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8: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隔代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隔代教育論文

篇(1)

(一)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把創業創新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

青島市人社部門的統計顯示,2009年至2012年底,青島市促進創業帶動就業54898人,平均1名大學生創業者帶動5人就業,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成效明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創業教育證書是繼學術文憑、職業技能證書之后學生的“第三本護照”。創業教育是增強創業意愿、提高創業能力、促發創業活動的催化劑,對于培養和造就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大意義,職業院校應尊重學生自身發展愿望,考慮學生長遠發展需求,在觀念上實現幾個轉變: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轉變,由單純面向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學生向全體學生的轉變;在課程體系設置上,以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服務學生終身發展為目標來指導教學方案設計、調整課程結構、探索教材創新,打造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生力軍。創業是充滿挑戰性和創新性的活動,不僅需要頑強的意志力、良好的精力體力,還需要敏銳的市場感覺和開拓奮進的企業家精神。“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已然成為時代風潮,職業教育自然不能自隔于風潮之墻外。創業企業要面對來自市場營銷、法律、財務融資等方面的問題,職業院校除了素質型、技能型課程的設置之外,也應設置創業輔導型課程模塊并設置相應學分,讓有志于創業的學生有選修學習相關課程的機會。作為朝氣蓬勃代表未來的民族下一代,職業院校學生進行創業應該更突出創新性要素和創造性色彩,要以創新能力的培養為核心不斷完善創業類課程。此外,創業過程中要面對大量的不確定性問題,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作為支撐,在正常課程體系之外可以開設一些課外創業心理輔導,幫助學生更好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

(二)突出職業教育特色,創業創新教育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有機結合

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職業教育是為使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技能或職業知識,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滿足社會生產勞動的需要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其教育重心、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標都有著鮮明的特點。如果說北大清華等名校學生的創業創新活動更多是商業模式驅動或者新興技術驅動型,那么職業教育體系所培養的學生從事的創業創新活動更多是在創新幅度相對較小、實踐特色更強、與特定行業和實際操作技能相銜接的領域發生,需要學生對社會需求有更深刻的把握、對企業實際經營運作有更多了解。因此,職業院校要從實踐需要出發,積極采集行業發展信息和需求預測信息,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組織教育教學,與行業企業加強校企合作,鼓勵行業企業全面參與教學各個基本環節,實現專業與企業崗位的對接,共建產品設計中心、研發中心和工藝技術平臺等,使學生在校期間即有機會參與企業實際運營活動,降低對創業的陌生感。在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中,良好的需求預測體系可以幫助學生強化自我認知和自我規劃能力,從而在在校進行職業教育學習期間就可以對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面向未來需求進行創業、未來職業發展道路究竟應該如何走有比較明晰的規劃,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自我發展規劃有意識地進行相關能力的培養。

(三)開拓思路,整合資源,為學生搭建多元化創業創新實踐及孵化平臺

除了課程體系設置和校企合作外,還需要開拓思路不斷為學生搭建多元化的創業創新實踐平臺和孵化平臺。在這方面,可以拓展思路展開不同嘗試。一是把90后學生對于網絡前沿應用的接受能力和創新能力優勢與傳統產業轉型有機結合,聯合企業共同設立創業創新投資基金或者獎勵基金,把企業相關的創新需求信息釋放出來,鼓勵學生圍繞企業實踐需求和行業產業發展趨勢展開創新創業活動,探索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結合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二是開門辦學,依托當地的高新區、科技園、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及各類特色產業集聚區共同構建專業化、特色化的眾創空間,打造既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又順應社會需求的新型孵化器,圍繞學校的特色專業、優勢專業拓展創業孵化形式,嘗試對創業團隊實施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雙導師輔導制并引入創業股權激勵等措施強化導師積極性,不斷完善創業創新支撐系統,為團隊提供技術來源、創業輔導、財務咨詢、貸款風險補償等服務。三是在學生中弘揚創新創業文化,樹立創新創業標桿團隊或個人,邀請明星創業者或者成功創業的企業負責人到學校進行演講交流,為學生注入更多創業創新熱情并帶來更多外部信息,充分利用學校的組織平臺和組織資源幫助學生優化創新創業思維、拓展視野和人脈資源。

篇(2)

二、通過古代詩歌我們可以體會優秀的傳統文化

孟浩然在《春曉》中寫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王維在《鳥鳴澗》中寫道:“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這些都是寫出了對大自然的尊重與熱愛,足以喚醒學生的環保意識。李白在《贈汪倫》中寫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高適在《別董大》中寫道:“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寫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些詩中表現出的朋友情誼或厚重、或支持、或灑脫,無不讓學生受到良好教育。在古代詩歌中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勞動的場面。如《詩經·伐檀》寫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如李坤在《憫農》中寫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些不朽的詩篇反映了中華兒女是勤勞質樸的。

三、通過古代詩歌我們可以挖掘照耀當世的時代精神

早在先秦時代,屈原便喊出了“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理想,只有不斷探索才能成功。阿里巴巴正是秉承探索之道才成就了它的傳奇。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寫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給前進中的學子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以下詩句卻反映出交通的不便及人們對便捷交通的渴望。《詩經·采薇》中寫道:“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征夫所走的路是崎嶇長遠的,李白更是在《蜀道難》中感慨:“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世遷,如今古人的快捷出行的夢想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也正因如此,被湘黔鐵路拋棄而落后數十年的邵陽才那樣深切地感受到交通的重要,所以每一個邵陽人,包括青年學子一定要大力呼吁包海高鐵過邵陽。

四、通過古代詩歌我們可以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

曹操慷慨高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們看到的是一顆永遠也不會消沉的勃勃雄心。杜甫在凄風冷雨中,表達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宏愿,也體現出詩人的偉大人格。陸游臨死之前希望“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種對江山的魂牽夢繞,對祖國的念念不忘感人至深。于謙憂國憂民,為人坦蕩,他在《詠石灰》中寫道:“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他的這種兩袖清風的高尚人格為后人景仰。青年學子要從這些古代詩歌中明白:人格才是最高的學位。

從方法上,我們可以貫徹三個“多”字。

一、多誦讀

詩歌具有抒情性、音樂性、形式美等特點,不讀不能感受其美,不讀不能感受其意境,課內課外的詩都要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首先要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聽教師范讀和聽錄音帶,總之是聽規范的優秀的朗讀,其次是學生在朗讀時,要注意吐字發音,要注意讀出感情。另外要注意朗讀和背誦結合。對于重點作家的重點篇目要不折不扣地背下來。這些篇目有早期愛情詩經典《靜女》,有詩人意欲建功的名篇《短歌行》,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登幽州臺歌》。還有……,在此不一一列舉。大量的詩歌儲備是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基礎。

二、多理解

中國古代詩歌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它承載著中華幾千年的歷史變遷。每首詩歌都包含著它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我們要全方位地介入詩歌,深刻體驗詩歌蘊含的思想感情。如在學習杜甫的《登岳陽樓》時,一定要知曉詩人當時已屆暮年,且歷盡人生坎坷,卻有幸登樓。所以作者“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的百感交集就不難理解了。學習古詩詞一定要有口有心,才能有效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才能讓靈魂受到洗禮。

篇(3)

    一、信息時代教育的內涵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將從內容、形式、方法和組織等方面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許多中間過程。人們開始是將計算機看作一種獨特的對象,和物理、化學一樣,專門開設一門計算機課程;然后是要求計算機能輔助學校的傳統教學,作教學演示或個別化教學;再后是要求進行以計算機為基礎的課程改革,這種課程明顯有別于以書本、粉筆和黑板以及幻燈、投影、電視和錄像等傳統教學媒體為基礎的課程;最后是要求整個教學體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學目標、內容、方法和形式甚至連學校結構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從這一演進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計算機與教育的整合程度越來越深,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

    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信息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開展信息教育、培養學習者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信息教育:廣義地說信息教育是為了培養社會成員的“信息處理能力”而開展的教育活動。狹義地講,信息教育就是培養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教育活動。“信息處理能力”是指學習者在信息化社會活動中有選擇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獲取信息、運用信息、創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內容包括信息技術、信息運用、信息倫理等。

    信息教育的開展有利于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實現,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習信息的傳播者,而學習者只能被動地作為信宿接受學習信息。通過信息教育的開展,學習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動地獲得相關的學習信息,使學習者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信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

    (一)普及高水平、連續性的基礎教育

    因為人們主要從事信息知識工作,這種工作的知識密集度高,要求人們具有較淵博的基礎知識。因此,必須普及高水平、連續性的基礎教育。

    1.有計劃有步驟地輪訓全體教師

    中小學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具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具有信息技術環境下進行教學和科研的能力。為此,在積極配備、充實信息技術教育所需設備及配套軟件的同時,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輪訓全體教師,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訓體系。在培訓內容方面,不僅包括信息技術本身,更應注重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以改變信息技術培訓與應用相分離的狀況,消除信息技術難以深入課堂、深入學科的現象。

    2.在中小學開設信息理論與信息技術基礎課

    “中小學是實現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計算機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實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工程應切實重視在中小學教師與學生中普及信息意識、信息基 礎理論,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目前,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提高公民素質,培養信息人才,美國、英國、法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香港都紛紛將計算機為主的信息科學列為幼兒園、小學、中學的主要課程。我國也明文規定:從2001年起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和實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的時間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已經開設了信息技術必修課。

    3.充分鼓勵中小學學生參加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

    中小學學生不應僅僅只享受信息化的環境,還應在學校教師的組織下參加學校信息化建設,培養中小學生的勞動意識、集體精神、信息理論、信息技術、活動技能等。

    (1)組織學生參與校園網網頁的制作,特別是校園網上軟件資料中心的開發與利用,既可培養學生的信息開發能力,又豐富了校園網上的資源。

    (2)組織學生參與學校廣播與電視節目的采集、編導、錄制、播出、評價、反饋與改進過程。

    (3)組織學生開展信息化討論、策劃信息化宣傳、撰寫信息化文章,既可普及信息理論,又可鍛煉學生的能力。

    4.信息技術基礎教育應與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相結合

    開展信息技術基礎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競爭和發展的能力,而且能使之成為學生未來學習的有效工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實現教育信息化。

    (二)舉辦短學制、多形式、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科技教育

    為了適應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加速人才培養,因此要縮短學制。由于人們的工作性質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要舉辦多種形式的教育,如面授、函授、電大等,來適應人們的需求。現代教育教學可以以多種形式呈現教學信息,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系統、網絡教學系統,為教與學增加了新的維度和方向,形成了多通道、全方位、整體化的教學信息加工傳輸模式,有利于教學效益的提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由于信息社會知識密集型生產中科技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綜合的特點,因此,需要培養知識廣博,能適應新興科技和工業發展的人才,使之能從事綜合性技術生產和新興交叉學科的研究。

    (三)開展廣泛的信息素質教育

    為了適應信息社會知識爆炸、學不勝學的情況,教育必須培養學習能力,使學生能自己管理學習,不斷學習新的科學技術;同時,還要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為提高整體教育質量、提高全民族創新能力,促進科研工作服務,逐步建立一個適應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型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養目標上,要求全面發展,具有高度創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養內容上,主要側重在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獲取知識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在培養方法上,要采取靈活多樣,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方式,能適應各種學科并能滿足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四)必須實施完善的終身教育體系

    信息時代知識的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異,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應用型人才,如書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而素質全面,接受繼續教育能力強,智能型、創造型人才在時代的激烈競爭中愈來愈表現出充分的活力,這也就對信息時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教育要求“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質量”的三高教育。它能幫助人以較小的代價獲得較大的收獲,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多的教育和學習效果。在信息社會中,只具有專門的技術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信息社會變化速度快,對信息社會的適應性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人才水平的高低。在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具備了一定的信息意識、信息觀念,可以促進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信息社會,要求人必須具有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具有信息獲取和存儲、處理的能力,具有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信息交互的能力。現代教育的發展方向之一是終身教育,信息教育在人的每個發展階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到在職教育都離不開它,只有通過系統、完整的信息教育,社會成員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

    (五)教育本身要信息技術化

    與信息社會相適應,教育本身也要信息技術化,這包括教育多媒體化、網絡化、智能化和虛擬化。

    從信息論的觀點來看,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質就是要運用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把學校的教學環境建設成為一種充滿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學習者獲取信息的環境。教育現代化就要建立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需要,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的新型教育體系。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前提和必經之路。 

    教育信息化的一個特別重要的環節就是教學過程信息化,要切實重視運用信息化的教育環境與成果并結合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培養學生素質與能力的新型教學模式與教學過程。

    三、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

    (一)促進教育改革

篇(4)

(二)探究的意識,創新的精神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語文教師對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處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對教材的再度開發,體現了一個優秀語文教師構建文本的能力。這就需要語文教師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為藍本,創設師生都能共同參與的教學情境,真正地經歷“化信息為知識,化知識為智慧,化智慧為德性”的共同成長的過程[1]。因此,教師在自身創新的同時,也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養成學生樂于動腦、積極參與、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的良好習慣,從而達到語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創新精神、人文素養三方面的教學目的。

二、高師現代文學教學改革新思路

長期以來,高校的現代文學課教學已陷入困境。教師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中重史輕文,忽略教材的文學性,學生學之毫無興趣。出現上述情況與高校教師大多注重學術研究,忽略基礎教育改革,教學與基礎教育脫節有直接關系。因此,現代文學教學如何適應新課改的需求,如何適應高等師范教育發展的趨勢,如何為基礎教育培養高素養的人才,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篇(5)

堅持文學教育立場,也意味著必須以作家作品為中心,在現代文學教學中必須貫徹美感教育的原則,把培養文學審美鑒賞的能力作為最終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堅持文學教育的原則,實際上就是在日益知識化制度化的時代,重新回歸文學的本體價值,重新思考文學的意義。文學在今天喪失魅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文學教育忽視了美感教育,文學史教材的編寫和課程的設置都更注重文學歷史知識的講述,我們的文學研究也更加強調理論的使用,框架的建立,歷史史料的考證。當然,作為文學研究,理論的使用,材料的考證也無可厚非,但是在教學中,如果過分的強調這些,則會導致文學本體的喪失。在對現代文學的教學進行反思的時候,很多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現代文學的研究和教學存在重知識,輕審美體驗的現象。文學的根本要義在于它是對人的經驗世界的感性再現,黑格爾說,美就是理性精神的感性顯現,文學的閱讀則會使我們進入富于美感的世界,獲得美的享受,尤其在這樣一個功利化和浮躁的社會中。因此,現代文學教學必須從作家作品入手,使學生對現代文學中重要的作家作品有比較切實的閱讀和感受,獲得起碼的審美體驗。近年來,為了解決教學內容和課時緊張之間的矛盾,大部分教師在梳理文學史主要線索的基礎上,淡化了對文學史的處理,把大部分的時間用在對重點作家作品的講授。我們平時也會督促學生閱讀相關作品,要求學期中間寫2-3篇2500字左右的作品閱讀鑒賞的小論文,在期末的考試中,也把作品的閱讀鑒賞評論作為考察的重點,比重占到50%左右。盡管如此,但是學生閱讀作品積極性并不高,對文學作品閱讀還是非常有限,缺乏最起碼的閱讀體驗和不愿意閱讀作品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篇(6)

現階段,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注重詩歌表達的政治思想,卻沒有依據語文具體的教學目標,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詩歌賦予了政治化傾向,卻忽視詩歌表達的真實情感。例如,在學到《我愛這土地》一文時,詩歌創作于1938年,詩歌表達的主題是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表現作者希望國家盡早擺脫災難。但是,部分詩歌教學的參考內容將其賦予政治化的傾向,這使得詩歌表達的主題過于局限,雖然,作者希望國家能夠盡快獨立,人民能夠遠離戰爭,但是,詩歌并不是政治思想的主要表現形式,詩歌主要表達作者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詩歌解讀的方法較為單一,不注重詩歌的多層次解讀,對于詩歌的理解,并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由于學生對詩歌理解的不同,詩歌的解讀方法也存在較大差別。但是,現階段,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解讀詩歌方法較為單一,主要由教師知識結構體系和知識視野狹窄原因導致。伴隨現代詩歌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詩歌理念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往詩歌解讀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詩歌發展的需要。因此,在解讀詩歌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參考資料。例如,在講到《再別康橋》時,大部分教材參考資料都將“康橋”定義為“大自然”或“母校”的象征,這會使“康橋”的象征性更加局限,事實上,“康橋”已經成為作者內心深處的居住地,是作者向往已久的地方。

(三)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階段,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往的教學方法仍舊占據主導地位,這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詩歌教學同樣也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發現詩歌存在的美,進而逐漸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

二、強化中國現代詩歌教學的主要對策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擴展學生的知識視野,這就要求學生應掌握更多與現代詩歌相關的知識,以逐漸轉變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得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加透徹。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加,學習詩歌的主動性將會大大增強。其次,調整詩歌教學內容。目前,在現代詩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使用的語言是白話文,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強。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調動課堂教學氛圍,是每一位教師需要面臨的主要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應調整和優化詩歌教學內容,注重詩歌表達的主題,以及表達作者何種思想情感,詩歌的社會背景等等。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字面理解,使學生能夠理解詩歌所蘊含的價值觀念,進而充分發揮詩歌教學的審美性。

(二)經常誦讀詩歌

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誦讀是學生學習詩歌的主要方式,通過誦讀方式,使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韻律美,并且能夠使學生深切體會到詩人表達的思想情感,以不斷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進行誦讀的過程中,應當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創設詩歌情景,詩歌內容是詩人表達思想和情感的主要載體,因此,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應注重抒情性。這就要求教師應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誦讀氛圍,積極引導學生投入感情去誦讀,進而更好地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學到《邊界望鄉》一文時,表達了詩人洛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戀戀不舍。當學生進行誦讀的過程中,就應融入愛國情感,才能深刻的理解詩歌表達的主題。其次,掌握詩歌的韻律。詩歌節奏具有一定的韻律,要想更好地體現詩歌的節奏美,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應當注意聲調的起伏變化,以及節奏的變化,通過抑揚頓挫的誦讀方式,以體會詩人情感的表達方式。

篇(7)

一、人格內涵的解析

關于人格的定義,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們普遍認同的理論表述。不同學科的學者從各自的領域出發,賦予人格以哲學的、法律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不同內涵。事實上,從科學研究的視野出發,從不同的角度去定義人格,都有它的道理,都有其在本學科范圍內使用的合理性。但是,作為一個在人們社會生活中普遍應用的概念,它所表現的內涵,畢竟應該有其更廣泛的涵蓋性和使用范圍,如果僅限于個別狹窄的學科定義,勢必會影響人們的認識和理解,甚至產生使用上的歧義。

從觀點出發,在研究人類社會發展和人的活動時,不能脫離社會物質生產發展水平,不能脫離社會的物質生產關系和人們之間的交往關系,在此基礎上才能對人們的各種社會活動以及自身的多樣化的表現作出正確地說明.所以,生活在特定社會環境中的人,必定具有特定的物質基礎,特定的交往方式,形成與物質生活條滓護相適應的思想和道德、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所以,人格與生活在特定的社會關系及其物質生活條件中的人相聯系:人格也必定在與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中表現出來。因此,對人格的定義不能脫離這個基本的前提。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會物質關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識和生存理念基礎上所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價值等判斷,并通過主客體關系表現出來的主體言論和社會行為方式的總和。這表明:第一、人格歷來與在社會物質條件和物質關系中從事活動的人相聯系,人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第二、人格存在于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中,是主體基于對客體的自覺認識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判斷和活動取向.離開與客體的關系,人格無從表現。那么,與主體人格相聯系的客體指的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和物質的社會關系:與主體相區別的其他個人、團體及社會.換句話說,這里說的客體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必須與主體密切相關聯。第三、人格總是主體基于特定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態度而產生對客體的價值判斷。所以,作為主體行為方式的人格和主體內在的價值判斷,兩者歷來具有對稱性。認識一個人的人格,可以洞察該人自我意識的程度和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個人對自我生存狀態的把握能力。第四、人格具有自覺性.人格是一種理性判斷的表現模式,是確立自我基礎上的一種價值取向和社會活動方式,表現一種什么樣的人格,離不開人的理性思考。第五、人格的突出表現是自尊、自愛和自立。人格既然是主體的自我社會表現,作為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在社會中的存在價值,去立自身的尊嚴。必須考慮到主體的行為給自我的社會存在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和影響,保有主體所具有的各種社會權利,在任何時候不自貶身價,不犧牲自己的某種權利去求得一時的便利和好處,這就是自尊和自愛。人格是相對獨立的個人自我確認。所以,在保持自我生存與發展基本權利的基礎上,適時地處理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不能喪失主體存在的價值求得他人的施舍和恩賜,這就體現為自立。

從這里可以看出,保持人格的尊嚴和獨立,是任何一個有理性的社會個體都應格守的做人原則。如果為了一些蠅頭小利、眼前的物質利益和虛榮,放棄了這條最基本原則,從最低限度來說,做人是不合格的。

二、大學生的人格優勢

當代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社會大變革的年代,激變的時代對大學生立身行事、對他們選擇生存方式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大學生作為一個具有高智商和較豐厚知識的群體,面對社會大潮,憑借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信息優勢,顯然能緊跟時代潮流,并由此形成了大學生群體的人格優勢。

(1)主體的獨立性增強。大學生生活和學習在一個比較寬松和自由的環境中,自治性較突出,許多問題都需要大學生自己去判斷和解決。這種社會存在培養了大學生特有的相對獨立意識。所以,在自身的學習過程、生活過程、處理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的過程中,都會產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處理與自身相聯系的各種矛盾。這種長期形成的群體生活慣例和傳統,不斷地被承襲下來,也使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學生減少了社會生活的某種依賴性,作為社會運動主體的那種獨立性在新的生活條件中得到了強化,形成了主體地位的意識,確立了學習和校園主體的活動取向。

(2)主體的價值體系初步確立。大學生作為高智商的群體,擁有相對豐富的書本和課堂知識,在學習以及對社會的一定接觸中,逐漸確立了自身的價值觀和價值判斷,能夠根據自身的價值標準去評定外界的事物,處理與其相聯系的各種關系。特別是通過長期以來的學校和的理論教育,大學生的價值體系基本上是在主流意識形態的范疇中,因此,在認識和處理學習和社會實踐的有關事務中,能夠發揮出積極的作用,能夠發揮群體的智力優勢,在一定條件下去服務于社會。

(3)形成了自尊、自強和自立的精神。校園生活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學生的特有的群體精神,即自尊、自強和自立。鑒于對社會與個人關系的理解和確認,作為在社會中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的群體,特別是這個群體對社會未來的作用是得到人們的自覺認同的,這種特有的社會存在,使大學生們普遍的形成了強烈的自尊,作為社會存在的個體的自尊和作為較特殊的高智商群體的自尊。注重自身生存的價值和意義,注重個人的言行應無損于個人在體驗社會和校園生活中的尊嚴。在此基礎上,他們接受了普遍的理念:要自強和自立,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去實現生存的價值,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這種群體精神無疑深深地影響每個大學生的生活,植根于他們的心靈之中。

(4)個性的張揚和成就感突出。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發展趨勢是,正在打破過去那種自我封閉的、內向的人格模式,開始向張揚個性,推銷自我的人格模式轉變。這種轉變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趨勢,世界變成了開放的世界。世界的開放性,致使每個國家、民族、團體和個人,不同程度地受其影響,都向開放型和外向型轉變。另一方面,對個人而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為個體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社會條件,強有力地推動了個人的個性和才能的發展。所以,每個人都有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和條件,如果誰固守陳規,不去充分展示自己,市場經濟則不會自動地去選擇他。正是對個人才能和個性外化模式的重新選擇,每個人都需要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實現或半實現自己,急于取得一定的成就,這是每個人的心愿。大學生群體人格中的積極方面成為這一群體發展的主流,在大學校園生活中和社會實踐中處處表現出來。

三、大學生人格中的消極因素及克服

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總的來說是積極的、向上的、進取的,與社會主義的進步與發展相同步,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也應該看到,大學生的人格現實中也有一定的不和諧因素。有值得注意的傾向和克服的東西。

在主體性增強的同時,有時也出現自我中心的傾向。由于大學生自我管理和校園生活自治性強的特點,在注重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有的人也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在校園生活中我行我素,以自我為中心進行價值判斷和道德選擇,有時不顧及他人的地感受,很少考慮與周圍的關系,使得與他人和社會關系有失和諧。

市場經濟的沖擊和影響,使有的人出現某種程度的人格失落。在社會中,對金錢的崇拜和對物欲的追求,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普遍現象,這一點在大學生群體中也客觀存在,以至于為了追求金錢、為了獲得物質享受、為了追趕時尚、為了某種欲望而丟掉人格者,也時有出現。

由于生活所迫或就業的壓力等,有的人丟掉了基本的做人底線,說謊、造假、失信等,使得個別人的人格大大地打了折扣。

篇(8)

網絡時代到來引起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一系列變化,同時也必然會給整個社會大系統中的成人教育子系統帶來種種影響:

1.對成人教育理念的影響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成人教育理念的影響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網絡時代以電子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革命,解放了人類的腦力,使人的智慧從繁重的記憶負擔中擺脫出來。而這將產生兩個重要后果:①信息技術使個體貯存知識的形式和數量發生重大變化,原先由人的大腦貯存的相當一部分事實性知識,現在由新技術轉移到機器之中。②信息技術革命使知識的更新率急劇加速,并以驚人的速度向前躍進。一個人在學校學到的知識不能保證他走出校門若干年之后,更不用說終身還能派上用場。“知識大爆炸”和信息的不斷更新,使得人類必須學會對信息進行選擇和判斷——學習信息的判斷標準,學會有選擇地掌握、運用新出現的信息或知識,以跟上社會和時代的步伐。

所有這些對成人教育理念的沖擊就在于成人教育必須更新成人學習與教育的觀念,致力于培養成人獲取信息、分析信息、選擇信息、使用信息以及共享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說,成人教育不能再固守于過去傳統的學習與教育觀念,為追求一蹴而就的效果而僅僅注重于單一知識的或技能獲得,相反,應該基于培養成人學習者具有終身學習能力這一新理念,來設計一系列有關成人教育與學習活動。

第二,網絡時代的顯著標志——互聯網,方便了全球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使跨區域、跨國界的多元價值觀念相互碰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持有不同的價值觀。通過互聯網這個超越時空的平臺,這些多元的價值觀之間的碰撞將更加激烈。然而每一種價值觀都有其特殊的存在價值。可以預見,隨著網絡空間的發展,各種價值觀念必將得到進一步重組與融合,在多元文化的基礎上衍生出具有全球性的核心價值觀。因此,成人教育要以開放的姿態投身世界文化舞臺,運用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和教育手段參與到價值觀念的碰撞和融合之中,并以批判性繼承的態度對待每一種價值觀念。成人教育只有秉持積極參與并合理批判吸收的理念,才能在這個網絡化時代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與契機。

2.對成人教育功能的影響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成人教育功能的影響主要有兩點:

(1)促進成人教育本體功能的回歸

成人教育本體功能就是促進成人的全面發展。然而,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成人教育的本體功能一直被一個次要功能即傳授知識的功能掩蓋著。信息與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將原先由人的大腦貯存的相當一部分事實性知識,轉移到了機器之中。這就可以把成人教育從單一傳授知識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其有可能把精力和重點更多地放在提高成人能力、促進成人發展、提升成人綜合素質上。當然,這種成人教育功能的轉變,并非自然而然可以形成,它需要成人教育工作者重新對成人教育的功能進行定位,有效掌握與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履行教育的真正使命。

(2)促進教育社會功能的多維滲透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融入網絡技術的成人教育,可以促進其功能對社會的多維滲透。在政治功能方面,成人教育網絡化在一定程度上擴充了成人教育的受眾,成人教育日趨全民化、多元化、層次化,使更多的成人學習者可以通過網絡自由接收來自政府、社會、公眾等的外部信息,同時又可以更為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如此自主、自治的意識與行為增強,將有利于社會政治生活走向更加開放、更加民主的發展軌道。在經濟功能方面,成人教育網絡化促進了社會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增加了接受教育者的數量,延長了個體受接受教育的時間,從而極大地開發社會的人力資源,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生態功能方面,成人教育網絡化帶來了社會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這樣就可以優化人口的文化結構和職業結構等,緩解人口數量的壓力,對人口生態的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與此同時,通過獲取網上有關生態教育信息,可以提高成人對生態環境的科學認識水平,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與發展。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上,成人教育網絡化可以加速社會文化的更新傳遞,并擴展社會文化的傳遞面,普遍提高社會文化的發展水平。

3.對成人教育內容的影響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成人教育內容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對成人教育內容的表現形式的影響。利用網絡的多媒體技術,成人教育的內容可以實現其表現形式的動態化、形象化和具體化。充分利用各種網絡技術對成人教育內容進行多媒體化、網絡化的開發,可以對提高成人教育質量提供良好的科技條件支撐。

其次,成人教育與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信息化、網絡化時代,滲透于日常生產和生活之中的高科技成果,在給成人帶來生活享受的同時,也對成人提出了挑戰,例如,是否具備信息能力、是否能夠合理運用科學技術等。這就要求對成人教育的內容進行調整與擴展,以對成人在網絡時代應具備的意識和應掌握的技能作出回應。

第三,以往成人的學習更多表現為從教師或書本中獲取知識。然而在這個信息與網絡無所不至的時代,成人的學習活動必將轉變為更多地通過網絡或其他信息渠道來獲得知識。這就要求成人教育要培養成人的信息意識,提高成人獲取信息、分析信息、選擇信息、使用信息、享受信息以及創造信息的能力。

第四,如前所述,網絡發展導致一種全新的生活形態——虛擬社會的出現。網絡虛擬社會的出現,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推動力量,它使得人們的精神自由、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更大限度的發揮。但如果人們使用不合理,也會產生一系列尖銳的道德和社會問題。因而,成人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教會成人合理使用科學技術,在科技至上與人文博弈之間,使成人明確其價值取向與倫理規范,正確處理理性與情感之間的關系,以實現科學與人文之間的平衡。

4.對成人教育方式與方法的影響

第一,以信息化、網絡化為主要標志的網絡時代的到來,對成人教育方式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對其組織形式的沖擊上。

網絡時代出現的各種信息和通訊技術,使得人們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進行有效交流。這樣一來,成人教育面對面的傳統教育必然會面臨和受到一系列的挑戰,而且就成人教育的對象——成人而言,在這個社會飛速發展,變化日益加速的年代,他們需要重新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術不斷增多,生活壓力也不斷增大,加之他們在生活中本來就需要履行多重角色,這就使得其能夠專門抽出用來接受教育的時間變得捉襟見肘。因而成人教育應該抓住網絡技術發展帶來的契機,更新教育觀念,不再拘泥于傳統學校的圍墻,為成人提供靈活、便捷的教育和學習形式。

成人教育的組織形式是以時間和空間為載體的,而信息化、網絡化發展則使成人教育的時間延長,空間擴展。

從時間維度來看,一方面,由于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成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方便地獲取教育服務,成人接受教育的相對時間得以延伸,一個終身教育體系呼之欲出。同時,由于網絡的普及以及其快速便捷的特點,成人學習的絕對時間也得以延長,這使得為成人的多種不同學習需求提供服務成為可能,同時也使得成人教育學能夠成為一門幫助和促進成人學習的科學與藝術這樣一種期待而更加接近現實。

從空間維度來看,網絡的發展突破了物理空間的限制,極大地延展了成人教育的空間。成人教育空間的延展主要表現在:傳統的教室、學校所形成的有范圍的小空間、小社區逐步被“電子空間”、“電子社區”、“電子家庭”、“電子讀書館”所取代,而且由于網絡的發展,人們足不出門即可分享教育資源,原有意義上的有固定場地、固定班組、固定活動的學校教育形式,已經不再是接受教育和進行學習的唯一形式,而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網絡信息技術的運用,逐漸受到了廣大成人學習者的青睞。

第二,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對成人教育方式的影響也表現在對其管理形式的沖擊上。

隨著電子信息與通信技術在成人教育的廣泛應用,其管理體制將面臨必要調整。在成人教育組織結構方面,將由典型的官僚制(科層制)結構向平等網絡式結構(扁平式)轉變,組織中間層級的減少極大地精簡了組織結構。

在成人教育投資體制方面,投資的重心將由物質資源轉向信息資源。網絡時代,信息取代自然資源、資金、人力等成為最重要的資源。成人教育的投資由過去的重大物質條件的擴充轉向信息資源的開發。

在成人教育教務與學籍管理制度方面,借助于網絡運行,整個教學活動將成為全天候不間斷的網絡化、自動化的活動,而且對成人教育教務管理,將由以班級為單位轉變為以成人學習者個體為單位,這使得成人教育管理人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一整套靈活有效的管理辦法來適應挑戰。

總之,網絡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使得現有成人教育管理體制、投資體制、辦學體制、招生體制、考試制度、學籍管理制度等都顯得難以適應,而只有對現有成人教育管理形式進行革新,才能適應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迎接網絡時代的挑戰。

第三,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成人教育采用更靈活的方式和途徑提供了技術支持。

新的技術改變了成人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含義。成人學習不再僅僅是傳統的課堂學習以及接受知識的補充型學習,而是建立在遠程開放和網絡條件上的、持續學習者個人一生的終身學習。在信息化、網絡化時代,信息共享技術可以使人們在高速的計算機主干網絡和各單位的區域網絡上進行包括咨詢與指導、交流與共享等一系列活動,可使人們跨越時空界限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切磋”,有效地降低了成人學習的難度,緩解了成人學習者工作、家庭和學習之間的“工學矛盾”。尤其是通過衛星可以把國內外的課程進行聯網,或通過計算機通訊、錄像帶、電視、電話等各種現代化手段把課程送到學員辦公室或家中。總之,在網絡技術支持下,成人學習完全可以突破時空界限,打破“就近入學”的傳統,向學習者的所在地延伸,從而為成人在其一生中的任何時間、地點和階段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然而,在網絡技術發展應用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成人教育又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尤其要明確自身的崇高使命,而不是單純追求手段的現代化。許多成人教育機構正在嘗試使用新技術來解決其學習者數量增長及資源有限的問題。但是,必須意識到,信息與通訊技術僅僅是達到目的的方法,其決策與使用還應以真正有助于成人學習需求的滿足以及成人教學目的的實現為基礎。唯有如此,網絡技術才能在成人教育實踐中真正發揮長效作用。

5.對成人教育公平的影響

網絡與信息技術的運用,對成人教育公平問題產生了正負兩方面的影響:

首先。成人教育網絡化可以促進教育公平。其一,網絡化成人教育具有開放性特點,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網絡服務機構獲得各種類型的教育信息資源,網絡取消了性別、階級、社會地位、國籍等方面的差別,能更好地、更平等地給成人學習者提供教育服務。其次,網絡信息交流的共享性特征,一方面克服了社會中因教育資源的有限性而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現象,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學校教育在物理空間分布上不均衡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現象。在網絡化時代。現實社會中的某個特殊等級的成人,再也不能因在某些方面擁有特殊權利而享有特殊教育。

然而,也應該看到,成人教育網絡化也對成人學習者提出了更高的學習能力要求。在網絡教育資源中,如果缺乏有效獲取信息的能力,就很難對信息有所選擇與創造。換而言之,成人教育網絡化一方面對所有成人開放,另一方面,對那些沒有掌握網絡學習技術以及沒條件掌握這種學習方式的成人來說,無疑意味著是一種學習的障礙。

由此可見,以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為主要標志的信息化、網絡化社會的到來對成人教育所產生的影響,跟它對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影響一樣,是深刻而全面的。信息化、網絡化社會的形成,計算機、微電子技術的廣泛運用,正在改變著成人教育的整個生態環境和自身結構,從而促動著成人教育自我變革與完善。

二、信息化、網絡化時代背景下成人教育的變革與發展

教育總是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古往今來,概莫能外,這是一條規律。成人教育當然也不例外。以計算機、微電子技術為代表的網絡信息技術,是當代最具革命性的社會資源和改造世界的力量,當它在改變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同時,不僅影響著成人教育的生存環境,也影響它的功能、內容、形式等,使成人教育整個體系都受到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成人教育將發生全方面的深刻變革。

1.成人教育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處在互聯網技術沖擊之下的成人教育,要想適應當今社會的巨大變化,首先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在思想意識上保持領先和超前地位。因為成人教育觀念是成人教育實踐行為的先導。只有樹立先進的教育觀念,才會有正確的行動的產生。

2.拓寬成人教育內容,塑造和諧發展的成人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社會和成人生活帶來了種種影響,為了使成人更加適當今社會變革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成人教育首先要不斷加強化知識和科學技術教育。網絡時代里,新發現、新發明層出不窮,新思想、新概念不斷涌現,所以不斷為成人提供的新的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教育仍然是當代成人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其次,要加強成人對信息的洞察、辨別和確認等能力。

再次,網絡時代,科技與人文的非均衡發展往往使現代人經受著物質價值與精神價值背離的尷尬。面對精神家園的困境,成人教育需要努力引導成年人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正確處理責任與利益、個體與社會的關系,以充分體現成人教育對成人的人文關懷。

總之,在一個社會變革加速的時代里,成人教育要涵蓋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生存、學會關心等方面的內容,使成人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變化,參與社會變革,充分發揮個人潛能,實現自我價值。

3.改革傳統教學組織形式,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

由高科技的發展帶來的信息化、網絡化的大趨勢,使教育手段、方法產生巨大變化,網絡教育的興起及普及,克服了傳統教育在時空、教學等各種不定人為因素的影響,加快了教育全球化和終身化的進程。成人教育要積極順應這種發展趨勢,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增加多媒體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電化教學等,積極開展網上教育方法的研究與實踐,開展適應網上教育的教材體系軟件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主動探索發展網絡教育的辦學模式,使傳統的成人教育逐步走出“函授”限制。走向無校門、無國門的全球化的國際大舞臺。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現已經建成四大網絡,即郵電的中國網(CHINANET)、中科院的中國科技網、國家教育部的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信息產業部的“金橋”信息網。以教育科研網為例,通過國家計委在1994—1997年期間的投資,它的主干網已經建成,各地區網在“211工程”支持下也逐步建立。至于校園網,則通過各高等院校或地方自籌資金解決,目前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利用這種方式建成了校園網絡,還有更多的院校正在加緊建設。總之,目前我國在網絡方面的基礎設施盡管尚不很完善,尤其是與外國相比在信道的傳輸速率、帶寬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從無到有,以四大網絡為骨干的網絡體系已逐漸覆蓋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和全國大部分地區,并且實現了與Internet的互聯②。這就為我們開展基于互聯網的成人教育創造了必要的前提與條件,我國以網絡教育為主要形式的現代遠程教育正在蓬勃發展之中。

然而,需要明確的是,在成人教學或成人學習中使用網絡信息與通訊技術的依據應著重于它們所能達到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說,網絡教育的辦學模式只有在成人學習需要進行有效分析的基礎上,在其所運用的信息與通訊技術能提高這種模式教育質量的前提下,才會對成人教育和成人學習起到積極作用。

4.整合和開發教育資源,構建終身教育平臺

成人教育包含在整個社會之中,既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又是社會活動的一部分。哪里有社會組織存在,哪里就有成人學習者,哪里有生產勞動或各類社會實踐,哪里就有相應的成人教育活動。一切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都是成人教育的依托,一切社會公共文化教育設施和大眾教育傳播媒介,如廣播、網絡、電視、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文化館等都是成人教育的陣地③。

然而,由于教育管理上的單純行政指令型管理依然處于主導位置,再加上教育管理機構和其他社會管理機構之間的相互割裂,致使成人教育資源之間缺乏應有的整合。而網絡時代的到來,為我們解決成人教育資源之間相互割裂的情況提供了的契機。因為網絡可以打破現實生活中由于管理而導致的割裂,將成人教育的各種教育資源整合到教育網絡之中。同時,基于教育的網絡化,我們也可以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通過網絡達到橫向一協調一致,縱向上銜接有序,最終形成橫向和縱向相互交叉而暢通的網絡。

我國2004年4月正式啟動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正為教育資源的整合和終身學習平臺的構建提供了基礎設施條件。

該工程的目標在于:充分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手段、國家骨干通訊網絡系統,整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現有的各類文化信息資源,擴大網上中華文化信息資源的存儲、傳播和利用,實現全國文化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聯網上的中華文化信息中心和網絡中心,優質、優秀文化信息通過網絡為大眾服務。這一工程致力于實現網絡聯網“135”計劃,即實現1個國家中心、30個省級分中心、5000個以上的縣、鄉、街道和社區基層網點的聯網。它整合的資源框架包括:(1)全國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藝術研究等機構的文化信息資源聯合目錄。(2)以“百萬冊(件)文獻共建”與“四個一優秀作品”為核心的數字資源建設,即完成100萬冊(件)文獻、1000臺優秀地方劇目、1000部優秀音樂作品、1000部優秀美術作品、1000件珍貴文物的數字化,并在此基礎上提供網上服務。(3)貼近大眾生活的社會文化信息資源。(4)支持文化信息資源共建的基礎信息資源④。

該項工程預示著各種文化教育信息的整合與共享將成為可能。也就是說,通過網絡互聯和資源整合,成人學習者對于科普、教育、文藝等多方面的資源需求將得到滿足。同時,利用網上資源,可以對成人學習者進行指導和咨詢服務。

總之,在網絡資源整合的基礎上,各種教育資源才能集中起來,構建成一個終身學習的平臺,也才能夠使網絡時代的成人教育能夠提供隨時、隨地、便捷的教育服務,從而使成人可以輕松平衡學習、工作與家庭生活的關系,提高適應能力與創新能力。

5.關注成人信息弱勢群體的教育

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信息貧富差距,即“數字化鴻溝”。造成“數字化鴻溝”的原因有很多。但教育和學習者素質方面的欠缺是形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說,即便有了良好且覆蓋面較大的信息基礎設施,但成人學習者如果文化程度偏低或缺乏基本的計算應用技能,他們也會排斥在信息化、網絡化享用的大門之外。

篇(9)

關鍵詞:臨床醫學雙語教學教學質量因素及策略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而語言是信息化社會的重要工具,在圍際交流中.英語已逐漸成為廣泛應削的工作語言。為此.2001年至20o7年間.教育部m臺眾多文件強調了雙語教學的重要性.提m了高等院校廣泛推廣雙語教學的要求。所謂雙語教學,是指以母語和一門外語兩種語言作為教學用語的教學模式。在我國雙語教學的具體定位是漢語和英語。目前,世界上的權威醫學期刊和書籍基本上都以英文m版,而計算機檢索數據庫也以英文形式展現和推廣。運用英語這門丁具可迅速直接地和各國進行醫學信息交流。醫學教學人員外語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我國醫學事業的長足發展。在當今世界,生命科學和醫學飛速發展.知識更新和信息交流頻繁,推進雙語教學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向.是培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高級醫學人才的重要舉措。醫學生在學習臨床醫學時普遍感到難學、難記,同時雙語教學還對醫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我們認真分析了以下的影響醫學雙語教學質量的因素并嘗試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

1影響醫學雙語教學質量的因素

1.1教學對象

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因素是學生的承受能力本科學生在校期間必須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整體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開設雙語課奠定了基礎。南于學生英語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學生的聽力水平和詞匯量遠遠達不到要求。再加上國內英語教學多年來注重語法學習.故“啞巴英語”的現實狀況沒有明顯改觀。學生的聽說能力不高,增加了雙語授課的難度,妨礙了雙語授課目標的實現。假如教學中英語使用的比例過大,超出學生的承受能力,學生的課堂注重力勢必被分散。語言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的雙重負擔將導致不佳的學習效果。因此,選擇合適的教學對象是雙語教學成功實施的關鍵。

1.2教材和教學手段

在雙語教學中,選用合適的教材是推進雙語教學的重要方面。目前。國內沒有統一的醫學雙語教材,多數教師根據自己的喜好選用教材,一些教材可能過于偏重理論、缺乏案例.使學生感覺枯燥乏味,而另一些則可能和探究者的探究方向有關,具有很大的傾向性,不適于教學中使用。雙語課程是在醫學生修完了大學英語基礎階段課程之后開設的,課文有了相當的難度,比較難理解,而多媒體在一定程度上能簡化課文的難度。

1.3教師

師資新問題是醫學雙語教學的關鍵。好醫生不一定是好教師。一方面,臨床教學醫師同時肩負著醫療和育人的雙重職能。然而當前大多數教學醫師教學意識淡薄,參和教學T作的積極性不高,對臨床教學量的多少及教學效果并不注重。另一方面,英語閱讀水平高不一定能夠進行英語授課,多數授課醫師英語口語水平不高。實施雙語教學,不僅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還要求教師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看,總體上醫學教師匱乏,能完全勝任雙語教學的更少。多數教學醫師難以清楚地用英語表達專業內容,或者照本宣科。更難做到用英語和學生交流,因此教學效果較差。

2提高醫學雙語教學質量的辦法

2.1選擇合適的教學對象

選擇英語基礎較好的年級、專業嘗試開展雙語教學,一旦發現新問題,及時改進,探索更有效的雙語教學模式,然后逐步將雙語教學擴展到所有年級和專業,覆蓋全體學生。據調查,哈爾濱醫科大學已經開始在醫學教育中推行雙語教學。該院以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國際護理專業的學生作為目標人群,課堂中英語使用率達到75%左右。調查顯示95%以上的學生對這種英文和中文穿插授課表示滿足。

2.2選擇合適的雙語教材和教學手段

一方面。相比較國內并不成熟的醫學雙語教材,外國原版教材實用性強,教材中配以大量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學生分析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有必要組織一批資深的醫學雙語教學專家,認真編寫醫學雙語教學系列教材和輔導資料。另一方面,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授課內容做成Powerpoin的形式或其他多媒體形式。對于專業詞匯和名詞概念,輔以中英文對照注釋,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和英語的學習。

篇(10)

角色是指與人的地位相對應的行為模式。教師的角色是指教師在一定的社會結構和教育結構中所持有的社會身份和地位,所承受的社會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在上述因素影響下的一整套行為。每個時代都對教師提出了不同要求,并且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師角色的內涵也日益豐富。德育教師是高校教師中的特殊群體,其角色定位不僅影響到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還直接影響到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甚至影響到學生個人對社會現實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認識。而德育教師角色能否恰當定位,主要就在于其能否適應時展的要求。

我們當前正處在信息時代。信息時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響,德育觀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沖擊并向現代化轉向。在從傳統向現代的歷史]變過程中,重新為德育教師進行角色定位是新時期德育實踐的迫切需要。本人認為,高校德育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應體現以下三個轉換:即在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方面,要從權威者向對話者轉換;在教師和教材教法的關系方面,要從遵從型向創造型轉換;對于教師自身的發展要求來說,要從單一性的講授者向更豐富的角色轉換。

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方面:由權威者向對話者轉換

在傳統的德育中,教師作為社會和受教育者之間的中介人,代表社會實施教育,是社會權威的代表,對學生具有絕對的影響力。教師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種角色:一是道德知識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師生結成的以道德知識授受作為基本內容的師生關系中,客觀地存在著知識占有的不平等,教師在學生道德學習的過程中,起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學生自然把教師當成了知識的化身,教師也往往以知識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與道德規范的訓誡者。傳統德育中教師常常以師表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的視線里,作為道德的化身向學生訓以各種行為規范與準則,對學生的言行品性進行評說,以規范者的姿態來調節學生言行。在學生中,教師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們必須意志堅強,有強烈的使命感,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會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為學生已有的品德發展水平與社會要求之間的矛盾。教師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社會要求的代表,他們代表祖國、代表黨、代表人民、代表學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斷地向學生提出道德要求,對脫離現實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規范采取強制灌輸方法,重智輕德,忘卻學生知、情、意、信、行的整體性,重教輕學,教師主宰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服從地位,缺乏對學生主體力量的重視與張揚,相應地使學生成了道德知識的容器。

信息時代國際互聯網的出現是人類的信息傳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傳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壟斷地位,承載過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獨立判斷力和價值創造力的道德權威角色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與沖突也越來越尖銳,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認識、理解、體驗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以主體角色,在多種自主實踐活動中理解、掌握、體驗理論和觀點,從可信走向相信,最后達到堅信,從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學習過程也就相應成為師生共同體驗、共同探討、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應以“對話人”的身份尊重同樣作為“對話人”的學生個體及其適合自己特點、道德認識方式的選擇,自覺放棄傳統意義上教師的道德權威。

作為“對話人”,教師要強化兩種意識:一是人本意識。美國教育家杜威在介紹自己的教學經驗時說:“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教育的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個性都處于變化中的個體。”學生不是承納知識的容器,而是有待點燃的學習和發展主體。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決定了他們自尊、自主、自立意識的增強和敏感,他們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強烈,對德育教師的空洞說教和訓導極為反感,所以,一名傳統的道德說教者只會適得其反,更不用說讓其心悅誠服地接受我們所講授的內容。因此,德育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必須充分了解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必須深深地熱愛自己的學生,并將這份愛心體現到教學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識。加拿大著名課程專家史密斯教授說的:“教師所關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謂的灌輸條理分明的知識,而是保證使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的環境條件。”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淡化課程執行中的預定性和統一性,注重對話過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結論鎖定無限的對話過程,還要創設德育情境保護學生作為對話人的主體地位。在這里,教師的角色已不是只對學生發號施令的權威,也不是無動于衷的旁觀者,而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和成長伙伴。師生之間的關系不再是簡單的給予、接受的關系,而是一種交往和對話的關系,師生之間的教學過程也成為精神交流與對話的過程。

二、教師和教材教法的關系方面:由遵從型向創造型轉換

在傳統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學內容上大都嚴格遵守上級的指示和教科書的要求,唯上、唯書卻很少能唯實,在教學方法上盲目照搬學科專家的方案而忽視特定教學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創新的空間十分狹窄,信息時代社會的多變性則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動中發揮高度創造性,不僅要創造性地進行德育課程的教學,而且要從單純的德育課程執行者轉換為德育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

(一)就課程既定內容而言,教師有責任根據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對已審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書做出相應的“剪裁”、取舍、增刪,從“教教科書”轉向“用教科書教”

即要從實際情形著而做出富有針對性的設計,而不能盲目照搬統一的課程計劃而忽視特定的教學情境和活生生“人”。具體來說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資源,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課題,以拓展德育課程的內涵和外延。尤其必須珍視學生生活世界,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課程資源,由單一的國家層面的“理想課程”向教師層面的“知覺課程”與教室情境當中的“運作課程”或學生層面的“經驗課程”發展。

(二)就課程動態建構而言,在課程的動態展開中,德育教師要從教無定法的基本法則出發對課程做出再度調適

德育教師應著力突破課堂教學的自閉性,主動建構與社會、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廣泛聯系,從而使德育教科書與鮮活的現實同化為充滿生機的統一體。現代社會在飛速發展,新現象、新觀念層出不窮,新的政策法規、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斷出臺,如克隆人、安樂死、基因技術對倫理與法律的沖擊,黑客及網絡犯罪給法律的挑戰、虛擬世界、反物質帶來的哲學反思等等,都應該成為課程資源,進入課程流程,這樣德育課程才能及時直面社會、關照現實、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優化整個教學流程,使每個教學環節和片斷都充溢生機和活力,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識體系的束縛,激發學生智慧、靈感、激情和創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課程的設計和開發而言,教師應積極參與其中

現代德育的課程結構由單一轉向多樣復合,其中的許多課程,如活動課程、隱性課程、研究性課程等的設計、開發和實施,如果沒有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參與將無法進行。另外,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也要求教師不僅要利用現成的知識信息,而且要收集課程軟件信息,設計和編寫課程軟件、制作教學節目等。所有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師認真學習現代課程理論和課程設計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和學生的發展要求,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程開發和設計中去,積極參與德育課程的創新,真正成為德育課程的設計者和開發者。

三、教師自身發展要求方面:由單一型向多元型轉換

在傳統德育中,德育教師往往是教科書的講讀者,信息時代知識的創造、存儲、學習和利用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網絡成為人們獲得信息與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德育教師要從單一性的講授者向更豐富的角色]變。

(一)德育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導航員”

一直以來“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職業最顯著的標志。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可以從多渠道獲取知識,教師不能單純把傳遞知識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而應把形成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自我學習和自我修養的方法及靈活遷移知識的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擔當起“導航員”的角色。正如《學會生存》中所闡述的一樣:“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點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師要致力于調動和開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開發和調動學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適應、創造等內涵豐富的主體性。指導學生具有自覺能動性、獨立自主性和開拓創造性,成為能夠發展自我、充實自我、超越自我的現代人。

(二)德育教師應成為學生心理問題診治者

根據最新的統計表明,大學生上網人數在90%以上。網絡帶來的人機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減少,從而造成認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會規范的影響和約束,容易感到自我歸屬感的喪失,導致性格孤僻、行為失范、言語無忌,對現實不認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成為他們發展的障礙,這就要求德育教師首先是一個優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學生適應社會和學習上給以更多的心理關注,指導學生社會交往和協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夠在實際的教育創新活動中有效的激勵和引導學生,使其能夠健康地和諧發展。這一角色要求教師必須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素養,要有坦誠真實和靈活開放的人格特點,要有善于交際、富于幽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要有協調問題的技巧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及時發現問題,加以引導,掃除學生心理障礙,使其健康成長。

(三)德育教師應成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實質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沒有健全的人格,就談不上優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養健全的人格與培養優秀的思想品德實質上是同一教育過程的兩個側面。新時期的德育內容體系必須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說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這就要求德育教師從傳統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要培養學生對自我有積極的認識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塑造他們自尊自愛的人格,激發他們自強、自信的勇氣,同時改造他們驕傲自大、虛榮、自卑、不思進取等不良自我意識品質。其次,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品質。指導青少年學生與同學、老師、家長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他們對人寬厚、真誠坦率、主動熱情、謙虛公平樂于助人、善于交際等良好的交往品質,克服其自私、冷酷、虛偽、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質。最后,提高學生的耐挫能力。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挫折,教育學生把挫折當成一種磨練與考驗,幫助學生樹立戰勝困難和挫折的信心,指導學生建立適當的理想抱負,教給學生積極對待挫折的方法,增強挫折適應能力。

(四)德育教師應成為協調人際關系的藝術家

在傳統德育中,德育教師道德權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師生以知識為中心的授受關系、主從關系和不平等的權威和依賴關系。在信息時代,網絡的雙向性、互動性使教師從講臺這一“神壇”上走下來,傳統的“師徒關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嚴重挑戰,沉迷于這種“師徒關系”的教師很容易被標榜為新人類的大學生視為“異類”。網絡技術的全社會滲透,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拓寬了人際溝通的渠道,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對面形式,借助豐富多樣的媒體進行“人——機”交往,是現代大學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這種“人——機”交往,造成了學生認知缺失、情感缺失。這對于身處“鬧市”、心理正在健全過程中的青年學生來講是極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自己優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質,淵博的專業知識,豐富的人生閱歷,努力成為協調人際關系的藝術家,在培養學生品德的同時,關注學生“情商”的達成,構建以情感溝通為核心的師生互動,形成師生雙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師生交往氛圍。

(五)德育教師應成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師素質的一項基本內容,增強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必然途徑,同時也是教師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方面。當信息技術把教師從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解放出來后,教師將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育科研,實現由教書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轉換,成為名副其實的德育專家。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認為,以往對傳遞知識功能的強調,使人們忽視了教師工作的創造性特征。教師科研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則是對新的教育問題、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創造,這使教師的工作更富有創造性和內在魅力。信息時代的德育教師將面臨更多更新穎的德育教學問題。如研究提高學生分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創設對德育效果的影響;如何對網絡提供的信息進行研究、評價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體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這些研究活動有助于在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師創造意識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豐富德育理論,指導德育實踐,推動高校德育的變革。

(六)德育教師應成為終身學習者

從終身教育理念來看,任何職業水平的發展都有“高原現象”。現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然是終身的學習者。首先,要不斷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其次,要構建多元的知識結構。德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素養,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識及美學素養;具有廣博的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師要積極參與教育科研,通過對實踐殊案例的反思,不斷研究和改進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斷學習現代信息技術。信息時代要求教師具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處理教學、科研等方面問題,并把計算機和其他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這就要求德育教師要學習信息技術。反過來,教育信息技術也為教師的終身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使教師能夠具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學資源過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處理信息和進行價值判斷的能力,具有熟練利用各種信息技術以及現代化教學系統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借助先進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益。

信息時代高校德育教師面臨的挑戰是嚴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萬能的應變方案,因此,德育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身的素質進行反思和充實,對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進行重組,以適應新的變革。

參考文獻:

1]魯潔.王逢賢編.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338.

2]劉鐵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學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37.

上一篇: 心臟健康論文 下一篇: 防水材料論文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欧洲精品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 色先锋影音a∨在线资源网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在线观看欧美性爱第二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