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8: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意識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戰結束以后,日本在戰爭的廢墟之上,僅用了二、三十年時間,就實現了經濟高度成長,迅速崛起而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期間,日本一群優秀的企業家帶著他們的團隊,以其雄厚的實力和獨特的經營方式,取得讓世人為之驚嘆不已的巨大成功。20世紀80年代,美國眾多研究機構和學者紛紛研究日本經濟發展的奧秘,指出日本企業發展神速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企業有適合自己本國的企業文化,而本田技研的巨大成功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俗話說:有競爭才會有壓力,有壓力才能挖掘潛力,發揮潛力才有了高效率和高回報。本田公司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把憂患意識和創新意識注入于企業的競爭機制之中,使本田人自覺地勤奮學習,不斷開拓創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一、本田的兩大基本理念
1.“人間尊重”理念
日本企業文化的主要特點之一是以人為本。本田公司的“人間尊重”理念即尊重每一個人。本田文化的核心就是尊重人,積極倡導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從而激發員工對工作的滿腔熱情。本田的所有員工沒有職務稱呼,一律用“さん”相稱,也不需要員工對公司有任何承諾,也無派系之爭,讓員工在一個和諧輕松環境之中工作。本田宗一郎的名言“為自己工作”就是高度尊重個人精神的具體表現。本田公司用“自我申請制”來安排、調動人員,使每個人有自由選擇一個適合自己方向的權利。
2.“三つの喜び”理念
“三つの喜び”(買う喜び売る喜び創る喜び)理念即購買之喜悅、銷售之喜悅、創造之喜悅三大理念。通過企業的各種活動,使購買商品的人感受到購買之喜悅,從事商品銷售的人感受到銷售之喜悅,從事開發新產品及一系列企業活動的人感受到創造之喜悅。這三大理念體現的就是讓顧客滿意、高興。與此同時,也讓企業員工把工作當作一件快樂的事去做,使每位員工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真正做到人盡其才。
本田公司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間成為世界汽車市場的一個強勢品牌,正是因為這種購買之喜悅、銷售之喜悅、創造之喜悅三位一體的文化交融,使本田公司贏得了顧客、贏得了市場、贏得了每個本田員工的心。
二、憂患意識和創新意識
1.注入憂患意識,增強企業活力
對于企業來說,最大的風險就是沒有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本田高層領導清楚地認識到,由于工作長期固定不變,企業中有些員工多少會產生惰性,缺乏一定的敬業精神、必要的戰斗力和競爭力。如果維持這種消極狀態,就會嚴重影響公司的整體發展。其實這些員工并非是庸才,只是在疲勞期時缺乏一定的活力。所以本田公司每年會從外部“中途錄用”一些年輕有為、實力強的人才,實施讓這些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過人學識,來調動一般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為只有外來的壓力,才能讓員工感受到競爭氣氛,才會有緊迫感和憂患意識,才能使使員工充分認識到面臨的困難,積極調動員工學習各種技能的主動性,使員工洋溢在學習干勁足、創新意識強的工作氛圍中。
2.建立各種有效機制,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日本是個資源極其貧乏,并時常飽受地震、臺風、海嘯等威協的島國。面對這樣的外部環境,日本人清楚地認識到只有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個人才能獲得的生存、發展的條件。因此,這種不利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造就了日本民族的團隊精神和創造性。
本田公司為了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建立了各種有效的激勵機制。
(1)建立合理化建議制度
經營者是靠人來進行,所以經營者要信任員工,實踐“新的人道”。本田公司自1953年起就制定了合理化建議制度,凡優秀的合理化建議,本田公司不僅在精神上得到鼓勵,還給予免費出國旅游的物質獎勵。(2)設立員工設想工作室
本田公司鼓勵員工可以“異想天開”,而給予員工一定的自由創造環境,其中員工設想工作室就是給普通員工提供了一個把設想具體化的平臺。員工在不違背公司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開發、創新,并且在一定的范圍內也許員工犯錯。
(3)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優秀團隊
現代化社會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創新意識又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了發揮員工最大限度能力,公司不僅給創新員工提供資源和技術支持,還為創新員工提供必要的人手,同心協力共同去開拓創新。
本田倡導“為社會服務,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活動理念,讓員工在思想上精神上感受挑戰夢想的最高境界。
三、本田企業文化的借鑒意義
本田文化一直強調“喜び”(快樂、喜悅之意),本田文化賦予個人的是更多的職責和信心,這種方式有助于本田公司保持年輕和富有活力。同時在全球戰略、產品概念以及可持續使用的資源等方面本田公司堅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在加快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特別是近幾年來,有一些中國企業已進軍國際市場。但是相比之下,由于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起步較晚,在企業文化定位和經營策略等方面還十分模糊,大部分企業在企業文化理論根據和規范實證方面缺乏必要的研究。員工還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自主創新意識與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與實踐的能力,因此還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加入WTO之后,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競爭,企業生存、要發展一定要靠先進的經營理念和內涵豐富的企業文化,所以中國企業借鑒優秀企業的文化的意義十分重大。
1.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環境創造出適合于自己的企業文化同時,在合理界定社會責任的基礎上,積極塑造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優化企業員工的創造環境,全面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管理者要抓住多種機會,利用多種形式,從多個方面去激發員工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員工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精神,并充分挖掘和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
一個企業要培養一大批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就應該努力把企業建成學習型組織,讓組織中的每個成員都把學習當作是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并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檢驗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此外,還應該通過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規范來加強組織中每個成員的合作意識,以便充分調動每個人的創新欲,形成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大合力,盡可能把員工培養成一專多能的、適合于當今社會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教師作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引導者,無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亦或是外國文化都應該有透徹的理解和感悟,自身對文化的學習不應固步自封而應與時俱進。試想一個英語教師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一知半解,怎能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呢?擁有一個文化素質高的教師是學生文化意識培養的前提。另外,充分重視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優秀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實現與外國人的交流與合作,而在交流的同時,傳遞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使中國文化登上世界舞臺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和驕傲。在英語教育中培養外國文化意識固然重要,但中華文化意識的培養也是了解和學習外國文化的基礎,高舉弘揚中國文化旗幟,努力學習外國文化將二者巧妙融合才是英語學習的根本。
2.在課堂中重視文化滲透,對比中英文化差異
在課堂中適當進行文化滲透有利于學生在了解課文文化內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體直觀的理解課文內容,加深印象。具體方法是:先通過教材講解,介紹背景知識,然后在適當環節(講解詞匯或某一內容時),結合背景,講解相應的文化內涵,眾所周知,近年來,英語課文中出現許多生詞,這些生僻詞匯的出現于時代進步與文化發展緊密相連。另外,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中英文化的差異性做出對比與判別,加深文化學習。例如,“WhatamIgonna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do”是“goingtodo”的意思,但是為了表達的簡單和明了,被完全口語化后就出現了這種情況。但是此種現象在中國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養學生外國文化意識的同時,要注重對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異,在差異中尋求學習和記憶英語知識的最佳途徑,只有對中國文化背景和英語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識的培養才能水到渠成。
3.創設文化交流氛圍,發展多元化的視聽教育
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書面知識的獲取,要重視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與人交流的能力。教師應創設適宜的文化交流氛圍,發展多元化的視聽教育,滿足學生與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對面,因此,教師應該組織和鼓勵學生于外國人進行交流。只有同外國人交談才能實現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學生可順利了解他國文化內涵和文化背景,逐漸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另外,通過多媒體教學組織學生觀看正宗的美國影視,聽純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養文化意識的重要手段。通過口語和視聽的雙重影響,學生對外國人的民族文化、生活習俗、價值表達,歷史發展等有了全面透徹的了解,更有效彌補課本知識的欠缺。以這種途徑可以培養學生深刻的文化意識,促使學生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游刃有余,揮灑自如。
教師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意識,能夠欣賞并且尊重各種各樣的文化,具備選擇、比較、尋找文化的能力,能夠將不同的文化進行比較,從而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文化本身沒有好壞,多樣性的文化構成了人類成長的人文環境,教師可以從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等方面,讓學生綜合分析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差異。每一種文化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若是一種文化企圖戰勝另一種文化,形成文化霸權主義,那么這種文化也即將面臨困境。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間相輔相成、,才是文化發展的正確道路。
2.了解風格迥異的民族文化
歷史教師在教學中,非常注重學生民族意識的教育,學生學習本民族的文化,能夠產生一種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團結力。教師培養學生民族意識,首先就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讓學生比較不同的民族文化,從而發現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很多形式,最典型的代表是漢字文化、書法文化、繪畫文化、音樂文化等,這些文化都代表著不同的性格,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最佳的文化進行學習。教師要加強學生不同文化之間的比較,了解歷史事件背后的含義,增強自己的感悟。例如在進行近現代史講解的時候,教師就要告訴同學們,我國的近現代史是一個不斷飽受摧殘的過程,在中,我國失敗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不但有當時清政府的腐敗原因,也有西方先進政體的壓迫。教師可以將清政府和西方先進國家進行橫向對比,將清政府的落后和繁榮的唐朝縱向對比,通過這些對比發現一個國家只有保持著改革開放的政策,才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不敗之地。若是一味的閉關鎖國保守殘缺,只能被先進的文化所取代。
3.多層次的感知階層文化
不同的社會階層有很多的矛盾,正是社會階層的矛盾,促進了歷史的不斷發展。多元文化主要是體現在不同的階層文化中,教師要讓學生全面的了解同一個時期的不同階層文化的差異,從而增強這個時期的文化領悟。例如在進行春秋戰國時期的講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搜集不同學派的思想策略,讓學生自己查找資料了解當時百家爭鳴的情況。學生在了解了儒家、法家、道教、兵家、墨家的思想之后,就能夠提出本學派的主張和本學派在歷史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對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何種重要的意義。教師講述不同階層文化差異的時候,要用平等包容的眼光,尊重不同的文化差異,促進各種文化的共同發展。
4.平等對待男女性別的差異
學生在學習多元文化的時候,要注重平等的對待男女之間的性別差異。在歷史發展中,女性普遍要低于男性的社會地位,女性通常都是男性的附屬品,沒有自己的思想和價值。教師在講述這些性別歧視的時候,要注重糾正學生的思維觀念,讓學生樹立平等的意識,減少性別歧視。在歷史中,大多是“男主女從”“男尊女卑”“男強女弱”,女性不但沒有社會地位,還要時刻接受男性的侮辱。教師要讓學生理解這種性別歧視是腐朽文化的代表,只有男性和女性站在共同發展的地位,才能夠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
5.感悟藝術和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歷史發展中重要的產物,宗教對人文習慣、思想觀念、行為方式都有重要的影響。在不同的地區,存在很多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之間也存在宗教文化的差異,很多宗教文化都是通過壁畫、墻、塔、石窟、雕刻、寺廟等形式進行傳承和體現。很多宗教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偏見,教師要讓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合理的審視不同的宗教文化差異,讓學生正確的對待宗教的信仰,了解宗教之間文化的沖突,從而更好地尊重宗教文化。
1.2跨文化意識與學生語言能力之間的關系語言首先是一種文化現象,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是源與流的關系。在英語知識的學習中,詞匯和語言中無不充斥著豐厚的文化因子,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學生理解了文化現象,形成了文化思維,那對于語言的理解也必將水到渠成。無論在聽力理解還是閱讀理解,或者口語表達中都能實現較大的轉變和提升。
2英語教育中跨文化意識融入的困境
2.1學校的考核評估中忽視了文化因素當前我國英語教育中考察學生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就是筆試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其中之一就是無法對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掌握程度做出準確的判斷。而且在測試中甚至直接忽略跨文化意識的考察,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這種疏忽直接導致了教學和學習中的空白。
2.2教學方式不利于跨文化意識的融入英語教學中教學方式主要以課堂授課為主,學生自主學習時間非常有限。而跨文化意識的融入首先需要學生主動的了解和學習西方歷史文化知識。在當前的英語教學機制當中學生沒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了解這些文化現象。
2.3因跨文化意識的不足而導致的溝通能力較差學生在實際的英語交流中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識也無法快速準確的理解對方的意思。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跨文化意識不成熟,沒有充分融入到學生的思想當中,也沒有與語言學習交流融為一體。因此跨文化意識的融入對于緩解當前學生英語學習的困境非常有必要。
3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徑
3.1培養學生對跨文化意識的認知跨文化意識對學生來說意義重大,但是當前學生和教師對這種文化意識的作用和價值認識不全面、不準確。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和不足直接對英語教學中融入跨文化意識產生阻力。為此,在教學中首先應當加強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教育。例如,通過具體的案例教學深入解析文化意識與語言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清晰的認識到,具備一定的文化知識對于增強英語語言理解能力和交際能力的重要影響。選取一些學生掌握比較熟練的內容首先開展試驗性教學,讓學生體驗文化意識對語言學習的重要幫助。
3.2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性當前的教學方法不利于跨文化意識的融入,主要問題在于對于語言知識的過度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不足,沒有充分的實踐和機會了解一些文化現象。為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機會和時間,使其充分接觸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內容。并且在教材中也應當增設固定的內容介紹西方;歷史文化。在講解過程中結合語言知識,形成文化與語言知識共同推進的效果。
當今世界,災害頻仍,人類該如何應付?發達的高科技,并未使人類準確地預測出巨大自然災害發生的時間,更逞論阻遏如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2008年的漢川大地震;制造的血腥事件也令全球人心驚膽顫,如2001年美國的“9.11”事件。這些災害帶給人們巨大的的危機感。對這些突發性的特大災害,人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覺。在特大災害面前,人類只有聯手共抗。然而,在當今這個多元的世界里,由于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之間在信仰、體制、價值觀念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因此,如何使他們在抗災緊急關頭盡快避免隔閡、達成共識、互伸援手,就成了學者們關注的課題之一。
一、問題的提出與災害應急管理的迫切需求
人們針對災害應急管理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豐碩成果,如在建構并完善抗災救援應急機制、抗災救援的具體行動措施、危機傳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效顯著。但是,當巨大災害降臨時,人類應如何在信息傳播的第一時間得以順利溝通;在跨文化傳播領域,我們應如何建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自然互動與協調合作的有效機制?這些問題正是本文力求探討的問題。
災害降臨時,人類在第一時間的本能反應除了逃生躲避外,便是期盼盡快抗災救助。勢單力薄的個體行為意義不大,群體聯合救援才有功效。當此之際,“時間就是生命”特別凸顯,因為人在斷水斷食下可以維持7天的生命,這7天是抗災救援行動必須把握的“黃金”時間。因此,及時發現并通報靈區各方面實情的信息傳遞就顯得特別重要。
在科技落后、信息閉塞的時代,人們遭遇災難時往往呼天不應、喚地不靈,而在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這個信息化時代,無線電通訊、衛星傳感、電視、網絡等等,幾乎可以溝通地球上的每一角落。如在汝川"5.12”地震的抗災救援期間,借助傳媒的宣傳聯絡,中國政府反應迅速,億萬民眾同德同心,加上世界各地人們的及時支援,抗災救援收效卓著。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一口號,形象地道出人類遭遇災害時的心理渴求。這種心理渴求是超越地域局限的。近半個世紀來,世界某地一旦發生重大自然災害,都能得到大多數國家的關注,得到丫定程度的救援。
今天,傳媒新技術在世界的空間架構起了越來越完善的信息溝通橋梁。單從物質技術層面看,這類信息高速公路足以使地球成為一個村落,它點亮了人們遇難求助的希望。然而,事情遠非這么簡單。從意識觀念層面看,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曾一度嚴重地阻隔著不同族群之間的交往。但是,一次又一次降臨的巨大災害,超越人類族群個體的承受能力,它警示人們,在災害應急過程中,各國政府應有寬廣的視野和兼容的虛懷氣度,減少紛爭,共度患難。為高效地抗災應急,歷史賦予了網絡傳媒新技術以跨文化傳播理念的新使命。
二、跨文化傳播學理念及其實踐價值
20世紀40年代誕生于美國的“跨文化傳播學”擴展了傳播學的領域,有利于“溝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與人之間共存關系的文化交往活動”。跨文化傳播學的一些基本理念,如全球化、視域融合、符號世界等,在人類聯手共抗巨大災害時有著重要的實際指導價值。
全球化。全球化指人的社會關系的世界化,人的社會交往的世界化。跨文化傳播學是闡釋全球社會中不同文化之間的社會關系與社會交往活動的知識系統。在全球社會語境中,人類具有了全球意識(globalawareness),就有利于產生“交往欲望”,世界文化體系也能出現“同質化”趨勢。
視融合。在視的遭遇、交融與溝通中發現并揭示新的意義,從而建構與時代特征相適應的科學體系,被稱之為“視閡融合”。在跨文化傳播學領域,“問題視ICI”應指向不同文化之間的社會關系。這是對傳播行為觀察視覺的基本要求。
符號世界。人類處在一個符號世界里,人類的思維、語言和傳播都離不開符號。在跨文化傳播領域,更離不開符號。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是傳播的源頭。由于人類族群之間語言體系的復雜性,因此在跨文化傳播中,“非語言符號”更具有實效的應用價值。
2000年1月1日,《空間和重大災害國際》(以下簡稱《》)正式生效,規定各國在自然或人為災害發生后應采取合作態度,共同救災減災。目前,加人該機構的有包括中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印度在內的10多個國家,至今已經促成260多次國際減災合作。
2007年,美國應用新媒體,如goode地圖、手機、互聯網跨平臺服務Twitter以及各種社會網絡媒體,對火災、雪災、龍卷風、校園槍擊案等巨大災害危機進行了報道。2009年3-4月,爆發于墨西哥和美國的甲型H1N1流感來勢洶洶,有關信息經網絡傳遞后,立刻引起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重視,世界各國攜手聯防,比較有效地避免了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圍的蔓延。2010年海地地震后,有20多顆國際衛星參與到救災中。按《》規定,災害發生后,各國應分享相關數據。以上案例,不同程度地蘊含有新媒體跨文化傳播的理念。
跨文化傳播理念在災害應急中已呈現出一定的發展趨勢:(1)人類的需求意識在災害應急中不謀而合。長期以來,人類在應對巨大災害襲擊的同時,不能不思考巨大災害發生的規律、人類自身抗災的能力以及抗災救援的實際有效程度等等。災害促使人們逐漸理智、成熟起來。(2)新技術的發展奠定了跨文化傳播的物質基礎。高度發達的現代傳媒科技為及時溝通各地信息提供了快捷通道,為災害應急鋪就了一個良好的物質技術平臺。如今,人們越來越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了網絡傳媒技術,越來越快捷地傳遞著彼此之間的信息,這對人類把握救援“黃金時刻”非常有利。(3)不同文化背景的隔閡促使人們深刻反思。盡管有了高科技發展創造的物質基礎,但是,網絡訊息的傳遞與人類意識的溝通能否完全同步、兩者之間的聯系能否在同一個平臺上順利有效地確立,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跨文化傳播學知識系統的建構,是為了“溝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與人之間共存關系的文化交往活動”。跨文化傳播“是人類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的跨文化、跨區域的一種‘延伸’過程”。簡而言之,跨文化傳播理念在歸屬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間具有紐帶聯系的價值。這種紐帶聯系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溝通彼此的信息。各個文化背景之間的人類在面臨某種共同利害抉擇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找到在理智、情感、利益需求方面的若干相似、相同點,找到彼此意識溝通的渠道,從而維系起相互認識、了解、聯系的紐帶。
三、在災害應急管理中意識融合的構想
從實踐價值論的觀點看,一門科學理論的價值是源于實踐的。價值的實質在于實踐活動中的人、物、主體、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及其所產生的效應、效益。跨文化傳播理念在人類應對災害發生過程中的實踐價值也無例外。災害應急行動獲取效應、效益的關鍵,不僅是物質技術層面的合作,更在于思想意識層面的溝通、融合是否順暢。
由于語言文字、、政治利益、價值觀念、教育水平等方面的較大差異,被不同文化背景隔離著的人們,即使利用網絡傳媒進行意識交流也會存在一定障礙。長期以來,西方文化總是堅持自己的統治和霸權意識,對東方文化幾乎完全無知卻又有意無意地誤讀。這些誤讀的產生,源自傳播者、文本、接受者(讀者或觀眾)等方面。這種東西方文化的巨大沖突,嚴重影響著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交往。例如,“龍”在中華傳統中是吉祥神物,而在英美卻被視作罪惡。近年來,西方總是渲染中國向美國發動“網絡戰”。在“谷歌風波”中,中國不希望“過度解讀”而美國卻要求“徹底調查”,從而引起紛爭不斷。在這些隔閡產生的所有因素之中,政治信仰與利益沖突最為復雜、頑固,解決起來也最為棘手。
當今社會,人們既已接受跨文化傳播理念并在網絡傳播活動中加以運用,那么,對這門學科體系的真理性就應該高度認同,對其理念在社會活動中可能遭遇到的障礙也應該有充分估計。關鍵是要堅持科學的客觀的態度。跨文化傳播學“視閡融合”理念的科學價值,在這里即得以體現。
從空間一維角度來劃分,又可以將整個人類文明歷程劃分為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突出表現在是以空間發展為根本,受地理環境和歷史變遷而形成了屬于本區域特色的獨特文化。在人類歷史的變遷中,由于地域環境的復雜產生以地域、地形為特點的文化類型,如草原文化、河谷文化、海洋型文化和山岳型文化。根據地理位置的發展,歷史中又主要劃分了幾部分對人類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地域文化類型,它們分別為:古埃及文化、古巴比倫文化、古兩河流域文化、古印度文化、瑪雅文化和中國黃河流域孕育的古老文化。
1.2階層文化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階級矛盾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中都出現了多種階級和階層,他們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符合其階級定位的意識、價值觀、和行為等,都構成具有其階級或階層特點的階層文化。在我國的五千多年文明發展歷程中,經歷了萌芽期的奴隸社會、,漫長的封建社會以及短暫的資本主義社會,在各個時期都形成了屬于其階級或階層特色的文化,這對于人們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此外,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中還分別產生了宗教文化、年齡群體文化等,它們共同構成了多元文化。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文化的趨同性,也要注重文化的差異性,適當安排教學,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多元文化觀,進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2.歷史教學中學生多元文化意識培養的途徑
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觀存在的,它不會一某個人、某個群體或者某個國家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多元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這兩個根本特征,積極進行學生多元文化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化觀,要正確審視本國文化,客觀對待其他國家或民族的文化,要善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本民族的文化發展和創新做出貢獻。
2.1要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
加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的培養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在歷史教學中要通過教學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民族文化,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通過歷史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充分領略我們波瀾壯闊的歷史發展進程,可以充分體驗到我們國家燦爛輝煌的藝術,可以想象到過去繁榮發展的經濟,甚至可以深入歷史畫卷,一品過去的風土人情,這對于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同樣,通過歷史教學學生在品味過去的繁榮時,也可以認識到近代社會時期我們孱弱的大清王朝,可以體驗到近代社會疲軟的經濟,可以了解到人們生活的苦難,從而加深學生對歷史的思考,進而培養其愛國熱情,培養其正確的歷史觀和文化發展觀,增強學生的認知水平。
2.2要加強對其他文化的體驗
在充分認識到本國文化發展的基礎上,學生還應該開拓自己的視野,著眼于世界其他的優秀文化,豐富其閱歷,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了解各個民族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各種文化都是人類文明的組成部分,具有重要價值,讓學生學會尊重、欣賞、理解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化,能夠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進行交流與合作,學會站在他文化的角度思考問題,批判性地審視各種文化的先進部分和落后部分,從他文化中汲取營養,為文化的創新發展做出自己貢獻。
2.3加強對歷史資源的整合利用
文化是豐富多彩的,但是歷史文化是其中最為瑰麗的一支,因此,學生要加強對多元文化的深入了解,最主要的就是要通過加強對歷史素材的整合利用,進而加深歷史文化研究。因此,教師在準備歷史教學中,要善于從教材中找資源,要充分挖掘歷史教材中的圖片資料、影音資料、古籍資料和古跡名勝等,從而將這些作為進行多元文化教學的課程資源使用,在豐富學生的知識的同時,加強其多元文化意識的培養。
語言與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語言的產生和發展,人類文化才得以產生和傳承。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大國。中國文化對于世界的影響力自古就有。作為擁有人口數量位于世界第一的中國,語言的傳播和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寫照。文化影響語言,語一言反映文化。由于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也是不可分的。語言學習在文化學習中進行。沒有語言作為正規非正規的學習手段,就決不可能學到任何文化。任何人習得一種語言的同時,也該學習該語言的文化,因為語言是一種文化的表現形式與承載形式,不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就無法真正學好該民族的語言。所以我們說,學習英語就需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及風俗習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中國式英語最早產生是在文化傳輸的輸入中產生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知識引起的。絕大多數的中國學生都是在漢語言文化這個環境下學習英語,中西方文化差異就成為了中國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學生在說英語或在寫英語作文的時候所犯的語言錯誤有不少其實是“文化錯誤”。所謂“文化錯誤”,是指學習者所使用的目的語不為口的語國家的人們所理解或接受。以兩個最為典型的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
首先是打招呼。用英語打招呼最常用的的是用“hello","goodmorning","howareyou”等用語,隨便的一點可以用“Hi"。但是很多外國友人或者外籍教師都發現中國學生不太習慣使用這些打招呼的方式。當那些學生在校園里碰到的時候,更多的是會lb]諸如:"Haveyoueaten?,,或者“Whereareyougoingto?”一類的問題。這些問題讓人很尷尬,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事實上這些就是中國式英語的表現,中國人見面了,都會用這樣的問候語來互相打招呼。中國人無視國外保護隱私的習慣,也把這種打招呼的方法用到交流中,勢必會造成誤解。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面對別人的贊揚的反應。當英語國家的人們聽到自己的贊揚的時候,多數是回答“thankyou"。但中國人聽到贊揚的時候,如果回答謝謝,別人多會認為這個人不怎么謙虛,甚至覺得太自夸了,所以中國人一定會對別人的贊揚表現為自謙或者自我否定。如果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差異,問題就來了。很多學生在聽到別人的贊揚的時候,肯定就會說,"No,Iamnotgoodasyousay.”等等,初到中國的不了解文化的外教也會覺得不知所云。
因此,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識而導致的中國式英語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一方面說明了在外來語的學習中,文化意識的培養還相當欠缺。用漢語思維來進行英語交流時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英語老師在講解英語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的時候很熟練,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時候,就會出現文化知識不夠豐富,語用能力隨之較弱的情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尊重和接納他國文化就成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內容。
在英語學習中,教師應強調英美文化的導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逐步積累,意識到學習語言不應該只學習語法句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用所學語言傳承文化和表達文化,讓文化融解于語言之中。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大學開設《英美文化》等課程,對學生理解所學語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幫助學生更有效的使用語言。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日益與世界接軌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與中國人的接觸中開始慢慢的接觸中國式英語,并且認可中國式英語的語法規則和意義的表達。
語言習得的完成,是某種思維方式形成的標志。德國語言學家,哲學家洪堡特認為,語言不僅有表達功能,而且還有認知功能,是“一個民族進行思維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種語言都包含了一種獨特的世界觀。因此當中國式英語在表達中國特點具有中國特色的時候,不可避免的由操漢語的人固有的思維模式和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影響,在英語中夾帶中國特點,這也是中國式英語的一種特別的表現形式。
要使英語和中國特有的社會和文化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國環境有的東西要想單純通過語言讓對這一環境一無所知得人了解,往往還是要費一番周折,人們只有通過語言表層,了解其深層的社會文化內涵之后,才能進行真正的溝通和相互了解。這也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和現在的社會文化介紹并傳播的一個有效途徑。
從詞匯角度出發,中國式英語這時是一種輸出性語臺,但不可避免的將文化滲透其中,是英語帶上明顯的中國特色。諸如氣功,地方戲曲,傳統習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許多名稱或術語,很多是通過音譯在英語中使用。事實上,很多的漢語借詞早已進入英語辭典中,如:wushu,kungfu,quyi,erhu,yamenmahjong等等。
我國還有豐富的成語,諺語,典故和警句等,怎么樣將它們翻譯成英語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如果硬將"papertiger"翻譯為“scarecrow"就失去了“紙老虎”這一詞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蘊。這種情況很多,漢語在外來語的吸入中也注意到了。比如“特洛伊木馬”,“潘多拉盒子”,“鱷魚眼淚”之類的。這樣的互相滲透,不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語言的交流。
中式英語比較成熟,直接了當地說事,不拖泥帶水,早就得到國際承認,最著名的當屬longtimenosee。英國作家蕭伯納當年曾說過,中國的洋注洪英語nocan(不能)比正宗英語unable(不能)要清晰明了,值得仿效。類似的例子還有“你問我,我問誰”=Youaskme,measkwho?
作為企業的領導,有責任指導和幫助班組抓好安全文化建設。作為班組,特別是班組長,則應充分認識安全文化建設在班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覺抓好安全文化建設。
一、在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錯誤思想
1.認為班組只要按照上級的要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抓安全文化建設是多此一舉,班組搞安全文化沒有多大必要。這種認識是沒有看到安全文化建設對班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作用。因為通過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可以營造安全氛圍,宣傳和傳播安全知識,增強職工的安全觀念,把安全作為生活與生產的第一需要,自覺地保護自己和他人;通過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可以牢固掌握應知應會的安全科學知識,學會安全技能;通過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可以實踐、開發和創新班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見,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與抓好班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一致的。
2.認為抓安全文化建設是上級領導和機關的事,與班組關系不大。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顯然,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上級領導和機關負有重大的責任,但這不等于說班組應該負有的責任可以放棄或減輕了。因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歸根到底要落實到班組,落實到每個職工,只有班組的安全文化建設加強了,整個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才會有牢固的基礎。更何況安全文化建設具有層次性的要求,只有破除“上下一般粗”的做法,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保持企業安全文化的生機與活力。
3.認為班組安全文化建設只是抓虛的,不是抓實的,是物質條件不足以用精神來彌補。這也是一種錯誤認識的表現,安全文化即人類安全活動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和安全生活的觀念、行為、物態的總和,它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物質文化。作為班組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要抓安全精神文化建設,向職工灌輸安全理論,增強他們的安全觀念,組織職工學習安全技術知識和安全規章制度,提高職工的自我防護能力,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另一手要抓安全物質文化建設,配齊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工器具,完善各種安全設施,改善作業環境。可見,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不僅要務虛,而且要務實,應使安全精神文化與安全物質文化共同進步,協調發展。
4.認為班組安全文化建設這個題目太大,應達到什么標準不好把握。實際上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標準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標準是一致的。比如,在安全目標上,應實現控制未遂和異常事故發生,實現事故零目標;在安全教育上,應實現教育內容、時間、人員和效果的四落實;在安全防護上,應做到勞動防護用品、用具齊全;在作業環境上,應實現隱患和危險處于受控狀態。同時,要堅持改革和創新,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探索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新做法。
二、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
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如下:(1)安全生產方針政策;(2)安全法律法規;(3)安全規程制度;(4)現代安全管理;(5)安全教育;(6)安全措施;(7)安全減災;(8)安全效益;(9)安全道德;(10)安全環境。
三、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
1.發動職工制定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規劃。加強班組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從現在抓起,做出艱苦的努力,因此,班組要結合具體實際制定長期建設規劃和短期打算。重點內容的確定應有針對性,應注意加強班組安全管理工作的弱項。
2.要把安全文化建設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決不是離開班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另抓一套,而應該找準切入口和結合處。應從基礎抓起,讓職工了解什么是現代安全文化,什么是建筑安全文化建設及建筑企業現代安全文化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加強這方面的建設。
一、口譯的靈活度與跨文化意識
口譯活動是一個從理解、分析到傳達的特殊交際過程,是一種積極、復雜且具有創造性的語言傳達活動。口譯是通過口頭表達,將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由一種語言形式準確且迅速地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形式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其傳遞的話語信息通過聲音、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等綜合形式得以完成。與通過文字來傳達語言意義的筆譯相比,口譯具有較高的靈活度。這也由口譯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即口譯速度快,現場性、時限性、獨立性較強。面對不可預測的交談話題,文化背景信息,口譯員不得不具有較高度即席應變能力,還要不斷培養應對交際過程中相關文化因素的跨文化意識,把握文化差異,使受眾有效地領會來自另一文化領域的信息。國際著名口譯學專家Daniel Gile就曾指出:“譯員是‘演員’”,譯員必須象演員一樣藝術性地把從原語中接受到的信息,在講臺(舞臺)上傳遞給聽眾。面對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化信息,要有效、準確地完成日譯過程,譯員既需要加強自身語言基本功和知識面的提升,又要切實把握中西文化差異,加強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靈活藝術地采用口譯策略,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際的障礙。
二、文化意識對口譯者的影響
跨文化意識對口譯人員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口譯員來說,跨文化意識是他在進行跨文化交際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之一。跨文化意識的有無或程度強弱直接影響譯者的翻譯質量;同時,它也可以作為衡量一個外語學習者是否適合從事口譯工作,能否成為一名優秀的口譯員的重要準繩。掌握了語言技能的口譯者如具備敏感的跨文化意識,就可以準確把握翻譯尺度,跨越不同文化間的障礙,盡可能地在不同文化間取得文化對等,在跨文化交際和翻譯過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張弛有度。而且,增強跨文化意識有利于提高口譯員的社會文化能力(包括語用能力和文化創造力兩部分)。然而,口譯絕非簡單的語際信息傳輸,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極強的心智活動。如果譯員只注意語言形式的對等而忽略了轉達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就會造成交際中的文化障礙。在口譯過程中,交際失利或受阻,除了語言障礙(語音、詞匯或語法方面的障礙)方面的問題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文化障礙造成的。在跨語言交際中,語言表達、風俗習慣、體態表情等是文化差異的外部表現形式,在這種形式的背后隱含著更深層的差異,包括價值標準、思維方式、認知差異等。
三、如何培養跨文化意識
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際中的橋梁作用,日譯者要認識到跨文化意識在口譯過程的重要作用,積極主動地培養跨文化意識。 (一)堅持“文化溶入”的原則
“文化溶入”是在充分認識異文化的基礎上,將自己置于對方的文化背景上觀察和思考問題。這是跨文化意識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譯者具備“移情”的本領,即設身處地體味別人的苦樂和際遇,將自己代人對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這是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際活動的核心特點,有利于提高口譯者的跨文化適應性。要提高自己的移情本領,首先,口譯者要承認并尊重母語文化與異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克服民族中心意識,拋棄有關性別、民族和文化等方面錯誤甚至歧視性的態度和看法。其次,基于“移情”轉瞬即逝、因時而異、因境不同的特點,口譯工作者要一直關注跨文化交際中異文化使用者及其現實的交際場景,注意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表達,理解對方自然的情感反應。而且,口譯者要提高對異文化價值觀和風俗習慣、思維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來解釋、評價異文化中他人的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另外,口譯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際雙方的交際目的和交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觀察分析問題,真正達到“移情”。
(二)培養扎實的語言基本功
一、文化的概念及翻譯的任務
(一)文化的概念
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種表現方式,又是一種社會現象。兩個不同民族的語言交流,實質上是兩個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在語言交際過程中,不同國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溝通,不僅決于他們對語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決于他們對語言所負載的文化意蘊的理解,因此,文化翻譯應“突破以往‘語言的囚籠’(the prison一house of language)的束縛”,在文化研究的大語境下來進行。筆者認為,當今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文化傳播空前活躍,翻譯又是文化傳播中信息轉換的橋梁,人們對翻譯與文化的關系也愈來愈關注,因此如何翻譯以實現更好地進行文化傳播,我們就有必要進一步探究了。
有關文化的定義很多,筆者贊同王克非的定義:“所謂文化指的是歷史上創造的所有的生活樣式,包括顯性的和隱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談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們在某一時期作為人們行為的潛在指南而存在。”他的定義指出了文化具有相對性和文化是人們行為的指南這兩個重要概念。
(二)翻譯的任務
翻譯過程不僅涉及兩種語言,還涉及到兩種社會文化。正如張今先生所言:“翻譯是兩個語言社會之間的交際過程和交際工具,它的目的就是要促進本語言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進步,它的任務是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現實世界的邏輯映像或藝術映像,完好無損地從一種語言譯注到另一種語言中去。”近代學者越來越注重翻譯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奈達曾指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
二、文化傳播與翻譯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反映文化并受著文化的制約。任何語言文學都是某種文化的反映,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社會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
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注定了翻譯與文化的密切關系。翻譯的過程就是把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而兩種語言轉換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兩種文化。我們常常見到由于缺乏對源語文化的了解而錯譯、誤譯的情況。例如:將to blow one’s own hom譯為“各吹各的號”,而這個習語的真正意思是“自吹自擂”。因此,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就無法真正掌握語言。我國著名學者王佐良教授在談到文化與翻譯的關系時曾指出:“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他處理的是個別詞,他面對的則是兩大片文化。”翻譯已不再僅僅被看作是語言符號的轉換,而是文化的交流。所以翻譯越來越被看作是一種跨文化交際的行為。
三、中西方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由于社會歷史、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原因,中西方存在著較大差異,彼此對事物的好惡不同,因此在遣詞造句上就各具特色。例如,英語中綠色常用來表示“嫉妒、眼紅”等意,如詞組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若把“眼紅”譯為“red-eyed".將會使以英語本族語的人不能理解其內涵。又如,同一動物在不同語言中的含義是互不相同的。英語民族有愛狗的傳統,中國人卻崇敬龍。在封建時代,龍是皇帝的象征。中華民族稱自己是“龍的傳人”。
“龍”(dragon)在西方世界的神話傳說中卻是一只巨大的蜘蝎,長著翅膀,身上有鱗,拖著一條長長的蛇尾,嘴中噴出火焰,是罪惡的象征。因此,中文的成語“望子成龍”若譯為“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西方讀者一定會大惑不解甚至產生誤解;若譯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或“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則能恰如其分地傳達源語的文化內涵,易被西方人所接受。中英人民對于某些動物的心理反應是不完全相同的,這就要求翻譯時必須進行適當的轉換。
中國遵循直覺的感悟式的思維方式,追求形象思維。而西方開放性的商業社會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外向型思辨。這種外向性的“思物”又形成了西方注重邏輯關系的分析性思維方式。兩種思維模式決定了對語言的兩種審美標準:語言的形象美和語言的邏輯美。例如: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對照上面馬致遠的“秋思”與譯文可以看出,原詩通過九個形象性名詞的連續使用,譯文則是通過形式完整的邏輯語句來抒發作者當時的心境,這正符合東西不同思維模式的特點。所以,在翻譯時若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打破原文形式上的束縛,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構建譯文,以符合譯入語文化的審美標準。
因為中西方人的思維模式、社會習俗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人們的行為方式又受社會文化的潛在指引,所以翻譯中最大的困難往往不是來自語言本身,而是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意蘊。這就要求譯者翻譯時不能只在語言上推敲,還應考慮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將翻譯做好。
四、文化翻譯的策略及原則
(一)翻譯策略的選用
翻譯的目的是促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溝通,因此,翻譯是文化傳播的中介,而譯者就是文化傳播的使者。譯者的翻譯策略與翻譯目的、譯者的意識形態、文化背景、社會氛圍、讀者的趣味要求等可變因素息息相關,又直接影響到翻譯效果。因而,異化與歸化等翻譯策略在中外翻譯史上都留下了濃彩重墨的一筆。“歸化翻譯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異化翻譯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美國翻譯理論家韋努蒂(LVenuti, 1995)創造的術語,用于描述兩種不同的翻譯策略。歸化翻譯法追求譯文文體自然流暢,一目了然,其目的是盡量減少原文給目的語讀者帶來的陌生感;而異化翻譯法則故意沖破目的語常規,把原文本的異國情調帶到目的語文化之中。隨著翻譯研究越來越重視文化因素的作用,異化與歸化也被置于文化研究的大視野中進行關照。葉子南將西化界為在兩個語言體系中已固定的表達方式間有差異時(英譯中)所采取的原語的表達方式;并認為緩慢適度的西化有益無害,西化的總趨勢是合理的。郭建中認為歸化與異化各有其長,這兩種互補的方法將同時并存。孫致禮則持適度原則,即在“純語言層面”用歸化法翻譯,在“文化層面”力求最大限度的異化。但他們又都推斷異化法將最終會占上風。
(二)“文化傳真”:翻譯的基本原則
魯迅說:“如果還是翻譯,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覽外國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時,有這等事,和旅行外國,是很相像的,它必須有異國情調。”所謂“異國情調”,魯迅指的不是語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盡量保存原文所蘊含的異域文化特色。韋努蒂積極倡導翻譯過程中對源語文本的異化處理,從而揭示兩種語言在表達形式和文化上的差異。這就是說,翻譯不僅要考慮語言的差異,還要密切注視文化的差異,文化差異處理得好壞,往往是翻譯成敗的關鍵。語言可以轉換,但文化特色卻不宜改變,一定要真實地傳達出來。因此,“文化傳真”應是翻譯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