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美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8: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體育美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體育美學論文

篇(1)

游戲運動美,是體育本質的原始回歸,是體育價值實現的開始陽光體育提倡“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體育鍛煉的方式和方法更加靈活多樣,不拘泥于程式化的課堂教學,弱化考評,注重體育的趣味性,青少年學生在自由、愉悅的身體活動中,能夠體驗到游戲運動美。正如席勒所說:“人只有游戲的時候才自由,人只有在自由的時候才游戲。”[4]運動的游戲化,是體育的本質,是去“工具化”的,是非功利性的。青少年在自由、愉悅、忘我的游戲運動中,心靈參與陽光體育活動,在和諧的氛圍中友好、自然和隨心所欲的交往,在“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的境界中,體驗到自由、快樂,揮灑了汗水,體驗了情感,收獲了健康和成長。追求游戲運動美,是實施陽光體育的切入點無拘無束的自由釋放,在運動中有了運動的想象,有了想象和實踐的平臺,身心得到滿足,有了嘗試,成功,有了體驗,自我的努力創造,體驗到其他地方體驗不到的高興。游戲和娛樂的因素始終貫穿于體育運動之中,在沒有特意指定的目標和任務的情況下,通過運動,使人身心愉悅、健康,愉快的學習,寓學于樂,最大程度激發青少年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傳統的單調枯燥的教學方式,體育教學過程只盯著單一的目標,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青少年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需要。陽光體育中融入“快樂體育”,提倡輕體育、軟體育,就是游戲理論的具體應用。推行健康教育、素質教育和運動休閑教育,培養全面發展具有創新能力的青少年,通過“游戲”形成終身體育的興趣,張揚他們自由創造的個性[5]。陽光體育游戲化是符合“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

“陽光體育”的精神品格美

精神品格美是體育人文美,是陽光體育價值和目標的體現所謂陽光體育運動的精神品格美,是指青少年在體育競賽中所表現出來的高尚的思想道德、勇敢頑強的戰斗作風、精湛的技藝,以及鮮明的個性特色等全部表現。青少年的個性品質和道德情操的培養是現代體育教育的一個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任務。體育不僅能強身健體,更加重要的是在體育教育的特定情景和常規約束下,教導學生遵守紀律、尊敬老師、服從裁判、尊重對手、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倡導弘揚體育風尚和民族精神[6]。青少年在陽光體育運動競技中,不但能夠體會到美的精神享受,還會受到精神思想的教育。精神品格美外化為青少年的行為美,表現為心靈美在激烈、富有情趣的競技博弈中,優勢與劣勢、主動與被動、領先與落后進攻與防守、瞬息萬變,扣人心弦,讓人目不暇接,青少年發揮聰明才智,勇于拼搏,團結協作,獲得了比賽的最終成功,體會到了美的樂趣。青少年在競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養成了高尚的體育風格、良好的道德風尚、精湛的技術風格、敢打敢拼、勇猛頑強的風格、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風格。這些優秀的品格上升到非理性層面,形成了潛意識行為,形成了自我意識,成為了自覺行為。青少年在參與陽光體育的過程中,通過運動競賽,使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升華,塑造了陽光的人格。使青少年成為一個性格完善的人,一個全面的人,一個社會的人,從而實現體育服務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目標。

篇(2)

(一)調節課堂學習氛圍

讓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應該注重課堂學習環境的調節,壓抑的學習環境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則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在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時,就要進行課堂氛圍的調節。用溫柔的話語來對待學生,用鼓勵的眼神和贊賞的微笑來和學生進行無聲的交流和溝通,讓他們在獲得肯定的過程中不斷努力。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設計,可以進行如下問題情境的設計來吸引學生的興趣: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篇(3)

大學語文課程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該課程該如何定位?這些問題長期以來都爭論不休,沒有定論。課程定位不清晰,也導致教師不知道教學的重點在哪里,學生無法明確學習本門課程的必要性,更不知該如何學習,教與學都陷入了盲目境地。大學語文課程定位的含糊不清還體現在學校的教學計劃上,大多數高職院校在開不開設大學語文,開多少課時這個問題上存在著較大隨意性。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高職學生學習熱情本來就不夠高,求知欲也不強,大多數同學上課基本不做筆記,有問題稀里糊涂,很少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探討,課后該完成的作業不去思考,東拼西湊的敷衍了事。再加上文學素養普遍相對低下,使得學生學習興趣更是低下。尤其是如今,語言環境的變化也對大學生學學語文的興趣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現在大學生擁有電腦、手機的占絕大多數,現代科技固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是它使得本來就逐漸減少的與語文相關的閱讀、寫作的機會更少,這些變化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三)教學方法相對死板

一些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他們還是用傳統的方法,上課只是教師在講臺唱“獨角戲”,課堂上沒有小組的討論,沒有師生的交流,沒有學習方法的指導,甚至有的老師連多媒體都不會用。這種相對死板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使得本來就學習興趣不高的高職大學語文課堂氣氛更加的沉悶,教學效果理所當然的極不理想。

二、教學方法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明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強調以學生為中心

通過改革讓全體大學語文老師明確自己在教學中的定位。一切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不是指導者。明確學生為中心,老師就要正確對待學生個體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收獲的快樂。要想真正地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首先必須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其次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應用他們以往所學的知識,提升學習的信心;最后要讓學生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認識和發現知識,就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靈活多樣地組織教學。

(二)強化素質教育理念,倡導探究性學習

大學語文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對于素質教育來說,大學語文有著極為重要的學科價值,同時它也是實行素質教育最為有效的教育手段。本課程的基本理念中強調對學生的基本人文素質的培養。出于提升學生素質的考慮,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是“授之以魚”,“授之以漁”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為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強調,在教學中應該堅持倡導探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主要是指通過學生自己的努力,形成自己對問題的基本認識,在這樣的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探究性學習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為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由課本而舉一反三,指引學生進行經典名著的閱讀,由課本出發先推薦一些課本所涉及的經典的、優秀的作品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親近名著、親近經典,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而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授課過程中必須貫徹趣味性、時代性教師

在講授具體篇目時,應把相關的背景知識、作家的生平軼事、民俗文化等內容穿去。這些材料都會提高大學語文課的趣味性,從而滿足學生的新鮮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習興趣。大學語文課不應脫離現實生活,教師要對社會的熱點問題作出見解獨到的理論分析,對一些新出現的文化現象進行科學闡釋,進而培養學生運用理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描寫古人的生活和思想的經典作品,大學語文課的教師也應該能挖掘出時代意義,古為今用。

篇(4)

興趣是由外界事物刺激而引起的一種情緒狀態,它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低年級學生,他們的定向能力尚處在較低的層次,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于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異的刺激活動而興奮起來。針對這些情況,運用多媒體,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鋤禾》,導入新課時,設計一組“動畫”:“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辛勤的農民手拿鋤頭用力的耕地,大顆大顆的汗珠從額頭滾落下來,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學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認識,隨后,在圖畫上方出示古詩,詩句和圖相對照,激起學生思維的層層漣漪。對于剛才“名于心而不名于口”的心理狀態立刻解決,帶點字鋤、汗、粒等的解釋已是一觸即發了。

二、充分感知,把握重點難點

學生的認識是遵循“具體—抽象—具體”的發展規律,而以多媒體操作,以其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豐富化,然學生感知。如《會搖尾巴的狼》,利用圖片,著重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兩條線索:一條是狼怎樣耍種種手段偽裝自己,欺騙老山羊,最后暴露了自己的兇惡面目;另一條是老山羊怎樣一步一步識破狼的偽裝,認清狼的真面目。這倆條線索一前一后,就可以以五次對話設計成課件,把內容進行提煉濃縮,一次一次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己體會,自己讀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興趣盎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學習自主性,在教師的鼓勵中引導學生自我選擇適合自身發展與提高的學習方法,有效的來學習。

三、利用多種感官,參與自我調控和自我評價,爭強記憶

學習的過程涉及到學習主體的知、情、意、能、行等方面因素。如果在學習過程中視覺、聽覺、觸覺和運動覺等多種感官協同作戰,三天后記憶的內容占80%左右,而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其聲、光、電、色的多種作用,通過其信息的動態演示,刺激多種感官引導學習過程學生接受最易途徑。如:《驕傲的孔雀》,孔雀一次一次與湖中的魚兒比美,它的動作、神態通過電教媒體都能活靈活現地展現,“驕傲”一詞立刻體會。再把學生編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針對“驕傲的孔雀,湖里的那只鳥是你自己的影子啊,你驕傲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在相互交談中,他們彼此取長補短,彌差補缺。最后,師生用質疑,答辯的形式,明白了道理,這樣的用多媒體引導學生自我調控與評價,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學習中發展,形成能力,有利于記憶的發展。

四、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自我創造

葉圣陶先生說“教師主要在于引導學生求得知識,也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在執教《燕子》時,我通過電化手段,再現小燕子的形態、叫聲、飛行,感受到小燕子的活潑可愛,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的環境中和自然環境中體會較難理解的語句,效果不錯。實踐證明:電視、多媒體課件等呈現方式,既形成具體又方便快捷,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

篇(5)

二、直觀演示有利于促進兒童對相關內容的理解

在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當中,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能很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把多媒體課件引入到課堂,將文字、圖像和聲音以及動畫等相結合展示給孩子們看,可以把抽象乏味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起來,其中,在認知微觀的世界方面,能發揮巨大的作用。有些自然現象在平時里很難看到,教學起來,孩子們也不易體會和理解,這樣也會導致課程中的一些重難點不易被突破。比如,《雷電的形成與危害》的教學中,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幼兒知道打雷是自然的現象,提高孩子們的預防雷電傷害的意識為了更形象地突出教學效果,可以組織兒童觀看《雷電的產生》或者《大樹下避雨》等的相關視頻和資料,然后再引導幼兒說一說,電閃雷鳴時應該怎么做才安全?讓幼兒初步了解打雷是自然現象,他們也知道了雷電的危害并且還能樹立起自我保護的意識。

篇(6)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本不考慮學科本身的實際特點,將課件制作的色彩比較艷麗,圖文的形式不斷發生著變化,并且還弄上各種各樣的聲音效果,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與思維之間的連續性,起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還有的教授數學與物理的教師,也將公式推理過程與證明的過程,使用多媒體來呈現,使用多媒體來表現一些抽象的符號,并不是多媒體的優勢,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2.學生主體地位被忽略

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之中,將教學方式只是簡單從黑板與粉筆的組合,變成了電腦與鍵盤的組合,角色變成了操作員,學生被動的跟著計算機學習,聽老師講課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看課,在多媒體課件演示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書寫速度趕不上教師翻頁的速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作課堂筆記,這樣導致學生對學習的印象不會深刻。多媒體教學其突出的優點是能夠實現很好的交互性,能夠有效的避免像電影那樣那樣單一性順序播放,可以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將其轉變成為多個分支,并且能夠形成超級鏈接的形式做成適合課堂教學的多媒體課件。但是有些教師雖然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仍舊采取播放電影的形式,一個接著一個去呈現,這樣機械的播放,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顯然,并沒有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的位置,不利于教學的展開。

二、提高多媒體教學效率的措施

1.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目的

教師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多媒體的使用要從學科實際出發,并且還要考慮到教學的實際,明確實驗教學、計算機教學與英語教學等課程適合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而另外一些課程,比如數學與物理等需要重點對公式進行推理和證明的,去表現抽象性的符號的,這實際上不是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如果過度使用的話,會分散學生課堂注意力,不能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也不能獲得理想效果。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要對教學的內容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分析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分析出需要講解的重點與難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哪個地方使用多媒體,才能活躍課堂氣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明確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所涵蓋的范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用什么樣的表現形式等,在備課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2.將學生擺在學習主體地位

篇(7)

生動的形象,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對課文里面的人物和事件,進行形象再造,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知識,避免因為難以理解而對英語產生畏難心理。例如在二年級下冊Unit7Food第一課的課堂教學中,利用學生對美食感興趣的心理,由教師引出話題,并在多媒體中展示并識讀一些常見的節日美食的圖片和詞匯,引導學生踴躍說出自己愛吃的食物,然后再讓學生自己來判斷,哪些是健康食物,哪些是不健康的食物,最后由教師進行因勢利導的總結。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增長了見識,開拓了眼界。

(二)通過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完全可以把聲音、動畫、圖像和文字這幾個要素達到有機地融合,不僅使學生能夠聞聲觀形,而且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對于學生需要的滿足以及教師教學目標的實現都能夠達成。所以說老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去運用多媒體技術,把學生可能會喜歡的動畫或者圖像在課堂中盡可能地去使用,把學習情景創建得更具生動性,把學習的環境營造得更為新穎、優美以及歡樂。

二、多媒體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通過多媒體教學,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

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般是教師是講授者,學生是傾聽者,在這種灌輸式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缺少主動參與的機會。課堂秩序井然,但是缺少和諧、輕松的的氛圍。對于那些對英語成績相對較差,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心理的小學生來說,就會感覺越學越難,越學越不會,自然也就逐漸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教學生動有趣、寓教于樂的形式,更好地迎合了小學生愛玩、喜歡有趣東西的心理特點,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有效引導策略下,可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二年級下冊Unit9Celebrations第三課時“Whatdoyoualwaysdoonyourbirthday?”時,老師可以以動畫“birthdayparty”為引子,吸引學生進入到教學情境中,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動畫里的形象,并給所扮演的角色進行配音,將課堂氣氛充分調動起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詞匯和課文的教學。在進行教學內容涉及時,教師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優勢,創設一個與課文內容相符合的虛擬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這種故事性的有趣情境中,讓學生動起來、唱起來,使英語課堂成為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場所。

(二)通過多媒體教學特點,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要注重英語讀寫說的全面教學,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目前,小學英語口語表達是英語教學的重男點。教師要結合課文內容,借助多媒體手段,設計更多的情景對話,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比如,在教三年級下冊Unit7小故事TheThreeWishes時,上課之前,老師通過出示farmer早餐的圖片,教師提問,“Whatwouldyoulikeforbreakfast”?然后,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用完整的句子來表述,。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發言,有的學生說,“Iliketwoslicesofbreadandacupofmilk”,還有的說,“Ilikeaglassoflemonadeandapieceofcake”……在這種簡單易懂、富有情趣的情景對話中,師生之間實現了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教師還可以將對話情景中的部分人物話語,進行消音處理,讓學生根據角色,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自行設置配音,從而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的末尾,教師可以把卡通人物與食物,進行放映,設置一個交際的情境,讓學生根據情境,發揮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進行自由的交際對話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會主動地進行回憶總結,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交流。這樣,在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實現了英語知識的學以致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元素中,對于促進課堂知識教學大有裨益,而且,也為學生交際能力與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三)通過運用多媒體功能,提高英語重難點的教學效果。

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閃爍和變色功能,把一些重點和難點進行強調,并在此基礎上,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淺顯易懂的講解,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極易,同時,也能使學生的記憶力和觀察力得到提高。比如,我們教授一年級下冊Unit6Animals第一課時,可以在學習貓,鴨子,奶牛和馬這些詞匯時,通過多媒體技術把這些動物的動畫或者圖片搜索出來,再加上聲音和文字的配套使用,從視覺和聽覺兩種感官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實現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四)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評判標準,不僅僅是看其是否擁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更關注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素養。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無論學習能力,還是心理、性格、情操、道德,可塑性都很強。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在引導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英語能力的同時,也將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潛移默化地貫穿在課堂教學中。

篇(8)

多媒體錄像教學對健美操技術水平的影響.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中國期刊網上查閱大量相關資料,為論文的撰寫打好基礎.(2)調查法:對學生進行學前調查,掌握學生對健美操的了解程度,再選擇相適應的學習內容.(3)專家訪談法:通過對專家進行訪談來確定教學內容及考評內容.(4)邏輯分析:在研究過程中采用了演繹、歸納、類比、推理、圖表分析、綜合分析等邏輯方法.(5)SPSS數理統計法:對本研究得出的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分析,并得出相對應的結論.

1.3教學實驗設計

實驗對象.安徽省某高校12會計專業60名學生(全女生),對照組30人,實驗組30人.實驗時間和地點.實驗前準備時間:2013年3月~2013年5月.實驗時間:2013年5月~2013年7月(8周).實驗地點:多媒體教室及體育場.實驗假設: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健美操技術水平.實驗步驟:在正式實驗前先進行預實驗,以熟練掌握錄像機的操作,并在正式實驗的前兩周要完成健美操基本動作及大眾一級套路動作的前兩個組合動作的教學與復習.完成實驗前的測試,用以了解學生實驗前的技術水平,再施加實驗因素.

(1)課堂教學前.

首先,組織學生觀看大眾健身操成人一級套路動作的演示視頻,并在學生觀看的同時,進行相應的動作重難點講解.必要時,對視頻進行慢放或重復播放.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2)課堂教學中.

教師再次講解動作要領并示范動作,對復雜動作進行分解示范及講解.學生對動作要領初步了解后,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動作練習.讓學生對健美操基本動作初步掌握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并討論.在學生統一練習時,教師用攝像機將其練習情況拍攝下來,并對學生進行即時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組織學生對自己或同伴的動作進行分析,之后教師再進行分析評價.讓學生在接下來的練習中針對自身情況調整練習重點.在對照組中,采用常規的組織教學方法.教師示范后學生跟學、分組討論學習與組織統一練習相結合,教師巡回指導.

(3)實驗后測.

在實驗的最后一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實驗后測,獲取兩組健美操技術水平的變化.并發放實驗后測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健美操認知水平的變化.

(4)實驗條件的控制.

①本課程教學內容嚴格按照健美操教學的課程標準來設計.②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工作均由筆者來擔任.兩組的教學內容、練習形式、教學時數、測試內容、器材的使用上都保持一致.為避免對象因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實驗效應,采用班間單盲性原則進行教學.③實驗前測與實驗后測分別放在實驗的前一周和實驗的最后一周.實驗前測和實驗后測成績評定由3位專業的健美操教師采用單盲評定的原則進行,并對3位教師的評定結果做非參數檢驗(檢驗的原假設為:3位教師對30名學生的技術水平的評價結果是一致的)。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研究結果

(1)3位教師的技術水平的評價結果一致性檢驗.3位教師對30名學生技術水平的評價結果的一致性檢驗如(α=0.05)表1,P=0.896>0.05,接受假設,即可以認為3位教師對30名學生技術水平的評價無顯著性差異,是一致的.(2)實驗前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技術水平檢驗結果.為了實驗結果更加準確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提高實驗的效度,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了實驗前測.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動作的表現力、正確性、連貫性、協調性及節奏感上的配對檢驗中P值均大于0.05,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實驗前的技術動作無顯著差異,可以認為來自同一整體.這也符合實驗設計的基本要求,做到了同質比較,保證了實驗的可靠性.(3)實驗后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技術水平檢驗結果.通過8周的實驗教學(實驗組按教學流程、對照組按常規的教學流程)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再次進行了技術水平評價.可以看出實驗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動作的協調性及節奏感上P<0.05,表現出顯著性差異.而在動作的表現力、正確性及連貫性上P<0.01,表現出高度的差異顯著性.這說明原假設成立.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法對提高健美操技術水平優于常規教學法.

2.2分析

(1)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對技能認知影響的分析及其理論基礎.

狹義的認知心理學認為人對外界信息的認知應包含接收、編碼、儲存、交換、操作、檢索、提取,以及使用這些過程,并把它們歸納為感覺、記憶、控制和反應等四種系統模式.強調對人的行為和當前主認知活動起決定作用的是他所掌握的知識和知識結構,再根據事物的多種形狀將認知對象分別儲存在人腦的3個不同位置,最后可以用聲、形、義3種不同的途徑來檢索這一記憶.而多媒體教學正是把聲、形、義緊密地結合起來,能加強和加速人對事物的理解,從而加快認知過程的形成.反饋教學法的創立者劉顯國先生提出:反饋教學法是運用“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原理創立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以運用知識和發展能力為目標,在互相合作和融洽的氛圍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的、創新的學習,強調教與學之間信息交流和信息的及時反饋,是集多種教學法的優點于一體的綜合教學法.反饋教學法始終以信息反饋為主線,使整個過程形成一個回路,從而達到及時調控教與學,獲得最佳教學的效果.錄像反饋教學正是通過錄像的形式記錄下學生的動作、表情等特點再次對其進行反饋.通過慢放、定格、重復等方式控制錄像,讓學生從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而常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看不到自己的動作,即使在鏡子面前看到了自己的動作也只是一閃而過,所以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一般只有等教師在糾正問題動作時才能被動地發現.

(2)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與運動技能的形成機制分析.

運動技能的形成過程一般認為有三個階段:第一,粗略地掌握動作階段.第二,改進和提高動作階段.第三,動作的鞏固和運用自如階段.在第一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就是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表象和概念.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正是運用多媒體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大腦處于積極的工作狀態,從而加快正確動作表象的形成.運動技能形成的第二個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是使學生在粗略掌握動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發現和改正自己的錯誤動作,加深理解動作結構的內在聯系,提高動作的質量,建立動作動力定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錄像把學生的動作再現給學生(教師必要時給出相應的提示),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改正錯誤動作,建立正確的動力定型.運動技能形成的第三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發展已成形的動力定型,使學生能熟練、輕松、自如地完成動作并能在各種條件下運用自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再次展示優秀運動員的動作,讓學生掌握其用力的方法與技巧.

(3)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法的優勢分析.

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過于強調教師的傳授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其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來完成教學目標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地反復模仿技術,進而掌握技能,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甚至體育項目產生厭惡的心理.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法在體育教學方法領域屬于比較前沿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于其把形、聲、圖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因此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能使學生在其大腦儲存區產生深刻的動作影像,進行動作表象的形成和動立定型的建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了學生技能學習情況的有效反饋,使學生能發現自身的問題,從而在練習時能進行針對性地調整.總之,多媒體錄像教學法既具備了多媒體生動、直觀、形象的特點,又結合了反饋教學法的啟發式教學理念.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培養了學生自學、互學、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通過8周實驗準備階段的學習和8周實驗階段的學習,得出了表3的結果,結果表明,在健美操教學中應用多媒體錄像反饋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能提高學生對健美操動作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2建議

(1)隨著體育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和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已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多媒體反饋法的實驗研究證明了它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健美操的教學質量,建議各校健美操教師能應用于教學中,同時建議學校能保證相應的教學環境.

(2)多媒體反饋教學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議其他專業體育教師能在教學中試行應用.

篇(9)

[引言]:隨著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設備已進入了學校,相應多媒體教學也進入了實用和普及階段。利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可以由淺入深、深入淺出地化解知識難點,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規律。但是,常規教學也有其特點和優點,也有多媒體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們應如何正確處理多媒體教學與常規教學的關系,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正文]:

對于一堂新授課來說,初用多媒體教學的教師(包括我自己當初),總是把每堂新授課都設計成完整的多媒體課件,并去追求一種外表的華麗以及絞盡腦汁地如何把自己的課件做成“震憾人心”的效果,投影儀和實物展臺也想盡辦法要用上去,覺得這樣才象多媒體教學,并且把一些本來用真實實驗很好說明物理概念或規律的實驗也做成了動畫,取而代之了真實的物理實驗,甚至把習題課的每一道題目和解答都做成了幻燈片等等。其實,這是多媒體教學的誤區,成了一種多媒體教學滿堂灌的“新模式”,即“電灌”。

其實,如果這樣做,教師也是非常辛苦的,我通過調查表明,90%以上的學生根本不歡迎這種教學,甚至有些學生對這種多媒體教學產生一種恐懼感。因為這樣做,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和探究問題,再加上有些課件中不恰當的或與教學無關的內容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如不必要的聲音和gif動畫等),這樣勢必造成視覺和聽覺的污染,干擾學生的思維,破壞課堂教學的連續性,以至于有些學生對多媒體教學越來越不歡迎。

目前,中學物理實際教學課堂中還是普遍存在對多媒體教學和常規教學的關系處理得不當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現將我幾年來從事多媒體教學與常規教學整合的一些做法和體會淺談如下:

一.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教學的整合

在多媒體設備未進入課堂之前,我們很多教師都深刻的體會到:有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對學生來說確實很抽象,因此對我們的教學增大了難度,學生對這些物理概念和規律在短時間內很難理解,同時教師也感到比較吃力,雖然教師想了很多辦法,但教學效果卻一般。如簡諧運動圖象的教學,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應的教學,一些物理過程進行的太快或太慢問題的教學,一些微觀或肉眼看不見的物理過程的教學,電場和磁場里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規律的教學等等。現在,我們有了多媒體設備,這給我們帶來了施展教學技能的自由空間。

對于上述問題,我們應如何來處理?

首先,我們教師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規律吃透,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分析概念的講解應如何自然地引入與得出,如何把概念和規律講得形象、直觀、易懂,特別是抽象的概念和規律。如果這步做得不夠,即使有了最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有高超的多媒體技術,也不可能上出一堂優秀的、高質量的課來。

其次,盡可能想辦法或創造條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規律用常規教學講解好,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因為這樣做,有利于教師自己對如何教學物理概念和規律理解的更深、更透。

最后,對于有些物理現象和規律,確實對學生來說太抽象難懂了,或在課堂上難于看見或根本看不見的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進行的太快的現象。此時恰到好處的借助多媒體,才能取到應有的效果。

如簡諧運動圖象的教學,學生很容易把簡諧運動的圖象和軌跡混淆,并且不易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及反映的物理量。課本上是用頻閃照相的方法來講解的,但發現用這種方法,學生學習的效果只是一般,因為彈簧振子振動的太快了,不方便研究,這種頻閃照片留下的只是一些瞬間靜態位置。為了使教學效果更好,我用Flash軟件把水平彈簧和豎直彈簧振子的振動做成了頻閃照相定格模擬的動畫,即在動畫中做了一個彈簧振子振動的動畫和在振子旁邊設置了一個位移—時間坐標系,動畫演示時,振子每隔1/8個周期就頻閃一次,然后振子停下,接著把所得的照片勻速地移動放進坐標系中相應的位置,用同樣的方法,直到完成一個周期,此時再把坐標系中不同時刻的振子照片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了振子振動的(正弦或余弦曲線的)圖象。用這個動畫來模擬演示,可形象揭示過程的中間狀態,以利逐步進行研究。這樣,簡諧運動的圖象教學就變得非常的形象和直觀,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非常好。

又如電磁振蕩現象,它是根本看不見的物理過程。此時我設計了一個動畫,這個動畫是電磁振蕩和單擺類比的模擬,在電磁振蕩的過程中,單擺也在同時擺動,我把電容器極板所帶電量類比成單擺擺球離開平衡位置的位移,振蕩電流類比成擺球的速度,電容器極板間的電場強度類比成擺球擺動的加速度,電場能類比成重力勢能,磁場能類比成擺球的動能,在這個動畫中,還同步作出了電磁振蕩的i—t、q—t的圖象和單擺振動的s—t圖象。這樣,學生對電磁振蕩現象就理解的非常好,同時也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如何用類比法學習物理新知識。

二、對物理實驗教學的整合

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實驗科學,由于中學實驗儀器和時空的限制,有不少實驗很難演示和觀察,特別是一些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的物理現象,如果利用計算機模擬這些過程,輔助物理課堂教學,必定會取得較好的效果。這樣既可提高課堂效率、增大教學容量,又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因為計算機物理問題的形象模擬過程,可以起到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規律,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充分利用其顯示復雜圖形和動畫的能力。那么,如何用多媒體來整合常規的實驗教學呢?我覺得對物理實驗教學,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在實驗教學中哪些實驗是需要用多媒體來展示或模擬?

以下這些情形覺得用多媒體展示或動畫演示效果會較好:

①抽象的物理問題,如電場線、等勢面、磁感線的模擬,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應機理的動畫模擬等等,這樣可把物理問題變抽象為形象。

②微觀物理問題,如原子結構,原子核的衰變、裂變和聚變的模擬等等,這樣可把物理問題變微觀為宏觀,既形象又直觀。

③太快的動態物理過程(包括肉眼可見或不可見的物理過程),這些問題往往不方便定格研究,如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兩個分運動的規律,可把它做成定格頻閃模擬動畫以利于逐步研究,還有簡諧運動、分子熱運動和波動問題的模擬等等。

④太慢的動態物理過程,利用動畫可加快物理過程的進行,如天體運動等。

⑤圖象復雜的教學內容,如電學、光學課時畫圖例,而采用多媒體顯示圖象的功能,這可使本應花好幾分鐘的內容可在幾秒鐘內顯示于學生眼前。

⑥實物展示不方便的實驗儀器的原理介紹,如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原理及其讀數方法,把它們做成相應的動畫加以放大,這樣可很方便地面對全體學生講解,所有學生都看得非常清楚。實踐表明,這有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它們的原理及其讀數方法。

2、如何處理多媒體模擬實驗與實物演示實驗的關系?

利用多媒體,可把圖象、動畫和聲音,動、靜結合的物理過程直觀的顯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置身于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中,使有些乏味、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直觀、主動鮮明。那么,是不是實物實驗就顯得不那么重要或不必要了呢?

我們知道,雖然多媒體可模擬任何物理實驗,但這必竟是模擬實驗,物理情景也是模擬的,模擬成分重。物理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結果必須由真實實驗來驗證,因此在計算機模擬演示過程中,教師輔于真實的物理實驗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通過實物演示實驗,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正確的實驗技能。因此實驗盡可能用實物來演示,要必要的話,然后再輔于模擬實驗進行逐步研究,這樣才能恰如其分地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手段,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全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

篇(10)

2巧用多媒體,將知識與問題、任務與活動相結合

在體育技能教學時,我通常先講解動作原理和生理基礎知識,把學生對動作的認識由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同時利用多媒體創設出更富啟發性的教學情景,選擇更加優美的示范動作。比如在排球運動的正面雙手下手墊球的技術這節教學中,我先領學生看排球實際比賽錄像片段,然后自主體驗,發現問題。體驗失敗的感覺后,教師講解示范墊球技術動作,讓學生了解墊球的重點難點,親身體驗技能的形成過程。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分步練習,體會手臂夾、插、提的協調自然,分層講解,由淺入深。教師創意性地給學生錄像,讓學生看自己動作的回放錄像,找到不足,巡回一對一指導,再次講解糾正學生易犯錯誤。接下來,分組訓練,最后進入游戲環節。讓學生們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學生通過交流,互相糾正動作,掌握墊球的技術,為后續的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3活用多媒體,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拓寬教學的廣度和深度

高中體育課程要求教師要充分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應該根據差異合理設置學習目標,選擇學習內容和方法。為此,我們高中體育課有選修內容。有的選修羽毛球,有的選修籃球,有的選修健美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而太極拳是我校的傳統體育項目,凡是我校的畢業生都應該掌握,還會經常進行全校性的展示表演。我們把一些學生必須掌握的體育教學視頻放到學校的教學資源共享欄目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程度,回家登錄學校的體育教學資源網,反復觀看教學錄像和動作講解,逐步提高,保持對運動的興趣以及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上一篇: 經濟法理論論文 下一篇: 文學名著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综合久久婷婷88 | 亚洲国产精品线路久久人妖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婷婷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 | 亚洲A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久久福利网站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