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08: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傳統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中國傳統文化花鳥畫體系中花卉題材的演變
自古,花卉就是中國繪畫上“最有力之中心題材,亦即于世界繪畫之畫材上,占一特殊地位”(潘天壽《中國繪畫史》)。中國花卉繪畫從起初發展的六朝時期到最繁盛的五代十國、南宋期間,許多專長于花卉繪畫的人物,形成了“徐黃體系”,代表人物是徐熙、黃筌。徐熙和黃筌的繪畫藝術風格不同,形成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黃筌的作品線條細且流暢,畫面干凈真實。徐熙的作品更偏向于追求落筆成型追求意韻。由此形成了花鳥體系中的兩種繪畫畫法,工筆和寫意。在中國人的意識中花卉作為物質形態展現帶來的美好感受讓人流連忘返。在中國人的毛筆下,不僅僅描繪了花卉的形態,同時花卉的氣質秉性,獨特魅力在濃墨淡彩下更加傳神。畫出了花,畫出了花魂。花卉繪畫發展最繁盛的時期是宋代,宋代文人的花卉題材作品是其精神意蘊的表現。例如,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提到國畫映入人印象的首先就是四君子(梅、蘭、竹、菊)。為何中國人如此愛花中四君子,這跟中國人所認同的精神氣節息息相關。高潔堅毅如梅花、品質脫俗如蘭花、氣節不凡如竹、淡泊紛爭如,這些都是千古至今中國人傳唱的高貴品質,也體現出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在千千萬萬中國名畫中,以四君子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尤為眾多,耐人尋味。四君子的出現為中國傳統文化花鳥體系添加了新的內容。明清時期的代表人物有山人、揚州八怪。山人在自己的畫中注入了思想,表達憂國之情、愛國之情。惲壽平的沒骨花卉創新應用結合了徐熙和黃筌的兩種不同的繪畫風格,使花鳥體系得到新的發展。到現代的齊白石、潘天壽等都在中國傳統文化花卉畫中進行創新。潘天壽擅長于寫意花鳥畫。畫面構圖精妙,墨的濃淡到位,精致卻也不顯緊張,用筆瀟灑肯定。使得筆下的平凡普通的題材卻顯得與眾不同。現代的中國花卉畫在傳承古人的技法和繪畫韻味的同時也不斷地創新,使得中國傳統文化花卉繪畫持續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花卉繪畫的發展強調神韻和意蘊的制造,顯示出中國傳統文化繪畫的大寫意,形成了鮮明獨到的特點并發展至今。如現在存放在的沈振麟《十二月花神冊》。
二、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家居空間設計的協調性
每一種現代化家居的設計風格都蘊含著文化背景。如果設計師想設計出富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產品,必須對傳統元素做深入的研究探討。我們要創作出極具文化內涵的現代家居作品,應該適當借鑒中國傳統文化,將其適當運用到現代設計理念當中。由中國傳統元素迸發出的設計靈感,讓現代室內家居設計在蘊含中國傳統文化深刻內涵的同時,充分符合現代中國人的審美標準。作為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一種傳承方式,現代室內家居設計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這種設計不單單是單個文化符號的胡亂拼湊,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刻理解之后的融會貫通,以此來提高當代人的審美。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家居設計的相互融合
現代室內家居設計經常運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元素,為設計注入了新的靈魂與血液,其具體的運用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中國傳統符號的體現方式
中國傳統圖案和漢字書法是中國傳統符號的代表。中國傳統圖案包括人物、植物、動物、圖騰、幾何符號等,這些傳統文化符號歷經歲月的洗禮,展現出濃厚的中國文化意境,讓設計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將中國傳統符號作為現代家居設計的裝飾元素,可以升華設計的內在氣質,打造富有中國特色的生活環境。通過“簡單抽象、元素運用、重新組合”等裝飾手法,利用現代的材料和加工技術,形成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藝術氣息與生活氣息相互融合的設計特色。在現代家居設計中,設計師尤為重視墻面的裝飾效果,墻面設計也是展現設計師藝術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進行墻面設計時,可以運用中國傳統圖案紋樣作為墻面的圖紋,可以達到很強的美感。地面設計可以利用具有比較有特色的圖形作為大理石的紋理,這樣改變了以往單一的造型、又更加具有藝術性。對于一個家庭來說,臥室空間是屬于非常重要的區域,根據主人不同性格選取不同含義的圖案進行裝飾,可以讓家居設計更具個性化。比如說一對鴛鴦可以寓意夫妻關系和諧,古松和竹子代表老人健康長壽。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裝飾所表達的以物達意思想。
(二)中國傳統裝飾構件的巧妙運用
2化用傳統文化作為廣告創意與表現的特定背景
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豐厚,是廣告文化元素的重要資源,可供開發、利用、依仗的東西很多。廣告根據自己的產品特點和品牌個性,將創意表現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著力渲染傳統文明與現代產品的內在聯系,力圖使之具有相應的文化底蘊,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不少經典的古語詩詞,可以被現代廣告設計所積極采納。比如文君酒的廣告設計語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出自《詩經•關雎》,將文君酒比喻成男子一心追求的美麗少女,意味深遠,令人流連。再比如紅豆襯衣的廣告設計語是“此物最相思”,此句出自王維詩《相思》,以其中的詩句作廣告亦是順理成章,情意俱在的。魚牌掛鎖廣告借用李白《蜀道難》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名句,只用了上半句,隱去了下半句,而廣告的本意正在下半句,意在言外,掛鎖的質量不言自明。事實證明,廣告根據產品或品牌的特性巧妙地借用古典詩詞,不僅易記易傳,具有親和力,而且可以起到以一當十的效果,豐富廣告的文化意蘊。
中國傳統元素題材廣泛、形式多樣、涵義豐富,可謂是東方文化的縮影與象征,如青花瓷、中國漆器、書法、皮影、篆刻、玉雕、京劇、臉譜、中國結、剪紙等等。在當前多元化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如何將中國傳統元素和本土化的視覺傳達設計推向世界,在國際藝術文化傳播、交流中發揮更大作用?著名設計師靳棣強這樣回答:“在設計與實踐的過程當中,合理的把握民族精神與本土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一種使命。”那么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這一課題是中國設計師必然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中國傳統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應用的領域
視覺傳達設計,是利用視覺上的符號來傳達各種需求信息的設計內容,其視覺形式涉及商業海報、報刊雜志、印刷宣傳設計商品、網絡、電子廣告等各類傳播媒體。視覺傳達設計也是為當前現代商業所提供服務的一種藝術應用,其應用主要包含店鋪內外的環境設計、商品廣告設計、logo設計或企業整體形象設計等諸多方面,因為這些設計內容都是通過直觀性的視覺形象來傳達給消費者與需求者的,故此被統稱為視覺傳達設計。它主要是將圖形、文字以及色彩作為藝術創作的基本要素內容。中國傳統元素通過藝術加工形成圖形符號,可以在視覺傳達的任何領域進行廣泛使用,用其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帶動人們的情感觀念以及視覺需求,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起到了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
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合理應用
對于我國中國本土民族文化元素的發展與傳承,現代人務必要去關注、認知、學習、理解這些傳統文化元素內容,將它們逐漸融入自己的思想與觀念之中,這樣才能真正在設計的作品中將其自然展現出來。設計師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藝術加工和圖形處理,提煉其內涵和代表性特征,以下以水墨和剪紙為例進行分析:
(一)中國傳統水墨文化元素在視覺傳達設計當中的合理應用“水墨”是我國最具獨特性的傳統藝術文化,“水墨”是以其水、墨為主要內容,其核心技巧在于墨色的變換。如著名設計師靳埭強,他對水墨的處理絕非是簡單的水與墨的結合,而是將水墨進行了彩墨處理和提煉成簡潔的視覺元素進行意境設計,不僅體現出了創新性的視覺元素,也展現出了豐富的人文關懷。
2制作方法
“藕合”可歸為紫色系,首先從大的方面著手研究其染色的方法。在我國,染紫色的草木染料主要有紫草、紫蘇《。天工開物》中記載,“染紫色,先用蘇木煮水染成底色,再配上青礬作為是顏色容易附著媒染劑。”清人鄭復光曾說:“凡色萬有不齊,皆可以五色概之,皆可以濃淡概之。”雖然沒有明確記載詳細染制方法,但通過對其色彩特點的分析以及染色經驗可以假定一個實驗方案,既以蘇木為主要染料,通過對染液與水的比例調配,媒染劑的運用以及套染的選擇來控制染色效果。這與國畫中的施色技巧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如使用套染方法,則可擬定多種實驗方法。大致過程為染藍后套紅。染藍需要的材料為藍靛染料;染紅需要的材料為蘇木或紫膠。
3主要材料
蘇木。蘇木又名蘇枋、蘇方、蘇芳,原產地為印度、馬來西亞。蘇枋被當作染色材料,早在唐代被引進中國,目前主產地為廣西、云南、臺灣、海南島、四川。蘇木的心材色彩呈現帶有紅色感覺的黃色,在歐洲曾經被用來作為紅葡萄酒的染色用。蘇木是使用其樹干的中心部,如果使用二氧化鐵來媒染的話,就會得到偏紫的紅相染色效果。靛藍。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藍)的植物,均可統稱為“藍”。藍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前后兩期采集。主產于河北安國、江蘇南通、浙江等地。藍靛是中國藍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種特殊的植物還原染色材料。采集藍草制作藍靛在中國的古籍中早有記載。據古書《夏小正》記載,我國在夏代已種植蓼藍,并已知道它的生長習性“,五月,啟灌蓼藍”。就是說到了農歷五月,蓼藍就要開始栽種了。在《詩經·小雅·采藍》中記載“:終朝采藍,不盈一詹”《;說文》中記載“:藍,染青草也。”《;荀子勸學》中記載:“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這些古籍詩文中所說的“藍”,就是指的蓼藍。由此可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來進行織物染色的國家。紫膠。紫膠蟲吸取寄主樹樹液后分泌出的紫色天然樹脂。又稱蟲膠、赤膠、紫草茸等,可作為良好的食用紅色素。紫膠首先是用作藥材,其次用作染料。《吳錄》說紫膠可以染絮物(即絲織品);蘇頌著《本草圖經》說今醫方亦罕用,惟染家所需,說明到了宋代紫膠用作染料,已超過藥用了。
中國作為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它不僅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光輝燦爛,而且在當代也已經和正在受到亞洲乃至全世界日益眾多的國家和人民的重視。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來看,傳統文化對于培養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審美和道德素質,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視智慧、強調文化藝術修養、注重人文素質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時期的大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在21世紀的人才培養中,應當認真地加以弘揚。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對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的同時,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中國傳統文化應當成為新時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環境、經濟模式、政治結構、意識形態等條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習慣和文化積淀。它既散見于經典文獻、制度規章等程式化的客體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知識結構、價值觀念、倫理規范、行為方式、審美情趣、風俗習慣等主體形式之內,經過數千年的演繹與揚棄,這種文化積淀已深深地融進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之中,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制約社會歷史發展、支配人們思想行為和日常生活的強大力量,是中國國情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創造和發展之基點,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中國文化的建設者和創造者,這是歷史賦予他們的重任。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傳承性,而要建設、創造和發展,首先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內在價值,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
(一)中國傳統文化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潛在的推動因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承擔者,中國現代化的實現,離不開他們的努力。任何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傳統之中,以傳統文化為前提。只有把現代化的基本要求與本民族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才能賦現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這樣的現代化,才是真正現實的、具體的、有活力的現代化。英國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最早向現代化發展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西方保存傳統最多的國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傳統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經濟和社會生活諸方面。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所以,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科學”的現代化教育中,應當加人傳統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是培養、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樹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靈魂,它對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風貌,對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強,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蘊含于傳統文化之中的中華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之上產生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感情。民族歷史愈悠久,傳統文化愈豐富,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則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強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體。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這一辯證統一關系,決定了我們在對大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時,離不開傳統文化教育。諸如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天下為公”的理想精神、協和萬邦的寬容精神、獻身祖國的愛國精神、“先天下之憂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懷等等這些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在市場經濟的負效應沖擊精神文明建設的時候,必須進行認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裝當代大學生,從而重新樹起民族文化的旗幟,以激發人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可以抑制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弘揚社會主義新文化,為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市場經濟是一種自由競爭的經濟,或者說是一種效益馳動的經濟,與其它事物一樣,它具有雙重性:市場經濟強化了人們平等觀念和經濟意識,但可能導致以擁有金錢、商品的多寡作為劃分人們等級地位的標準和判斷人們的價值尺度;市場經濟追求利潤的最高極限,也會導致人們“一切向錢看”的拜金主義;市場經濟可以提高人們的自主意識,但一些人追求無限自由。產生無政府主義;市場經濟以企業甚至個人為經濟運行主體,容易引發極端個人主義;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勞動使相互服務意識增強,同時又使交換關系滲透到人際關系和權力結構之中。市場經濟雙重作用中的負效應,將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如果我們在教育大學生時賦予傳統義利觀以時代的內涵,則對于冰釋滯存于大學生思想中的金錢至上、享樂主義等錯誤觀念,會有立竿見影的積極效果。除了對大學生灌輸集體主義奉獻精神之外,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就是進行傳統文化中的群眾精神教育。千百年來,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形成了這樣一種民族心理積淀:社會是一集合之整體,個體總是生活于群體之中,是民族、國家之一員,如果整體利益受侵害,則個體利益也難以保障,因此,個體利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整體利益。傳統文化中這種社會成員服從群體、群體服從國家的集體精神,與市場經濟的負效應引發的本位主義、地方保護主義和個人主義是直接對立的。在青少年教育過程中,繼承、發揚這種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群體精神,通過分析與取舍,將群體精神注人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之中,無疑會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不僅如此,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大特點是強調“先義后利”、“義以為上”,認為在獲取個人利益時,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誠實原則。
二、尋找和發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建設的結合點.賦予它新的時代氣息,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思想道德的規范
在大學生思想教育問題上,筆者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加強大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經坎坷、動蕩而巍然屹立于當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集體主義精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維護國家社會整體;孝敬父母、關愛兄弟是維護家庭整體;
“天下為公”是人類大同世界的最樸素想象,集體主義的具體內容因時代和社會的條件不同而各異,但就群體生活中個人需要顧及他人利益及大眾利益這一點卻是共同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正是這種精神維系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民族團結和國家的持久不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與國家、杜會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仍然存在著矛盾,而二者必須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上來。大學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極端,崇尚絕對自由,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沖突的時候,潛意識不可避免地要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學生在繼承傳統文化整體精神時,應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而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一定要從傳統的整體主義精神出發,上升到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上來。
(二)發揚仁愛精神,加強熱愛人民、尊師愛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時的“愛親”擴展為“愛人”,由家族之愛推廣為天下之愛,不但體現了由親而疏的愛的變化而且包含著“泛愛眾”的質的升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與人之間應當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將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誠求誠,正如孟子所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會必然有種種差異,但以“仁愛”為總綱所提倡的禮讓、保民、愛人、尊親、團結、互助、謙虛、同情等,仍為年輕一代不可或缺的優良品質。現在一提“現代化”,人們往往就與競爭、緊張、高科技、高消費相聯系,很少與“人情”掛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今天受益于現代文明,同時也受害于現代文明:一方面知識激增,科技發達;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戰爭不斷;科技的日新月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與現代化之進程,但同時卻加深了競爭的激烈程度;經濟的突飛猛進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卻俗化了精神領域,淡化了人情關系。上述不良影響反映在大學生身上,集中表現為注重自我設計、自我發展,甚至以金錢作為評判人生價值的標準,所以,我們應對大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仁愛”教育,使其熱愛人民,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牢牢確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交際準則。
(三)倡導“重家庭”倫理道德風尚,加強社會主義家庭觀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會氏族解體過程中產生,歷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至今仍存在和發展著的社會最基層組織。在中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中,家庭既是社會基本的生產單位,又是社會婚姻的生活單位,它兼顧賠老扶幼、教育子女等眾多的社會職能,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庭倫理一直是倫理道德的核心。“齊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鄰里和睦”等傳統的家庭倫理觀念,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積極作用。改革開放在促進中國經濟騰飛的同時,隨之而來的西方不良文化觀念也在猛烈地沖擊著中國的每一個家庭。大學時期正是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時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強,對事物的真假優劣辨別能力不夠,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家庭倫理道德教育是當務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學生對父母口出狂言,視為“保姆”,當作“包袱”,因此批判繼承傳統文化中的“重家庭”倫理道德,發揚中華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濟貧、尊老愛幼這些傳統美德,加強大學生品德修養,不僅能使千萬個家庭和樂融融,而且對于維護社會秩序健康和諧,建設精神文明,促進國家長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四)主張慎言力行,發揚自強不息的實干精神。中國傳統文化在處理言與行的關系間題上主張“懊言力行”。“慎言力行”這是古圣先賢務實品格的集中體現,這種品格對今天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是極為可貴的。年輕人富于理想,熱情浪漫,年紀輕,閱歷淺,往往誓言多于行動,好高,遠,脫離實際。因此,教育大學生發揚務實精神,刻苦學習、精通學業、奮力拼搏、自強不息,這對他們將來建功立業,成長成才,無疑是有重要意義的。
三、以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人類一切傳統文化成果
生態倫理又稱環境倫理或環境哲學,其主要內容是肯定自然界和一切生命皆具有內在價值,人應該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不再是自然倫理的中心,應把道德關懷擴展到整個自然界并承擔道德人的責任;人與自然應協同發展。它著眼于人與自然、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問題,最終達到人類社會、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被稱為“天人關系”,這是一個與中國古代自然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哲學命題,各家學說對此均有論述。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中,著力發掘中國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符合現代生態倫理的思想正在成為中國生態倫理研究的一大特色,人們在理論傾向上更多地強調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態倫理的一致性。的確,在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與現代生態倫理思想相一致的思想成分,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態倫理思想并不是一種完全契合的關系,還存在著相矛盾、相沖突的地方。
一、傳統文化中的生態倫理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從根本上講與道家是一致的。它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萬物同類,因此對自然應采取順從、友善的態度,以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肯定人道本于天道,“贊天地之化育”的同時,又肯定人為萬物之靈,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主張盡人事以與天地參。在此基礎上,儒家提出了豐富的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思想,這些思想蘊涵著中國傳統的生態倫理觀念。
(一)兼愛萬物。尊重自然
儒家認為“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愛惜它物之生命,也就是愛惜人自身的生命。人要博愛生靈,兼利宇宙品物。儒家六經之首的《周易》中,就把“生生”(尊重生命、長養生命)作為人之“大德”,“天地之大德日生”。隨后的儒家哲人也大都從自我生命的體驗,轉而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對宇宙萬物生命的尊重。以情度情,以類度類,進而效法大自然的厚德載物,博大無私。
茍子認為,萬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養而成,主張對自然萬物博施以“仁”。漢朝的董仲舒則更明確地主張把儒家的“仁”從“愛人”向愛物擴展:“質于愛民,以下至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以謂仁?”宋代張載進一步將仁愛原則推廣到包括非生命物質,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思想,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外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愛必泛愛,成不獨成。要真正的愛人,就必然要愛物。
儒家的這種“生生”、“利物”、“泛愛萬物”的思想,類似于當代生態倫理觀所主張的把人類的道德關懷從對人擴展到對一切自然生命的思想,但兩者也有著本質區別。現代生態倫理學認為物與人處于平等地位,享有平等的道德權利,應該受到同樣的道德關懷;儒家強調愛有差等,推己及人,由人而及物,以層層向外推擴。這里儒家的人與物雖為一體,但這一體中各部分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所以萬物享受的愛的關懷也截然有別,有厚有薄的。對此,明代的王陽明從“大人與物同體”的角度,作出了獨特的論證。他認為,在利益分化發生矛盾時,家庭血親處于中心、優先的地位,先愛至親、家庭,再愛路人,最后是禽獸、草木,層層向外輻射。愛護草木,是為了使禽獸有足夠的飼料,而愛護禽獸則是為了養親祭禮,所以愛護草木禽獸是圍繞自身家庭這個中心運轉的。王陽明還認為,如果接受上述這種觀點,那實際上就是接受了以人為中心,包含義、禮、智、信的整個封建道德準則體系,使五常之德適用于整個自然界。顯然,儒家的愛物是有差異性的,強調的是要人們去愛惜自己周圍的一切事物,而“愛物”的終極原因是使人生活得幸福,愛物就是愛人類自己。
(二)以時禁發,以時養發
中國古代是農耕社會,農業生態環境的好壞與莊稼收成的豐歉關系著歷代王朝的興衰和百姓之生計。因此,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物的再生產能力,不能不成為歷代君王與百姓的大事。儒家正是依據對生物與環境之間關系的認識,從利國富民,保汪人類生產和生活資源的持續性發展出發,要求人們在利用自然資源時,要順應事物的繁育生長規律,“以時禁發”,去開發利用自然資源。
春秋時期,管仲在齊國為相,他從發展經濟、富國強兵的目標出發,十分注意山林澤的管理和生物資源的保護,提出了“以時禁發”的原則。他說:“山林雖近,草木雖美,宮室必有度,禁發必有時。”要求山林與水澤要按時封禁與開放,老百姓在開放時間內去采集捕獵可免征稅賦。
孟子、茍子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管子的“以時禁發”思想。孟子主張對生物資源要取之有時、用之有節:“不違農時,谷不可勝時也。”“故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茍子則使管仲生態倫理思想進一步系統化、具體化:“早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林,不天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耕、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淵沼川澤,謹其食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茍子的這些保護主張,是作為圣王安國治邦之策提出來的,并建議有德之君將保護生物資源作為一項制度確定下來。
(三)取時有節,物盡其用
儒家注重經世治國,他們所倡導的“禮儀”政治是一種有節制的政治,要求統治者節制自己的行為,克制自己貪得無厭的欲望,把節約人、財、物上升到國策的高度。孔子主張“政在節財”。唐代名相陸贄亦日:“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長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長不足。生物之豐敗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是以圣王立程,量人為出。”儒家“政在節財”的主張,主要是從政治和經濟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但它客觀上具有自然保護的意義,從而避免了對自然的掠奪和資源的浪費。
儒家所提出的節約的主張,一開始就是從生態學的角度出發的,儒家從天地自然萬物所具有的再生性與有限性規律得出了人事行為要有“節”的結論。“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同時,儒家把節制的要求延伸到自然資源的取用,形成了“取之有時,用之有節”的“愛物”原則。儒家歷代把“釣而不綱,弋不射宿”(不用大網捕魚、不射夜宿之鳥)自覺地體現在行動上。《呂氏春秋》認為破壞大自然是一種不祥的舉動,它必將召來災禍,使那些象征吉祥的動物都銷聲匿跡。“覆巢毀卵,則鳳凰不至;刳獸食胎,則麒麟不來;干澤涸漁,則龜龍不往。”同時只有愛護、珍惜大自然,使各種生物各得其所,生物界才會出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這都是要求人類對自然資源在愛護和珍惜的前提下有度地使用,不能使物種滅絕,才能保持其持續存在和永續利用。正如朱熹所說:“物,謂禽獸草木。愛,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
在利用自然資源時,儒家要求人們珍惜自然提供的生活之源。儒家認為,只有統治者謹慎地對待自身的物質利益,注意節約,鼓勵生產,不斷地權衡利弊得失,才能使天下的財富豐裕,國泰民安。“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對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憂不足。如是,則上下俱富,交天所藏之,是知國之極也。”
在中國古代,社會生產力比較低下,物質財富相對匱乏,人們為了很好地生活下去,就不得不實行節儉,所以也就比較容易做到物盡其用。現代社會雖然擁有很高的資源利用技術,但并非一切資源都已得到再利用,而且再利用的費用也相當高。所以,取用有節,物盡其用,仍然是現代社會解決資源短缺與環境保護的一項合理而有效的對策。
二、傳統文化中的反生態倫理思想
雖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并沒有像西方文化那樣被納入到主客二分的框架中加以研究,但是在天、地、人三才構成的系統中,人仍然處于主導地位,這就如同天、地、人雖然可組成一個“家庭”,但人是“主人”,天、地則是吾家之舊物。
它們雖然也時常得到主人的呵護,但那是由于它們是“主人”的所有物,三者之間的親密無間并不意味著自然之天、地的獨立性或內在性已經為人所尊重、認可。因此,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題中仍然彌散著濃厚的反生態倫理的思想要素,二者存在著相沖突的地方。
(一)自然規律倫理化
傳統文化中,天道則常常要服從于人倫之理,即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將自然規律倫理化的思想傾向。對自然規律的探究、對自然現象的揭示常常成為推導宗法倫理道德價值的一個邏輯環節,自然的神圣性常常成為論證宗法倫理道德神圣性的鋪墊或襯托。如自然界的災異現象常被用作人事善惡的評價依據,陰陽大化之道、五行生克之序也被作為論證人世倫常的材料。董仲舒就借助了“天人相類”、“天人感應”的邏輯環節,來神化儒家倫理道德。這在表面上看來,似乎“天”的神圣性是至關重要的,好像沒有“天”的神圣性就無法體現出儒家倫理秩序的神圣性,但實際上,“天”的神圣性在這里只是體現人的神圣性工具或手段。正如李澤厚所指出的:“董仲舒搞這一套,主要是為了以宇宙系統確立君主專制權力和社會的統治秩序。”宋明理學的產生,旨在建構儒家道德本體論,即為儒家道德確立終極的價值根據,“心”或“理”的形上意義同樣要借助于天、地、人的統一來確立,但是這樣確立起來的具有至高道德價值的“心”或“理”,反過來又形成了對整個自然界甚至整個宇宙的統攝、包容之勢:“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該無載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這一思想傾向,張岱年先生明確指出:“自然與人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必須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另一方面,人類社會有自己的特殊規律,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不得將其強加于自然界,漢宋儒家講天人合一,其肯定人類與自然界的統一,有正確的一面;而將道德原則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就完全錯誤了。對此問題,應作具體分析。”
(二)重德性,輕技藝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對宗法倫理道德精神的高揚,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人們科學地認識和利用自然,也在自然和人文之間形成了較大的矛盾或張力。具體說來,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常常受到宗法倫理觀的抨擊或限制。孔子曾將要求“學稼”的樊遲斥為“小人”,將各種生產或手工技藝看成小器、“末業”,將從事宇宙探詢或天文歷算研究的看成只是史官或陰陽家所做的事情,從而開啟了儒家重德性、輕自然、斥技藝、貶功利的思想。這種觀點在中國文化史上不斷得到加固而成了一個龐大的人文價值傳統,在歷史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筆。這種鄙薄探詢自然、技藝的傳統使得古代眾多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人受到了“于國事無補”或“玩物喪志”等諸般嘲弄,并導致長期以來中國的自然科學總是停留在一種直觀、經驗的水平上。
(三)重主體。輕客體
在中國傳統文化所構架的天、地、人的思維系統中,對人的主體地位的重視和高揚實際上也以獨特的視角表達了中華民族的一種“重生”意識,即重視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而這與宗法社會促進生命生生不息的倫理要求是完全契合的。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命題中還包含著這樣一種內涵,天地萬物都統一于人的生命存在中,都可以成為保持生命、延續生命的手段和材料,這實際上就把人的生命的存在看成是最終的目的,而自然的目的性則常被忽視,或所強調的仍然是其工具價值。因此,從這一點上看,盡管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與西方的“主客二分”在致思路徑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忽視自然必然性這點上,二者完全可以殊途同歸。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把自然物作為體現生命價值的一種手段,這在許多方面都有所體現。如以飲食為例,在西周時就形成了“重食”的氛圍,周朝為此設立了專門的“食醫”,位于各種醫師之首,其主要職責是掌握飲食的搭配。從總體上看,中國的飲食文化非常注意從人與自然相合的基點來決定飲食上的選量與選味,這其中有許多值得肯定的東西,但也有不少糟粕性的東西。在歷史上有不少人把追求奢華的生活作為人生價值實現的一個標志,把占有和消費自然珍稀之物作為個人身份的體現,豪門貴族常以奢侈為榮,竟事侈糜,飲宴常是“食前方丈”,“窮水陸之珍”。他們崇尚口腹之欲,廣市齊珍異好,對難得之物嗜食尤甚。隋唐之際,捕食麇鹿、野象之風尤盛,以鹿、象制作的菜肴很多,有用鹿舌制作的名菜日“生平炙”,也有用象鼻制作的特色食品“象鼻炙”。總之,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有許多教訓,“濫捕野生動物就是深刻的教訓之一。這一教訓,在當時并看不清楚。因為野麋鹿等生動物還相當多,鹿肉等又為人們所喜愛,只是到了后世,當麋鹿等野生動物瀕臨滅絕成為珍奇稀有動物時,才會感到教訓深刻,這對于今天來說亦應引以為鑒”。
三、評析
一、引言
傳統文化是社會的靈魂,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中國現代設計的發展應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繼承基礎上,必須找到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韻味使創作的自由空間拓展開來。中國平面設計應對傳統文化作深人而系統的研究,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創造有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的作品。本文著手于傳統文化,整合傳統文化與平面設計的關系,探討傳統文化與平面設計的應用問題。
二、傳統文化是現代平面設計發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進程影響了當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劇、滑稽動畫片、麥當勞等進人到人們的生活,成為一種充滿洋味的社會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人們有了新的價值觀與審美觀,設計中沒有了傳統文化,失去了發展的根基,作為中國的平面設計,這種沒有意味的作品不會被世界所認同。因此,伴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平面設計的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是必要的。
中國傳統文化優秀營養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挖掘,它的意義是深遠的。平面設計的發展必然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基礎之上,必須找到賴以生存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文化。中國雖沒經歷西方的工業革命與現代設計運動,并不等同于失去發展本國設計的能力。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韻味,較西方文化表現的直觀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國平面設計應對傳統文化作深入而系統的研究,重視對傳統文化的開發,運用有意味的元素,創造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平面設計作品。
三、文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的整合與應用
現代平面設計有必要以發展傳統文化為己任,經濟發展,現代技術的提高,把探討當代設計的著眼點放在傳統的文化中進行分析尤為必要。平面設計中具有諸多影響因素,諸如文化等,在西方藝術思潮融人中國平面設計的時候,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重新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國的現代平面設計離不開傳統文化,也離不開當前的設計觀念更新,現代平面設計理念必須植根于傳統文化基礎之上,建立在中國人審美情趣基礎之上,現代平面設計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現代設計觀念和設計思維,也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創造符合當今時代特征的社會主義新作品。
在當今的現代平面設計中融人傳統文化的一些特征、符號,也成為現代平面設計探索中國傳統文化潛質的一種趨勢。比如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設計的中國香山飯店就是運用江南水鄉青磚灰瓦色調,使現代建筑加上中國傳統文化情懷,形成了一種文化上的共鳴。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的融合的過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華的過程,借鑒傳統特征和符號,有目的地選擇作為文化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中精華融進現代平面設計中去。此,我們應該倡導使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發展,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用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以現代化國際化語言來表達,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現代平面設計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設計語言,共同融匯成現代設計藝術的主流,必定會使現代平面設計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使傳統文化得到再生,并煥發新的生機。
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先生為日本“自在”紙坊創作的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海報設計,在紙紋上運用了傳統手造紙的毛邊,宣紙竹紋變化,構成中國山水自然繪畫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現了中國人文性情無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整幅海報制作結合中國傳統圖案藝術表現手法,把作品風格淋漓盡致突顯。
奧運會標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環,象形的“中國結”傳統圖案,以及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太極拳結合,使得標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動和諧。作品在體現現代設計觀念的同時,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審美價值取向和歷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傳統文化理念與現代標志設計緊密結合的藝術魅力。該標志整體結構也是取自傳統吉祥裝飾圖案“盤長”,但可貴的是它沒有對這一傳統造型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書法中所特有的筆不到而意到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動勢與意象,并借以表達標志主題和傳達人民的祝愿。
香港鳳凰衛視的臺徽,借鑒了中國傳統藝術中“喜相逢”圖案,反映出一種厚實的帶有民族文化底蘊的特征,而且鳳烏兩兩相對,旋轉的翅膀極富動感,體現了圓滿、吉祥、欣欣向榮的美好寓意,這種對未來的美好希冀與向往的裝飾圖案展示了中國傳統藝術表現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裝的創意設計就采用了傳統紋樣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將傳統圖案和地域特征結合當代人的欣賞習慣,表現了老上海的傳統文化,給人以古樸、回歸的感覺,設計出了喜聞樂見的現代酒包裝。
《迎接新世紀》海報趙萌在設計中運用了中國龍作為主題圖案,把中國人民龍的情結與現代設計藝術結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傳統表現形式上強調新的創意、賦于新的內容,表現新的理念。其視覺語言簡潔明快,一目了然。
中國定向運動協會的標志設計以體現人們回歸自然、體驗健康的愉悅精神內核作為創意原點。標志借用司南橢圓的外觀造型與國際通用的定向運動標志相結合,取意天圓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個標志給人以寧靜、悠遠又不失動感,體現了中國定向運動協會“回歸自然,體驗健康,珍愛生命”的運動宗旨和“在休閑中鍛煉,在鍛煉中休閑”的理念。司南作為中國最早的指南針,四大發明之一,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司南的運用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升華,讓人聯想到定向運動的特點,更寓意著這項運動與中國的歷史淵源。
和我國高校的其他課程一樣,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古代漢語的教學改革也刻不容緩。新時期的古代漢語課程改革,我們認為在發揮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時,更應該提倡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傳承、人文素質教育、審美情操培養等多方面的功能,對此,筆者已撰文討論。本文就古代漢語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相關問題試做討論。
一、從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談起
我們到的教學材料表明,古代漢語這門課,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時期,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各有不同。據王力先生說,“有的當作歷代文選來教,有的是當作文言語法來教,有的把它講成文字、音韻、訓話,有的把它講成漢語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學者們重新考慮這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以提高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從.此,古漢語的教學改革開始,并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自從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編寫并出版適用于全國高校文科專業的第一套古漢語教材以來,古代漢語課有了較為確定的內容,即采用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結合的原則,并以這三個方面作為古漢語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從此,古代漢語課程也有了比較明確的教學目的,即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培養這一能力就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國古代的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以上這些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知識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因此,古代漢語課程教學應該觀照傳統文化的傳承,并將其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古代漢語的教學內容本身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
我國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其內涵包括睿智的哲學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倫理體系、輝煌的文學藝術、獨特的語言文字形態、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諸方面。古代漢語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的內容就是以上傳統的優秀文化內容的復合體。現行古代漢語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作為參照,學者們或采用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編排原則,如郭錫良等主編的《古代漢語》、朱振家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或主要突出文選和通論兩部分,如易國杰主編的《古代漢語戶。但他們的教材都彰顯了我國燦爛多彩的傳統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為例(以下簡稱王本),僅就文選部分和通論所承載的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加以討論。
王本《古代漢語》在文選部分選取了《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經典的史學作品,還有《詩經》、《離騷》、唐宋古文、唐宋詩詞等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諸子百家的哲學作品(尤其是正統的儒家作品),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觀念,在古代漢語教材的課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個人修養的,如《論語·學而》,講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說明古人非常重視個人修養,作為古漢語的教學內容,必然使學生通過學習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與學關系的,如《禮記·教學相長》:“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一觀點到現在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個人對社會責任的,《論語 ·微子》:“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孔子面對隱者的譏諷嘆息時所說的話,意思是個人對社會是有一定責任的,人不能逃避現實。另外教材所選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優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集中體現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憂,后于人樂的傳統道德觀念。以上這些都是古人優秀的品質,也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可使學生受到熏陶,起到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作用。
通論是現行古漢語教材都非常重視的不可或缺的內容。王本《古代漢語》“通論”涉及到文字學、訓沽學、音韻學的諸多內容,還涉及到文體、修辭等語言學知識,古代的姓氏名號、車馬宮室、職官、樂律、天文歷法等豐富的文化知識。以文字學知識來說,包括“漢字的構造,古今字、異體字、繁體字”等內容,給我們揭示了漢字和漢文化的密切關系。漢字的書體有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對學生來說,從漢字人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我國歷史上對漢字較系統的研究,開始于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可以說漢字本身及許慎依據漢字形體結構闡釋字義的過程,都積淀著豐富的古代傳統文化信息。《說文解字》通過說解漢字展示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內容,陸宗達先生將其歸納為四個主要方面,即古代社會生產、古代的科學、古代醫療學、社會制度等,包括范圍很廣闊。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已經不單是簡單地將其作為古漢語知識學習,而是觀照到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識空間擴大了很多。
還有一些關于古代的姓氏名號、服飾、車馬、宮室、天文等方面的內容,給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空間就更大了。比如,我們通過學習“古代的姓氏名號”,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稱字”,所以,稱別人的“字”以示尊重。我們知道了古人還可以有“號”,如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還有謐號,而溢號往往根據此人生前品行業績而定,如陶淵明溢號“靖節先生”,顯然是依據其高潔之行得來的。學了天文律歷,我們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將音樂中的十二律對應歲時的十二月,再讀陶淵明的《自祭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就知道“律中無射”實際指的是9月份,是用樂律名稱表達時序,因為“無射”剛好和“季秋”時節相對。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就是對傳統文化接納、傳承的過程。
三、當前的文化大背景決定了古代漢語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曾一度出現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勢頭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論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于不顧。就拿節日習俗來講,人們迷戀于“圣誕節”、“情人節”,不管是否符合國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樂意“拿來”,使傳統文化備受冷落。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們高興地看到我國傳統文化有了回歸的趨勢。如,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四大發明、中國畫、武術、中國戲曲、皮影戲、古代音樂等等。開場戲《擊擊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國古老而熱情的迎接貴賓的喜慶儀式,表達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蘊。2009年,我國頒布了國家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傳統節日和春節一同作為法定假日,這將有利于弘揚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因為中國每個傳統節日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還有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漢語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留學,“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的建立等,都為我們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為高校的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加人到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行列中,更應該走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隊伍的最前列。從這個方面講,高校古代漢語教師應義不容辭地將古狀漢語課堂作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主陣地,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四、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教師是嚴峻的挑戰,不僅要求古漢語教師要有專業獻文化素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所說的“專業的文化素養”主要指古漢語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還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面,對我國古代的政治、歷史、天文、教育、哲學、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都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進行古代漢語教學。“好的教學方法”貝組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方法或者技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對古代漢語的興趣,導他們去探究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加人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創新的隊伍中來。具體來說,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如講到《論語》時,教師應結合現實,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為人處事的準則、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樸素、簡約之美及其特征性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我國歷史上,無論是文獻記載,還是考古出土的各種文物物,均證明了我國古代在設計藝術方面不僅形成了豐富的理論體系,而且創造出了許多經典的范例,令世人驚嘆。無論是在詩歌、書畫、等方面,崇尚返璞歸真的風尚在我國古已有之,最早的淵源可以追溯至老子“少則得,多則惑”,歸真返樸,清凈無為,順應自然的道家思想。又如墨子等古人尚儉、節用,以及重設計功能反對無謂裝飾,以追求“器完而不飾”為評判標準的“質真而素樸”的設計審美情趣。這些思想和主張無疑與西方現代主義的先驅米斯·凡德羅的“少就是多”有異曲同工之理。我國的山水畫特別重視疏朗和留白,有人甚至認為一幅畫的好壞之處全在于留白。留白并不是虛無,正是畫面的大片留白之處賦予了書畫以無限的生命力和想象力,正所謂“無畫處皆成妙景”。
我國的古典園林在建造上的主旨是要“相地適宜,構園得體”要“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在建筑上最能體現簡約思想的要數我國的橋梁設計。如建造于隋朝時期的趙州橋以它獨有的單跨式拱型樣式,體現了其設計的質樸與簡約。在室內陳設設計中,最能體現古代簡約思想,做到型簡而質美,當數明式家具的設計。明式家具把材料選擇,工藝制作,使用功能,審美習慣等特點結合起來,達到了科學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它在構造上不僅講求外觀素雅簡樸,而且在使用功能上充分符合現代設計中人體工程學的要求。總之,中國古代傳統藝術主要遵從的法則有:天真、自然、平淡、質樸等,這些也都是簡約之美的具體表現。中國傳統文化在藝術形式和美學思想上有一個總的特征一一-兼容并蓄,廣采博收。
二、現代簡約主義與簡約性設計
20世紀90年代,簡約主義自北歐的瑞典興起,它憑借簡單而實用的形式、天然綠色的材料,成為瑞典先鋒設計的主流。簡約主義發展至今,雖然在造型上做到沒有任何裝飾、減少到幾乎無以復加,但是很注意簡單的幾何造型的典雅,因此達到簡單但是豐富的效果。進人二十一世紀,隨著材料學的發展,綠色設計,可持續發展性設計等思想的發展,簡約主義又一次進人了大眾的視野。
簡約不是“單純簡化”,而是設計者深層次的文化底蘊和前衛的思維方式、審美觀念的綜合體現。現代簡約主義風格在人文、美學、風俗及行為科學、環境學理論等方面在設計上已有所體現,即在設計上體現人性的需求,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不斷擴大和延伸設計的內涵,使人們在獲得使用舒適的同時,還要獲得簡潔、便利所帶來的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放松。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簡約主義設計風格更是融人了“綠色設計”的理念,這也是簡約主義設計風格的主要特征之一。這一特征使今天的簡約主義設計更強調環境的保護、資源的節約以及可持續發展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在整個設計中也更趨向于人性化。
三、當代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設計所體現的簡約之美
設計本身就是符號化的一種表達方式,對符號運用得是否合理與準確,是設計作品成敗的關鍵。設計者成功地挑選、組合、轉換、再生這些元素,匯集成為指導自己思想的符號,使之成為自身與大眾共同認可的符號,準確完整地傳達信息,這一設計思維過程才是圓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