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8: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tpr教學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TPR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①強調聽力理解領先;②學生需要通過身體對語言的反應動作來提高理解力;③允許學生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參與活動;④教師的教學應該強調意義而不是形式。
相比之下,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法是語法教學,即通過傳授英語的語法結構,培養初學者的語法結構意識來掌握語言。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It is not a dog”,傳統法講解“Therebe”句型、動詞單復數、冠詞的用法、介賓結構“、It”句型及否定結構。簡單的兩個句子,涉及到了這么多基本的語法知識,即使弄懂了,但學生一開口,還是單復數不分,肯定與否定混淆,甚至于大學的學生會話中還犯“he she”不分的毛玻同時,類似的“標準語法”句型在現實生活中極少接觸到。因此傳統的語法教學教的不是生動的口頭語言,而是書面語,即“死的語言”,幼兒極難掌握。
TPR幼兒英語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幼兒愛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讓孩子通過跑、跳、做游戲學英語,而不是規規矩矩地坐在凳子上聽講,這樣課堂氣氛活躍,幼兒學習情緒主動,注意力持久。如果幼兒發音不準,老師就要自然狀態下不停重復,直到發準為止,幼兒也不必重復老師的話,但要按老師語言的涵義反應。幼兒對老師發出信息的反饋越正確,表明對老師信息的理解越準確。心理學家證實,強迫幼兒重復老師的話會引起幼兒心理壓力和緊張情緒,限制幼兒語言學習技能的發展和提高。
威望,師德是學生的指燈,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規律。激發起學生對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學生由崇拜敬佩而變為模仿,直至變為自身的習慣和修養。
2挖掘教材中蘊藏的思想性,結合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
法上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方法現狀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幼兒3—6歲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處于這一時期的幼兒,記憶力好,模
仿力強,是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機。
然而,通過搜集資料,本人發現現有的研究主要是幼兒園英語教育內容和實施方法的實踐經驗總
結。其次,關于幼兒英語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這一方面的問題有:對學前兒童英語教學方法理解不全面
,運用不當。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觀察結果分析
本次一共觀摩了20個幼兒園小班幼兒英語的室內及戶外集體教學活動,主要以室內教學活動為主
。其中室內英語教學活動19個,室外英語教學活動1個。
本次一共觀摩10個小班,其中外籍教師一共是4名,中國教師6名。,
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方法應用情況及分析
在觀摩的20個小班英語教學活動中,10位小班幼兒英語教師使用了9種教學方法,共計73次。
結果顯示,兒歌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方法和TPR教學方法這三種教學方法所占比例最高;其次為
直接法、情景教學法、聽說法;整體語言教學法、多維重視教學法和交際法所占比例最少。可以看出,兒
歌、TPR、游戲這三種教學方法在小班英語教學活動中運用最廣,其原因與小班幼兒(3~4歲)的年齡特點
及認知特點有關,3~4歲幼兒模仿能力強、喜歡跟唱及形象性的東西,并且善于在游戲中掌握知識。直接
法、情景教學法、聽說法等三種方法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中有適當應用,但受小班幼兒認知水平限制難以
大范圍使用,只可作為輔助教學方法加深幼兒對英語的理解;而整體語言教學法、多維重視教學法和交際
法屬于較為高級的英語教學方法,受教師水平限制運用較少。
1.中外幼兒英語教師教學方法對比分析
結果分析得出,中外小班幼兒英語教師在使用幼兒英語教學方法上有較大差異,其中中國小班幼
兒教師最常用兒歌、游戲、TPR、情景和聽說教學法,而在多維重視教學法、整體語言教學法及交際法運
用最少;反之,外籍幼兒英語教師最常用兒歌、游戲TPR、多維重視和直接教學法,而聽說法等最少。其
主要原因是英語對于外籍幼兒教師是母語,而對于中國幼兒英語而言是外語,所以在使用所選擇的方法上
才會存在差異。
但是,中外小班幼兒英語教師在使用幼兒英語教學方法上也存在著相同之處,從調查加過可以看
出,中外小班幼兒英語教師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中都以兒歌教學法、TPR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為主
3.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對比分析
本次一共觀摩了20個小班英語教學活動,由各個英語教學活動所使用的幼兒英語教學方法和教學
效果的整體評價可以看出:
(1)從整體來看,所應用的幼兒英語教學方法中主要以兒歌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和TPR教學法為主,交際
法、多為重視教學法和整體語言教學法應用最少,情景教學法和直接法居中;
(2)在幼兒英語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越多,教學效果越好,主要原因是,教學方法的豐富多
樣性更能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3)由效果評分排名可以看出,排名較前的幾個教學活動均在使用其他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使用了直接
法,由此可見這種通過外語和實物“直接”建立聯系,廣泛使用實物、圖畫、動作、手勢、表情和游戲等
直觀手段解釋詞義和句子,以培養幼兒掌握把外語與客觀事物直接建立聯系和直接用外語思維的能力的這
種方法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中是可取的;
(4)多維重視教學法、整體語言教學法和聽說法雖然使用的次數少,但是均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
此,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還是有必要采用這些教學方法的。
(5)在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中,交際法只應用了一次,原因在于交際法主要特點是強調教學過程交際化,
且主要以幼兒為中心,因此對教師的要求較高,實施較困難,教師基本未使用。
4.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方法優缺點對比分析
經過對20個小班英語教學活動的觀察及教學效果分析,初步了解了各個教學方法的優缺點,具體
見下表:
5.小班英語教學方法的特點
1.根據年齡特點看,3~4歲幼兒英語的學習應該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
2.小班幼兒喜歡重復的英語兒歌及游戲等;
3.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需要輔助豐富多彩的教具;
4.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用游戲化的語言、口吻及夸張性的語言與動作;
5.小班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知道“隨機應變
”,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兒英語教師在組織英語教學活動中所運用的英語教學方法一定要符
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教師應知道“隨機應變”,以吸引幼兒興趣為基礎,同時還要輔助豐富多彩的教具
,才能促進幼兒英語語言的發展。
二、訪談結果與分析
本次訪談的10位老師,學歷為本科的有5名,其中學前教育專業的有3個,英語為四級水平;其他
專業的2名。大專文憑的有5位,其中學前教育專業的有3名,非學前教育專業的2名,基本上都達到英語三
級水平。
(一)關于如何掌握幼兒英語教學活動的方法和技巧
由結果可知,本次訪談的10位小班幼兒英語教師獲得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方法的途徑主要有三種,
其中通過自學學習與創新、實踐教學方式獲得的占43%,其次是專業培訓,占到36%,最后是通過觀摩其他
教師的教學活動或看課獲得,只占到21%。這說明實踐教學與自我創新是幼兒英語教師獲得幼兒英語教學
方法的主要途徑,幼兒英語教師應在專業培訓和觀摩其他教師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在實踐教學中總結教學
方法并進行自我創新,從而掌握真正適合小班幼兒的英語教學方法。
(二)關于小班幼兒學習英語(外語)的特點
1.小班幼兒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高,愛學英語,并學得快;
2.3~4歲幼兒模仿能力強、喜歡跟唱及形象性的東西;
3.3~4歲幼兒的發音不夠準,英語熟悉不夠;
4.3~4歲幼兒膽子小,教學活動上不敢開口說英語;
5.3~4歲幼兒活潑好動,善于在游戲中掌握知識,但注意力易分散
6.3~4歲幼兒喜歡直觀地學習,喜歡重復夸張的語言和肢體動作,且容易掌握的詞匯以動名詞為主;
7.3~4歲幼兒學習英語需要借助豐富多彩的教具作為輔助。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兒學習外語的特點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幼兒英語教師在組織小班
英語教學活動時一定要遵循小班幼兒學習外語的特點,合理運用英語教學方法,才能促進小班幼兒英語學
習的發展。
(三)教學活動后自我評價及反思的途徑
1.自我評價;
2.與其他幼兒英語教師交流,找出不足及改進的措施;
3.觀摩并學習其他幼兒英語教師的教學活動。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小班幼兒英語教師教學活動后進行自我評價與反思的途徑主要有以上三點
,筆者認為這三點對于小班幼兒英語教師的教學都很重要,因此,小班英語教師有必要教學活動后對本次
教學活動所有的教學方法及策略等進行反思與學習。
三、結論與反思
本論文在20個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觀摩及10人次小班幼兒英語教師訪談調研的基礎上,對小班
幼兒英語教學方法使用現狀進行了分析比較,主要獲得以下幾個結論:
首先,小班幼兒英語活動中主要采用了兒歌教學方法、TPR教學法、游戲教學法這三種教學方法
,其他英語教學方法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中也均有應用但使用次數較少。原因主要是與小班幼兒的年
齡特點及學習特點有關。
其次,對20個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進行了教學效果評估,由評估結果可以看出在幼兒英語教學
活動中,使用更多的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直接法、多維重視
教學法、整體語言教學法和聽說法等較為高級的幼兒英語教學方法的使用也可較大程度地提升教學效果。
再次,中外幼兒英語教師在小班英語教學活動中所使用的英語教學方法略有區別,中國小班幼兒
教師最常用兒歌、游戲、TPR、情景和聽說教學法,而在多維重視教學法、整體語言教學法及交際法運用
最少;外籍教師反之。主要原因是英語對于外籍幼兒教師是母語,而對于中國幼兒英語而言是外語,所以
在使用所選擇的方法上才會存在差異。
最后對各教學方法進行了優缺點對比。經過對各教學方法的綜合比較可以看出,幼兒英語教學方
法的主要特點是符合小班幼兒好動、愛模仿、易于在游戲中掌握知識的特點。而兒歌教學方法、游戲教學
方法及TPR教學法這三種幼兒英語教學方法更能符合3~4歲幼兒年齡及認知特點,更能夠引起幼兒學習英語
的興趣,提高幼兒積極性,因此在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活動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由于調查時間及研究設計的局限性、研究者能力的有限等原因,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如觀摩
的小班英語教學活動還不夠豐富,對小班幼兒英語教學方法實施原因的相關分析還不夠深入等,希望以后
的研究中能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牟映雪.《學前教育學》[M]. 海南:南海出版社 2009.1
[2]湯紅娟.《中國兒童外語教育啟示錄》[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6.8
[3]楊 文.《學前兒童英語教育》[M]. 科學出版社 2008
[4]楊 文.《幼兒英語教學法》[M].中國書籍出版社 2006.10
[5]李 琳.幼兒英語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D].華東師范大學.2010
[6]張曉亮.淺談幼兒英語教學的方法[J]. 教育理論
現代英語教學法是一個多元化、多維度、多層次的體系。現代英語教學法流派是指英語教學法的體系,是英語教學法的高層次概念。它指的是研究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英語教學的性質、英語教學原理、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原則、教學過程、教學形式、師生關系和教學方式、方法、評價手段等而形成的一整套英語教學法的科學規律的體系。現代英語教學法流派多種多樣,學派林立,理論各異。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最有影響的、較為大家公認的英語教學法流派主要有以下八種:
一、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語法翻譯法是最古老的外語教學法,是中世紀歐洲人教希臘語、拉丁語等死語言的教學法,到了18世紀,歐洲的學校雖然開設了現代外語課,但仍然沿用語法翻譯法,當時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基本上還是書面語。人們學習外語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閱讀外語資料和文獻。語法—翻譯法的代表人物是奧倫多夫(H.G.Ollendoff)。古老的翻譯法、語法法和詞匯翻譯法都屬于同一類方法。
語法翻譯法在1840—1940年代間大行其道,之后便被許多學者群起圍攻。看來,當標的語只被用來執行其閱讀功能時,語法翻譯法確實有其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當學習者對標的語的需求不僅限于閱讀,而期待達到聽無障、說無礙的境界時,語法翻譯法這套祖傳秘方就必然被打入冷宮,被時代潮流淘汰了。
反思國內的英語教學,大多還是采取這種語法翻譯教學法。一些大學的必修英文課繼續沿用這樣不敷時代所需的語法翻譯法教學法——講臺上傳來英語教授句型、詞類變化和翻譯的講解聲,臺下則一片死寂,然后為提高聽說能力的學生又再去社會上的語言學校上課練習會話。究其原因,則為應試英語。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是19世紀下半葉始于西歐的外語教學改革運動的產物,是語法翻譯法的對立面。德國外語教育家菲埃托是最早提出直接法的教學法構想的先驅人物。教師采取漸進式的問答法來引導學生開口說話。此外,教學的初期不依賴課本進度,而依照教師自己設計的教案來搭配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則必須專心地“停、看、聽”,善用老師所示范的標的語以及其他相關背景信息,然后學習用標的語回答老師的問題。教師是標的語唯一的示范者,所以教學時一律不用學生的母語講解,而必須使出十八般武藝,運用身體語言和輔助教具來傳授語言知識,使學生能用極初級程度的標的語來了解新的標的物,并學會用口語來表達。直接法在19世紀60年代興起,至20世紀20年代逐漸沒落。基本上來說,它在規模較小的語言學校推行得非常成功,因為當老師用標的語直接進行教學時,可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反映與需要。
直接法比起古典語法翻譯法是教學法史上的一大進步,成為以后的聽說法、視聽法、功能法等現代改革派的發端,但它是完全針對語法翻譯法的弊端提出的,本身難免有它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對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極的一面,而沒有看到或充分估計到它的積極的一面,只看到和只強調幼兒學母語和已掌握了母語的人學習外語之間的共同規律,而對兩者之間的差別未曾注意到或沒有充分估計到,因此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來解決兩種有一定區別的語言學習問題,在教學中偏重經驗、感性認識,而對人的自覺性估計不足,對文學的修養不夠注意,對許多語言現象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
Richards和Rogers(1986,2001)指出: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參戰后需大量派軍前往海外,為搜集情報,美軍乃請駐地當地人提供重要情境所需的語言詞匯與句型,請考古學者提供駐地的文化習俗,請語言學者協助設計編排教學對話及督導學習,指派學習動機強烈的人員,接受密集訓練。此為軍中教學法(theArmy Method),成效斐然。當時參與的語言學者,大多是結構語言學派的重要人物,主張語言結構是語言學習的重點;也主張語言學習是習慣的形成,應不斷地作句型練習;當時也盛行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提倡學習需經由過度練習,將刺激與反應緊密連結,形成正確習慣。聽說法在20世紀60年代達到全盛時期,之后便開始衰退,因為教師發現學生在經過無數枯燥嚴肅的機械式練習后,并不能有效勝任課堂外實際的口語溝通。更重要的是,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家Noam Chomsky提出了足以駁斥結構學派和行為心理學派的學習觀點:轉換語法(transformational grammar)和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此外,喬姆斯基認為,語言學習并不只是經由背誦、模仿而僵化養成的語言習慣。相反的,人類并不像是學說話的鸚鵡,而是經由生活經驗和語言能力所學習得來。這兩個理念嚴重地削弱了聽說法的魅力,從此以后語言教學的領域陷入了百家理論爭鳴的世界。
聽說法又叫結構法或句型法,《英語900句》是聽說法的典型教材。聽說法把語言結構分析的研究成果運用到外語教學中,使教材的編寫和教學過程的安排具有科學的依據。這對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加速外語教學的過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貢獻和進步。但聽說法過分重視機械性訓練,忽視語言規則的指導作用,過分重視語言的結構形式,忽視語言的內容和意義,存在流于“造作”的語言傾向。
四、視聽法(Audio—Visual Method)
針對聽說法脫離語境,孤立地練習句型,影響培養學生有效使用語言能力的問題,20世紀50年代在法國產生了情境法。它吸取了直接法和聽說法的許多優點。充分利用幻燈機、錄音機、投影機、電影和錄像等視聽教具,讓學生邊看邊聽邊說,身臨其境地學習外語,把看到的情景和聽到的聲音自然地聯系起來,強調通過情景操練句型,在教學中只允許使用目的語。因此,這種教學法又叫作情景法。它的典型教材是《新概念英語》。
視聽結合的方法比單純依靠聽覺或視覺來理解、記憶和儲存語言材料要好得多。視覺形象為學生提供形象思維的條件,促使學生自然和牢固地掌握外語。聽覺形象有助于養成正確的語音、語調、節奏及遣詞、造句的能力和習慣,同時有利于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使學生學的語言自然,表達準確。視聽法的缺點是過于重視語言形式,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過分強調整體結構,忽視語言分析、講解和訓練,使學生對語言項目缺乏清楚的認識。
五、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認知法又稱認知—符號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代表人物是卡魯爾、布魯納。認知法反對語言是“結構模式”的理論,反對在教學中進行反復的機械操作練習。它主張語言是受規則支配的創造性活動,語言的習慣是掌握規則,而不是形成習慣,提倡用演繹法講授語法。在學習聲音時,同時學習文字,聽說讀寫四種語言技能從學習外語一開始就同時進行訓練,允許使用本族語和翻譯的手段,它認為語言錯誤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副產物,主張系統地學習口述和適當地矯正錯誤。它強調理解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主張在理解新學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創造性的交際練習。在教學中廣泛利用視聽教具使外語教學情景化和交際化。認知法是以認識心理學作為其理論基礎,使外語教學法建立在更加科學的基礎上,但認知法作為一個新的獨立外語教學法體系還是不夠完善的,必須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加以充實。在提倡認知法時要切忌重犯語法翻譯法的老毛病。
六、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
全身反應法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美國,盛行于20世紀70年代,創始人是心理學教授阿舍爾(James T.Ash-er)。這種教學法是通過身體動作教授外語的方法,主要用于美國移民兒童的英語教育。全身反應法的具體操作如下:教師授新課時先讓一位學生站在講臺前,根據指令做動作,全班學生反復聽教師的指令,看該學生動作。等大多數學生理解了指令的意義后,教師可自己或請成績好的學生發出相同的指令,并要求全班按指令做動作。由于指令可以滋生出無數的句子,學生就會在行動中邊實踐邊學到很多詞匯與句型。
教師是TPR的主導者,提供學生練習、講話的機會,并像父母般容忍年幼孩子所犯之語句錯誤。TPR因為將“語言”化為“具體行動”,降低學習的壓力,所以也受到一些人熱烈的歡迎。不過,TPR的目的只在于培養初級的會話能力,所以必須再搭配其他的教法,才能使學生有足夠的語言能力來應付日常的需要。由于它可以使抽象的語言化為具體的行動,降低了學習的緊張氣氛,所以若能多運用于成人語言教學,并把“發號施令”的“特權”多多下放到學生身上,相信學生通過這樣的語言游戲,一定可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七、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際法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 Approach)。交際法是20世紀70年代根據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和韓禮德(Halliday)的理論形成的,是全世界影響較大的外語教學法流派。交際教學法認為語言是人們交際的工具,人們用語言表達意念和情態,人們由于職業不同,對語言的要求和需要也不同,教學內容也可以不同。交際教學法主張外語教學不要像語法翻譯那樣,以語法為綱,也不要像視聽法那樣以結構為綱,而以語言的表意功能為綱,針對學生今后使用外語的需要選擇教學內容。通過接觸、模仿范例練習和自由表達思想三個步驟來組織教學。
交際教學法最大的優點是從學生實際出發,確定學習目標,使教學過程交際化,培養學生掌握交際能力。但也存在缺乏語言功能項目的標準、范圍及教學順序的科學依據,語言形態和結構難以和功能項目協調一致的缺點。但不管怎么說,交際法是現代國外最流行的英語教學法之一,雖然具體方法不盡相同,但絕大多數學者已得出共識:培養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Communication is the startingpoint and final aim of English teaching)。《跟我學》(FollowMe)是典型的交際法教材。
八、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來進行的教學。這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發展,在世界語言教育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近年來,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逐漸引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是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來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任務型教學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種教學法的優點而形成的,它和其他的教學法并不排斥。
任務型教學法通過完成多種多樣的任務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的語言運用能力。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流活動,啟發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在任務型教學中有大量的小組或雙人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任務活動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培養人際交往、思考、決策和應變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在教師的啟發下,每個學生都有獨立思考、積極參與的機會,易于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
九、結語
外語教學法不會永遠停留在一個水平上。回顧一下外語教學法的歷史,我們就會更加清楚,隨著社會的需要,科學的不斷發展,原有的外語教學法一旦不能滿足社會對外語的多種需要,新的教學法就會產生,以滿足社會的需要。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發展,對外語教學法學派也會起促進作用。外語教學法各流派的產生,都有自己的客觀規律。它同社會的發展、人們學習外語的目的及現代化教學設備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各有產生和生存的原因,各有自己的歷史使命。教師的創造性就在于能合理地選擇最適合自身環境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觀察、反思和評價自己的教學過程,形成自己的教學信念和原則,并不斷實踐、檢驗和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所選擇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白 光·中學英語教學法[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8.
[2]李庭薌·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1.引言
“好玩是兒童的天性”。但是迫于應試壓力,加上家長不愿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兒童的天性被壓制,這并不利于兒童的成長。游戲,可以說是兒童成長最主要的的活動。游戲教學法就是利用游戲的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發展相應能力。
2009年,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通過中國知網等權威網站的資料收集,發現游戲教學一直是研究熱點,2012年研究文獻總量突破2萬,2013年有所回落。
2.國內研究綜述
目前國內,游戲在學期階段用的較多。傳統意義上的游戲只是課堂的輔助手段。李海洋(2009)認為教師應根據新課標要求,掌握學生的思維特點,在英語教學中,符合游戲教學的原則(目的性,競爭性,公平性原則),將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結合,逐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堅定學生學習英語的決心和信心。教師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累計和總結游戲教學經驗和方法,努力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凌美葉(2005)探索游戲教學理論依據,游戲教學思路,種類。游戲教學時教學方法的一次變革,學生由客體變為主體。荀子提倡的“知行統一”,杜威的實用主義,“從做中學”,都為游戲教學提供理論基礎。游戲教學也很好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愉悅性。游戲活動種類具有多樣性,可以依據學生不同心理特征設置不同游戲,比如針對好奇心設計猜謎游戲,好勝心設計競賽游戲等。“在玩中學”也要注意游戲目標的是否明確,是否適合學生,游戲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周穎怡(2013)認為音樂這門特殊的藝術學科,決定了采用游戲教學的必要性。音樂游戲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趣味性游戲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活動性的游戲引導學生參與,競爭性游戲對音樂有更深入的理解。新時代的教師應將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征與游戲特征結合,設置多樣性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音樂知識。肖旭(2010)根據體育教學特點,構建以創新為核心的體育游戲教學模型,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激勵學生學習。“快樂學習,表揚為主”。體育游戲課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技能,體育教學模型的構建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提高參考。
國內有關游戲教學的研究,側重點各有不同,主要還是分學科論述,未見形成系統。
3.國外研究綜述
從古希臘起,西方教育,特別是幼兒教育,就把游戲用于教學實踐中。法國教育學家盧梭及其重視游戲對兒童身心發展,他認為兒童最好在游戲中學習。捷克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也認為游戲可以鍛煉身體的健康,以及肢體的敏捷。20世紀初,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學家杜威,非常重視游戲教學。他強調“從做中學”。皮亞杰把兒童游戲分為三個階段:0-2歲為練習性游戲;2-7歲為象征性游戲,7-12歲為規則性游戲。國外教學理論特別強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提倡的自然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特別是近年興起的TPR(全身動作教學法)對我國兒童英語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艾里康寧的《游戲心理學》,從游戲是一種社會現象這一方法論立場研究游戲,證明,游戲不是自發的,而是在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它是兒童理解人們活動的任務和動機的一種形式。
許多國家都提倡在小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日本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小學與幼兒園教育相銜接,日本幼兒園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游戲內容。由于小學與幼兒園性質不同,所以小學的游戲教學相對受限。美國教育工作者也在小學的教學方法上大量引入游戲成分,使美國小學課堂以“亂而無章”的感覺。如何處理好教學與游戲的關系并形成一套適用的游戲教學的模式對于游戲教學能否在小學有效的體現其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4.研究總結與展望
通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國外對游戲教學研究較早,游戲是兒童學習知識,接觸社會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游戲不是讓學生放任自由,而是要以教師為主導,與教育相結合,通過游戲的趣味性和教育意義結合,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發揮自身的潛能,發展認知水平。國內外對游戲在小學教育中功能和運用情況進行了一定研究,但是教學游戲在課堂中作為一種調節手段,大多數研究也只局限于理論層面,對于游戲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較少,也沒有人把游戲作為一種教學方法系統的研究。這為后來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
文獻綜述
1.夸美組斯,傅任敢譯.大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李海洋,淺談新課標下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的有效運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9
3.凌美葉,論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河池學院學報2005
4.周穎怡,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探究[J]素質教育2013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近年來,用不同方式開設或組織幼兒學習英語的幼兒園越來越多,中國幼兒園的英語教學在人們的爭議聲中不斷發展。由于缺乏有效指導,幼兒教育實踐中的英語教學也受到了很多質疑。人們開始質疑兒童是否應該在幼兒園就開始英語學習。而幼兒園開設英語課程,也有跟風之嫌。雖然年齡與外語學習效果不見得成正比,但很多人認為語言學習應該趁早。年齡小學習英語,盡管在理解力上有所欠缺,但是比起更大的孩子,幼兒對外來語言的抗拒性顯然低很多,接受外語的程度也相對提高。因此,在幼兒階段開始學英語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可以說,早期的英語口語的訓練對孩子在今后擺脫讓人無奈的“啞巴英語”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引導師是一個還不為人所熟知的職業。它與教師這一職業有相似之處,但又有所不同。英語引導師是在一個接近家庭的環境中幫助幼兒快樂地習得生活中的英語,而不是在課堂上正式地教授幼兒英語。每次活動約有七到八名幼兒參與,旨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掌握生活中實用的英語表達,培養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不是讓幼兒對英語望而卻步。英語引導師期望通過這種形式,為幼兒將來真正掌握一門外語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可以使孩子借著外語的橋梁,提早擁有國際觀,提早做個國際人。引導師在幼兒心目中扮演著多個角色,起著不同的作用。
1 母親的角色
引導師首先扮演的不是老師的角色,而是母親。幼兒園的教師由于需要管理較多的學生,紀律比較嚴格,有時教師要相對嚴厲。但在引導活動的場景中,環境被布置成家庭的感覺,在幼兒參加引導活動期間,由于幼兒的數量得到控制,引導師可以給幼兒足夠多的關注和愛。控制人數的目的是要讓幼兒放松心情,消除憂慮。引導師不僅僅要關愛幼兒,更要培養幼兒日常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將一些日常英語口語貫穿其中,對于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了解日常用語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引導師最初與幼兒接觸時,感情的溝通遠比教學更加重要,讓幼兒熟悉并喜歡引導老師,是最初幾次引導活動的重點。與家長的表揚相比,幼兒更重視引導師的表揚。所以要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就要創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每當幼兒稍有進步,就應給子充分肯定和表揚,以此激發幼兒的自信心,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只要幼兒充滿自信,勇于實踐,就一定能獲得理想的效果。
2 英語教師的角色
教師這一角色無疑是英語引導師的最主要扮演的角色。引導師主要采用卡片游戲和幻燈片結合的形式進行引導。活動的安排主要遵循理解性原則。輸入給幼兒的英語語言材料要具有理解性,主要以日常生活英語為主。活動的主題包括動物、水果、顏色、身體部位、家人等利于幼兒理解和掌握的內容。主要目的是使幼兒能張嘴說英語,尤其是在日常會話中。輸入的英語語料如果太難,遠遠超出幼兒現有英語水平,幼兒就會無法理解;輸入的英語語料如果太容易,低于或等于幼兒現有英語水平,那只是重復和復習,幼兒就沒有進步。引導師、家長和幼兒之間,應及時溝通,了解幼兒已有的英語水平,通過不斷地英語輸入的調整以達到理想效果。如果幼兒的水平達到升入更高水平的組別的要求,要及時地做出調整。有條件的話,可以請外國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交流,或用中文或用英語,對于幼兒了解外國文化很有幫助。
在英語引導活動中,引導師要使出“渾身解數”以幫助幼兒習得英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問比成人短得多,如果英語語料輸入時,不能吸引幼兒注意力,幼兒很難將注意力真正集中。因此,幼兒英語教育應遵循活動性原則,通過各種活動,努力激發幼兒對英語的興趣,使幼兒在活動中習得英語,寓教于樂。引導師有目的地把需要輸入的理解性英語語料滲透到各種活動中去,每次活動的平題、內容、方式、甚至程度都有變化,富有新鮮感,使幼兒饒有興趣、輕松愉快。由于幼兒喜動不喜靜,與其讓幼兒整齊劃一坐在那里,不如讓他們行動起來。可以使用的方法有很多。一是圖畫法。比如學習身體部位時,可以剪出一些身體部位,由兒童根據引導師的指令,自己動手拼出一個機器人,下一次引導活動,以畫圖等其他方式加以鞏固。二是生動的表演。通過模仿動物,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記住單詞,而且可以豐富幼兒的肢體語言,鍛煉表演和表達能力。三是適當運用TPR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雖然該方法受到一些爭議,但是用在適齡幼兒身上效果還不錯。因為它能立刻抓住兒童的注意力,吸引幼兒參與活動,讓他們身臨其境,在實際體驗中說英語。重點在于幫助他們理解英語,用英語交流,同時TPR教學法能夠提供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習環境,使兒童在各種活動中,在循環反復的練習中多開口說英語。四是多做游戲。幼兒的精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通過游戲有助于在輕松的氣氛中培養兒童的英語意識和英語思維。五是用小故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有時故意放低聲音給幼兒講小故事,會給幼兒一種神秘感,從而使他們集中注意力,習得語言。
除了正常的引導活動以外,引導活動的一個重頭戲就是慶祝節日如萬圣節時的特別活動。借著節日的快樂氛圍讓幼兒了解對比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的異域風情。中國幼兒生活在中國文化情景中,幼兒母語水平大大高于英語水平,引導活動將有利于幼兒對英語輸入內容的理解和運用,產生事半功倍的輸入效果。
外語學習中的自信心是影響個人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重要情感因素。雖然相對于成人而言,幼兒愛面子、怕出錯的現象較少,但幼兒學習英語仍需很大的勇氣和自信心。經過大量的理解性輸入后,必須要有內化、輸出、反復訓練才能習得。自尊心較強的幼兒就會在初期出現焦慮的表現。語言學家把焦慮分為兩類:促進性焦慮和妨礙性焦慮。研究表明,適量的焦慮對語言學習起促進作用,而過多的焦慮會像過濾器一樣把學習者接觸的語言過濾掉,焦慮越多,習得就越少。對于幼兒,最重要的妨礙性焦慮是錯誤焦慮。一部分幼兒,過分追求語言形式的正確無誤而造成自己過高的錯誤焦慮,這在聽說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正如習得母語的過程,幼兒在學習英語時也存在一個中繼語階段,錯誤是難免的。不管幼兒出現何種錯誤都是可喜的,這表明幼兒正在發展駕馭英語的能力。為了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應過分強調語言的準確性,不必有錯必糾,也不必非要延時糾錯,要根據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宜的糾錯方式。一切以服務于語言的交際功能為準,肯定幼兒為英語表達所做的努力,寬容對待幼兒在交際中所犯的錯誤,鼓勵他們多開口,即使糾錯也要用間接的方式,使幼兒的焦慮程度降到最低,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英語語料的有效輸入和內化,進而習得語言。
由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語言是中文,幼兒基本無法將英語真正地運用到生活中。引導老師要善于運用身邊的英語資源。將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些食物及其包裝上,和常見電器的英文說明作為英語資源。當然,原聲動畫片也是不錯的資源。引導師和幼兒一起看動畫,既能增進感情,也能在一旁適時地作出提醒和解釋,使幼兒養成自覺地進行英語聽說的習慣。胡春洞提出了一個以聽為核心的較為系統的英語語音教學方法觀。他認為“聽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先聽音,后開口和聽清發準,是語音教學的基本步驟。在許多情況下,學生語音語調不好,是由于聽得不夠,或者聽和開口的次序先后不當所致”。他把語音教學中的聽分為三類:模仿性的聽,辨音性的聽,熏陶性的聽。“熏陶性的聽”并不需要學生模仿或分辨,只是增加學生與英語的接觸,日積月累,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純正的英語語音語調(胡春洞,1990: 49)。在每次引導活動之前都讓幼兒看十到十五分鐘的原聲動畫,對于培養幼兒“熏陶性的聽”很有幫助。
引導師是幼兒英語學習中的啟蒙老師,引導老師的語音語調對幼兒的影響很大。這就要求引導老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語音語調準確,發音清晰,吐字清楚。英語口語要做到語音準、語調美、語速適當、表情豐富生動。此外,引導師較強的“聽說”能力將在活動中發揮巨大的作用。這種作用體現在“聽”上,是指引導師有聽音辨音的能力,當幼兒一起說英語的時候,能夠分辨出他們誰說得對誰說得錯。“說”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發音的準確上。對于引導師來講,發音越純正越標準越好。
3 玩伴的角色
引導師除了需要引導幼兒習得英語、管理幼兒之外,還是幼兒很好的玩伴。以幼兒的口吻與他們交流,可能達到很好的溝通效果。幼兒對音樂有極大的興趣,對母語之外的不同音位也表現出極大的好奇并有意識地模仿學習。彈奏鋼琴與幼兒同唱一首歌,在協作中增進感情,配合一定的動作,與幼兒一起唱,一起跳,此時的引導師已經完成引導幼兒學唱英文歌曲的任務,中心應轉為幼兒的表演,引導師只是表演中的一員,是幼兒的一個玩伴和朋友。
4 結語
語言學習是一條漫漫長路。幼兒不論先天表現出來的資質如何,其內在都還有值得開發的潛力。這些潛力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得以發掘。若是引導師的態度認真,持之以恒,學習者就算年紀再小,他們依然能感受到教學者的熱忱而盡力學習。反之,若引導師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態度,幼兒也會受其影響。如果無法堅持不懈,幼兒的英文水平很容易出現反復,倒退,這種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是至深至遠的。總的來說,引導師作為一個不為人熟知的職業,還在不斷發展壯大,相信這種理念會被更多人接受,為更多幼兒找到習得英語的一條不錯途徑。
參考文獻
[1]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李詠青.教寶寶正確學英語[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論文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是強調學生"認真"地聽或記,教師認真地講。開始學習時學生還對英語感興趣,然而一兩年下來,相當一部分學生感覺吃力,興趣全無,成績落伍。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提出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結構,向40分鐘要效率,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自然而然,在知識經濟時代,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生命力成了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共同呼聲。課堂是變動的,所以課堂生命的探索也是永無止境的。
我們英語教師要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構建英語課堂教學觀,讓英語課堂充滿交際活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家園。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英語教學也發生了不少變化,如在課堂教學方面開始注重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但仍未徹底走出應試教育的大框架,在觀念上仍以完成認識任務目標,有的老師忽視英語課堂中完整的人的教育。使英語課堂教學顯得機械化、程式化。因此我們應從生命層次,用動態生成的觀念重新構建英語課堂教學觀——讓英語課堂充滿交際活力,讓課堂成為學生的家園。
一、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是英語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基礎
有效的師生互動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有助于學生保持興趣,增強自信。課堂上,教師要環視每個學生,不要只看好學生,而使其他學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后進學生,讓他們感到不自在而情緒緊張。提問題或組織課堂活動。機會要盡量均等,另外,當學生在課堂上因緊張拘謹,無所適從時,老師要給予微笑鼓勵,讓他們增強進步的信心和勇氣,并由此引發戰勝困難的決心和毅力,這種積極肯定的態度,會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學生減少膽怯心理,充滿自信地投入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去。教師可以鼓勵、督促學生對每個單元的單詞、歌謠、會話等進自評,小組互評,加強互助,然后自主到教口舌處進行考砰、爭星,及時鄭重地表揚通過考評的學生,特別注意表揚有進步的學生,以一次次的表揚和激勵性的話語來刺激落后的學生行動起來,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必趣,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經常性地組織開展小型的比賽,提供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或說,或唱,或讀,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創設多種情景是英語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關鍵
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對事物的內部活動,對學習的目的、意義缺乏認識,正處在直接興趣階段。根據這一特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手段,如圖片、實物、錄音、動作、表演等多種媒體創設悅目、悅耳、悅心的交際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開發智力、培養語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最佳狀態,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和學生運用面容、手勢、姿態等非語言表情來表達教學內容。教數字1——10,可伸出右手邊說數字,邊用手勢表示,如“two”,伸出2個手指,“six”伸出小指和大拇指,“ten”用右手握拳表示,也可進行排隊報數、聽數字排電話號來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動物單詞時,可模仿動物的叫聲進行教學,如dog --wang wang,也可根據動物的特點用形態表示,如教monkey時,擺個孫悟空的動作,眼珠上下轉動,四處張望,右手抓耳撓腮,這樣就可活靈活現地展現動物的神態,學生們可以邊做動作邊說英語。還有許多動詞可以用動作直接引出,如:stand,sit,draw,dance,run,jump,swim,open,shut等,像“run”的教學,我邊做奔跑動作邊說:“look! i can run.now i’m running.”學生很快就理解了。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是英語課堂煥發生命活力的物質保障
學生所處的是漢語世界。缺乏英語的語言環境。那么如何在漢語的世界里去掌握英語知識呢?辦法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大量地使用投影,掛圖、圖片這些簡單易行,便于操作的教學媒體,把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是完全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記憶思維特點的。在教學每一單元的對話時播放有關對話的動畫,這樣就變抽象為具體,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自覺感知對話和運用語言。在英語教學中靈活運用電教媒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視覺,聽覺。艷麗生動的畫面,刺激了學生的感觀,優美的音樂,給學生創造了一種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氣氛。把教學內容變抽象為直觀,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課堂氣氛也自然而然地活躍起來了,課堂教學效率也會相應地得到提高。
總之,讓課堂充滿生命力,運用得當可以使教學如虎添翼、錦上添花,應從小學生年齡的特點出發,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出發,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發,從優化教學過程出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我們的課堂生動起來,具有生命力。
參考資料
半年的學習考察,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方濤(貴州省農業廳副處長):去到美國,走進加州,結合工作性質,感受最深的是美國農業、加州農業。在美國這樣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制造業衰落了,但是它的農業卻沒有衰落,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在加州,有著舉世聞名的高科技之都硅谷,然而它的第一大產業卻是農業。美國三分之一的食品來自加州,美國是世界上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最高、勞動生產效率最高、農產品出口量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農業成為美國在世界上最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為了深入了解美國農業,這次結業論文我選擇的題目就是再認識美國農業,希望我的考察所得對我省將來的農業發展有所幫助。
王剛(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黨委副書記):美國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社會文明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而這一切的基礎就在于其雄厚的人力資源。美國在2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憂患意識:每當國家遇到挫折的時候,總是先從教育入手,進行改革,把希望寄予教育。1957年蘇聯衛星率先上天,美國朝野上下震驚,從而引發了一場教育革命,頒布實施了著名的《國防教育法》。20世紀70至80年代,日本、德國經濟崛起,產品充斥美國市場,美國感到危機四伏,又推出了旨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國家處在危險中》的報告。目前,面對全球化、信息化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嚴峻形勢,美國又在進行新一輪教育改革。我們國家要發展,要進步,也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事業。
楊(共青團遵義市委副書記):我從事的是共青團工作,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一直貫穿工作的始終,對我來說,這半年乃是我自己所接受的最最深刻的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當我們與灣區華人一起為受雪凝災害的家鄉募集救災款時;當我們為奧運火炬在舊金山的順利傳遞晝夜值守,與“”分子面對面交鋒時;當我們為四川地震災區同胞擔憂、流淚時,我深切地感到:五星紅旗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至高的榮譽。
除了規定的學習考察外,您還利用這次機會進行了哪方面的交流學習?
目前我國的外語教育以英語為主,并且英語教育幾乎貫穿于學齡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等各個教育階段中。“幼兒英語”指3~6歲幼兒學習的英語;“兒童英語”、“少兒英語”詞義有差異,但所指無根本區別,都用來稱呼12歲前孩子學習的英語。相對于“中學英語”、“大學英語”而言,人們對“幼兒英語”、“兒童英語”、“少兒英語”的了解較少,卻十分關注。
兒童英語教育既讓人喜歡又讓人擔憂。可喜的是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外語教育。現在,國家從戰略的高度上以科學發展觀規劃我國外語教育,由教育部分別于2001年7月和2007年9月頒布實施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和《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這將引導我國的英語教學逐漸走上科學、系統的發展道路。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的兒童英語教育在兒童英語培訓市場和巨大利益驅動面前是否能夠穩定發展,是否能夠將兒童英語教育初級階段的可能風險降低到最小。
二、關于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兒時期是否該學習英語的爭議
我國“兒童英語/少兒英語”教育,尤其是“幼兒英語”教育起步相對較晚,還沒有成熟的教育規劃、有效的教學方法,還缺乏合格的教學師資、科學的教材。同時,對于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兒時期是否該學習英語目前還有一些爭議。
德國人吉澤拉·施密德-舍恩拜因認為,“在自然環境里,幼兒在三、四個月內就把外語學到近乎講本族語的人那樣完美,其說話之自在,學習之迅速,竟使家長、幼兒園教師和語言學家等一再驚嘆不已。”[1]p17眾說紛紜的“語言發展關鍵期假說”是1967年由德國語言學家、神經學家Eric HEinz Lenneberg (1921–1975) 提出來的。假說認為人的發育早期是其語言穩定發展期,過了這個穩定發展期(5歲至青春期),語言習得將變得比較困難,最后也不會怎么成功。[2]這一假說常常被用于討論在第二語言習得早期學習者的年齡與其語音學習的關系等方面。盡管目前缺乏實驗數據的支持,但許多人認為,長遠地看,第二語言早學早好,免得過了一定年齡段就要付出成倍的努力來學。中國多數人保守地認為,無論怎樣,家長和學校應該在孩子學習和掌握母語的關鍵期,采用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讓孩子接觸最道地的英語,培養其對英語的興趣,甚至可以通過講故事、唱兒歌、玩游戲、表演劇等生活化的方式來幫助幼兒習得英語。
英語專家李觀儀不贊同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學英語,也不支持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程。她擔心低齡兒童在母語還遠遠沒有學好、思維能力也還遠遠沒有發展的時候同時學母語和英語會對他們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3]p53
三、當前兒童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
盡管人們對于兒童階段的英語學習存在爭議,國內英語培訓領域卻紅紅火火,包括學齡前、課外輔導在內的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頻繁出現在各種廣告媒體上。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兒童英語培訓的市場發展最為旺盛。這側面反映出民眾對兒童英語教育的巨大需求。當學校包括幼兒園無法正常提供優質的兒童英語教育來滿足這一市場需求時,兒童英語教育培訓機構就在這一領域里擔當了主要的角色。
1、兒童英語教育師資十分匱乏
由于我國目前沒有出臺兒童英語教師資質認證體系,參加過兒童英語師資培訓的教師不需要教師資格證書就可以從業。我們先了解一些英語培訓機構的兒童英語師資情況。新東方實用英語學院舉辦的少兒英語師資培訓可以被看作兒童英語師資培訓領域的代表。然而,據新東方實用英語學院網站公布的資料表明,新東方少兒英語師資可以通過自己的培訓課程遴選出來的優秀學員—獲得“新東方少兒英語師資培訓優秀證書”的學員—擔任。其培訓課程內容包括:少兒英語教學法及教材分析、教學活動設計;歌曲童謠、游戲教學、自然拼音教學、TPR教學、實踐及實習;英語語音及朗讀、英語聽說交際。其培訓課程學制最長為四個月。而其招生對象為大學專科以上學歷英語專業學生、四級以上英語水平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及從事少兒及幼兒園、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人員。而真正符合要求且有敬業精神的少兒英語專業師資不僅在新東方非常緊缺,在其他培訓機構、幼兒園、外國語學校等也非常匱乏。一方面由于一些英語專業畢業生本身缺乏兒童英語教學實踐經驗,也缺少相關教育理論知識;一些英語專業畢業生從事兒童英語教育的專業思想不夠堅定,隨時會有中途離開的可能。另一方面,非英語專業畢業生因缺乏必要的英語技能和教學技能而無法成為優秀的兒童英語專業教師。
2、兒童英語教育方向的專業教育幾乎是空白
兒童英語教育教學作為一個教育類別,有其特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國內在培養具備英語專業以及兒童教育心理學雙重知識背景的兒童英語專業師資方面幾乎還是空白。大學英語教育專業還沒有形成一整套兒童英語教育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傳統的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落后于英語教育的發展;大學或研究機構缺乏兒童英語教學方法和理論方面的研究,缺乏對國外引進的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相關教材和二語習得相關理論的研究等。
教師的口頭教學語言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也就是老師的語言輸出對于學生來說是可以理解的。當老師的語言輸出不能為學生所理解時,在低年級的課堂容易引起紀律上的混亂,因為低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當聽不懂老師的指令時容易注意力分散,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面。在高年級的課堂也許不會出現紀律混亂的問題,但是當學生沒法聽懂老師的指令時,就沒有辦法配合老師的教學,教學就無法正常進行下去。所以教師的語言輸出一定是可理解的。當老師的口頭語言出現學生不懂的單詞或詞組從而導致語言比較難理解時,這時老師應該靈活地配上相應的肢體語言。美國心理學家通過實驗得出這樣的結論: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及動作。可見形體語言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補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采取形象、生動、新奇、有趣的方法,充分調動各種感官,運用肢體語言進行教學。在此分析一個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語言的運用。但是在使用肢體語言之前,教師的口頭語言應該盡可能地做到可理解,因為有時候即使是肢體語言也很難發揮作用。
二、活動設計的趣味性、多樣性和參與性
小學教學活動設計首先要具備趣味性。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喜歡上英語課主要原因是學習英語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新鮮的體驗和經歷。他們剛開始學習英語是抱著好奇心和新鮮感來接觸的。因此,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一般都有很強的學習動機,這種學習動機源于對英語的興趣,這種興趣是直接的也是不穩定的。所以英語教學活動是否有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動機的延續和鞏固。另外,小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時間很短。因此活動的設計要利用學生無意注意為主的特點,使活動具備多樣性,盡量避免在同一個活動上花的時間過長而導致學生感到疲勞而注意力轉移。另外,教學活動除了具備趣味性、多樣性外,還要具備參與性。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當學生感到自己是參與者時會集中注意力而當覺得自己是旁觀者時注意力容易轉移。因此,老師的活動設計要盡可能地讓全部學生都能夠參與,讓他們都有參與感。
首先讓全體學生跟著錄音做動作。學生很積極也很認真地邊大聲跟著錄音讀邊做相應的動作,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很投入。然后教師采用了TPR教學法,也就是老師發出指令,全體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老師的指令下迅速做出反應。接下來是老師做動作,讓學生猜老師所做動作的相應詞組。這時學生也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聲喊出自己的猜測。最后老師把活動完全交給學生自己完成,每次請出一組學生,每組學生中一個學生做動作另一個學生猜。轉貼于 舉手要求參與的學生很多,不過老師只是請出了兩組。在這個活動進行時,課堂安靜了下來但是氣氛沒有了之前那么活躍。表演的學生很認真但是臺下的學生很多沒有看他們的表演,低頭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是東張西望。前三個活動的設計之所以很成功是因為這些活動符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這三個活動同時具備了趣味性、多樣性以及參與性。小學生一般都生性好動,喜歡通過活動學習勝于安安靜靜地聽課。另外,他們好奇心強,喜歡猜測類型的活動,往往這類活動很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第四個活動沒有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很大一個原因是學生的參與感不強。這個活動只有四個學生參與,其他學生都處于旁觀者的位置。參與當中的學生體會到了愉,但是沒有能夠參與的學生覺得于己無關沒有趣味。如果老師多選幾組學生參加或者修改活動的形式讓更多的人成為活動當中的一員,教學效果可能會不一樣。
1. Introduct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English acquisi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ge, environment, mother tongue interference, culture, cognition,affective factors and so on. The affective fact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nguistics, and it has the same important status as cognition factor. It affects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herefore, Affectiv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EYL. Whereas, a large amount of young learner English teachers who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eaching reform, ignoring the affective factors of young learn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gnitive factor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quiring are more welcomed by researchers in the academic market. On the contrary, the study of affective factors is relatively weak and poor.
According to “Compulsory Education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pointed out: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must follow the orders fo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learner. The young learner must be to stimulate interest and cultivate a positive attitude to learning and acquiring, so that they formed initially the confidence in learning and English acquisi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2011,Pp.1-27). Whereas, so many parents have high expectation to their children, majority of parents expected that she/he cannot fail at the beginning line. There are numerous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the market,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s to a large extent in order to obtain profits . Furthermore, teaching facilities are limited. The great majority of them don’t understand young learner's English instruction theory.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mainly put forward what the young learner teacher should put the affect and cognition on the sam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EYL. Try our best to spend less time to learn more English. This paper will answer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A. How does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influence the pedagogy?
B. What are the enlightenments of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in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
2. Literature Review
The concept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amely, relate to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how one learner acquire a second language successfully to catch up with his /her first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the degree of cognition that efficiency is restricted to a large extent by the affective factors. Since the 1960s, with the emergence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a lot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affective factor in linguistics.
2.1 The definition of affect
The concept of affective filter is defined as “an internal processing system” to prevent learners from acquiring the language(Dulay&Burt,1977.cited in Gass&Slinker,2008).Stern pointed out that the impact on the affective filter is as large as that of cognitive factors of language learning, even more serious effects on SLA (Stern,1983,pp.355-365). The researchers have confirmed that the affective factors development should go to the first place in SLA,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factors should be complemented each other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which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organic. When learners are in a negative state of emotion, the cognitive activities will receive a serious strik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 the contrary, when learner is in a positive state of affective, cognitive activities have been a great positive impact.
2.2 The definition of motivation
Motivation is an inner driving force of human being heart, which is a kind of affective factor, a desire to urge the learner to take the certain actions to get her/his success and SLA(Brown,1987).After 12 years of research, Lambert&Gardner have proved that the rational use motivation can help to learn L2 successfully.the motivation is divided into “integrative motivation and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ntegrative motivation is that the learner has a strong interes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ommunity and culture, and expect to participate or join the community where she/he lives in. Instrumental motivation is the learner who takes a conscious purpose to learn the target language. Such as: the entrance exam, looking for work, further study(Lambert & Gardner,1987).According to numerous literature sources, motivation can be generally divided as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is free of any ulterior purpose while extrinsic motivation that an explicit purpose is involved. For instance, intrinsic motivation motivates people who will want to learn L2 for her/his own sake, rather than for the “extrinsic” reason that they with integrate into community or classroom which speaks that L2,or wish to benefit of substance (Johnsona, Gardnerb&Sweetserc.2016 pp.805-812).Motivation was defined by linguist which i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hat encourages a person to achieve an action. If we want to achieve a goal that is very attractive, and we try our best to achieve it (Harmer,2000). Harmer's theory had a certain flaw, he claimed that the motivation is a typical tool-based motivation, his thought was not comprehensive.
2.3 The definition of anxiety
Linguists separated anxiety into two parts: Facilitative anxiety and debilitating anxiety. Facilitative anxiety learners are always kept vigilant in SLA where she/he can motivate or challenge new learning tasks. In contrast, debilitating anxiety has a strong negative impact on learners (Kader,2016, pp40-46).
Horwitz pointed out: Anxiety is the trouble of human inner heart world. It can cause a sense of tension. He divided anxiety into three types: communicative apprehension, the negative social evaluation, test anxiety. Communicative apprehension means that cannot be expressed fluently or accurately whe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target language. Negative social evaluation means that learner worry about losing face during using language. Test anxiety means that learner presented the state of concern in the examination process.(Horwitz,1986,pp125-132)
2.4 The definition of self-confidence
Self-confidence is a sense of the self-efficacy, it means that a person can successfully or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tasks with his/her beliefs. A lot number of anxieties that to some extent is too concerned about their own learning performance the evaluation of others, worried about their failure, cannot overcome obstacles to get self-confidence ,self-esteem and self-image .(Ellis.1999.p42)
2.5 The main content of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Since the 1980s, Krashen claimed that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wa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so he proposed five hypotheses: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the monitor hypothesis, the input hypothesis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and the input hypothesi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ypotheses than any other his theories. This se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Krashen stressed that affective factors play filter role towards input of the language. Motivation, anxiety, self-confidence needs to go through the affective filter.Krashen regarded affective filter as a door, when the motivation of the learner is weak or poor, no confidence, more anxieties, the valve will be closed more, many languages will be filtered out, language input is very difficult to enter the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Ability and effect of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will be reduced. In a word, the more obstacles, the worse the language will be acquired . On the contrary, if learner has high motivation, adequate self-confidence and less anxiety, the valve will be opened more, there will be a small amount of filter or nothing to be filtered out. Therefore, learner can learn more language. It can be seen that if teachers only provide learners with a large amount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but regardless of the affective factors of the learners,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them to promote them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Krashen argues that the young learner can acquire language better tha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because their affective filter is weaker than the adults and adolescents. They think that adults and adolescents often have high self-consciousness, emotional fragility and low self-image. At the same time, young learners are on the opposite.(Krashen,1983,pp31-141)
3.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EYL
3.1 Factor of area and teacher
Due to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my country lead to exis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ing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 The majority of areas lack of the teachers. Expand teaching scale by reducing the quantity of the class. Teachers cannot timely access to advanced information from outside. In addition, some children have learned English at a private training institution since at their early ages. Some of them haven’t accepted any English training.Different English levels bring a big dilemma for teacher who designs teaching plans.
3.2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approaches
At present, the majority of English learners exist a situation of “time-consuming, low efficiency”. Teach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lates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learning English,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still u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teach Grammar-translation Language Teaching, Task-basted Language Teaching, to some exten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just require learner memorize words or grammar structures,repeat the sentences,most of the time through mechanical drill. This boring repetition does not bring the language into a real world. The feature of the young learner is for fun, curiosity, active, no reason for learning.
3.3 Lack of language practice environment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situation is rarely created by teacher, even though sometimes part of the teachers have designed rarely language context, such as: singing songs, dancing to music, performing drama, telling stories, doing TPR and so on. In terms of teachers excessively emphasize the forms of classroom teaching, while ignores the us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In addition, English course is distributed only one class (40 min) per week, approximately 50 hours in a year. It’s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the young learner to spend so limited time in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3.4 No interest in English
As the saying goes, “Interests and good habits are double the results with only half of the effort.” However, learner’s interests are diversified. Part of them learn English just in order to finish their tasks avoid suffering condemn/scold from parents. Plenty of students are compelled to learn English in private English training center in their spare time under the parents’ high pressure. Regardless of their kids’ own will.
3.4.1 Boring teaching materials
It’s known that one of the greatest enemies of successful teaching is learners’ boredom. From my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what I can see the teacher provided numerous difficult and dull exercises or testing to the young learner. Such as: fill-in, Multiple Choice, translate sentences and writing. These situations are too focused on language grammar whilst look down upon the language as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3.4.2 Teacher’s literacy
The teacher's literacy plays a subtle role.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not solid enough,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to some extent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and even more serious issues as some teachers come from the non-English major.
Teachers themselves are not confident enough. On the one hand, so worry about work what they have done is unsuccessful that suffered to be criticized by the leaders or looked down upon by colleag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teachers’ enthusiasm is not high. Among teaching English the mostly are female , women/girls have to engage various roles in life, perhaps these trivial /annoying works have exhausted their energy or time. These adverse factors affect the state of their classes. If the teacher with the high motivation/sufficient confidence /less anxiety to teach, young learne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motivated to learn .Finally, teacher emotions affect the learner’s emotion, so probably the students will be treated with irresponsible/chillily.
3.4.3 Unrealistic Expectation and worry about making mistakes
As I have observed that parents/teachers also have high/strong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of what can be achieved by the young learner in learning English context. The majority of them expect YLs to become a bilingual /multilingual genius an overnight. To some extent, this unrealistic expectation frustrated the YLs’ self-esteem and self-confidence.In my own English class what I also observed, most of young learners are too shy to speak any English words ,whenever the teacher asks questions ,they are very nervous, Some students grabbed their clothes and shrugged their shoulders with surprised expression on their faces to show their anxieties.
4. Methodology
The author main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to pedagogy by contrastive teaching. Have a full study on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of the SLA. The author designed a two-week experiment in primary school which the author works (Tongren, China).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s been conducted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rol group were carried out traditional methods.The two sets of test-paper before the experiment and the two sets of test-paper after the experimen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 summarized by the author. The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 i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A. What are the learners’ motivation towards the English learning? B. Do the learners have confidence in learning English well? C. What are the learners’ anxieties in learning English?
One week later.The achieve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 The comparative data can obviously see that between the data before or after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bef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out obvious transformation. After experimental group via effective/careful English teaching, 70 percent of learners have high/strong motivation and 86 percent of them have enough confidence to acquire L2.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experiment have offered enough effective data to prove the affective factors have more or less influ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5. The enlightenment of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in TEYL.
5.1 Promoting the Motivation of Children's Learning English
First of all, carefully organize classroom teaching, tak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paying attention to static and dynamic alternation, such as: Scenario simulation, role-play, games and TPR and so on in order to inspire young learners’ motivation.The affective filter is posited by Dulay and Burt (1977) act to prevent input from being use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a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 has already been made before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refore, English classrooms that encourage low filters are those that promote low anxiety, sufficient self-confidence and strong motivation among young learners that keep them “off”the defensive.(Stevick,1976. Cited in Krashen,1983 p 32).
5.2 Improve children's confidence in English learning
Self -confidence performers with self-confidence and a good self-image tend to do better, in SLA(Krashen1983,p31)On the one hand ,Actively improve appreciation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his/her confidence, give them more positive assessment, Shakespeare said “praise is the sunlight that shines on the soul. Without sunlight, we cannot grow.”Therefore, the teacher should not correct too much, but the learner should be given more encouraging, but it also needs to change from error to correct.
5.3 Reduce the anxiety of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
Anxiety is not always a negative factor in English learning, we can assume that if a person doesn’t care at all anything what he/she does, there is little reason to try to do well. On the other hand, if a person given too much concern about failure which can get in the way of success.(Gass&Selinker,2008, p401) the design of the classroom is meant to produce a warm, a pleasant, a comfortable, a beautiful, a roomy and bright environment.
5.4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English teachers for young children
As a young learner English, our teaching status should be appropriate, teacher’s status including their attitude towards young learner.As a teacher, don’t seriously, don't need to be too formal. Try your best to develop your own teaching style and strong linguistic competence.Wedell(2016,handbook) claims language more than is a series of fomulas/one right answer/ one way of “saying things”, need to be able to illustrate use of grammar in a real life contexts if we want to teach it effectively. Teacher should possess knowledgeable professional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 learn more about the knowledge of the culture and fluency in English, of course including nice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skills. The teacher should concern about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update the old-fashion textbook or exercise materials over time. Teacher should know knowledge of young learners’ overall development.
6. Conclusion
This study is about the enlightenment of Krashen’s affective filter in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 through explor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result of my own experiment show that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theory is an efficient way to teach young learner how to learn English and to myself how to teach English, in addition, from the experiment and questionnaires, we can see that the degree of learners’ motivation, self-confidence, anxiety to a large extent have influence to learner. The author expound through literature which relates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EYL in my own context and my own experience. Obtain detailed reality via questionnaires to the data before the experiment and the data after the experiment. After then, get result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 author own idea, the majority of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the article. Although many of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some of the teachers who have been insignificant, but for myself, After analyzing Krashen’s theory in detail, it will be helpful for my future English teaching, at leas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module of primary school, after all, it’s the author must grasp general knowledge to teacher how to teach or to learner how to learn /acquir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ferences:
[1]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pulsory eduation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pp1-23.
[2]Gass.S.S&Selinker.L.2008.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utledge.Taylor & Francis.p398
[3]Stern.H.H.1983.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Applied Linguistics.pp355-365
[4]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Prentice-Hail InC.1987
[5]Johnsona.D,Gardnerb.J&Sweetserc.P.2016Motivations for video game play:Predictors of time spent puters in Human Behavior.Elsevier pp.805-812
[6]Harmer,J.2000.How to Teach English.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7]Kader.A.2016 A.Debilitating and facilitating test anxiety and studen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Education.Elsevier(23).pp40-46
[8]Horwitz E.1986.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70):125-132
[9]Ellis R.1999.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p42
[10]Krashen.D.1983.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Oxford:Pergamon Press,pP31-141
【基金項目】系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青年課題“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法研究”(課題標號:2016ZC137)階段性論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