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導向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0 16:08: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行動導向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行動導向教學論文

篇(1)

(二)行動導向法的特征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單向灌輸為主,教師和教材是權威,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教師傳送的知識,這種學習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與此大相徑庭,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以學生的學習行動為主。實施行動導向,教師不用在課堂上由始至終極力地展示其學識和理論功底,而是把主要工作放在課前的教學活動設計上,根據教學大綱的目標和內容,設計出盡可能讓學生參與的活動。教師在課堂上簡單介紹教學目標、內容和活動方式之后,把課堂的中心轉移到學生身上。學生通過行動探索學習新的知識;教師退居幕后,提供咨詢和輔助服務;對于遇到困難的學生,引導其他學生對其進行幫助,如仍有疑問,則由教師進行答疑解惑。

2.注重學習行動的合作性。企業選拔人才十分重視考察勞動者的團隊合作能力,因此,職業院校要加強對學生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通過團隊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務,如此培養出來的人才方能受到企業的歡迎。行動導向法提倡采用分組進行項目工作或案例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逐步形成主動與人交流、溝通、合作的習慣,迅速融入小組的人際關系和工作氛圍當中。

3.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行動導向的教學環節中,學生要主動獲取新知識和新技能才能達成任務目標,獲得考核成績。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去圖書館借閱書籍、與同學交流或主動向師長請教等方式進行學習。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對于學生是終身受用的。

二、行動導向法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重要意義

1.思想政治理論課自身的局限性需要行動導向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內容極富政治性和理論性,學生缺乏閱讀和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改進教學方法,把理論知識轉化為易被學生接受的行動,通過參加活動體現個體的自我價值,從而激發學習興趣,主動獲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

2.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教學方法需要改革。傳統的理論課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聽課;老師制定嚴格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學生被動地適應老師,失去了學習的好奇心和自主性,不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活動常常局限于教室和課堂,學生鮮有機會參與教學活動。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需將人數眾多的學生分解成若干小組,將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后和校園內外,有更多的機會使用現代化的學習工具,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課外實踐活動被安排到寒暑假進行,此時教師因正在休假,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不能予以指導和監督,學生往往草草應付,甚至抄襲他人的實踐報告。行動導向教學法要求教師全程督促和指導實踐活動,減少了學生抄襲或應付了事的現象,較好地發揮了實踐教學的作用。

3.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考核方法需要改進。思想政治課為考查課,傳統的考核方法是平時成績+課后作業+期末考試=期評成績。多數高職院校考慮到學生的應試能力較差,將此課程的期末考試設置為開卷答題。教師平時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完成理論課的講授后,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期末開卷考試,再加上平時成績和課后學生或寫或抄的心得體會、實踐報告,得出期末成績。如此,教學實效難以從成績中體現,既助長了學生的惰性,也不利于教師從考核結果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提升教學技能。行動導向教學法將考核模式設置為平時成績+實踐成果+理論課考試=期評成績。教師采用行動導向法進行教學,學生表現的機會較多,有助于教師進行觀察和指導,據此評定的成績比較客觀,既能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參與行動,又能使教師及時發現自身工作存在的問題,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大有裨益。綜上所述,行動導向教學法運用到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能增加此門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使學生在行動中主動地學習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喜愛學習,任課教師收獲工作的愉悅和成就感,有動力提升教學技能,方能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三、行動導向法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

根據行動導向法的基本原理和特征,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行動導向法在高職細想政治理論課中運用的思路和具體操作實例。

(一)基本思路行動導向教學法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實施具體的行動來學習知識和培養職業能力。與我國傳統教學相比較,這是一種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因此,要推行行動導向教學法,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解除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傳統使命感的思想束縛,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組織、引導和監督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全新教學觀。在制作教學計劃、課堂設計、學習考核等各個具體的工作環節時,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如班級人數、現有總體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著重考慮怎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開展具體的學習行動,一切工作圍繞著激勵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來進行。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行動做出科學的策劃,制定行動內容、方式和規則等,然后再組織學生開展具體的學習行動。其次,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以個人或學生團體為單位展開行動,遇到困難首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盡量不依賴于教師;如若無法解決困難,應及時向教師反映。最后,在學生完成學習行動展示成果之后,教師要進行總結與評價,如有理論知識傳授的教學要求,可在此環節結合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講解。

(二)具體做法

1.項目教學法。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帶有具體任務的項目,交給學生完成。該項目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通常是跨專業跨學科的,有較強的綜合性,絕大部分的工作要求各小組在課后自由支配時間來完成,組員之間團結協作共同探索相關知識和技能。教師只進行必要的輔導和督促,同時與學生保持暢通的聯系,便于對學生的答疑解惑。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緒論中提到,大學生應樹立自主學習理念,培養優良學風。然而在管理相對寬松、課余時間比較多的大學里,不少新生無所適從。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悟教材的要求,學會珍惜時間學習和鍛煉,可以班級為單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8人,各小組分別設計制作問卷,調查大學生的課外活動,制成規范的社會調查報告,并在班級活動中進行成果展示和經驗交流。教師擔當輔導和督促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建立團隊、分工協作完成設計問卷、開展調查、統計數據和制作調查報告。通過參與項目工作,學生能主動發現其他同學的課余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得到經驗教訓,這樣的思想教育比教師單方面灌輸更為有效。

篇(2)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網頁設計”課程的應用

(一)課程的總體設計對于“網頁設計”這類面向應用的前沿課程,應該結合該課程自身實踐性強的特色和通過查閱相關行業企業資料、咨詢行業企業專家等手段對與網頁設計制作員相應行業的人才結構現狀、行業發展趨勢、職業資格要求、學生就業去向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據此確定課程教學目標。比如,要達到的專業能力如下:收集、處理信息、規劃網站的能力,設計開發靜態與動態網頁的能力,設計開發網站的綜合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要達到的方法能力如下:獲取知識的能力、自我發展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感悟能力;要達到的社會能力如下:表達能力、敬業精神、團隊協作精神、溝通能力及責任感和效率觀念。本課程在內容選擇上摒棄了傳統教學中按照知識的邏輯聯系構建教學過程的思路,而采用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選擇完全按照項目真實的工作程序,以完成具體網站項目所進行的活動為主線,對傳統課程進行了解構與重構。首先,為達到教學目標,抽取出“網頁設計”課程中應包含的包括網站規劃規范、網站效果圖設計、網頁色彩與布局設計、網頁動畫設計、HTML語言基礎等12個知識單元。然后以實際項目為引領,將知識單元融合到具體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作為學習情境的載體,將總任務劃分成若干子任務,采用教師按步驟演示、學生動手模仿的形式,通過共同完成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現以項目企業宣傳類網站建設為例,將課程內容分解為5個任務,分別為任務1:企業宣傳網站設計規劃,子任務;任務2:創建數據庫表;任務3:制作靜態頁面;任務4:制作商品展示后臺管理系統;任務5:網站的測試。通過這一項目的實施要達到的能力如下:表格布局網頁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規劃網站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能力。

(二)以行動為導向的課程實施“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全部在多媒體網絡實驗室進行,在課堂的授課過程中,以真實的項目操作為基礎,著重把握網頁設計工作過程中的建站流程、策劃、設計與制作、動畫制作與動態網頁制作等關鍵性技術的講解與指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施包括“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等六個步驟,整個課程的教學以項目總任務的導入為起點,逐個完成總任務劃分而成的子任務,其中,教師帶領學生對所要完成的子任務進行分析,給出子任務的完成樣本[4]。制訂出任務計劃,確定工作步驟、程序和內容。然后,以學生為中心,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原則,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學邊做,完成任務。項目結束后,學生提交學習成果,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對任務成果進行評估,其結果可以記錄到總成績?,F以項目企業宣傳類網站的建設為例,說明其中任務3———制作靜態頁面的教學實施過程。將教學安排劃分成以下五個工作步驟:步驟1:明確任務(15分鐘)。結合真實企業案例,通過教師講解和啟發學生共同分析,請學生思考完成任務所需的技術和實現步驟。步驟2:任務分析(15分鐘)。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啟發引導,學生分組討論。步驟3:演示指導(30分鐘)。教師通過幻燈片演示實際操作,學生跟隨教師,構建新的內容。步驟4:學生練習(30分鐘)。學生自主完成網站的靜態頁面的制作,教師輔助指導。步驟5:歸納總結(10分鐘)。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歸納總結。

(三)課程的評價與考核教學評價是高校教學質量保證的無形指揮棒,目前高校的評價機制有很多,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必須對傳統的“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只注重分數,不注重積累”的教學評價與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應關注評價的多元性,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即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項目完成情況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的形式:形成性考核占總成績的30%,項目完成情況考核占總成績的40%,期末考核占總成績的30%。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學生課堂的出勤率、課堂表現、作業以及一些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形成、并易產生反復的指標(比如責任感、協作精神、判斷及處理能力等)。項目完成情況考核主要包括課內項目和課外實訓項目完成情況的考核,根據項目實施的各階段,采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測評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和實際開發設計的能力給予評價。期末考核采用課程設計的形式,由學生獨立完成一個網站的設計與制作,根據站點設計是否規范合理、作品是否實現主要功能、界面是否美觀、布局是否合理、所用技術的全面性和最后設計報告的撰寫情況給予評價。

篇(3)

二、小組拼圖法

對于涉及專業知識比較多的工作任務,在專業知識學習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學習研究一項專業知識,專業知識難易程度根據小組學習基礎程度分配,通過查找資料,研究討論,每個小組成員掌握了分配的專業知識,也就是說每個小組成員都是這部分專業知識的專家,然后由小組成員重新組合,成立新的小組,新小組的每位成員分別來自原來的各個小組,新小組任務是掌握工作任務中的所有專業知識,新小組每位成員在原來小組中已經掌握了一項專業知識,是這部分知識的專家,所以新小組每位成員都分別掌握了工作任務中各項知識點,每位成員負責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教會小組其他成員,小組成員通過互相教授,咨詢討論,最后所有成員都能掌握各項專業知識。例如,數控技術專業“電工技術”課程的工作任務“電路分析方法”教學中,一個典型電路問題可以用支路電流法,結點電壓法,疊加原理等三種分析方法解決,為了掌握這三個分析方法可以將十五位學生分三個小組,每小組五名學生,每個小組負責學習掌握一個電路分析方法,經過學習研究,小組每位成員掌握了相應的一種電路分析方法,然后重新組合形成五個新小組,每個小組三名成員,每名成員分別來自原來的各個小組,新小組的任務是掌握所有分析方法,新小組每位成員掌握一種電路分析方法,并負責教會小組其他成員,通過互相教授,研究討論后每名同學都能掌握三種分析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靈活有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率高。

三、模擬演習法

數控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學生根據任務計劃進行模擬操作,以檢驗計劃實施的可行性,以便于進行及時修正,如“機床電氣控制”課程教學中,在“機床電氣控制線路組裝和調試”任務完成中,學生設計的控制線路通過模擬軟件進行模擬控制,檢驗控制功能后進行修正,驗證成功后,再進行實物組裝調試,如“數控加工”課程教學中,在“套類零件的數控加工”任務完成中,將制定的數控加工工藝和加工程序通過數控加工仿真軟件進行模擬仿真加工,根據仿真加工情況對工藝和程序進行修正,待仿真加工成功后再進行實際數控加工操作,保證了實際操作的安全和效率。

四、角色扮演法

在數控技術專業“數控加工”課程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要求,可以模擬企業接受訂單到完成訂單后與客戶交流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教師組織學生分小組扮演工作過程中的各個角色,如其中一個小組扮演客戶,另一個小組扮演廠方負責人,針對接受訂單或完成訂單后怎樣跟顧客交流進行計劃模擬,扮演接受訂單后負責人進行生產計劃安排,編程及工藝員安排工藝和編程,車間組長分配工作,工人進行加工等各個角色,各個角色可以進行互換,角色扮演法需要準備很多角色卡片,把各個角色的特點和任務描述出來,學生按角色扮演,不扮演角色的學生拿觀察卡,根據觀察卡中提的問題進行觀察,對扮演角色學生提問題,進而找出不足,完善角色任務。通過角色扮演法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企業一線工作情況,學生興趣濃厚,職業技能得到綜合提高,有利于學生就業后更快適應工作環境。

五、工作站學習法

根據數控技術專業課程教學中的工作任務特點設置若干工作站,每個工作站安排不同工作任務,各站工作任務之間最好沒有關聯,學生分小組在各個工作站輪流完成該站的工作任務。每個站有很多具體工作任務,各個小組輪流到各個工作站工作學習一段時間后完成工作報告,相互交流學習成果,各組成員通過交流學習中的困惑,彌補漏洞,共同提高。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工科課程教學比較實用,如“數控加工”課程“軸類零件數控加工”任務教學中設置工藝分析,工藝編制,數控編程,數控加工,質量檢測等工作站,各小組輪流對每個站工作進行學習實踐,然后進行集體匯報交流,某小組對某工作站有深入研究,會幫助其他小組解決對該站技術掌握的困難,促進全體學生對整個工作任務的熟練掌握。

篇(4)

二、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實用性、主體性和層次性三個特點。首先,教學所創設的情境接近生活的真實語言環境。這樣就分解了新授知識的難度,學生能比較容易地感知和理解新的語言材料。在這種強化了的情境中,學生就會很快地形成語言交際的能力。其次,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各個環節的設計中,都能圍繞學生的活動進行設計,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當學生解決不了時教師及時引導。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點撥者,釋疑者,激勵者,還原了學生的學習主人地位。同時,教學環節逐步深入,并為學生搭建解決問題的腳手架,使學生在“跳一跳夠得著”的狀態下逐步深入學習。在Warm-up部分,我結合學生欲參加學校運動會購物的情境,設計了一組問題:

1.列出購物清單。

2.列出學過的關于顏色的英語單詞。

3.寫出所買T恤衫的號碼。

4.翻譯幾個數字。

5.如果你是顧客,買東西時會用到哪些詞語?

6.如果你是銷售員,賣東西時會用哪些詞語?

篇(5)

其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講、學生聽,其學習主動性得不到發揮。而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過程是模擬法律實踐的仿真操作。采用源自實踐的合同案例材料,讓學生協商起草合同,或是解決合同糾紛,這顯然比死記硬背遙不可及、枯燥乏味的理論、法條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要解決案例中出現的法律問題,學生必須充分參與,例如收集合同法相關資料、查閱法條、并運用這些法律知識進行邏輯思維、推理等等。案例的解決情況直接檢驗著學生學習效果。相比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和有效的學習檢驗手段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合同法課程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案

1.確定教學目標

即學生通過對合同法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了解及掌握合同法及相關的知識,具體而言,包括了解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基本體系及其研究對象;熟悉合同法的主要法條、立法基礎和適用條件;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理、具體法律制度及其相應的規范;了解當前合同法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運用。知識目標的完成是為了培養能力目標作基礎。如前所述,高職高專法律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本課程的能力目標,具體是要求學生能運用合同法基礎原理分析和識別不同的合同類型;能根據具體交易需要訂立相應的合同;能運用法律分析和解決常見合同糾紛和案例,即根據不同類型的違約表現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方案和措施,分析和處理各種合同實務問題。學生學習法律課程,不單單是掌握知識及具備法律從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培養法律職業素養,使學生具備成為法律人的基本素質,這是法律課程的共同目標。而合同法課程作為法律體系中一門重要的課程,同樣看重學生法律職業素質的培養。本門課程所要完成的素質目標主要有通過模擬合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的私權精神及誠實信用的品格。

2.教學方案的調整

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對合同法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考核方式與標準做了相應的調整。

教學內容方面,選取合同法具有代表性、常用性的買賣合同、租賃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委托合同實例等做教學案例或教學項目。根據合同法的實際運行實施,引入實務中常見的合同問題及合同糾紛,以分析案例、完成項目為主。

在教學過程方面,綜合情景模擬、法律咨詢、項目化教學等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合同法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的培養。按照實務中合同協商成立、生效、履行、終止的流程設置各個模塊的任務。將合同法的基本知識貫穿在任務的解決過程中。例如,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案例材料,按照分組進行合同協商,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前需閱讀、查找合同訂立相關法律規定及解釋,收集并修改相應的合同示范文本,才能夠進行有效的協商,并最終制定出合格的合同文本。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主要是點評、講解,而不再是一昧的講授。

篇(6)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力度普及,中職的生源多是在初中時期成績相對低等的學生,學生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比較差,大多數學生往往為了應付家長和老師的要求被動學習,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但他們思想活躍,動手參與的積極性高。在教學實踐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讓學生邊學習邊實踐,既能避免學生學習能力的相對不足,又能發揮他們動手能力強的優勢。這種教學方法把實踐直接應用于教學,把深奧駁雜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感覺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確實有用,更能讓他們在動手過程有體會、有思考、有感悟、有提高??傊?,行動導向教學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動手機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生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學習內容。

2.“行動導向”理念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中職學校的市場營銷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老師憑借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引導學生跟著自己的思維轉,重視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點的單純記憶,是所謂“填鴨式”教學,往往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而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為中心,以學生本身為主體,強調主體能動性的最大發揮。行動導向教學中,利用項目實驗、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教學實踐中班級可能會分為若干個小組,各小組全體學生一起學習理論、動手實踐,在所有小組成員的通力合作完成目標任務,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團體意識、合作意識、交流交往意識和實際動手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學生進入社會后也能更好的適應實際的需要。

3.“行動導向”理念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市場營銷教學評價基本以老師命題為主,筆試是考核的唯一方法。成績的高低是知識掌握好壞的標準。學生們為了取得高分死記硬背,但市場營銷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一張試卷考不出學生對知識的領悟和應用能力。行動導向不單純重視學生分數,而是注重評價的多元化,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方法能力。

二、行動導向教學在中職市場營銷教學的應用

根據筆者多年在市場營銷教學實踐的經歷,現在中職學校市場營銷教學應適當采用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

1.角色扮演法

對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講,他們平常主要是作為兩種角色而存在,在學校他們是學生,在家庭他們是孩子。教學實踐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就是讓學生試著去擔當不同的角色,尤其是擔當不同的社會角色,讓他們主動思考所扮演角色的內涵,思考作為不同角色自己該怎么做,體驗和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為。例如,講《人員推銷》學習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推銷的技巧和方法,同時能夠站在消費者的購買心理活動過程,可以讓學生扮演營業員,顧客,競爭者。角色扮演法實施程序如下:

(1)布置場景,模擬公司環境;

(2)作好周密計劃,設計每個模擬推銷環節;

(3)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顧客,營銷人員,競爭對手等,角色分配按企業的實際崗位進行設置;

(4)編制評分標準,主要考察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實際能力;

(5)按照工作情景進行演;

(6)評價反饋。角色扮演法讓學生體驗和感悟不同于自身的角色,既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能讓他們獲得實實在在的的實踐經驗,扮演角色中不懂不會的地方還通過可以查看書籍、請教老師,從而強化記憶,真正使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這樣也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2.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指由老師選擇和指定一個項目,交給學生單獨操作和完成,項目信息的收集研讀,項目方案、目標、計劃的設計,項目的具體實施,都由學生獨立完成。項目教學法實踐中,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小組,可能對同一項目會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項目完成結果可能也會千差萬別,可能會有好有壞,但項目教學法它的關鍵是讓學生參與,注重的是項目實施過程,而不是完成結果,當然教學過程中也得要求每個項目實施都得需要達成一定的結果。學生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對照目標任務,對照每一個環節,會自然而然地學會用理論知識指導實踐的完成,針對職業教育的學生來講,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以《市場調查與預測》為例,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確定項目;

(2)制定項目計劃;

(3)實施項目計劃;

(4)檢查和評估;

(5)歸納或成果應用。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全過程,對其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學生的職業能力,不僅僅是知識能力和專業能力,而是涵蓋了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接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以及與人協作和進行項目動作的社會能力等幾個方面。

3.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由教師選擇某一個或幾個特定案例,利用案例中的客觀事實和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啟發學生獨立思維,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教師最后做總結指導,通過具體事例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品牌策略”章節學習,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如下:

(1)教師準備與“品牌策略”相關的小案例。如“寶潔”、“可口可樂”、“李寧”、“索尼”等公司案例。進而幫助學生閱讀案例為學生分組討論準備。

(2)采用分組式討論,讓學生分析案例,討論四個案例分別采用了什么品牌策略。

篇(7)

 

1.引言

C語言是一種面向過程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它既有高級語言的特點,又具有匯編語言的特點,具有簡潔、緊湊、使用方便靈活,以及生成目標代碼質量高、程序執行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操作系統開發、應用程序設計及嵌入式開發。C語言是軟件開發領域最主流的設計語言之一。是目前高等院校以及高等職業學校理工科專業開設范圍最廣的一門程序設計語言課程。然而對于從沒有接觸過程序設計有些甚至對計算機原理了解都比較少的學生而言,學習C語言存在較大的難度,同樣對于講授C語言的教師也往往感覺課程推進較困難。C語言教學一般分為課堂講授、上機實踐、課程設計等幾個環節。課程結束之后學生不會C語言的基本應用。為解決C語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探討、改進教學方法。本文將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引入到C語言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與探索。

2.行動導向教學法概述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行動導向驅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務”著手,通過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從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看,知識來源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經過反復實踐才能上升到理性認識論文范文,并回到實踐中去。

教師對課程知識點進行規劃分解,針對學生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任務,以及準備學生完成任務所需相關材料。課堂上下發任務,讓學生清楚的理解他要做什么。然后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分析解決問題。最后對學生完成任務的結果進行積極的評價。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C語言課程教學設計中,所進行的實踐教學并非是指編程序上機實習驗證,而是針對C語言程序設計中編程思想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的教學設計。下面就本人教學設計的一個案例進行闡述。

3.教學設計案例

常用排序算法模擬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方案:第一階段,任務描述:將班級的學生按座位列分成四組,A、C組利用選擇排序法,B、D組用冒泡排序法分別將將本組學生按年齡遞增排列,每組同學旁邊放置一個空椅子可供利用。要求是每次能且只能移動一個同學坐到空出來的椅子上。第二階段,在學生實施排序前先給每組學生相應算法的說明文檔。讓學生給定的時間去進行閱讀、討論并制定出實施方案。第三階段,讓各小組同學根據自己制定的方案實施排序操作,并驗證結果是否符合他們的預期。同時密切注意觀察并記錄他們的問題。第四階段,讓小組間相互評價,對本小組排序方案及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自我總結,。第五階段,對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給予指導??梢哉{換排序方法按體重重復以上任務步驟。最后一階段,問題的抽象及算法實現。這一階段對于學生較為困難,可以指導抽象出任務處理的對象—數組數據,重復性的動作—for循環模式,位置的移動—循環變量等。這樣學生主動學習使用相關C語言語法規則,并摸索和思考其使用方法和模式。之后給出一些相關的習題讓學生模仿練習,鞏固應用。

4.教學思考及效果評估

在這個教學設計實施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是教師首要的任務,在學生實踐能力相對薄弱的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在這個問題域里,學生是主體站在“風暴”的中心,只有學生被激發出來關注到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細節,才能完整的描述實現的過程,將這個程序設計的靈魂—算法的思想融進大腦里,進而抽象完整的模型,思考如何利用C語言去實現。這樣的教學設計注重編程思想而側重C語言語法規則。我們可以讓學生抓住“靈魂”這根繩索去探索如何去應用C語言里紛亂的語法規則論文范文,學會在實踐中學習。

經過測試,這樣的教學效果也較為明顯,學生對for循環的理解較為透徹,應用較熟練。整個學期過后,學生對這一塊兒C語言知識印象明顯深刻。“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了C語言知識,通過相互溝通討論問題,增強了表達交際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完成任務的成就感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C語言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深入學習C語言知識的興趣,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

5.結束語

鑒于C語言計算機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作為計算機專業的入門級課程,有必要不斷的探索新的科學、適用的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引導學生編程思想的培養,從各方面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感性認知,理性理會,學好C語言并會利用C語言進行程序設計。

[參考文獻]

[1]譚浩強.C語言程序設計(第三版)[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2]姜大源.學科體系的解構與行動體系的重構——職業教育課程內容序化的教育學解讀[J]. 教育研究, 2005,8 .

篇(8)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以單向信息傳遞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職業院校教師面臨的新任務就是:更新教學理論、創新教學模式,優化自身素質結構,這是在現代職業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采取的對策,教師應該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辯證的否定”,努力使職業教育的課程教學改變低效,無效的狀況;同時解決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的困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盡力使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職業能力 、水平具有自身的競爭力。

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在高職語文類課程中運用的可行性、必要性。

1、行動導向教學理論是以行動或工作任務為導向的一種職業教學指導思想與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構成的,它所改變的是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中心地位而學生僅是在教師指導下被動接受知識和技能的狀況。推行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及其系列教學法,一則可提供給學生自我學習空間,二則有望將現行的課程教學改革引向社會發展所期望的、生產一線需要的人才這一目標。不容否認的是現今的職業教育中課程教學與普通教育的雷同與近似,因而推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2、鑒于高職院校所承擔的是向社會輸送合格的職業后備人才的職責,而高職語文類課程的學習則是培養高職各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因此學好高職語文類課程不僅可以開闊學生視野擴充知識面、培養其語文興趣,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培養學生日后工作和生活實踐所必須的一些基礎素質和能力,比如應用文寫作、口語表達能力等。教學務必講求實效,這已經成為高職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因而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也必然要匯入整個教學改革的洪流中去。

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及其教學法的實踐

1、實踐行動導向教學理論,首選是項目任務教學法。項目任務教學法首要的是應設計一個具體明晰的工作任務并提出準確的要求,課程教學以工作任務為內容,以項目為載體,立足于教會學生如何出色的完成任務,即怎樣去做?怎樣做好?所以在項目教學中,筆者認為設置項目尤為重要,結合高職學生的水平和特點設置項目,使學生在完成項目中真正感到成就感和學有所用,使項目活動具有可操作性。

2、分組討論、確定內容。教師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設想,然后師生一起討論,最終確定任務。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討論并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分工合作。

3、信息資料收集及處理。教師著重于啟發學生通過多種渠道獲取相關信息??梢酝ㄟ^讓學生查閱圖書資料,上網等等方式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進行歸納整理。

4、學生自主完成項目任務。學生按方案確定個人任務并共同完成,學生依據標準評價項目完成效果,每組選一名代表匯報結果,教師對自評結果進行評價和總結并提出改進建議。

現以高職語文類課程以《應用文寫作》教學為例。教學時首先進行興趣引導:討論教與學的方式,建立學習小組,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建立項目教學情境:創建一個虛擬公司,學生通過應聘成為該公司企劃部的員工,公司舉辦人才招聘會,學生以應聘者的身份準備求職信、個人簡歷等應聘材料,繼而進行崗位競聘。然后進入教學主題:(1)告知:案例展示,分析評論,引出任務。(2)提出任務要求。(3)布置任務。(4)師生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盡可能地收集本次任務所用應用文文種名稱,了解其用途;分析案例,辨析文藝語體和應用語體的差異。最后學生自主完成招聘求職任務需用到的求職信、個人簡歷、競聘演講稿等各種文書。

再以《文學欣賞》為例加以說明,以往在進行《文學欣賞》教學時,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自己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鑒賞,教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的昏昏欲睡。用項目教學法就可以打破以往教材的限制,以主題為單元,可以選擇古今中外的詩、詞、散文、小說、戲劇等體裁的文學精品進行專題式教學。把每一個主體單元作為一個“項目”。教師結合教材,只介紹各種文學樣式的鑒賞知識,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鑒賞,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自主寫出賞析文章。這樣教師所起的作用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代替學生去學習。然后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的活動成果進行評價,既對學生的活動成果進行評價,又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評價,這樣學生既能認識到其成功和優點也可反思其不足之處以取長補短。每次教學活動把活動的評價結果登記起來,使單項活動具有連續性。

就以上的操作而言,項目在形式上表現為完成一個文書或一個作品,內容上是工作任務,目標指向是職業能力,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要的行動者,以獨立小組的形勢完成完整的工作進程,包括從信息收集和工作計劃的制定到工作任務的實施以及工作成果的評價等。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并獲得工作過程的知識,使知識轉化為技能,為今后成為有用的職業人才奠定基礎。

三、對在高職語文類課程教學推行項目教學法的思考。

經過多年的語文教學活動,筆者認為,項目教學法在我國目前職業學校的應用有大力試用推廣的價值。尤其是對大學語文來說,可以改變傳統的枯燥無味的填鴨式教學而使課堂變得生動起來活躍起來,不僅在課堂上,而且把語文教學滲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點點滴滴,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素質。

盡管如此,務必說明的是,要使項目教學有效全面推行,我們必須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

1、在學校領導重視下加強配套建設。

項目教學法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種新教學法,打破了以往學科體系教學框架。從教師觀念、能力 、育人模式、教材編著到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等都面臨著變革,所以推行中將會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難。因此作為高職院校領導,首先應從思想上足夠重視,還要加強與教育教師溝通,做好整體教改計劃,完善實訓條件,建立教改有效激勵機制等工作。

2、教師應提高自身職業技能。

教師要給予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所以要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教師就必須自身具有一定技能,包括具有實際操作和教學技能。故而教師應苦練內功,精心設計好每門課,每堂課的教學過程,用項目教學法教育學生的同時自己也扎扎實實的埋頭苦學,這樣的努力最終有一天才可能化繭成蝶。

3、用生動的項目展示鼓勵學生獨立探索。

教師認真檢查落實,對高職語文類來說,可以嘗試用不同展示方法,例如文學鑒賞中用角色表現,情景模似法等,應用文寫作可營造每種應用文實際需要的環境等。通過深思熟慮的項目設計,生動形象的角色表演,材料收集分析處理的過程,及適當的自我評價和教師點評,應當會使平面的知識點“立”起來,鮮活起來,從而最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恰當的評價具有調節和激勵功能。

活動評價,恰當的評價具有調節和激勵功能。通過各項評價,使學生逐漸學會正確客觀的評價他人和自己,揚長避短。學生實際能力能否提高評價是不可短缺的重要一環。因此教師的評價必須是畫龍點睛的一筆,絕不可輕描淡寫敷衍了事。

以上只是筆者對行動導向教學理論及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粗淺嘗試和體會。誠然,實現以行動導向教學理論指導下語文課程的設計和改革,目前只是萬里走完的第一步,實踐中尚需不斷總結,最終才能使建構行之有效的職業課程教學模式這一重要任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 姜大源 主編 / 2007--4 清華大學出版社

篇(9)

一、 小課題研究

“小課題研究”是以教師自身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解決”為目標的行動研究活動,能充分體現教師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方法。

教師“小課題研究”的過程是主動、積極實踐學習的過程,滿足不同年齡和學科的教師對于自身專業發展的內在需求,有利于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行動即研究”“成長即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

1.制度保障,營造教師“小課題研究”氛圍

學校教科室結合學校辦學理念,以“小課題研究”為載體,以“課題組團隊”建設為抓手,促使全體教師參與各級各類的教育教學管理課題研究。負責起草了《校本化科研――教師“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從小課題研究的選題特點、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操作流程和小課題研究管理措施等五方面提出相關要求和舉措。隨著教師小課題研究的開展,教科室相繼制定了小課題立項、檢測、結題等相關的制度,還編輯了“小課題研究”學習資料。學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科研文化氛圍。

2. 講座沙龍,引領教師“小課題研究”實踐

科研沙龍是一種交流科研成果、探討研究問題的有效研究方式。教科室把“科研沙龍”作為教師課題研究過程動態管理的有效途徑。通過科研沙龍讓教師們交流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或困惑,討論教育實踐問題,提高教師對教育的理解和對教育實踐的把握。學校多次給全校教師作“小課題研究”的理論講座和案例指導。教師的科研問題意識和課題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教學成果撰寫

教育科研成果是針對某種教育現象、某種教育理論進行實驗或論證后所得出的新的教育觀點、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方法等。教學論文和科研總結報告是反映教育科研成果的兩種主要形式,是教師對“小課題研究”理論與實踐的總結。

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寫作過程也是對研究課題進行理性思考和理論建構的過程。了解撰寫教育論文、教育科研報告的一般程序對教師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1.以?!笆钇谡撐摹痹u審為載體,促進教師提升教學反思意識

教育教學論文是教研成果的記錄,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總結,它是衡量一個教師學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一年一度的“暑期教學論文”評比是培養教師教學“科研素養”的有效途徑。校科研處也非常重視對教師優秀教學論文進行修改、提煉的指導工作。為幫助教師修改論文并編輯相關學習資料,使教師能從論文的題目、內容摘要、正文和具體案例呈現等方面知曉如何處理、總結提煉自己的教學經驗,促進教師科研反思能力的形成。

2.以區“課題成果”提煉指導為載體,促進教師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煉與表述,是一個嚴密的思維過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要求具有準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技巧。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有助于培養、提高研究者的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從而進行有效的科研活動。

每年2月,學??蒲刑幗Y合區科研成果評審的契機,對全校教師開展科研成果總結的講座培訓,并對立項課題負責人進行一對一的修改指導,幫助教師整理、歸類、提煉,拓展教師課題成果總結的視野。

三、校本課程開發

課程實施的創生取向使人們對教師與課程的內在關系、教師課程角色的理解和認識發生了質的飛躍:教師不再是教學計劃、教材的忠實執行者,而應是課程的開發者、創生者?!敖處熣n程創生”使課程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有機地融為一體,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了教師職業的內在生命價值,促成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1.以“社團課程”開發為載體,促進教師課程意識和課程能力的提升

校本課程資源開發需要有一批具備課程開發意識與課程開發能力的專業化教師的參與和支持。學??蒲刑幋_立了以“創新人才”培養為“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價值取向,通過對學生興趣和潛能的調查,開展了各級各類的培訓,讓教師明確“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方向和思路,掌握“校本課程”開發方法,提升了教師課程開發的意識和能力,構建了使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生本化、社團課程多樣化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路徑。

2.以“學習社群”建設為載體,促進教師“2+1”專業結構能力調整

專業學習社群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強化教師專業知能、增進教師之間合作,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教師“2+1”專業結構發展需要教師與專家對話;分享與討論學科專業、課程與教學、學習與評價等相關議題。學校為教師專業學習召集了校內同領域、跨領域的教師成立了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增進教師共同專業成長?!翱蒲袑煛敝荚诎l揮學??蒲小皩W習共同體”的引領作用,促進更多的一線教師走上“教育科研”專業發展之路。為提高教師的科技素養,學校還成立了校外科技導師團,開發豐富的科技教育社會資源。

四、科研學術交流

學術論壇培育教師自由的學術思想、深邃的學術智慧,激發教師自覺行走在造福學生、幸福自我的教科研之路上。學術交流活動有很多專家參加,有不同學科的前沿研究成果被展示,有對熱點問題的深入研討,通過參與切實有效的學術交流,可開闊視野,啟發教師教育科研的興趣,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教育科研選題的產生,拓展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學術思維的碰撞。

1. 以市區級“科研論壇”交流為載體,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表達

“科研系列論壇”活動能活躍學術氣氛,也便于廣大教師分享和交流對教育的理解與認識,激發教師的職業情感。學??蒲刑幏e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教育科研系列論壇活動,去年一個學期就有10人次參加了市、區各級“科研論壇”的交流,大大提升了學校青年科研骨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

2.以學校“科研特刊”編輯為載體,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科研理念的傳播

篇(10)

二、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濃厚學習氛圍

工作內容: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數學課程標準解讀》及相關教育教學理論書籍,落實“減負”精神,貫徹“大綱(試用修訂版)”要求及“國標實驗版”思想。

實施策略:健全理論學習制度,加強理論學習指導。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學習形式,以各校校本培訓為載體組織專題學習,結合數學教學研究方向組織各類學術沙龍,努力架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各校教研組要結合學校實際、教師特點分散研修、自主學習,切實提高學習質量。

達成目標:在學習理論、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組織教師進一步開展教改實踐,撰寫教育教學論文、課程故事、教育隨筆、教學案例,并努力在各類雜志上發表或在各類評優活動中獲獎。特別關注“我與課改”論文征集(截稿時間:9月20日),市“小數會”2004年論文評優活動(截稿時間:9月27日)

2、深化課改實踐研究,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工作內容:

(1)抓好一~三年級新教材的教法研究活動,特別是三年級新教材的研討活動。

(2)嚴格落實四~六年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教學要求,培養課程開發意識、組織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

(3)認真組織“蘇教版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材實驗”工作,收集對實驗教材的評價及修改建議,跟蹤“樣本班”的實驗情況,總結教改經驗。

(4)積極推進區數學學科協進組的工作活動進程,校際聯動,優勢互補,切實提高各點的活動質量。

實施策略:課改理念只有付諸于行動、見諸于課堂才能體現價值、煥發活力。因此,在提高課改實施水平的過程中,我們應將研究重點落在課堂上,組織“五個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即學習材料的選擇與組織,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展開,學習方式的改善,學習過程的優化,學習評價的策略,努力探索具有學科特點的課堂教學新模式。具體活動形式有三:教研室牽頭的全區性專題教學研討活動;以各協進組為主體的公開展示活動(由各協進組自由申報);面廣量大的課堂調研及問題討論。

達成目標:策劃活動,組織研討,讓更多教師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行為提高新課程的實施水平。在各級學科競賽、各類學科教學展示中獲得好成績。

3、推進教育科研進程,深化數學教學改革

工作內容:

(1)區各校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各自實際情況推出了一系列有實效性、有針對性的數學課題,并在實踐中解決了問題,深化了數學教學改革,本學期要繼續扎實過程、有效推進。與此同時,教研室將各校研究的共同點整合,在宏觀層面上提出“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這一方向,與各校達成共識、形成研究合力、尋找研究策略,形成鐘樓數學教學的新特色。

(2)評價是導向,本學期將在認真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形成“鐘樓區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意見(試行稿)”,及“考試改革評價意見(試行稿)”。

實施策略:以數學學科基地為載體,在基地建設的過程中,搞實驗、作研究,同時借助區數學學科高級研修班成員的研究力量,將科研工作向縱深推進。

達成目標:(1)擬出“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方案,論證、修改、調整。選定學科基地及實驗班級,并在此范圍中解讀方案思想,做好宣傳、組織工作,使研究成員內化理念,達成共識,初步付諸行動。(2)制訂出“鐘樓區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意見(試行稿)”及“考試改革評價意見(試行稿)”。

4、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養

工作內容:加強幾個層面隊伍的建設:區數學骨干教師隊伍(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青年骨干教師),區數學青年教師隊伍,新近踏上工作崗位的教師隊伍。對這幾支隊伍做到分層要求,拾級而上。

實施策略:以學校教研組為主體,通過師徒結對、平行班結伴,幫帶新教師,使他們起好教學第一步。以十一月份“青年教師素質大賽”為載體,為促進教學研究,為青年教師嶄露才華、脫穎而出搭建舞臺。以十月份“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學術研討會為契機,加強教師間的協作互動、校際間的交流研討,從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業務水平兩方面促進教師長足發展。

達成目標:

(1)市級、區級數學學科帶頭人要主持一個課題的研究工作;

(2)市級、區級數學學科青年骨干教師及青年教師每學期至少要在相應范圍內上1——2節研究課或示范課,并在各類課堂教學評優活動中獲得好成績。

(3)數學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要加強自身理論修養,力爭每年在省、市教育刊物上發表1——2篇有質量的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4)青年教師要勤動腦、善動筆,爭取在各級各類論文比賽中獲獎。

三、重大活動:

1、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舉行“常州市四~六年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優活動”。

2、十月份舉行“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學術研討會。

3、十一月份“區青年教師素質大賽”。

4、十一月份“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方案論證,課題解讀。

5、十二月份數學教學評價工作意見交流會

四、日程安排:

八月份:

1、一~六年級數學教材分析

九月份:

1、常州市“四~六年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優活動”

2、教學常規調研活動

3、9月20日“我與課改”論文區內預選

4、9月27日小數年會論文區內預選

5、協進組長碰頭會

6、協進組研究活動

十月份:

1、“新課程、新理念、新課堂”學術研討會

2、小學數學優秀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3、第二次教材分析

十一月份:

1、區青年教師素質大賽

2、“數學教學活動化的研究”方案論證,課題解讀

3、課改年級教學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數學教學評價工作意見交流會

2、市“小數會”年會

上一篇: 美術基礎論文 下一篇: 新網工程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文字天天更新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二区 |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 杨幂在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