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8: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財務成本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預估培訓成本
培訓成本估測是員工培訓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開展培訓工作成本控制的前提。成本估測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首先是“量”的預估,其次是“價”的預估。
①“量”的預估:根據企業所處的實際環境及生產經營周期,對員工數量進行估量,并根據人數計算培訓成本;
②“價”的預估:首先,預估員工培訓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變動成本。其次,預估企業培訓工作總成本。
(二)確定管理目標
確定員工培訓財務成本管理目標主要包括專業定向成本管理、崗位培訓成本管理及脫產成本管理。具體如下:
①專業定向成本管理:新員工入職后,需要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企業須為新員工開展崗前培訓,使其在短時間內掌握企業基本情況,明確自身崗位要求;
②崗位培訓成本管理:為了使員工達到績效考核,企業要對其進行培訓,這部分成本即是崗位培訓成本。確立崗位培訓成本管理目標,能夠有效提高培訓效率;
③脫產成本管理:根據工作實際需要,有時可能需要部分員工暫離工作崗位,接受培訓(包括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對這些培訓成本實施有效管理,可有效減少財務成本。
(三)培訓成本計量
將培訓成本數量化,并對員工培訓財務成本管理主要內容和項目進行確認,具體成本計量方法如下(以崗前培訓和崗位培訓為例)。
1.崗前培訓成本=(培訓人員每h平均工資率×每天培訓時間[h]+被培訓人員每h平均工資率×被培訓人員數量)×培訓天數+教育管理費+材料費+培訓設備折舊費。
2.崗位培訓成本:工資成本=(培訓人員每h平均工資率×培訓人員數量+被培訓人員每h平均工資率×被培訓人員數量)×每天培訓時間[h]×培訓天數。假設武漢念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6月份新招員工30名,需要對這些員工開展為期2個月的崗前培訓。假設新員工工資為30元/d,每日接受3h培訓,模擬實習3h,每月按照26d計。培訓教師1名,工資為每小時50元,其中教育管理費為1000元/月,材料費每人10元/月,培訓設備折舊費300元/月,則6月份崗前培訓費用=(50×6+30×30)×26+1000+10×30+300=31800元。假設7月份崗前培訓費用與6月份相同,則為期2個月的崗前培訓成本為31800×2=63600元。8月份,30名新員工正式上崗后,還要進行為期3個月的崗位培訓。培訓工作由3名業務骨干負責,100元/d,平均每天指導2h;新員工工資50元/d,每月按照26d計算。其中教育管理費為1000元/月,材料費每人100元/月,則8月份上崗培訓工資成本=(100×3+50×30)×26×2÷8=11700元。假設9月份和10月份上崗培訓費用與8月份相同,則為期3個月的上崗培訓成本為11700×3=35100元。
(四)培訓工作決策
重點對企業員工培訓財務成本進行統計和分析,可為投資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管理依據,并根據實際數據反饋選擇出最佳培訓實施方案,進而有效控制培訓成本。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利用投資回收期方法進行決策分析,可收到良好效果。這是由于投資回收期方法簡單易行,比較容易掌握,并可對企業決策者提供參考價值。但在實踐中,這種方法忽略貨幣時間價值,得出的評價結果不能作為培訓工作決策的唯一根據。因此,針對員工培訓財務成本管理,在分析相關決策方案時,應充分結合企業具體情況,才能保證決策科學合理。
(五)建立制度保障系統
員工培訓財務成本管理屬于企業內部管理,需要建立一個保障系統,方便對其實施綜合性管理。這個系統可詳細記錄企業員工培訓財務成本管理活動具體實施情況,并對各類數據進行計量、整理、統計及分析。根據數據反映的實際情況,定期編制相關財務狀況,及時向經營管理者反饋一定時期內培訓成本管理成果。
1.建立健全培訓成本審核制度根據培訓財務成本管理實施方案,將相關培訓費用進行細致劃分,詳細計算每項培訓工作、每期培訓內容所需要的成本指標。同時,遵循“動態化管理”原則,適當對企業員工培訓工作計劃進行調整,嚴格控制培訓成本指標。應用費用預算約束職能有效降低培訓成本,將實際費用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
2.完善企業員工培訓專用賬戶財務人員應及時記錄企業員工培訓費用支出情況,包括相關項目費用預估額、培訓時間、各項費用支出、實際發生額、人均培訓費用、相應指標達成率等。注意在記錄時確保材料真實、準確,根據培訓專用賬戶,及時向企業管理者提供各項培訓費用使用情況,為指導企業培訓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另外,建立員工培訓財務成本管理制度不能脫離企業整體財務管理而獨立存在,對于培訓工作所消耗的費用(如設備、材料、管理人員、培訓人員等),應作為企業財務管理范疇。而培訓工作結束后,員工仍具備較大流動性。因此,應為培訓成本管理制度規定一定有效期限。
2、加強房地產財務成本管理的對策
2.1建立健全財務成本管理體系要想健全房地產財務成本管理,就必須加強財務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同時加強考核分析。歸納一下可以說有以下兩點:第一,要嘗試在企業內部建立成本和投資管理中心,加強利潤的管理,對于工程財務預算和工程財務決算要以季度為目標,幫助企業實現合理的資金規劃,加強未完成工作的審批,對已經完成的工作要加強審查工作,將資金控制的工作做到位,實現財務成本的精細化管理。第二,要充分注重企業內部的上行下效,注重企業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系,因為良好的溝通可以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實現上、下級的溝通管理。企業內要注意責任到人,出了問題不出現推諉扯皮的情況,要制定月度、季度、年度的考核目標,并在周期末進行管理總結,這樣才能有效健全財務成本管理體系。
自從國家推行新的住房改革計劃以來,我國的房價走勢一路高歌猛進。特別是自06年起至今,幾乎所有一二線城市房價已經成倍增長。房地產業過熱,掀起了全民的炒房運動。給經濟的運行帶來了較大的影響。目前房價的走勢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公民的承受能力,越來越多的房子被擁有更多社會資源的人所占用,這就造成了社會上房產資源分配的嚴重不均衡。少數人占據了大多數的資源。并且目前這供需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民生領域的一個重大問題。所以當前政府明確表態要將房地產調控進行到底,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隨著最新限購令的出臺,以及銀行貸款環節的壓力,大多數房產商已經經受不住壓力,開始緩慢降價。面對即將到來的降價潮,房地產企業如何通過控制財務成本,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度過房地產嚴冬已經成為當前房地產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二、房地產財物成本管理模式
(一)房地產財物成本管理概念探究
在整個建設生產過程中,對整個流程的成本以及各項費用管理的具體措施,并在實際情況中借鑒前人的經驗以實現財物成本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即計劃、制定決策、考察、評估、控制等一系列過程,優化各項成本管理途徑,以取得最佳利潤的目標,這要求企業在開展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將涉及成本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以基于事前狀況做好應對后期突發狀況的相應預防措施,以保證減少失誤的同時,獲取最大化利潤。房地產企業整體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其自身財物成本管理能力限制,因此,全面分析現階段企業的財物成本管理模式,找到自身的問題鎖在,并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以為后期的發展做好準備。
(二)目前我國房地產財物成本管理模式
運用落后管理理念,財物管理與成本管理系統并不相容。一方面,在計算成本過程中,多數房地產企業仍沿用老套方法,即過度依賴由財物部門制定的各類決算報告,這導致企業不能預先或準時進行財物成本管理核算,例如,已經處于施工階段的財物出現問題,由于事先并未對其做好預測,僅依靠企業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對其進行彌補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因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費,加大了生產過程中的可變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的財物成本管理方式對實際生產中各類項目產生的“追加成本”不能及時預算,因而不利于整個企業的長期發展。另一方面,近年來,房地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猛發展,遠遠超過了與之相適應的財物成本管理體系,導致企業財物發展規模與財物成本管理體系存在尖銳的矛盾,影響企業的盈利。即使部分企業已經引進了新型財物成本管理制度,但由于從領導到員工整體理念并未進行革新,因而在貫徹新型財物成本管理制度過程中,仍以“老式方式”履行“新式問題”,不僅無法提高企業的財物成本管理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新時期提升房地產財物成本管理模式的對策
(一)宣傳系統化管理理念
在優化企業財物成本管理模式時,企業應統籌自身所涉及的各類相關產業,做到全面、客觀、系統化分析企業現階段使用的財物成本管理系統,保證宏觀管理與微觀管理(宏觀管理包括企業整體所要管理的方面,而微觀管理指的是企業財物成本管理的具體內容、采用的相應方式以及不同層次的管理對象等)的全面性,根據不同成本控制內容的變化制定兼具靈活性、科學性與規范性的財物成本管理體系,同時,財物部門應當做到與時俱進,以市場經濟為變化的大背景,時刻關注財物成本中的增加與擴展成本,保證其實施的有效性,并注意影響財物成本變化的主要因素:科技成本、人力成本、產權成本等,以其變化為基點,時刻評估財物成本管理的實際效果,使其發揮最佳價值。
(二)合理控制市場管理成本
房地產收益較高的背后承載著較大的風險,因此,做好相應的市場財物管理的工作是企業財物管理部門的重中之重,但據相關數據顯示,以往企業在此方面投入的成本過高,由于管理方式欠缺、市場財物變動信息獲取與利用的不及時導致效果甚微,對此,為優化企業財物成本管理質量,企業應綜合自身的資金狀況與所要實現的財物成本管理目標,合理控制用于物資采購、人力、器械、技術等方面的成本,從實際建設生產出發,調動企業全部員工的積極性,合理調整其工資標準與福利水平,盡量為其提供較為安全的施工環境,從而使其價值得以最大化發揮,以為企業獲取較大的利潤。另外,做好市場財物成本管理的關鍵是分清主次,即準確把握影響企業利潤的因素-風險成本管理,要求企業加大風險成本投資,聘請專業人員對市場信息進行分析,從而為企業整體財物成本管理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三)發揮銷售成本最大化價值
房地產企業的銷售過程是指將建好的樓房銷售給顧客這一環節,在這期間,宣傳費用則占據了了銷售成本的主要地位,在宣傳過程中,要求企業做好綜合評估,依據員工的工作能力、各個銷售點的人流量等合理分配宣傳人員與銷售資金,并制定科學的宣傳計劃,定期進行信息反饋,及時糾正宣傳計劃的不足等,以減少“虛報假賬”、“貪污”等不良行為發生的機率,堅持“用合理的宣傳成本獲取最大的宣傳效果與銷售業績”的工作原理,降低企業銷售成本。
采購業務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目標是合理經濟的進行各種采購業務,保證生產經營管理的需求;支付款項后及時、足額的獲得相應的物品或勞務;嚴格履行審批制度,按合同協議付款,維護企業良好的聲譽。要達到這些目標首先要對不相容的崗位要相互分離、制約與監督。在采購環節不相容的崗位包括請購與審批;詢價與確定供應商;采購合同的訂立與審計;采購與驗收;采購、驗收與相關會計記錄;付款審批與執行;對一些企業特殊物資的采購計量與驗收必須分離。例如以原煤為主要材料的化肥企業,煤炭的消耗與盤存數量不是很準確,如果購進時計量與驗收不相互制約很容易造成煤炭虛入庫,產生管理漏洞。原湖南湘東化肥廠倒閉清算時,煤炭盤虧幾千噸,究其原因是控制監督不嚴日積月累引起的。每個企業必須根據自己的采購特點,因地制宜建立一套適合自己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其次是要嚴格授權批準制度。單位明確審批人對采購與付款業務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采購、付款業務的職責范圍與工作要求。嚴禁審批人超權限審批。單位對于重要和技術性的采購業務,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防止決策失誤而造成嚴重損失。再次要執行完整的采購登記制度。單位應當按照請購、審批、采購、驗收、付款等規定的程序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并在采購各環節做好相關記錄,填制相應的憑證,建立完整的采購登記制度,加強請購手續、采購訂單(或采購合同)、驗收證明、入庫憑證、采購發票等文件與憑證的相互核對工作。
1.2采購業務的會計控制要點
1.2.1請購環節的控制。
原材料或零配件的請購,一般由生產部門根據生產計劃的需求提出請購要求,材料保管部門根據庫存量核實是否采購;對于大批量生產且產品生產穩定的企業,保管部門應考慮經濟進貨批量,可在庫存材料達到最佳存量時提出請求,經相關授權人員簽字后送交采購部門。采購人員審查請購要求是否合理,并根據市場行情進行采購所需要的資金估算,簽署同意采購的意見后交資金預算部門審批,資金預算部門確認在生產經營項目的資金預算范圍,同意審批,簽字后交采購部門辦理采購手續。對于特殊項目如資本性支出、保險、廣告、法律、審計服務,一般由專門指定人員提出請購,由企業決策層進行聯合審簽或集體商議審批。
1.2.2采購環節的控制。
采購部門在正式填制訂單前,對不同供應商的供應物品的價格、質量指標、折扣和付款條件以及供貨時間等資料進行比較,選出商業信譽好、產品質量好、價格優惠的供應商(通常說的貨比三家)。對于大批量采購的原材料或零配件等要做好各種采購數量對成本影響的成本分析。訂單簽好后必須編號并由授權人簽字,正聯送供應部門,副聯送驗收部門,之后應監控訂購單的處理,以確認商品是否收到并及時入賬。
1.2.3驗收環節的控制。
購入商品或勞務的驗收工作應與請購、采購和會計部門的工作相分離。驗收部門根據有效的購貨訂單上的數量和質量要求及相關合同、協議,對供應商發運的商品進行驗收:如商品的品名、規格型號、數量、質量要求、到貨時間、商品完好程度等。商品的質量檢驗至關重要,其質量好壞的判斷有些依靠驗收人員的工作經驗和工作責任心,有些靠相關部門技術人員核定,對于部分特殊的商品鑒定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或經過儀器、實驗的測定。不管質量檢驗過程如何,企業各級管理部門必須嚴格把好這個關,它是企業生產經營好壞的保證。對于有些商品或勞務直接由部門使用(不需經過倉管部門)如:工程物資直接使用、設備、資產的維護建設,勞務支出等,控制程序應根據企業相關管理程序完善請購程序后辦理工程勞務,企業驗收部門根據請購或報批手續、合同進行工程勞務驗收并出具驗收結算報告單,交相關部門負責人審簽。驗收單是確認資產或費用以及與采購有關的負債是否存在和發生的重要保證。會計控制必須定期檢查驗收單的序號、驗收單必須經驗收人員、倉儲人員、材料會計三方簽字才能作為入賬憑據。一些內控管理不完善企業,倉庫管理員兼驗收員利用企業管理混亂,虛開驗收單與發票到財務報賬,一次性經濟損失達40余萬元。
1.2.4存儲環節的控制。
存放商品的倉庫應相對獨立,限制無關人員接近。儲存驗收的商品由獨立部門負責。貨物入庫前倉儲人員應進行點驗和查對,并在驗收單上簽收,倉儲人員將存貨按商品特征填列標簽,分類存放并設置安全措施。
1.2.5退貨與折讓的控制。
采購部門接到驗收報告后,如發現數量或質量不符合訂單的要求,及時電告或函告供應商。對于數量短缺,要求供應商及時補足。對于質量問題,則通知倉庫不得發放該批商品,再決定退貨或者要求供應商給予適當的折扣。當合適的折讓一經確定,采購部門即編制借項憑單,通知會計部門調整應付賬款。對于退貨的商品,采購部門應編制退貨通知單,授權運輸部門退回商品,商品退回后及時通知采購部門和會計部門。
1.2.6應付賬款的控制。
商品或勞務的購進借方反映資產的增加,貸方反映應付賬款的增加或資金減少。應付賬款的記錄應獨立于請購、采購、驗收、付款以保證采購環節的控制有效實施,防止錯誤和欺詐行為的發生。應付賬款的入賬必須取得和審核各種必要的憑證后才能進行,這些憑證包括請購單、驗收報告單、購貨訂單、材料入庫單、稅務監制發票、相關合同與協議等。要求憑證記錄完整、客觀、真實,經授權人簽字。月末核對供應商往來明細,如發現錯誤,及時與供應商取得聯系,查清原因,完善手續,調整差異。
1.2.7付款環節的控制。
對于根據發票直接付款的手續,財務人員復核供應商發票的數量、價格、折扣條件、匯總金額、合法要素等與原始憑證(附件)是否相符,業務是否客觀;對于發票已入賬進行往來賬單付款的,必須填制往來付款審批單,由主管會計核實明細賬戶及付款條件后經相關審批程序后付款。
2加強采購成本管理
采購成本包括進價成本和進價費用,其中:進價成本又稱購置成本是指存貨本身的價值,等于數量與單價的乘積。在一定時期進貨總量即一定條件下,無論企業采購次數如何變動,存貨進價成本通常價格相對穩定(假定物價不變且無采購數量折扣),屬于決策無關成本。進貨費用又稱訂貨成本是指企業為組織進貨而開支的費用,如:辦公費、差旅費、郵資、電話電報費、運輸費、檢驗費、入庫搬運費等支出,進貨費用與進貨次數有關:差旅費、郵資、電話電報費與進貨次數成正比,這類變動性進貨費屬于決策的相關成本,另一部分與進貨次數無關,如:專設采購機構基本開支,這類固定性進貨費用則屬決策無關成本,怎樣合理控制采購成本,以最小成本投入創造最大效益。
2.1采購價格的管理(把價格質量關)
①各生產、經營、服務部門根據生產計劃做好年度、月度物資需求計劃單(必須載明物資規格型號、技術參數、到貨時間),報主管負責人審核后交物資采購部門進行集中采購。②各物資采購部門根據各生產、經營、服務部門審簽后請購單編制一式三聯部門物資采購計劃匯總表,按采購物資類別填列品名、規格型號、采購商家、市場詢價、歷史價格、庫存數量、市場動態、到貨日期、采購模式(集中采購、招標采購、分散采購)等信息報主管領導及預算部門審簽后,一份交財務部門、一份交預算部門、一份留采購部門。三個部門相互牽制與監控,共同把好請購、資金預付及價格審核關,完善事前控制手續。③采購部門根據采購計劃單及采購信息建立采購臺賬、在供應商選擇時做到貨比三家并建立供應商信息檔案,引入供應商信譽評估機制,選擇質量、價格、信譽好的供應商,為企業產品質量管理、成本優化奠定良好基礎,在物資采購管理過程中堅決制止那種只按計劃采購,不論價格高低、質量好壞、中飽私囊的行為。價格是降低成本的途徑,質量是降低成本的基本保證。為控制好采購物資價格與質量,財務部門必須根據驗收入庫單,有法律效應的合同文本、價格申報單辦理入賬付款手續,涉及大的勞務價格的采購物資必須留一定的保證金,等設備運行良好后才能付款。對于大批量購進物資在合同協商時盡量爭取貨物采購折讓和折扣,將采購價格降到最低。
2.2進貨費用的控制
前面講到進貨費用的構成,要降低進貨費用可采取下面兩個途徑。①采購人員應根據經濟合理原則,事先選擇物資運輸路線和運輸方式,努力實現直達運輸和就近采購,開展聯運、代運減少運輸費用。不盲目采購,盡量節省其它采購費用。②物資采購要適時,應樹立經濟進貨批量的觀念。經濟進貨批量是能夠在一定時期存貨達到最低點的進貨數量,決定經濟批量成本因素,主要包括變動性成本進貨費用,變動性固定成本及允許缺貨的缺貨成本,不同成本項目與進貨批量呈現不同變動關系,減少進貨批量,增加進貨次數在影響儲備成本降低的同時也會導致進貨費用與缺貨成本提高,相反增加進貨批量,減少進貨次數,盡量有利于降低進貨費用與缺貨成本,同時會影響儲存成本的提高。因此,如何協調各項成本之間的關系,使其總和保持最低水平,是企業組織進貨過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3建立與供應商的長期戰略伙伴關系,形成供應鏈的團隊
傳統的采購管理是以最低的價格購買最好的商品,但在經濟發展全球化、市場競爭國際化的今天,沒有一個企業能以一只孤舟的方式在大海中航行,它必須與其他企業及供應商、銷售商等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的生存。與供應商松散聯系將會因缺乏信息溝通與利益協調導致成本增高,而相互協作建立利益共同體,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顧客價值。與供應商建立的長期戰略協作關系或戰略伙伴關系,選擇優秀的供應商作為供應鏈的合作伙伴被稱為“反向營銷”,其基本策略是專門為供應商召開周期性會議,讓他們意識到相互之間的競爭關系,幫助他們認識到與企業的依賴關系;與供應商建立信譽與相互參與的關系,建立供應商評估機制并發展為供應鏈團隊成員,對那些樂于降低成本創造更大價值的供應商,采取激勵措施與其分享節省的成本。好的供應商將成為供應鏈團隊的無價之寶。隨著供應商發展,降低成本,提升企業價值的行為將變得越來越有成效。
整個隧道工程建設中,對于財務管理和成本的控制要涉及到工程的每個細節。但是近年來,許多工程企業在工程整體規劃中缺乏對成本管理的深刻認識,或是僅僅簡單地認為對于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在施工過程中,而忽視了工程施工前、竣工后的成本控制,造成因為成本管理失控而出現的財務問題。因此,對工程的管理要全面、完整,并積極協調好各個部門,把成本控制的觀念滲入到施工、方法、技術的每一個環節中去。
1.2程序化、制度化原則
在工程項目中,要學會應用過去工程積累的成本數據,它對以后的工程施工具有有益的參考價值,這些數據的積累和整理有利于施工企業制定規范的施工計劃,有利于成本管理的程序化和制度化,便于施工單位運作的監督和控制。項目成本管理通過項目的成本和收入,再通過各個階段和各個要素的參與進行分析研究。通過上圖的成本數據回饋程序化圖,可以得出,對于工程成本管理,在保證工期和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對影響工程成本的各個要素要進行實時監控管理。工程項目的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是整個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手段,應充分發揮其具有的管理功能。
1.3責、權、利一致原則
責、權、利一致原則對于施工企業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體系是十分重要的,責、權、利一致原則能夠使整個施工企業各部門按照各自的管理責任和權利進行成本管理。在整個工程項目中,確定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管理系統,對工程體系各部門進行分配任務,使任務能夠明確到每一個員工身上;然后,對于每一個員工要賦予足夠的權利,讓其充分地履行職責;此外,還要建立比較完善的獎懲制度,對于能夠很好完成公司職責的員工要獎賞,對于不能按職責履行義務的員工要進行責罰。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將責、權、利一致的原則進行貫徹,并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樣由上至下逐層落實,使項目財務管理工作做到責任既無空白,又無重合。
1.4質量成本、工期成本、安全成本控制并重原則
目前,許多施工企業并未形成良好的成本目標控制體系,對于成本的管理還是僅僅停留在對資源的成本控制,缺少對成本控制體系的深刻理解,比如,許多施工項目從勞動力成本、施工材料等常規的狹義的方面去控制成本,卻忽視了對工程質量成本、安全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成本等其他的成本管理。對于施工企業來講,其最終的目標是在完成項目的同時將成本控制到最低,其工程質量對成本的影響主要是由工程質量的不足和過剩引起的,工程質量不足就會造成返工,增加成本;工程質量的過剩會造成資料的浪費,也同樣增加成本。工期對成本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工期的提前和延后,工期提前則降低成本;工程延期則造成成本增加。并且,更不能為了節省工期而忽略了質量和安全,這會直接造成總成本的提高。
1.5動態管理原則
在施工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各種因素會相互影響作用,如,現場施工、市場材料供應變化以及外界條件變化,都可能給工程帶來很多的意外困難,這在一定的情況下具有增加成本的風險,所以在工程成本控制時候,要留下一定的調整空間,這就要求工程項目在進行成本預算的時候,做到與施工工程項目協調進行,方便在出了問題時提出對策。工程施工過程中,動態管理成本的原則對工程施工利好,這對于工程中遇到緊急突發事件的處理,對于工程能否順利進行都是非常關鍵的。
2隧道工程項目評價
2.1項目概況
青云山隧道作為向莆鐵路建設的一部分,是其重點工程之一,長約23km,是國內最長的鐵路隧道之一,采用雙洞單線設計,可同時滿足雙層列車同行的要求。青云山隧道是向莆鐵路的一個控制點,該隧道位于福州市和莆田市的交界處。該隧道分為左線隧道和右線隧道,左線規劃12km,右線規劃11km。
2.2項目成本預算和實際成本
項目成本預算和實際成本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重點。成本預算是指根據工程總目標,對項目參與人員、工程運行資金和使用資料進行合理的管理,以便實現項目在滿足工期和質量的前提下實現工程利潤最大化的統一。實際成本是隨著工程的施工,到最后的工程竣工,這期間工程成本的實際投入,它直接反映了成本預算的科學性和成本管理的規劃合理性。表2是工程中的成本預算和實際成本的對比指標。本項目計劃成本116253.5萬元,總收益為10573.1萬元,收益率為9.1%;其中右線計劃成本58421萬元,實際成本52611萬元,右線收益5809萬元,收益率為9.9%;左線計劃成本56475萬元,實際成本50629萬元,收益為5846萬元,收益率為10%。整個項目右線收益率較左線收益率低。從表中我們也看到,其中左線附屬工程和右線附屬工程實際成本都遠遠大于預算成本,虧損率竟然高達88%,由此可以看出工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2.3施工項目評價
從表2可以看出,隧道左線收益率較高,右線軌道工程相對有稍小的收益率,但相差不大,整體較好。但是考慮到其他分部左右線工程,雖然計劃成本與實際成本相差不大,但是都有一定的虧損,其中附屬工程的收益率為-88%,表明這一工作成本超支較大,成本績效較差,主要原因歸結為如下:①使用拆遷合同款項為400萬元,業主提出款項720萬元,實際拆遷款項價700萬元,累計負差300萬元。②使用電力款項合同總價為200萬元,在工程竣工后實際計價252萬元,該階段負差異52萬元。③附屬工程中臨時設施和一些暫時性工程合同總價300萬元,實際產生計價600萬元,這一階段計價負差異300萬元。④在附屬工程中的風險費用。總承包風險費計劃100萬元,實際計價150萬元,計價負差異50萬元。⑤使用精密測量儀器費用。計劃使用234萬元,最后實際成本597萬元,負差異363萬元。
3提高隧道工程經濟效益的途徑
3.1對施工工程項目有詳盡策劃
詳盡的項目施工計劃能夠將整個工程構思付諸現實,使整個項目變得具有可操控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和理論性。隧道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明確三個要求:一是必須具有明確的施工任務量和時間規劃表,保證整個工程質量和工期進度;二是具有明確的技術要求和技術準備,保證整個工程順利施工進行;三是必須明確項目構成管理系統和組織關系,保證工程每個步驟的銜接和順利進行,乃至工程完工的后續工作。這些都是保證整個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而且也能夠更好地控制成本和管理財務部門。
3.2施工技術方案策劃與投資決策
施工前對工程項目的系統籌劃:將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和相關法律法規相結合,在滿足成本控制最優化和工程質量的基礎上,詳細地對工程項目的籌劃方案、施工方案以及工程規模和性質進行優化。施工時對工程項目的實施:施工工程特別是隧道施工工程首先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成本預算控制管理,并且把重點放在施工工程的目標策劃和管理策劃;同時,對于隧道工程項目施工還要明確技術要求、施工任務、工期安排和項目系統組織關系。對隧道施工工程項目投資決策應建立在工程技術經濟分析的基礎之上,進行科學、系統、合理的分析和管理,通過對每個工程步驟、工程特點定性、定量和綜合分析,以求達到技術合理、成本最優化和管理最有效的目標。
3.3提高隧道工程財務管理
隧道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工程項目一般處于一個非常復雜的環境當中,在施工過程中如果不對財務做好管理,就會造成后期施工過程中出現資金問題和糾紛,不僅會影響工程的施工和進度,更甚者會對整個施工企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施工企業的財務資金運作構成施工企業經營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具有內在的運動規律性,這就是施工企業的財務活動。從表面上看,施工企業的財務資金運作是錢和物質的增減變動。其實,錢和物質的增減變動都離不開工程之間的經濟管理。項目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編制財務組織管理計劃,加之在實施過程中的協調要有效地科學地組織,才能避免潛在的因缺乏安排造成的成本不必要的擴大,從而影響工程的質量。在工程中還要對實際存在的矛盾通過有效的技術經濟分析、組織協調加以緩和。這些都對應對在財務管理中的突發問題和事件具有很好的效果。
2.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管理制度落后當前我國財產保險公司在成本管理制度的建設方面嚴重的落后于保險業的發展,我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管理制度建設的不足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首先,我國財產保險公司的成本管理基礎嚴重薄弱,缺乏規范的成本預測分析和成本計劃。其次,財產保險的成本核算重心偏向于財務成本核算,而忽視了業務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的核算。再次,財產保險公司的成本管理手段相對落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不足,導致成本信息不能得到及時的、全面的反映。財產保險公司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理念在保險公司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環境中得不到有效的運用,相關的成本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實,造成財產保險公司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無章可循,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管理方法得不到靈活的、有效的運用,業務成本管理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影響了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發展。
3.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缺陷當前財產保險公司在進行成本核算的過程中,成本核算方法的不當造成財產保險公司的成本支出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財產保險公司主要是對分險種的成本費用以及損益的核算方法存在不足。首先是財產保險公司的成本核算只是對直接變動費用進行核算,而對于間接費用的核算缺乏有效的追蹤和管理,造成成本核算的結果缺乏科學性。其次是財產保險公司對營業費用的管理和分類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沒有實施詳盡的賬務細則處理。財產保險公司在業務成本支出方面采用的分險種核算的方案,是一種粗糙的核算方法,雖然能夠對某一險種的成本情況進行掌握,但是缺乏對財產保險公司不同險種的成本對比分析。通過成本對比分析能夠有效的掌握公司的成本情況并加以控制。最后,保險公司在險種的營業費用方面的分配缺乏科學性,這不利于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支出的有效控制。
4.缺乏成本約束和成本考核激勵機制財險公司在成本管理活動中,缺乏有效的成本約束和成本考核激勵機制,這造成財產保險公司的成本管理效率欠佳,造成業務成本控制機制難以落實。在財產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中,由于財產保險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核算和業務成本管理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和約束,財產保險公司在成本支出和成本核算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增加了公司的成本支出。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成本考核激勵機制,財產保險公司的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在營銷和銷售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成本觀念,員工缺乏開展成本控制的激勵機制,使得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注重業務成本的控制,加大了財產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成本,影響公司的整體競爭優勢。
二、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成本管理的措施建議
1.強化財險業務成本控制意識財產保險公司重視市場開拓和保費增長而忽視了業務成本管理的不良現象影響到財險公司的長遠健康發展,因此,財產保險公司必須強化業務成本管理,從公司的高層到基層員工,加強業務成本控制意識。保險公司的管理者不僅應該認識到市場開拓和業績增長的重要性,更應該注重業務成本管理的作用。將精力投入到保險服務業務的開展,而忽視了內部管理的強化和業務成本的控制,這反映了財產保險公司的服務管理效益的缺陷,影響企業的高速平穩發展,造成財產保險公司的風險隱患。因此,財產保險公司應該重視成本管理,公司高層應該著手制定財產保險的成本管理策略,堅持業務增長和業務成本控制的結合,加強對成本預算管理,制定和實施科學的成本管理計劃。公司的員工應該切實的落實公司所制定和實施的成本管理戰略,提高業務增長過程中的業務成本控制,促進財產保險公司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標的有效實現。
2.完善業務流程管理,有效控制業務成本為了有效的控制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必須重視對業務流程的管理。財產保險的理賠支出是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成本量最大的項目支出,因此,為了提高財產保險公司的經濟效益,必須重視對理賠支付環節的成本控制。有效的控制理賠量是促進保險公司業務績效提升的關鍵所在??刂曝敭a保險的理賠量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對承保質量的把控。提高承保質量,能夠防止公司遭受蒙騙和騙保,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在財險業務的開展中,不要盲目的為了追求市場業務拓展而忽視了對承保業務質量的完善。保險業務人員在公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承保質量的控制,完善承保流程管理,切實有效的降低財產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促進財險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是加強對理賠環節的控制。把握好理賠環節,控制災害事故,防止出現錯賠、騙保情況的發生。保險公司應該重視對保險風險的深入的分析和調查,建立完善的理賠流程,加強保險監督檢查工作。在進行理賠案件處理的過程中,應該依據現場勘查結果,對案件進行科學細致的分析,切實履行審批制度,合法、合理的控制財產保險的支付成本,促進財產保險業務成本的控制。
3.加強財務管理,明確各項費用開支財產保險公司的各項業務費用的開支中,營業費和手續費等支出占據了很大比重,而且公司的理賠支出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為了有效的控制業務成本,必須重視完善財務管理活動,控制各項費用的支出。首先,保險公司應該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實施費用支出計劃,規范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各項費用支出的標準和范圍,促進財務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另外,應該加強對財產保險公司的費用的預算管理與控制,制定完善的預算計劃并執行,加強對費用審批制度的完善和履行,促進費用管理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應該加強對各項保費的手續費的提取比例的控制,加強對財產保險的各項管理成本費用的控制。公司應當依照業務險種的特點、拓展領域以及操作難易程度實施合理的手續費提取比例,加強對各項營業費用的監督與控制,促進財產保險公司業務成本管理的有效落實。
4.改善公司成本費用管理的方法為了進一步提高公司業務成本管理水平,必須加強成本費用管理工作,在企業經營業績不受影響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業務成本。首先是確定明確的業務成本管理目標,對公司業務成本費用管理實施預算計劃。其次,實施業務成本費用考核辦法。明確和擴大年度經營目標的考核范圍,將業務成本費用指標納入到考核范圍當中,從而有效的提高成本費用的控制力度。另外,降低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成本費用的方法還有:開發新的財產保險險種,改善保險險種的結構,將一些處于虧損狀態的險種業務切除,擴大盈利性的險種業務。降低保險的賠付水平。在保險賠付過程中,應該在不影響公司形象和不損害客戶利益的條件下,提高對賠付案件的審核力度。再次,改善保險理賠的鑒定手段,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事故勘察和監測的效率。最后,應該加強對保險銷售人員和保險理賠人員的專業培訓,促進保險業務人員素質的提升。
成本控制反對“秋后算賬”和“死后驗尸”的做法,提倡預先控制和過程控制。因此,成本控制必須遵循預先控制和過程方法的原則,并在成本發生之前或在發生的過程中去考慮和研究為什么要發生這項成本?應不應該發生?應該發生多少?應該由誰來發生?應該在什么地方發生?是否必要?決定后應對過程活動進行監視、測量、分析和改進。成本控制應是全面控制的概念,包括全員參與和全過程控制。
二、公路各項成本的控制措施
公路施工企業只有穩健地控制住工程項目成本,工程利潤空間才能打開。項目的成本控制是企業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必須利用組織、經濟、技術、合同等措施對項目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對公路建設企業而言,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采取組織措施控制工程成本組織措施是從施工項目的組織方面采取的措施,是其他各類措施的前提和保障,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費用,運用得當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公路施工企業的特點是工程點多、線長、面廣、工程管理人員流動頻繁。必須采取組織措施抓好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之在市場經濟中立于不敗之地。可以做到的有:
(一)編制施工成本預測報告,確立項目管理成本目標
編制成本預測可以使項目經理部人員及施工人員無論在工程進行到何種進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成本,以便采取相應手段控制成本。做到有的放矢,打有準備之仗。這是做好項目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基礎與前提。
(二)在項目部內部實施成本責任制
施工成本管理不僅是項目經理的工作,工程部、計劃合同部、財務部各級項目管理人員都負有成本控制責任。通過成本責任制分解責任成本,層層簽訂責任書。量化考核指標,把責任成本分解落實到崗位、員工身上,形成企業上下人人關心成本,人人關心效益的新局面。
(三)建立成本預警機制,做好成本失控的風險預測
建立正常成本管理秩序,達到使用有記錄,消耗有定額,統計有報表,損耗有分析,定期召開責任成本分析會,總結經驗,彌補不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采取技術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在準備階段,采取技術措施,就是充分發揮技術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對標書中主要技術方案作必要的技術經濟論證,編制科學、經濟合理、高質量的施工組織設計,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把工程質量關,采取防范措施,消除質量通病,避免造成不必要工程建設質量成本,從質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無論是質量不足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尤其質量事故會增加返工費、停工費、返修費、事故處理費等,造成工程成本陡升。
3.采取經濟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經濟措施是最易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員應以主動控制為出發點,及時控制好工程各種費用,尤其是直接費用的控制。也就牽住了項目成本的牛鼻子。經濟措施主要包括:
(一)人工費的控制管理
人工費占工程費用的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并且用工的薪資報酬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人工費的控制越來越成為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環。要從用工數量控制,根據勞動定額計算出定額用工量進行包干控制,防止人工費超出指標;有針對性地減少或縮短某些工序的消耗量,從而達到降低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改善勞動組織,減少窩工浪費;實行合理的獎懲制度;加強技術教育和培訓工作;壓縮非生產用工和輔助用工,嚴格控制非生產人員比例都可以起到控制人工費的作用。
(二)材料成本的控制管理
材料費一般占全部工程費的65%一75%,直接影響工程成本和經濟效益。材料控制管理在整個工程成本控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材料的成本控制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即用量控制和價格控制。1、對材料用量的控制:首先是精細地編制出周密的采購計劃,嚴格執行,有效監控,防止采購的隨意性和盲目性2、對材料價格進行控制:材料的采購價格對工程成本能否降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機械費用的控制
機械效率直接關系到工程進展的快慢,工程進展快慢又影響著工程成本,因此機械設備管理在成本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一環。主要是對正確選配和合理利用機械設備,加強租賃設備計劃的管理,從不同角度降低機械臺班價格;合理組織機械,提高單位時間的生產效率;搞好機械設備的保養修理,提高機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避免不正當使用造成機械設備的閑置,從而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機械使用費。
4.強化合同管理為中心的資料管理以實現成本控制
(一)合同管理
強化合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及時簽訂合同,不管是對業主、供貨商、勞務分包商,都要及時簽訂合同,防止事后扯皮。二是合同內容要完善,合同內容要明確項目成果目標、成本目標、工期目標、安全目標和違約責任。供用水電氣熱、租賃、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等事項,都必須簽訂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頭形式約定。三是選擇最合理的分包商與材料商,確定合理單價,簽訂合理的分包合同與材料合同,從而達到控制支出的目的。四是嚴格合同監督及兌現,定期或不定期檢查監督合同的實施情況,按合同約定的期限認真兌現。六是強化合同管理,在合同執行期間密切注意我方履行合同的進展效果,以防止被對方索賠。
(二)加強內業資料管理,為計量的申報和工程竣工后的竣工驗收和結算以及索賠工作提供資料保障
內業資料的完善、計量的及時申報、業主工程款的及時劃撥可以加快施工企業的資金周轉;竣工階段資料驗收是竣工結算的基礎,完成了工程的驗收,竣工結算才是一個完整的結算,建設單位才會撥付工程款;施工索賠項目的報批和追索是一項重要工作。如果施工單位不能在施工過程中及時處理變更、索賠項目,或因為原始資料整理不及時、不完備都會使索賠受到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收集、整理、保管好原始索賠依據,提供有力的索賠證據,也將使企業成本降低,效益提升??刂乒こ坛杀臼且豁椣到y工程,涉及到管理、技術、經濟等很多方面,疏忽哪一方面,都會給工程的質量和成本帶來不良的后果。施工企業在加強面對激烈的國內外競爭從微觀內部管理上下功夫,對建設項目的每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成本控制,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可持續發展。
三、高速公路建設企業特點,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具體方面控制成本
(一)公路養護
(1)做好科學的預測分析,為成本管理提供依據
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的合理預測是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由于自然、技術、人力等多種可變因素不同程度的影響著高速公路的養護成本,預測難度較大。對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的科學預測,是進行成本管理的基礎。只有在得到較為準確的養護成本預測數據以及概率之后,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的公路養護方案,從而達到從先于養護之前控制成本的效果,減輕后續成本管理的壓力。
(2)成本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
根據國外先進的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經驗來看,養護成本管理必須隨同養護管理一同規范化、制度化。各級管理部門責任明確,立法確定養護管理體制和養護職責。成本管理采用先進的管理技術方法,管理職能突出,管理部門人員精簡。成本管理貫穿整個養護管理的全過程,包括成本預測、選擇養護方案、實時監督成本情況,提出對養護方案的改進建議,以及根據最終結果相應改善養護的具體環節,以求全面的降低養護成本。
(3)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長道路使用壽命,降低養護工作的壓力。同時還可以加快養護速度、提高養護質量并降低養護成本,促進了高速公路養護工作進步與發展。但是,在大力推廣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有一定的應用范圍和針對性,同時也不排除個別不良產商和企業,唯利是圖,變相或夸大產品和技術的使用效果。因此,在路面養護中,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該針對路段實際,充分調查和比選,盡量參考已應用的成功案例,科學合理應用。過份追求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反而會增加養護成本,不利于運營成本的控制,降低企業和社會效益。
(二)財務費用
(1)牢固樹立財務工作服務于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心任務的大局意識,提高高速公路的核心競爭力。一個機構、一級組織和一個企業一樣,要想提高核心競爭力,保持持續發展的勢頭,就必須按照其內在規律和運行規則,不斷進行探索和改革。就高速公路經營管理而言,同樣面臨著需要通過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科學發展的問題。高速公路是一種具有商品性和公益性雙重屬性的準公共產品。其公益性決定了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必須不斷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社會提供安全、便捷、舒適、愉悅的高速交通環境,這既是義務也是責任。而商品性決定了它必須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商品經濟規則,積極探索和實施資源和能力的科學轉換。獨具性和持續性的科學結合,可充分發揮決策者、經營者的管理能力。在充分調查研究和科學判斷的基礎上,全力推進資本擴張、資源整合、資產轉換的改革實踐進程,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優化。
(2)不斷增強理財能力,為高速公路的快速、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作為高速系統的財會人員,要做到:
(一)積極學習掌握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資產、資本、金融、投資等方面的新知識和新情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理財能力,爭做一名適應時代的財會人員。
(二)積極探索和推進高速公路優良資產向優質資本轉換的過程,在實施“以路建路”的戰略目標進程中發揮作用。
(三)主動承擔起圍繞提高企業綜合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而開展的資產重組、資源整合、資本擴張等工作的前期調查研究、分析論證、方案制定和實施,在實現“零成本管理”目標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四)積極搞好建立企業內部約束機制和激勵機制的工作,在財務監督、績效考核、資產監管、資金管理方面探索新途徑。
(三)日常費用
高速公路運營費用不同于其他生產型企業的費用消耗。高速公路建設初期投入大,投入使用后折舊、定期維修保養費(大中修費用)等相對穩定并且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而因行業特點,日常運營經費的支出與通行費收入的多少相關性不大,因此日常運營經費作為可控成本,就成為成本費用控制的重點。
1.科學合理的定額指標可以促進管理的規范化,使各種費用開支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2.制造企業員工成本管理意識有待提高在一般情況下,制造企業的財務成本管理主要由企業會計部門,或者有企業財務專員負責,而企業最基本的成本產生個體,即企業員工則被排除在成本管理之外,久而久之,使得企業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逐漸降低。并且,企業沒有建立起對員工的成本責任考核制度,進而使得企業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不強。
3.制造企業財務成本信息管理系統有待完善制造企業財務成本信息管理系統不夠健全,無法滿足企業成本管理的需求。以制造類的中小企業為例,當前大部分中小制造企業財務成本信息管理系統主要依靠財務管理軟件,或者是在財務管理軟件的基礎上運用ERP軟件進行管理,這兩者的管理側重在核算方面,而在成本預測、成本偏離分析以及成本控制方面,企業并未給予重視。另外,因財務成本信息沒有形成明確的管理目標,則無法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管理指標,導致收集到的財務成本信息數據混亂,進而使財務成本信息管理系統缺乏有力支撐。
4.制造企業生產周期長導致財務管理滯后制造企業產品生產加工的周期較長,進而使得企業財務管理滯后。以制造業生產機械設備為例,大型盾構機、挖掘機的生產周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甚至有的需要半年時間。且在制造生產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往往會不同原因要求返工改造,由于責任不明確,使得生產無法繼續,進而給企業財務成本管理帶來難題。
二、改進制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具體措施
制造業的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不僅僅是企業管理者、企業會計部門和企業財務專員之間的管理活動,同時也涵蓋了各個生產工藝流程、各個企業職能部門以及企業中的每一位員工。因此,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每一位企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企業必須建立長效的企業員工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建立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核算制度,在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上進行成本精細化分析,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同時建立和完善企業財務分析反饋機制。
1.建立長效的企業員工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制造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必須先強調“以人為本”,即以企業員工為中心,讓每一位員工都能積極參與到成本精細化工作中。企業需要建立一套長效的員工激勵機制和監督機制,讓企業全員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借此將成本精細化管理方案落實到每個個體,使之成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的一個有機環節。一方面,企業要健全和完善管理者和員工的培訓制度,通過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管理者和員工增強成本管理意識,從思想上改變管理者和員工的成本管理觀念,為實現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企業要建立員工監督機制,明確每個部門、每位員工的職責,責任到人,對不利于企業進行財務成本管理的行為要予以問責,嚴肅處理,從而增強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對成本管理的執行力度。
2.建立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核算制度制造企業在增強了管理者和員工的財務管理意識后,需要建立一套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核算制度,針對企業各個生產工藝流程及各個職能部門自身所具有的的特點,對采購成本和生產成本,管理和營銷成本,財務支出等費用進行可控費用分解。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能通過可控費用分解管理成為財務成本的管理員與統計員,將企業在特定時期內的成本費用反饋到企業信息管理平臺,并向企業財務部門申報,再由企業財務部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財務準則進行分類匯總,最后完成財務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核算。
3.在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上進行成本精細化分析只有在企業完成財務成本精細化核算的基礎上,才能開展成本精細化分析工作。據相關研究表明,企業單純依靠財務部門完成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效率很低,因此,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不能純粹依靠企業財務部門來完成,必須由企業各個職能部門共同協作完成。企業需要在信息管理平臺上建立財務管理綜合分析數據庫,各個職能部門都能夠按照各自的職責權限向財務分析數據庫上報或獲取財務成本管理信息。通過這樣的數據庫平臺,可以讓企業各個職能部門都能通過獲取的數據信息及時了解本部門在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時,企業員工能夠通過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溝通交流,加強了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企業員工的凝聚力,為企業后續財務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科學、可靠的參考依據。
4.建立科學合理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制造企業實現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前提條件是擁有一個完善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一個科學、合理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離不開企業各個職能部門的財務成本數據,企業只有對各個職能部門的財務成本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篩選以及分類匯總,才有可能構建一個完善的企業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在企業健全和完善科學合理的財務成本管理預算指標體系后,需要考慮成本費用預算指標是否能作為可控費用分解到企業各個職能部門,這項工作同時也是實現企業成本精細化控制的關鍵所在。企業需要與各個部門負責人簽訂成本費用責任書,讓各個部門負責人都能肩負起管理本部門可控預算成本費用的責任,并將此作為考核獎懲依據。
5.建立和完善企業財務分析反饋機制制造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核算、精細化分析以及精細化控制的目的是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企業還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財務分析反饋機制。對于企業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而言,其需要通過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來衡量,在此基礎上,企業可以借助財務分析反饋機制全方位掌握財務成本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通過建立直接反饋渠道,如電子郵件、信函、電話等渠道進行財務成本管理信息反饋,便于企業管理者及時發現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調整,從而讓財務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得以順利、有效開展。
在我國供電企業的財務會計中,目標成本管理主要采用任務式、控制式,盡管這兩種管理方式方便量化和實施,但不利于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員工極有可能在完成目標成本后就停滯不前、不思進取。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企業并不采用任務式、控制式的目標成本管理,他們更鼓勵員工盡可能地節約成本、降低成本支出,以提高經濟效益。
1.2設備目標成本管理不合理
設備目標成本管理不合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機器設備的維護保養上盲目節省成本,導致設備的磨損速度加快,實用壽命降低。二是在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上不斷地浪費企業資金,無法有效區分哪些設備是不用更新的、哪些零部件是可以繼續實用的??偟膩碚f,導致設備目標成本管理不合理的深層原因還是供電企業淺析供電企業財務會計目標成本管理韓俊彪(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許昌供電公司,河南許昌461000)資源意識的淡薄,無法充分認識到設備、零部件也是企業的資源。
1.3企業考核不合理
企業考核不合理主要說的是成本管理目標的考核不是根據當年的經營目標,而是與往年的平均水平進行的比較,以兩者差距大小來驗證目標成本管理的成效。目標成本管理與預算目標相分離的現象是當前我國供電企業財務會計管理繼續改進的地方。
2.加強供電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的策略
2.1創新目標成本管理思想和思路
目標成本管理的初級形態是通過增加電力產品的產量而稀釋電力產品的研發、生產、管理、運輸、營銷等成本,通過擴大銷售量來實現企業總體經濟效益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繁榮,電力產品的數量上和種類日益豐富,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壓力,傳統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思路已不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由于消費水平的提升,用戶的關注點開始由價格的關注轉向質量,而盲目地擴大產量、壓縮成本不僅會影響到用戶體驗,還會影響到質量。而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中,用戶更愿意購買一個用戶體驗好、產品質量過硬的產品,盡管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的定價更高。所以,應創新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思路,尋找一條能同樣提高成本支出效率的道路。
2.2注重目標成本管理的最佳方案的制定
成本支出包括:研發成本支出、生產成本支出、管理成本支出、營銷成本支出等,傳統的目標成本管理是在充分考量研發成本支出、生產成本支出的基礎上,根據產品的數量制定成本管理計劃,然后在研發和生產的過程中進行成本的監督和控制。而隨著現代目標成本管理理念的發展,企業開始注重管理成本支出、營銷成本支出的控制,結合市場的發展形勢,對某一項或多項成本進行增減以盡可能增加成本收益。成本的支出不再是盲目地壓縮或無盡的投入,更注重企業整體的成本效益。
2.3將目標成本管理貫穿到整個企業發展
成本管理不僅關注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成本消耗,如人力的消耗,生產材料的使用及機器設備的磨損,還關注由于企業內部結構不合理、各部門的工作不協調、領導權威失靈、信息和指令失真、企業與市場銜接不合理導致的成本增加,這不僅涉及會計部門和生產部門,還涉及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市場擴展部、企劃部、采購部門等,所以企業若想提高成本控制效益,應把成本管理貫穿到整個企業的發展中,根據市場經濟形勢,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引用,不斷優化成本控制手段,極可能從企業的各個環節、各個組織結構中進行成本控制。總之,成本管理不能僅僅關注生產成本,它應關注所有可能或潛在涉及的成本支出,全面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的成本支出效率。
2.4加強對時間目標成本和售后目標成本的控制
在現代企業的經營理念中,時間就是金錢是一條至理名言,它屬于潛在的成本支出。因為對供電企業而言,若能降低生產時間和電力產品周期,那么就有可能盡可能快地投放市場,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繼而獲得巨額的經濟效益。所以,在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中應注重時間成本的控制,減少從研發到生產至投入市場的周期,避免本競爭對手捷足先登,以至于影響到成本投入收益的提高。為了提升電力產品的附加價值,企業往往會在售后向客戶提供服務,以幫助客戶解決購入產品后能可能遇到的問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各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往往會加大售后服務的投入,隨著成本的持續增加,售后成本控制也開始成為目標成本管理關注的對象之一。進行售后成本控不僅有利于對售后階段進行科學的預測和管理,還有利于提升企業的售后服務。
2.5增強對目標成本管理的認識
在傳統的財務會計成本管理中,企業主要通過節省生產經營成本、降低原材料的費用支出、避免資金的浪費、防止事故的發生、資源的統籌規劃來實現成本的控制。從某種程度來看,以上方法都能實現目標成本的控制。但也應認識到目標成本管理的目標是提升企業的成本效益。但是提升企業的成本效益并不只有壓縮成本,還有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企業的綜合效益提升了,成本效益自然就會增加。通常情況下,綜合效益提升的幅度只要超過成本支出提升的幅度,那么企業的成本效益就會提升。
2.6有效地節約和規避企業成本
除了常規成本外,還應節約管理成本、維修成本等,這也是控制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成本投入的有效方法。企業要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避免成本支出,實行零缺陷管理方法,避免出現質量問題。節約和規避企業成本應遵循事前的預防、及時補救的原則,避免問題的蔓延,避免擴大成本支出。
二、企業物資采購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1.建立完善管理制度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特點,以滿足實際生產為目的,制定合理的物資采購計劃。第一,確定合理依據以及放量尺度,實現對采購計劃的有效控制,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最大可能降低生產成本。第二,結合企業物資采購特點以及各項影響因素,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對整個采購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并保證采購人員可以嚴格按照要求執行采購計劃,降低各項因素對采購成本管理的影響。第三,加強財務主管監督工作,并保證采購主管采購方案編制的合理性,并結合采購人員對市場調研資料的基礎上,對采購計劃進行合理的調整,保證整個采購計劃的順利進行。
2.采用先進采購模式在企業物資采購時,需要對原有的采購模式進行調整,彌補存在的不足,或者是直接選擇用先進的采購模式,保證整個工作的順利進行。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可以建立專門的物資采購成本管理系統,并建立企業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減少因為信息延遲而造成的損失。以互聯網為基礎,努力實現線下采購與線上信息的一致性,避免因各項因素而影響成本的核對與管理。傳統的企業物資采購中,處理物資成本外,還存在運輸與交流資金,而選擇用互聯網為基礎的新型采購模式,可以就此方面進行優化,通過電子商務縮減了雙方交流的程序,使得整個物資交易更加透明化,可以通過信息交流平臺獲取所需的所有信息,在短時間內完成相應物資的采購。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先進的采購模式可以提高物資信息的更新速度,并且可以實現及時配送,避免庫存積壓造成的成本增加問題,一高了企業物資采購成本管理效果。
3.加強物資采購組織人員管理企業物資采購計劃的制定、執行以及管理全過程都是由各部門人員組合完成,更是影響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就此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管理。在企業內容應成立以保證生產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物資采購管理為目的的管理組織,由各部門專業人員來負責相應的工作,并且要將責任落實到人,保證整個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另外,還應建立完善監督系統,主要就是保證整個物資采購計劃執行的合理性,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督促其改正,降低因為任何原因對物資采購成本管理造成的影響。同時,企業還應建立物資管理信息系統,以企業采購需求為基礎制定合理的審計制度,尤其是要保證核心物資采購計劃的合理性,并對整個采購流程進行優化。通過立體化的采購監督制度,提高整個采購流程信息的透明度,達到提高物資采購成本管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