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07: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聞學畢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如果你要,我可以給你我們現在寫的論文標準格式(最起碼是我們學校的標準)汗啊!我也是在寫新聞學的畢業論文。學習了我把我的賣給你吧,我的論文是新聞史的,題目是鄒韜奮的新聞活動和政治思想的流變QQ論文主要格式封面,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學院,指導老師目錄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包括:緒論,問題的提出,研究現狀,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研究結論參考文獻致謝格式一般學校都有模板的,根據模板來就行參考資料:自考畢業論文格式又是怎么樣的?畢業論文格式怎么樣的畢業論文格式是怎么樣的啊?最近開始寫論文感覺論文格式聽復雜的,老達求畢業論文格式,平面設計專業要寫畢業論文了,可是不太清楚一個完整的畢業論文都需要哪些部分,還有格式是怎么樣的,最好能從封面說起哈,呵呵,好心人啦.
論文的言下之意及格式
重慶文理學院教學部2009年組織的一次重慶市高校文學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專題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從高校文學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改革研究方面來看,涉及到管理制度、質量監控、評價標準方面的研究較多,畢業論文寫作模式創新改革研究的較少。即便是有,也僅是個別應用性較強的專業作了一些嘗試,如廣告學、文秘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方面強調學生以作品、實作代替畢業論文寫作,但缺乏深入的、整體性的研究。”[2]2009年10月,學校《重慶文理學院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方案》,要求各學院根據方案結合本院實際和專業特點制定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改革實施方案,由教學部審定后執行。學校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學校第三次教學工作會精神,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深化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教學改革,提高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質量。文學與傳媒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后極具代表性的傳統師范教育專業,長期以來,畢業論文(設計)模式單一,過分強調畢業論文(設計)的科研創新,忽略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工作的實證調查與分析
我們從2009年9月份開始對我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現狀調查,主要涉及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制度、畢業論文(設計)監控制度、畢業論文(設計)模式改革等方面。一共發出問卷122份,收回有效問卷119份。單從學生對畢業論文(設計)模式改革的態度,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學生(占89.4%)支持畢業論文(設計)模式的改革。同時學生也對采用何種畢業論文(設計)模式提出了很好的看法。因此,我們認為,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后的傳統師范教育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改革勢在必行。目前我校經過畢業論文(設計)初步的改革,畢業論文(設計)的寫作時間已經得到保障,畢業論文(設計)的規章制度已經比較健全,從指導教師到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改革意識已經基本到位。但是對于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后的傳統師范教育專業———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模式到底該如何改革卻仍然處于摸索狀態。總體而言,關于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改革的理論研究多,實踐研究少;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制度研究多,畢業論文(設計)模式研究少;學術性畢業論文(設計)研究多,畢業論文(設計)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制度、質量監控制度研究多,畢業論文(設計)對學生專業能力提升的研究少。
三、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方式探索
作為轉型后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存在種種弊端,很明顯地不適應應用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我們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應突出大學與社會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從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為出發點,將各專業主要教學內容和素質要求,集中整合在畢業論文(設計)的內容和組織活動中。引導學生系統整合、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對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進行“組裝”和提升,實現大學與社會的“無縫接軌”。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應該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著手,確定受學生和教師歡迎并對學生專業能力有提升價值的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方式。本文將就如何進一步細化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方式改革闡述初步的看法。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分析
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一環,以往的畢業論文(設計)過分強調學生學術科研能力的培養,但是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并非學術科研能力,而是動手應用能力。這種能力培養目標的轉變,也要求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方向的轉變。因此,我們應從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培養要求出發,“往回找”畢業論文(設計)改革的著重點。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等全面協調發展,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創新精神,能在中學、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從事教育教學的語文教師,以及能夠從事秘書、記者、編輯等實際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參考丁曉原對應用型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核心能力的看法[1],筆者認為,從我們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看,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應掌握的職業能力如下圖所示: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方式
從上表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科研創新能力、文學創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實踐教學能力。我們認為,從這四種能力出發,畢業論文(設計)改革應為培養這四種能力提供多種方式任學生選擇,構建以科研創新能力、文學創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實踐教學能力為核心評價指標的畢業論文(設計)模式,將畢業論文(設計)工作貫穿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1.畢業論文(設計)檢驗科研創新能力畢業論文(設計)改革并不是學生從此不用寫學術論文了,對部分有意于考研或者學術研究的學生,我們仍然需要檢驗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針對以往學生在學術論文寫作中“選題范圍越來越窄、優秀論文越來越少、抄襲現象時有發生”等問題,我們提出如下思路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首先,將學術論文寫作與傳統課堂教學有機地聯系起來,從大一入學開始,專業課教師在授課、作業、考試中都可結合本科生的畢業論文進行如何選題、如何找資料、如何確定框架等的訓練[2]。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學生從大學入學起就可以在夯實專業理論基礎的同時,逐步提高對科研的興趣。其次,專業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近當代文壇,注意當代文學創作的新動向,參與文學評論,對文學創作現實作直接發言”[3];同時要關注新的語言現象,對生動活潑的語言世界作出解釋。這樣教會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然能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2.畢業創作檢驗文學創作能力針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特點,我們應該對部分有意于文學創作的學生提供以文學創作能力為核心評價指標的畢業創作形式代替畢業論文。漢語言文學專業并不專門培養從事文學創作的作家,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文學創作可能是一種興趣愛好,因此在畢業論文(設計)改革過程中,應給予這一部分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將4000字以上的文學原創作品,已經發表的可以直接參加答辯,沒有發表的由學院組織專家進行鑒定,通過后參加答辯。學院應組織專家盡快制定以文學創作能力為核心評價指標的畢業論文(設計)評價體系,同時討論確定文學原創作品發表的級別以及學院鑒定的標準。學生入學時即向學生公布,引導部分文學愛好者從大一開始就規劃自己的文學創作,四年磨一劍,在導師的指導下打磨自己的作品,或許在畢業時真能出幾篇佳作。
3.畢業展演檢驗口語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重要的職業技能之一,諸如講故事、詩文朗誦、話劇表演、相聲表演、小品表演、口語辯論等。有共同興趣的學生可以在第六學期組成畢業展演小組,合作完成一個項目,如表演一個話劇或話劇片段,表演一個相聲或小品,朗誦詩文或講故事,也可以組成攻辯雙方開展辯論,指導教師全程參與指導。在畢業前夕,學院集中組織全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展演,指導教師或者專家根據學院建立的畢業展演評價標準現場組織答辯。以畢業展演代替畢業論文可以檢驗該專業學生在口語表達上的能力,體現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學院也可以此打造專業人才培養品牌。
4.畢業設計檢驗實踐教學能力畢業設計主要面向部分有意于從事語文教學的學生,以實踐教學能力為核心評價指標。根據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該專業核心實踐能力即語文教學實踐能力,可以此建立畢業設計評價指標體系。畢業設計要求撰寫文案策劃參加開題,通過后開始實做。在答辯環節,要求現場展示,學院組織答辯委員會觀摩提問。此模式目前已經在我院200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中試行,有36名同學選擇語文教學實踐為畢業設計選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學生選擇小學語文教學的占10%,絕對多數人選擇中學語文教學為畢業設計的選題,很明顯地顯示出對未來的職業定位,多數同學表示,選擇畢業設計對就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摘要〕當前我國小學階段的挫折教育尚不完善,主要表現為兒童承受挫折能力弱,缺乏面對挫折的平穩心態和應對挫折的基本方法。積極心理學視域中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和積極情緒體驗的獲得,為小學生的挫折教育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思路指導。據此,本文提出小學生挫折教育的方法策略,包括引導兒童進行積極的自我教育、積極的挫折預防教育、家校聯合形成教育合力等方式,全方位、高效率地開展挫折教育。
〔關鍵詞〕挫折教育;積極心理學;小學生
當代小學生生活在社會穩定發展的新時代,家庭與學校為兒童成長營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由于家長和老師的關懷與呵護,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已養成遇到問題就尋求家長老師幫助的習慣,缺乏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和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下,讓兒童在小學階段感受挫折情境,學會應對挫折事件的方法,具備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實現兒童的心靈成長,培養兒童積極向上的情感力量。
一、小學生挫折教育及其不足
(一)小學生挫折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阿姆塞爾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挫折—奮進”理論認為,在挫折的情況下,人們會更加努力,行為效率也會提高。挫折教育是一種帶有人文關懷性質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在困難情境中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種方式[1]。因此,挫折教育可以視作挫折與成功之間的“高速公路”。
綜合來看,挫折教育是基于遭受挫折的主體對挫折事件本身或者是對受挫情境的感受和產生的不同的情緒體驗,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培養擺脫困境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既包括解決問題的技術技巧,也包括面對問題時平和的心態和積極的情感。兒童受挫之后,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能夠獲得個人成長,更加奮進,從而在正確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挫折教育的關鍵點在于當兒童面臨挫折情境時,父母和老師要在家庭和學校中為兒童提供及時、恰當的指導,使兒童經歷從挫敗中感到積極情緒體驗的完整過程,從而達到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目的。
(二)小學生挫折教育的不足
1.家庭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當前社會,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尤其獨生子女家庭體現得更為明顯。他們代替孩子處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務[1]。很多家長只是注重兒童的學業成績,對于孩子綜合素質發展的關注度不夠,兒童自身的個性發展、情緒情感的發展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自然而然處于不受重視的位置。
由于沒有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沒有養成平和面對問題的心態,因此,當兒童必須獨自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時,便會對挫折產生一種恐懼感,缺乏面對挫折的勇氣。在挫折事件發生時,家長僅僅撫慰兒童失落、害怕的消極情緒,而沒有教會兒童面對不同的挫折時如何采取相對應的解決方法,致使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家長在幫助兒童面對挫折、解決問題時,安撫兒童的情緒固然重要,但更應該對兒童提供成長性的幫助,使兒童在消極的情境下有積極的發展。
2.學校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目前在小學階段,學校進行挫折教育的途徑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二是在班級中進行心理健康建設活動。雖然這兩種方法有助于兒童心理的健康發展,但也有弊端。一方面,這兩種途徑都建立在傳統的教學班級的基礎上,而傳統的教學班級人數較多,籠統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能達到最初預想的學習效果。并且,這種集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難關注到個體的發展,更不能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正確面對和克服挫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老師配備不齊,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班主任一人承擔,老師難以有充分的精力開展挫折教育活動。
現階段,挫折教育的重點大多還停留在事情發生后的問題解決上,而忽略了挫折發生之前的發展教育,錯過了最佳的教育時期,長遠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挫折教育不僅要幫助那些處于挫折情境中的學生,指導其如何擺脫困境求得生存,更要幫助那些處于正常環境條件下的學生,引導其建立積極有效的心理防線[2]。
二、積極心理學及其對挫折教育的指導意義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心理學思潮[3]。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類功能的積極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人們的積極情緒、積極行為和積極的人格特質等[4]。在積極心理的影響下,個體能夠獲得積極的情緒體驗,培養積極的人格特質,提高創造力以及構建積極的組織系統[5]。個體通過找尋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情,進而從中獲得樂趣,以積極飽滿的狀態投入生活中,才能夠達到更高的幸福水平。
(二)積極心理學對挫折教育的指導意義
在積極心理學的四項基本研究內容中,積極的情緒體驗對于兒童的個性發展以及情緒情感的發展至關重要。積極的情緒體驗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幸福感的體驗,二是心理幸福感的體驗,三是社會幸福感的體驗[6]。主觀幸福感是人們可以自我感受的對于過去發生事情的滿意度體驗,對未來探索新鮮事物有好奇心以及對現在所處環境的快樂體驗。心理幸福感體現在,人們可以接納既有積極一面也有消極一面的完整的自我;對自我的行為有執行力和控制力;建立友愛的、和善的、積極的人際關系。社會幸福感指的是人們可以適應并且融入社會環境中去,在社會群體中有存在感和認同感,對社會的持續發展有信心并且能夠參與到社會發展中去的積極情感。
兒童積極情緒的發展既可以通過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得到實現,也可以從生活經歷的成功事件中得到實現[7]。常常被人們忽略的挫折事件作為一種生活經歷,會給人們帶來更加強烈的情緒體驗,真正的自信來源于克服困難之后的成功體驗[8]。失敗、受挫的經歷帶給兒童的直接情緒往往是消極的,但是如果此時父母和老師給予其關懷和愛護,并幫助兒童找到失敗的原因,有助于兒童更好地完善自己并獲得成長。從最初的消極情緒體驗轉變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挫折事件帶給兒童的不僅僅是快樂的體驗,還有樂觀、勇氣和毅力等更多積極的情感。因此,挫折事件是兒童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由此體驗到的積極情緒也成為人們增強主觀幸福感所必須擁有的情緒能力。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小學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引導兒童進行積極的自我教育
在遇到挫折與困難時,兒童常常會陷入自我懷疑中,“我為什么總是做不好?”“我怎么這樣笨呢?”等自責、懊惱的消極情緒困擾著他們。這種消極情緒會降低兒童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而自我教育則會幫助兒童正確認識挫折,增強戰勝挫折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根據社會和自身發展的要求,積極發揮主體的自主性,有意識地把自身作為教育對象,為提高自我素質而進行的教育活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監督、自我改造,充分體現了個人道德修養的自覺能動性[9]。
應加強引導兒童自我教育,學會接納完整的自我。在引導兒童進行自我教育過程中,使兒童逐漸了解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進而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控和自我改造,接納既有積極一面也有消極一面的自己。家長和老師協助兒童學會從消極和積極兩方面分析挫折事件,加強對挫折事件兩面性的認識,引導其不僅看到事情本身的難點,更要看到克服挫折之后的自我的成長點。引導兒童重點關注挫折的成長點,并協助其抓住成長契機自我發展,增強兒童的自我效能感,培養其真正的自信。
加強引導兒童自我教育,使其提高抗挫折能力。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兒童隨時有可能遇到挫折,重要的不是想方設法避免遇到挫折,而是如何去對待挫折。正確地對待挫折,要培養兒童積極的自我評價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相信自己擁有戰勝挫折的能力。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在入學后加速發展,自我評價的能力也進一步發展,從順從別人的評價發展到有一定的獨立見解,自我評價的穩定性增強[10]。當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時,家長和老師要及時引導兒童關注事物的積極方面,不斷對兒童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其逐漸學會自我激勵和自我調控,進而調整好面對挫折的心態,學會以積極的情感來扭轉消極的心理狀態,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積極的挫折預防教育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培養積極人格特質是挫折預防教育的有效手段。積極的人格特質猶如一層具有彈性的保護膜,在個體遇到挫折等消極事件時,能夠維持個體心理狀態的穩定性,助其以從容、平和的心態解決問題。由于小學階段是兒童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因此,在該階段培養兒童積極的人格特質,可以有效地進行挫折預防教育。積極情緒能夠促進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而積極情緒是可以培養也是值得培養的,它不僅代表著人們情緒感受的狀態,也是一種隨著時間推移而實現心靈成長和改善幸福感的手段[11]。通過激發兒童積極的心理潛質,對樂觀、勇氣、熱情、自信等積極情緒進行強化和及時的積極反饋,進而培養其積極的人格特質,能增強面對挫折時的心理承受能力。人們對于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主觀感受影響著幸福感體驗,通過提高積極情緒體驗能增強主觀幸福感。因此,積極情緒的不斷發展能促進積極人格特質不斷完善,進而能夠有效開展挫折預防教育,實現兒童的心靈成長。
挫折預防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創設挫折情景,引導兒童積極思考解決方法。積極心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有積極的力量和向積極狀態發展的潛力,教育則可以挖掘這種潛力,更好地培養人。老師在挫折事件發生之前給兒童設置挫折情境,通過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讓兒童感受挫折情境,并引導兒童積極思考,尋找克服挫折的方法。之后,每個人將自己想到的方法與同伴交流,尋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法。通過不斷創設學習、生活中的挫折情境,提高兒童的抗挫折能力。同時,鼓勵兒童參加實踐活動,敢于直面挫折,在實踐中尋找最適合自己認知方式和行為特點的解決方法,學會自我調控情緒,將內在的潛力挖掘出來,發展出應對挫折的能力。由此,促進兒童在逆境中體驗積極情緒,在挫折中發現積極意義,久而久之便形成開闊的胸襟,使其具有積極情緒反應,擁有更強的能力以戰勝挫折。
通過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和創設挫折情境的方法,可以將以往以補救教育為主的方式轉變成為以逐漸滲透、循序漸進的途徑為主的挫折教育方式。在挫折發生之前,通過創設挫折情境,使兒童掌握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以提高挫折預防教育的有效性。
(三)家校配合及時干預
家庭與學校是小學階段兒童主要的活動空間。根據親子依戀關系理論,學齡期兒童對父母有較強的情感依賴,父母的愛能給兒童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父母的言行舉止影響兒童的認知判斷和行為選擇。因此,學校與家庭應緊密配合,共同幫助兒童健康成長,提高抗挫折能力。
兒童的情緒表達和行為表現方式與成人有所不同,父母與老師應耐心地觀察兒童,運用適合兒童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瑞吉歐教育系統非常強調教師作為“兒童的觀察者”的重要角色,要求教師對兒童的行為進行解碼[12]。通過解碼分析能夠更好地了解兒童行為,使父母與老師能有序、細致地觀察兒童。細心觀察是父母和老師對兒童進行挫折干預的前提和基礎,恰當的溝通是挫折干預的有效手段。由于兒童第二信號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肢體語言的運用會增加溝通的有效性,因此在與低年級兒童溝通過程中,豐富的肢體語言能使交流更加準確、靈活。
充分挖掘家庭、學校的積極教育功能,雙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可以高效率的手段對兒童展開一系列挫折教育,培養學生面對挫折積極樂觀的心態,維護身心健康,建立穩固的兒童心理健康教育體系[13]。
四、結語
學齡期是心理發展階段中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兒童逐漸學會獨自面對挫折、解決問題的過渡期。在兒童身心發展過程中,一方面,通過積極引導兒童進行自我教育,幫助兒童接納自我,提高戰勝挫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通過創設挫折情境,培養積極人格特質,對兒童進行挫折預防教育,使其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最后,家校應該聯合形成教育合力,在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下,全方位、高效率地開展挫折教育。
心理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心理學視野下中學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論文
【摘要】中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出現了全新變化,對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出了諸多新要求。為此,班主任除了要掌握全新知識和技能,也要從中學生的成長特征和心理習慣出發,積極創新工作理念。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班主任要將心理學與日常工作、社會實踐和校園文化建設等各個環節相融合,充分發揮心理學的指導優勢,實現班級管理與學生培養的全面融合。本文分析心理學對中學班主任工作創新的相關啟示,從細處關心、全體成長等多個視角探究心理學視野下中學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關鍵詞】細處關心;全體成長;心理學;中學班主任;工作策略
心理學在現代教育體系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班主任理解并熟練應用心理學理論,深入學生成長內心,構建高效互動溝通機制,有利于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習成長難題,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與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不同,利用心理學指導班級管理,能讓班主任有效轉化思考立場,更好地理解學生成長、學習存在的具體難題,為學生提供細致入微的優質服務,切實提升中學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實現全體學生成長的預期目標。
一、心理學對中學班主任工作創新的具體啟示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內容復雜、類型多樣的重要工作,傳統班主任工作對學生心理變化缺乏充分了解,影響了班級管理實效。因此,系統化應用心理學,幫助班主任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以藝術化的策略和思維來處理班級管理工作,從本質上拉近了師生關系,改善班級管理效果,為中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有效啟發。
(一)細處融入,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有效指引
在中學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承擔了重要職責,既需要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成長動態,也需要及時收集學生學習成長的各種問題,通過及時有效干預、科學合理引導,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效引領。但受認知局限和管理精力等因素影響,以往班主任主要關注學生是否違紀、是否存在困難等問題,缺乏對細節的有效考慮。在心理學視野下,要求中學班主任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內在思維出發,通過關注班內學生的細節問題,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指引。
(二)全體成才,為學生共同成長提供有效幫助
以往中學班主任工作主要采用“抓兩頭”的管理思維,即重點關注班內“學困生”和“優秀學生”,缺乏對班內全體學生的充分考慮,未能真正發揮班主任的應有職責。在心理學視野下,要求班主任關注班內每個學生的成長需求,打破了傳統班級管理局限,使班內全體學生均能獲得應有關注和指引,符合當前中學教育改革的“生本理念”要求。
(三)正面指引,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有效指引
傳統班主任工作實施“問題導向”,即采用“收集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管理思維,多關注學生學習成長的負面因素,對學生幸福感、成就感和責任感等積極理念培養缺乏有效關注,影響了學生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從心理學視角開展班主任工作,既關注學生的消極情緒,也重視挖掘學生的成長潛能和積極情緒,通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勇氣和積極心態,使學生的心理品質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心理學視野下中學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在心理學指引下,中學班主任管理班級活動不再是傳統的“被動應對”,而是主動關注的新思維。因此,班主任通過塑造正面形象,規范個人行為,聚焦學生成長的細節,關注全體學生成長需要,從而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引和精準服務。
(一)完善基礎:營造積極樂觀的班級管理環境
從心理學視角看,環境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有直接影響。因此,班主任想要有效改善管理效果,提高管理質量,需要為學生創造溫暖、生動的教學環境。第一,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特點和班級特色,融入學生興趣、愛好等積極心理導向,為班級管理打造積極、溫馨的氛圍環境。比如,利用班內墻面為學生表達情緒、展現自我提供空間,為師生溝通開啟新平臺。第二,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調整師生關系,營造班級管理柔性氛圍,引導學生獲得愉悅體驗。通過尊重學生需求、鼓勵學生的積極行為,塑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比如,在開展班級管理時,構建學生合作、相互尊重的學生協作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班級管理機制。
(二)夯實力量:重視選拔學生干部,消除班主任與學生的心理差距
學生干部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輔助,也是對學生學習成長產生“潛移默化”影響的關鍵力量。在心理學視野下,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時,要重點發揮學生干部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溝通優勢,有效收集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實際需要,切實提高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班主任要重視選拔負責任、善溝通的學生干部,通過傾聽學生干部的相關建議,消除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心理”差距,有效解決班內學生學習管理的各項問題。此外,重視激發班主任管理班級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尤其要消除班主任的“疲憊”心理。要以自我效能理論為基礎,重視改善班主任的工作態度,加大精力投入,通過品讀班級管理的幸福感與成就感,使班主任實現個人價值與工作價值的全面融合。
(三)關注細節:結合心理學方法,關注學生學習成長的各環節
細節是班主任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普遍“短板”和薄弱項。因此,在心理學指引下,中學班主任創新管理工作要立足學生的心理特點,關注中學學生心理多樣性,重視探究學生學習成長中的細節問題,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指引。班主任要重視利用觀察法、交談法等多種心理學方法,真正融入學生內心,有效收集和把握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細節問題。班主任要以學生心理特征為基礎,關注學生的內心變化,了解學生的具體需要和個性化心理特征,掌握學生內心的真實需求,提升班級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同時,班主任要將心理教育貫穿于學生培養的全過程,通過將心理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班級活動、校園文體、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心理溝通優勢,以多種途徑、多個平臺高效開展班級管理。
(四)全體成長:優化師生關系,關注學生的差異化需求
極與極間關系的這種變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大國都把發展經濟作為基本戰略,參與綜合國力的世界性競爭,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們的發展,只能依賴于利益協調,不能靠長久地損害別國的利益求得自身的發展。此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社會特別是大國都面臨著大規模金融風暴、全球環境破壞、大量經濟移民跨國流動。跨國經濟犯罪、國際債務、對跨國公司進行有效監管與約束等全球問題,沒有一個大國甚至超級大國能夠獨立解決這些問題,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圍內的廣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國問的合作更是至關重要的,全球形勢會迫使它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種國際協調與控制機制,這使美國難以有效地推行其單極獨霸的戰略,換言之,在越來越離不開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價值分配中政治范圍的擴大,以及大國間相互連接、協調與合作的強化過程,已經日益明顯。這也增大了美國尋求同其他大國合作的客觀推動力。經濟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極化來為它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二) 經濟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擋之勢向刀世紀挺進,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們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帶來的雙重效應,即除了具有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作用之外,還可能被超級大國用來建立單極格局或單極主導下的多極格局。
[3] 李鈞德,王方杰. 豫南莊戶紛紛舉行交接儀式/取下神像掛地圖/上蔡縣新華書店說,農民一年買走17500幅[N]. 中國青年報,1994-04-26.
[4] 遼寧日報,1982-03-15.
[5] 楊永輝,王雪蓮,昊怡. 法警背起生病被告[N]. 北京青年報,2000-12-16.
二、通過問題解決促進學生的學習
有了問題就需要解決問題。問題解決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頭戲。美國數學教師協會曾經提出,要把問題解決當成是學校數學教育的核心。由此可見問題解決在學生數學學習中的地位與作用。從根本來看,問題解決最大的作用就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并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問題解決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問題解決是學生尋找和接受信息,并通過知識的回憶與重組,在思維中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該理論還認為問題解決是一種高層次的定向活動。根據教學經驗也可以發現,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是以問題得到解決為努力方向的,這既是一種探索過程,也是一種建構過程。今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不要開展探究式教學還存在一定的爭議,而從問題解決的角度來看,這種爭議實際上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探究”與否只是一個名稱。事實上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利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總結等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這一過程其實也是符合探究特征的。更為重要的是,問題解決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創造力正是學習能力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斷地看到有些學生能夠靈機一動而想到新的解題方法,這實際上就是創造能力的一種體現。在上面提及到“搭配”的例子中,我們讓學生對現有例子進行變式,大約有1/3左右的學生意識到本題中的“衣服”與“褲子”并非問題的核心,可以隨意更改、替換;而相關的數不能隨意列舉,否則自己也求不出結果。這兩點發現,正是學生創造力的一種體現。
一是開展錯題會診。教師精心選擇平時作業、練習中學生的典型錯題,向全班展示,讓學生自悟自糾,或者組織學生分組“會診病因”、“開出良方”,之后全班交流,教師給予適時評價點撥,最終全班學生達成共識;二是鼓勵學生記好一本“總復習錯題集”,集中糾錯,真正提高復習效率;三是重視知識的易混點。教師可選擇有針對性、典型性、啟發性、系統性的相關題組,引導學生用一題多解或一題多變的方式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在練習中弄清知識間的異同點,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這樣訓練,溝通了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知識之間的區別,理清解題思路,熟練掌握解題方法。
2.注重知識的運用拓展。
在復習中,教師選擇一些“生活”問題,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創造性地解決,這是培養學生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方法之一。例如,在復習了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時,我為學生準備了這樣一道題:小紅的爺爺準備用6.28米的籬笆圍成一個羊圈,圍成什么圖形面積最大?學生通過操作、計算、討論發現:如果不借助于其他物體,圍成圓的面積最大。
實踐證明,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層理解,同時還提高了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學生個體之間性格、能力、興趣、學習方式、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學生的發展不平衡。因此,復習中應該尊重差異,因材施教:一是要鼓勵優等生當好領頭雁。既要對他們提出更高的目標和要求,給予適時的輔導使其更優秀,又要充分利用他們學習中的優勢,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二是要重視中等生的發展。教師要重視中等生,幫助他們排除學習中的制約因素,鼓勵他們向優秀行列邁進;三是要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教師要堅持低起點、低要求、尋找閃光點的原則,幫助他們增強自信,使其獲得長足的發展。
三、關注復習中的有效評價
2.醫藥認知模式創新與中醫學發展
3.氣候因素對中醫學形成和發展的影響
4.師承教育在中醫學發展中的作用探討
5.論中西醫學的差異與中醫學的發展
6.中醫學在當展的思考
7.淺談中醫學中的全科醫學觀念
8.病機的主體地位及其構建過程是中醫學的核心內涵
9.創新辨證論治 發展現代中醫學——對現代中醫學辨證論治體系的再思考
10.實施中醫學專業認證 推動專業建設與發展
11.中醫學相關的道、陰陽、五行學說的共性、進步和局限淺析
12.生存·發展·創新——對20世紀中醫學發展道路的反思
13.西醫院校護理專業《中醫學》教學探討
14.轉化醫學在中醫學的應用探討
15.論中醫學的優勢與特色
16.情景教學在中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7.中醫學與取象比類
18.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優先出
19.試論中醫學的構建與發展
20.中醫學的科學性與現代化
21.循證醫學時代中醫學如何發展
22.關于中醫學的幾點哲學思考——兼與西醫學比較
23.明代中醫學發展的社會文化背景概述
24.中醫學證候量化診斷研究現狀與思考
25.“體質”是系統生物學與中醫學的最佳結合點
26.從中醫學傳統的文化特點探討中醫教育模式
27.PBL教學法在中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優
28.論中醫學的生態化建構原理
29.建立符合中醫學自身發展規律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
30.論中醫學的文化內涵及其價值
31.對中醫學專業認證實踐的認識與體會
32.轉化中醫學:一種溝通中醫基礎與臨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學基金促進我國中醫學事業的發展——近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中醫學項目統計分析
34.淺談中醫學對衰老的認識
35.試論中醫學的科學性與當前學科地位
36.論中醫學的思維方式
37.中醫學視角下城市物質空間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醫復雜性之路——淺談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在中醫學發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醫學導引術的歷史內容與現代進展
40.中醫學基礎理論的繼承和創新思路
41.交融滲透 相得益彰——論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互動關系
42.關于中醫學學科建設的醫史學思考
43.中醫學“卓越醫生”勝任力特征模型的構建
44.中醫學的科學定位
45.中醫學教育開展PBL教學之短長
46.重構中醫學理論體系——中醫學、四次浪潮的先導工程
47.初議中醫學是復雜性科學——中醫標準化預備研究之二
48.中醫學的學科屬性與其現代化芻議
49.再論中醫學的雙重屬性
50.從中醫思維方式探討中醫學的發展
51.論模糊數學與中醫學
52.復雜網絡理論及其在中醫學研究中的應用
53.我國中醫學期刊引用網絡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數據
54.中醫學的特點、特色和優勢
55.中醫學為何要現代化——中醫學現代化再拷問
56.中醫學與復雜性科學
57.試論中醫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58.客觀唯心思辨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石——重新認識中醫學的“陰陽五行”
59.從地方性知識的視域看中醫學
60.瑜伽與中醫學探究
61.學科交叉研究領域知識源流可視化分析——以我國中醫學學科交叉領域為例
62.中醫學的科學定位——科學、哲學、人、中醫、名實
63.Medline發表中醫學相關論文的趨勢分析
64.量子中醫學、中醫學、西醫學的異同
65.調治亞健康狀態是中醫學在21世紀對人類的新貢獻
66.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學的研究現狀及展望
67.中醫學理論體系框架結構之研討
68.人文屬性是中醫學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類——中醫學隱喻形成的過程與方法
70.專業興趣與培養潛質在自主招生中的意義研究——以中醫學專業為例
71.中醫學現代傳承的戰略思考和建議
72.中醫學:健康時代及其頂層設計
73.論中醫學是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完美統一
74.我國中醫學學科交叉領域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75.論中醫學、中醫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76.基于CSCD統計的2015年中醫學研究述評
77.發展中醫學的戰略思路
78.本刊對論文中醫學倫理學及知情同意的說明
79.淺談醫學論文中醫學名詞的規范用法
80.中醫學學術爭鳴論文的審讀與修改
81.醫學科技論文中醫學名詞的統一及用語規范
82.護理論文中醫學名詞的規范使用
83.談中醫學研究生教學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來中醫內科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分析與思考
84.醫學論文中醫學名詞的規范使用
85.探討病案專業論文中醫學名詞的規范應用
86.中醫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全過程管理機制的運行探索
87.談中醫學論文中關于引用古代文獻記載問題
88.探討病案專業論文中醫學名詞的規范應用
89.重視醫學論文中醫學術語的規范化
90.中醫學五年制本科畢業論文指導體會
91.從管理干預談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
92.中醫學期刊論文語句字數分析
93.中醫學期刊論文作者數分析
94.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95.中醫學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形成過程客觀影響因素的探討
96.中醫學博士學位論文質量評價的管理干預研究
97.中醫學期刊臨床論文的審讀評價
回首這幾年,似乎傷感并不明顯。身邊來來去去的不再是親密的室友,換了同事和領導。在這里沒有人訴說要離開校園的傷感,四面八方充斥流程化公事化的執行。傷感…潛流在心底,靜靜蟄伏。畢業,一個人置身小屋中,頓時如復活般全部蘇醒了痛楚與艱辛。離開學校再沒有人中午來敲門問我去不去吃飯,再沒有人與我反坐在板凳上大聲閑聊放肆大笑,再沒有人幽幽地問句“吃什么好呢?”,再沒有人背著重重的書包和我一起上課實習變態逗趣,再沒有人陪我隨時去吃火鍋到撐然后照個神經的大頭貼,再沒有人總是興高采烈叫我霞子跟我去買水果,再沒人嗲嗲地叫我霞姐姐……她們的聲音在時空里混雜漸漸遠去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年來,真的非常感謝爸爸媽媽的默默支持關心。雖然他們總是不在身邊,也很少管我,但是每當遇到挫折或小有成績,總是有他們在。
身在杭州時總是思念北京的大街小巷和武漢的美味小吃。非常感謝陳盼學長和張平學長對我的照顧和指點,雖然錯失了新浪,還是非常感謝在新浪的經歷對我的熏陶。論文的開題是在新浪的工作中得到的靈感,雖然沒有親手去做新浪微博客的工作,也算是把這個課題按照原來的思路完成了,小有欣慰。
四年中歷次備考,都過得還算順暢。唯一一次熬夜復習貢獻給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還要感謝劉琴給我的習題和答案,感謝出題的老師超綱導致一些題目大家都不會,于是我也渾水摸魚地混了了七十幾。在計算機雙學位畢設焦頭爛額的時候,符輝和王楠給了我巨大的幫助,真如雪中送碳。感謝符輝同學爽快又耐心地幫我修改代碼,感謝王楠的幫助。當我被“陶天下,贏校園”校園活動的工作淹沒的時候,同學在作業代碼完成部分給了我最大的幫助,還要感謝他們在我成長中的一些點滴陪伴,那些都將成為校園美好的回憶。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本科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對學生掌握和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綜合考核。搞好學生的畢業論文工作,對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運行狀況不容樂觀,許多見怪不怪的行為時有發生。為了使畢業論文回歸它的初衷,改革和創新傳統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傳統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寫作周期太短,難于達到預期效果
很多高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都習慣于將畢業論文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寫作周期約三個月。然而,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僅僅靠論文指導教師通過短時間的突擊指導是很難見效的。一個完整的畢業論文實踐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確定畢業論文題目,查找文獻資料,寫開題報告, 制定調查方案,進行調查和資料整理,撰寫畢業論文,答辯等。如此多的實踐教學環節,要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完成,其難度是不言而喻的,更何況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個理解、熟悉和消化的過程。特別在此之前缺乏前期性的訓練,部分學生就更加感到困惑了。比如,許多學生面對眾多的參考選題茫然不知所措,處于“什么題目都可以選,什么題目又都不能選”的矛盾之中;又比如,如何收集資料,收集哪些資料,如何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什么,一籌莫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學士學位,迫不得已,部分學生只好趕鴨子上架,走向另一個極端,其結果是不言而喻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抄公”、 “摻水”現象不時而生。
(二)就業壓力過大,論文寫作應付了事
由于目前大多數院校實行的是學年學分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畢業論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學期,且這一學期又是畢業生求職的時期,所以二者的重合給畢業論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學生為了在限定的時間內找到好的工作崗位自然會把畢業論文放到從屬地位;另一方面,即使找到了工作,用人單位要求學生提前上班,致使這些學生無暇顧及畢業論文,所以無論是找到工作與否都不同程度地影響畢業論文的撰寫。
(三)寫作基礎薄弱,撰寫論文力不從心
本科畢業論文的寫作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的知識和理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論是問題的發現和提出,還是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都需要扎實的知識和理論的支撐。沒有寬厚的知識和理論背景,就很難有什么新發現。目前學生缺乏寫作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畢業論文指導課,在校時各門專業課的考試又大多以試題考試為主,學生在校期間幾乎沒有受到專業論文的寫作訓練。即使在畢業論文寫作前,學校安排了幾次專題講座,但不少學生實際動筆時仍感覺到困難重重,不知如何展開研究工作。教師在指導畢業論文教學中,發現有相當多的學生非常缺乏論文寫作能力,在論文寫作時對于自己所論的問題、論點、例證和論證步驟不清晰,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事無巨細的將一堆材料沒有邏輯聯系地堆砌在一起。
二、畢業論文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創新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如何妥善解決其中的矛盾,本文探討了“3.8.2.1”畢業論文教學新模式,具體思路就是構建一套有理論支撐,有實踐基礎,具有漸進性、階段性訓練特點的畢業論文教學模式。具體模式見圖1:
模式中的 “3”是指開設《大學語文》、《寫作基礎知識》和《經濟文獻檢索》三門課程,開設這三門課的目的旨在為撰寫畢業論文奠定寫作基礎。其中《大學語文》安排在第一學期,《論文寫作基礎》安排在第二學期,《經濟文獻檢索》安排在第三學期。這種安排既保證了課程先行后續的合理性,同時又保證時間上的銜接性,而且也體現了大學與中學知識的延續性。
模式中的 “8”是指圍繞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會計學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或會計信息系統)等八門主干專業課程進行課程論文訓練,通過課程論文寫作達到畢業論文前期性專業寫作訓練的目的。課程論文的寫作形式可多種多樣,如讀書體會、學習心得、文獻綜述、調查研究、案例分析、小論文等形式均可。具體要求可視課程的內容和難易程度確定。比如剛學習《基礎會計》時,考慮是專業入門課程,要求學生寫學習心得或讀書體會即可;《財務管理》可考慮案例分析,等等。專業主干課程論文時間安排與課程安排同步。通過這一系列的寫作,既可初步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專業基礎。
模式中的 “2”是指開設論文專題講座和進行一次學年論文寫作訓練,時間可安排在第七學期前半學期完成。首先,安排論文指導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講授2至3次論文專題講座,主要是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論文研究方法和論文規范性的培訓,使得學生能夠把握論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查詢資料的方法、論文寫作的規范性、摘要的寫作等。隨后安排5~6周時間進行學年論文寫作,為畢業論文奠定基礎。在寫作學年論文時,可以由老師根據自己的科研和教學問題,事先擬定選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題目,并通過師生交換意見,實現雙向選擇。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尋求學生感興趣的科研切入點和師生之間協調的結合點。學年論文的寫作目的旨在為畢業論文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此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為后期撰寫畢業論文選好題。論文選題無論來自教學或科研,都應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可行性,難度太大和太小的題目都不宜作為學年論文的選題。難度太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不成任務;難度太小,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達不到學年論文的質量要求。題目的難度應以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為基礎。其次是深入實習單位,搞好調查研究工作,學會如何搜集材料,如何整理材料等,此階段要達到畢業論文寫作前期模擬訓練的目的。
模式中的 “1”是指在最后一學期,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全過程。在操作上筆者建議盡可能圍繞學年論文確定的題目作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使研究不斷深化升華,使內容不斷充實。理想狀態應是學年論文的揚棄而不是拋棄,這樣做的目的是減輕最后一學期畢業論文的壓力,使研究具有延續性,將畢業論文與學年論文連為一體,同時也有利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也能較好地解決就業求職與畢業論文撰寫的矛盾。
按照上述模式組織畢業論文教學,至少有如下幾方面的好處。其一,能較好地解決目前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利于調動學生撰寫論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較好地解決求職與論文撰寫的矛盾。其二,循序漸進,分階段訓練,有利于夯實寫作基礎,提高學生論文寫作能力,達到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目的。其三,這種新模式能克服原來的畢業論文環節孤立、封閉、滯后及時間不足的弱點,將平時的專業課程論文訓練、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有機地結合起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須注意的問題
首先,本科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的改革與創新是一項涉及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交叉性課題之一,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與學校日常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以及教育理念、培養目標等密不可分。只有在不斷轉變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形成共識,明確思路才能提出創新的教學方案。其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實施離不開指導老師、學生和教學職能部門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只有三者形成共識,密切配合,實施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次,畢業論文教學模式改革是動態的,是一個由不太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這其中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補充和完善,特別是規范各階段具體操作規程,并制定相應的保障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難于達到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 趙 華,蔡曉波.關于提高財經類本科教育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研究[J].交通高教研究,2001,(1):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