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先秦文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先秦文學論文

篇(1)

二、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價值

在傳統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尤其重視對學生彈奏技術的培養,認為彈奏技術是鋼琴演奏的靈魂所在,應該作為重點教學。不可否認,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們都有著精湛的彈奏技術,但在教學中重視彈奏技術之外,還應該重視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因為我們要明確音樂作品的演奏中,表現音樂作品是目的,彈奏技術是手段。要想表現音樂作品的內容,就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而不是將彈奏技術當作鋼琴演奏的唯一。在鋼琴教育中,應該樹立正確的鋼琴教育理念,不應該把彈奏技術當作教學的唯一,還要將音樂表現力作為培養重點,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鋼琴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的方法與途徑

(一)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

在鋼琴教學中,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首先就應該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1.扎實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術在鋼琴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學生手指靈活、彈奏速度快、節奏感強,但是彈奏效果生硬,不具有美感,沒有展現出音樂作品的魅力。那么,我們要想改變現狀,就應該從基礎做起,要讓學生有扎實的基本功,學習正確的彈奏技巧,不要將靈、快作為學習的目標。鋼琴演奏技術是演奏者演奏作品的手段,技術越是熟練,彈奏就越流暢,對音樂作品的表現更加深刻。如果演奏者的鋼琴彈奏技術生疏,又怎么去表現音樂,還會出現聲音不清晰,雙手不協調的情況。扎實的技術是表現的前提,盡管我們強調不要把彈奏技術訓練作為鋼琴教學的唯一,但是也要在正確的彈奏技術訓練上下足功夫。2.引導學生深刻分析作品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整體把握能力,就要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作品、理解作品,做到全面掌握作品的風格與內涵。在成功的彈奏中,演奏者會將作品內容完美地表現出來,這離不開他們對作品深刻的理解,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創作意圖以及創作背景,并會用熟練的技巧來表現。鋼琴彈奏是需要對音樂作品進行處理的,處理過程中既要有自己的見解,還要遵循作品自身的內涵,更要展現出特色。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深刻分析作品,可以從作者生平、作品背景、作者意圖、作品曲式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比如在教學中,請學生在演奏作品之前,就應該要求學生查詢該作曲家的生平,以及創作該作品的時代背景,更要要求學生來談一談自己對這部音樂作品的理解與認識,說說自己的會怎么樣來加工創作,鼓勵學生去演奏,還要對學生進行指導。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

音樂表達能力是指演奏者對音樂主體情感色彩的一種展現,要求演奏者對作品的段落層次、旋律起伏、節奏律動等有基本的把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的水平是層次不齊的,學生的狀態也是各有特點的,有的同學已經能夠演奏很多高難度作品,有的卻還只會演奏基本的練習曲;有的學生認真踏實、積極思考、善于操作,有的學生卻是漫不經心,十分懶惰。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該端正學生的態度,要讓學生對自己嚴格要求,在細節演奏中引導學生匯聚感情與鋼琴彈奏合二為一,做到對段落層次、音樂主題、節奏律動正確把握,從而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篇(2)

二、將教學設計思想運用于鋼琴教學

傳統的鋼琴教學課堂均以教師示范、學生演奏和老師指導為主,這種教學方法枯燥乏味,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鋼琴教學中融入教學設計思想,以學生的“學”為中心,以任課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理論為基礎,經過系統的教學分析制定的系統的教學計劃,這對教學工作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也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與效果優化,做到嚴謹有序。鋼琴教學以“一對一”授課形式為主,所以在對課程進行系統的教學設計之前,首先要分析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調動學生積極性,制定出適合不用學生的教學設計方案。鋼琴課堂教學一般包括:技巧練習、聽力訓練、樂理知識、即興演奏、作品分析、作品處理、試奏等內容。教師在課前做好系統的教學設計,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領略音樂作品的豐富內涵。鋼琴教學過程的設計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教學內容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授課形式的選擇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好教學內容的時間安排,每一項學習內容都要有短期的教學目標,要切合學生實際情況,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能夠使學生在教學設計的時間內能夠或基本能夠完成和掌握該知識點。在教學順序上也不單一地局限在講解樂譜、教師示范、演奏、學生模仿、教師糾正、學生練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培養其善于思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對傳統課堂教學順序進行創新。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也要豐富多樣,不能至采取講授法等單一的教學方法,要結合實踐教學法、示范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交替使用,并靈活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

篇(3)

在先秦儒家看來,一個人如果要成為高尚的人,首先要立志。有了成己達人的志向,就有了向善而生的道德追求。因此,立志除了其本身就是修養的方法外,還是其他修養的前提。孔子說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也是從志的重要性上講的。立志的指向是什么呢?孔、孟、荀等人認為,立志是為了追求為人之道,而不是為了名利權利、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在《孟子》中曾有這樣的一段對話。王子墊曾問孟子:“士何事?”孟子說:“尚志。”王子墊繼續又問道,“什么是尚志呢?”孟子說:“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可見,尚志也是有很深的內容的。荀子認為,如果有志于道,則可超然物外,能到達到內心的自由,他說:“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內省而外物輕矣。”

2.為學。

學習是明道達仁的重要手段,“志學然后可與適道”。在先秦乃至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能夠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是不多的,學習的首要目的起初并不是為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是為了學為人之道,識記圣賢之言,荀子在《勸學篇》中說,“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這里先王之遺言指的是教化之言。通過向他們學習,領悟做人的道理。從中華文明軸心時代開始,中西方為學之道就有了很大的差異。孔子的學生子夏認為學習是了解仁的途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孟子認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們做學問并沒有別的事情,而是把放逐出去的善心追求回來,恢復善的本性。荀子則更為直接地指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3.存養。

“存養的內容是指以不同的方式保養個人善的本心、本性,培養自己道德、精神的品格。”在存養的論述中,孟子言說較多。他說:“君子所以異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這里,“存心”存的是其固有的善良之心。這和孟子人性本善的人心論的前提是相吻合的。對本來的善心放逐不予追求,則是非常悲哀的事情,是人的異化。如何才能做到存心養性呢?孟子認為:“養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荀子則言:“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4.慎獨。

“慎獨”本身需要很高的意志力和道德自律感,它是人的主體性的主要體現之一。《禮記•中庸》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句話的前提是天命和道始終伴隨人的左右,須臾不離。那么道是什么?這需要人的感知,道德低下的人無所畏懼,君子則敬乎天命,獨處時,也謹慎從事,時刻檢點自己,“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人是群體性的生命存在,但總有獨處的時候。當沒有別人的監督的時候,更彰顯其操守。因此慎獨成為儒家極為重視的休養方法。后儒王通、李翱、柳宗元、張載、朱熹對此都有過深刻的論述。

5.內省。

自省作為修養的功夫,是一個人最為常見的自我省察,是作為道德個體的人的主體性的體現。《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內省反思因外部事情引起,觸發了個人的智性思考,所謂“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就是這個道理。內省的方法,孟子把之表述為“反求諸己”。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這種自我審視的態度和精神成為個人不斷成長的重要方法,體現了傳統的忠恕之道,極為難能可貴。荀子也把自我反省作為達善的重要途徑,“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6.踐行。

如果說上述五種修養方法主要是從內在來進行自我反思和提高的話,那么踐行則是更具有終極價值的道德實踐和修養方法。《中庸》上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即是強調應廣博地學習,審慎問辯思考,最終是為了篤實的實踐。實踐是檢驗和改進個人道德水平的標準。一個人對道德理解反思得再多,如果只是坐而論道,不去實踐,就不會有新的體悟。《論語•里仁》說“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有德之人應謹慎地說話,勤勉地實踐。孟子認為“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

二、先秦儒家修養方法的主要特點

1.凸顯主體意識。

先秦儒家的修養學說以“內圣外王”為目標,以人性為基本出發點來建構自己的學說。眾所周知,孟子提倡“性善論”、荀子提倡“性惡論”,孔子雖然沒有明確其對人性的看法,但根據其表述來看,其持性善論的傾向。在判定了教化主體的本性善惡之后,他們依據這個根據,進行論述修養的方法。不管他們怎么論述,他們所強調的都是要從單個的個體出發,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的“反身而誠”都是從主體性講。凸顯了人的主體地位,就明確了教育所實施的對象,就有了目標。同時,在道德教育方法上,自孔子開始就提倡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2.注重內在超越。

先秦儒家的修養方法,主要是強調個人的內在超越。人為什么向善而生?在面對眾多的社會誘惑,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值得弘揚的?什么是需要貶斥的?作為君子,不能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要自我反思、謹慎判斷。堅持社會所提倡的價值觀念,養成個人習慣,需要一個人后天養成的克治自身的道德定力。夢培元先生在《中國哲學主體思維》一書中,指出“自我反思型內向思維”是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思維方式的一種。確實如此,這種思維方式符合了人的成長發展規律,顯示了人的智性,特別是從孟子所闡釋的心性之學開始,對道德生成的內在機制的弘揚就一直為傳統儒家所提倡,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宋明理學。這種省修方法后來又得到升華提高,即“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3.強調知行合一。

知是已有知識的學習,學的是間接經驗;行是把知應用于實踐,過程中會有很多新情況。《左傳》講到“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意為知易行難。為了避免學一套說一套做一套的情況,先秦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并不強調“躲進小樓成一統”、單純地對道德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觀其言,看其行”,即要把學到的道德知識轉化成自己的德性意識,并在現實生活中實踐它。《論語•顏淵》中司馬牛問仁,孔子說仁者說話謹慎。司馬牛又問,說話謹慎就是仁了嗎?孔子說,仁做起來困難。因此,要實現仁德只知道知識不行,更重要的是實踐。這種思想發展到明代王陽明那里就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三、先秦儒家修養方法的當代意義

1.大學德育應引導學生樹立志向。

德育最終涉及到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從根本上是為了培養“內圣外王”的君子。這樣的目標有兩個互動的因素,即內在個體和外向事功的協調發展。其中,“內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上的修養,要想成就一番事功,在倫理主導的封建社會中,即便能投機一個時期,甚至位居高位,但最終會被釘在歷史的屈辱柱上。因此,這些修養方法為一個人所采納的時候,這個人必定有一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志向。有了這種志向,才有毅力進行道德修養。千百年來,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之所以具有跨越時空的感染力,正是因為它是古之學者的志向凝練。今天,我們的德育,首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志向。并且,這種志向需要具有恒久的引導力。“古之學者為人,今之學者為己”也許是今天大學生道德狀況的一種反映,但也正是高校德育面臨的困境。大學德育要保持個人志向和國家宏觀目標的邏輯一致性,有了恰當的邏輯銜接,就會使得大學生的志向有了寬度的拓展,既具有現實色彩,又有歷史擔當。

2.大學德育應引導學生發揮主體意識。

先秦儒家道德修養方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凸顯修養中的個人主體精神,不管是立志、為學,還是存養、慎獨和內省都是從自我做起。這種自小而大、自內而外、自下而上的修養方法形成了社會道德的根基。中國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形成顯著的倫理特征,就與這種重視個人修養的做法密不可分。“道德教育在本質上是內發和生成或建構的過程。”主體因為年齡、學識、環境、實踐等多個條件的不同,道德感知力也不盡相同。高校德育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通過激發大學生的道德自覺意識,形成個體認同基礎上的“知、情、信、義、行”的統一才是避免道德教育空洞化、教條化、單一化的根本。當眾多的個體通過對社會所倡導的價值體系達到自我認同和內心確信時,和諧的社會秩序才有了運行的根本。

3.大學德育應加強道德生活實踐。

在先秦儒家看來,所有內在心性提高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在實踐中尊德性而道問學更具有實際意義。因為這不僅是提高道德認識的方法,而且也是檢驗一個人是否是仁人志士的重要手段。并且,通過實踐事件來探討道德更有針對性。孔子對管仲事二主(公子小白和齊桓公)的看法,孟子對“嫂溺,援之以手”的討論皆是在生活實踐中深化對道德的認識。人是社會關系的產物。道德修養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實現人的社會化的目的。大學生的道德教育雖然主要在課堂進行,但要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覺悟就不能局限于課本,結合青年人的特點,更應該鼓勵他們走出教室、走出宿舍、走向社會,通過對社會生活的感悟、對社會道德事件的觀察,來增強自身對道德的理解和感知。現在的校園日常生活、暑期社會實踐、青年志愿者服務等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道德實踐的途徑,我們應以此為抓手,形成有效地道德實踐機制。

篇(4)

二、先秦諸子散文的特點

中學語文教學已經不僅僅是語文工具性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語文人文性的教育。談到語文的人文性教育就不得不提到我國文學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百家爭鳴”,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我國文學、思想史上最耀眼的時期,各學派為了傳播自家觀點紛紛著書,而這一時期的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2000多年。我們將這一時期的文學、思想作品稱之為先秦諸子散文。

中學教材中大量出現了諸子散文的選篇,從《論語》,到《孟子》,再到《莊子》,等等。這些選篇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現在筆者分析之所以會出現大量諸子散文選篇的原因。

其一,先秦諸子散文可謂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典范,后世也不曾逾越。先秦諸子散文成了中華文化的象征,這是為何中學語文教材中會大量出現的關鍵因素。中學語文教材在選定課文時也是將這一時期的作品看得非常重要,這是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具體統一。

其二,先秦諸子散文是我國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學派的基本思想都已經非常完整了,后世的變化也僅僅是從前者的思想上進一步地闡述了各家觀點,甚至有些學派也積極地學習了、借鑒了其他學派的觀點,例如,西漢董仲舒,將陰陽五行學說、法家學說等糅合改造,形成新的儒學體系。并且把儒家的倫理思想概括為“三綱五常”。有學者將這種新儒學思想稱之為“外儒內法”。所以學習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根源就在先秦諸子散文。

其三,先秦各家學說都是在討論君與民、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例如:《孟子·盡心下》中說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就是典型的在討論民、國、君三者之間的關系。荀子曾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學習、繼承中國古代思想就必須從先秦諸子散文入手。

筆者認為,中學語文教學中先秦諸子散文的講述是至關重要的。但筆者觀察近年來語文教學在中學階段已顯得較為薄弱了,部分人持一種觀點,即語文學習都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語文科目不僅僅指的是母語的使用,而是文化、思想、文明的綜合性較強的一門科目。許多教育專家已經發現了中學語文教育正在淪為“雞肋學科”,從教育的長遠發展來看,這是非常不利的。許多學者認為青少年的崇洋的行為,與我國教育中出現了“語文寒流”有一定關系。筆者認為漢語熱席卷全球,但唯獨中國本土出現寒流,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學語文教育活動應該更加有力度、深度。只有將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放在首位,才能讓學生更具人文性。

三、先秦諸子散文的教育意義

先秦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這一變革的物質基礎,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其精神基礎則是由于“士”階層的興起而出現的思想活躍局面。這些憂國憂民之“士”,或奔走于諸侯各國之間,宣揚他們的政治主張和治國之道,或講學著書,表達對社會、人生、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哲學思考。先秦諸子散文的人文性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說是中國人文的寶庫。

篇(5)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6-0297-03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是高校中文系專業主干課程之一,其時間跨度大、內容涉及面廣、容量多。許多高校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長期是以分段的形式進行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四段式的教學形式:先秦文學、漢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其中以先秦文學最為艱深古奧,但地位也尤其重要。先秦是中國文化發生和開拓的時代,是中國文學上古期的第一段,這時期所確立的文化精神對后世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它是中國文學的源頭,有后世各種文學體式的胚芽或雛形,且對于整個中華民族的審美、思維、傳統及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最先接觸的古代文學史的先秦文學段,對于學生更好地貫通和理解后面階段的文學形態和特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上看,先秦文學教學的地位是特殊的。先秦文學教學的主體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神話、詩歌和散文,詩歌再進行細分為上古歌謠、《詩經》、《楚辭》,散文細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各部分由于作品的分布狀況不均以及思想深度不一,因此在教學中往往有不同的側重,由于先秦詩歌和散文有著開創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因此教學中對這兩部分的教學往往是濃墨重彩,對于“上古神話”部分因后世缺少與之聯系緊密的文學樣式,因此教學多采取的是課時少、講解淺、蜻蜓點水式的教學,使得學生對“上古神話”的理解仍停留在中學的認識上,少有突破。

一、先秦“上古神話”教學的現狀及誤區

1.一帶而過的教學思路

以貴州六盤水師范學院為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一般安排兩個學年完成,現由于課程設置的變化,使得中國古代文學課時量從原來的每周四課時進行教學刪減至現在每周三課時,先秦文學段只有54學時。而且既要宏觀勾勒先秦文學發展的大致演進脈絡及文學形態、特征,又要講授先秦文學中的重要篇目,課時相對就比較緊縮。詩歌和散文部分的文學史狀況復雜難懂,名篇佳作也比較多,因此在課時設置上能忍痛割愛的就似乎只有上古神話部分,一般上古神話安排的課時量總體來說在6節左右,其實這個課時量對于講解上古神話的基本知識和重要篇目是充足的,但教學中有的因為把重心完全移位在后面兩種文學形態上,從而對上古神話蜻蜓點水似的教學,甚而把屬于上古神話的課時攤分在其他的文學形態教學中,上古神話部分或以自學閱讀的方式一帶而過,這實質上是對上古神話的文學地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導致的。這種教學思路不僅將“上古神話”的內容“省”而且“略”,然而作為人類文學的發端,神話內容的教學不僅不能省和略,而且要講解清楚神話理論和神話作品才能更好帶動先秦文學其他版塊的通識。

2.神話定義的單一化

在現通用的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及其他版本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往往采用的都是馬克思對神話的定義:“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加工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1]。從唯物主義的文學觀來說這個定義無疑是比較合理的。但另一方面來說,僅僅只用這個神話的定義,學生往往很難理解神話是怎樣產生的,及神話和其他我們常講的民間傳說、民間故事等有什么區別,亦很難理解神話本身的功能及其表現,許多學生受到唯物論的影響多對神話是持有偏見的,往往把神話等同于迷信,或不值一信的文學現象,因此講解清楚神話與、文學藝術和科學之間的關系,并使學生對神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在教學中無疑是重要的。

3.神話作品講解的表淺化

對于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來說,深化神話作品的講解應與初中高中有所區別,但往往在講解作品的過程中缺乏以神話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為指導,而是以文學的分析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方式比較普遍,分析神話時又常用現代人對于古代神話的一種延伸性認識為主,現代詮釋造成了對神話所反映的社會原型、思維模式的曲解。以《夸父逐日》神話為例,分析夸父的形象時往往常以袁珂的延伸性評價作為講解的依據,如:“反映了我國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強烈愿望和積極的幻想。”“神話中的巨人‘地之子’的夸父之所以失敗,是由于當時客觀上水不足,他不是懶死的,而是在追求水(知識和真理)的路途上渴死的。夸父英雄的悲劇結局,正是我們偉大的先人對自己的寫照。”[2]總體來說這幾種說法都有今人思想猜度古人的嫌疑,因此怎樣結合上古文化向學生講解“夸父逐日”這則神話的原始內涵無疑就很重要了,在神話理論的指導下使學生獲得對夸父原型的突破性認識,教學中如果以神話原型批評理論為指導,以神話產生的文化背景為出發點,對于夸父逐日的原因、“逐”字的深層次理解、夸父的結局與原因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進行引導性的深入分析,那勢必會讓學生在這則神話中獲得較多的神話文本以外的對于原始文化認識的升華,從而也對神話本身的文學功能有嶄新的認識。

二、“上古神話”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地位

1.“上古神話”教學是源頭中的源頭

上古神話從產生的時間來講,無疑是中國古代文學各文學形態中最早的,但它卻一直持續影響了整個中國古代文學的許多方面。單在先秦文學中的《詩經》、《左傳》、《莊子》、《楚辭》等先秦古籍中就記載了比較豐富的古代神話,以及神話內容的變形和發展。如《詩經》中周部族史詩的代表《大雅?生民》、商部族史詩《商頌?玄鳥》等篇目就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其中包含了部族起源神話中的母題類型,如果學生對感生型神話及歷史神話化等神話基礎問題不理解,就會在這些篇目的閱讀中遇到困難。再如《莊子》一書中也有許多上古神內容的演變,像鯤鵬之變、黃帝遺玄珠等都是在上古神話的基礎上的變形,《楚辭》更是將神話與文學經典結合的典范之作,可以說對神話的理解是深入理解先秦文學的其他文學樣式的前提。

2.“上古神話”的思維方法和主題內容是后世文學的先驅

“上古神話”的思維方法對后世文學的創作方法影響巨大。其中必須要讓學生有一定理解的便是神話最初產生的原動力――神話思維,神話思維也叫原始思維,源于法國社會學家列維?布留爾的《原始思維》一書,這種思維的特征是人類原始的非邏輯思維,它是神話產生的主要原因,神話就是基于這種思維方式的支配而對世界和人類自身進行的一種充滿想象的描述和闡釋,這種思維特征在神話之后的文學創作上仍體現地比較明顯。比如六朝志怪小說中的異化主題就是這種思維特征的延續。六朝志怪小說中有許多關于“異化”的題材故事,如人與異類如動物、植物甚至無生命之物之間的互化,這些并非六朝小說家的原創,而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變形思維模式在六朝特有的社會環境下的繼承和演變。明清小說中亦存在這種神話思維的因子,比如石頭生人的神話思維方式在《西游記》與《紅樓夢》中就有比較明顯的體現,并且其作為整個敘事的開端與線索并不是無端肇始的,而是神話思維在后世文學中的延承。

并且上古神話的主題內容為后世文學提供了大量素材。我國古代優秀的詩歌中有一部分關于神話題材的佳作,像古詩十九首的《迢迢牽牛星》、曹植的《洛神賦》、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等,再如古典小說中的六朝志怪小說,唐傳奇、清小說,及現代小說的神話題材等無一不受上古神話的影響,如魯迅的神話題材的歷史小說《補天》、《奔月》、《理水》等,幾乎貫穿了魯迅《故事新編》的整個創作過程中,并從觀念和形式上建構了中國現代歷史小說文體

3.上古神話蘊含的民族個性與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特質的淵源

“神話是原始先民的文化結晶,任何一個民族的神話傳說,都是這個民族在人類早期發展中關于自然現象、社會現象的一種想象。原始民族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都滲透于他們的神話作品之中。作為民族性格的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方面,也必然在這一民族創造出來的神話中得到或鮮明或隱晦的表現。”[3]不僅如此,上古神話作為民族精神的源泉,其中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如女媧補天神話、鯀禹治水神話、后羿射日神話中反映出的憂患意識、厚生愛民意識,刑天舞干戚神話中透露的反抗精神等,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并與我們今天提倡的民族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探索上古神話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對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具有重要意義。”[4]可以說,神話作為最古老的文學形態是很能夠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質的。

綜上可見,上古神話在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地位還是異常重要的,因此先秦文學中“上古神話”的教學并非可有可無的。

三、先秦“上古神話”教學的幾點改革思考

1.利用好屬于上古神話本身的課時

由于許多高校沒有開設專門的神話學課程,神話學的知識只能在先秦文學和民間文學中才有所涉及,因此就更加要利用好有限的課時,不能因為這一段的文學史內容少就一帶而過或者省略不講。一般講解上古神話應在6至8節課時為宜,涉及的內容應包括神話理論與神話作品的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講解。神話基礎理論應涉及神話的起源、神話的特征、神話的類型、神話研究理論及方法等方面,對像神話定義講解的重點應放在神話的產生上,對神話特征的描述上,并且再利用神話的基本知識對作品選中的神話作品進行分析講解,可以重點講解《山海經》與《淮南子》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神話作品,才能更好地有助于學生客觀地認識神話和評價神話。

2.從神話欣賞過渡到神話研究

在初高中階段涉及的神話文本閱讀,主要是以閱讀欣賞為主,先秦文學中“上古神話”的教學應充分聯系神話的研究理論來閱讀神話,而不能就神話而神話,脫離神話本身的功能及文化意蘊。

神話學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廣泛,“早在30年代,鐘敬文先生就指出,神話中包含著社會學、民俗學、宗教學、民族學、人類學等文化科學,因此搜集、研究神話作品,有重大的文化史價值。神話被稱為原始社會的百科全書,不僅僅因為它包含多學科的內容,而且還在于神話是文化精神的集合。”[5]因此通過教學對神話基礎理論和研究方法的講解,學生能在聯系與神話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基礎上,對神話文本閱讀并解讀,進一步研究神話之于人類生活習俗、思維方式、思想傳統等方面的反映及影響。還可以利用縱向中國古代文學中神話脈絡發展與演變以及橫向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神話比較等研究方法對神話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內涵做一些相關的論文練習,把神話研究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中國文學當中,使神話的研究更加靈活,從神話欣賞真正過渡到神話研究。

3.以神話理論研究方法為基礎講解神話作品

在上古神話作品的講解中應注重神話思維的引入和神話原型分析在作品講解中的運用。可以說上古神話的傳承和記錄還不是一種純文學,它更多的是原始社會及文化經過想象和夸張后的反映,因此利用神話思維方式和神話原型批評理論及研究方法去研究神話作品,更能接近神話反映的歷史社會的真實,是帶領學生認識和探究原始文化必要的途徑。

“神話思維最能體現神話的生命力,通過神話思維可以探究文化之根。原始――神話思維直接孕育了審美意識的發生。西方文明受神話影響很深,所以西方學者一直重視研究神話。中國神話研究起步很晚。百年來中國學者在神話的發掘、整理和闡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對神話思維的深入研究還很欠缺。”[6]因此應該利用好中西方先進的神話理論來講解中國古代上古神話作品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時在上古神話的教學中,可以多聯系中國文學中的神話題材和西方文學的神話題材,引起學生的興趣點。如可擴展結合六朝志怪小說,唐傳奇中的《柳毅傳》、《李娃傳》,古典長篇小說《聊齋志異》、《鏡花緣》、《西游記》,以及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圣經故事等進行講解。但歸根結底,先秦文學中的“上古神話”教學是不可忽視的部分,引起學生對上古神話學習的重視與古代詩詞、散文、辭賦同樣重要。

參考文獻: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

[2]沈懷靈.從上古文化看“夸父追日”神話的原始內涵[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1998,(3).

[3]張.中西神話對比研究:以中國上古神話和古希臘神話對比為例[D].長沙:中南大學,2012.

篇(6)

先秦諸子的高尚道德節操能給我們以指引。孔子為了改善春秋時期混沌的社會局面而周游列國。在周游途中不斷受到同樣可以稱為“智者”的很多人的質疑和非議。假如孔子不是因為有著對社會巨大的道德責任感,也許早就中途放棄,打道回府了,即使他和弟子們困在陳蔡郊外,餓得幾乎要死的時候,孔子仍然可以氣定神閑地為弟子們彈琴、講故事。他堅守著自己的道德底線,他身上最高尚的品質莫過于為了拯救社會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與堅毅。孟子提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思想觀點,一生都過著憂國憂民的生活,為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到處游說諸侯,屢屢碰壁也絲毫不言棄。孔孟奉行“仁義禮智信”的做人基本準則,他們的精神幾千年來一直閃耀著巨大的光輝,澤被后世。社會文明進步了,也應該把先秦諸子思想中的寶貴一面發揚光大,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只有這樣才能寫出真正的好文章,才能寫出真誠的、能打動人的文章,而不是無病、胡編亂造、假話空話滿天飛。

二、用先秦散文的藝術技巧提高中學生的議論文寫作技能

運用先秦散文中的各種辯論技巧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

1.比喻論證

諸子散文非常善用比喻論證的方法。比喻的修辭手法能把深奧難以表達的道理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諸子在向諸侯君王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時,為了讓國君更好地接受自己的政見,常常喜歡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如《孟子?梁惠王》中,孟子向梁惠王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時就用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施政措施不能從根本上治理好國家,要真正治理好國家必須施行仁政。在諸子散文中,諸如此類的比喻論證方法很多,孔子、老子、莊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人在自己的散文中都曾大量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

2.對比論證

對比論證是把正反兩個方面的事物進行比較,從而更鮮明地闡述觀點。先秦諸子散文中曾大量運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如孟子的《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中,孟子先從正面立論:“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著從反面推論:“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接著再把“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歸為“仁義禮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論述的中心。在這篇散文中,孟子正是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主張的。

3.假設論證

假設論證是諸子散文中運用很多的一種論證方法。諸子在論證自己的觀點時先假設一種情況,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張,這樣使得對方能更好地接受自己的觀點。如莊子的《逍遙游》:“且夫水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在這里,莊子就運用了假設論證法,先假設水不厚就無法承載大舟,風不厚就無法承載大翼,從而闡明任何事物都要有所憑借的道理。運用假設論證可以使文章更有說服力,論證結構更嚴密。中學生在寫議論文時可以有意識地使用這種論證方法。

4.排比論證

排比的修辭手法在諸子散文中運用得非常普遍,先秦散文常常運用五六組排比,氣勢磅礴,顯示出諸子的雄辯之風。例如,孔子的《論語?陽貨》:“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在這里,孔子為了闡述學習的重要性采用了六重排比,使得論證氣勢非常強。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獲得了同樣的效果。

篇(7)

高職院校的教學,不但要重專業、重技能,重視學生的科學知識教育;更要重素質、重育人,重視學生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的人文素質教育。一個健康、文明、和諧的社會,需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共同支撐,健全的教育應該是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統一,加強人文教育,實現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結合,是當今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也是高職院校課程設置的方向。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以文學課程為載體,如何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

一、文學課程設置的必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的中心任務是為社會培養具有高素質和高技能的職業人才,在課程設置上,既要把課程設在職業崗位的“缺口”和崗位能力要求上,重視和強調職業能力培養,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高等職業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為辦學理念,而高職院校的人文教育主要是通過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相關人文課程的設置來完成的。其中文學課程是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最好途徑,因為文學課程最具審美性與人文性。文學作品歷來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載體,它的形象性和文學性易于學生接受。實踐已證明,人文素質教育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強、自信。高職院校的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徑就是開設文學課程。通過文學鑒賞課,教師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滲透,使學生在理想信仰、價值取向、人格道德,審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通過閱讀欣賞文學經典使學生重返歷史,重溫傳統,在深深的浸潤中,真正體會到整個人類生存的艱巨性和偉大性,在與經典作品的心靈交融中,使學生對自身的生存狀態多一份深邃體驗、一份清明理解,從而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從而更好的適應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

二、文學課程體系的設置安排

課程設置主要圍繞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并成為社會合格的或優秀的公民來進行。我們的做法是:以文學為切入點,對現行的人文學科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定位。偏重從文學作品和作家豐富的人生經歷中挖掘人文教育素材,以此陶冶學生性情,達到提高學生思想品位的目的;以文學史為出發點,對文學課程的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從歷史的角度解析文學作品和文學現象,培養學生科學的歷史觀,從而樹立達觀的人生態度;以哲學的思辨為落腳點,對文學課程的內容進行提升。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傳授,培養學生仁、愛、親、孝的生活態度。

我們將文學課程作為一個課程群而不僅僅只是一門課程來建設,把具有人文性、審美性的文學課程進行分解,分別由不同的課程來承擔。該課程群目前由《文學欣賞》、《先秦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名家精品鑒賞》、《中國當代文學名家精品鑒賞》、《外國文學名家精品鑒賞》組成,我們將以文學鑒賞為主體課程,以傳統文化經典為主導課,以現當代與外國文學為輔助課,分別在不同的時期開設,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增強學生的人文素質。

三、文學課程的組成部分

(一)文學鑒賞。這部分是主體課程,是面向高職各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文化素質教育的基礎課程,它以語言文字為載體,以優秀的文化遺產為精髓,對學生實施文化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它融知識性,思想性、審美性和人文性于一體,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本課程開設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及人文素養。它以文學作品為主要對象,以審美享受為根本標志,介紹古今中外的文學名家、名著及文學思潮與流派,通過對具體篇目的欣賞,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理解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和人文素質,把審美訓練及人文素質教育和諧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力爭做到既展示文學的生命力,又給學生以廣闊的想象空間;既讓學生得到審美享受,又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高尚情操的感染和啟迪。教學上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著力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創新意識。該課程的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較強的審美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本課程主要的授課形式是課堂教學,同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任務是進—步培養閱讀鑒賞能力,在感受、理解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悟性和文學素質,以文學所體現的人文精神及優秀傳統熏陶、感染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既有理論的傳授,又有形象的分析,還有具體的感悟。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師生共析,互動性較好,發言踴躍,討論熱烈。通過對優秀文學作品的品讀,使學生初步掌握了文學欣賞的原則、途徑和方法,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定勢,激發了他們對文學的興趣和創造精神,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表達思想,從而構建起開放靈活的思維方式。

《文學鑒賞》課程的開設,有利于落實“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標。我們立足于將教學過程與陶冶情操、引發興趣、提高素質結合起來,挖掘優秀文學作品所蘊含的內在情感、熏陶因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先秦文學。這部分以講座的形式開設,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經典文章的品讀,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的文化精髓,從中得到思想啟迪,道德熏陶,文學修養,審美陶冶。這部分內容主要由三方面組成,即古代神話、《詩經》與《楚辭》、先秦散文。

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第一頁,從文學藝術的起源、文學體裁的產生、思想體系的形成、藝術手法的探索、文學流派的開創等各個方面來看,先秦文學都具有創始性的意義。選擇這門課程學習,不僅使學生對先秦文學有個概括的了解,而且使學生受到了思想啟迪和道德熏陶,懂得了一些做事之道和做人準則,增強了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和愛國精神。

(三)中國現代文學名家精品鑒賞。我們進行現代文學講座,目的是通過對現代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道路的介紹及作品的剖析,理解他們代表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提高閱讀、評析各類文學作品的能力;受到積極的思想熏陶,從作家筆下的人物的追求、奮斗歷程,看人物的命運,讓學生了解人與社會的關系,文學與人生的關系。 轉貼于

在教學上,本課程以講座的形式,以選講重要作品為窗口透視作家、作家群體的創作風格,點面線結合,以期讓學生獲得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總體性認識。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另外,還通過講座提出思考題、布置書面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寫讀后感或觀后感,進一步加強人文教育。

(四)中國當代文學名家精品鑒賞。開設當代文學名家精品講座,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當代文學的時代精神,感受作家對社會、對時代、對人生的關注情感及強烈的責任感。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愛國意識等。通過當代詩人對祖國內涵詮釋詩的品味,學生們能從文化發展史的角度去解讀中國,更加了解了祖國的深厚文化底蘊,懂得了祖國發展歷程的艱難。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更加緊密地把自己與祖國聯系在一起。通過當代名家散文對人生的解讀,學生們更加懂得人生的真諦,熱愛人生,珍惜人生,充實人生,不虛度人生的愿望變得很強烈。通過對當代小小說的了解,學生看到了社會中普通人的本色,從小人物身上挖掘了許多閃光點,體會了做人之道。總之,當代文學接近時代,更易于學生接受,通過從不同角度對當代名家名篇的解讀,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理想與現實,社會與人生,能更快地溶入社會。

(五)外國名家作品鑒賞。這部分也是以講座的形式開設,分三個專題進行。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筆下的“小人物”與“大主題”、莎士比亞與人文精神、巴爾扎克小說的批判現實性。

外國文學是一個龐大的文學體系,聚集了各國文學精華,值得品讀的作家作品很多,我們無法多介紹,只能是對外國文學流派做個概述,介紹幾個有影響及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讓學生感悟。然后老師推薦一些有人文價值的書讓學生課外閱讀,進一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異,世態人情的不同。

近年來,高職院校受實用主義的影響,不同程度存在著重專業教育,輕人文素質教育的現象。而社會反映高職畢業生高學歷、低規格的問題,其癥結不在于畢業生專業技能的欠缺,主要是畢業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識和素養。因此,從學生的成長、成才出發,從社會對高職教育的期望出發,從高職院校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加強高職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都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而文學課程就是為解決學生人文素質缺乏而設置的,它是最具人文性的課程,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質的最好途徑。

四、文學課程的延伸

(一)在閱讀、研討中滲透人文教育。閱讀是語文實踐活動的重要形式,它能夠使語文課堂教學向外延伸。大量閱讀富有人文精神的人物傳記、中外名著等,可以使人的內心世界產生震撼。讀到生動、有趣的情節,能夠體味到關于愛、友誼、忠誠、勇敢、正直乃至愛國主義等永恒的人類精神,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這樣不僅開拓了學生研究問題的科學思路,同時也增強了表達的信心與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他們建立起平等、協助、對話、包容、獨立的現念。為他們走上社會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開拓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載體,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校園文化建設力求弘揚人文精神,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實行開放式教育,努力營造高品味、高層次的人文氛圍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有了堅實的人文底蘊就會牢固的構筑起學生正確的精神支柱,對于學生崇高的思想品質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精神催化的重要作用。

充分發揮網絡等新型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新載體,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校園網站。提供大平臺和新空間。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園人文素質培養的環境和條件,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篇(8)

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有意義的是文學的自覺,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文學是文學自覺之后的文學。文學的自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貫穿整個魏晉南北朝,這種文學自覺有三個標志,下面分別就從這三個標志來淺析魏晉南北朝的文學自覺現象。

一、文學從廣義的學術中分化出來,成為獨立的一個門類

先秦文學并不是現代意義的文學,先秦時期的文學形態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詩樂舞結合。生動活潑、多姿多彩是文學的萌芽期。接著到了兩漢文學,漢代文學以大為美,鋪張揚厲成為風尚。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相適應。文學風格格式化,凝重板滯。漢代之后的魏晉南北朝文學是典型的亂世文學,文學創作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題,如生死主題、游仙主題、隱逸主題等。這一時期文學最終成為了獨立的門類。

先秦時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辭,這一時期沒有純文學的散文,散文的創作往往和歷史和哲學摻雜在一起,但是仍然具備一定的文學性。先秦詩歌有明顯的發展過程,由宗教頌贊禱祝詩演進到政治敘事詩,再演進到言志抒情詩。魏晉南北朝的詩歌則注重了抒情性。先秦沒有賦這種文體,漢代的賦遠承《詩經》賦頌傳統,近仿《楚辭》,兼收戰國縱橫之文的鋪張恣意之風和先秦諸子作品相關因素,而形成的新文體。魏晉南北朝時期詞賦顯示出抒情化、小品化特色,文學性得到加強。先秦小說是神話和寓言一類的故事。漢代沒有小說的文學形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小說逐漸成為一種正式文體。

二、對文學的各種體裁有了比較細致的區分,更重要的是對各種體裁的體制和風格特點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

先秦時期各種文體區分不太明顯,文史哲不分,詩舞樂結合。各種文體之間無明確的分界。到了漢代,文體看似有了一定的分別,但文體摻雜現象仍然存在,但是大部分文體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寫作要求和基本風格特征。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體辨析開始被文人重視,文體分別更加明確。如曹丕的《典論-論文》將文體明確分為“四科八體”。關于文學體裁分類的作品有很多,作家們也開始注重文體特點,有了自己的風格。

三、對文學的審美有了自覺的追求

文學能稱為文學,就是因為其有它的審美特性。文學自覺最終還是表現在對審美特性的自覺追求上。

(一)散文

先秦散文文史哲不分,散文具有說理性或描述歷史,沒有純文學的散文。諸子說理散文,有些具備相當的文學性。到了漢代,散文的文學性相比先秦沒有太大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漢代文學失去了先秦文學的生動活潑與多姿多彩,有著格式化,呆板凝滯的風格。西漢散文成就較高的是政論散文,賈誼的《過秦論》是這一類的代表。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論辯文的創作出現,主題廣泛,名家輩出。嵇康的論辯文最為杰出,他的論辯文析道縝密,辭喻豐博,兼幾家之長,將論辯文推到新的高度,如其《養生論》闡發了形神交相養之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散文逐漸駢化,作家開始推崇追求美文,駢散逐漸合一,散文的創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家們開始自覺追求文章的審美特性。這個時期散文的要求不斷變化,體現著文人的自覺意識的增強,不斷增強文章的美感,審美特性極大增強。

(二)賦

先秦沒有出現賦這種文體,賦自西漢出現,是漢代最具代表性的文體。漢代騷體賦出現最早,逐漸形成了一種體制,具備了獨有的格局,以“九體”為代表。騷體賦體制固定,主題相類。漢大賦在騷體賦之后出現,最有成就者是司馬相如,他的《天子游獵賦》對漢賦而言有范式的意義。

魏晉南北朝時期,辭賦創作受時代影響很大,講究對偶、聲律和藻飾之美成為風氣,文章句式結構發生變化,受駢化影響很大。魏晉時期的辭賦變得出抒情化、小品化,個性化也得到加強,而魏晉時期文學自覺的表現主要就是抒情性的增強。王粲的《登樓賦》抒發了自己的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這一時期的大賦也開始抒發作家自己的感情,不再拘泥政治,如潘岳《西征賦》、謝靈運《山居賦》。由于永明聲律說興起,賦的創作也受到了影響,抒情小賦的創作涌現。如江淹的《恨賦》既充分發揮了賦體空間結構優勢,又能以情感主線加以貫穿,造成跌宕起伏的氣勢,藻飾也恰到好處,是南朝抒情小賦的名篇。詩體賦是魏晉南北朝齊梁文章新變的成果,是對賦的抒情化的進一步嘗試。賦的變化是魏晉南北朝文化自覺的充分體現。

(三)詩歌

先秦詩歌主要是《詩經》和《楚辭》。《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是抒情性的,為后世詩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它們都是詩舞樂的結合,與音樂還有很大關系。《詩經》中的“風雅”思想被后世詩人立為準則,比興手法為后世提供典范,魏晉時期許多人都借鑒了《詩經》的手法。但《詩經》的手法還是比較古樸。《楚辭》開詩歌浪漫主義先河,為后世浪漫主義創作提供了典范。《楚辭》的形式自由、富于變化,它的象征手法對后世影響很大。到了漢代,漢樂府詩歌與音樂仍有聯系,但是漢樂府實現了由四言詩向雜言詩和五言詩的過度。進入東漢后,五言詩取代了四言詩,完整的七言詩也產生了。《古詩十九首》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是古代抒情詩歌的典范。《古詩十九首》運用的抒情方法也多種多樣,后世很多文人以此作為范例,促進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自覺的產生。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的建安時代,中國詩歌打開了一個新局面,“建安風骨”成為詩歌美學典范。個人創作的五言詩大量涌現出來,每個詩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風格,抒發自己的情感。如曹植的《白馬篇》抒發了自己對前途的信心。曹操對樂府詩進行了改造,使之脫離了民歌成為一種獨立文體。至此,詩人開始自覺追求審美特性。西晉詩歌講究形式,描寫繁復,辭采華麗,詩風繁縟。陸機的《擬古詩》藻飾華麗,《猛虎行》詩風繁復,《赴洛道中作》句式駢偶,這種詩風的有簡單向繁縟的轉化時文化自覺的明顯表現。東晉詩壇被玄風籠罩,而陶淵明開創了描寫田園生活的風氣。謝靈運作山水詩,鮑照善邊塞詩,梁陳出現宮體詩,詩歌類型多樣化,個性化。齊梁陳的“永明體”講究聲律和對偶,四聲的發現和運用,促進了“永明體”的成熟,使古體詩向近體詩發展。詩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巨大改變可以說是文人對文學審美自覺追求的成果。

篇(9)

根據教育部對大學語文的定位,“大學語文課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漢語言文學專業除外)、理、工、農、醫、財經、政法、外語、藝術、教育等各類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素質教育課程”。由此可見,在普通高校中語文課的教學與中學時的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同時與文學專業的文學課的教學也有著本質的不同。

在職業技術院校中“大學語文”是一門公共基礎課,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1.向學生傳授現代漢語言文字知識;2.培養學生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3.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4.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具體講授這門課時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達到以上目標的。

一、漢語言文字知識的講授――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

作為大學生,關于漢語言文字知識(如語音、語調、字詞的構成、修辭、句法等)在中學里絕大部分已經接觸到了。有人覺得漢語言文字知識在大學里沒有講授的必要了,我覺得這種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其實有些知識在中學階段學生們是學過了,但是,學得很膚淺,許多內容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這一階段不僅要講授其是什么,而且要回答為什么,讓學生們真正懂得這些知識,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

二、文學作品的導讀――培養學生分析鑒賞能力

1.文學史的概述

每個單元的講授都先從文學史的概述講起,勾勒出時代輪廓,使學生對這一時期的文學的狀況有一個總體了解。以史帶文,用史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貫穿起來,形成知識系統。我們主要講授了先秦文學概述、漢魏六朝文學概述、隋唐五代文學概述、宋元文學概述、明清代文學及近代文學概述、現代文學概述、當代文學概述、外國文學概述。通過這些介紹,勾勒出時代的輪廓,學生們對中外整個文學發展的歷史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一個比較清晰的整體印象,從而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拓寬學生的社會視野。文學史的概述講完之后,再進入作品的選講。

2.文學作品的選講

由于大學語文這門課存在著課時少和內容多這一對矛盾,我們不可能把教材中所列舉的每一課作為重點來詳細講解,而只能選一些典范作品來講讀,演示分析,讓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技巧,最終達到讓學生掌握不同體裁的作品的賞析技巧,學會自己分析。如:我們主要選講了《先秦諸子語錄》、《陳情表》、《將進酒》、《前赤壁賦》、《醉花陰》、《紅樓夢?寶玉挨打》、《孤獨者》、《再別康橋》、《哈姆萊特》等名篇。通過這些名篇的講授,學生們懂得了不同體裁的文章的寫作技巧以及賞析技巧。詩歌:分析其獨特的意象和優美的意境以及作者抒發的感情;散文:分析其取材的特色和感情的抒寫以及形神關系,體味形散而神不散的文體特點;小說:分析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背景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中的思想內涵;戲劇:分析其在體式、臺詞等方面的技巧,體會不同國別、不同派別的戲劇的各自特色。掌握了這些賞析技巧之后,學生可以自己運用這些技巧對不同國別、不同時期、不同體裁的作品加以賞析,從而使自己的分析鑒賞能力不斷提高。作品選講完之后,再以總結的方式簡述這一時期的文學的歷史概況,以明確所學作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從而加深對作品意義的理解。

三、應用寫作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于寫作的一些基本知識(如:主題、選材、結構、語言等)在中學階段已經涉及到了。還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文體(如: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在中學時也訓練得很多,對于這些文體的基本寫作技巧學生們也基本掌握了。因此,我覺得考慮到學生的畢業以及畢業后的工作需要,應用寫作的訓練應側重在常用應用文和科技論文的寫作。

1.常用應用文的寫作

常用應用文包括計劃、總結、合同、簡報、廣告、求職信、申請書、消息、通訊等。對于這些文體,先要把它們的相對固定的寫作格式講清楚,讓學生們對其寫作理論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當然,應用文最關鍵的是要學生自己操作,要求學生們能夠寫出比較規范的文章。因此,學生們的實踐是至關重要的,要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練習,然后教師要反復修改,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直至能寫出符合規范為止。

2.科技論文的寫作

科技論文是向讀者介紹自己在某方面的科研成果而寫成的文章。這類文章在寫作上與一般文章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的特色。而且對絕大部分同學來說,科技論文是陌生的,不懂科技論文應如何寫作、如何表現,這些都應作為大學語文教學的主要部分。如:科技論文一般由標題、作者姓名、摘要、關鍵詞、正文、結論、參考文獻、致謝等部分組成。這些最基本的都應該讓學生掌握。

以上這三個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互相聯系、互相溝通的。由于一學期的大學語文的課時較少,在具體講授時,我們側重在文學作品的選講,經過一學期的講授學生們普遍感覺分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至于應用文的寫作,我們開設了科技應用文寫作的選修課,這將對學生的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四、結合職業技術院校的特點,注重語文教學的實踐性

職業教育的特點是注重應用教學,注重素質培養。職業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后就直接步入社會從事社會實踐工作,學生動手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就業。所以,職業學校尤其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語文課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如下途徑來實現語文教學的實踐性:1.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2.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3.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總之,職業技術院校應根據自身的特點,在大學語文課的教學中,注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注重語文教學的實踐性,充分發揮語文這門課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為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篇(10)

中國古典文藝理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美學概念――“遒”,這一概念作為文藝品評常用的獨立術語進入人們的視野,是在魏晉六朝時期,“遒”在這樣一個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進入崇文、重情、求美、尚氣的文學自覺時期被頻繁運用,其美學內涵的形成與轉變,與這一時期我國文學由“言志”向“主情”的轉變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以“氣”論文與“遒”的美學內涵的形成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文氣”概念,強調作家的個性才能,促成并標志著我國詩學史由“詩言志”向“詩緣情”的轉變。“遒”作為一個美學概念進入文學領域,最早也是從曹家以“氣”論文開端引序的,其美學內涵正是指向文氣的“聚而不散”,及其運行流轉張弛有度、不逸不蔓的風貌。

魏文首次將建安文學作品中那種表現為昂揚向上的精神及情感力度的“氣”作為文藝審美的一個概念,并以此用來品評文學作品。在評價劉楨的文學創作時,曹氏說 “應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 并在《與吳質書》中首次將“遒”作為“文氣”批評的一個美學標準:“公干有逸氣,但未遒耳”。顯然,作為作品中所表現的精神氣質,“壯”與“逸”相對,“密”與“遒”相對,似乎“壯”始能“逸”,“密”始能“遒”,“遒密”是比“壯逸”更高的的一個美學層次。因而,“遒”作為一個文氣批評的美學標準,其首先有情感氣勢蘊蓄上的“氣聚而不散”(“密”、“固”)的內涵。同時,曹氏以“騁驥于千里”來比喻文學創作,提出“引氣”之說,從“氣”的運行流轉的法度方面將“遒”作為一種美學風貌的評判標準,顯然,這里,“遒”的美學內涵顯然不僅是情感氣勢的蘊蓄而達到的“氣聚而不散”,而是與“逸”相對,更趨向于指“氣”的運行流轉的“流暢”而言。那么這種文氣運行流轉所達到的流暢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曹氏以“騁驥于千里”來比喻文學創作,肯定了為文當有良馬駿足快馬馳騁的精神意度,即“有逸氣”,強調文章行文要使感情表達暢快無阻。而“遒”在先秦文學作品“忽忽歲月遒”等篇中本有“急行”之意,“歲月”的“逝往若流”與“氣”的循環、流動的特點都是一種有規律的“急行”的狀態,曹氏將“遒”作為“氣”的運行流轉的法度方面的一種美學風貌,其內涵之一正是這種有規律的“急行”所形成的不放逸、不流亂的收放自如的流暢的節奏和趨勢。

南齊劉勰《文心雕龍》繼承和發展了魏文的“文氣”說,在理論上作了更為全面的綜合闡述,他的文氣論集中在《養氣》、《神思》、《體性》、《風骨》諸篇,著眼于闡述作家的天賦才能和精神氣質在完成寫作過程(構思、行文)的作用及體現于作品的風格特征,《風骨》篇說:“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清焉”,這里,“風”大致相當于曹丕的文氣,是“意氣”在作品中的外化,指作家個性、才能體現在文章中的精神氣質;“骨”則側重于指通過作品結構、修辭等形式上的特點所表現出來的“氣”,故所謂“風骨”實際上是側重面有所不同的一個東西。其在《文心雕龍?風骨》篇評論道:“相如賦仙,號為凌云,蔚為詞宗,乃其風力遒也。”將“駿爽”之“意氣”與“遒”之“風力”緊密相連,明確地指出“遒”所包蘊的美學內涵的具體指向――“鳳力”,其美學內涵不僅指向作家的情感個性在作品中所體現的精神氣質蘊蓄的“聚而不散”以及流轉的“流而不亂”等,更包括作品文辭結構所形成的外在形式特征,并擴展到作家在構思行文中形成這種精神氣質的“意氣”方面的“駿爽”。

二、“自然真情”與“遒”之美學內涵的轉變

“遒”在六朝的文論中被更為頻繁地使用,而六朝文學論文不主文氣,偏重“自然”與“真情”的發現,也促使了“遒”的美學指向由文學作品之“氣”轉化為文學創作過程之“意”。

東晉以后,隨著模山范水的創作風尚的興起,將山水視為獨立的審美對象,并重視這種“自然”山水與個性“真情”的結合,文藝理論展開了對“自然”與“深情”的討論,也影響到“遒”的美學內涵的轉變與發展。

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中談到:“自建武暨于義熙,歷載將百,雖比響聯辭,波屬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意玄珠,遒麗之辭,無聞焉爾。仲文始革孫許之風,叔源大變太元之氣。爰逮宋氏,顏謝騰聲,靈運之興會標舉,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范后昆。”認為玄言詩不符合“遒麗”的典范,同時認為謝靈運的“興會標舉”、顏延年之“體裁明密”是建安風力的繼承,足以垂范后世。鐘嶸《詩品》也認為永嘉以及江表的玄言詩“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建安風力盡矣”,同時認為“陳思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為輔”、“謝客為元嘉之雄,顏延年為輔”,都是“五言之冠冕”。我們發現二者皆認可顏延年、謝靈運在五言詩上的成就,并認為他們是建安風力的繼承者。侃《文選評點》卷五評述道:“遒則意健,麗則文密。文辭至此,乃無憾矣。興會標舉,遒之屬也。體裁明密,麗之方也。顏終遜于謝,以未遒耳。”由此觀之,“遒”的美學標準是“意健”、“興會標舉”。

試觀《世說新語?賞譽》:“ 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悅之閑,遂致疑隙。然每至興會,故有相思時”,我們發現“興會”是一種偶有所感而產生的意趣,而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標舉興會,發引性靈”,則明確指出這種“意趣”正是引發我們“性靈”的創作靈感、情趣。將“遒”作為“興會標舉”的美學標準,無疑是強調這種文學創作的“意趣”,即作品中體現的作家的個性情感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的狀態。

顏、謝詩歌都重文采、尚巧似,那么,“顏終遜于謝”具體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二者詩歌對比則顏重規矩,謝重個性;顏多錯彩鏤金的應制之詩,謝多暢情山水的個性之作;顏詩較少寄托個人情感,謝詩則以山水之勝抒發個人性靈。通過對比不難發現,“遒”之美學內涵和指向在這一時期,更為偏向于指作品中情景交融、理融情暢的狀態,更重視作家的個性情感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的暢達。

鐘嶸《詩品》在評價謝眺的文學創作時,也談到“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叔源失步,明遠變色。善自發詩端,而末篇多躓,此意銳而才弱也”,認為謝眺“意銳而才弱”形成了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的文學作品特色,也明確將“遒”與“意”相關聯。而在評價晉吏部郎袁宏時談到:“彥伯《詠史》,雖文體未遒,而鮮明緊健,去凡俗遠矣。”觀《世說新語》可知袁宏文辭典雅、才思敏捷,可見,袁宏敏捷的“才思”促使他的文章“鮮明緊健”接近于“遒”。

在書法藝術領域,時人評價王右軍《蘭亭集序》“遒媚勁健,絕代更無”,(何延之《蘭亭記》與《太平廣記》都收錄此語),而自王羲之始,中國書法藝術、書法觀念發生了一種根本性的轉折,那種外向性、模擬性、象形性、寫實性的審美傾向開始退場,而一種偏于內向、重視“意巧”、強調暢神、講究表意的審美趣尚開始形成,書法真正成為一種旨在“任情恣性”的審美方式,一種以“流美”、“意巧”為主的獨立藝術樣態。王羲之《蘭亭集序》的“遒媚勁健”,正是這種“流美”、“意巧”的典范。

綜上,“遒”的美學內涵的形成、轉變與發展貫穿著我國文學史上“言志”到“緣情”到轉變的整個文學自覺時期,其最深層的美學指向文學創作過程中與文學作品中“情”的控制的恰當、抒發的流暢。然而,唐以來由于中國文學由晉以來的“恣情任性”重新回到對現實功業理想的吟唱,文學理論也趨于重視風骨氣調,提倡魏晉昂揚向上的精神及情感力度,“遒”的美學內涵由論“氣”、講“意”的美學指向偏離為重“力”的傾向,頻繁與“勁”、“健”等有“強勁”之意的詞聯合使用,最終使其本有的美學內涵被遮蔽、誤讀。

參考文獻:

[1]周汝昌.永字八法 書法藝術講義[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1 0-240.

[2]漲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資料選注[M].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65.

[3]儀平策.中古審美文化通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229-239.

上一篇: 兒童安全論文 下一篇: 數據安全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色桃花亚洲天堂视频久久 | 亚洲精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