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0 16:10: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自我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我教育論文

篇(1)

2.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學生自我教育水平的措施

2.1進一步提升大學生自我教育的水平

通常而言,大學生(通常是在19-23歲之間)雖然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但還不是特別的成熟。所以我們必須大力開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來精心指導學生們在思想上和行為上走在正確的方向,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

2.2創新學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內容

前面已經講過,如今的大多數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自我教育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依然沿襲傳統宣講的模式單向灌輸給學生,這樣一來很容易導致學生自我教育過程階段目標的缺乏,以至高要求、高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無法找到基礎性的支持點,就好像空中樓閣,看得見卻摸不著,很難達成。鑒于此,高職院校在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中要大膽創新,教學的內容要從過去的“授之以魚”轉變為“授之以漁”,要將教育的方式從過去的“灌輸式”轉變為“啟發式”教學模式。

2.3創設適宜的校園文化環境

自我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勢必會處于一定的環境當中。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可以將其當成是自我教育主體系統與環境不斷進行信息、物質、能量交換的過程。而校園作為學生自我教育的主要陣地,理應想方設法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創建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這也是開展學生自我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2.4創建學生自我教育的運行機制

開展學生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職責所在,是學生成長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這就需要端正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自我教育的認識,并且從內心深處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為了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健全和完善機制,為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的自我教育創建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這同樣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篇(2)

教師認同的形成是教師自我意象實現的過程,記錄著一個教師的成長歷程。因此我們可以說教師認同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它的形成是一個持續地對自身積累的教學實踐和經驗進行分析、解釋、實踐和再解釋的過程。教師認同形成過程中,教師會基于自己的價值和意義系統對外在的規范不斷進行調整,逐漸樹立自我意象,形成個人化的認同。同時,教師主體作用的發揮對教師認同的形成也至關重要。在形成教師認同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主動參與社會交往和對話,廣泛接觸各種資源;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地反思,對自己既有的認同進行檢視,不斷修正或重構自己的認同。具體來說,教師意象將會對教師教學行為產生很大影響,決定著其教學生涯能否成功。正面、積極的教師意象會指導教師采用積極的實踐原則,而積極的實踐原則能夠修正運動規則,使教學更有趣。本次研究采用敘事研究方法,對一名具有10年教齡的青年骨干教師的成長過程進行跟蹤研究。案例:該教師本科畢業于當地一所師范院校,其在當年學校教師招考中成績并不十分理想,在面試中險些被淘汰。通過對她的訪談,我們了解到她自己很清楚當時在應聘考試中成績不佳,也知道能找到這份工作來之不易。因此,在任教之初就已暗下決心要爭一口氣,不斷提升自己,證明自己是一位稱職的好教師。在這一教師意象暗示之下,她嚴格要求自己,通過不斷學習,工作滿兩年后,被北京一所知名院校外國語學院錄取,成為她所在中學第一位考上統招研究生的教師。三年后,她以優異成績畢業返校任教。在重返教學崗位之后,該教師認真教學,積極嘗試教學新理念、新方法。兩年前,她開始嘗試在英語教學中引入任務型教學,經過精心設計教學,反復實踐,不斷反思,她所嘗試的任務型教學方法基本實現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初始目標,并圍繞此項研究在核心期刊發表了多篇論文。在做好教學探究的同時,該教師平時注意關注英語教學科研發展動態,虛心向本校學術帶頭人請教如何做科研。在跟隨項目負責人完成兩項省教育廳項目后,她獨立成功申請了教育廳英語教學改革青年項目,并已成功結題。該教師已成為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并于2014年成功晉級為高級教師。從該案例中可以看出,該教師職業生涯的起步并不順利,也許正是這種不順利的起步,造就了她個人教師認同和個人信念的形成,幫助其樹立了認同目標,即要向大家證明自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而這種個人信念和意象決定著該教師今后的學習行為和教學實踐。在該教師任教之初,學校對教師學歷還沒有硬性要求,當時很多同齡同期入校的教師也沒有繼續求學的愿望。該教師卻已意識到提高自身學歷和提高知識水平的重要性,于是積極接受了研究生教育。這樣的學習行為既是主動學習的體驗,又是一個教師積極意象的形成過程。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為該教師今后的教學提供了知識和信念的支持?;匦H谓毯?,該教師主動研究教學,努力做好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她通過錄制課堂教學錄像、錄音、寫教學日志等方式進行教學反思,并采用修正實踐原則不斷推動教學的良性發展。這一過程中,其教師認同也在不斷修正、形成和完善。

(二)教師認同理論的追溯

傳統教師教育十分重視培養教師在教學中靈活使用教學技術的能力,將教師教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教師教育研究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教師教育研究開始關注教師信念和教師認同等相關問題,強調教師個體主觀能動性在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安排、教學組織和管理等方面的發揮,提出教師自身內在信念、自我意象決定著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行為。我國在教師認同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國內學者認為,教師認同是教師的自我概念或意象,這些自我概念或意象強烈地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專業發展方式以及他們對于教育改革的態度。教師認同在支配教師教學行動和教師專業發展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導正教師認同是教師教育的重要使命。[1]教師認同是教師自身發展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反思,不斷問自己“我是誰”“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教師”等問題。之后,教師會將自己置身于教學環境中,通過不斷地與環境互動,逐步在內部生成對自己身為教師的信念和意象,并在該意象指引下,實現自我意象并體現自身價值。弗雷德(FredA.J.Kortha-gen)通過一個教師改變的“洋蔥頭”模型[1]描述了教師認同的各個環節。從這一模型可以看出,外界對人的影響或者人的改變可以分成不同的層次。其中,可直接觀察到的是環境和行為;其次是能力;接下來是信念、認同;最核心的層次是使命。在這個模型里,內層和外層之間可以相互影響,外層的環境和行為比較容易改變,而內層的改變則較為困難。但是根本性的教師改變則依賴于內層的信念、認同和使命層面的改變。

二、教師認同的策略構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英語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指出:“英語課程力求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好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繼續學習奠定基礎。同時,教師應綜合考慮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根據學生的發展狀況,整體規劃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有效整合課程資源,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教師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努力適應英語課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努力營造運用英語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置身其中去感知、理解并運用英語語言,在學習中體驗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中鍛煉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在《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被引入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主動學習,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這一過程也是教師認同發生的過程,教師教學理念逐漸更新,積極的教師意象初步形成,教師對自身的職業認同度和職業自豪感也不斷增強?!队⒄Z課程標準》極大地推動了新一輪中學英語教改的發展,對中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他們需要在知識、能力和觀念三個層面上實現自發和自覺的轉變以滿足課程改革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一方面,廣大中學英語教師急需更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結合中學英語教學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完成語言基礎知識的輸入過程,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另一方面,中學英語教師應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提出的一些策略。

(一)為培植教師認同提供有力的環境支持

1.學校層面的支持作為教育管理部門的學校層面應認真思考英語教學在學校整體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教師要以“師德為先,以教學為任、以科研為基礎”,為未來教師發展提供指導方向和外部環境支持。首先,堅持“師德建設為先”。在引導教師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從內在層面肯定英語教師在學校建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積極引導教師樹立信心,并為其未來職業發展提供方向指導和環境支持。例如,在專業發展和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加大對英語課程建設的支持力度,而不是隨著高考“指揮棒”的轉向將英語課程和英語教師邊緣化。其次,堅持“以教學為任,以科研為基礎”。在科研和教師發展方面學校要為中學英語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中學教學管理部門和廣大英語教師中普遍存在著“重教學、重升學,輕科研、輕反思”的現象?!吧龑W率”的高低已成為衡量教師業績的主要標準之一。在這一思想驅動下,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而辛苦工作,卻很少花時間和精力進行教學反思、撰寫科研論文、進行科研課題研究工作。學校管理層面應為英語教師提供較為寬松的教學科研環境和更多的學習培訓機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才會逐漸樹立積極的意象和信念,并將之轉化為提升自我、做好教學科研工作的內在動力,主動積極地開展教學實踐、教學反思,最終推動教師職業生涯的良性發展。2.團隊力量的支持團隊不僅強調個人的工作成果,更強調集體的協作和團隊成員的共同貢獻。一位教師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整個教學團隊的支持,教師在團隊中分工合作、互通有無,彼此間建立起了一種信任和相互依賴,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孤立地開展教學科研活動不僅耗時而且低效。因此,應倡導教師積極組建教學科研團隊,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教科研活動。當前,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多的學校通過與教材出版單位合作,通過課題研究、課堂教學觀摩、教學論壇以及相關教學技能培訓等手段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科研發展空間,拓寬了教學研究渠道,最為重要的是激發了廣大教師從事教學科研的熱情。同時,學校應提倡教師間開展教學交流,講座已不再只是專家的特權,只要教師有想法、有愿望,就要為他們搭建教學交流的平臺,讓更多的教師有機會成為教學大講壇的主講者,他們也同時吸引著志同道合的教師走到一起形成課題組。課堂上除了師生的有效互動,還能看到課題組成員的認真觀摩。課后師生共同觀看課堂教學錄像,以進行教學和學習反思,這為教學的良性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一種積極的教學環境正在教師團隊內部逐漸形成,這種積極的社會互動也在無形中不斷導正著教師認同。

(二)觸發教師對已有的認同進行深刻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一直以來教學反思都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應對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學經驗、師生關系和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及時反思,以此來不斷發現和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教學中嘗試。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于其職業的認同和教師角色的認同逐漸形成。當然,教師認同形成之后不是一成不變的,認同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教師認同基于教師自主地反思自身,通過不斷發展、不斷反思、不斷修正其信念,形成新的意象、態度和假設,發展出新的認同。教師認同是教師改變的基礎,真正的教師改變通常伴隨著教師認同的改變。教師教育的基本使命是推動教師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最終實現教學的優質化。很多教師能夠主動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教師反思中常用的幾種方法包括撰寫教學日志、教師之間進行交流、建立教師檔案袋等。通過采用上述三種方法,可以使教師有更多的機會深入地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教師”以及“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教師”,以發展出新的教師認同。

篇(3)

近年來,自我教育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形式已在整個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并逐漸成為教育的重心。學校德育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除了正面引導、灌輸外,也離不開自我教育手段的運用。因為從根本上說,學校德育的最終目的就是使所有學生都得到主動發展,全面發展。學校德育工作所采取的一切方法都離不開促進和實現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一、主體意識的提升和學生的自我教育

在新的歷史時期,學校德育所面臨的重大課題之一是:隨著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信息來源多元化,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思想更加活躍,其思維的時空領域不斷擴大,學生的思維不斷由依附型轉向獨立型,“上尊下卑”的傳統觀念受到民主平等觀的挑戰和沖擊,過去那種單向灌輸,填鴨式的德育工作方法,由于缺乏民主、平等的精神,方法上簡單粗糙,往往收效甚微,也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學校德育工作如何以人為本,從學生成長的實際需要出發,盡可能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避免“高、大、空”,努力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關注學生主體成長的實際,關心學生主體成長的需要,已成為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在學校德育工作中,“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客體,都只有通過主體的心理過程才能起到這樣或那樣的作用,如果沒有主體內心心理過程的發生,任何教育都等于零?!蓖瑯?,學校的德育過程必須經過學生主體的認同,化為主體的自身意識才能起作用,才能在行動上表現出來,否則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過激發,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自覺性,改變學生在學校德育過程中的消極,被動地位,看到學生是具有主體意識,能動選擇能力的獨立個體,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自我教育功能,學校德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積極探索學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

學生自我教育是一個主體主動地、自覺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的過程、是一個學生通過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自我調節、自我監督、自我完善、自我實踐等方法,自覺地接受先進思想和正確理論,克服錯誤思想和不良行為,使自己的政治覺悟,思想品質等向良性方向轉化發展的教育過程。它包括學生個體的自我教育和集體的自我教育。個體自我教育的主體既是教育者,又是教育對象,集體自我教育是指學生集體內部的互相幫助,互相教育。學生集體的自我教育,對于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學風、抵制和消除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起到積極作用。學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

(一)自講自演式

自講自演活動是一項很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活動,一方面,它可以改變學生在傳統的學校德育中一貫所處的“觀眾”,“聽眾”地位,鮮明地體現民主,平等的原則,另一方面,讓學生自講自演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自講自演式的具體途徑很多,既可以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大型宣講活動,如迎北京奧運的宣傳,抗震救災的宣傳,完全可以讓學生出場擔任主角,也可以在團隊,班會活動中組織學生就某個校園話題、社會話題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和是非的辨析能力。甚至,一些看似程式化的教育活動,也可以讓學生“自講自演”,如舉辦十八歲成人宣誓儀式,組織學生討論:十八歲對你意味著什么?通過填寫“青春心愿卡”,收集信息、交流思想工作,在此基礎上,再選幾位有代表性的學生上臺發言,在師生以及家長的互動中增強學生的公民責任意識、法制意識等。

(二)自學自教式

這里所指的自“學”自“教”,既包括學生學“有字書”,又包括學生學“無字書”,既包括傳統的文化載體,也包括現代的網絡資源。學生自我教育中的自學自教,首先體現在學生文化涵養的提高過程之中。由于信息來源渠道的多樣化,難免會出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境況,這就要求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既要注重對學生的閱讀內容尤其是對其課外閱讀的內容采取一些清“源頭”,引“源頭”的措施,搭建“書香校園”之類的活動平臺,除教師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介一些有助于其成長,思想內容健康向上的書目及網站外,同時也可引導學生組織諸如“修身文章推薦”活動,讀書心得交流活動,展示學習成果的個人網頁評比活動等,交流彼此的收獲,以促進其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學生自我教育中的自學自教,更重要的方面,則是學生主體自身積極參與構建、優化德育環境的實踐。在這方面,目前一些學校的具體做法有: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其中包括寒暑假組織的社會調查,“三下鄉”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校內組織的勞動實踐周活動,各種形式的學生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活動,各類學生社團組織的活動以及班級自治活動等。通過自主參與、自我管理,不但可讓學生增長實際才干,更可推動學生在自我監督、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中實現和諧發展,塑造與時代精神相適應的理想人格。

(三)自勵自警式

“自勵”包括目標自勵和榜樣自勵等。自我教育離不開目標激勵,有經驗的教師往往十分注重引導學生自己樹立目標,尤其是階段性的目標,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強進步的信心。自我教育也需要有榜樣的引領,這種榜樣,離學生距離越近,可比性、可學性越強,就越容易被學生接受,越易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的良好風氣。榜樣的確定,不少學校不少老師把“選擇權”交給學生自己,比如評選“校園標兵”,推薦“感動校園的人物與事件”,評比班內方方面面的“最優”,等等。學生自己選出榜樣,自己學習、效仿,不經意間,實現了思想道德上的“爬坡”。

“自警”,即自我防錯和糾錯。魏書生老師有許多經典的收法。如指導學生“堅持道德長跑——寫日記”,“每天點燃盞思想的明燈(有針對性地抄錄一條座右銘),“犯錯誤,(下轉第230頁)(上接第222頁)寫心理病歷”等,作為引導學生自我教育的成功經驗,常為教育界人士所津津樂道。

(四)自娛自樂式

自我教育不一定是“一本正經的教育”,根據青少年的天性,與“玩”嫁接在一處,一些時候,反倒事半功倍,更見成效。美國的迪斯尼樂園,就體現了這種理念。如何讓學生“學會休閑”,自己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文娛、體育等活動,寓教于樂,陶治情操,增強其集體意識和對生活的熱愛,許多學校都作了認真的探索。如開展雙休日校園文化廣場活動,每周都安排一項“重點活動”:或通俗歌曲大賽或戲曲晚會或英語口語交際或現場書畫展示或工藝品制作或效游或球賽聯誼等。在活動組織上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一切由學生“當家”。通過這些活動,閑暇生活可變得充盈起來,校園文化也可因其亮麗的青春色彩而真正成為“學生自己的文化”,在“化學生”,育德育才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自評自議式

如果把教育過程比作一個螺旋上升的鏈條,那么,評價就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環。評價要自評他評兼顧,從“德育以促進主體現代性發展為根本”的角度看,在“自評”與“他評“之間,更應注重的是自評,而非他評,如組織“我眼中的自己”主題班會活動,“跟自己說悄悄話”的征文活動。尊重差異,讓學生自已規范評優內容,選擇自己最具優勢的兩項和最待改進的兩項來參加班內評比,以便調動學生內在的能動性,集中時間和精力發揚優點改進不足。在實踐活動的總結上,更“重在自評自議,如學生的教育見習、實習活動。在見、實習結束后,學生的自評自議的主要內容包括:(1)通過見、實習對自己的學識、能力及思想水平有哪些新的認識?(2)在見、實習中,你發現自己還有哪些缺點或不足?(3)見、實習中你的突出收獲是什么?最大體會是什么?等等。由于總結來自學生的切身體驗,所以針對性也強,實效性也大。

以上所羅列的幾種自我教育形式在目前學校德育中較為普遍采用,隨著實踐的深入,我們還需不斷探索一些有效途徑加以完善,補充。

三、學生自我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學生自我教育是“思”和“行”的統一,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等同于“自我反思”,“閉門思過”或“反躬內省”,而應強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鍛煉和修養,應把學生自我教育看成是在實踐基礎上的“思”與“行”的辯證統一。

第二,自我教育并非“自發教育”。學校德育中的學生自我教育并非意味著削弱或放棄學校德育中的正面引導的作用,放棄對學校德育工作的領導、組織,更不是“放任自流”,相反真正的自我教育必須圍繞黨的方針、政策,圍繞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進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啟發、誘導學生主動地、自覺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

第三,學生自我教育的成效如何,能否保證自我教育的長期性和穩定性,關鍵取決于能否培養和壯大學生中的積極分子隊伍,只有通過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覺悟,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進而通過學生間的自我教育形成群體共識,才能保證學生自我教育的導向和成效,為良好班風,校風的形成創造積極條件。

學生自我教育作為一種充分張揚主體自主性的學校德育形式現已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認同,在新時期下積極探索如何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以強化其個體責任感,提高其控制個的能力,規范自我,完善自我,使廣大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將成為提高學校德育整體功效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篇(4)

二、中后期教育

形成一個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自我管理體系,引導學生能運用“道德修養法”,這是培養學生形成自我教育意識的主要手段,此外還需加強“知”“行”的強化手段。教師指導學生按照學校、班級的規章制度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進行常規性的訓練,以培養加強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頑強的意識品質和嚴格要求自己的良好習慣,它尤為適合獨立性和控制力差的學生。從高一年級開始,建立自我管理體系——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將班級工作分為勞動、衛生、紀律、出勤、日常行為和其他工作等六個方面,設立各負其責的值周班委和值日生制度,行使監督權力,并認真做好班務日志記載。制定了《操行評定條例》,將以上六個方面分別列成細則,按照條例分別對每一個學生進行量化積分,一周總結公布一次。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工作在高一下學期基本形成完整體系,這套自我管理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是“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其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德育過程表現為“提高認識、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行為習慣”,而這四個方面在發展方向和水平上處于不平衡狀態,表現出“情通理不通”,或“語言的巨人,行為的矮子”等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德育過程中可以具有多種工作開端”,因此,在不斷完善上述管理體系的同時,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會運用“道德修養法”來強化自我教育意識。所謂“道德修養法”,就是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道德規范,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省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方法。曾子的“三省吾身”、荀子的“日參省乎已”、孟子的“自反”“自強”等都是通過反省修養來提高個人的思想品德。其主要方法有:

1.讀書法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溶化。”在班級工作和日常教學中,我利用班會課,給學生念一些文質兼美的課外讀物、時事資料,同時鼓勵他們到圖書館閱讀,并要求他們堅持做讀書筆記,用佳作展覽等方式激發其閱讀興趣,從大量有益的書籍中汲取自我教育的精神養料。

2.自我評價法自我評價是指個人將自己的人格或自己的認識、行為與他人比較,與各種模范品質行為比較,進行自我評價的方法。每學期開學初,每一個學生都訂出《學習計劃》,我給他們裝訂成冊掛在教室。半期后,作“半期自我總結”,學期結束前作“期末自我總結”,并且由班委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操行評定,當眾公布。另外,由團支部組織了“愛護我們的家園”“告別不良行為”“談談我們這個班”等主題班會。通過這些方式使學生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更好地進行自我調節,是提高自覺性和主動性的內在穩定動力。

篇(5)

①滿足一般性自理需求的行為維度(17個條目)內容:維持攝入足夠的空氣、水及食物、維持良好的排泄功能、保持活動與休息的平衡、保持獨處與社交的平衡、避免對人的生命、功能及健康有害因素的刺激、促進及提高人類整體的功能與發展的需要等;

②滿足健康偏離性自理需求的行為維度(20個條目)內容:尋求合適的健康服務、接受自己傷殘的事實、合理配合診療及護理、學習相應的技能、根據健康狀況重新樹立自我形象及自我概念,根據病情和治療需要調整生活方式等。

2.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珋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test,設α=0.05,P≤0.05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自我護理能力對COPD患者的重要性

慢性疾病是一種長期性的狀況,其特征為逐漸的、進行性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它不止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改變,更帶來心理上的沖擊。要對這些患者進行干預,除了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相關的理論外,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在應對慢性疾病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管理癥狀、治療、生理和心理社會變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變的能力。自我護理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是護理人員教給病人自已護理的知識和技術,幫助他們實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病人有能力滿足自已一部分的自理需要,但另一部分需要護士來滿足。根據這一理論可得出自我護理教育是幫助病人恢復自我護理的重要手段這一結論。有研究表明自我護理能力與生活質量存在著正相關,自我護理能力越強,生活質量越高,自我護理正成為一個發展趨勢。”國際COPD教育和預防組織指出良好的自我護理是COPD控制成功的關鍵。

篇(6)

青少年對世界的認識帶有濃厚的感彩,他們樂于在感性的基礎上悟出道理。“情必依于理,理得后情真”,我們應利用這一點,改變那直白的、空洞的說教,利用文本,加強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讓學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在感受形象產生情感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形成自我認識和自我激勵能力,進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筆者在教《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利用文中魯達與鄭屠一善一惡的鮮明對比,引導學生向善,并能在日后生活中自覺地摒棄不良言行。為了更好地聯系實際,教育學生,筆者又引導學生進行了這樣的討論:魯達的做法令人稱快,那么,在今天的法制社會,魯達的做法可不可取呢?遇到不法的壞人是不是就三拳打死呢?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遇到問題要通過正常法律途徑解決,不能沖動,要善于控制自我,更不能觸犯法律。這就在自我激勵的基礎上加強了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目標。

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創設情境,給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教師還要加以適當的引導,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例如可以多問幾個類似的問題:這種觀點正確嗎?你認為呢?假如是你,你會怎么做?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做……這些問題可以引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在思考中辨別是非,從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引導他們進行自我教育。

二、課外拓展,潛移默化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時,應充分利用這豐富的資源。

古詩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祖國文化的命脈。很多卓有成效的學者,在回憶自己成長歷程時,都感慨于早年的古詩文誦讀。古詩文所呈現的堅定的人生信念以及扎實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了他們的修身和治學。由此可見,古詩文的誦讀對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著不可輕估的作用。學生學習古詩文有一定的難度,要教育學生首先通過反復誦讀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才能領悟詩文的理。誦讀古詩文是學生在不斷的激勵自我、控制自我的過程中完成的,這一目標如能順利達成,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就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因此,我在教學別重視古詩文的誦讀。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帶頭背,帶頭欣賞。利用課余時間舉辦各種有趣的活動,如詩文接龍游戲、古詩鑒賞、古詩之新解、我唱古詩(為古詩詞配樂)等。這些活動既提高了他們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鍛煉了他們的意志,還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他們的閱讀、寫作能力,對搞好語文學有裨益。

除了古詩文,還應推薦各種美文給學生閱讀、欣賞,讓他們通過美文的學習,使情感得以調節,使思想得到啟迪,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追求真理的情感,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發憤學習。

三、自我反思,作文實踐

隨著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他們開始表現出進行自我認識的濃厚興趣,主動性提高了,但因為學生評價自己受各種因素的干擾太大,所以自我評價往往不夠客觀、準確。現行課本的選材比較貼進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可以通過與作品中人物的比較,正確地認識自我。例如《偉人細胞》(選自《男生賈里》)。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供大家討論:你對賈里的偉人計劃以及他在日記中的自我評價有什么看法?賈里的哪些作法你同意?其中哪些事情你也曾經做過?當時你是怎樣想的?你現在怎樣評價你過去的那些做法?你想知道同學們眼中的你嗎?老師和家長如何評價你呢?通過與作品中的人物比較,聯系實際,使學生正確認識了自己,知道了自身的優缺點,為他們以后的人生發展打下了基礎。

平時的作文訓練,要注意創設情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說心中的話,想說的話。例如有一次,我給學生講flash《蘋果樹的故事》,這個故事借助蘋果樹與一個小男孩相處的情節,歌頌了人間的母愛、父愛。在悠揚的音樂中,我讓同學們敞開心扉,同學們都覺得有好多話可說,而且說出來的話真切感人,很多學生甚至還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就勢寫作,同學們寫的文章非常感人。這樣的寫作,學生有話說,他們也愛寫,當然寫出來的質量也高了。

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多動筆。寫隨筆是使學生多動筆的一種好方法,通過寫隨筆,讓學生隨時將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梢蕴岣咚麄儗κ挛锏母行哉J識和理性認識。因為學生在寫文章的過程中,自然會反思自己,并在反思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辨別是非,確定自己的價值取向,形成正確的觀點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如果能讓學生養成隨時記下自己思想的習慣,那么,不僅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而且能極大的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以后的人生奠定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篇(7)

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考試就是評價,成績和分數代替了對學生的綜合評價,所有對學生的其他方面的評價都成為“應試”的附庸。學生評價最關注的是“分數”,追求的也是“分數”,看重的是結果,而不是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的終結性使學生不能從日常即時的評價中獲得有益的反饋,對學習進行調整;評價更不能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為教學中的因材施教提供有意義的參照。

2.過于注重對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的評價

在原有的學生評價中,過于注重對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知識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從而,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對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評價關注較少,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評價。這種單一注重知識技能的評價導向,必然導致學生發展的片面與畸形,影響了學生身心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3.過于注重紙筆測驗,忽視對其他學生評價方法的運用

學生評價的方法除了現行的、運用最多的紙筆測驗外,還有許多體現新課程評價理念的質性評價方法。如,評語、日常行為觀察、成長記錄、表現性評價和學習日記等等。紙筆測驗只是眾多評價方法中的一種方式,也是反映學生某一方面發展的手段,如果不能與其他有效的學生評價方法相結合,評價便不能科學地反映學生發展的真實性。

4.評價主體單一

長期以來,由于教師在教學中主導地位的張揚,使其在學生評價中的地位極其優越,成為學生評價中的單一主體,同伴及群體、家長、社區成員等對學生的評價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學生自我評價更是一個被忽略的領域,學生始終處于被評價的消極地位,不能成為評價的真正主體。而學生評價的主體也沒有形成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多元評價有效共同體,影響了評價結果的真實性。

二、課題提出的原因

1.“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我評價的研究”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

長期以來,學生評價主要是由教師來進行的,教師是唯一的評價者,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家長、學生本人并沒有沒有參與對孩子的評價,這致使評價的功能只強化了區分優劣,只重視結果。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主體性得到發揮,這就要求我們對傳統的各個領域的評價方式加以改變。

2.“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我評價的研究”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主動、探究、合作的教學新方式逐漸代替了應試教育。學校的管理方式和評價方式也跟著打破原有的教學模式,從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發展宗旨的教育模式。日常行為規范的自我評價在學習的成長過程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為了使自我評價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自我評價是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使學生對自己的品德表現進行自我認識、自我監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以提高品德修養,形成良好地品德習慣的方法。自我評價會使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及行為作風上自覺地控制和不斷提高。如:以初中學生為例,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逐漸發展,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批評性,初步具備了探求真理的能力,特別是自我意識的日益提高,渴望從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中,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產生一種關心自身才能和品行發展的強烈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教育在德育中比重越來越大。作為新課程實施的基層單位,對學習實行德育滲透及日常行為規范的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直接影響著學習身心的健康發展。自我評價的作用在于:培養良好的品德形成和提高,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

3.“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自我評價的研究”是學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環節

在當前的學校教育工作中,由于我們的德育過多地強調灌輸,導致德育方式的簡單粗暴,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學生主體性、參與性。這種無視學生作為人的權利和尊嚴、漠視學生的主體性的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德育的作用。再次,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把教育理解為智育,又把智育濃縮為分數,像日常行為規范范疇的德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急功近利已經把教育引向重智能成就輕德性養成、重埋頭苦讀輕心理健康的誤區。所有這些,都需要我們要把加強對學生自我評價的指導作為我們所要解決的緊迫課題。我們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和實踐,切實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推動我校教育教學改革,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較高素質的人才起到實踐上的示范和理論上的指導作用。

三、提高中學生的參與及自我評價能力的措施

1.設立特殊分值

了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對學生行為、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參與過程等合作精神進行評價。所以,在具體操作時,設立個人努力分70%,小組合作分30%,還設立特殊分,包括個人與集體的加分規則。個人加分情況:被選拔數學競賽班參加競賽的加5分,若取得名次的加3~5分;數學報上發表文章的加5分;擔任數學課代表工作的加3分,擔任小組長工作的加2分;學習態度認真,成績上有明顯進步的加2~4分;獨立思考,解題方法獨特的加2分;調查報告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加2分;作業完成且能很好訂正的加1分。這種留心“問題——實驗——探究”的教學過程,讓學生用敏銳的眼睛和富有想象力的智慧去識別,解決問題,極大地張揚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回歸自然,生活和社會綜合實踐中探索奧妙的潛能的形成。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加1~4分。集體加分情況:集體加分主要以小組為基本單位,本著優生不會受到嫉妒,學困生不會受到歧視的原則,令學生“助人自助”,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另一方面讓學生有壓力感,不斷努力,挑戰自我,挑戰成功,最后達到更大的提高,這也是促進學生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認真討論,積極合作的小組每人次加1分;能得出精彩的結論,或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或對其他組的發言能指出不當之處的小組每人次加2分;能互幫互助,請組員耐心講解,整體成績提高的小組每人次加3~5分;小組間能合作交流,帶動更多同學進步的每人次加5分。

2.建立成長記錄袋

成長記錄袋主要收集、記錄學生自己的評價,同伴間互評的資料,教師做出的課堂評價、作業評價、測驗評價等,家長、專家的評價資料等等。成長記錄袋的內容通常涵蓋了一項任務從起始階段到完成階段的完整過程。如,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數學學習檔案包括:自己特有的解題方法;印象最深的學習體驗;最滿意的作業;探究性活動的記錄;單元知識總結;提出的有挑戰性的問題;最喜歡的一本書;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結果;在實際評價中,還可以把學生的課堂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作業情況、讀書筆記、活動報告、小制作、章節趣味題展示、測驗出卷、小組階段性成果、求知欲與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思考的發展水平、品行和興趣發展、習慣養成、責任感與進取心等等都整理裝入檔案袋,重視學生潛能與特質的發展,從多方位多角度地評價學生,捕捉學生每一點滴的成功和進步。

3.開展學生自評、互評

篇(8)

要改變教育的方法和內容

根據時代的特點、青少年的愛好,確定新的教育內容和方法。我們不但要通過政治課、社會實踐活動等進行教育,還要寓教于科技、寓教于文娛活動之中。我們不能像過去那樣,只要求學生聽話、順從,更應當要求學生有獨立見解,有創造精神,有開拓的能力等。如,在進行勞動教育時,不僅要求青少年刻苦耐勞,不怕臟、不怕累,更應要求他們肯于動腦筋,有創新精神,有組織能力??傊?,要培養青少年的現代化思想和時代精神。

要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讓青少年“早當家”

篇(9)

有的后進生樂于助人,當別人有困難時,他們能慷慨相助;還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差,但并非不是學習的料。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善于觀察他們的言行,捕捉他們內心活動的特點,適時給予其公正的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實行“長善救失”。例如有一次,班主任與一個學生談話時,這樣說道:“我對你不守紀律,而且屢教不改的行為很惱火。但一直以來,我不認為你是一個學習差的學生,盡管你現在的學習成績不好。你作為應屆初中畢業生考入師范,這說明你有很大的潛力,你要珍惜在這學習的大好機會?!闭f完,班主任就走了。轉身時,班主任發現這個學生滿臉淚水。從此以后,他自覺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在期末考試中,他的總成績列全班第三名。后來,他主動找到班主任,告訴班主任那幾句話觸動了他,使他明白了很多,正因為班主任沒有看“扁”他,才有了他后來的成就。

因材施教,創造機會

后進生并不甘于落后,他們希望獲得同學尤其是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讓他們能夠有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班主任應該充分理解學生的這種積極心理,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條件,使他們有發揮自己才智的機會。比如班主任了解到,有一個差生愛看課外書,也常常動筆寫文章。出班刊時,班主任就讓他寫一則“前言”。他很認真地對待這個任務,僅300字的前言,就修改了五六遍。班刊出刊后,這則前言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好評,這位同學感到非常自豪。后來,他振奮精神,調整了學習方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習漸漸有了起色。

給予溫暖,建立信心

有些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對這類學生,班主任要從感情上去感化他們,消除他們的心理顧慮,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例如有個學生家庭條件差,學習基礎差,常為跟不上學習進度而苦惱。一次期中考試成績公布后,他不吃不喝,獨自坐在教室里哭泣,然后上街漫無目的地散步。班干部告訴班主任以后,班主任上街找到了他,并把他帶回家,給他端上了飯菜。班主任對他說:“我不想問你為什么,人是鐵,飯是鋼,先吃飯。吃完了,你愿意在這里坐,就坐一會兒,不愿意就回寢室休息?!泵鎸Π嘀魅蔚年P懷,這位學生眼淚汪汪,在班主任的催促下,他含著淚水,強咽著飯菜,也暗暗下定了決心。吃罷飯后,他與班主任推心置腹地交談了一番。原來,他父母年事已高,哥哥在外打工。每到周末,他都要回家照顧父母和處理家務。平時在學校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既影響了學習,又沒有照顧好家里。

班主任安慰他,并允許他每周星期三晚上回家處理家務,但其余時間要在學校里安心地學習。這個學生非常感動。后來,他重新樹立了信心,學習更加刻苦。經過一學期的努力,他完成了三大本數學習題,成績也提高到了班上的前十名。

班主任要“授人以漁”,交給后進生走出困境的鑰匙

1.培養學習興趣

后進生由于經歷了學習上的多次失敗,容易喪失學習的信心。班主任要想辦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自覺地走上奮發學習之路。激發學習興趣的手段多種多樣,總的原則是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后進生的性格、愛好和實際水平,采取恰當的方式。例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遇到一個叫費佳的小學生,他的算術成績很糟糕。為了激發他學習算術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從民間收集了兩百多道小故事形式的應用題,把它們編成習題集,供費佳學習。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是要“使他感到驚奇和贊嘆”。而在這驚奇和贊嘆之后,跟隨而來的正是興趣。果然,費佳對習題集很感興趣,后來他成了數學家。

2.制訂學習計劃

對于處在學習困境中的學生來說,沒有比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更具有實際意義的了。因為學生在困境中會感到無所適從,更缺乏自我約束力。當他們偶有良好的學習愿望時,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制訂好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計劃要具體,長期、中期、短期目標都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在這些目標的指導下,學習的內容、各學科的安排和時間分配合理、科學,使計劃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進步的動力,起到約束和促進作用。

3.掌握學習方法

篇(10)

二、自我認知對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作用

大學階段,是社會化的重要階段,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經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式的選拔考上大學,發現周圍都是與自己能力水平差不多甚至高于自己的人,發現自己不如以前出類拔萃,以及遠離熟悉環境開始獨立生活等。如若不適時正確調整自身心態,就會有產生自卑、嫉妒甚至敵對等心理的可能,進而使一部分大學生不愿意參加活動,對他人漠不關心,認為自己對別人來說可有可無,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阻礙大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自我認知團體模擬實際環境為實際問題解決提供范例

在自我認知團體活動中可以生動模擬還原實際情況中出現的問題,并為案主提供了更為綜合的模擬社會現實環境,易于將輔導中收獲的效果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去。在輔導中使案主接受到多方面刺激,來思考、學習、面對自身的現實問題。團體中溝通交流與現實中的相似使得輔導效果更容易鞏固與應用。團體輔導中指導與學習正確解決方式的過程也促進了案主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除此之外也為案主建構了適合其自身的社會支持體系。需要對自我認知進行團體輔導的成員大多因為社會支持薄弱對自身現狀感到無助、無力與悲觀。而在自我認知團體中因各個成員的相像性以及建立的平等和團體中的歸屬感、被認可的社會場境以及相互扶持、共同進步的環境,事實上又建構成或改善了成員的社會支持體系。

(二)自我認知團體感染力強、影響廣泛

團體成員在團體中找到了共同體歸屬感。在團體中因成員有著相同的經歷或相同的愿望,所以成員間有著平等的感覺,有著強烈的被接納感受,自己不再被邊緣化,感到了自身存在的價值,從而對團體產生歸屬感與認同感。可以創造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學習機會。成員通過誠實地回應其他成員的成長,表達的是對他人的接納和肯定。這種接納和肯定使成員彼此之間愿意和樂于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從而實現共同成長。

上一篇: cai課件設計論文 下一篇: 資金成本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伊人狠色丁香婷婷综合尤物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 日韩女同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好屌妞蕉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