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論壇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1 17:00: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基礎教育論壇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基礎教育論壇論文

篇(1)

為了改善中專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現提出解決對策

1教師增加對學生的實踐性教學

原來的計算機專業學生由于計算機的缺乏加上自覺性較差,所以造成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都比較差的不良現象。為了加強對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我們要對計算機課程進行平均安排,每周不得少于兩節計算機實際操作課,著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和基礎操作能力的訓練,加強對各種專業軟件的訓練,在對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過程中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發散思維。

2改變教學對象

在中專計算機基礎教育中,要改變教學對象,由原來的單純“教”向“學”發展改變為自主學習模式。在傳統的中專計算機基礎教育中,老師一直掌握著主導權,學生完全是被動接受,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F在教師要做學生的輔助者,學生在教師的指導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把學生真正培養為學習的“自強標兵”。

3開展情境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的目的是引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情景學習中體驗快樂。可以通過使用圖片、音像來進行情境教學。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在中專生大都處于心理上的叛逆期,能夠引導他們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學生也會因為對計算機的興趣轉變成愛好。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很容易地掌握計算機中較為抽象的知識。

4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以前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中,我們只是一味地進行書本講解,而學生就一字不落的記下來,在進行記錄的過程中,看不到實際的操作結果?,F在的計算機軟件,WINDOWS下的軟件較多,都是用鼠標在進行操作,這些知識在黑板上根本無法講解透徹,所以學生也無法接受。所以在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中,應該大力開展多媒體教育手段,利用大屏幕以及投影儀通過聲像傳播來進行教學,例如使用演示、操作以及講解的過程進行授課。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利于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發展。

篇(2)

長期以來由于客觀和主觀方面的因素,如分級管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多渠道籌措經費等政策以及發展觀念落后,對教育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本質聯系缺乏深刻認識,導致了我國教育發展存在城鄉差距、地區差距、階層差距、城際差距,而且差距還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例如進城民工子女由于戶籍制度等原因,無法享有與流入地兒童同等質量水平的教育,農民工子女只能就讀于條件簡陋的學?;蛘咝枰患{一筆高昂的借讀費才能入讀較好的學校。這給本來就不富裕的弱勢群體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造成教育起點上的不公平。以城市為中心的價值觀,導致了長期以來城市學校獲得資金優先投入,城市重點學校獨享優質教育資源,造成城鄉以及經濟發展差距大的城市之間的教育發展嚴重失衡,主要體現在人均教育經費、師資水平及就業率等方面。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很不均衡,雖然政府已經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政策向農村傾斜,但是由于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其財力差異直接造成了區域教育資源的差異化。學校之間的重點、非重點劃分和有增無減的擇校費又導致了富校愈富、窮校愈窮的校際差距。近年部分學校實行民辦公助或公辦民助,在利益的驅動下,企業傾向于將資金投向富裕地區,而貧困的農村地區很少有企業愿意投資,進而擴大了城鄉教育的差距,并且隨著學歷層次的提升,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更加明顯。

教育的均衡發展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以人為本,以農為重,要求我們真正解決失衡的城鄉教育資金投入和資源配置問題。全球幾乎所有的國家,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為實現教育均衡發展而努力,政府作為基礎教育的投資主體,應承擔起主要責任。和諧社會既是物質生態、制度結構的和諧,更是人的和諧,而和諧人群的形成依賴于和諧教育。我們應該追求教育投入的均衡與增長,以現代公平理念為指導,重視教育立法,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實現社會公平及社會和諧發展?,F代教育公平理論指出教育公平包括權利平等、機會平等和弱勢補償。

2006年9月我國實施的新義務教育法,第一次將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方向性要求寫入國家法律。在差異性極大的現實中,必須依靠政府補償性的傾斜政策對弱勢地區、弱勢人群予以特別關注。同時要實現農業現代化、產業化,根源在于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在新興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農村低技能勞動力的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嚴峻,直接導致他們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難,成為新經濟窮人。只有實現城鄉教育的統籌發展,使農村教育得到充分發展,才能使我國由人口大國轉變為人力資源大國。通過優化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的資金,取得更大的辦學效益。同時通過城鄉學?;ブ?,拓寬當地農民的視野,轉變落后觀念,促使學校成為當地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心,以期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我國人口結構來看,農村人口占大部分。建設新農村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撐,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辦人民群眾滿意的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我國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以舒樂茨為代表的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人力資源也是資本,是廣義資本的一部分,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資本積累不僅包括物質資本、貨幣資本的積累,也包括人力資本積累,人口素質的改進主要通過教育進行,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是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的源動力,為此我們應該繼續增加政府教育投入,同時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保證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后勁。我們在對農村的教育投入和實施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時,可以將它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地位,通過增加農村教育投資的途徑解決受到世貿組織限制的農產品補貼問題,讓農民得到實惠,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為了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努力推進教育教學管理改革,健全教師管理機制,加強對教師工作的考核。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大膽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如政府牽頭建立一個充滿活力、保持更新的管理人員儲備庫,改變農村學校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現象。學校之間定期舉辦研討會,交流和學習各校先進的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和管理經驗,每年互派管理人員到雙方學校進行掛職鍛煉,實現共同發展。同時發揮特色名校的引領與輻射作用,將其優質資源向城鄉、區域學校進行輻射。

同時轉變辦學觀念,進行新課程改革,增強辦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教育。其次,加強教師培訓,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加強骨干教師的培訓,分層次培養青年教師,形成合理的師資隊伍梯隊。教師的素質是教育之本,但是目前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難以適應新課程改革。農村學校師資隊伍的培訓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通過政策鼓勵城市教師支援農村教育,推進教師交流制度,派出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掛職,把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傳送給農村學校,開展課題示范,進行教學專題研討,提升偏遠地區農村教師滯后的教育理念,并充分利用教育網、遠程教育等手段,達成教師備課、學生練習、音像資料等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帶動薄弱學校共同發展。并且通過校際團隊研課、教師上課、專家點評,充分發揮城區學校的帶頭作用,城市優秀教師與農村學校青年教師結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同時應鼓勵教師參加學歷培訓,吸收最新教育信息。而且應努力改善農村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放寬評聘職稱條件,穩定農村教師隊伍。針對農村學校舉辦的優秀活動設立專項基金予以鼓勵。

農村教師普遍缺乏,師生比例過小,教師很難改善教學質量,為此應加大師生比例,切實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縮小城鄉教育的差距。再次,加強學生相互交流,共享現代文明成果。運用師生結對、生生結對等多種手段扶困幫貧,每年幫扶一定數量的農村貧困學生。城鄉學?;ブ餐w內部制定結對互助計劃,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形成合作互動的發展團隊,通過學校間的互動機制,共同參與信息互遞、教研觀摩、師生活動?;ブ鷪F體內部以科研為龍頭,提升教育理念,成立師生結對互助,規范學校結對互助行為,確?;ブ袨榈目沙掷m性。建立專項基金獎勵生活困難、成績優良的農村學生,構建城鄉一體化德育網絡,讓城鄉學生都受到教育。同時加強農村學校文化建設,樹立其文化個性和特色。最后,全面推進農村學校布局的結構調整。通過相對集中的教育投資,能夠提高農村學校的建設標準,又可集中農村可貴的優秀教師,改善學校的師資結構,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

。逐步撤銷規模過小、布點分散的學校,推動學校布局合理化,提高規模效益和整體辦學水平,改善以往教育投資分散等諸多弊端。

參考文獻

[1]王斌泰.著力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J].求是,2003(19)

篇(3)

就語言哲學而論,海氏和維氏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這從他們所批判的學說來看,最為明顯。兩個人都反對意義的指稱論、觀念論、圖象論和行為反應論,都反對把真理理解為語句和現實的符合,都反對把語言理解為內在之物的表達,都反對從傳統邏輯來理解語言的本質,都不承認邏輯斯蒂語言在任何意義上可以取代自然語言。

從建設方面看,兩人的共同之處亦復不少。不過,照這樣來比較海維二人,就仿佛他們是兩位感想家,對這個問題那個問題表達了這樣那樣的意見??蓪嶋H上我們面對的是兩位罕見的哲人,沉浸在思想的事質深處,應答著“存在的無聲之音”。所以,找出一些語錄來,像這樣對照海氏和維氏之同之異,遠遠夠不著這兩位哲人的對話。他們可曾對話呢?沒有資料表明海氏曾讀過維氏,維氏對海氏的評論我也只讀到過一處。然而,思想像道路一樣,其要旨無非“通達”二字;就事質本身所作的思考,必相互通達,形成對話。只不過,袖手旁聽,是聽不到這場對話的。要聽到海氏維氏的對話,我們自己也必須沉入事質的深處,我們自己必須參與對話。限于功力,更由于對話的本性,下面的討論無疑會使每一個對話者的思路變形。本來,本文的重點不是介紹這兩位思想家,而是希望通過道路的分合,導向我們共同關心的課題。

語言哲學[1]的中心問題是意義問題和語言與現實的關系問題。這兩個問題又交纏在一起。以指稱論為例:語詞的意義即是語詞所指稱的事物;一句話有沒有意義,就看這話和所指的事物吻合不吻合。這樣,指稱論不僅對意義問題有了個交待,而且建立了語言和現實的關系。

指稱論雖然簡單明了,卻遠不足以解釋形形的語言現象。更要命的是,它似乎自身就包含著邏輯上的矛盾。要拿所說的和實際情況比較,我們必須已經知道所說的是什么意思了;于是意義或意思似乎就必須獨立于實際情況就能確定,于是意義就變成了一個和現實脫離的自洽的系統。意義的觀念論,或粗糙或精致,大致也在這樣的思路上打轉。觀念論即使對意義問題提供了一個說法,談到語言和現實的關系,卻往往大費躊躇,而且同樣難逃符合論的陷阱。

人們從多種角度列舉出這兩大類理論的缺陷。例如,我可以從口袋里掏出一塊糖,但掏不出一塊糖的意義來。這類批評誠然正當,甚至犀利,但限于否定——就是說,沒有提示出新思路。維特根斯坦和海德格爾對這些理論的批判,與此類不同,他們的批判開啟新的思路,因而是建設性的。初接觸維氏的讀者,往往覺得他總在瓦解各種成說而不從事建設。這是誤解。誠如海氏維氏同樣見識到的,哲學的首要建樹,不在于構筑理論,而在于引導思考上路。

海氏和維氏對以往語言學說的批評,不在于發現這些成說中的各種邏輯矛盾。他們從根本上對語言的存在論地位作了重新審視。一上來,語言就不被認作某種在自然之外生活之外反映自然反映生活并和自然生活符合或不符合的符號體系,而是被認作一種活動,和人的其它活動編織在一起的活動。海氏在其早期著作《存在與時間》里就明確提出“語言這一現象在此在的開展這一生存論狀態中有其根源”(SZ,161頁)。[2]這始終是海氏看待語言的一條主思路。相同的思路也為維氏所具有,集中體現在“語言游戲”這一提法里。

“語言游戲”這個用語有多重意思,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在于強調語言是人類生活的一個有機部分。就此而論,“語言游戲”這個譯法不很好,因為德文詞Spiel里“活動”的意思相當突出,只從“遵循規則”來理解是不夠的。至于望文生義,以為“語言游戲”是說“話只是說著玩玩的”,當然就更不得要領了?!罢Z言游戲”是“由語言以及那些和語言編織成了一片的活動所組成的整體”(PU,7節)。[3]

語言和其它人類活動交織在一起,這本來是語言研究的常識。普通語言學家Bolinger觀察說,我們坐下、起身、開燈、做工,讓我們在作這一切的時候都轉動大拇指,將是一件極為荒唐的事情;但所有這些活動都伴隨著語言,卻是十分正常的?!捌渌袨槎甲猿梢唤y。而語言卻貫穿在所有這些活動之中,幾乎從不停止。我們單獨學習走路,但我們無法那樣來學習語言;語言必須作為其它活動的一部分得到發展?!盵4]

從人的生存情境出發,突出的一點就是承認人類活動包括理解活動在內的有限性和與此相連的歷史性。海氏早期不斷強調此在的有限性,后期則不斷強調存在的歷史性。維氏不大喜歡反復使用“有限性”這樣的概念,但在他對邏輯主義的批評里突出闡發了人類認識的有限性--不是作為一種缺陷,而是作為認識的必要條件。

我說“邏輯主義”而不說“傳統邏輯”,因為維氏并不是在邏輯框架內發現了傳統邏輯里有一些錯誤。他關注的不是邏輯體系在構造上是否完備,而是邏輯主義者從認識論上賦予邏輯像上帝的認識那樣一種絕對必然性和絕對正確性?!八枷氡灰粋€光輪環繞。——邏輯,思想的本質,表現著一種秩序,世界的先驗秩序;即世界和思想必定共同具有的種種可能性的秩序。但這種秩序似乎必定是最最簡單的。它先于一切經驗,必定貫穿一切經驗;它自己卻不可沾染任何經驗的渾濁或不確--它倒必定是最純粹的晶體。”(PU,97節)

維氏當然不否認有合乎邏輯不合乎邏輯之別。張三今年二十李四今年十八,這話可能對可能錯。是對是錯,要到派出所查了戶口本才知道。如果說錯,那是事實弄錯了。但張三今年二十李四今年十八,所以李四比張三歲數大,這就不合邏輯。或者,不管他們到底多大,只要聽到說張三比李四歲數大同時李四又比張三歲數大,我們就知道說話的人犯了邏輯錯誤。我們不須查戶口本就知道錯了,再怎么查也查不出它對來。

Logik這個詞來源于希臘詞logein,說;不合邏輯就是不合我們的說法,就是違背了語法,從而語言就在空轉。據海氏考證,在希臘早期,logos及其動詞形式logein既意指“說”,又意指“讓某種東西現出”。這兩個含義又完全混而為一。就原初情形考慮,任何言說都是讓某種東西現出,而任何讓某種東西現出的活動也都包含了言說。維氏大概沒下過這份考證功夫,但就事論事,他恰恰也提出“說就是讓人看”。不合事實,相當于:給我看了一樣假東西;不合邏輯,相當于:什么都沒給我看,說了等于沒說。這樣的語句,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錯誤”:它合乎教科書上的語法而不合乎真實的語法,它貌似句子而其實不然,就像喬姆斯基編造的那個例子“綠色的想法瘋狂沉睡”,我們弄不明白它說的是什么,我們無法設想它所“描述”的事態。

但這種詞源考據有什么意思呢?拿“語法”代替“邏輯”,用“讓人看”代替“說”,不就是換個說法嗎?“換了個說法”這個說法,有時有貶義:不管你叫它什么名字,玫瑰依舊是玫瑰。事情還是那么回事情,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如果天下的事情都是孤立的,那么怎么改換說法都沒有意思。然而說之為讓人看,就在于說讓事情在不同的聯系里顯現。從一個角度看不見的,從另外一個角度就可能看見,從一個角度看不清的,從另外一個角度就可能看清?!罢Z法”和“邏輯”涵蓋的,并不相等。但即使兩者重疊之處,說是語法還是邏輯,仍可能十分不同。

例如,a+b=b+a,以往被視作邏輯命題,維氏則視之為轉換表達式的語法句子。a=a以往也視作邏輯句子,但它顯然不是用來轉換表達式的語法句子。那它是個什么句子呢?是個毫無意思的句子,如此而已(PU,216節)。

至于像“每個色塊都與它的周界正好吻合”,“我無法偷走你的牙疼”或“青春意味著生長”這樣的句子,時常引起邏輯學家的疑惑。它們不大像是邏輯命題,但若說它們是經驗命題,它們卻似乎必然為真永恒為真。在維氏看來,“每個色塊都與它的周界正好吻合”無非是多多少少經過特殊化了的同一律。“我無法偷走你的牙疼”是“必然真理”,是因為“不是一件可以搬動的東西”屬于“牙疼”的語法,限制著“牙疼”這一用語的使用方式,而“偷走牙疼”這類說法則違背了我們的語法。如果“牙疼”不僅指稱一種感覺,同時也指稱扎在牙齦上的細刺,那么我們就可以設法偷走一個人的牙疼了。

維氏通常不像海氏那樣用某個詞囊括一整套思考,為此甚至不惜改變這個詞的通常意義;但他的“語法”卻不是語法教科書里的“語法”,而是概括維氏建設性思想的主導詞。批判邏輯主義,海維二人一樣強烈。這種批判所提示的道路呢?不謀而合,海氏恰也是用“語法”這個詞來提示的:要真正了解語言,就要“把語法從邏輯里解放出來”(SZ,165頁)。不過,“語法”不是海德格爾哲學里的主導詞,探討哲學語法,探討邏輯和語法的關系,維氏遠比海氏具體而微。

難道“我無法偷走你的牙疼”不是對現實的某種必然關系的描述,而只是一些語法規定嗎?難道生長和青春不是現實地聯系在一起而只是在語法上聯系在一起嗎?為什么我偷不走你的牙痛卻可以分擔你的痛苦?我們要問的卻是:我們把什么叫做“牙痛”而把什么叫做“痛苦”,我們為什么把這些叫做“生長”把這些叫做“青春”?這些誠然不是邏輯意義上的語法問題;它們是哲學語法問題,就是說,是語詞和存在的基本關系問題。生長的確屬于青春;也就是說,“青春”就語法而論和“生長”聯系在一起。我們把這些而不是那些叫做“青春”,這不是隨隨便便叫的。我們就不把金屬的硬度叫做“青春”。我們的語言應和著存在的無聲之音?!氨举|[5]表達在語法里?!保≒U,371節)

這一論旨和海氏的基本思想鏡映生輝。而且我認為,這一思想海氏比維氏闡發得更為透徹。

海氏通常以“命名”為題來討論語詞和存在的關系。不過他說的“命名”,不是一端有一個現成的對象,另一端有一個詞,我們用諸如貼標簽之類的方式把語詞和事物聯系起來。命名攏集物,使物在與它物的關聯中顯現,從而具有意義。因此,命名不是建立一個對象和一個語詞之間的聯系。命名建立的是一個語詞在語言整體中的位置,這又是說,建立一物在世界中的位置。而一物只有在世界中有一個位置,才能顯現。海氏從來就是在這種現象的意義上理解事物之所是或事物之存在的。事物唯通過言詞才是其所是而不是其所不是,才就其存在顯現出來?!澳睦餂]有語言,哪里就沒有存在者的敞開……語言第一次為存在者命名,于是名稱把存在者首次攜入語詞,攜入現象。名稱根據其存在并指向存在為存在者命名…宣告出存在者以什么身份進入公開場…取締存在者藏掩退逃于其中的一切混沌迷亂?!盵6]在這個意義上,海氏可以說:語言給出事物的本質(存在)。在相同的意義上,維氏可以說:本質(存在)表達在語法中。海氏說:本質和存在都在語言中說話。維氏說:“語言伸展多遠,現實就伸展多遠。”這遠非“唯語言主義”可以一語了得。海維二人的意思恰恰不是:我們怎么說,現實就成個什么樣子。而是:語言里所凝聚的存在是什么樣子的,語法是什么樣子的,我們就只能那樣來述說現實。海氏把這一思想結晶在“語言自己說話”這一警句里。我們首須傾聽存在之言始能說話。

就本質言,語言不僅僅是一種工具,語言支配人而不是人支配語言。這一思想在歐洲大陸思想傳統中本有其淵源。歐洲語言哲學的開山祖洪堡德明言“語言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就是他的語言”。對法國語言哲學深有影響的索緒爾把語言放在言語的前面。海德格爾沿著這一傳統,直思到語言極至處的簡樸。

海氏一向不從工具性來理解語言的本質。工具改變對象,而語言恰恰一任存在者如其所是。這樣想來,他談的竟不是語言,而是事物。實際上,海氏反復強調,我們無法把語言作為對象來議論。語言有所說,而不被說。那么,我們怎么思考語言的本質呢?逗留在語言之中。逗留在語言之中,就是讓語言有所說。言而有物:人在說話,顯現的是事物。我說“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手爐里的灰”,我說的不是言詞,我說的是鳳姐,說的是撥手爐里的灰,說的是這么個粉面含春威不露的女人。人用種種方式說著,包括通過沉默發言。用言詞來說,只是道說的一種突出形式。本真的道說本來是顯示,讓萬物各歸其本是,因而,“語言的本質存在恰恰在對自己掉頭不顧之際,才愈發使它所顯示者得到解放,回歸于現象的本己之中?!盵7]在適當的(譯維氏語)本真的(譯海氏語)言說中,言而有物的時候,言詞消隱,出場的是事物。我們聽到的不是言詞而是事情。言而無物,我們才覺得詞藻堆砌,壓迫我們,我們才說:“Words,words,words!”

語詞和對象相應,語詞表達對象,這是人的根深蒂固的成見,就像歐基里德空間一樣。即使語言哲學家在原則上并不贊同這種成見,在思考具體問題的時候仍然可能經常套用這個模式。從這里看,語言哲學中的很多基本觀念,和傳統認識論中的很多基本觀念一脈相承,無論在指稱論里還是在觀念論中,意義的符合論差不多就是經過語言哲學改裝的認識的反映論。維氏說:“一種原始的哲學把名稱的全部用法濃縮進了某種關系觀念,同時這種關系也就變成了一種神秘的關系。”[8]海氏遙相呼應:首要的關系不是語詞和事物的關系,而是:語詞就是事物的關系;“言詞把每一物擁入存在并保持在存在里,就此而言,言詞本身即是關聯。”[9]

可見,海維所講的“本真之言”,與符合論里所講的“真命題”大異其趣。本真或不本真全在于是不是言之有物。鳳姐云云,也許本無其事,但滿可以言之有物。你到人家作客,進門就說“桌子上擺著一只茶壺四只茶杯”,說得可能完全正確,卻又完全不適當。符合論自有邏輯上的矛盾,但那還在其次。更值得提出的,是符合論只注意到現成語句和現成事態是不是吻合,而全然不曾留意語言的源始意義:語言提供了使現實在其可能性中顯現的“邏輯空間”。海氏在《存在與時間》里就把此在對存在的理解和可能性聯系在一起并提出“可能性優先于現實性”的思想。維氏也從一開始就已經洞見,語言把世界轉變成了一個可能的世界?!霸诿}里,我們仿佛用試驗方法把世界裝到一起。”[10]這一思想維氏始終保持如儀:“我們的眼光似乎必須透過現象:然而,我們的探究面對的不是現象,而是人們所說的現象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我們思索我們關于現象所作的陳述的方式?!保≒U,90節)之所以如此,用維氏的話說,是因為一個命題必須由部分組成,其部分必須能夠在其它命題中出現。用海氏的話說,是因為言說和理解是同等源始的,而言就是理解的分成環節互相勾連的結構。這兩種說法異曲同工,探入了語言之為語言的機關。正因為在這種源頭的意義上來理解語言,海德格爾甚至猶豫還該不該用Sprache(說,語言)這個詞來稱謂他所講的事質,因為Sprache畢竟可以意指而且通常也的確意指用現成的語詞來述說現成的事物。

言詞之可能指稱獨立的物,本由于事物通過言詞才成其為獨立之物,并作為獨立的存在者攏集它物,與它物關聯。這當然不是說,人必須先發明出語言,才能依之把事物分門別類加以勾連加以表述。語言就是事物的區別和勾連。邏輯形式不是在語詞和事物之間,仿佛一邊是語詞一邊是事物,共同的邏輯形式作為兩者的關系,把兩者聯系起來。而是:語言就是事物的邏輯形式--語言(命題、思想)之所以和現實有同樣的邏輯形式,因為思想就是現實的邏輯形式?!懊}顯示現實的邏輯形式?!盵11]特別當我們考慮到邏輯、Logik、logos、logein本來就是“說”“道”--語言就是事物能夠被說出來的形式。西方思想中的“AmAnfangwarlogos[泰初有道]”和中國思想中的“道生萬物”一脈相通。

有人以為維氏對意義理論的批判和對生活形式的強調所表達的只是語用學語境學的關注。維氏對用語和語境聯系的細致入微的注意迷惑了這些讀者。在我看,實情完全相反,維氏對語用學語境學沒有任何興趣。他通過幾乎貌似瑣碎的細節所考察的恰恰是高度形式化的規范問題。維氏有時也這樣提醒讀者。一處,他對靈感現象和遵行規則的現象作出區分之后說,我們在這里關心的不是靈感的經驗和遵行規則的經驗,而是“靈感”和“遵行規則”的語法(PU,232節)。的確,如果我們不首先知道應該把哪些行為叫做“遵行規則”,我們從哪里開始反省“遵行規則的經驗”以及其它一切伴隨遵行規則的現象呢?誠如維氏自斷:“我們的考察(始終)是語法性的考察?!保≒U,90節)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們從前籠統地稱為“邏輯問題”。維氏的方法不單單體現了某種個人風格。這是一種新的哲學思考實踐——不再在概念之間滑行,而是在粗糙的地面上尋找路標。

但發現規范,不就是在形形的表達后面在語言的歷史演變后面發現某種深層的不變的東西嗎?我們不是最終還是要乞靈于邏輯的必然性嗎?規則是給定的,因此是某種先驗的東西,我們只能遵循。

這里我們看到了語法和邏輯的本質區別。語言是給定的,但不是超驗的給定而是歷史的給定。Transzendent,transzendental,apriori這些術語,在西方哲學史上盤根錯節,中文譯作“先驗的”“超驗的”“超越的”“先天的”等等。這里有一個典型的例子,說明當代中國學術語匯的困境:我們既要了解這些語詞背后的西文概念史,又要了解中文譯名的由來;如果這些中文語詞有日常用法(但愿如此!),我們就還得考慮術語和日常用法的關系。語法也許可以說是先天的甚至是先驗的,但怎么說都不是超驗的?!跋忍臁边@個中文詞所說的,雖然是給定的,但絕不是超驗的。先天近視的人,不得不把近視作為事實接受下來,但他的近視并不因此比后天的近視多出什么神秘的超驗的來源,而且,通過一定的治療或其它技術手段,先天的近視一樣可以糾正,或者,可以改變它帶來的后果。我不想把維氏所說的語法和海氏所說的存在之言簡化為這樣的先天性,我只想說明,要理解這兩位哲人,我們必須放棄先驗/經驗的傳統模式。

那么,為什么我們的語法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為什么我們把“綠”單單用作顏色詞而不同時把它用作長度詞?把“疼”限制為一種感覺而不同時包括引起這種感覺的東西?這里不是邏輯在起作用嗎?是的,如果“疼”一會兒指一種感覺,一會兒指一種顏色,我們的語言的確會變得非常不合邏輯。而這首先是說,我們的語言將是一團混亂,不再是一種適合我們使用的語言。語法的邏輯來自生活的邏輯。語言給予我們的不是一堆事實,而是連同事實把道理一起給了我們。我們的語言如其所是,是有道理的。給定了這些道理,我們必須這么說而不那么說。但并沒有什么邏輯必然性迫使我們的語言是這個樣子而不能是另一個樣子。我們的語言是一種相當合用的有道理的語言,倒要通過自然的源始涌動(海氏),自然史,人類的生活形式,語言和其它人類活動相交織的“語言游戲”(維氏)加以說明。

我們要講邏輯,但我們更要講道理。道理不像邏輯那么權威,非此即彼。一段話要么合邏輯要么不合邏輯,卻可以很有道理,有些道理,多少有點道理,毫無道理。道理也不如邏輯強悍,你死我活,要是咱倆得出的結果不一樣,那至少有一個錯了。然而,可能你有道理,我也有道理。中國話像這個樣子,自有它的道理;德國話和我們很不一樣,卻自有德國話的道理。邏輯從天而降,道理卻是前人傳下來的。當然,海維二人都不承認有一種和其它一切道理都性質不同的邏輯。邏輯也是一種道理,一種極端的道理,一種我們優先承認最后修正的道理。

維氏把語言的本質從邏輯轉化為語法,海氏把語言的本質理解為具有歷史性的存在之言,兩者息息相通。語法和存在是“給定”的,然而,是在歷史意義上的給定,而不是在超驗的意義上給定。我們不能從先驗/經驗、分析/綜合的模式來理解兩人的基本思路。他們和以往提法的區別雖然相當細微,卻事關宏旨。

維氏從生活形式和語言游戲來理解語言的規范作用,從有限性來論述“理解”,于是人們很快發現維氏是個“相對主義者”。歷史的就是有限的,有限的就是相對的。取消了絕對標準,就只剩下一些相對的標準。然而,若沒有絕對牢靠的基地,倘若我們真的追問下去,相對的標準就等于沒有標準。好壞對錯都是相對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歸根到底”,也就無所謂好壞對錯了。語言果然游戲乎?邏輯果然必然乎?

你說“他強迫我戒酒”成話,我說“他力量我戒酒”就不成話。你告訴我說:我們是用兩個詞來表示“力量”和“強迫”的,而且一個是名詞,一個是動詞。你有絕對的根據嗎?英語里不是用force這同一個詞來表示這兩個意思嗎?而且它既可以用作名詞又可以用作動詞。可見用兩個詞來表示力量和強迫沒有必然的邏輯根據。于是,“他力量我戒酒”就沒說錯;即使錯了,不過是相對地錯了?

人的認識沒有絕對的根據。這話在說什么呢?是說人的認識無所謂對錯或“歸根到底”無所謂對錯?維氏當然不承認,而且把反駁這種相對主義作為其哲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是說相對于上帝的全知,人的認識會犯錯誤?維氏不但承認人會出錯,而且把這一點當作其哲學的基石之一。但不是相對于上帝的絕對正確而言。上帝怎么認識的,我們不知道。人出錯,簡簡單單相對于正確的正當的人類認識。我們根據實際使用的語言所提供的規范來判斷正誤;否則還能根據什么呢?日常語言不是維氏的偏好,而是維氏哲學的奠基處。

歷史通過什么把言說的理路傳給我們?通過一代一代的言說。在維氏,語法是通過日常交往語言傳給我們的。在海氏,存在之言是由思者和詩人承傳下來的。在這里,海氏似乎與維氏分道揚鑣。海氏從來不喜尋常。常人,常態,常識,都是海氏挖苦的材料。日常的種種話語,集合為Gerede,列為此在沉淪三種基本樣式之首。后來他又明確斷稱“日常語言是精華盡損的詩”。

說到這一區別,我們先須指出,“日常語言”這個用語往往是和不同概念相對待的。和日常語言相對的,可以是術語、科學用語、詩詞、神喻、理想語言。維氏談及日常語言,通常針對的是理想語言,邏輯斯蒂語言。在這一點上,海氏和維氏初無二致,只不過他只采用“自然語言”這個用語,不像維氏那樣混用“日常語言”和“自然語言”。維氏認為自然語言要由自然史和人類的生活形式來說明,海氏認為自然語言是自然的涌現;維氏認為自然語言是其它符號系統的核心,海氏認為自然語言是語言的本質存在;海維二人都認為自然語言從原則上說是不可能形式化的,邏輯斯蒂語言是墮落而不是進步。另一方面,海氏有所貶抑的“日常語言”通常是和詩對稱的。既然維氏不曾把兩者對待論述,我們也說不上海維二人在這里有多少分歧。

此外,我還愿意說明,海氏之強調詩,并非出于浪漫主義的遐想,而是海氏從學理上特別強調基本言詞的力量和語言的開啟作用。

讓我們從維氏的一個例子生發出一個新例子來。一種語言里沒有“把石板搬過來”這樣的結構,我們喊“把石板搬過來”,他們只能喊“石板”,那么他們的“石板”是否和我們的“把石板搬過來”相當呢?他們到我們這里找了份工作,聽到“把石板搬過來”的時候,就會像在自己的國度里聽到“石板”那樣行動。在這個意義上,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相當的。然而,這時師傅說:“是讓你搬過來,不是讓你推過來”;本地的學徒會改變搬運的方式,外來的學徒卻不知所措了。在這個意義上,“石板”和“把石板搬過來”的意思又不相當。這其實是一個尋常問題。Force和“力量”相當不相當?Mandesirestoknowbynature這句英文和“求知是人的天性”是不是相當?設想這句英文后面跟著butnotwoman。簡單說,句子一方面和情境相聯系,和句子的“用途”相聯系,一方面和借以構成的詞匯相聯系。單就用途來說,詞匯只是句子的材料,只要句子具有同樣的用途,使用什么詞匯都無所謂;材料消失在用途里。然而在詩里,詩句的意思和選用的詞匯卻密不可分。套用一句已經變得陳腐的話:藝術是形式和質料的完美結合。我們說,詩就是在翻譯中失去的那一部分。什么失去了?用這些特定的語詞表達這一特定的整體意義。每種語言都有獨特的語詞系統。表達“同樣的意思”用的是不同的語匯,恰恰是不同語言的不同之處。那么,詩就在把語詞結合起來表達意思的同時保持著語詞本身的力量。在極端處,詩句的意義完全由其所包含的語詞(及其特定聯系)規定,而與怎樣使用這句詩無關。在這個意義上,詩是“無用”的,不用來傳達信息,不用來下命令或懇求。但這不是說詩不起作用。詩的作用在于造就規范,在于揭示語詞的意義。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與制造器物不同,藝術作品不耗用材料,而是使材料本身的色彩和力量突顯出來。藝術關心的不是有用,而是讓存在者如其所是地顯現自身。事物的本然面貌在詩中現象,也就是說,詩從存在的無聲之音那里承接下本質的言詞,從而才有語言的日常“使用”。那么,我們唯通過詩才學會適當地“使用”語言,用語言來表達思想,傳達信息,下達命令。

盡管有這些差異,海維二人的基本趨向仍然是很接近的。日常語言突出了語言的承傳,存在之言也是一樣的,因為在海德格爾那里,存在始終是歷史性的。存在者以何種方式顯現,存在者怎么才是存在者怎么才不是存在者,不是一個先驗問題,更不是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加以決定的。人被拋入其歷史性的存在。

的確,盡管海維兩人的教育背景思想淵源差別很大,兩人的方法風格迥異,但深入他們的根本立論,我們可以感覺到一種共同的關切。我有時稱之為對人類生存和認識的有限性的關切:如果邏各斯是歷史的承傳,我們還有沒有絕對可靠的理解?如果意義要從情境加以說明,人生還有沒有終極意義?上帝死了,怎么都行了?沒有對錯善惡之別了?若有,又該由誰由什么來作出最終裁判?一句話,祓除了絕對怎樣不陷入“相對主義”呢?往大里說,這是我們時代最具普遍性的問題。宗教、道德、藝術、政治甚至科學,都面臨相應的挑戰。

然而,正如海德格爾最初就指出來的,不管喜歡不喜歡,有限性是現代人必須承擔起來的天命。海氏強調存在的有限性、歷史性,維氏強調生活形式、語言游戲的自然史。其實,只因為我們是有限的,才會出現意義問題,也只有從有限出發,才能解答意義問題。我們不再從絕對的出發點,用上帝的全知的眼睛來看待世界,而是用人的眼睛來看待世界。

注釋:

[1]這里是廣義,相應于“藝術哲學”“道德哲學”之類。

[2]SZ是指Heidegger,《SeinundZeit》,Tuebingen:Niemeyer,1979,下同。

[3]PU是指Wittgenstein,PhilosophischeUntersuchungen。引自該書的只注明節數。下同。

[4]D.Bolinger,《AspectsofLanguage》,1968,Harcourt,p.2.

[5].Wesen,或譯“存在”。

[6].Heidegger,DerUrsprungdesKunstwerks,載于《Holzwege》,全集版;Frankfurt:Klostermann,1950,SS.59-60.

[7].Heidegger,《UnterwegszurSprache》,Pfullingen:Neske,1959,S.262.

[8].Wittgenstein,BlueandBrownBooks,Harper&Row,NewYork,1965,p.172.

篇(4)

(1)傳統實驗平臺存在的問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傳統的實驗包括課程實驗和綜合實驗兩部分內容。1)課程實驗以驗證性實驗為主。一般會根據二次原理圖完成實驗裝置的接線,通過對裝置加電流、電壓信號對裝置進行測試,并觀察裝置動作結果,記錄相關的實驗數據,以此來驗證理論教學中所學的基本原理。就實驗本身而言,實驗目的比較明確,但因實驗內容較少且過程單一,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加上因平臺落后、設備功能有限造成能實際開設的實驗內容更少,根本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需要。2)綜合實驗室硬件條件與當前電力系統的應用現狀及其對人才的培養要求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以繼電保護實驗平臺為例,差距主要表現在:第一,保護種類較少,不能涵蓋整個電力系統。當前只有線路保護、變壓器保護,缺少發電機保護、母線保護、斷路器保護及配網保護。第二,保護裝置落后,元器件還是以電磁型繼電器為主,微機線路保護年代久遠,與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相差甚遠。第三,測試設備及測試手段落后,與工程實際差別較大。目前工程調試中,對現場電氣量的模擬均采用繼電保護測試儀、信號發生器等完成,而實驗教學則主要使用調壓器、行燈變、移相器、滑線電阻等,這些設備在測量量程、準確度、精度方面根本達不到要求,從而導致很多實驗無法進行?;谶@樣的情況,為了適應培養計劃的需求,必須對當前的實驗平臺進行全面的改造,建立與當前電力系統的實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實驗平臺。(2)實驗平臺建設。以繼電保護實驗室為例,目前已經建成了包括發電機、變壓器、母線、斷路器、線路及供配電系統的微機繼電保護實驗平臺,并配置了多套先進的繼電保護測試儀,故障采集及分析軟件。實驗裝置的種類、功能大幅度提升,實驗教學內容可以覆蓋從基礎元件到整個電力系統的各個層次,為構建模塊化、多階段、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平臺基礎。在實驗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根據主接線的狀態選擇相應的保護類型,確定保護配置,而且可以依據保護原理自行設計保護類型,計算保護定值,確定參數,并通過實驗平臺檢驗動作邏輯及保護動作情況。圖1為微機繼電保護實驗平臺。

教學內容改革

篇(5)

一、初中語文寫作講評現狀

新課標引導下的寫作評價有許多新理念,但現實中的初中語文寫作評價卻不容樂觀。原因之一是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缺乏系統性、模塊式講評,學生因而得不到系統性訓練,寫起來往往沒有抓手;評講環節又常以“主題明確,材料真實,語言流暢,思路清晰”等籠而統之的批語進行簡單機械的分數、等級評價,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欣賞水平提高緩慢。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熱情逐漸減退,有些同學甚至將定期的寫作訓練視為硬性任務應付了事。如此,寫作課便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教學目標自不能如期達到。

二、支架理論應用于初中語文作文講評的教學構想

“支架教學”源自前蘇聯杰出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的建構主義理論和他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指“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實際水平與在成人指導下或在同伴合作下解決問題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其蘊涵的重要思想是:兒童的發展主要是通過與成人或更有經驗的同伴的社會交往而獲得的。它促使教育者為學習者建構一種寓教于樂且互參互動的教學模式,利于學習者較容易地吸收單靠自己無法吸收的東西,縮小最近發展區。“支架理論”則促進教師在明確了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及其在探究問題時面臨的困難后,發揮“引導者”功能,把任務分解成可處理的單元,喚起學生對單元任務的注意和攻克,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其收獲最高發展水平。

筆者的支架式教學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

1.搭建腳手架:圍繞當時的學習主題和“最近發展區”理論建立教學框架。

2.進入情境: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即教學框架中的某個節點。

3.獨立探索: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進行獨立的探索。

4.協作學習:分小組進行協商、討論。

5.效果評價:學生個人自我評價;學生和教師對本次教學活動的評價。

三、具體課堂案例展示

(一)選定教學角度,搭建“階段性支架”

在寫作這一龐大的學習體系中,有許多寫作支架需要教師為學生一一搭建。其中,初中語文寫作評價標準要素之“材料是否具備現實感,有特點、打動人”,一直是學生的寫作短板。由于寫作過程中缺乏與主題情感相關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與細節描寫的技巧,文章往往流于空泛、平淡無味,表達情感自然蒼白無力。然而,我們發現,為了應試的需要,許多學生又不得不在文章結尾處贅述一兩句以表所謂的“真情”――假大空的弊端由之顯現。

有鑒于此,本次教學圍繞人教版初二下期第四單元――“家鄉味”散文單元,布置寫作內容:突出表現“家鄉味、風俗味”,以我手寫我心。

(二)創設問題情境,促進自我發現

在評講課上,筆者首先讓幾位有朗讀天賦的學生有情感地朗讀筆者挑選出來的這幾篇優秀作文,因為筆者發現:學生自己朗讀比老師在臺上朗讀,其參與度和專注度要高得多,筆者則可以借此過程觀察學生們的反應,為后續作文講評奠定基礎。

(三)學生歸納技法,教師完善總結

維果斯基在其“最近發展區”當中提出的“兒童的心理發展的潛在發展水平”指的是“在被人幫助與同伴合作的情況下解決問題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發展水平”。維果斯基說:“如果兒童在最近發展區接受新的學習,其發展會更有成果?!庇纱丝磥?,除了教師的幫助,“同伴的合作”也至關重要。和同伴相互交流,不僅可以使課堂活躍起來,也會大大提升課堂的效度。

(四)生生相互問答,解除問題支架

支架理論的“協作學習”貫穿此次教學的始終,不僅體現在上一個環節中,而且與“效果評價”體現在本次教學的末尾。

筆者認為,如果讓作者與同伴分享寫作構思和創作靈感,讓同伴對其提出自己寫作當中的困惑和疑惑,會給予同伴更多的幫助,也能體驗更多學習的樂趣。因此,在后續教學中,筆者讓作者一一上臺講述寫作動機和構思技巧,此時臺下的學生們聽得格外專注。聽者提的問題具體深入,作者的回答也頗順暢清楚。例如,有學生提問“你的文章詳略鋪排很棒,你是如何做到的?”“小花貓真的存在嗎?是你的藝術加工吧?”“時隔這么久,這些記憶真的存在嗎?有些是不是你自己的想象?”“老爺爺制作糖稀的過程你是不是用DV拍攝下來了?為什么記得這么清晰?”“你平時怎么進行細節描寫訓練的?”而作者們的回答也很令筆者欣喜,因為他們回答出了細節描寫,乃至日常寫作的“秘訣”――如“用眼睛觀察和記錄”“寫作前打好提綱,篩選出體現中心的重點素材,做好詳略的鋪排”“寫作過程中盡力還原情境”“適時加入想象和聯想,豐富文章內容”。課末,筆者將作者的回答與同伴的提問一一作了點評,并總結此次作文評講課的收獲。這一生生間、師生間的協作與對話取代了傳統課堂上師生的教與學,教學目標順利實現。至此,“寫作之梯”中的“巧用細節描寫”這一“支架”便順利拆除了。

【參考文獻】

[1]維果茨基.《教育心理學》莫斯科,教育工作者出版社,1926年版

[2]維果茨基.《作為行為心理學問題的意識》第一卷,第175頁,莫斯科,國家出版杜,1925年版

[3]湯遠俊.最近發展區與語文教學,文科教學探索,2005.12

[4]王文靜,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啟示.心理學探新,2000.2

篇(6)

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計算機、網絡與移動通訊各個方面的技術日益更新,而人們接觸的信息量越來越大,在學習型的社會中,移動學習這一新型的學習模式應運而生。移動學習借助信息技術與無線通訊設備,實現在任何時間(anytime)和任何地點(anywhere)可以學習任何內容(anything)?!耙苿訉W習”為英譯詞,譯自“M-learning”,在國內也翻譯為“移動教學”。在本文的論述中,“移動學習”與“移動教學”相互指稱。

在2010年之前,移動學習的終端設備主要是普通手機、筆記本電腦、PDA(掌上電腦),后來發展到智能手機。剛開始,移動學部分運用于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由于中小學生對手機的應用自制力不夠強,用手機來進行的中小學移動學習還是比較少的。隨著科技的發展,iPad作為智能的集成多種交互信息功能的IT 工作平臺,已經悄悄走入國內外一些教學課堂。深圳南山實驗學校麒麟小學部88 名一年級學生將統一購置iPad 上“語文讀寫”課。[1]新學期伊始,美國很多公立高中的學生興奮地發現,自己以后再也不用背著沉重的書包上學了――作為教學設備,學校為他們每人免費配備了一個iPad,上課時可以做課本使用,下課后可以申請帶回家完成作業。[2]移動學習逐步引用到中小學日常教學中來,基于iPad終端的移動學習系統也逐步開發、建立起來。

移動學習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而來,其理論基礎又是什么呢?本章擬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梳理:一是將移動學習置身于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歷史演進來思考其出現與發展。二是分析移動學習的理論研究進展,具體通過梳理探討不同的學習理論與教育技術的關系,探究支持移動學習的學習理論是什么。

一、歷史梳理: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的發展歷程

(一)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歷史演進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歷史演進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具體而言如下。

首先是傳統的課堂教學。

傳統的語文教學很多都是以教師為主導,“黑板+教科書”的模式,禁錮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課堂沉悶、缺乏生氣。教師的教置于教學的首位,大多都是老師說了算,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學,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環境。特別是在語文科的傳統教學中,“一言堂”、“滿堂灌”現象常常出現。教學模式固化,且評價方式單一。

接著發展到數字化教學。

20世紀90年代,美國政府首先提出了建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的政策,俗稱“信息高速公路”計劃。由此,美國的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并且運用到教育領域,“教育信息化”應運而生。隨后,許多國家都把信息技術引入教育,輔助課堂教學。在中國,“教育部在2000年10 月提出:從2001 年起,要用5 年至10 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國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要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要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3]數字化教育的“常規模式”普遍出現,其基于傳統教學媒體,如幻燈、投影、視聽設備、語言實驗室等。另外,基于計算機的“多媒體模式”也得到快速發展。

在語文課中,學生獲得了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夠借助多媒體及網絡設備,學習到更新的知識,文字閱讀與情境再現結合起來,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在當代社會,移動學習方式應運而生。

“移動學習開始于1994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Wirdess Andrew研究項目。該項目通過無線基礎設施建設,為全校師生、管理者等提供了覆蓋整個校園的無線高速連接?!盵4]2001年12月,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做出了關于“移動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的立項通知,移動學習在國內逐步推廣、發展起來。

“移動學習是在數字化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數字化學習的擴展, 具有移動性、高效性、廣泛性、交互性、共享性、個性化等學習特征。與數字化學習相比較, 移動學習不僅具備了數字化、多媒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特征, 而且還具備了其獨特的優勢: 學習者不再局限在電腦前, 可以‘隨時、隨地、隨身’,‘短、平、快’地進行學習?!盵5]隨著科技的發展,移動通訊設備的推陳出新、wifi的大面積覆蓋,移動學習成為可能,移動教育模式越來越突顯其優勢?;谟嬎銠C仿真技術(VR)的“虛擬現實模式”和基于知識工程和專家系統的人工智能(AI)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在線學習、網絡課堂學習越來越具有移動性,移動學習得到進一步發展。

移動學習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把高科技應用于教育領域,與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相吻合。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語文知識既有傳承,又有著發展。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的教學要突破一本之限、一室之隔,走向生活,走向社會,要把語文與生活聯系起來。所以,移動學習這一新型的學習方式,將會對中小學語文教學產生重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在國外,開始出現了反轉教學,反轉教學也是移動學習的一種新模式。“反轉教學也稱作反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 Reverse Instruction, Inverse Teaching,等)、視頻點播教學(Vodcasting Education)、教育視頻點播教學(Educational Video-on-Demand)等等。反轉教學指反轉常規課堂教學和家庭作業的內容、方式、目的。反轉的關鍵是現代技術手段的支持,如各種視頻制作軟件、視頻資源等。通過運用現代技術, 教師將常規課堂里教師講授部分制作成教學視頻,作為學生的家庭作業布置給學生,學生在家中觀看并學習視頻中的講授內容?!盵6]“反轉的課堂往往錄制成不同形式的教學視頻,在網上公布,以供學生學習。”[7]反轉教學也是移動學習的一種形式。

對于人文學科的學習,特別是語文科的學習,反轉教學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動態的視頻圖片與靜態的語言文字適當結合,語文知識“活”起來了,學生由課堂上的被迫接受知識,變成課后的主動學習,變成了“我想學”、“我要學”。學生不用為課堂上聽不懂而苦惱,通過觀看錄制好的有針對性的課堂視頻,實現知識的自主學習。

(二)移動學習是時代的回響和呼喚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電子產品使移動學習成為可能。ipad教學也是一種移動學習方式。移動學習是時代的回響和呼喚。方柏林認為:“在中國,孔夫子是一個周游列國的教育者,帶著門徒到各個諸侯國講學,沿途收學生。在古希臘,柏拉圖也是一個‘遠程教育者’。柏拉圖是最早開展‘遠程教育’的人之一。他希望利用書本,不再把學生限制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來學習。而今‘磚與水泥’的這種教室,將學生粘在座位上,其實只是一個階段的學習教育模式,它是歷史的產物。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模式也可能有消亡的一天,或者說會與其他模式共分天下。”[8]移動學習是古遠時代教育者聲音的回響。

移動學習更是新時代教育的呼喚。錢學森說過:“未來教育=人腦+電腦+網絡”。國家頒布的《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有革命的影響,必須高度重視。”這個論述說明了教育信息化是下一階段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工作,也是第一次在國家級的政策文件里面強調信息技術對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國家高度重視教育的信息化發展,“終身教育”、“全民教育”時代的學習型社會也大力呼喚促進移動學習方式的發展。

二、移動學習的理論研究――基于不同學習理論的教育技術的演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輔助語文教學,經歷了一個曲折的不斷完善的過程。剛開始的時候,或者過分依賴,或者抗拒使用。從最初常使用PPT再現課堂的板書文字,到教師利用多媒體營造情景氛圍,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學習中來,再到當今突破課堂的時空限制,變成泛在的學習,可以不固定時間、不固定地點,而實現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在這背后顯示的是基于不同學習理論的教育技術的演變。每一種學習模式都有其理論基礎,移動學習面向學習者以學為中心,圍繞著學習者的意義建構展開,強調知識的情境性,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發展的。在此之前,教育技術的理論基礎經歷了從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最后到建構主義的演變過程。具體而言:

(一)基于行為主義的教學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張研究人類的外顯的反應。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系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學習結果表現為特定刺激與特定反應之間聯結(表述為SR)的建立。楊剛、徐曉東指出:“傳統的課堂教育教學卻經常違背‘雙向理解’的交互原則,教師經常以‘獨白’ 的方式作為教學形態來傳遞知識,學生則以簡單的‘應答’作為滿足教師的問題需求,即‘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式?!毎住c‘應答’表現的是一種‘刺激―反應’的機械過程,學生的學習和知識的獲得是外部教師‘教’的刺激結果,只要控制教師的‘教’的行為,就能控制和預測學生的學習行為,從而控制和預測了學習效果。”[9]在教育初期,教育技術只有言傳身教的口耳之術,后來逐漸出現了教科書、粉筆、黑板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進入課堂。最初的視聽教學中用媒體(如幻燈、投影、廣播、錄音機等)不斷呈現信息來進行教學。教學中多媒體頻繁使用,只起到單向度的傳授知識的輔助作用,缺乏教與學的雙向互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和對知識的建構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最初常使用PPT再現課堂的板書文字,而黑板的書寫板書卻大大減少,一些教師借助多媒體來教學,“換湯不換藥”,用PPT照本宣科,缺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的優點沒有充分突顯出來。

(二)基于認知主義的教學

認知主義是在批判行為主義缺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認知主義心理學包括了“格式塔”學派、布魯納的認知結構理論和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學派等。布魯納認為“學習的結果是形成認知結構,學習過程是類目化過程,是新信息與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聯系的過程”。以信息加工理論為主的認知心理學對教學的理論與技術有很大的影響,使媒體的教學應用從強調設置重復的信息呈現,發展到通過精心設計學習工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坝山虒W中的‘教’逐漸轉向了‘學’,突出了‘學’的地位。隨著計算機科學的迅猛發展, 學生能夠與計算機進行相互‘對話’來獲得知識,這是一種程序互方式的表現。此時,計算機重新定位在輔助教學的地位,教師的作用只是部分被替代,課堂交互中出現了人―機交互和人―人交互并存的形態。”[10]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營造情景氛圍,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學習中來,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現學習與文本達到較好的交融。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師也可把課本以外的知識呈現傳遞給學生。

(三)基于建構主義的教學

建構主義產生于認知主義心理學內部的反思,代表人物有斯滕伯格?卡斯和維果斯基等人。其內容很豐富,核心可用一句話加以概括: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10]“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11]強調“學習主要根據先前的認知結構,注意和有選擇地知覺外在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被利用的先前知識不是從記憶中原封不動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據具體事例的變異性而重新建構”。[12]

建構移動學習主要是認知建構支持下的情景學習。情境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意義和個體的身份是在互動中建構的,而且這種建構具有情境性。知識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組表征,也不是事實和規則的集合,而是個體與社會交互過程中社會性和文化性的建構與組織。個體在互動中,不僅建構知識的意義,而且形成自己在共同體中的位置(即身份),學習者在共同體中的社會參與是學習的關鍵”。[13]iPad把聲音和文字融合在一起,具有語音和書寫訓練功能,具有方便的閱讀訓練系統,圖文音俱全,通過與教師的在線互動,可進行實時的學習、測試、點評。移動教學設置了具體的教學情境,是交互式的,它使單向度的“人―機交互方式”轉變為“人―機―人”的雙向度的交互模式。

語文移動教學不像傳統教育那樣在固定的場所、固定的時間內學習固定的內容。它突破課堂的時空限制,變成泛在的學習,可以不固定時間、不固定地點,而實現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生活即語文,處處有語文,移動教學將會為語文的學習引來源頭活水,打開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這一教學模式將會逐步登上教學發展的舞臺中心。

參考文獻

[1] 王春超.深圳某校配備iPad引爭議 理性教育切勿亂消費[N].通信信息報,2010-11-10(B03).

[2] 薛宏.iPad替代紙質教材在美引爭議[N].中國文化報,2011-09-10(003).

[3] 何克抗.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J].中國電化教育,2011(01):1-19.

[4] 李玉順,馬丁.移動學習的現狀與趨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03):9-11.

[5] 白娟,鬲淑芳.M-Learning:21世紀教育技術的新發展[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3(04):45-48,63.

[6] 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07):114-117.

[7] Ramsey Musallam.Should You Flip Your Classroom?http:///blog/flipped-classroom-ramsey-musallam.

[8] 方柏林.知識不是力量[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9] 楊剛,徐曉東.學習交互的現狀與未來發展――從課堂學習到e-Learning,m-Learning再到u-Learning[J].中國電化教育,2010(07):52-58.

[10] Marion Williams&Robert 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4-26.

[11] 汪全儀.從教育技術的發展看學習理論的演變[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0(03):49-51.

篇(7)

 

導入新課作為一門教學藝術,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教育智慧在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導入語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新課的教學質量。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人們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過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導入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激發學習興趣。

一、新舊串連,巧用故事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看來,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初中語文教材的編寫表面看似龐雜,實質其知識體系嚴密有序。教材中的選文文體、作者、主題、寫法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可利用文與文之間的內在聯系,從學生掌握的知識觸發順勢過渡到新課的講授。當學生找到知識點間的聯系時,自然會領略到學習知識的樂趣,從而精神飽滿地、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如教學《醉翁亭記》以文體相同導入,舉出此前學過的《桃花源記》、《核舟記》、《小石潭記》,講解“記”的文體特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景物生理,本文即屬這類;一類是寓情理于景物中,如《桃花源記》、《小石潭記》,而《核舟記》的“記”相當于說明文體。

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解讀文本之前引用與課文主旨有關的軼事趣聞,如謎語對聯、童話傳說、成語寓言等短小故事,能夠將學生注意力快速集中起來語文教學論文,輕松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如設計《木蘭詩》導入語:“同學們,在我國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女孩,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勛,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團聚。你們知道這個女孩是誰嗎?”當然,運用故事導入,所選用的故事一定要與課文有關,簡短而具有吸引力,要能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才能切實發揮導入的作用。

二、有意提問,巧設懸念

心理學認為:思維過程通常是從需要應付某種困難,解決某個問題開始核心期刊。古語又云:“學貴質疑”,有疑問才能促使學生去探索。教師在導入語中要擅于結合所講內容及課題特點,有意設置一些既體現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通過問題的分析、解答引入新課。如設計《觀滄?!穼胝Z:“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凱旋而歸,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滿懷激情地寫下了《觀滄?!?。那么詩中是如何表現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概呢?又是描繪了怎樣一副宏偉壯麗的景象呢?”學生在注意這幾個問題時,同時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在聽講的時候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奧蘇伯爾認為“認知內驅力”是促使學生學業取得成就的三種內驅力之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設置懸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有效激發學生的認知內驅力。如設計《楊修之死》導入語:“事情發生在魏、蜀漢中之戰的最后階段。蜀兵據險固守,魏不得進,魏軍主帥曹操深感進退兩難。魏行軍主簿楊修恰恰在此關頭從軍中以‘雞肋’為夜間口令這件事上,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未經請示,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又向夏侯惇說明‘雞肋’一語的含義,夏侯服膺楊修的‘先知’,也趕緊收拾行裝。頃刻間,軍心大亂。曹操是否會因楊修摸透自己的心思妒才而殺楊修呢?又將羅織什么罪名來殺楊修呢?請看本文。”

三、介紹背景,生動解題

在教授新課時,先向學生介紹與課文有關的背景知識,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寫作的當時時代特點、政治經濟狀況、作者的生平游歷等,是啟動學習積極情緒切入點,能夠有效地排除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產生的一些疑問或障礙,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如《唐雎不辱使命》:“這篇文章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一場外交斗爭的情況。戰國時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相繼剪滅各諸侯國,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企圖用‘異地’的政治騙局不戰而屈人之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一事。”學生了解唐雎赴秦的政治形勢就容易理解課文了。再如教學《過零丁洋》時,一開始穿插作者文天祥的經歷:“元軍直下廣東,欲徹底消滅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不幸被俘,被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元統帥張弘范派人請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杰語文教學論文,文大義凌然,堅拒寫書,以一首七言律詩表明心跡。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過零丁洋》。”通過介紹作者,可以可以使學生了解一些文學常識,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標題,即“文眼”。有些標題含義深刻,耐人尋味。教師如果從解題入手來導入新課,那么對于引導學生進入新課學習也大有裨益。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標題很有特色,“這個題目告訴我們課文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前后兩部分的內容,那么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生活到底怎么樣呢?”解題導入法的最大優點就是能拓展課文的背景材料,同時這種解題的方法也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新課的渴望和興趣,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新課導入方法。

四、概述情節,自敘經歷

對一些篇幅較長的小說或敘事散文可采用概述情節來導入。如導入《社戲》:“前一部分主要寫‘我’在北京看過的兩次戲,一次是在北京的戲院,戲院里嘈雜、擁擠、混亂的環境讓‘我’非常的厭惡。另一次是募集水捐,因為捐款的方式是買戲票,因此機緣巧合的又看了一次戲,但卻遭遇尷尬,沒有看完便離了場,兩次看戲給‘我’的感覺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寫了‘我’在趙莊看戲的感受和經歷,魯迅在寫這部分的文字中飽含著深情,表現了魯迅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和深刻眷念。”概述課文內容,可以讓學生對本文有個清晰的宏觀把握,從整體感知過渡到章節段落,深刻領會文章的脈絡層次和篇章結構。

學生對發生在自己身邊尤其是教師身上的故事,特別感興趣。教師要抓住好這一切入口適時導入新課核心期刊。如教學的《我的母親》一文時,教師可引用自己或讓學生自告奮勇地講述切身經歷之事來導入課文:“我的母親,對別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對自己卻十分嚴厲,生活中很少有微笑,有時責罵自己時,還不允許我哭出聲音來。她雖然嚴格地管束我,卻又時時地疼愛著我,她是慈母兼任嚴父。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的《我的母親》中,作者又會為我們講述一種怎樣的母愛表達方式呢?”如此導入,真實感人且緊扣文章主旨,為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作了很好的鋪墊。

五、創設情境,直觀演示

英國教育家羅素說過:“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開始,教學語言應當是導火線、沖擊波、興奮劑。”教師在導入語設計中可用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文本轉換為可感一幅幅圖景或一種意境,從而激起學生情感的浪花,身臨其境地感受其藝術魅力。如教《春》時,教師或學生背誦描寫春天的詩句:“二月春風似剪刀”、“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等,讓學生通過古詩文的意蘊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或想象,情不自禁地進入“春”景之中。如教學《海燕》,教師以充滿激情的言語導入:“有一只海燕,在孕育之時,它高翔語文教學論文,渴望暴風雨;在逼近之時,它搏擊風浪迎接暴風雨;在即將來臨,它反復呼喚暴雨風。”使學生沉浸在驟然而下,一觸即發的革命氣氛之中,對文中的海燕形象,對急劇發展的革命形勢,產生感情共鳴,喚起深刻體驗。

初中生思維正處于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時期,偏重感性認識,在教學中借助具體的實物、圖片、動畫、音樂、影視等教具,能夠增強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真實性。如在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時,可以制作幾張羅布泊的幻燈片,不僅給學生以藝術美的享受,還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悅耳動聽的音樂可以使人產生愉悅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會使學生快樂地進入課文,接受新知識。如教學《水調歌頭》,播放王菲《但愿人長久》等,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適度運用教具,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總之,語文課堂導入語設計方案很多,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探究總結。導入語的設計應根據具體教學的目的、內容、風格、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切勿只圖表面的熱鬧,追求形式花樣,或是占用過多的時間削弱其他教學環節。導入語創意設計來源于教師素養,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工作需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

參考文獻:

[1]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年.第9頁.

[2]黃革、呂嵩松.初中語文新課程課堂導入語設計的特點[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篇(8)

在當今社會,人類的很多活動如辦公、教育、科研、學習等,均離不開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正在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同時也對計算機教育的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當前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的難點以及困境,文章提出了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以及學習方法。

一、當前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的困境

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知識的快速更新、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時間差異、學生學習的惰性以及習慣的傳統教學模式構成了當前計算機文化基礎教育的主要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

(一)課程內容前瞻性與基礎性之間的矛盾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對于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信息處理技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課程實踐性強、內容更新速度快、極富創造性且具有明顯時展性等特點,決定了該課程具有必要的前瞻性,然而由于課時的限制以及該課程本身的屬性——“基礎”,導致了本課程不可能也不應該脫離基本的基礎內容的講授,這就構成了目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育的難點以及矛盾。從學生的角度來講,由于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差異,偏重前瞻性的內容,則基礎薄弱的學生很難接受;偏重基礎性的內容,則基礎較好的學生往往會產生惰性以及煩躁厭學的態度;如若課時平均分配則會由于課時的限制導致“兩不討好”的尷尬局面。

(二)教學模式傳統性與多元性之間的矛盾

雖然目前大多高校在計算機文化基礎的教學中,提出了“項目式”教學、“任務驅動”教學、“分層次”教學等方法,但是從目前實際的教學過程來看,依然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以其他的教學手段為輔且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一,“多元”的教學模式大多是一種應付教學改革的口號與手段。第二,在實際的實行過程中,“多元”的教學模式不能做到因人施教、以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熱情。

基于目前出現的問題,本文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依據,探討其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以及學習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建構主義理論以及構成要素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 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學以及學習環境、設定的具體的場景以及教學、學習內容。協作: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會話: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商討如何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的計劃過程。意義建構: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由書本內容、課程內容轉化為學生自己知識的過程。

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是學生為主體、中心,教師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引導者、組織者以及策劃者,起輔助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達到使學生有效實現意義建構的目的;學生學習的過程是知識在大腦中重新構建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主動的、積極的。

三、建構理論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中的實現

雖然學生在學習時中是主動的、積極的,但是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卻是盲目的、沒有頭緒的,所以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設置相應的學習情景,起到策劃者以及引導者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依據教學大綱以及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的知識體系,教師首先應該梳理出分層的知識結構體系。第二,將每個不同層次的知識依據之間的相關性,結合學生的計算機文化水平、學生的興趣愛好,設置不同的情景模式以及子課題。第三,為各個情景準備充分的教學資源。第四,協助并引導學生完成每一個課題作業。第五,接收并檢查學生的課題作業。第六,依據前一個課題作業設定并修改下一個課題情景。

對于學生而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相關資料的查找以及收集。第二,課題作業的完成以及完善。第三,課程作業所涉及的知識點的內化以及引申。第四,對課程情景的把握以及對老師以及上課方式的意見反饋。

以上幾點分別是從老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角度討論的建構主義教學以及學習方法,在實際創作中,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大綱以及學生的計算機文化水平設置不同類型的、知識點有所側重的情景模式,并按照學生所已經掌握的計算機文化基礎將學生分為不同的課題組以供學生選擇學習。不同層次的課題對應不同水平的學生,以期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

四、小結

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內容的前瞻性以及基礎性、教學模式的多元性以及傳統型造成了當前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教學的主要困境,文章以構建主義理論為依據,探討了其在計算機文化基礎教學以及學習中的作用以及具體要求。

參考文獻:

篇(9)

一、新教程的優越性:  

1、新教材的知識點帶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復性。譬如,“a bit of”這個短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59課上才正式學習,而編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下),第72課的Workbook上提前導入了,體現的“張思中英語教學法”中的超前引入規則。類似的,還有“sad”一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下),第84課就出現了,而該詞卻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77課,才正式學習。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23頁第三段引入“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這個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95頁第6題,再次呈現“Work comes first”這一短語,進行復習鞏固,體現其反復呈現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語交際和語言表達能力地培養,課文對話靈活化、多樣化,情景化。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和應用,加大英語口語教學力度,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這方面的特點尤突出。課文對話旨在構建生生交際的形式,提供語言會話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21課,Part1要求學生看圖介紹各個單位的方位,Part2是一則針對詢問方向內容的簡單對話,課文僅僅提供了介紹方位和詢問方向的組織模式,并沒有具體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這樣設置,不但便于學生進行自主交互式的學習,而且可使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基礎有的放矢的開展異步教學。  

3、新教材注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適度點撥學生注意語言用語規范。英語交流中的困惑,不僅表現在詞匯量的多與寡,還表現在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除了原教材中有關中英文姓名的差異、接受禮物時的差異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還在仲秋節這一單元增加了感恩節的內容,講仲秋節(The Mid-autumn Day)同時進行感恩節(The Thanksgiving Day)的介紹,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對比了解兩個秋天節日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既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文化意識。再如在這冊書的On the farm這一單元,既介紹中國的農場,也介紹美國的農場,也是為了讓學生區別不同國度的人文風情。西方人一般重視個人的隱私,他們不愿意別人問及有關自己年齡、宗教、收入、婚姻狀況等情況。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35課,課文注釋有關西方的忌諱話題的注解。  

篇(10)

1多元智能理論概述

1983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HarvardGardner)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簡稱MI理論),他認為人類智能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組能力。每個人不同程度地擁有言語語言、數理邏輯、視覺空間、肢體動覺、音樂韻律、人際溝通、自我認識、自然觀察等八種智能。

2多元智能理論的特點

1.2.1注重整體性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各種智能相互協作、共同作用的過程。

1.2.2強調差異性,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擁有七種以上智能。

1.2.3突出實踐性智力是每個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擁有一系列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問題特別是難題的能力,是發現新知識的能力。

1.2.4重視開發性人的多元智能發展水平的高低關鍵在于開發。

3職業院校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策略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特點,把多種智能與語文教學相結合,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利用學生的智能強項,創設使其優勢智能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3.1培養語感,發展語言智能

葉圣陶先生也說過:"文字語言的訓練,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運用的語言智能培養語感的策略:

3.1.1以讀為本,形成語感。

讀是語文教學的第一教學法,閱讀教學的主心骨是讀。葉圣陶在"中學國文學習法"中說"閱讀總得讀"。要讓學生讀,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真正讀懂課文,并教給學生朗讀、默讀、精讀等最基本的閱讀方法,通過閱讀大量的精美文章,積累語言材料,獲得語感。

3.1.2品讀結合,深化語感。

"閱讀教學要以讀為主,還要輔之以品,品讀結合。"我們的課文閱讀教學要在讀中品,在品中讀,品讀結合。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寫自己對父親愧疚之情時,兩處用了"聰明"一詞:"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只有引導學生去認真去咀嚼品味,才能領悟朱自清先生對父親的一片真情。憑語感可判斷,"聰明"在此并非智力發達,記憶力、理解力強之意。如何理解"聰明"一詞在特定語境中的意義呢?品文章的敘事情節,知父親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品作者的情感,知其對父親滿懷愧疚之意,品修辭手法,知作者當時在笑父親"迂","聰明"當取反語;品詞語的情感,知"聰明"在此是貶義,應理解為愚昧無知。通過反復品讀,既可深刻地領悟到作者遣詞的精妙,又可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

3.2挖掘論辯訓練素材,拓展邏輯思維智能

在語文教學中,論辯是訓練邏輯思維的有效方法。根據職教特點,在口語交際課堂中,通過《演講與口才》等書刊挖掘相關論辯素材,讓學生學習他人的論辯技巧,并根據每一節課后的訓練設計,組織開展辯論大賽,調動、激發學生的語言和邏輯思維智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3馳騁想象,激活視覺空間智能

根據職業院校學生的專業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圖文轉化法,即將學習材料適當的視覺化,給予學生豐富和充分的視覺刺激,不但能發展學生的空間智能,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筆者在廣告藝術設計專業班教學《致橡樹》一詩時,為了更好地把握詩人美好的愛情理想,正確理解"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的愛情觀,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橡樹與木棉的位置,并簡單說明理由。這一策略,使職教語文與專業課相結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加深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為他們的專業課打下基礎。

3.4鼓勵學生參與體驗,發展身體動覺智能

3.4.1進行模擬表演訓練

在口語交際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根據學生自身的智能特點以及專業特點,創設職業活動模擬情境,使學生通過扮演不同的職業角色,模擬各種不同的職業活動來展現其智能,發展其職業能力。例如,針對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課上,讓學生提前準備某一處景區的導游詞及景區幻燈片,創設模擬情境,在課堂讓進行解說,最后評出最佳導游員。通過這個活動,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他們各自的特長都不同程度地表現了出來,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且,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模擬崗位實習的平臺。

3.4.2編排課本劇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強、人物形象鮮明的課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改編,排練課本劇,進行表演。例如,在教學《項鏈》時,可讓學生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對文本進行改編、排演。表演結束后,由學生觀眾評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最佳配角獎等。從改編劇本,到表演這一系列的環節中,并不僅僅是一種智能在發揮作用,而是語言智能、動覺智能、人際交往等多種智能的綜合運用,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同時,也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3.5利用音樂渲染情境,理解意境

利用學生的音樂優勢智能,讓學生置身于樂曲所創設的情境渲染之中,感受課文內容,產生強烈的情感感應效果。比如,筆者曾聽過特級教師龍超奎在教《牡丹亭》節選一課時,他讓學生將"春香鬧學"一處,以自己喜歡的形式改編演唱:形式不限,可以是流行歌曲、黃梅戲、京劇……,學生頓時情緒高漲,經過20分種的準備、排練之后,上臺表演的同學都盡情表演,"觀眾"也都躍躍欲試。這種策略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在參與角色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了本文的主題思想。

除此之外,還可利用配樂朗讀,音樂導入,以唱代背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但應注意,音樂只是一種手段,切不可喧賓奪主。總之,在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及個體差異,應從多元智能理論這一視角出發,利用學生的優勢智能,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上一篇: 納米科學論文 下一篇: 動漫經濟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综合 |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本无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