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09: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理溝通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護患溝通的作用
護患溝通有利于維持和增進良好的護患關系。它是一種以治療性溝通為主要模式的復雜過程。在護患溝通過程中,護士作為健康照顧者,主要作用是為患者提供信息,給患者以指導和咨詢,幫助患者清楚的傳達信息的內容,解答患者的疑問。護患之間這種治療性溝通被認為是幫助患者克服暫時壓力,適應環境變化,與他人和睦相處,克服自我實現中的精神心理障礙的一種技能。同時,也為患者提供有關的咨詢及心理支持,有利于增進患者對護士和護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康復,提高護理質量。
2護患溝通的形式
護患之間的溝通及相互作用是產生護患關系的基礎及必要過程,護士只有運用良好的溝通技巧,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從而獲得患者的全面信息,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護理計劃,以滿足患者生理、社會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護理活動中,護士和患者進行溝通的形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門診就診溝通患者來到醫院首先接觸的是導診護士,護士要熱情地接待,根據患者的既往史、主訴等進行分診,給予就診引導,使患者很快就能到達就診的診室,在引導的同時與患者交流,使患者感到溫暖和被關心,減少由于疾病而造成的焦慮、猜疑等心理,爭取患者理解和配合。
2.2入院時溝通患者收住院,當班護士應熱情接待,立即通知醫生,安排床位的同時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給予入院宣教,包括介紹病區環境、治療探視時間、主治醫生、主管護士、護士長、同室病友等,以緩解患者和家屬的陌生感,避免患者在緊張狀態中對下一步的護理產生抵觸。
2.3入院3天內溝通護士在患者入院3天內應該與患者進行比較詳盡的溝通,向患者和家屬介紹疾病的主要治療護理措施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同時回答患者提出的有關問題。
2.4住院期間溝通住院期間,護士應對患者病情變化、有關檢查、貴重藥物使用、手術之前之后的注意事項、輸血、儀器使用等方面進行及時溝通,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支持。患者對護理工作有意見時及時交談,目的是為解決患者的問題,避免糾紛。
2.5出院時溝通患者出院時,護士要向患者或家屬明確說明出院醫囑、出院后注意事項、休息、飲食以及是否定期隨診等內容。護理工作由護士轉向病人及其家屬。出院指導應包括:疾病康復衛生指導、心理衛生保健指導、用藥注意事項及藥效觀察、功能鍛煉、飲食營養、復診時間的指導。做好出院指導工作,確保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體現了護士對病人的滿腔熱忱和對工作高度負責、以人為本的精神,并能進一步密切護患關系。
3護患溝通的技巧
作為護士,不僅要努力使自己具備博學、負責、耐心、細致的優秀品質,加強職業道德和內涵氣質的修養,更應該學習人際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備了崇高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文化修養、精湛的專業技術、嫻熟的溝通能力,才能有理有據、應對自如。接觸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必須了解各地的風俗民情,對老百姓用通俗樸實的語言,對有知識學問的人,有其他興趣愛好的人,要有淵博的知識和他們交流,達成共識,這樣患者才會信任護理人員,才能形成一個很好的護患關系。
3.1護士語言交流技巧
語言是護士與患者進行信息傳遞和思想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是心理治療與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語言交流在護士與患者溝通中對加速疾病的轉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1了解患者的需要
和患者溝通是要了解病情、穩定患者情緒、醫治心理疾病、讓患者得到安慰、使患者得到健康指導。因此,護士需要熟悉患者病情、治療進展情況,患者性格愛好、家庭背景、經濟狀況等,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需要的基礎上才能有針對性開展護理活動。主動發現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工作,消除顧慮,配合治療。當患者有憂時,要出面勸慰,當患者訴說苦哀時,要給以傾聽表示同情,當患者悲痛時,要給以傾聽表示同情,要好言安撫,當患者受挫折時,要婉言疏導等。護士與患者溝通中要注重換位思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1.2區分溝通對象
在同患者的交談中,不同年齡不同消費層次的患者都期望我們扮演容易接納的角色,進行恰當的交流。所以應根據患者職業、年齡、文化背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交談方式。比如,與文化層次較高、對醫學知識有較多了解的患者進行交談時,可以適當使用醫學術語,言簡意賅;與醫學知識較少的一般患者尤其是農村患者交談時,則語言要通俗易懂,細致入微;與老年患者交談時,要視其為長輩,對他們既要尊重又不能急噪;與同齡患者交談時,要注意平等相處,將他們視為兄弟姐妹。
3.1.3運用得體的稱呼語
稱呼語是護患溝通的起點。稱呼得體會給患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為以后的交流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礎。護士稱呼患者的原則是:①要根據患者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力求恰當。②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初次見面,呼名喚姓不禮貌。③不可用床號取代稱謂。④與患者談及其配偶或家屬時,適當用敬稱,如“您夫人”,“您母親”,以示尊重。
3.1.4巧避諱語
對不便直說的話題或內容用委婉的方式表達,如耳聾或腿跛,可代之以“重聽”“腿腳不方便”;患者死亡,用病故、逝世,以示對死者的尊重。
3.1.5善用職業性口語
職業性口語包括:①禮貌性語言。在護患溝通中要時時刻刻尊重患者的人格,不傷害患者的自尊心,回答患者詢問時語言要同情、關切、熱誠、有禮,避免冷漠粗俗。②保護性語言。防止因語言不當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對不良預后不直接向患者透漏,對患者的隱私要注意語言的保密性。③治療性語言。如用開導性語言解除患者的顧慮;某些診斷、檢查的異常結果,以及對不治之癥者的治療,均應用保護性語言。
3.1.6注意口語的科學性通俗性
科學性表現在不說空話、假話,不模棱兩可,不裝腔作勢,能言準意達,自然坦誠的與患者交談。同時注意不生搬醫學術語,要通俗易懂。
3.2護士的非語言交流技巧
非語言又稱體態語言,它與語言構成交流的兩大途徑。體態語言常能表達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意思,且能充分體現護理工作者的風度、氣度,有助于提高溝通效果,增進和諧的護患關系。
3.2.1微笑語言
常用的、最有用的非語言交流是微笑。恰當適時的微笑可以給患者以親和力及安全感,同時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感,能給患者帶來很大的欣慰,但若患者正在傷心時,護士仍面帶微笑則會令患者反感。因而,微笑語言的運用要恰當好處。
3.2.2眼神語言
眼神語言是人們通過眼色、眼睛神態來傳遞信息的語言,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必須注意巧妙地運用眼神的表達,來增強說話的感染力和增進與患者感情的交流,當患者家屬失去親人時應該給一個沉默凝視的眼神;當看到產婦旁邊的寶寶時,應該望著寶寶投去羨慕喜悅的眼神,同時護士也應當注意患者眼神,來判斷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幫助治療護理。
3.2.3手勢語言
手勢語言是通過手的動作、姿勢來傳遞信息的語言,,手勢同眼神一樣,靈活多變,富有極強的表情達意的功能。以手勢配合口語,以提高表現力和感應性,是護理工作中常用的。如患者高熱時,在詢問病情的同時,用手觸摸患者前額更能體現關注、親切的情感。當患者在病室大聲喧嘩時,護士做食指壓唇的手勢凝視對方,要比以口語批評喧鬧者更為奏效。對感覺有缺陷的患者,如對聽力喪失的患者,要想到他聽不到護士進病房時的動靜,可輕輕的撫摸讓他知道你的來到,在患者沒見到你之前不要開始說話,應讓患者很容易看到你的口形,并盡可能用他能理解的手勢來加強你的表達。可將聲音略為提高,但不能喊叫,要有耐心,不能著急或發怒。
3.2.4觸摸語言
是通過身體某個部位相互接觸來傳遞信息的語言,它是溝通護患溝通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方式,既能增進人們的相互關系,也可以增進護患的情感交往。但在使用時應特別注意患者的風俗和文化背景,應用恰當,以免引起誤解。
3.2.5儀表語言
護士的儀表,是一種無聲的語言。護士高尚的情操、整潔大方的儀表、穩重的舉止、親切的語言、開朗無私性格,都能喚起病人的樂觀情緒,贏得病人對護士信任感;相反,污皺的衣服、懶散的工作作風、生硬的語言、過分濃妝修飾等,會使病人反感而疏遠。在日常生活中,為病人剪指甲、整理床鋪、打水、倒水、蓋被等生活護理工作,可以讓病人從微小的事情中體會到護士對病人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戴,增強了住院病人的安全感和對護士的尊敬感。使患者心里得到安慰,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4體會
護患溝通是處理護患之間人際關系的主要內容,是護士在從事護理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質、職能范圍等方面的特點,需要與各種服務對象,包括患有各種身心疾病的患者、患者家屬、醫療保健機構的其他醫務人員及社區人員建立各種人際關系,為共同維護健康和促進健康的目而進行的溝通。護患溝通不僅是臨床護理的一種服務手段、服務內容,而且是一種服務的方式,成為護理工作的一種專業技能。護患溝通是護士進行護理活動最基本要求,它與護理知識和技術同等重要。良好的護患溝通增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增進了解,協調關系,相互信任,從而減少沖突、矛盾、糾紛,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褚旭霞,倪愛珍.營造良好就醫環境,體現人文關懷.同濟大學學報(醫學報),2007,28(增刊).
[2]李小妹.護理學導論.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有形性:提供公共服務的設施定期保養與整備、供應適當與充足等。即實體設備定期維修與整備的數據須建文件,適時更新換代。可靠性:公共行政人員作業應兼具效能與效率、在約定時間內完成服務等。即公共行政人員要有事先預防的觀念,執行服務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反應性:公共行政人員能立即回答民眾的問題、提供快速服務、積極協助民眾解決問題等。即要有系統導向的觀念,公共行政人員需清楚整個團隊的運作,才能立即回答民眾問題,不要有一問三不知的情形。勝任性:公共行政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改善質量的能力等。即公共行政人員要有質量管理的專業知識,并不斷持續改進。禮貌性:公共行政人員的清潔和整齊儀表、禮貌應對、親切回答等。即公共行政人員均能以民為尊,對民眾體貼、友善。信用性:公共行政人員的人格特質是值得信賴的、積極與民眾互動等。即公共行政人員對民眾做好質量承諾,以追求更好的服務質量。安全性: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嚴防保密資料外流等。即所有公共行政人員均肩負民眾資料保密的責任。接近性:容易電話聯絡、較短等候時間、便利的服務作業時間等。即民眾容易且方便聯系到相關的公共行政人員。如落實民眾抱怨申訴處理渠道。溝通性:公共行政人員隨時與民眾溝通、傾聽民眾意見等。即公共行政人員秉持民眾導向的理念,了解民眾意見以持續改進。了解性:探知民眾需求與期望、提供個別服務等。即公共行政人員運用品質管理的方法探知民眾滿意程度,以提供良好的服務。
2.實施原則
公共管理中,實施良好的溝通與互動,必須遵守下列五項原則:以客為尊:以民眾滿意為核心,民眾又分內部民眾和外部民眾兩部分,其中內部民眾指參與政府機關各項設計、生產以及服務的相關部門或人員;外部民眾指政府機關服務的普通大眾。全員參與:全面質量管理強調組織中的所有部門、所有人員均肩負著服務管理的責任,也享受產生高質量服務所帶來的福利,這種伙伴關系(partnership)的建立,是實施全面服務管理的重要策略。事實管理:組織隨時搜集、處理與解讀有效信息,以持續改善質量、滿足民眾需求。該信息包括內部工作表現和外部民眾需求。可持續改進: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政府機關內部的持續性質量改進,如設計、制造、服務過程及人員、制度的不斷自我改進,第二部分為不斷了解外部民眾的需求情形,推出新的服務形式。服務質量承諾:全面服務管理的推動,首重政府機關管理人員的認同、全力推動,營造追求質量氣氛,使所有人員齊心一致,共同為提升服務質量努力。
二、我國公共管理中溝通與互動工作促進措施
為了提升行政服務質量及民眾滿意度,導入全面服務管理理念來消除不同互動所造成的落差,先提出以下幾種做法。
1.追求精益求精的服務質量
1.1.1對照組為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輸液護理,具體的方法是:
①依據處方準備好輸液藥物,然后對其進行配比。
②根據患兒的年齡為其建立靜脈通道,在穿刺的過程中應盡量安撫患兒的情緒。
③對患兒及其家長提出的問題及疑慮進行詳細的解答。
④觀察藥物的注射情況,注射完畢后拔除針管,常規處理穿刺口。
1.1.2觀察組為觀察組患兒在進行常規輸液護理的基礎上實施溝通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1.2.1入院溝通護理人員應熱情地接待患兒及其家長,并耐心告知家長患兒的病情、病因、治療方法及治療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專業的醫學知識和通俗易懂的語言消除患兒及其家長內心的焦慮和緊張。
1.1.2.2技術溝通醫護人員應讓患兒家長明白,不同年齡段的患兒輸液部位也有所不同。此外,護士一定要熟練地掌握穿刺技術,盡量保證一次性穿刺成功。
1.1.2.3語言溝通
①護理人員應使用安慰性的語言與患兒及其家長進行溝通。安慰性的語言能使患兒及其家長對護理人員產生親密感,從而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及護理工作。
②護理人員應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與患兒及其家長進行溝通。鼓勵性的語言不僅會讓患兒心花怒放,同時也會讓家長感到愉悅,從而提高其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
1.1.2.4非語言溝通
①肢體語言,肢體語言的溝通占了整個輸液護理的一半以上,因此非常重要。護理過程中,醫護人員的表情、服飾、姿勢等不僅僅只表現出護理工作,同時也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所以護士在護理在工作時首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姿態,其次是服務態度,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真正的去呵護和關愛患兒,讓她們感受到溫暖。
②換位思考,換位思考可以讓護士站在患者或者家長的角度上去看待問題,對待家長和患兒的溝通話語略作區別,比如和家伙溝通時可以自比,和患兒溝通時可以拿自己小時候自比,從而產生共鳴。
1.2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兒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均未出現醫患糾紛事件。在對照組76例患兒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兒有42例,表示不滿意的患兒有34例,滿意率為55.3%;在觀察組76例患兒中,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的患兒有74例,表示不滿意的患兒有2例,滿意率為97.4%。觀察組患兒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對照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較好的患兒有35例,較差的患兒有41例,依從率為46.1%;在觀察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較好的患兒有71例,較差的患兒有5例,依從率為93.4%。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對照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較好的患兒有46例,較差的患兒有30例,配合率為60.5%;在觀察組76例患兒中,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較好的患兒有73例,較差的患兒有3例,配合率為96.1%。觀察組患兒對治療及護理的配合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