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0 16:07: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基金收益率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國債和銀行存款。這是我國當前最重要的養老保險基金的常規性投資渠道,由于有國家信用的擔保,它們在安全性方面較其他投資工具具有明顯優勢;尤其是國債,它一般可以認為是零風險的,安全性好,利息所得免稅,在收益性上優于銀行存款,這也是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于國債長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但是我國現在的國債品種比較單一、期限結構不盡合理、并對利率風險很敏感,收益率也較低。2006年記賬式(一期)7年期國債的票面年利率僅為2.51%,遠遠低于同期銀行存款的利率。因此,我國應加大國債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國債在滿足養老保險基金安全性上的特殊作用,并且將其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而銀行存款也應只作為短期投資工具滿足流動性需要,投資比例更不宜過高。
2.養老金入市。2001年7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參與了中石化A股的申購和配售,業界專家稱此舉表明我國社保基金已“悄然入市”。2001年底出臺的《暫行辦法》規定,社會保障基金可以投資于上市流通的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及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等有價證券,所占投資比例可達50%,這一規定為社會保障基金進入資本市場和商業化運作提供了法律依據。目前,社保基金在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資額度不斷擴大。截至2005年9月底,全國社保基金總資產達1917億元,投資范圍幾乎覆蓋了中國資本市場所有符合養老金機構投資特點的投資品種,包括企業債、金融債、股票組合、回購組合、穩健組合、指數基金和參股非上市企業等。全國養老保險基金已有1150億元投資資本市場,占基金總規模的60%。全國社保基金已成為資本市場舉足輕重的機構投資者。根據國外經驗,謹慎地放寬養老金的股票投資限制,是提高養老金投資收益、保證其增值的重要途徑。我國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只有10年左右的時間,市場運行不規范,監督管理不到位,市場風險大大高于西方成熟股市的風險,且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全,可供養老保險基金選擇的投資渠道和投資組合種類少。因此,我們可參照國際慣例,采取由少到多、逐步推進的戰略,允許養老金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有條件、有步驟、有限度地進入證券市場,主要購買風險小、收益穩定的證券投資基金或新股。待條件更加成熟以后,再允許養老保險基金參與股票投資、信托投資、實業投資、不動產投資以及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
3.加大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投入力度。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高速發展的時期,尤其是隨著“十一五”規劃綱要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急需大量資金,這為養老保險基金開辟了新的廣闊的投資渠道,可以為養老保險基金提供固定的資金存變量和長期穩定的收益。但是,我們這里說的將社會保障基金轉入國家長期基礎建設并不等于購買國債,因為購買國債的結果是基金投資的項目決定權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而經驗表明,大部分由政府主管的基礎設施建設效率極低,容易造成浪費,這對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社會保障基金來說是致命的。因此,合理的做法是10家基金管理公司將基金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的整個過程。筆者認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要重點關注電力、通訊、交通、能源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這些項目的特點是建設周期長,規模巨大,投資回收周期長,且有國家政策資金的優惠,所以投資收益不僅一般要高于其他行業,而且具有穩定性,投資風險較低,能夠同時滿足基金對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應該成為今后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重要發展方向。
4.國際投資。由于受信用風險、外匯管制、產業分布及養老金投資法規等因素的影響,大多數國家養老金都是在上世紀70年代以后才開始涉足國際投資的。在1970年,只有英國和荷蘭的養老金把少量的資產投資于境外。隨著全球資本市場的發展,出于分散風險和獲得更高利潤的需要,各國紛紛加大了養老金投資于海外市場的比例,主要是投資于海外股票和債券。在一份美國退休金的投資動向的調查中表明,1992-1995年間,投資增長最快的是國外股票,增長了2.3%,而同期對本國股票的投資只增長了0.5%。1998年,英國養老基金資產中18%為國外資產,法國為5%,德國為7%。在發展中國家中,2003年智利養老基金國際投資的資產比重已上升至18%。政府計劃在兩年內將國際投資比例的上限從20%提高到30%。而秘魯已經將養老基金海外投資比例的上限從10%提高到20%。這些數據表明,海外投資已經成為國際上養老金分散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的重要途徑。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雖然證券市場的回報率較高,但是我國的證券市場起步晚,投機性較強,風險大而收益率不穩定,因此,在保障基金投資安全的前提下,我國應積極穩妥地將一部分養老保險基金投資于海外,提高資產的整體收益率。
(二)明確投資主體,提高投資效益
社會保障基金屬于社會性公共基金,應由社會自治性機構組織管理,避免各級政府及任何機構對社會保障基金的影響和干預。而我國當前的投資機構主要是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因此應根據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采取委托經營方式(基金管理中心不直接進行投資),通過競爭,明確經過基金理事會資格認定的高資信、高效益的基金管理公司或銀行的投資主體地位,使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逐步退出投資領域。同時,由于養老保險基金規模大,是老百姓的“養命錢”,對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考慮通過市場化的競爭機制,專門成立養老保險投資銀行。為避免重復投資,國家應對養老保險投資銀行的投資工具、投資收益和投資渠道有一個不同于現有基金管理公司和一般性商業銀行的規定,并在稅收政策等方面予以優惠,以促使其努力開發新型投資工具,積極吸引國內外優秀的投資管理人才。還可以考慮引進外資,與發達國家有經驗的投資機構聯合,擴大海外投資的比重,從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整體投資效益。
(三)加強制度設計,提高統籌層次,降低運行成本
針對當前養老保險基金區域分割和行政干預嚴重的現狀,我們應加強制度設計的力度,協調關系,建立養老保險基金垂直管理體系,統一管理,統一分配,提高統籌層次。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正是我國當前努力建設的一項制度。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于2006年1月13日透露,目前,全國已有12個省份實現和基本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提高統籌層次,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各地區繳費基數、繳費比例和享受待遇標準的統一,加大基金調劑功能,消除參保職工跨地區流動的障礙。同時,通過減少管理環節和管理層次,建立風險分擔和權利制約機制,可以實現集中管理,避免“隱性債務”的進一步增加,減少中央財政的壓力,降低基金分散管理的風險。同時,有利于打擊擠占挪用基金和騙保冒領的行為,維護基金安全。在推行省級統籌的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市縣兩級政府的積極性,建立有效的省市縣三級責任分擔機制,做到責任明確,各盡其職。
(四)強化對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監管
一是要在《暫行辦法》基礎上盡快出臺《社會保障法》和《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法》,對基金投資主體、投資結構、投資方向、收益程度、風險管理等做出規定,使基金投資及其監管和保護有法可依。二是建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監督機制。在中央和省一級政府設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監督委員會,由勞動和社會保障、財政、審計、紀檢等有關部門參加,保證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監管。三是建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風險準備金機制。從各種投資機構的投資收益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風險準備金,一旦遭遇大的投資風險,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出現困難時,由投資風險準備金給予暫時彌補。風險準備金可委托中國人民銀行管理,并由國家給予優惠利率。
從2006年1月1日起,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納工資的11%調整為8%,參保人員每多繳一年增發一個百分點,上不封頂,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另一方面也對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2001-2004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年度報告》顯示,四年間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按成本計量方法核算的收益率分別為2.25%、2.75%、2.71%、3.32%,2005年養老保險基金投資回報率也僅為3%左右,略微高過近5年的通貨膨脹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10%左右的收益率。如此之低的收益率,要應對人口老齡化危機的提前到來以及自然通貨膨脹率的影響,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因此,如何提高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回報率,是當前必須著力解決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沈譚晨,丁芳偉,高莉,王青山.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多元化[J].衛生經濟研究,2002,(5).
[2]胡瑩.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運營機制探討[J].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1).
一、前言
通常意義上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定義,是按照對理財基金的特殊的投資運作方式為標準的,它是一種根據需要定制的金融投資,既投資于債券、股票等基礎資產,又要投資于以相應基礎資產為標的的期貨、期權、互換等衍生金融工具,通過復雜多樣的投資模式,以保證在規避風險的同時獲得超過居民定期存款的到期收益率。總而言之,它是將固定收益證券特征與衍生交易特征融為一體的新型金融產品。
目前我國市場上最火熱的理財產品可以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固定收益類、浮動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是最早出現也是相對發展最為成熟的理財產品,按投資標的和產品設計不同分為信用聯結型、票據債券類、信貸資產轉讓類和信托貸款類四種類型。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在股市活躍時應市場呼聲而出,可以投資于信托貸款、新股申購、貨幣市場、股票基金等等方向。構成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最龐大的隊伍就是結構性理財產品,它與上述兩類最大的區別就在于通過投資于以基礎及產為標的的衍生金融工具規避了相應的系統性風險,也因此成為最復雜多變的理財產品。
二、結構性理財成品的誕生動因
(一)銀行規避資本金管制的要求
商業銀行在經營自有業務時需要按監管當局規定的風險權重計算資產對應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常常會出現因為資本金約束而無法滿足客戶信貸需求或經營高盈利項目的情況,結構性理財產品和其他理財型產品一樣同屬于銀行的中間業務,能夠使銀行在不增加或減少自有資產負債的條件下,即不占用或極少占有資本金條件下,滿足客戶的特別投資理財需求并獲得手續費等收益,避免了上述情況的發生。
(二)規模化運作降低成本,便于涉足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市場
結構性理財產品將眾多投資者閑散資金聚集到一起,聘請專家進行專業化投資,由于規模巨大對投資方向和產品就有選擇性,能夠以批發價格進行交易,獲取規模化收益。同時,結構性理財產品能夠進入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市場的自有特點,使其區別于其他理財產品,能夠同時滿足投資者和銀行在自有資信不足或自有經營項目方向受限制的情況下涉足金融衍生市場的要求。
(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無論是投資債券、股票等基礎資產,還是投資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都會在買賣過程中承擔相應的印花稅和手續費,這是實際發生的成本。投資前所做的信息搜集、數據處理、形勢分析都會造成相應的決策成本,這是隱性的成本。萬一信息掌握不充分或決策失誤,也會帶來選擇其他資產獲得收益的機會成本。而這些成本,在結構性理財產品專業化運作、規模化運作的情況下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
三、結構性理財產品特點分析
(一)原理上近似于購買一個零息票債券的同時持有一個看漲期權多頭
以保本型股票掛鉤結構性理財產品為例,它是這樣一類理財產品,其收益率可能與某只股票或某股票組合或股票指數相掛鉤,掛鉤標的資產的市場表現決定該產品的到期收益率。一般情況下,標的資產的市值越高,產品可以獲得的收益也越高,當然這也要受到產品收益率設計的影響,有的產品就是觀測期內標的資產表現越平常波動越小,收益越高。而同時,其本金得到全部或部分保護。對于投資者來說,這種理財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與同時購買一個零息票債券和持有一個看漲期權的多頭近似。零息票債券保證投資成本和無風險收益,看漲期權保證在支付相應期權費(理財費)條件下獲得未來的一個權利,該權利幫助投資者實現價格上漲時獲取收益價格下跌時成本為0的投資模式。對保本型股票掛鉤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定價亦是按照這一原理,產品價值等于零息票債券價值與看漲期權價值之和(V=B+S),產品收益率等于1+min(k,max〔(ST/St-1)θ,λ〕,其中,k表示保本型產品的最高收益率,ST/St-1表示股票收益率,θ表示參與率,即掛鉤股票價格上升時,投資者可從股票收益率上漲中獲得的分享比例。(ST/St-1)θ就表示投資者從股票收益率上漲中獲得的實際收益率。λ表示保本型產品的最低收益率,即保本率。λ等于0意味著完全保本,λ小于0意味著部分保本。
(二)一般掛鉤的標的資產都要求有某種金融衍生工具相對應
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設計就是一種滿足特定需求的金融投資,這種投資的特征就是投資掛鉤的基礎資產的同時投資以相應基礎資產為標的衍生金融工具,依據復雜的計算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桿性原理,對全部或部分本金套期保值,最終暴露的風險頭寸僅局限于運用市場資金成本與產品設計的最低收益之間的利息差異。這就要求,在掛鉤的基礎資產選擇上,需要以是否存在對應的金融衍生工具為標準。目前我國國內金融市場尚不發達,無法為發售產品的金融機構提供相應的該類避險工具,現有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主要標的資產依然局限于國外金融市場上的基礎資產。 轉貼于
(三)投資收益率結構制定以大數法則為標準
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率計算都只保證投資者獲得市場在正常狀態下的收益,是以大數法則為依據的,當市場由于遭受利好或利空信息沖擊價格大幅震蕩時,銀行不對其收益進行保證。還是以花旗1年期人民幣結構性投資帳戶掛鉤新華富時A50中國指數基金為例,其投資收益率計算方法如下: (1)5% + (50%×掛鉤基金期末絕對表現):于產品期間,只要掛鉤基金絕對表現從未大于20%,到期就可獲得此投資收益率。 (2)5%:于產品期間,若曾有一個交易日掛鉤基金絕對表現高于20%,但從未大于40%,則到期就可獲得5%的到期投資收益率。 (3)0%:于產品期間,只要有過一個交易日掛鉤基金絕對表現大于40%,則到期投資收益率為0%。 * 掛鉤基金絕對表現:即掛鉤基金表現的絕對值 = 絕對值 ((掛鉤基金觀測值/掛鉤基金初始水平-1) x 100%) 。可見只有在產品期間,掛鉤基金的絕對表現,無論上漲還是下跌都不超過40%的情況下,投資者才能獲得對應的收益,該產品是適應對象為熟悉香港股票市場并且認為掛鉤基金絕對表現在產品觀測期內不會大于40%的投資者。
(四)封閉式操作,贖回條款向多樣性發展
由于投資期限一般為一年以上,結構性理財產品在通常情況下都是不可贖回的,即使設有投資者贖回條款也會規定特定的時間,同時需要支付贖回費用。如如東亞銀行推出的“股票籃子掛鉤保本投資產品”,其中就規定投資者可在交收日后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個營業日向銀行申請提前贖回投資金額,但銀行要扣除相關手續費用和損失。但是,由于結構性理財產品市場的擴大,產品差異性的要求迫在眉睫,一些銀行開始嘗試改革某些產品設計條款,如贖回條款,以獲得自身優勢。
四、投資結構性理財產品需謹防的風險
(一)市場風險
目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掛鉤標的資產種類十分豐富,包括債券、股票、基金、股指、利率、匯率、大宗商品價格等等,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又是與這些標的資產的市場表現相掛鉤的,當市場萎靡不振或遭遇危機時,標的資產的走勢就相應步入盤整或下跌區間,此時很難保證相應的預期到期收益。即當市場向不利的方向變動時,投資者將面臨由于標的資產價格波動導致到期收益很小或為零的市場風險。
(二)流動性風險
一般來說,由于結構性理財產品操作復雜,都會選擇封閉式運作,對投資者設定贖回限制。雖然這能夠保證在封閉期內理財基金全倉位運作,但是不存在結構性理財產品二級流通市場的限制,又會使投資者不能像投資固定收益類債券、股票、交易型基金等其他投資工具時主動地買賣套現,進行主動性管理。因此,當投資者面臨資金缺乏時,會遭遇到無法贖回或賣出手中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
五、總結
我國第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是中國工商銀行2003年7月發行的掛鉤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的價幅累積產品,之后,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銀行、外資銀行紛紛推出自己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紛繁的產品創新和復雜多變的產品設計將中國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市場推向全面的茁壯成長期。然而,國內投資者在這方面的知識仍然有所欠缺,與市場的接軌程度尚不充分。文章嘗試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定義、產生、特征以及涉及風險四個方面簡單論述該產品的與眾不同之處,希望能為提高投資者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認知程度貢獻一二。
參考文獻:
[1]譚利寧,2009年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研究[J]. 消費導刊,2009,(10).
自2001年《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頒布以來,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進入了全面發展開放式基金的新階段。截至目前,開放式基金己經成為證券市場上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而對于開放式基金能否獲得超額收益,很大程度取決于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與擇時能力,所以對開放式基金的選股能力與擇時能力進行實證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樣本選取
本研究選取我國2003年以前上市且有數據可以收集分析的開放式基金作為樣本來源,符合這些條件的共17只。樣本評價期為2003年1月3日至2006年12月31日,共198周的數據可供使用。
在研究中所用到的數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1)開放式基金的周收益率數據從深圳國泰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得到。(2)中信指數收益率和中信國債收益率由中信指數網獲得并整理得到。
本文的計算和統計軟件用到Excel2003、Eviews3.1和Spss13.0。
二、無風險收益與市場基準的選擇
1.無風險收益率的選擇
由于我國債券市場欠發達、品種少以及規模小等客觀原因,導致國債收益率難以準確反映市場無風險利率的真實情況,所以本文未采用國外通行的國債收益率,而是用同期銀行一年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以52周折算成周收益率作為無風險收益率。而在本論文評定期內2004年10月29日經過了一次利率上調由1.98%上調到2.25%,本文以2004年10月29日位分界點,把評定期分為兩部分,分別以52周折算為周收益率并考慮利息稅的影響后得到:2004年10月29日之前為0.000302;2004年10月29日之后為0.000343。
2.市場基準的選擇
由于我國滬深兩市的指數是分開計算的,不能綜合反映滬深兩市股票走勢,因此本文擬采用中信相關指數。作為國內通過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公司開發的中信系列指數己越來越多地得到境內各類投資機構的認可,目前己有28只基金使用相應的中信系列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有2只基金用其作基金的投資標準。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方法》規定,“基金投資于國家債券的比例不得低于該基金資產凈值的20%”。因此本文構造了一個中信指數收益率占80%,中信國債指數收益率占20%的加權收益率為基準收益率,即:
三、研究方法
國外學者對基金擇時能力和選股能力評價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一般采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基準和出發點,將投資基金的擇時能力和選股能力明確分離和準確量化,然后進行相關評價和能力分析。在以前的研究基礎上,本文實證部分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
1.T-M模型
1966年,特雷諾(Treynor,J)和瑪澤(Mauzy,K)在《共同基金能否戰勝市場》一文之中第一次創新性的對證券投資基金的擇時能力和選股能力提出獨特的研究模型,并進行相應的計量實證分析。這個模型為一個二次回歸模型:
2.H-M模型
1981年,亨利克森(Henriksson,R.D.)和莫頓(Merton,R.C)提出了H-M模型。他們將擇時能力定義為:基金經理預測市場收益與無風險收益之間差異大小的能力。然后根據這種差異,將資金有效率的分派于證券市場:具備擇時能力者可以預先調整資金配置,以減少市場收益小于無風險收益時的損失。其模型為:
四、我國開放式基金選股和擇時能力實證分析
表1、表2是運用T-M和H-M模型對17只樣本基金選股與擇時能力進行實證分析的結果,現對其結果的分析如下:
1.對于開放式基金選股能力的結果分析
三年來在T-M模型下的所有17只基金的F檢驗均顯著(顯著水平0.05),這說明T-M模型從總體上是顯著的。17只基金的α值均為正值,但可以看出只有6只基金(國泰金鷹增長、博時價值增長、大成價值增長、易方達平穩增長、銀華優勢企業、南方穩健增長)通過了顯著水平為0.05的t檢驗,這說明這6只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證券選擇能力,占總樣本的35.3%;另外11只由于沒有通過檢驗,不能判斷其是否具有證券選擇能力。
從H-M模型來看,雖然全部開放式基金的α系數也都為正數,但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只有4只基金(博時價值增長、易方達平穩增長、銀華優勢企業、南方穩健增長)通過t檢驗,占總樣本23.6%。
綜上所述,實證結果顯示基金經理具有一定的證券選擇能力,但這種能力并不顯著(具有顯著選股能力的基金不到樣本總數的36%)。
在T-M模型下的γ值為正值的基金有5只,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均沒有通過t檢驗。因此沒有充分證據表明這5只基金具有擇時能力。另外值為負的基金均未通過t檢驗。
從H-M模型來看,虛擬項系數為正值的基金有8只,且均未通過顯著水平0.05的t檢驗。所以不能判斷這8只基金具有擇時能力。而對于其他虛擬項系數為負的基金,也均未通過t檢驗。
綜上所述,T-M模型和H-M模型在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評價上結果基本一致:從總體上看,實證檢驗結果不能說明基金經理具有時機選擇能力,也不能說明基金經理具有明顯的負的時機選擇能力。
3.兩模型的R2
在17只基金中,14支基金的R2都超過了0.6(其中有7只基金的R2超過了0.7),說明模型的擬和度較好。但沒有一只基金的R2能超過0.9,說明基金的非系統性風險沒有得到充分的分散。
五、小結
本文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對開放式基金的選股和擇時能力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兩個模型的分析結果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兩個模型的分析結果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就選股能力而言,均顯示少數樣本基金具備選股能力。就擇時能力而言,均顯示所有的樣本基金均不具備擇時能力。
參考文獻:
[1]Carhartl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57-82.
[2]Modigliani F.L. Risk-adjuste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7,23:45-54.
[3]Treynor Jack ,Mazuy.Can Mutusl Funds Outguess the Marke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6,44:131-136.
日本新型QQE政策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收益率曲線調控和通脹超調承諾。收益率曲線調控是指調節短端以及長端利率,繼續購買日本國債直至10年期債券收益率在0附近,并且放棄了持有國債的平均剩余期限指引;通脹超調承諾是指央行承諾擴大基礎貨幣水平直至CPI超過2%并且穩定在2%的上方(通過加速基礎貨幣的擴張實現);維持其他資產購買規模不變,維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購買每年6萬億和900億日元。這意味著日本央行的QQE貨幣政策框架發生了改變,由過去的購債量目標改為鎖定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價格目標。通脹超調承諾在日本央行今年的幾篇工作論文中可見端倪。
日本央行在今年8月的兩篇工作論文中得到的結論分別為:提升通脹目標和降低名義利率下限在生產率增長緩慢的背景下也仍有助于防止通脹滑向零通脹均衡,而且有助于解決發達國家的低通脹。日本央行對通脹的預測對私人部門的預期有重要影響。這兩篇論文的主要結論分別指向日本央行在今年1月實行的負利率政策和本次會議的提高通脹容忍度。至此,日本央行的四大政策工具轉變為:短期政策利率、長端利率、資產購買(ETF、REITs)、基礎貨幣的擴張。日本央行公布決議時,日元匯率大幅波動,先是貶至102.6水平,而后便掉頭回升,9月21日美元兌日元收于100.3,距離突破100大關僅一步之遙,日元出現先貶后升的趨勢。
目前,日本央行擔心長期利率目標略高于當前水平、拋棄購債量目標會給市場傳遞收緊的信號,對日元匯率造成影響,因此量價目標暫時均予以保留。本次貨幣政策決議雖然改變了政策框架,但并沒有擴展資產購買、債券購買的范圍,對于過去市場擔心的日本可購國債有限、負利率的負面效應嚴重等問題仍然是突破不了的邊界。如果政策調控的要求使得日本央行不斷接近購債量的極限,市場可能預期日本央行將不得不放棄其政策目標,從而再度對日本央行失去信心,帶來日元的升值和長端利率的反彈。
雖然通脹超調承諾旨在向市場傳遞信心,但日本央行過去一直堅持2%的通脹目標,日本卻依然通縮已久,這可能使得“通脹超調承諾”對于信心和預期的帶動非常有限和脆弱。
日本央行的政策意圖
其實,對長期收益率目標的使用并非沒有先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聯儲也曾經采取過以長期收益率為目標的貨幣政策框架。1942年4月,為了降低戰爭所需資金的融資成本,美聯儲將短期國庫券(treasury bills)收益率鎖定在0.375%,將長期國債收益率的上限定為2.5%,對短期收益率的鎖定結束于1947年,對長期國債收益率的調控則一直持續至1951年。
1. 背景
2013年6月13日,支付寶與天弘基金聯手推出新型理財產品-余額寶,這是一款類似貨幣市場基金的服務。據阿里巴巴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余額寶用戶數已經增加到1.85億人,規模已達5789.36億元,人均持有3133元,相當于2013年年底規模1853億元的3倍。余額寶作為一種新的網絡金融形態,未來在渠道、業務、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會不斷倒逼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
2. 基于問卷調查的SWOT分析
2.1 余額寶優勢(Strengths)
第一,余額寶客戶龐大,潛在資源豐富。依托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余額寶有著龐大的客戶基礎,1.85億人的用戶數及已超過5000億元的資金規模都說明了這一點。而從調查問卷結果,也可以看出在未使用余額寶的調查對象中有64%愿意了解使用余額寶,潛在客戶資源相當豐富。隨著日后支付寶在線支付領域的不斷拓寬,目標客戶的活躍程度以及忠誠程度將明顯高于其他支付平臺。
第二,余額寶的門檻低,流動性高。余額寶打破了傳統的理財產品最低投資額的限制,客戶可以隨時隨地轉入資金,得到收益的同時,還可以隨時用于網購、繳納水電費等日常消費①。網購支付方便、零手續費、轉賬方便已成為余額寶最為吸引客戶的亮點。
第三,余額寶具有相對較高的收益率。調查數據顯示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維持在4.0%-5.0%,以2015年4月2日各大互聯網貨幣基金的收益為例,余額寶4.457%,理財通4.203%,現金寶4.623%,活期寶4.2%,可見余額寶收益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表現甚至優于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
2.2 余額寶的劣勢(Weakness)
首先,余額寶是貨幣基金,存在虧損風險。雖然貨幣基金是所有基金產品中風險比較低的一類產品,一般用于投資收益穩定的金融工具,國內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到4%,收益比銀行活期高出近十倍,但作為一項基金產品,本質上收益伴隨著風險。一旦天弘基金出現收益或是流動性風險,對阿里巴巴公司信譽也會帶來打擊。
其次,余額寶在法律監管方面還有一定爭議,有監管風險。按照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管理規定,支付寶余額可以購買協議存款,但對能否購買基金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余額寶借助天弘基金實現基金銷售功能的做法是在打球。從監管層面上來說,余額寶并不合法,但也不違法,處于灰色地帶;一旦監管部門發難,余額寶有可能會被叫停。
最后,余額寶在靈活性與銀行活期存款相當、收益性方面完勝銀行活期存款,在一定程度上會危及銀行利益,有銀行風險。余額寶的生存依賴銀行,畢竟支付寶的支付體系是搭建在各大銀行的系統之上。失去支付寶,余額寶將失去存在的平臺。
余額寶將碎片化存款集合起來,通過快捷、靈活的購買方式,形成了創新性的基金產品②。這是一種渠道的創新,同時,這種創新所帶來的新的風險也不得不面對。
2.3 余額寶的機遇(Opportunities)
從客戶規模來看,目前使用余額寶的人數調查樣本的44%,未使用余額寶的人員中也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愿意了解余額寶,可見余額寶的潛在客戶資源十分豐富。與同類基金產品相比,余額寶的收益率比較穩定,其七日年化收益率大多時候都保持在4.5%左右,高于銀行定期利率,在這種利率水平下,約有41%的潛在客戶表明愿意投資余額寶。
從資金規模來看,雖然近90%的被調查者月均在線支付金額低于1000元,在線消費能力處于中低水平,但約有42%的潛在客戶愿意把其收入的31%以上投入余額寶。這說明余額寶的資金規模前景良好,資金量會不斷上漲。
除此之外,余額寶前景被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其對人們理財觀念的顛覆和由此帶來的理財方式的轉變③。本文的調查樣本人群在接觸余額寶之前的主要理財方式為銀行存款,占到62%左右。而在接觸余額寶之后,銀行存款所占的比例下降到了35%,與此同時,余額寶的比例占到了33%。
天弘基金總經理周曉明直言,余額寶覆蓋到了原來覆蓋不到的人,在傳統的金融體系里面得不到很好的服務,或者說按照常理現在還不認為自己需要理財服務的人群。一塊錢都可以理財,使人們感到理財離自己那么近,很多以前沒有想到理財的人進到了理財的服務領域。由此也可以看出,余額寶的市場潛力巨大。
2.4 余額寶的威脅(Threats)
同類型的理財產品層出不窮。自余額寶2013年6月推出后,很多電商公司和基金公司看到了互聯網金融的巨大前景,均接連推出類似的產品。其中規模較大的有:騰訊和華夏基金合作推出的“微信理財通”、百度公司和嘉實基金推出“百賺利滾利”產品、京東互聯網理財產品――小金庫也在2014年3月底上線,分別對接鵬華增值寶貨幣基金和嘉實活錢包貨幣基金。以上理財產品都不同程度的轉移了余額寶潛在和現有的客戶。
銀行類理財產品的反擊。余額寶的推出給各大銀行的存款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分流威脅,各銀行也紛紛推出了各種類似余額寶的產品④。由工商銀行控股的工銀基金公司推出了規模最大的銀行類理財產品“現金快線”、平安銀行與金融機構合作的“平安盈”以及銀聯推出的依托230萬POS用戶的“天天富”等理財產品有著和余額寶類似的高流動性、高收益性以及贖回到賬快等特點,且這類理財產品以銀行資金為依托,較余額寶的安全系數高,給余額寶帶來了極大的競爭。
風險的不可控性。余額寶推出時阿里巴巴對其風險提示不足,重點宣傳了它的高收益率。首先,這種高收益率是存在與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沒有開放的情況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一旦實現了利率的市場化,必然會影響余額寶的收益;其次,余額寶的收益會受到貨幣基金市場的影響,如果貨幣基金市場形式走低,余額寶用戶的收益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本文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66%的調查樣本認為余額寶的風險低于5(風險程度由低到高為1―10),這表明大多數人都認為余額寶目前的風險相對較少,在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3. 結論
余額寶作為創新型理財產品,從推廣至今,爭議之中規模得到迅速的擴大,市場風險也不容小覷。但余額寶畢竟是互聯網金融領域一次創造性的嘗試,它對于推動我國金融自由化和銀行業的不斷創新具有一定的意義。(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該論文基于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學院文淵基金項目階段性成果。
注解:
① 王瑩. 余額寶的流動性, 收益性及風險分析[J][J]. 中國商貿, 2013, 35: 65-66.
1前言
鑒于私募基金市場的參與者主要為機構和高凈值個人,且私募基金的市場規模遠遠低于公募基金,因此,本論題中的基金投資能力是指個人投資者對公募基金的投資能力。就公募基金的投資能力這一研究論題而言,無論是現階段的研究文獻,還是業內實踐,都聚焦于如何對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進行評價。目前對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能力的評價研究還是空白。根據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年報數據,截至2019年年末,公募基金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高達52.38%,因此,對個人投資者的基金投資能力進行評價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就評價范圍而言,鑒于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屬于固定收益產品,投資者的投資能力差異并不明顯,因此,對基金投資能力的評價,在文章指個人投資者對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投資能力評價。就評價維度而言,為全面地衡量個人投資者的基金投資能力,并生成投資者畫像,為基金產品設計和基金市場監管提供依據,需要從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行為特征、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績效這兩大維度來評價。
2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行為特征評價
對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行為特征進行評價的最主要目的,是生成投資者畫像,為基金產品設計以及投資者教育提供客觀依據,引導投資者與基金市場共成長,更加理性和成熟。對個人投資者的基金投資行為特征,可通過以下指標來評價。(1)平均投資期限。該指標衡量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平均期限,可以用每只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公式為:平均投資期限=∑某基金持有期限×該基金投資比例平均投資期限這一指標簡明易用,可用于衡量個人投資者在基金投資方面是偏好短期投機,還是長期投資。(2)持有到期收益率。該指標衡量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實際收益情況,可以用每支基金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來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公式為:持有到期收益率=∑某基金持有到期的年化收益率×該基金投資比例持有到期收益率這一指標簡單易懂,也是個人投資者最關心的指標,不僅可用于衡量投資者持有基金的實際收益情況,也可用于估計投資者所期望的基金投資收益率。(3)股票型基金持倉比例。該指標衡量投資者持有股票基金的比例,可以據此判斷個人投資者在基金投資方面的投資偏好。計算公式為:股票型基金持倉比例=股票型基金投資金額基金投資總金額股票型基金持倉比例這一指標簡單明了地展示出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偏好。(4)調倉次數。該指標衡量投資者在評價期內調整基金投資組合的次數,次數越多,說明投資者的投資主動性越強;當然,如果次數過多,也可能表明投資者投機性過強,或投資心態不成熟,該指標須結合平均投資期限、持有到期收益率等指標來綜合評價。(5)止損能力。該指標系筆者的自創指標,旨在衡量投資者是否具有止損意識。指標構建思路是:將投資者的投資損失的絕對值與持倉期限相乘,即:止損能力=投資損失的絕對值×持倉期限該公式有四種可能的結果:第一,損失大、期限長;第二,損失小、期限長;第三,損失大、期限短;第四,損失小、期限短。第一種情況下,該比例數值最大,說明投資者的止損意識較為薄弱;第四種情況下,該比例數值小,說明投資者的止損意識較強。第二和第三種情況則不具有統計有用性,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該指標只有將不同的投資者進行對比時才有意義。如果單獨對某個投資者的止損能力進行評價,則需要與同一時期投資者的止損能力平均數進行對比,方能得出結論。以上5項指標可繪制成雷達圖,不同形狀的雷達圖勾勒出不同的投資者畫像,從而可對個人投資者的基金投資行為特征進行可視化的定義。圖1是用虛擬數據模擬的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行為特征雷達圖。
3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績效評價
依據基金績效歸因分析理論,個人投資者的基金投資績效可以從投資的擇時能力與選基能力這兩大方面來衡量。對擇時能力和選基能力的評價,綜合國內外學者以及筆者自身的研究和實證檢驗,筆者認為,以下評價方法相對適用于我國現階段的基金市場。(1)現金比例變化法。現金比例變化法是通過投資組合中現金比例的變化來衡量投資者把握市場時機的能力。成功的擇時能力表現為在牛市中現金比例或債券基金比例較小,而在熊市中現金比例或債券基金比例較大。現金比例變化法下,通常用擇時損益(TP)來衡量投資者的擇時能力:擇時損益=(股票型基金實際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股票指數收益率+(現金實際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現金收益率在實際計算時,正常配置比例可采用所考察投資者群體的平均配置比例,股票指數收益率可采用滬深300股指收益率,現金收益率可采用貨幣基金的市場平均收益率。擇時損益越大,說明投資者的擇時能力越強。(2)二次項法。一個成功的市場選擇者,能夠在市場處于漲勢時提高其組合的β值,而在市場處于下跌時降低其組合的β值。二次項法是由特雷諾(Treynor)與梅熱(Masuy)于1966年提出的,通常又被稱為“T-M模型”。ri-rf=α+βi(rm-rf)+γi(rm-rf)2+εi式中,ri———組合的預期收益率;rf———無風險組合的預期收益率;rm———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α———組合的超額收益,表示選擇基金能力;βi———組合的波動率,表示系統風險;γi———隨市場漲跌調整投資組合系統風險的能力,表示擇時能力;εi———組合隨機殘差。如果γi>0,表明投資者具有成功的擇時能力。也就是說,一個成功的市場選擇者能夠在市場高漲時提高組合的β值,在市場低迷時降低β值。α是與市場走勢無關的量,僅代表基金收益與系統風險相等的投資組合收益率的差額,因此可以作為選基能力的指標。α的值越大,說明選基能力越強。(3)雙β法。亨茵科桑(Henriksson)和莫頓(Merton)于1981年提出了對選股和擇時能力進行估計的方法。他們假設,在具有擇時能力的情況下,資產組合的值只取兩個:市場上升時期β取較大的值,市場下降時期β取較小的值。亨芮科桑和莫頓通過在一般回歸方程中加入一個虛擬變量對擇時能力進行估計:ri-rf=α+β1(rm-rf)+β2(rm-rf)D+εi式中,ri———組合的預期收益率;rf———無風險組合的預期收益率;rm———市場組合的平均收益率;α———組合的超額收益,表示選擇基金能力;εi———組合隨機殘差。這里,D是一個虛擬變量。當rm>rf時,D=1;當rm<rf時,D=0。如果β2>0,說明存在擇時能力。這樣,基金的β值在市場下跌時為β1,在市場上揚時為β1+β2。β1(rm-rf)反映的是市場風險收益,β2(rm-rf)反映的是擇時風險收益,α代表選基能力,α的值越大就說明選基能力越強。因此,這種方法被稱為“雙β模型”或“H-M模型”。(4)基于主動投資風險度的基金總業績評價法。根據學者的實證研究,在熊市背景下,當分子為負數時,用夏普指數、特雷諾指數等比率指標評價基金總體績效可能產生錯誤結論,因此,有學者(李憲立,同濟大學,2006年博士論文《證券投資基金業績評價新模型及我國基金中長期業績評價實證研究》)構建了基于主動投資風險度的基金總業績評價指數,來評價基金在熊市中的總體業績表現,具體公式如下:Ni=(rit—-rbt—)÷DD式中,Ni———基于主動投資風險度的基金總業績評價指數;rit————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收益率;rbt————市場比較基準的平均收益率;DD———下方標準差,即主動投資風險度,評價投資組合在熊市的總風險。DD=∑Ni=1L2tN其中,當rit-rbt<0時,Lt=rit-rbt;當rit-rbt>0時,Lt=0。主動投資風險度評價了投資者為獲得比市場比較基準更高回報而主動投資所承擔的額外風險。鑒于文章評價的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文章用滬深300股票指數的年化收益率作為市場比較基準收益率。用主動投資風險調整后得到的基金總績效評價指數,能夠直接反映出投資者在積極主動投資時取得的收益與承擔的風險是否匹配,該指數越高,說明基金的總體業績表現越好。(5)業績基準比較法。業績基準比較法用業績基準偏離度來衡量投資者實際獲得的基金收益率與業績基準收益率之間的差異程度。鑒于文章評價的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文章用滬深300股票指數的年化收益率作為業績基準收益率。業績基準偏離度可用基金收益率與業績基準收益率之間的標準差來衡量,計算公式如下:TE=1n-1∑nt=1(TDt-TD———)2其中,TDt=Rpt-Rbt式中,TE———業績基準偏離率;TD——————樣本均值;n———樣本數;TDt———t期基金業績偏離度;Rpt———t期基金凈值增長率;Rbt———t期基金比較基準收益率。業績基準偏離率需要結合前面的擇機能力和選基能力一起來判斷,在投資者具備較好擇機能力和選基能力的前提下,業績基準偏離率越大,說明投資者的投資能力越強,能夠獲得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的業績表現。以上五種評價方法,對應不同的評價指標,這些評價指標的關系并非互斥,而是互補,需要綜合在一起看,才能得出相對客觀、準確的結論。因此,有必要對不同的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再通過加權平均,計算出一個綜合性的數值,作為對個人投資者基金投資績效的綜合評價結果。基于這五大評價方法,可將指標分成三大類:擇時能力指標、選基能力指標和主動投資能力指標,具體見表1。第一類,擇時能力指標:TP、γi、β2,這三個指標應該是互相驗證的關系,但鑒于擇時能力僅反映了投資能力的一個側面,因此,這幾個指標的權重應不超過50%,可分別確定為15%、15%、15%。第二類,選基能力指標:α,二次項法和雙β法這兩種方法計算得出的α值都代表選基能力,因此,可以將兩種方法算出的α值進行簡均,以簡均數作為評價依據。考慮到選基能力也只反映了投資能力的一個側面,因此,α指標的權重應不超過50%,可確定為15%。第三類,主動投資能力指標:Ni、TE,這兩個指標是互相驗證的關系,鑒于主動投資能力是比擇時能力和選基能力更加綜合的指標,因此,這兩個指標的權重可各設定為20%。該指標體系的運用規則設定如下:先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數值,按照權重加權平均后的值作為衡量投資者基金投資績效的綜合值,按照該綜合值排名,確定投資者基金投資績效的總排名。此外,還可以根據單項指標進行排名,對投資者的某一類能力進行評估。需要注意的是,權重的賦予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權重一旦確定并非固定不變,需要根據投資者基金持倉、基金投資收益和基金投資損失等數據多次模擬計算后,不斷調整并進行驗算,以確定在當前基金市場背景下各指標的最佳權重。
4總結和展望
通過上述對個人基金投資行為特征以及基金投資績效兩個維度的評價,有助于分析個人投資者在基金投資方面的行為特征,了解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趨向,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投資者教育,培養理性的投資者群體;這套評價體系也可為基金定投和基金智投提供基本技術支持,進一步提升基金智能投資的科學性和產品適配性;該評價體系還可以用于基金投資大賽,作為排名依據,為學界培養基金投資人才提供了定量標準;將該評價體系與基金經理業績評價指標對比使用,還可更加客觀地對基金經理的投資績效予以評價,并可為基金經理的違規行為調查提供分析性復核手段。
參考文獻:
[1]徐飛.私募基金績效與選股擇時能力研究[D].南京:南京審計大學,2019.
[2]黃育蓉.基于行為科學的開放式基金經理人投資策略與基金業績關系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8.
[3]隋婷婷.中國開放式基金的選股能力、市場擇時能力和波動率擇時能力分析[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8.
[4]李牧辰.基于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的混合基金績效評價[D].廈門:集美大學,2018.
近年來,關于養老保障現收現付制和基金積累制兩種籌資模式優劣的爭論日漸平息,但由于現收現付制度和基金積累制度的比較研究對科學構建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下一步養老保障體系改革中,仍將面臨兩種籌資模式的混合使用,因此,對這個問題的深入研究至關重要。
一、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籌資模式
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籌資模式經歷了從完全現收現付向現收現付與基金積累相結合模式的轉變。在養老保障制度建立之初,基本上采用現收現付的籌資模式。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
(一)決定我國養老保障籌資模式的關鍵因素
養老保障不同籌資模式在收益率、分散風險等方面各有優劣,我國養老保障應建立一個多支柱的體系,也就是說將現收現付制度與基金積累制度進行有效地結合。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應該怎樣在這個多支柱體系中,確立現收現付和基金積累的相對重要性。即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是應該向智利那樣完全基金積累制呢,還是應該像德國,基金積累僅僅是養老金中一個比較小的支柱。要科學地決定不同籌資模式在我國養老保障體系中的作用,必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現收現付和基金積累制度的收益率高低。薩繆爾森的生物收益率包括工資增長率和勞動力增長率兩個部分。世界各國普遍預測,我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也就是說在一個較長的視野內,我國的工資增長率將保持在較高水平。從我國的人口金字塔結構來看,如果保持現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不變,未來5~10年。我國的勞動力總量還將繼續增加,隨后勞動力總量趨于穩定并逐步減少。初步估計,未來十年,我國生物收益率應該保持在7%~10%這樣一個較高的水平。
從我國的市場收益率來看,至少在可以預見的幾年內。很難做出過高的估計。人民幣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保持升值的壓力,與20世紀日元快速升值類似,大量投機資本的涌入將迫使人民幣利率水平停留在較低的水平,長期債券的收益率也將長期低迷。雖然資本市場2006年出現了大幅上升。但是股票市場反復無常的特性和養老基金的本質,決定了養老金的收益率不應該過度依靠股票市場。因此,在可預見的5~10年內.我國的現收現付制度收益率將會明顯高于基金積累制度收益率。
2.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快速推進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現收現付制度的競爭力。未來20年是我國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據預測城市人口將年均增長1%~1.5%。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將導致社會養老保障覆蓋面的快速擴大。在城市化進程中。大部分新進入社會保障體系范圍的是年青勞動力,他們的加入給緩解現收現付制度支付壓力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按照
3.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構建和諧社會已經成為當前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之一。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9個目標.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到2020年。社會就業比較充分,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因此,在設計養老保障體系的籌資模式組合時,應該充分考慮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一個基本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基本保障功能,另一個是再分配功能。基本保障功能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保障養老保障體系范圍內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再分配支柱的主要作用是體現社會公平的要求。特別是在我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和經濟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現收現付支柱可以在再分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我國現行體制下,通過社會統籌賬戶為制度覆蓋人口提供相當于上一年度地區人均收入水平20%的養老金,可以在同一代人中的不同收入階層進行再分配。同時在現收現付制度下,退休人口也可以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促進代際和諧相處。
因此,從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來看,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中,應該更加重視現收現付支柱的作用。
4.資本市場發育程度和養老保障基金管理水平。
根據現收現付制度和基金積累制度的特性,資本市場發育水平越高,基金積累制度的優勢更加容易發揮,養老保障基金管理水平越低,現收現付制度就更有優勢。從現狀看,我國資本市場整體發育水平還比較低,還無法適應社會養老基金保值增值的需要,但正處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從養老保障基金管理水平來看,我國國家級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率一直在3%左右徘徊.在2006年股市全面上升的情況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從地方各級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水平來看,很多地區基本的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因此,我國資本市場發育水平和養老保障基金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過于龐大的基金積累制度。但可以預見,在5—10年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水平將大幅提高。公共管理水平也將不斷提升,為強化基金積累制度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二)現行籌資模式的替代率
現收現付支柱支付的養老金應該能夠滿足退休職工的基本生活需要,從生活角度來衡量,其占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比例應該不低于城鎮生活的恩格爾系數。按照國家統計公報.20o5年我國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7%,說明在現階段現收現付支柱支付的養老金占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比重不應該低于35%。考慮到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因素.該比重應該保持在30%以上。國發[2005]38號文件對養老金替代率有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即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基礎養老金提高l%。按照這個規定,繳費35年的職工.其現收現付支柱的養老金占城鎮職工平均工資的比重應該是35%。也就是說現收現付的基礎養老金能夠保障人的基本生活。
對于強制性儲蓄支柱的替代率,則需要一系列假設。主要是未來強制性儲蓄投資收益率的假設、未來平均工資增長率的假設以及退休后投資收益率的假設。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強制性儲蓄支柱能夠提供的養老金替代率與這三個因素關系十分密切。假設一個工人收入始終保持社會平均水平。繳費35年。起始繳費年限工資為W,繳費比率為x,為簡化起見,繳費期間和養老金領取期間投資收益率保持在R.35年間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為A,退休時積累的養老金被轉化為等額年金。其養老金替代率衡量標準以退休時社會平均工資為準,如果該工人在退休后能夠繼續存活Y年,那么,養老金替代率SR計算公式為:
可以看到,當X=8%,R=4%,Y=15,A=4%時,SR=0.141,即由強制性儲蓄支柱提供的養老金替代率為14.1%。表l是在Y=15,R和A分別取不同數值時強制儲蓄支柱的替代率。
由表1可知。強制儲蓄支柱替代率對投資收益率和工資增長率相當敏感。投資收益率越高,替代率越高,工資增長率越低,替代率越高。在我國長期保持較高儲蓄率的情況下。投資收益率很難大幅提高。特別是我國還面臨著人民幣長期升值的壓力,我國利率水平很難出現大幅上升。與此同時,我國經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按照“十一五”規劃,“十一五”時期人均國民收入增幅將保持在7.4%左右,從2010年到2020年經濟也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因此,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也將保持較高水平。在投資收益率較低和工資增長率較高的情況下,強制儲蓄支柱所能產生的替代率并不理想。在表1中.比較理想的情況下替代率可以達到22.2%,比較不利的情況下替代率僅能達到10%左右。
筆者認為,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投資收益率很難提高的情況下.應該將強制儲蓄養老支柱的規模限制在比較小的范圍。因此,國發[2005]38號文件將計入個人賬戶規模的繳費比例從1l%降低到8%,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緩解個人賬戶空賬規模不斷擴大的應對手段,在本質上也符合我國國情,因此是科學的。
二、構建面向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3+2”支柱養老保障體系
根據對現收現付和基金積累制度的對比研究,結合我國國情認為。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應該從現行的“三支柱”向“3+2”支柱轉變。
(一)基本框架
“3+2”支柱是三個基本支柱加上兩個補充支柱。其中三個基本支柱對每一個城市職工都是平等的,他們都有權利加入或使用這三個基本支柱,使用兩個補充支柱則需要滿足一定的資格條件。
三個基本支柱的第一支柱是社會統籌養老保險支柱,用現收現付的方法,提供一定水平待遇確定的養老金,并保證養老金水平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變化而調整。該支柱能夠保證城鎮居民的基本生活。第二支柱是政府強制儲蓄計劃,該計劃采取繳費確定的方式,積累資金采取市場化方式運作。該支柱強調在國家統一監控下個人承擔對自己的養老責任,將繳費與養老金領取緊密聯系起來,并通過投資實現養老基金的增值。第三支柱是個人儲蓄、商業保險以及家庭贍養。該支柱主要強調政府和社會以外的力量。
兩個補充支柱的第一支柱是社會救濟支柱,與失業保險等措施一起,共同保障城鎮居民的生存需要。補充支柱的第二支柱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通過一定的優惠措施,鼓勵企業為其員工建立的養老保障計劃。該支柱的建立,能夠為部分企業員工提供比較豐厚的養老金,并在一定程度上協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利益關系。
值得指出的是,兩個補充支柱針對的對象是有所區別的,補充支柱的第一支柱針對的是城鎮居民的低收入階層,體現社會對弱勢群體進行救濟的需要,補充支柱的第二支柱針對的是在有一定條件的企業中工作的職工,目的是為了改善這部分職工的退休生活。對大多數人而言,三個基本支柱將發揮主要作用。圖二是“3+2”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的基本圖示。
(二)“3+2”支柱與我國傳統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構想的異同之處
“3+2”支柱與我國傳統的三支柱相比.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都強調國家、企業和個人合理分擔責任,二是都包括社會統籌、政府強制儲蓄、企業補充養老及個人儲蓄等幾個要素。三是都強調建立多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
與此同時。“3+2”支柱與我國傳統的三支柱提法存在較大的差異:
第一,“3+2”支柱中,社會統籌養老保險和國家強制性儲蓄計劃是兩個不同的支柱。社會統籌和國家強制性儲蓄從本質上存在截然的區別。從表面上看,在現階段,無論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都是由國家出面主辦,都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但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無論在性質上還是所發揮的作用上.都存在顯著的區別。同時。將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種不同性質的養老支柱加以混淆。一是理論上可能為社會統籌透支個人賬戶提供了一定的空間。二是將兩個養老支柱視為同一個支柱不利于改善對個人賬戶的管理。從長遠看,社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要走向市場化管理。但是社會統籌賬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來管理,把兩個養老支柱視為一個支柱,在理論上增加了對其進行差異化管理的難度。
近年以來,關于基金利益輸送的質疑聲不絕于耳。所謂的基金利益輸送問題指的是基金公司利用旗下的封閉式基金為社保基金“抬轎”的行為,其手法不外利用不同帳戶間的操作使社保基金能在低位入市,高位出倉。由于這是個新興問題,故相關文獻并不很多,從已有的文章看,基金之所以有動力為此,其原因包括交易制度安排的偏差、溝通制度效率的不同及法律法規的模糊規定。這些論述都有其合理性所在,但作者認為基金運作中所存在的委托關系才是問題癥結所在。本文正是從這一角度對此問題予以新的闡述。
文章結構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論述基金運作中存在的委托關系;第二部分通過建立模型予以理論的說明;第三部分提出了改進的相關措施。
一、基金運作中的委托——關系
現代企業制度在提高企業效率的同時激勵約束,也引發了關于公司治理的問題。由于公司規模擴大,股東日益遠離企業,而聘請專門的經理人經營管理,則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成為常態。兩權分離現象的出現使現代企業產生了所謂的委托——問題:股東作為委托人委托經理層經營企業。但由于雙方目標的不同,以及信息不對稱及契約不完善等原因,經理層很容易偏離股東價值最大化的要求,轉而追求在職消費、公司規模擴大等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為。故而股東有動力也必須設計一套完善的激勵約束制度來糾正這種偏差,而設計執行這種制度是有成本的,成本的問題由此出現。
基金公司作為現代公司的一員自然也存在委托——問題。但具體考察便會發現共性之中的個性。作為基金公司的發氣方,即股東,對基金經理固然存在委托——關系,但投資者與基金經理之間也存在典型的委托——關系;作為資金的所有者,投資者放棄經營使用的權利而交于基金經理具體運營。那么這兩種委托關系孰輕孰重,或者說究竟應以哪種關系為先呢?我們認為是投資者與基金經理間的委托關系更為重要。首先是因為基金行業的特點:“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若喪失信譽,害投資者利益以自肥,則失去了其立足之本;第二激勵約束,股東考察經理層的業績也是以其運營投資者資金的績效來考察的。所以說基金經理首要的是應該為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工作奮斗。
此處的投資者又可具體分為封閉式基金的投資者、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及社保基金持有人。由于各種基金的制度安排不同(如封閉式基金規定在契約年限內投資者不得追加或贖回份額),各類投資者的成本亦有不同,從而對基金經理的激勵約束也有強弱之分,這便為所謂的基金利益輸送問題埋下了伏筆。下面我們用一模型予以具體說明。
二、一個模型解釋
第一階段:假設(1)存在兩個不同的委托人A及B;(2)存在一個共同的受托人E,其目標回報為R;(3)受托人A及B在t時期的委托金額分別為及;(4)當期委托費用率(即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及;(5)扣除管理費用后的當期委托理財的收益率分別為及;上一期的收益率影響當期委托人的再投資額度;(6)委托人對受托人的監督約束程度分別為及;監督約束越強,委托人越傾向授予委托人更大的資金額度。
在此假定下受托人的目標函數為:
令,即受托人對委托人收取統一的管理費率。此時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作:
即受托人的目標是管理資產的最大化,這與實際中基金的行為是一致的。
由假設(5)、(6),我們知道人的委托資金額度是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督程度相關的。而根據投資人的不同狀況,我們將其分作兩類:(1)委托人的委托額度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督程度無關,封閉式基金滿足這種情況;(2)委托人的委托額度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督程度正相關,社保基金及開放式基金符合這種情況。
進一步的假設A為封閉式基金持有人,B為社保基金持有人,則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為:
由于目標函數中,給定,則受托人的收益R只與,相關。根據假設,這說明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激勵約束,受托人有足夠動力利用封閉基金為社保基金輸送利益,以獲得更大的委托資金。同時這也與監督強弱有關,這在下面的分析中還會看到。
第二階段:下面我們假設委托費用,不再是常數,而是也與上一期的收益率正相關。也就是說基金的收費模式由固定比例型轉為激勵費用型。(實際上一些基金公司已采取這種收費模式,故我們的分析與現實也是吻合的)
這樣,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作:
如此,社保基金、封閉基金的收益率都與受托人的利益相關,且:
但由于監管程度的不同,使得:
即社保基金對基金公司的影響仍遠遠大于封閉基金。這說明激勵費用模式的實行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基金利益輸送行為,但仍不能從根本上杜絕。
第三階段:進一步放松為常數的假設。的獲得亦與上一期的收益率及監管程度相關。也就是說模型中的封閉式基金此時變作了開放式基金。
此時受托人的目標函數變作:
則此時受托人的利益取決于及的大小比較。由于開放式基金可以隨時贖回,故給予基金經理的約束也是比較大的。在現實中,上述二式的大小是隨機的。這說明若只有開放式基金及社保基金存在,則基金利益輸送問題可從根本上予以消除。這與現實的觀察也是一致的。
三、投資者對基金的約束激勵不足及改進
從模型的分析來看,正是投資者對基金的不同的激勵約束導致了基金行為的異化,從現實來看這些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1、監督程度的不足。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同,封閉式基金的持有者對基金的監督幾乎為零,開放式基金的贖回壓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基金經理以約束激勵約束,但這主要體現在事后的“用腳投票”上,對于既定的損失亦是無可奈何。而社保基金則通過與基金投資委員會建立有效的溝通制度,可以全程監督,使其對基金的約束更大更有效。同時由于公墓基金的持有人較多,而社保基金是單一投資人,在影響效率上后者也更占優勢。
2、激勵的不足。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理費用方面。在基金費用收取上,現在基本存在三種模式:固定費用模式、固定比例模式、激勵費用模式。由于前兩種基本不與業績掛鉤,故對基金經理的約束不大。從模型的分析來看,也是激勵費用型的更好。而現在雖然有部分基金已從固定比例模式轉為激勵費用模式,但大部分還停留在前者上。二是委托額度的不同。現在基金銷售情況不景氣,基金公司通過公募基金獲得的資金額度都不大,而社保基金的額度一次便達數十億,自然產生了更大的極力作用。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認為下列的改進是必要的:
1、加強基金內部制度建設。上述的問題可看作是基金公司治理出現的問題,故解決之道首先應從內部入手。具體來說,鑒于社保基金與公墓基金的特點不同,基金公司有必要在二者之間設立有效的防火墻,讓相關決策者在不考慮其他業務利益的情況下單獨作出決策。現實之中大多數基金公司還是都建立了相關制度激勵約束,但仍然擋不住利益輸送現象,說明制度的執行及人員誠信出了問題,尤其是誠信為基金之本,基金公司應加強自律建設。
2、普遍推行激勵費用模式,讓基金經理的收入與業績掛鉤。如前分析,這雖然不能從根本上堵住利益輸送的黑洞,但直到可以弱化這一行動。
3、公募基金持有人應建立與基金間更有效的溝通監督制度,做到不僅能用腳投票,更能用手投票,將風險消滅于投資過程中。
參考文獻:
1、王華兵,《基金公司對專戶理財的利益輸送問題研究》【J】,《南方金融》,2009,(8)
2、陸蓉,李良松.《家族共同持股對基金公司業績與風險的影響研究》【J】,《金融研究》,2008,(2)
3、程林,《基金收費模式市場化任重道遠》,《證券時報》,2005.9.26
4、李曜,于進杰.《開放式基金贖回機制的外部效應》,《財經研究》【J】,2004,(12)
5、李云,《封閉式基金為社保基金抬轎?是迷霧還是黑幕》,《中國證券報》,2005.10.28
6、劉俊宇,《試論社保基金投資的負成本》【J】,《江漢論壇》,2004,(11)
7、邱加蔚,《委托資產管理與公募基金利益輸送風險的防范與控制》【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3,(5)
一、引言
國家統計局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4%。其中,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2.1%;食品價格上漲4.1%,非食品價格上漲1.5%。如果我們不能有效、科學的管理好自己閑置的資金,那么我們手中持有的人民幣將對內不斷貶值。而且近幾個月以來,股市跌宕起伏,處于觀望狀態的投資者居多。對此,許多厭惡風險的投資者為了不損失本金而且要跑贏通貨膨脹,各種保本的理財方式成為他們首要之選。
二、銀行存款
銀行儲蓄存款是我國最傳統、總量最大、流動性最強的一種保本理財方式。它大體可分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協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四類。在這里以中國建設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為例:其活期存款利率為0.35%,一天通知存款利率為0.8%,協定存款利率為1.15%,一年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為3.25%。由此可見,不管是活期存款利率還是定期存款利率都比目前市場上出現的各種保本理財方式的收益率要低。但是銀行存款不管是在國際結算中還是在國內進行的各種交易支付中都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通過銀行進行結算依然是人們最信賴的交易方式,特別是一些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的企業來說,將大部分資金放入銀行活期存款始終是他們最優的選擇。
三、理財產品
我國商業銀行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發行外匯理財產品,而直到 2005 年10月光大銀行才在國內發行了第一款人民幣理財產品“陽光理財B計劃”。我國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的九年,但是其發展速度很快,2013年的數據顯示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市場占比達到了97%。
保本理財產品期限最短的為三十余天,最長的為一年甚至一年以上,認購的起始金額一般最少是5萬元人民幣,最高的達到50萬元人民幣。保本理財產品的收益有固定收益型也有浮動收益型,而且這兩種類型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都能達到4%以上,明顯高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25%的水平。但是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最大的缺點就是投資者不能在投資期限內將資金贖回,也不能將其持有的理財產品做為金融資產進行出售資金,所以它的流動性在各種保本理財方式中是最弱的。而且投資者在比較各種產品收益率時往往會忽視了資金在申購期和清算期這兩個時間段,而恰好在這兩個時間段是沒有利息的。假設投資者投入本金10萬元,實際收益率為5%,實際收益天數為36天,申購期和清算期總共為7天,則投資者名義收益為100,000×5%×36/365=493.15元,實際損失的利息為100,000×5%×7/365=95.89元,實際收益則為:493.15-95.89=397.26元。
四、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是集聚市場上的閑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統一保管和運籌資金的一種開放式資金,其資產主要是投資于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因此貨幣基金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的保本理財方式。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貨幣基金產品有很多,譬如余額寶、華寶添益、銀華日利等等都是炙手可熱的產品。2013年6月,支付寶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開通余額寶功能,與天弘基金公司合作,直銷中國第一支互聯網基金。作為一種全新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客戶轉入余額寶資金規模在一個月內已突破百億元。余額寶最大的一個優勢在于其可以實現T+0轉出資金,客戶在享受便捷的理財服務的同時也可以進行實時網上支付或者轉賬服務,而且所需資金的最低門檻僅為1元。
華寶添益則是一種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申購贖回和買賣交易的貨幣基金,由于其可以實現貨幣基金與股票的“T+0”轉換,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股民的“余額寶”。購買了華寶添益基金的投資者不僅每日可以享有一定的利息收入,而且當二級市場價格小于或等于凈值時,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并贖回操作,享受當日基金收益和差價;當二級市場價格大于凈值時,投資者可以通過賣出并申購的方式賺取差價。因此在股市波動比較大的時候,投資華寶添益基金是股民不二的選擇。
五、國債逆回購
國債逆回購實際上就是資金需求方在借款前先以其持有的國債作為抵押,然后資金所有者在證券市場上為資金需求方提供短期貸款并從中獲取利息的一個過程。國債逆回購可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兩個市場上都有1天期、2天期、3天期、4天期、7天期、14天期、28天期、91天期和182天期共九種借款期限,而且繳納的傭金費也是相同的。唯一不同點是在深交所的國債逆回購必須是1000元的整數倍交易,而上交所的交易門檻則很高,其國債逆回購交易必須是以10萬元的整數倍交易。在節假日、月底、季度末、半年末和年末的時候,投資國債逆回購的收益率一般會比較高,例如在2013年9月27日(國慶節前夕)上交所國債逆回購一天期的收益率最高達到了57%,如果是當天按10萬元成交,則扣除1元的手續費后一天的收益為:(100,000×57%×1/365)-1=155.16元,而且10萬元到第二天即為可用資金,第三天則可用可取。除了資金需求量較大的幾個時期以外的其它交易日里,收益率一般都在4%左右,而且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星期六、日兩天為休市時間,所以一般到周五的時候,一天4%左右的收益率要高于三天的收益率,這對于時常投資于七日或七日以內國債逆回購的投資者來說很可能會損失周末兩天的利息收益。因此,國債逆回購還是在資金需求較熱的期間投資比較適宜。
參考文獻:
關鍵詞:QFII 股市 比較研究
在新興股票市場中,市場自由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包括法規的修改、存托憑證的實施、國家基金、國外資本向新興市場的流動等,比如,我國臺灣地區首先是設立信托基金,允許其間接入市,然后在9年后才允許合格的投資者直接進入股票市場。一般認為,一個國家股票市場直接向外國投資者開放,才真正算得上國內股票資本自由化的開始。QFII實際上是一國資本市場自由化進程中的一個特殊方式而已。作為直接將國外資本引進國內股票市場,QFII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實施的股票市場對外開放措施是一樣的;他們的區別是QFII對進入本國的投資者資格進行了限制與審查,并對資金的流動進行特別的規定。
截止2005年4月,我國QFII的資金規模達到了37.5億美元,距離40億美元的QFII試點額度已接近上限。從資金的機構特性來看,QFII作為機構投資者,與境內的證券投資基金沒有什么多大的區別。但是作為一種境外資本,它對股市的影響還是不一樣的。
QFII只是新興股票市場對國外投資者開放的一種方式而已,所以,如果要研究QFII對國內股票市場的影響,就可通過比較研究股票市場對外開放前后市場行為進行分析,以發現開放后市場行為的變化。
QFII對資本成本與股價的影響
股票市場自由化就是允許外國投資者購買本國的股票。標準的國際資產定價模型(IAPMs)認為,股票市場開放可以降低該國的股權資本成本。那么,當資本成本下降時,一個國家股價指數就會上升。Bekaert和Harvey(1998a)使用紅利收益率作為資本成本的變量,發現國外資本流入的增加,伴隨著資本成本的下降。在他們研究的16個新興市場中,總體上紅利收益率由市場開放前5年的3.86%,下降到開放后5年的2.65%。這就顯示市場資金成本在下降。同樣地,Henry(2000)也發現,總體來看,實施資本自由化的國家股價上揚,反映了資本成本的下降。我國證券市場近幾年來紅利收益率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上升的原因是股價的大幅下跌,還有就是經濟景氣使得上市公司盈利大幅提高,增加了紅利的發放。
Kim和Singal(2000)對20個新興股票市場在自由化前后的波動性、收益率與效率等方面進行了統計分析。為了評估市場開放對市場收益率的影響,他們對開放日前后5年股市月度收益率進行了分析。如果將20個新興市場作為一個整體,在市場開放后其月度收益率明顯提高。股票市場開放后,收益率一直上升12個月,然后開始下降,一直下降到開放前的收益率水平。開放后第24個月的收益率水平與開放前基本上持平。他們還分析了5個國內股市對外開放但國內居民不能投資國外股票的股票市場收益率變化情況,結果發現與前述15個新興市場沒有區別。從單個市場收益率變化來看,上漲的市場多,但也有一些沒有變化。總體上來看,新興市場在開放市場后,對國內股票需求增加,資金成本下降,造成股價上揚,股市收益率上升。
我國2002年底引進QFII制度,從2003年5月瑞士銀行和野村證券兩家境外金融機構最先獲得QFII資格至今,QFII制度已經正式運行兩年了,但是這兩年中,我國股市一直處于熊市過程當中。從國際經驗來看,國內市場對外開放,國外資金流入國內股票市場的資金量會逐步增加,這將意味著市場的增量資金在增加,市場資金成本下降,有利于股市的發展。
我國股市開放前12個月的收益率僅為3.99%,而開放后的12個月內,收益率為提升至13.12%,說明我國引進QFII之后,股市收益率上升了。在開放前24個月中,股市累積收益率為-28.81%,而開放24個月中累積收益率為-32.71%,兩者相差不大。可見我國股市開放之后收益率的變化模式與其他新興市場很類似。不管怎樣,QFII投入市場的初始額度非常少,對我國股市中的價格與資金成本的影響應該是非常有限,因此,不能完全肯定開放后的12個月中,股市上漲完全歸因于股市的開放。
QFII對股市波動性的影響
Bekaert和Harvey(1998)發現,以東亞股市開放前5年的股市年收益率的波動性與開放后的波動性相比較,除了泰國外,其他國家的波動性都降低了。比如,馬來西亞以美元計價的股市年收益率的波動率是31.9%,開放后5年的平均波動性下降為21.9%。同樣地,在菲律賓,波動率由41.9%下降為27.1%。在泰國,波動率卻由18.5%增加到34.7%。
但是,這些統計并不能作為一個有力的證據來說明股市的開放就會導致股市的波動性下降。主要原因是,對波動性的歷史估計中并沒有將資本市場的自由化對波動性的影響從同期經濟(比如,利率、GDP增長率等變量)變化對市場波動率的影響分離出來。
較為理想的方式是,在控制同期其他變量的影響后,再評估資本市場自由化對股市回報波動率的影響。Bekaert和Harvey提供這樣一種分析。在有關資本市場自由化的事件研究方法中,他們將20個新興市場的有關股市基本面特征、經濟特征與股市微觀結構特征的時間序列數據作為條件變量進行分析。他們利用亞洲國家在開放前后5年金融與經濟特征,來評估亞洲股市波動率發生變化的原因。在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中國臺灣這五個國家和地區中,以美元計價的股市收益的波動率在每個國家和地區都不一樣。在控制了經濟與金融中相關變量變化的影響后,韓國與臺灣波動率上升了;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泰國在資本市場自由化后的波動率下降了。總體上,在控制了經濟與金融變量變化后,資本市場自由化對股市收益波動性的影響是極小的。
筆者經研究發現,基于上海A股指數的市場名義收益率在引進QFII之前五年的標準差為29.96%;而引進QFII后兩年里,標準差為18.24%,市場的波動性下降了,但是,是否是QFII的影響所致還是值得懷疑。下一步的工作是應該控制像利率等其他變量的影響,才能更確切地看出QFII對市場波動性的影響。
QFII對流動性的影響
在1990年代,從整體上看,亞洲新興股市的流動性降低了。從換手率來看,這個地區在1990年的換手率是219%,而在1996年換手率降低到了117%。但是,如果根據Bekaert和Harvey(1998)對包括亞洲新興股市在內的17個新興股票市場的統計分析發現,市場開放前5年平均換手率是50%,而開放后5年換手率為47%,說明換手率并未隨著市場的開放而發生變化。
我國大陸股市的換手率與臺灣省一樣是相當的高,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臺灣股市在開放后,換手率下降。臺灣省開放后5年的平均換手率與深滬股市目前的換手率相差不多。上海交易所在開放前五年的平均換手率為341.27,在2003年的換手率為268.58%,表明換手率下降了;深圳的換手率也同樣下降了。不過,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這是QFII的影響所致。大家知道,換手率與股市回報率高度相關。以深圳市場為例,1996至2000年的牛市中,平均換手率為558.24%;2001至2003年,平均換手率為202.53%。熊市中,換手率明顯下降。本文認為,盡管引進QFII之后,上海與深圳交易交易所換手率下降,但是主要是多年的熊市所致。
QFII對市場效率的影響
要檢驗市場在開放后的效率的變化,可以考察股價隨機性的變化。對股票市場效率進行檢驗,一般可檢驗市場的隨機性。如果能夠檢驗隨機游走假設,就能檢查市場的效率怎樣。
Kim和Singal(2000)以及其它一些經濟學家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從整體上來看,新興市場在開放后市場效率逐漸改進了。市場效率的改進與新興市場逐漸融入世界市場息息相關。假設市場是非有效的,那么就意味著是股價可以預測的,而國外投資者相對于國內投資者來說,更富有經驗,他們就更有能力從市場的非有效與股價的可預測性中實現套利。當外國投資者在利用市場的非效率過程當中,將使市場的非效率下將,從而股價將更快地反應市場中的新信息,市場效率也就逐漸提高了。
史代敏(2003)選取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8月25日的數據,發現所分析的十家基金的經營業績都優于市場平均水平。于謹(2004)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在2000至2003年之間的業績進行了歸因分析。在2000年,基金主要通過證券選擇戰勝了大盤;而在2001年和2002年主要通過時機選擇獲得了超額收益。從2000至2003年的基金累計收益來看,基金主要通過較強的證券選擇能力獲得了超額收益,戰勝了大盤。這顯示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憑借其規模優勢、專業化優勢,能夠獲得超額回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我國股市效率比較低,噪聲交易者多,機構投資者能夠從噪聲交易者的行為中進行套利。QFII有著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的豐富投資經驗,自從它們進入中國市場,其投資理念也得到了國內的認同,它們也會像國內證券投資基金一樣,利用市場的非有效性,進行套利,有可能提高市場的效率。但是,正如Shleifer(2000)所說,機構投資者并不一定提高市場的穩定性。
通過上述比較分析,可發現QFII對我國股市與其他新興市場影響差異體現在資金成本等方面;而在股市收益率、股市波動性、流動性與市場效率等方面的影響比較類似。總體上,我國股市開放后股市行為與其他新興市場開放后的行為大多類似。但是,我們認為,由于我國QFII投入我國股市的初始投資額較少,它們對股市的收益率、波動性與流動性等方面的影響程度還是值得進一步分析。
參考文獻:
1.安德魯•史萊佛著,趙英軍譯校.并非有效市場―行為金融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史代敏.中國股票市場波動與效率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于謹.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績歸因分析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