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1 15:30: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課程體育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在新課程的理念下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完成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實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
一、要創設快樂的體育課堂
教師如能將體育教學活動處于創設的最佳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產生貼近生活的感受,這不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社會化功能,而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并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學生上體育課總是要求有意思、好玩,要滿足學生就是要讓他們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因此,在上課之前要精心的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使學生想學、樂學。因此在課堂中我經常創設一些與課堂相關的游戲來激發調動學生。通過這些簡單的游戲,可以讓學生提前接觸到學習的內容,即能使他們很快進入到課堂中來,又能夠讓他們初步的了解學習的內容,為以下內容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學生也不會感到很枯燥乏味了。只有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學起來津津津有味,感到快樂無比,才能越學越愛學、越會學,才能學得好,讓學生表演是學生樂而愿為的活動。體育教學要投其所好,開展教學活動。
二、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
“教者發令,學者強應,身順而心違,精神受無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體育之研究》)。傳統的教學形式是教師教,學生被動學,教師主宰課堂教學的一切,學生只是一個盛放知識的容器。現在我們在教學中,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運用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先進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主動的學習中,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創新精神與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
創造性來自個人智慧和潛能的自由發揮。要培養學生成為主體就要在課堂上讓他們自己去想想、說說、練練,采用小組討論。從又說又練,在和諧民主的參與下做到讓所有的學生充分的活動起來,享受探求知識的樂趣,這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的求學。使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積極向上的態度。
三、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望
學生的表現欲直接關系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意識。一個教師不能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反映出來的表現欲望給予正確對待和引導,甚至有意無意地加以扼殺,那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喪失學生的自信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個性有利發展。所以,應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發揮自己的體育特長,培養健身的能力。
教師除了要能夠發現那些外露、活躍學生的表現欲外,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及時發現那些內隱、含蓄、帶有某種自我抑制的學生的表現欲。這時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個性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對體育教學有了積極旺盛的表現欲,教師的責任就是要珍惜保護。
保護學生的表現欲,就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學生的表現欲以某種方式反映出來時,教師要給予理解、關懷和適當的鼓勵,既使不能讓學生的表現欲付諸行動,也要用愛心對學生的表現欲表示稱贊,支持然后給以解釋。絕不能對學生的表現欲置之不理,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或者用一兩句“你不行”,“就你顯能耐”之類的話語給學生潑冷水。打消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意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例如,進行《急行跳遠》的教學時,過去一般采用傳統式教學法和學生反復式練習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現在,我在教法上改用模仿青蛙、小兔等動物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給學生提一些啟示性的問題讓同學們思考、發現、實踐,學習確實有困難的學生,讓學的好的同學去幫助完成,練習時讓學生采用游戲競賽法。體育教學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四、要創設現代獨生子女發揮的空間
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計劃主要有:學年教學工作計劃、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單元教學工作計劃和課時工作計劃(教案)四種。現依據課程標準各領域“水平一”的目標及其規定的活動和內容,對上述四種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方法及低年級教學計劃試舉例如下,僅供參考。
一、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
學年教學工作計劃也稱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它是以年級為單位,依據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和學生年齡特點,對全年教學內容和考核項目的規劃,是制訂學期教學計劃和其他教學計劃的依據。
(一)制訂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的思路
小學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是依據課程標準“水平一”各領域規定的活動和內容,選定具體的教學內容,并把這些教學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年中去。然后,再根據學年授課周數、每周授課時數,以及每年級的各項教材及其設定的課時比例,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學期中去。并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確定測試體能和動作技能的項目。
(二)方法和步驟
1.分析研究低年級學生的基本情況,加強計劃的針對性
在制訂低年級學年教學計劃時,教師應對一、二年級學生的情況有盡可能多的了解。一般說來,一年級小學生多數來自幼兒園,他們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隊列隊形如站隊、立正、稍息、看齊、報數、原地轉等動作方法,以及踏步、走、跑、跳、投、攀爬等自然動作和活動性游戲等,但對體育的知識概念還不理解。因此在安排一年級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動作基礎即接受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訪問幼兒園教師和檢測學生的體能情況以及與學生聊天、詢問等了解學生的身體與心理情況。到了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的體育課體驗,對課的活動過程、學習與練習方式等逐步了解和熟悉,初步建立起課堂常規意識和習慣,體能、心理適應能力及同伴關系、群體觀念等都有明顯提高,但也存在某些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問題等。這些情況都是制訂學年教學計劃的有效資源和依據。因此,從了解和研究學生入手,制訂學年教學計劃,有助于教師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和難易程度,將本學段教材內容合理地分配到兩個年級中去,對于提高教學計劃的針對性,克服盲目性和提高教學質量,都具有實際意義。
一學期除節假日外,一般按18周計算;國家教學計劃規定每周上4節體育課,全年實際上課總時數為:
18(周)×2(學期)×4(每周課時)=144(課時)
144×2(每課時按上兩項教材計算)=288(課次)
2.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教學需要,確定各項教材的授課時數。
(三)學年教學工作計劃示例
1.依據體育課程標準各級目標的涵義和要求,選定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的各級目標,是統領和選編各學段教學活動或內容的依據,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時,首先要悉心研究領會課程標準的總目標、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的指導思想、理念涵義及目標之間的相互關系,并依據本學段各級目標要求選定相應的教學內容。
2.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分配好兩個學年的教學內容。
如上所述,學段各領域中的教學內容不是教師主觀隨意安排的,而是依據本學段各領域和水平目標的規定選定的。因此,教師在制訂學年教學計劃時,應先對所確定的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如: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目標的特定要求,考慮哪些內容適于安排在一年級,哪些內容安排在二年級;根據教材的性質、特點,分清哪些教材分別屬于哪個目標統領下的內容,等等。掌握好教材的性質、特點及目標屬性,有助于合理地把本學段的教學內容在分配到兩個年級中時,做到目標明確,分量適宜,難易度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
3.根據學年、每周授課時數和季節規律,分配好兩個學期的內容。
根據以上思路,現列舉學年、學期、單元教學工作計劃和部分教案,供教師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訂計劃時參考。
表1一年級學年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示例略)
表2二年級學年體育教學工作計劃(示例略)
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的制訂
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也稱教學進度。它是依據學年教學工作計劃安排的教學內容和規定的教學周數、每周教學時數,以及各項教材的時數比例,結合季節、氣候特點和學校實際情況制訂的。它是制訂單元和課時教學計劃的依據。
(一)幾點說明
1.下面試舉的一年級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示例)所選編的教學內容,是依據表“一年級學年體育教學工作計劃”中的教材編制的。
2.每周授課時數是按4課時安排的;每課時安排兩項教材或活動(一課時為兩課次),但體育基礎常識課、身體測量課和地域性活動課等,每課時可以安排一項教材或一項教材1~2課時完成。應注意學與練結合、室內與室外有機結合。
3.在所試舉的學期教學計劃中,沒有確定體能和動作技能的測度項目。在實際制訂計劃時應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加以規定。
4.在制訂學期教學計劃時,還可安排“機動課”時間(一般安排2~4課時),以便對各種原因的停課或薄弱環節等進行適當彌補和調整。
(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示例
表3一年級第一學期體育課教學進度(示例略)
三、單元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
單元教學工作計劃也稱單項教材(包括課題單元)教學計劃。它是依據學期教學計劃中某項教學內容或活動(一般為測試項目或發展體能效果好、動作技術較復雜等重點教材或連續進行的課題活動)及其目標制訂的課時教學規劃。通過對某項教材或課題活動的統籌設計、逐課實施,能夠確保教學有計劃、有秩序地進行,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一)方法和步驟
1.依據該學段領域和水平目標的要求,按照學年、學期教學計劃中該項教材的課時規定,提出每次課的目標要求和教學重點。
2.結合學生的情況和教學設備條件,安排教法步驟和組織措施。
3.最后一次課進行終結評價(重點評價學生的參與態度、學習進步程度和簡單的運動技能掌握情況)。
(二)單元教學計劃示例(僅供參考)
一年級持輕物擲遠單元教學計劃(示例略)
四、課時教學工作計劃(教案)的制訂
課時教學工作計劃也稱教案,它是依據學段水平目標的規定和學期教學進度(包括單元教學計劃)中課時教學內容的安排,制訂的教學實施方案;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基本依據。高質量的課時計劃,是順利實施課堂教學和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和基本保證。為此,教師要悉心備課,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以確保教學有效地實施和目標的達成。
(一)制訂課時教學計劃的基本思路
(二)課時教學計劃示例
課時計劃的形式多種多樣,這里提供的是依據水平一的目標及本學年、學期計劃中選編的部分內容或活動,僅供參考。
體育課的設計(教案示例)
培養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是小學階段體育課的重要目標之一,為達到這個目標,將其歸納為:“樂中練,動中練,玩中練”。這里的“練”是發展能力的手段,而“樂、動、玩”則是培養學生興趣的生動體驗。
一 、游戲比賽提高教學效率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體育游戲內容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效率。游戲比賽在體育教材中占有相當的份量,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合作、創新精神、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例如,在游戲比賽中也有失利的組同學之間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生怯場心理而退出比賽。甚至有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更有拳腳相向的現象,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游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傾向性的使學生認識游戲比賽的意義,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要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
二、創設和諧氛圍 促進合作學習
課堂中,教師只有創設民主、和諧、平等和寬松的學習氛圍,為全體學生合理制定鍛煉計劃,掌握正確鍛煉方法,學會自我評價和體育欣賞水平,提高體育文化修養,進一步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對于體育與健康意識差的學生首先提高其體育與健康意識,使其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平等對話的。教學中我常用“隨機式”的分組方法進行交流,這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揮,但由于素質的差異不能進行很好的交流;于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組合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交流的氣氛相當濃厚,學生的個性更能無拘無束的發揮。因為他們是朋友,從而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減少了個體的差異,因為他們為了這個合作體進行互助,使自己的這個合作小組能全面發展和提高。在變向運球的學習小學生通過“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學習,發現許多變向運球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
三、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好勝心強,將教學內容融入到生產勞動中,使學生對勞動產生間接的興趣。而學生對體育活動直接的興趣來源于豐富多彩的游戲與競賽活動,無論多大的學生都如此,教學時學生自主地進行游戲競賽活動,情緒特別高漲,競爭特別激烈,對其生理機能有良好的提高作用,使活動結束后讓學生還意猶未盡,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鍛煉意志,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在籃球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練習籃球的基本技能,再通過體育游戲來提高籃球的教學方法,使整個教學更加具備趣味性,有效的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學生掌握體育技能。
如此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和享受運動的樂趣,也是讓教師從教學實踐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獲得教學成功的喜悅。總之,良好的體育教學是讓學生更扎實地學好技術,在活動中更充分地享受到樂趣和成功感,進而使學生得到更全面和更生動活潑地發展,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在洋溢著快樂與愉悅的課堂氣氛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感受快樂的神奇!
1 情景設置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創設、引入或再現教學所要求的富于形象性和情感色彩的具體場景、氛圍,能夠加深對教學內容的認知和情感體驗。教師把課堂內容故事化、情節化,師生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并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來演練教學內容。如在《小螞蟻搬家》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喜新好動,善于學習的心理特點,主要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對學生加以啟發誘導,把學生引入特定的學習情境,并且結合運用動作示范、活動參與、表揚鼓勵、游戲競賽等教學手段,充分擺正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他們的運動興趣,上課幾分鐘就把學生帶進了充滿快樂、充滿童趣的游戲世界。如在讓學生在課前自己動手做的頭飾,既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又使課堂中有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具,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創設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氣氛;課堂中把學生當作小螞蟻,教師扮演螞蟻姐姐,富有童話色彩,水平一的學生都比較喜歡,容易進入角色;在剪子、石頭、布的游戲中,先進行的是教師與學生的比賽,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高,他們都認為贏了螞蟻姐姐(老師)那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所以,興趣與積極性都很高漲;在學生之間練習中,輸的一方繞贏的同學跑一圈,既有獎罰,距離又不遠,學生玩的不亦樂乎;在課堂中適當的運用音樂,既渲染了課堂氣氛,又調節了學生的身心,使他們充分得到情感的體驗。總之,一個小小的游戲設計,既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重視興趣激發的理念,使教學目標的實現事半功倍,又培養了學生團體協作的能力和發展了學生自由遐想的能力。
2 多媒體教學法
多媒體教學模式是目前教學中最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指計算機實時綜合處理文字、圖像、聲音等各種媒體信息的系統技術。在體育教學中應用電教手段,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認知規律,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教學“跳遠”時,可以先讓學生觀看網上跳遠地訓練視頻,來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再詳細講解跳遠的重難點,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跳遠的技術特點;最后帶學生到場地上練習,這樣,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中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就大大提高。再如學習新的廣播體操,學生學完一節后,可以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觀看錄像,讓學生感性地接觸標準操。那整理劃一,標準有力的示范,往往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動作求知欲。
3 趣味融合教學法
體育趣味融合教學就是教師將教材內容與游戲方法二者有機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教學內容以游戲形式進行的一種體育教學方式。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水平一至水平三的學生,它基本上符合學生的年齡與生理生長特征,學生很是喜歡,積極性也較高。例如:學生彎道跑,可以選擇“圓圈接力”游戲。畫幾個小圓圈,讓學生逆時針繞過每一個小圓圈,利用“跑道接力”這個游戲向基本部分過度,然后以“叫號接力”的形式在大圓形跑道上練習彎道跑。最后由學生自己總結彎道跑技術,同時教師加以點撥,使學生明確動作要點,便于更好地掌握彎道跑的技術動作。又如耐力跑的練習,學生都是比較怕的,不跑又不行。此時我們教師可以動腦筋,化枯燥為樂趣,可以進行“迷宮跑”,一圈一圈地繞進去,再一圈圈跑出來,一組下來也有四、五百米了,但學生他只是感到興趣、好玩;也可以進行“Z”形跑,在一個比較小的場地里可以跑很多時間,但學生往往都在催促前面的學生快點跑,雖然有點累了,但也樂此不疲;還可以是“輪流休息法”,可以分成2―4組,先一組跑幾圈,再休息一下,看下一組跑的怎么樣,給他們任務,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不感到疲憊等等。只要教師多動點子,化精力去備好課,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也會越來越端正的,也會更喜歡你和你上的課!
參考文獻
參考期刊
[1] 邢文華,中國學校體育,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社,2009(6).
參考書籍
一、新課程改革與中學體育教學
1 新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而人才的內涵也在發生著變化。現代社會的人才不僅要掌握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較強的個人能力以及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只重成績輕視能力的教育觀念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定義,黨和國家審時度勢,針對傳統教育觀念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模式存在的不合理方面,提出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新課改適應現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對傳統教學模式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了改革要求,因此需要各級學校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地響應,并且切實采取措施加以落實。新課程改革注重對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同時強調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理解的層面,更要將其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在具體實踐中能夠應用這些技能。新課改也強調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人格更加健全。
2 新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教學手段。體育教學長期以來服務于各級學校的教學實踐,成為我國教育的一大基本科目,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同時,也使學生放松身心,舒緩腦力勞動,提高學習效率。因此,體育教學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是,長期以來,社會和家長對體育教學存在著一定的誤解,認為體育活動會縮短學生的學習時間。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出臺后,社會和家長重新認識了體育教學,體育教學的意義與新課程改革中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不謀而合,具有很強的教學意義,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非常重要。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定義為:不僅要有較強的科學文化素質,還要有一定的綜合能力,綜合能力包括身體素質和體育意識,因此,體育教學的意義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中學體育教學創新
1 轉變教學觀念,學習新課改精神
新課程改革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定義的改變,以及對傳統教學模式僵化提出的改革要求。因此,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剔除以往只重成績而忽視對學生興趣培養的教學觀念,剔除以往“教師處于教學主體地位”的觀念,真正意識到自身教學思想的局限性。具體到中學體育教師,要改變以往教學觀念中布置任務的思想。過去,體育教師每堂課都有教學任務,比如,具體開展跑步、球類、游泳等任務,認為學生完成了這些教學計劃,教師的任務就完成了,這樣的觀念缺乏對學生本身的關心。缺少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關心,難以達到加強學生素質和培養學生興趣的新課改要求。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加強對學生本身的關心,將教學任務作為開展教學的輔助,而非目的。
2 探索積極的教學模式
積極的教學模式是指既能符合教學任務的具體要求。同時又能體現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模式。由于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規范的教學方法,沒有總結出有指導意義的教學理論。因此,在當前的中學體育教學具體實踐中,需要教師加強探索,創新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模式,需要對以前的教學模式進行批判地繼承,比如,傳統的體育教學項目,田徑、足球、排球、游泳等,這些教學項目都要繼續開展,但是開展的模式可以進行改變。比如說,體育教師可以改變原先的講解授課,改為讓學生進行講解和討論,然后教師訂正學生觀點不正確的地方,最后進行點評。這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體育運動規則的了解和記憶,在具體實踐中應用這些規則。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中學體育實踐中體會更多的樂趣。
3 加強師生互動,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的模式和教學方法都要進行改變,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在細節上進行把握。細節的改變可以使得量變引起質變。加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使學生在與教師的交流中學習體育規則、提高運動素養。體育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之中,使學生能夠主動地與教師交流和互動,增強自身對體育運動和體育課的興趣,從而加強自己的實踐意識,以另一種姿態投入到體育教育實踐中。
新課程改革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學科的興趣,作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體育教學課要承擔起新課改所賦予的教學任務。中學體育教師要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積極地探索教學模式,使體育教學實踐更加符合新課程改革和現代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琨,新課改中體育教學方式探析[J],河南農業,2010(22).
一、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強度較弱。在中學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負有直接的和重要的責任,中學體育教師必須根據中學體育課程的內容,制定出中學體育課程訓練計劃,在計劃中明確課堂標準及訓練計劃。但是,很多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方面無從下手,更加不知道怎樣開展體育教育教學課堂,這些體育教師缺少對于課堂的調控能力、協調能力以及組織能力等,因此,他們實施體育教育教學的強度比較弱。
2.學校未重視體育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從本質上來看,中學教育仍然處在將考試作為目的的應試教育階段,所以,學校、家長、教師以及學生非常重視那些應試教育的科目,中學體育教育并沒有受到重視。很多人都認為中學體育教育教學并沒有太大的作用,考大學主要依靠語文、數學、英語以及文綜或者理綜的成績,體育成績并不能說明任何問題。所以,很多學校及教師為了提高升學率,會占用體育課堂的時間,更有甚者會直接把體育課程改為文化課程。對于取消體育課的決定,有些學習十分刻苦的學生樂此不疲,很多家長也持支持態度。很多學校都不能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程的作用以及價值,致使體育課程呈現萎縮的趨勢。
二、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策略
1.教學要更新思想和觀念。體育鍛煉對完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它不僅有強身健體的作用,更加能夠充分提升人的智力水平。所以,必須充分重視體育鍛煉,正確看待中學體育教育教學的作用,提高自身在思想方面的認識,積極開展體育鍛煉,最終促進中學生能夠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因此,中學體育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另外,還可以通過實施游戲教學法來提高中學生對于體育教育教學的興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地位,充分重視中學體育教育教學,合理看待中學體育教育教學多元化的功能。
2.要提升教師職業水平和素養。只有提升教師職業水平和素養,才能夠對中學生實施專業的體育教育教學。在教師開展體育課堂之前,必須要通過備課等方式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教師備課過程中,要對體育課堂進行具體規劃,明確課堂上要采用的訓練方式。另外,采取何種體育運動項目、如何合理分配時間,怎樣控制訓練強度等都需要通過備課加以明確。同時,中學體育教師要不斷提升職業素養、提高道德水準,才能夠從本質上改善體育教育教學課堂和氛圍,提升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體育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以及創新,進而真正使中學生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才能實現中學體育教育教學的多元化。
總之,中學體育教學對中學生的體格、智力甚至人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從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強度較弱和中學體育教學忽視了自身的作用和價值這兩個方面出發,闡述了中學體育教學的問題。然后又從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要更新思想和觀念以及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要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和水平這兩個方面,探討了中學體育教學策略,旨在提高中學體育教學的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一、新課程的指導思想
新課程標準緊緊圍繞“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立足于“每個學生身心都得到充分發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使每個學生都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激發學生學習和鍛煉的主動性,實現全面發展。當前,在體育教學改革中仍有相當部分體育教師把“教什么”和“怎樣教”作為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對學生“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學法指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側重教法與教材的邏輯關系,忽視教法與學生之間的協調,因此,教師必須把教法與學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由“被動”向“主動”“學會”向“會學”的過程轉化,充分調動學生內在動力,啟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教育學生樹立體育觀、健康觀,深刻認識體育的社會價值。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對新課程的認識
在推行新課程的今天,體育教學新課程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心態,對青少年人群影響很大,也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具有一般體育課程的普遍特征,也有自身的相對特征和功能。
新課程提出了體育課程資源的概念,但是《新課標》中“內容和標準”只是提供了以―個框架而不是具體的學習內容,符合我國體育教學實際。新課程指出“積極利用和開發新課程資源是順利實施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地制宜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可以發揮課程資源應有的教學優勢,體現新課程的彈性和地方特色。”這就為體育教師引進新的教學內容提供了很大的選擇空間,為學校的體育教師積極開發利用體育資源提供了理論支持。新的教學內容始終以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在學習內容方面要有較強的健身育人的功能將推進體育課項目作為加強課堂運動技能學習的手段。要避免過分強調娛樂性、刺激性而偏離新課程思想,異化體育課的宗旨。
三、主題互動教學模式概念
所謂主題互動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堂體育課上設定一個主題(具體的目標任務),以多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組與組之間的互相交流、互相合作、互相練習、互相競賽、互相幫助、互相探索和研究來共同完成主題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強調在一定主題任務下進行互動。強調通過完成主題任務,對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目標的實現,強調開放的、創新的多邊互動。
四、實踐分析主題互動
1.開放的主題
主題是教學的方向。只有主題的開放,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才能達到互動的目的,因而主題需要創新,主題需要多樣,主題需要開放,在教學中主題的確定是教學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把主題貫徹課堂的始終,師生有―個共同的目標,充分發揮教學的優勢是主題互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
2.互動的主題
運動需要學生的參與。同樣主題的確定也需要學生的參與,有了學生參與的主題,才是學生意愿的反映。學生才能在學習中表現出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主題的確定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在整合教材時,教師一般需要主動設計主題,主動與學生交流意向,讓學生理解主題內容;鼓勵學生配合主題互動,保證主題目標的實現,從而實現運動技能,身心健康,運動參與,社會適應等教學目標。
五、主題互動對完成《新課程》課程目標的作用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主題互動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在主題任務下進行互動,而主題的設定是多樣的,如果把學生按興趣、愛好分組,每組的學生進行互動學習,通過互相幫助,也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
2.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主題互動教學模式能使每位學生在互動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從而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贊許,也就是說,通過這種模式進行教學,能使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更能激起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為他們的終身體育服務。可以說,主題互動教學模式把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落到了實處。
六、主題互動的運用原則
1.主題必須是《新課程》課程目標的細化
一、新課程下中學體育教學面臨的困境
1.體育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一般的課程設置需要注重“知、信、行”三者的統一,為了實現行為目標,必須是受傳者做到“知”和“信”。而我們的體育與健康教育忽視了“知”的重要作用。但是在體育教學中,理論課程設置較少,占據的只是一小部分,個別學校甚至存在不開設基礎理論課教學的現象。因此,我們要改變教育觀念,積極采用現行教材中理論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體育教學,促使學生培養一種以增進健康為目的的行為習慣。
2.不同學校之間的體育教學失衡
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學校都比較重視體育教學工作,只是在實際體育教學工作中,體育課被隨意占用的現象比較普遍。實際工作中,雖然體育老師對現代教育理念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非常支持體育教學的改革工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因為認識偏差不同學校執行的實際情況不同。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長期不接收新的信息和觀念,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及體育教學觀念,因此推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速度比較緩慢,從根本上扭轉這一局面難度較大。
其次,部分學校在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學內容方面,一些課程的安排突破不了傳統體育教學內容的束縛,部分學校無法正確的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進行實際操作;不能完全接受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對于有效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存在一定困難。比如,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體育改革專家已將地方傳統體育項目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到了課程資源體系中。但是,根據實際調查,多數中學認識不到體育課程對地方文化傳播和延續的作用,從而忽視了地方傳統體育項目的應用。這不利于發揮地方傳統體育對學生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
3.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
一個地區教師的學歷和職稱結構能夠反映這一地區教師的整體素質,甚至可以反映整體教學水平。而我們的體育教師普遍存在:教師學歷較低,以大專學歷為主;職稱結構不合理;專業教學技能欠缺,不能滿足現代體育教學發展要求。這種情況無法滿足新課標的教學需求,嚴重阻礙了教師“職業化與專業化”發展,進一步影響了中學體育教學的效果,說明了中學體育教師知識、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工作已經迫在眉睫。因此,我們必須要不遺余力的提高中學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改善結構比例。
二、新課程下中學體育教學的反思
1.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理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對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人才觀認為將成績作為最主要的衡量標準。但是,越來越多的學生忽視了自己的健康,導致“猝死”事件時有發生。這一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將學校體育教育也推向了風口浪尖。為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我們要不斷推進教學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必須堅決執行“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將“健康第一”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首先,要根據中學生身體發育的特點和心理發展情況,研究適合學校實際教學工作的規律,要不斷優化課程內容和過程。其次,教學方法上要進行突破和創新,現有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應由過去的“重視講授”向“重視學習”轉變,通過聯系學校自身實際情況,探索一條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應該以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鍛煉為目的,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再次,教師需要進行角色轉變,體育課堂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促進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協調發展。
2.推進區域間體育教育資源配置優化升級
充足的資金支持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支撐。目前對于貧困地區而言,缺少經費是制約其體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就我校而言,一方面,要增加偏遠地區學校的體育經費的投入,政府要在財政預算和教育資金中劃撥一定數目的資金作為中學體育教學的專項資金,并且實行專款專用,重點在于學校體育場地、體育器材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保證。在財政預算和教育附加費中應劃撥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中學體育工作的專項資金,以保證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建設。另外,學校要轉變觀念,充分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學校自身優勢,采取多種渠道籌集體育經費,改善學校的體育硬件設施。
另一方面,自主開發體育器材,加強學校體育硬件建設。由于地區實際情況不同,個別地區財政資金確實比較緊張,沒有充分的資金支持學校體育發展。這就需要學校教師按照國家對體育設施的要求,進行自主制作,并開展特色體育項目。另外,需要教育部門加強對學校體育硬件設施建設的監督和評比,達不到標準的學校需要進行整改,以此促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發展。
3.構建中學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培育長效機制
目前,中學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完善發展自己,提升自身各項技能,以滿足課程改革的需求。一方面,從思想上重視體育教學,要加強體育學科的實驗和研究,克服傳統教學思維帶來的負面影響,要充分領會新課改的精神,緊緊把握改革方向,勇于用實際行動踐行課程標準。面對體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時,要認清體育課程的性質、把握體育教學的基本目標和理念以及體育課程的實用與娛樂結合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體育課程改革不偏不倚,正確發展。
另一方面,要加強體育教師入職以前和入職以后的職業技能訓練,不斷提升業務能力,適應新課改,推動新課改的發展。一是體育師范生在學校就讀期間,要系統學習并了解課改的內容和精神,并且要持續加強專業技能訓練,為將來的教師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對于在職教師而言,每個地區和學校都要長期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可以通過研討會、座談會、講座等形式幫助體育教師理解改革的內容,并且通過交流學習分享各類成功經驗,不僅可以增強體育教師課改的信心,也可以為課改提供人才支持。
參考文獻:
[1]葉濤,譚月華,張艷云.我國中學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9,(2)
[2]孫亮.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的轉變[J].學周刊,2014,(5)
一、如何改變教學觀念,提高課堂教學
1.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余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煉,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隨著醫療改革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每天晨練、登山、打球的人絡繹不絕,加入體育鍛煉的人群越來越廣,終身鍛煉的意識已逐漸深入人心。因此,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從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煉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
2.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3.轉換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于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地發揮。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真誠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于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成績的判定者和絕對的權威者,而且,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發展的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型的良師益友,使教學過程轉變為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標準的過程。
4.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教學結構
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來自蘇聯的“四段教學模式”,其表現形式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教學目標單一,組織形式死板,忽視學生個體差異和能力培養,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如在準備過程中,體育教師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無論遇到什么課題都是如此。這種固定模式的教學結構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限制了學生活動時間和空間,阻障了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學生對體育活動散失興趣,不利于學生創造思維和想象能力的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1.加強專職體育教師的配備。目前學校體育師資隊伍存在數量不足,業務素質不高的問題,體育教師兼職人員較多,一些學校往往安排部分無法勝任其它學科教學工作的老師任體育教學,從而影響了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課改的順利進行。國家規定必須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活動時間,每周開設3-4節體育課,由于師資的缺乏,無法按要求安排課程。
2.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體育教師的地位一直以來得不到學校領導的重視,第一線的教師不僅要負責學校的“兩操”工作和學生課余訓練,每周還得任12-16課時的課堂教學,體育教師的工作量相對都是最高的,而相當部分學校在教師發展和業務提高上仍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學習熱情,這樣,不利于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和教育教學水平的發展。
3.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利用多種方式組織廣大教師積極學習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參與實踐、研究和學習中逐步提高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和認同,進一步改善教育行為,全面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
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學生的體質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體育運動對青少年的影響十分深遠,作為一名中學體育老師,在新課程背景下,要學會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康發展。為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中學體育教學生涯,談一談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體育教學。
一、情境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中學體育需要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愛好。在教學實踐中,本人認為應該從情境教學入手。根據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創設一種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體育情境,可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從而使學生熱愛體育,促進體育教學。針對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如,在“健美操”教學環節中,健美操是在音樂伴奏下,通過難度動作的完美完成,展示連續表演復雜和高強度動作的能力,成套動作必須通過所有動作、音樂和表現的完美融合體現創造性。因此,本人選取了中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作伴奏,創設了學生喜歡的情境,要求學生以健美操方式表現動作設計和流暢的過渡動作。而且,成套動作必須顯示身體雙側的力量和柔韌性而不重復同一動作。這樣在教學中體現“健美操”教學風格和難度動作的均衡性,以及平衡、柔韌、爆發力、跳躍、動力性力量、靜力性力量、踢腿等動作,深受學生喜歡,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合作學習是一種愉快的體育教學方法,就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進行體育教學,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活動,以最大限度地促進自己和他人的鍛煉。在體育合作學習中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合作學習中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自立學習的能力。著名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只有一個人長時間地參加有合理組織的、有紀律的、堅韌不拔和自豪感的那種集體活動的時候,性格才能培養起來。”也就是說,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促使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許多練習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己主動結成伙伴練習。如,在教“跳遠騰空技術”環節時,由于平時的相處有了較深的了解,在體育技能的練習中,學生合作得很好,互相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彼此都能為對方較準確地完成動作而由衷地喝彩。又如,在“接力比賽”中,我們經常會碰到,當第二棒成功接過第一棒時,其他學生會高興得手舞足蹈,會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用這種方式表達內心的喜悅和對同伴的祝賀。這樣的體育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學習和指導的互動性,學生可以更深刻地體驗體育課上成功的快樂和喜悅,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團結互助和關愛他人的優良品質,同時也使競爭意識得到了強化。本人更加認為,中學體育的合作學習是一種愉快的體育教學方法,學生和睦相處、取長補短、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為爭取好成績而共同努力,從而也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與協作精神,它可以使學生積極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作為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體育游戲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其鮮明的特點和特殊的功能,通過在各個教學環節中的合理運用,使學生獲得自主、快樂的情緒,對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活躍課堂氣氛具有積極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首先,上體育課做準備活動時,本人充分利用器材或結合器材的發放、分配,有選擇地將體育游戲穿插在各項活動中。如,球類教學中可以選用“傳球觸人”“圓圈接力”等游戲,通過不同方式的傳遞球,使學生在歡樂的游戲中活動肢體,快速有序地分發器材。其次,體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參加練習,承擔運動負荷。體育游戲的運用應緊緊圍繞其目的,有選擇地穿插運用,使學生的興趣、注意力、身體機能的能力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如,籃球的運球技術教學,學生在教師規定的活動范圍內,每人一球,在運球中力爭保護好自己的運球不被破壞,這種游戲的運用加大了練習的難度,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提高了控球的能力。最后,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一節體育課的結束前,要讓學生逐漸恢復到相對平穩狀態。本人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特點,以健康有趣、協調放松、輕松愉快合為一體的游戲性放松活動,如“器材歸位”“模特持球走秀”等游戲,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體育課,以較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其他課程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