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9:0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三農發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金融支農力度不斷加大
據統計,到2009年6月末,承德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60.4億元,比年初增加129.6億元,其中涉農金融機構貸款余額231.4億元,比年初增加61.6億元.占比為41_3%.比去年同期增長34.4%。縣域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208.6億元,占全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37.2%.比年初增加46.6億元,增長22.3%。縣域金融機構貸款中,三家“農”字金融機構貸款占比達到78.1%,其中農業發展銀行30.1億元占14.4%,農業銀行19.6億元占9.4%,農村信用社l13.7億元占54.5%。縣域貸款中81%為涉農貸款。從貸款投向看,農戶貸款106.3億元,比年初增加27.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7%,農村各類經濟組織貸款25.1億元,比年初增加7.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0.2%;從貸款用途看,農林牧貸款49.2億元,農村基礎設施貸款38.1億元。截至2009年6月末,轄區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產業化貸款余額為7.5億元,其中,僅農業發展銀行投放農業產業化貸款就達4.19億元.農業銀行2.7億元。
(二)央行積極開展窗口指導
人民銀行承德市中心支行繼續鼓勵和引導各金融機構拓寬信貸服務領域,創新信貸產品,完善擔保機制.改進服務方式,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支持有實力的農民工自主創業和返鄉創業,有效加大對“三農”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出臺加大對“三農”信貸投放的扶持政策,為金融機構積極拓展“三農”服務保駕護航。一是利用小額擔保貸款等方式加大對農民212返鄉創業就業的信貸支持,如豐寧縣支行在組織農村信用聯社深入企業和農戶進行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以工哺農”、“以農促工”的窗口指導意見,并指導農村信用聯社在工礦企業較多的鄉鎮開辦了“農戶借款、企業擔保、農戶到擔保企業務工、企業用農戶務工收入還款”業務,截至2009年6月末發放此項貸款余額5647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二是積極發展農村消費信貸,活躍農村消費市場;三是進一步加大對符合信貸條件的鄉鎮企業、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發揮其輻射拉動作用,擴大農民工就業市場容量,鼓勵和支持農民工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四是加強外匯管理和政策宣傳.為出國務工農民提供優質外匯服務;五是成立反假貨幣工作站。截至2009年6月末,全市已有215家反假貨幣工作站掛牌.約有400多名反假貨幣義務宣傳員,縣域反假宣傳員184名,占全市的85%。
(三)涉農金融服務產品不斷增加
農村信用社加大投放,實行信貸“增量、擴面、延伸”。截至2009年末6月末,全轄累放農戶貸款77.39億元,農戶貸款面達59%;全轄建立農戶信用檔案40萬戶,評定信用戶29.38萬戶、授信企業500余家.總授信額度達50億元。創新和推出了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勞動力轉移培訓貸款、財政貼息貸款、社團貸款和“個貸企還”等新型信貸產品。同時切實加強農村支付清算系統建設,近期推出了信通卡.全轄377家基層農村信用社開通了農民工銀行卡特色服務,6月末,累計發放農民工銀行卡4萬余張。為農民存取款提供了方便:農業發展銀行在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方面實現了突破,截至2009年6月末,共向以上兩方面投入資金達14.3億元,比年初增長101.5%。農業銀行今年以來利用“三農”課堂.對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進行培訓.通過發放惠農卡.推廣小額農戶貸款業務,提高了辦貸效率,有效地緩解了農民貸款難問題.在8個縣支行分別組建了“三農”業務工作組,并選派業務骨干充實“三農”業務客戶經理隊伍,全行“三農”業務工作人員已達75人,占員工總數的8%。截至6月末,農行累計發行惠農卡65734張,發放小額農戶貸款18000萬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1l倍和6.53倍,農戶小額貸款授信7500戶23250萬元;為1761個農戶注冊了個人網上銀行,為1075個農戶注冊了個人電話銀行.發展趨勢迅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承德市商業銀行不斷延伸業務觸角,截至2009年6月末,在縣區設立分支機構4家,發放貸款13.22億元,成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又一有生力量。
二、農村金融支持“三農”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金供給不足難以滿足農村資金需求
一是由于承德轄區縣域經濟依然相對落后,經濟總量小、綜合實力弱、主導產業不強、經濟結構單一,以及基礎設施條件落后,交通不發達.加之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和世界經濟增長的放慢,全市鋼鐵冶金、建筑材料、房地產等主導產業面臨著愈加增大的市場風險。另外縣域信用環境建設與銀行貸款投放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業自然災害等多種因素,難以吸引金融資金向農村的流動。從調查情況看,農村改革和農村經濟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但由于農村金融機構提供的信貸資金比較有限,很難滿足農村資金需求。2008年縣域生產總值較2000年年均增速為21.6%,而縣域金融機構貸款2008年較2000年年均增速為8.6%.貸款增速大大低于縣域經濟增速.農村信貸資金不能很好的滿足快速發展的農村經濟需要。二是近年來全市農村資金外流問題呈日益加劇的趨勢。2008年末,全市縣域金融機構存貸比為43.5%,較2006年下降11.1%,縣域金融機構上存資金達175.39億元,較2006年增長了106.4%。三是農村金融機構資金余缺不能相互調劑,一些農村信用社支農資金不足,而農行有資金但無機構,兩者不能有效結合,金融機構存量資金不能發揮作用。四是郵儲銀行資金有余,但因成立機構較晚,貸款種類較少,信貸資金投放受到限制.其所吸收的資金不能充分用于支持“三農”。如承德市郵政儲蓄銀行2009年6月末存款47.5億元,貸款1.38億元,只占存款的2.91%。
(二)農村金融機構覆蓋率低難以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據調查,2009年6月末,全市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427家(其中縣城以下機構313家),金融從業人員3156人.與2000年相比機構減少176家.與1995年相比減少35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的覆蓋率較低.目前有l0個偏遠行政鄉沒有金融機構,成為金融服務的空白區。如農業銀行豐寧縣支行最多時有11個營業網點,目前只保留縣支行1個網點,縣城以下無營業網點。農村金融機構單一,全轄縣及縣以下農村信用社就有323家,占全部機構的75.6%,郵政儲蓄銀行66家(其中代辦機構57家),占15.5%。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場競爭,農村金融服務質量難以提高。
(三)金融產品短缺難以滿足農村金融多樣性的需求
一是農村既有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也有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既有種植業、養殖業,也有個體工商業、運輸業,既有內銷企業,也有外貿出口企業.不同的客戶對信貸產品的需求不同,對金融服務的要求不一。目前承德轄區農村信貸產品品種有限,僅有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助學貸款、抵質押貸款等少數金融產品,很難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二是信貸資金供求結構不盡合理據調查,全市前7個月的信貸資金投入是歷史上最高的,但是投入交通能源基礎設施的多,投入“三農”及實體經濟的少,金融機構對“三農”提供的信貸服務中,生產性貸款多,生活性貸款少。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農村信用社發放個人消費貸款5.41億元,僅占其貸款總額的5.04%。三是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對周期長、額度大的資金需求日益增加,但目前農村信貸仍以短期化、小額周轉性貸款為主.截至2008年末,承德市農村信用社短期貸款余額99.29億元,是中長期貸款的12.6倍。有的信用社因農業貸款風險較大,信貸投放有偏離農業的傾向.如某信用社2008年1—12月累計投放貸款954萬元,而鐵礦采選行業貸款就達790萬元,占比高達83%,農業貸款所剩無幾。農村信用社發放的小額貸款限額一般在1萬元左右,只能滿足簡單的農業生產,對于規模經營的資金需求明顯不足。同時,貸款期限設置不盡合理。
(四)結算和現金服務不到位難以滿足新農村多元化經濟結算的需要
截至2008年底,承德市轄區共開立各類結算賬戶1809505戶,其中鄉鎮賬戶619007戶。個人結算賬戶占總開戶的99.2%,所有金融機構全部接人個人身份聯網核查系統。但是轄區鄉鎮現代化支付系統覆蓋率低,支付結算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目前農村的支付結算仍以現金、支票和匯兌等傳統結算方式為主。
(五)金融資金高利率難以體現對農村經濟的支持
農業屬于弱勢產業,受自然條件影響非常明顯,風險較大,并且農業利潤較低.在貸款利率上應給予優惠,但事實并非如此。農村信用社在對“三農”貸款利率的執行上全部實行上浮,并且浮動幅度較大,一般都在50%一l30%之間.有的一浮到頂,達到基準利率的2_3倍,沒有真正體現對“三農”貸款利率上的優惠,與國家大力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同時,貸款難的問題依然突出,據調查,87%的農戶認為目前貸款不能滿足其生產和生活需求。農業貸款的高利率既增加了農民負擔,又降低了農業利潤,同時農村資金偏離農業問題的存在,不利于“三農”健康發展。
(六)嚴格的銀行內部管理制度制約了金融機構支農作用的發揮
一是貸款審批權限的限制。目前,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縣級支行除存單質押貸款外。基本上沒有其他貸款發放的審批權,貸款審批權集中在省市分行,農業發展銀行對小企業和產業龍頭企業貸款審批權也集中在省市分行,因欠發達地區符合上級行規定貸款條件的企業較少,有的即使符合條件但由于金額較小,貸款審批往往受到限制。二是嚴格的責任追究,影響了基層行和信貸人員貸款投放的積極性。貸款責任追究制度的不科學、不合理問題影響了基層行和信貸人員貸款發放的積極性,造成信貸人員不敢放貸、不愿放貸。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快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構建競爭有序的金融體系
一個分工有序、競爭充分的金融市場上.金融組織的結構應當是既有大型、中型金融組織.又有小型甚至超小型的金融組織。因此,要加快縣域國有商業銀行綜合改革步伐;引導農業銀行、農發行縣支行加大農田水利、農業開發、農產品加工及其生態環境建設的支持力度;發揮農村信用社多年在縣域經營經驗等優勢,在服務“三農”中繼續發揮金融主力軍作用;加快郵政儲蓄銀行建設,督促郵政儲蓄資金“取之于縣,用之于縣”;放寬農村金融準入政策。讓不同類型、多種資本本著市場的原則進入農村,擴大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的試點范圍,提高農村銀行機構網點覆蓋率,形成種類多樣、自由競爭、覆蓋全面、互補互助、分區高效的銀行服務體系。放寬農村金融機構之間的資金使用限制,搞好區域內金融機構之間資金余缺的調劑,按規定在農村吸收的資金70%投放到農村使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
(二)人民銀行不斷完善對農村金融的信貸支持政策
鼓勵所有金融機構履行其社會責任,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提高對“三農”的資金供給能力。一是充分利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增加農業投入,并根據農業生產特點適當延長貸款期限。實行彈性利率政策,適當向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與“三農”經濟密切相關的二、三產業傾斜。二是適當限制支農資金利率上浮幅度,正確處理農村信用社自身效益與社會效益、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的關系。三是規定國有商業銀行投入支農資金的比例,財政按比例給予貼息,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和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所需要的支農資金。四是人民銀行適當降低縣域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對縣域和城市存款實行差別準備金管理。五是限定國有商業銀行資金上存比例,同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商業銀行將盈余資金調劑到當地農村金融機構,為當地農村金融開辟更為廣闊的資金來源渠道。
(三)積極推進金融創新,提供適合于農業經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金融部門在貸款投放上要積極配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貸款投放到農村最需要的地方,促進“三農”又好又快發展。可以針對農村經濟的需求,積極進行信貸產品創新。一是貸款流程創新。充分考慮農業經濟的實際,重構適合縣域農業經濟的信貸流程,打造在無需擔保抵押的“少、短、快”資金需求渠道。二是信貸產品創新。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要量體裁衣,設計符合農業經濟需求的創業貸款、商鋪租賃貸款、整貸零還貸款等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三是服務領域創新。在服務縣域地區傳統項目貸款的基礎上,不斷拓展金融服務農業經濟的領域,開拓在家庭作坊、勞務輸出、專利創業項目等領域的信貸,根據不同的貸款對象,適當擴大擔保抵押品范圍,解決小企業和農戶貸款難問題滿足欠發達地區農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四)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完善貸款責任追究辦法
各級金融部門要結合信貸規模,積極調整貸款投放結構,簡化信貸審批程序,應根據不同地區農村資金需求情況和小企業、農戶生產經營和誠信狀況,適當下放流動資金貸款審批權限,實行“綜合授信”,使其能夠在確定的融資額度內隨時獲得貸款,為農村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務。制定科學的貸款獎懲管理辦法,對支農工作突出的基層機構和信貸人員給予獎勵。對貸款出現的風險,應分清主客觀原因,有區別的實行貸款責任追究,切忌實行“一刀切”,達到責權利相統一,保護信貸人員貸款支農的積極性。
(五)引導農村金融合理利率定價
一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是增加農民收入和建設新農村的產業支撐。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的農業發展道路;要拓寬農業產業體系,豐富和優化農業內部產業構成;要改善農業物質裝備條件,提高農業基礎設施水平;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步伐,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要創新農業生產經營形式,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二要加快發展農村經濟。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要積極發展農村第二、第三等非農產業。發展非農產業,應以能夠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具有廣闊市場需求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為重點,比如農副產品加工業、建材工業和建筑業、商業、交通運輸業以及信息業等。三要重點發展農村社會事業。農村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是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因此,要從多方面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增加對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投入。
提高農民收入,維護農民利益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實現、維護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民是我國最廣大的利益群體,目前也是弱勢群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是黨代表最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舉措,充分反映了億萬農民的強烈愿望,也體現了黨服務人民、造福農民的宗旨。
農民是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解決包括農民在內的“三農”問題,要依靠農民,尊重并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農民的知識結構、技術能力、經營管理水平、思想觀念和道德水準,直接決定著其作用的發揮程度。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有效開展農民技能培訓,培育新型農民,同時促進農民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等形式組織起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富裕農民,使農民充分享受建設和發展的成果。農民是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新農村的最直接受益者,富裕農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首要的是提高農民收入,一是在政策上繼續加大政府財政補貼力度;二是在組織上創新農業生產組織與經營形式,降低交易成本,擴大規模效益;三是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農業富余勞動力轉移步伐,實現農民充分就業。
優化結構,實現農業與農村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按照這一基本要求解決“三農”問題,可具體分解為三個方面:一是要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環境的全面發展。農村發展的這些內容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關系,統一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和系統,是多元一體化的綜合建設和全面發展。這體現了農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共同發展,體現了農村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環境建設和黨的建設協調統一的發展要求。二是協調發展,主要是促進農業與農村內部關系的協調,實現結構優化。農業與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包括結構合理化和結構高級化。三是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要實現農村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可持續農業,要充分開發、合理利用一切農業資源,合理地協調農業資源承載力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提高資源轉化率,使農業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優化配置,達到農業資源永續利用。四要實現農村社會安定,農民安居樂業。農業和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問題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勞動生產率。:
一、當前財政部門和金融部門支農合作的主要形式
(一)金融機構直接承擔部分財政支農職能。計劃經濟時期,我國財政、金融職能相互交織,財政支配金融,金融充當“第二財政”,扮演著財政的出納角色。近年來,隨著財政、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基本構建起了以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農村合作金融為主體的農村金融體系,部分商業銀行承擔的財政性職能相應移交給了政策性銀行,政策性銀行演變成溝通財政與金融支農合作的主要橋梁。以廣饒縣為例,該縣1994年設立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除保留小額農戶貸款、扶貧開發貸款等政策性業務,原承擔的糧棉油貸款購銷等政策性貸款業務均劃轉至農發行。支農再貸款?
(二)財政部門透過對相關“三農”經濟主體的貸款貼息。為促進“三農”經濟發展,增強農業龍頭企業的幅射帶動能力,財政部門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小額扶貧貸款等提供了部分利息補貼,以減輕農業企業財務負擔,促進了金融部門對農業貸款投放的刺激性。據調查,2000年以來,東營市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貼息。2003年,廣饒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縣財政每年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通過貸款貼息、補助、獎勵等方式,用于支持重點龍頭企業。
(三)財政部門出臺鼓勵金融支農有關優惠政策。為吸引金融機構增加對農業的投入,財政部門對農村信用社直接給予財政資助,出臺了減免三年營業稅、所得稅減半征收、承諾分紅補貼等優惠政策。據調查,東營市政府為促進縣區農村信用社增資擴股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利津、墾利兩縣農村信用社的股東承諾,如信用社2年內達不到分紅比例,市財政將予股東補貼;并在政府權限范圍內,盡量減免農村信用社在抵債資產接收和處置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稅費。全市涉農資金和業務全部交由農村信用社辦理,所有農口部門在農村信用社開設基本賬戶,各級預算外資金按一定比例存放農村信用社,鄉鎮的國庫、勞動保險、醫療保險和各種行政收費由農村信用社,縣、鄉公務員和教師的工資由農村信用社,縣級財政集中支付中心設在農村信用社。研究制定了做好農村信用社不良資產清收盤活工作的具體意見。對過去行政干預的貸款和協調農村信用社購買的企業債券、各級各部門在農村信用社的行政性貸款,由縣、鄉政府負責限期收回;對公職人員的貸款,采取紀律和行政的手段收回;采取以優質資產置換、整體“打包”等多種方式,幫助清收不良貸款。
(四)人民銀行助推,政府部門主導,積極優化縣域金融生態環境。2005年初,周小川行長多次在重要場合論述金融生態環境問題,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和關注。面對金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各級人民銀行積極向地方政府匯報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大意義,取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據調查,2005年,廣饒縣委、縣政府把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縣任組長的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領導小組,把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納入縣委、縣政府的考核,加大了督查力度。開展了“金融生態示范縣”創建活動,出臺了《創建“金融生態示范縣”建設的實施意見》,研究設計了“建設金融生態示范縣”的具體指標體系,制定了《“金融生態示范縣”評價標準》,形成推動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規范化機制。截至2005年底,全縣已命名“文明信用鄉鎮”21個,“文明信用村”684個,“文明信用企業”61個,“文明信用戶”9.9戶,“文明信用工商戶”2333個,2006年力爭全市60%以上的村鎮、農戶達到文明信用標準。
二、當前合作方式中的不足
2003年以來,廣饒縣向“三農”累計投入財政資金69億元,投入信貸資金85億元。財政投入和信貸投入的不斷擴大,有力的促進了該縣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增強了農民收入。目前廣饒縣已形成以凱銀集團、馳中集團、華譽集團為首的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收入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據統計,2005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820元,同比增長14.7%。2001年-2005年,廣饒縣農民收入年均增長10.1%。收入結構中,純粹來自農林牧漁的增幅僅為5.93%,非農產業純收入增幅高達92.45%。
(一)財政金融支持重點“不到位”與“越位”并存。近年來,為發展農村經濟,地方財政不斷擴大了支農資金投入,市本級財政支農支出以20%的速度遞增。據調查,近四年來,我市投向“三農”的資金達50.7億元,2003年市級財政用于扶持“三農”的資金3.8億元,2004年達到了4.6億元,分別占這兩個年度市級財政支出的28.4%和29.6%。但是,地方財政支出在制度安排上一直向城市傾斜的格局沒有改變,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應由財政供給經費的公共產品,財政投入的力度不足。主要表現在對農村的基礎設施、供水設施及環境治理等社會公益性的投入相對較少。調查中,我們設計的“當前財政和金融對當地經濟的支持哪個更大一些”中,有7/8回答金融支持力度更大。
(二)支農項目管理部門龐雜,投資越位和缺位現象并存。由于各部門職責定位不清,沒能有效地建立起責、權、利相匹配的財政支農激勵和約束機制。既有爭項目、爭資金形成的投資越位現象,也存在互相推諉導致的投資額缺位現象。因此,項目和資金多頭管理,留下不少弊端:一方面,由于支農項目涉及的部門眾多,部分項目交叉,有些地方出現同一類型支農項目存在多個部門重復立項、實施的情況。
(三)財權與事權分離的財政體制改革,使得鄉鎮、村委成為財務空殼,不能成為有效承貸載體。城鄉財稅體制改革形成財權和事權不對稱,造成越是基層政府財權越小、事權越大。但另一方面,資金鏈條長,管理困難。目前財政支農資金管理采取的是分級配套、層層下達、項目單位具體實施的做法,有些專項資金從上級財政下撥到實際使用,經過多個環節。資金在途時間長,影響了資金的及時到位,又增加了資金管理成本。一個項目,分級配套,每個級次都要考察論證,都要進行檢查驗收,需要大量的管理費用。縣級財政配套能力弱。停收鄉村公益事業金,使農民人均每年減少稅賦100多元。2004年降低農業稅率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減負58元,今年全部取消農業稅及附加,由此所減少的鄉鎮及村級收入全部由市財政轉移支付。
四)財政補貼在流通領域消耗太多,輕生產領域。農發行貸款目前還僅局限在糧棉流通領域,雖然對解決農民“賣糧難”、“賣棉難”問題,穩定糧棉價格,保護農民利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國家的補貼基本在流通領域消耗,因此農民直接受益有限。
(五)政策性與商業性關系模糊。政策性與商業性并存是當前信用社經營中的基本格局,也是改革的基本矛盾。信用社肩負金融支持“三農”的職責,這具有強烈的政策性。另一方面,信用社又是“自主經營、自擔風險”的商業企業。并且,隨著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的進展,商業性業務的比重日益上升。由于當前信用社存在強烈的政策性,以至于它還不可能擺脫行政桎梏而真正成為產權清晰、政企分開、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金融企業。
(六)財政支農支出結構不合理,供給范圍“越位”與“缺位”并存。財政支農管理的領域和事務不能隨農村城市化的加快而及時調整,造成很多部門和單位仍在占用財政支農資金,而應由財政資金供給的領域和事務卻得不到應有的資金保障。主要表現在:第一,隨著廣饒縣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三產”的比重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縣級農業服務機構仍然過多,職能沒有進行較大調整,是財政資金供給范圍過寬的主要原因。如:農口設有畜牧、農業、水產、農機等幾個服務中心,各中心仍然是全套配置,各中心資源分散,不能整合,存在浪費現象。如:2002年財政安排幾個中心事業發展經費各100萬元,從財政檢查的情況看,各中心事業發展的效果不明顯。
三、政策建議
一方面,貧困地區公共財政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健全的農村金融體系無法建立;另一方面,將農村金融機構作為支農的工具,進一步扭曲了農村的金融體制。分析表明,只有讓公共財政發揮應有的作用,才能進一步改革農村金融體系,形成商業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制。(謝平,公共財政、金融支農與農村金融改革)
第一,健全農村公共財政體系。一是通過農村公共財政直接投資以改善農村的投資環境、提高農村的技術水平和對一些經濟行為給予補助。二是逐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改變目前我國長期存在的只有城市干部職工才能享受社會保障的狀況。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不僅包括居民生活補助和救助、基礎的生產生活設施和文化教育支出,還包括對農戶個體生產及合作組織的補助。
1988年,國家從經濟地理角度界定黃河三角洲包括山東省濱州市和東營市的全部地域,即位于北緯37°56‘58“~38°15‘51“,東徑117°51‘40“~118°24‘29“之內,總面積17623km2,其中濱州市9570km2,東營市8053km2。本區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560mm,自然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發展前景較好。
一、黃河三角洲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選擇的指導思想
黃河三角洲地區位于山東北部,其特殊的區位和自然條件,形成了該區一方面表現為環境脆弱的總的生態特點,另一方面又顯示出了具有良好發展態勢的自然趨勢。因此,黃河三角洲地區的生態農業的定位點就是依靠現代農業技術,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資源,改善農業生態條件,保護和改善黃河三角洲的生態環境,阻止土地鹽堿程度的進一步惡化,進而力爭達到使土地鹽堿化程度能夠減輕的目的;提高抗災能力,資源實現可再生增值,并逐步走向良性循環;農林牧漁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大農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農村社會全面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培育新的依靠高科技的高效農業增長點,使農業產出率持續穩定增長,農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建成生產高效、生態協調的現代農業體系,使農業成為三角洲的優勢產業。
二、黃河三角洲生態農業發展模式選擇的主攻方向
保持耕地面積穩中有增,合理調整糧經作物種植比例,重點實施“種子工程”和“節水農業”新技術;保護好現有林草植被,建立黃河三角洲林業生態保護區,重點建設平原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和環城防護林三大體系。加強經濟林建設比重,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提高森林覆蓋率;優化畜牧業的產業結構,重點實施畜禽良種、牧草良種工程,推動畜牧業的產業化進程。鞏固和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綜合開發利用畜牧業養殖場,建立和完善國家、區、鄉鎮的疫情監測網,確立畜禽生產的標準模式。同時,加大對畜禽場廢水和污物的處理;以咸、淡水養殖基地為依托,以工廠化經營為支柱,點面結合,拓寬生產養殖面積,加大水產科技投入,努力提高產值。利用工廠化的養殖模式,因地制宜建立特色水產養殖場,通過集約化、規模化的生產,降低成本,提高經營利潤。同時,加強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護與開發、技術研究工作。
三、黃河三角洲生態農業可供選擇的發展模式
1.棗糧間作模式(山東省無棣縣、沾化縣)
(1)概況黃河三角洲地區棗樹種植歷史悠久,所產小棗早已聞名遐邇,享譽國內外,黃河三角洲區域內的沾化縣,有“中國冬棗之鄉”的美稱。由于棗樹有著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因此,黃河三角洲地區經過實踐探索,因地制宜的發展了以多種效益并舉為最初出發點的棗糧間作生態農業模式。棗糧間作,即在糧田之間套種棗林。一般是在成片的糧田中,每隔一定的距離種一排棗樹。很明顯,這種生態農業模式屬于林糧間作一類。棗糧間作,其意義就在于它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一般來講,單位面積的棗樹所得到的收益遠大于單位面積糧食收益,這也是許多農民積極主動實施棗糧間作模式的內在動因。同時,黃河三角洲地區,地勢平坦,風沙較大,大面積的種植糧食,易受風襲,實行棗糧間作,棗樹有一定的防風屏障作用,這對糧田來講也是有益之舉。
(3)分析評價一是由于林糧間作必須在宜農宜林的土地上進行,而這些田塊早先一般都是從事種植業的生產,所以,棗糧間作對黃河三角洲地區改良土地鹽堿化和提高林草覆蓋率并不能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但棗樹對小氣候的調節作用,卻是不容置疑的。二是由于黃河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的不穩定性,很難保證大多數年份的風調雨順,同時,由于地形地貌的差異和土壤類型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宜農宜林的,因此,棗糧間作生態農業模式在該地區的推廣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決不能盲目照搬2.“上農下漁”模式
(1)概況。“上農下漁”是當地農民所起的一種形象的名稱,簡單的說,就是將農田分為“上”(臺田)和“下”(魚塘)兩個部分,在臺田上種植糧食作物,在低洼地挖塘養魚。基本做法是:在黃河沿岸和其它有引黃條件的低洼鹽堿地帶通過深挖池塘,高筑臺田,實行水土分層治理,并在塘內養魚,這樣既能改造鹽堿洼地,又能達到高效利用土地的目的。黃河三角洲地區的“上農下漁”模式采用的大多是“四四二”布局,即魚塘占四分,臺田占四分,道路溝渠占二分。魚塘規格一般為長98m,寬82m,深2.8m,臺田的主要規格限制在高度,一般都要達到2m,如果臺田高度不夠,超不過鹽分隨土壤毛細管上升的閾值,將會達不到改鹽的目的。
(2)分析評價一是修筑臺田,改造土地鹽堿化的關鍵,在于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和淡水壓鹽。一般說來,在條形臺田上連續種植三年水稻后,土壤的鹽分就能洗去很多。“上農下漁”模式從根本上改造了土地經營中的主要障礙因素——含鹽量高,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二是魚塘的存在,使局部的空氣濕度也有所增加,這十分有利于創造良好的小氣候環境,有益于臺田作物生長。一方面,為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有保證的淡水供應,這樣即使在有限的枯水條件下,農作物仍能照常生長。另一方面,魚塘的存在,無異于一個小型的水庫,有利于實現“旱能澆、澇能排”。因此,“上農下漁”生態農業模式,能夠合理有效利用黃河三角洲地區廣泛分布的鹽堿地,達到治理與開發的協調推進,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高。三是“上農下漁”模式在黃河三角洲地區也只是剛剛起步,并不完善,還有一定的缺陷:①臺田的塌方問題。由于臺田完全由挖塘土方堆砌而成,并無任何支撐保護措施,在雨季或農作物灌溉用水過剩時,極易造成臺田的塌方。②經濟上的問題。首先表現為目前臺田上的經濟作物種植較少,種植的還只是一些低成本、淺根作物;其次池塘養魚缺乏名優品種;③推廣實施該模式的一次性投資較大,如無政府的支持,單靠農戶的投入,經費難以得到保證。
3.草業—牧業主導型生態農業模式
(1)概況。國外常把草業作為一個產業,而我國草業尚未提到應有的地位,我們習慣把草業附屬于畜牧業。以草養畜固然重要,但草與農林副漁業的聯系也不容忽視。如農業方面,豆科草類有根瘤菌可固氮,綠肥可肥田,草還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與返鹽,保持水土;林業方面,草是營林的先鋒植物;在漁業方面,草則是魚的重要餌料;農副產品加工方面,可利用草原料生產加工一系列的相關產品。黃河三角洲地區有廣闊連片的草地,故發展草業——畜牧業為主的生態農業模式,前景可觀。
(2)分析評價。黃河三角洲地區的“草業——牧業”生態農業模式,一是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風沙災害,抑制土壤鹽漬化;二是能帶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順應了“大農業”發展的要求,對增加農民收入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應予以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何煜:不同地域環境下的生態農業模式探討[J].學術論壇,2000,5:42~43
文化館大力發展農村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中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它適應了中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共同愿望。
我們所要構建的新農村是社會主義的新農村,是具有“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宏偉目標的新農村。構建新農村是一項宏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從社會各個領域整體著眼,全面推進。發展農村文化是構建新農村的重要內容,更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發展農村文化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構建,在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農村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顯而易見。
一、大力發展農村文化的意義
1.對核心價值取向的認同作用。
新農村建設的宏大目標是否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村全體社會成員有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理想信念既是聯系農村各種社會群體和諧相處的精神紐帶,又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特別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來,我國農村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已經出現的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趨勢還將進一步發展。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理想的關注,不同利益群體差距的擴大已經對堅持共同理想信念提出挑戰。
農村文化具有認同功能。它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表達建設新農村的理想,宣傳構建新農村的主張,使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廣大農民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和認同中國廣大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樹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和諧相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建成“兩個社會”而共同奮斗。
2. 對社會道德的規范作用。
新農村建設目標是否能實現,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農村全體社會成員的道德素質。道德建設是維護農村社會秩序、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手段。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道德建設。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新農村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是農村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基本要求。
文化具有規范功能。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農村文化是農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特別是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因其群眾性、教育性、娛樂性特征及寓德于文、寓教于樂的傳統成為深受廣大農民喜愛的道德教育的好形式。通過廣泛開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可以在農村倡導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并自覺不自覺地以此規范自已的行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風尚。
3. 對社會成員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作用。
文化需求是社會成員的基本需求之一,科學文化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基礎。文化落后、愚昧無知,是根本不可能構建新農村的。新農村的最終目標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構建新農村應該滿足廣大農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提高農村社會成員的科學文化素質。
文化具有傳授知識功能。群眾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知識承載體。由于農村群眾文化在內容上具有綜合性的特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種知識包容其間,又由于在活動對象上具有廣泛性,不同層次的人們都可以從中發揮才智,取得教益,因此它具有普及知識作用。發展農村群眾文化可以充分發揮它的傳授交流效能、社會教育效能、樂中求智效能,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文化基礎和智力支持。促進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
4.對社會心理危機的緩和作用。
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和諧的人際關系、安定的社會秩序。雖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從整體看,還落后于城市。城鄉差距且有擴大的趨勢。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研究報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會》的計算,如果將城鄉貧困人口、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失業和下崗職工、殘疾人、災難中的求助者、農民工等處于弱勢地位的人口加起來,再扣除彼此重疊的部分,中國的弱勢群體大約有1.4-1.8億人。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農村。再加上“看病難、上學難、打官司難”等現象在農村尤為突出及失去土地等原因,造成農村社會矛盾激化、社會情緒和一些地方心理危機產生、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嚴重影響了和諧農村的構建。
文化具有溝通人際關系、宣泄人們情緒、調劑精神的效能。農村文化的發展可以提供宣泄情緒的渠道,可以架起溝通心靈的橋梁,可以粘合各種心理裂痕,可以給農村弱勢群體帶去黨和政府的人文關懷和文化撫慰,從而舒緩壓力、娛樂心身、化解矛盾、增進融會,緩解兩極分化后部分農民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和邊緣化,促使大多數社會成員保持社會生活的安定和睦。
5.對社會風氣的凈化作用。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構建新農村的強大精神動力。通過農村文化建設,可以弘揚正氣、凝聚人心,凈化社會風氣,倡導良好的社會心態,營造融洽和諧、團結互助的人際關系,形成自覺遵守社會秩序的輿論氛圍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學、誠信的社會環境,促進農村的“鄉風文明”。
農村文化具有強大的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功能。但其功能充分發揮的前提是本身必須是強勢文化。縱觀農村文化的現狀,雖然由于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力度的加大,不少地方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它仍然遠遠落后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也落后于城市文化的發展,落后于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目前的農村文化屬于弱勢文化,存在許多問題和困難。
農村文化經費投入明顯偏小。首先,國家以及省、市、縣政府對公共文化資源的分配上存在重城市、輕農村的有失公平現象。無論是投入總量還是人均投入數量,農村都遠遠落后于城市。如2003年全國文化事業費中城市占71.9%,農村文化只占28.1%;加上作為農村文化建設主要責任承擔者的鄉、鎮黨委、政府又大多存在重經濟、輕文化的傾向,對農村文化投入甚少。農村文化經費的投入不足嚴重制約了農村文化的發展。
農村文化的現狀如果不改變,就不能承擔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使命。況且新農村是政治、經濟、文化協調發展的農村,發展農村文化是構建和諧農村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農村中必須發展農村文化。
二、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文化
如何發展農村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構建是當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筆者認為應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落實發展農村文化的政府公共責任,加大對農村文化的投入,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圍繞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目標,廣泛開展農村群眾文化活動,以此推動新農村的建設。
1. 落實政府公共責任,加大對農村文化的投入。
發展農村文化,各級政府特別是鄉鎮政府要提高認識,明確責任。要充分認識發展農村文化在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構建新農村中的重要地位和歷史使命,克服重城市、輕文化,重經濟、輕文化的錯誤觀念;要明確并牢固樹立發展農村文化,保障廣大農民的文化權益是政府天職的執政理念;要切實做到“五個納入”即把發展農村文化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納入精神文明建設總體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要采取有力措施,解決農村文化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特別要解決長期困擾農村文化發展的設施和經費問題,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不斷提高用于鄉鎮和村的比例,確保農村文化經費有較快的增長;并建立發展農村文化的長效機制。
2.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要發展農村文化,必須在農村著力構建“結構合理、發展平衡、資源共享、網絡健全、運營高效、服務優良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這個體系里,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統籌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服務機制、設施、機構和隊伍建設。要特別重視鄉鎮文化站的“四基建設”,充分發揮國辦文化事業單位的主體主導作用。要實現服務對象的擴展和服務層面的延伸,建立和逐步完善村級文化俱樂部(文化室),讓農民在家門口享受文化。還要通過民辦公助,政策扶持,鼓勵農民自辦文化和充分調動社會辦文化的積極性,整合農村文化資源,積極探索各方共建、共享農村文化的新路。
3.廣泛開展農村文化活動, 助推新農村建設。
農村文化活動是體現文化對構建新農村助推價值的主要途徑。農村文化活動的活躍與否也是農村文化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要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依托,圍繞構建“兩個社會”的戰略目標,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農村群眾文化活動。通過活動充分發揮農村文化的宣傳教化、普及知識、調劑精神作用,促進農民群眾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融合,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特別要組織好春節、端午、中秋等富有凝聚力、親和力的中國傳統節日的民族民間文化活動和地域文化活動。要擴大農村文化活動的覆蓋面,增強農村文化活動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扭轉目前農村文化供求脫節、活動單調、缺乏吸引力的局面。讓人人享有農村文化,讓農村文化促進新農村建設。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225-01
“農家樂”最早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的鄉村游。我國真正意義的鄉村旅游始于20世紀80年代,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貧政策指導下應運而生的產物,當前仍處于初期階段。以至于至今學術界對其定義未達成一致。筆者認為,農家樂是指以“農家庭院”為基本接待單位,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風土民俗和生產條件及自家庭院及周邊自然景觀,吸引城市游客,開展觀光、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為一體的旅游觀光經營活動。
一、基礎分析
為了系統分析三圣花鄉農家樂,根據張根年的旅游空間相互作用模型和該區的實際狀況,將從旅游目的地斷面(供給分析)、旅游通道(區位分析)和客源地斷面(需求分析)三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 供給分析 。三圣花鄉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風光秀麗,農家風情濃郁,如今三圣花鄉已經打造成了包括“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的“五朵金花”景區。
(二) 區位分析。三圣花鄉距主要客源市場成都市中心約7公里,依托成都市,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交通、通訊通達,市民出游交通非常便捷。
(三) 市場需求分析。1、經濟因素 三圣花鄉最大的客源市場――成都,是我國中西部特大的中心城市。據顯示,在2009年,剛經歷過“5.12地震”的成都市人均GDP竟高達35215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城鎮居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即使是中低收入階層,也有余錢用于旅游消費。此外,成都的私家車數量一直高居全國前三并仍飛速增漲,這為城市近郊游提供了穩定的客源市場。2、社會因素 首先,隨著成都及周邊縣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發展的負面影響不斷加劇。市民生活的高競爭、高節奏、高污染狀態,促使他們迫切期望擺脫這種“現代文明病”,尋求清新舒適的休閑旅游空間。 其次,我國豐富的法定帶薪假期保障了人們的休閑時間。3、文化因素 成都因其休閑的地域文化,歷來被譽為“休閑之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僅在2009年,成都就先后被評為“中國自駕車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中國十佳會議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4、政治因素 多年來,成都市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三圣花鄉的旅游發展,在其政策支持、資金保障、人員培訓和經營管理等方面都給與積極的指導和監管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本文通過運用旅游空間相互作用模型發現,當前三圣花鄉農家樂仍存在以下問題:(一)規劃布局不合理。 目前的三圣花鄉區內,雖然農家樂的數量眾多,但規劃大都缺乏科學的論證,不但造成了組織線路的難度較大、資源的共生性差,經營者單兵作戰,各自為陣,資源與整體環境不相協調等現象,而且給景區整體的經營管理帶來了諸多難題。(二)基礎設施不健全。三圣花鄉在環境整治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還不夠完善。如,景區內沒有統一的垃圾處理設施,造成環境污染;一些地段滅火設備、消防水源和消防車道等設施缺乏。 (三)管理體系不健全。當前,在衛生、安保、消防、價格和服務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如一些娛樂場所、餐廳等未經過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批準擅自營業。(四)營銷體系不健全。理念方面,經營者對農家樂今后的發展方向不明確,缺乏對旅游市場預測的意識。面對“旺季過旺,淡季過淡” 的季節性現象時,不但不能有效應對,反而出現互相壓價的不正當競爭現象;產品定位方面,當前還停留在純粹的觀光游上,對本土文化的挖掘還較粗淺,不能較好的反映農家樂的獨特賣點;實際營銷方面 ,各農家樂沒有統一營銷的品牌意識,造成了部分客源市場流失、景區秩序混亂的現象。(五)從業人員素質低。如今景區內,從業人員大都是 “自學”從業,邊干邊學,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這從根本上制約了三圣花鄉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
三、可持續發展建議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一)統一規劃,科學布局 。要將三圣花鄉農家樂做成“大旅游”,則必須有“大旅游”的發展觀和戰略觀,因此,政府和有關規劃部門應對農家樂的發張做好長遠戰略規劃,統一規劃,科學布局,將三圣花鄉農家樂的旅游資源進行最優配置,逐步推進,全面科學發展。(二)堅持科學發展的政策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科學合理的開發管理制度,統一規范管理,政府給與必要的資金扶持和政策鼓勵。同時,積極創辦農家樂行業協會,進行相關研究、監管和交流。從而通過政府和民間協會,齊抓共管,為農家樂的長遠發展創造條件。(三)重視文化和差異化。首先,三圣花鄉農家樂的開發與發展,應以農家文化為核心,將“花”文化、農耕民俗文化、地域風情等眾多細文化做活做深,打造別具一格的鄉村農家樂。其次,基于當前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應保持本色,突出特色,走一條“特色化、品質化、情感化”的旅游發展道路,給游客處處出新、時時愉悅的享受。(四)塑造品質,深化營銷。深挖文化同時,注重項目打造、產品創新、服務、環境和危機管理等各環節的品質塑造,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體系。同時,深化品牌營銷,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榮譽,樹立品牌形象,擴大客源市場,展示獨特的農家風情。(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一要加強對農家樂旅游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相關法規和職業技能的培訓、強化服務規范,提高服務品質;二要加強從業人員對本土特色的培訓,使從業人員各個風采斐然。(六)發展綠色產業,打造循環經濟。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本地的農業、手工業、文化、自然等各產業發展,走一條產業聯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的道路。如走綠色蔬果種植路線等。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旅游學院
作者簡介:徐金梅,女,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旅游管理碩士,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資源開發。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的基本內容及其順序:論文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論文擬撰寫的主要內容(提綱);論文計劃進度;其它.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論文擬研究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撰寫時可以先寫這一部分,以此為基礎撰寫其他部分.具體要求如下:
1.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
明確提出論文所要解決的具體學術問題,也就是論文擬定的創新點.明確指出國內外文獻就這一問題已經提出的觀點,結論,解決方法,階段性成果,.......評述上述文獻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論文準備論證的觀點或解決方法,簡述初步理由.
你的觀點或方法正是需要通過論文研究撰寫所要論證的核心內容,提出和論證它是論文的目的和任務,因而并不是定論,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結果.開題報告的目的就是要請專家幫助判斷你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值得研究,你準備論證的觀點方法是否能夠研究出來.
一般提出3或4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大問題下的幾個子問題,也可以是幾個并行的相關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只簡單評述與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密切相關的前沿文獻,其他相關文獻評述則在文獻綜述中評述.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部分內容重復.
3.論文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簡介論文所研究問題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簡單明了地指出論文所要研究解決的具體問題.
簡單闡述如果解決上述問題在學術上的推進或作用.
基于"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提出,允許有所重復.
4.論文研究主要內容
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于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第2篇:吉首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書
一、選題的依據
1)本選題的理論、實際意義
國家形象,是近年從國際政治學、傳播學領域引入文化學電影學的一個新名詞,一般認為是指在一個文化交流傳播愈益頻繁的時代,一個國家的外部公眾、國際輿論和內部公眾對國家各個方面的主觀印象和總體評價,主要通過媒介和輿論傳播與表達,是國家整體實力的一種重要體現。而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中的大國,越來越被世界所關注,這時候更需要一個真實友好的國家形象。
但是由于意識形態原因,中國的國家形象,往往會被擁有優越傳播途徑與資源的西方媒介所抹黑,甚至扭曲。在這樣的背景下,一方面中國需要創造一種事實上更文明進步富強的中國,呈現一個"現實"的中國形象;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通過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相互溝通、相互視界融合來盡可能呈現一個相對"正面"的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文化往往能夠回避國家形象認知方面的硬性差異,用更加柔軟的方式塑造國家形象。這種文化塑造不僅更容易感染和影響人,而且往往也比特定的事件、人物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人心。而在所有的文化形態中,電影因為其聲畫合一、動靜合一、逼真與虛擬合一,信息傳達手段多樣、意義豐富、可理解性強、感染力強,特別是跨文化交流能力突出,在塑造國家形象方面更是具有特殊地位。
2)綜合國內外有關本選題的研究動態和自己的見解
大多西方國家都有通過民族電影來塑造國家形象和民族形象,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就明確提出,電影是加拿大的眼睛,所以電影應該關注和表述加拿大的歷史、現實、政治和文化,成為民族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在國際化語境下,尤其是對于意識形態比較特殊的中國而言電影絕不僅僅是經濟,是票房;更重要的,電影還是向世界傳播中國,塑造中國形象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影響和決定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文化安全。我們要研究如何在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的差距下突出一種民族個性,從而通過這種獨特的文化個別性來確立自己在世界電影中的位置,而這種民族個性又絕不能一味的迎合西方觀眾的獵奇心理,不能以落后的、鄉土的、閉塞的,意識形態混亂的國家形象為代價而占據市場,應該要在這種民族個性展現出一種充滿創新精神、具有生機與活力、具有濃厚民族精神與正確價值觀的當代中國形象。
二、研究內容
在論文中,主要對八十年代末至今部分在國際電影節上出彩或是在國際市場上票房成功的部分電影進行研究。研究這些影片獲得成功的因素,以及它們在傳輸民族文化與構建國家形象上的貢獻與不足。通過這樣的研究與反思,我們試圖讓中國電影在揣摩和研究西方受眾口味的同時表達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價值觀,使得中國電影在以后的發展中既能被西方電影市場認同又能更好的傳播多彩并正面的國家形象。
1、八十年代末至今,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中國電影主要是通過哪些因素吸引國際關注贏得國際市場;
2、通過這些因素被認同的中國電影給世界帶去了一些怎樣的"中國形象";
3、這些影片在國家形象的構建上帶給我們怎樣的反思;
4、通過這些反思,在贏得國際市場與構建良好國家形象之間,我們應該吸取哪些長處,避免哪些短處。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采用文獻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先通過文獻研究法全面正確的掌握xxxx年代末期以來中國電影在構建國家形象上的狀況,再用案例分析法,通過對其中一些案例的分析與反思試圖尋找一種正確的國家形象構建策略。
第3篇: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研究的現狀:
農業一直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自19xx年"三農"問題提出之后,國內外眾多學者加強了對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關注,人們對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一致認為:當前突出的問題是農民增收困難。要解決現在的"三農"問題,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收入(林毅夫,20xx)。如何解決農民增收困難這一問題呢?有學者認為農民收入問題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農業問題,也非"三農"問題所能涵蓋,而是一個越來越多地和非農就業問題相關聯的問題。農民增收問題的核心就變成了如何解決農民的非農就業問題(張車偉等,20xx)。
一些學者認為國家要通過政策、金融等手段把資金引導到農村,在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領域為農民增收開辟第四條渠道(徐祥臨,20xx)。還有學者認為調整農業組織結構才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出路(王乃學,20xx)。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20xx年9月22日中國信息化推進大會上提出,要增加農民收入必須減少農民,減少農村勞動力人口,大力發展中小企業。眾多學者對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的研究當中,有人強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性;有人認為農業結構調整對目前農產品總體上供過于求的局面,國內市場給農民帶來的收益是有限的。一些學者的研究認為,農業結構調整的經濟效應并不是增加農民收入。有的把農業結構調整的經濟效應總結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發展(宋洪遠等,20xx)。
有研究表明,農業結構調整在微觀層面上對農民收入產生效應,但在宏觀層面則沒有效應(王萍萍,20xx)。也有學者將農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作用歸于提高農業資源配置效率,而對整個國家的農業總量擴大不會產生顯著影響(張明林等,20xx)。還有學者認為,中國行政體制制約了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民增收效應的發揮(譚秋成,20xx)。另有學者認為,近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加快了農業市場化進程,提高了農民收入的貨幣化程度;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推進,農產品市場交易量不斷擴大,農戶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現金收入始終保持增長;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戶家庭經營第一產業現金純收入增長之間存在互動關系(李國祥,20xx)。
研究目的和意義:
農業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決定了政府必須對農業予以支持與保護,財政對農業投入是建設現代農業、強化農業基礎的迫切需要,財政投入對農業的發展具有長期深遠影響。本文立足圍繞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現狀,著眼于全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結構的現實分析,就建立完善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提高支農投入的資金使用效率進行相關分析與思考。
一、對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基本判斷
我們可以通過財政支農投入比例的縱向變化以及與周邊相關縣(市、區)的橫向比較,來判斷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規模的情況。
1、從縱向比較,赤壁市財政支農資金的投入總量呈上升之勢。近些年,赤壁市財政部門努力加大支農力度,農村面貌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經濟得到了較大發展,農民人均收入逐年遞增。“九五”、“十五”時期以及2008年、2009年至今,全市財政支農投入呈增長之勢。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從“九五”期間的5.3%增加到2010年的10.7%,農投入絕對值從“九五”期間的924萬元增加到2010年18026萬元,支農投入增長率從2008年的12.4%提高到2010年度的24.1%。所以,從“九五”、“十五”和2008年至2010年預算內財政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比重與預算內支農支出比上年的增長率兩個指標來看,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處于逐年遞增的態勢。
2、從橫向與其他周邊縣(市、區)比,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偏小。我們選擇了周邊具有較強可比性的咸安、崇陽、通城、通山四縣(市、區),進行了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比較。以2007~2010年四年為例,這四年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分別為10.2%、10.4%、10.6%和11.5%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而四縣(市、區)平均比重達到了12.2%、12.5%、12.2%和12.8%。由此可見,赤壁市預算內支農投入的規模偏小。
3、從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判斷,赤壁市農業仍處在貢獻地位。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財政支農投入/財政總支出)/(農業生產總值/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財政支農投入和農業產值貢獻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如果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越高,說明農業獲得的財政投入支持越大。傾斜指數為1,表明農業獲得了與農業產值地位平等的財政支持度。根據上述公式計算,赤壁市2006~2010年五年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分別為0.53、0.57、0.63、0.64和0.69。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呈逐年上升的變化,首先表明了政府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在進一步加強,其次表明了赤壁市的農業經濟還沒有獲得與其在國民經濟中貢獻相等的地位,仍處在貢獻地位,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
通過對赤壁市支農投入規模的橫向和縱向比較,以及近幾年的財政支農投入傾斜指數變化,表明赤壁市的財政支農投入規模和投入能力處在一個穩步上升的階段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隨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發展過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扶持由原來單一的農業發展項目拓展到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因此,盡管赤壁市財政對農業的投入絕對規模有所擴大,但經濟發展水平所決定的支農投入能力的有限性與新農村發展的巨大需要之間還存在較大缺口,在財政支農投入規模逐步提升的基礎上,如何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資金的結構效率,提升財政支農支出和農業生產發展的密切度,是我們建立完善現代財政支農投入機制的關鍵所在。
二、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赤壁市財政對“三農”投入的總量增長迅速,但市本級財政支農投入結構仍不盡合理。
1、農口系統事業費支出比例偏高。農林水利氣象事業基本支出,主要是維持農口事業單位的“吃飯”問題。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農口事業費支出比例的變化看,盡管財政支出中農口單位基本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各年度農口單位基本支出仍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如2009年、2010年財政支出中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占農口部門預算總支出的比例分別達到了51%和48%,過高的農口單位基本支出,對農業生產的直接作用甚小。
2、農村基礎建設投入不平衡。從赤壁市近幾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實際看,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都占財政支農支出的較大比例,如2008年對農村的基礎建設投入達653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5%;2009年投入農村基礎建設投入6791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57%;2010年投入7280萬元,占財政支農項目總支出的67%。但這些支出中用于大中型的帶有社會性的水利、交通等全社會普遍受益的項目投入比重較大,而對一些農民直接受益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可以真正用于改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關系農業和農村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公益性項目,如動植物防疫設施建設、農業品種改良、農田水利以及節水灌溉等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所占比重較小,缺乏足夠的投入保障。
3、農業科技、農民教育培訓投入較低。農業科技投入是農業投入的重要
摘要內容。據統計,農村教育投入每增加1元,就可以使農業產值增加8.43元。當前赤壁市對農民教育培訓的投入力度也明顯不夠,2009年這塊投入只占財政支農總投入的0.65%。
三、赤壁市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長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赤壁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按照農業效益和可持續發展并重的原則,建立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統籌兼顧、合理配置,不斷優化財政支農投入的規模結構,確保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穩定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目標的有效實現。
1、加大投入,確保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一是確保預算內支農資金穩步增長。堅決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切實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個高于”和“三個主要”的要求,進一步調整財政分配政策,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將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向“三農”傾斜,努力增加預算內支農資金,確保預算內支農支出按法定比例增長。二是廣辟途徑,拓寬財政支農資金的籌資渠道。在加大財政預算內對“三農”投入力度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穩定的支農資金籌措渠道,努力做到支農投入多渠道,資金來源多源化。一是加大政府性基金籌集力度。加強水利資金、土地開發資金、水資源費等預算外資金的征收管理。二是確保土地出讓金的支農支出。列入土地開發成本的耕地開墾費、補充耕地成本回收款、農業土地開發出讓金地方財政留成部分和省返回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用于支農支出;從安排給經濟開發區、中心鎮、城市防洪工程、工業功能區及鄉鎮的土地出讓凈收益中提取8%用于全市新農村建設;大幅提高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凈收入用于支農支出的比例;耕地占用稅征收標準提高后,新增地方財政留成部分用于支農支出。三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進一步充實和完善農業項目庫,以優勢項目爭取省、咸寧市財政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以及其他各項支農專項資金上對全市新農村建設的支持。
2、科學安排,合理調整財政支農投入結構。合理配置農業投入,正確處理好生產性與非生產性投入的比例、產業之間的投入比例、長期投入和短期投入的比例關系,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制定完善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各項補貼政策。積極改進補貼方式,加大對農業生產環節的補貼,增強農產品政策性補貼轉作直接補貼資本的能力,提高財政支農投入與農業生產的聯系密度。要把農產品政策性補貼一部分轉投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科技上去,進一步擴大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的范圍和規模農業論文農業論文農業論文,增強農業生產能力。在補貼對象和補貼重點的選擇上,目前除重點補貼糧食生產者外,還需注重對農業保險的補貼,支持建立農業災害保障機制。二是適當穩步減少農業事業費支出。在現有財政支農投入水平下,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進一步壓縮財政支出存量中的一般性支出,根據各個農口單位的實際情況,努力創新體制機制,開源節流,騰出財力用于增加“三農”投入。三是加大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力度。合理調整農、林、水等投入比例,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農業基本建設投資占本級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達到30%以上。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工程,重點支持與農業生產、農民增收關系密切的中低產田改造、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配套機械、鄉村道路、山間林道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農業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四是增加農業科研和推廣、質量安全和檢驗檢測、農產品流通設施、農民培訓等方面的投入。科技投入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也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持續動力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項目及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財政對農業科技三項費用的投入比例要提到財政支農投入總額的2%以上;加大對種子工程、動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投入,加快品種引進和改良;加大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信息體系的投入,提高農業社會化、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大對農產品認證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投入,不斷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多領域的農民教育和科技培訓班,不斷提高農民素質。
農業財政政策是國家財政通過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進解決“三農”問題一系列政策的總和。通過運用農業財政政策,為我國“三農”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財力支持。財政支農政策的存在不僅具有必要性更具有重要性以適應現階段我國農業的發展。而現行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體系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應盡快建立完善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迫在眉睫。
一、我國財政支農政策的現狀分析
經過多年來的不斷調整、創新,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適應,以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改革、加快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財政支持“三農”政策框架體系已經顯現,但該體系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財政農業絕對兩周增加,相對量趨于下降。表現在我國財政支農支出的比重呈現出下降、徘徊和增長緩慢的趨勢。二是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個主要方面:1.財政支持對象不合理;2.農業內部支持結構不合理。三是財政農業投入體制不完善。政府對農業的投資渠道較多,不同渠道的投資在使用方面、實施范圍、建設內容、項目安排等方面有相當程度的重復和交叉,造成重復投入等問題,這種投入體制使整體目標不明確,有限的資金無法形成合力。四是財政支農力度小一些。這必然造成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影響到農業的均衡發展。
二、財政支農政策的完善
進一步完善財政支持“三農”政策,必須立足穩定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快促進農民收入增加這兩個主要目標,不僅要保持必要的支出增長幅度,體現公共財政資源分配向農村傾斜;而且要合理確定支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有效配囂公共財政資源。
(一)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展望
1.切實加大國家財政對“三農”投入的傾斜力度。
加強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建立公共財政與WTO框架相適應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切實加大國家對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投入。
2.建立規范的支農資金管理機制。
積極推進支農資金的,積極創新財政支持和民辦公主的機制,規范和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
3.著力深化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擴大“省直管縣”、“鄉財縣管”財政體制和方式改革試點范圍,完善縣鄉財政收入體系,加強縣鄉財政管理。
4.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現代稅收制度。
統一城鄉稅制的目標是:強化城鄉稅收協調,公平城鄉稅負,規范和統一城鄉稅收管理體制,徹底消除城鄉“二元”稅制結構,最終實現農業、農村、農民與工商業、城市居民適用稅制的完全統一。在稅收政策上體現對“三農”的扶持,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創造良好的水質環境,為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 投入。
(二)完善財政支農政策的具體措施
1.穩定農業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農業投入。
各級財政對農業的投人,必須建立在用法律、法規進行制約的基礎上,切實做到依法投資,真正落實。同時,各級對農業的投資總額、投資方向、資金匹配額都應制定具體標準和辦法,以分清責任,強化對農業的投入。要積極利用政策作用,引導集體、農民和其他有關渠道增加對農業的投入。
2.改革農業補貼政策。
要建立健全農業補貼的政策法規,使財政對農業補貼成為一項長期穩定的制度。要改變目前國家對農業補貼絕對額逐年減少、相對數明顯下降的狀況,逐步增加對農業的補貼額度。
3.利用好財政貼息政策。
財政貼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財政補貼方式,是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相配合的一種形式,它既能彌補財政資金的不足,又能發揮銀行信貸資金的優勢,它是在市場基礎上維持有效率的農業需要。目前,我國的財政貼息只要用于政策性銀行的貸款貼息。但因為政策性銀行的資金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全部政策性貸款的需要,故還有必要對一部分商業銀行的農業貸款進行貼息。財政通過貼息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更多地投資到農業上,以解決當前農業投資整體資金不夠的問題。但應注意的是,按照wI’o規則,財政貼息是屬于應予減讓的政策,這一數額不宜過大。
4.整合農業稅收政策。
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稅費改革,建立新的農業稅制,然后做好新農業稅制試點的配套改革。
5.加強財政扶貧開發的力度。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3-0274-02
黨的十報告明確提出,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能否建成小康社會,現時攻堅的難點在破解農民、農村、農業為主題的“三農”難題,而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解決農村貧窮落后和化解現時農業生產的問題的關鍵在人才的培養、科技的提升和農村教育的改善。農業院校圖書館作為貯存農業及其他相關科學知識的文獻信息中心,具有重要的、先進的、豐富的信息資源和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信息服務技術專業人才。
一、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可以為解決“三農”提供全方位的技術、知識服務
1.可為“三農”服務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農業領域發展較快,近年來在農業科學知識和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在農作物品種資源、栽培管理、農作物生態環境、農產品的深加工以及農業高新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實踐理論和成果,而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為了更好地服務科技人員,對這些成果進行了很好的總結和保存,從而成為農業文獻資源和科技成果的聚居地。因此,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同時近年來,各高等農業院校加強了與國內外圖書館及農村文化的交流,進一步提高了現代化服務手段和功能,從而可為農村提供優質的科技信息和服務項目,促進了農村科技信息的利用,提高了農村的文化生活。
以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為例,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館藏具有非常豐富的農業特色文獻資源,館藏文獻總量已達近250萬冊,其中紙質文獻152.05萬冊,電子圖書近100萬冊;中、外文期刊(含電子版)3.5萬余種,農業及生物類優秀博、碩士論文6.0萬余篇,各類中外文數據庫30多個,形成了以農業、生物科學為主,農、工、理、經、管、法、文、醫、教、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現代化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同時,為了適應時展的需要,建成了圖書館業務自動化管理集成系統和信息檢索網絡系統,并建設完成了“小麥專題特色數據庫”、“玉米專題特色數據庫”和“雞研究特色數據庫”等自建數據庫資源等。
2.人力資源優勢的特點,提高了服務“三農”的品味。為了加強圖書館的建設,近年來,各高等農業院校引進和培養了一大批信息檢索方面的專門人才,特別是信息化檢索方面的人才,從而為檢索針對“三農”需要的信息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優勢,并結合農業院校的知名專家教授所獲得的科研成果,根據“三農”的需要推廣到農業生產中,將會為“三農”更好地服務。
二、服務“三農”是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的職責所在
1.通過“三農”服務,促進高等農業院校圖書館發展。早期的高等院校圖書館主要著眼于收集國內外的文獻資料,并僅服務于本校教職工和學生,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但是在信息化社會的潮流下,農業院校圖書館在服務本校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加大了服務理念、方式、功能方面的創新,特別是在逐步建成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館藏資源、符合本館的特色服務、開展自動化和網絡化服務的服務創新工作。但是,農業院校特別是地方性農業院校最主要的職責是服務區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需要把館內收集的農業科學研究成果和農業科學技術轉化農業生產力,服務“三農”,才能擴大圖書館的知名度,促進圖書館更好地建設和發展。因此,農業院校圖書館需改變傳統服務思想,打破傳統的服務領域,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手段,以促進農業科學技術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為服務的創新點,把服務范圍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廣大的農村,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