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0 16:08: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開發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開發管理論文

篇(1)

契丹民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民族,有先進的金屬開采、冶煉和制造技術,契丹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自己的金屬冶煉和制造技能,同時在自己的手工業基礎上廣泛的吸收和采用了中原的先進技術,使其金屬冶煉和制造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契丹境內礦產種類較多,儲量豐富,為契丹的礦業開發和金屬冶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遼代的礦產資源概述

契丹民族的金屬冶煉和鑄造業歷史很早,早在耶律阿保機之前,契丹民族就有了自己的采礦和冶鐵及制造技術,有曷術部落,其地多產鐵,“曷術”即契丹語鐵的意思,根據《遼史》記載,契丹民族有金、銀、銅、鐵等礦產資源。并且“部置三冶:曰柳濕河,曰三黜古斯,曰手山”[1]的開采記載和管理機構。

契丹民族的礦產資源開采的歷史很早,早在公元900年左右就開始開采和利用金屬礦產。耶律阿保機在占領室韋的領土之后,“坑冶,則自太祖始并室韋,其地產銅、鐵、金、銀,其人善作銅、鐵器”《遼史·食貨志》,室韋在契丹的東北部,在現在的黑龍江省境內,但根據契丹國志記載,應該是蔑劫子,“其國三面皆室韋,一曰室韋,二曰黃頭室韋,三曰獸室韋。其地多銅、鐵、金、銀,其人工巧,銅、鐵諸器皆精好,善織毛錦”[2]。“太祖并諸蕃三十六國,室韋在其中”(《契丹國志·諸蕃記》),蔑劫子也應該在其平定之列。耶律阿保機在平定北方諸國之后,不但取得了其地的礦產資源,也得到了冶煉和制造技術,并且設立了專門的“鐵坊”、“軍器坊”等管理部門。

渤海國在遼寧和吉林的東部,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征服了渤海國并取得了其地的鐵礦資源,《續文獻統考》和《遼史》都記載“神冊初,平渤海,得廣州,本渤海鐵利府,改日鐵利州,地亦多鐵,東平縣,本漢襄平縣故地,產鐵礦,置采煉者三百戶,隨賦供納”[3],就是現在的鞍山和遼陽一帶,考古挖掘也證實了在鞍山市首山“現煉鐵爐址和煉渣,堆積厚達一米多。遼初已具備了一定的金屬冶鑄技術和原料等條件”[4]。

在燕山山麓的北部,即現在的平泉、寬城、灤平、隆化等縣也發現大規模的遼代采礦和冶煉遺址,遼史記載“太祖征幽、薊,師還,次山麓,得銀、鐵礦。命置冶”(《遼史·食貨志》),可能即是此地。據河北省承德地區文管所調查,有銀礦、銅礦、鐵礦等開采和冶煉遺址多處。

遼史記載“澤州,采煉陷河銀冶”(《遼史·地理志》)即位于此處,“遼澤州即今平泉縣會州故城,陷河,即今平泉、寬城兩縣境內的瀑河,陷河銀冶所指是分布在陷河兩岸的多處銀礦,我們共發現古礦洞26眼”[5]。另外還發現了大量的居住址和冶煉遺跡,有生活用具、遼代的磚瓦、冶煉爐渣和金屬塊。

1993年10月,在龍煙鐵礦礦區發現的古煉鐵遺址(在河北省赤城縣田家窯鄉境內),經國家考古部門鑒定,為距今900多年前的遼代煉鐵遺址。“龍煙鐵礦地處河北省赤城縣、宣化縣境內,因赤城縣龍關、宣化縣煙筒山在同一礦脈上,這一綿延百余里的鐵礦得名龍煙鐵礦。‘其礦層之厚、鐵質之佳,亦足為世界太古紀以后,水成鐵礦之罕見者,且水成鐵礦之屬元古界者,推龍煙為首創,腎狀、鮞狀礦并生,亦為它礦所未有。’并在遺址上采集了爐渣和渣鐵標本,經宣鋼中心化驗室鑒定,渣鐵中含有7%的Fe2O3,屬用赤鐵礦冶煉,含硅18%,全鐵54%,正與辛窯一帶的礦質、品位相同”[6]。并測定其年代為964±60年,為公元1020—1170年,應屬遼、金時代的煉鐵遺址。

契丹人除了開采金屬礦床,也開采砂礦床,“柳河館,河在館旁,西北有鐵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契丹國志·王沂公行程錄》)

除了上述礦產之外,《遼史》還記載有其他礦產地,在“圣宗太平間,于潢河北陰山及遼河之源,各得金、銀礦,興冶采煉”(《遼史·食貨志》)。

2遼代礦產資源的開發和金屬冶煉

契丹民族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和金屬冶煉技術總體上講,已經和中原的冶煉水平相當,這可能與大批的中原技術流入契丹有關,契丹民族無論對開采、冶煉還是鍛造分工十分明確,有專門的開采、冶煉等部落和管理機構。有專門的“打造部落館。惟有番戶百余,編荊為籬,鍛鐵為軍器。”《契丹國志·王沂公行程錄》從現在考古情況推斷,遼代的冶煉地多在礦產地附近,但也有在異地的。現已發現冶煉遺址多處,有銅、鉛、鐵等冶煉遺址和打造遺址。

根據河北文館所調查,在隆化縣隆化鎮遼北安州故城北側,發現銅作坊一處,曾出土了作為原料的殘破銅300余斤和大量的炊具。在寬城縣龍須門鄉王家店村,發現鉛錠五塊,在隆化縣隆化鎮北,發現大面積的鑄鐵遺址,殘存有熔爐的部分殘體,在隆化縣韓麻營村出土有完整的遼代鐵鋤,并有鐵砧子等鐵器出土[5]。其他的考古發掘也證實“遼上京附近坑冶遺址規模相當大,鞍山市首山、河北平泉羅杖子、赤峰遼祖州、饒州、中京遺址都有發現煉鐵爐址和煉渣,堆積厚達一米多”[4]。

3遼代礦產資源的利用

遼代的金屬制品種類較多,從現今的考古發現遼代制造的金屬產品主要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軍事武器等幾大類,主要以農業生產工具為主,還有手工工具、生活用具及兵器,其中鐵制工具占很大比重。生產工具類:生產工具是契丹民族利用金屬制品的主要方面,主要以鐵制品為主,現今的考古發現,在承德地區發現有大量的生產工具,如鐵犁鏵、鐵鋤、鐵鐮、鐵刀、鐵鏟、鐵鎬、鐵槌、鐵砧子、銅犁鏵、鐵鑿等。考古工作者在中國東北地區出土了大量遼代的鎬、鋤、鏵、鐮、鍘刀、叉等鐵制農具。在北京地區(遼南京)也有遼代鐵制農具出土,“通縣東門外,順義大固觀、上輦,懷柔上莊,房山焦莊等處出土過幾批,多是農具和生活用具,有鏵、犁鏡、耘鋤、鎬、鐮、鍘刀、禾叉……”[7]。生活用具類:此類物品的金屬種類較多,有金、銀、銅、鐵等,考古發現的物品也比較豐富,出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如鐵鍋、鐵爐、鐵剪、鐵熨斗、鐵提梁壺、三足鐵鼎、六折金鐵釜、銅鍋、銅釜、銅壺、銅盆、銅鈴、銅車川、帶鉤、鐵勺、鐵鎖、鐵鈴、銅鏡等。其他如:刀、斧、鉤、鉗、刀斗勺、漏勺、雙耳釜、叉、矛、甲片、錘、鎬、馬蹬、腳鐐、鐵鏈、熨斗、劍刀、剪刀、鎖、鋤、犁等,應有盡有。特別是隨葬品類:有鎏金銀冠、銀碗、鎏金銀琢、銅琢、銀琢、銀蓋臉、銅蓋臉、銅盂、銅絲網、雞冠壺以及遼代的碗、碟、杯、盤等瓷器[5]。遼代的兵器類制品以鐵制品較多,如鐵劍、鐵刀、銅骨朵、鐵鏃、鐵棘藜等。

契丹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漸的掌握了金屬開采、冶煉和金屬制造技術,無論從歷史文獻記載和現今的考古發掘來看,契丹的金屬開采規模很大,冶煉和制造技術先進。所制造的物品以兵器類、生產工具類和生活用具類為主。

參考文獻:

[1](元)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宋)葉隆禮.契丹國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張鴻釗.古礦錄[M].北京:地質出版社,1954.

[4]馬利清.從鑄幣業的發展看遼代經濟的盛衰[J].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3(3):32—35.

篇(2)

總體評價全市水資源狀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降雨充沛,但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境內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其年際分布極不均勻,豐水年與枯水年降雨量變差懸殊,而且年內分布也極為不勻,春夏兩季降雨占全年降雨70%以上,其中4-6月降雨占50%以上,秋冬兩季僅占30%左右,易造成年內前澇后旱,水量供需矛盾尖銳。其次,降雨在空間上分布不勻,全市水資源西多東少,東部湘水流域占總面積50.7%,卻只擁有41.5%的水資源。

二是境內水資源量較少,但過境水量充沛。全市境內水資源人平1513方,遠低于全國及全省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確定的1750方用水緊張線。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在我市東部湘水流域表現得較為突出,人平水資源量僅為1064方。因此,過境水的開發利用,是解決我市水資源不足的重要途徑。但過境水量又主要集中在資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東部湘水流域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將日益凸顯出來。

三是水利工程較多,但調蓄水能力較差。我市雖降水量較大,產水率較高,水庫工程分布也較為密集,但缺乏調蓄能力大的控制性工程,因此,在我市特殊的地形條件下,降雨便迅速向中部匯集,現有工程又多病險無法正常運行,洪澇時須大量排棄水,也就容易因水源短缺而出現干旱。

婁底市水資源流域分布情況表

支流

(條)

流域面積

(平方公里)

河流

總長(公里)

地表徑流總量

(億方)

客水資源量

(億方)

可利用資源總量

(億方)

已利用

水量

(億方)

人平水

資源量

(方)

資水

100

3992

1790

35.40

126.28

56.40

7.55

2145

湘水

95

4109

1522

25.11

7.15

11.35

8.95

1064

合計

195

8101

3312

60.51

133.43

67.75

16.5

二、婁底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評價

綜上所述,全市年平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為67.75億立方米,占總水資源量的34.9%。平均已利用水量16.5億立方米,約占可利用水資源量的25%,其中:農業灌溉用水10億立方米,占總利用水量的60.6%,工業用水4.4億立方米,占總利用水量的26.7%,城鄉生活用水2.1億立方米,占總利用水量的12.7%。年人平用水為412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全省人均為483立方米),城市生活人均用水量為196升/人·日,鄉村(含牲畜)為135升/人·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萬元GDP需水量823萬立方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為802方立方米)。2003年,我市遭受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干旱,全市的利用水資源量約為45億立方米,利用水量則達20億立方米以上。

從總體上看,可利用水資源量仍有一定富余,表明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水的需求還處于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之內,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水的利用率較低。水資源總體上具有可持續利用的能力,且能支撐一定程度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但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及在生活、生產等領域供用水結構的不同,許多水資源矛盾也十分尖銳。

一是區域性水資源緊缺已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因資源不足,或因工程缺乏,宏觀上的區域性水資源緊缺問題在我市尤其是湘水流域已日趨明顯。在供水領域上覆蓋了農業、工業以及城鄉生活用水,加上市內大面積干旱死角和許多工礦采空區的存在,我市水資源的緊缺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比如:2000年,婁星區缺水為240萬立方米,2003年缺水量達3000萬立方米以上;就城市供水而言,婁底市和漣源市早已因供水水源不足而實行了調水。我市糧食主產區雙峰縣測水流域,占全市總耕地面積28.23%,水資源量卻僅為全市的12.84%,2003年,全流域因特大干旱而出現了嚴重的水資源緊缺。

二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工程體系有待進一步配套完善,水利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還沒有實質性突破。通過多年的開發利用,我市水利工程已基本形成了以水庫為骨干,以塘壩為基礎,蓄引提相結合的工程體系,蓄引提能力達12.95億方,而這些工程已大多因病險、老化及配套不全等多種因素致使蓄引提能力大為降低。全市710座水庫和近20萬處山平塘應蓄8.3億方,而實際年蓄水都控制在7.0億方左右。這些水利工程在用水結構上大多以農業灌溉為主,在灌溉節水上還沒有實現革命性的轉變。因此,水資源優化配置、生態補水以及實現水資源由自然資源向經濟資源的第二步戰略性轉變均沒有得到實質性突破,其核心就是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變革。

三是水污染嚴重而導致的水質性缺水問題已日趨嚴重。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水污染嚴重的問題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且這種狀況在我市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市絕大多數水庫水質狀況良好,主要河段已污染嚴重,部分地段水質已嚴重超標。資水污染程度已為全省四水之最,而我市冷江、新化段又是污染最嚴重的地段,水質已劣于III類,對人民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很大的影響。漣水婁底段水質已劣于IV類,漣源段劣于III類,都已不能飲用。做為婁底市主要供水水源的孫水,基本維持了良好的水質,但由于上游鍛造廠、漣源氮肥廠等廠礦生產廢水的排入,也給下游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資水、漣水水質的日趨惡化,許多河段水體已基本不能飲用,各縣市區水質性缺水的局面加劇。

三、婁底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分析

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對水的需求將隨著經濟的跳躍式發展而出現急劇增長,按照我市需水遠期規劃和規模預測,到2020年,全市年用水將達到35億方,為可利用量的53%。其中:工業用水達20億方,城鎮生活用水(含生態用水)7億方,農業用水8億方。理論上說可利用水資源能夠支撐遠期發展,但在目前這種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和水平上是無法實現水資源的這一配置的,加上地域性、季節性、資源性和水質性缺水等諸多因素的存在,唯有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盡快建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管理體系,并切實搞好水資源管理,實現城市水與農村水、地表水與地下水、水質與水量的統一管理,通過進一步強化節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加強地下水管理,強化水環境保護,同時運用經濟手段為實現水資源有效有序管理,才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這種轉變是革命性的,直接關系治水思路的根本變革和對未來供用水結構的重新調整,也是需要有前瞻性的,否則,社會經濟發展無法得到可持續發展。

一是應把“量水而行”作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一項基本原則。我市水資源并不富足,東西部水資源不平衡和區域性缺水矛盾在不斷加劇,尤其是水質性缺水矛盾日益尖銳,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在近年出現的歷次干旱中已明顯暴露,而且這種水資源不足的狀況在短時間內難以根本改變,只有實行“量水而行”,“以供定需”,以保證人民生活需要和糧食生產安全為前提,以維護生態平衡為基礎,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經濟社會發展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否則會造成生態系統破壞而失去發展基礎。一是在對經濟結構和布局進行戰略性調整過程中,要以水定產業,以水定發展。全市尤其是東部地區總體上要充分考慮產業布局對水資源配置的要求,對農業、工業等各行業要結合結構調整進行考慮,要適度控制高耗水的工業項目,城市規模與城鎮規模要適度、協調發展。二是要保證生態環境用水的水資源配置與管理。在水資源的配置中,要從不重視生態環境用水轉變為在保證生態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和保障社會經濟用水。對漣水要留足生態用水,在結合防污治理,在婁底和漣源兩地要盡快修建污水處理廠的同時,要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實現水環境的轉良,使之成為婁底可用水源。同時,要禁止引進高污染的項目,盡快責成現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污水處理,改進生產工藝流程,改變過去水污染的末端管理為源頭控制,必要時要下決心關、停、并、轉,以提高水資源的可利用量和重復利用率。三是要保障生活用水的水資源配置。首先是要以人為本,加快城市供水水源建設。從遠期和遠景來看,婁底市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不能突破中型城市的規模,孫水做為第一供水水源必須嚴格加以保護,要下決心關閉上游鍛造廠、氮肥廠等廠礦企業,對白馬水庫旅游開發要嚴加限制和嚴格管理,對白馬灌區要強力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并逐步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助成白馬水庫供水結構的根本轉變。遠期可在婁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犁頭咀附近興建三水廠,并通過加大漣源、婁底兩市污水處理力度和環境保護力度,使漣水漣鋼的上游成為城區第二可用水源。漣源市城市供水水源目前取自新漣河和溫江,遠期與遠景必須依靠南北兩大水庫的調節,白馬與大江口共灌區建設加快步伐,并要充分考慮婁底和漣源兩市供水。冷水江市、新化縣要進一步調整供水結構的轉變,以車田江水庫為龍頭水庫,引車田江水濟冷江,引其結瓜工程--梅花洞水庫庫水濟新化,應是兩市縣水源建設的根本出路。

篇(3)

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煤炭資源儲量第一,水力資源第二,能源消費中過度依賴煤炭,已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與大型水電工程配套的遠距離超、特高壓輸電線路,能使我國電網在更大的時空范圍內調節電力供應,合理利用資源。

優先發展水電是我國能源發展必須堅持的重要方針。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水力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在60%以上,而我國僅為20%,抓緊水電開發是當務之急。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資料顯示,我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94億千瓦,年發電量為6.08萬億千瓦時;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為5.42億千瓦,年發電量為2.47萬億千瓦時;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為4.02億千瓦,年發電量為1.75萬億千瓦時。按照初步規劃,到2020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億千瓦,占發電裝機容量的30%,開發程度為55%,接近發達國家的開發利用程度。屆時,每年水電的發電量可以替代5億噸燃煤的火電,能減排15億噸二氧化碳氣體。

積極開發水電是我國西部大開發、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任務。我國尚未開發的水力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的大江大河,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條件的限制,這些地區經濟比較落后,貧困人口較多,過度開墾耕種和砍伐,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嚴重。開發西部水力資源,將有利于建設當地基礎設施,增加就業機會,搬遷出水庫沿岸山區不適宜居住的貧困農民,實現水土保持,脫貧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如果西部水電開發落后于產業布局調整,則將提高水電開發的難度和成本,甚至失去開發機遇。

有序開發水電,使水電工程成為優良效益工程

水電開發是涉及到能源、水利、航運、國土、生態、林業等方面的綜合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綜合平衡利益關系,在做好開發規劃的基礎上和諧有序地開發水電。

第一,要統一流域大型水電項目的開發主體。和諧的水電開發實質上是流域區域經濟的綜合開發,使水力資源在干支流、上下游的梯級電站充分利用,滿足發電和防洪、航運、灌溉等多項需求。因此,水電項目的投資主體不僅要追求經濟利益,而且要兼顧社會效益,服從統一調度,使全流域和相關電網的安全和諧運行。只有國有企業作為開發主體,才能實現這樣的要求。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大型流域水電工程,至今仍是政府為主投資建設運營管理。

第二,制定水力資源綜合利用規劃,實施流域綜合開發。要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把水電開發與水力資源綜合利用、生態工程建設、航運交通開發和地區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將流域水電開發與電能送出超高壓、特高壓輸電網的建設相結合,實現流域水力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協調發展。

第三,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水電開發管理和利益分配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綜合管理部門的作用,高效協調水電開發中涉及防洪、發電、航運、移民、國土、生態、環保等方面的關系,明確中央與地方的管理權責。加強管理,依法審批,避免由于部門之間、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矛盾影響水電開發的進程。要建立投資和運營成本在社會效益與發電效益中合理分攤的機制,建立同流域龍頭水庫電站與下游梯級電站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研究制定鼓勵和諧開發水電的財稅政策。

更新開發觀念,使水電工程成為生態工程

要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的原則,嚴格控制未納入開發規劃的不合理的水力資源開發活動,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和管理力度。在水電項目的建設前期,要嚴格進行水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深入作好項目勘測和論證工作,優化設計,盡可能避免對于動植物、水生物和小氣候的影響,并制定相應的保護和補救措施;在工程建設期間,使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優先于水電工程建設,嚴格控制工程建設過程中的粉塵、污水排放,減少植被破壞和及時恢復開挖面;在工程建成運行期間,要充分發揮水庫防洪調蓄洪水、抵御自然災害的生態效益,要控制泥沙排放,加強庫區崩塌、滑坡災害預測預報,減小水電對于生態的負面影響。

篇(4)

金沙江發源于青海省,全長2308km,在云南省境內河長1560km,流域面積10.91萬km攩2攪,人口1300萬人,占全省人口的34%,現有耕地88.3萬ha,占全省耕地31%,可開墾荒地8.03萬ha。金沙江河谷豐富的光、熱、土地資源,眾多的礦產和優勢的水能資源,被譽為“大西南的聚寶盆”。金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已成為國家和云南省經濟開發的重要區域,從1994年起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已經拉開序幕,尤其是自麗江縣塔城至永善縣黃華鄉,河長1305km,4465km攩2攪內的干熱河谷區(即海拔小于1500m地區)的16個縣市是開發的重點。現就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中有關水土保持問題,提出一些看法,進行討論。

一、自然概況

1、區位與地貌

金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其地理座標為99°00′-105°8′E,24°28′-29°15′N。行政區域有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東川、曲靖和昭通八地、州、市的47個縣、區。流域西北部為橫斷山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海拔為麗江縣境內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m,最低點為東南的金沙江河谷,海拔1016m,境內高峰林立,以山地為主;流域東北部為云貴高原的北緣,地勢南高北低,以中山山原為主,最高山峰是東川市境內的拱王山,海拔4247m,最低點是水富縣金沙江水面,海拔267m,地勢起伏大,“V”型谷多。流域內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38.9%,地處橫斷山脈的迪慶州、麗江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高達62.1%和45.2%;東北部的東川市、昭通地區也分別達到62.5%和43.8%;處于流域中部的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曲靖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21.3─33.6%攩[1]攪,可見本區地形地貌之陡峻。

2、地質構造與巖性

本區地質構造復雜,巖性多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有滇藏“歹”字型構造,賓川-殜程海斷裂、元謀--綠汁江斷裂、普渡河斷裂、小江斷裂和巧家一蓮峰斷裂等,境內斷裂廣泛分布活動強烈,地震頻繁而且烈度大,對山體穩定有較大影響攩[2]攪。本區地層古老,古生代、中生代地層均有出露,巖性多為砂巖、頁巖、玄武巖、石灰巖和第四系松散堆積物。砂巖呈紫紅色泥質膠結,極易風化;頁巖具有明顯的薄層理,多為粘土質頁巖和砂質頁巖,透水性小,易風化呈碎片;玄武巖具有氣孔狀結構,裂隙發育,表層易風化;石灰巖具有可溶性;花崗巖具有原生裂隙,易風化;第四系堆積物易被流水侵蝕沖刷,構成泥石流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在地層和巖性組合上,往往又是軟硬相間,抗侵蝕能力弱,在陡峭的地形條件下和森林植被破壞后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并惡化為滑坡和泥石流。

3、干濕季節分明,降水集中

本區雨季一般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時85%以上,降水量有隨海拔增高而增多的趨勢,山區降水量要比壩區、河谷區多。由于全區地勢高差懸殊,局部地區容易形成控制面積小,歷時短促,降水強度大的單點性暴雨,從而激發滑坡泥石流暴發。

二、水土保持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

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主要是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這些資源的開發將對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開發資源、發展經濟是人類長期執著的要求,通過資源開發,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于流域區內貧困人民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任何資源的開發,必須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需要構成危害。這是人類經歷了長期成功與失敗的教訓,從漫長的痛苦中得出的劃時代抉擇攩[3]攪。鑒于金沙江流域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地質地貌因素,在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時,一定要把搞好水土保持放在首要地位,這是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原因有三條:

1、流域內土壤侵蝕嚴重

主要表現在侵蝕面積大和潛在危害大這兩方面。據1987年遙感資料表明,本區土壤侵蝕面積達46922.62Km攩2攪,占流域面積42.7%,見表1。尤其是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區及其支流,土壤侵蝕更為嚴重,據16個縣(市)資料表明,土壤侵蝕面積大于土地面積45%以上的有12個縣(市),占75%。元謀縣高達74.4%,見表2。屏山水文站的泥沙有68.1%來自攀枝花市以下河段,河段含沙量呈上升趨勢,見表3。

潛在危害大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尤其是目前重點開發的干熱河谷區有效土層的厚度淺薄,土壤母質多為第四紀殘坡積層,侵蝕模數大。加之山高谷深坡陡、降水量少,蒸發量強,年干燥度大于1.5,旱季干燥度4以上。焚風效應明顯。森林植被以稀樹灌木草叢和禾本科草叢為主,覆蓋率低,農村燃料缺乏。斜坡物質穩定性差,一旦某要素被破壞,旱洪災害頻繁。據考察,全流域五十年代,五年一旱,到八十年代變為三年一旱;洪災從8─9年1次,縮短到4─5年1次。地處東川市境內的小江,兩岸泥石流由五十年代的38條,發展到八十年代的107條,1971─1978年共發生泥石流173次,而1979─1985年共發生泥石313次,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每到雨季,山體滑坡、巖體崩塌和溝岸瀉溜等屢見不鮮,堵江斷流現象時有出現。昆明市松花壩水庫,六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5.2萬t/a,七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7.3萬t/a,八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13.2萬t/a,大大縮短了水庫使用壽命。昭通地區的巧家縣,1950年有山泉3020個,到1981年已干涸708個,縣城大龍潭流量六十年代為0.14m攩3攪/s,八十年代已下降為0.097m攩3攪/s。

表1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土壤侵蝕強度分級面積表

嚴重的土壤侵蝕,使土地耕作層變薄,肥力下降,地力衰退,農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農業生產長期處于“大災大減產,小災小減產,風調雨順增點產”的局面。生態環境的惡化,制約著這一區域經濟的發展,是這一區域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嚴重

本區有眾多的斷裂帶,特別是深大斷裂帶及其派生的次一級斷裂帶,常常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的活動區。據方光迪、張信寶調查,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分布有滑坡、泥石流災害點999處,其中滑坡、崩塌447處,屬大型滑坡、崩塌有114處,中型294處;發育泥石流溝552條,屬大型中高頻率泥石流溝66條,主要分布在主河道兩岸及支流臘普河、金棉河、黑穗河、龍川江和小江流域,活動頻繁,危害嚴重攩[4]攪。本區新構造運動強烈,地震頻繁,地震降低了巖石強度和山坡穩定性,地震后往往伴隨水土流失。又據云南省氣象局1950─1980年30年資料統計,金沙江流域,發生較大的洪旱澇風等災害1363次,其中水土流失嚴重的昭通地區和東川市,發生災害的次數是其它地區的2.4倍,農田受災面積日趨擴大攩[1]攪。

3、生態環境脆弱

本區是由青藏高原向云貴高原和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是地質環境脆弱帶,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帶。山地垂直自然帶幅窄,遞變急劇,微域差異顯著,使每一個垂直自然的環境容量小,經不住外界沖擊。加之地勢高亢,坡度陡峭,地質結構松散,在這種地質地貌條件下所形成的環境和農業生產對外界干擾的敏感性強,自我調節、自恢復能力差。本區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將對地表、沉積圈和一些自然地質作用的影響日益增強;礦產資源的采掘、挖空和爆破,使地表靜壓負荷、動壓負荷的產生和變化,導致或誘發構造應力狀態的變化和重新分配攩[5]攪,地質環境受到破壞。

三、水土保持是金沙江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如前所述,由于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蝕嚴重,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頻繁和生態環境脆弱,因此,在開發的同時必須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和治理,融開發與保護治理為一體,4_

納入綜合開發的具體內容。地處金沙江中游的迪慶州和麗江地區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金沙江沿岸幾乎全是荒山,雨季頻繁出現的山體滑坡造成大面積泥石流,挾帶泥沙沖入金沙江;著名的瀘沽湖已受到旅游業帶來了污染和沿湖植被破壞導致的大面積水土流失的危害,程海沿湖養殖場污水不加處理直排入內,加速了水體富營養化攩[7]攪。土地資源開發、礦產資源開發和公路、鐵路建設等都一定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并堅決付諸實施,同步進行。提倡開發與治理相結合,以開發促治理,以治理保開發,在治理中求發展。追求經濟效益必須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核心。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認真對待,協調好各方面的因素,將各項開發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形成系統的最佳整體。否則,就會顧此失彼或相互制約或被抵消,起不到綜合開發之目的,寓環境保護于資源開發之中,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經濟發展,又以經濟發展帶動環境建設,使兩者達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用持續發展的觀點看,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是人類追求的長遠目標,發展經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而生態環境效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保障,是基礎。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急功近利,而損害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這一區域的經濟增長才能持久;不注意水土保持不僅危及本區域人民利益,而且對長江中下游帶來危害。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使金沙江流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提高,最終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坡地改梯地、興修農田水利、植樹造林、改良土壤等。金沙江流域坡耕地多,土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糧食產量低而不穩。以坡地改為梯地為重點,集中成片地進行坡地改梯地和坡面水系建設,使耕地土層增厚,蓄水能力增強,溝、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護體系,既減少地表徑流使土壤不受沖刷,又攔蓄了水源,減輕了水土流失。興修農田水利,可以促進環境的改善,保障農業穩產高產,又提供了較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了人們的生存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植樹造林是確保農業開發持續開發的綠色屏障,是金沙江環境建設的主體。改良土壤主要是實施有機肥耕作法,橫坡聚垅免耕法,充分發揮用地養地的作用,這是山區防止土壤侵蝕和污染的重要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講,水土保持就是金沙江流域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要內容,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較好地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才能做到生態環境好轉,山地災害減少,土地生產力提高,環境容量擴大,整體效益顯著。

四、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道路

農業綜合開發的目的不僅要使流域內廣大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而且要使這一區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持續發展和不斷好轉,以及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為宗旨。因此,必須探索資源開發利用更為合理,生態環境更穩定安全的持續發展的方法。最近興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攩[6]攪,可供我們借鑒。

篇(5)

1、強調團體努力,以學校名義參加競賽,每個參賽隊由7名具有各種才能的學生組成,隊員

要團結合作,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整個隊才有希望獲得成功。

2、鼓勵隊員充分發揮創造性,鼓勵與眾不同的答案,讓每個隊員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對特別有創造性的答案,給于最高的獎勵。

3、強調趣味性,比賽題目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整個解題過程要用藝術表演的形式來體現,在令人難忘的、幽默的表演中創造性地完成規定的任務。

4、反對成人協助,學生有充分表現自己各種才能的權利,反對教師、家長等成人包辦代替。對有成人協助的隊,將進行處罰。

5、廣交朋友,通過每年的地區競賽和世界決賽活動,為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年級的學生互交朋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鍛煉了學生的社交能力。

二、頭腦奧林匹克活動的理論依據

1、心理學依據。

青少年時期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征是從幼稚性向成熟性過渡。由于體力和智力的迅速發展,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他們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要求獨立,有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總想顯示自己的力量。

2、創造心理產生的條件

(1)、知識是創造的依托。智商高的學生不一定有創造性,還需要有創造性思維。智商一般的

學生,創造力得到開發后,也能有好的創造。

(2)、創造性人才的心理素質。主要體現在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頑強的毅力;勇于進取的精神;與眾不同的思維;健康的人格等。

(3)、有利于創造的環境。民主的家庭;寬松的氛圍;進取的集體。

3、創造性活動的原則,充分發揮右腦的作用。右腦所獲得的形象、直覺,對整體的感知、想象等,

是產生創造性設想的源泉,是創造活動的關鍵。左、右腦的密切配合是創造力真正基礎。

智力因素是創造活動的必要條件,非智力因素的創造動機是創造行為的直接推動力。兩者都要得到和諧的發展。一切創造活動都是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互補效應。創造活動的過程是顯意識和潛意識的交融過程。

三、頭腦奧林匹克活動的內容和實施

1、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的內容和形式:

每年3月中旬舉行上海地區競賽,5月底選拔兩支優秀隊赴美國參加世界決賽。題目由國際頭

腦奧林匹克協會(CCI)出的統一賽題。題目有長期題、即興題、附加風格表演。頭腦奧林匹克競賽模式圖見附錄。

2、頭腦奧林匹克課外活動:

為了使隊員們在比賽中賽出好成績,真正通過比賽引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學會創造的

本領,在賽前訓練期間,可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

(1)、科學探索活動——從賽題內容出發組織活動。如:“怎樣感覺空氣的存在?”要求學生用各種方法來做盡可能多的實驗,感受空氣的推動力和阻力。

(2)、技能學習——運用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如:利用量角器設計并制造簡易的經緯儀,測量自制模型飛機的飛行高度。

(3)、社會考察——通過對社會的初步探索,獲取、分析、評價和應用社會研究的成就,以便更富有成效地創造。如:參觀航空博物館、自然博物館、垃圾處理廠等。

(4)、學會思考——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千變萬化的思考,做“頭腦”體操,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得到提高。如讓學生盡可能多地說出紙的用途等。

(5)、學會表達——創造性的構思通過語言、表演、音樂、道具表現出來,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反映。可通過小品創作、表演、編劇、制作等來提高技能技巧,激發創造的興趣。如:創造一種能取代飛機旅行的方式,并通過道具、語言、動作向大家介紹。

3、頭腦奧林匹克參賽隊的組成和賽前訓練

(1)、組隊——挑選富有各種才能的學生,如藝術和音樂、表演和創造等,組成參賽隊。

(2)、長期題的解法——要熟讀賽題,討論完成規定任務的各種方法。確定主題,找出符合主題并能適合隊員完成的方法。編寫劇本、制作道具,并不斷改進。風格表演要多次排練。

(3)、即興題的訓練——要和長期題訓練交替進行。進行擴散性思維訓練時,要從性質、外形、顏色、用途等全方位擴散。使隊員能合作密切、反應靈敏、思維快捷。

頭腦奧林匹克活動沒有失敗者。頭腦奧林匹克隊員的工作是找出一種完全適合他們的解決方法。這只能通過聽、看、出力、合作、提煉和緊張訓練才能取得。對學生而言,頭腦奧林匹克活動是親手實踐,對教練而言是積極輔導、啟發誘導,為取得最佳成績而奮斗。

4、頭腦奧林匹克活動課:

把頭腦奧林匹克活動列入課表,每周一節。主要內容:創造思維的培訓和動手能力的培訓。

5、頭腦奧林匹克夏令營:

通過參觀、訪問、調查、觀測、制作、競賽、交流等多種形式,滿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集體主義精神,獲取知識、信息,增種能力,有利于參加頭腦奧林匹克競賽。

6、頭腦奧林匹克擂臺賽:

(1)、上海市頭腦奧林匹克擂臺賽——每年的10月——12月舉行比賽,學生以個人名義參賽。題目以普及為原則,動手制作為主。經過幾期擂臺賽,學生的作品不斷提高。

(2)、頭腦奧林匹克電視擂臺賽——每年8月舉辦,各省市組隊參賽。以電視作為傳播媒體,向全國宣傳頭腦奧林匹克活動、推廣頭腦奧林匹克活動,讓更多的青少年參加頭腦奧林匹克活動。

四、頭腦奧林匹克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1、深受廣大青少年歡迎

第一屆上海市頭腦奧林匹克競賽時只有30所學校參加競賽,現在上海每年有150多所學校的近200個隊參加競賽,發展很快。從1988年以來,北京、武漢、天津、廣州、深圳、南京、溫州、東營、香港等地先后派出代表隊到上海參加比賽或觀摩比賽,該活動已從上海輻射到全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歡迎。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國外的青少年也曾到上海進行頭腦奧林匹克活動交流。加強了青少年的國際交往。頭腦奧林匹克電視擂臺賽現在就有北京、天津、石家莊、東營、南京、揚州、上海、廣州、深圳、香港、武漢、南昌、大連等10多個城市的中小學生參加。

2、學生的創造力普遍得到開發

通過對某區8個參賽隊的統計分析,對第一次參加競賽的隊和多次參加競賽的隊,他們的長期題、風格和即興題得分,用兩個平均數之間差數的顯著性檢驗,可得出結論:他們的長期題得分有顯著差異,風格得分差異不顯著,即興題得分有極顯著的差異(見表)。

統計量

題型參賽隊隊數

n

平均分

x

標準差

s

t檢驗

結論

長期題第一次競賽隊

多次競賽隊5

3119.35

169.8023.21

27.86t-2.78

p<0.05差異顯著

風格第一次競賽隊

多次競賽隊5

338.26

46.7310.59

5.66t-1.25

p>0.05差異不顯著

即興題第一次競賽隊

多次競賽隊5

330.78

97.2218.1

4.81t-6.05

p<0.01差異極顯著

許多學生多次參加頭腦奧林匹克競賽,學會了許多知識和技能。他們在其它科技競賽中也表現出良好的素質,尤其在發明創造活動中,他們的作品常常獲獎。

如:市二中學學生楊崢,他在小學、初中時多次參加頭腦奧林匹克競賽,還到過美國參加過世界決賽。在發明創造活動中,他發明的“打字底稿自動托架”、“防風衣架”、“圓弧半徑尺”、“球面半徑尺”等作品多次在上海和全國發明創造競賽在獲獎。

篇(6)

1.2課程知識體系構建知識點是根據教學大綱,對《物流運輸管理》課程進行分解后的原子單元。《物流運輸管理》課程知識體系是由知識點的集合與知識點之間邏輯關系的集合所組成的。學生對于知識體系的掌握可以分解為對知識點以及知識點邏輯關系的掌握。通過分析這些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根據這些關系對知識點進行分組、分塊,構建知識點間的網絡結構。

1.3課程知識點劃分和描述根據慕課的自身特性,每次慕課的時長一般控制在5-15分鐘之間,這就要求在知識點劃分上,每個知識點應盡可能的小,且相對獨立,以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可以方便教師對較復雜的問題按點考核。好的知識點的劃分將有利于學生學習的開展。劃分后的知識點需要進行難易程度及重要等級的詳盡描述,為學生在開展學習中如何合理的分配時間和精力提供便利,同時也為教師考核側重點提供依據。

1.4課程知識點內容的設計在對知識點內容講解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構建與知識點相對應的教學設計,并配以相關習題、多媒體課件庫、視頻、圖片等資源。因此學生可以獲得多種網上教學資源和學習工具。不同的授課教師可以根據當時的教學要求和自己對課程的教學經驗選擇原有資源庫中適合自己教學要求的資源,屏蔽無用的資源,增加自己教學中所需的新資源。

2《物流運輸管理》慕課資源開發實例

2.1開發平臺選擇《物流運輸管理》慕課開發過程中選用了北京中唐方德科技有限公司的“教學做”一體化課程開發平臺作為慕課資源的開發工具,該平臺可實現將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習題、作業等功能融為一體,并可將制作的成品于網絡,學生可通過三種途徑進行學習,通過電腦登錄學習網站進行學習、通過平板終端運行課程平臺軟件進行學習、亦可通過手機終端借助無線網絡完成在線學習。學習形式多樣化,方便不同類型的人員進行自主學習和統一學習。

2.2知識點慕課開發腳本在知識點設計過程中,為避免知識點交叉、重疊首先確定知識點所在分組,并確定知識點的名稱及相關描述,針對知識點進行教學互動設計,互動類型可分為反饋型、確認型、討論型、投票型等。通過教學互動引出本知識點內容,知識點內容可通過微視頻或動畫形式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可以借助為知識點配備的教學資源輔助的對知識點內容進行學習,認為對知識點已經掌握了可以進入測試環節,為每一知識點配不同類型的習題資源,通過知識點在線測試通過者方可進入到下一知識點的學習。但由于學習者身份不同,可以為不同學習者設定不同權限,滿足在校生、企業在職人員等學習者不同的需求。

2.3課程作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做”一體化平臺向學生推送課后作業,作業內容的布置可以隨機添加,同時也可定向的從習題庫資源中進行選取。學生可通過電腦、平板、手機多種類型工具完成作業的作答。

篇(7)

USB攝像頭以其良好的性能和低廉的價格得到廣泛應用。同時因其靈活、方便的特性,易于集成到嵌入式系統中。但是如果使用現有的符合VideoforLinux標準的驅動程序配合通用應用程序,難以充分利用USB帶寬,幀速不高,不易滿足實時監控等要求。本文首先介紹在Linux系統下USB攝像頭驅動編制的一般方法,然后說明在此基礎上如何提高幀速。

1Linux系統中的USB攝像頭驅動程序

USB設備驅動程序完全符合通用設備驅動的準則,不同的是內核提供了一些特別的API函數,方便驅動注冊、銷毀自己,例如usb_reSister()和usb_dereSister();2.4版的內核還提供了對于hotplug的支持。

1.1USB攝像頭驅動的一般編寫方法

攝像頭屬于視頻類設備。在目前的Linux核心中,視頻部分的標準是VideoforLinux(簡稱V4L)。這個標準其實定義了一套接口,內核、驅動、應用程序以這個接口為標準進行交流。目前的V4L涵蓋了視、音頻流捕捉及處理等內容,USB攝像頭也屬于它支持的范疇。

因此,USB攝像頭的驅動應當與內核提供的視頻驅動掛鉤。即首先在驅動中聲明一個video_device結構,并為其指定文件操作函數指針數組.fops,向系統注冊。在應用程序發出文件操作的相關命令時,核心根據這些指針調用相應函數,并將該結構作為參數傳遞給它們。這樣,就完成了驅動和核心之間的通信。例如:

staticstructvideo_devicevdev_template={……};

//聲明video_device,指出掛接驅動

staticstructfile_operationsov511_fops={……};

//聲明本驅動的文件操作函數指針

structvideo_device*vdev=video_devdata(file);

//從文件指針中提取出video_device結構

在video_device結構中,有一個私有指針priv,可以將它指向一塊保留內存。在這塊內存中,保存著本驅動、本設備的相關初始化信息。這塊內存的申請、初始化、指針指向等工作都是在USB驅動的枚舉函數.probe中完成。這樣,在枚舉函數將控制權返還給系統后,因為內核不銷毀保留內存,所以驅動仍然保留著自己的信息。這點與Windows系統中WDM驅動有異曲同工之處。當然,在驅動卸載函數中,應當將申請的各塊內存全部釋放。

1.2使用雙URB輪流通信

眾所周知,USBl.1總線標準定義了控制、中斷、批量、等時等四種管道。對于時間性極強但是準確度要求不高的視頻捕捉應用來說,攝像頭應當使用等時傳輸方式。為了盡可能快地得到圖像數據,應當在URB中指定USB_ISO_ASAP標志。

urb->transfer_flags=USB_ISO_ASAP;//盡可能快地發出本URB

Linux系統中任何USB傳輸都通過URB實現。為提高速度,可以考慮擴大URB的緩沖,這樣可以降低每個USB事務中握手信息所占比例,提高有效數據的傳輸速度。但是受限于總線帶寬和具體的USB設備芯片,單純擴大URB的緩沖不能無限制地解決問題。具體分析一下USB傳輸在操作系統中的實現:每次傳輸都要包括URB的建立、發出、回收、數據整理等階段,這些時間不產生有效數據。因此可以建立兩個URB,在等待一個URB被回收時,也就是圖像正在被傳感器采集時,處理、初始化另一個URB,并在回收后立刻將其發出。兩個URB交替使用,大大減少了額外時間。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

這個過程是在URB的完成例程中實現的,有兩點需要注意:首先處理再次初始化的代碼時間不能長,否則會造成完成例程的重人,如果確實來不及,可以在完成例程中設定標志,例如“數據采集好”旗語,由應用程序使用阻塞ioctl()來查詢該旗語并做處理;其次由于CPU可能會在完成例程中停留較長時間,系統負擔較大,可以在.open函數中初始化兩個URB并將其發出,有限度地減輕系統負擔。

1.3使用雙幀緩沖提高效率

Linux系統中,文件操作通常是由read、write等系統調用來完成。這些系統調用在驅動中的解決方法就是用copy_to_user()、copy_from_user()等函數在核態、戶態內存空間中互相拷貝。但是對于大批量的圖像數據,采用拷貝的方法顯然會增加時間開銷,因此用內存映射的方法解決。首先使用vmalloc()申請足夠大的核態內存,將其作為圖像數據緩沖空間,兩個URB帶回的圖像數據在這里暫存;然后使用remap_page_range()函數將其逐頁映射到用戶空間中。戶態的圖像處理程序使用mmap()函數,直接讀寫核態圖像緩沖內存,大大減少額外開銷。

圖2

圖像數據的處理可能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不同的算法對于數據保留時間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可以申請兩幀圖像緩沖,在處理一幀圖像的同時,將兩個URB帶回的數據全部填充到另一幀緩沖中,這樣可以免去時間沖突上的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要求時刻持有當前幀的序號、每一幀的起始地址等信息,不能將兩幀圖像混淆。這些信息可以保存在保留內存中,當前幀的數據整理、序號改變在URB完成例程中實現。

2V4L標準的改進

V4L標準目前已經發展到第二版V4L2,其基本思路與V4L相同。

2.1標準分析

根據V4L標準,戶態程序在需要一幀圖像時,CPU的走向如圖2。CPU按照123456的順序完成一個循環。在這里,有一個細節被忽略:在完成例程中,也就是圖2中步驟6,該URB被立刻發出,但是由于這時用戶程序正在阻塞等待,沒辦法再次提出獲得圖像的申請,因此在判斷有無新請求時,判斷的結果必然是當前無請求,導致下一個URB帶回的數據被驅動丟棄;由于核態、戶態的切換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上戶態多進程同步等開銷,等到應用程序能夠再次發出獲得一副圖像的申請時,已經有不止一個URB帶回的數據被丟棄掉,這些URB包含的數據正好是新一幀圖像的開始部分。因此驅動必須等到再下一幀圖像才能保存數據、緩沖。這樣憑白損失了一幀圖像,幀速最少下降一半。

2.2改進思路:不間斷采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改進V4L標準作,使其增加新的功能:通過新的參數,讓ioetl()函數通知驅動不間斷采集、緩沖圖像數據,輪流保存在兩幀緩沖區中,并在一幀圖像采集好后,設定“圖像采集好”旗語。戶態程序只需要發出一次“獲得圖像”請求,就可以通過阻塞等待該旗語,不斷獲得圖像。在采集結束后,再次通過新的參數,讓驅動停止緩沖即可。CPU工作流程圖如圖3。

圖3

注意到圖2、圖3,兩種“判斷有無新請求”的不同,即可發現新方法假定一直有請求,因此不丟棄每個URB帶回的數據,輪流保存在兩個幀緩沖內。

篇(8)

昌都地區“三江”流域6縣(洛隆、昌都、八宿、左貢、芒康、察雅等縣,E95~99°,N28~34°)位于藏東南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區山川駢列、南北縱貫、山高谷深,特殊而復雜的自然環境條件形成了較為豐富的森林、野生動、植物及中藥材等林業資源;全區人口29.9萬人,土地總面積

6.31萬km2,林業是支柱產業之一。本文以實地考察(1996年)和收集的材料為依據,從林業、經濟、生態等方面對該區林業的綜合發展進行探討。

1林業資源現狀

1.1林業用地

全區的林業用地面積據統計為217.8292萬hm2(表1),占昌都地區林業用地面積的71.0%,其中林分和疏林面積分別為86.4564萬hm2和16.5843萬hm2,占昌都地區林分面積及疏林面積的73.1%和73.7%;灌木林面積為89.9325萬hm2,占昌都地區的70.5%。采伐和火燒跡地及宜林荒山荒地分別為3.85萬hm2和21.35萬hm2,分別占昌都地區的62.3%和65.9%;經濟林和苗圃面積分別有5904hm2和9hm2,各占昌都地區經濟林和苗圃的97.8%和100%。全區(6縣)森林的復蓋率為16.20%。

表1林業資源概況

Table1Situationofforestresources

(單位:萬hm2,萬m3)

項目林業用地

面積合計林分

面積疏林

面積灌木林

面積經濟林

面積苗圃火燒、采

伐跡地宜林荒

山荒地林分蓄

積量疏林蓄

積量活立木總

蓄積量

洛隆35.378523.80982.41688.49410.0150--0.26990.37292042.097333.9702376.067

昌都44.592619.03654.770212.82100.10130.00011.43826.42533909.04845.9843955.032

八宿45.20314.65671.747333.34070.1576--0.25415.04971086.515149.750236.266

左貢32.608614.51611.761610.86180.15310.00040.75664.55902650.620214.4952865.115

芒康50.059021.83053.979418.60250.05910.00010.99484.59263669.749494.1534163.901

察雅9.98741.67241.91205.81240.10430.00030.13760.3484171.129130.500301.629

合計217.829286.456416.584389.93250.59040.00093.851221.347913529.1581368.85214898.010

占昌都

地區%71.0073.1073.7070.5097.80100.0062.3065.9073.8069.0073.30

1.2活立木總蓄積量

全區的活立木總蓄積量為1.4898億m3,其中林分蓄積量有1.3592億m3,疏林蓄積量為1368.852萬m3,分別占昌都地區活立木總蓄積量和林分以及疏林蓄積量的73.3%、73.8%和69%(表1),其總量僅次于資源豐富的林芝地區而位居第二。

1.3經濟(果樹)林資源

本區經濟(果樹)林的種類主要有蘋果、梨、桃、葡萄、杏、桑、李、柑桔、柚子、文冠果、核桃、花椒等。在左貢縣玉曲河中游以下到處可見到野生的山杏、野桃及野核桃等。據調查統計,全區經濟林面積為5904hm2,占昌都地區經濟林總面積的97%多。1995年主要水果和干果的總產量為946.4t和767.5t(表2),分別占昌都地區總產量的98%以上,人均占有水果6kg,顯然,這里是除尼洋河、帕龍藏布流域外的又一重要經濟林產區,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正在逐步形成。

表21995年經濟林資源概況

Table2Situationofeconomicforestresourcesin1995

項目洛隆昌都八宿左貢芒康察雅合計占昌都地區%

面積(hm2)1501013157615315851043590497.80

水果產量(t)2.8021595.0437.3358.831.0946.499.90

核桃產量(t)5.0--28.5477.6252.14.30767.598.20

花椒產量(t)------4.973.81--8.7576.40

1.4野生動、植物資源

(1)植物資源主要包括藥用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纖維植物、單寧(鞣料)植物和珍稀植物資源等。本區是藥用植物資源豐富的區域之一,據統計,除具寒溫帶、溫帶和亞熱帶的許多藥用植物種類外,還有一些極其珍貴的藥材種類。例如名藥蟲草、婦科良藥紅豆杉(Taxuswallichiana)、消炎殺菌良藥小蘗,還有雪蓮(Saussureainvolucrata)、天麻、貝母、七葉一枝花Parispolyphylla)、紅景天、大黃等。

淀粉植物資源以高山櫟(Quercussp.)林的面積最大,其總面積超2萬hm2;另外,還有菝葜屬的菝葜及葛藤屬等的種類。油料植物資源以木本油料植物核桃數量為大,喬松和華山松等的種子含油率也較高。

纖維植物包括麻類植物、填料植物和造紙用植物資源三大類。常見的有滇藏蕁麻、蕁麻、珠芽蕁麻,滇東瑞香、長瓣瑞香、滇結香、羅布麻,枸樹以及云杉屬、冷杉屬和松屬等種類的樹木(如川西云杉、鱗皮冷杉、高山松等)。

鞣料(單寧或“烤膠”)和含樹脂(膠)植物資源的種類有川西云杉、高山櫟、合歡以及樺木屬、楊屬和紅杉、漆樹等。

此外,本區的野生藥用、食用菌類資源較多,常見的藥用菌有猴頭菌、靈芝菌、茯苓等;食用菌有營養美味的松茸、雞油菌、猴頭菌、黑木耳、草菇、獐子菌等。

(2)本區是野生動物種類較為豐富的區域之一,據資料和調查統計,屬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的有野耗牛、野牛、云豹、雪豹、長尾葉猴、滇金絲猴、白唇鹿、蘇門羚、藏羚羊、盤羊、紅腹角雉等。屬國家二類及三類重點保護的動物有棕熊、水獺、猞猁、兔猻、馬鹿、麝、藏馬雞和黑熊、石貂、豹貓、巖羊、血雞、鸚鵡等。

2林業資源特點及其評價

2.1森林資源豐富,但分布不均,水平和垂直分異突出

本區的森林面積、蓄積量及經濟林等均占昌都地區的70%以上,僅次于資源豐富的林芝地區而位居的第二位。但是,據實際調查和遙感信息分析,森林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其主要分布在水熱條件較好的南部、西南部及北部的芒康、左貢和昌都縣等地。據統計,以上地區的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占全區森林面積與蓄積量的64%和73%,其它地區分布的森林資源僅占30%左右。

從森林的水平分布而言,東起芒康縣的格良西,往西到左貢縣的曲登、碧土往西直到察隅一線以南的地區,森林植被基本上分布在海拔2700~4400(4500)m;而在此線以北地區(海拔2800~3400m)以疏林灌叢為主,只在濕潤的溝谷可看到小塊狀分散分布的森林;從本區由東往西,以川西云杉(Piceabalfouria-na)和鱗皮冷杉(Abiessquamata)以及大果圓柏(Sabinatibetica)林等山地針葉林為主,呈塊狀分布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的支流兩岸。但在左貢縣和芒康縣南部的低海拔地段呈現亞熱帶森林植被特征。

森林垂直分布在海拔2700~4500m,但位于西北部的洛隆縣,林線海拔高達4600m,樹線達4700m,這是我國亦是世界森林分布上限最高的地區。就總體而言,本區森林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3000~4100(4200)m。具體而言,海拔2800~3300m多分布有高山松林及少量楊、樺林;海拔3300~4100m大多分布為云、冷杉林和高山櫟林;海拔4100~4500(4600)m多為柏木林、云杉、冷杉林及高山杜鵑灌叢等。

2.2豐富的種類組成和生物多樣性

本區獨特而復雜的自然環境孕育著種類豐富的植物物種資源。據資料及實地考察,全區有高等植物1000多種,其中木本植物達600余種,隸屬70多科,180多屬,常見的喬木建群種類有川西云杉、麥吊云杉(P.brachytyla)、紫果云杉(P.purpurea)、鱗皮冷杉、黃果冷杉(A.ernestii)、怒江冷杉(A.nukiangensis)、高山松(Pinusdensata)、華山松(P.armandii)、紅杉(Larixgriffithiana)、大果紅杉(L.potaninii)、大果圓柏、垂枝柏(S.recurva)、滇藏方枝柏(S.wallichiana)、川滇高山櫟(Quercusaquifoliodes)、黃背櫟(Q.pannosa)、高山櫟(Q.semicarpifolia)、白樺(Betulaplatyphyla)、山楊(Populusdavidiana)、昌都楊(P.qumdoensis)等。珍稀樹種有瀾滄黃杉(Pseudotsugaforrestii)、喬松、紅豆杉等,其中瀾滄黃杉樹干高大通直,最徑172cm,樹高最高超50m。林下灌木和草本等種類也較豐富。總之,本區的森林具有豐富的物種、遺傳及生態系統多樣性。

2.3資源可及率低,林齡結構不合理,資源質量一般,但生態效益顯著

據遙感和實地調查資料,本區的森林絕大多數分布在交通不便的高山峽谷地段,可及率僅為22%左右;從林齡結構來看,成、過熟林的活立木蓄積量達

9889.72萬m3,占全區總蓄積量的73%,而中、幼齡林的蓄積量為3639.44萬m3,僅占27%左右。森林資源的自然枯損率為0.9%,年枯損量達134萬m3(按總蓄積1.4898億m3算),這樣的林齡結構不利于森林資源的永續利用。從表3可看出,單位面積的蓄積量屬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本區位于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中上游,森林在保持水土、涵養水源、保護環境等方面的生態效益是很顯著的。

表3森林蓄積量資源與其它地區比較

Table3Comparisonofforeststorageresourceswiththoseoftheotherareas

項目本區四川云南全國

蓄積量(m3/hm215622215411983.6

2.4森林資源消耗現狀分析

根據資料及典型調查分析,全區近年來的森林資源年均總消耗量為39.99萬m3。其中薪材耗量為22.646萬m3,占56.6%;民用建筑用材為7.4274萬m3,占18.6%;內銷和外銷木材為9.9139萬m3,占24.8%(表4)。全區森林資源的年總生長量為186.719萬m3,由于可及率為22%左右,故年可采量為46.5萬m3。可見,森林資源年消耗量與年生長量基本保持平衡,略有盈余。但昌都縣和察雅縣的資源年赤字已分別為31560m3和8685m3。

表4森林資源年消耗量與生長量概況

Table4Situationofannualconsumptionandincrementofforestresources

(單位:m3)

項目洛隆昌都八宿左貢芒康察雅合計占總耗量(%)

薪村消耗量24242914052380532183425331229122645956.60

民用建筑用材7230780005040143243496049207427418.60

內銷及外銷材3198600003720186521236012099913924.80

年均總消耗量3467015920532565651598988618420399905100.00

年均凈生長量7320012764538086882671282779735465210--

3林業生產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生產現狀

據有關資料,全區1995年的林業總產值為1606.33萬元(不含松茸的產值),占昌都地區林業總產值的72%,處于絕對優勢。因此,本區的林業經濟效益在昌都地區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

全區僅昌都林場為國有企業,成立于60年代,除采伐森林外從事少量的育苗與造林,80年代末以來,各縣普遍開采森林,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但是,由于重采輕造,加上苗圃育苗面積太小(僅9hm2),營林生產效果甚微,跡地與宜林荒山荒地更新造林欠帳已達29萬hm2(含跡地3.85萬hm2),造成水土流失嚴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

森工生產主要是昌都林場的木材采伐生產,該場木材年產量1.5萬m3,產值600~800萬元,為66家骨干企業之一,其它均為縣辦林場和伐木場,以原木、鋸材(很少)為主要產品,銷往四川、青海等地。隨著近幾年改革開放程度的擴大,昌都縣興辦了一家地板廠和一家膠合板廠,家具和木器制造等深加工企業正在逐年興起。

本區經濟(果樹)林的發展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因其效益好,群眾的積極性很高,據統計,全區已栽有果樹5904hm2,占昌都地區經濟林總面積的97%多

(表2)。1995年的大宗經林產品產量為1722.68t,占昌都地區當年總產量的93.6%。

林副產品資源的開發利用屬初始階段,具有當地特色及潛力的“松茸”等深受日本等客商青睞,市場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已逐步形成拳頭產品,1995年松茸和木耳的產量達到了136.8t和15t,分別占昌都地區的95%與100%(表5)。但原料貿易經濟效益不高。

表51995年大宗林副特產產量

Table5Outputoflargequantityofforestproductsby-productsandspecialproductsin1995

項目洛隆昌都八宿左貢芒康察雅合計占昌都地區%

松茸(t)----1.0213.541)122.241)--2)136.82)95.70

木耳(t)--------15.2--15.20100.00

蟲草(kg)371.17534.00186.154.311.227.401104.2515.20

貝母(kg)2784.52179.601268.2011.847.292.584254.0340.60

3.2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只采不育,苗圃建設落后,更新造林任務艱巨由于森林經營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以“竭澤而魚”、只采不育的經營方式,累計采伐跡地已達3.85萬hm2,但全區累計完成的成片造林(1500hm2)僅為跡地(3.85萬hm2)的3.9%,絕大多數跡地靠天然更新,因天然更新效果不良,有的跡地已淪為牧地。另外,苗圃建設落后,苗木5年左右才出圃,僅9hm2的苗圃根本不能滿足更新造林對苗木的需要。若利用30年將跡地更新欠帳還清,每年需造林2580hm2(1161萬株),加上2005年前規劃每年種經濟林114萬株,則年需苗木1275萬株。故今后造林任務很艱巨。

(2)經濟(果樹)林生產管理粗放,技術力量薄弱經濟(果樹)林的發展還存在著盲目引進、技術力量薄弱和生產管理粗放等問題,造成果樹產量低、品質差。此外,經濟林苗圃不足,苗木短缺,也直接影響發展規模。

(3)木材生產技術水平差,薪材耗量大,資源浪費嚴重目前全區絕大多數采用斧頭砍伐林木(芒康縣正在推廣油鋸),造成伐根高達50cm以上(浪費木材5%~8%)。若按年砍伐森林17萬m3(表4)、原木出材率按1/3、斧頭砍伐浪費按5%計算,每年至少浪費原木2600m3,減少經濟收入78萬元(300元/m3)以上。另從表4中可看出,薪材年耗量為22.65萬m3,占56.6%,森林資源的大部分是被燒掉的,并且絕大多數燒的是云杉、冷杉、柏木、高山櫟等好材,可見,資源浪費嚴重。

(4)林副產品開發利用程度低、經濟效益差林副產品(松茸、蟲草、貝母等)以出賣原料為主,產值不高,這與資源潛力不相稱。另外,全民動手無保護性地掠奪式亂采松茸,影響松茸資源的產量與持續利用。同時,各縣普遍以高山櫟為薪材,導致其產量不穩。若在松茸收獲季節,當地有關部門能變多環節的分散經營為統一的集約化經營,并進行深加工,其產值至少可增2倍以上。

4林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指導思想、原則、方向與發展目標

4.1指導思想

林業的發展應以營林為本,充分依托科學技術,貫徹保護性開發的方針,適應市場需求,調整林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深入持久地開展多種經營和綜合利用,謀求協調、平衡和有序的發展,保持林業作為本區支柱產業的地位。

4.2原則

(1)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則森林資源不僅有經濟價值,還有維持生態平衡和保護生態環境等多功能性,森林的防護作用還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的經濟效益,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三者關系緊密,則相輔相承與促進。本區地處深切割的橫斷山區,自然條件特殊,生態環境脆弱,森林的生態效益尤為突出,其影響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所有領域,故林業發展要處理好森林資源的培育、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發展生態型林業。

(2)永續利用的原則森林資源是可再生資源,其再生的可能與速度取決于利用程度,強調三大效益并重,一般應掌握采伐量要少于生長量,還必須及時更新和擴大森林資源,才可避免森林的逆向演替,才能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

(3)以短養長、長短結合及科技興林的原則森林資源為包羅廣泛的生物資源,在橫斷山區,林下(內)資源的經濟價值超過木材本身,而且其防護作用和生態作用的間接經濟效益是巨大的。但森林資源的生長周期長,見效慢。為此,在經營森林資源的同時,要充分開發林副產品,經營好周期短、效益好的經濟林,對資源充分利用,才能獲得長、短結合的成效。同時,應積極推廣先進的實用林業科技新成果,增加林產品的科技新含量,才能推動林業第一、二、三產業的同步發展,擴大效益,增強發展后勁。

4.3合理開發利用方向與發展目標

森林的生態效益在當地和金沙江、瀾滄江及怒江中下游的經濟建設與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國務院去年關于“天然林一棵都不能采”的指示,杜絕商業性采伐,才能使森林得到休養生息,將來要逐步納入生態系統合理管理的軌道。因此,在保護生態平衡的前提下,以營林為基礎,大力發展經濟林和開發見效快的林副特產品,節約挖潛,將本區建設成為藏東南的木材、林副特產和果品生產基地。擬發展目標如下:

(1)在昌都、洛隆、芒康、左貢、八宿等縣擴大發展經濟(果樹)林種植面積,重點發展核桃、蘋果、梨、柑桔和葡萄等906hm2,實行科學種植與管理,能較快獲得經濟效益。

(2)在察雅的麥曲河、八宿的冷曲河、左貢的玉曲河,昌都的瀾滄江干流河谷和芒康的嗄托河及洛隆的多加通、俄西、康沙等地,營造和培育以薪炭林為主的多功能防護林16935hm2,解決燒柴和保護生態環境。

(3)為緩解各種造林對苗木需求的緊張局面,在洛隆縣和八宿縣各新建苗圃

3hm2;芒康縣、昌都縣、左貢縣和察雅縣分別擴建苗圃3hm2,全區苗圃建設和擴建為50hm2,可保證年產苗木600萬株以上。

(4)利用芒康、左貢、八宿等縣的天然食用菌類松茸(青岡菌)、木耳、蟲草等土特產品為原料,建立芒康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如果這項投資生效,預計年產值比現在的林副產品產值增加兩倍(3000萬元)以上。

(5)建議在昌都縣的達馬拉山和左貢縣的梅里雪山地區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高山森林動、植物的生物多樣性。

如果以上發展目標得以實現,本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將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5對策與措施

5.1健全林業行政管理體制,提高管理人員素質,以科技興林

全區從行署到縣林業局仍屬農牧局管理,與目前中央和自治區林業部門的建制不銜接,建議理順關系,適當增加林業技術和管理人員,加強技術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同時,林業的振興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適當從內地吸引一些科技人員,引進與大力推廣科技成果,使林業科技盡快轉化為生產力,達到以科技興林的目的。

5.2加強林產品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使資源增值

加大林產品和林副產品(如松茸、蟲草、貝母等)二次加工和深加工產品的比重,提高林業資源利用效益和力度,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使林業經濟增長方式向貿易、效益型轉變,才能使資源增值。

5.3節省薪材,擴大經濟收益

全區薪材的消耗量(22.65萬m3)占資源總耗量的56.6%,不解決能源性森林資源消耗問題,保護森林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就難以實現。故當務之急和最有效的措施是推廣可節柴15%~20%的“省柴灶”,如按15%算,每年至少可節材3萬m3,收益900萬元;其次是培育速生豐產的薪炭林增加薪柴;三是以電和太陽能代柴。總之,節材可增收。

5.4選擇優良林分,建立母樹林及種子基地

育苗的種子與造林苗木大多數從內地運進,不僅容易帶來病蟲害,也難以滿足林業發展的需要。建議各縣都選擇一些優良樹種(地理種源)及其林分,建立一定面積的母樹林或種子園以及采穗圃,采集(收)種子和滿足苗木繁育以及造林更新對苗木的需要。

5.5充分調動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興辦林業的積極性

發展林業需要國家、集體、個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大力發展造林、護林等林業戶,林業村,實行誰投資,誰受益的政策,也可推行股份制,多渠道籌集發展林業的必需資金,在爭取國家投資的同時,努力挖掘林業行業內部的潛力,鼓勵與推行全民辦林業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北京林學院.森林經理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

2李文華.森林.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3李文華,李飛.中國森林資源研究,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6

4陳昌篤.持續發展與生態學.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3

篇(9)

關鍵詞釘螺;植物資源;植物顆粒滅螺劑;滅螺效果

滅螺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生物滅螺工作中重要的內容。應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消滅釘螺的研究,不僅利用了我國滅螺植物資源的優勢,而且有效地減輕了化學滅螺藥物對環境的污染,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由于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嚴重,使有螺面積擴大,疫情呈上升趨勢,引起廣泛關注。生物滅螺因此成為比較活躍的研究領域,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2-9]。本文研究了利用滅螺植物資源的現狀,針對目前植物滅螺工作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滅螺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

1滅螺植物資源利用的概況

1.1利用植物有效成分滅螺

提取滅螺植物有效成分和用新鮮滅螺植物的水浸液滅螺是目前廣泛利用滅螺植物資源的方法。

自1933年ArchibaldR.G.首次報導了利用Balanitesaegyptiace的果實進行滅螺試驗以來[10],人們不斷地探索著新的滅螺植物資源。迄今為止,大約已有1000余種植物被用于滅螺活性試驗,并篩選出一些對釘螺具有較強毒殺作用或對釘螺繁衍有抑制作用的植物。但這些滅螺植物主要用于殺滅分布在歐洲、非洲及美洲地區的幾種水棲型釘螺Biomphalariaglabrata和Bulinustrancatas,而對分布在我國及亞洲地區的水陸兩棲釘螺的殺滅作用研究較少[6]。

據Guo對分布在我國的500種植物的研究發現,有20種植物對釘螺有強烈的毒殺效果。Guo還發現,某些植物(如烏桕)的有效成分浸出液雖在短期內在高濃度下也不能使釘螺死亡[11],但於鳳安等人的研究則表明這些植物如長時間作用于釘螺(一個汛期),很低的有效成分濃度也可使釘螺的多種生理生化指標顯著地低于其他對照[8]。

糜留西等人對武漢地區20種含皂甙類低毒藥用植物進行了室內滅釘螺活性篩選實驗。篩選出的盾葉薯蕷(Dioscoreazingiberensis)、禾葉山麥冬(Liriopegraminifolia)和竹節香附(Anemoneraddeana)3種植物對釘螺具有較好的毒殺效果。實驗還表明了皂甙類提取物浸泡釘螺24h,其滅螺效果比較差,而48h后才顯示出較強的滅螺效果,由此說明皂甙類成分對釘螺的殺滅作用較為緩慢[7]。

1.2利用植物他感作用滅螺

在自然狀況下,植物的生長對其周圍的生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生長促進或抑制作用,甚至引起某些生物個體的死亡,植物的這種他感作用廣泛存在[8]。El-sany等發現豚草(Ambrosiameritima)對河灘釘螺的繁衍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2]。於鳳安等人也發現楓楊(Pterocaryastenoptera)、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問荊(Equisetumarvense)、酸模葉蓼(Rumexacetosa)、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等植物對釘螺有很強的抑制作用[8]。

目前利用植物的他感作用滅釘螺的工作正在興起,有些地區在釘螺孳生地建立一定規模的農林復合生態系統,或人工培植新的植物群落,以改變釘螺的生態環境,對釘螺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利影響,達到控制和消滅釘螺的目的。這種方法也是利用滅螺植物資源的一個有效途徑。

2利用滅螺植物資源的制約因素

2.1滅螺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液成本較高

目前利用滅螺植物進行滅螺,廣泛采用的方法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液進行滅螺試驗。由于提取植物有效成分需要一定的設備和條件,因而成本較高。此外,利用植物有效成分滅螺一般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有時由于有螺水域環境復雜,使植物有效成分濃度產生變化,使滅螺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且由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液對釘螺毒殺作用普遍比較慢[13]。這些都是制約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液不能廣泛使用的因素。

2.2新鮮滅螺植物水浸液易造成環境污染

人們為了降低滅螺成本,充分利用滅螺植物資源,也常采用新鮮滅螺植物直接浸泡在有螺水域進行滅螺,但由于采用這種方法常使有螺水域水體變質發臭,嚴重污染了環境,只能用于小面積水域。采用這種方法,有時由于投入植物的多少而使水浸液濃度變化較大、效果極不穩定,且這種方法對陸棲釘螺不太適用,因而嚴重制約了它的應用范圍。

2.3植物他感作用滅螺的機理尚需探討

經過大量的實驗證明,植物的他感作用對釘螺的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確實存在。對改變釘螺微生態環境及對釘螺的抑制作用也很明顯[8],但到目前為止,對其機理尚存許多需要探索的不明因子。所以投入實際應用還需進行大量的研究。對其機理和作用還需進一步進行探討和證實。因此,利用植物他感作用滅螺目前還沒有達到實用階段。

3滅螺植物的開發利用研究

為了充分地利用我國滅螺植物資源的優勢,開發出應用廣泛、簡便實用、低毒高效、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植物滅螺方法,我們將32種藥用植物的根、莖和葉粉碎后與淀粉、明膠配合制成一種Φ2~3mm的植物顆粒滅螺劑用于滅螺實驗,并與相同植物的粉劑進行比較實驗。從中篩選出5種對釘螺有強烈毒殺作用的植物顆粒滅螺劑和粉劑。兩年來多次實驗表明,其毒殺效果不僅明顯優于其他植物滅螺方法,且與目前廣泛采用的化學滅螺劑氯硝柳胺效果相當。其對釘螺的致死時間還較1×10-3g/l氯硝柳胺提前12~24h。為利用滅螺植物資源進行滅螺提供了一種新的有效方法。

3.1植物顆粒滅螺劑開發利用的研究

3.1.1植物顆粒滅螺劑的制備

將32種植物的葉、根、莖等材料放在60℃烘箱內經5h烘干,搗碎后用小型磨粉機粉碎,用60目篩過篩,分別袋裝備用。

將上述植物粉分別與淀粉按5∶1的比例(重量單位)混合。淀粉的作用是吸附植物有效成分的載體且為釘螺取食的餌料。將明膠與蒸餾水按1∶9的比例(重量單位)稱取并加溫至90℃溶化。明膠是顆粒劑成型原料,使顆粒劑遇水變軟而不散。顆粒劑在實驗室手工制法是:將上述植物粉與淀粉的混合物分別放入Φ30cm左右塑料圓盤內攤平,將明膠液乘熱裝入小噴壺并灑入盤內的混合物上,篩動圓盤使混合物形成顆粒,隨著不斷噴膠液和不斷篩動,顆粒越滾越大,但一般只要直徑達到

2~3mm即可,將植物顆粒劑曬干或烘干后分別袋裝備用。如制大量顆粒劑可采用中藥制丸技術和設備制取。

3.1.2毒殺釘螺實驗

將每10只釘螺為1組,置于墊有濕紗布的95×20mm規格培養皿中,上覆蓋鐵紗網片,防止釘螺逃逸。每皿均勻撒入0.1g植物顆粒滅螺劑,每種植物顆粒滅螺劑設2組。另設2組對照,投入與實驗組等量的純淀粉顆粒。每12h觀察1次,在第二次觀察時,在培養皿內釘螺所在位置的紗布上做上記號,以后觀察釘螺是否移動了位置。將移動了位置的釘螺再做上記號,并去掉此釘螺原來所處位置的記號,沒移動位置的釘螺保留原記號并記載時間(作中毒時間)。5d后,將停止移動的釘螺放入盛有無氯清水的的燒杯中靜置1d,作成活檢查[2],統計其死亡率。實驗重復1次,以2次實驗平均值為實驗結果①。

3.1.3實驗結果

利用32種植物顆粒滅螺劑處理釘螺,其對釘螺的毒殺作用由于植物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5種植物顆粒滅螺劑對釘螺有強烈毒殺作用。釘螺取食顆粒劑后,24h釘螺死亡率達100%為2種。另有9種植物顆粒滅螺劑,釘螺對其有明顯的避忌行為,因而毒殺效果較低。實驗結果見表1。

表132種植物顆粒劑和粉劑滅螺效果

Table1KillingeffecttoOncomelaniahupensiswithgranulesandpowdersof32plants

植物名稱釘螺死亡率(%)

植物顆粒劑植物粉劑

12345(d)12345(d)

楓楊(Pterocaryastenoptera)(葉)12.54052.567.5757.522.537.55062.5

樟樹(Cinnamomumcamphora)(葉)92.5100---7590100--

柳杉(Gryptomeriafortunei)(葉)6582.5100--7590100--

烏柏(Sapiumsebiferum)(葉)6082.5100--37.552.58592.575

桃樹*(Amygdaluspersica)(葉)02.57.51015.50057.512.5

楝樹*(Meliaazedarach)(葉)2.52.5512.517.502.55510

側柏*(Platycladusorientalis)(葉)1527.53057.572.52022.527.542.550

夾竹桃(Neriumindicum)(葉)100----92.5100---

天名精(Carpesiumabrotanoides)(全草)85100---62.582.597.5100-

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全草)1532.54062.575512.527.53557.5

魚腥草*(Heonurusartemisia)(全草)00512.5250002.510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全草)2.5101537.555002.51527.5

車前草(Plantagoasiatica)(全草)0012.52032.50007.512.5

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根)52.567.572.58092.54052.577.58082.5

商陸(Phytolaccaacinosa)(根)100----72.597.5100--

陸英(Sambucuschinensis)(全草)002.57.51000057.5

蛇床(Cnidiummonnieri)(全草)002.51015.50007.510

辣蓼*(Polygonumhydropiper)(全草)517.52047.5602.57.527.54057.5

蒼耳(Xanthiumsibiricum)(全草)2.512.537.54562.502.51527.545

羊蹄(Rumexjaponicus)(葉)7.51522.53552.52.57.522.537.540

牛膝(Achyranthescarvifolia)(全草)1022.537.54562.57.517.52527.532.5

青蒿*(Artemisiacarvifolia)(全草)002.551000057.5

薄荷*(Menthahaplocalyx)(全草)512.5202532.507.512.52022.5

鳶尾(Iristectorum)(根)85100---52.582.587.592.5100

萹蓄(Polygonumaviculare)(全草)32.54057.5658027.542.55052.575

半夏*(Pinelliaternata)(球莖)57.522.53047.52.5512.52035

蛇莓(Duchesneaindica)(全草)62.587.5100--407587.592.597.5

毛茛(Ranunculusjaponicus)(全草)57.522.537.5402.557.522.530

澤漆(Euphorbiahelioscopia)(全草)12.5153057.5601012.512.532.555

葎草(Humulusscandens)(全草)002.57.5100002.57.5

木賊(Equisetumhiemale)(全草)153042.56077.57.51015.53542.5

白蘇*(Perillafrutescens)(全草)17.5202537.542.51012.527.53540

*釘螺對其有避忌行為的植物。

3.2滅螺植物粉劑的開發和利用

3.2.1植物粉劑的制備

植物粉劑的制備同植物顆粒滅螺劑。

3.2.2毒殺釘螺實驗

將每10只釘螺為1組,置于墊有濕紗布的95×20mm規格培養皿中,上覆鐵紗網片。在皿內分別均勻撒入0.1g植物粉劑,每種植物粉劑設2組,另設2組對照,撒入純淀粉。實驗重復1次。觀察和統計釘螺死亡率方法同顆粒滅螺劑。

3.2.3實驗結果

32種植物粉劑中,隨著植物種類的不同對釘螺的毒殺效果亦不同。其中與顆粒劑相同的5種植物的粉劑對釘螺也有較強的毒殺作用。實驗結果見表1。上述兩種實驗在室溫為20±5℃條件下進行。

3.3滅螺植物水浸液試驗

為了驗證植物顆粒滅螺劑與植物粉劑和植物水浸液對釘螺的毒殺效果的差異,從上述實驗中,選取對釘螺毒殺效果最好的5種植物。采用顆粒劑、粉劑、水浸液3種處理方法進行了比較實驗。顆粒劑和粉劑實驗方法同上。但實驗釘螺的組數由原來的2組增至4組,并重復1次,結果取2次實驗的平均值,其結果見表2。

表2幾種不同處理方法對釘螺的毒殺效果比較

Table2ComparasionsofkillingeffecttoO.hupensiswithdifferentmethods

植物名稱釘螺死亡率(%)

植物顆粒劑植物粉劑植物浸出液

12243648(h)12243648(h)12243648(h)

夾竹桃(Neriumindicum)87.5100--56.391.3100-33.887.592.5100

樟樹(Cinnamomumcamphora)66.392.5--42.575.085.290.031.362.576.385.0

商陸(Phytolaccaacinosa)82.5100--51.373.885.097.537.565.082.593.8

天名精(Carpesiumabrotanoides)76.385.0100-26.352.570.083.856.360.075.082.5

鳶尾(Iristectorum)42.584.8100-26.352.570.083.836.659.881.385.0

相同植物水浸液處理釘螺的方法是:

3.3.1植物浸出液制備

將5種實驗植物的新鮮葉片擦凈,剪成約1cm2的碎片;植物根則搗碎成小米粒大小顆粒。用1份植物材料和99份無氯清水(靜置1周除去氯氣的自來水)配成1%的植物浸出液,浸泡3d后,用尼龍紗濾去浸泡物備用。

3.3.2植物浸出液的釘螺處理

每20只釘螺為1組,每種植物浸出液設4組。將釘螺裝入尼龍紗網袋中并封口,并將其完全浸入植物水浸液中,每12h檢查一次,每次將不同植物浸出液中的釘螺依次從各組中隨機取出1組,用無氯清水沖洗數次。于清水中靜置1d后做存活檢查,統計其死亡率。實驗重復3次,取其平均值計算釘螺死亡率。處理結果見表2。上述實驗條件(室溫)同前。

3.3.3不同處理對釘螺毒殺效果的比較

從表2可以看出,5種植物顆粒劑對釘螺的毒殺效果雖然各有所差異,但與其相同植物的粉劑和浸出液比較,毒殺效果明顯優于其他兩種處理。其粉劑毒殺效果次于顆粒而優于水浸液。5種植物顆粒滅螺劑處理,24h釘螺死亡率達100%的有2種植物,其他各處理均沒達到這一效果。植物顆粒滅螺劑與1×10-3g/l氯硝柳胺化學滅螺劑的比較實驗(本文略)表明:其毒殺效果相當,但其對釘螺的致死時間較氯硝柳胺提前12~24h。

4結語

通過本研究的結果分析,可以認為:滅螺植物資源的利用前景是廣闊的,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和利用價值。

利用滅螺植物資源進行植物滅螺有效成分提取和植物材料水浸液及植物粉劑滅螺都具有很大的利用價值。在相同條件和相同植物下,新開發的植物顆粒滅螺劑更具特色:顆粒滅螺劑有釘螺主動趨食的淀粉成分,提高了對釘螺的誘捕毒殺效果。由于釘螺對粉劑有避忌行為,只在爬行中因沾染粉劑才產生中毒死亡,因而毒殺效果較低。且由于粉劑在使用中容易隨風飄散和沾附其他植物上,可能降低毒殺效果。本研究還曾用純植物粉制成的顆粒劑與含有淀粉成分的顆粒劑進行過比較實驗,但其毒殺效果與粉劑相似,還略低于粉劑,故在文中省略。

植物顆粒滅螺劑使用范圍比植物滅螺有效成分提取液和植物水浸液更廣泛。而且顆粒滅螺劑不存在有效成分的濃度變化,因而對釘螺不僅毒殺作用強烈且效果穩定。還便于保存和運輸。可充分利用各地的滅螺植物資源。因此,顆粒劑滅螺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植物顆粒滅螺劑與化學滅螺劑1×10-3g/l氯硝柳胺溶液滅螺效果相當,且對釘螺致死時間短。因此,植物顆粒滅螺劑進一步完善,可望成為化學滅螺劑的替代品。

參考文獻

1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

2上海寄生蟲病研究所.血吸蟲病的防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

3彭鎮華,江澤慧.從長江中下游“興林滅螺”和“低丘、灘地”開發兩項目談整治與開發相結合[A].中國林業科學院.森林與環境——中國高級專家研討會文集[C].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3,28~32

4何家旭,張世清,吳維澤.4種滅螺藥物實驗室滅螺效果觀察[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1994,7(4):309

5王根法,宋庚明.茶樹籽殺釘螺作用的初步試驗[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5,13(2):114~116

6黃文通,楊羅靜,談佩萍,等.中草藥皂苷對釘螺、血吸蟲毛蚴和尾蚴殺滅作用初步觀察[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1995,13(3):236

7糜留西,張麗紅,崔天義,等.滅釘螺植物的篩選[J].武漢植物學研究,1997,5(4):378~380

8於鳳安,彭衛平,彭鎮華,等.利用植物他感作用滅螺效果的研究[J].應用生態學報,1996,7(4):407~410

9彭衛平,彭旦明,於鳳安.江灘與興林墾種區釘螺體內幾種酶活性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1995,6(2):182~185

10ArchibaldRG.TheuseofthefruitofthetreeBalanitesaegyptiacainthecontrolofschistosomiasisintheSudan[J].TransRSocMedHyg,1933,27:207~211

篇(10)

武漢天喻軟件有限責任公司

在“CAD應用工程”和國家863高技術發展計劃項目"JAC-CIMS應用示范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甩掉了圖板,實施了PDM一期工程,實現了文檔管理、產品結構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和與MRPII系統的集成。“十五”期間,江淮汽車又逐步完成了三維CAD的推廣應用、CAPP系統的升級改造、ERP/CRM的實施等信息化建設工作。現在,隨著市場的變化和企業的發展,信息化建設在工程技術領域中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已不能適應公司新的戰略發展要求,因此,江淮汽車在2004年實施了PDM二期工程。

目標和定位

產品的開發和設計是覆蓋企業整個信息流的源頭。江淮汽車的產品開發和設計管理包括汽車新技術研究、新產品研究與開發、汽車產品的延伸和擴展、系列化變型產品的開發、產品試制、試驗驗證及試驗設計、新產品的工藝設計、變型產品的工藝設計管理與產品的制造及管理、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產品質量管理等。這些過程的顯著特點是設計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都是以各種各樣的電子數據為載體的信息為基礎,因此確保由CAD/CAPP/CAE等工程系統所描述的產品信息的可獲取性、可重用性及可處理性的能力就成為信息技術在產品設計中追求的主要目標,特別是隨著業務流程的需要,確保信息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之間、過程之間、成員之間的完整性、有效性、相關性、準確性、一致性以及安全性。

在PDM一期工程實現基于文檔的開發業務管理的基礎上,江淮汽車要通過PDM二期工程的實施建立起一個以過程為核心、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PDM系統,形成數字化的產品開發平臺,建立產品知識“孤島”之間的聯系,促進公司產品開發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提高創新產品開發能力。

PDM系統功能要求

1、企業建模

提供一系列建模工具來定義江淮汽車的產品開發管理模式,并使之能夠隨江淮汽車產品開發管理工作的不斷完善而方便地調整。主要包括:組織機構設置、角色定義、生命周期定義、權限控制策略定義、編碼規則定義、流程模版定義、文檔類型定義、零部件類型定義、屬性集定義、數據物料存儲策略定義和數據分類組織策略定義等。

2、產品開發管理

產品開發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基礎功能和應用功能。產品開發管理基礎功能包括版本管理、協同消息管理、權限管理、數據查詢、應用工具集成、三維模型的輕量化等。產品開發管理應用功能包括文檔管理、產品結構與BOM多視圖管理、產品結構比較、可視化智能產品配置、工藝管理、平臺產品開發管理、快速產品設計管理、產品開發流程管理、產品數據狀態和生命周期階段遷移管理、工程變更管理和項目管理等。

3、資源管理

包括知識庫管理(企業標準、法規、工藝資源、設計手冊等)、典型零件庫、標準件庫(包括企業標準件)、汽車情報庫(包括情報管理的內容)等,支持標準化人員自定義各種資源庫。

系統結構及特點

1、體系結構

傳統的客戶/服務器(C/S)體系結構是基于“肥客戶機”結構下的兩層結構應用軟件。這種體系結構的優點是與客戶交互性好,執行效率較高,其缺點是系統的可伸縮性差和安裝維護困難,且不能跨局域網使用。考慮到大型企業級PDM對分布式協同工作的需求,純粹的C/S體系顯然不滿足大型PDM的功能需求。

目前較為流行的瀏覽器/服務器(B/S)體系結構是基于方興未艾的三層/多次結構的軟件體系結構,具有可伸縮性好、可管理性強、安全性高、軟件重用性好、節省開發時間、能更好地支持異地數據存儲共享和管理等優點,但它的缺點是與客戶機上的應用軟件交互集成不夠,另外服務器承擔了過于繁重的數據處理任務,執行效率較低。

針對這些特點,按照江淮汽車產品數據規劃和網絡發展規劃,天喻軟件公司在PDM二期工程的IntePDM中采用了一種新的體系結構方案——C+B/S(見圖1),即基于先進的多層次體系,采用最新的WEBSERVICE技術,一方面在被封鎖了本地數據交互能力的瀏覽器客戶端增加客戶端插件或Java小應用程序,另一方面自主開發了基于傳統windows風格的客戶端工具。這樣就保證了PDM系統既支持異地設計與共享,又支持與客戶機應用軟件緊密集成,滿足PDM應用的長遠發展。

2、產品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立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管理平臺的關鍵之一就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產品信息模型,即在現代設計方法學的指導下,以一定的數據模式定義和描述在開發設計、工藝規劃、加工制造、檢驗裝配、銷售維護直至產品消亡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關于產品的數據內容、活動過程及數據聯系的一種信息模型,由各活動的定義及其全部過程實施的知識所構成,包括與產品有關的所有幾何與非幾何信息,用來為產品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和各個部門提供服務。全生命周期產品信息模型將整個產品開發活動和過程視為一個有機整體,所有的活動和過程都圍繞一個統一的產品模型來協調進行。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最終都落實在產品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態下的產品數據管理,其中對于產品數據的生命周期的認識,一般是單純是從零部件設計制造的角度,包括從設計到工藝再到制造的各個階段,強調各階段的應用如CAD、CAPP、CAM等的信息交換和集成的一維串行模型,但從企業全局的角度關照整個產品從概念到市場的過程,產品開發與設計的過程包括了開發設計、定型生產、售后服務及產品變型等不同階段,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綜合地考慮設計、工藝、制造的問題,因此,必須建立產品數據全生命周期模型的二維管理模型(如圖2)。

在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中都有大量的產品數據產生,而且產品數據管理的特點和策略各不相同。例如新產品的開發要經過多輪次的設計和整改,而數據管理的挑戰就在于數據的變更修改頻繁而變更過程控制手段不力,對變化的數據不能有效追蹤,過程的記錄不到位或沒有形成可操作的管理規范,因而難以避免大量的反復和重復設計,也無法充分利用已有的設計資源,開發周期和質量都難以有效控制。這就需要PDM系統提供很強的變更控制、數據一致性維護管理的能力。

3、基于三維的數字化設計環境

(1)產品開發設計管理模型

江淮汽車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產品開發設計過程包括面向產品族的平臺產品開發和變型產品設計,這兩個過程的目的和任務不同,但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相應的管理模型如圖3所示。

(2)三維CAD系統的集成和產品特征參數管理

產品開發和設計是以模型和結構為基礎、面向功能和性能的多學科協同優化過程。在江淮PDM二期工程中使用主模型的策略建立PDM的產品模型,保持數據的一致性,在PDM和CAD之間雙向地修改對象和文件的屬性,實現了與三維CAD應用的雙向集成(如圖4)和三維數據管理的要求,并實現了基于事務特性表的特征信息管理,為產品全生命周期中應用系統的功能集成和數據融合奠定了基礎。

(3)可視化產品配置管理

在產品結構與產品配置功能方面,支持自頂向下的產品結構建模,也能實現從二、三維CAD系統直接導入產品結構,并實現了基于輕量化模型的可視化配置功能。

(4)CAPP集成和工藝信息管理

由于CAPP系統的個性化特點,目前大多數的PDM系統面向工藝的數據管理功能欠缺。IntePDM實現與CAPP系統的緊密集成并在PDM系統中建立了專門的工藝信息模型,有利于實現工藝管理能力的整體提升和PDM的產品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

實施效果及效益分析

上一篇: 城市公共行政論文 下一篇: 數字化教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 日本精品视频区 | 天天综合亚洲日韩在线 | 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国 | 日韩亚洲欧美另类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