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藝術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現代主義藝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2.未來主義所作的時間分解

塞尚以及立體主義畫家嘗試對畫面空間的從新革新,而未來主義畫家則嘗試把時間從新進行分解。意大利是未來主義的發源地,未來主義畫家們主張在畫面上呈現物體運動感,通過在畫面上呈現物體運動利于表現靜止畫布上還沒有發生的事。未來主義的代表畫家杜尚的畫作《下樓梯的裸女》中,畫家將一組組幾何形形象,持續的動作特征,來描畫一個裸女從樓梯上走下來的完整過程。這種近似的、持續的動作,可以解釋未來派藝術家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把時間上有前后順序的瞬間疊加在一個畫面上,從而使畫布充滿運動感。未來主義畫家們所運用的這種在一個畫面中把時間從新分解的方法,是對長久以來靜態時間表達方式的挑戰,動搖了繪畫藝術只表現某一時刻的原有想法。在未來主義之前,印象主義的畫家克勞德莫奈就已開始嘗試對同一景物,在相同角度,但在不同光線和時間段的表現進行研究,比如莫奈的油畫作品教堂系列和干草垛系列。不同與未來主義作品的是,莫奈是把不同時間段的景物畫在不同的畫布上,而未來主義畫家們則是把他們表現在同一個畫面上。但是無論怎樣,未來主義畫家們把時間的概念又從新體現在繪畫作品中。

篇(2)

(一)人文功能主義風格的形成

在二戰之后,功能主義現代設計思想在各國形成了不同的表現形式,眾多藝術家和設計師認為抽象幾何形式是最具有時代感的造型語言,但是丹麥設計師認為“線條應該帶有一絲微笑”,從而將丹麥現代藝術設計的主要風格表達了出來。丹麥現代藝術設計注重社會與自然的親和力,其作品蘊含著濃郁的人情味,因此丹麥藝術設計風格被稱為“人文功能主義”。

(二)人文工功能主義風格的構成要素

丹麥設計師注重充分利用和開發本地區的天然材料,從普通民眾的生活需要出發,在表達民族傳統與風格的同時,設計出具有實用價值的作品。優質的硬木是丹麥設計師們所鐘愛的材料,此外,皮革、棉布織物、藤類等天然材料均被賦予了新的藝術設計價值。丹麥現代藝術設計中最具有核心意義的構成要素便是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丹麥設計師關注著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產品設計中首先注重的也是使用者的最佳感受。與德國過分注重科技、意大利注重形式相對比,丹麥的設計師更加注重現代社會方式中人文因素與科學技術之間的平衡。

二、后丹麥現代設計的新發展

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各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丹麥現代藝術設計不僅立足于提供實用的物品,還要求物品能夠體現一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內涵。

(一)體現更多的人文關懷

丹麥設計素來以人性化設計而聞名,其設計的產品不僅注重實用功能,還兼顧審美功能,在設計中體現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生活態度。更值得贊賞的是丹麥設計師在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還更多的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需求。

(二)注重產品設計品位和個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社會更加注重多元化以及個性化,消費的求異心理日益突出,表現在設計上就是追求設計的個性。丹麥現代設計師從本國的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并吸取其他國家的設計經驗,利用各種新技術和新材料,創造出了許多具有時代感的個性化作品。

(三)立足傳統發展創新

丹麥設計師將傳統工藝的精神貫穿到整個設計、生產的全過程中,并將追求細節的完美作為職業目標,保證了傳統工藝不會因為工業化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逐漸湮滅在歷史發展進程中。丹麥設計師力求工業生產產品也能夠給人們帶來手工制作的感受,并注重結合新的生產工藝和表現手法,不斷進行自我創新,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實現設計風格的提升和深化。

篇(3)

任何一種文化現象的產生都有其濃厚的思想文化背景和社會歷史背景,反理性主義思潮的后現代主義也同樣有其產生的社會文化根源。在現代社會經濟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都有了極大的提高。但是,在人們過度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很容易產生自我價值觀的混亂及精神信仰的危機。這樣在現代主義設計中就出現了厭煩、冷漠、近于模式化的以極簡為宗旨的設計風格,此后,后現代主義設計又在反現代主義的基礎上產生了。

一、后現代主義藝術設計的發展及特征

藝術設計發展到今天,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深遠的。它不僅體現在社會經濟生活和技術運用上,而且它本身也體現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時代觀念的變遷。藝術設計的發展分為三個歷史階段:第一階段,藝術設計只是為了少數貴族特權階級服務,呈現出傳統的、以手工工藝為主的古典主義設計特征;第二階段,藝術設計以形式簡單,功能性強為其主要宗旨,呈現出工業化的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特征;第三階段,就是現代主義之后的設計階段,這就是人們所稱謂的“后現代主義”設計階段。

學術界對后現代主義(Post-Moderism)沒有確切的定義,普遍認為它的內涵與外延較難界定。有學者認為,后現代主義是從20世紀 50年代的美國“反文化運動”開始的,這樣就將“波普”運動看做了后現代主義的起源。[1]后現代主義的設計與后現代主義思潮是緊密相聯的。后現代主義設計不強調功能性,不考慮社會經濟因素、文化因素對設計的影響,而重視裝飾和個性、具有反傳統、漠視理性的特點,表現出對現代主義、平凡主義的一種厭倦。但是,在形式上它仍然是一種現代主義或國際主義的延伸,是在現代主義基礎上所做的再塑造,是一種個性的體現和張揚。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它是前兩種設計風格的結合或繼續。但是,我們又不能非常絕對地說,這兩種設計風格,哪一個更能代表時代的進步,因兩者有其某種社會功能相同而并存。上世紀90年代后,經濟與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后現代主義的設計風起云涌,它滿足了人們對生活的個性化、多元化的追求。因為后現代主義設計的產生,使得人類的社會生活和世界顯得更豐富多彩,更加人性化。可以說,這是后現代 主義設計的優點。

三、后現代主義藝術設計的文化精神

后代主義建筑、阿基米亞和孟菲斯小組等是眾多的設計流派和思潮中有較大影響的,對建筑設計的高技術思潮的一種引申是藝術設計中的高技術風格。意大利有兩個激進的設計組織,即阿基米亞和孟菲斯小組,他們繼承了“反設計運動”的傳統,反對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強調大眾文化的價值。而后現代主義建筑作為眾多的后現代設計流派之一,它最早出現在上世紀60年代的國際建筑界,它不是廣義上的對后現代文化思潮的指稱,而是指狹義的對現代主義國際風格的建筑流派和思想的一種反叛。上面所指出的設計思潮流派在其眾多的先鋒設計師的實踐努力的基礎上,匯聚集成一股強勁的后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潮,體現出了或顯或隱的后現代思維方式和文化精神。

1981年9月在“孟菲斯”舉辦的展覽中,因為展品的功能幾乎被拋到了九霄云外,許多批評家把展品看成是玩笑或惡作劇的挑釁行為。在“孟菲斯”的代表人物埃托?索得薩斯的設計理念中,作品的使用價值和功能似乎已被遺忘了,不是形式追隨功能,而是形式追隨表達。在他的設計作品中,歷史的脈絡,詩性的敘述及文化的底蘊往往比其實際的價值和功能更為重要,這就使得“孟菲斯”設計群體的作品具有了強烈的反現代性、反理性的特征。這些特征構成了國際規模的后現代文化的重要內容,也體現了后現代主義的文化精神內涵。

在后現代主義建筑設計的作品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其對歷史脈絡的鐘愛與解構,如后現代建筑理論家詹克斯的《什么是后現代主義》一書中,用“后現代古典主義”來對整個上世紀80年代以后的后現代主義建筑進行命名。因為,后現代主義建筑用特殊的方式對歷史進行了梳理,并對傳統進行了很好的繼承。比如,于1995年博塔設計并完成的美國舊金山現代美術館,該建筑以紅褐色的色調為主,以傳統的磚石為材料,但是,其鋪砌的手法相當細膩。橫向的線條非常耐看,主立面的完全對稱構成古典傳統建筑所具有的厚重、沉穩風格。博塔認為,這個建筑具有古跡要素又具有現代品格。磚這種自然材料,它能引起人們對大地與火的聯想,體現了人們對遠古時代人類所居住的茅屋的記憶。他雖是個現代人,但是,在他的筆中,我們看到了他對整個建筑的歷史的描述和繪制。[2]上述可見,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人類的歷史沒有走向斷裂,反而歷史更為彌久;在傳統語匯中他找到了新的靈感,其創造的個性也沒有喪失。現代主義建筑拋棄的文化底蘊在他那又被重新拾起,這正是體現后現代主義設計的積極的方面。

在以簡約、怪誕為主要特征的后現代主義設計顯現出了后現代主義文化的精神實質:否定和反叛理性主義的世界觀,贊揚和肯定多元性與不確定性。但是,它的手段卻是對歷史的豐富性的一種重新解讀和對歷史詞語的一種重新運用,并在其使用過程中體現出一種拼貼的戲謔與思路的拓展。這些構成了后現代主義設計文化的方方面面,他們體現著后現代主義設計中的后現代的文化精神。我們冷靜地看待這種后現代主義的文化,就會發現它是社會進步、科學發展及文化變遷的必然結果。它是人類面對前所未有的社會悖論、知識狀況時以新的思維方式所做出的一種全新反應。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321.

篇(4)

一、藝術與設計的關系

(一)藝術家和設計師分合

在現代主義階段,有一社會分工的存在,藝術家和設計師分屬不同的職業,二者是有區分的。但,由于學科的交叉性現象和職業的自由選擇性,藝術家從事設計,設計師從事藝術的現象時有發生,加上藝術家對設計的貢獻,設計師對藝術的鑒賞,因而出現了十分復雜的情況。藝術家和設計師有所交叉,有所影響,這是二者合的體現。所以,二者有分有合,是一個復雜的共同影響的狀況。

(二)形式化因素上的一致

藝術發展到現代,風格開始從古典寫實過渡到現代抽象,重視于對食物外形具象描繪的手法讓位于對作者的內心和外界世界感受的具象非具象手法。就現代設計而言,從表面上來看,是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大機器批量生產要求的標準化、統一化,客觀上需要其產品形式和結構的盡量簡潔而精煉,所以出現了設計簡潔的藝術化外形和精煉的產品結構。其實,這一結果的出現是由于時代所帶來的現代設計功能主義的興起而引發的。可以說,是由于工業化的發展,要求設計適應機械化大生產的需求形式趨向于簡潔化。而相應時代潮流變化的藝術也出現了抽象化、幾何形式化的趨勢,這種抽象幾何化的藝術形式剛好與設計簡潔化的要求合拍,走向了共同的形式結合,促進了現代設計的發展。

(三)互為影響與會合

藝術性的審美觀念向設計性的審美觀念轉變。現代主義時期,藝術的審美觀與傳統相比發生很大變化,從傳統的“模仿”向抽象與移情為特征的“表現”發展。繪畫性的語言被要求具備邏輯語言所具有的共樣性質,即一致性和完備性。模仿的內在含義是忠實于自然事物,表現則意味著自然事物之獨立性的喪失,意味著主體通過形式構成而將內在之不可呈現出來的東西顯示出來。繪畫性的再現性向分析性轉化,這一點又巧妙地為設計所用。這種觀念支配著藝術家們設計創作,使其在設計中注重設計形式感,并賦予這種現代形式以新的理念。現代主義之前,不管是設計還是藝術,均重視裝飾性;現代主義時期,工業化機械大生產改變了人們的審美觀,人們開始覺得機械是一種工業時代美的標志,設計和藝術分別出現了“功能決定形式”和歌頌機器文明的未來主義、先鋒派等流派,雖然出現形式不完全一致,但在標志著裝飾性語言向功能性語言過渡這點上是一致的。而后來,現代設計和藝術也達成了形式上、結構上的統一。

二、藝術與哲學

(一)哲學是藝術的思想根源

西方現代哲學在本體論上,大多具有唯心主義色彩,在認識論上大多具有非理性主義色彩,在人生哲學上大多具有悲觀主義色彩。西方現代哲學對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極大影響,如果沒有西方現代哲學作為理論基礎,就不會有所謂西方現代藝術。西方現代藝術的思想根源是各種現代主義的哲學思潮,與后現代為西方現代藝術從美學思想到創作方法上提供了理論根據,對現代藝術與后現代藝術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方現代藝術在形式上大多標新立異,追求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的創新,其中一些藝術技巧和手法具有借鑒意義,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藝術的表現能力,擴大了藝術的表現空間,增加了藝術的表現手段。但是,現代藝術常常一味追求形式的新奇,否定和排斥傳統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把一些藝術主張推向極端,使得作品怪誕離奇、隱晦費解、抽象混亂,有時達到了極端荒謬的程度。從哲學與藝術的關系看,現代派藝術又用藝術的方式宣傳了西方現代哲學各流派的思想。有一定的西方現代哲學流派,就會有相應的西方現代藝術流派。

(二)藝術是哲學思考世界的重要途徑

藝術同時是哲學家審視世界、思考社會、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哲學和宗教一樣屬于系統的、理論的邏輯意識體系,哲學家的作品同樣需要藝術,否則再精妙的理論也會顯得枯燥。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的思想基礎,除了叔本華、尼采唯意志論之外,弗洛伊德和榮格的精神分析理論、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海德格爾生存主義、薩特的存在主義等,都對其產生和發展給予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三、藝術與文學

就文學的現代主義而言,它表現為文學從既成的準則、傳統、常規中的解脫,它是觀察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義的新方式,是表現形式、風格等方面的嘗試(有些是卓有成就的)”。這個解釋突出地表明了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個特性,那就是對傳統的反叛和刻意地求新。

(一)從屬關系

文學是一門藝術,但藝術絕不僅僅是文學。如果說藝術是一條寬廣長流的大河,那么文學就是其中的一條分支。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文學就是語言文化的藝術,扮演著藝術生活的主角,藝術的產生往往就需要堅實的文學做基礎。但藝術不僅僅是文學,它卻包含廣泛,我的個人理解就是:一切美好的東西與事物都是藝術。藝術本身就包含褒義,它可以說是人們精神和思想上的一種向往,是用行為和行動去美化一種事物的現象。

參考文獻:

[1] 王受之.世界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 和人可.工業設計史[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篇(5)

近讀發表于本刊今年第二期“藝文論壇”的《后現代主義的再認識:概念,理論,文化藝術》(以下簡稱《再認識》)一文,頗有一些感想,特提出與文章作者們商榷,并希望能引起進一步的討論。

這篇文章雖以對“后現代主義的再認識”為中心論題,但它實際上涉及對歐洲近現代文明史、思想史、哲學史、藝術史、社會史等諸多方面的理解和解釋。特別是對“現代主義”、“現代性”的理解和解釋。

歐洲的文明史在經歷了以神權為中心的漫長黑暗的中世紀之后。迎來了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的文藝復興時期。在其后三四百年期間,歐洲各國仍處于封建社會階段。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盧梭以及以狄德羅為代表的“百科全書派”為該世紀末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思想基礎,然而就當時法國社會經濟結構而言“第四等級”即市民階層的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仍處于弱勢地位。只是從19世紀三十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才有了大的發展,因此,持唯物史論的大多數歷史學家都以19世紀三十年代作為歐洲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

現代主義作為文化藝術現象。是歐洲從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經濟時期亦即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才產生的。其思想來源十分復雜,海德格爾當然應該算一個,此外諸如弗洛伊德、柏格森、克羅齊、基爾凱郭爾等人的學說也起過較大的影響。在歐洲近現代的文藝史中,現代主義是繼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之后的一種文藝現象或稱藝術流派。它與政治、經濟、哲學等誠然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它畢竟只是文化藝術現象,而不能將其無限擴大到其他各個領域。現代主義藝術家或稱現代派以法國19世紀下半葉的作家波德萊爾的《惡之花》作為開山鼻祖,其后。英國的喬伊斯、法國的普魯斯特等人相繼推出了“意識流”小說,俄國的安德列夫、布洛克則推出了象征派戲劇。而在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美術界,以立體主義、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未來派、野獸派等等名目出現的現代派藝術更蔚然成風。并影響到電影界。以致有法國及其他國家“先鋒派”的登場。現代主義藝術家最大的特點是以“反傳統”自居,他們否定一切傳統規范、規則。追求表現形式上的創新,以至無所不用其極。現代主義藝術的歷史功過,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且不去說它。

我們想要討論的是,《再認識》一文將“現代主義”、“現代性”等概念遠溯到十六七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文中作迪卡爾),這確實令人吃驚。笛卡兒所處的時代距歐洲文藝復興末期不久。應該屬于歐洲近代史初期。其時人本主義或人文主義哲學思潮已十分活躍,像笛卡兒、康德等人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在一定時期內還占有主導地位。然而,不論笛卡兒也好,康德也好,都不可能有“現代主義”或“現代性”的思想及論述。主觀唯心主義或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思想對后世的某些藝術家可能有過這樣或那樣的影響,但以之作為現代主義、現代性的“起源”,則未免有失偏頗。

至于對“現代性”的具體解釋,則更使我感到不解。《再認識》一文將現代性定義為“自由、民主和個人主義”,并聲稱,在這面“現代性的大旗”下。可以把“法國革命、美國的獨立宣言、1917年的俄國無產階級革命和1911年、1949年的中國的兩次大革命”全都“概括”進去。這里產生了兩個問題。其一是18世紀的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和20世紀的俄國十月革命、中國是性質完全不同的政治革命:其二,對前者即美、法兩國的革命而言,用“自由、民主和個人主義”的口號來概括尚可說得過去。但用來概括俄、中兩國的革命卻未必合適。尤其是“個人主義”怎能成為他們實現革命的目標呢?

關于后現代主義的起源問題,《再認識》一文將其歸納為“受中國的影響”而在1968年發生的巴黎大學生群起造反,以改革教育制度為目標的運動,即法國人所稱的“五月風暴”。其實,這場風暴產生的原因要比文章作者們所論述的要復雜深刻得多。中國“”的影響是有一些,然而事物發生變化的規律是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是決定性的。而這個內因就是60年代下半期。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有所激化,歐洲知識界由來已久的無政府主義思潮此時與“新”思潮匯合成一股強大的潮流。即“新左派”思潮。其影響所及,不僅僅限于那些大學生,而且深入到思想界、文化界、藝術界甚至于普通勞動者階層。緊接在法國“五月風暴”之后發生的意大利有上千萬人參加的學生罷課、工人罷工以至發展到占領某些城市的“抗議”運動,即是突出的事例。在當時學術界出現的各種理論中,有一些如符號學、精神分析學等是屬于學科建設性質,另有一些如“存在主義的”、“結構主義的”、“新弗洛伊德主義的”等“新”學說則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性質,其要害在于借之名行反之實。所有這些“新”理論對后現代主義理論和實踐都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但畢竟不是后現代主義本身。所謂后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一樣,終究是一種文化藝術現象,而不應“包羅萬象”。

篇(6)

[摘要]本文從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轉向出發,結合中國畫論與西方哲學等文藝理論,以藝術家朱書賢、常陵的藝術作品為具體切入點,討論當今藝術文本結構的審美化生存,可以為之的路徑與方式。

關鍵詞 ]視覺文化時代;藝術文本敘事結構;審美化生存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30

1從圖到圖,一眼萬年: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轉向

鼓樂喧天的祭神儀式、嚴陣以待的狩獵場面……在我們向那些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遺存面壁凝視時,它們凸顯出的不僅僅有篳路藍縷的人類活動軌跡,還有人類記錄自然、控制自然的愿望和能力。“制圖和讀圖是人類走出愚昧,從一般動物中離析出來的最偉大的一步”王海龍.視覺人類學[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4.,圖其形繪其影的“敘事”行為已然定化為人類的生存方式之一。伴隨著大浪淘沙般升騰跌宕的自然抉擇,人類終于以蹣跚向前的腳步邁入了這個新世代。拜經濟發展與科技發達所賜,當下新技術的不斷引入和傳媒的日益擴張,營造出了視覺機制的高位主宰和視覺文化的廣泛滲透的氛圍。

當持續了四個多世紀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在20世紀不情愿地被附加上 “L·H·O·O·Q”的標簽;當夢露的迷人肖像以變色龍的方式重復出現,我們仿佛已經嗅到了視覺文化沉浸于敘事格局之中的整合之味。從圖到圖,一眼萬年,生活世界的視覺化、圖像化這一次又垂青于人類,不同的是,人類此在的界域已經裂變為視覺文化的競技場——以文字和語言為中心的理性形態,正逐漸為以圖像為中心的感性形態所取代,人們對于文本的主體認知方式繼而由精讀轉向略讀、由凝神關照轉向眼球效應,圖像在一步步滑向話語的附庸和感官的刺激物。

2詩意棲居地之上的審美化生存

凡是詩性尚未泯滅的人都不可能真正地沉淪于世界的蠅營狗茍,都不會深陷在日常奔走和忙碌中而對存在的呼喚聽而不聞,都不會一生低頭于足下的小利而不仰望天空。章國鋒,王逢振.20世紀歐美文論名著博覽[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259.

——海德格爾

在如此一個圖像增殖與侵蝕的視覺文化時代,“視覺文化的規劃一直便致力于嘗試以種種障礙和未知形象將空間填滿……它總是充滿著未被承認的障礙,這些障礙從來不允許我們實際上“看到”存在于我們的期待之外的東西。”羅崗,顧錚.視覺文化讀本[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13.在海氏那里,“詩意地棲居”具有一種遮蔽的力量。

的確,在當今大眾經驗重構、審美范式轉換的情境之下,如何使審美與現實、藝術與生活達到雙向互動和深度溝通;如何使藝術文本敘事結構在日常體驗與美學意義、審美愉悅與價值提升之間,制衡圖像淪落所帶來的無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輕,以實現詩意棲居地上的審美化生存,成為當下藝術的職責與業績所在。石濤有云“筆墨當隨時代”,置身于其中的藝術家們即時調整文本敘事結構的轉向步伐,平視之眼的朱書賢“以平視感的姿態開啟感官之門”,深情冷眼的常陵開始了“一花一世界的詩意撩撥”,他們以超文本的立體方式吸納慧智,在推動藝術創造的人性化表達和審美化建構的同時,在學術關照的層面上不斷厘定本土文化的精神坐標。

3藝術文本敘事結構之——關涉與遙望:此岸與彼岸

文藝復興以來關于藝術的樸素“鏡子說”,毫不懷疑詞與物的一致性;而進入視覺文化時代以來,書寫與現實的非同一性卻是所有語言固有的,沒有一套言說世界的言辭能包含世界的真。當代藝術在實施著鏡城突圍的行動,它不斷抹平了“虛擬真實”與“實存真實”,走向“超真實”。人們在創造著現實,也在構筑著理想世界,力求走近精神“彼岸”。這種“超真實”/“幻象”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長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在佛教構筑的世界里,此岸與彼岸是現世與來世、苦海與佛國的兩極。而筆者此刻所議的此岸與彼岸,其所指不僅包括此在和彼在,亦有一種地域上(如本土與海外、東方與西方等)越界與連接的概念。即藝術家們既要以入世的治學態度,在日常生活中、在創作中關照,又要在此岸遙望彼岸、從彼岸關涉此岸,透過秩序的網幕,使鴻蒙之理見:李來源、林木的《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版,307頁:石濤有“天地氤氳秀結,四時朝暮垂垂,透過鴻蒙之理,堪留百代之奇”。閃閃發光。

朱書賢借助《黑霧》與《黑色種子·抽芽》文本敘事中源自自身經驗、看似稀松平常的現實情境,將此案與彼岸的關涉與遙望,演繹為“浪漫”與“現實”之間的懸浮與依托。“每當我察覺浪漫這東西時,感覺它的存在像是一層透明的薄膜,懸浮于現實事物的表面,使得事物看起來時而真實,時而虛幻,下一個瞬間,就消失不見。”摘自朱書賢《浪漫——懸浮于現實之上的一層薄膜》一文。兩部作品均為我們設定了“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的現場氛圍,黑與白的交接之處便是無窮盡的“灰色”主調。藝術家將創作視為“再現薄霧般的浪漫”,可是這浪漫卻沒有依附在抓人眼球的新奇形態中,沒有披戴上濃妝重抹的色彩,而是彌漫于充斥在影像中的主色調灰色之中——主體與客體在這里均被籠罩在純度不高、亮度不夠的灰暗調子里。

回到顏色本體上來看,因似晦澀的灰色之于黑白,就好似浪漫之于現實。它不同于黑白的極端,而是以朦朧、內斂、神秘的形狀,更富于彈性地介于兩者之間。“灰色給人以時間、空間上的距離感更強烈,其遠方為遙遠的過去”[德]愛娃·海勒(Eva Heller).色彩的性格[M].吳彤,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330.。如果說“黑色”之夜和“白色”之亮分別對應于“此在的遮蔽”和“彼在的敞亮”,那么這種以枝枝蔓蔓的灰色姿態為代表的視覺效果的壓抑,無疑助藝術家一臂之力撥開“黑霧”,將關涉此案、遙望彼岸的實施凝結為破土而出、抽芽壯大的“黑色種子”。

擁有十年留法經歷的常陵,在此岸的法國時思蜀而不樂,記憶中的母土魂牽夢縈,他欲罷不能地迷戀著彼岸的溫暖;回到2005年的臺灣,此岸的故鄉社會結構、現實面貌、文化境遇較前有了根本改變,此刻的臺灣與記憶中彼岸的臺灣無法建立起即刻的連接,從此岸到彼岸的跳轉,實質是從本土的缺席轉到現時的在場,記憶中對于母土上下文關系赫然橫亙出一條現實的鴻溝。藝術家由此在對于彼在的原有期待并沒有實現,這種悵然所失的情緒,促使常陵開始了以臺灣的特色飲食——“五花肉”為視覺識別碼的身份追尋。常陵的溫情回眸,在“異鄉”和“原鄉”之間巧妙切換,他用特殊的減去法,揮灑書寫的痕跡,流動油畫的顏料,而由此產生的類似于水墨的表達效果直接帶入了文人畫中的精神元素。

從構圖飽滿的暖色到間有其中的冷色,從“五花肉”系列中“肉山水”“肉花鳥”“肉都市”“肉兵器”“肉宗教”五個子題之間的互我進化和輪回,常陵的藝術文本不斷地呈現敘述者的心理反應和闡釋渴望,具有一種“符號迷戀”的故事表征。這種敘述策略又喚起觀者巨大的情感期待和敘述幻想,繼而使其沉溺于文本的敘述之中。于是,此案的關涉與彼岸的遙望在這里,圖像化為高速的靜止、細膩的宏闊,且深且濃且久遠且綿延,而至無窮無極。

4藝術文本敘事結構之——確定與不確定的預設方向

藝術的文本創作存在于從創作到作品接受的動態流程中,存在于“從創作者的意象—語符思維到讀者的語符—意象思維的相繼過程中”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05.。在這個過程中,作品是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各自思維活動的中介與連接點,它既是作家創作活動的物化與結果,又是讀者接受活動的起點與物態化作品的重新創作。

按照這樣的認知準則,藝術家一方面要為接受者提供一個微妙的意義組合,其中既有可以直接知覺到的意義傾向,又有含而未發,需要接受者加以想象填補的意義“空白”。于此之下的本文敘事,搖擺于確定與不確定、精準與混沌的預設方向之間。確定的預設方向,使得觀者的觀看思索與創作者的原發意識,具有一定層面上的主旨一致性;而預設方向的混沌與不確定,則需要觀者的主動思索才得以使畫面的意識顯現完結。從此點延伸開來說,它反而完滿和確定了創作者的精神嫁接和轉譯。

朱書賢寓詩意感和神秘感于現實生活中的哲思方式,流淌于作品《黑霧》與《黑色種子·抽芽》中。他在其中沒有設置人物對白,待定的指向與緩步運作的“尺八”背景音樂互為滋養。藝術家從哲思迷離、文風幽淡的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小說《幻影書》中,獲得關于“默片”元素的啟迪。在他看來,默片雖然少了語言的表達,卻有著如同詩一般的專屬表達方式。“默片的無聲、黑白色彩、斷斷續續加速的節奏。這些都是障礙,增添了觀賞的困難,卻也減輕了意圖代表什么的負擔。”見:《“惡童力”展覽畫冊》,朱書賢《浪漫——懸浮于現實之上的一層薄膜》,臺北:大未來畫廊,2009:136.朱書賢將這種擁有多向無限生長可能的“共文本”空白,拓展到諸多具有神秘感條件的環節之上,如劇情推展的幽然迭轉、默片與觀眾的距離感、“尺八”樂器本身帶有的宗教色彩等等。

“存在于這個時代的洪流間,我不批判,我只裂開嘴大笑。”在常陵看來,宇宙本身處于混沌狀態,其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包含陰陽、表里的兩面。他希望自己的藝術創作是一面鏡子,可以提供一種中立的思考方式,而不是過于明確、太過了然的指向。藝術家使用特殊的減去法,使生物的存在本身穿透歷史思考呈現過去、現在、未來的文化課題,于此亦應了石濤“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混沌里放出光明”的畫語錄。

朱書賢、常陵的藝術語言由常態進入空白,又由空白回到常態。他們幽玄詩意的語言一方面將觀者導向一種超然的意象意境;另一方面又在這種導向的路徑之上設立了多重障礙間隔,將觀者接連阻滯在語詞本身的意義之上。正如同葉燮對于詩有“其寄托在可言與不可言之間,其指歸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言在此而意在彼”之說,他們通過增多敘事結構中,從語義、意象一直至主題各個層面的“空白”與“不確定性”,來適應和調動觀者重建作品審美物件的創造性和能動性。

參考文獻:

[1]高千惠.當代文化藝術澀相[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8.

[2]倪再沁.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

[3]盧梅芬.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

[4]李欽賢.臺灣美術之旅[M].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

[5]劉益昌、高業榮、付朝卿、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綱[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

篇(7)

圖像藝術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那些以視覺為中心,重點突出視覺感受的藝術文化現象都是廣義上的圖像藝術。狹義上的圖像藝術是特指當下世界范圍內正在日趨發展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文化現象,也可以稱其為“圖像時代藝術”(The art of towards the image)。此種藝術文化現象,多使用仿像、圖像、形象等基本方式,輔以現代化的傳媒技術,著意營造虛擬性的時空形態,從而表達多元化的審美取向和價值取向。圖像藝術雖然具有鮮明的當代特征,但卻保留歷史文化的痕印。就流行范圍來說,盡管圖像藝術產生興盛于西方,但在經濟文化全球化一體化的當下世界,它在中國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

圖像藝術與東西方美學傳統及美學資源

說到圖像藝術就不得不先提及西方的美學傳統。因為圖像藝術來自西方,所以就西方傳統而言,古希臘人提出以模仿論為基礎的形象理論。從柏拉圖到達芬•奇的鏡子說,滋潤和養育了西方的現實主義美學傳統,這是圖像時代藝術的一個來源。鏡子在美學的意義上有三種作用,其一,鏡子可以客觀地反映現實;其二,鏡子使人對自我的認識更加深刻;其三,鏡子可以識別人的無意識活動。法國精神分析學家拉康認為,鏡子不僅能夠輔助鑒明身份和自我再現,而且能夠征顯出嚴重的精神問題。由此他提出,人們所認識到的形象是客體的一個變形,是人們想象中的形象,想象的東西與象征的東西結合起來就是現實。

而中國的圖像藝術除了被西方美學傳統的影響外,也被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影響,圖像、形象這類問題,不僅存在于繪畫、雕塑、建筑等空間藝術中,同時也存在于其他文化領域。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圖像和形象不僅存在于像建筑、雕塑、繪畫這類空間藝術中,他們也同樣在其他藝術領域中存在。從文學領域來說,中國的古人曾寫道“圖,經也,書,緯也。一經一緯,相錯而成文。”在歷史學領域也離不開圖像,宋代學者鄭樵曾說道“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像于圖,索理于書。”在藝術中,圖像的意義也備受推崇。《論語》中記載孔丘說過的話:“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在這句話里“文”指的是圖案、花紋和圖像。在孔子的話語中,它與“質”相對,意思是表象;“文質彬彬”是質和文的統一,孔子認為有了質和文的統一才是完整的表現。從客觀作用上來看,“文質彬彬”這一思想不僅肯定了作為圖像的“文”的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對后世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以上簡要論述東西方美學思想,并不能代替東西方有關圖像藝術的全部美學理論的思想資源。但可以認為,這些美學資源,在當今圖像時代的藝術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像藝術對傳統美學和文化的反撥與沖擊

圖像時代的藝術受到傳統美學的影響無疑,但這種影響并不能說明它就是傳統美學的繼承者;也就是說他繼承并發揚了美學傳統,但并未發揚傳統美學。反而圖像藝術的出現和發展對傳統美學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這種沖擊在許多具體方面得以體現:

第一,就是它對傳統美學觀的顛覆。傳統美學觀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真”,即真實。在中國的美學傳統中,“意”和“真”作為兩個重要的命題貫穿始終。“意”指的是意向和意境,“真”的意義便是真實與自然。所以“真”不僅要反映自然,而且還要通過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來對“意”進行體現。而圖像時代藝術過于強調“意”,而忽視“真”。媒體傳播行業的急速發展和大量機械復制的出現是的藝術作品原有的本真性遭到嚴重破壞。

第二,是對藝術作品價值意義的顛覆。圖像藝術的宗旨是消解價值,解構意義。圖像藝術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清晰透明確卻不穩定的世界。形式替代價值,符號替代意義,符號與形式雖然加速生長,但他們有以更快的速度發展的內爆。鮑德里亞所認為的后現代社會最顯著的現象就是此二者。

第三,是對傳統的人文知識分子觀念的顛覆。在古代的歷史條件下政治和道德是合而為一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所崇尚的是“善道”。但自進入近現代社會以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文人心態被前所未有的顛覆,這來自于它們不斷遭到討伐和沖擊。這種顛覆即可以促使以人文知識分子為主的中國知識分子接受現代的思想文化的影響,把自己融入到現代社會和市場經濟中去。

第四,對傳統的語言和文學“正統”的顛覆。儒家強調“詩言志”,語言和文學都是德行的體現,但是在現今中國,由于圖像文化和圖像藝術的發展以及圖像時代的來臨,語言和文學的正統地位受到了嚴重挑戰。這種挑戰至少造成三種結果。一是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不再“唯我獨尊”;二是文學語言與日常生活語言之間出現語言“亂碼”現象;三是藝術上的雅與俗的界限在模糊和淡化。

美術作為一種圖像藝術在中國的發展

美術是與圖像藝術和圖像時代藝術關系最為密切的造型藝術。尋根究底的看來,美術特別是繪畫藝術以圖像為其存在和表現形式。所以,圖像學這個學科在造型藝術史上的形成就是專門針對圖像本體進行研究的結果。另外,圖形藝術發展經歷也告訴我們,圖像藝術的產生和繁榮,和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的內在聯系。

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始于西方,在改革開放之后漂洋過海來到中國。1985年,我國一些美學家和美術理論家通過《文藝研究》和《外國美學》等刊物,詳細地闡述后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一些基本的理論問題,以及這一思潮同的現代主義(這種主義在當下中國十分興盛)的關系問題。其實際影響所及,也波及到后來的后現代美術在中國的發展。總體來看,中國的后現代藝術具有比較超前的理論和與之不相稱的滯后的實踐;在國際上尚未占據主流地位。“后現代主義美術在中國的理論和實踐給了我們一個‘超前的眼光與異樣的視角’,使得中國美術界在追趕世界美術潮流時,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和正在接受著后現代主義的一些美學主張”有業內人士如是說。所以盡管在中國美術界存在著較少像“廈門達達”那樣標準的后現代作品,但是其美學走向卻與后現代主義的觀念吻合頗多,比如從從“宏大敘事”轉向“凡人瑣事”,從“英雄主義”轉向“平凡世界”,從傳統至上轉向波普藝術,從“文以載道”向純客觀表現,從“守死善道”轉向市場化的“商品畫”,從筆墨至上轉向與新型媒介結合等等。另外一個事實是,一些民族性突出的后現代美術作品出現,這是因為一些青年藝術家從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藝術當中尋找到了與“后現代”相吻合的因素;呂勝中的剪紙作品《彳亍》和的大型版畫裝置作品《析世鑒》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在中國當下美術界,以現代信息媒介為表現手段的后現代作品,也是花樣翻新,層出不窮。

還有一個無爭的事實就是圖像藝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媒介和載體和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手段是相同的。所以,圖像藝術與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之間的糾結關系必須被關注。同時我們又不能回避另一個事實,那就是當前中國的文化走向呈現為兩種態勢和兩種途徑。第一種途徑就是以后現代思潮正在以不可小覷的威力,進一步推進藝術的商品化和大眾化(以圖像藝術為代表)。第二種就是以極力維護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價值標準,千方百計地抵抗西方文化壓力的后反殖民主義思潮。這述兩種文化格局并非冰火不容。筆者根據自己所見以及理論問題在想,可否以民族文化和本土精神為基礎,給圖像藝術穿上“唐裝”,重新來一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文化變革。針對這個問題歡迎大家一同討論。

參考文獻

[1]洪潔松,. 圖像藝術的歷史傳承及其在中國的發展[J]. 理論界,2010,(5).

篇(8)

石黑一雄本人酷愛爵士與搖滾,早年做過巴爾莫勒爾的Queen Mother樂隊的打擊樂手,還向唱片公司郵寄了大量的歌曲,不過皆以失敗告終,這與他筆下的人物有著近似之處。從事音樂是他失敗了的夢想,但也成為他將音樂引入文學,運用音樂思維寫作,發揮音樂的文本隱喻義提供了一個有利條件。

他的Nocturnes④便是現代小說對于音樂進入文學的探索與實驗的一個典型代表,他把Nocturnes看作一部由五個樂章組成的奏鳴曲式小說作品,五個故事的情節內容各有不同,色調與情感激烈程度也有區別,卻以音樂(進一步細化的說是“夜曲”)這一共同的主題彼此鉤連,成為一個整體。

在展開論述前,需要解決一個文本標題的中文譯文問題。Nocturnes: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中的“nocturne”即“夜曲”,是法語中“夜晚的”之義,引申為會讓人聯想到“夜晚”的曲目。一般指由菲爾德首創的一種鋼琴曲體裁。而Nocturnes目前的中文譯文“小夜曲”則另有一詞為“serenade”,是指用于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的歌曲,兩者意義決然不同。“夜曲”這一音樂形式的特點是重視旋律,富于歌唱,節奏以慢速或中速為主,往往與夜的沉靜與人的內心抒發為表現對象。而在Nocturnes中,總標題中有“黃昏”的意象,以Nocturne為題的第四篇里也有類似“整個白天你是一個囚犯,到了晚上,你就好像完全自由了”對夜的稱贊,且從Nocturnes的行文中也更傾向于對夜的詠誦與對人的內心寧靜的追求,雖然對愛情也進行過書寫,但愛情并非作者的最終目的,故該書的譯名當為“夜曲”,而非“小夜曲”。這個問題明確后,便可以看出,該書引入音樂,充分展示人物的黑夜意識,塑造一種與“夜曲”這一音樂形式的特點相吻合一致的敘事風格與時間,正是對這一標題的應和與詮釋。

一、音樂對于人物塑造

Nocturnes中人物多與音樂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人物之間的關系也圍繞音樂展開,音樂在人物塑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是其中五個小故事中的“我”的身份:

可以看出的是Nocturnes中所涉及的音樂人的共同點。現代音樂人在現實生活中本身就因其自身所帶有的強烈的矛盾性而具有十分的張力,其本身自帶的特質亦是Nocturnes中所有音?啡說墓殘浴R衾質俏薇瘸綹叩命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8.html" title="藝術論文" target="_blank">藝術?他們往往因為從事于音樂,有音樂感知力而有天然的傲氣,具有極強的自尊心,并對純粹的美與藝術存有極大的幻想,以之為自己畢生的追求,但是把音樂作為職業便不得不面臨把這一純粹的藝術追求置于殘酷的現實環境中去,首篇與結篇中都出現過多次重復演奏《教父》的情況,且他們需要觀察聽眾的反映,在這樣一種演奏中,他們是麻木的,無神的,他們在演奏中是分神的,“我”常常在演奏中觀察著周圍,其他的人物常常在這個時候被引入鏡頭。結篇還提到樂隊成員分分合合,往往走散,他們在不同的、陌生的“廣場和咖啡廳里”,可是他們都演奏“《教父》或者《秋葉》”,此處的“《教父》或者《秋葉》”象征著音樂在現實的生存狀態往往淪為不斷的重復,他們在作者的筆下是少魂的,《大提琴手》中蒂博爾本來作為彼得羅維奇的學生、一個音樂天才而心性頗高,但他離開維也納后,“開始被迫演奏一些他討厭的音樂”,他在與埃洛伊思的音樂溝通中重獲滿足與欣悅,卻在她走后不得不“到酒店工作”,這是一種從幻想到現實,從藝術到生活的巨大的落差。況且,從事于音樂的職業特點便是更新換代快,評判的主觀性強,音樂人往往因現實中各種因素而受挫失意,而這些因素往往與音樂本身無關,卻是為迎合現實世界而不得不面臨的世俗考慮,或是顏值阻礙成名,或是婚姻關系阻礙復出,或是練琴影響別人的看電視劇,他們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巧妙設計,不得不忍受音樂追求必須屈從于現實需求對他們作為一個音樂人的侮辱,不得不承受作為一個不得志或已過氣的音樂人的渺小與失落。石黑一雄抓住了現實中音樂人這一身份的特質,將其作為現代人的隱喻,將崇高與卑微、理想與現實、尊嚴與屈服巧妙地融于一個人身上,反映出處于利欲膨脹、效益至上的現實世界中的當下人的生存現狀與心理狀態。

同時,因為音樂出演場地的變動性,音樂人往往游走于世界各地,帶上了國際人的特點,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往往因為背井離鄉而成為了異鄉人,他們是飄蕩著的,無根的,并作為外來者不容于他們所處的地方,這一種游離是Nocturnes中常見的內容,如《傷心情歌手》中的“我”因為不是意大利本地人,而始終沒有固定職位,奔走于三個樂隊之間,《莫爾文山》的夫妻也是“在旅館啦、酒店啦、婚禮上啦、宴會上表演。滿歐洲跑”卻難以常常與兒子碰面,這正是現代人在經濟全球化、國際化浪潮中所面臨的困境的反映。同時,短短的五個小故事涉及到來自世界各地、奔走于世界各地的音樂人,這就擴大了作品的普適性,擴大了人物的隱喻義,使之具有了世界范疇的意義。

其次,音樂串聯起我與故事中其他人物的關系以及其他人物之間的關系:

音樂能夠撫慰人的心靈,安撫人的情緒,它代表一種希望,一種對于瑣碎無趣的平凡生活的逃離,與現實世界的隔離,如《莫爾文山》中這一段書寫:“我隨意撥弄琴弦,琴聲好像能傳遍整個應該,只有當我把腦袋伸出窗外,才會看見底下餐廳的露臺,看見人們牽著狗、推著嬰兒車進進出出。”

但它作為柔和劑只是短暫性、麻痹性的,最終無法徹底解決人物矛盾,也沒法令人物真正逃離瑣事的干擾,Nocturnes中音樂作為救贖的可能也被消解掉了,以此反映出的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沖突與難以排解,人困厄于俗世中紛擾雜亂的瑣事難以掙脫,這一主題現代小說多有涉及,但是將這一主題加之于音樂之上,便弱化了其殘酷性,增加了含蓄與雋永,是一種低沉的嘆息。

如此看來,在Nocturnes中,音樂不僅在刻畫人物與串聯人物關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同時將人物自身的矛盾性與人物之間的矛盾得以用一種委婉的方式道出。音樂將激烈的矛盾關系進行了打磨修飾,卻不減其威力。正是音樂作為矛盾解決方式的短暫與最終的破滅顯示著矛盾的無法排解與調和,矛盾被導入更加深沉與雋永的方向,人物陷落于暗夜之中,甚至發出“整個白天你是個囚犯,到了晚上,你就好像完全自由了”的慨嘆。

二、音樂對于敘事風格及時間

Nocturnes中音樂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在場,它與文本的演進是齊頭并進、交錯纏繞、相互應和著的。這與羅曼?羅蘭《約翰?克里斯多夫》中描述音樂與詩歌的關系時出現的一個場景相類似,在Nocturnes中,文本似一女子在小溪邊行走,音樂在其旁靜靜流淌,兩者互不侵犯,但是彼此影響,女子步履的節奏正和著溪水的歌聲,達成一種十分融洽的敘事效果。在《不論下雨或晴天》中“我”與埃米莉的交談夾雜著音樂,當“我們都不說話”時,就只“靜靜聽著薩拉?沃恩的歌聲”,到了“歌曲間奏的時候”,兩個人的談話便接著繼續,到因為“我”表示不再聽音樂而使談話難以繼續時,“埃米莉不說話了,只是喝著酒,聽著音樂”,之后語言再起,話題觸及了埃米莉夫妻之間矛盾,話語再次中斷,這時“薩拉?沃恩緩緩地唱起優美的超慢版《四月的巴黎》”,如此循環下去。可以看出,空白、沉默如同音樂中的休止符,對于展現人物復雜心理活動、豐富表現內容功不可沒,而使空白不顯得蒼白,就成了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石黑一雄用音樂填充了空白,延緩了時間,且音樂以其獨特的感染力為空白處增加了詩意,為人物在無言處發語,成為了人物心聲含蓄的傳遞,將難以調節的沖突以一種更加溫和的形式表現了出來。當全書都沉浸在這樣一種音樂氛圍之中,文本與以文本形式存在的音樂始終緩緩向前流動,整本書的敘事風格便呈現一種流暢、自然、親和的特點,現代性的表達便具體化了一種相對內斂含蓄的悵惘與茫然,形成了石黑一雄所自有的風格。

Nocturnes整體追求一種中慢速的敘事節奏,故音樂對節奏的直接干預也往往呈現延宕的效果。《傷心情歌手》中,從“可是我發現坐在那里的是托尼?加德納時,情況就不一樣了”到“我還得把演出演完。跟你說,真實痛苦極了,還有三四首歌,每一秒鐘我都以為他要起身離開了”,再到“這組歌曲終于演完了”,音樂作為演奏過程一直持續著,好似一個用了延音記號⑤的全音符⑥,在對這一段似乎無足輕重的過程以近乎等述的時序中,“我”與加德納先生的會面時間被延宕了,但就是在這段延宕,“我”的緊張與興奮情緒得以被推向飽和,也是在這一延宕中,“我”得以提前回想“我”與加德納通過音樂連接的間接的過往,并且觀察人物在當下現實的狀態,如此,加德納先生便在“我”的視角下自然而然而又極為正式地出場了,這都要歸功于演奏音樂對敘事節奏的放緩。

而音樂本身常常被時代與區域打上很深的烙印,音樂形式的風靡或沉落也反映著一個時代的價值追求與審美風格,音樂演奏的方式變化亦體現著時代的變遷,所以音樂亦能產生巨大的概述效果,《不論下雨或晴天》中提到的“那些與埃米莉唱片機旁的交談已經成為往事。……如今有了一臺漂亮的立體聲音響大聲地播放著搖滾樂,說話都得用喊的”,以及“我”所發出的感慨:“現在的年輕人什么都聽……可是在我們那個時候,口味比較單一”,借由音樂創造的時代感,時間的推移甚至是時代的變遷,在幾句話之間便得以實現了,時間流逝、新舊交替的歷史況味寄身于其中,引發無窮的深思與慨嘆。

另外,Nocturnes中音樂成為石黑一雄忠愛的閃回手法,《傷心情歌手》中“我”之遇見歌手加德納觸發了“我”對母親與“我”購買其唱片的故事,一首《我太易墜入愛河》將加德納拉回了他與琳迪新婚后不久的奇特的甜蜜氛圍之中;《大提琴手》中也有埃洛伊絲聽見蒂博爾“拉那一段的時候(拉赫瑪尼諾夫)就好像在回憶一段戀情”,于是追問蒂博爾的戀情,引發蒂博爾對埃洛伊絲過往的好奇,為勾起埃洛伊絲的往事回憶進行了鋪墊。回憶在此不僅“像是一個看待事物的透鏡”⑦更是打破單一敘事時間線條,塑造多元結構的重要手段,小說通過閃回穿其他故事內容,最后又回歸故事主線,所穿插的內容與故事主線相和,主副相互應和,共同指向主題,極大地增強了敘事的靈活性與豐富性。

小說中以文本形式出場的音樂始終伴?S服務于情節的文本流淌,交錯共行,形成相互重疊的幾個聲部。音樂填補了敘事空白,整體延緩了敘事節奏,在不疾不徐的娓娓道來之中,在變幻多端的虛實轉換之中,演繹著時空的變動不居與被時空變換攜裹著的人物心態的困境與迷惘,為小說帶上了詩意的朦朧與自然舒暢的敘事風格。所以Nocturnes不僅在主題與內容圍繞Nocturnes展開,在敘事時間與風格上也應和著標題中涉及的“夜曲”這一音樂形式,總體上營造出一種夜的寂寥與蒼茫。

三、小結

Nocturnes整體呈現出通過音樂的串聯,Nocturnes呈現出一幅“音樂人生的浮世繪”⑧,在極小的篇幅中交叉錯落著眾多大大小小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復雜的情感關系,他們的具體歷程不同,卻通過交疊重影、“互見”的效果,一同指向了現代人被理想與現實撕扯而掙扎于世、難以開解的普遍困境。同時音樂與情節文本并行向前,為敘事空白處增加了詩意,借助音樂所實現的延宕、概述、閃回等對敘事時間的處理使得Nocturnes的敘事充滿變幻而切合真實,行程流暢自然而深峻低沉的敘事風格。奏鳴曲式的結構使得五篇故事渾然一體,無論從人物生存狀態的解釋還是從敘事風格與時間上都對標題中所涉及的“夜曲”這一音樂形式有所呼應,最終呈現出真實而錯綜復雜的現代世界。

注釋:

①見梅麗:《現代小說的“音樂化”――以石黑一雄作品為例》,載《外國文學研究》,2016年第4期,第75頁.

②維爾納?沃爾夫述,李雪梅錄:《以樂音思考,用文字奏樂――維爾納?沃爾夫教授訪談》,載《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1期,第87頁.

③參見瞿世鏡:《音樂?美術?文學――意識流小說比較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頁.

④因對標題中文譯文存疑,故采用英文標題.

⑤將延音記號寫在音符或休止符上,表示這個音或休止符可自由延長.

上一篇: 組織管理創新論文 下一篇: 會計法律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婷婷丁香五月天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伊人久久精品青青草原 | 无遮挡很黄很爽免费国产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 | 新国产免费剧情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