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0 16:09: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理質量安全管理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護理質量安全管理

篇(1)

【關鍵詞】護理安全;護理質量

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和法律制度的健全,護理安全管理已成為現代護理管理者討論的主要課題,護理安全是病人在接受護理全過程中,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護理安全是反映護理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是保證患者得到良好護理和優質服務的基礎,為確保安全護理,近幾年來我院著重加強醫療護理安全管理,修訂了護理風險緊急預案。加強了護理風險防范和護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確保護理安全,使我院醫療護理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現報告如下:

1 分析護理安全存在的因素

1.1 管理層的因素:安全護理管理是護理質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到位,護理安全才有保障。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影響護理安全的原因主要有:①管理不力、要求不嚴、未認真履行管理者的職責,對護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環節缺乏管理措施,把關不到位。②思想教育薄弱,沒有護理安全意識,不重視對護士進行有效的安全護理教育,護士在護理過程中缺乏安全理念。③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執行不力,上級對下級的監控力度不夠。④護理人員缺編或護理人力安排不合理,臨床護士超負荷工作,使得一些護士身心疲憊產生厭倦心理,不能高質量完成護理工作,導致不安全護理的后果。執行醫囑時不能發現醫囑中存在的問題,對病情缺乏預見性,未能及時發現并通知醫生,延誤了搶救時機。

1.2 護士方面:良好的護士素質和的護理技術是護理安全的基礎和保障。①人力資源不足,超負荷工作狀態,為滿足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而加大各部門的工作量,造成部分科室的人員、設備、空間相對不足。當護士人手緊缺,工作超負荷時,多數護士無法適應多重角色轉換,出現角色沖突,長此以往,將使護士身心疲憊,也是構成護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2]。再有過度工作和勞累,同樣會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導致錯誤的增加。②護士缺乏愛崗敬業精神。新職工、新設備的進入有一個培訓、適應、磨合過程,從統計分析看,低年資護士容易發生不安全護理事件,由于她們專業知識不夠豐富,技術操作不夠熟練,缺乏有效的溝通技巧,法律知識欠缺,理論與實踐脫節,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容易導致操作失敗或操作錯誤,而發生護理差錯。③一些護士專業知識缺乏,不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不能正確執行醫囑或不能發現醫囑中存在的問題。對病情缺乏預見性,未能發現病通知醫生錯過搶救時機,而造成護理安全問題。

1.3 病人方面:護理是一項護患共同參與的工作,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需要病人及家屬的密切配合,在病人方面存在的對護理安全產生影響的原因有:①病人的違醫行為。病人在護理過程中不遵守醫療規定,如不按時服藥,不按醫囑配合治療,或者擅自外出,造成不良后果或意外事件的發生。②病人價值觀的轉變[3]。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某些病人價值觀念發生扭曲,如對護士無故挑剔、刁難,提出許多苛刻條件,嚴重損傷了護士的人格尊嚴,從而影響護理工作完成。③因經濟問題不能及時交清欠款,延誤治療而影響護理安全。

1.4 其他因素:目前差錯、事故的鑒定處理仍有一個使醫患雙方都有依賴滿意的機制,社會、媒體等對醫療機構人員尚缺乏公正的評價,醫院生存的環境還不給人滿意[3]。對護理安全直接影響的主要因素還包括院內感染、燙傷、跌倒與墜床、輸液滲出及壞死、環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2 護理安全管理措施

2.1 建立和完善護理安全質量管理體系,針對醫院護理安全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規范護理工作流程的各個環節。建立以護理部――護士長――科室質控員為主體,全體護理人參加護理安全管理組織體系,形成護理監控,科室互控,科內自控的監控網絡,層層把關,環環相扣,各司其職,確保護理安全[4]。分析和解決存在在的問題,及時糾正處理,并將檢查結果反饋到各病區,各病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2.2 運用科學管理系統,建立護理安全管理路徑,護理安全是護理管理工作效益的體現,科學系統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護士在工作中一旦發現危險因素或不良事件,立即上報,護士長從管理者、教育者的角度分析本病案存在的隱患,利用晨交班或會議的機會組織護士進行全面討論、分析,使護士對存在的隱患有共同認識,并采取相應措施改善不良環節,護理安全管理路徑一方面可以激發護士的自主參與性,加強護士和管理者的溝通,營造積極、公正的安全上報氛圍。另一方面可促進規范化、系統化護理安全管理,有助于管理者根據流程、準確解讀上報內容,從整體出發,根據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及時反饋,合理處理,從本質上減少和杜絕安全事故,使護理安全問題真正受到大家的重視。

2.3 健全護理安全制度及各種應急預案

2.3.1 完善和制定各項管理制度,要求建立護理安全的有效體系就必須實現對差錯嚴格防控,制定相應的護理制度和流程,且要人人知曉并在實踐中參照執行,對可能產生護理不安全的高危環節進行重點防控和整治,定期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進行重點講評分析,一個險些釀成差錯的不良事件,實際上因為偶然因素或因即時干預未產生后果,對各項護理安全工作應有檢查、監督、反饋、講評、整改的機制。對已經出現的醫療不安全事件應有危機處理方案,醫院管理部門應及時時知曉,協同處理,盡可能減輕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好改善工作,盡快找出導致不安全的危險因素,并制定相應對策。

2.3.2 對各類緊急情況有應急預案,為確保病人住院期間的安全,病人入院時護士根據病情做好詳細的宣教,科室必須健全緊急狀態時的應急預案,如猝死、躁動、藥物過敏性休克等,在制定預案時首先要重點突出“預防為主”的原則,如躁動應急預案中,建立該患者護理評估,床頭設立墜床提示牌及規范使用安全約束帶等防范措施的落實。其次,制定跌倒等事件發生后的應急處理措施及逐級上報程序。

2.4 重視安全意識、法律意識教育,長期以來,護士習慣處于醫療服務的主導地位,因此在實踐中,護士更多考慮的是如何盡快地去解決影響病人健康的根本問題,而忽視潛在的法律問題[5]。

2.5 加強護理管理職能,轉變觀念,努力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須在全科人員中樹立安全護理觀念,加強職業 道德教育,時刻把病人安危放在心上,建立安全第一的觀點,應當讓每位護理人員都明白,在護理的各個環節上都可能存在不安全的隱患,如果掉以輕心,勢必危機四伏,對病人的生命來不可彌補的傷害。護理管理者著重系統分析,對當事人避免單純的批評責備和處罰。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倡導主動報告護理過失和缺陷,善于以護理差錯事故的實例及時教育護士,使其加強工作責任心,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件發生,從而全面提高護理安全質量,護理管理者必須經常檢查和督促護士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護士業務素質培訓,科室定期組織專業知識業務講座及專科技能培訓,鼓勵護士參加繼續教育,不斷充實和更新知識,提高地病人的護理安全質量。

2.6 將護理安全管理納入病房的目標管理,護士長采取科學管理病房的方法,進行恰當的人力資源管理,根據護士的能力、資歷及護理工作強度等合理調配護理人員,注意新老護士搭配,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在排班上盡量滿足護士的要求,以調動她們的工作積極性,既要保證護理人員充足又要避免護士長期處于緊張、疲勞狀態而發生差錯事故。當使用新的醫療儀器或開展新治療、新檢查時,組織全體護士認真學習以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各種儀器上均將操作程序寫清楚,以便按程序正規操作。為防止各種遺忘性差錯,科室建立交接班前的自查制度,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

3 總結

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是醫院管理的核心內容和永恒主題,護理安全措施的更新和改革應當是一個持續改進,不斷追求完善的過程,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認真更新安全觀念,通過持續的預防性的管理和改進,以患者需求為動力,緊跟醫學科學發展和醫療服務進展,分析相關因素,才能保證護理安全,使護理質量更優、更高,適應廣大群眾對醫療服務的高標準要求,以提升醫院社會形象。近年來我科通過加強護理安全的管理,護士伍素質明顯改變,技術水平得以提高,護理工作由被動服務變主動服務,提高了護理質量達到了護理安全管理。2010年我科各項護理指標合格率為100%,住院病人對護理滿意度為98%,責任事故為0,年褥瘡 發生率為0,基礎護理合格率96%,特一級護理合格率為97%,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98.5%。

參考文獻

[1] 潘紹山,孫方敏,黃始振.現代護理管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 349-350

[2] 張立平.軍隊醫院管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386

篇(2)

本文分析了護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產生的原因認為防范護理差錯和事故確保護理安全已成為現代護理管理工作的重點。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科室護士長和病區護理小組四級管理體系是現代護理管理體系的重要形式。重視尋找護理隱患是防范護理差錯的根本。充分認識護理風險加強風險識別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規避風險的前提。

不安全因素

患者安全方面:患者安全的議題從1999年開始受到世界各發達國家的重視。隨著衛生部“以患者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的深入開展國家醫院管理協會于6年11月下發了《患者安全目標管理8項措施》明確了患者安全的議題已是未來醫療體系的政策趨勢由醫療費用的控制轉向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環境的改善與提升。①醫院感染:醫院感染隨著醫院的產生而存在隨著醫院的發展而變遷特別是隨著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新的診斷、治療儀器和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以及病原類型的變異和變化醫院感染越來越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從醫院管理的角度講醫院感染的發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同時增加了醫務人員工作量和降低了病床周轉率。而這些正是從事醫院管理的人員在提高醫療質量過程中需要迫切解決的提高醫療質量及醫療效率的問題。②護理缺陷護理隱患:在護理服務過程中醫療設備運行及護理服務實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所有人員、設備、服務都存在著風險如:手術過程中突然停電、呼叫系統突然故障而延誤患者搶救;地面濕滑而致患者跌倒;有因為患者自身原因造成壓瘡或因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評估不詳細未及時采取護理措施造成的壓瘡;如果患者能明白自身的病情并與護理人員充分合作護理過程中實際效益將會大大增加。若患者有冒險行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采取不合作的態度(自殺、自殘等)老年人及嬰幼兒因視、聽、觸覺等感知能差患者在護理活動中不遵醫護行為如患者擅自將輸液速度調快等都會增加護理的不全因素。大部分人為的錯誤是由于思想和思維功能出現偏差當護理人員疲乏、勞累、緊張及注意力不集中時可導致常用的操作程序產生失誤。護理人員的言行不當如語言粗俗、動作粗魯也會給患者造成身心傷害。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充分認識人為或系統因素所致的風險。③護士瀆職與侵權:由于護士疏忽大意責任心不強不認真履行職責不執行規章制度和護理常規違反操作規程擅離職守觀察病情不仔細各種處置不及時都給患者健康帶來傷害或造成嚴重后果缺乏法律知識、自我維權意識不強、護士未經執業注冊便單獨從事護理工作在為患者輸液換液體時輸錯液體發生藥物反應、輸血反應、藥物液體滲漏引起周圍皮膚組織壞死等。護士執業不嚴格遵守有關規定一次性醫療用品未及時回收或重復使用對需消毒的器械、空氣和物體表面未按有關規定消毒;對患者的污染物未按規定處理對傳染患者隔離不當致使傳染病傳播或流行;指導患者自護方法欠妥造成健康傷害;使用偽劣藥品、過期藥品濫用抗生素、毒麻藥、精神藥、非處方藥品等侵犯了患者的自由權、知情權、同意權、隱私權、生命健康權及名譽權。

護理人員安全方面:⑴生物污染: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經常接觸患者的體液、血液通過:①銳利器刺傷;②呼吸道吸入及皮膚黏膜損傷;③無保護接觸患者體液、血液等污染物長時間停留在污濁的環境中等途徑獲得感染。⑵空氣污染:①手術室使用麻醉劑可呈氣態彌散于空氣中吸入;②紫外線空氣消毒分解出的臭氧是強氧化劑和一些揮發性消毒劑對黏膜有刺激性作用。⑶細菌毒素藥物通過皮膚或呼吸進入人體導致損害。⑷光污染:如激光不僅對眼睛、皮膚有損害還會引起反射性燒傷、錯誤照射等其他并發癥。⑸噪音污染:醫療儀器發出的報警聲、電流震動等噪音可引起護理人員頭痛、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造成操作失誤。⑹線照射:長期接觸線防護不當大量照射可對人體造成多種損害。⑺電灼傷、化學藥品燒傷。⑻醫療垃圾污染。⑼護理人員身心損害:通過對護士工作壓力源的研究顯示一方面因護理工作責任大、技術操作多、工作不規律、工作負荷重為患者提供護理的時間不夠服務對象的刁難、患者病情危重等;另一方面還存在患者對護士的利用、暴力事件以及性騷擾現象缺乏組織及同行支持等使護士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產生心身耗竭綜合征。

應對護理對策

重視安全教育:提高全體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基礎。管理者必須重視安全管理通過對全體護理人員(含實習生、進修生、護工和陪護)進行全程的安全教育使廣大護理人員從被動接受安全管理的檢查轉變為自覺維護安全。圍繞患者和護理人員兩方面分析護理不安全因素及時找出護理安全隱患積極防范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防患于未然。

健全和落實護理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護理服務具有專業技術性強和個體差異性大及疾病復雜性等特點。因此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的重點在于發現體制上的缺陷和漏洞制定和施行確保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的標準和規范而不在于譴責個人或追究當事人的過失和責任。強化普及性預防觀念普及性預防是針對經血液、傳播疾病所制定的對醫務人員的防護措施是假定所有人的血液、體液都有潛在的傳染性而在對其處理時要采取防護措施。加強侵入性操作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個人防護防止職業暴露中的危險。完善有關醫院工作制度發揮各級護理管理人員的職能作用嚴格把好質量關建立護理安全管理網絡由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科室護士長和護理安全小組網絡協管護士四級組成明確職責加強監控有利于減少護理差錯、事故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從而防止護患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巡視制度、交接班制度和請示報告制度、落實健康教育和告知制度定期組織人員座談嚴格執行護士持證上崗制度堅持護理查房和護士繼續專業教育及培訓制度落實急救器材藥品管理制度加強醫療廢物和一次性醫用品的管理。②嚴格落實崗位職責。③嚴格執行各項操作流程。④加強原始資料管理。⑤加強護理安全制度管理。做到三不放過(問題沒有查清不放過;當事人和群眾沒有接受教訓不放過;沒有采取整改防范措施不放過)。做到三有三無即有措施、有制度、有人管和無差錯、無事故、無糾紛。

強化護理質量“零缺陷”意識:護理質量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進行護理缺陷控制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的目的是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通過缺陷控制使護理過程中各環節可能發生的問題降到最低限度從而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質量“零缺陷”是現代質量管理的最高要求即要求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好不做重復工作實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進。如果護理工作達到“零缺陷”就可能預防和杜絕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護理人員應加強法制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護理人員應自覺學習相關法律知識特別需要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管理辦法》、《藥品管理法》、《傳染病防治法》、《獻血法》、《消毒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與護理人員關系較密切的衛生法律、法規有所了解。堅持“忠于職守慎言守秘熱情負責、精益求精”的職業道德規范在學法的同時也學會尊重患者的權利了解自己的義務用法律武器保護護患雙方的權益。做到舉止文明大方態度熱情周到服務行為規范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使患者在安全、舒適、安靜、溫馨的休養環境中早日康復。尤其要增強護理人員的證據意識:①護理記錄完整、完全、及時、準確。②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及可能出現問題承擔風險的義務。③護理用品符合要求。④完好封存實物。

注重在管理過程中運用“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營造“尊重護士愛護護士”的良好文化氛圍培養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和具有“慎獨”的精神培養善于調控情緒的高素質護理隊伍樹立不斷自我完善的終身學習態度和追求“精益求精”“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重視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重視護士繼續教育。加強科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科室之間的彼此配合創造輕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合理安排休息時間緩解護士壓力減少身心損害不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圍繞以服務質量為核心開展工作:護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儀表端莊言行舉止大方得體語言親切態度和藹;要更新服務觀念堅持以“五心”即接待患者熱心接受意見虛心技術操作細心解釋工作耐心一視同仁有公心的服務標準實施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印制健康教育宣傳冊通過示范、健康知識講座、患者俱樂部等形式提高民眾的健康知識水平增強防病能力。不斷改善患者休養環境和護理人員工作環境做到布局合理設施完善。地面采用防滑地板墻壁增加扶手病床單位增設護欄。病室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清新有條件的設置層流病室、層流手術室、輸液配制中心減少空氣污染。

強化醫院感染意識提高護理安全管理水平:①醫療廢物的規范化管理是醫療衛生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年頒布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使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廢物管理有法可依。加強對全院工作人員、患者及家屬的培訓使其了解醫院感染的危害性和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培訓內容包括:醫療廢物及管理的概念;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職責;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與暫存和集中處理;職業安全防護;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確配制和選擇合適溶酶等以及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醫院各項管理制度。②落實醫院感染控制措施降低醫院感染率促進持續質量改進;各項操作都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和消毒隔離規范;加強無菌物品集中放置與管理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接觸血液、體液或污染物的操作要戴手套;生活、感染、醫用垃圾分類放置;出院患者的病床單位要做好終末處理實行一人一用一消毒為患者提供一個安全、清潔舒適的休養環境防止交叉感染。③制定嚴格的操作規程對于不同的醫療廢物采取不同的收集方法:如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必須將銳器部分棄于防滲耐刺的容器中方可將管道放置于醫療垃圾專用桶。禁止持利器來回走動徒手傳遞嚴禁將使用過的針頭雙手插回針帽以防刺傷。利器盒應隨車放置和放置在便于使用的地方。使用后的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靜脈管、切口敷料、一次性換藥盤等均應放在密封袋內密封好后再放入專用容器。各種被血液、體液污染后的引流袋扎閉兩端置入專用容器內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與藥液倒入化糞池內作進一步消毒處理;攜帶傳染性病毒的患者使用過的生活用品一律按醫療廢物進行收集。配制、使用化學毒素類藥物應穿防護衣、戴手套、防護眼鏡操作完畢洗手、更衣按規定放置安瓿、注射器。

加強溝通依法行使患者的權利:護理人員應講究語言的藝術性和技巧性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用通俗易懂的專業知識結合患者的情況向患者說明診療計劃、手術須知、潛在的危險因素、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和意外;同時患者還有知情同意權、隱私權等。所以應心平氣和地解釋安慰、體貼關心、理解患者提高患者和家屬對我們的信任從而杜絕護理糾紛。

篇(3)

1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框架

在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領導下,護理部設置護理質量與安全委員會,由專門部門、專職人員負責相關工作,通過護理信息系統中的“四大平臺”(風險管理、護理質量評價指標、護理質量監管、護理事件報告)與移動護理系統、滅菌物品追溯管理系統及時發現并處理各臨床科室存在的質量問題與潛在風險,由護理部品質追蹤組專家還原現場、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針對性策略。護理質量與安全委員會協調總護士長與護士長完成質量持續改進工作,對于跨專業的質量問題進行相關部門協調溝通,并追蹤改善措施落實情況。每季度對護理質量與安全效果進行評價后,召開護理質量、安全與風險總結分析會議,并將結果反饋給病區。

2護理質量評價指標

2.1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內容

目前我院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包括基礎護理質量評價指標(15項)和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242項),用于反映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結構、過程、結果等情況。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內容包括指標名稱、目標人群、計算公式、改善標準及備注五個方面內容。基礎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包括:給藥錯誤、身份識別錯誤、高危藥物外滲、院內壓瘡、管道滑脫(PICC、CVC、胃管/胃腸減壓、氣管插管、尿管、造瘺管、胸管、腦室引流管、負壓球、造瘺管、透析管等)、跌倒、墜床、輸液反應、輸血反應、深靜脈血栓、走失、自殺、燙傷、窒息、護士發生銳器傷等。全院各專科根據各自專科特點和專科護理工作的內容確定專科護理質量評價指標。

2.2護理質量評價指標信息系統的研發

依據產生的數據來觀察、監督醫院護理活動,使之準確地反映護理質量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并針對性地解決問題。該系統程序采用C#語言、B/S模式程序實現方式、以移動護理信息系統為實現平臺,與醫院運行的HIS數據庫對接,實現數據共享與傳送。護理質控指標系統設置包括指標配置模塊、數據采集模塊及統計模塊。①指標配置:此模塊旨在建立并持續維護指標庫,收錄全院各專科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名稱、計算方法、控制目標等,便于臨床科室配置指標時進行選用;然后根據各專科需求將指標匹配至各病區,體現專科特異性。②臨床數據采集:數據來源主要由兩方面組成:一方面在電子護理病歷與PDA上根據護理記錄和操作時間節點自動生成,另一方面病區護士長根據臨床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或病區質控結果進行數據整理、填報。③統計生成各類圖表,便于進一步數據挖掘,進行匯總、整理、甄別各種數據,形成質量指標的數據生成,對超限異常指標變化進行系統提示、生成各種圖表(如管制圖、指針圖等),為病區的質控整合多種數據報表。

2.3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閾值設置

護理指標閾值起到連接指標與質量的關鍵作用。關于閾值的設定由兩方面構成:①國家衛生計生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相關文獻中使用的數據,如壓瘡發生率指標閾值以低于美國壓瘡患病率6.1%(2007年)和中國壓瘡治療網壓瘡發生率0.53%為基準[1];②專業機構網絡及醫院內部數據,一般設定在均值±3標準差位置,即使用上限值(+3SD)、下限值(-3SD)作為控制線;③對于嚴重影響病人生命或財產安全的事件,正向要求100%達標,負向要求0%發生,如手術安全核查落實率要求達100%,管道滑脫發生率要求0%。根據Nelson(1984)管制圖的區域檢定法則,指標數據超過±3SD即顯示過程質量已發生非機會性原因,應著手進行干預,采取改善行動。我院將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閾值設置為±2SD位置,即我院超限的護理質量數據實際意義為高風險趨勢的質量狀態,在事件發生質變之前及時發現異常,引起示警,對質量控制要求更為嚴格。

3運用質量評價指標進行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

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監測貫穿于護理全過程,包括結構、過程、結果的全面質量監測。既有對護理質量過程監控,也有對護理質量結果的總結與分析,能夠動態了解護理質量全過程狀態,并且通過數據趨勢變化可以預測護理安全風險的發生;特別是以護理信息系統為載體,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方式更加豐富、多樣化。護理質量評價指標信息系統對異常情況會及時報警,如未按時提交數據、數據填報錯誤、異常事件未記錄、指標超限等,管理者只需重點關注報警內容,即可了解全院105個病區的護理質量情況,并且可以根據報警內容針對性采取干預措施,做到護理質量管理有的放矢。詳見圖1。

3.1從質量評價指標異動發現護理

質量與安全風險信息系統將各病區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計算每個月的指標值,并根據指標值描繪一段時間內的護理質量趨勢圖。凡是護理質量評價指標中的不安全事件,系統會要求按照護理不良事件上報流程上報護理部,按照《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及管理制度》進行管理與改進。病區護士長、專科護士長、總護士長、護理部質控人員根據各自的查看權限,通過查看相應病區的護理質量評價指標趨勢圖,了解專科護理質量的波動情況。對于異常指標波動(超限指標或連續多次臨界指標),采用多種質量分析工具(如柏拉圖、魚骨圖、根本原因分析法等),積極尋找引起護理質量指標數據變化的原因以及潛在安全隱患或風險的關建環節,確定改善方向與重點。如兒科門診急診分診正確率一般都維持在93.4%!100%,均值為97.8%,在某月份突然降至93.35%,數據低于下控制線,通過信息系統報警引起護理管理者及時關注這一變化,從而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進行了解和分析。

3.2實施護理質量改善

要使護理質量評價指標數據在閾值控制范圍內,需要對超限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是什么原因導致數據超限,一般從系統問題(如流程、排班方式、人員搭配等)、工作行為問題(如認真評估患者、按工作規范作業等)、人員素質問題(如知識不足、流程不熟等)方面入手,待確定原因后進行針對性解決。近年來普遍使用PDCA思維方式進行質量持續改善,在此基礎上質量改進方法及工具廣泛應用,如品管圈、專案改善等。

3.3質量追蹤與反饋

按照超限指標的事件類型、嚴重程度或影響大小,護理部會安排不同專家、以不同的頻次進行改進工作的現場查看與指導,確保改進措施的有效落實與執行。護理質量與安全委員會每季度對全院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進行匯總,按照PDCA循環不斷總結,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和針對性改進。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每年對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監測運行情況進行分析、討論,并結合醫院護理工作的實際及發展情況對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進行調整與修訂。

3.4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效果評價

對于改進有效的護理質量,會通過質量過程指標和結果指標的數據監測結果顯示出來。因此,根據數據的變化情況,可以了解護理質量的改善情況。護理質量與安全委員會對護理質量管理有提升效果的部分進行規范化,要求持續運行;對于監測結果沒有改善的指標再重新進行原因分析,重擬改進措施、執行,直至指標結果達到預期目標。護理質量評價指標是對護理服務全過程進行監督、評價、判斷,從而實行有效的質量控制,并以此衡量臨床護理工作目標完成的程度。測量具備科學性、持續性和可獲得性,不會因評價者的評價技能或警惕性不同而發生偏倚[2]。護理指標數據本身并不能確切地指出問題的所在,也不能暴露所有的問題,需要我們對指標數據應用各種質量管理工具進行分析,找出引起質量指標偏差的問題癥結,從而進行質量持續改進。指標閾值起到連接指標與質量的關鍵作用。如果指標的閾值為100%或0%,就意味著即使極小的偏離也應進行徹底的調查[3]。另外,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管制圖中數據趨勢的理解和判讀很重要,需要進行深入地學習和培訓。

參考文獻

[1]湯磊雯,葉志弘,潘紅英.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9):801-803.

篇(4)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使得人們更多的關注在進行就醫時的護理質量。患者的不安全事件統稱為護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技術、服務、管理方面的失誤所出現的不在計劃中的、未預計到的或不希望發生的事件。零缺陷是護理安全的理想追求。患者的安全管理已成為全球面臨的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醫院質量管理主要關注的焦點。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備條件,是減少護理質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節,是醫療的基本原則,更是質量管理的核心。護理安全管理范疇包括人、物、信息的安全管理,以及護理過程的安全管理。本篇文章著重探討如何提升患者的安全管理情況,對患者提供更好更優質的護理,促進護患之間的和諧發展。

1護理質量的核心內容

對于護理質量而言,其核心的內容就是安全教育內容,如何提升護理質量,也就是說如何提升對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目前包括以下幾個步驟:①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的教育會議。通過從思想和認識上對護士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保證護士能夠深刻的意識到安全教育的深刻內涵,促進護士樹立一種安全和質量并重的觀點,保證不斷提升自我對安全的認識,有效進行護理安全的措施,保證愛崗敬業,對患者進行熱情的服務,幫助患者維護其自身的利益,盡量解決患者的醫療難題;②保證遵守護理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工作,針對制度安排工作,切實實行責任到人的制度,組織全員的護理人員定期進行護理法規以及事故樹立辦法等文件的學習工作,開展一些安全講座,針對經典案例進行分析,保護護理人員的安全;③加大安全管理程度。對于護理安全而言,保證其基礎的內容就是安全管理內容,一旦工作質量不夠,沒有較為嚴格的護理質量監管,很容易導致護理人員的工作懈怠,積極性差。當護理人員的管理落實到個人時,能夠保證其崗位的責任,對護理人員進行有效合理的分工,穩定有序的工作,能夠做到忙而不亂,維持和諧的工作關系。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下面,對安全管理內容進行著重的描述。

1.1安全管理內容 做好護理安全管理不僅是管理者的責任,也是每一位護理人員的責任;面對患者的安全,我認為病區護理安全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①在護理過程中的安全管理;②患者的安全管理;③護士自身安全管理。根據以上三點,在工作中護理人員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1.1管理者 作為管理者,改變過去的管理理念,從流程與系統層面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運用PDCA的管理理念來分析和處理事件。從人、環境、儀器設備、管理體系四個方面來分析看待安全問題。鼓勵護士發現問題,并向其他人發出警示,形成人人關心安全的文化氛圍,促進安全文化建設。加強對護理工作各個環節的護理質量進行監管,設立相關質量監督小組,定期對醫院各個科室的護理情況進行調查,及時糾正護理人員的違規操作和護理缺陷,對護理制度進行完善,加強護理監管力度,類似的錯誤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絕再次發生,一旦發生嚴懲不貸。護理質量落實到個人。

1.1.2科學配置人力資源,加強人員培訓 護士的配置和合理的排班是決定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科室根據實際情況對每班工作強度和難度、護理工作量等因素,合理安排人員數量。我院根據內、外科、中醫、蒙醫科的護理工作特點,合理配置護理人員,人事科針對護理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隨時儲備護理人員的詳細信息,及時增減護士。采取彈性排班,對忙的科室每班配置兩名主班護士,以及護理班、責任班、治療班。隨時加強人力,并合理搭配不同層次護理人員,確保工作安全完成。對于新入院患者進行及時的介紹,保證患者的積極配合,由于新入院的患者會導致內心對疾病的恐懼,導致行為發生異常,這時需要護理人員能夠耐心細致的對患者進行講解,降低患者的不安情緒,有效配合醫生和護士的工作,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

1.1.3不斷更新護理知識,重視專業理論與技術操作培訓 對護理人員定期進行護理安全的培訓,通過電教講座,加深認識,建立安全意識的培養。護理人員具有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技術能力是工作的基礎。加強專科護理常規考核,護士每日一問,技術操作考核,包括西醫操作考核與中醫拔罐、涂藥的操作考核。并進行新知識新業務的講座、法律法規的培訓、以及搶救器械儀器的應用及現場操作演練、復雜護理問題的討論分析等,從而加強理論基礎,精通技術操作,熟練搶救技術,這樣才能在繁忙的護理工作中鎮定自若,防止護理安全的發生。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理論知識考核,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有計劃的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提升專業素養,擁有較高的護理技術,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能夠降低護理時發生的技術方面的缺陷,從而改善護理人員出現護理差錯,盡量保證護理安全。通過核對各項操作器械,保證藥物合理正確的使用,當藥物處于有效期外,藥品質量發生變化,配藥出現禁忌時,需要立即進行糾正。

2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

2.1對于病區患者 對病區患者在院與否做到心中有數,對離院患者認真填寫請假單,對不請假私自外出者及時通知醫生及患者家屬,保證知曉患者的去向。

2.2對整個病區患者病情 要觀察細致,對高齡患者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我院為預防患者跌倒、墜床的發生,制訂了防范患者跌倒、墜床的評估表,加強護士對患者跌倒、墜床知識的學習。對所有患者進行危險因子的評估,對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重點關注。并做了健教手冊,和健康處方,下發給患者和家屬,增強他們的自我防護知識,預防了跌倒、墜床的發生。對有心理疾病患者注意防止患者的自傷、自殘行為。對急、危重患者重新制定了預防壓瘡記錄單,防止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2.3對整個病區環境安全管理 注意病區各項設施及水、電、氣的使用情況,有安全警示標示,并做好宣教工作。對患者反應的問題及時查看,與后勤部門聯系及時維修。讓患者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

3護士自身安全管理

3.1嚴格執行各項護理制度,加強護理管理 加強十六項核心制度的學習、嚴格三查八對制度、做好藥品及急救物品的管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強化了護士安全意識。

3.2自身學習 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及操作技能的訓練,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對科室新開展的業務要及時學習掌握,新的儀器設備要熟練使用。有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在觀察病情時能夠及時發現出現的問題和潛在問題,防患于未然。

3.3合理溝通 溝通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開始,學習溝通技巧,能與患者有效溝通。

篇(5)

關鍵詞:婦產科;質量管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304-01

隨著我院的不斷發展,婦產科也在不斷地發展和改進,相應的護理工作質量與護理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婦產科護理工作繁瑣而忙碌,每天不僅要護理產婦,同時也要護理新生兒,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護理質量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護理工作模式是否體現了整體的護理理念;②護理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護理程序;③護理的工作效率是否符合效率原則。從這幾方面能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從而也能更好地滿足病人的需要[1]。根據婦產科的特點,分析婦產科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并將改進措施及取得的相應成果,報告如下:

1 護理質量管理存在的缺陷

1.1 護理人員自身方面: 護理人員服務意識欠缺、工作責任心不夠、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基礎知識及專業知識薄弱,責任制護理不到位和健康教育不及時等,使工作質量無法提高。

1.2 患者的需求方面: 現在病人對護理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護理人員還停留在舊的護理模式中,無法滿足病人的需求,從而產生糾紛。

1.3 護患溝通方面: 護理人員對病人的病情解釋不到位,還因溝通不及時,而造成病人的不滿。

1.4 護理管理方面: 護理質量的檢查和安全列于形式,護理人員把質量考核視為工作負擔,考核時往往應對過關,使考評流于形式,從而不能真實地反映護理工作質量。

2 改進措施

2.1 護理人員自身方面: 加強工作人員的人文素質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護理部及本科室每月通過“三基”“三嚴”的培訓、專業知識的業務學習來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能力,使之達到與現代醫療模式相應的技術水平,從而確保醫護安全及提高醫護質量。

2.2 患者方面: 讓患者或家屬正確認識疾病,主動與醫生或者護士交流身體或心理的不適,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

2.3 護患溝通方面: 加強健康教育,向病人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用藥的相關注意事項,介紹病區環境,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解除疑惑等。

2.3 護理管理方面

2.3.1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是通過質量體系進行的,成立由護士長、責任護士為組長,科內其他護士為組員模式的三級護理質量管理體系[2],通過全院的努力來提高護理質量。

2.3.2 開展護理質量檢查,通過護士長每天查房以及病人滿意度問卷調查等來了解病人的需求,對病人提出的意見及時整改,也能及時發現存在與潛在的護理安全問題,對現存的質量問題及時整改,每月組織一次全科護理人員參加護理質量缺陷討論,對現有的問題告知全體護理人員,防范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

2.3.3 建立科室護理缺陷登記本與護理質量評價分析登記本,發現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潛在的問題均登記在護理缺陷登記本上,要求每位護理人員謹記,以此來規避工作中的風險。科室設立安全監督專員,每月進行安全檢查與自查,把存在的安全隱患以書面形式上報給護理部。如發現問題也可及時整改,讓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3 結果

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增強,專業技術能力有所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醫患關系和諧,護理糾紛和差錯事故明顯減少,護理質量有所提高。

4 小結

護理質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可作為醫院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標,通過不斷的學習以此來提高護理人員和護理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加強全員質量意識教育,專科業務學習、人文素質的培訓,并落實質量控制措施,從而減少護理質量缺陷及護理差錯的發生,護理人員要以身作則,真正地為病人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

篇(6)

1 增強法制觀念,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各種安全管理制度,如:《消毒管理辦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2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加強團結協作

人員配備是決定PICU救治能力的關鍵因素,人員應比較固定,護患比例適度應為1:2.5,實行動態排班。

PICU的護士應具備一定的臨床護理工作經驗,有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兒科護理工作,有較高的慎獨修養,較強的實踐技能,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分析判斷有力,具有良好的自我情緒調控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為患兒服務。

3 提高護理人員專業水平,加強新技術,新業務的學習,認真學習新生兒溫箱,輻射臺,人工呼吸機,監護機的使用方法,心電圖的基本知識,各項化驗檢查的正常值及變化的意義,同時還要學習心理學、人際關系學等,提高護患溝通能力,

4 建立差錯事故和缺陷登記制度

對于護理部和質控組查房情況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進行改進和完善,并檢查實施效果。

5 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

制定消毒隔離制度,院內感染控制制度,護理操作規范及流程。進入PICU前要進行消毒隔離、洗手方法,無菌操作的培訓,發現問題及時討論解決

6 儀器設備的管理

篇(7)

實行分管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護士長的二級質量監控,加強專項質控和安全管理,促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二、工作目標

1、護理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合格率≥95%

4、優質護理質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離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蓋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醫療廢物處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一消毒執行率100%

12、注射室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衛生依從性≧90%

14、核心制度執行率100%

15、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90%

16、護理差錯發生率<0。5%

17、導醫導診出勤率100%

三、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護理質量評審標準》及《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平安醫院建設》等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質量標準,提高門診服務水平。

1、加強導醫導診、分診護士服務能力的培訓,體現我院良好精神風貌。上崗著裝整潔、規范,佩戴胸卡,醫務人員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熱情,尊重患者,體現良好醫德醫風。合理配置門診大廳人員,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

2、保持環境整潔,營造溫馨就診環境。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候診區、診室、衛生間等環境管理,保持安靜、整潔、安全、舒適。達到公共場所無吸煙要求。

3、設置醒目標識。路標、樓層、科室、安全標識指引醒目易于辯認。

4、提供便民設施。完善自助預約、掛號、查詢等服務,為患者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紙、筆等便民設施;完善無障礙設施。

5、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落實優質護理要求。門診全覆蓋:導醫、分診、注射室等部門,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護理職責,根據所負責門診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對患者實施身心整體護理。注重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6、分診護士做好分診工作。執行“一室一醫一患”診查制度,在門診診室、治療室、檢查室設置私密性保護設施。保護患者隱私。

7、加強社工和志愿者服務。配合醫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積極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優先為老幼殘孕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充分發揮社工在醫患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8、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規范門診投訴管理。提供有效途徑方便患者投訴。由門診主任、護士長負責患者投訴處理和反饋,對于患者反應強烈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對于患者集中反應的問題有督促整改、持續改進。

9、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知識培訓,認真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加強皮膚科治療室、門診外科檢查室、門診注射室幾個重點部門院感管理。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及技術操作規范,預防院感及差錯事故的發生。

10、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見病多發病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慢性病和各類傳染病防控知識。

1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為危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應急處置能力和急救知識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門診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識。告知報警及投訴電話。門診的應急處置主要是突發火災、地震、停水、停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暴發流行。首先做好應急的培訓,做到一旦發生應急事件能正確處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好全年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計劃,不斷完善門診部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項應急預案。

12、加強各級護理人員的三基培訓及急救能力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及危急重癥的搶救配合能力。

13、認真落實兩級質控職能職責。科室質控小組每周質量自查,護士長每月檢查一次,護理部每月進行全面護理質量檢查。每次檢查有記錄、反饋和改進措施,并對重點問題跟蹤檢查,保證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4、嚴格按醫療文書書寫要求,完善各種文書及表格登記。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29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4-2147-01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循環系統的疾病,涉及心臟、血管,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高血壓等,會出現呼吸困難、心悸、暈厥等現象。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以老年人為主,平均年齡較大,病情呈現復雜多變情況,而心血管治療方案以及用藥復雜,對醫護人員提出更高的標準,給用藥安全和護理質量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25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的用藥安全和護理質量情況,根據結果總結導致該問題的不規范因素,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我院25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資料,男143例,女107例,年齡50-90歲,平均年齡68歲,其中60例高血壓患者、160例冠心病、30例心肌梗死患者。

1.2方法回顧性分析上述患者的用藥安全情況和護理質量,根據結果總結導致該問題的不規范因素,進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其中,院方因素涉及醫療費用問題;藥物問題涉及劑量控制不嚴,用錯藥物,藥物的副作用過大;護理人員會出現違反護理操作規程同時其本身缺乏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能;患者不遵從醫囑、不信任護理人員都會降低護理質量。

1.3統計學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2結果

250例患者資料中有30例不規范事項,其中涉及院方因素、藥物因素、護理人員因素和患者因素四個方面的分別是3項、5項、20項、和2項,分別占1.2%、2%、8%和0.8%,見表1。

表1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與護理質量不規范因素(%)

院方因素1藥物因素1護理人員因素1患者因素3(1.2%)15(2%)120(8%)12(0.8%)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現階段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的不規范因素主要集中于院方、藥物、護理人員和患者本身,需要對癥下藥,采取對應的有效措施,提高醫院的整體管理和執行水平。

3.1嚴格收費管理治療心血管疾病所需費用較高,醫務人員應告知患者及家屬,對于沒有醫療保險的患者更應該做到提前告知,同時做好每天的醫療費用清單,仔細回答患者的疑問,減少醫患糾紛。

3.2強化用藥安全的監管心血管內科的藥物品種繁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現意外,本研究中5例藥物因素導致的安全問題,2例藥物劑量控制不合格,2例藥物副作用過大,1例用錯藥。這些情況要求心血管內科醫護人員進一步關注用藥安全問題,護理人員一定要嚴格遵守藥物的使用制度,對于副作用較大的藥物需要提前告知患者,讓患者有心理準備能積極配合治療。在使用容易引起患者心律變化的藥物時要密切觀察,防止出現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

3.3加強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在本研究中,有20例護理人員因素而導致的安全問題,占總數的8%,其中13例違反護理的操作規程,3例缺乏相關的知識技能,4例護理文書的書寫不符合規范,由此可見,提高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是迫在眉睫的。從一下幾方面提高:

3.3.1定期組織培訓教育活動護理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技能和對新設備的使用操作規范的認識,容易導致不規范事件的發生。心血管疾病是復雜多變的,如果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不能及時對病情做出判斷,會導致不能及時救治,加重患者病情甚者死亡,所以,院方要定期組織專業培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的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護理人員需要不斷學習,更好的掌握新技術,同時要定期考核,做到跟得上技術創新和改革,確保護理過程中的沒有疏漏。

3.3.2嚴格規范操作流程,加強執行力度護理人員要做好“三查七對”,做好交接班制度,落實電腦醫囑錄入核對工作,巡房過程中,要提醒患者服藥時間劑量以及使用方法等,同時要提醒藥物的不良反應,對于危重患者和剛入院患者要密切監控生命體征,預防突發性疾病,做到隨叫隨到。

3.3.3規范護理記錄的書寫護理記錄要求客觀真實、要準確及時完整,這樣就要求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深入病房,每次護理的記錄要仔細客觀全面地反應入院患者的真實病情,要不斷提高記錄的質量,減少不規范現象的出現。

3.4重視患者的心理護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復雜多變,不易控制,一般是終身治療,這樣增大家庭經濟負擔,患者容易出現情緒波動,會出現經濟問題不配合甚至放棄治療。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自身原因而導致的安全問題,表現為對護理不信任和不遵從醫囑。護理工作需要患者的積極高度配合,這樣可以提高療效。日常護理中,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交流,關心和尊重患者,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想法,普及心血管方面知識,增加患者的勇氣,提高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心。4小結

篇(9)

關鍵詞 品管圈;急診科;護理質量;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4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現場、工作性質相類似的基層人員,自動自發的進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集團[1]。在自我啟發和相互啟發的原則下,運用各種統計學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全員參加的方式不斷的進行護理質量的管理,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急診科共有護理人員19名,對如何創新護理管理,提高大家工作積極性,凝聚團隊力量,降低護理風險,避免護理差錯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急診科共有護理人員19名,男1名,女18名。年齡21~44歲。學歷 :本科1名,大專14名,中專4名。職稱:主管護師5名,護師7名,護士7名。

2方法

2.1創建品管圈護士長擔任圈長,由副護士長擔任副圈

作者單位:545002柳州市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醫院急診科

鐘蕊憶:女,大專,主管護師,護士長

長,另選小組長3名,通過大家投票方式產生,也是護理帶班小組長。

2.2調查分析現狀急診科是醫院診治急危重癥病人的場所,是搶救病人生命的第一線。我院急診科除急診功能外還兼門診注射室、輸液室、觀察室、外傷處置等功能,但存在護理人員少、護齡短、技術不過硬、應急處理能力差、病人多、病種復雜、節奏快、壓力大、法律意識淡薄等現象。

2.3制定計劃制定QCC小組制度與職責,把日常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分類,制定詳細的護理缺陷檢查表,每天及時記錄、現場反饋與整改;制定詳細的獎勵及考核制度,讓大家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體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措施的執行

2.4.1成立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小組設立護理帶班小組長,負責本班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安全、服務態度、投訴及糾紛等工作的監督和第一時間作出處理,協助解決護理業務疑難問題,遇突發重大事件及時逐級匯報并協助處理,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

2.4.2設置一級護理質量檢查記錄本對工作中存在的護理缺陷進行記錄、反饋并提出整改措施,每處不符合要求均記錄1次。每月進行護理質量匯總、分析、評價和整改反饋。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存在問題具體如下:

2.4.2.1日常工作細節輸液治療單上的生理鹽水要用紅筆畫圓圈,100 ml的葡萄糖要畫紅杠提醒,輸液查對牌的整理,廢紙簍、輸液塑料袋的整理等。

2.4.2.2三查七對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做好病人姓名、藥名、濃度、劑量、方法、時間、醫囑、處置單的查對。

2.4.2.3各班職責履行情況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每一項的護理、治療、操作、處置、出診、搶救、醫院感染、床單元的整潔等均責任到人。

2.4.2.4“120”工作根據院前急救護士的崗位要求,每班負責對隨車急救物品的檢查、更換、補充、平車單元的干凈與整潔、出診記錄的規范書寫、急救技能的抽查演練等。

2.4.2.5消毒隔離制度手衛生制度的執行,一人一針一管一帶的使用率是否達100%,無菌物品的合格率、醫療垃圾的分類、儲存等。

2.4.2.6服務態度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科室,具有其特殊的工作性質:病人多、病種復雜、流動性大,護理人員多為被動服務,有求才應,機械服務,工作不積極主動,對病人缺乏愛心和同情心。為了改變服務模式,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應加大檢查和考核力度,獎懲分明,讓大家用心去服務好每一位病人。

2.4.2.7帶教工作每年的實習同學將近100名,輪轉護士和新分護士都要求規范的管理和培訓制度,認真做好師帶徒工作,手把手教,放眼不放手。

2.5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可以讓制度管人,制度約束人,避免人管人的尷尬局面,急診科每一個檢查簽名及履行職責的護理工作均有相關的規章制度,并附有詳細的考核獎勵說明,不符合者均納入護理質量考核。小組長對日常護理工作的薄弱環節、關鍵環節進行控制,每月進行護理質量匯總、分析、評價及考核獎勵。

3結果

護理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增強,2010年1月至今,無1例護理事故發生, 2012年僅有1例護理投訴,只是因為病人等候輸液的時間過長(15 min),護理部和二級質控檢查各項護理質量指標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在不斷上升,2012病人滿意度為99%。開展 QCC活動以后,每個班均有帶班的崗位要求,每班負責對隨車急救物品的檢查、更換、補充、平車單元的干凈、整潔、出診記錄的規范書寫、急救技能的抽查演練等。

4討論

4.1開展QCC活動有利于保證護理安全防范護理差錯和事故,確保護理安全已成為現代護理管理工作的重點[2]。急診病人通常具有死亡率高、病情較為復雜的特點,這就對急診護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提高急診病人的搶救成功率。急診護理人員熟練的搶救技能和敏捷、快速的應急反應能力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急診的各項規章制度不僅能夠促進急診搶救的規范化運行,而且能夠大大降低病人與醫護人員之間各項糾紛的發生率,大幅度地提高整體的治療和護理效果[3,4]。

4.2開展QCC活動有利于持續改進護理質量QCC活動中,人人參與護理質量管理,大家互相監督,有效規避各種護理風險,把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對于存在的護理缺陷,及時進行總結和分析,讓大家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教訓,不斷的改進活動方式,細化檢查指標。

4.3開展QCC活動有利于提高團隊凝聚力通過QCC活動,不同層面的滿足護士愛與歸屬的需要,強化大家的團隊責任感,培養團隊的進取精神、協作精神,構建和諧的醫護、護護、護患關系,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通過開展QCC活動,加強了急診護理質量的管理,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最重要的是激發了大家參與護理質量的管理和加強護理管理制度執行力,是提高護理人員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式[5],QCC理念在急診護理和安全管理中值得倡導。

參考文獻

[1]林榮瑞主編.品質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157.

[2]李華,趙錦仲,陳文玉,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病人骨質疏松防治知識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4,19(9):60-61.

[3]馬真琴,苗鳳花,馬曉英.急診護理質量控制中的缺陷和對策[J].醫學信息,2010,23(11):212.

[4]閆君艷,路晶.淺談急診分層次護理質控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1):132-133.

篇(10)

藥物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各種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臨床用藥不當不僅會給患者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間接影響,同時也可能會讓我們的醫護人員陷于法律糾紛當中[1]。根據湖南省人民醫院患者臨床用藥的實際情況和護理人員對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的認知程度,總結出影響患者臨床用藥效果的各種因素,提出了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管理及護理質量管理的措施。現報告如下。

1 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管理與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醫囑與患者病情不相符:新的《護士條例》規定護士有醫囑把關的責任,所以這就要求臨床護士有敏銳的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和協助醫生做出準確判斷的能力。比如術前有高血壓的患者盡量把血壓降至適當水平。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心絞痛的患者應依照心絞痛的性質、程度,通過調整抗心肌缺血藥物,如β-受體阻滯藥、鈣通道阻滯藥、硝酸酯類藥、抗血小板藥等控制心絞痛的發作和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伴有COPD的患者術前一定積極預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戒煙,進行腹式呼吸的鍛煉。腎動脈狹窄的患者應積極進行介入治療,改善腎血流[2]。

1.2  配伍輸液選擇不合理:如果一種藥有兩種以上作用時,其中一種作用可能成為不良反應(例如:麻黃堿兼有平喘和興奮作用,當用于防治支氣管哮喘時可引起失眠)。同時有些藥物本身對人體某些組織器官有傷害(例如: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能使毛細血管變性出血,以致皮膚、黏膜出現淤點、淤斑)。還由于生產過程中混入雜質或保管不當使藥物污染,均可引起藥物的不良反應[3-4]。

1.3  執行錯誤的醫囑:使用藥物劑量偏大或偏小劑量偏大主要表現在:醫生在使用藥物時不知道其藥物劑量,或者是在用藥時未對患者的生理、病理情況具體化。比如靜脈輕微推注利多卡英,護士執行時沒發現,執行錯誤醫囑導致患者休克。同時一些護士工作缺乏責任心,把一些只能以慢速度輸注的藥物輸注過快,導致患者發心力衰竭,如硝酸甘油類的一些藥物:欣康、愛倍、平福等藥物。還有一些心力衰竭的患者輸液過快,加重心力衰竭的一些例子。

2 加強心血管內科用藥安全管理與護理管理的措施

2.1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查對環節是執行任何治療及護理操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礎。醫院科室應將查對制度的執行列為專項治理項目進行重點管理,制定詳細的月計劃,逐月逐項進行整頓治理。同時在治療中應首先應當確診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對癥下藥,不能只憑自我感覺或某一個癥狀就隨便用藥。比如發燒、頭痛,是許多疾病共有的癥狀,不能簡單地服一些止痛退燒藥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癥狀,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使用止痛藥,就會掩蓋一些急腹癥的癥狀,貽誤病情而造成嚴重后果[5-7]。

2.2  嚴格執行用藥告知制度:讓患者得到正確的藥品信息是合理用藥標準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鼓勵患者參與醫療安全的措施之一。比如止痛藥就有許多種類,對于一般感冒、頭痛、關節痛、神經性疼痛以及婦女的經期腹痛,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芬必得、散利痛、阿司匹林等其中的任何一種;對于胃腸痙攣引起的腹痛可選用顛茄、阿托品等其中的任何一種。但如果將前一類止痛藥用于治療腹痛,不但無效,反而有害。反之,用后一類藥治療頭痛、關節痛、月經期腹痛同樣無效。

2.3  提高護士的責任心:雖然應用藥物是由醫生負責開具處方,但藥物在應用過程中的使用方法、時間、劑量、配伍禁忌與不良反應的觀察均是由護士執行,既是各種藥物治療的實施者又是用藥后的監護者。因此護士的責任心、安全意識非常重要。一名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慎獨精神、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及敬業精神的護士,可以有效避免用藥差錯事故的發生。經常性長期堅持不懈地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尤其是加強實習護士、低年資、低學歷護士用藥安全教育,是臨床安全用藥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要把安全防范教育作為經常性教育工作來抓[8]。

綜上所述,安全用藥就是根據患者個人的病情、體質、家族遺傳病史和藥物的成份等全面情況準確的選擇藥物、真正做到“對病下藥”,同時以適當的方法、適當的劑量、適當的時間準確用藥。注意該藥物的禁忌、不良反應、相互作用等。這樣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經濟地用藥了。醫護人員只有努力學習和掌握藥物治療學的各種相關知識,采取針對性的用藥策略,提高治療操作的科學性,才能保證患者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和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確保藥物治療發揮最大的功效。

3 參考文獻

[1] 曹金英.合并用藥可引起的毒副反應[J].中華今日醫學雜志,2003,3(24):42.

[2] 呂彩霞,藺桂芳.臨床靜脈給藥中的安全隱患調查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8):1.

[3] 張亞卓,趙雪生.全程用藥監測在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20(12):15.

[4] 王  思,韓斌如.住院患者用藥安全需求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14):l547-1550.

[5] 白月玲,馬雙蓮.護士臨床用藥中的安全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06,6(4):14-16.

上一篇: 建模藝術論文 下一篇: 建筑施工管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点击进入 |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 日本十八禁黄无遮禁在线视频 | 亚洲日本高清色欧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