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體育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青少年體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1.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據有關資料,我國青少年犯罪在20世紀50年代一般只占整個刑事犯罪的20%左右,但到80年代卻占到70%多。90年代中期已等于80年代前半期的8倍。當前青少年犯罪率為萬分之三十左右。未成年犯1985年比1980年增加8.36%;1995年比1985年增加104.69%;2000年比1995年增加1640%。這必將阻礙和諧社會的構建。

2.青少年犯罪年齡呈低齡化,且團伙性犯罪居多。從1 998年到2003年,青少年作案平均年齡由17.6周歲降為15.7歲。14-16歲青少年初次實施犯罪的占81.6%。14歲以下的犯罪案例也明顯增多。年齡低,作案往往無法單獨完成,常常是結伙作案,青少年犯罪中75%屬于團伙作案。

3.青少年犯罪類型增多,以侵犯財產犯罪和性犯罪為主。90年代以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的新類型比以往明顯增多,其中以侵犯財產犯罪和性犯罪為主。青少年搶劫罪、罪、盜竊罪三項共占青少年犯罪總數的81%。

4.閑散青少年等群體違法犯罪凸顯。閑散青少年包括一些經常曠課的在校生;好逸惡勞的無業青年;刑滿釋放,改造效果不明顯的回籍青年;部分外來無固定工作,流動性較大的青年。他們經常出入電子游戲廳、網吧、賭博場所等,狂妄自大,常想不勞而獲。以從父母或長輩處討來的錢,小偷小摸、賭博、敲詐,或幫助別人“擺平”一些糾紛獲得好處費為主要收入來源。團中央對2361名青少年罪犯調查后發現,閑散青少年占61.2%。

二、我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一是社會分配不公、貧富懸殊、就業形勢嚴峻的刺激和影響,引起青少年心態不平衡,導致他們違法犯罪。二是社會腐敗和不正之風的影響和危害,對青少年犯罪起了“示范”和教唆作用。三是低俗文化泛濫成災的后果。一些文化藝術作品,為追求市場賣點牟取高利,摻入不少腐蝕品。特別是一些不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增加了青少年受感染的機會。是一些自制力差、又無人監管的未成年人,在享樂主義、好奇心理和尋求刺激欲望的驅使下,行為失范,甚至以身試法。

2.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消極影響。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和消極因素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滋長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傾向,嚴重影響和腐蝕著青少年的心靈,引誘他們一切向錢看、利欲熏心、喪失理智、鋌而走險。

3.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蝕。對外開放給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來了生機。但與此同時。西方腐朽思想意識和生活方式也乘機侵入,嚴重毒化腐蝕青少年。一些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而扭曲,盲目地追求西方資產階級的腐朽生活方式。當前社會上出現的吸毒、販毒、、、綁架人質等都與此有關。

4.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端。多年來,各類學校尤其是中小學辦學指導思想始終受制于社會、家長及政府教育職能部門對學校的評價標準――以升學率評定學校。在這種背景下,學校不會真正把德育放在首位,法制教育更無從談起,心理教育滯后甚至空白。有些學校對差生缺乏耐心,令其退學或開除,將其推向社會,導致他們走向犯罪之路。

5.家庭教育的錯位。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許多家庭因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教育畸形;單親家庭的不斷增多使相當一部分家庭子女浪跡社會,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廣大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其祖輩承擔了教育孩子的責任。隔代往往教育使青少年思想和行為易走向極端。

6.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整個社會工作存在著“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在當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中,仍存在著“學校教育是單干,家庭教育不接軌,社會教育有空檔”的現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依然;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體制機制、思想觀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經費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遏制和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議

1.完善立法是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途徑。我國雖然已經實施了《青少年保護法》和《預防青少年犯罪法》,但是線條過粗,操作起來難度較大。如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16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所謂必要的時候,有關解釋為例如家中無人管教,或者雖有人管教但確實管教不了,或者群眾反映強烈,堅決要求政府收容教養。這種規定顯然不利于實際操作。因此,要在進一步完善立法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

2.全面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質,從源頭上遏制。一要深入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使廣大青少年逐步養成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習慣。二要廣泛開展青少年自護教育,幫助青少年增強自護意識,提高防御能力。三要堅持以德育為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四要配合教育部門,加強對青少年的管理。如建立健全心理咨詢機構,及時對學生出現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認真做好“雙差生”的教育轉化工作;減少和杜絕輟學學生,將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篇(2)

2目前學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形式化傾向嚴重。在我國大部分中學里,盡管也在進行健康體育的改革和實踐,但是我們通過大量的調查發現,其實很多的中學體育鍛煉教育工作的開展不過是形式的東西,走走過場罷了,從前的教學內容、教學計劃、教案、備課方法卻還在原版套用。對中學體育健康教學的檢查考核工作沒有科學規范的體系和標準是主要的問題。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評價也僅僅從一些中學體育管理部門的工作匯報作為評價的依據,沒有到基層和教學第一線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缺乏真正的科學教學評價體系作為工作依據。同時,中學體育健康觀念的對象過于單一化,缺乏全面性,沒有真正全方位地轉變中學體育健康教學思想。

(2)傳統的中學體育的教學觀念與認識沒有真正轉變。由于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仍然還在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對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的負面影響較大,教學指導思想不夠端正,學生被束縛在應試教育的怪圈內,“重智育輕體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同時受“重競技成績,輕學生體質”的誤導,“重競技輕普及,重課內輕課外”,“重尖子輕全體學生體育”的現象嚴重,一條競技運動技術結構的組成貫穿于大中小學體育教材之中。導致了中學體育教學總是片面強調以傳統體育知識技能的課堂教學和教師為中心,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性活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大部分學生體質的增加、健身意識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養、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習慣的養成往往被忽略,更影響了中學生個性、人格、尊嚴、價值及社會生存和適應能力。

(3)教學方法陳舊。當前,制約中學體育健康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學方法改革滯后,僅僅只是從形式上進行了簡單的改革,沒有將體育健康教學落到實處。體育教學過程變化不大,單一的教學方法,使教學顯得機械、呆板、沒有活力,課堂氣氛較差;同時由于過分地強調“統一”,使得學生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體育課缺乏生機。3中學體育健康教學的對策

3.1轉變教育觀念,提高認識

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我們認為,只有加強健康教育,使每個學生都擁有全面的健康,他們才會精力充沛、信心百倍地去接受各種教育;反之,如果忽視健康教育,學生的身心問題與疾病很多,那我們的教育就很難獲得預期的效果,達到既定的目的。我們的教育方針、政策以及教育家們一直倡導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但由于受升學考試的壓力,現實中許多中學的教育仍然以高考作為指揮棒,考試成功與否逐漸成了評價教師、學生、學校的主要標準,致使應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己任的基礎教育,在現實中變成了以考試內容為教學內容、以考試成功為教育目標、以犧牲學生身心健康為代價的“應試教育”。作為一個動態的、開放的系統,中學體育教學只是整個社會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與任務,必然要受到社會整個教育觀念的影響與沖擊。由于智育培養一直處于優先側重發展的地位,中學體育工作被置于整個學校工作的次要位置,致使人們思想上對體育的認識存在一些偏差,更有些人把體力勞動等同于體育。在這種社會背景和文化氛圍中,體育教學中的健康教育只會成為一句空話,流于形式。

3.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

(1)對中學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設置,并用實踐對教學內容進行實驗和論證,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教學的一線去解決問題,使中學體育健康的教學有自己規范的理論依據和科學的體系。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實施和設置,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建立不同的內容體系,以便進行不同的考核,避免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導致的“吃不飽,不夠吃,吃不消”的現象。

(2)把體育技術的教學和健康知識觀念的講授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學中進行健康教育,用教師的言傳身教,用自身的體育健康思想去教育人、感染人、影響人,從而讓學生樹立自己的終生健康體育的思想。結束單純的體育健康理論課教學,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健康意識知識的活動,而不是單純的為了講“理論課”而上“理論課”,從根本上推動學校素質教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

(3)建立科學規范的體育健康教學內容體系,通過實踐建立優化的教學方法體系,優化的教學課程體系。優化的教學內容體系需要高索質的、穩定的教師隊伍來實現,因此不斷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中學體育教師的待遇也是一個必要的措施。

篇(3)

在對青少年的施教中,老師和家長普遍感到當代青少年學生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逆反心理現象。逆反心理正使許多教師和家長的教育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挫折和影響。為此。揭示逆反心理的實質、分析其成因、尋求解決它的對策等問題便擺在我們面前。

一、逆反心理的本質

青少年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突出的表現是內心世界更為豐富。他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更多地進行反省,“我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別人是如何看待我的?”等等,這些有關“我”的問題常常縈繞在他們的心頭。記日記是他們的明顯表現。到了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基本穩定。這一時期,青少年普遍存在著反抗心理。心理學上稱這一時期為“逆反心理”期。

關于逆反心理的本質是什么,目前人們的認識不盡相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有一種說法比較一致:“逆反心理是客觀環境與主體需要不相符合時產生的一種心理活動,具有強烈的抵觸情緒”。簡言之,逆反心理是一種特殊的反對態度,是青少年在長期的社會化教育過程中形成的對認知信息的比較穩定的一種心理傾向,其心理結構是由認知、情感、意向三種心理因素構成的。進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知覺、理解及評價;情緒成分是指對逆反對象的抵觸情緒,即人們對逆反對象是反感或厭惡的;行為傾向是指對逆反對象意欲表現出來的行為,即逆反行為的準備狀態。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認知成分是基礎,如果不對客觀環境是否符合個體需要關系進行認識,是不可能有相應的情緒與行為傾向的。抵觸情緒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當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對象一出現,主體往往使認知、行為傾向服從它,從而維持整個態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二)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逆反心理與其它社會心理一樣,具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賴于它所反映的對象,即社會存在;另一方面對所反映的對象又具有相對獨立性。逆反心理受社會存在的制約,它產生于客觀存在不符合主體需要之時,并不是無緣無故的。當需要得到滿足時,則不會產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簡單被動的反應,而是經過加工改造的能動反映。

(三)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F在有一種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認為它是好的,就是認為它是壞的,甚至認為它是一種變態心理。把逆反心理說成是一種變態心理顯然是錯誤的,因為逆反心理是人腦對一部分客觀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成員都可能產生。至于評價逆反心理的好與壞,一定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其判斷標準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反映。因此抽象地談論它的積極與消極是不正確的。

(四)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某種逆反心理一經形成,將持續較長時間而不易改變。每當對象一出現,就以相同態度待之,從而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種可變的社會態度,在導致逆反對象的條件根本變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會逐漸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以下四種:

(一)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有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個別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從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現實,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處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師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對于身邊的榜樣,則冠以“拍馬屁”給予排斥和嘲笑。

(三)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出現好人好事無人夸,不良傾向有市場,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三、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一)影響青少年逆反心理產生的因素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由主觀和客觀兩種因素的影響制約而形成的:

1.主觀因素

(1)學生心理發展的客觀變化的影響

由于青少年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及相當敏感的特殊時期,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漸增強,他們迫切希望當家作主,從而擺脫成人自居而急于表現自己的非凡與成熟,因而對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采取挑剔的態度。也正是由于青少年感到或擔心自己的所作所為無法為成人們所重視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所以才在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上采取了極端的各種手段和方法,形成與外界對峙的局面,從而確立了自我存在的價值。

(2)學生認知水平的偏差影響

青少年在認知發展過程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還很不成熟,加之經驗不足,不懂得用歷史的和辯證的眼光看問題,認知的偏差度較大,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性,看問題易偏激,喜歡鉆牛角尖,固持己見,走極端。這些學生自尊心強,但有時又不能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尊嚴,尤其當他們屢遭挫折、失敗后可能一蹶不振,自暴自棄,顯得意志薄弱;對老師、同學的幫助置之不理,甚至把教育者的勸說、告誡看成是“管、卡、壓”,看成是吹毛求疵,是嘲弄自己,是對自己自尊心的傷害,因而把自己放在了教育者的對立面,繼而產生逆反心理。

(3)學生主體內部的綜合心理因素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綜合心理因素主要指青少年的獨立意識過強,過分強調自我,受好奇心的驅使,偏激片面地看問題等。這是產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隨著知識經驗的增加,認知方式的發展,特別是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的發展。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開始對社會生活中出現和書本上遇到的各種問題獨立地用自己的知識觀點來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來判斷曲直,對老師家長的教導,常常喜歡用批判的眼光來審視一番,對書本上的一些定論也會提出疑問。加上他們較少保守思想,富于想象,往往在學習中提出一些與師長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設想和看法,并親于嘗試一些在教育者看來是不可能或不必要的新做法。他們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尤其是對那些封閉禁錮的事物,向往之情更為迫切,以至于產生你越不讓我知道,我越想知道的逆反心理。

2.客觀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觀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誤

第一,教育者的要求脫離了學生原有的需要。人的各種行動都是以滿足個人(社會)的某種需要為前提的。在學生還沒有產生一定的需要以前,我們應該積極培養他們的需要,否則勢必為他們接受教師的要求造成困難。此外,當學生產生一定需要以后,對他們提出的過高過急的要求也是難于被接受的。

第二,對學生提出要求時采取了強制或觸犯學生個性的方式。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敏感,他們強烈地要求受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我們對這個問題決不能掉以輕tb。有人認為只要出于好心,要求又合情合理,那么不論怎樣向學生提出,他們總是應該而且也是能接受的。但是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不尊重學生是造成師生關系不融洽和對立的常見原因。

第三,教育者處理問題不當,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教育者對問題的不同處理,表明了對學生實際行為的肯定或否定。如果在處理問題時不從實際出發,堅持統一標準,碰到問題只憑主觀臆測就作處理,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公正的態度,甚至未經深思熟慮,不問青紅皂白,采取過激的措施,這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

第四,教育者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教師不能因材施教,搞滿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而使學生降低或喪失學習信心,感到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不可能獲得良好成績,消極情緒占了上風,在這種情況下,如不加以引導,也容易產生逆反情緒。

第五,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教師把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教給學生。就其本身來說有兩條途徑:一是口頭講解或勸導;二是展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兩個方面都是需要的,但在發生矛盾的情況下,自己說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就很難發揮教育作用。這種矛盾會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會使學生反感,對一些正面宣傳教育的信息產生逆反心理。

(2)家庭和社會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

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僅局限在學校范圍內,社會上和家庭中的一些逆反現象都會直接或問接影響著他們,尤其是一些后進生更容易接受那些不利的因素的影響。比如,家庭破裂會給子女造成心理創傷和失落感;學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應有的溫暖和鼓勵,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產生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長對子女要求過高,方法簡單粗暴,會導致子女過大tb理壓力,也容易出現逆反心理。社會影響因素更加廣泛復雜,內容、形式、渠道也多種多樣,但影響較普遍的是社會輿論、社會風氣和人們的社會逆反心態。比如當今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包括不正之風,都可能影響敏感的學生,以致腐蝕他們的心靈,導致極端的逆反心態的產生??傊?,外界的種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定勢,這也同樣是教育學生所不可忽視的。

(3)同輩群體不良因素的影響。同輩群體是指同齡或相近年齡組成的群體。在眾多同輩群體中,青少年受同輩群體的影響最突出的是對同輩群體的依賴。這是因為在青少年同輩中,青少年們不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愛好、興趣和共同的行為傾向,它們之問相互容易認同,最能達到或造成相互轉化與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輩群體中積極的價值觀念及行為傾向與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目的大體一致,置身其中的個體青少年的心理就較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輩群體中不良的價值觀和行為傾向則對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比如在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觀、出風頭、唱反調等,就使一些本來正常的青少年心理被潛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穩定和模仿性,也容易使其逆反心理的形成。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輩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二)應對青少年學生逆反心理的具體措施

1.了解學生,正確對待

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獨立意識增強的一種正常表現,是青少年中的一種普遍行為。這一時期,教師應“對癥下藥”,不應盲目作為。了解學生這一時期的身心發展特點,正確對待其逆反心理行為,與他們做朋友,是應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前提。一方面,教師可利用上下課時間,對有逆反心理行為的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多種正規的方式了解其tb理變化;另一方面,教師可找個別學生聊天,通過聊天發現其反常行為的根本原因,從而做到“對癥下藥”,切忌盲目指責、批評學生或不尊重學生。

2.以情動情,消除疑慮

心理學理論、教育學理論以及大量的社會現象都說明,感情在無形中推動著人們的行為傾向與做法。而對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且又正處于“反抗”時期的青少年更是需要教師對感情的傾注。要淡化或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我們的教師不能采取簡單和偏激的行為,而應做到以情動情,以心換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和愛,從而對教師消除疑慮,真正從內心接納教師、與他們做朋友并分享自身的憂與愁,這將有利于改變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3.創造條件,優化育人環境

家庭和社會有關方面要共同重視學生逆反心理問題。要認識一致,互通信息,改變不適當的教育方法,控制消極因素的刺激。家庭中,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造學習型家庭;學校可通過開展多彩的教育活動等,為我們青少年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社會要竭力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讓青少年處處感到是溫暖、處處感到是關心。從而嚴格警惕自己言行的出格,力求規范化,以此來克服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篇(4)

一、現代籃球文化傳播的發展現狀

現階段,作為風靡全球的籃球運動在各個民族和地區都蘊涵有各自的文化底蘊,形成了籃球獨具一格的技術風格與特征,具體表現有亞洲風格、歐美風格等。亞洲籃球具有球技靈活、輕快,投籃準確的籃球技術特征;歐洲籃球重視球員團隊協作、穩抓技巧、注重基本功的訓練以及球技細膩的特征;美洲籃球以美國隊最具代表性,強調個性特征的展示、球員單打技術能力強以及身體素質較高的特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人類對籃球文化的了解從以前的閱讀報紙逐漸過渡到廣播電視再到互聯網來查看現代籃球文化相關信息。與利用傳統的報紙、廣播等方式了解和熟悉籃球文化相比較,現代籃球文化通過巧妙利用互聯網的相關平臺,不僅可以像電視那樣以現場直播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實現聲畫結合來優化觀眾的觀賞效果,體現體育賽事的實效性,而且也可以隨時進行重播、錄播等,傳播速度更為快捷方便。

二、現代籃球文化對青少年健身意識的積極影響

現代籃球文化作為一種團結意識較強、適用人群較廣的具體化的文化個體,對青少年的行為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現代籃球文化形態與其各國的文化背景、社會經濟發展進程、教育背景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現代籃球文化運動有利于調動青少年體育健身興致和熱情。通過體育項目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受國家支持和保護的現代籃球運動項目通過強大的媒體傳播,已經獲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睞和熱愛。廣大的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大多喜歡從體育新聞報道媒體等平臺獲取現代籃球的最新資訊,增加對現代籃球及球星的了解熱情。

比如受廣大青少年所喜愛的姚明、易建聯因為在NBA比賽中取得勝利,從而大力推進了我國籃球事業的快速發展。這是首次從2004年開始至今由全國三個青少年進行的籃球競賽,從最初的初賽到最后決賽,其規模在不斷擴大,影響力也隨之加大。因此現如今大多青少年喜歡籃球運動很大程度上與喜歡姚明和易建聯有關,因此也能從根本上促進青少年利用籃球運動加強健身鍛煉的興致。

(二)現代籃球明星成長經歷有利于增強青少年心理激勵作用。到目前為止,現代籃球運動已成就了一批批神話人物,比如眾所周知的喬丹、科比、保羅、詹姆斯等佳話球星。體育媒體頻道通過報紙、電視和網絡等介質大力渲染這些巨星的成長經歷、獲獎情況以及他們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另外,優秀球員歷年來所創造的輝煌數據記錄也會被永留史冊,為現代籃球事業創造佳績提供了證據。

比如球場上存在一些來自貧民窟的黑人籃球隊員,他們喜歡依靠自身的勤奮努力以及在球場上永不言敗、積極進取的精神去戰勝各種障礙,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想,為籃球事業創造輝煌。這些優秀球員的成長經歷很容易讓青少年聯系到自己的切身實際,對青少年的心理起到了一定的激勵和鼓動效果,也進一步促進青少年對籃球文化運動的熱愛。

(三)現代籃球運動有利于促進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自己提升其籃球技術水準?,F階段,現代籃球運動已經成為最受青少年歡迎的體育活動項目,該項運動可以引誘青少年自覺進行體育健身訓練,增強青少年的身體健康素質。隨著我國中學生學習壓力的加大,致使其身體健康指數逐漸下降。通過對某一中學進行實踐調查發現,95%的以上的青少年在進行一段時間的籃球運動后感覺自身的身體更加輕松而強壯了。因此積極參與籃球運動不僅能推進青少年身體綜合素質的整體發展,改善其機體抵抗能力,增加肺活量,增進人體心肺、肌肉和骨骼的健康發育等,降低或阻止發生各種生理、心理疾病。除此之外,我國青少年因此熱愛籃球運動而經常觀看籃球競賽能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籃球文化意識,學習和反復模仿競賽視頻中優秀球星的籃球技術動作和水準通過看視頻,能反復學習模仿球星的技術動作。青少年通過長期觀看現代籃球競賽,一定程度上能夠培養青少年在黃金階段該有的拼搏斗志和學習我國球星較為缺乏的在球場上體現出來的侵略性戰略方法。青少年只有把握好現代籃球文化意識,才能從實質上提高其體育健身意識和熱情。

三、現代籃球文化對青少年健身意識的負面影響

因此我國青少年大多正處于生理和心理逐漸成熟和發展的階段,他們的判斷標準還不夠準確、確立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不夠完善、好奇心和好勝心都比較強、模仿能力也比較強等。受這些因素的影響,青少年也開始了盲目崇拜明星偶像的潮流,再加上現如今好多體育新聞媒體報道除了硬性報道一些籃球賽事后而更多的報道球星的私生活等。比如最近呼聲較大的科比案、奧本山宮斗毆事故、蘭多夫涉毒事件等等,這些事件的發生使得青少年受現代籃球商業化的推動更多地把關注重心放在籃球明星家庭什么背景,球星身價多高等問題上。諸如此類報道更容易造成青少年產生拜金主義的人生觀,嚴重阻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青少年加強體育健身意識的熱情和興致。

總而言之,我國青少年加強體育健身鍛煉意識應該被作為一種樂觀積極的自覺行為而被發揚光大,缺乏體育健身意識的體育健身或因青少年不主動進行健身的行為,不能從根本上促進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發展?,F代籃球文化運動作為一項集體性質較強、文化底蘊雄厚的團隊協作項目,能夠充分發揮我國青少年的體育健身意識,加快促進我國青少年進行終身體育健身的新思維。

篇(5)

1、選題背景

世界排球運動發展的一百年中,排球競賽規則在不斷改革,如今每球得分制,使得排球比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發球技術成為得分的重要手段;比賽過程中既有高點進攻,也有立體進攻體系,網上爭奪仍然是比賽的焦點,運動員的個人技術更加全面,跳發球和后排進攻是當今競技戰術的新潮流;自由人的出現使比賽來回球增加,使比賽更加精彩。總之,排球運動仍是集高度、速度、對抗戰術為一體的集體運動,要求我們在選材時,要根據當今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該運動發展的運動員,這樣才能保證球隊始終具有競爭性,先進性。

當今世界競技體育水平發展迅速,世界紀錄頻頻刷新,競技體育的競爭日趨激烈。運動員除了具備極高的運動素質與運動天賦外還要經過科學合理的刻苦訓練,才有可能在世界立足,競技水平的競爭中突出了天才運動員的競爭。各國的訓練手段,訓練方法差異日趨縮小,訓練條件也日趨一致,運動員的先天競技條件顯得更加重要,要反超世界體育先進水平,必須做好運動員的科學選材工作。

青少年排球運員是排球事業發展的基石,中國排球要想長盛不衰,最主要是看后備力量是否雄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后備力量的培養工作,而后備力量培養的關鍵因素是選材,做好運動員的科學選材等于成功了一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先進訓練理論方法已伴隨著全球化信息資源網的構建成功實現了世界性資源共享。在全球各種訓練理論,訓練方法,條件,甚至發展水平基本相一致的情況下各國運動員之間的水平競爭轉化為運動員天賦的競爭,因此青少年排球運動員的選材工作顯得至關重要。

當今排球運動正朝著速度快、技術嫻熟、戰術多變、各有特點、人有專長、身材高大、體能過硬、對抗激烈的全面化方向發展。從世界高水平的排球比賽上可看出,世界優秀排球隊的身體素質、技術水平、人種優勢等都勝人一籌排球體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排球體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這表明國外優秀排球隊已經十分重視選材與排球運動的發展關系??茖W實用的選材方法和訓練,已經成為通向世界排球高層次隊伍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排球運動員科學選材的專門研究工作,是從20世紀70年代以后才開始的,起步較晚,進步較快。但目前還處在觀察運動員的外表或初步對形態、素質和身體情況進行檢查的階段,在運動能力遺傳學、皮紋學、血型學、心理學和生理生化等新興學科領域的研究還遠遠不夠,選材的準確性和可行性還有待提高。而國外對運動員選材問題的研究,已達到相當的廣度和深度,涉及生理學、心理學、遺傳學、生物力學及運動訓練學等多種學科,并建立了許多運動員科學選材測試中心和一系列選材輸送系統。傳統的選材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弊端,落后于當今世界排球運動的發展。因此,研究適合于當今排球運動選材的發展趨勢無疑是一個具有非?,F實意義的課題。

在國外,由于他們有出色黑色人種,他們身體素質好,體力也好,(fwsir.com#)所以他們主要考慮隊員的心理,年齡,神經類型等方面,在國內主要是黃色人種,在身體素質方面略遜于歐美運動員,所以我們只有通過科學的選材和系統的訓練,才能在世界體壇立足,我們選材時,主要考慮的是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身高,體重,年齡,遺傳等因素。

貴州省是我國排球運動發展較慢的省,與其他省相比,仍處于落后階段,現如今中國排球聯賽的形式如群雄逐鹿,哪支球隊擁有優秀的后備人才,也就擁有了未來。中國體育制度是舉國體制,后備人才數量大,淘汰率也高。許多競技體育運動員在淘汰后因為耽誤了大量文化課學習時間而造成就業難,因此許許多多的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從事體育訓練,長此以往勢必會造成排球運動在貴州萎縮,并逐漸淡出人們視野。

針對貴州省這種情況,我建議要發展貴州排球運動事業,要從貴州各高校開始抓起,高校學生相對來說學習任務不是很重,沒有升學壓力,并且學好了排球,對以后就業還有一定幫助,而且高校畢業生畢業后到基層去工作,還能帶動基層排球運動的發展,還可以有助于強身健體。但是,在高校如果進行排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選材很重要,因為只有選到好的運動員,才能在訓練中有好的成績,才能促進高校排球運動開展,故進行此課題的研究。

2、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優秀運動員的選材問題,是當代體育科學研究的前沿問題之一,科學的運動員選材,可以縮短訓練周期。科學的選材是競技化的基礎,是運動員和運動隊取得好成績的保證。可以避免盲目性,減少淘汰率。進行排球運動員科學選材,是排球運動項目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2)實踐意義:進行排球運動員科學的選材,有助于我們提早的選拔出好的苗子,進行系統的訓練,讓隊員早日出好成績,在我省高校進行科學的排球運動員選材,能夠提高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有利于讓更多的人了解排球,加入到排球運動的訓練中來,高校學生畢業后到工作崗位,還可以繼續帶動排球事業的發展排球體育論文開題報告范文論文

WiseMedia

高校學生水平如果得到提高,還可以進入到更高級的運動隊中繼續從事該事業。

二、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主要研究內容:

(1)排球運動員選材的各種要求;包括身體素質,年齡因素,遺傳因素,心理因素,還有神經類型等方面

(2)各種因素對排球運動員選材的影響;主要指家庭方面和社會方面

(3)影響我省高校選材的因素等等:包括教師能力,運動器材與設施等。

2、研究方法:

(1)調查法:調查貴州各高校排球發展情況,制定具體選材措施

(2)專家訪談法:訪問有經驗的專家,提高專業知識

(3)文獻研究法:通過文獻資料的閱讀,掌握最新最科學的選材方法

(4)經驗總結法;根據掌握的經驗,結合實際情況,科學選材

(5)觀察法

3、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篇(6)

    五人制足球是職業足球隊的一種練習方法演變而成的足球競賽性游戲,為了使其能夠成為一項世界性的比賽項目,國際足聯成立了專門的機構進行指導,1987年正式將這種運動命名為“五人制足球”?,F在世界杯五人制足球比賽已經成為國際足聯六大賽事之一。近年來隨著各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然而,每個高校只有一個足球場,不能滿足眾多學生的需求,如何解決場地的問題就成了影響學生開展足球運動的關鍵。五人制足球有其鮮明的特點、優勢和意義,能夠解決高校足球運動出現的各種問題,因此,在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勢在必行。

    1 五人制足球的特點及在高校開展的優勢

    1.1設備簡單,規則簡明。

    易于開展五人制足球比賽的標準場地長為25~42m、寬為15~25m體育論文,所需的備也比較簡單。一般性五人制足球比賽場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可大可小,球門可用磚頭、衣物等代替。另外五人制足球活動一年四季都可以開展而且可以不受天氣等因素的限制。五人制足球源于十一人制足球,它的競賽規則與十一人制足球比較類似,但又非常簡明,這也為五人制足球的廣泛開展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1.2參賽人數多,提高場地利用率雜志網。

    十一人制規定上場人數為11人,最多可替換隊員3人。五人制比賽規定上場5人,換人人數不限。單從一場比賽來看,五人制比賽參賽人數要少于十一人制。不過我們可以作以下的計算:以兩個小時的時間,一個正規十一人制足球場為例,如果舉辦十一人制比賽,可參加比賽的人數最多為(11+3)×2=28人,如果在這個場地上舉辦五人制比賽,可將正規足球場劃分為四個標準五人制足球場,兩個小時內一個場地可以安排兩場比賽,則能夠參加比賽的人數最少為10×4×2=80人,大大提高了場地的利用率,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另一方面,由于單場比賽時間短,舉辦學校、院系級比賽的賽程也較短,克服了十一人制比賽賽程較長的弊端,更有利于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1.3.射門多,進球多,觀賞性強。

    五人制足球競賽規則規定:“開球可以直接進球得分”,由于比賽場地小,有效的射門區域相對較大體育論文,所以有效射門次數大大增多,同時進球也增多,使比賽更加具有觀賞性,這有利于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和觀眾的熱情。

    1.4運動負荷的適宜性,安全性。

    五人制足球比賽的場地面積小,比賽時間相對較短(每半場比賽時間為20分鐘,全場比賽共需40分鐘),且還有中場休息;同時,規則對比賽中途換人次數不作限制,且被替換隊員可以再次上場比賽。而十一人制足球每半場比賽45分鐘,中場休息10分鐘,全場比賽需要100分鐘,耗時較長。另外,其規則對換人人數有限制(每場比賽只能替換3人,且被替換隊員不能再次上場比賽),因此,對隊員體能要求較高,隊員賽后容易產生疲勞,而我們的參賽隊員都是在校學生,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習。十一人制比賽視角長,運動強度大,所需氧債大,疲勞恢復至少24小時以上。五人制足球比賽,強度雖大,但比賽時間短,并可頻繁換人體育論文,氧債相對較少。經過一晚上休息,疲勞基本可消除,從而不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另外,比賽規則還對一些容易產生傷害的行為做了明確規定,如不允許沖撞和鏟斷球等。因此,可以減少運動性損傷的發生,減小參賽者心理壓力,增強了運動員的安全感,有利于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1.5接觸球的機會多,整體性強。

    由于五人制足球隊員人數少,使每個參賽的隊員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球,同時比賽場地小,這要求隊員要更多的無球跑動和更快的傳接球配合,因此五人制足球隊員接觸球的機會較多。五人制足球場地小、隊員人數少,防守相對密集,因此五人制足球較十一人制足球更需要隊員間的積極配合,同時五人制足球參與者在比賽中必須充分發揮5個人整體的智慧和技能,發揮團隊精神,協同配合,才能獲得良好的比賽結果。

    1.6攻防轉換快,技術要求較高雜志網。

    五人制足球比賽換人人數和次數不限,也沒有越位的限制,而且有隊員嚴重犯規被暫時罰出場2min后其他隊員可換上場等特殊規則。這些規則使得五人制足球比賽攻防轉換速度快、對抗激烈、技術動作更快,使比賽更加激烈。由于五人制足球場地小,活動空間小,運動員在做傳、接、盤、帶、射等動作時體育論文,必須在瞬間完成,這要求球員在場上的反應能力、控球力和隊員間的配合。

    2 在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的意義

    2.1促進大學生身心素質的提高。

    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五人制足球運動中使用的身體部位比其他運動全面、豐富。頭、腳、胸、臀、肩都可以利用,五人制足球比賽時要通過各種形式如踢、接球等技術和奔跑、急停急起、轉身等無球活動。同時五人制足球比賽運動負荷的適宜性,適合大學生生理特點,這對于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柔韌性等素質,特別是對增強心血管系統、呼吸和消化系統等人體器官的功能非常有益。高校開展五人制足球,可以使學生認識足球的價值和體驗足球運動的樂趣,有利于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和價值觀,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同時五人制足球可以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勇于克服困難的優秀品質以及發揚團結協作、密切配合、集體主義精神。

    2.2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蘊涵著很高的文化價值,五人制足球是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在高校推廣五人制足球賽,可以促進學校體育場館器材設施的建設,推動學校課內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改革,同時可以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了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推動校園精神文化的發展,激勵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體育運動?!袄顚幈?/p>

    中國大學生五人制足球聯賽是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一種很好的載體,可以推廣和宣傳體育精神,展現和宣揚體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向社會輻射,從而擴大校園文化對社會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2.3緩解場地不足,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高校擴招后,高校的體育活動場所或教學場地普遍存在著場地不足的難題體育論文,五人制足球能有效地緩解這種現狀,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和教學效率。在實際的教學和訓練中,教師可根據具體隋況,改變場地和球門的大小、增加或減少比賽人數、取消守門員等,使五人制足球比賽成為一種靈活樣的比賽形式,這能激發學生對足球技戰術的學習興趣。同時五人制足球要求參與者出球、急停急轉要快,射門要穩、準、狠、快,動作要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等特點,這能培養和提高參與者嫻熟細膩的腳下控突破技術和嚴密的協同防守等能力。另外五人制足球具有接觸球的機會多的特點,而多接觸球是掌握球性的主要途徑,數量是提高質量的基礎,多接觸球是加速掌握動作技術的關鍵,這對于參與者的技戰術水平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2.4推動足球運動自身發展雜志網。

    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濃縮與精煉,十一人制足球是五人制足球的提高與升華,五人制足球是十一人制足球的有效補充形式。足球運動依托高校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球員職業素養、職業結構、文化

    水準及道德素質,改善中國的足球環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足球運動自身發展。五人制足球在高校的推廣與發展,可以作為中國足球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嘗試,為中國足球探索一條新的出路。五人制足球具有場地小、時間短、換人規則靈活、在同一時閬內參加的隊數和人數多、易造就技術型人才等優點,可以使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來。五人制足球賽在高校推廣,能利用大學生的榜樣影響,對中小學的足球運動的開展與發展能起到輻射的影響,可以激發青少年參與足球運動的興趣,推動我國足球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篇(7)

雖然我得經常絞盡腦汁地想組內教研活動的各種內容,其實我還滿享受教研組長這個職務給我帶來的不同與以往的感覺。雖然我得付出比以往多一倍甚至更多的休息時間。雖然我還得犧牲一下自己癟癟的錢包(因為要用手機聯系組內的成員,而我綜合組成員又是最多的但是讓我得到鍛煉和成長。例如與他人溝通的能力、自我業務水平的提高,更多的讓我看到其他老師身上的閃光點。組內的杜副校長是四樓辦公室的???,每次來不是拿著科學書就是科學作業本,一坐就是好長時間,原來是和我辦公室的另外兩名科學老師在交流、探討科學知識,經常會說:要自己先弄懂了才能去教學生,要不然不就誤人子弟了嗎。很佩服他不恥下問的精神,而且每次教研活動結束后,總是第一個上交評課表的另外朱洪福老師和杜卸花老師是組內參加活動最積極的每次的聽課、評課,倆都會準時參加,還有杜榮蘭、汪梅仙兩位老師雖然即將退休,但是教研活動一次不落,那種認真負責的態度真的讓我很感動,同時也是學習的榜樣。還年輕,或許有些事情做的不夠好,很感謝他對我包容和工作上的支持。這是發自我內心的感謝。

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綜合教研組全組教師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隨著教師職業專業化的深入發展。主動思考,不斷進行專業學習和課后反思,注重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教研氛圍濃厚。學校各項活動中有我勞作的身影,有我辛勤汗水。正是因為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這個學期我綜合教研組才有了以下成績:

??茖W成績也名列前茅??茖W方面:葉文哲老師指導學生在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一等獎。而在08學年度第一學期的全區科學統測中。

校分別在獨奏、獨舞上獲區一、二等獎,音樂方面:兩位音樂老師的指導下。大合唱獲區三等獎。劉錦軍老師《龍的傳人》紀念教育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教職工文藝會演中獲區一等獎。本人在區音樂課堂教學比賽中獲三等獎,音樂論文獲區三等獎。此外,和劉錦軍老師代表鎮團委參加杜澤鎮第一屆重陽文化藝術節分獲二等獎。

篇(8)

一、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融合發展特征

(一)目標一致性

社區體育與家庭體育具有一致的目標。家庭體育可以增強家庭成員的身體素質、預防其疾病的發生、保持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同時還可以促進家庭成員間的和睦,構建和諧幸福的家庭生活。開展社區體育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提高社區人員的身體素質,增進鄰里之間的感情交流,構建和睦又好的社區。社區體育和家庭體育都不關注體育成績的好壞,更多的重視成員的參與度,因此,二者具有目標一致性。二者的目標一致性也說明了社區體育的公益性,然而,社區體育仍有部分項目不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其目的主要是盈利等問題,這些問題亟需相關部門來解決。

(二)主體重疊性

社區是由單個家庭構成的,而單個家庭又是社區的一份子。社區是聯系家庭與家庭、集體之間的紐帶,是公共的活動空間,因此,家庭成員是家庭體育活動和社區體育活動二者的共同主體。

(三)時空連貫性

對社區成員來說,家庭模式主要是“421”結構。對于大多數青少年來說,其活動空間就是家庭、社區和學校,除學校之外,社區和家庭就是青少年活動時間較長的地方;對于老人來說,其活動主要空間就是社區和家庭;對于青年來說,除工作領域以外,其主要活動場所也是社區和家庭。每天出門就是社區,進門就是家庭,足以證明社區體育和家庭體育具有時空連貫性。

二、社區體育與家庭體育的融合發展策略

(一)轉變觀念,加強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融合發展

社區體育作為大眾體育隨著社會發展而產生的新事物,是今后城鎮居民體育運動形式的主要發展趨勢。但由于部分民眾思想觀念上的保守,并未認識到社區體育的重要性,認為體育運動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家庭體育搞好就行了,對社區體育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加之各地政府宣傳力度不夠,導致了當前我國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融合程度不高的現狀。針對此問題,首先要統一認識,要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到社區體育與家庭體育互動、協調發展的重要性,積極參加社區體育活動;其次是各級政府要加強宣傳,組織人力對相關方面進行普及教育,增強群眾認識。

(二)把家庭體育作為評價社區工作情況的一個指標

要認真貫徹執行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形成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相結合,社區、家庭共同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工程對家庭和社區的體育活動情況都做出了明確要求和規定,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卻沒能貫徹執行,政策的不執行導致了我國家庭與社區體育運動長時間的發展乏力。要想切實促進我國家庭體育與社區體育的融合發展,體育論文推動我國全民健身事業踏上新的臺階,就必須破除一切阻力,嚴格按照“一二一”工程的要求和規定,貫徹執行相關標準。

(三)完善大眾體育的服務系統

完善服務系統,一是要加強硬件建設,這方面的重點在于資金投入。除了體育彩票籌措的公益金外,要大力吸引社會投資、鼓勵捐贈活動,擴大支持大眾體育事業發展的資金來源,用來建設體育場地、增添體育設施及器材用品等,提高大眾體育的硬件水平。二是要加強軟件建設,軟件方面要積極發揮政府和各類社會組織的引導作用,加強對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的宣傳。具體來講,首先是做好大眾體育信息網,詳細介紹各類體育信息和貼士,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其次是充分利用社區宣傳欄、報紙、電視公益廣告等媒介宣傳造勢,發揮媒體的信息傳播作用;同時普及科學的體育運動方式,常見運動傷的處理方法等內容,引導群眾科學鍛煉,提升運動效果。

(四)努力吸引社會贊助

在組織家庭和社區體育活動時,可以通過對贊助商實行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對家庭、社區體育活動的支持和贊助,同時要通過網絡、電視、報紙、廣播等各類媒體加強對家庭和社區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利用廣告效應來吸引企業贊助。努力吸引社會資金對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進行贊助,一方面可以提升企業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又有效促進了家庭和社區體育活動的發展,可謂雙贏之舉。

(五)社區組織,家庭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康活動

社區體育和家庭體育不同于正規賽事的競技體育,可以有更多的隨意性和趣味性,增強對普通大眾的吸引力,提高參與積極性。由社區牽頭組織體育運動會活動,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既加深了社區居民間的了解和友誼,又通過體育活動增強了身體素質,為全民體育健康活動的推廣和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

三、結語

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全民健康體系的體系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家庭體育和社區體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兩者的融合發展、共同促進能為我國全面健身運動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傳志,翟愛民,楊冉.家庭體育與全民健身體系的構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5).

篇(9)

本學期,在課程教學處的統一部署下,本組確立了“高效課堂教學”為主題的教研重點,教研組分別召開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及“實施高效教學構建和諧課堂”兩次專題研討會,教研組、備課組老師積極研討體育高效教學模式和程序,通過組內開設公開課聽課、評課,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高效教學”的概念,認識到了高效體育教學的內涵不僅要有效果、有效益,而且要有效率,同時也明確了高效教學的考量標準不僅包含學習時間、學習效果,更重要的是還包含學習體驗。研討活動中,大家一致認為高效教學的構建,必須做到教學預設的有效性即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層次化,必須做到教師“教”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的有效性,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必須做到精選化、整合化,選擇教學方法必須做到靈活化、最優化;同時,在教學評價時要做到多元化、激勵化。

二、創建學習性教研組,促進專業化發展

學習是教師專業化發展最有效手段,學校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教師學習,本學期教研組學習蔚然成風,相互之間交流聽課就達80節次,外出學習達30人次,有業務培訓,有研修活動,有觀摩學習,有教學研討,形式多樣。每一次活動歸來,與會者都進行交流,及時傳達有關學習內容,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傳達課改信息,分享學習成果,共同發展。此外,為創建學習型教研組,根據教師發展處和課程教學處的統一安排,本組于每月初還專門組織了一次學習交流活動,大家先在自學的基礎上然后集中交流,交流學習心得,暢談學習收獲。

三、深入開展課題研究,著力向更深層推進

由俞波老師負責、全體組員參與的省課題《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實踐研究》子課題《以游戲為載體設計多元體育課堂教學的研究》已經進入結題階段,但結題并沒有結束我組研究。本學期初,又繼續向教育局申報陽光體育運動校本化實施項目學校,課題《大課間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與實踐研究》并已批準立項,意味著我們所開展的課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我組教師將以此為契機,圍繞課題開展行動研究,不斷改進和改良我校大課間,在探索中前行,在改良中進步。本學期圍繞課題研究在校行政支持下組織了全校的春季趣味運動會,從項目設置、場地安排、報名和比賽、學生參與率,都超過以往各屆。

四、強化畢業班體育教學,體育中考成績優良

上屆初三體育中考我校取得了39.8的好成績,而本屆初三畢業班面臨人數多,工作量大、工作難度大的問題,因此學校和全體教研組同志非常重視。九年級兩位教師抓早、抓緊、抓細、抓實,把工作落實到每一位同學,同時各任課教師認真學習研究中考標準,群策群力,經常交流,不斷探索提高成績的方法,并及時做學生思想動員工作,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教學、訓練、考核相結合。本學期,我們又先后召開兩次學生家長會,認真組織了兩次模擬考試,分管領導和教研組先后多次進行初三體育教學工作研討會,分析問題,總結交流經驗。在5月進行的體育中考中,我校再次取得優良成績,全校均分達到了39.7分,圓滿完成學校要求。

五、業余訓練常抓不懈,體育競賽成績可喜

運動隊業余訓練,一直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各運動隊教練員認真負責,堅持常年系統訓練,不斷改進創新訓練方法,使訓練質量大幅提高,在各類體育競賽中為學校爭得了榮譽。本屆九年級有16位學生獲得體育競賽優勝,中考獲得加10分的資格。田徑隊在史荷鳳和繆偉杰老師指導下參加市第25屆育苗杯田徑比賽中獲初中乙組團體總分第四名,初中甲組團體總分第六名。何中堅老師指導乒乓球隊學生參加市乒協組織的“迎六一”少年兒童乒乓球比賽中,獲第三名1人次。

六、本組教師取得的成績

1、老師參加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練兵比賽獲二等獎。

2、老師參加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練兵比賽獲三等獎。

3、老師撰寫論文《市中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查和分析研究》發表在國家級刊物《中國學校體育》年第五期,并送省第屆運動會科報會評審。

4、老師撰寫論文《體育教研組信息資源管理的實踐研究》發表在省級刊物《初中教學研究》年第二期并獲市24屆體育論文評比二等獎。

5、老師在本學期受市教研室體育學科委托為市局屬、、、、區體育教研組長80多人,作體育教研組信息資源管理的實踐研究專題講座。

6、老師參加省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游泳比賽(預賽)裁判工作,認真細致,被組委會評為“精神文明裁判員”。

篇(10)

1.引言

新昌縣禮泉小學位于新昌城鄉交接處,面臨104國道,借讀學生較多,僅約1500m2,人均面積0.15m2,加之體育設施簡陋,運動器材短缺,在這種困難條件下,能否開展小學生課余短跑訓練是個問號。經認真學習國家體委頒發的“8―12歲田徑教學訓練大綱”和“短跑教學訓練大綱”,我們明確了教學訓練任務,樹立了信心,積極組建了禮泉小學課余短跑運動隊,總共40名運動員,經兩年課余訓練實踐,獲得了一定成績,形成了對小學生短跑能力訓練的初步看法。

2.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2.1.1預備期:9―10歲小學生40名(男女各20名)。

2.1.2基礎期:11―12歲小學生20名(男女各10名)。

2.2研究方法。

2.2.1實驗法。

2.2.2文獻資料法。

3.討論與分析

遵照國家體委對兒童少年業余體育訓練的指導思想,以“選好苗子,從小培養,多年訓練,打好基礎,積極提高”的精神,貫徹小學生課余訓練應以基礎訓練為主,著眼未來,并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一定的運動技能作為出發點制定訓練計劃,實驗過程如下。

3.1在訓練中不斷加深理解短跑教學訓練的目的和任務,運用不同方法和手段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速度等素質。

訓練分兩個階段進行。

3.1.1預備期階段:9―12歲學生40人(男女各20名),目的在于吸引愛好體育的學生組成短跑運動隊,通過兩年有計劃的短跑技術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使他們初步掌握短跑基本技術。再從40名運動員中篩選20名進入基礎期訓練。

3.1.2基礎期階段:11―12歲學生20人(男女各10名),進行專項指導和技能訓練,全面提高其一般身體素質和專項身體素質,為發展短跑運動能力奠定基礎。

3.2制定科學的短跑教學訓練計劃。

根據國家體委的“8―12歲田徑教育訓練大綱”和“短跑教學訓練大綱”的要求,制定全年教育訓練計劃,具體確定周訓練計劃的目標和任務,合理安排每周運動負荷,見表1。

小學生課余訓練與青少年相比屬低負荷訓練,時間一般在1―1.5小時為宜,負荷量大則強度小,強度大則負荷量小。

3.3實施短跑教學訓練手段。

發展小學生短跑能力主要提高其快速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等。兒童少年期在每周訓練課中穿行速度性活動游戲,以提高興趣,消除精神疲勞,同時提高其反應速度、靈敏、協調等素質。

上述訓練計劃經兩年實踐,隊員短跑運動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他們訓練前后的30m、60m、100m跑平均速度分別提高了0.8″、0.6″、1.9″。學校由他們組成的代表隊在2010年新昌縣運動會上取得了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團體總分名列第一。在全縣小學登山比賽中女子獲第1名,男子獲第2名,跳繩比賽女子獲第1和男子第1名,這些成績的取得與短跑訓練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速度耐力素質等緊密相關。這樣短跑運動員既可適應其它項目的競賽,又可促進短跑成績的提高。現將20名學生(男女各10名)基礎期訓練兩年后的短跑成績平均值作對比,見表3。

20名學生基礎期訓練兩年后的短跑成績都有提高,其中有3名學生成績提高幅度較大,這主要是兩年系統訓練所得的結果,見表4。

由此可見,課余訓練對提高小學生短跑成績是行之有效的。

4.結論

4.1實行的小學生課余小周期訓練計劃是可行的、成功的。

4.2本訓練法有助于少兒的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的全面發展。

5.建議

5.1全面訓練是小學生進行短跑訓練的基礎。

全面性原則是指身體鍛煉應全面發展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各種身體素質和活動能力,追求身心的和諧發展。

體育鍛煉,不僅應包括不同身體部位的活動,而且應包括多種項目和不同性質的活動,進行全面鍛煉。身體各系統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身體某一方面的發展必然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發展,而全面發展就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階段,可塑性非常大,過早地參與某一項體育運動會對未成年的兒童造成傷害,其中包括:疲勞性骨折、疲勞過度、飲食功能失調及情感壓抑等問題。

因此,在小學階段就必須有一套有關運動的強度和安全度的合理訓練方法,用以保證有天分的運動人才發展成高水平的運動員。

5.2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是提高小學生短跑技術的前提。

制定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做到因材施教,人盡其才。個性化訓練計劃的制定,是問題的關鍵。每個運動員都有自己的生理差異、個性特征,這就需要教練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該運動員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讓力氣化在點子上。我校運動員有的力量好,有的素質好,因此我在訓練安排上,根據個人不同的特點,安排不同的訓練項目,在側重點上也有所不同。有個學生天生素質不錯,但她的步幅偏小,導致跑的節奏不好,針對這個問題,我特別注重她的步幅訓練和節奏訓練,一段時間下來成績有顯著提高。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特長,讓學生建立起信心,樹立遠大的志向,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訓練,這是搞好訓練工作的前提。

5.3激發興趣是提高小學生短跑成績的關鍵。

短跑訓練枯燥無味。它對隊員意志是一個嚴格的考驗,特別是小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意志力差,訓練起來更困難。因此訓練手段的多樣性,既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又可通過訓練手段的轉換,提高學生訓練的興趣,防止疲勞的過早出現,從而促進訓練技能質量的提高和訓練量的有機結合。記得在一次訓練中,學生都打不起精神,訓練效果很差,我馬上作出調整,在跑的基礎上加入情景,把他們分成兩組,一組為警察,一組為小偷,以互相追逐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興趣馬上得到了提升,誰都不愿輸,訓練效果也得到了保證。為此,應根據技術的難易程度,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與作用,針對小學生的生理特征科學地選擇一些游戲,調節訓練氣氛,充分發揮其正效應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游戲中訓練,在游戲中提高,使其感到訓練是一種快樂的運動而不是負擔。

5.4合理安排運動負荷是提高小學生短跑成績的核心。

運動訓練負荷是通過量和強度反映出來的,我安排的運動通常強度小運動量大。這種訓練方法,有利于速度力量素質漸進提高,這與小學生的身體發育相適應,能使學生的骨骼、韌帶和關節都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學生的心血管系統得到較好的鍛煉,同時有利于后階段顯著提高訓練強度和量;有利于運動技能的發展和基本技術的掌握;使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術得到協調發展,防止兩者出現失調現象;有利于探索小學生的訓練規律。

5.5注重放松技術是效提高短跑成績不可忽視的一環。

運動生理學揭示:肌肉收縮的力量,是肌糖元在催化酶作用下分解釋放出高能磷酸鍵而提供的,而這些高能物質在運動員體內,特別是肌肉中有一定的量,可以通過改善營養和科學訓練提高其含量,特別是小學短跑運動員在劇烈活動中欠下大量“氧債”會出現暫時能量供給不足的現象,如果運動員在運動時緊張就會把能量消耗在無用功中,降低肌肉的效率,影響速度。運動員若能善于放松自然跑,就能降低無用功的消耗,做更多的有效功,從而提高跑的實效性和經濟性。實踐證明放松跑的方法能提高成績,我有一個學生,心理素質不好,只要一聽到比賽,技術動作馬上變形,節奏全無,成績可想而知。針對他的特點,我在磨煉他意志的同時,還對他采取放松訓練,使其把有效的能量都用在訓練和比賽上,而不是浪費在無用功上。在訓練中培養放松跑的能力,要做到跑得放松自然而有節奏,這是短跑技術訓練的難點,因為肌肉的緊張和放松是由興奮與抑制過程的靈活性所決定的。

5.6良好的意志品質是提高成績的保證。

健全的心理狀態,良好的意志品質是運動員創造優異成績的精神支柱。兒童中樞神經系統工作強度比較弱,往往剛開始訓練時有興趣,但是多次以后或者是在一定運動量和強度上去后,怕苦怕累就表現出來了。這個時候一定要要加強意志品質的培養和提高,給予鼓勵。同時在訓練中也要注意合理安排練習與休息的時間,做到張弛有度,防止他們因為疲勞而注意力分散。

6.結語

運動訓練方法來自運動訓練實踐,同時又指導運動實踐。根據青少年小學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運動訓練中,必須遵循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在運動訓練實踐中,區別“個體差異”,遵循“全面鍛煉”、“量大強度小”的訓練原則,同時加強對學生興趣和意志品質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參考文獻:

上一篇: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論文 下一篇: 電算化審計論文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本337视频大全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乱码在线观看AV | 思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小说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