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生產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0 16:07: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糧食生產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糧食生產論文

篇(1)

糧食生產效益與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

建立糧食生產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農業生產是復雜的綜合性生產,本質上是物質、能量的轉化,一方面從環境輸入原料,中間經過生物群體轉化、交換,然后輸出糧食等產品。糧食生產要獲得大量的產品輸出,必須有相應物質和能量不斷輸入。糧食生產轉化資源是多方面的,如土地、勞力、資金等特別是自然資源是糧食生產的重要資源,作物要高產、穩產,就必須從環境中吸收能量和養分,而且產量越高就要求獲得的越多。把農業資源保護和利用結合起來,根據資源特點,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建立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首先要加強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提高作物對環境資源的依賴適應性、能量、物質的轉化率。我市增產糧食要充分利用太陽能,大力提高光能利用率,這就必須通過增加葉面積指數以獲得更多的光能來實現。實行合理密植、間種套種是一個有效途徑。作物在肥力、密度、個體配置形式的三個因素協調良好的生態環境下,才能發揮最佳增產效益。糧食生產發展還必須協調農、林、牧生態結構關系,以加強物質、能量的轉化。農與牧的原料與肥料是供求與連鎖關系,一方增產可引起雙方增產,雙方增產又引起多方增產,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林業對農業增產作用很大,良好的植被可調節農業生態系統的輸入輸出,有利于改變農田小氣候,促進農業穩產增產。使農林牧之間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篇(2)

1.1科技支撐保障糧食產量顯著提升

糧食生產政策的大力扶持,加大了機插秧、精確定量栽培及秸稈全量還田等一系列高產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了單產水平的顯著提升。2014年,鹽城市糧食產量478.9kg/667m2,比上年增8.2kg/667m2,創歷史新高,自2007年后一直保持增產勢頭;糧食總產首次突破70億kg,連續9年超百億斤;稻麥產量歷史最高,達到1014.7kg/667m2,連續2年實現噸糧目標。

1.2生產方式由分散型逐漸向規模型轉變

隨著政府對土地流轉、聯耕聯種、家庭農場和糧食生產合作社等適度規模經營扶持力度的加大,農業生產由一家一戶零散種植逐漸向規模化經營轉變。據2012年統計,鹽城市3.33hm2以上的種糧大戶達到2342戶,經營耕地面積2.52萬hm2;糧食生產合作社817個,經營耕地面積4.29萬hm2。2013年初步統計,符合農業部統計口徑的糧食生產類家庭農場1082個。2014年,鹽城市各地積極穩妥推廣聯耕聯種,落實到田面積14.2萬hm2,示范點2226個。

1.3糧食生產物質裝備水平明顯改善

近年來,隨著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項目政策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建設力度加大,農田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物質裝備水平顯著提升,機收機種全程機械化管理得以實現,糧食生產抵御自然災害威脅的能力增強。2013年,鹽城市旱澇保收農田面積63.21萬hm2,占耕地面積的76.9%,較上年增13.4%。鹽城市農機總動力596.35萬kW,近5年以每年4.8%的平均增長率遞增。2014年,鹽城市水稻機插率達到72.4%,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達81.4%。

1.4農民種糧積極性顯著提高

國家實施種糧補貼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加上政府的配套扶持,近幾年糧食生產面積以稻麥為主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油菜、棉花等作物因花工多、比較效益不高等原因種植面積下降。從2003年開始,糧食生產面積逐年遞增,年平均遞增率達到3.2%,至2014年,鹽城市糧食生產面積97.88萬hm2,比2003年增加了26.92萬hm2,增幅達37.9%。

2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存在的問題

從近年來糧食生產的實際來看,現有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還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2.1補貼與種糧面積、主體不對應

糧食直補及農資綜合補貼核定補貼面積比實際面積小,地方落實過程中存在打折現象,容易引起少部分農民誤解,也存在糧田被承包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或者綠化造林,仍享受糧食補貼的現象。良種補貼存在增量上報及減少不報的現象,導致補貼面積大于實際面積。在補貼對象上,一些通過流轉或者租賃的生產大戶、服務組織等很難享受到種糧補貼。

2.2種糧補貼落實工作量大

由于種糧補貼種類多、環節多、主體多,加上年際之間變化復雜,造成每年的補貼發放工作量較大,而目前縣、鎮、村基層工作人員普遍偏少,其他中心工作任務重,且缺乏必要的工作經費,導致補貼面積核實難、補貼落實滯后、發放不準確等現象。

2.3農業災害救助資金落實周期長

一般農業自然災害產生影響的時間快及恢復任務緊,而目前自然災害補助資金落實,往往要經過災情調查、匯報請示、安排資金、制定方案、資金下達及落實到戶等一系列環節,周期短則一個星期,長則十幾天甚至二十多天,救災資金或物資落實到戶時已錯過了最佳恢復期。同時,農業災害救助資金、物資還存在不能全覆蓋的問題,造成基層落實困難大。

2.4產業發展項目扶持標準不高

目前各類扶持糧食產業發展的項目還存在單打獨斗的情況,提出的目標很多,有的目標較高,但扶持總體標準卻不高。如糧食高產增效創建項目,要求實施666.67hm2,扶持資金高的水稻達40萬元,而低的大豆只有16萬元,平均扶持分別只有40元/667m2和16元/667m2,因此項目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2.5地方上扶持糧食生產沒有扶持高效農業發展政策多、力度大

鹽城市每年安排高效農業以獎代補專項資金300萬元左右,但是對糧食生產扶持力度不大。亭湖區除了對規模高效農業設施有扶持政策外,對土地流轉發展連片高效農業與新注冊發展設施農業6.67hm2以上的家庭農場都有資金補貼,但是對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糧食生產以及糧食生產類家庭農場卻沒有資金補貼。

2.6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重獎補標準輕考核驗收

各地扶持政策文件都詳細列出各項補助標準,但是對考核驗收辦法和資金下發程序等一帶而過或者只字不提,可能會導致政策實施不盡如人意。糧食生產季節性很強,如不及時進行考核驗收,有可能符合政策條件的大戶或專業合作社等就享受不到補貼。

3進一步完善糧食生產扶持體系的建議

3.1完善種糧補貼政策體系

堅持種糧得補貼、不種糧不得補貼和誰種糧補給誰的大原則,提升糧食補貼的精準性。要提高精準性,就要建立一套完備的補貼面積核定辦法,如建立農民種植情況數據庫,分區域、分經營主體、分作物等實行動態管理,充分掌握農民種植布局和變化。在此基礎上,對已有的、發放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補貼,進行整合,減少基層工作量,明確工作經費;建立種糧補貼動態調增機制,逐步提高補貼標準;加大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扶持力度。

3.2提高災害救助政策的及時性

建議建立災害救助自動響應扶持機制,將受災程度分級,充分考慮救災扶持財政預算和常年災害發生特點,根據不同分級制定不同救災補貼標準,明確救災扶持自動響應對應的災害等級,一旦達到一定等級災害,可由當地財政按照制定的補貼標準先行抗災救災,以最快的速度救災,最大程度上減輕災害損失。在落實補助的過程中,中央或省加強災情調度和核查,嚴格審查受災地區補貼發放是否與受災程度和范圍相符合,經核查無誤后下達相應補貼資金。同時,建議關鍵環節物化補貼如小麥“一噴三防”能做到全覆蓋,減少基層工作矛盾。

3.3強化產業項目實施效果

對這類政策項目,建議根據項目設計初衷和項目扶持資金預算,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內容和考核指標,不能將項目建設的內容和標準等要求提的過高而無法實現,要突出重點任務與關鍵環節,確保取得實效。

篇(3)

1有利于調整糧食生產內部結構

提高經濟效益長期以來,全省糧食生產重水稻輕旱糧,結構單一,商品性能差,經濟效益低。2012年浙江省統計數據顯示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877.22萬畝,而水稻種植面積1248.89萬畝,占種植總面積66.52%;糧食總產769.71萬噸,水稻總產608.25萬噸,占糧食總產79.02%;旱糧種植面積合計僅628.44萬畝,占種植總面積348%,旱糧總產161.46,占糧食總產20.98%。可見旱糧種植結構和產量與水稻的比例完全失調,旱糧中大豆和小麥是主體,其它旱糧種類則數量極少,由此形成糧食種類結構單一與消費結構不協調的格局。

2有利于食品工業和畜牧業的發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種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旱糧種類多、營養豐富全面,是發展食品工業的優質原料,旱糧農產品可以加工成各類優質食品或食品添加劑,加速食品工業發展。甘薯、馬鈴薯可加工成速食品,木薯干片加工成無水葡萄糖、藥用肌苷等醫藥用品,大豆制成豆腐、豆干、豆豉,還可經深加工成賴氨酸食品添加劑、食用豆粉、濃縮蛋白和分離蛋白制成的食品,用于出口創匯;另外,旱糧還是畜禽飼料的重要加工原料。利用蛋白質和熱能較高的豆餅、豆渣、麥麩、玉米等制作成營養價值較高的畜禽飼料,可以加快畜禽生長,減少飼料用量,節約成本開支,提高經濟效益。

3有利于改善山區生態條件

旱糧生產過程中若實行水稻與大豆、玉米、薯類等水旱換茬,冬季油菜與大麥、小麥、蠶豆等合理復種輪作,通過水旱換茬、冬季綠肥與春夏粗糧輪作,有效地做到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山區土壤理化性狀和生物效能,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從而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二浙南山區旱糧生產發展思路

1調整旱糧種植結構

優化種植品種浙南山區旱地適合發展旱糧作物是由其亞熱帶季風氣候條件所決定的,冬暖夏熱、雨量充沛有利于喜溫作物的生長,而多變的地貌、土壤類型使得旱地農業具備明顯的垂直分布,不同熟制的品種也分布廣泛。除水稻外,其余的旱糧作物與經濟作物均有種植,各種作物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隨著生態環境的改變和無霜期的縮短而有旱、中、晚熟品種,播種期有春播、夏播、秋播之分,海拔較高的山坡則分布比較耐寒的作物,比如馬鈴薯、大麥、小麥等。旱糧作物種類繁多,生產結構復雜多變,能夠適應浙南山區旱地的立體生態環境需求。結合旱糧作物的立體層次結構,合理安排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比重、糧食作物中粗糧與細糧的比例、谷類作物與油料作物的比重。河谷平原與低丘平壩區域作物生產水平較高,可適當提高旱糧經濟作物的比重,如小麥、大麥,約占旱地面積1/3以上;丘陵與低山地區則以冬作油菜和豆類為主,約占旱地面積5%~10%,通過固氮作用和輪作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山丘和高山地區,逐漸提高粗糧的比重,基本上以玉米和馬鈴薯為主;沿海迎風坡避免種植玉米等高稈作物,局部山區種植耐寒耐貧瘠的旱糧作物,如蕎麥、高粱等。

2完善旱區種植生態

2.1修筑梯田

浙南山區旱地坡度一般在15°以上,未筑地埂和修建水平梯田或橫向帶種,旱地周圍未挖排洪溝、山頂和陡坡也未種植涵養水源的植物,順坡耕作若遇夏季暴雨,在地表覆蓋的密集度小、作物種植稀疏的情況下,雨水順坡急瀉,引起水土流失,帶走土壤中大量養分。修筑梯田是治理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根據地面坡度大小、土層厚薄、耕作方式、勞動力多少和經濟條件決定梯田寬度,修成后配合深耕、增施有機肥料、種植適當的先鋒作物等農業耕作措施,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當原地表坡度小于40°時,梯田的侵蝕能量約為原坡地的17%~22%,相應減少的侵蝕能量約為78%~83%,這與常規水平梯田的減沙效益相當。據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資料,水平梯田每畝可減少徑流70%、減少泥沙量93%以上、增加土壤持水量30%,另外,盡管梯坎所占土地面積不大,一般在5%~10%之間,但形成的表面積卻較大,隨著原地表坡度增加,梯田總表面積增加,當地表坡度為15°~30°時,梯田面積較相應的土地面積分別增加約9.4%和20%,而所增加的耕地面積可使作物產量比坡地增產30%~70%。2修復草地發育良好的草地對地表徑流的影響與水土保持林相似,據測定在一般降雨條件下,20°苜蓿坡地較20°坡耕地減少徑流88.4%,減少泥沙流失量97.4%;草本植物根系能改善土壤,種植三年的苜蓿地,土壤水穩性團粒可達9%,較一般農地增加4.6倍。

2.3構建立體農業生態系統

垂直氣候資源是浙南山區自然資源中可供利用的最重要的特色資源,全面發展立體農業是提高種植業效益的必由之路。立體農業的實質是農業生物中多物種、多層次的組合配置,或多級物質能量循環轉化。(1)間套作。間套作是立體種植的最基本形式,能充分利用農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時間差、高稈作物與矮稈作物生長的空間差,提高作物經濟效益。馬鈴薯和玉米是浙南山區的優勢作物,“玉米=馬鈴薯”是該地區旱糧種植模式的基本骨架,可以根據各地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狀況確定種植模式,如低山區域可采用“玉米=馬鈴薯+大豆”、“油菜-中稻”;高山區域則可采用“玉米=番薯+大麥”等模式。(2)組建復合生態系統。河谷平壩區域推廣“稻田養魚”、“稻田養蟹”共生模式;中山以上發展以“林業+旱糧”為主的模式,兼顧“林業+中藥”、“林業+蔬菜”、“林業+食用菌”,依托林業發展旱糧、中藥、蔬菜,把種植業和林業很好結合起來,兼顧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另外在浙南全境倡導“林-果-茶-草-牧-魚-沼”的全面綜合、異面利用的立體農業模式。

2.3構建立體用肥需求結構

目前,浙南山區旱地農業基本上是廣種薄收,耕作方式依然粗放,“種種一畈,收收一擔”這類面積占旱地耕作總面積的60%~70%。在旱地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山區高地土壤母巖、砂巖成分居多而導致土壤貧瘠,交通不便使得生產資料投入少,管理經營不善,另外順坡耕種的旱坡地受長年累月的暴雨沖刷、土壤肥力流失嚴重、旱地越種越薄,甚至被沖刷成光板地、基巖。生產資料投入少、土壤肥力因自然條件流失嚴重導致旱地能量流和物質流入不敷出,進而影響糧食產量和品質。因而有必要推廣旱地測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技術以構建科學合理的旱地立體用肥需求。浙南山區耕地(水田、旱地)耕層土壤養分的有機質、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鉀含量偏低,微量元素除硼外含量較高。山地表層有機質、全氮含量高,速效鉀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極低,微量元素較低。作物可直接利用的是土壤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鉀、緩效鉀的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高低,是衡量土壤供應磷、鉀素的有效指標。農化分析統計結果表明,速效磷含量趨勢為水田>旱地>山地,速效鉀含量趨勢為山地>旱地>水田。其原因可能是水田中由于常施磷肥,磷含量高,而鉀肥所施不多,但淋失卻較容易。在南方山區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影響旱地生態系統功能、提高旱地生產力的影響因子關鍵是肥而非水,因而解決旱地農業“薄、瘦、旱”等主要障礙因素的關鍵在于通過種植豆科綠肥和合理用肥。除擴種豆類等養地作物外,必須增施較多的有機肥與適量化肥,促進和提高旱地土壤的有效成分含量。例如,山區水田由于開墾和種植過度而導致速效鉀含量偏低,可進行適當的輪作和秸稈、根茬還土,另外每畝增施尿素21.6kg、過磷酸鈣28kg、硫酸鉀15kg,保證水田土壤氮、磷、鉀合理搭配,滿足耕作需求。山地表層由于未經開墾,其有機質、全氮含量高,但速效鉀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極低,微量元素較低,可適當增施微量元素和磷肥,降低氮肥施用量,每畝以尿素16.3kg、硫酸鉀5kg、過磷酸鈣45kg為佳。

篇(4)

1.1年、季氣溫變化

黑龍江省1954~2011年年平均氣溫呈線性升溫為2.1℃,上升速率為0.34℃/10a,見圖1;突變時間在1977年前后(圖略)。如果從1981年為氣候變暖期開始,變暖后較變暖前上世紀50~70年代氣溫上升1.1℃。氣候變暖導致低溫次數明顯減少,變暖后30a中僅有1987年和2009年發生低溫冷害。在近57a春季升溫最大,次之為冬季,第三位為秋季,最后一位是夏季,升溫速率見表1。因此氣候變暖導致年、季升溫而低溫次數明顯減少。

1.2積溫年變化

1961~2011年全省日平均氣溫≥10℃積溫呈上升趨勢,上升速率為5.3℃/a,見圖2。1981年至今,≥10℃積溫增溫為100~200℃。積溫帶基本向北移東擴一個積溫帶,平均熱量增加一個積溫帶的熱量見圖3、圖4,熱量的增加對糧食格局變化和糧食增產發生重要影響。1.3年、季降水量變化年降水量呈線性下降趨勢,下降速率為7.5mm/10a,見圖5。1998年松花江—嫩江發生了100年一遇的大洪水之后1999~2011年為少水時段;氣候變暖后降水變化不明顯,但進入本世紀的11a中降水偏少干旱嚴重[13]。1956~2011年的年季降水趨勢見表2,僅有冬春季降水增多,春季增多大于冬季,增量為2.5mm/10a。夏秋季及生長季降水有減少趨勢,生長季降水減少多一些,減少9.3mm/10a。1.4年平均風速及日照時數變化近50a來全省年平均風速呈下降趨勢,氣候變暖后,風速下降明顯。同樣年平均日照時數也具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變暖后年日照時數迅速下降。圖51956~2011年黑龍江省年降水量變化Fig.5Yearprecipitation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in1956~2011表2年季降水趨勢系數Table2Year,seasonprecipitationtrendcoefficient年水量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長季趨勢系數-0.750.25-0.47-0.70.1-0.93

2氣候變化對氣象災害、極端天氣的影響

黑龍江省氣象災害具有普遍性、地域性、季節性、連續性和階段性特點;對糧食產量影響較大的為干旱、雨澇、暴雨、低溫冷害、霜凍等災害。

2.1季節干旱與與雨澇

上世紀80年代氣候變暖后,春旱頻次在減少。夏季旱、澇階段變化較明顯,1998年后進入一個以旱為主的時段;旱、澇轉換周期為14a。1981年氣候變暖后的31a近2/3秋季干旱;夏秋連澇年較多,尤其90年代連澇現象更多。

2.2極端降水與暴雨

[29]由表3可見變暖前上世紀60、70年代極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頻次為1.91/a、0.50/a,而變暖后1981~2010年極端降水、暴雨的平均頻次為2.32/a、0.61/a,差值為0.41/a、0.11/a,表明氣候變暖引發極端降水和暴雨頻次是增加的[16]。

2.3低溫冷害

可分為3個類型:①延遲型冷害;②障礙型冷害;③混合型冷害。東北三省是我國夏季低溫冷害頻發的地區,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冷害發生較為頻繁,災害程度重。其中1972和1976年嚴重的低溫冷害造成東北全區糧食減產300×108kg。黑龍江省夏季1957、1964、1969、1972、1976、1983、2009年較歷年低1.0~1.6℃,發生嚴重低溫冷害。20世紀80年代后氣溫明顯升高,延遲性低溫冷害出現的頻次明顯減少而階段性、障礙性冷害增多。

2.4初霜日與終霜日和無霜日變化

1961~2011年全省初霜日呈緩慢推后趨勢,約后延7d,見圖6。終霜日大有提前的趨勢,約提前8~9d;氣候變暖后無霜日天數延長15d。

3氣候變化(暖)對糧食生產安全的影響

3.1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產量的影響

從1949~2012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大體經歷了5個階段,見圖7。第一階段逐步恢復階段(1949~1958年);第二階段急劇下降階段(1959~1961年);第一和第二階段是黑龍江省在作物生長季處于低溫多雨階段的氣候,糧食產量不高。第三階段穩定增長階段(1962~1999年),處于氣溫和降水正常時段的氣候,有利增產。第四階段波動階段(2000~2003年),處于溫度偏高,降水偏少圖7黑龍江省歷年糧食總產量變化Fig.7FoodcropsyieldchangeinHeilongjiangProvince有旱象發生的氣候背景。第五階段快速增長階段(2004~2012年),正是處于溫度偏高降水稍少(但較第四階段降水偏多),基本處于風調雨順的氣候背景,糧食得以快速增長。黑龍江省糧食產量與熱量關系最為密切,豐收年大多是高溫年,而低溫年幾乎都是歉收年。1980~2011年溫度、降水與黑龍江省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結構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對生長季氣溫與主要糧食作物的產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溫度與玉米產量在0.05水平上的相關系數為0.380,呈正相關,相關性較好;溫度與大豆、水稻產量在0.01水平上的相關系數分別是0.574和0.603,呈正相關,相關性較好;溫度與小麥在0.01水平上的相關系數為-0.666,呈負相關,溫度越高產量越低。對生長季降水與主要糧食作物的產量進行相關性分析,降水與玉米、大豆產量相關系數分別是-0.197和0.294,相對較差。降水與水稻產量在0.05水平上相關系數是-0.395,呈負相關,相關性較好;表明高溫低濕對水稻高產有利,因黑龍江省大部稻田旱時能得到人工灌溉;高溫高濕,病蟲害加重,加之排澇工程還比較薄弱,尤其三江平原低濕地,澇時嚴重影響水稻產量。同樣高溫低濕對玉米的產量有利,因玉米是耐旱力較強的作物。大豆是喜溫濕的作物,氣溫高降水正常就可獲得增產。降水與小麥產量相關系數是-0.430,呈負相關,相關性較好;表明溫度低降水少(但灌漿期降水須夠用),尤其7、8降水少有利收獲。統計表明:氣溫每升高1.2℃,水稻單產增產0.75成;玉米單產增產1成;大豆單產增產近1成;小麥單產增產0.94成。綜上溫度每升高1℃,可使糧食產量平均增產10%左右。

3.2氣候變化(暖)對糧食生產格局的影響

近30a氣候持續變暖,使黑龍江省農作物的生長季熱量增加,生長期延長,積溫帶北移,作物的高產中心發生移動。玉米和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玉米的主產區以松嫩平原的哈爾濱、齊齊哈爾和綏化市為主;水稻的主要種植區域以松嫩平原南部的哈爾濱市和三江平原的佳木斯市為主;水稻、玉米的種植區域明顯向北擴展。小麥的種植區域呈現北退現象,大豆種植范圍也明顯北移。從上世紀80年代除玉米占絕對優勢外,其它的各種作物相當;進入90年代,玉米及水稻所占比例較高;21世紀以來的12a,水稻和玉米所占比例不分上下,大豆次之,小麥及其它作物所占比例較少。

3.3氣象災害對糧食產量的影響

通過大量資料統計表明,旱災造成糧食平均減產15%~25%;低溫冷害減產20%左右,其中水稻減產45%;霜凍減產10%~15%;雨澇減產5%~10%。

4適應氣候變化的對策

4.1應對氣候災害適應性對策

氣象災害成災率是造成黑龍江省糧食產量不穩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提高抵御氣象災害的能力。

4.1.1抗御干旱①加強抗旱工程建設;②實施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積極推廣旱田高效節水灌溉,玉米膜下滴灌技術;③修建水源工程,增加供水蓄水量,把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等自然水源進行調節再分配。

4.1.2防汛排澇①大力修建骨干防洪工程,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增強農田排澇能力;②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減少水土流失;③根據雨澇規律,調整農業結構和種植制度,澇區種植水稻以稻治澇,旱改水實施增產。

4.1.3抗御低溫①作好品種區劃:避免盲目引種、越區種植,合理配置好早、中、晚熟品種;②改革耕作制度,全面推廣機械旱作耕法,重點是伏秋整地;發揮機械作用,適時搶墑播種,進行苗期深松;采取保護地栽培的各項措施。

4.2農業適應性對策

1)調整農業結構和種植制度,優化作物布局:繼續擴大玉米、水稻等高產作物面積;做好品種搭配,氣候變暖生育期延長,早熟與早中熟品種及中熟與中晚熟搭配種植,增加復種面積,擴大冬小麥試種面積。黑河至撫遠和三江平原應發展稻豆為主,松嫩平原北部、大興安嶺南部、黑河南部以發展豆麥為主。松嫩平原中部,三江平原西部應以發展玉米、大豆為主。松嫩平原西南部應以玉米、飼料、雜糧為主。松嫩平原南部及牡丹江市應以玉米、水稻為主。2)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實施農田標準化管理:①建設具有一定規模,集中連片,實行保護性耕作,實施秋翻整地,保墑保土,深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計劃;建標準化育秧大棚或智能化育秧工廠;②興修水利,完善水利抗旱排澇配套的旱澇保收田;③農機農技農藝相結合,全程基本實施機械化;做好病蟲草害統防統治;④基本達到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標準;實施低碳農業環保農業。3)加強農村氣象兩個服務體系建設。黑龍江省氣象部門始終堅持把為農服務作為氣象服務的重心,積極開展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工作,為黑龍江省糧食生產作出了重要保障。在2013年戰勝自1998年以來的嫩江-松花江大洪水和超百年一遇的黑龍江特大洪水的預警預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防汛指揮部門決策,啟動相應預案提供了重要參考意見。

篇(5)

1.1農業自然災害對耕地的影響。(1)農業自然災害對耕地的毀壞是導致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洪災沖毀耕地而造成水土流失,將直接導致耕地面積的減少;風雹剝蝕土壤,使耕地沙化。(2)農業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將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而造成對耕地資源的嚴重破壞,使土層淺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的pH值及微量元素等都遭到改變,嚴重時可能導致耕地的糧食產出能力發生不可逆轉的下降。

1.2農業自然災害對農田水利設施的影響。

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有利于提高人類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糧食生產對自然氣候的依賴性,降低水災、干旱等對糧食生產的影響程度。然而一旦遭遇自然災害,水利基礎設施本身也可能成為被損毀的對象。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不少地區的水利基礎設施還比較脆弱,農村水利設施老化失修嚴重,六七十年代的設施設備還在被廣泛使用,因此非常容易遭受自然災害的破壞。

1.3農業自然災害對勞動力的影響。

(1)農業自然災害的發生將直接造成農民收入的減少,使農民因災而致貧或返貧。調查表明,水災對農業生產的破壞平均每提高10%,農村貧困發生率將會增加2%-3%,而農民的貧困將造成農村貧困地區基本建設落后,文化、衛生、教育水平差,最終降低了糧食生產要素的投入水平。(2)糧食生產因經常受到低溫、干旱、臺風、暴雨等惡劣自然條件影響而變得不穩定,糧食作物種了毀,毀了種,加之種植效率低下,農民反復對生產進行投入,同時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成本不斷攀升及人工成本的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農民辛苦一年卻收入微薄。在自然災害降臨時,農民們可能會無法承受因承種土地而帶來的風險與壓力,由于勞動生產率很低,農機具閑置浪費很大加上農業自然災害的影響,以致種一年的地不如打一個月的工,由此導致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糧食生產積極性逐年下降,很多農民就寧可讓耕地荒蕪也不愿耕種,出現棄田荒田的情況。

二、減輕農業自然災害對糧食生產能力影響的對策

1.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第一,地方政府必須制定嚴厲的政策規范,禁止胡亂砍伐樹木、破壞草地及毀林開荒等行為,加大耕地的保護力度,開展大規模的造林、種草還草的運動,提高森林覆蓋率,讓其充分發揮生態“穩定器”的作用,從而有效防止發生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此外,政府還應該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加大對生態環境的財政投入和補償力度,最大程度上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建設可以促使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天然綠色屏障。第二,政府要加大財政對農村農田水利設施的投入力度,推進水利工程設施的配套工程建設來確保現有的水利設施充分地發揮其作用,并且加快先進水利設施和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此外,在推進農村水利管理體制改革時,一方面要深入認識和理解到水利工程的社會效益與其帶來的經濟利益之間的關系,在保證各項水利工程能夠很好地發揮其社會效益的同時,也不能丟掉市場的競爭機制,因為市場的介入將可能會很大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運行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設和水利工程的運行管理防災同等主要的位置,不能只注重工程建設而忽視了管理,而是應該再加大工程建設投入的同時,相應地增加管理資本的投入,做到“建設和管理并重”。

2.提高糧食作物的抗災能力。

第一,選育抗逆糧食作物。為了切實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從根本上提高糧食作物的抗災能力,育種工作中在選育糧食作物時要盡可能利用品種間雜交/遠緣雜交或人工物理化學方法來挖掘與抗逆相關的新基因,選育耐抗逆性強的糧食作物,確保它們能適應惡劣的生長環境。第二,用物理方法或化學制劑來增加糧食作物的抗逆性。在自然條件較好的環境中,大部分糧食作物具有的性狀更適合其生長發育;但當生長環境出現惡化時,糧食作物具有的性狀可能就會對其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人們為減少不利因素對糧食作物生長發育的影響,一般釆用物理方法或化學制劑來改變糧食作物的性狀提高其抗逆性(例如施用矮壯素抑制株高來增強作物抗風能力),這就需要科研人員研發出效果更有效、使用更方便、價格更便宜的化學制劑或發現新的物理方法來提高糧食作物的抗逆性。第三,科學栽培管理來增強糧食作物的抗逆性。科學栽培管理能極大地增強糧食作物抗逆性,例如科學灌溉能有效控制小氣候濕度,從而影響糧食作物性狀發育提高其抗性并減輕病害的發生;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改良土壤結構,使其疏松綿軟且透氣良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從而有利于糧食作物根系的生長發育;合理輪作能調節地力,有利于糧食作物的生長發育。

3.調動農民的糧食生產積極性。

首先,在控制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同時,繼續加大對種糧農民的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及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力度,保護種糧農民的利益,讓農民生產糧食能夠獲得利潤。只有建立科學、規范且統一的糧食收購保護價政策,對糧食實行最低保護價收購,在財政、稅收及信貸等各方面給予糧農實惠,使農民減產年不減收,豐產年大增收,才能最大限度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第二,加大糧食生產保險的投入。農業保險屬于典型的低收益、高風險產業,而保險公司作為利益主體,難以在低保費、高賠付之間尋求平衡,所以必須依靠政策性支持。因此要以政府為主體,建立農業保險長效發展機制,加快完善農業保險法律法規,發揮政策促進作用,運用保費補貼等調控手段,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戶參加農業保險(尤其是水稻保險),建立將農業信貸、救助政策和支農惠農政策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機制,建立政策性的農業保險機構和農業自然災害風險保障基金。這樣做,既能增強農民抵御農業自然災害的能力,又能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篇(6)

制約糧食進一步增產因素

篇(7)

本文作者:余世學工作單位:四川省涼山州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站

制約因素

資源要素約束一是氣候資源。涼山州光熱充沛,降水一般都在1000mm,雨熱同季,但時空分布不均,季節性、區域性缺水明顯,冬半年降水量不到全年10%,夏半年集中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大多數地區降水量都在800~1100mm,雅礱江西部、金沙江河谷降水在700~800mm。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加劇,極端性自然災害越來越嚴重,冰雹、洪澇、低溫冷害、凍害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二是土地資源。近年來國家制定了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耕地銳減勢頭基本得到遏制。但是,隨著退耕還林、還草等可持續發展戰略政策和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穩定耕地面積的難度越來越大,耕地質量提高的趨勢也并不明顯。2010年末累計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2.88萬hm2,僅占全州耕地的21%。中低產田占總面積的70%以上,其單產水平只占全州平均水平的70%~80%,主要分布二半山和高山坡地,土層淺薄,又無結構,水土流失,跑水跑肥,形成旱、薄、瘦、蝕。三是勞動資源。農村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壯年農民大量進城就業,農村缺乏有思想、有技能、敢創新的示范帶動人才,影響了新技術、新成果在農村的推廣應用。勞動密集型技術被閑置,不少地方已出現了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只有靠增施化肥來提高產量,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由“十五”末10.6564萬t提高到13.8122萬t,增加近30%。2.2基礎設施約束一是投入總量依然偏低。財政收入增長而支農資金比重卻下降。中央財政用于“三農”的投入每年在提高,但主要體現在惠農政策補貼方面,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投入所占比例不增反減。二是多頭管理造成投入分散,低水平重復建設較多。如農業綜合開發、大型商品糧基地、優糧工程、農田水利等分屬不同部門。三是小型農機設施滯后,導致機械化使用、維護和管理都存在問題。科技支撐約束糧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進步是發展糧食生產的決定性力量。依靠科技支撐糧食發展,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科學研究缺乏系統性和穩定性,農業科研工作特別是農業應用基礎性研究缺少穩定的資金項目支持,產前、產中、產后的集成配套技術研究不夠;二是由于種種原因,許多農業科研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不夠,“為論文而科研、為職稱而科研、為經費而科研”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成果評價考核辦法體現農業科研特點不夠;三是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素質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基層推廣隊伍長期得不到補充,知識陳舊,推廣工作沒有形成合力,機制不活。科技創新水平低,支撐能力不強,發展糧食生產缺乏科學的思路和科學的辦法。比較效益約束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對促進糧食產業發展、穩定糧食價格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現有補貼方式增加農民收入的效果明顯,刺激糧食生產的作用相對不夠。二是目前糧食價格還沒有完全反映市場需求和供給關系,對農民種糧積極性有一定影響。三是扶持糧食生產發展的長效機制有待完善,穩定發展糧食產業的基礎不牢。農村勞動力嚴重缺乏,勞動力價格上漲,加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按市場勞動力價格,絕大多數糧食作物是虧本生產,糧食的比較效益低。其他約束一是糧食生產規模小而散,集約化程度較低,區域優勢、規模效應不明顯;二是市場發育不夠,特色農業起步低,包裝簡陋,名牌產品少,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產、供、銷服務體系不健全,對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不強。四是糧食產業組織模式是一種不穩定、不成熟的組織模式。糧食產業化水平低,糧農和糧食流通加工“兩張皮”,由于規模實力的差距,糧食產銷利潤分配不公。

提升糧食產能潛力的途徑與政策建議

土地資源潛力一是中低產田增產潛力大。中低產田占總面積的70%以上,其單產水平僅占全州平均水平的70%~80%,通過培肥地力提升糧食產量的空間還非常大;二是可開發耕地潛力大。涼山州2010年統計,年末實有耕地35.13萬hm2,土地二調面積59.2萬hm2,據調查,近期可開發的宜農荒地達5萬hm2,潛力較大。三是秋冬閑田潛力大。全州近期可開發利用晚秋和冬閑地面積達8萬hm2以上。氣候資源潛力“低緯度”的地理位置,復雜多樣地形地貌,造就了涼山州光溫資源充足、水能資源充沛、干濕季分明、垂直變化顯著以及冬暖夏涼、年氣溫差較小、日差較大等資源稟賦。“北方的陽光、南方的溫度、印度洋的氣候”為動植物的生長、繁衍創造了獨特的極為有利的環境條件。以西昌市為中心、以安寧河谷為中軸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具備發展糧食生產的“溫、光、水、熱”自然優勢;有“不是海南,勝似海南”的美譽,在傳統農業粗放經營模式下,仍可以滿足“一年熟、兩年足”的初級目標。具備了發展“增、間、套、圍”多熟種植提高復種指數的氣候保障。糧食單產潛力涼山州有小面積水稻單產超900kg/667m2、玉米超1000kg/667m2、馬鈴薯超4500kg/667m2,小麥超700kg/667m2,蕎麥超250kg/667m2的高產典型,但就全州而言,基礎設施還很脆弱,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農業生產還沒有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2010年糧食平均單產僅291kg/667m2,比全省平均水平342kg/667m2低56kg/667m2,較全國平均水平331.5kg/667m2低46kg/667m2。在栽培技術、科技減災、更換良種等方面大有潛力可挖。科技增產潛力目前,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潛力基本消耗殆盡,糧食發展將更多地依靠科技成果和增產技術在生產中及時運用,取決于農業從業人員的受教育程度和素質高低。全州17個縣市建立了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機構,現有大學本科院校1所、農業中等學校兩所,州屬農業科研機構6所。在糧食作物育種技術、生物技術、生態技術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定水平。通過增加科技投資,努力改良農業人力資本和生產要素資本,既是推動涼山州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又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有效途徑,具有很大潛力。實現途徑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常抓不懈。基于糧食生產與發展的特性、增產的優勢與潛力、影響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分析,今后一個時期,不僅要明確指導思想,加大財政投入,重要的是必須本著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原則,全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工作。構建特色效益糧食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涼山州優質特色效益糧食產業化作為一項帶全局性、方向性的舉措來抓,充分發揮安寧河谷和高山寒溫帶特色資源,瞄準馬鈴薯、蕎麥、優質稻、食用玉米、燕麥等地方特色糧食產業,認真分析研究各個支柱產業的特點,制定完善產業發展的戰略目標,推進路徑、戰略措施和辦法,一個產業一個產業的抓實抓好,抓出成效,不斷完善涼山州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合作,加強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力度,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立足資源優勢,做好特色文章,作響綠色品牌,推進綠色特色產業加快發展,以創建“大涼山”農產品品牌帶動全州品牌經濟發展。完善農業科技支撐體系一是增加農業科技投入。二是強化推進糧食標準化生產進程。制定和完善農業生產技術標準,堅持不懈地推進標準化生產,確保糧食安全。三是加強農民培訓。力爭做到戶有一個科技明白人,村有一批致富帶頭人,每個特色產業有一批技術能人。四是廣泛開展高產創建活動。圍繞優質馬鈴薯、苦蕎麥、優質粳稻、燕麥等主導產業組建完善一批專業技術服務隊伍,普及應用輕簡栽培、病蟲害綜合防治等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引進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同時加強農科所和示范場等科研機構的規范化建設,完善示范功能,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健全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體系一是全面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到2015年新增有效灌面4.09萬hm2,改善有效灌面1.73萬hm2。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產糧區硬件設施建設,使溝、渠、路、電、倉儲以及信息網絡相配套,建設一批高標準的旱澇保收基本農田,提高抗災避災能力。二是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生產。圍繞馬鈴薯、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的關鍵生產環節,大力推廣機械深松、精量播種、機械化栽植、聯合收獲、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等重點農機化技術,力爭2015年全州農機總動力達到341萬kW,年均增長10%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5%以上,年均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三是積極開發利用農村能源。在金沙江河谷積極研究和示范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提灌站。每年新建3萬口農村戶用沼氣池,推廣大中型沼氣工程3處,在二半山和高寒山區不適宜建沼氣池的地區推廣生物質爐3000臺。四是全面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州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工作。健全糧食市場營銷體系加快建設農產品營銷體系,大力扶持農產品經紀人、專業營銷隊伍、加工營銷企業,擴大銷售網絡,促進農產品銷售。加強農業品牌宣傳,積極引導專業合作社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精心組織開展農超、農商對接活動,擴大對接品種范圍,拓寬銷售市場。新建一批上規模的農產品交易市場,力爭把涼山州建設成為川西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交易集散地。健全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和依托,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主導,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和經營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發展現代糧食生產的體制機制一是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在依法自愿有償流轉的基礎上實行股份合作、土地合作社、租賃、承包、聯營等模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二是創新農村公共服務機制,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完善農村服務機制,支持發展農業保險,逐步降低農業經營風險。加大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扶持力度全州基礎設施條件還比較落后,中低產田比重達70%以上。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自然災害頻發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已經成為制約農業生產發展的“瓶頸”。建議加大力度扶持涼山州標準農田建設,建成“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澇能排、旱能灌”的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的高產穩產田。對非重點糧食產能縣進行扶持涼山州會理、會東、西昌、冕寧、鹽源、昭覺、布拖、喜德、德昌9個已列入國家新增500億kg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縣和四川省新增50億kg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的布局縣,會理縣被納入四川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強縣。有一定資金支持,但其他縣開展產能建設資金少難度大,希望切實加大投入力度,按照“突出糧食生產、支持優勢特色”的原則,合理確定優勢區域和關鍵支持環節,突出抓好水稻、玉米、馬鈴薯、蕎麥4個主導產業發展。進一步整合各類農業資金,重點支持新增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加大對高產高效創建的扶持力度進一步擴大范圍,配套一定資金和物資,按照主導作物高產創建目標和“百、千、萬”示范推廣模式,深入實施良種良法入戶到田工程,加大高產栽培技術體系集成、創建、推廣力度,“農、科、教”三結合,確保“技術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100%。加大對良種補貼的扶持力度把涼山苦蕎麥、燕麥等優勢作物均納入良種補貼范圍給予扶持,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2010涼山州水稻、玉米、小麥、青稞良種補貼實行全覆蓋,國家實施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試點工作,涼山州2010年實施了5333hm2的原種生產補貼面積,有效調動了涼山州群眾種糧積極性。但作為地方特色效益糧食的蕎麥、燕麥等作物卻一直沒有納入良種補貼,馬鈴薯良種補貼實施面積小、受益農戶少,不能滿足絕大多數農戶對優良種薯的需求。這些作物的主產區都是貧困彝族聚居區,更需要重點扶持。將馬鈴薯主產縣納入產糧大縣補貼范圍將涼山州馬鈴薯種植面積在6667hm2以上的縣納入產糧大縣補貼,資金額度按產糧大縣規定補助,以便又好又快地發展馬鈴薯產業。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綜合素質積極落實國家農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度。基層部分農技人員技術落后,知識老化,觀念陳舊,很難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對新技術的要求。應加強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及專業技術的培訓學習,建立一支德才兼備,充滿活力,能適應新時期農技工作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農技推廣隊伍。另外,近年由于大批農村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老弱婦幼,文化素質不高,接受新技術能力差,迫切需要高素質的農技推廣人員深入基層開展農民培訓和科技指導工作。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一是大力扶持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龍頭行業建立糧食生產基地,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模式,增強龍頭企業發展后勁。二是走集約化經營的路子,改變傳統的小農經營模式,營建高標準的糧食生產基地,走高質量、高產出、高效益的路子。三是深化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積極引導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向有經濟實力、懂技術、善經營的企業和大戶流轉,實現糧食產業區域化規模化發展。

篇(8)

1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的目標與原則

1.1目標

質量和效益目標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要以質量和效益為目標。要在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糧食生產能力的同時,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種植業的作物、品種,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要積極發展糧食相關產品的生產,努力提高產業水平;全面提高糧食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糧食產品加工業,發展糧食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向生產的廣度和深度進軍,提高糧食生產綜合經濟效益;注重糧食產品品牌,實施名牌戰略。

經濟平衡目標通過合理布局,既實現各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又實現農、林、牧、副、漁的協調增長。均衡發展并不是平均發展,而是最充分地利用各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并根據需要和可能,來具體研究各生產部門和各地區間的結合、聯系形式,合理地布局糧食生產,從而逐漸形成各區域間糧食生產的合理分工。使糧食生產與工業、交通、科技平衡發展。

結構優化目標目前我國糧食產品結構還不適應市場需求結構,表現為“四多、四少”,即大路產品多,低檔產品多,普通產品多,原料型產品多;優質產品少,高檔產品少,專用產品少,深加工產品少。品質差,質量低,是目前中國糧食產品生產和供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糧食區域布局中要根據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因地制宜地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糧食產品,促進我國糧食生產向區域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1.2原則

因地制宜原則糧食生產要根據自然條件、地理環境進行布局,就是貫徹因地制宜的原則。糧食作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光、熱、水、土、氣等條件。這些自然條件是進行布局時必須加以認真考慮的。我國領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多樣,不同地理環境具有光、熱、水、土、氣等資源的區域差異,而不同的糧油作物,對自然資源的需要又不一樣。為了更好地發展糧油生產,必須認真研究各地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充分發揮自然的有利條件,盡量減輕和避免自然條件的不利影響,從而使糧食的生產布局更加合理,達到持續穩產高產的目的。

生態系統平衡的原則貫徹這一原則要考慮各地區的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特別是西部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要大力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確保國家生態安全。要重點扶持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節水農業、畜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把特色農業和畜牧業做大做強。

市場調節與宏觀管理相結合原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管理是保證糧食生產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這是由市場機制的缺陷與糧食產品本身的特點決定的。其一,糧食是一個弱質產業,其具有高風險、易波動、市場競爭力弱的特點;其二,糧食是一個具有戰略地位的產業,糧食產品安全是人類最基本的健康需要和安全需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三,市場經濟調節糧食生產具有局限性,市場機制的調節是一種事后調節,具有滯后性,而糧食生產周期長,市場調節容易引起經濟波動,需要政府進行事前調節,即通過一定的計劃管理,對長期發展作出引導,才能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2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的影響因素

2.1資源因素

土地資源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糧油作物的生長發育及質量,影響土地的利用方向和改良措施。而各種糧油作物對土壤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如水稻以“三沙七泥”的土壤機械組成最適,而且有耐酸性;玉米要求土壤性質,酸堿度適中,并要求有充足的水肥;花生宜于種植在偏沙性土壤中,即使是土質瘠薄也可正常生長;高梁和向日葵幾乎可以種植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甚至包括鹽堿土。因各種糧油作物對土壤的要求難以一概而論,應視其不同作物對土壤的具體要求來選擇適宜地區布局。

水資源地表水的分布與糧油生產布局有著密切的關系。一般來說,水網密布,水量豐富,容易引灌耕地的地區,通常種植有較多的糧油作物,并能旱澇保收,如我國的長江流域、珠江流域等。相反,水網稀少,水量不足,不易引灌農田的地區,耕地往往少而易旱,不利于作物的種植,因而栽培的糧油作物一般較少且多為旱糧作物,生產的穩定性差,單產低,因此,糧油產品難以自給,如我國西北的絕大部分地區。我國地表水以降水補給,因此具有年際變化大、季節分配不均和地區分布不平衡的特點。地表資源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分配直接影響糧油作物的產量和分布。我國降水量在地區分布規律上是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河川水資源是南方多、北方少,水資源的時空分布與人口、耕地分布狀況不協調。

2.2市場因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初步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貿市場和其他零售市場為基礎的農產品市場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發展,既為不同類型市場經營主體提供了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有效地調動各種不同類型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不斷推動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改革和創新,促進了農產品流通逐步市場化;又使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得到發揮,引導廣大農民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優勢,按照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結構,發展跨區域甚至面向全國的大生產,形成了專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的農產品商品基地。促進了農產品區域布局的優化。但是占農產品總價值量的比重很大的糧食產品的流通卻仍處于計劃控制之下,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在糧食生產中無法得以發揮,而糧食產品在農產品價格體系形成、農民收入結構、市場交易總量中又都占有基礎地位,使得糧食流通的計劃控制既影響了整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形成和完善,又使糧食區域布局的優化缺乏市場基礎。

2.3技術因素

糧油生產是社會經濟、自然、技術三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統一體。要發展糧油生產,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科學技術對促進糧油生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世紀初一些發達國家糧油增長量的20%靠科學技術的力量,目前已占到80%左右。但我國目前農業科技與生產相脫節,技術進步慢。農業科技的總體水平存在著“四多四少”:即常規技術多,重大關鍵技術和高新技術少;產量技術多,品質技術少;生產技術多,加工技術少;知識形態技術多,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技術少。農業技術進步涉及科研、推廣、生產應用三個環節,科技推廣是中心環節。科技推廣乏力是農業技術進步緩慢的主要原因。我國農業技術推廣機制不活,推廣手段落后,基層科技推廣隊伍素質不高,推廣的后續服務不到位,尤其是技術推廣與產品銷售服務脫節,即只管推廣技術而不管銷售產品,這種做法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3糧食生產區域優化布局的措施

3.1按糧食主產區域實行專業化生產

按不同的糧食主產區特點實行各種明確分工的專業化生產。在各個地區只生產一種或幾種國內、外市場所需的比較效益高的農產品,使糧食生產布局建立在地區間精細分工的基礎之上,這一原則的前提是把一定的糧食生產品種固定在一定的地區,這些分工是根據各地的土地特性、氣候條件、人口基礎、生產水平和流通市場等多方面的綜合條件,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地加以安排。它使糧食各品種的技術革新和生產效率的提高緊密地結合起來,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基礎上推動糧食作物品質的提高和結構的優化,提升糧食產業的綜合效益。

3.2積極推進糧食經營的產業化

隨著糧食生產區域化的形成和專業化的生產,分工不斷加深,使不同區域之間的糧食經營聯系更加緊密,這種聯系是否有效取決于糧食經營的產業化程度。糧食經營產業化是指實行農、工、商或貿、工、農一體化。使糧食生產者由單純生產糧食初級產品向糧食產品深度加工綜合利用轉變,由單純務農向農、工、商綜合經營轉變。通過產業化經營形式,糧食的產前、產中、產后融為一體,把糧食的種植與糧食的加工和銷售聯系起來,使糧食產業與現代工業、商業、金融、運輸等產業緊密結合及合作,構建一種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經濟實體。

3.3完善市場體系,提高糧食的商品化水平

糧食生產區域化的實施要以社會市場體系和糧食商品化生產的發展為基礎。市場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交通和運輸能力的不斷提高為實現糧食區域化生產鋪平了前進的道路。推行商品化的糧食生產政策,生產的糧食產品具有很強的商品性,糧食產品就可以在全國市場范圍內合理流通,甚至可以通過進出口調劑糧食產品的余缺。還可以在優化糧食區域布局的同時騰出一部分土地種植其它經濟作物,同時大力發展養殖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促進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這些會進一步加強糧食的商品化生產。隨著糧食商品化生產的發展和糧食產品種類及其數量的擴大,糧食生產的商品化速度越來越高,為糧食的區域化生產和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3.4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生產效益

篇(9)

2012年,寧鄉稻谷種植面積11.97萬hm2,全年水稻產量80.1萬t,是全國第一水稻產量大縣,優質水稻生產比重高,全縣優質水稻面積約占總水稻播面的81%,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9.4%,高出全國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近10個百分點;全縣出欄肉豬242萬頭,在全國生豬調出大縣中位居第一,且養殖規模化程度較高,全縣常年存欄生豬300頭以上且能繁母豬30頭以上的養殖戶近200戶;作為全國產糧大縣,其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也比較迅速,近3年來,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年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與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并稱為拉動寧鄉工業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總體分析,寧鄉縣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中,糧食等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總結其經驗做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1提高農業補貼水平,完善補貼方式

2012年平均水稻種植補貼約180元/667m2,基本相當于上海水稻種植補貼水平,同時對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每年獎勵兩萬元。農機補貼方式不斷優化,由往年的“差額購機”改革為“全額購機、直補到戶”;在扶持加工業發展方面,累計申請獲得財政補貼項目資金458萬元。據調研農戶介紹,現行的補貼與獎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1.2整合多方資金,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傳統的種糧大縣,寧鄉的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存在困難,農田水利設施一年不如一年,水利設施差[1],農業生產抗災能力較低,農田基礎設施整體上仍比較薄弱。為此,寧鄉縣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標準良田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等多方項目資金,實施主干渠道和農村小水利工程,建成每667m2產400kg的高產穩產農田1.07萬hm2,累計投入規劃改造資金3.3億元,農田水利化程度達85%以上。

1.3注重良種良法配套,確保糧食生產增產增效

據該縣農業局統計,2012年全縣水稻生產良種覆蓋率已達到98%,糧食作物病蟲害專業化方式覆蓋面積占糧食總面積的47%,測圖配方施肥技術應用面積達15.27萬hm2,占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的85%,肥料施用更加合理均衡,肥料利用率提高,化肥施用量逐步減少。據當地測算,僅這兩項技術的推廣應用,使得全年累計增產糧食3.9萬t,帶動農民增收8.6億元。

1.4充分利用獨特資源優勢,推動生豬產業發展

“寧鄉花豬”作為全國四大地方優良品種,在2003年僅剩7個血緣,在瀕臨滅絕的情況下,寧鄉縣采取有利措施予以保護開發,2006年“寧鄉豬”進入國家保護名錄[2]。寧鄉先后引進了飼料加工、獸藥生產、肉類加工等大型企業,帶動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寧鄉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生豬調出縣,肉類加工企業10家,中仔豬交易輻射中南5省47個縣,成為中南地區中仔豬集散地。

2寧鄉縣糧食生產面臨的主要挑戰與有利條件

從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發展軌跡來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甚至是糧田,政府工作重心由農業向工業、服務業轉移,大量農村中青年勞動力外出轉移就業,農業生產呈現兼業化、老齡化特點[3]。從調研情況來看,寧鄉縣在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的過程中,其糧食生產還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

2.1小規模農戶生產積極性普遍不高

據寧鄉縣農業局介紹,家庭小規模農戶是主要的生產主體,其種植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70%左右。寧鄉縣工業用工需求旺盛,農民外出務工機會多,平均每月打工收入在4000~6000元,家庭小規模農戶基本全部都是兼業農戶。從統計數據分析,寧鄉縣戶均耕地面積0.13~0.2hm2,全年水稻生產凈收入1000元左右,不到家庭總收入的5%,生產主體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和婦女。加之地塊分散細碎,許多環節難以實現機械化,人工拋秧比重70%,傳統小規模農戶水稻生產積極性普遍不高。

2.2一季稻種植比較效益更高

目前,雙季稻總產量、現金收入高于單季稻,但產投比、利潤率不高[4]。從農戶調研結果分析,每667m2雙季稻產量約為850kg,每667m2單季稻也有600kg,與單季稻相比,雙季稻水稻產量僅多出42%,但成本卻增加一倍,而且在同一個生產年度內,單季稻收獲后還能種植一季油菜。綜合分析,單季稻加油菜的種植模式每667m2收益在250元,比雙季稻高出約50元。從農戶調研統計數據分析,2013年一季稻生產比重約為10%,與2012年相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

2.3糧食補貼與獎勵政策缺乏針對性

調研農戶反映,現行的糧食補貼、獎勵政策未與糧食產量直接掛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種糧積極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糧食補貼按2003年計稅面積平均發放,超過2003年計稅面積的部分耕地得不到補貼;二是糧食補貼與面積掛鉤、與產量無關,農民通過改進種植方式,精耕細作,提高產量并不能獲得更多的糧食補貼。

2.4堅守耕地紅線壓力加大

一方面,寧鄉縣緊鄰長沙市區,從縣城到長沙市中心區僅需50分鐘車程,輕軌建成后可縮短到30分鐘以內,將成為長沙重要的衛星城,承擔著分散長沙人口和轉移工業產業的重任;另一方面,隨著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寧鄉縣非農土地需求必將持續增加。據有關測算,全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耕地就會減少40萬hm2[5]。從近幾年發展態勢和經濟實力分析,寧鄉縣已初步具備城鎮化、工業化及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基礎條件和經濟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1)具備工業反哺農業的財力和條件2012年,寧鄉縣人均GDP達到5.5萬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達到約3000元,高出湖南省平均水平。與全國大多糧食主產縣相比,具備工業反哺農業的經濟優勢。隨著全縣財政實力的不斷增強,農村、農業投資持續增加,2011年農林水事務財政支出為30.3億元,與2010年相比,提高了18%。(2)工業產業結構有助于帶動當地農業增產增效2012年,全縣農產品加工業實現產值166.2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1.3%,成為當地工業經濟的支柱產業。當地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在創造就業崗位、增加利稅的同時,還直接帶動了種植、養殖等第一產業的發展。2012年,寧鄉縣農產品本地加工率達到90%以上,輻射帶動農戶62萬戶,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農民就業增收的主渠道。(3)規模化水稻生產發展較快寧鄉縣地屬省會長沙,臨近工業高度發達的廣東,兼備勞動力“外向型轉移”和“內向型轉移”的雙向條件。隨著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轉移,水稻生產規模化程度逐步提高,2012年,全縣2hm2以上種糧大戶有6352戶,承包面積2.25萬hm2,比2011年增加3866.7hm2,占全縣水稻種植面積的35.6%,與2011年相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

3政策建議

3.1穩定糧食種植面積

寧鄉縣作為全國產糧大縣,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肩負重大責任并具有示范作用。要保證糧食的供給充足,必須有足夠的耕地保證[6]。建議進一步完善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制度,健全耕地保護目標共同責任機制,制定考核和評價辦法[7],把耕地保護由數量保護上升到數量和質量保護并重,確保糧食耕地面積和質量。

3.2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投資

農田基礎設施條件落后已制約單產進一步提高、影響農戶種糧積極性的重要因素。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對國家糧食安全、社會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8]。據寧鄉縣農業局統計,高產田與低產田每667m2水稻產量相差100kg以上,低產田水稻生產機械化程度僅在30%左右,相比高產田,每667m2用工數量較多。以水田為例,寧鄉縣現有高產田、中產田、低產田各為2.69萬hm2、2.44萬hm2、2.88萬hm2,要分別建成每667m2產1000kg、900~1000kg、850kg的生產能力,每667m2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需分別投入1850元、4300元、5000元,合計總投資44.8億元。

3.3鼓勵適度規模經營

從該次調研分析,4~6.67hm2的水稻種植規模最適合,既能調動農戶生產積極性,又能兼顧土地和勞動生產率。按照目前種植收益、當地城鄉居民收入測算,當農戶水稻生產規模達到4hm2,其經營收入基本能接近當地城鎮居民收入。從生產效率分析,在土地細碎化、機械化程度不高的現實條件下,水稻生產還在一定程度上依賴農業勞動力投入。一般農戶家庭內部勞動力2~3人,在不雇工或少量季節性雇工的前提下,其水稻種植的最大規模約為6.67hm2。而且從不同規模水稻單產的統計數據分析,2~6.6hm2種植規模晚稻平均單產446.5kg/667m2,分別比33.3~66.6hm2、66.7hm2以上單產水平高出65.5kg/667m2、20kg/667m2[9]。可以說,適度規模水稻生產效率最高。為此,建議加快土地制度創新,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糧農生產規模效益[10]。

篇(10)

首先,種植業結構調整壓縮了糧食面積,糧食生產不能使山區農民脫貧致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人心,農民發展多種經營的積極性普遍高漲,糧食種植面積逐年減少。古田縣1995~2013年間,隨著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農民生活得到改善,而糧食種植面積呈遞減趨勢。其次,種糧成本高,糧價低,種糧相對經濟效益低,農民積極性不高。以平湖鎮為例,2013年該鎮水稻平均每667m2產量515kg,產值1400元,扣除種子、農藥、化肥等物化投入236元、耕田費用120元等兩項支出費用356元后,每667m2純收入僅1044元;如果是用手工進行插秧、播種、田間管理、收割,平坦、大丘的好田平均要用6d,小而差的田平均要用10d,而這還只是粗耕粗種的用工,種糧1d的工資才100多元,古田縣戶均耕地約0.25hm2,年收入不過3000~4000元。所以,農民只是把種糧當成副業,比較外出打工、種食用菌和種水果,相對經濟效益明顯偏低。

1.2農民科技素質低下

由于農業相對效益低,農村有知識、有技能的青壯年農民都外出打工,從事糧食生產的多為“50、60”隊伍,在吉巷鄉嶺邊村還出現85歲老人種糧的現象。山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信息渠道不暢,科技培訓難度大,新技術推廣速度慢,良種普及率不高,糧食生產多是粗放經營、望天收。2013年,古田縣雖遇風調雨順年景,但全縣水稻稻瘟病發生面積還是達300多hm2,占糧食播種面積的4.5%。

1.3基本農田建設放松,耕地質量下降

農田水利建設有所放松,中低產田改造投入較小。排灌設施建設多在平原發展,但重建輕管,其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山區田受到荒田的影響,水源不暢,大量原有水田改種旱作經濟作物。部分配套水利工程閑置甚至棄毀,農業基礎設施整體效能難以發揮。

2山區糧食發展方向

從古田縣現實情況看,放松糧食生產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可以說,沒有糧食的自給與安全,就不可能有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可以設想,在山區單純依靠發展特色經濟去換取糧食,靠調糧去滿足居民特別是農村居民口糧消費,以及畜牧業發展的需求,顯然是不切實際的。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必須以糧食基本實現自給為前提。因此,對山區糧食生產發展方向進行科學定位十分必要。

2.1糧食生產要保證居民口糧基本自給

根據分析,古田縣2013年糧食消費總量約為1.1億kg,其中居民口糧消費總量為0.9億kg,按每667m2耕地年產糧食500kg計,居民口糧消費則需1.2萬hm2耕地用于糧食生產。

2.2要適應畜牧業發展對飼用糧生產的需求

2013年,古田縣飼用糧消費量為0.2億kg,而這些飼用糧基本上都是從外地調來的,占全縣糧食消費總量的18.2%。隨著養殖業迅猛發展,對飼用糧的需求必將急劇增加。

3山區糧食發展對策

古田縣耕地資源相對充足,在現有生產水平下,只要把耕地充分利用,正確處理發展糧食生產與農業結構調整的關系,就能確保糧食生產自給。在當前國家重視糧食生產的情況下,也不能放棄了經過多年艱辛努力而取得的調整成果。發展山區糧食生產必須從提高科技應用、激活拋荒耕地上下功夫。

3.1要切實提供政策保障

貫徹農業法規,加大執法力度,打擊坑農害農行為,維護農民利益;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要按照“強化公益性、放活經營性”的原則,深化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盡快形成政府公益、企業有償服務、中介組織服務相互補充的農技推廣新格局,為糧食生產及農業綜合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3.2糧食推廣項目應著重考慮提高種糧相對經濟效益

如今古田縣水稻每667m2產量已超500kg,如果從現有糧食單產水平上想再提高困難很大,而且也無法改變古田縣種糧面積和總產逐年減少的局面。然而古田縣現有荒田面積很大,如果能將這些荒田充分開發利用,古田縣的糧食總產有望實現翻番。要將這些荒田開發利用,糧食推廣項目如果再從提高單產上做文章顯然行不通,故要從農民種糧相對經濟效益上考慮,充分醞釀項目的可行性。表1是筆者近30年來參與或調查的古田縣糧食推廣主要項目的情況。從表1可以看出,在古田縣糧食推廣項目應用上,農民的看點主要是省工、省本、技術性不高的項目,而不是單產提高的項目。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提出的“精耕細作”的做法已被當地農民拋棄。糧食推廣項目上也要適當考慮農民的意愿,不要強迫農民,項目驗收上更不能弄虛作假,那樣會讓農民對糧食推廣項目產生懷疑,不利于推廣應用。

3.3幾種糧食推廣項目的探討

目前古田縣農民把種糧只是當成副業看待,他們是會把這種“副業”的經濟效益與種其他作物或做其他工種的經濟效益進行比較來決定是否種糧,種糧的相對經濟效益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就自然提高了。而相對經濟效益往往體現在種一天糧能賺多少錢,而不是體現在一塊地能多收多少糧食上。因此,要鞏固農民接受、已推廣的幾種技術。以下對幾種未得到農民普遍接受并推廣的項目進行探討,供參考。

3.3.1再生稻

古田縣20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再生稻,平均每667m2能多收糧食200~250kg,增產幅度相當大。然而,再生稻在收割上用工很大,早先人工成本低較容易推廣;如今聯合收割機的廣泛應用,再生稻收割用工大就顯得尤其不經濟。農民是這樣算的:種再生稻頭季稻一定要用手工收割,平均每667m2要用2.5個工日,在該縣雇農民割稻每人每天工資,在平湖、鳳埔一帶是260元(而目前在該縣有種植再生稻的地方正好是在平湖鳳埔一帶),在大東一帶是200元;收割費每667m2650元、運輸費30元左右、曬谷50元,共計730元左右,多收的糧食賣不了這么多錢。另外,種再生稻的再生季由于產量低,不方便雇收割機收割,有的還要用手工收。同時,再生稻還要多用肥料、農藥,每667m2成本80元左右,管理上多花1.5個工日。因此,再生稻推廣項目農民不易接受,較難推廣。如果再生頭季稻能改成機械收割,而不計較再生稻的整齊度和產量,也許農民會容易接受。

3.3.2拋秧

在播種和插秧上每667m2可以省1個工日,但每667m2會減產15~30kg。20世紀90年代古田縣有推廣,面積較大。由于拋秧在手工收割上每667m2要多花費1個工日,對比之下,也就沒有省工,然而每667m2還要多用種子0.5kg,所以拋秧無法推廣。但有聯合收割機的應用,拋秧在收割上就不需多花工,播種和插秧上每667m2省1個工日就可有效益,所以可以試推廣。

3.3.3免耕直播

每667m2可收糧食400~500kg,可省育秧、插秧、翻犁田等5個工日。20世紀90年代古田縣推廣了上百畝,但由于技術要求高,手工收割難度大,缺乏資金、技術扶持,免耕直播無法實施。如果在技術上加以輔導,該項技術具推廣可能性,有可能成為向拋荒田要糧的好項目。

3.3.4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

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蟲害發生與防治的最好辦法,特別是對遷飛性害蟲,如稻飛虱的防治效果特別好,既可降低農藥成本,又可省工。但以現有的一家一戶種糧規模,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難以實現。因為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技術要求高,需要有較為準確的病蟲發生信息,要了解病蟲害發生規律和掌握一定的農藥使用知識,同時還要有一定規模的水稻種植面積和機械設備來實現。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必須要有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配套較為先進的機械設備和有植保知識的科技人員相配合。

3.4因地制宜以提高農民種糧相對經濟效益為目標,努力提高保障水平

3.4.1要切實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

耕地是構成糧食等農產品生產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不可替代的資源。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保護和提高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嚴格耕地管理,確保基本農田面積不減少;要強化執法檢查,整頓非法占、用地行為。

3.4.2要切實加大山區農田基本建設力度

要因地制宜加強山區糧田機耕路和水利設施建設,減輕山區農民勞動強度,擴大旱澇保收面積。要多途徑籌集資金,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尤其是對山區村的項目支持。不能把有限的項目資金投在平原基礎條件好的田塊搞所謂的形象工程,重復建設,而應將資金投入到真正需要農田基本建設的地方。比如,吉巷鄉薛后村前路、棋盤丘、坑口洋3個自然村的農田除了在村莊附近有百來畝地沒有拋荒外,其余集中在際坑至番巖和洋坪至亭下洋兩大片區的上千畝農田均被拋荒。通過調查發現,農田被拋荒的主要原因是這些農田離村莊較遠,山路陡峭,交通不便,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這3個自然村急需有兩條機耕路來開發拋荒田。還有些山田拋荒是因為水源不暢,野豬危害所造成的。為此,增加山區農田基礎建設投入,消除安全隱患,是防止山區農田拋荒的有效途徑。

3.4.3要把糧食直補資金投放在農田基本建設上

近幾年的糧食直補,每年把幾千萬元資金直接打入廣大農戶賬戶上,農民只會把它當成是一種農民戶口的政策收入,根本調動不起農民種糧積極性,反而造成種糧面積逐年減少。如果把這些資金投在糧田的基礎建設上,那發揮的作用也許是巨大的。

上一篇: 思想道德建設論文 下一篇: 醫院財務分析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影音 |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