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10: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營績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DEA是使用數學規劃模型比較決策單元之間的相對效率,DEA方法是在“相對效率評價”概念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用于測評一組具有多重投入和多種產出的決策單元的績效和相對效率。其優勢在于無需人為給定各指標的權重,也無需預先給定生產前沿面的生產函數形式,同時它能夠處理多個輸出和輸入。鑒于此,本文將用DEA方法分析常州63家農業企業的生產效率以便對不同企業的經營績效進行對比評價。Tobit模型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解釋變量Xi取實際觀測值,而被解釋變量Yi只能以受限制的方式被觀測到:當Yi>0時,“受限”觀測值均取實際的觀測值;當Yi≤0時,“受限”觀測值均截取為0。可以證明,用最大似然估計法估計出Tobit模型的βT和σ2是一致估計量??紤]到在實際的企業經營績效分析上,經營績效的變動不僅與一個解釋變量有關,因此,在以企業經營績效Y為因變量的基礎上,全面多方位引入以網絡建設、信息管理、農業新品、研究中心、品種權數、國家撥款、省級撥款、市級撥款、高科企業、示范園區為模型的自變量,系統地分析這些指標對于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作用情況。
2變量選擇和數據來源
2.1經營績效投入產出變量的選擇
本文選取了常州市63家具有代表性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業科技示范園,對其2010年相關截面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其中所選取的指標如下:產出指標2個:當年銷售收入(萬元)、當年利稅總額(萬元)。投入指標5個:固定資產總計(萬元)、流動資產總計(萬元)、當年研發費用(萬元)、普通員工人數(非研發類)、從事研發人數。
2.2影響因素變量選擇
由于對普查對象所能獲得的數據有限,本文主要選取了網絡建設、信息管理、農業新品、研究中心、品種權數、國家撥款、省級撥款、市級撥款、高科企業、示范園區這幾個變量并運用Tobit模型,實證檢驗上述因素對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為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進一步深化發展提出政策建議。一個企業是否擁有自身網絡很好地體現了該企業的未來市場開拓能力與信息化發展程度。因此,本文中將是否建有網站及網址作為影響農業科技企業經營效益的一個因素,設定權數1為已建立網站,0為尚未或者沒有建立網絡。企業內部的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滿足企業決策者和管理者隨時對內部信息的控制,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率的實時動態信息交互,提高管理水平、優化運營流程。因此,將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作為考察企業經營績效的變量,能夠更好衡量企業的內部管理結構合理與否,以及研究通過如何加強對企業內部信息的控制,以達到最優化的企業經營績效。設定權數1為已建立信息管理系統,0為尚未或者沒有建立信息管理系統。企業所擁有的農業新品種總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農業科技企業在這段時間里的科研能力、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將企業所擁有的農業新品總數作為考量企業經營績效變量指標很有必要。企業的創新程度主要來源于企業的科研發展程度,農業科技企業研究中心的建立反映了企業自身科研能力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產業化的能力,關系到企業的科研成果能否和生產很好地結合。設定權數1為已建立企業研究中心,0為尚未或者沒有建立研究中心。企業所擁有的品種權數很好地體現了企業的生產與發展能力,擁有越多的產品品種,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不同方面的要求,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企業所創造的顧客滿意價值也將最大,能夠更好的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國家、省級、市級的撥款為企業自身的科研提供了保障,并且提供與國內外高等科研機構合作的機會,使得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競爭中打破國外壟斷,對于企業的經營績效意義非凡。近幾年國內很多省市已經了關于農業科技企業的認定辦法,對于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與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給予政策、稅收等其他方面的支持。因此,調查企業是否屬于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或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對于分析企業經營績效很有意義。將屬于高科技企業或示范園區的權數定為1,不屬于高科技企業或企業示范園區的權數定為0。
3變量設定及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常州市科技局農社處,由常州市63家具有代表性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業科技示范園提供。由于各指標的數據口徑統一,具有可比性,因此對統計結果并無太大影響
二結果分析
1DEA測度結果分析
利用DEA對常州市63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或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績效的評價,得知: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的經營績效處于相對良好水平。63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與農業示范園區DEA效率均值為0.556,其中有13家企業綜合效率達到1,并列第一,是相對有效的DEA決策單元(DMU),占調查樣本總體的20.63%。這些企業除了加強企業內部規模優化,同時也注重加強企業自身的科研能力,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較好實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這些企業或園區在資產規模,科研投入和經營效率、效果方面都處于相對最佳狀態,形成最優生產效率。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在整體上處于一個良好的發展經營模式。企業DEA效率差距較大,存在兩極分化現象。除了13家企業的DEA效率達到1,形成決策單元的DEA有效之外,其他的50家企業則是非有效或弱有效。其中,江蘇無花果酒業有限公司最低,DEA效率為0.102。企業之間存在兩極分化現象,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資產規模、科研投入等要素之間比例不協調所導致的。DEA測度的是一個相對指標。以常州市水產良種引繁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銷售收入、利稅總額都排名63位墊底,當年研發投入30萬元,排名51位,企業共有研發人員5人,占正式員工比例為38.46%。從綜合角度看,該企業總體效益一般,這主要是由于該企業的生產規模小,企業資產低。但從企業相對規模的角度來看,它的投入成本也小,研發費用(30萬)排名靠后,研發人數排名倒數,資產總計與普通員工人數較少,因此,研發資金和人員的投入與企業規模相對適宜,形成了一個規模效率較高的企業。
2經營績效的影響因素結果分析
通過對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的經營效益與網絡建設等因素的Tobit分析,發現該模型擬合程度良好,尤其是農業新品與高科企業兩個因素。兩者的P檢驗值分別為0.026與0.044,P值<α=0.05,變量在95%置信度下通過t統計量檢驗,這說明企業農業新品的數量與是否屬于高科企業對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的經營績效影響顯著。他們的系數所代表的意義分別是:企業每增加一個單位的農業新品,相應就會使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的經營績效增加0.0033個單位;如果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屬于高科企業,那么就可以相應增加0.2774個單位的經營績效。此外,模型分析中其他的自變量,如網絡建設、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品種權數、國家撥款、省級撥款、市級撥款、示范園區等因素在Tobit分析中擬合程度也較好,表明這些因素對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績效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常州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績效影響因素的分析中,企業是否屬于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與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通過了驗證,成為影響常州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績效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內部發展的結構特點。在近幾年中,常州市發展了具有地區特色的農業科技企業發展模式,創立了常州特色的農業科技企業發展之路。通過合理規劃布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起以“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農業技術示范園區”為載體的農村產業發展新模式,促進了常州市農業向現代化邁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與農業技術示范園區積極實施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有效地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截至2010年底,常州市共有農業高新技術企業81家,農業科技示范園20家,其中15家擁有農業高科技企業和農業科技示范園的雙重身份。而在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發展的道路中,這些企業的綜合實力強大,眾多的企業形成抱團的局面,形成農業科技企業群,企業之間可以共享資源,減少風險,降低成本,共同研發,很容易產生企業發展的規模集聚效應。因此,是否屬于農業高新技術企業與示范園區成為影響企業經營效益的重要影響因素。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注重對科研能力的開發,企業建立了較為全面的網絡系統、信息管理和研究中心。在發展規劃中較為注重企業規模的擴張,加大在高新產品、尖端技術研發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樹立較強的技術儲備意識,以適應當前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同時,常州市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農業科技隊伍日漸壯大,培養了強大的專業科研團隊與大批的知識型農民,從根本上增強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的原創力,提高科學技術投入在企業生產中的貢獻份額。具體反映在上述的Tobit分析中,網絡建設、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品種權數、示范園區等指標對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重要影響。
通過調查分析可以推測常州市在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在具備勞動力資源和資本資源的情況下,科技的貢獻率對當地農業所產生的影響也將會越來越大??萍加媱濏椖渴情_展農業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多年來,常州市一直將水稻育種、設施農業、現代園藝、花木林果、優質畜禽、特種水產作為農業科技的重點支持方向。由于資金財力的限制,需要借助國家、省部級科技項目的支持,共同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三政策建議
①對于經營績效低的農業科技企業來說,企業自身應進一步解決人力資源與資金管理問題。同時,政府對DEA效率不理想的企業應給予政策上的扶持,通過項目帶動,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改善農業科技企業的綜合指標,實現企業的最優化生產。
②加強項目申請力度,以項目為載體,提升農業科技自主性水平。根據常州市情況,以農業科技攻關計劃、農業科技成果示范推廣計劃、科技平臺計劃為主,以及社會發展計劃、青年科技人才計劃、軟科學計劃、知識產權計劃等計劃,對農業科技項目予以支持,并要求各轄市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相關計劃或項目匹配對農業科技予以支持,同時,大力爭取國家和省級科技計劃支持。
③推動合作,成立高校科研機構駐常州研究院,增強企業科研能力。例如可以成立南京農業大學常州研究院,將南京農業大學的科研成果與常州市農業科技企業相結合,提高當地農業科技企業的原創力。同時按照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集成實施的指導方針,加快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加快市內已有的科研設施、實驗室、科技文獻、數據庫的共享工作。加大各類項目向各類平臺的傾斜力度,為常州市農業科技創新提供項目源。
假設有n個決策單元DMUj(j=1,2,Λ,n)的輸入輸出向量分別為
xj=(x1j,x2j,Λ,xmj)T>0
yj=(y1j,y2j,Λ,ymj)T>0
極效率模型是以CCR模型為基礎,利用極效率來甄別有效DMU的效率差異,從而可以給出所有DMU的效率排序。極效率模型如下:
minθsup
s.t.
保險公司經營績效的評價指標分析
指標的選擇必須滿足評價的要求,能客觀反映評價對象的競爭力水平,在技術上盡量避免投入產出指標具有較強的線性關系。從全面性、客觀性、代表性、可得性的原則出發,本文把各個保險公司作為決策單元,選取投入指標為逆費用率、逆賠付率、資金運用率、逆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而產出指標則選取資本利潤率、營業利潤率。其中,費用率為營業費用與保費收人的比率,反映保險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經營保險業務發生的成本費用;賠付率則是賠款支出與保費收入之間的比率,可以用來衡量保險公司的經營效益;而資金運用率是指保險公司在一定時期內投資總額占企業全部資產總額的比例;資產負債率為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主要用來衡量保險公司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最后,流動比率為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衡量保險公司的流動資產在某一時點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付即將到期債務的能力,表明保險公司每一元錢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支付的保障。另外,作為產出指標的資本利潤率為利潤與實收資本的比率,說明一定時期內利潤總額與全部資本金的關系,表明保險公司擁有的資本金的盈利能力;而營業利潤率則是利潤與保費收入的比率。
實證研究
由于數據來源的限制,本文選取我國9家主要保險公司作為決策單元,分析的樣本容量為9,投入產出指標為7,很明顯樣本容量大于指標個數,滿足DEA分析的要求。首先采用DEA對偶模型對保險公司績效進行評價,結果θ列。華泰、太保、天安、大眾、永安的相對績效為1。再利用極效率DEA模型對這五個保險公司進行相對效率評價,結果華泰最優效率,永安緊隨其后,接著是太保、天安和大眾。最終的效率排序結果在最后一列。
從結果可以發現,華泰、太保、天安、大眾、永安相對于人壽、平安、新華、新疆而言,是有效的。其中,人壽、大眾可以看作弱有效,天安、太保則是比較有效,華泰、永安是非常有效,表明它們的投入產出指標值比較平衡。具體分析,華泰、永安在營業利潤率、資產負債率的指標值上較其他保險公司高出許多,反映綜合盈利能力較強。雖然,天安資產負債率是所有保險公司中最高的,但其在營業利潤率方面表現較差,從而導致其在綜合盈利能力方面低于華泰和永安。另外,新疆雖然在營業利潤率方面表現較好,但是其資產負債率卻只有1.064,低于平均水平,從而使其綜合盈利能力下降。在費用率和賠付率方面,華泰、永安及天安、大眾遠遠高于人壽、平安、新華。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它們經營效益的差異。在資金利用率方面,無疑華泰、永安顯得尤為突出。最后,流動比率是人壽最高,達到10.014,說明其流動負債,包括應付手續費、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未交稅金等項目,在所有保險公司中最少。資本利潤率最高是平安、新疆,分別達到0.637和0.538。不過,從本質上而言,雖然資本利潤率可以衡量盈利能力,但是其反映的是創造單位盈利所需資本金數量,即盈利的成本。
關于管理層持股和公司績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32年Berle與Means的著作《現代公司和私有財產》。這本書首次提出管理層持股比率愈低時,由于公司績效與管理者自身財富的關系愈小,因而愈容易形成管理者特權消費行為,進而降低企業價值。自此大量的文獻開始關注管理層持股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但研究得到的結果卻很不相同。本文主要回顧一下國內外的學者在這一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國外研究現狀
(一)外生性視角的研究
所謂外生性視角是指把管理層股權作為一個獨立的外生變量,研究其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作用。代表人物主要有Stulz(1988),Morck、Shleifer和Vishny(1988),McConnell和Servaes(1990)等。主要的研究結果都表明,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存在非線性關系。
最早對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關系進行建模分析的是Stulz(1988)。他建模發現,公司績效先隨著內部人持股的增加而增加,當內部人持股達到某一水平后反而開始下降。
Chen、Hexter和Hu''''s(1993)采用1976、1980和1984年《財富》500家大公司作為樣本,檢驗了管理層股權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發現托賓Q值是管理層股權的函數:當股權在0%~5%之間時,托賓Q值上升;當股權增加到12%時托賓Q值下降;當股權超過12%時,研究結果隨著樣本年度不同而有所變化。
Griffith(1999)檢驗了CEO持股對公司績效有重要影響這一假設,發現公司績效是托賓Q值的非單調函數。具體說來,當CEO持股0%~15%時,Q值上升;當CEO持股上升到50%時Q值下降,超過50%時Q值再上升。McConnell和Servaes(1995),Steiner、thomas和Lorenz(1996),Myeong-Hyeon和Cho(1998),以及Holderness、Kroszner和Sheehan(1999)都發現,美國公司績效與管理層持股比例之間存在非線性關系。
(二)內生性視角的研究
早期的研究忽略了股權結構的內生性,近期的研究文獻試圖克服早期的缺陷,開始從新的角度去分析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的關系,它們將研究的重點轉移到管理層股權的內生性問題上。內生性視角認為管理層股權水平本身不是一個獨立的外生變量,而是行業、規模、企業戰略、治理結構乃至政治、文化、法律等諸多微觀和宏觀因素共同作用的均衡結果。
Demsetz(1985)和Cho(1998)認為,所有權結構是在均衡中被內生所決定的,它取決于公司的外部和內部環境,如行業、投資機會、成長性、商業風險和信息不對稱,所以公司的管理層股權和公司績效之間不存在系統的關系。
Kole(1994)提供了所有權與公司績效之間存在的因果關系證據,表明公司績效決定所有權結構,而不是被所有權結構所決定。Himmelberg等(1999)拓展了Demsetz和Lehn(1985)的研究,加入了一些新變量解釋管理層持股比例。他們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和工具變量來控制各種可能無法觀察的異質性,例如股東監督管理者的能力、無形資產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運用二次方程、分階段線性回歸方程的方法來預測公司的績效。研究發現管理層持股與資本/銷售收入、研發費用/銷售收入成反比,而與廣告費用/銷售收入、凈利潤/銷售收入成正比。當控制這些變量并消除固定公司效應后,管理層持股并不顯著影響公司的績效。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對管理層持股和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檢驗,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管理層持股和公司績效是否相關,但是也沒有形成權威和一致的意見。由于采用的方法和角度不同,結論出現很大的差異
(一)兩者不存在顯著性關系
袁國良等(1999)以1996年和1997年年報為依據,隨機抽取了100家上市公司為樣本,對這些上市公司高級管理層(包括董事、監事和高層經理)的持股比例與公司經營業績的相關性進行了回歸分析,回歸結果表明:目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與公司管理層持股比例之間基本不相關,而且,即使非國家控股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比例與公司經營業績的相關性也非常低。他們認為,我國上市公司獨特的股權性質是造成管理層股權激勵不明顯的重要原因。李增泉(2000)以1999年年報披露的848家上市公司中的799家和748家公司為樣本,分別研究了經理人員(僅包括董事長與總經理)的持股情況、經理人員的年度報酬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發現我國上市公司經理人員的年度報酬并不與公司績效相關聯,持股制度雖然有利于提高公司業績,但大部分公司經理人員的持股比例都比較低,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魏剛(2000)以1999年年報公布的816家中國上市公司為樣本,對管理層持股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發現兩者并不相關。陳湘永等(2000)發現總體上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EPS,ROE)之間基本不存在正相關或負相關關系。徐二明、王智慧(2000)則從另一角度,選用公司的戰略績效(相對公司績效、公司的價值
成長能力)作為業績衡量指標,分析了其與高管人員持股的關系,認為業績指標與高管人員持股之間沒有獲得任何預期的正向關系。
(二)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
劉國亮,王加勝(2000)通過對經理人員持股比例、職工持股比例與公司ROA,ROE,EPS的關系進行研究后認為,公司經營績效與經理人員的持股份額正相關。吳淑混(2002)研究表明,內部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總資產利潤率ROA)呈顯著性倒U型相關關系。張宗益,宋增基(2002)認為企業績效與經理持股比例存在立方關系。許承明和蹼衛東(2003),張俊瑞等(2003)分別發現公司經營績效與董事長、總經理的持股呈正相關關系??靶旅窈蛣⑸泼?2003)將經營者界定為董事長和總經理,選取加權平均的凈資產收益率(ROE)為衡量上市公司的主要經營績效指標,發現持股比例與經營績效有顯著性弱相關關系。上海榮正證券公司(2004)的研究報告也指出,董事長總經理的持股市值與公司業績呈弱正相關關系。黃小花(2004)的研究認為管理層持股比例在0~4.41%的范圍內與公司治理績效正相關,在4.41%~32.88%之間時,關聯程度還有所加強,而如果管理層持股比例大于32.88%,則與公司治理績效負相關。徐大偉等(2005)則發現當管理者持股比例在0~7.50%的范圍內,上市公司經營績效ROE值與管理層持股比例正相關,在7.50%~33.35%之間時表現負相關,大于33.35%又恢復為正相關。
三、結語
從上面的綜述看出來,國外對這方面的研究比較早而且比較廣泛,因為國內股票1999年才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層持股,對管理層持股和公司績效的研究開始得比較晚。但是他們得到的結果都相差很大,我認為主要的原因如下:
(一)管理層股權的界定不同
有的界定為股票所有權,有的除了股票所有權之外,還包括股票期權。根據Sanders(2001)的研究,股票所有權和股票期權的風險-報償特征不同,存在不對稱風險效應,因此這兩種不同性質的股權對公司管理層的激勵作用是不同的,股票所有權將使公司管理層更趨向于風險回避,而股票期權將導致公司管理層追求風險,因而股票所有權和股票期權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也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對管理層持有的股權的界定不同將導致不同的管理層股權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結果。
(二)公司經營績效的測度指標不同
在研究中有的使用ROA等會計指標,有的使用托賓Q值等市場指標。使用會計指標還是市場指標來測度公司經營績效將導致實證研究的不同結果。因此使用會計指標測度公司績效其隨意性相比使用市場指標而言要小。
(三)解釋變量設置不同
管理層股權只是公司治理結構中激勵機制的一種形式,在公司治理結構中還存在其它諸如董事會、公司控制權市場、經理人市場等的監督和激勵機制形式。公司治理結構中的各種監督激勵機制是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因此,在研究管理層股權與公司績效關系時,解釋變量設置的不同將導致不同的研究結果。
(四)研究樣本不同
不同研究人員所選用的研究樣本是不同的,無論是樣本規模、樣本公司的特征、樣本期等都存在顯著差異。我們還發現樣本數據的口徑也經常不一致,有的是對橫截面數據進行分析,有的是考察時間序列,有的則采用面板數據(paneldata)。應該說,研究樣本的不同也是導致實證結論差異的原因之一。
(五)計量方法不同
在研究中,有的使用線性回歸模型,有的使用非線性回歸模型,有的則采用分段線性回歸的方法,有的采用單一方程,有的則是聯立方程。計量方法的不同無疑將導致實證結果的差異。
【參考文獻】
一、商業銀行績效考評存在的主要問題
商業銀行的績效考評經過多年的實踐和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的不斷改革探索,考核內容越來越全面,考核指標越來越合理,考核方法越來越科學,但仍然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績效考評的定位存在偏差??荚u的定位是績效考評的核心問題,其實質就是通過績效考評要解決什么問題,績效考評工作的管理目標是什么。商業銀行績效考評定位出現偏差的主要表現是考核缺乏明確的目的,有的是為了考核而考核,沒有真正發揮績效考評的激勵約束作用;有的把績效考評的目的僅局限于幫助做出一些薪酬方面的決策,如獎金的分配和崗位系數工資的調整等;有的認為績效考評是人事部門的事,與其他部門關系不大,忽視對績效考評信息的收集和記錄,考核時只能憑主觀印象,導致評價結果出現偏差。
(二)績效考評的體系不夠完整。商業銀行完整的內部績效考評體系,至少應包括三個層次:一是上級行對下級行的考評(縱向分支機構考評);管理層對不同部門的考評(橫向部門考評);管理層對員工個人的考評。從商業銀行的績效考評開展情況看,對分支機構的考評開展時間較長,各項考評制度和考評指標較為完善,已基本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考評體系,但對部門、個人的績效考評開展時間較短,業績的認定也缺乏客觀、科學的方法和標準,工作相對滯后。其結果導致機關缺乏活力,工作效率不高;員工干多干少一個樣,挫傷了工作積極性。
(三)績效考評指標的確定缺乏科學性。目前商業銀行的經營指標基本都是自上而下制定,上級行因無法全面真實掌握下級行的經營情況,所以考評指標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難以得到保證。下級行和部門從自身利益出發,不可避免地會與上級行和管理者討價還價,使得考核指標在利益搏弈中產生,造成行際間、部門間的人為偏差,出現鞭打快?;蚋闫胶?、搞照顧現象,影響了考評的公正性。由于指標設置的不科學和考核體系的僵化,使下級行和部門“任務”觀念強化,機械地為任務而完成任務,為指標而完成指標,經營失去了應有的創造力和活力,長遠規劃。對員工的考評要求描述不詳細、不清晰,往往以定性為主,定量為輔,缺乏準確、規范的量化標準,考評時多依賴管理人員的主觀感覺,很難進行客觀評價。
(四)績效考評的隨意性較大??冃Э荚u制度的制定政出多門,缺乏通盤考慮,往往只針對某個單項工作制定實施,一年一個政策,一項工作一個辦法,名目繁多。有時年初制定的辦法,年末考核時就變了,令被考核單位和部門無所適從。而且對分支機構、部門和員工的績效考評基本都由內部不同部門負責,各層次考核之間相互脫節,標準不一,績效考評的激勵約束作用難以真正發揮出來。
(五)績效考評結果的運用范圍狹窄?,F實中績效考核結果的運用范圍很狹窄,對分支機構的考評結果主要與工資收入掛鉤,而與等級行管理、授權管理、內部資源分配掛鉤力度不大;對部門的考評結果主要與獎金分配掛鉤,與部門經營管理、部門負責人任免考核關系不大;員工績效考評結果也主要為員工的工資發放提供依據,忽視了將考評結果用于員工的晉升、崗位調整、培訓以及長期發展等方面。
二、完善績效考評機制的建議
(一)科學設置考評指標。商業銀行績效考評指標設定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考評結果的公正性和科學性,進而影響到績效考評功能的發揮。因此,要按照先進性、導向性、明確性等原則科學設定考評指標。在設定對分支機構的考評指標時,要進行全面的業務審計,確認負債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對資產業務要準確反映形態,對所有者權益項目要準確認定,在夯實基數的基礎上確定考核指標,確保績效考評的真實性。商業銀行業務經營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存款、貸款、資產質量、中間業務等是實現利潤目標的基礎和手段,只能作為利潤目標的輔助目標??荚u目標過多、過細,實際是多標準的考核,容易導致評價失真,甚至產生負激勵作用。同時要合理設置“期望概率,考評指標的設置既不能高不可攀,又不能一蹴而就“以跳起來能摘到桃子”為宜。對部門的績效考評指標要明確、具體,應以定量指標為主、定性指標為輔,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法編制。不同的部門其職責不同,工作重點不同,因此考評指標的制定應與各部門的職責范圍相符。要在進行崗位分析、明確崗位職責的基礎上,從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表現等方面設定員工的績效考評指標,業務經營人員的業績主要通過效益體現,后勤管理人員的工作業績應從工作計劃的制定與執行、執行的結果以及計劃外工作等環節來考核。在建立統一考核指標的同時,考核內容應體現崗位特色。
(二)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一是對分支機構進行分類考評。商業銀行在對下一級分支機構進行考核時,一般采用統一的模式,即設置相同的考評指標、考核標準,采用相同的計分權重和方法,使各分支機構的考評結果具有可比性。但由于各分支機構的經營環境、規模不同,采用統一標準和考核權重,忽略了行際間的差異,忽視了各行主要矛盾、工作重點的不同,有失公平。因此,要根據各行的經營條件不同,劃分類別,實行分類考核。如可根據分支機構所處的經營環境進行分類,將所轄分支機構劃分為重點類行、關注類行、監控類行;也可根據資產質量分類,按照不良貸款占比,將分支機構劃分為不同的級別,分別制定不同的考核權重,分類考核。如對資產質量好的行減少資產質量考核權重,加大效益、增存類指標權重;對資產質量較差的行要加大資產質量考核指標的權重;對監控類行加大資產質量指標、依法合規管理指標的考核權重。通過實行分類考核,發揮各分支機構的不同優勢,因行施策,激勵先進,鞭策后進,逐步縮小行際差距,實現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經營效益的共同提高。二是完善對橫向部門的績效考評。根據部門工作性質的不同,對公司機構、銀行卡、資產風險管理等運作體系容易獨立的業務經營部門,探索實行責任制。在確定責任部門和劃分資金的基礎上,建立以內部資金轉移價格為主的內部轉移價格體系,部門間的人、財、物實行內部介,費用按部門進行分攤,參照損益表計算各部門的責任利潤,自負盈虧,建立以利潤為中心的指考核體系和獎懲機制,實行工效掛鉤,獎懲兌現。對以業務管理和后勤保障為主的部門,實行目標管理考核,根據各部門的分工情況,從工作業績、部門管理和部門整體功能發揮三個方面進行考核。工作業績主要考核部門職責履行情況、工作數量、質量和工作創新情況。部門管理主要考核規章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發生內外部經濟案件和重大責任事故、服務于上級領導、本級各部門、基層單位及客戶的情況。部門整體功能發揮主要考核部門內部團結合作、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和專業工作指導情況。各部門的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年初根據全行的工作計劃和工作任務確定,以正式文件或責任書的形勢下達。目標管理內容要以定量為主,對難以量化考核的,以民主評議為主,將不同的考核指標交由不同人員打分,以便全面、公正地進行考核。三是加大員工績效考評力度。崗位分類是績效考評的基礎。針對商業銀行崗位特點,可將員工崗位職務劃分為決策類、管理類、客戶經理類、專業技術類、業務操作類和后勤保障類,實行分類管理,設置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工作表現三類指標,分類考核。決策人員對全行的總體目標負責,其考評以綜合性經營指標為主,側重于決策的準確性和領導能力的考評。管理類人員的考評主要看其工作任務和管理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管理制度體系建立是否健全,制度執行和檢查情況如何等;對市場營銷人員的考評主要以市場營銷成果和績效的貢獻率為主;對一線操作人員,主要考評工作量、崗位技能、合規操作和服務質量等。就是要通過不同的考核者(上級領導、同事、下屬和客戶等)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核,以全方位、準確地評價員工的工作業績。對不同的考核者,要設置不同的考核權重。采用360度全方位評估制度,從不同的角度對員工進行評價,可以避免單角度評價的主觀武斷性,增強績效考評的可信度。
(三)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有效運用考評結果與科學考核績效同樣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各行、各部門和廠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在正確評價業績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考評結果,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1.對分支機構實行等級行管理。以經營規模和績效考評兩類指標為依據,將所轄分支機構統一劃分為若干個等級。以國有商業銀行一級分行為例,大體可劃分為6個等級,二級分行分為第1至第4等級,支行分為第3至第6等級。第1等級為最高等級,第6等級為最低等級,各類等級之間可以相互交叉,下一層次的分支機構如果績效水平較高,在資源配置時可按上一層次對待。等級行按年根據經營規模和績效考評結果進行調整,不同等級的行資源配置不同,主要與領導職位的配備、內設機構數量的確定、員工總數的確定、經營授權的確定、信貸規模的確定、經營費用的分配、收入分配等掛鉤。
以技術革命為推動力的知識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使社會財富迅猛發展,另一方面,使廣大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并使消費者需求發生如下變化:
1、消費者需求趨于個性化。由于知識經濟使消費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獲得普遍的提高,從而促使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趨于個性化。同時由于知識經濟帶來科技與知識的創新、從而引導消費者消費的個性化。因而,要求企業一改工業經濟時代那種單一的、大批量的營銷方式、轉向實行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營銷方式。
2、消費者行為趨于理性化。在知識經濟時代,由于消費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他們能夠借助發達的信息網絡、全面、迅速地搜集與購買決策有關的信息。例如消費者借助電腦咨詢軟件迅速收集有關產品信息,并擬定與評估不同的購買方案,從中選擇最佳的購買決策。
3、消費者的需求從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層次需求轉變,即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轉變。如消費者從原來的對衣食住行最低的生理需求向文化教育、娛樂等精神需求轉變。
4、消費者面臨更多的產品選擇。知識經濟促進因特網迅速發展,從而使國外市場沖破地區界限、行為界限和時間界限,購買者可以在任何地區、任何時間通過網絡搜尋及選擇理想的賣者,銷售商之間發生激烈的競爭,從而使購買者能夠自由地選擇國內外的賣者,消費者對產品越來越挑剔。
第二、對產品的影響:
一是知識經濟使產品的外延與內涵發生巨大的變化。從產品的外延看,知識經濟時代不僅農產品、工業品成為商品,知識、服務、信息及技術都成為商品,即與知識相關的無形產品成為消費者主要的消費對象。從產品的內涵看,由于知識成為知識經濟的核心要素,要求產品中的知識含量提高了。因而,衡量產品價值的標準產生了變化,即由傳統的以物質為基礎轉為以知識含量為基礎進行衡量。二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囿于住處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使產品的設計、開發和使用周期日益縮短,因而,要求企業快速開發新產品,并迅速將新產品投入市場。
第三、對價格的影響:
以數字化、網絡化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術革命,使Internet廣泛運用,從而要求企業同用戶面對面進行定價。
第四、對分銷的影響:
知識經濟對傳統分銷方式,即主要通過中間商向最終用戶銷售產品的方式發生巨大的沖擊。而網上交易卻逐漸頻繁起來,企業必須盡早適應這種變化。
第五、對企業營銷管理的影響:
對原來傳統的營銷管理模式,即受地理位置和時間的約束,實行松散型的管理,不能不是巨大的挑戰。
面對信息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為基礎的知識經濟對我國企業營銷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國企業要迎接挑戰,必須進行營銷創新。這主要包括營銷觀念、營銷制度及營銷管理的創新。
企業營銷觀念的創新。營銷觀念創新是企業營銷創新的核心和前提。營銷觀念的創新,需要企業從滿足顧客需求的傳統營銷觀念轉變為不僅滿足顧客需求,還要創造顧客需求的新的營銷觀念。這緣于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產品生命周期大大縮短,新產品層出不窮,由此引起社會需求的變化與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這必然驅動企業經營哲學的不斷更新。其次,要求企業從偏狹的國內營銷觀念轉向全球營銷觀念。知識經濟時代推進了經濟全球的發展,使國內外市場連成一個整體。因而,企業必須樹立全球營銷觀念,才能推進企業發展。
營銷制度創新。創新是指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對各種要素的一種“新組合”,它包括引進新產品和提供一種產品的新質量;采用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方式;開辟新市場獲得原材料和新來源;實行企業組織新形式。
(一)發展虛擬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虛擬經濟過度發展,形成虛假繁榮,于是經濟就像泡沫一樣膨脹,最終結果是泡沫破裂,發生傳遞性強、破壞力大的金融危機。虛擬經濟的過度增長,會導致財政風險,這是因為舊產業的衰退和新產業的不能及時形成會造成兩種后果:一方面經濟增長放慢或中斷,會使財政收入銳減;另一方面是不能實現充分就業,陡然增加財政支出,擴大赤字,迫使經濟發展陷入困境。四是釀成政治動蕩。虛擬經濟過度增長客觀上要求重新分配國民收入,而眾多投機商的加盟,勢必會加劇貧富兩極分化,由此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并釀成政治動蕩。
(二)發展虛擬經濟對推動中國經濟的積極作用
虛擬經濟通過各種金融工具,可增加投資者的吸引力。近幾年,中國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擴張政府投資之后,民間投資并未跟進,投資需求不足主要表現為民間投資增速不斷下滑;同時在降息等擴大內需的政策出臺之后,不僅社會儲蓄傾向并未減弱,貸款需求不足反而有增強的趨勢,銀行存貸差急劇增大。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措施是大力發展虛擬經濟,將間接投資轉化為直接投資,培育民間資本。主要是擴張股票市場,開始規模性地嘗試發展證券投資基金,發展地方產權交易市場等。
中國經濟曾出現過通貨萎縮,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物價下跌,信用緊縮。其貨幣方面的原因在于貨幣化和虛擬經濟的發展對貨幣的需求日益增大,貨幣供給量卻由于信用的緊縮而偏小,結果人們貨幣支付能力不足,供給相對過剩,導致經濟衰退。解決這一問題就要發展虛擬經濟,考慮活躍資本市場和短期融資市場發展的需要,加大貨幣供給量,將貨幣供給量的控制目標主要放在流動性最強的貨幣上,同時發展股市和債市,使之與增大貨幣供給量同步。
在發達的金融市場條件下,虛擬資本是趨利流動的,其虛擬資本的載體有價證券,特別是金融衍生工具,能夠借助現代信息、通訊金融等條件,非常靈敏地由效率低的領域向效益高的領域運動,使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實現這種“虛擬性”產權在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間的轉移,按效率最大化原則不斷重新分配和組合,進一步實現了存量資本在實體經濟各部門之間的再優化配置,從總體上提高實體經濟的運行效率。
經濟全球化就是全球范圍內經濟的市場化、開放化,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發展虛擬經濟,提高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有利于我們獲得更多的國內資本要素,支持現代化基礎建設和高科技領域發展,有利于融資者在世界范圍內選擇成本最低的資本,選擇利潤最豐厚的項目,實現全球范圍內各種資源的最佳投資組合。
對在中國適度發展虛擬經濟的幾點建議
1.要有正確的金融發展戰略。金融適度發展是虛擬經濟適度發展的先決條件,否則最終會產生泡沫經濟,我們一方面要制定循序漸進、依托實物經濟發展的金融發展戰略,同時,結合本國國情,制定科學的調控措施,避免出臺激進的金融改革政策;另一方面必須提高金融資產質量,減少經濟增長中水分的“虛幻”性增長,減少引發金融風險的隱患。為此,一是實施制度創新,適度推動金融工具的發展和應用;二是進一步解決金融部門所有者缺位和內部個人控制問題,建立利益與風險、權利與責任相對稱的現融資體制;三是在全社會進行信用觀念宣傳教育,形成良好的遵法守信環境;四是保持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基本匹配,防止泡沫經濟的形成。
2.要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發展虛擬經濟應與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一是在產業選擇上以高新技術產業,高增長產業、有發展優勢產業和經濟支柱產業為對象,為其提供虛擬化支持;二是加快區域產業調整,為產業轉換與區域性專業化分工提供轉換空間和依托;三是產業調整、制度安排與產業政策制定必須符合國情,警惕和防范虛擬經濟可能帶來的危害與沖擊。國家可以綜合考慮利用稅收、財政貼息、政府采購等政策,通過金融租賃公司,更有效地支持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穩定、持續發展。
2.石油企業優化營銷工作流程
在進行營銷工作的優化時,石油企業必須在以顧客需求為中心的前提下簡歷一個完整的營銷系統和精細的營銷管理制度。合理,科學,規范的現代經濟營銷管理策略是對于企業優化健全營銷活動的重要保證。在進行營銷策略的制定時,應該由由營銷部門對工作進行協調,實施整體的營銷活動,而滿足顧客需求這個宗旨也是始終貫穿于營銷活動之中的。石油企業在進行營銷經濟管理策略的制定和實施時,應該注重優化營銷工作的流程。充分利用營銷策略支持技術和產量的,認真整合梳理并優化營銷工作流程。確保每一個環節嚴謹可靠準確。
3.強化企業經濟營銷策略的準確性
石油企業要想得到快速的發展必須要把市場的需求作為經濟營銷策略的重中之重,放在各項營銷活動的首位。企業要通對市場需求進行預測,而后通過研究準確去定位市場。這就要求企業要有完備的信息收集,分析,預測,修善系統,對于市場的需求進行預測時必須準確。首先就應該做好分析市場需求變化的工作,要能從新的角度去探索和發現新的銷售領域,促使企業開發新的石油產品。其次,要加強企業的銷售網點建設,像客戶提供安全可靠優質低價的石油產品,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在向客戶提供各種優質低價實用的石油產品的同時,也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售前售后服務,引導客戶在用電方面觀念的轉變,讓他們能夠秉持科學的用電觀念。
作為一種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工具,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已經引起了房地產業界的極大關注,并且在一些知名的房地產公司得到了應用。但是,目前還有很多人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實施CRM持反對態度經濟論文。這些人之所以持有這種觀點,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正確認識到房地產開發企業客戶滿意的意義。因此,正確認識房地產客戶滿意的構成要素和意義對于房地產業成功引入客戶關系管理,有著重要作用。
客戶滿意的概念
“滿意”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是指人的一種肯定性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是由于外界的某種刺激使人的某種需求或期望得到滿足及“合意”(即符合人的本意),從而使人感到某種“快意”(即心理上的愉悅)。滿意的前提是外界的這種刺激,包括物質、精神及二者結合的刺激。因此,市場營銷學大師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給客戶滿意下了一個定義:“客戶滿意是指一個人通過對一個產品的可感知的效果(或結果)與他的期望值相比較后形成的感覺狀態,是可感知的效果和期望值之間的差異函數?!?/p>
客戶滿意與否是一種心理評價的過程,它具有以下特征:
主觀性??蛻魸M意與否并不是由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水平所唯一決定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客戶主觀因素的影響??蛻舻男枨?、期望、性格、好惡、情緒、經濟地位、教育程度等因素對客戶的滿意程度都有著重要影響。
不穩定性??蛻魸M意與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及個人消費水平、鑒賞能力的提高而不斷變化。昨天令客戶十分滿意的產品,在明天可能成為客戶抱怨的對象。所以,企業不能沉醉于現有的較高的客戶滿意度水平,應該居安思危,不斷地改進產品和服務,持續地提高客戶滿意度,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并保持不敗之地。
多層次性??蛻魸M意是客戶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心理評價,這種評價是多層次的而不是單一指標的??蛻魸M意從橫向上包括理念滿意、行為滿意、視聽滿意、產品滿意和服務滿意;從縱向上包括物質層滿意、精神層滿意和社會層滿意等三個逐漸遞進的層次。因此,實施客戶滿意戰略應該注意到各個層面,努力實現客戶的全面滿意。
客戶滿意的構成要素
由于“客戶滿意學”剛剛興起不久,而且東西方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有關客戶滿意構成要素的理論,學術界還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日本產能大學的持本志行教授提出了客戶滿意的構成要素。持本志行提出的構成要素是從實體項目進行分析,有所側重也就有所忽略,但總體上不失為一種優秀的分析方法。本文借鑒這種方法,對房地產客戶滿意構成要素做出分析(如圖1所示)。
與房地產有關的項目。包括房價,樓盤的評價績點。樓盤的評價績點包括戶型、裝修、地段、規劃設計、物業管理等因素。這些內容是房地產品固有的品質特性。它們構成了房地產品的核心質量,是影響客戶滿意的首要因素。
與印象有關的項目。包括客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經營狀況的評價,對房地產品的評價,對企業形象的評價??蛻舾鶕麄髅襟w、親友同事了解到的信息,再結合自己與房地產開發企業接觸的親身體驗,會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做出評價,形成一種印象。這種印象的好壞,一方面受到客戶主觀因素的影響,例如,由于每個客戶的需求和偏好不同,他們會對同一企業的房地產品做出不同的評價;另一方面,還受到客戶接觸到的外界信息的客觀性、全面性的影響,虛假的、片面的外界信息會使客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做出不正確的評價。
與服務有關的項目。這里主要是指在營銷和銷售過程(從客戶同房地產開發企業第一次接觸,到簽訂認購合同)、房產的使用過程中,企業對客戶提供的服務以及為增進客戶關系所設計的各項活動。
客戶滿意的意義
滿意的客戶通過持續的重復購買、新客戶的推薦,能夠給企業帶來收益。這是眾多企業追求客戶滿意的原因。對于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客戶滿意的意義也在這兩個方面得以體現。如圖2所示,客戶從購買到滿意,再從滿意到忠誠,最后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傳播口碑,這個過程會給房地產開發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
重復購買的產生。對于購房客戶來說,很多客戶已經開始二次置業,甚至三次置業,房地產開發企業完全有機會再次向他們推銷房產。對于租賃客戶而言,他們購買的是房地產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權。房地產的使用權這種商品的購買和消費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客戶與房地產開發企業之間存在一種長期的契約關系。獲得客戶的滿意就意味著這種契約關系的延續,也可以說是重復購買的發生。企業因此而獲得收益。
客戶推薦的產生。不管客戶是否有二次置業的可能,房地產開發企業都可以從他們身上發掘銷售機會。因為房地產的價值巨大,對客戶來說購買的風險比較大,在購買之前他們會進行多方面的咨詢和多次選擇,而朋友或同事的購買經歷則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信息。所以說,一個滿意的客戶會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他們對周圍的人的影響作用遠比廣告、售樓書、樣板房要大,并且不需要花錢。
此外,由于不滿的客戶會向熟人述說他們的購買經歷,因而給企業帶來負面的影響。這種現象在房地產業中的影響作用要大于其它行業:一旦有一位客戶不滿,企業失去的不僅是他一個人,而有可能是這個客戶周圍的所有人。因此,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客戶滿意是十分重要的。
客戶滿意增長模型
實施客戶關系管理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實質上是進行了一項重要變革——增加了為企業提供在以降低客戶不滿和增加客戶滿意為目的而進行的客戶滿意度測量活動中所得的信息的流程,從而構建起客戶滿意增長的模型,如圖3所示。為了使客戶滿意度增加,企業應該首先收集到關于客戶需求、期望和習慣的信息。這些信息來源有:市場分析的結果;通過對客戶進行調查、與客戶會談以及對特定客戶群體的關注而了解到的客戶的需求和令客戶滿意的信息;來自于服務失敗報告或客戶抱怨整理資料的客戶不滿意信息。其次,應該根據這些信息開發房地產品,這一點可以借助質量功能展開(QualityFunctionDeployment,QFD)來實現。第三,應該對客戶抱怨和服務失敗報告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改進產品和服務。
1反傾銷對進口國的影響
從靜態角度對進口國征收反傾銷稅的經濟效應進行分析。如圖1-1假設壟斷企業在進口國征收反傾銷稅前所面臨的需求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分別為D與MR,則為獲得最大利潤的生產均衡點應為邊際成本MC與邊際收益MR兩曲線的交點(設壟斷企業在該國的市場份額僅占較小的比重,故MC為一條水平線)。此時,壟斷企業在該國的銷售量為Q,價格為P。
假設進口國政府對傾銷商品征收額度為SP’的反傾銷稅,則意味著國內價格要比進口價格高出SP'''',壟斷企業在該國所面臨的需求就會相應減少,即需求曲線會向下移動一個SP''''的垂直距離,即出口D變為D’,邊際收益曲線也相應由MR變為MR''''。這樣,壟斷企業就要針對減少的需求減少銷售量,在邊際成本MC與新的邊際收益曲線MR''''的交點處,產量為Q'''',即表示壟斷企業必須將該國的銷售量由Q減至Q''''才能獲得最大利潤,這時對應的價格為P’。
反傾銷-[飛諾網]
從圖中可知,征收反傾銷稅后,進口國政府獲得了Q’*SP’=(a+c)的收入,國內消費者則損失了矩形面積a加上三角形面積b的利益,政府收益減去消費者損失為面積(c-b),若c>b,則是凈收益,從動態角度分析進口國征收反傾銷稅的經濟效應。征收反傾銷稅可以減少國內消費者對傾銷進口品的需求,從而抑制傾銷商品對市場的沖擊力,保護本國生產者的利益。而且反傾銷抵消了外國企業處于傾銷所帶來的價格優勢,因而創造了國內外生產這公平競爭的環境。
因此,無論從靜態還是從動態角度都可以得出反傾銷可以給進口國帶來凈利益的結論。
2反傾銷給世界和出口國造成的損失
從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反傾銷會使世界遭受凈損失。
首先,靜態的看,由上圖可知,進口國征收反傾銷稅的收益中,面積為c的那部分收益,實際上是出口國企業損失的一部分,這是由于價格降低造成的損失。除此以外,出口國企業還因銷售量減少了QQ’,而損失了數額為QQ’*(P-MC)的利益,因此,世界的凈損失為:b+QQ’*(P-MC)。
從動態角度來看,反傾銷與其說是反不公平競爭的措施,不如說是一種最有效、殺傷力最大的貿易保護武器,它會加劇國際貿易摩擦,導致貿易戰逐步升級,國際貿易關稅壁壘高筑,如三、四十年代席卷全球的傾銷戰,關稅創下歷史紀錄,成為導致大蕭條和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因素。
二、反傾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前面在經濟學意義上分析了反傾銷稅的征收對出口國造成的損失,現在就中國的具體情況,分析反傾銷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根據前面的分析,國外對我國采取的反傾銷措施大部分為征收高額的反傾銷稅。這對我國經濟來說,必然帶來不利的影響。
首先,影響中國產品的出口。一般來說,只要產品被進口國提起反傾銷調查,就會馬上影響該產品對該進口國的正常出口,而一旦裁定傾銷成立,被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往往會導致出口產品失去進口國市場,這對我國出口極為不利。
其次,新興工業發展受阻,結構調整減緩。經濟結構的二元化一直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經濟已從數量擴張逐步轉變為內涵發展的今天,結構調整的問題顯得更加突出。就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來看,傳統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逐漸降低,而市場潛力大、附加值高、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產業將逐漸成為支柱產業。
再次,影響我國對外資的利用,惡化中國的外商投資環境。目前國外反傾銷的一個重要對象是我國的三資企業,因為在我國目前獲得進出口自營權的18萬家企業中,三資企業就占了17萬多家。三資企業的產品不斷被訴,嚴重影響了其產品的出口,在不同程度上減少或失去了國外市場,部分企業被迫減產、停產或轉產,直接損害了外商的經濟利益,從而影響了外商在華投資的信心。
最后,沖擊國內市場。我國出口產品被征收反傾銷稅后,受阻于國外市場,在一時來不及轉移市場或因為反傾銷的連鎖反應而轉移市場無望的情況下,勢必返銷國內市場。這會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造成國內市場供求失衡及物價非正常波動,影響國內經濟的發展。
三中國應對反傾銷的策略分析
隨著世界性的新貿易保護之以進一步加強,中國遭受反傾銷并立案調查的情況也迅速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一味的回避不是辦法,關鍵是如何盡量減少這種反傾銷訴訟,被后又如何爭取到對我國最有力的裁決,從而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首先,堅持要求西方國家修改不合理相關法規?!胺鞘袌鼋洕鷩摇贝鍪俏覈隹诋a品在國外反傾銷中受害最深的關鍵所在。要想改變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要設法擺脫西方國家反傾銷法強加在我國頭上的這個緊箍咒。我們應該大力宣傳我國已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一個事實,使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了解目前我國經濟改革現狀,知道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們逐步地按市場經濟的要求,對國有企業的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從放權讓利到利改稅,從經營承包到轉換機制,從人財物到產供銷全面放開,不斷深入,使國有企業基本實現市場化,1992年10月,我國就正式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寫入了憲法。中國在新的一輪世貿組織的談判中,聯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努力爭取,堅決要求修改GATT反傾銷法中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
21世紀是市場營銷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代,新的營銷理論、方法、技術不斷涌現,特別是Internet技術在市場營銷領域的應用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新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消費者的行為跨越了多個渠道:他們把人類從古至今的需求和行為與新興網絡行為結合在一起,用新科技武裝起來,這種消費者的行為混合了傳統的和數字的,理性的和感性的,虛擬的和現實的因素。同時,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升級,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大公司不一定能打敗小公司,但信息傳遞快的公司很可能打敗信息傳遞慢的公司。聰明的商家已認識到在市場營銷領域悄然發生著一場變革,營銷理念必須不斷更新,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獲勝。
一、從關注盈利易向關注顧客終身價值轉變
近百年來,盡管企業市場營銷理念經歷了由生產導向觀念向社會營銷觀念的演變,但大多數的公司通常關注的是從每筆交易中能獲得多少利潤,這種觀念極易導致企業發生短期行為,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而且顧客的忠誠度也不高,很容易喪失顧客。在新經濟時代,企業不僅僅關注的是所能獲得的利潤,同時也要關注每個顧客的終身價值,通過設計產品和價格以期在顧客的終身消費中獲利。
顧客終身價值是基于顧客生命價值預期的由未來利潤產生的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衡量營銷活動成功與否的指標。一般用以下兩個比率來衡量顧客的終身價值:(1)顧客保留率,顧客保留率=隔年的顧客數/某年的顧客數,顧客保留率越高,表明顧客對企業的評價越好。(2)顧客權益,它是企業所有顧客生命價值的貼現總計。很明顯,顧客越忠誠,顧客權益越高。公司可以從預期收入中減去用來吸引和服務顧客以及銷售所花費的預期成本。這個指標用來與營銷策略及成本比較,可以預估對某一顧客群的營銷是否會成功。如果成功的話,利潤大約是多少;反之如果失敗的話,就應取消對些顧客的營銷。因為這對營銷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二、從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向以顧客滿意為目標轉變
盡管大多數企業已樹立現代市場營銷理念,但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使企業價值最大化,不是通過滿足顧客的需求達到顧客滿意。在新經濟時代,企業所尋求的應是盡可能使顧客滿意,最終實現包括利潤在內的企業目標。企業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不僅要考慮股東的利益,同時還必須保證顧客、員工、供應商、分銷商的利益。企業必須遵循這樣一個理念:在總資源一定的限度內,企業必須在保證其他利益方至少能接受的滿意水平下,盡力提供一個高水平的顧客滿意。只有讓顧客滿意了才能夠留住顧客,才能提高顧客的忠誠度。留住舊客戶比開發新客戶更重要。一般來說,開發一位新客戶所花費的成本要比保有一個現有客戶的成本高出5倍之多。如果企業能將客戶流失率降低5%,利潤將會有100%的增長。
著名的“二八定律”指出:一家企業80%的收益是20%的客戶帶來的。如何找到企業中那20%的客戶,提供完備的客戶服務,進而增加交易次數,從而增加企業的利潤,這對企業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現在很多企業采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來找出對企業最有價值的客戶。
西奧多·萊維特在他著名的《市場營銷的近視癥》一文中曾指出了每一個行業一度都是增長性的行業,然而雖然一些行業還處于增長的熱潮中,卻在很大程度上被衰退的陰影籠罩。他指出:只重視產品本身的質量、價格、性能,卻忽略了產品的最終使用者與消費者———“顧客”的需求特性,產品成了企業營銷的目的,這必然使得大部分企業陷入銷售下降、庫存積壓的困境。
菲利浦·科特勒不止一次地指出:必須取悅自己的顧客。但同時還必須明白也不能對這些顧客過于百依百順,過于百依百順就成了市場營銷狂熱癥。
企業在營銷過程中,要把完全滿意的顧客和其他顧客嚴格區分開。完全滿意的顧客可以視為企業的忠實顧客,與他們保持活躍、長期的客戶關系,可以通過他們的重購不斷獲得利潤,要定期聽取他們的反饋意見,不斷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以保持這一部分顧客的完全滿意。同時,抓住滿意但仍不穩定的那一部分顧客,通過各種調查形式,了解他們真正的需求,合理地應用到企業的運作中,爭取開辟出更大的市場。但值得指出的是,不要盲目迎合顧客的需要,去修改自己的產品和營銷方式,以致耗費資金和精力,最終成為市場的附屬品。
三、從傳統的依靠單一營銷向整合營銷轉變
激烈的市場競爭如大浪淘沙,迫使企業不斷地審視自己的企業與所面臨的市場營銷環境,據此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營銷策略與戰略,或者確立新的營銷理念,或者修正原有的營銷方式。整合營銷理念正是鑒于企業在希冀兼顧企業內外整個價值鏈上的所有“星座”都能夠閃閃發亮的目標指引下,逐漸演變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更適合現代市場競爭的營銷理念。
整合營銷就是“根據目標設計(企業的)戰略,并支配(企業各種)資源以達到企業目標”。菲利浦·科特勒指出:整合營銷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一是不同營銷功能———銷售、廣告、產品管理、售后服務、市場調研等必須協調;二是營銷部門與企業其他部門,如生產部門、研究開發部門等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整合營銷實質是謀求從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顧客整條價值鏈的最優化??梢园颜蠣I銷視為是對價值鏈的整合,整合可以保證提品或服務的各個環節的質量,以實現顧客價值的最大化;整合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各種相關資源,以發揮高效的經濟效益。因此說,整合既有利于顧客,又有利于企業,可以實現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