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1 17:00: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食品檢測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目前,主要采用儀器分析法、酶抑制法檢測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物,其中酶抑制法操作更加簡便,主要使用的儀器包括測試儀、測試盒、測試紙等。在檢測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物時,應利用系統檢測技術檢測食品中一百五十種農藥殘留物,同時應采用芐嘧磺隆等七種農藥單殘留檢驗方法進行檢測。
1.2檢測生物毒素、病原體
檢測食品中的生物毒素主要是指貝類、藻類、真菌類等霉素,一般會采用ELISA試劑盒的檢驗方法。檢測食品中的病原體主要是指口蹄疫病毒、豬瘟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及豬水泡病毒等病毒,一般采用隨機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檢測。
1.3微生物致病菌的檢測
微生物致病菌有很多種種類,不同的食品中,需要檢測的微生物致病菌也會有所差異,目前,在食品中較為常見的是溶血性鏈球菌、志賀氏菌、沙門、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因此在食品檢測過程中需要多加注意。
1.4重金屬的檢測
鉻、鎘、汞、鉛、類金屬砷等重金屬具有很強的生物毒性,是食品中較為常見,這些重金屬如果殘留在食品中,會直接損害人類的健康。目前,可以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光譜法、比濁法、電化學分析法、斑點比較法、光度法、色譜法等多種檢測方法檢測食品中的生物毒性重金屬。雖然重金屬檢測的方法多樣,但是對于不同類別的重金屬,應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當然每一種檢測方法的檢測限也有很大差異。比如鉛,如果采用墨爐原子吸收光譜的檢測方法,則對對應的檢出限是5;如果采用單掃描極譜法進行檢測,則為0.085。因此,在食品檢測過程中,需要熟練掌握不同重金屬的檢測方法及其檢出限。
二、食品加工過程質量檢測控制的要點分析
2.1檢測食品深加工過程中的使用要素量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在整個食品深加工過程中發生的食品質量不合格事件中有49%左右是由于要素使用量不當所致,基本上比重占到一半,可見要素使用量違規是其中的關鍵問題。在深加工過程中關于要素使用量的質量檢測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營養性添加劑添加量嚴重不足。這種現象主要見于中老年奶粉、嬰幼兒奶粉中沒有添加足量的微量元素,或者是添加劑中摻雜了其他物質,導致純度不夠。②添加劑添加過量。其中添加劑主要指甜味劑、著色劑等,這主要是食品生產者為了使食品最終性狀比較理想而為之。③防腐劑添加過量。這種問題比較常見,主要是為了能夠使食品維持原滋原味,有較長的保質期。
添加添加劑在食品深加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但也是非常復雜、隱蔽的環節,因為食品的添加劑有很多種種類,而添加的方式比較隱蔽,加入的量也不會很多,因此很難識別食品中的添加劑。而且,很多加工車間由于企業、衛生需要等需要保密,有的添加劑會選擇一個相對隱蔽的場合添加。這些問題都大大增加了食品加工中添加劑的檢測難度。其實,究根結底是由于質量管理不到位所致,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食品生產質量管理體系,沒有營造一個誠信、健康的行業運營環境,很多食品企業為了一己私欲常常會做出一些不正當行為。
因此,筆者認為我國應盡快出臺一套完善的食品質量管理體系,提高食品質量管理的法制化,嚴懲一切食品安全事件的責任人以及責任企業,清掃食品市場,維持正常的運營秩序和環境。
2.2檢測食品深加工過程中的人員環境衛生
在巖礦檢測中,具有很多種化學藥品,由于操作不當,往往容易導致實驗操作事故發生。常見有毒液體包括溴水、氫氟酸、三氯甲烷等,有毒固體包括汞、苯、砷、錳及化合物,常見腐蝕物包括硫酸、硝酸、高氯酸、氫氟酸等,常見易燃易爆物包括乙酸、乙醇、乙醚、過氧化物等。
2)危害。
化學藥品如果存儲和處理不當會帶來相應的危害,侵害人體健康,污染周邊環境,影響公共安全。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嚴格遵循實驗操作要求,確保實驗安全順利進行。
3)侵害人體主要途徑。
例如,體表吸收、誤食、吸入等,進而侵害人體,影響人體安全與健康。
二、巖礦檢測實驗室化學藥品安全預防的不足
1)人員操作不規范。
實驗中沒有嚴格遵循操作規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例如,有毒或有異味物質沒有在通風櫥進行實驗操作;怕光、遇熱能分解物質在太陽照射地方實驗;稱取揮發性藥品后沒有及時蓋上瓶蓋,導致化學藥品揮發。
2)藥品性質不穩定。
巖礦檢測實驗化學藥品具有可燃、有毒、易揮發等特點,性質不穩定,在搬運、存儲、使用中沒有嚴格遵循規范操作,容易引發腐蝕、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影響實驗順利進行和操作人員安全。
3)藥品存儲不恰當。
沒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藥品存儲,禁忌藥品混放,存儲室電氣設施、靜電接地等不符合要求。存儲管理不到位,藥品出現泄漏、拋灑等問題,部分藥品存儲時間過長,因潮濕、揮發等而導致藥品失效。
4)儀器設備被損壞。
儀器設備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安裝,實驗中對儀器操作不當,導致藥品反應不完全,不能達到應有的實驗效果,甚至引發火災、爆炸等現象。
三、巖礦檢測實驗室化學藥品安全預防的對策
1)完善規章制度,加強藥品管理。
首先,應該完善管理規章制度。了解化學藥品特性,嚴格遵守《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建立健全的管理規章制度,對化學藥品進行分類,并做好管理工作。其次,落實藥品管理責任制。將管理工作的具體職責落實到管理人員,有毒有害藥品應該由專人進行管理。劇毒藥品嚴格執行雙人保管、收發、領用制度,實行雙本賬,雙鎖管理。對一些特別劇毒的藥品要實現三人以上特殊管理,以確保藥品使用安全。最后,對藥品應該實行統一采購、統一保管、按需取用,確保化學藥品采購和使用嚴格遵循規范要求。要確保巖礦檢測試驗所需藥品的數量能滿足使用要求,允許具有一定量的庫存,以備急需使用。
2)遵循使用方法,確保操作安全。
實驗中嚴格控制藥品用量,根據實驗需要稱取化學藥品,實驗前才配置溶液,溶液配置滿足實驗需要即可,避免出現浪費現象。嚴格遵循實驗方法進行操作,正確掌握儀器使用技巧,了解化學藥品性質、反應條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內容,促進實驗順利完成。運用具有毒性藥品時,要嚴格執行操作規范要求,帶上手套,口罩或者防毒面具,實驗后要對容器進行清洗與消毒。另外,在實驗操作中要掌握正確的防護方法,當化學藥品對皮膚造成損害時,能夠立即采取措施處理,確保實驗安全。
3)規范藥品存儲,確保藥品性能。
庫存房間應該具有良好的通風、避光性能,藥品柜遠離火源,在滿足藥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易燃易爆藥品。藥品倉庫需配備消防器材,并按規定擺放和使用;根據藥品性質、危險程度、禁忌關系、不同滅火方式等,選擇合理的密封和存儲方式,分類、分柜、分庫存放,做好管理工作,定期進行清查和盤點。禁止性質抵觸的藥物混存,確保藥品存儲合理到位。為了確保藥品性能良好,避免出現危險情況,存儲應該滿足以下條件:室內干燥,通風良好,確保藥品存儲具有適宜溫度,液體存儲溫度不超過28℃,爆炸品存儲室溫不超過30℃。不同藥品要分類存儲,腐蝕藥品存儲要選用耐腐蝕材料作架子,爆炸性藥品應將瓶子置于鋪有干燥黃砂的柜子。性質抵觸,或者相互接觸易燃易爆藥品要分開存儲,避免混存。存儲室內嚴禁煙火,采用隔離、封閉、防爆型照明設備,重視對危險藥品檢查工作,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存儲室要安置消防設備,加強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做好藥品管理每一項工作。
4)控制物質排放,妥善處理廢物。
一方面,采取措施減少有害物質排放。要保證藥品存儲器皿與實驗儀器的密封性,防止有毒有害氣體、溶劑、液體揮發;液體藥瓶剩余的少量液體也應該做好保管工作,留給下次使用,避免出現浪費現象;對于過期藥品應該妥善處理,可以使用的盡量使用,減少藥品堆積和浪費。另一方面,對實驗室生產的廢物要進行妥善處理。將實驗中出現的有毒有害氣體集中起來進行處理;實驗使用過的儀器要及時清洗;廢棄的固液和濾紙分別放在不同的廢物缸內;化學及其廢渣、廢液需要進行消毒處理,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后才能排放;藥品容器和包裝需要報廢時,也應該進行消毒處理,確保符合規范要求,不能隨意亂放,防止對周圍環境帶來破壞。
ISO/IEC17025、國家實驗室認可、資質認定等都對藥品檢驗實驗室提出了建立并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絕大多數藥檢實驗室也建立了某種程度的質量管理體系。事實上每個實驗室都有一定形式的質量管理體系在運作,否則實驗室將無法生存。而將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化的目的和意義在于把管理體系運行的要求和規定如何運作實施流程等用書面的形式規定下來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復性和可追溯性從而使質量管理體系以一種有效組織合理溝通統一行動減少混亂避免低效和浪費的方式運行。
1文件的定義和形式
200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提出,文件包括內部制定或來自外部諸如法規、標準、其他規范化文件、檢測和(或)校準方法以及圖紙、軟件、規范、指導書和手冊等。
2文件的載體形式
文件的載體可以是硬拷貝或是電子媒體,并且可以是數字的、模擬的、攝影的或書面的形式,如計算機光盤或照片,或它們的組合。目前多數藥檢實驗室發放給使用者的為紙張件。(一般為原始件的復印件,也有采用電子版的)傳統的紙張件管理模式閱讀起來比較直觀,但是不便于查找,在文件變更時費時費力,還要消耗大量紙張。電子文件便于檢索,文件變更、操作方便快捷,便于信息及時傳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采用發放電子版本的形式,應為只讀文件且不允許未經授權的修改、復制、打印。同時還應規定原始件、復印件、電子版本要保持一致,若出現不一致時以原始件為準。
有不少藥檢實驗室存在張貼在墻面的文件,如儀器使用規程、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等,在實際工作中往往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采用這種形式時要特別注意文件的受控:一是必須保證上墻文件現行有效;二是需要注明其在管理體系文件中的出處。
3文件的結構
管理體系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文件的結構,因為,文件結構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體系文件總體結構;二是文件自身的結構。事實上,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層次是根據實驗室的規模和員工素質決定的,不同類型和規模的實驗室其體系文件的層次應不盡相同,而不同的員工素質其體系文件的層次也不相同,即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文件的總體層次結構決定著體系的整體性、邏輯性,文件自身的結構決定著文件的有效性、操作性。用文字形式編制的程序文件其自身結構通常由目的、范圍、職責、程序、相關文件等幾部分組成,以流程圖形式編制的文件則以文字框和箭頭體現其自身結構。
4文件的編制
編制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收集并消化吸收外部要求,梳理、調整內部職責和工作流程的過程。工作流程是責、權、利的載體,如果責、權、利不統一,工作流程不規范、不合理、不清晰,是難以編制出簡約明晰的體系文件的。具體的編寫原則為:滿足并充分體現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的要求,符合單位實驗室的實際水平和具體特點,從宏觀出發,結構清晰,調取方便。
5文件的使用和控制
編制完成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只是第一步,同樣重要的是體系能夠真正按照文件的規定運轉,這就需要確保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知道有哪些文件存在、理解文件內容、了解在哪里能找到文件,并且使用文件遵照文件的要求工作。對文件的宣貫非常重要,只有員工都能充分知曉與自己相關的文件內容,體系的正確運行才有可能實現。宣貫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如自學講解、集體討論、宣傳海報、板報等,其目標就是讓員工接受、理解、熟記文件的相關內容,例如檢驗方法確認程序中有關標準變更后如何重新確認能力的文件。
文件的版本和控制對管理體系的實施也很重要,在ISO/IEC17025等標準中對此有著詳細的規定,在此不再詳述。簡而言之,文件控制意味著實驗室及其員工知道體系中有什么文件,所用的每個文件有多少份,什么時候文件(即應該使用的版本和修改狀態)、文件的存放地點或持有人等。
6文件的改進
持續改進是管理體系的靈魂 質量體系文件形成后 應通過以下幾種途徑補充、修訂和完善:
6.1文件的編寫人員要保持常態性的溝通交流,進一步提高和完善補充文件的協調使用,使文件體系科學、使用方便、層級明顯、責任分明、銜接順暢。
6.2 通過收集、對照ISO/IEC17025、認證認可準則等各類外部規定及其最新變化,對文件的符合性進行持續性檢查,使體系文件不背離法律、法規、標準、準則的要求,各類外部規定的所有要求都得到落實;
6.3 及時和各使用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以檢測文件的完整性,并對可操作性進行完善,更好地服務于質量檢測部門,更重要的是要與實驗室的實際情況相協調;
6.4 在日常工作中,為了提高文件的有效性,還需通過內部的監督、評審、檢查等方式,使文件的管理和使用滿足本單位的總體功能設計要求。
7檢驗方法的管理
檢驗方法也屬于文件的范疇。根據來源,檢驗方法可分為外來標準和內部制定的方法兩大類,檢驗方法對于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具有重要影響。藥檢實驗室應指定專門部門或專人負責收集管理各類方法,為保證外來標準的現行有效,還應由專人通過多渠道定期進行標準的查新。
當外來標準變更時,標準管理人員應及時進行修改,《中國藥典》等標準常以增補本、勘誤表等形式修訂信息,對藥典等的增補可以在原標準正文和目錄上加蓋“增補本”印章的方式進行,對標準的勘誤則可以把勘誤表相應內容復印后貼在對應的原標準附近,文件管理人員騎縫簽名或蓋姓名章并標明勘誤日期。
當有標準作廢時,標準管理部門負責通知各有關部門,單行本可回收銷毀,合訂本則可在目錄和正文中均加蓋“作廢”章以防誤用。
8 小結
藥品檢驗實驗室將質量管理體系充分地、適宜地文件化,針對管理體系內各個要素,各項活動編制既符合外部規定和要求,又適應單位特點且能行之有效的體系文件,是組織建立質量體系、實現管理水平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必經之路。本文簡要分析了藥品檢驗實驗室建設過程中文件的體系化管理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了體系文件的完善途徑,并對如何規范管理檢驗方法這一類文件提出了可供參考的方案。
參考文獻:
關鍵詞:品牌聯合;經營戰略;競爭優勢
一、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營戰略問題上,越來越多的企業經營者逐漸認識到,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是品牌經營。企業要想在21世紀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和主導地位,必須努力提高品牌價值和聲譽,以高質量的品牌作為參與市場競爭的利器。企業在品牌經營過程中衍生出許多新的操作技術和方法,發展到今天,一種新型的、更加富有魅力的品牌經營方法正在產生,并在實際運用中不斷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種品牌經營方法就是聯合品牌。品牌的成長能力與企業的成長一樣可以超越企業邊界以合作的形式與其它品牌進行聯合進行市場的拓展,甚至通過品牌合作進入新的市場和產業中。
何謂“品牌聯合”?Blackett和Boad認為品牌聯合是通過保留每個參與者的品牌名稱,在客戶基礎上的兩個或多個品牌的合作形式。合法的參與方是獨立的實體,目的是立一個新的產品、服務或企業。狹義的定義通常認為品牌聯合是通過單個或多個品牌生成一個唯一的獨特的產品或服務。其中一種品牌可以借助于其他一些品牌來提高自己品牌的社會承受力,以實現“1+1>2”的效應,體現了企業間的相互合作。
品牌聯合最早出現在酒店行業,由于聯合品牌投資少、見效快等特點,品牌聯合的使用開始向各個行業發展。1986年,在信用卡領域,大陸航空(ContinentalAidines)和內陸銀行(MarineMidlandBank)首次推出聯合品牌信用卡。1990年3月,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聯合世界銀行(UniversalBank)推出聯合信用卡時,沒人能預見它在信用卡行業所帶來的影響,當人們還在質疑電話公司是否能勝任信用卡業務時,聯合品牌信用卡卻在9個月內贏得了5200萬用戶,之后引發了一系列選擇聯合伙伴發行聯合信用卡的熱潮。同年萬事達(MasterCard)首次使用聯合品牌。1993年,威士(Visa)和萬事達兩家的聯合品牌信用卡已占領了美國信用卡市場的1/4份額,而且聯合品牌信用卡還在以每年6o%的速度增長。從零售業到高科技的航空、計算機行業,品牌聯合開始展露頭腳。Intel更是憑借與各大PC廠商聯合推出IntelInside的品牌戰略,成為成分聯合品牌(IngredientCo-Branding)的成功范例。目前,使用聯合品牌的企業行為在美國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繼聯合品牌在美國取得極大的成功后,歐洲、澳大利亞的企業也逐步使用了聯合品牌戰略,以進行市場滲透或謀求擴張,聯合品牌的使用逐漸呈現出不均衡的全球化趨勢。近年,聯合品牌不再局限于推出新產品和服務,出現了使用聯合品牌作為企業品牌的大型跨國公司,索尼一愛立信、柯尼卡一美能達以及戴姆勒一克萊斯勒是使用聯合品牌形式建立合資企業的典型代表。
二、品牌聯合的理論基礎
(一)橫向戰略聯盟理論
戰略聯盟是指通過與其它企業聯盟一起協調或合用價值鏈,以擴展企業價值鏈的有效范圍。聯盟是擴大范圍而不擴大企業的方法,有縱向聯盟和橫向聯盟兩種基本形式。縱向戰略聯盟是指通過聯盟企業間的價值鏈的縱向鏈接(如供應商聯盟或客戶聯盟)來創造新價值,獲得競爭優勢;橫向戰略聯盟是指通過聯盟企業間價值鏈的橫向鏈接(如研發聯盟、生產聯盟、營銷聯盟等)來創造新價值,獲得競爭優勢。可以說,橫向戰略聯盟將創造價值的重點從企業內部改革轉向跨越企業組織邊界的外部聯系,使企業越過了傳統的組織邊界,但又不改變原有的組織結構,只是在程序和職能上加以整合創新。如各方開始關心聯盟內它方的利益,并共同確保價值鏈末端顧客的利益;各方相互提供必要的信息資料,以供單個企業制定決策時的整體思維;改變傳統的企業間合作的單點接觸思維,實現企業之間廣泛的接觸與合作關系。通過這種深入的鏈接關系,企業戰略聯盟價值鏈及價值系統成為一種更具效率與效益的整體,能夠持續實現價值鏈接的較低成本和較快速度,創造更多價值及傳統形態所無法比擬的競爭優勢。橫向戰略聯盟在企業價值鏈中的體現如圖1所示,一般而言,品牌聯盟更多地體現為品牌的生產與營銷的合作。
(二)認知心理學理論
品牌聯合是建立在認知心理學的記憶網絡模型上的。認知心理學認為人的記憶就像一張網一樣有許多節點這些節點有某種相關的聯系連接著。每一個節點就是一個記憶單元,是記憶中用來表達每一條信息的固定點,如一個概念或一個范圍。一種產品的類別、產品的名稱或產品的屬性都可以看作是消費者記憶的節點。記憶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有其特定的名稱,如產品名稱、產品類型名稱、產品屬性名稱等等。聯系就是各節點之間有意義的連接,當一個人在兩個節點之間以某種有意義的方式進行信息加工時,兩個節點之間的聯系就建立起來了。當一種聯系形成后,聯系和節點之間就可以被激活。激活就是一個節點或聯系受到刺激而向其它節點表達其內容的過程,一個節點的激活可以向有聯系的其它節點迅速傳播。品牌聯合過程中,每一個品牌的類別、名稱和各自的屬性都彼此聯系著,這種聯系使各個相對獨立的品牌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反應,而且這些反應正是人們所需要的。
例如在日本凌志汽車上使用美國BOSE音響,就可以詮釋凌志汽車的豪華定位,也形成了成分聯合品牌。索尼公司在相機中使用德國的高檔卡爾蔡司鏡頭來標注自己相機的質量,這些聯合是用戶可以聯想感知的價值。由于顧客的品牌聯想,聯合品牌中各獨立品牌在顧客態度上的改變也會影響合作伙伴,如Intel的奔騰處理器的缺陷導致了戴爾等PC廠商品牌合作伙伴的反面品牌影響。圖2簡要示意了品牌聯合的認知心理理論模式。
三、品牌聯合效果評價模型
Rao和Mccarthy等的研究認為,選擇一個擁有強大品牌資產的合伙品牌對于品牌聯合成功的重要性;只要品牌聯合中的一個合伙品牌擁有較高信譽,不管與其他合伙品牌是否匹配,品牌聯合都可以取得成功。但是PARK等并不認同這一觀點,其認為僅僅選擇具有較高信譽的合伙品牌還不夠,匹配性也是影響消費者對品牌聯合評價的一個重要因素。
聯合品牌的組成形式可以是兩個高價值(equity)品牌或者兩個低價值品牌的聯合,也可以是一個高價值(強勢)品牌與一個低價值(弱勢)品牌的聯合。據Lance,Chiranjeev和Rajneesh的研究,三種方式都可能會產生比聯合前更強的加強效果,即溢出效應。聯合品牌對獨立品牌的溢出(spillover)效果是建立在顧客感知的基礎上。當顧客對產品的聯合品牌無任何印象時,會將其關聯到原有獨立品牌,根據經驗和信任,會認為其品牌價值及產品質量與原獨立品牌的相似。每個品牌在顧客的記憶中都會有相應的定位,當這種定位信息關聯起來,如果顧客感知到這種定位是互相補充的,則依靠原有記憶中對品牌的感知產生加強效果。企業針對顧客感知所做的品牌聯合,就能做到產品屬性的互補和企業能力的互相協同。
基于以上研究的歷史研究,本研究提出自己的品牌聯合效果評價體系(如圖3所示),對于聯合前各品牌的感知態度及熟悉度會影響到對顧客品牌聯合整體效果評價,但相對顧客三種而言,熟悉度的直接影響水平較弱;另一方面,運用聯合策略的各品牌之間的匹配程度總是會起到較關鍵作用,品牌匹配度作為影響聯合效果的中介變量,在大量國外學者(Kevin.Voss&BasharsS.Gammoh,2004;Dickinson&Barker,2006)的實證研究中都得到了較好的驗證,進一步地對品牌聯合效果的評價;對反饋到顧客對各參與聯合的子品牌的感知態度。
四、品牌聯合的機會和利益
對已經建立起的品牌來說,品牌聯合提供了創造全新收入流或者推動現存產品銷售的機會,對于新的品牌來說,它可能在多疑的市場中帶來立即的可信性。品牌聯合可以減少在瞄準新市場時必要的大量投資,或成為一種克服進入市場時存在的非財政障礙的手段,還可以為品牌贏得更多曝光率、降低風險、加速投資回報、進行價格-利潤最大化,以及提供和市場交流的全新方式。品牌聯合可以用來獲取短期的戰術利益,也可以為了長期的戰略目的進行品牌聯合,它的機會和利益主要在于:
(一)提高企業投入產出效益
品牌聯合的成本費用由各合作方分攤,降低了各合作方的營銷投入,同時卻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和僅僅冠以一個品牌的類似供應品相比,增加一個聯合品牌能夠顯著地提高一個產品或服務的銷售潛力。即使是知名的成熟品牌也可以通過這個方法得到巨大的推動。
(二)降低進入新市場的風險
品牌聯合可以幫助品牌所有者打入新的市場。新的市場可能是品牌所有者感覺自己沒有能力進入的新國家或新區域,即使是那些大品牌也可能發現進入不熟悉的市場所面臨的挑戰是令人生畏的,于是,他們也會決定謀求一個當地知名品牌的支持來使成功的機會最大化。再如,把新產品投入市場總是一項危險的冒險行動,特別是在新的市場部門或不熟悉的地域。但是通過和一個已成功的選手合作,而不是和他競爭,可以降低失敗的風險。不確定消費者對這個領域內出現的新品牌會有什么樣的反應還不是惟一擔心的問題——已經存在的品牌有可能以某些方式反擊新的市場進入者(例如通過重大的廣告宣傳或價格戰),但是經過品牌聯合后品質增強了的產品更加難以對付,因為人們通常會認為他所推出的產品或服務比以前的質量更高,而同時保留了原產品的大部分優點。
(三)借合作方品牌的知名度增加新的消費群
有的廠家把自己滯銷品牌的折價券,放進暢銷品牌的包裝中或包裝上,發送給消費者。對于那些不太知名的計算機品牌來說,通過把“內置英特爾芯片”的標識貼在產品上,就可以增大消費者的信任無疑是有著極大好處的。購買者可以立即識別產品一個重要方面的特性并對其進行評估,對產品有了更大的信心后再繼續對其他方面進行比較,例如價格和性能水平等。當然,弱勢品牌要想搭強勢品牌的便車往往需要滿足對方的一定條件。
(四)促進技術的共同進步
在許多高科技工業中,通過公司間的技術疊加來完成一個更理想的最終產品已相當普遍。在專業性較強或特殊領域,品牌聯合的公司數量不斷上升,將獨立擁有和開發的技術或秘訣進行聯合的企業數量也在不斷上升。這就要求每一個參與者都致力于不斷改善自身的技術實力以滿足合作的需求,從而最終促進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除了上述優勢,聯合品牌的合理使用還能為企業和產品帶來如認知度提升、品牌價值提升及價格的額外收益等諸多好處。但人們也應對品牌聯合可能造成的問題給予清醒的認識。
五、品牌聯合的風險和陷阱
聯合品牌固然具有諸多的優點,但也蘊藏著許多風險,如果運用不當就會造成消極后果,其風險和陷阱歸納以下幾點:
(一)合作對象選擇不合適,影響企業利益
當合作的一方發現品牌聯合的行動不能達到他的財務計劃或其他目標時,就存在著倉促終止協議的可能,這樣會為另一方造成尷尬和困難的局面,使他們獨自應付失望的客戶,這種的損失遠遠高于銷售減少本身的損失。
另外,忽視文化差異帶來的摩擦與沖突。企業都有其個性特點,可能處于不同的人文環境,擁有獨特的企業文化,而其他企業的個性并不總能適合自己心意。品牌聯合成員之間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可能和你自己公司的大不一樣,不能低估這種分歧在合作中造成摩擦的潛在可能。
(二)聯合的動機及利益的沖突
與品牌聯合相關的最大風險就是過分關切品牌聯合表面上能夠提供的即刻的金錢回報。應充分認識到品牌聯合是對品牌價值長期增長有益的,期望實施有爭議的冒險行為而快撈一筆,或者把現有的信譽轉化為現金的方法對品牌聯合來說是致命的。聯合的過程中,聯合各方所承擔的費用有時難以劃定,利益沖突使相互間的關系較難處理。
(三)合作一方喪失了其品牌特征的獨有性
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啟動的推進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經過7年來的申報、建設與應用,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同時也暴露出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對精品課程過程建設的動態化監管不力等。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現正處在提高品質、加強應用、改革創新的關鍵時期,認真總結精品課程建設的成績與經驗,分析動態過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創新精品課程建設與管理模式,應成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性和常規性的工作。
一、精品課程建設取得的明顯成績
1 理論研究成果豐富,實時指導精品課程建設實踐。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的啟動,引發了高校教學人員和管理者對其多方位的探討,理論研究成果不斷涌現,實時地指導了精品課程建設實踐。一方面,對精品課程含義進行了全面解讀。顧玉林認為,精品課程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課程體系,“五個一流”要素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張胤等認為,精品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是以“問題為中心”的綜合活動;趙楊群則從精品課程優質教學資源建設的內涵層面進行釋義。另一方面,對精品課程建設要素著眼點進行了深入研究。黃存華認為,課程建設包含“觀念、師資、內容、教法和手段、評價、制度”等課程要素,其中課程資源網上后的共享及教學應用是項目重點和落腳點;宋生瑛認為,建設精品課程重心是師資隊伍,核心問題是課程內容建設,關鍵環節是教材建設,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是重要途徑。
2 網絡課程百花齊放,彰顯課程個性特色。網絡課程建設是精品課程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實體與表征。每年度的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的申報,使網絡課程從形式裝幀到內容潤色上百花齊放、各具特色。如清華大學實現教務部門統一規劃、多部門充分合作的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管理模式,其課程網站具有為教師提供自主管理、自主維護功能的特點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消防產品主要指的是在發生火災時,專門用于逃生、防護產品和撲救、預防火災的產品等,能夠在發生火災時確保人民的財產、人身安全。因此,消防產品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消防人員開展救火工作提供可靠保障,消防產品監督管理急需加強。
一、消防產品市場質量問題
(一)市場中存在假冒偽劣產品
目前,我國消防產品的整體質量不高,市場中存在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在消防產品生產過程中,一些企業為個體企業,雖取得了國家質量合格證書,但產品生產技術較低,且為了獲取市場利益存在以次充好、偷工減料問題。同時,一些鄉鎮、個體小型企業不具備產品研發能力,仿制的產品多,從而無法保障生產的消防產質量,使許多偽劣、假冒產品流動于市場中。在這種情況下,在面臨重大火情時,消防官兵便會因為消防產品質量問題而無法順利滅火,影響工作開展,并對消防官兵自身安全造成威脅。
(二)建設單位缺乏消防安全意識
目前,一些安裝、工程建設單位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在建設施工過程中,一些建設、施工單位為了降低工程造價、減少投資,降低對消防技術標準設計、消防產品質量的要求,甚至把消防產品安裝當做形式工作,認為消防產品無用,因此而選擇一些價格低、質量劣的產品。
(三)市場對消防產品的鑒別能力不高
市場對消防產品的需求量較多,從而較多產品流動于市場,一些廠商以此為商機生產劣質產品。雖然消防產品需要依據不同的市場標準進入市場,如取得相應的檢驗報告、認可證書等。但是,市場對消防產品的鑒別能力并不高,缺乏產品法定手續的核實,產品抽樣范圍小,檢查面窄,檢查手段單一。
二、消防產品監督管理現狀
(一)消防產品監督管理機制不規范
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制度、模式的出現形式是公安消防部規范性文件,對產品生產人員、資格進行規定。但是獲得了生產資格并不能確保生產的消防產品合格,在產品流通、使用等環節,產品監督管理的力度不大,管理不規范。例如,消防產品流通過程中,各省總隊、基層支隊、各地工商部門是監督管理主要人員,在實施監督中,作為一種特殊產品,一些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檢查人員便無法準確判斷產品的真假、優劣,因此監督管理粗糙、監督不規范。
(二) 相關部門監督管理力度不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公安消防機構是執法主體。然而,在具體監督工作中,由于公安消防部門的工作任務繁重,如其需承擔防火滅火、消防疏通等工作,因此在人員不足、工作繁多的情況下,其對消防產品的監督的執行不足,不能及時、全面、規范監督消防產品,易使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同時,工商管理部門、技術監督部門也是消防產品監督的主要部門,在工作執行中,各部門缺乏工作的協同配合,如公安消防部門無法在流通、生產流域執行工作,工作受限。
三、加強消防產品監督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
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加大消防安全重要性、消防產品宣傳,逐漸提高人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并認識到高質量消防產品的作用。在具體宣傳教育中,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門通過知識講壇、廣播、電視、活動開展、小冊子發放等途徑宣傳有關消防的法律法規、行業規定,并向產品生產者、購買者、社區建設者等講解、介紹消防產品的作用、指導其購買合格產品。同時,加強群眾宣傳,提高群眾的消費意識,從而加強群眾監督,并及時向群眾通報消防產品的檢查情況,通報生產不合格的廠家、銷售商,使群眾對其監督。
(二) 加強對不合格消防產品的處理
加強對消防產品檢查,并依據《消防法》嚴格處理、處罰使用生產、使用不合格消防產品的廠商、建設單位,同時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產品質量監督部門通報檢查情況。而對于公安消防部門而言,其應根據相關規定處理不合格消防產品的證書,認真梳理不合格消防裝備的流向、數量,及時更換產品。在具體檢查處理中,對于銷售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企業,工商、質量監管部門對該企業的違法、非法產品所得進行沒收,并依法吊銷情節嚴重企業的營業執照,進行整改。對于非法、違法生產假冒、劣質消防產品的生產者,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責令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對違法、非法產品所得進行沒收。
(三)明確各部門的消防安全責任,提高部門人員素質
在消防產品監督管理過程中,為了加強各部門協同合作,可將專門的消防產品監督部門設置在消防內部,建立專門的安全監督機構,從而規避各部門的信息不流通、相互制約及管理漏洞。同時,明確各生產單位、使用單位職能,如使用單位加強驗貨,并對安裝單位進行監督。此外,近幾年,隨著我國消防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消防產品在更多的領域應用,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種類更多、更加復雜化,從而需要新的檢測標準、判斷方法。加強專業消防產品安全人才培養,對消防產品生產、使用、銷售等人員進行消防知識、產品使用培訓,使其掌握國家關于消防產品銷售、生產的制度、要求。例如,對消防監督人員進行定期的防火崗位技能、消防知識培訓,并向其培訓新的消防技能、新修訂的產品標準等。對銷售單位,指導其掌握消防產品技術性能、產品標準等,確保銷售部門選取高質量產品,并自覺抵制偽劣產品。
結語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新時期消防產品監督工作需要加快改革進程,跟上科學技術發展步伐,解決產品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提高監督水平。綜上所述,規范消防產品市場秩序是消防產品監督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日常監督檢查中,有關部門應明確職責,合理分工,相互協同,加強對不合格消防產品的處理,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從各個方面加強監督管理,進而形成一個完善、高效的消防產品監督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1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3-0223-04
一、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概述
(一)理論模型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雷蒙德·弗農(Raymond Vernon)1966年在其《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
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簡稱PLC,是產品的市場壽命,即一種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費農認為,產品生命是指市上的營銷生命,產品和人的生命一樣,要經歷形成、成長、成熟、衰退這樣的周期。就產品而言,也就是要經歷一個開發、引進、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而這個周期在不同的技術水平的國家里,發生的時間和過程是不一樣的,期間存在一個較大的差距和時差,正是這一時差,表現為不同國家在技術上的差距,它反映了同一產品在不同國家市場上的競爭地位的差異,從而決定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變化。為了便于區分,費農把這些國家依次分成創新國(一般為最發達國家)、一般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二)基于模型的一般營銷分析與營銷基本對策
第一階段:介紹期。指產品從設計投產直到投入市場進入測試階段。新產品投入市場,便進入了介紹期。此時產品品種少,顧客對產品還不了解,除少數追求新奇的顧客外,幾乎無人實際購買該產品。生產者為了擴大銷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銷費用,對產品進行宣傳推廣。該階段由于生產技術方面的限制,產品生產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廣告費用大,產品銷售價格偏高,銷售量極為有限,企業通常不能獲利,反而可能虧損。
第二階段:成長期。當產品進入引入期,銷售取得成功之后,便進入了成長期。成長期是指產品通過試銷效果良好,購買者逐漸接受該產品,產品在市場上站住腳并且打開了銷路。這是需求增長階段,需求量和銷售額迅速上升。生產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潤迅速增長。與此同時,競爭者看到有利可圖,將紛紛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使同類產品供給量增加,價格隨之下降,企業利潤增長速度逐步減慢,最后達到生命周期利潤的最高點。
第三階段:成熟期。指產品走入大批量生產并穩定地進入市場銷售,經過成長期之后,隨著購買產品的人數增多,市場需求趨于飽和。此時,產品普及并日趨標準化,成本低而產量大。銷售增長速度緩慢直至轉而下降,由于競爭的加劇,導致同類產品生產企業之間不得不加大在產品質量、花色、規格、包裝服務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第四階段:衰退期。是指產品進入了淘汰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等原因,產品的銷售量和利潤持續下降,產品在市場上已經老化,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市場上已經有其他性能更好、價格更低的新產品,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此時成本較高的企業就會由于無利可圖而陸續停止生產,該類產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陸續結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場。
產品生命周期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它和企業制定產品策略以及營銷策略有著直接的聯系。管理者要想使他的產品有一個較長的銷售周期,以便賺取足夠的利潤來補償在推出該產品時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經受的一切風險,就必須認真研究和運用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此外,產品生命周期也是營銷人員用來描述產品和市場運作方法的有力工具。
但是,在市場營銷管理的過程中,泛泛地理解和應用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因為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營銷管理,事實上不僅僅是策略問題,更應該是戰略問題。因而對于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實踐應用,就應該融入更多的全面、整合、關鍵點捕捉與應對的思考。
二、生命周期各階段,營銷實踐中的突出問題與對策思考
第一階段:介紹期——不要期盼“一見鐘情”,促銷宣傳的訴求重點是“認知”。顧名思義,處于介紹期的生產者為了擴大銷路,一般會投入大量的促銷費用,對產品進行宣傳推廣。然而由于某些企業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忽視了對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的研究,廣告宣傳表現為不切實際的,內容上的“洋洋灑灑”與受眾上的“狂轟濫炸”。如某些企業為了使得消費者盡可能全面的了解產品,產品介紹過于煩瑣甚至引用比較晦澀的專業術語。有些企業采用“名人廣告”策略,在產品屬性介紹中植入了大段的、抽象的、“圈內”色彩濃重的所謂“名人品格、名人氣質”等。豈不知在產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階段,消費者對產品的知曉率很低。按照世界著名的推銷專家海因茲·姆·戈德曼的著名定理“愛達模式”,人們對外界事物認知的心理活動,應該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即引起注意、喚起興趣、激發欲望、促成購買。這一階段企業營銷對策的重點,應該是使顧客“知道”而不是“了解”,更不是“喜愛”。過于復雜的廣告內容反而會使得消費者無所適從,因而難以產生強烈的吸引、留下深刻的印象、記憶。相反簡明、“意想不到”的廣告方式或內容,往往能給顧客強烈的沖擊、記憶。國際知名企業寶潔公司,曾經把某款兒童香皂設計成中空的船型,可以漂在水上,這樣嬰幼兒在洗澡時可以“玩”香皂而比較“老實”。起初家長們聽到推銷員講這個創意感覺很有趣,但是轉念一想,孩子“玩”香皂時會不會“吃”香皂呀?面對這個很理性的質疑,推銷員的舉動是立即采取似乎非理性的動作,張開嘴巴把香皂咀嚼吃掉了。某家具公司的推銷員曾經向顧客推銷一款設計非常精巧的座椅,顧客詢問如此精巧的線條設計,它堅固嗎?推銷員的反應是突然張開雙臂可勁兒把這款椅子甩出了老遠。心理學的方面的研究告訴我們:簡介、明了、對方沒有意識到的、突如其來的行為往往使得人們認知、記憶的最為深刻。“吉列”用直升飛機吊剃須刀,“西鐵城”用飛機空投手表都曾經是業內膾炙人口的營銷典故。中美史克憑借其史克腸蟲清,“兩片”的廣告詞,成為了當年最佳廣告設計獎得主。誠然,以“認知”為訴求的廣告之后,必然接續“理性”廣告,但是知性與理性廣告在產品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邏輯使命是有本質不同的。
產品生命周期介紹期,無疑要強化產品或業務的促銷宣傳,而避免復雜庸冗,強調簡明、出其不意的促銷方式與內容,產生事半功倍的市場推廣效果,應該是介紹期營銷管理工作的關鍵所在。
第二階段:成長期——光練不說傻把式,營銷管理的關鍵是啟動“名牌戰略”。下述的一個營銷實訓題目取材于某企業的營銷實踐。經過若干月的努力,某公司的產品銷售呈現出良好增長勢頭,訂單大量增加,市場上出現了明顯的“跟風”跡象。在公司月度工作安排上出現了爭議,銷售科長陳述目前的銷售工作壓力很大,希望大家共同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希望各部門抽調可調度人員支援銷售工作。其他科室沒有意見,廣告科室認為當前的良好局面,廣告工作功不可沒,廣告宣傳要繼續加強,廣告部門也不能抽調人手。銷售科認為廣告宣傳應該暫停,否則銷售將面臨更大壓力。問題:作為營銷總監你該如何決斷?
面對這個看似小事的問題,營銷管理者該如何決斷呢?理性的答案應該首選:廣告宣傳不僅不能停止,同時廣告宣傳的重點還應該從產品的推介轉而調整為品牌建樹。
上述答案的原理在于此時該公司產品的生命周期進入到了成長期,而成長期諸多營銷對策的首選應該是啟動“名牌戰略”。
縱觀產品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排除進入期和衰退期,只有成長期和成熟期是有可能“爭名份”的。而在成熟期事實上已經是“軍閥混戰”,競爭企業產品或業務在市場紛紛亮相,促銷手段五花八門,若想在“硝煙戰火”中凸顯自己談何容易,企業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而在成長期,特別是初期,領先的企業雖然已經面臨著競爭的壓力,但往往競爭者立足未穩,市場競爭明顯化,但并不十分激烈,這無疑是一個良好的、也是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中唯一的機會,正如航天火箭發射中所謂“天窗”,企業必須抓住抓好這個良機。如某企業的產品經過了十幾年的銷售,早已經入了成熟期,局部地區甚至是衰退期,產品銷售明顯衰減,才急忙推出“我們是某某類產品的開創者”的廣告詞,已經大有亡羊補牢之嫌。況且某些競爭者很可能實施“上山摘桃子”的超越戰略,產品后來,“品牌”居上。早年國內某VCD產品的研發者,當后起者產品俏銷之時,該企業卻破產倒閉的事件,就是典型的教訓之一。而另一些企業的做法,如企業的“開創中國某類產品品牌”的廣告,則與其產品在市場上多年的暢銷一道,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穩固的市場認知主導位置。
產品生命周期成長期,企業同樣面臨著諸多問題,面臨著諸多對策的實施,但營銷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適時啟動“名牌戰略”,及早依靠產品的俏銷勢頭,建樹“廠牌”、“品牌”先入為主的市場地位,事實上這項重要舉措的得以實施,也才能與“波士頓矩陣”中明星位置的獲得進而轉變為“現金牛業務”,形成良好的戰略呼應。
第三階段:成熟期——跟風入市為時已晚,打折降價切記要營銷整合。成熟期是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時期,如前所述的“硝煙四起”,在這一時期最應被批評的是某些被“戰馬嘶鳴”所驚醒的、曾經只拉車不看路的“營銷近視癥”的患者們。他們往往缺乏對產品生命周期的理性認知,因而缺乏早期的市場開發意識與開發能力,當看到諸多企業在市場上的“你方唱罷我登場”時,以為發現了當今市場的利基產品,匆匆跟風入市。當然市場上從來就不乏“后來居上者”成功的范例。但產品產生周期理論告訴我們,領先企業、領先產品的首輪生命周期此時的利潤曲線,一般與表面的銷售額并不同步,在銷售量或銷售額的頂點前往往提前下降了。由P223圖可知:這種現象也是產品邊際利潤遞減的重要表現,一般而言,出于追求銷售額最大化、利潤最大化,企業往往要追求較高市場占有率,因而一般會采取加大促銷宣傳力度、適度降價的手段,而且很多企業人員的前期開支一般是延后支付,所以利潤額一般不會與銷售額同步增長,大多在銷售額到達頂點時提前下降。所以在成熟期入市的企業將面臨著總體利潤下滑、競爭慘烈的市場考驗,一般而言是營銷管理之忌。
成熟期營銷管理實踐中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折扣策略的規劃與實施。幾乎所有的教科書上都提及到了,降價甚至挑起價格戰是成熟期企業常用的營銷對策之一。事實上很多企業的折扣策略往往在成長期后期就已經開始實施了,成熟期的價格競爭會更加激烈。然而很多企業未能很好地把握價格策略與營銷組合其他要素的整合關系,價格變動與營銷組合其他要素脫節,因而使得企業大好的獲利時期不僅未能產生應得利益,甚至戰略管控失利。總結企業的實戰經驗,以4P組合為例,實施降價或打折策略可能會引發的問題有:
深入問題:降價會導致規模效益下降嗎?價格降低帶動了需求量的上升,應該是管理者期盼的良好結果,然而,當需求量擴大到企業現有產能不足,要求企業擴張生產規模時,新增的設備設施必然存在一個最低開工常量(或商業企業的最低儲運進貨量)。很顯然,成本并不會簡單地遵循因生產數量上升而下降的道理,如果降價激增出的需求量小于最低開工常量,所有產品的成本會上升,因而企業的整體規模效益在下降。所以,理論上的隨著生命周期的變化而改變價格的決策,并不是簡單的“答謝顧客的厚愛”與“薄利多銷”的問題,而是基于產品生命周期的營銷因素整合管理問題。
深入問題:降價會引發企業供應鏈管理脫節的問題嗎?此種問題的表現之一是“偏差”。降價產品與原價產品的內部庫存數量和銷售數量的核算管理,加之某些企業的銷售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作,一線賣場銷售終端(人員)與企業二線部門之間缺乏整合,造成銷售數據的口徑偏差與數值偏差。表現之二是“脫銷”。嚴格而言,脫銷是一種營銷管理的事故,脫銷的表現不是簡單的賣場售罄,而是出現庫存充裕、生產充裕但賣場無貨可售的現象,常常因進銷存管理脫節所致。因而需要提醒營銷管理者的是:企業目前的供應鏈管理是否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競爭者是否會因為我們的脫銷而借機“捕捉品牌轉換者”?企業的降價策略因此會暴露出戰略方面的重大欠缺。誠然,此種時刻對某些企業而言也許會變壞事為好事,但激烈市場競爭的風險告訴企業,這種“刀尖上的舞蹈”還是越少越好。表現之三是“誤判”。供應鏈中的利益攸關者被誤導,有些情況下降價所帶來的需求增長可能沒有線性規律,既缺乏本地市場的連續性,也缺乏異地市場的可復制性。因而不論是本企業還是上下游的企業,都有可能因錯誤的加大投入而導致未來的損失。
3.Price 與 Promotion,淺層問題:降價的原因會不會被顧客曲解?隨機的市場調查發現,八成以上的顧客都會認為食品降價的原因是過期或即將過期。同樣的現象還有:當企業煽情地表示“為了答謝廣大顧客多年來的厚愛”而降低價格時,顧客仍然篤信“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所以,打折降價不一定能夠帶來信任,正如科特勒所言:如何把價格賣給顧客(讓顧客滿意與信任),本身就是對企業營銷能力的考驗。為此企業應該科學規劃完整的營銷方案,強化價格與產品價值的整合功能,而非僅僅把價格當做是誘購的手段、伎倆。
深入問題:降價是否與企業戰略背道而馳?波特的競爭戰略模型給企業提供了根本性的競爭原則選擇:總成本領先;標新立異;目標集中。而實施總成本領先戰略的價格策略,往往才是低價與薄利。相反實施標新立異戰略的企業,恰恰以創新來降低顧客價格的敏感性,即通過產品創新來保持甚至提高產品價格。保持相對高價也是“聲譽定價”、“優質優價”策略的慣常手法。對某些實施品牌延伸、品牌擴展的企業而言,某種產品降價的同時又往往連帶著另一種產品價格的提升。如美國的科爾敦公司出色的營銷案例:在美國伏特加酒的市場中,該公司生產的阿布諾夫酒在伏特加酒的市場占有率中達23%。此時,另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種新型伏特加酒,其質量不比阿布諾夫酒低,而每瓶酒的價格卻比阿布諾夫酒低2美元。
按照慣例,科爾敦公司面前有三條對策可用:第一,降低2美元,以保住市場占有率。第二,維持原價,通過增加廣告費用和推銷支出與競爭對手競爭。第三,維持原價,聽任市場占有率降低。但是,該公司的市場人員經過深思熟慮后,卻采取了令人們大吃一驚、意想不到的第四種策略。那就是,將阿布諾夫酒的價格再提高2美元,同時推出一種與競爭對手的新伏特加酒價格一樣的吉特酒和另一種價格更低的波爾酒。此舉從產品組合與價格變化的整合出發,突破了單一的價格競爭思維,改變了市場的競爭格局,贏得了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可以說是戰略與策略整合的典范。
第四階段:衰退期——尾貨利潤與撤退時機的把握,喜于“生”,也要善于“死”。不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對衰退期的描述常常是圍繞著“老化”、“淘汰”,營銷對策也常常是“清倉甩賣”等等。然而,實踐中的問題卻不會如此簡單,值得思考的問題有:
1.競爭者紛紛撤出市場,殘存的競爭反而相對弱化,殘存的訂單可能較大,尾貨利潤的誘惑可能大于正常時期,何時撤出市場是某些企業為難的選擇,而貪戀地“堅守陣地”又導致了“利潤變原料、原料變成品、成品變垃圾”的悲劇。
2.高調(漲價)撤出?還是低調(降價)撤出?某些企業發現低調撤出很可能既會引來新的訂單,又會降低企業的整體品牌形象,進而采取了高調退出加“終止零配件供應(某些機電產品)”、“終止補丁升級(某些軟件產品)”的做法。
3.“瘦狗產品”的價值可能有新的詮釋。從“企業經營”變為“經營企業”,從靠產品或業務盈利到靠“購買企業”和“轉賣企業”,是風險投資商與傳統企業投資理念的差別所在。特別是在某些國有企業的“買賣”中,往往伴隨著企業無形資產、聲譽,企業優越的地理位置、土地增值價值的買賣,因而當某些產品的退出連帶著生產資源的變賣時,現行市價與資本運營價值的差別應該引起管理者的充分重視。
4.當產品的退出帶來了員工的下崗時,個體生存問題的解決有賴于企業早期的社會責任承擔,社會保障體系也就成為了企業的退出機制。解脫“國家對企業承擔的無限責任”、“企業對員工承擔的無限責任”曾經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這個目標今天已經放在了所有企業面前,這個問題不能得以根本解決,衰退期的產品退出市場,可能表面上解決了產品的資金、資本占用,而實際上帶來了更加重大的管理問題,市場營銷的微觀問題進而有可能演變成為了中觀、宏觀問題。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眾多企業的發展歷史,我們應該不難理解這一問題。那么如何最大程度的避免這一問題的傷害呢?科學合理的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產品換代波管理,固然是首當其沖的基本對策,但是善于把握營銷策略與營銷戰略的整合關系,正確理解和投身參加社會保障、保險,主動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才是當代企業家與時俱進、創新思維的具體表現、贏得企業的長遠競爭優勢的根本舉措。
三、結論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的實踐應用,不能是簡單的產品營銷手法問題,基于產品生周期的營銷管理更需要與營銷戰略有機整合,對產品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突出問題的捕捉與營銷對策規劃,更需要著眼于全面的營銷策略整合與實施動態管理。
參考文獻:
[1] [英]馬科姆·麥當娜,馬丁·克里斯托佛.市場營銷學全方位指南[M].張夢霞,解永秋,等,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2] 郭國慶.市場營銷學通論:第4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樣品是檢測工作的對象和載體,人、機、料、法、環等各項質量保障措施也都是基于樣品得到良好控制的前提。只有檢測的樣品得到良好的控制,確保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檢測工作才會有實際的意義,檢測結果才有可能真實可靠。因此,食品樣品的有效控制工作意義重大。
一、樣品控制的要求
《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中5.6款抽樣和樣品處置和《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中5.8檢測和校準物品(樣品)的處置分別對樣品控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總結歸納如下:
1)實驗室應有用于檢測樣品的抽取、運輸、接收、處置、保護、存儲、保留或清理的程序,確保檢測樣品的完整性。
2)實驗室應具有檢測樣品的標識系統,避免在實物、記錄和文件中混淆。
3)實驗室應記錄接收樣品的狀態,尤其對正常(或規定)條件的偏離。免費論文,食品安全。
4)實驗室應有適當的設備設施貯存、處置樣品,有程序避免樣品發生退化、丟失和損壞。
5)實驗室應保存樣品的流轉記錄。
6)樣品抽取過程中應注意樣品存儲、運輸條件的控制,確保檢測結果的有效性。
二、樣品控制的關鍵環節
(一)樣品的抽取
抽取樣品工作必須由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的抽樣人員承擔。抽樣程序、抽樣方法、抽樣工具應符合有關產品標準及技術文件規定。樣品抽取時應注意樣品是否滿足抽取和檢測的要求,同時注意詳細填寫抽樣信息,必要時索要產品執行標準等必要技術文件。
樣品抽取后應根據樣品自身的特性、樣品量的大小、運輸路途的遠近、抽樣季節氣候,選擇適當的保存運輸方式,以確保樣品抽取過程中不發生丟失、變質和損壞。
常用的保存方式有塑料周轉箱、泡沫塑料箱、便攜式冷藏(凍)箱和箱式冷藏(凍)車等。
(二)樣品的運輸
委托樣品的運輸由委托方承擔,抽查樣品的運輸由抽查方承擔。運輸工作的承擔者應確保運輸過程中檢測樣品的各項安全,以滿足檢測工作的需要。當標準對檢測樣品的運輸條件有特殊要求時,抽樣人員以及檢測人員應采用按標準規定的包裝和運輸設施,檢查包裝和運輸設施符合規定要求,必要時制定檢測樣品的運送方案,確保檢測樣品的運輸安全,并符合規定的要求。
(三)樣品的接收
業務接待人員接收客戶送檢的檢測樣品時,應注意以下關鍵環節:
1)對照檢驗委托書或抽樣單填寫的檢測樣品信息是否與實物相符,主要內容包括:名稱、數量、包裝物、包裝狀態、樣品形態特征(形狀、顏色、氣味等)、規格型號和等級等。對于抽樣的檢測樣品還應特別注意簽封是否完整。
2)以及對存放環境有特殊要求的檢測樣品存儲方式,應在檢測委托文書中注明。免費論文,食品安全。
3)確認檢測樣品實物信息與檢驗委托書或抽樣單信息一致,并協商確定檢測完成后樣品的處置方式等檢測約定后,方可在檢測委托文書簽字認可。
4)在接收樣品時,必須記錄異常情況或對檢測方法中所述正常(規定)條件的偏離。當對樣品是否適用于檢測存有疑問,或者樣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或者對所要求的檢測規定不夠詳盡時,負責在工作開始前詢問客戶并得到進一步的說明,記錄下討論的內容。
(四)樣品的登記與識別
樣品唯一性識別體統由樣品編號和樣品標識卡組成。
1)樣品唯一性編號由業務接待人員在進行樣品登記時給出。一個批次檢驗任務的檢測樣品對應一個唯一性識別。所有與該檢測樣品有關的文件和記錄,都應標明該檢測樣品唯一性識別,以便溯源和歸類。例如:樣品唯一性編號JSP2010SP00001代表河北省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2010年承檢的00001號食品檢測樣品。
2)樣品標識卡是樣品唯一性識別系統的載體。樣品標識卡承載著樣品唯一性編號、存放狀態信息和實驗狀態信息。業務接待人員在樣品進入實驗室登記后應立即將填寫完整的樣品標識卡黏貼于檢測樣品的適當的、明顯的部位。
樣品標識卡中檢測樣品所處存放狀態,分為:“備用”、“檢測用”,可以通過檢測樣品標識卡的顏色加以識別;按所處試驗狀態,分為“未試”、“在試”、和“已試”,可在樣品標識卡中明示。
3)檢驗人員應對檢測過程中的所有檢驗樣品進行唯一性識別的傳遞,保證檢測樣品唯一性編號在流轉過程中的完整性。
(五)樣品的領取和分發
檢驗人員依據檢驗任務指令文件如檢驗任務流程卡,到樣品管理部門領取與唯一性標識一致的檢測用樣品。在檢測過程中,如需其他部門協助檢驗,由主檢部門填寫實驗室內部委托檢驗卡,經雙方簽字確認后,向協助檢驗部門分發樣品;主檢部門和協助檢驗部門應負責檢驗樣品的唯一性識別傳遞,保證檢測樣品唯一性編號在流轉過程中的完整性。
(六)樣品的保管
實驗室應設置專門的樣品室,由專職的樣品管理員負責保存備用樣品;檢測樣品由檢測人員負責保管,存放于各檢驗部的樣品室中。
樣品室應配備樣品柜、樣品架、樣品車等存放運輸設施,以及冷藏、冷凍等環境設施,以確保備用樣品的存放環境符合標準或相關技術文件的要求并做好環境監控記錄。
樣品室中的檢測樣品應分類存放,標識清楚,保持樣品實物、標記、登記記錄的一致性。免費論文,食品安全。
(七)樣品的處置
1、備用樣品保存期限
備用樣品保存期限一般為保存至報告異議期后,若樣品保質期不足異議期的,保質期滿后即可申請處置。免費論文,食品安全。免費論文,食品安全。食品生產許可證檢驗、各類抽查檢驗備用物品保存期限一般為報告發出后3個月。特殊情況的依據雙方約定的時限保存。
2、樣品的處置方法
1)客戶要求取回的樣品,保存期滿前3天,由樣品管理員書面通知客戶取回樣品,協商取回時間方式等具體事宜;客戶逾期未取回的,報批后由樣品管理員按報廢處置,并做好記錄。
2)報廢的樣品,由樣品管理員填寫樣品報廢審批單,經批準后處理。注意處置時采取適當的方式,避免污染環境或造成潛在危害。
3)特殊情況依據雙方約定的方式處置。
(八)樣品的保密與安全
樣品管理人員嚴格遵守保護委托單位技術所有權和機密的聲明,以及質量體系文件中對客戶的檢測樣品、附件及有關信息負保密責任的要求。留樣期內的檢測樣品不得以任何理由挪作他用。
樣品管理人員應認真執行內務管理規定,確保樣品室內環境的整潔衛生,做好防盜、防火、防蟲蛀工作,確保檢測樣品在保存期間不發生非正常的變質或損壞。免費論文,食品安全。
對于貴重的檢測樣品和需要在特定環境下儲存或處置的檢測樣品,由樣品管理員按有關規定進行隔離存放,必要時應設置警示標志,保證檢測樣品存放滿足規定的要求。
三、結語
食品樣品的流轉及有效控制與實驗室能否出具科學公正、真實有效的檢測數據緊密聯系,可以說食品樣品的有效控制程度直接關系到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技術水平、社會形象甚至法律責任。在實際工作中,實驗室管理者應不斷完善樣品流轉及有效控制的制度和手段,確保食品檢測工作客觀、公正、準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2]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CL01:2006《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民生,小作坊劣質食品的層出不窮,不僅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傷害,同時還將造成經濟損失,影響經濟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據權威部門統計,10人以下的小作坊占我國食品加工企業總量的70%以上。但是由于小作坊在我國的特殊性,所以小作坊在近期內是無法取消的。“如何提高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呢?”這是擺在質監部門面前的一個大課題。
2007年下半年,歷時3個月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各地的質監部門已查清各地的小作坊數量、生產產品、生產地點、生產環境、進銷貨渠道等相關信息。其中主要檢查了生產環境衛生、原材料進貨及產品銷售臺帳、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劑、是否和當地質監局簽定了承諾書、是否向社會公開承諾等項目。經過普查建檔、提整改要求、發放《小作坊產品質量安全基本條件》、《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資料,并就相關資料進行培訓、督促落實整改要求,經過專項整治,小作坊的環境衛生、進銷貨臺賬填寫已經比較規范,這些項目也相應的比較好監管。而最主要的就是食品的檢驗問題。
我們要求食品小作坊建立進銷貨臺帳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產品質量可追溯,要求食品小作坊生產環境、生產設備、原輔材料、食品添加劑等要達到要求,要求有技術文件、貯存運輸條件,這些要求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為了產品質量安全。但是產品質量安全怎么知道呢,小作坊沒有檢驗條件、而質監局進行檢測又是要收費的,而且費用還不低,不是小作坊所能承受的,這怎么辦呢?難道要等出了問題才去進行產品質量治理嗎?小作坊能陪得起嗎?這會不會引起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呢?筆者認為,與其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應當依照“統一規劃、集中檢測和分級檢測相結合”的原則,加大食品檢測機構的建設力度
(一)集中食品檢測機構,加強省級檢測機構的食品檢驗能力提升
省級檢測機構是食品檢測檢驗的主要機構,擔負著全省食品檢驗的任務,是全省進行食品檢驗的主要部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檢測項目不全、檢驗速度不夠、檢測費用偏高,比如說貴州省奶粉的檢驗主要是由衛生檢驗檢疫機構完成的:2元一斤的散酒檢驗費用卻需要500元左右。而這些檢測機構又大都設在省城,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檢測的運輸成本,而質監檢驗項目的不全,又增加了檢測的流通環節和檢測成本。所以應當采取合并或者其他方法加強省級檢測機構的食品檢驗能力,將食品檢測盡可能全部集中于質監部門,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食品檢測流通,便于快速的對小作坊食品安全作出反應。
(二)建立縣級和在部分重點鄉鎮建立食品檢驗機構和流動食品檢驗機構
小作坊大都分布在邊遠地區,而我們的檢測機構主要設立在省級,只有個別縣級設置了檢測機構。這對檢測數據的及時傳遞、檢測信息的及時反饋、產品質量好壞的判定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建立縣級和在部分重點鄉鎮建立食品檢驗機構和流動食品檢驗機構
實行食品檢驗分級管理制度,檢測難度小的和檢測周期短的可以交給縣級食品檢驗機構和流動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測,檢測難度大的和檢測周期長的交給省級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這樣可以保證數據的快速傳遞。保證對食品安全作出快速反應。
二、從經費上給予充分保證
小作坊不檢驗的一個原因是自身沒有檢驗設施,另一個就是檢測費用過高,不愿檢測,而且不檢測也可以出售,因此造成了小作坊食品檢測率過低。在小作坊暫時無法取締的情況下,根據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政策,可以采取中央拔款和地方配套的措施保證工作經費,具體數額可根據食品小作坊的數量、生產品種、生產周期、檢驗次數等來決定,小作坊只象征性的交一部分。另外,必須明確規定,未經檢驗的和經檢驗不合格的不準上市,而且由質監局執法人員馬上將其銷毀,這樣可以做到應檢盡檢。
三、靈活機動的培訓小作坊業主
既然檢驗,就只有不合格和合格兩種情況,一旦不合格不準上市后必然會影響小作坊業主的經濟效益,所以小作坊業主是非常關心食品質量的。因此,檢驗機構可以就檢驗結果,特別是不合格產品食品產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預防和改進的方法,適時的向小作坊業主開展相關培訓,小作坊就能很好的改進生產工藝、把好進原輔材料的關口、增強食品的品質。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7-0071-03
作者簡介:劉輝,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現代分析技術的應用。
研究性學習法是以來自實踐的真實問題為基礎,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學習,是學生自主收集、分析和處理問題,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它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他們對未來工作的適應能力。
在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思維觀念下出現的一種全新教學方法,它有效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筆者在2008級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教學中應用了研究性學習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應用依據
1.辯證唯物主義的實踐論是研究性學習法的哲學基礎
實踐出真知。研究性學習法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為主題”、“教師為主導”的主旨,這就擺正了教與學的關系,既強調了學生“學”的內因作用,又重視了教師“教”的外因作用。
2.大學生創新思維是研究性學習法應用的思想基礎
高等院校培養的學生必須具有寬廣扎實的基礎知識、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與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應重視加強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獲取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實驗研究能力、表達溝通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改變以往單純接受性的學習方法,才能加強參與、體驗和自主性學習。
3.國內外可借鑒的研究性學習法應用成果
研究性學習法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現在國外教育已非常流行這一方法。在國內,它雖還屬新鮮事物,但也有不少大學已予以應用并取得較好成果。研究性學習法必將是今后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
二、實施辦法
1.提出問題
問題是學生學習和研究的基本內容和出發點。問題的提出應遵循以下原則:
(1)要有針對性,要符合教學目標。要針對讓學生學什么、發現什么、掌握什么、發展什么來選擇。
(2)難易適當,內容應符合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3)要具有實用性、創新性。通過這些素材,也可使學生更廣泛地理解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問題”是應用研究性學習法的核心和靈魂。“問題”要密切聯系社會現實,符合教學目標,同時應是開放式的;問題要有綜合性,要清晰,并且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根據現代食品檢測技術的教學內容,結合近年來出現的食品安全熱點問題,筆者設計擬定了以下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①影響食品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質如亞硝酸鹽、三聚氰胺、地溝油、瘦肉精等的測定方法有哪些?②利用所學過的分析方法,可應用研究于哪些食品樣品成分的測定?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其一進行探討學習。
2.小組討論設計方案
(1)合理分組。公布課題后,由學生自由選擇課題。選相同課題的學生按5~8人分為一組。分組時,原則上是學生自由結合,但教師要把關,根據學生性別、學生成績、素質特點等方面的差異進行適當調配。各組要確定一名組長。
(2)討論問題、設計方案。分組后,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對課題展開討論,拿出設計方案,列出完成任務的詳細條件,明確分工。方案設計負責人負責查詢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包括采用如何采集和儲存樣品、樣品的前處理方法、具體分析條件的選擇等;實驗準備負責人負責實驗安排、器材、樣品采集及試劑配制;實驗操作負責人負責樣品處理、測定和原始記錄;論文撰寫負責人負責數據處理和撰寫論文。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意愿擔當某項負責人,各實驗環節的工作由負責人牽頭,小組成員合作完成。
3.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包括實驗準備和進行實驗兩個階段。實驗準備過程從試劑的配制、容器的選擇、儀器調試到蒸餾水的質量,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實驗的進程。因此,要求精心準備,不可大意。進行實驗包括樣品處理、測定過程和數據記錄。通過實驗,修改假設,形成結論,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反復多次。實驗結束后,每位學生寫出工作總結,包括工作內容、完成情況、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及體會。然后,小組內各成員進行交流,形成共識。最后,根據研究同一課題的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大組發言。大組發言只要求每小組選一名代表,將本組實驗的情況進行匯報。匯報一般采用答辯形式進行。如果各組實驗結論相同并正確,教師即可作出最后結論;如果各組情況不同,要求學生再進行實驗直到結論相同并正確無誤。最后,每個學生寫出論文。
4.成績評定
(1)評價方法:采用三種評價方法:①自我評價;②同學互評;③教師評價。
(2)評價原則:既重結果,又重過程。要綜合學生個人的探索學習,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學習及與教師的交流情況。
(3)評價內容和評分標準:(見表1)
三、注意事項
1.正確處理與傳統課堂教學的關系
對于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生,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既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又是一門應用課程。在應用研究性教學法時,傳統的理論和實驗課仍應正常進行,系統講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實驗技能,為研究性學習法的應用奠定基礎,二者要相輔相成。
2.高度重視研究選題
選題既要聯系實際,又要符合教學目標。要引導學生選擇感興趣的研究專題,問題可由教師提供,也可由學生自選;課題的實施貫穿整個理論教學過程,讓學生邊學邊用,融會貫通所學知識。
3.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在研究性學習法應用中,要教給學生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要學會查閱文獻資料、分析綜合應用資料,學會規范撰寫論文;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大膽實驗;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
4.發揮教師引導作用
研究性學習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指導者和鼓勵者。教師不僅要能對解決問題中的基礎知識胸有成竹,還要盡可能熟悉掌握有關文獻資料,能及時處理和解決教學中可能遇到的一切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花大量的時間備課,熟悉問題,準備教法。整個實施過程,都要緊跟學生,密切注視每個學生的工作,切不可因工作忙而放松指導。
四、應用效果和體會
1.學生評價
學生根據自身體會,都非常贊同研究性學習法這種新的教改嘗試,認為值得推廣。學生在工作總結報告中這樣寫道:①初步掌握了查閱文獻、搜尋信息、整合資源的能力。②增強了學以致用、活學活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③培養了科學的思維能力,在創新中豐富了理論。④培養了團隊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樹立了面對困難、永不言敗的信念。師生都認為,這次教改是學生難得的一次歷練,受益匪淺。
2.教師評價
在現代食品檢測技術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了他們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應用能力和總體素質。具體講,達到了以下教學目標:①能夠使學生更透徹地掌握課程所要求的主要儀器的原理及使用的方法。②使學生辨證和客觀地認識到每種分析方法的優點和局限性,并且能夠根據具體問題選擇合適的儀器及其恰當的方法。③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協作精神、自學能力、書面和口頭交流能力。④增強了學生參與社會生活、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主動性、責任感和使命感。⑤促使教師教學相長,再學習,再提高,進一步密切了師生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