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議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0 16:07: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二語文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二語文議論文

篇(1)

高二關于善良的議論文范文1誰不希望破曉時綻放絢爛一季的輝光?誰不夢寐蒹葭的雙生雙息羨煞湖光的瀲滟?然而,請相信:善良與生命同在……

——題記

席慕容說:“人生就像一條奔流不息的河,我們都是那個過河的人。”而我卻說,人生也許就是必須面對的一場災難,我們都是那個路過的.人。所以,當面對一個生命的不幸時,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要伸出手去幫助同一個征程上的其他人,因為,善良總會與生命同在…..

不要因為路人的質問而退縮,不要因為善意的提醒而茫然,不要因為眾說紛紜而停下善良的腳步,這些看似浮華的東西,不過是用來裝點生命的一種沖動罷了,其中的意義,需要我們用心去體味,都是匆匆行者,我們何嘗不用微不足道的善意去攙扶需要攙扶的人呢?高中作文

沒錯,世界永遠都是現在進行時。

也許,付出與得到的天平上會發生不盡如人意的失誤。

也許,現實與想象的結果也會擁有不可思議的距離。

也許,善良與丑陋只是一種肆無忌憚的想法。

即便如此,我們也要用善良去點綴生命,說不定呢,善良面前,生命也會發生奇跡,善意也總會得到回報的。

看似善意的誘惑無時無刻不充斥著我們的世界;如果張仁杰因為路人的善意質問而退縮,如果馬鵬飛因為眾人的眼光而放棄行善,如果國旗老阿媽因為善意的提醒而動搖熱愛祖國的信念,那還會有美麗的感恩中國嗎?還會寫下花季的感動嗎?還會有高高飄揚的愛國激情嗎?

無法阻擋住眾人的眼光,也無法預料結果的殘酷與否,但只要用心底最純真的想法去完成生命交給我們的使命,相信等不到年華消逝,你就會聽到花開的聲音!

善良的結局,就像一陣風,風來便起浪,風去浪無痕。不去在乎結果如何,只要付出過,不去計較回報怎樣,只要努力過。

我不知道將來的路還有多曲折,我只需閉目,記憶攜來陽光的溫柔,睜眼,端詳時光飛逝的離愁……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眼前鋪滿了嘆息著貧窮的悲哀,

我依然會撫平灰燼,然后用美麗的雪花寫下:

——請相信:善良與生命同在!

高二關于善良的議論文范文2善良猶如一縷陽光,在寒冷的冬日融化了厚重的冰川;善良猶如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在幟熱的天氣里溫潤了人們干渴的喉嚨;善良猶如春日里的一陣清風,拂去人們心中的塵埃。——題記

“她是剛轉來的,又黑又胖。”同學們這樣評價她。她似乎沒有聽到似的,傻乎乎的朝人家笑,不料,又是一個白眼。

炎熱的夏天,垃圾角是最令人厭惡的地方,臟、臭,生有蚊子,似乎所有的毛病都被那“死”地方占著了。她正是垃圾角的主人。每天,她及時倒垃圾,洗垃圾桶,在她的精心關照下,似乎教室里完全沒有了異味。可是同學們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她。女生嫌她胖,男生又嫌她不養眼,每天,只有她一個人的影子在各個地方出現。

“我幫你發作業,你先去上體育課。”她伸過手,熱情的對語文課代表說,語文課代表剛才還一副不情愿的樣子頓時神采飛揚,抱著籃球就跑了,教師里只剩下她一個人。

不知不覺,同學們似乎對她友善了許多。義賣會上,高高的舉著牌子,嘶聲力竭地拉客的是她;運動會上,在金光璀璨的獎牌背后,搬送飲料的是她;大掃除時,在被打掃的亮的逼人的地面背后有她默默無聞的身影;同學生病時,病房里總少不了她的形跡。她的善良就像一把金鑰匙,打開了同學們心中那扇門。同學們對她的評價也由“又胖又黑”轉為“人挺好的”。

教室里,少了她孤獨的身影,而多了她與同學熱火朝天討論問題的樣子;足球場上,少了她孤寂的背影,而多了她與同學們拼搏的樣子。垃圾角仍然井井有條,教室里的衛生仍然干凈、整潔。同學們都親昵的稱她為“胖妞”。

她的善良同時感動著老師,數學老師長期聲音嘶啞,需要一種草藥,可是現在已經很少了,只是數學老師這么隨口一說,她連忙打電話給出差到外地的父母,讓她們在山里尋找,不出一周,只見一包洗凈,曬干的草藥出現在老師的桌子上,使老師長期的疼痛慢慢減弱。

善良的魅力如同一陣不知名的暖風,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吹走你心中的煩惱;善良的魅力又如同一根潔白的羽毛,舒軟的羽毛掠去你心中的塵埃。

高二關于善良的議論文范文3善·歷史的車輪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灑下一路風雨。在留下的車轍里,那些閃著金色的沙石,是善良的記號。

清明雨上,煙雨蒙蒙。黛玉葬花,那種“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善良又有幾人能夠知曉?災民遍野,洪荒滿地,是誰在官道上搭下簡陋的'篷布,沿路布施饑餓的災民?逝者如斯夫,古代多少文人墨客消失在車輪揚起的塵土中?可他們用生命鑄就的善良之花卻永遠綻放!龔自珍即使被貶仍不忘“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年老的陸游僵臥在床,“尚思為國戍輪臺”,甚至告誡兒子“家祭無忘告乃翁。”劉備征戰半生,白帝城托孤,留下遺詔,叮囑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因為他深知“善”的重要性,他也是因為“善”,三顧茅廬,重用人才,用人不疑,從而成就一番偉業。歷史的洪流席卷而過,文人們的善是對民族,對國家,是當之無愧的大善,是對善良最最純粹的詮釋。

于是懂得:大善無疆,歷史永駐。

善·社會的啟迪

一起“小悅悅”事件,引發了多少戰栗!一時間,網上各種帖子、微博層出不迭,聯系到之前的“彭宇案”,從而引發了社會關于善良問題的大檢閱。更有甚者,紛紛拍案而起,直指中國人的善良指數已下降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面面對這些蜚語,我要說——不!魯迅先生在報上發表《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嗎?》,振臂高呼:我們有并沒有失去自信力的中國人在,他們是中國的脊梁。那么,現在,我仍可以大喊:“我們也有從未放棄過善良的中國人在!”小悅悅事件固可悲,但最后仍有撿垃圾的阿婆出手相助,隨之而來的反省籠罩著每個中國人,但這恰恰說明善良還存在在我們心底。“北大校長撐腰體”更是完美的詮釋。“最美媽媽”伸手接住從高樓中墜落的嬰兒導致手臂骨折;汶川地震的眾志成城;7·23特大動車事故,溫州人民連夜獻血排成長龍……一切的一切,走向這善良的交響樂,凝住了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美德,勾勒出了中國人的風骨。

善良不是一種形式,也不是符號,而是一種行動和傳承。善良的魅力在于閃耀著愛心的人性之光,“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從古代到現在甚至到未來,善良作為一個人一生最美好的本質,永遠不會改變。

于是懂得:社會芳菲,善良不老。

善·自我的思索

我已長大,電視上的哥本哈根全球峰會,金磚五國會議,巴西氣候大會……我關注著這些,并以它們的宗旨為己任,我開始善待地球上的任何生靈,會因一棵枯死的小草而默然良久,我不會去采花圃里的花朵,而是讓它們在陽光下無拘無束地生長……我懂得珍惜自己的擁有,迎面遇到落魄的行乞人,我也會傾囊所有,“地球一小時”行動,我早早熄了燈,然后,站在落地窗前,同整個黑暗寂靜的城市一同呼吸,細數整個城市的脈絡。

于是懂得:點滴善良,可以筑夢。

我恐怕做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我可以將一點一滴的善意匯成小溪,源遠流長。重要的是,要相信善良,相信善良是一枚枚沉睡的火苗,我們所需要的,只是將自己的人性和行動變成一根根火柴,輕輕揮手,劃出動人的火苗。

那些躍動的火苗,會溫暖整個人間,這就是善良的魅力。

高二關于善良的議論文范文4早起出門,石榴樹下我和父親親手栽下秒的太陽花已然開放,遠遠的望像是一條麗紅、漸牽的絲帶伏于草上。湊近了瞧,才能看到那各色明艷而又小巧的花兒和深綠的針狀葉。

太陽花單支是并不好看的,低至腳踝,不能塑形、花朵又小,不起眼。需一大片的,一天幾百朵綻放,走過閃著你的眼才好、才壯觀。太陽花的繁多,得益于它多而密的籽,一朵花能結出上百顆。我小時候以為那是太陽花自己完成的,上學了從書上看到才知還需昆蟲相助,今天突發奇想,想去仔細瞧瞧這有花有蟲的場面。

午時,不管天氣悶熱,我躲在石榴樹下,果然,一只蜜蜂正嗡嗡地飛向我附近的一朵話。我拿起放大鏡,小心翼翼的靠近它,它正伏在花蕊上,前腳不停地撥弄。怎么吸蜜我倒是沒注意,可我真真地發現了那黏在蜜蜂后腳上的粒粒黃嫩嫩的花粉,甚至身體上頭上都有。此時的蜜蜂的身上像撒上了金粉一樣,正與玫紅色的花瓣相呼應。一會兒,蜜蜂帶著蜜和花粉,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來這兒的還有蝴蝶、黃蜂、甚至螞蟻,他們穿梭在花間、飛蟲還飛舞于四周,與太陽花朝相輝映,多么美麗而和諧的場面。

不僅如此,它們帶給我的更是深深的感動。

或許任何事物除了理性的科學解釋外,還更應該有感性的觸發。就像花和采蜜的昆蟲,花給昆蟲以蜜,讓他們可以生活;昆蟲給花以傳粉,讓花可以傳承生命,這樣的互相給予和互相得益,是基于它們彼此的善良,而善良能創造出信任和奉獻。他們善良地對待世界,而世界也善良的回報它們。所以善良,可以賦予生命力量;善良,可以創造出和睦美好的境界。而這樣的境界和力量,這樣的善良,是令人著迷和向往的。我想,這就是善良的魅力。

小小的花蟲尚且如此,而人類社會呢?

前些月的老人摔倒沒有人扶,扶了的好心人卻又遭污蔑這樣的事情頻頻發生,是否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缺少善良的交流?

如果人們還知道善良,就不會有老人摔倒了也沒有人扶,就不會有置之不理的冷漠眼神。如果人們還知道善良,就不會恩將仇報的誣陷好心人,讓他失去在幫人的勇氣:如果人們還知道善良,請像花兒與蟲,因為善良而愛。

艷陽下,花兒還在開,蟲兒還在飛著。

高二關于善良的議論文范文5雖然我們無法擁有深邃的藍天,但我們可以做一朵飄逸的白云;雖然我們無法擁有遼闊的大海,但我們可以做一條清幽的小溪;雖然我們無法擁有廣闊的草原,但我們可以做一塊執著的綠茵;雖然我們沒有美麗的面龐,但我們可以讓善良的魅力在我們身上閃爍著光芒。

在歷史的長河中,在這十幾個春夏秋冬里,令我潸然淚下的事不計其數。身邊善良的人更是數不勝數。然而,永遠刻在我心里的還是那個萍水相逢·曾素不相識的陌生人。

那是一個寒風凜冽的冬天,大雪也一樣毫不吝嗇的下著。整個小山村都沉浸在雪的世界里,白茫茫一片。梯田和樹木都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即使是在冬季,小孩子仍然收不住他們貪玩的心,成群結隊的來到地上堆雪人。這粉妝玉砌的世界再加上孩子們的嬉戲聲,真是一幅和諧的圖畫啊!

我也正玩得高興,突然間才想起了爸爸前不久買回來的小狗狗不見了。一時之間我不知所措了。變發了瘋似的去找它。

在這大雪紛飛的天氣里,我獨自一人在山間行走。爸爸會不會罵我呢?這么冷的天不會把小狗給凍壞了吧?小狗狗到底會跑哪里去了呢?一想到這里,我的心就像被刀割了一樣,痛得快要窒息了。唯有當時流下的眼淚提醒我還活著。。。

篇(2)

2.能力點訓練重提升。重點是“理解、分析、評價”的能力。例如,現代文閱讀中“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等能力,都要在訓練中提升。建議學生采用“五步提升訓練方案”,研讀《考試大綱》,明曉《考試大綱》關于現代文閱讀能力點的要求,精讀近年來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確認答案與《考試大綱》能力點的對應關系,把握現代文閱讀的命題思路。

3.精做現代文閱讀訓練題。制定出答案要點,并寫出與《考試大綱》對應的能力點。這樣,學生學習就有很強的目的性,能把知識與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做現代文閱讀的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的題的時候,就要給學生列舉出表達方式有哪些,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等,表達技巧就多了,它包括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這些都要作為知識點一一羅列出來。

篇(3)

【考點解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和散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理解(B級)

(1)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2.分析綜合(C級)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3.鑒賞評價(D級)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4.探究(F級)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挖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考情分析】

散文在過去多年的考查中一直占據著絕對分量,小說作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日常閱讀中讀得最多的文體,由于受考試時間、試卷長度等的限制,從2011年才開始涉及。

據考查,2005~2010年連續6年均考散文,2011、2012年考小說,2013年高考不排除繼續考小說的可能性,因此,今年的復習備考,小說閱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未雨綢繆。

【考點】

小說主要考查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重在考查學生對小說的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能力,著重從小說整體構思、貫穿線索、社會環境等角度概括小說的主題并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突出小說中人物、情節、環境構成的形象世界,鼓勵考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挖掘作品的豐富意蘊;強調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探討作品中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三、命題設想

1.嚴格遵循《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西卷考試說明》

按照考點順序依次命題,做到考點知識全覆蓋。

2.重點知識重點考查

如,人物形象的分析、情節結構的作用、主題的探究等將作為二輪命題的重點。

3.注重選材

用作考試命題材料的小說常選用比短篇小說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節更單純的“小小說”(即“微型小說”),這類小說將是小說考查的重點對象。另外,也可能會選取長篇、中篇、短篇小說的一個片段、某一個情節或某一個場景進行考查。

試卷閱讀材料的選擇,應以現當代的中外名篇或名家之作為主,作品內容具有較強的文學性或審美情趣、具有深刻現實意義,特別是近年發表的具有時代氣息的時文,更是選材的重點;題目設置上以“3主+1客”為主,適當兼顧“4道主觀題”的形式;認真做題,反復考慮,設置出準確而規范的參考答案;小說閱讀和散文閱讀交替考試,側重小說閱讀;重點關注本省名校聯考題、地市級模擬卷。

四、備考建議

認真研讀《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西卷考試說明》。

1.看題型示例

題型示例既是對上年經典題型和題目的回顧和肯定,也是對下年考查內容和形式的明示或暗示。

2012年是2散文+1小說,2013年是2小說+1散文。說明小說的分量在加重,復習備考中應引起重視。

2.看高考試題(2011-2012年江西高考卷,參考其他省市高考卷中的小說閱讀題)

(1)題目采用“三主一客”的形式;側重考查的能力層級有C級、D級、F級。(B級只出現在2011年多選題的個別選項中)

(2)主要在小說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寫作手法、藝術效果以及探究上設置考查點。

(3)客觀題。多側面、多角度、綜合性(主要包括情節、形象、環境、主題、表現手法和藝術魅力等方面,尤其側重藝術手法和藝術魅力)考查考生對文學作品鑒賞評價的能力。

3.看評分細則

從評分細則中獲得答題啟示,有利于培養學生依分據點作答習慣的養成。

4.用好教材

挖掘教材的考評價值,備考以教材為本;研究教材和高考的關系,提高對教材使用的實戰效果。加強誦讀,熟悉內容;揣摩借鑒,遷移拓展;借助教參,補充知識。

教材練習對備考具有“導向”作用:①題型豐富多彩,內容包羅萬象。②練習的提問方式對高考備考具有借鑒作用。③練習的答案模式對高考解題具有指導作用。

篇(4)

二、主辦單位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分會幼兒教師教育

三、協辦單位

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院(系)

四、活動時間

征稿截止時間:2017年6月10日

評選揭曉時間:2017年7月30日前

五、評審委員(排名不分先后)

郭力平(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蔡迎旗(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劉曉東(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秦金亮(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劉云艷(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張博(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鄢超云(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賀永琴(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鄭健成(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王彩鳳(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六、活動組織

1.評選范圍: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2017年應屆畢業生獨立或合作撰寫的畢業論文。

2.論文分組:分設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碩士生、博士生)三個組。

3.論文推薦:大專、本科生參評畢業論文由所在院校(系)集體推薦。推薦數量:大專生嚴格控制在本院校(系)當年畢業生總數的15%以內,本科生嚴格控制在20%以內。每篇參評論文均應附上兩位具有高級職稱指導教師或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評語。研究生推薦名額不限,由導師推薦并寫出評語。所有參評論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學生證復印件,于2017年6月10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號《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編輯室(郵編310012)。參評者同時將參評論文的Word文檔以附件形式發送到電子郵箱 。

4.子郵件格式要求:郵件主題請寫:學校+姓名+論文題目。附件文檔名請寫:姓名+論文題目。附件文檔全文宋體、小四號、兩端對齊、1.5倍行距。在發送電子文檔前,請刪除論文中的學校名稱和導師姓名,以及頁眉、頁腳及致謝頁中有可能涉及學校、導師、作者本人的相關信息。

七、評選和獎勵

1.特邀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組成論文評選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分組評選,按一定比例評出各組優秀論文。

2.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3.獲獎結果將在2017年9月《幼兒教育?教育科學》雜志及其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上公布,部分優秀論文將選登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上。

4.獲獎作者編入“中國幼教招聘網http://高級人才庫”向全國各用人單位重點推薦。

篇(5)

中圖分類號: G4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8631(2011)05-0137-02

兒童在語言學習方面具有生理、心理和認知方面的很大優勢,如何利用兒童的記憶、思維、認知特點進行第二語言的學習,使得學習達到最佳效果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學家的光榮使命。研究發現,兒童語言教育必須抓緊7-9歲這個關鍵時期,從8歲開始進行第二語言的教育才是最為合理的,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

一、兒童在記憶、思維、認知方面的優勢是進行英語教學的理論基礎

1.兒童的大腦特點

新生兒的腦重為成人腦重的25%左右,6、7歲時達到成人腦重的90%,12歲時達到成人的平均腦重量。在兒童期,大腦體積增大最為明顯的皮層部分是額葉。生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額葉與人類的記憶、抑制、思維等高級心理過程有著密切的聯系。小兒童所有皮層傳導通路的神經纖維,在6歲末時幾乎都已經髓鞘化,這時的神經傳導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在小學階段,神經纖維還從不同的方向越來越多的深入到皮層各層,在長度上也有較大的增長。除了神經纖維的發展,小學兒童腦皮層神經細胞的體積也在增大,突觸的數量日益增多,它們的發展共同決定了小學兒童大腦機能的完善(百度百科 2011)。平均腦重量是一個很重要的智力指標,這個指標在兒童7-8歲的時候已經接近成年人,說明兒童在這個時期思維能力開始向復雜方面發展。

2.兒童的認知階段

皮亞杰在經過大量試驗后認為7歲是邏輯思維的開始階段。一般認為小學兒童具有的是具體運算思維。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守恒性和群集運算。中國心理學家朱智賢認為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性的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而具體過渡時間也是在兒童7歲以后。小學兒童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程是思維發展過程中的飛躍或是質變。在這個過渡中,存在著一個轉折時期。這個轉折時期就是小學兒童思維發展的關鍵年齡。對于這個關鍵年齡在什么時候出現,心理學上沒有定論,大致在四年級前后(7-9歲),確切的說應該在三年級至五年級(孫云曉 董文文,2011)。

對小學兒童語言能力的研究發現,到5、6歲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的小孩已經掌握了他們母語的基本語法和發音,但是離成人的熟練程度還有一定的距離。在學齡兒童期,小學兒童開始學習如何保持一個談話主題,如何生成有準確含義的句子,如何表達的有禮貌或有說服力。6-12歲,小學兒童的生詞學習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根據美國的研究,6-12歲的兒童平均每年掌握5000-10000個新單詞。在8、9歲的時候,兒童對語言結構的理解進入到一個新的水平。他們開始掌握比如形容詞和副詞(happy vs. happily),形容詞和名詞(happy vs. happieness)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了一組全新的詞匯。中國對小學兒童字詞概念發展的研究中,發現四年級上學期是小學兒童掌握字詞概念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孫云曉 董文,2011)。

3.兒童的記憶特點

1984年,上海師范大學的洪德厚教授在全國15個心理學專家的配合下對全國1187個3-6歲兒童和2324個7-14歲兒童進行了記憶廣度、識記速度、圖片再認、長時記憶四個項目的測試。結果表明:第一:記憶廣度在3歲就已經接近最大,在3歲到8歲都維持在高水平(80左右),8歲以后開始下降,到了14歲下降到49,只有8歲兒童的40%。第二,記憶速度三歲已經比較高,達到了77,從3歲到8歲呈現增長趨勢,7-8歲達到110,8歲以后開始下降,到14歲下降到59,下降幅度接近峰值一半。第三,圖片再認能力3歲的時候較低(67),但是迅速增高,到了7歲時圖片再認能力已經達到110,8歲以后逐漸下降,到了14歲只有59。第四,長時記憶能力在3歲的時候為67,到了8歲時長時記憶能力達到91,9歲以后逐漸下降,到了14歲只有29。第五,記憶總成績是從3歲的57分,到7歲時增加到70,然后逐漸下降,到了14歲記憶總成績只有29分。這個結論由于參與的人多,測試的項目合理,所以我們認為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兒童的記憶能力從開始認知的2歲起迅速提高,7――8歲的時候綜合記憶能力達到頂峰,然后記憶能力逐漸下降,到了14歲記憶能力已經不再具有優勢。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分析,兒童學習第二外語的最佳起始年齡應該是7-8歲。

二、根據以上規律,英語教學改革的主要步驟應該是:

1.把英語教學的開始階段定在小學三年級

這個時期正好是兒童7-9歲的時候,這個時期大腦腦容量基本接近成人,認知階段也到了具體運算階段,思維已經基本學會了形象思維,這個時期記憶能力也最為強大,尤其是機械記憶力很強。還有一個很好的方面就是孩子的母語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學習和鞏固,母語學習經歷了聽、說、寫三個階段,孩子能夠使用母語思維和表達。所以從此時開始第二語言學習恰逢時期。

70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都是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的,據我們調查,這批學生最后熟練掌握英語的很少,就是大學畢業生的英語讀寫能力也很差。而80后和90后學生開始學習英語時間提早,他們的水平普遍較高。

2.單詞記憶的重點放在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階段

小學生在7-9歲綜合記憶能力最好,那么就應該充分利用這個階段來提高記憶能力。我們發現中國人記憶一個生字的時間只有幾秒鐘,但是記憶一個英語單詞的時間往往要好幾分鐘。我們認為是大腦記憶區域沒有英語區的原因,所以記憶不僅是能夠記住的問題,而且是記憶能力的問題。從小學就開始學習英語有利于大腦中英語語言區的形成,也就為將來熟練掌握英語提高功能區域的能力。小學高年級和初中階段的英語詞匯量應該達到5000-6000個。

3.在小學階段大量使用圖文并茂的形象化教材,在中學大量使用記敘文和說明文的分量,在大學里逐步加進議論文分量

人們對于事物的理解都是從具體開始的,然后才逐步引申到引申意,最后才引申到抽象概念。所以學習記敘文非常有利于對單詞原意的理解,只有對原意的深入理解才能進一步學習。記敘文的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它能幫助學習者更好更準確的掌握單詞單數復數、介詞,連詞和各種語態,時態的用法,這種優勢是議論文所不及的,而這恰恰是寫作翻譯的難點。第三個好處是記敘文中有濃濃的感情,所以非常有助于調動讀者的七情六欲,理解單詞的感彩,進而有助于理解單詞的引申義,加深記憶和理解。這和直接學習議論文的效果截然不同。那么議論文有什么缺點和特點呢?我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議論文中的單詞許多是抽象概念,中國人用漢語去理解也有一定困難,何況是用英語。第二,議論文的思維跳躍性太強。這也與民族特點和個人思維特點有關系。第三,議論文往往有比較強的專業性,非專業人員對它的理解難度就很大。第四,議論文的文化差異是不能以議論文為教學基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這些文化差異集中地體現在宗教理念、生產組織方式、家庭婚姻觀念、政治體制等方面。第五,作者的思維高度和深度不同,寫作作風不同,以及它們與讀者在以上內容的差異也是造成議論文不好理解的重要原因。綜上所述,英語教學中應該盡量避開這些產生歧義和難于理解的東西,否則只能是沒有學習效果,甚至反效果。

4.英語學習的內容迅速展開,難度逐漸加大,學習強度在英語學習的開始階段穩定在較高水平,時間把握好

學習強度就是相同或者相近內容的東西不斷練習的次數,簡單說就是重復練習。大的學習強度在學習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孩子們重復的練習寫字、聽說,手、腦、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聯合運動,實際上在強化潛意識文字反映能力,是把感覺神經、中央神經和運動神經三種神經興奮集約整合過程,這個過程完成后就可以做到手腦耳眼同時反應,使同學們能夠做到“望文生意,聽音遂心,書寫自由”。簡單說實際上是“形成和擴展大腦中漢語語言區的過程”。實際上這項工作在學習任何技能的時候都必須做,包括學習英語。把英語學習的內容迅速展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日常生活開始,到非常熟悉的事物,再到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這樣展現給孩子們豐富的世界。

5.要善用“題海”戰術,用大量的篇幅、大量的詞匯來刺激學習,但是用更低的及格標準來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

因為語言是天天用,時時用的一種工具,所以實際上語言是不斷學習、不斷使用、不斷熟悉,不斷體會的過程,既然是這樣,就完全有必要一開始就把英語的全貌展現在學習者面前。而展現全貌的最好最徹底的辦法就是從一開始就要求他們掌握全部的常用單詞。我們一開始就要求他們掌握大量單詞,并不是說在短時間內掌握,可以分階段要求深度。比如初中一年級要求記憶2000個單詞,我們對他們的要求是“認識”,考察方法是單詞和漢語意思連線,“連線”題大量出現,初二我們用“單詞翻譯”,看見英語單詞寫漢語,初三我們要求他們“聽寫”,聽見就能寫出單詞,高中階段我們要求他們能“漢譯英”,這樣四步走,到高一階段學生完全記住了初一要求得2000個單詞,同樣他們在高二完全記住初二要求的2000單詞,高三完全掌握初三要求的2000單詞。到高三,學生就基本能熟練閱讀一般的英語文章了。加大題量會考察得更全面,起到全面督促的作用。

6.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的學習特點設置課程及教學方法。比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很不適合少年兒童,但是特別適合于成年人。所以一定要設計出符合年齡特點、知識結構特點和個人天賦特點的對應的教學方式來教學,這些方法對兒童而言簡單講就是“命令教學法”“直觀教學法”“興趣教學法”“非翻譯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等等,叫孩子演話劇,做講演,讀課文,用英語描述圖畫等。

參考文獻:

[1]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產生“疲憊感”,這種“疲憊感”導致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加上學生讀書較少,腦海中的詞匯儲備量有限,很多學生寫作時比較吃力。為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美讀的方式,帶領學生讀書,使學生體會到文章的美好,喚起他們的寫作欲望。

在高一語文必修一中,有一節寫作訓練《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要求學生在寫記敘文時,對故事以及事件的發生要有跌宕起伏的描寫,使讀文章的人能夠隨著文章的脈絡進行思考,逗引讀者的好奇心理,也就是“設懸念”的寫作手法。這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有難度,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這種寫作手法,我結合經典文章《林黛玉進賈府》,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誦讀,并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同學們,誰能說說在這篇文章中,你最喜歡哪部分?為什么喜歡?”有學生說:“文章中王熙鳳的描寫,我覺得非常巧妙,從她囑咐黛玉‘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們不好了,也只管告訴我’,從她應對王夫人的問話,表明了她在榮國府中的地位、權勢以及管家的才干,使得她不僅深得賈母的歡心,也受到王夫人的贊許。”可見,學生體會到了文章描寫的美妙之處,并有可能將其運用到寫作中。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可以描寫,而對于學生而言,如果能夠細心觀察,發現其中的美,就能進行多角度的描寫,喚醒自身的寫作欲望。

二、研讀,生發寫作互動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將文章中潛藏的含義描述出來,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是寫作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經典文章進行研讀,通過細致的分析,從修辭、寫作手法、表達方式和選題立意上,讓學生重新認識文章,深層次地掌握文章的寫作手法。

在高二語文必修三中,寫作練習課有一節為《多思善想――學習選取立論的角度》,這節作文課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寫議論文時能夠多角度的思考,從新穎的角度出發,表達自身的獨特的觀點。而在議論文中,學生對論點的掌握總是很單一,為了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我在講課中選取立意和角度比較新穎的文章來進行講解。

如選取《祝福》《項鏈》等比較經典的文章,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閱讀:“同學們,下面大家思考一下,在《祝福》和《項鏈》這兩篇文章中,選取主題的角度還能從什么方向出發?”學生在我的設問下開始進行思考,并且很快給出了答案:“《項鏈》一課中,我們還能夠感受到當時社會貧富差距的懸殊。”“很好,以這種寫作的角度,大家通過研究后可以自己仿寫一段這樣的故事。”學生通過分析、仿寫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觀點,生發寫作互動,提升了寫作的水平。

讀書分為很多種,涉獵、精讀、研讀都是重要的讀書方式,而如何選取讀書方式,就需要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針對不同的情況對文章進行選擇,從培養學生的寫作角度出發,選取的文章要富有哲理和特色,使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到新的寫作方式。

三、精讀,豐富寫作體驗

對學生而言,精讀文章仍然處于學習時期,需要學生自己用心和教師引導。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培養學生采取比較有難度的寫作方式。

在高一語文必修二中,有《想象世界――學習虛構》這一寫作訓練,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想象,將沒有發生的內容或者整篇文章虛擬出來,使他人看到文章時,猶如事件或者景物就發生、出現在眼前。這部分寫作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比較有難度,尤其是對于一些想象力不太豐富的學生來說,更加棘手。

面對這種情況,我選了幾篇比較典型的虛構文章,如莫泊桑的《項鏈》。我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精讀,找出其中描寫細膩之處并且進行講解:“同學們,我們在進行虛構描寫時,可以抓住一些比較有深層含義的地方,如在這篇文章里借項鏈時由‘挑吧,親愛的’‘還有呢,你自己找吧’‘當然可以’可見項鏈并不珍貴。”通過對文章的精讀,使學生更加真切地明白這種寫作手法,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

篇(7)

在高中語文培優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這樣的怪現象:用心輔導的語文學科尖子生在階段性考試中,語文成績提高并不明顯,有的甚至還略有退步。這是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導致高中語文培優效果不明顯呢?現我結合自己十多年的高中語文培優經驗談兩點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備課,有的放矢

《孫子兵法》曰:“勝兵先勝而后求戰。”這說的就是要做成事,就必須先做好準備工作。就高中語文培優而言,教師首要工作就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就必須研究學生,備好學生。這樣的備課,才是真正科學務實的備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然而,很多教師在備培優課時,往往只備了教材、教法、資料、練習等,很少甚至根本不考慮不同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自以為準備充分就信心滿滿地上課了。結果,面對學生的差異性,這些教師缺乏變通,仍然照講不誤,自顧自地按照既定的教學設計教學下去。這是典型的教師主體型的教學模式,其效果可想而知。

真正高明的教師在備課時,除了會備好教材、教法、資料、練習等,還會用心備好學生。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更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若要教會學生,必須首先了解學生,并有針對性地精心備好課。我的做法是:

1.善于觀察,從平時的言行舉止方面入手。

平常的舉手投足、只言片語均可見人之真性情。在每次培優課前,我都會事先做足功課,通過較遠處觀察和走近交流、批閱作業或試卷等方式,盡可能充分地了解培優生的知識結構、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存疑犯難等方面的情況,以便備好課。

2012年秋,在我任教的高二文科快班中,有一個學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在開學之初的連續兩次作文中都拿到了較高的得分,而且作文言辭犀利,有理有據,論辯有力。在課間問詢談話中,我發現她的語文基本功比較扎實,對社會生活有較多關注,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這樣有潛質的學生,實在是培養語文尖子生的好苗子。從此,我每周都抽空單獨輔導她寫作文,重點是層進式議論文的寫作指導和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布局謀篇。她沒有辜負我的期望,在高二年級的兩次期末全市統考中,分別以115、116分連續兩次取得了高二語文單科全縣第一名的優異成績。這可比她剛分到我班時的起始成績92分進步了二十多分。

是什么成就了這名學生的長足進步呢?她的聰明善學、踏實肯學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作為教師,我在充分了解她在學習語文方面的優缺點后,精心備課,正確地做出的有針對性的輔導,又豈可輕忽?

2.捕捉細節,從培優課上深入了解。

有時候,課前準備了幾套方案的充分備課,并不能保證培優課就一定能取得高效率。這就需要培優教師敏銳地捕捉培優生學習的細節,發現問題,然后對癥下藥。

在一次時評作文培優課中,我發現一個培優生坐在那發呆,好幾分鐘了也沒開始做練習。原來他對時評作文題目中的社會現象感到陌生,不知該怎么評論。經過與其他幾個培優生開誠布公地交流,發現他們對社會生活的理解都不夠全面深刻。這次之后,我開始要求學生通過留心生活、閱讀報刊、觀看電視新聞等方式,關注、了解社會生活,并積極思考,在學習小組內展開討論,最后把成果寫進讀書筆記。在完成這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后,在以后的時評作文課上,他們的表現明顯好了很多。

這一案例告訴我們,備學生是備好課的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備好了學生,才能有的放矢,進行針對性的備課與教學。

二、教法引路,學法指導

當代中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是為了不教。”在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先教授方法引導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之后的路,教師絕不可越俎代庖,而需在一旁作指導,讓學生自主獨立地走下去。這樣,學生才會由“學會”變“會學”。下面僅以高三語文備考中的時評文寫作為例,簡要談談培優課的基本操作方法。

上時評文寫作的培優課時,我的上課步驟如下:

第一步,展示一道時事材料型的作文題,并就審題立意做示范。

第二步,發下本次培優課的練習資料:一道時事材料作文題。要求學生依照老師示范的方法步驟,獨立思考,在規定時間內自主完成審題立意。

第三步,組織指導培優生互相交換答卷,共同研究討論同伴的答卷,并提出改進意見。

第四步,擬寫作文提綱,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整篇作文。

上一篇: 建筑項目論文 下一篇: 文化藝術管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 尤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