的參考數據及設計方案; 另一方面,需要依據暖通設計的相關要求對建筑的設計及施工方案進行分析研究,再深入基層進行調研工作,認真嚴格地檢查危險威脅因素,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暖通設計及施工的安全穩定。除此之外,充足的供水供電條件是暖通設備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在設計時還應考慮到供水供電條件變化所產生的影響,而在無法使用標準設備的情況下,建筑暖通設計需要提出另一種科學合理可行的設計方案。
2.3 注重可操作性及可調節性
暖通設計人員應在嚴格地參照國家相關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發揮其所具備的設計技術能力,如此才能設計出符合實際的可操作性方案。進行暖通設計時,設計人員在考慮可靠性、經濟性的基礎上應根據建筑物實際的結構情況確定最終設計方案,例如,對于需要自動控制的大型空調系統,設計方案應盡量精簡,如此能夠在提升系統自動化程度的同時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確保了系統的可操作性。與之同時,從節約能源的角度上來看,暖通設計中空調系統應符合季節的變化情況,即需要空調系統具備一定的可調節性,例如,空調系統中的閥門應在季節的轉換時設置為手動,而建筑中不同單位的分量計算也應在空調系統的調節中有所體現。我國可調節性能卓越的兩種空調系統設計方案分別為VRV 變頻空調系統以及VAV 空調系統,其投資費用相對較高,然而后續運行之中則減少了能量的過分消耗以及大部分費用的浪費。
3 結語
暖通設計在城市建筑系統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暖通設計的實施必須以相關的設計規范作為依托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如此才能在滿足人們實際需求的同時實現最大效應。本文針對建筑暖通設計中存在問題的分析研究以及相關建議旨在希望得到更多的業內重視,暖通設計人員需要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暖通設計技術,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更新設計理念,為當代城市建筑暖通設計的優化及發展做出貢獻。
2解決暖通工程設計階段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2.1降低暖通工程設計項目的變更頻次由于受設計圖紙不完善、設計深度不夠以及人為惡性競爭等因素的影響,都會導致設計項目發生變更,而對于暖通工程而言,設計階段方案的變更就意味著工程規模、建設標準以及相關專業設計內容等諸多方面均可能發生重大變化,這不僅會增加成本費用導致投資失控,而且會對工程進度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這就要求暖通工程建設項目相關負責人在實際工作中應當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應當加強對設計階段合同的管理,給設計單位充足的設計時間,使其充分做好設計前的準備工作,并對暖通工程項目的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各階段進行嚴格的審批,并實時與設計單位進行溝通,使其充分理解設計意圖和功能需求;其次,在暖通工程進行設計階段預算的過程中,應當權衡工程全壽命建設周期等因素,最大限度的規避設計項目的變更風險;最后,在對暖通工程設計方案進行選擇時,應當綜合考慮可能對設計方案造成影響的各種因素,從而控制變更頻次,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變更。
2.2設置合理的暖通工程控制目標系統暖通工程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性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建設復雜、規模巨大、數量多、變化大等特點,因此,要想對暖通工程的投資預算進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須充分結合暖通工程的特點,實行分段管理,根據暖通工程不同階段的特性設置不同的暖通工程控制目標系統。具體而言,暖通工程控制目標系統主要包括投資估算、設計概算以及設計預算三個方面,其中投資估算是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階段的控制目標,設計概算是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控制目標,而設計預算則是建安工程投資的控制目標。三個階段不同的控制目標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暖通工程控制目標系統。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合理的控制目標系統會對暖通工程建設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相反,過高或過低的控制目標系統均會對暖通工程建設產生不利影響。
2.3大力推廣暖通工程設計監理制當前,在暖通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監理制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而設計監理制則仍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這就要求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應當盡早讓監理公司參與暖通工程項目建設,使其在施工前期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并參與到設計方案的制定以及財務評價工作中去,從技術和經濟方面對設計方案進行綜合評定,嚴格審查設計預算,降低設計環節錯誤的發生率,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從而在保證暖通空調系統在安全、合理、可靠、經濟的前提下,實現高效的暖通工程預算管理。
2.4嚴格執行暖通工程限額設計辦法限額設計是指嚴格按照批準的設計任務書及投資估算來控制初步設計,并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概算控制施工圖設計,將總控制額分解到各專業的過程。就暖通工程而言,限額設計就是指暖通工作人員在制定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技術經濟因素,對工程設計的技術和經濟效果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將預算理念貫穿到設計階段實際工作的全過程,從而保證工程預算在可控范圍內。此外,還可以設置相應的設計獎懲制度,對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而使初投資成本和運行費用下降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相應的獎勵,而對設計錯誤、漏項過多的給予一定的懲罰,做到獎罰分明,提高暖通工程設計階段預算管理的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1.暖通空調方案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1 方案的適用性與可行性
采暖通風空調的方案設計首先要考慮其適用性,就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及實際的施工條件制定安裝方案,大多數人們使用空調都在冬季或夏季氣溫比較不適時,因此,暖通空調必須安裝相應的溫度調節系統,以適應不同地區的人們對于不同溫度的要求,與此同時,暖通空調的使用也應該簡便,具有可操作性,讓所有的人都能夠清楚其使用方法,因此,對于暖通空調的自動化要求也更高,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已經發展的較為完善,可以將其充分的應用于暖通空調的設計安裝當中,而暖通空調的適用性還體現在其能夠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即使是小戶型的人群也能夠輕松的安裝暖通空調。另一方面,暖通空調的方案設計要有可行性,與適用性不同是可行性強調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采用更加環保、系統的設計方案,同時,遵從我國關于暖通空調設計方面的相關要求,在采暖與通風兩個方面都能夠最大限度的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最近幾年,我國極端天氣頻發,這無疑對我國暖通空調系統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挑戰,要求暖通空調的調節限度更大、適應能力更強。
1.2 方案的安全性與經濟性
任何工程的施工都應該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進行,暖通空調的設計安裝更應如此,設計與施工單位不能夠僅僅為了縮減成本而忽略最重要的安全問題, 我國因空調設計不合理而引發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究其原因就是由于設計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因素,例如,暖通空調的防火性能試驗、設備材料的檢驗、安裝技術的選擇等,這些都威脅著使用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當然,暖通空調的安全系數受到具體環境的制約,房間預留空間的大小會極大的影響防火設備的功能發揮,我國規定暖通空調必須裝有火災報警系統與通風系統,以便于在發生危險時提供相應的保護措施。 而暖通空調方案設計的經濟性就涉及成本低節約,材料費、管理費、施工費等多種開支,因此,在暖通空調安裝施工之前要做好預算,選擇最佳的施工方案,確保空調設備優良的同時,滿足人們對于審美的需求,與此同時,暖通空調的施工人員還要考慮到設備的性價比和使用年限等方面的問題。
1.3調節性與操作性。關于暖通空調系統容量的設置主要依據全年最壞的氣象條件,才能調節好空調適應全年各種氣候的變化。調節性能比較好的系統方案,應該考慮投資比例和運行成本。此外,空調系統的自動化控制決定著系統管理的方便性,應該根據實際的要求和經濟性確定空調控制的自動化設置。空調的自動化設置可以減少人力成本,降低管理費用,實現操作的簡單化,但是對管理人員的素質較高。因此,在暖通空調自動化設計中,系統要盡可能的簡化,提高系統運行單位經濟性和可靠性。
1.4方案的環保性與施工人員的素質問題
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而采暖通風空調的設計應該尤為突出這一宗旨,由于使用空調的地區和人數眾多,如果不能夠設計出環保的暖通空調,將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暖通空調的方案設計要突出低耗能與環保兩個特性,最好選用技術經驗豐富的空調設計師,以滿足綠色環保的高標準、嚴要求,可以在暖通空調的排出系統中安裝氣體凈化裝置,減少有害氣體向大氣中的排放,另外,就是新型能源的使用,如太陽能和風能等,不僅保護了環境,還極大的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是未來暖通空調設計的必然趨勢。另一方面,就是暖通空調設計與安裝人員的綜合素質, 空調設計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在安裝人員的培訓環節要注重其技術的提升與環保意識的增強,還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使我國暖通空調的設計水平達到國際領先的位置。
2.暖通空調在供暖與通風方面的設計要點
2.1 供暖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在采暖通風空調工程的供暖設計當中首先應該對住戶的信息有所了解,需要安裝相應的監測裝置,如壓力表、溫度計等,不能夠僅僅注重住戶的熱力裝置安裝,還應該認真分析設計圖紙,采納審核部門提出的意見,主要表現在暖通空調過濾器的入口供水管道,濾過網的空隙直徑不能超過六十目, 否則將對整個空調的供暖性能產生影響,同時,住宅小區的空調安裝需要型號較大的散熱器,以便于及時的處理因使用年限過長所產生的堵塞物。 其次,就是樓梯間散熱器立支管的安裝,在設計規范規定過程中應該對散熱器的安裝進行詳細地分析確定,例如:對于樓梯間一級存在凍結危險的場所,散熱器的供熱需要獨立的立支管,還要避免調節閥的裝設,但是目前出現的情況確實有的工程把樓梯間相鄰的兩個散熱器采用雙側連接后共用一根立管,這樣中做法的不妥之處在于,由于樓梯間的密閉性得不到保證,如多出現供暖故障,就會對鄰室的散熱器供暖效果造成影響,嚴重的出現凍裂。 最后,應該注意共用立管安裝伸縮器的選用,當前多數情況將共用立管系統運用與多層或高層住宅,設計中通常需要參照一些因素對供暖系統及共用立管進行豎向分區設置,例如:系統水力平衡、散熱設備、承壓能力、管材特性、管道熱補償等,很多的施工單位常常忽視內埋工作,造成用戶使用過程中出現熱脹問題嚴重,伸縮器的設置也不能發揮應有的功能,即便是安裝了補償器,很多位置的安全參數還是不能達到相關要求,同時,補償器位置的設計也沒有充分的發揮其補償管道變形的作用,常年使用容易出現裂縫現象,威脅用戶的使用安全。
2.2 通風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采暖通風空調的通風設計方面首先需要注意制冷容器的容量問題,應該根據實際的用戶需求進行制定,很多設計人員都采用負荷指標的評估方式來確定制冷容器的容量, 這種方法很容易出現誤差,通風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可以參照我國規定的安全系數指標,調節制冷面積與容積之間的對應關系,筆者根據多年的實際經驗總結制冷劑一般要求的負荷量都比較小,注意不要出現能源浪費的現象。其次,就是暖通空調保溫材料的選擇,保溫材料對于通風性能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材料的質量設計到整個暖通工程的使用壽命,我國的材料市場種類齊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質量不合格的材料,推薦使用鋁箔玻璃棉制品來提高通風管道的保溫性能。 最后需要注意的就是水泵揚程的選擇問題,水泵揚程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暖通空調的設計效果,與此同時,防火裝置的安裝問題一定要重視,確保防火墻處設置風管火閥。
3.結語
綜上所述, 本文對我國采暖通風空調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在施工方案是設計方面不僅要滿足暖通空調應有的幾點特性,還應該注重其供暖與通風的問題,力爭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提升施工單位與使用單位的經濟效益,選擇最為科學、合理的設計施工方案,使我國的暖通空調設計事業發展得更為完善。
【參考文獻】
2提高暖通空調熱源及冷源系統節能性
提高暖通空調冷熱源的系統節能性主要體現在冷熱源的選擇與實現能源的梯利用上。目前常用的冷熱源系統主要有以下幾類:
a.電動冷水機組供冷,鍋爐供熱;
b.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供冷,鍋爐供熱;
c.直燃式溴化鋰冷熱水機組;
d.空氣源熱泵;
e.天然冷熱源。其中,應用最多的冷熱源類型是電動冷水機組供冷,鍋爐供熱,但這一類型能耗較高噪聲也較大,屬于最傳統但是最不節能的一種;而天然冷熱源碳排放量最低,能起到很好的降低能耗的作用,但是因技術不成熟而應用較少;綜合比較,在充分考慮實驗室外部環境和所在城市的最佳平衡點溫度等前提下,利用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能耗較低、碳排放較少、安裝運行較為方便且占用有效建筑面積較小,作為實驗室暖通空調的能熱源較為合適。實現能源梯度利用,意味著在高級能源階段即能耗較高的階段,將能源的消耗而產生的功用于發電,將這一過程產生的剩余熱量用于較低能耗階段的供熱制冷。這是由于兩者能源品味基本完全對應。這樣就可以提高冷熱源系統的功效形成“一源多效”,減少了冷熱源的系統能耗。此外,設計師還應該根據具體的冷熱源形式,經過詳盡地計算推演以及充分考慮經濟指標、結合價值工程原理來為整個系統選擇合理的供熱供冷設計溫度,實現低溫供熱高溫供冷,達到減排的目的。
3降低送風狀態點造成的運行能耗及費用
實驗室暖通空調設計中,風量平衡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項。因為風量是否平衡決定了實驗室空氣環境是否安全。送風量、排風量、回風量、壓力風量和新風量共同影響了風量平衡。實驗室潔凈室的送風量與排風量要維持適宜的余風量,這部分風量差使得潔凈室風量具備了合理的壓差。但實時監測中發現,送風量和排風量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很難按設計情況完美的達到風量平衡,這就需要在設計師充分考慮合理的送風狀態點,同時考慮送風溫差大和較小的房間,利用自動控制系統盡量保持合理而穩定的壓差。此外,有的項目單位在較高安全等級的實驗室中進行安全等級較低的實驗,一方面會在初期投資上造成巨大浪費,而且高安全等級的實驗室在暖通空調運行時由于需要控制送風點,就會使用如二次電加熱設備等。解決這類問題就需要設計師深入考慮、確定合適的送風點,在實驗室暖通空調設計時與項目單位確定好實驗室安全等級、避免采用二次電加熱,同時選用合理的風閥和控制系統,將送風口和回風口設計在適當位置,避免產生劇烈變化的室內壓差和各房間之間產生混亂的空氣流向。4利用數據庫和模擬手段“預演”設備運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傳統人工計算、繪圖帶來的誤差,提高設計水平和效率,從根本上解決設計缺陷造成的設備運轉不良、能耗較高等問題。目前,除了使用Auto-CAD進行圖紙制作以及基于AutoCAD進行二次開發的設計技巧這些初級的信息技術,還有SQLsever2000數據庫、基于MagiCAD的BIM技術、EasyHVAC軟件、DeST軟件等手段可以用于進行暖通空調設計。這些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多變量處理,將二維設計轉變為三維設計,使設計師可以充分考慮影響暖通空調系統能耗的各類變量,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設計方案的節能減排效果。另外,利用軟件模擬和仿真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加直觀立體的測試設計方案的運行效果,科學地測定水系統供回水等各類參數在運行時的變化情況,充分模擬內外部環境變化對空調系統能效的影響,及時監測在冷負荷、新風量、最優送風點等條件發生變化時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這樣就可以極大程度的避免因設計原因造成的二次施工而帶來的經濟損失和能源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