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08: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馬克思原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B0-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1 — 0005 — 03
可以說馬克思的一生都是在批判中度過,馬克思也是在一次次批判中形成自己的思想理論,也正是這一批判精神被的后來者所繼承和運用。然而,隨著現代思潮的多元化,各種理論之間的批判也屢見不鮮,批判的真正精髓也隨著這些所謂的“百家爭鳴”的浪潮所遮蔽,漸漸陷入了只從批判的字面意義上片面的批判,疏忽了馬克思理論批判精神背后的歷史過程,也就拋棄了馬克思批判精神背后的真正實質。
一、馬克思早期批判的歷史原像
馬克思早期的理論探索是他思想斗爭最活躍的時期,也是馬克思批判思維最活躍的階段,而也正是在這一階段,馬克思形成了自己獨道的思想理論。我們就從他的第一部帶有“批判”的著作,即《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來還原馬克思批判的歷史過程。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寫作原因要追溯到1843年,馬克思離開《萊茵報》時。因為在此之前馬克思在《萊茵報》當主編時期,發表了大量對現實問題的評論性文章,他的某些語言觸及了封建統治階級,以致于1843年1月,普魯士政府決定查封《萊茵報》,這使得馬克思退回書房,重新探索自己的理論道路。在受德國的專制制度,以及費爾巴哈哲學的影響下,馬克思開始潛心研究歷史,并對國家和法的問題進行了初步嘗試,這些研究的過程和思想軌跡,都被記錄了下來,就是厚厚的五本《克羅茨納赫筆記》。
早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就感覺到以黑格爾理性主義國家觀為理論基礎的法的局限性,從而在克羅茨納赫的五個月中,馬克思考察和研究了大量的各個國家的歷史和法的變遷。其中,第一、二本筆記是關于政治史的摘記,摘錄了亨利希的《法國史》,拉彭貝爾格的《英國史》和約翰·羅素的《英國政府……史》,第三、四本筆記主要是關于法國史的記載,如施密特的《法國史》、盧克萊泰爾的《復辟以來的法國史》、瓦克斯穆特的《革命時代的法國史》和蘭齊措勒的《論十月革命的起因、性質和結果》,此外還有蘭克的《法國史》、林加爾特的《英國史》和蓋耶爾的《瑞典史》等等,第五本筆記的內容涉及到德國、美國等國家的歷史。〔1〕在摘錄的過程中馬克思都加入了自己的評論,這些評論都成為了之后《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直接思想來源。在論述國家的問題上,馬克思摘錄了蘭克《論法國的復辟》的一段文字后評述道,黑格爾“把國家觀念的要素變為主詞,而把國家存在的舊形式變為賓詞——但是在歷史現實中情況恰好相反,國家觀念都是國家存在的那些〔舊〕形式的賓詞。”〔2〕這一思想鮮明地體現在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在對所有制問題的考察中,馬克思對施密特的《法國史》做了大量的摘錄,特別是對下述的一段摘錄打上了著重號:“對城市公社的事務的共同關心把他們彼此聯合起來,正是在公社中要處理這些事務的共同關心把他們彼此聯合起來,正是在公社中要處理這些事務并適當地領導這些事務的任務,導致了管理藝術的產生。”之后,馬克思寫下了下面兩段話:第一段說,在英國“國家制度的許多改革,〔其起源〕與其說歸功于開明的政策,不如說歸功于自私自利的打算。”另一段說,在瑞典“由于財政狀況而具有影響的一切東西,……在債主、封建者、承租者、企業頭頭身上變成了中間的權利,政府依賴它并不比臣民差。”此外,馬克思在對“市民社會”進行分析與考察時,對林加爾特的《英國史》作了大量的摘要,主要是對城市的發展和經濟力量的增長作了記載,這一記載也表明了,馬克思已初步認識到市民階層的發展,必然要影響到國家制度和法律關系的發展。
在整個《克羅茨納赫筆記》中,馬克思又對費爾巴哈的哲學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特別細讀了費爾巴哈的《關于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找到了解決黑格爾法哲學問題的方法,即重新設置“主詞”和“賓詞”的關系,由此可見,馬克思是在對黑格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對比和考察中,最終形成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的思想,而之前的大量筆記正是這一思想的邏輯前提和理論來源。
在馬克思早期的寫作中,我們現在所發現的另外一部帶有批判性的著作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說它帶有批判性是因為:在文中馬克思述諸了英國古典經濟學,把私有財產看成是永恒的和必然的前提。而在馬克思看來,私有財產是歷史的,階段性的產物。我們就來對馬克思的這一批判進行歷史過程的考察。
我們現在所說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一書名是后來者所加入的,這一部分著述是馬克思在巴黎時期,在對經濟學進行研究,特別是對多部經濟學著作進行摘錄時,所寫下的具有評論性的一部手稿。可以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稱《手稿》)是整個《巴黎筆記》的一部分,甚至在《手稿》中都可以看到馬克思摘錄的痕跡。而在此之前,馬克思已經做了七個筆記本的經濟學摘錄,大致情況如下:第一冊第一部分為薩伊的《論政治經濟學》摘錄,第二部分為斯爾培克的《社會財富的理論》摘錄,最后一部分為薩伊的《實用政治經濟學教程》摘錄;第二冊為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摘錄;第三冊為勒奈·勒瓦瑟爾的《前國民議會議員“回憶錄”》和部分《國富論》摘錄;第四冊第一部分為色諾分尼的《雅典的色諾分尼著作選》摘錄,第二部分為大衛·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摘錄,第三部分為詹姆斯·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摘錄;第五冊第一部分為麥克庫洛赫的《論政治經濟學的起源、發展、特殊對象和重要性》的摘錄,第二部分為特拉西的《意識形態原理》摘錄以及部分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和恩格斯的《國民經濟學批評大綱》的摘錄;第六冊為弗·李斯特的《政治經濟學國民體系》摘錄;第七冊為歐仁·畢萊的《英國和法國工人階級的貧困》的摘錄。〔3〕這七冊的筆記大部分都是摘錄,也會有少許評論性語言。除此之外,還有三部手稿,這三部分的手稿,馬克思一邊摘錄,一邊做了評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可見,馬克思在《手稿》中所體現出來的對英國古典經濟學的批判思想是在摘錄大量政治經濟學資料中所形成的。例如,在對麥克庫洛赫的《論政治經濟學的起源、發展、特殊對象和重要性》的摘錄中,馬克思有過這樣的評論:“在我們看來,李嘉圖學派極力主張以積累勞動代替資本——這種說法在斯密那里已經出現——只有這種意義:國民經濟學愈是承認勞動是財富的唯一原理,工人就愈是被貶低,就愈是貧困,勞動本身就愈是成為商品。——這是國民經濟學這門科學中的必然的理論公理,正像是現在社會生活中的真理一樣。”〔4〕在對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進行摘錄時,馬克思評論道:“精神自由是目的,因此大多數人處于愚鈍的奴役狀態,肉體需要不是唯一的目的,因此它是大多數人的唯一的目的,或者相反,婚姻是目的,因此大多數人。財產是目的,因此大多數人沒有財產。”〔5〕
縱觀整部《巴黎手稿》,馬克思在決定對“市民社會”進行考察后,便進入了大量的經濟學研究中,而他的研究方式則是自己習慣的摘錄著作加以評論的方法,最終產生了在《手稿》中所闡發的理論。雖然說,《手稿》中的異化勞動理論從整個馬克思思想發展史看來還處于“未成熟”階段,但就馬克思的批判的方法論來說是貫穿于馬克思的整個思想史的。
二、“批判”的真實內涵:從康德的“批判哲學”論起
從自然語言的角度來理解,一方面,批判是指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系統的分析,加以否定;另一方面,批判是指指出批評,提出意見。然而,作為哲學語言的“批判”來說,或者更確切的說作為現代哲學語言的“批判”,我們都把它理解為“揚棄”,即指新事物代替舊事物不是簡單地拋棄,而是克服、拋棄舊事物中消極的東西,又保留和繼承以往發展中對新事物有積極意義的東西,并把它發展到新的階段,是對這一事物的自我否定,簡而言之就是說“否定的繼承”。這一批判的思想起源于黑格爾,發展及運用于馬克思。但就批判這一詞句,或就“批判哲學”而言,其鼻祖應該歸屬于康德,那么,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康德的“批判哲學”。
康德“批判哲學”的邏輯起源要回溯到西方近代哲學的兩條路線:唯理論和經驗論。唯理論的路線發端于笛卡爾,經斯賓諾莎的發展,結論于萊布尼茨。他們認為,人類知識來源于人自身的理性推理,與經驗無關,卻最終走向了獨斷論。經驗論的路線發源于洛克,經貝克萊的發展,結論于休謨。他們認為,人類對世界的一切認識與知識來源于人的經驗,而最終走向了懷疑論。康德的思考正是基于這兩種路線之上,卻又從不輕信于任一理論。康德認為,獨斷論和懷疑論都不單獨探討理性能力,而簡單地肯定(獨斷論)或否定(懷疑論)理性能力是否有超感覺經驗的認識,而康德的任務就是要探討、分析、審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產生了“批判哲學”。康德認為,人的認識能力分為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具體分析與考察了人的理論理性即純粹理性的認識能力與可認識的范圍;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康德具體分析與考察了人的第二種理性認識能力,之后,為了達到兩種理性能力的融合和溝通,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具體分析與考察了人的審美能力,從而實現了其“三大批判”的形而上學體系。顧名思義,在康德的“批判哲學”中,從內容上講,的確包含有對前者理論,特別是對經驗論和唯理論的否定與繼承,但就其批判的方法論意義上講,批判的意義更多的在于分析與考察,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序言中就已經說明,“我理解的批判,并不是對某些書和體系的批判,而就其獨立于一切經驗能夠追求的一切知識而言對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而是對一般形而上學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能性的裁決,對它的起源、范圍和界限加以規定。”〔6〕而在《純粹理性批判》再版的序言中,康德再次強調了其批判的意義,“批判并不與理性在其作為科學的純粹知識中的獨斷方法對立(因為科學在任何時候都必須是獨斷的,即從可靠的先天原則出發嚴格地證明),而是與獨斷論對立,也就是說,與憑借一種從概念(哲學概念)出發的純粹知識按照理性早已運用的原則、從不調查理性達到這種知識的方式和權利就能前進的僭妄對立”〔7〕在這里,康德把“批判”與“獨斷論”對立起來,顯然,是要說明批判的“分析與考察”的意義。
對康德的“批判哲學”進行了大致的闡述之后,我們對這位“批判”的鼻祖所使用的“批判”的含義有了明確的理解,就是“分析與考察”。而馬克思正是繼承了這一點,他把“分析與考察”這一批判的方法論特性用于自己的哲學與歷史學以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馬克思從一開始就遵循了批判的這一方法論特性。
《博士論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馬克思最早的一部學術性專著,其題目是《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別》。馬克思寫作此文的目的是因為在此之前,人們對古希臘哲學的一致看法是認為古代哲學的頂峰是在亞里士多德時期,亞里士多德時期的哲學思想是古希臘哲學的經典,而到了古希臘哲學的晚期,古代哲學,特別是自然哲學出現了衰落。馬克思通過對古希臘晚期的自然哲學的代表伊壁鳩魯和亞里士多德時期自然哲學的代表德謨克利特兩者思想的對比和分析,得出了伊壁鳩魯的原子論其中蘊含著的自由的思想,從而述斥了封建專制和思想壓迫。從這一角度來講,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也帶有否定的批判含義。那么,再來看看,馬克思這一批判的歷史過程。在寫作論文之前,馬克思在1839年至1840年初,寫下了七本《關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寫完這些筆記之后,馬克思寫下了許多附注,內容是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及其原子論,還寫下了一部手稿,內容是評述普羅塔克對伊壁鳩魯的神學思想展開的論戰。除了這七本《關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外,馬克思還寫下了《柏林筆記》。《柏林筆記》是馬克思摘錄古典哲學家著作的筆記匯集,包括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萊布尼茨的一系列著述,休謨的《人性論》,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論》,以及卡爾·羅生克蘭茨的《康德哲學的歷史》。〔8〕顯然,馬克思在寫作《博士論文》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他詳細地考察了古代哲學和近代哲學思想,當然,在大學期間,馬克思研讀最多的還是黑格爾的著作。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馬克思確實繼承了康德“批判哲學”中的“分析與考察”的思想內涵,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揚棄”,不過,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的批判和康德“批判哲學”一樣,還是只停留在哲學的思辨領域,但在之后對法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批判中,馬克思便走出了這一困境。
三、馬克思批判過程的內在特性
上文已說,馬克思的批判是有著分析與考察的過程,在馬克思要寫作一本批判性的著作之前,必須經過大量的研讀和摘錄,而這只是一個方面,就其一種批判理論的形成過程來講,馬克思的批判是自覺性的,而不是目的性的,這也是馬克思批判理論形成過程中的內在特性。
自覺性是指一種自發性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在批判的過程中,那些新的觀點和批判性的理論是自發地形成,并不帶有先驗的獨斷性。更具體一點,馬克思在所寫的著作中的批判性觀點是他在對這一理論歷史的分析和考察時,在馬克思做大量的摘錄和評論他人的觀點時形成的,我們所看到的著作只是對這些摘錄和評述的重新整合和進一步闡明。而與自覺性相反的是目的性,所說的目的性也就是說當我們對一種理論進行考察和分析之前,就已經對這一理論進行先行的斷定,從而就只是為了論證這一論斷而去考察和分析,這樣往往帶有主觀的色彩,反而會對這一理論思想造成誤解,導致批判的片面性。這其實也是帶有獨斷論的傾向。
回到馬克思的早期文本,馬克思在對他人的著作進行摘錄和評論時確實已經形成了部分在之后自己所寫的著作中體現的思想觀點,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經論述,此處就不再說明。而這里要強調的是批判的真實內涵與其特性,即“分析與考察”與“自覺性”的關系。
一方面,“分析與考察”是批判的自覺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對所要批判的理論進行細致、詳盡的分析和考察,必然會產生出新的、批判性的觀點,而且,分析的越深入,越透徹,產生出的新思想就越深刻,越合理。相反,如果沒有意識到兩方面的聯系,忽視了任一方面,其批判就會有失偏頗;如果并沒有對所要批判的理論進行分析和考察,只是由膚淺的,片面的知識體系而進行的批判必將是片面的,而倘若為了否定而去分析和考察所要批判的理論,即目的性的批判,必將導致批判的局限性。在當代哲學思想的發展過程中,在理論界大力提倡思想多元化的時代,批判思維日新月異,各種新的思想都是在批判中產生的,沒錯,馬克思也正是在批判他人的思想中形成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然而我們又恰恰只是停留在批判的哲學語句中理解其含義,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回到馬克思“批判”的歷史過程中去尋找“批判”的實質,與其說馬克思的批判是一種思維一種方法論,毋寧說是一種批判精神,一種對學術的態度和作風。
〔參 考 文 獻〕
〔1〕 孫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120-121.
〔2〕 馬列著作編譯資料(第12輯)〔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 .
〔3〕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158-160.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10-0005-05
“新唯物主義”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指稱自己所主張的與舊唯物主義相區別的唯物主義。正因如此,人們往往把1845年的《提綱》與時間上相差不遠的《德意志意識形態》視為馬克思新唯物主義建立的標志,認為馬克思是在吸收、借鑒和轉化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構建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這種主流敘事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恩格斯。然而從馬克思的《博士論文》中就已經可以看到其新唯物主義思想的端倪,因此武斷地把馬克思的唯物主義僅僅看作是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移植是不夠嚴謹的。
《博士論文》是馬克思為數不多的以古希臘自然哲學史為主題的研究作品。馬克思的興趣顯然既不在哲學史實的考察,也不在自然哲學的論證,而是力圖通過對古希臘兩位原子論者唯物主義觀點的對比,發掘出足以沖破黑格爾觀念論藩籬的思想資源。這在唯心主義哲學大行其道的后黑格爾時代,無疑具有理論上的革命意義。
在馬克思的《博士論文》的研究上,人們往往把重點放在其第二部分(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物理學上的差異),特別是伊壁鳩魯原子偏斜的討論上。實際上正如馬克思在論文的題目中表明的那樣,他探討的是古希臘兩位哲學家自然哲學的差異,而原子論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如果僅關注對原子論的討論,就會把《博士論文》矮化為自然哲學或哲學史方面的研究,實際上,馬克思在論文的序言中早已闡明,他的研究不是細節的研究,而是“為了喚起對于這些體系的歷史重要性的記憶。”[1]14換句話說,馬克思力圖通過對特殊問題的考察,探尋希臘哲學走向暗淡命運的普遍性原因,并借此達到挽救德國古典哲學的現實性目的。不以這一宏觀的眼光來審視《博士論文》,就很難明白這一作品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意義,無法理解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整個發展歷程。
實際上在后黑格爾時代,批判和超越黑格爾的觀念論幾乎是一切有野心的哲學家所努力的方向,而馬克思《博士論文》所展現的批判也只是其中的一種。但是與其他人不同,《博士論文》對黑格爾的批判更多體現對一種尚未完善的唯物史觀方法的潛在運用。那么馬克思這種唯物史觀的武器來源于何處呢?長久以來,人們有這樣一種印象,即馬克思是借助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才得以打破黑格爾觀念論的桎梏的,這實際上是受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影響。可是必須指出,雖然恩格斯晚年的這部著作力圖闡明馬恩兩人對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吸收和繼承,但是恩格斯更多地是回應兩人唯物史觀成熟時期的理論來源,其關注點并不在《博士論文》時期的馬克思。在序言部分,恩格斯明確提到,“在這篇稿子送去付印以前,我又把1845-1846年的舊稿找出來看了一遍。其中關于費爾巴哈的一章沒有寫完。已寫好的部分是闡述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這種闡述只是表明我們在經濟史方面的知識還多么不夠。”[2]4就此來說,《博士論文》時的青年馬克思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費爾巴哈的影響恩格斯并未言明,故而是值得商榷的。
況且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直到1841年才出版,此時馬克思《博士論文》已經完成。從其對唯心史觀所采取的批判方法來看,馬克思運用了歷史分析法,即回到歷代哲人對伊壁鳩魯討論的語境和細節展開分析,并以此來駁斥黑格爾以精神發展邏輯所推演的哲學史框架,這跟直接否定精神造神運動的費爾巴哈大異其趣,因此簡單地將其視為受費爾巴哈的影響是很難成立的。
那么青年馬克思這種的唯物史觀的萌芽會不會來源于時間上稍早一點的法國唯物主義者們呢?應該說,就唯物主義的某些自然觀念方面,馬克思可能受益于法國的唯物主義者,但是就唯物史觀的構造方面,法國的機械唯物主義則受自身局限性而難當重任。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說,“十八世紀上半葉的自然科學在知識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是這樣地高于希臘古代,它在觀念地掌握這些材料方面,在一般的自然觀上卻是這樣地低于希臘古代。”[3]9這倒不是說古希臘的唯物主義成就一定比近代的唯物主義要高,而是說在具有奠基性意義的元哲學的工作上,古希臘自然哲學規定了后來唯物主義者的看待世界的思維導向,在這一點上法國的唯物主義者并沒有實質上的超越。
因而馬克思的這種唯物史觀來源,很可能就是其主題所表達的,來源于古希臘的唯物主義。這里古希臘唯物主義既是他研究的內容,也為他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啟示。馬克思沒有借助近代的費爾巴哈或法國唯物主義者的方法來反對黑格爾,反倒是求助于古希臘的唯物主義的源頭,從活生生的歷史語境中和感性直觀來反思黑格爾唯心史觀所預定的“必然”邏輯。因而,其主題選擇比較伊壁鳩魯對德謨克利特的超越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方法論意義了。
伊壁鳩魯追求快樂主義的惡名及其與德謨克利特類似的原子論,往往令許多哲學家們武斷地認為其思想無非是對德謨克利特的抄襲;然而馬克思卻發現了伊壁鳩魯的獨到之處,并堅信如果能夠將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精華予以析取,進而將其優點引入唯物主義,就有可能克服當時觀念論哲學的困境并發展出真正的可以影響世界的的實踐哲學。而要進行這項工作,就要完成這樣幾個任務:首先就必須闡明伊壁鳩魯在哲學史中被誤解的原因,并通過這一過程揭示出唯心史觀固有的內在矛盾性;其次必須指出伊壁鳩魯不同于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古希臘唯物主義的理論優勢;最后,借助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來重構被唯心史觀一再歪曲的哲學發展史。遺憾的是《博士論文》最后一部分亡佚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前兩個部分卻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而從這一部分及相關的七個筆記中可以看到,馬克思此一哲學工作的步驟與我們所設想的邏輯基本符合。
一、馬克思對黑格爾以唯心史觀解讀伊壁鳩魯的批判
馬克思首先對歷代先哲們關于伊壁鳩魯的種種誤解進行了批判。這一批判工作實際上包含了兩個任務,一是從肯定方面看,要重新顯示出伊壁鳩魯哲學的價值;二是從否定方面看,要批判之前的哲學史中的錯誤看法。而在進行哲學史批判的過程中,馬克思實際上批判了三個對象:1.哲學史中對伊壁鳩魯產生誤解的哲學家們的具體觀點;2.哲學史中誤解伊壁鳩魯的一般性的唯心主義思想傾向;3.黑格爾所繼承并系統化的唯心史觀。
為什么要區分這三者呢,這是因為歸根到底馬克思的任務是指向對黑格爾唯心史觀的批判,但是為了論證的需要,這些不同層次的批判又必須被綜合起來。如果不能準確地區分,就有可能迷失于細節而忘記了馬克思的任務。
實際上,“哲學史”概念本身就是黑格爾的發明,正因為有了“哲學史”的視域,歷史上的哲學爭論才不致淪為偶然隨意和無目的的詭辯,而成為可以被系統化綜合看待的演進歷程。馬克思接受這一概念的積極因素,但是卻不認可其所謂絕對精神的神秘必然性。馬克思在論文中說,“希臘哲學看起來似乎遇到了一個好的悲劇不應遇到的結局,即暗淡的結局……說發生、繁榮和衰亡是每一個人事方面的事物所注定了必定要走一通的鐵環,這確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真理……不過英雄的死亡與太陽的西落相似,而不像青蛙鼓脹了肚皮因而破裂致死那樣。”[1]13
正是在唯心史觀的邏輯推演下,伊壁鳩魯的命運就被黑格爾裹挾到其絕對精神的運動系統中。在馬克思看來,這恰恰暗示了伊壁鳩魯不同于唯心史觀的真正價值,因為只有具備唯物主義價值的東西才會被黑格爾刻意整合并忽略。
同時,黑格爾對伊壁鳩魯的偏見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歷史中唯心主義傳統的模仿和必然結果。即,正因為歷史上各個時代的哲學家都對伊壁鳩魯懷有偏見,認為其思想是亞里士多德之后的唯物主義的別子,才會有黑格爾對其的輕視。因此,馬克思要想駁倒黑格爾,就要先揭示出歷史上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們對伊壁鳩魯的理解為什么是錯誤的。
(一)從形而上學的角度看
如果以亞里士多德(約公元前384―前322)作為古希臘哲學的最高峰,那么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460―前370年)和伊壁鳩魯(約公元前341―前270年)兩人恰恰處在分水嶺的兩邊。人們自然就會根據歷史順序,認為后者剽竊了前者,普魯塔克甚至把兩者的不一致解釋為伊壁鳩魯只吸收了錯誤的東西。
然而僅憑時間上的先后和學說上的相似這兩點就得出后者剽竊前者的結論就未免過于武斷了,因為不同之處也可能恰好是后者對前者的改進。馬克思發現,歷史上的確也曾經有人看到過這一點,但遺憾的是由于羅馬帝國和基督教意識形態的偏見,這種理解在歷史上被湮沒了。馬克思說,“當西塞羅說伊壁鳩魯把德謨克利特的學說弄壞了的時候,他至少還承認伊壁鳩魯有改進德謨克利特學問的意向,還想張開眼睛去看它的缺點;而當普魯塔克說它的思想不一貫,并說他對于壞的東西有一種天生的偏愛時,因而也就懷疑他的意向,那么萊布尼茨則甚至于連他善于摘錄德謨克利特的能力也都否定了。”[1]18這其實揭示出哲學史邏輯之外的問題,即歷史的和文化的現實環境對哲學思想的篩選。就此而言,并不存在真正超越歷史與階級之上的所謂價值中立的評價,某種思想能不能被尊重和接受,必然要受某時某地意識形態的影響,而這現象本身就是時代經濟生活的反映。
在歐洲主流的神學和哲學影響下,唯物主義的哲學非但不會被重視,而且無法逃脫被邊緣化的命運。且不說普通人不會關注其細節,即使飽學之士也往往會忽視不同的唯物主義哲學家之間的內在差異,而把他們進行粗略的歸類。正是在這些原因的作用之下,伊壁鳩魯被當做對德謨克利特的粗略模仿才成為唯心主義哲學史上的共識。
(二)從知識論的角度看
伊壁鳩魯的哲學強調感性直觀能力,這對于以沉思為主要特征的西方哲學傳統來說必然屬于異端。對此黑格爾是心知肚明的,“伊壁鳩魯并不把存在看作一般的存在,而看作感覺到的東西,把以個體的形式出現的意識看作本質的東西……這樣也就很明顯,既然把感覺到的存在認作真實的東西,那么概念的必要性也就根本被取消了,一切便分崩離析而失去了思辨的意義,而是肯定了對于事物的一般流俗的觀點;這樣,事實上它并未超出一般普通人的常識,或者毋寧說是把一切降低到一般普通人的常識觀點”。[4]48黑格爾的諷刺,實際上代表了整個西方哲學傳統對伊壁鳩魯的否定,這并不難理解,特別是在康德之后,德國唯心論的發展已經越來越遠離感性直觀。然而,馬克思卻看到這種對伊壁鳩魯哲學狂妄自大的否定恰恰說明了西方哲學已經病入膏肓,哲學必須再一次從理性的天上走入感性的人間。
(三)從倫理學的角度看
伊壁鳩魯的哲學最容易被誤解為享樂主義,因為伊壁鳩魯把感性直觀作為一項原則,所以如果不仔細分析就難免就會演繹出這樣一種理論結果,即伊壁鳩魯承認肉體的歡愉就是幸福,所以在中世紀伊壁鳩魯的作品會被列為禁書。另一方面,歷史上的哲學家們雖然能夠比較公允地對待伊壁鳩魯的倫理學,黑格爾甚至說道德學是伊壁鳩魯哲學中最好的部分,但是卻總是力圖把這種倫理學變為自己唯心主義道德系統中的教條。馬克思諷刺天主教的伽桑狄時說他總是力圖“使他的良心和他的異教的知識相協調,使他的伊壁鳩魯和教會相適合,這當然是白費氣力的。這正如一個人想要在希臘名妓雷伊斯的皎潔美好的身體上披上一件基督教尼姑的道衣。”[1]9由此可見,歷史上對伊壁鳩魯倫理學的兩種極端態度,實際上都不可救藥地誤解了伊壁鳩魯。
對馬克思來說,這些誤解在另一個側面反倒證明了伊壁鳩魯的特殊價值。在形而上學上堅持原子論的唯物主義態度,必然會反對空洞的純粹思辨;在認識論上堅持感性直觀的原則,必然要求倫理學上對幸福目標的踐行。這就給予正在尋找突破黑格爾唯心主義困局的馬克思最為有力的武器,然而這一武器究竟能不能被運用,還需要被進一步檢驗和闡明。也就是說,馬克思必須證明伊壁鳩魯的哲學具有超越其他唯物主義的優勢,即他的原子論不能僅僅是某種突發奇想的先驗設定,而必須是能夠獲得合理證明的認識條件,這實際上就是馬克思《博士論文》第一部分的主要工作。
二、兩種唯物主義自然哲學的差別
一提到兩位古希臘哲學家的差別,就難免讓人想到原子論;在繼續討論之前,這里有必要稍微對古希臘的原子概念進行一點澄清。在古希臘哲學中所運用的“原子”概念不同于近代物理學中的“原子”概念。近代物理學把原子假定為組成事物的最小顆粒,這就意味著借助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原子是可以被經驗到的。而古希臘的原子說到底是一種形而上學概念,它絕不在經驗之內,而毋寧說是保證經驗得以成立的某種理念。亞里士多德在談論德謨克利特時,也沒有把原子作為其哲學的核心概念來看待。他說,“留基伯與他的同門德謨克利特以“空”與“實”為元素,他們舉“實”為“是”,舉“空”為“無是”:他們并謂是即不離于無是,故當空不逾實,實不逾空。”[5]14亞里士多德的意思很清楚,即德謨克利特哲學的根本原則是“實”與“空”這一對相互對立統一之范疇,即使把此處的“實”定義為原子,這個“實”也不是經驗意義上的“實物”,而是先驗意義上的“是”。因此要理解馬克思對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評價,就必須清楚這一論證的關鍵并不在經驗領域,而是在形而上學領域。
《博士論文》第一部分第三節對兩者自然哲學的區分是一般性的區分,這不同于論文第二部分對兩種原子論具體細節的區分。這里就存在一個問題,既然一般性的區分是兩者的主要區別,那么為何篇幅只占用了一節,而原子論只是形而上學中的一個部分,為什么還要把它單獨拿出來并用一章的篇幅來討論呢?
馬克思的這一設計大概出于以下考慮,即原子論雖然只是形而上學的一個部分,但卻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因為它直接決定某種唯物主義的基礎是否牢固。如果絲毫沒有論證,只是憑空把原子和虛空作為自然哲學的基本原則,那么這種自然哲學即使是唯物主義的,也仍然是一種獨斷的迷信。在馬克思看來,伊壁鳩魯的唯物主義之所以能夠超越德謨克利特,最為核心的原因實際上就是他對原子的規定和說明,因此必須給予最大的篇幅。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般性的區分不重要,恰恰相反,一般性的差異暗示了馬克思以伊壁鳩魯哲學為武器批判黑格爾唯心史觀的目的。
綜合考慮《博士論文》對兩種自然哲學的一般和具體的雙重論證,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考察伊壁鳩魯對古希臘唯物主義的創新與超越。
(一)在真理問題上的分歧:兩者對現象與本體關系認識的差異
馬克思發現,兩位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的共同點在于兩者都承認“原子和虛空”的形而上學原則,但是德謨克利特在對這一原則的運用中卻出現了巨大的矛盾。
這個矛盾最先表現為“真”的問題。真理問題表面上看是屬于知識論問題,實際上涉及形而上學問題,因為知識論問題只關注認知的條件及過程,而真理問題卻關注認知的對象和前提,涉及對世界的設定。德謨克利特在這些問題的表述上的確粗糙,一方面由于他堅持現象與本質的差異,認為除了本體(或者說原子、實有)為真以外,其他一切現象都是主觀的因而是不可信的,這樣他就把真理存在的基礎給否定掉了。而另一方面他又發現現象顯然是被靈魂所把握的,而靈魂則是實有的本體,既然如此,那么被靈魂所把握的現象顯然也應該具有真理性,這樣他又把真理性的標準從認識論上樹立了起來。馬克思將這一情況稱為德謨克利特的“二律背反”。其實說到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德謨克利特在追求本體的同時不愿意承認感性所獲得的現象的真實性,這就等于在本體論上堅持唯物主義的同時,在認識論上卻堅持唯心主義,如此一來怎能不產生矛盾呢。
而伊壁鳩魯卻克服了這一矛盾,他堅持感性確定性的第一原則,認為“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報道者”,而概念必須以感性所獲得的現象為標準進行校正。這樣來看,伊壁鳩魯的原子理念就不是一種先驗設定的東西,而是借助經驗所推演出來的東西,當然由于并不具有更多文獻上的支持,馬克思也沒有就此繼續展開。
這卻給人們留下一個問題,一個如此重視感性確定性的人,為何沒有將這一經驗論原則貫徹到底,反倒還篤信原子論的形而上學,休謨不就是太強調經驗而最終成為了懷疑論者嗎?馬克思后文中的解釋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一疑問,實際上伊壁鳩魯區分了“始基的原子”與“元素的原子”,前者是質料性的,類似于近代物理學中的原子概念,而后者則是構成性的,具有形而上學原則的意味。因此不要小看伊壁鳩魯強調感性確定性的認識方式,這一認識方式本身其實就是他的原子論原理。馬克思說,“正如原子是他的原理一樣,同樣他的認識方式本身也是原子論。發展的每一環節,對于他,立即就轉變成一個固定的、仿佛通過空虛的空間從它們的聯系中分離開了的現實;一切規定性都采取了孤立的個體性的形態。”[1]45因此雖然表面上看,伊壁鳩魯可能有堅持感性確定性原則而放棄原子論的傾向,但是實際上他以另外一種動態的方式理解并承認了原子論。也就是說,他堅持的感性確定性本身實際上是“元素的原子”的實踐過程,而他借助這一行動所否定的原子,則是質料意義上的“始基的原子”。而這種放棄也不是徹底的放棄,最終它必然通過元素原子的運動重新被構建出來。
(二)尋求知識與追求幸福:兩種哲學目標的差異
由于德謨克利特在形而上學問題上堅決區分本體和現象,因此處于本體領域內的原則就不可能對現象界產生影響。但是同時由于他在認識論問題上,又堅決認為只能通過經驗才能達到本體的認識,所以他又必然廣泛地涉獵一切實證知識。“古代的軼事就算是一個傳聞吧,但也不失為一個真實的傳聞,因為它描述了德謨克利特的本質的矛盾。據說德謨克利特曾經自己弄瞎他的眼睛,以使感性的目光不致蒙蔽他理智的敏銳。正如西塞羅所說,這個自己弄瞎眼睛的人也就是那走遍了半個世界的同一個人。但是他沒有獲得他所尋求的東西。”[1]21
而伊壁鳩魯恰恰相反,盡管他一再強調感性直觀的重要性,但是他卻并不因此就毫無節制地汲取一切經驗。這是因為,伊壁鳩魯唯物主義的哲學目標不是為了獲取純粹的知識,不是那種把握本體,而是最終指向幸福的生活。因此伊壁鳩魯始終把他的哲學看做活生生的實踐哲學,具有倫理學意義上的現實關懷。“伊壁鳩魯在哲學里面感到幸福和滿足。他說,‘你必須為哲學服務,如是你才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一個人傾心降志以從事于哲學,他用不著等待;他立刻就會得到解放。因為服務于哲學本身就是自由’。”[1]22通過伊壁鳩魯,人們最終發現哲學最根本的任務不是“真”,而是“善”,這也是人們尋求知識的目的和真諦。如果知識無助于人們獲得生活的幸福,那么此類知識的價值何在。
通過這一比較,馬克思發現德謨克利特雖然是唯物主義,但是他在本體論和認識論上的內在矛盾性卻決定了他的唯物主義最終不但會走向懷疑論和不可知論,而且無論擁有多少知識,也只能在空洞的理念世界中徘徊。反觀伊壁鳩魯的哲學,則始終把感性直觀的現實作為判斷的基礎,把生活幸福的現實關懷作為實踐的原則,因而伊壁鳩魯的哲學是健康的實踐哲學,這才是馬克思努力尋找的打破唯心主義哲學的鑰匙。
(三)必然與偶然:現實的可能性是自由的條件
如果說實踐的原因是要把握本體,實踐的結果是要獲得幸福,那么德謨克利特哲學的內在矛盾就注定了他這種唯物主義的悲劇,即一方面無法追溯到實踐的原因,另一方面無法獲得實踐的結果。哲學家實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對世界和思想之間建立一般性關系的過程。而這一悲劇就造成了德謨克利特把必然性作為現實世界的反思形式。換句話說,德謨克利特對必然性的強烈要求實際出于他對待實踐問題上的絕望。
伊壁鳩魯不但避免了這一困難,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進一步對必然性和偶然性進行了重新規范。在他看來,必然性是根本不存在的,他的意思是指必然性由于超出了人類經驗認知的范圍,因此必然性不是可以被直觀把握的概念,而是被推論出來的概念。也就是說,偶然性和主觀任性都是可以通過直觀被把握的,人們只有在觀察到偶然性和主觀隨意性之后,在掌握了經驗資料后才有可能推論出事物發展順序的規定和聯結,即必然性。因此,馬克思指出伊壁鳩魯的必然性是一種有條件的必然性,即“在有限的自然里,必然性表現為相對的必然性,表現為決定論。而相對的必然性只能從真實的可能性推演出來,這就是說,有一系列的條件、原因、根據等等,那種必然性是通過這些東西的中介的。真實的可能性就是必然性的顯現。”[1]24而偶然性對他來說則只是一種具有可能性價值的現實性,而抽象的可能性則正是真實的可能性的反面。所以偶然性要么是被感性直觀直接捕捉到,要么則是通過理性自身的想象所獲得。以這樣一種視角來看待世界,當然不免有其消極意義,但是伊壁鳩魯的本意并不是否認一切聯系和原理,而是認為物理學中的定理恰恰不是第一重要的,說到底定理所規定的必然性的出現也是建立在人類構造的偶然性基礎上。因此,自由才第一次在真正意義上向人類敞開,人們通過實踐去追尋自由并獲得幸福,才是可能的和可以被期待的。對自由的規定才成為馬克思進一步來論述原子偏斜的目的。
三、結語
麥克萊倫在評論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動機和旨趣時寫道,“馬克思選擇這一題目是想通過考察希臘歷史上相似的時期來闡明當代的后黑格爾哲學境況……黑格爾哲學正是由于它的完整性和普遍性,從而具有非現實性,并且反對著這個繼續被分裂的世界……馬克思認為在這樣的時期會出現兩個可供選擇的替代:要么無力地模仿以前的東西;要么進行真正的徹底的變革。”[6]27的確,當唯心史觀成為新的宗教,絕對精神化身新上帝的時候,如何能夠打破這一悲劇的命運,重新發現一條自由之路,就成為后黑格爾時代哲學家的必然使命。
馬克思在為唯物史觀尋找出路的過程中,再次發現了古希臘唯物主義的豐富資源。與德謨克利特的內在矛盾相比,伊壁鳩魯對感性直觀的重視、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對偶然性與自由辯證關系等問題的闡釋無不令人印象深刻,正是在此基礎上,馬克思看到了哲學中另一條隱蔽的林中小路。雖然青年馬克思此時還沒有投身于“改變世界”的革命實踐,但是他對伊壁鳩魯的哲學史意義上的辯護和他對伊壁鳩魯感性直觀的褒揚,已經迸發出了哲學革命的火種,就此而言《博士論文》在某種程度上應該算作唯物史觀的理論萌芽。正是在馬克思的重新詮釋下,由伊壁鳩魯開啟的具有樸素辯證意味的唯物主義實踐哲學最終為馬克思在20世紀重寫哲學史提供了銳利武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馬克思博士論文[M].賀麟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2]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古典哲學的終結[M].中央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1997.
[3]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于光遠譯.人民出版社,1984.
[4]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3卷)[M].賀麟,王太慶譯.商務印書館,1983.
一、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主要內容
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是政治經濟學經典巨著《資本論》的核心理論之一,這一理論深入地闡釋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的實現條件。社會總資本是單個資本的總和。“各個單個資本的循環是互相交錯的,是互為前提、互為條件的,而且正是在這種交錯中形成社會總資本的運動。”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不僅包含著保障生產消費的資本的流通,還包含著保障個人消費的一般商品流通。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考察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為核心,即如何實現價值補償(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商品形式轉化為貨幣形式)和實物補償(社會總產品的價值由貨幣形式轉化為物質產品和服務)的問題。
社會總資本在一定時期內執行的結果即為社會總產品。馬克思將社會總產品按用途分為生產資料部類Ⅰ和生活資料部類Ⅱ兩大部類,按價值構成分為不變資本c、可變資本v、剩余價值m三大部分。在簡單再生產條件下,要想實現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就要保證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發展,可用公式表述為:
I(c+v+m)=Ic+IIc
II(c+v+m)=I(v+m)+II(v+m)
實現條件I(v+m)=IIc
簡單再生產是積累的一個現實因素,是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擴大再生產的巨大潛力。通過上述公式可以顯而易見的推導出I(c+v+m)+II(c+v+m)=Ic+IIc+I(v+m)+II(v+m),由此可見,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之間的總供給、總需求只有保持數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開展。
馬克思認為,同樣的在擴大再生產條件下,要想實現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就要保證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均衡發展,可用公式表述為:
I(c+v+m)=Ic+I(Δc)+IIc+II(Δc)
II(c+v+m)=I(v+Δv+m/x)+II(v+Δv+m/x)
實現條件I(v+m)>IIc
擴大再生產是對簡單再生產的發展與擴充,I(v+m)>IIc表明不能完全實現對生產資料部類和生活資料部類的等價交換,即擴大再生產過程中要存在多余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通過上述公式可以顯而易見的推導出I(v+Δv+m/x)=II(c+Δc),由此可見,全社會生產的生產資料、消費資料之間的總供給、總需求只有保持數值和比例上的平衡,社會再生產才能順利開展。
二、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是宏觀調控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的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說明總需求與總供給平衡是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條件。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所揭示的客觀經濟規律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同樣適用,通過對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研究不難發現國家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手段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由于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和盲目性,難以保障社會總資本再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需要國家進行干預和調控。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也存在著發揮政府宏觀調控職能從而確保以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為基礎的宏觀經濟正常運行的問題。面對我國當前產能過剩、經濟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不協調以及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的經濟問題。為保障總供給和總需求二者之間的平衡,國家進行了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但需求管理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難以解決長期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缺乏強制性難以產生有力的調控效果;錯誤地認為市場機制可以自動解決資源配置的問題。故而要正確地處理好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我國當下的經濟實際來看,從供給端發力迫在眉睫。
以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為基礎來分析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況,相應地,宏觀調控方式的選擇也要依據馬克思的相關經濟理論和所處的經濟大背景以及實際進行。因此,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就需要把計劃和市場結合起來,在尊重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發揮好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實施宏觀調控要以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厘清市場和政府之間的關系;政府應該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基點,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并且宏觀調控手段實現的全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不僅僅是指價值量上的機械相等,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一種集總量平衡、結構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為一體的整體平衡,才能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實現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以及國際收支平衡的宏觀調控目標。
三、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指導宏觀調控的現實意義
(一)強化了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科學價值
依據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所指出的要想使社會生產順利進行,就必須保證全社會的總供給和總需求實現動態平衡。參照這一政治經濟學原理,有助于加速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進一步提高生產資料的有效供給,便于實現社會生產的協調發展。社會宏觀經濟的合理運行,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這一原理蘊含著豐富的理性邏輯演繹體系。通過這一系列的邏輯演繹體系得出要以“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共同協調社會經濟運行狀況,這種理性邏輯演繹體系有助于把復雜多變的社會經濟現象簡化為易于分析推理的公式,這對于我國宏觀調控的安排與布局都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為我國的宏觀調控提供了方法論層面的指導。形成了新時代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智慧的社會主義宏觀調控體制,強化了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科學價值。
(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是政治經濟學和當代中國經濟實際相結合的成果,同時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需要對我國宏觀調控的理論體系進行研究。通過對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研究,結合中國特色宏觀調控的實踐經驗,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理論體系。與西方國家的宏觀調控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觀調控機制能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而西方卻以私有制為基礎,尋求資產階級利益的最大化,片面的追求GDP的增長。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觀調控理論作為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的延伸和發展,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是無源之水,只有把馬克思的經典經濟理論貫徹落實到我國的經濟社會實踐中來,才能實現馬克思社會總資本再生產理論的創新性發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
(三)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
新常態下,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逐步轉為中高速;經濟發展方式由規模速度型逐步轉為質量高效型;經濟發展動力由依靠資源、勞動力逐步轉為創新驅動。必須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概念是對宏觀經濟政策思路的全新認知,也進一步指明了今后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以及落腳點。供給側改革盡管意味著宏觀著力點發生調整,但并不代表全盤顛覆所有經濟改革的舉措,而是一系列改革舉措更明晰、更具體的表達方式,從而有助于帶動改革紅利更快釋放出來。這些舉措既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普遍原則,同時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使得市場經濟的長處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都得到了充分發揮。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我國的國民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消除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相結合的障礙,形成了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的良性循環。
政治經濟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政治經濟學探究論文
摘要:本文從供給側改革和供給學派的理論差異入手,從社會商品部類的平衡角度和社會主義經濟本質的角度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了探究,從而得到了立足于實際,發展中高端生產力、提振科技創新的結論。以期能夠由遠及近的保證我國市場能夠繁榮穩定。
關鍵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治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1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3-0-0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依舊放在解放發展社會生產力方面,深化改革以推進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減少低端生產或無效供給,發展振興有效的中高端產業供給能力,在維持供給結構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的前提下,盡全力提高商品的生產能力。經由政策手段、科技創新、實業經濟等措施,以解決我國供給側現存問題。
一、供給側改革與西方供給學派的不同
1.西方供給學派的現有觀點
西方供給學派片面性的強調供給可以創造需求,意圖從單純的供給方面推動經濟政治的發展[1]。增加供給和生產動力,最終使用的手段就是減稅政策,通過振興人民儲蓄理財的積極性。西方供給學派的思路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過分突出稅率在經濟中的錯誤,特別是注重供給側而對需求側市場的忽視,只能說是一種完全放任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例如在今天如果生產大量的機械打字機,是很少有收藏家和獵奇者之外的市場存在的[2]。
2.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國現行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立足于政府干預的基礎上,在考量社會需求的前提下,保證供給方面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完整性,從而發揮政府經濟部門在市場調控和生產資料配置上的領導作用,從而以其在周期性微調的情況下發揮長效的經濟振興作用。
二、社會總商品部類平衡角度的改革研究
社會總產品能夠分為兩類:其一為能夠進入或必須進入生產消費之中的生產資料商品,其二為進入個人消費領域的生活資料商品[3]。在商品部類的平衡性上,生產資料商品需要向生活自理商品提供生產資料,生活商品則必須向生產商品提供消費資料,其中的平衡關系是社會生產消費的基礎。舉例來說,工人需要買菜做飯來維持工作,生產出的商品換得工資來進行買菜做飯。這之間的比例是維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在生產率不變的前提下,擴大生產需要雇傭更多的工人,從而使得工廠能夠消化更多的生產資料;但是更多的工人需要企業維持更高的人力成本,讓工人能夠消費更多的消費商品。如果生產緊縮,或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生產率大幅度躍進,就會出現供給擁塞的情況,這時的工廠倘若進行人力優化,工人失業或薪水降低,同樣也會降低消費商品的需求,造成更大規模的供給擁塞現象。為了避免這種鏈式經濟反應,需要保持平衡穩定的供給側和市場需求之間的比例關系。馬克思在社會總商品再生產理論的宗旨思想就是部類比例平衡。為了維持市場處于出清狀態,控制再生產和部類商品之間的交換關系,才能夠使經濟進入穩定發展階段[4]。
大的消費生產部類進入平衡階段,也就意味著各個細分部類也進入了合理的平衡比例,保證在各個小類之中的生產和需求達到了平衡,這樣才能夠維持整個社會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之間的正常運轉。如果某些小類出現了產品過剩,另一些小類出現了產品不足的現象,對整個社會都是一種嚴重的生產資料浪費,甚至會影響經濟的平穩運轉。
部類供需不平衡是我國當前經濟所面臨的問題,產能失衡是過去經濟飛速發展所遺留下來的合理問題。但是如鋼鐵、煤炭、石化方面產能嚴重擁塞,重工業領域產能過剩非常嚴重,因為技術問題,生產效率也較為低下。但是一些輕工業、新興產業的產能仍然不足,民生經濟無法得到足夠的生產資料,發展部分受限。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前蘇聯就面臨著國防與民生經濟的嚴重失衡,并且最終導致了社會的巨大混亂。這種最深層次的產品部類供需失衡,仍然需要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大化的警惕。
三、社會主義經濟本質角度的改革
社會主義經濟是存在計劃特征的市場經濟,是在政府部分干預下的自主經濟。當前世界,除朝鮮、香港與美國外,全部國家或地區都使用帶有政府管控調節的市場經濟進行發展。從社會主義的本質出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和調整,以最大限度的解放生產力為目標,提高生產資料的配置效率和產出結構,提升全要素的生產率,適應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人民需求和國家福利。
一、的勞動價值理論
什么是商品的價值?馬克思是從分析1夸特小麥出發,指出在1夸特小麥里面,有一等量的共同的東西。這種共同的東西,馬克思稱之為商品的價值。這種共同的東西的實體是什么呢?馬克思經過詳盡的分析后認為它是抽象的人類勞動。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其所包含(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量的大小來決定的。商品所包含(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并不是現成的出發點,而是勞動者的具體活勞動耗費在商品經濟關系中轉化變成的結果。抽象人類勞動的凝結表現了主觀具體活勞動耗費所產生的客觀社會效果——滿足社會需要的有效用的勞動的含量。這一點馬克思在法文版《資本論》第一卷中說得很明白。馬克思說:’‘商品要成為價值,首先必須是效用。同樣,勞動要被看作抽象意義上的人的力量,人類勞動耗費,首先必須是有用勞動。”因此,價值是社會對個體活勞動耗費在商品經濟關系中的有效用程度的一種評價。從勞動到價值有一個質和量都要進行轉化的客觀的社會過程。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中,有關商品價值這一術語的內涵是很明確的,它指的是商品在交換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那個為一切商品所共有的某種等質的東西,即商品中所包含(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它已經轉化成社會勞動(對社會有效用的勞動),而不再是私人勞動(即個別勞動者的具體活勞動耗費)。價值僅僅是指“凝結”在某種使用價值中的抽象勞動,馬克思在多處不斷地闡明“凝結”這一思想,例如,馬克思說了:“作為價值的上衣和麻布,不過是同種勞動的凝結。”“商品作為價值只是人類勞動的凝結。”“這個價值本身才真正表現為無差別的人類勞動的凝結。”“當我們把商品看作價值時,我們是只把它們看作體現了的、凝固了的或所謂結晶了的社會勞動。”顯而易見,在談到商品價值時,馬克思總是強調它是商品所包含(凝結)的抽象勞動,而不涉及生產商品時的具體活勞動耗費。但是,這種細微的卻是極其重要的區別,在傳統的政治經濟學中并沒有引起注意。
二、勞動價值論面對的現實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也相應帶來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巨大變革,同時給傳統經濟理論提出了許多新課題。作為馬克思經濟理論基石的勞動價值論面臨著新的挑戰主要有三方面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勞動價值論已經過時,要由“知識價值論”來取代;第二種觀點要建立新的“勞動價直論”;三是主張“發展”勞動價值論,充分注意到科學技術等,“知識”在財富,乃至價值創造造中的重要地位,承認知識及包含知識的先進技術生產設備與活勞動一起創造了價值,而且比活勞動創造更多的價值。這些主張雖然觀點各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活勞動不再是,或者不是唯一的價值創造者。
這些主張對勞動下介值論在新形勢下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以前罰門認為,“句句是真理”,不容經典作家的論述與之有任何差異;改革以后,雖然認為的某些個別論述、個別原理可以發展,甚至修正,但由于思維定式的作用,仍然認為的基本原理不能發展。澎門認為,發展基本原理不等于否定基本原理,發展是以堅持基本原理的本質為前提的。理論本身包含“內容”和“方法論,’兩方面,內容的根本就是“基本原理”,方法論即“唯物論和辨證法”。當然,這也說明,發展只能在堅持方法論和基本原理的本質的前提下進行。勞動價值論作為理論之一是應該發展的,但發展要堅持兩個前提:即“唯物辨證”的方法論和勞動價值論的本質。勞動價值論的本質是“只有人.的活勞動才創造價值”,新形式下堅持“只有活勞動才創造價值”這一勞動價值論的本質特征,是因為這一“本質”仍然揭示了知識經濟條件下價值的真正來源。
馬克思的勞動下介值論是科學理論。馬克思從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科學揭示出勞動的二重性質,科學地解決了價廈形成、決定和實現的難題。但是,勞動價值論是抽象的、本質的理論,它揭示的是整個商品經濟發展的本質和規津,不是商品經濟某一發展階段的具體規律。在商品經濟不同發展階段勞動價值論有不同的表現形丸探討這些不同的具體形式不是馬克思的任務,他也不可能對當時還沒出現的“階段”的,般理論的具體表現形式作出準確描述。這一任務正是馬克思的后繼者—理論工作者應該做的事。將抽象的理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具體化是對的豐富和發展。
科學技術能否創造價值,將書本上的理論和現實實耐目結合,可以作出這樣的解釋:知識是勞動創造的,而且是復雜勞動創造的,所以知識有價值,而且商品中凝結的“知寶州介值”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但是知識作為腦力勞動的結晶不能創造價值,只能將自身價值轉移于新產品之中。這種解釋無疑是有道理的,但與書本上的勞動價值論是有矛盾之處的,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一是,在創造造知識的勞動中從事基礎科研、教育等獨立于生產過程之外的成分被劃為不創造造價值的“非生產性勞動”,結果科學技術勞動只剩下技術勞動;但科學理論研究的是技術創新的基石斷口前提。二是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同一勞動單位時間里生產更多的產品。把這種勞動僅僅解釋為是一種復雜勞動,單位時間里創造了更多的價值,是沒有說服力的。三是根據勞動生產率與價值的關系的規律,并不能推導出科技不斷進步會使產品中的’‘知識價值”含量越來越高的結論。科技進步使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會喇氏單位商品的傭直量,但無論勞動生產率姻可,等量勞動時間總是生產等量的價值。科技進步水平被勞動生產率提高水平等額抵消,因而科技進步并不增加勞動的總價值量。
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單從課本上理解是不夠的,一定要從現代和未來經濟發展的新動向、新特點、新趨叁沖目結合,使經濟學能更妞斷旨導洲門的實踐,也是洲門今天學習經濟理論的主要目的。
三、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本質—有效價值理論
馬克思在談到商品價值時,總是強調它是人類抽象勞動的‘’凝結”,由于主張勞動創造價值的經濟學家們,都一致認為可以用勞動持續時間來計量勞動的量,所以馬克思在談至嘀品價值時,又強調了’角直是凝固的勞動時間或勞動時間的凝結。
政治經濟學中用“凝結”、“凝固”、“結晶”以及“物化”等等用語,不能僅僅單純地理解為要把抽象人類勞動凝結在一定的使用價值面,更深入的理解是:馬克思使用“凝固的勞動時間”或“勞動時間的凝結”等等用語,就是要強調,在商品生產中可以直觀知道的具體活勞動時間,并不是都能不折不扣地“凝結”到一定的對象里,面,全部轉變成商品“所包含的”勞動時間。不是社會必要的(浪費的、多耗費的等等無效用的)勞動時間是不會“凝結”到一定的對象里面,而是作為“雜質”衫洲滁了,只有有效用的勞動才會“凝結”到一定的對象里面。大家知道,倒可勞動產物都耗費了州門的勞動,但其社會效果卻是千差萬別的。如果社會經濟生活中不需要進行商品交換,就不必計較其中有效用勞動的含量。勞動產物也只有在商品交換中,其所耗費的一般人類勞動的有效程度才需要,并且獲得評估,使表現在物的形彭讓匕的人類無差別的抽象勞動,經過“凝結”的過程,將無效用的勞動作為“雜質”排除之后,剩下的對社會有效用的勞動才會形成商品價值。
綜上所述,馬克思勞動價值理本質上應是有效勞動價值論,理由有三個方面:
首先,有效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是指商品中所凝結的抽象人類勞動,它是對社會有效用的勞動的表現,而不考慮這種活勞動耗費的社會有效用程度。
其次,我們把勞動對象吸收的勞動量稱為有效勞動,那末很自然地,有效勞動總量的多寡就是勞動對象吸收的勞動量搶以造產品的數量,即與使用價值的數量成正比的,這才是真正地體現出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承擔者。這樣,在勞動生產力提高的情況下,同量的勞動量所產出的使用價值數量增加了,目也就是消耗同量的勞動量所創造的價廈總量也增加了,轉化率提高了,即具體活勞動的有效性增加了,這就能圓滿地解釋在勞動生產力提高的情況下,社會生產中活勞動相對減少而價值總量卻在增加的現象
再次,科技的發展對社會財富的創造發揮了巨大作用。有資料表明,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增書沖副變大大高于就業人數的增長幅度。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技術因素所起的作用已達60—80%,活勞動的作用顯著下降,這與商品傭直是由耗費勞動決定的觀點存在突出的矛盾。因為才剮居耗費勞動價值論,設備越落后,耗費的活勞動就越多,創造的個別價值也越多;而設備越先進,耗費的活勞動就越少,創造的個別洲也越少,這樣,科技進步反而成了獲取更多價值的障礙了。從有效勞動價值論的角度來看,一切都是順里成章的。科技的進步,先進機器設備的采用,極大地提高了勞動者耗費的勞動量到勞動對象吸收的勞動量的轉化率,使得國民生產總值增長幅度大大高于就業人數的增長速度。
三、“創造勞動”與“超額利潤”
要想理解“超額利潤”的深刻內涵,首先要搞清楚課本中的“總體勞動’,價值論在解釋現實問題時的困惑。馬克思認為勞動產品“轉化為總體工人即結合勞動人員的共同產品。總體工人的各個成員較直接地或者較間接地作用于勞動對象。因此,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現實的情況是生產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其生產組織結構也發生了根本變化。各種勞動形式的“個別分化”和總體“結合”的情況更加紛繁復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某些形式的勞動主要是智力勞動從直接物質生產領域分離出去,另一些原本分離的勞動形式又“總體地”結合在一起,限于“物質產品”。另一方面通過商品形式滿足人們需要的勞動產品已不局限于‘.間接生產”領域,創造價值的勞動不能再局限于直接的物質生產領域,創查介值的方式也進一步社會化、復雜化。大量的科技勞動潛藏于其他“物化勞動”中,掩蓋了價直的真實源泉,這是形形“物化勞動”創造價值論產生的直接現實原因。從中可以看出,馬克思的論述是基于當時的生產社會化情況,化好旨的’‘總體勞動”主要限于直接物質生產領域內的“結合,’,而且他的論述只是在“資本一般”的限度內。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建立在 “勞動”這個人類本質活動基礎上的價值論研究的結果,是在科學區分和嚴格地定義了使用價值和價值、價值和價值形式、價值和價格、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價值決定和價值實現、價值決定和價值分配等諸對范疇基礎上達到了形式和內容、現象和本質的有機統一的宏大理論體系。然而,自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以來,在過去的100多年里,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影響廣泛而深遠。所有這些,與馬克思當時所面對的情況已有很大不同。這就需要我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和認識。中央也曾提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深化對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認識”的任務,問題的提出是有針討性的。
1.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含義
1.1價值決定。商品的價值有質和量兩個方面,價值的質(即價值實體)是由人們生產商品時簡單的體力勞動決定的,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體力勞動。這種勞動又有二重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決定商品價值的只是勞動的量即抽象勞動,而不是勞動的質即具體勞動。價值的量(即價值大小)是由體現在商品中抽象勞動量決定的,勞動量的多少和大小則是以勞動時間來計算的。但是,商品的價值量并不決定于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在考察商品的價值量時,還必須了解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的區別,并把各種勞動轉化為平均的或簡單的勞動,作為測量價值量的統一尺度。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簡單體力勞動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1.2價值本質。商品的價值既然決定于人們生產商品時無差別的抽象勞動,而生產商品價值的抽象勞動又是可以互相比較的,這就決定了勞動量相等的商品之間可以相互交換,而商品與商品之間交換實際上就是等量勞動與等量勞動相交換。所以,價值并非商品的自然屬性,而是商品的社會屬性,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比較勞動和交換勞動的經濟或生產關系。可是這些關系總是同物結合著,并且作為物出現。
1.3價值形式。商品的價值只有在與其他商品交換時才能體現出來。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稱之為交換價值,即價值形式。價值形式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后一切商品的價值都以貨幣來表現。以貨幣來表現的交換價值就是商品的價格。
1.4價值實現。商品的價值不僅必須以價格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一定要賣出去以后才能夠實現;商品價值實現的基本原則是等價交換,即等量價值與等量價值的交換,這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也就是價值規律;但是,由于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價值規律總是在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形式下發生作用的。
1.5價值轉化。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但剩余價值卻以利潤的形式表現出來;由于不同生產部門之間資本家的競爭,資本主義利潤轉化成了平均利潤,于是,商品的價值:c+v+m轉化成了商品的生產價格:成本(c+v)十平均利潤。這時,商品的價格不再圍繞商品的價值上下波動,而是圍繞生產價格上下波動了。
2.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在于解釋資本家和勞動者的關系,在于說明社會的一切財富來源于勞動和勞動者,一切價值的來源在于勞動,就是資本也是來源于勞動,因為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也是一種價值形式,這一點,對勞動者的剝削在馬克思看來就完全說明了資本家對工人關系。雖然馬克思論述資本家(企業主)在生產中的作用,但這種論述總的來講是強調剝削、強調企業主對工人勞動的監督,對企業主在管理中作用強調不夠。這一點是同當時的馬克思立場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殘酷剝削相連的,不應苛求馬克思。但在當代條件下,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應該有所發展。
此外,按馬克思的說法,除勞動之外,一切其他生產要素只是生產的前提條件,只轉移價值,并不形成價值,只有勞動才形成價值;如果從全面的立場看,這一點馬克思也有偏差,似乎是“唯勞動論”。無論如何,從現代生產、市場,倒可生產要素在形成價值的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離開了任何一種要素,價值就不能形成,這些都是客觀的,只要市場存在,就是這樣的邏輯,否則市場經濟就不能存在,現實的生產不能左行。
3.知識經濟時代勞動價值論面臨的挑戰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時代是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鄒寸創造價值的勞動主要是直接生產過程的體力勞動,資本家獲取利潤的主要來源是產業工人的剩余勞動。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知識、技術、信息的發展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一個不同于工業經濟的時代一一知識經濟時代已悄然而來。
所謂知識經濟時代,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The Knowledge Economy)通俗地說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TheKnowledge-based Economy)。所述的知識,包括人類迄今為止所創造的一切知識,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學技術、管理及行為科學知識。工業經濟和農業經濟,雖然也離不開知識,但總的說來,經濟的增長取決于能源、原材料和勞動力,即以物質為基礎。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科技發展引起了生產力廣泛而深刻的變革,生產具有大型化、智能化、網絡化、全球化的特點。與此同時,生產勞動的形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科技進步、經營管理、信息咨詢等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腦力勞動在生產勞動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這些都遠遠超過了馬克思所處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和所能夠論及的范圍。
3.1科技革命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勞動的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現代的科技勞動、管理勞動和服務勞動。其中,科技不僅作用于生產,而且涌現出大量的高科技產 業;管理不僅有企業的微觀經濟管理,國家的宏觀經濟管理,而且有介于兩者之間的行業管理或中介組織管理;服務不僅有為生活提供的服務,而且越來越多地為生產提供服務。勞動形態的變化導致財富的構成也發生重大轉移:價值構成的主體已經不是工業經濟時代的體力勞動創造的價值,而是知識經濟時代一大批智能型勞動者創造的價值;管理勞動不僅創造價值,而且在價值形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服務勞動不僅構成了財富的主要來源,而且積聚了大量的勞動人口。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服務業創造的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60%-70%,服務業的勞動人口占就業人口的70%以上。勞動形態和財富構成的重大變化,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新的挑戰:勞動的內涵是什么?活勞動作為價值創造的惟一源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是否有了新的變化?勞動的形態和財富的構成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一種勞動創造的價值最大?如何增加國家的財富?
3.2企業高度自動化帶來的勞動減少和價值迅速增加的問題。知識經濟時代,由于智能化、自動化的發展,社會生產呈現出無人化的趨勢,“無人工廠”、“無人商店”成為知識經濟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工人人數大大減少,勞動時間也大大縮短,大批工人脫離生產過程,而利潤卻成倍增長。一些未來學家預測隨著生產的自動化,管理的科學化,通訊的網絡化,在不久的將來,自動化機器體系就能完全取代人們的物質生產勞動。烏爾里希·貝克指出:職業勞動總量在急劇減少,我們正在快步跑向一個沒有勞動的資本主義,而且在世界上所有后工業國家都是如此。然而,勞動的減少卻導致勞動生產率的大幅度提高,剩余價值大大增加。按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價值和剩余價值的準一源泉是工人的活勞動,勞動增加,價值就增加,勞動減少,價值就降低。但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就業人數呈下降趨勢,工人的工作時間也不斷縮短,而利潤和剩余價值卻越來越大,剩余價值率越來越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這個問題上顯然難以自圓其說。這是否意味著勞動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小,增大了的價值源泉不再是勞動?這無疑是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
3.3無形資產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問題。知識經濟以知識、信息等智力成果為基礎構成的無形資產投人為主,企業的真正價值更多地取決于公司雇員頭腦里和數據庫里的主意、見解和信息,以及其控制的專利,而不是取決于公司擁有的卡車、流水線和其他有形資產。當然知識經濟也需要資金投人,但是對于高技術產業甚至是風險資金投人,如果沒有更多的信息、知識、智力的投人,它就不是高技術產業。據統計,美國有些企業的無形資產比例高達60%,知識投人超過了物質投人,企業經濟活動的非物質化日益明顯,知識在生產中起了越來越大的作用。無形資產的升值也將帶來社會價值的變化,擁有更多知識的人獲得更高報酬,知識強國的產出增加。直接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來分析解答“知識密集型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相比較,哪一個創造的價值量更大”的問題時,也會得出自相矛盾的兩個結論。 4.如何認識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遭到挑戰、陷入困境,這是勿庸置疑的社會現實,其原因既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自身方面的,也有時展方面的。主要集中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知識經濟時代之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從一般意義上看,解決這一矛盾有兩種基本思路可供選擇:一是改變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社會現實,使之適應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二是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使之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社會現實。前者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是“削足適履”之舉;后者才是唯一可行之路。這是因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作為時代的產物,具有自身的歷史局限性和內容上的不足之處,它們在馬克思那個時代是潛在地、隱性地存在著的,因而并不影響整個科學理論對時代特征的反映,甚至還會有利于整個科學理論對社會現實的分析;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將會逐漸顯現出來進而成為一種現實的、顯性的存在,此時若不克服之,那么將會使整個科學理論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經濟社會之現實,在直接運用這一科學理論的基本原理來解釋新時代的經濟社會現實時,就會出現難以自圓其說和自相矛盾的現象,導致整個科學理論在新時代陷人困境。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步克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自身的局限性和補充其內容上的不足,使之發展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要求的新理論形態,這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作為科學理論之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時展的客觀要求,也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具有的“與時俱進”品格的具體體現。
然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走出困境的出路何在,或者說,如何才能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走出困境?如何才能永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作為科學理論所應有的生命力?如何才能克服其歷史局限性和補充其內容上的不足?這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對此,筆者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走出困境之出路的基本路徑應當包括以下幾道程序:
4.1尋找并確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走出困境的突破口。由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陷人困境的具體表現,主要集中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知識經濟時代之經濟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因此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走出困境的這一突破口,就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之社會現實的矛盾問題,突出地表現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所遇到的不能正面解答的各種現實問題,特別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解釋時難以自圓其說和自相矛盾的問題。換言之,如果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解釋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社會現實問題時能夠作出科學的、合理的解釋,沒有遇到“自相矛盾”和“不能自圓其說”的現實問題,那么也就不存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經濟時代陷人困境的問題了。
4.2堅持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原則,以積極的態度緊緊圍繞知識經濟時代的現實問題,考察研究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歷史局限性和在內容上的不足之處,找準其“癥結”之所在。因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經濟社會現實的矛盾問題,只是現象層面上的問題,因此還必須透過現象找到產生這一矛盾問題的“癥結”之所在。這是解決這一矛盾問題進而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走出困境的關鍵,因為只有通過考察分析與這一矛盾問題相關聯的各種經濟現象,才能尋找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陷人困境的原因,才能做到“對癥下藥”。那么,其“癥結”是什么呢?概括地講,就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歷史局限性和在內容上的不足之處,它的產生既有時展原因,又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自身的原因。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戰爭和革命”是世界主題,工業經濟是其主要經濟形式,科技與經濟相分離是其突出特征,“簡單性”科學認知圖式和研究方法是其科學背景。這是“癥結”產生的時代背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馬克思在創立勞動價值論時,進行了如下的科學抽象和科學處理為了科學研究的需要,將復雜勞動如以腦力付出為主的科技勞動“簡化”為簡單勞動,“把各種勞動力直接當作簡單勞動力”來處理。為了突出重點和抓主要矛盾,將價值的生產僅僅限定在“物質生產領域”,而“忽視”了“精神生產領域”特別是“科技生產領域”的價值創造。為了當時革命的需要,將從事以體力勞動付出為主的工人階級作為價值創造的主體,而將包括科技人員在內的知識分子放在價值創造的“次要”位置上。由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所決定,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中主要考察物質生產部門的以體力付出為主的簡單勞動與價值的關系,而沒有系統具體地研究“精神生產領域”特別是“科技生產領域”的以腦力付出為主的勞動一一科學技術、管理與價值的關系。這便是“癥結”及其產生的原因之所在。
4.3在找準“癥結”的基礎上,要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知識時代走出困境,還必須解決如何“對癥下藥”的問題。要做到“對癥下藥”,必須做好兩方面的工作:1、要明確其“癥結”產生的時代背景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突出地表現在:從馬克思所處的時展到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題,科技與經濟、科技知識的生產與經濟活動已經達到了一體化的緊密程度,知識經濟已經初見端倪并得到迅速發展,科學技術已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現代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的產業化形成了大量的科技知識密集型的高新科技產業。只有明確時代背景的深刻變化,才能為“對癥下藥提供現實的基礎。2、要研究“對癥下藥”的操作之法。在上述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應當將馬克思在當時“簡化掉”的、“忽略掉”的、“被放在次要位置上”的因素凸現出來,考察它們與價值創造的關系。概言之,就是要將價值的生產從“物質生產領域”,拓展到“精神生產領域”特別是“科技生產領域”,將價值創造的主體從在企業現場進行生產勞動的“狹義的工人階級”,擴展到包括不一定在企業現場操作的科技人員在內的“廣義的工人階級”,將以復雜的腦力付出為主的科技勞動凸現出來,考察它與價值創造的關系等。
0引言
礦產資源是指賦存于地下或地表的固體、液體和氣體的自然富集物質,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當前資源約束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國家資源安全問題突顯,因此開展礦產資源價值與價格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更具有時代的迫切性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1馬克思勞動價值論與礦產資源價值
1.1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基本原理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在批判地繼承古典經濟學派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的價值理論基礎上創立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重點是揭示了商品的社會性和勞動的二重性,他指出,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面是作為勞動自然屬性的具體勞動,體現了人和自然的關系,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是作為勞動社會屬性的抽象勞動,體現了人和人的關系,創造了商品的價值。馬克思指出勞動決定商品的價值,而勞動是由社會勞動時間來衡量,進而提出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涵義,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的勞動時間”。
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考察礦產資源價值,關鍵在于確認礦產資源中是否凝結了人類勞動。馬克思在闡述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時曾論述到:“如果它本身不是人類勞動的產品,那么它就不會把任何價值轉給產品。它的作用只是形成使用價值,而不形成交換價值,一切未經人的協助就天然存在的生產資料,如土地、風、水、礦產、樹木等,都是這樣”,這種論述長期以來,造成人們對馬克思理論的片面理解,產生了“處于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是自然界賦予的天然產物,不是人類創造的勞動產品,沒有凝結人類的勞動,因此礦產資源是沒有價值的”傳統資源價值觀。
1.2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礦產資源價值是不依賴于價值認識或評價主體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如果不能正確認識礦產資源價值,礦產資源就難以得到合理地開發利用;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在實踐中正確認識礦產資源價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礦產資源價值,也才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
在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后,新的形勢提出了對勞動價值理論如何理解和認識的新課題。******總書記在2001年“七一”講話中也明確指出:“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創始人所面對和研究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應該結合新的實際,深化對社會主義社會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的研究和認識”。正確理解和認識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對于我們深入理解理論觀點,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處于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是由天體、地殼的運動及其他地質作用形成的,但礦產資源與普通自然賦存物不同。一方面,礦產資源的物質性能和存在形式是自然界賦予的,直接來源于自然界;另一方面,礦產資源是經過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歷史過程逐步形成的,而且大部分是經過地質勘查勞動后才發現和確定的。實踐證明,地質勘查工作既包含了簡單的體力勞動又包含了復雜的腦力勞動,最后確定了礦產資源的具體空間位置、礦產資源數量以及品味。總之,礦產資源是經過人的努力而被認識的,在進入社會、被開發利用前經過了一系列的勞動,可以說,礦產資源在人類認識其使用價值、開采、加工利用的過程中已經凝結了人類的“附加勞動”;為了了解其使用價值、開采礦產資源及創造加工利用礦產資源的條件而付出的勞動就形成了礦產資源的資產價值。
筆者認為,盡管勞動價值論可以從人類認識礦產資源的角度作為解釋礦產資源價值的基礎、理論核心,但運用勞動價值論全面解釋礦產資源價值的外在表現形式—價格是不完全的,盡管價格取決于價值,價值又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但根據經驗觀察不難發現,無論商品包含了多少勞動量,或耗費了多高的成本,如果不能滿足人們的客觀需求,那么價格就低;相反地,即使一件物品不含任何勞動量,如果其能夠極大的滿足人們的客觀需求,價格也將很高;因此,為了全面、正確地解釋礦產資源的資產價值的外在表現形式—價格,還應從資源的供給和需求關系等方面繼續研究。
2供給一需求理論與礦產資源價格
2.1馬克思的供給需求理論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對供給和需求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馬克思指出,供給是’‘某種商品的賣者或生產者的總和”,需求是“這同一種商品的買者或消費者的總和”,而且這兩個總和作為兩個集合力量互相發生作用,而供給與需求對價格起到了重要的調節作用。馬克思始終堅持科學的勞動價值理論,反復指明價值是價格圍繞著運動的重心,價格的不斷漲落也是圍繞著這個重心來拉平的。價格上下波動和偏離價值,始終圍繞著價值這個中心進行。
馬克思關于供求理論的闡釋,揭示了價值對供求關系的深刻影響,是勞動價值論的進一步深化和完善。全面掌握和理解勞動價值論對我們深入研究礦產資源安全問題,有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2.2馬歇力’的均衡價格論在1890年出版《經濟學原理》中,馬歇爾提出了現代萬方微觀經濟學的基礎和核心理論—均衡價格論。馬歇爾認為,商品的供給和需求處于均衡狀態時所形成的價格就是均衡價格,它是由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直接決定的,均衡價格就是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的交點所決定的價格。
在論證均衡價格決定和形成的基礎上,馬歇爾認為需求價格,就是消費者為購買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它是由邊際效用決定的。價格越高,購買者就越少,銷售量就越小;反之,如果價格越低,購買者越多,銷售量就越大。供給價格就是售賣者對自己提供一定數量商品時愿意接受的價格,它是由生產費用決定的。商品的均衡價格就是需求價格與供給價格相等時的價格。
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撇開價值來談價格決定,使價格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資產階級庸俗化的表現。同時,供求決定論只能說明商品的市場價格如何圍繞價值波動的現象,而對于供求平衡時的價格決定卻無法解釋。在這一點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顯然更具有科學性。馬克思指出:“供給和需求可以說明為什么一種商品的市場價格會漲到它的價值以上或降到它的價值以下,但不能說明這個價值本身。假定說,供給和需求是相互平衡的,或如經濟學者所說,是相互抑制而停止發生任何一方面的作用。當供給和需求相互平衡而停止發生作用的時候,商品的市場價格就會同它的實在價值一致。所以在研究這個價值的本質時,我們完全不用談供給和需求對市場價格發生的那種一時的影晌”。另外,均衡價格論還引入了邊際效用論。馬歇爾斷言,商品的需求價格決定于商品的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通過買者主觀上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來測定,但人們的需求是不斷變動的,這種變動取決于“效用遞減規律”。這就把價格圍繞價值的市場性波動歸結于人的主觀心理因素,顯然是形而上學的表現。
盡管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還存在一些理論缺陷,但是也有一定的可取之處。
首先,馬歇爾將物理學的均衡概念引入經濟學分析,完善了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體系。馬歇爾就是用供給和需求這兩種力量平衡和相等來說明市場體系的均衡,從需求價格和供給價格的相互關系來說明均衡價格的形成的。這種方法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分析礦產資源供給和需求狀況提供了一個直觀的分析工具,具有借鑒意義。
其次,均衡價格論中有關供給、需求、價格之間函數關系的分析,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價格的形成,具有一定借鑒意義。盡管馬歇爾拋棄了價格的基礎—價值,用價格決定取代了價值決定,但是他關于供給、需求價格之間函數關系的分析,在一定意義上對價值規律作用形式、市場機制實現形式進行了科學的分析,這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與市場機制作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我們對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必須進行客觀的、辯證的分析,決不能輕率地予以全面肯定或否定。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2-0041-02
幸福是人類永恒的追求,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作為一門關切人的學問,哲學一直把人類的幸福作為自己的最高歸宿,為人類的幸福進行申辯和論證。因此,在人類的哲學思想史上先后出現了多種幸福觀,比如伊壁鳩魯的享樂主義幸福觀、基督教的禁欲主義幸福觀等。但我們認為,馬克思的現實幸福觀和邊沁的功利主義幸福觀是對我們時代生活影響最大的兩種。
追求人類的幸福和解放是馬克思一生的事業。馬克思在其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就確定了他的這一旨趣。在文中,他提出一個人選擇職業的指針應該是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馬克思不但為了人類的解放和幸福親身加入工人階級的各種革命運動中指導革命,而且他還把為人類的幸福進行論證作為其畢生的理論追求。同時,幸福觀也是邊沁功利主義哲學的重要主題,是其哲學的靈魂。功利主義以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作為理論旨歸,將幸福作為理論的價值指向。
作為對人類充滿關切的哲學家,雖然馬克思和邊沁都把人類的幸福作為自己理論旨歸,提出了各自的幸福觀,但從根本上說,他們卻是不同質的倫理學。馬克思幸福觀要求逐漸擺脫人的“異化”狀態,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從根本上來說是一項實現人類解放的事業。而邊沁的幸福觀則是追求現實的具體快樂,是一種享樂主義幸福觀。兩種幸福觀之所以會有如此根本的差異,其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它們立足于對人性的不同理解,人性論的不同是導致這兩種幸福觀殊異的重要原因。
一、社會的人性和自然的人性
馬克思一直對人性抱著一種樂觀的態度。首先,他認為人的本性是善的,只是在目前的現代社會中,由于資本的邏輯導致了人的異化,使人表現出了許多非本質性的東西,罪惡的東西,那是人的本質的異化形態,不是人的本質。人的本質是一種自由的定在,具有高尚性。其次,他認為人的真正本質屬性是人的社會性。人的本性不是某種抽象的東西,就是人所處的社會關系,所從事的生產實踐勞動。可以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56
馬克思不但在總體上斷言人的本質屬性是其社會性,并且他對承擔起人類解放使命的無產階級更是給予極高的贊賞。認為無產階級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是一種“革命的共同體”,沒有自己的私人利益,其全部使命就是實現人類的徹底解放,有著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懷。可以說,在馬克思那里,無產階級已經具有了“神性”,人類最偉大的光輝都體現在無產階級的身上。
同時,在人類思想史上對人性的看法還一直存在著另外一種傳統,那就是一種自然主義的傳統。它立足于人的本質是一種動物,具有動物的本能和各種自然欲求,人不是超然的。比如在霍布斯那里,人對人的關系就像狼對狼的關系一樣,為了保存自己不斷地進行斗爭。中國古代也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之說。就是說人的本質屬性就是動物性,自私自利,受一種“獸性”的法則支配。西方人性論的主流就是性惡論,主張人性本惡。
邊沁對人性的看法就充分體現出自然人性的傾向。他認為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是自然界的產物,趨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也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本能。仔細觀察每個人的行為,大家都受苦樂的感性支配,看見快樂就親近,遇到痛苦就逃避。在《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一書的開篇中,邊沁就明確指出:“自然把人類置于兩位主公――快樂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們才指示我們應當干什么,決定我們將要干什么。是非標準,因果聯系,俱由其定奪。凡我們所行、所言、所思,無不由其支配:我們所能做的力圖掙脫被支配地位的每項努力,都只會昭示和肯定這一點。一個人口頭上可以聲稱絕不再受其主宰,但實際上他將照舊每時每刻對其俯首稱臣。”[2]57
二、發展的人性和永恒的人性
在馬克思看來,沒有永恒不變的人性。人的存在是一種生存性的存在,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人在社會的實踐中不斷地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同時不斷地重塑一個又一個新的自我,可以說沒有永恒不變的人性。因此,馬克思才會認為“整個歷史無非是人類本性的不斷改變而已”[1]172。在這一認識基礎上,馬克思把人的幸福定義為:人應該在歷史的發展中解放自己,最終實現自我和人類的全面自由發展。人性是隨著社會實踐的改變而改變的,也即不同的實踐過程,不同的實踐結果才是表現人性的內在東西。
而邊沁則堅持一種永恒不變的人性論,這種人性缺失時間性,不發生變化,沒有發展。這種人性是啟蒙精神的“遺物”,是啟蒙運動確立的資產階級人性觀。馬克思在批判邊沁的功利主義時對這種人性觀有著深刻的揭示。馬克思說:“假如我們想知道什么東西對狗有用,我們就必須探究狗的本性。這種本性本身是不能從‘效用原則’中虛構出來的。如果我們想把這種原則運用到人身上來,想根據效用原則來評價人的一切行為、運動和關系等等,就首先要根據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個時代歷史地發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但邊沁不管這些,他幼稚而乏味地把現代的市儈,特別是英國的市儈說成是標準的人。按現代庸俗經濟術語是,理性的人。凡是對這種標準的人和他的世界有用的東西,本身就是有用的。他還用這種尺度來評價過去、現在和將來。”[3]704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邊沁是把當時資產階級的人性當成了標準的人性,永恒不變的人性,認為人類的人性一直就是如此。
馬克思的發展人性觀和邊沁的永恒人性觀對立的根源在于他們對階級意識的把握。馬克思幸福觀立足于人的解放理論,提出人的解放應該由政治解放進入到人類解放。只有實現人類的徹底解放,才會有真正的幸福,才能真正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人的解放理論是和馬克思的階級理論聯系在一起的。馬克思認為未來的革命和人類的真正幸福在于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的統治,最后消滅階級,達到全體人的解放,建立起自由人的聯合體。馬克思對人性的分析始終是和階級性聯系在一起的,而在人類社會中階級的形態是會發生變化的,資產階級具有歷史性,不是永恒的,資本主義社會也只是歷史的一個過程階段。
而邊沁的幸福觀則漠視階級意識,不承認階級的存在和階級的對立,因此看不到人性的階級性,就無法把握到人性的變化性。邊沁把人性當成一種先天的、現成的東西來看待,認為人性是固定不變的,一旦把握了人的本質,就完全把握了人,就會洞悉人的一切奧秘,這是一種理性的“狂妄”。
三、具體的人性和抽象的人性
馬克思的幸福觀還立足于具體的人,具體的人性,追求每個人的現實幸福,通過個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人的自我發展。馬克思的“人”是存在于特定的社會關系之中從事具體的生產實踐的人,他有血有肉。在馬克思看來“人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一個現實的、單個的社會存在物”[4]479。馬克思對人性的認識就是立足具體的人,現實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因此馬克思才會指出“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相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相一致。”[1]67-68個體的具體實踐活動構成他的本質,他的屬性,把他和別的個體區分開來,是其自身存在的標志。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人性”,超越過去的“人性”,以達到今日之我不同于昨日之我。
馬克思的幸福觀立足具體的人,具體的人性,馬克思把未來的社會看作是“自由人的聯合體”,這種“共同體”是具體個體的“自由自愿”聯合,每個人都保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的獨立性,自己的特殊性。這種“自由人的聯合體”是“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3]683,因此,這種幸福觀主張的是每一個人的幸福,全人類的幸福。
如此所述,邊沁則立足抽象的人性,把抽象的“快樂”和“痛苦”當作基本的人性,并認為“趨樂避苦”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是如此,都受這一法則的支配。其實邊沁的這一法則就是資本主義體制下的“資本法則”的變形。資本的功能是逐利性,瘋狂地追求剩余價值,占有剩余價值,實現資本的增殖,實現對無產階級的無情剝削。這一秘密被馬克思所發現,他認為“把所有的人類的相互關系都歸結為唯一的功利關系,看起來是很愚蠢的。這種看起來是形而上學的抽象之所產生的,是因為在現代資產階級社會中,一切關系實際上僅僅服從于一種抽象的金錢盤剝關系。”[4]479
不同的人性觀必將導致不同性質的幸福觀,可以說對人性的看法決定著幸福觀的性質。邊沁的幸福觀體現出人類的自私性,是一種趨利避害的幸福觀。“功利主義原理是指這樣的原理:它按照看來勢必增大或減小利益有關者之幸福的傾向,亦即促進或妨礙此種幸福的傾向,來贊成或非難任何一項行動。”[2]58而馬克思的幸福觀卻與此截然不同,要求“破除”資本主義社會加在人身上的各種異化,最終實現人類的解放。這種幸福觀的本質是人對自己本質的全面占有,人的本質力量在社會生活、社會關系中全面實現,最終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它的立足點是整個人類和人類社會,是要求每一個人的幸福。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循環經濟”一詞是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自20世紀80—90年代起,發達國家為提高綜合經濟效益、避免環境污染,以生態經濟理念為基礎,重新規劃產業發展,提出一種新型的循環經濟發展思路。20世紀90年代末,循環經濟理念開始引入我國。2004年9月29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召開全國循環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十一五”規劃的編制。
雖說“循環經濟”是一個新理念,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尤其是在論述“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問題時,就曾經明確提出過與“循環經濟”原則類似的思想、觀點。馬克思的這些見解給我們以深刻地啟迪,可以說是“循環經濟”理念的理論先聲。馬克思循環經濟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馬克思看來,應用科學技術是減少工業和生活廢物的有效手段。這種思路與當今人們處理生產與生活垃圾的思路是一致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討論“生產排泄物的利用”問題時明確指出:“我們所說的生產排泄物,是指工業和農業的廢料;消費排泄物則部分地指人的自然的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排泄物,部分地指消費品消費以后殘留下來的東西。”那么靠什么手段來處理這些排泄物呢?當然要依靠科學技術手段,因為“科學的進步,特別是化學的進步,發現了那些廢物的有用性質”。馬克思特別強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造過的工業,可以充分利用工業廢料,變廢為寶,減少工業廢料對環境的污染。“化學工業提供了廢物利用的最顯著的例子,它不僅發現新的方法來利用本工業的廢料,而且還利用其他工業的各種各樣的廢料,例如,把以前幾乎毫無用處的煤焦油,變為苯胺染料,茜紅染料(茜素),近來甚至把它變成藥品。”馬克思指出:“化學的每一個進步不僅增加有用物質的數量和已知物質的用途,從而隨著資本的增長擴大投資領域。同時,它還教人們把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的廢料投回到再生產過程的循環中去,從而無需預先支出資本,就能創造新的資本材料。”在這里,馬克思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利用科學技術的手段建立完整的循環經濟體系的問題、廢物資源化問題和產業生態化問題。馬克思的上述思想與我們今天大力提倡的“利用可持續的科學技術來支持和支撐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見解是一致的。
其次,馬克思認為,利用科學技術改進生產工藝可以提高生產資料的使用率,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減輕對生態環境的壓力。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列舉了大量的生產實例,對生產工藝的提高在充分利用工業廢物,減少排泄物方面的作用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生產工藝水平也日益提高。工藝的進步,改變了對生產原料的利用途徑和方式,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來不能利用的、生產中的各種廢料,獲得了一種在新的生產工藝中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廢料成為了新工藝的原料。現在,循環經濟學家常說的一句話是:“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原料”。其實,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明確地說過類似的話:“所謂的廢料,幾乎在每一個產業中都起著重要作用。”馬克思用實例說明,當時由于生產工藝水平的低下,在英格蘭和愛爾蘭許多地方的農場主不愿種植和很少種植亞麻,一個主要理由是:在靠水力推動的小型梳麻工廠里,粗糙落后的生產工藝導致了在加工亞麻時產生了很多廢料,損失高達28%到30%,工人們經常把這些廢麻拿回家當柴燒,可是這些廢麻是很有價值的。后來,人們采用了先進的生產工藝,用水漬法和機械梳理法對亞麻進行精細處理,使亞麻的損耗大大減少。 轉貼于
再次,馬克思還看到,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了大批新型生產工具的問世,而生產工具的革新同樣可以提高工業廢物的利用率,變廢為寶,減少資源的浪費。馬克思多次指出:“機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來不能利用的物質,獲得一種在新的生產中可以利用的形式。”“廢料的減少,部分地要取決于所使用的機器的質量。”馬克思列舉了意大利和法國在磨谷技術上的差異說明這個問題。在羅馬,當時的磨還很不完善,因此,不僅同量谷物的面粉產量低,而且磨粉費用相當大,客觀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巴黎人使用的磨,是按照30年來獲得顯著進步的力學的原理實行改造的精致的磨,大大提高了同等谷物的面粉產量。馬克思還提到,處理紡織工業產生的廢絲時“人們使用經過改良的機器,能夠把這種本來幾乎毫無價值的材料,制成有多種用途的紡織品”。在馬克思看來,“在生產過程中究竟有多大一部分原料變為廢料,這要取決于所使用的機器和工具的質量。而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都知道,生產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學技術,用科學技術手段改造我們的生產機器和工具,的確可以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率,從而節約自然資源,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廢物,減輕生產廢物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一、關于勞動價值論的種種不同觀點提出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理論界關于勞動價值論的討論經歷了幾次大的,從國內公開出版和發表的著述來看,是多種觀點紛呈,且論爭持續至今,但觀點分歧依舊。這一方面反映出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需要發展。我們要在堅持勞動價值論的立場和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按照變化了的社會經濟實際對該理論作出創新和拓展。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國內很多論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缺陷”的論文和專著,其實對于馬克思的這一理論的深刻內涵和內容卻未能作出全面而探刻的理解和把握。在我國現今祟尚改革和創新的年代,對于傳統理論的指責已經不需要多大勇氣反而成為一種“時尚”。但是,理論創新其實是一種嚴謹和嚴肅的行為,要求我們必須對要評判的對象首先要研究深透,方能發表見地。從這一方面來說,國內較多學者的相關觀點似有流于膚淺和追求上述“時尚”之嫌。概括地說,我國理論界提出的關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認為勞動價值論與我國市場經濟的現實不符。或認為勞動價值論存在“殘缺”,“不完整”。因此需要予以修正,使其與經濟現實相符。持有這一認識的學者們認為,我國市場經濟及其運行的現實是,生產要素經濟化市場化現象已經成為社會的普遍存在,資本、勞動、土地等生產要素都在生產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們的投人會帶來相應回報,而這些報酬又成為產品價格的組成部分。難道機器、資本、土地等非勞動要素不創造新價值嗎?因此,有學者認為,以勞動為唯一源泉的傳統“勞動價值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中的矛盾”是明顯的。“馬克思在分析交換價值時,把決定使用價值交換比例的共同因素僅僅歸結為勞動而忽視了其他因素的作用,是使他的理論與現實發生矛盾的關鍵或邏輯起點”。現今我國經濟理論界廣為流行的“要素價值論”,可能就是這一思維的結果。
其二,認為勞動價值論對于現實市場經濟沒有應用意義。晏智杰教授的觀點是這一方面的典型。晏教授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有設定的前提,即是排除了貨幣關系、供求變動、資本關系等以后的狹義價值論。“所謂狹義價值論,是指非市場價格和非資本市場條件下的商品交換規律理論,也就是從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到馬克思分析商品價值時所設定的那種原始的實物交換條件下的交換規律理論”。“然而如果越出了馬克思(以及古典學派)建立勞動價值論時所設定的條件,這個理論本身以及它對其它領域的現象仍然保有說服力,這還沒有得到證明,或者說還需要加以證明”。也正因為學者們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過于抽象而缺乏應用意義,為使其能夠進人應用,而將種種客觀經濟因素乃至人們的主觀心理引人對商品價值的分析,于是,諸如“效用價值論”、“資源貢獻價值論”等等其他種種價值理論便應運而生。盡管其中不乏合理因素,但大多少有說服力,或者偏離了馬克思的價值理論。
其三,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只是作為分析資本主義的一種方法,對社會主義經濟無用。例如,馮春安教授就認為:“剩余價值理論只是勞動價值論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具體貫徹或表現”。“馬克思把剩余價值作為利潤的本質,利潤又具體分割為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借貸利息和地租,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分配領域的具體體現,它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本質,為無產階級的解放提供了理論武器”。而在社會主義經濟中,社會生產關系改變了,勞動者成為社會生產資料的主人,社會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廣大群眾的共同富裕,而不再是為私人資本家階級創造剩余價值和進行剝削服務,所以勞動價值論在這里是無法作為分析社會主義經濟過程之用的。由此,持有這一方面基本認識的學者普遍認為,要想使勞動價值論能夠進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必須對其作出改造和修正。近若干年來理論界出現的有些別樣的價值理論,可能就是在這一思路指導下產生出來的。
我們以為,持有以上種種觀點的學者們對于勞動價值理論的指責,如果真是想發展而不是為否定勞動價值論的話,那么,他們要么是對勞動價值論中運用的方法沒有能夠深刻理解,要么就是對該理論的深刻內涵和所體現的立場及基本觀點未能作真正把握。本文試從勞動價值論的方法論意義,對我國社會主義現階段市場經濟具有的社會意義以及應用意義作出闡述,以就教于理論界。
二、深入理解勞動價值論的方法論意義
針對現實中我國理論界一些學者對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種種誤解,我們需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理解與把握。如何深化?一條重要途徑是從抽象法在勞動價值論中的運用來給予理解和把握。馬克思認為,分析商品價值形式必須運用抽象法。因為“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并且,分析商品價值形式對抽象法的運用要求更高。“兩千多年來人類智慧在這方面進行探討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結果,而對更有內容和更復雜的形式的分析,卻至少已接近于成功。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已經發育的身體比身體的細胞容易研究些”。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單個商品形式或商品交換關系的分析采用了抽象法,即在分析過程中確定和暗含了三個方面的前提條件。一是抽象了貨幣關系,這也就是將價格等范疇撇開不談。馬克思認為,在所考察的商品價值關系中,沒有貨幣居于其間,當然更沒有資本存在的余地。因為如果引人貨幣,就勢必涉及價格,價格雖然比價值更接近現實,但是卻更遠離事物的本質,而本質只有在純粹的實物交換條件下才能得到闡明,闡明了價值之后才能說明價格一類現象。因此在實物交換中顯示出的商品價值關系,是分析商品價值的必要條件,而且應當是唯一正確的條件。二是抽象了供求變動因素對于商品交換比例的影響,即假定商品交換中供給和需求一致。無論是生產要素的供求,還是消費品的供求,都是相一致的。供求平衡,這實際上也就是排除了“稀缺性”因素引人商品價值關系的分析。三是抽象了生產領域中勞動以外的其他生產要素(如機器、資本、土地等)的作用,即假定勞動以外的要素使用都是無償的。當然,馬克思并不認為進人交換的產品僅僅是勞動這一要素生產的,他明確指出,就使用價值而言,它們是勞動和其他生產資料相結合的產物,但是他認為商品的交換價值只與勞動相關而同生產資料無關,因而,在他的交換價值分析中沒有機器、資本等要素的地位,這些要素出現在交換中也不要求付出代價。
馬克思對商品價值關系的分析設置上述前提條件的做法是合理的。抽象法的作用以及馬克思運用抽象法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揭示商品價值的質的規定,即由生產者生產該商品時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當然,在客觀上,分析商品價值形式時會帶有各種復雜性,即不僅有商品自身物質性質決定的因素,還有貨幣、資本、地產乃至市場變動和購買者心理加給它的各種復雜因素;但是,即使加人這些復雜因素,馬克思認為,也并不會改變商品價值的實體是抽象勞動凝結這一性質,而只能影響到價值的水平,并使問題的分析復雜化,甚至會模糊事物的性質。這里作出以上三個方面的抽象,就使考察變得簡單,同時又不影響事物的質的規定。
對于馬克思分析商品價值形式時抽象法的運用,以及相關前提條件的設置,我國理論界很多的學者是有著不同看法的。例如晏智杰教授就認為,是馬克思由于設定了這么多的前提條件,使得商品價值只能由勞動這一唯一因素決定了。那么,如果按照晏教授的思維邏輯,如果對于勞動以外的其他生產要素、市場因素等等不予以抽象,而是統統納人分析的視野,比如將生產過程中的資本、機器、土地等要素加入分析,是否就可以得出多種生產要素共同決定價值的結論了?看起來,“要素價值論”這一觀念意識的存在確實有著條件和基礎。對于馬克思分析商品價值時運用的抽象法及其得出的結論的歧見,其實是產生于不同的人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觀點的分歧。
對于勞動價值論不能嘲笑是“古典”,對于“要素價值論”不能認為就是“現代”。的確,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于100多年前形成的,但不能由此而認為馬克思那時的理論境界沒有達到“要素價值論”的高度(該理論是否有“高度”?)。必須清楚,馬克思創作《資本論》時,正是在資本主義完全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核心是按資分配)、西方學者宣揚要素價值論的時代,批判了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否定了要素價值論,提出自己的勞動價值論的。
馬克思的經濟學理論,依據其抽象層次的不同,大體可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表層理論,一是深層理論。表層理論一般是由以概括商品經濟運行的理論,是商品經濟表象的規律性總結,深層理論則是決定表層理論和支配表象性規律的本質層次規律的概括。深層理論和表層理論的關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和內容,后者是前者采取的形式;并且,深層理論往表層理論演繹過程中往往發生顛倒,后者掩蓋前者,即呈現出來的是與深層理論相反的形式。勞動價值論是屬于深層理論,而“要素價值論”則屬于表層理論折射而來的虛假現象,連表層理論的真理性也沒有。晏教授可能認為勞動價值論對經濟現象役有說服力,但是他卻沒有正確對待馬克思經濟理論的方法論運用。如果試圖越過相應的表層理論而企圖用深層理論直接去聯系客觀經濟現象,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
三、深刻領悟勞動價值論的社會意義
勞動價值論直接地說,其意義是在于作為馬克思經濟理論體系的基礎和出發點。然而,馬克思在當時歐洲的那種人與物關系顛倒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中構建他的勞動價值論時,恐怕不僅僅是將其作為理論體系的一般基礎和出發點來對待,更是有著深層的批判不合理的資本主義經濟現實和為廣大勞動者階級伸張正義的社會意義。現今我們可以運用勞動價值論中蘊含的社會命題,來矯正我國現實社會經濟中的種種不和諧因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體而言,在我國經濟現實中,應堅持勞動價值論所蘊含和具有的以下兩個基本命題。
其一,是堅持勞動價值論所代表的最廣大勞動者根本利益的立場。我們知道,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是一個存在不同利益主體和講求所有權的社會,一個以人和物相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社會。馬克思對于這樣一個社會經濟的解剖,卻以勞動價值論開始,將其作為其余理論的前提和賴以形成的基礎,這本身就是在宣告勞動對于財富形成的基礎性重要作用,宣告勞動者階級對于人類社會的創造性貢獻。可見,勞動價值論是宣揚勞動者的社會貢獻的理論。再從勞動價值論本身來說,該理論的首要或核心之點是回答商品價值的實體或本源是什么,即價值是由勞動者的抽象勞動形成的。馬克思認為,抽象勞動不是對一部分勞動者的生產性勞動的抽象,而是對構成社會分工體系的所有有用勞動的抽象。這也就是說,不只是一部分人的勞動,如“精英”的勞動、“老板”和“老總”的勞動創造價值,其他更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勞動也創造價值。勞動價值論涵蓋和代表的是包括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全體勞動者的經濟利益,并與經濟發展的“共同富裕”的目標是聯系在一起的。也正因于此,這一理論才能成為“統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各方面利益關系的理論基礎。其三,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一個理論支撐點,是將勞動過程的諸生產要素區分為主體和客體的原理。馬克思認為,人即勞動者是勞動過程的主體要素,生產資料是這一過程的客體要素,從而將勞動過程概括為是“人的活動借助勞動資料使勞動對象發生預定的變化”而生產出產品的過程。在勞動過程中,一切勞動資料就其職能和客觀屬性來說,是勞動者器官的延長。勞動工具無論多么先進,它也是人的勞動加工創造的。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一個核心理論點,即認為只有勞動者的勞動才創造新價值、其他非勞動生產要素不創造價值的規定,正是建立在這一區分主體客體要素的原理的基礎之上的。由此可見,勞動價值論是肯定了勞動者階級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是為勞動者階級立論。勞動價值論也就是宣揚社會生產過程中的以人為主、以人為本的理論。我們尊崇勞動者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就是要在面對多種客體生產要素所有權獲取價值分配面前維護廣大勞動者的經濟權益。我們在觀念和政策上,應在維護資本所有者權益的同時,相應地要更加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不受侵犯,因為人是主體的首要的生產力。
其二,勞動價值論是宣揚“以人為本”的理論,該理論應當成為構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拙。這里的“人”有三個方面的涵義:一是說,以人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包括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及與此相聯系的人的生命、人權和人的尊嚴等等;二是說,以人為本的“人”,不是客體,而是主體,也就是說,不能把人民群眾單純地看作是被同情、關愛和救濟的對象,而應看作是推進改革和發展的創造性社會力量;三是說,以人為本的“人”,即廣大勞動群眾,是政府考慮經濟發展工作的出發點、著眼點和落腳點,發展就是為了提升廣大勞動群眾的物質利益。由此,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構建和諧社會,體現在我國的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上,就是要求改變原有的以單純“追求增長率”為核心的指導思想,而形成以“富民”為根本特征的新型戰略指導思想。“富民”戰略強調的著力點起碼有這樣兩個方面。第一,需要樹立能夠獲得富民績效的科學理念,各級地方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上要真正做到“以民為本”。要確立科學發展觀、社會和諧觀、新的公平效率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可代表富人與民爭利,政府官員不能為權不公、以權謀私,不可漠視群眾的疾苦。第二,要及時進行保證富民戰略獲得成功所需要的各種制度和機制的建設。要加快消除阻擋8億農民和城鎮貧困勞動者脫貧致富的財政、金融、教育、醫療等體制鴻溝,建立起“富民”的新體制。要形成一套社會各階層公平分擔社會轉型成本、分享改革和發展成果的新機制。加速推進城鄉二元體制改革,建立起新型的“統籌城鄉、以城帶鄉、實現共同發展”的城鄉發展新體制。
四、正確把握勞動價值論的應用意義
狹義的勞動價值論,直接地說,它的意義和作用只在于成為馬克思經濟理論體系的基礎。然而,勞動價值論作為商品經濟理論,它又是一種價值決定的規律及其對社會經濟發揮調節作用的理論。從這一層面來說,勞動價值論可以進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實應用。但是,勞動價值論要進人現實應用,必須在商品價值范疇的基礎上,植人資本所有權關系和市場競爭因素,使之轉化為生產價格。因為生產價格規律是商品價值規律在市場經濟中的轉化形式。在我國市場經濟社會里,勞動價值論可以也有必要轉化為生產價格的形式,通過價值分配的方式來實現對于社會經濟的調節。具體而言,生產價格規律的調節作用有以下三個方面。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創立100多年來,一直存在多方面的爭議,其中包括價值是不是由勞動創造的,勞動價值論以現實指導意義何在,物化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等等。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自動化、電子化甚至電腦化的出現,生產中需要投入的活勞動要素相對減少,而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包括機器、設備、新工藝、新產品在內的資本要素,即物化勞動要素卻急劇增多,很多產品似乎不需要人的活勞動參與就能生產出來。那么,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筆者認為,討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必須采用全面的觀點,整體地看待勞動價值論的真正含義。
一 關于勞動創造價值問題
勞動價值論從無產階級立場出發,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揭示出“人類的抽象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唯一源泉”這一原理,為以后的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根據。伴隨科技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日益發展,特別是今天社會主義社會形態下的經濟關系、勞動過程,均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結合新的實踐,深化社會主義勞動和勞動價值論的認識”,已經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命題。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曾表現了對價值問題的極大關注。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1841)中,曾對人的自由與必然和反對神本主義價值觀等問進行過探討。在《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和其他經濟學著作中,馬克思對各種不同意義的價值概念作過考察和把握。他首先嚴格區分物品的使用價值和商品價值、交換價值,立足于對交換價值及其內在尺度的考察,揭示了商品生產的秘密,從而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面對利用混淆商品價值與使用價值來否定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庸俗經濟學觀點,進行了堅決的、毫不妥協的斗爭。他反復強調一般意義上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同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價值“毫無共同之處”同時,馬克思并未因此而將它們的差別絕對化,并未否認在一般科學的范圍內研究使用的價值的意義。
在以往的經濟學著作中,“價值”一詞有時表示商品的價值,有時表示交換價值,有時則表示使用價值,其含義往往只有根據上下文聯系及作者的思想才能具體地確定。雖然一些英國經濟學家曾有用“worth”(價值)表示使用價值、用“value”(價值)表示交換價值的習慣,但無論是日耳曼語源的“worth”,還是羅馬語源的“value”,都只是“價值”一詞的兩種不同語言符號形式罷了。為了避免象這樣多義地使用“價值”一詞所造成的混亂,馬克思對“價值”、“交換價值”、“使用價值”這三個概念作了明確的區分,并分別用三個不同的詞,且Ⅱ“value”、“usevalue”、“exchangevalue”來表示它們。換句話說,在馬克思的經濟學著作中,與價值問題直接相關的,實際上有三個概念,其中,“價值”概念指的是商品中所凝結的社會必要勞動,“交換價值”概念指的是商品價值在社會交換過程中的表現形式,它們都是經濟學領域的概念;而“使用價值”概念則不完全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只有“作為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的使用價值,才屬于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作為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屬于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范圍”。
勞動價值論認為,只有勞動才創造價值(“value”),而且是活勞動,不是物化勞動,它強調勞動價值論中“勞動”二字的含義及其理論價值。它強調和認可了勞動在創造社會財富方面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確認了勞動是人類存在、發展的動力和條件。
馬克思認為,價值是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在商品中的凝結,價值實體是抽象勞動;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勞動量,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生產商品的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量大小的唯一尺度;從價值量的變化規律來看,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量成正比,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價值量的變化,歸根到底是由勞動量的變化引起的。勞動生產率的改變,并不直接改變商品的價值量,而僅僅是改變生產單位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影響單位商品的價值量。
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今天人們生產產品、創造價值的勞動,不再是以生產簡單工具和簡單日常用品為基礎的,只需要很簡單的工藝流程就可以完成的簡單勞動,而是需要許多現代化的機器設備等資本要素的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復雜勞動,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鏈條也大大地拉長了。但是,即使是最復雜的生產工具和機器設備,如果向前層層推移,最終都歸結于人類的活勞動,勞動在社會生產過程中仍然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勞動創造價值仍然是正確的。
二 關于物化勞動是否創造價值問題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勞動要形成價值,光靠勞動自身還不行。如果只有勞動而不具有諸如土地、機器、原材料等物質生產要素,無論如何是生產不出商品來的。沒有商品,自然也無價值可言。關于產品的生產要素,馬克思明確指出:“不論生產的社會形式如何,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始終是生產的因素作為產品的生產過程,“勞動過程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 ‘脅”“勞動并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可見,在任何社會和任何時代,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都是產品的生產要素,這是馬克思關于生產要素的基本觀點。
近年來,有人認為,生產的過程是一個由活勞動與物質生產要素共同作用的系統工程,勞動與資本彼此之間誰也離不開誰,因此,不能說剩余勞動僅僅是由活勞動創造出來的。尤其在今天,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物化勞動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因素,具有巨大的生產能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越來越大的作用,否定它在價值創造過程中的作用,就不能客觀地、科學地、正確地認識先進技術、先進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作用和功能。因此,認為應該是價值及剩余價值是由物質生產要素和活勞動共同創造的。 我們認為,物質生產要素雖然不是價值的源泉,但它在價值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物質生產要素本身的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物質生產要素本身也是商品,也有價值。它的價值通過具體勞動轉移到新產品中去,成為新產品價值的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在商品生產過程中,物質生產要素的消耗只有在社會“平均消耗”的情況下,其價值才能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如果大于社會“平均消耗”的范圍,就意味著物質生產要素的浪費,超出部分的價值不能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反之,如果大力節約物質生產要素,使物質消耗大大低于社會的“平均消耗”,就有利于降低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從而有利于商品生產者實現更多的價值。其次,先進的物質生產要素有利于勞動者從事復雜勞動,在單位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樣的勞動者,如果他們使用的勞動工具不同,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就不同,創造的價值也不同。但是,物質生產要素的先進程度要與勞動者的素質相適應,不是越先進越好。
但承認物質生產要素在生產商品價值中的作用,并不否定勞動是價值唯一源泉這個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這是因為:第一,前者說明的是商品價值形成的條件,沒有這些條件,就不能創造商品價值;后者說明的是商品價值形成的源泉,沒有勞動這個唯一源泉,無論物質生產要素多么先進,多么豐富,同樣創造不出商品價值。第二,物質生產要素對商品價值的作用是通過勞動為媒介而實現的,它并不改變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量的唯一尺度這個勞動價值論的基本觀點。
三 關于勞動價值理論的指導意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