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技創新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科技創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科技創新論文

篇(1)

2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評價體系設計是自主創新環境研究的起點。根據以上設計思路.考慮統計年鑒中與自主創新環境有關指標,選取定量指標如下。

2.1政策環境該指標為一級指標,包含1個二級指標:R&D活動經費內部支出中的政府資金(萬元)。

2.2市場環境該指標為一級指標,包含4個二級指標: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項);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萬元);技術市場技術流向地域(合同數,項);技術市場技術流向地域(合同金額,萬元)。

2.3人才環境該指標為一級指標,包含3個二級指標:高等學校R&D人員(人)、高等學校R&D人員全時當量(人/年)、高等學校R&D經費內部支出(萬元)。該指標體系由3個一級指標組成,其下共有8個二級指標,二級指標的原始數據可通過查閱統計年鑒得到。其中,高等學校R&D人員(人)、高等學校R&D人員全時當量、(人年)、高等學校R&D經費內部支出(萬元)、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項)、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萬元)、技術市場技術流向地域(合同數,項、技術市場技術流向地域(合同金額,萬元)等指標數據值來自《中國科技統計年鑒》;R&D活動經費內部支出中的政府資金(萬元)指標數據值來自《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

3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環境評價

本文根據已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數據挖掘的K一均值聚類算法對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環境進行分析。

3.1線性排序方法及結果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包括8個指標.即每個地區有8個指標值,看作8維空間中一個點的坐標,n個地區對應n個點(即樣本)。本文中兩個點在高維空間里的距離采用歐幾里德距離定義,A樣本向量A(al,a,,a)和B樣本向量B(bj,b:,,b)之間的距離定義為D(A,B)=[(a1)+(a2-b)++(a一bn)]。統計年鑒中、青海的部分指標數據缺失,故剔除這兩個地區。使用數據完整的29個地區(直轄市、省份)的數據,即n=29。由于各原始指標值的取值范圍、計算單位不同.需要進行歸一化預處理:針對每個指標,按該指標下樣本值的分布,把29個樣本(地區)的原始指標值線性映射到[0,1]區間,使得最大值映射為1,最小值映射為0,其余按比例對應映射。按其對應的點離原點的絕對距離大小進行降序排序,分析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2012年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人才環境方面,廣東名列前茅。廣東自主創新環境排名第4名、江蘇第3,落后于北京、上海。這些地區之間的差距在線性排名中無法體現,有待進一步聚類分析。

3.2聚類算法思想及多種聚類結果對比分析

本文聚類分析運用數據挖掘方法中的K一均值聚類算法。分類和聚類是不同的,分類需預設類的定義或判別條件,而聚類則不必,聚類是由所有樣本依據相似性而自動聚合,增加或減少樣本,設置不同的聚類(簇)個數,都會影響聚類結果。聚類過程就是樣本自動歸屬到預設數目的簇中,使得同簇內的樣本相似度最高,不同簇的樣本相似度最低。簇內樣本的相互距離作為聚類評價函數指標值,該值越小意味著聚類結果越好。K一均值聚類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人為設置聚類的簇的數目K值(K大于1而小于等于樣本個數),隨機選擇K個樣本作為初始質心,然后計算其余樣本到各簇質心的距離,將樣本指派到最近的簇。這K個簇便是初始的、待優化的聚類結果。在此基礎上,重新計算每個簇的質心,當前簇所包含的樣本的各維平均值即為該簇新的質心,再將所有樣本重新指派到最近的簇。重復這個過程.計算并比較每次聚類結果的聚類評價函數指標值,直到連續兩次的聚類結果的評價函數值之差小于某個預設的足夠小的數值.意味著各樣本的歸屬基本穩定,這才完成了一次聚類,對應一個評價函數值。SPSS軟件提供的聚類算法盡管方法基本相同,但迭代次數不是由聚類結果動態調整、且獲得的各個簇未能體現出強弱順序。本研究自主開發了聚類分析的專用軟件,集成了歸一化預處理功能,優化了質心的初始確立方法,用戶能自行設置聚類的次數,程序自動在這些聚類結果中選擇目標函數值最小(即效果最優)的聚類作為最終結果。本文設置3000次.反復多次測試.獲得的結果穩定可靠。運行本專用軟件,得到K=3(將29個地區的樣本聚類為3個簇)的聚類結果,具體見表2由表2可知,2012年政策環境方面,北京處于第1簇,市場環境、人才環境方面,北京始終領先。自主創新環境方面,北京則與排名緊跟其后的遼寧、上海、江蘇、廣東被聚到同一類中,說明這29個地區中,廣東等前5個地區之間的差異小于其他地區.北京的絕對優勢不顯著。K=3簇的聚類.對于29個樣本(地區)的數據分析來說,仍略嫌粗糙。可以再次運行聚類軟件,設置K:5簇、K=10簇的聚類,得到更為細化的聚類結果,以便進一步分析。K=5簇的聚類中,20l2年政策環境方面,廣東處于第1簇,但在市場環境、人才環境方面,北京始終領先。自主創新環境方面。北京始終領先,廣東處于第2簇,235說明廣東與上海、江蘇較為接近;而上海、江蘇與北京不在同一簇內,說明與領先的北京之間的差距仍然不小。遼寧、上海、江蘇、廣東的各指標之間的差距不大、彼此接近,與排在后面的樣本(地區)之間的差距則相異較大。2012年江蘇自主創新環境雖然排名在廣東之前(表1),但根據K=5的聚類結果,2012年江蘇自主創新環境與上海、廣東同在第2簇,總體上江蘇自主創新環境領先于廣東。表32012年高新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環境聚類結果(K=5)K=10的聚類中,2012年政策環境方面,上海領先,自成一簇,與其他地區拉開一定距離;市場環境、人才環境方面,北京領先;自主創新環境方面,北京始終領先,廣東與遼寧、上海被聚類到第3簇,說明廣東與北京、江蘇仍存在不小差距,而緊跟其后的陜西已逐步接近廣東。雖然自主創新新環境的絕對排名表現為上海第2、江蘇第3,但江蘇自成一簇名列第2,而上海與廣東、遼寧被聚在同一簇中,簇排名第3,說明江蘇的各項指標值與其他地區差異大,而上海的各項指標值與廣東、遼寧較為接近,因此簇的平均值被拉低。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北京排名第1,自主創新環境方面北京排名第1;在市場綜合各樣本(地區)排名以及K=3、K=5、K=10的聚環境、人才環境、自主創新環境方面,北京領先,與其他地區的差距較大:自主創新環境方面,廣東落后于江蘇。總之,通過該評價模型,可清晰把握各地區自主創新環境狀況.既可為各級政府制定高新技術產業政策提供重要參考,又可為農業、工業、服務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提供評價信息,有助于提高其自主創新能力,取得經濟效益,實現快速發展。此外,該模型對農業科技創新也有啟示作用。

4.2建議

4.2.1法律法規環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已得到頒布實施,它明確提出實行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學技術工作指導方針,構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促進科技創新,廣東先后制定《廣東省促進科學技術進步條例》《廣東省專利保護條例》《廣東省技術秘密保護條例》《廣東省技術市場條例》《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等。應根據高新技術產業特點,進一步完善自主創新地方法規,優化自主創新環境;根據農業科技創新的特性.進一步建立、健全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地方法規。

4.2.2政策環境在財政政策方面.完善鼓勵企業技術創新、技術升級改造的優惠政策,通過無償資助等方式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活動。在稅收方面,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減免企業應繳所得稅;對于高新技術企業,完善相應的稅收減免政策,降低企業稅負。在金融政策方面,完善對相關企業融資、投資方面的優惠政策。通過引導資金的支持,降低企業自主創新的風險,鼓勵企業向核心技術領域投入和拓展。應完善實施細則,采取保障措施,落實優惠政策,增強企業自主創新信心,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強化創新意識,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政策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和社會效益,各級政府需強化創新意識,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以利于農業科技創新,從根本上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有力保障。保持政府農業科技投人主渠道,尤其要確保應用基礎研究、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高新技術研究資金需求。建立協調多方利益的激勵機制,制定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拓寬農業科研經費投入渠道,吸引、鼓勵企業、個人等社會力量參與農業科技投入,形成以政府撥款投入為主、科技貸款和社會投入為輔的多渠道、多元化投入體系.有效改善農業科研發展途徑,為農業科技創新創造良好資金支持環境。推動創新發展

篇(2)

誘導創新理論認為歷史上有多種農業增長道路,具有不同要素稟賦的國家應該有不同的農業增長道路。那些勞動力豐富而土地資源貧乏的國家應該走生物和化學技術進步的道路;那些勞動力稀缺而土地面積相對豐富的國家應該走機械技術進步的道路。這一理論的重要意義就在于認識到了把發達國家的農業技術直接移植到發展中國家可能會導致高度無效率的增長。

相反,強調市場需求的誘導創新理論,則認為市場需求決定創新努力的有效配置,不同產業產品的發明數量與產出銷售額密切相關,由此引申出三個命題:技術發明是一種經濟活動,與其他經濟行為一樣,追求預期收益;預期收益取決于該項發明產品的預期銷售額;而采用發明后的預期銷售額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該產品目前的市場銷售額,認為農業技術推廣和使用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是市場盈利性,技術創新的收益是與農業研究的外部效應——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的增加有關,而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推廣率又受到經濟利益的支配。

近年來一些學者運用上述兩種理論對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認為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目前仍然是誘導性的。從要素稀缺性來看,雖然中國農村和勞動力市場很不完備,要素價格無法正確體現要素相對缺乏程度,但是作為生產者的農民仍然為追求產出最大化而尋求相應的技術發明。從市場需求來看,盡管中國的主要農產品特別是主要糧食作物還受到遺留下來的統購統銷價格體制和行政命令對生產過程的干預,農產品價格和需求數量在政府政策的限制之下不能正確體現市場需求的強度,但由于農民是利益最大化的主體,農產品生產規模仍然能較好地反映市場需求規模,因而農業科研單位依然可根據實際需求規模選擇具有較大市場潛力的技術創新——科技成果創新。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對中國農業進出口貿易產生巨大影響,我國農業經濟迎來了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二個蓬勃發展的階段。其利弊如何最終取決于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但近10年來,中國糧食生產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使糧食價格也隨之提高。如何搞好科技創新技術成果的轉化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解決我國現階段農業經濟發展瓶頸的問題所在。

一、淺析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障礙

在我國,由于農業生產者數量龐大,文化水平普遍較低,雖然廣播電視、報刊等傳媒在農業科技成果的傳播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傳播方式仍然是農業科技推廣機構與農業生產者面對面的溝通。然而,我國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和農業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成果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和傳播特點,農業科技成果的創造者和傳遞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傳遞機制,加之由于近年來面對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原本效果不錯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也出現了很多問題,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與日新月異的新知識、新技術大量涌現的新形勢相比,我國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年齡大,文化水平低的問題日趨嚴重,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科技文化素質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其次是科技傳播渠道建設障礙,我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發展很快,但網上資源匱乏,因此網絡用戶稀少,加之用戶入網費用的提高,進一步限制了網絡信息的開發。同時,農業信息網絡技術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傳遞速度緩慢,信息時效性不強,也大大限制了信息網絡作用的發揮。加上普遍無償獲取農業科技信息的現象,使得成果擁有人(包括成果轉化開發單位和各級推廣組織)的經濟利益不能得到切實保障,嚴重者甚至無法收回成本。從而形成一個怪圈:免費或過低的收費,將使科技成果與信息的供給者血本無歸,而過高的收費又往往造成潛在用戶的流失使得新科技無法得到推廣。加強農業推廣工作是科技轉化的前提。

二、創新科技轉化的對策

對于怎樣提高創新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是當前提高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進一步改革農業科技推廣體制,促進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是有效提高科技轉化的重要手段。進行制度創新,改革農技推廣項目的撥款制度,建立推廣項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開公平的農技推廣項目招投標競爭制度,改善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和個人發展條件,解決其長遠發展的后顧之憂,以調動農技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才能使農技推廣工作得以發展進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同時加快農業科技推廣的新生力量的扶持及建設,以彌補了政府農技推廣部門的不足,填補農業科技推廣的一段真空地帶。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以農民專業協會為代表的民間科技推廣組織的作用,積極扶持、促進其健康發展。在建立扶持政策的同時還要為涉農企業等中介組織提供良好的政策空間。融技術、產品、服務于一體的中介組織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將技術成果、技術轉化、技術應用有機地聯系起來,促進農業科技信息的交流與利用,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進程。

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提高農業科技信息傳播效率。結合國情,注重信息技術的先進性與實用性的有機統一,采用多種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傳播農業科技信息。并要加快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通過政府和民間、國內和國外等多種投資渠道,加大農業科技信息網絡建設的投融資力度,促進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的網絡化,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在線推廣。在信息傳播中建立并實施信息的準確、規范,實現標準化和統一性的有機結合,避免無效和錯誤信息的出現。導致農業生產者對信息產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應用受阻。

三、有利于科技轉化的因素

農業經濟多樣化發展(傳統的糧食開發機制轉向大食物開發機制,傳統的種植業二元結構機制轉向三元結構機制,使“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轉為“糧食作物——飼料作物——經濟作物”的結構,傳統地耕地資源開發機制轉向多次增值的現代化農產品制造業機制。)必將為創新科技成果的轉化帶來新的契機,為科技成果的轉化帶來強大的需求之風。

而在近期舉行的“農業科技中介機構發展戰略專家座談會”也作出大力推進農業科技中介機構建設,以依托科技中介這一“紅娘”,為科研成果與“三農”牽線搭橋的決定。大力推進農業科技中介機構建設,培育一批服務專業化、發展規模化的農業科技中介機構,造就一支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紅娘”隊伍,初步形成開放功能完備和高效運行的農業科技中介服務體系,以滿足各類農業科技創新活動需求。解決中國科技中介服務體系整體市場尚不成熟,農業科技中介機構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封閉使技術信息流動不暢、科技成果缺乏實用性、小農生產形式與科技成果推廣相矛盾、中介機構的能力和認識不適應市場需求、資金不足等。科技中介的大規范建立也將為科技成果的轉化起到推動作用。:

四、總結

加深科技成果對農業經濟發展推動作用的認識,多方面促進農業的現代化,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是我國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關鍵。運用市場經濟體制的規律,增加信息流通的價值,是科技轉化的必要條件。科技成果轉化將是農業發展的方向所在。把握其信息特點,遵循信息傳播規律,改善信息傳播條件,以促進農業科技信息的傳播來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將是提高農民收入,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的重點。

篇(3)

二、如何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以推動農業經濟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理,很可能制約農村的發展。當前,必須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的要求,大力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做好監督與管理,以促進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為目標,采取相關措施解決問題。

1.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整體水平

人才因素是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所在,如果缺乏技能強、素質高的人才,就談不上科技創新的其他工作發展。努力為農業科技創新工作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提供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與農業科技創新,進一步加大對人才的培養,以刺激廣大農業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打造出一支高素質、高專業能力、適應性強的人才隊伍。此外,如果站在廣大農民的角度來講,發展現代農業,創新農業科技不僅能解放勞動力,更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所以,應進一步加強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培養其自主創新、運用新型農業科技的能力,進而促進自主農業科技創新。另外,大力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幫助農民提高科學文化,開展更多的創業培訓,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返鄉發展農業。

2、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促進成果轉化與應用

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村經濟發展,首先就要建立相應的創新體系,將農業科技基礎作為依托,充分考慮農業產品、農業技術與農業條件,整合資源,加強對農業創新成果的應用。一方面,配置好基礎條件,不斷完善農業科技成果應用的各項體制,大力推動成果的轉化與運用。另一方面,僅僅圍繞農業的全局性與前沿性,深入開展農業科技創新的協同研究,并激勵相關機構自主創新。除此之外,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必須加快科技創新與生產緊密結合,高效的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到實際運用中,從而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還應加快對農業技術的推廣,搭建科技平臺,整個各方面的力量與資源,形成對科技成果的有效運用。

3.拓寬農業科技創新與國際接軌

為了進一步發展農業科技創新,更大的推動農業經濟發展,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國內外兩大市場,通過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與思想,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更大范圍、更高層次的將我國農業科技國家化。展望世界性的農業科技創新,積極參與國內外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探討,分享世界的成果,共同為打造現代化農業努力。同時,僅僅圍繞我國農業所要實現的目標,建立起長效機制,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與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吸收與引進國際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加快我國農業科技創新的腳步。

篇(4)

1.2學科建設進一步優化“十二五”以來,圍繞自治區現代農業全局性、方向性、關鍵性重大技術問題,新疆農業科學院對現有學科進行戰略性重組,形成了10個重點學科、25個重點專業的學科建設戰略框架,為院學科發展確定了目標、任務和方向。另外,形成了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技術開發類研究結構合理、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優勢學科體系。一些如西甜瓜、棉花(長絨棉)、加工番茄、紅花、油菜、甜菜等特色作物優良品種選育和栽培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和先進水平。同時,積極開展了新興學科專業建設,探索了與國民經濟發展、產業興起密切相關的潛在學科和專業,拓寬了科學研究與發展領域。

1.3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十二五”以來,啟動實施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大力推進了人才強院戰略,并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工作機制,出臺了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及少數民族科技骨干遴選等意見辦法。同時,加大了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聘請14名院士、國家級專家擔任特聘專家和客座研究員;在職培養博士19名,其中,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培養15名,取得博士學位3名;引進急需緊缺專業博士7名;遴選院“少數民族科技骨干一、二、三級”人選18名,并進行重點資助。

1.4科研設施和條件建設不斷增強建院以來,新疆農業科學院共有國家、省部級科技平臺76個。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條件平臺建設能力進一步增強。一是2011年成功獲批農業部30個重點學科群中2個區域重點實驗室和7個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并且“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烏魯木齊)”順利舉行揭牌儀式。二是新疆農業科學院申報的“特色林果產業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獲國家發改委批準命名,組織申報的5個自治區級工程中心項目獲得批準。

2新疆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

2.1農業科技創新機制不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系,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內生變量,不僅包含硬技術創新和軟技術創新,還包括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多次應用[2]。新疆農業科學院現有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與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突出,難以充分發揮科技支撐和引領自治區現代農業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的核心基礎作用。具體表現在:農業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條塊分割、力量分散,缺乏學科間的大聯合、大協作機制;科研與推廣的投入比例存在不合理之處,“重科研,輕推廣”現象長期存在,導致推廣工作停滯不前,阻礙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自身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以推行聘用制和崗位管理為重點的人事制度改革、以體現能力和業績為重點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加強管理和提高效益為重點的科研管理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實現。

2.2產學研創新機制不完善市場機制在自治區農業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充分發揮,產、學、研結合尚未在體制機制上解決。一是目標不趨同。科研機構以新產品、新技術為目標,高等院校以項目、論文為導向,而企業是以研發適銷產品為需求。二是信息不對稱。科研、高校和企業研發人員缺乏信息互通,3種類型人員缺乏整體思考。三是成果難共享。在當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情況下,相關部門之間缺乏溝通協調和統籌安排,科研、高校、企業的研發成果難以共享,就算是合作,也往往是為了爭取項目臨時組合,缺乏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

2.3科研經費支持量不足據自治區農業科研院所普遍反映,隨著近幾年國家、自治區在農業科研方面投入的不斷增加,科研院所“找打仗錢”的壓力大為減輕,但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不足的問題突出,已成為制約農業科研院所持續穩定發展的瓶頸。就新疆農業科學院而言,雖然科研經費近幾年大幅度增長,但人均科研經費只有2.5萬元。由于新疆地廣人稀,各縣市之間路途遙遠,往返實驗基地的差旅就用去大半,加上現在新疆勞動力緊缺,用工費用急劇上漲,實際真正用于科研活動的經費寥寥無幾。

2.4優秀領軍人才匱乏農業發展靠科技,科技進步靠人才[3]。近幾年,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新疆農業科學院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與全國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科技創新人員總量較少,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4-5]。在隸屬新疆農業科學院的16個農業科研院所中,正高級職稱人員88人,占科技創新人員的10.85%,平均每個研究專業1人;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員33人,與我國發達地區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加上農業科學研究周期長、風險高、產業弱勢、知識產權保護難、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投資相對較少、工作環境艱苦、服務對象群體較弱的特點[6],使農業科研機構的人才隊伍建設更加困難。

3關于新疆農業科技創新機制創新的思考與建議

3.1協調自治區科技管理力量,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機制圍繞自治區六大產業,針對生產一線重要技術需求,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根據科研機構在全疆各地的示范基地、試驗場站,在全疆選取有代表性的重點示范縣(市)進行“院縣共建”,共同組建科技隊伍,創建科技團隊式的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采取面對面、手把手、心貼心的科技成果推廣方式,使農民與科技人員建立起穩定的技術供需關系和良好信譽關系;依托重點示范縣(市)建設,集成新品種、先進實用技術集中展示,使廣大農民能“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同時,使科技人員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在生產實踐中不斷調整科研方向,獲得科技創新靈感,促進科技成果研發。通過解決科研、推廣與生產實際脫節的問題,引導農業原始技術創新向提升產業競爭力的方向轉變[7],使科學技術更加貼近農業生產實際、貼近農民需求。

3.2促進新疆現代農業生產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形成產學研合作機制聯合農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涉農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利益共享、協同創新的產學研合作機制[8],針對自治區農業發展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強調多主體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的協同推進機制,重視發揮政府、大學、科研院所及企業等不同主體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的作用[9],實現科技創新的上游延伸到廣闊的基礎研究領域,中游覆蓋產品生產和產業化的全過程,下游延伸到廣告策劃、品牌營銷、售后服務、商業方法等諸多環節,體現產學研合作的多元化目標。各涉農機構提出合理的分配機制,共同參與、互有分工、利益分配、互利雙贏,切實提高農民收入,發揮對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篇(5)

2.農業科技人才隊伍有待提升。目前,山東省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現狀與實際需要存在很大差距。這主要表現在:一是人才總量不足。全省農村科技人才數量僅占農村勞動力的2.29%。[2]二是人才配置不合理。目前,山東省的農業科技人才大多分布在行政機關以及事業單位,長期扎根基層的甚少。根據有關數據,山東省農技推廣人才與農業人口之比為1:676,而美國、日本、德國等國為1:100。三是由于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響,農民吸納新技術的能力較低。

3.以企業為主體的多元化社會投入機制尚未形成。據統計,發展中國家農業科技投入占農業產值的比重一般在1%以上,而山東投入水平只有0.1%至0.2%。其主要原因是農業科技投入渠道單一,還沒有真正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由此帶來了諸如科研單位的設施條件簡陋、從業人員積極性不高、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從企業投入看,大多數農業企業自身科研實力較弱,未能形成自主研發體系。

4.農業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是農業信息化。近年來,山東省農業信息化水平有明顯提高,但農業信息化發展情況與山東農業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符。主要表現:一是缺少對信息建設的統一規劃。由此,造成了不少的低水平重復建設,數據庫的作用發揮得也不好。二是缺乏資金投入保障。目前,財政投入是山東省農村信息化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由于政府財力有限,致使農業信息化建設資金缺乏。一些自籌資金的單位資金壓力更大。三是農業信息傳輸渠道不暢。目前,山東省對農業信息化相關載體的整合不夠,綜合利用水平不高,致使農業信息的與傳輸不暢通,降低了現有農業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山東省以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的進程及評價

(一)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評價體系架構根據指標體系的設計要求,參照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指標體系和監測標準,從山東省實際出發,我們構建了一套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發展評價體系.

(二)山東省農業科技創的測試分析以表1所示的評價體系,以2011年山東統計數據,計算山東農業科技創新水平。以(0.2,0.4,0.6,0.8)為分數集的對應評語集(極低,較低,一般,較高)進行分析,根據計算得出如下結論:1.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較低。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綜合評分為0.42,居于0.4-0.6區間。可見,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整體水平較低。這個結論,與2011年全國及各地區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結果是基本一致的。根據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2011年全國31個地區綜合科技進步水平被劃分為四類,其中山東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為55%,名列第11,處于第二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0.05%),這與山東經濟大省的排名是極不相稱的。2.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環境指數較低。以理想狀態為100%,山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環境指數僅為42.65%。這與山東整體科技環境相符,在2011年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的排序中,山東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為54.22%(全國科技進步環境指數為56.94%),名列全國第13位。這種現狀與山東缺乏農業科技人員密切相關。3.山東省農業科技投入指數過低。以理想狀態為100%,山東農業科技投入指數只有19.55%,這與山東整體科技投入水平差別較大。2011年,山東省科技活動投入指數為59.8%(全國科技活動投入指數為58.5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名列全國第7,比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前進4名。產生這一差別的原因,主要是山東農業科技投入中物質投入占比過低。4.山東農業產業化指數一般。如以理想狀態為100%,山東農業產業化指數為57.55%,接近一般水平。5.山東省科技創新引領農村經濟發展指數一般。以理想狀態為100%,這一指數為65.98%,只達一般水平。

三、山東省以科技創新引領支撐現代農業建設的路徑選擇

(一)著力優化農業科技環境一是推動科技創新資源的整合。通過現代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進一步整合農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農業企業、農技推廣機構的科技資源,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構建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應用于一體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服務網絡,大幅提高農業科技創新水平,發展特色農業,推進山東省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二是構建良好政策環境。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的法律法規,為農業科技創新事業提供保障。要完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業科技創新中來。要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科技成果獨立評估制度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的相關制度。三是要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平臺體系、公益性推廣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四大建設”。四是提升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立足山東實際情況,推進農業信息化,應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業信息需求為向導,以農業信息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為核心,以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為目的,強化農業信息化為“三農”服務的實效性,使信息化成為推進山東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篇(6)

已有的研究,無論是把區域環境看成創新基本要素的創新要素論,還是把區域環境看成影響創新投入產出效率因素的創新效率論,兩種理論都認可了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的重要性。從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角度來看,區域創新績效還受到區域創新能力的影響,而區域創新能力又受到區域創新環境的作用。因此從理論上可以認為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的作用,同時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通過園區創新能力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間接的產生作用。創新環境是指為創新提供規則與機會的體制和結構因素,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不僅包括經濟要素,還包括各種非經濟因素。在《中國區域創新能力報告》中,區域創新環境是指技術創新環境與管理水平,包括基礎設施的完善、市場的大小、勞動者素質、為創新機構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以及本地區創業水平等因素。周景坤(2013)、張瑩(2009)在關于區域創新環境的研究中,也都引用了區域創新報告的指標;而張危寧等(2006)在研究中則把創新環境分成基礎設施環境、服務軟環境、政策支持環境和金融環境。綜合報告和其他學者的看法,本文把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分成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政策環境、技術環境和金融環境4個方面。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包括道路、通訊、信息以及物流等設施,它的完善有利于園區物質和知識的轉移傳遞,有利于吸引創新重要要素人才的加盟,有利于園區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提高。假設H1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1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

農業科技園區屬于一個創新系統,在創新系統中,它的政策制度安排會影響創新效果,如好的園區科技政策能激勵和引導園區企業進行積極創新,提高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假設H2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政策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2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政策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農業科技園區市場環境指的是農業科技園區企業所面對市場的競爭程度和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市場競爭越激烈,園區企業創新動力可能越強,因此企業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好有利于農產品推陳出新,也有利于企業創新。故農業科技園區市場環境好,則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越好。假設H3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市場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3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市場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農業科技園區金融環境指的是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創新工程中獲得資金及金融支持的難易程度,農業科技園區金融環境越好,對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提高越有幫助。假設H4a: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金融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有直接正向作用;假設H4b: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金融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根據區域創新系統的理論,創新能力可以被看作是創新系統在創新過程中中把創新組織擁有的資源如知識積累和特殊技能(包括技術、管理等)轉換成創新成果的能力。創新能力會影響創新績效。假設H5:在農業科技園區創新過程中,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正向作用。研究假設關系如圖1所示。

二、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潛在變量和觀察變量的確定根據對農業科技園區的調查研究以及對創新理論的比較分析,以能夠反映各個潛在變量的可以量化指標構造相應顯變量。即以園區基礎設施的完善水平、園區信息寬帶網的建設水平、生產設備的先進水平構造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潛變量,以園區政策制度與園區發展現狀和目標的協調度、園區科技政策對企業創新的激勵能力兩個指標反映農業科技園區政策環境,以農業科技園區企業所面對市場的競爭程度和市場對新農產品需求狀況反映農業科技園區的市場環境,以獲得技術創新基金和企業在進行技術開發時從銀行獲得貸款難易的情況反映金融環境,以園區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的效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反映園區創新能力,以農業技術水平、農產品加工新技術專利數量、農業新品種指標和園區產值反映園區創新績效。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對創新績效影響的結構方程模型的潛在變量共有6個,分別是農業科技園區基礎設施環境、園區政策環境、園區市場環境、園區金融環境、要求創新能力和園區創新績效,由相應的觀察變量測量分別反映各潛變量,根據前文相關研究,本文設置見表1。

(二)數據來源根據上述影響因素的類型,實際變量用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以及相關統計年鑒的數據來表示,定性數據則用等級標準來表示。本文實證研究時所使用的樣本來自江蘇省的南京、蘇州和淮安等8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其中主要一部分來自對這幾個農業科技園區的創新活動較為活躍的企業調查;二是來自這幾個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等的管理人員的調查;三是來自高校及研究院所農業經濟研究專家教授的調查。為了確保問卷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對于企業的調研,重點放在創新的各種類型農業科技企業;對于高校的調研,選取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蘇州大學和揚州大學4所與農業科技園區聯系較緊密的大學作為調查對象,其中調查人員重點放在多次參與產學研合作項目的教授以及從事技術創新方面研究的教師上。在相關農業科技園區的部分負責人的幫助下,項目組于2014年3月對孵化企業發放了180份問卷,對高校及研究院所發放40份,對各農業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發放10份,總共發放230份問卷。共收回了187份問卷,回收率為81.3%,其中7份問卷由于所提供信息不全而屬于無效問卷被排除,180份有效問卷。對于定性數據,調查問卷采用比較通行的李克特7點式量表。每個題項后有從“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種對該題項的重要程度,分別用數字1~7表示。1表示“非常不重要”,7表示“非常重要”,6表示“重要”。數字越大,重要程度越高。

(三)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為了保障結構方程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先檢驗調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1.問卷的信度。運用SPSS軟件,采用克隆巴赫系數(Cronbach''''salpha)對問卷的信度進行檢驗,如果a系數大于0.7,則信度是接受的,檢驗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各變量的a系數都大于0.7,總體為0.798,說明信度是可以接受的。2.問卷的效度.運用AMOS軟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的極大似然法檢驗,效度越高則真實度越高,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問卷的效度符合結構方程模型的要求。

(四)農業科技園區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假設的檢驗根據表2和表3可知,問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結構方程模型的要求,可以對作用關系假設進行檢驗。1.農業科技園區環境對創新績效的影響關系作用模型的估計和評價。運用AMOS軟件估計農業科技園區環境對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關系模型的估計,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4可以得出,估計結果較好,可以接受此模型假設。2.農業科技園區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作用模型的結果解釋。本文對結構方程模型進行結果分析,見表5和圖2。表5說明農業科技園區對農業創新績效的作用在結構方程模型中的路徑系數的實際P值都小于本文設定的顯著性水平標準0.05,故本文的9個假設都是成立。路徑系數分析(見圖2)顯示,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環境中的基礎設施環境對園區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的影響顯著,路徑系數分別為0.741和0.661,假設H1a和假設H1b成立。這說明農業科技園的基礎設施環境(如基礎設施的完善水平、園區信息寬帶網的建設水平、生產設備的先進水平等)對園區的創新能力如園區企業整合創新資源的效率、園區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等,以及園區的創新績效如農業技術水平、農產品加工新技術專利數量、農業新品種指標和農業科技園區產值產生積極的正向影響。同樣可以看到農業科技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的影響也較顯著,路徑系數是0.625,假設H5成立,說明農業園區創新能力同時又是園區創新環境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影響的中介變量。農業基礎設施環境即對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績效有直接影響,又通過園區創新能力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間接影響。同樣,園區政策環境、園區市場環境和園區金融環境也是一樣直接地或通過園區創新能力間接地對園區創新績效產生影響。

篇(7)

(一)發展戰略與路徑選擇。農業科技園區的特殊身份決定了它必須以農業技術為核心開展運營,其發展的戰略與路徑選擇也必須以此為依托。農業科技園區從理論上看,其性質介于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之間,其內部組織既包括事業性單位、也包括企業單位,特殊情形下也可能包括個人群體,其資金組成結構既包括國有資本,也包括私人資本等。因此,對于這樣的組織綜合體,其戰略定位可以概括為:以科技集成、推廣、示范為核心任務,促進園區成員效益最大化與所在地區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最大化,實現園區綜合體長期可持續發展。實踐中,該戰略的實施需要在不同路徑中進行最優化選擇,可供選擇的路徑可設計為三類:一是以農業技術集成、推廣、示范能力發展的路徑;二是以園區參與者效益提升能力發展的路徑;三是農業科技園區品牌影響度與管理成熟度發展的路徑。由于不同農業科技園區所處區位,以及面對的發展基礎與外部環境存在差異,其路徑選擇的最優化決策也必然有所不同。

(二)管理定位與布局優化。農業科技園區的管理定位,其本質在于規劃、吸收、選擇、整合不同經濟主體參與到農業科技的集成、推廣和示范過程中來,針對園區內不同的參與對象,提供共同與集群發展的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顯然,管理定位一是需要明確參與對象,并界定這些對象在理論上的邏輯關系,從而規劃各類主體的數量與資質;二是需要明確園區將為參與者提供何種公共設施和服務,并同時兼顧這些供給品的效率與公平;三是從相對宏觀的視角對參與者進行空間布局的優化設計,這些設計一方面需要考慮到各參與者的現實需求,同時也要考慮到參與者的功能相關性,以及園區提供整體產品與服務的運營成本。因此,農業科技園區的管理定位與空間布局可以理解為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具有較高的相關性。

(三)招商策略與結構優化。理論上,農業科技園區的入駐者必須直接或間接參與到農業科技的集成、推廣與示范過程中,因此,園區管理者應當制定靈活、有效的策略吸引有意愿、有實力的企事業單位入駐。這些策略往往與園區的經營戰略與理念直接相關,包括園區的基礎設施投資,提供的公共服務,政府的政策優惠,以及企業間的合作與集群效益等等。在吸引企業事業單位入駐的前提下,園區運營管理者也需要對申請單位進行資質評估,以及結構平衡。在資質評估方面,需要考慮入駐單位直接或間接提供農業科技集成、推廣與示范的意愿與能力;在結構平衡方面,需要考慮不同類別單位在農業科技集成、推廣與示范各環節的數量搭配比例,以及單位性質、類別與農業科技功能的適配性問題。實踐中,招商策略的實施過程與結構優化過程具有高度相關性,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者應當力圖在招商過程中盡可能實現結構優化。

(四)政府支持與運營優化。由于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具有明確的公益性質,它對帶動地區農業與其它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對農業科技園區的支持主要應當體現于財政支持與政策支持兩方面。財政支持主要為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提供適當且必要的財政投資支持,以形成園區公共產品,同時對科技園區的運營以及入駐園區的公益單位提供必要的財政補貼,以提高科技園區與入駐單位參與農業科技集成、推廣與示范的積極性;政府政策支持除體現在各種財政補貼規制外,也包括種資質審批的便利。農業科技園區的運營優化主要體現在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效率、降低發展成本、整合發展優勢、塑造品牌等等。本質上看,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與發展主要依賴于自身的健康運營,但考慮園區并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它兼顧了地區公益與地區產業整合,以及帶動社會經濟的功能,其發展動力與可持續性可能受到市場沖擊而有所折損,因而強化政府的支持十分必要。

二、宜賓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管理創新實踐

宜賓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于2013年9月申報成立,2014年3月,園區管委會成立。園區管理委員會內設綜合事務管理局、規劃建設與農業發展局、科技環保與產業發展局、投資促進與國際合作局、財政局。按照國家“121工程”的要求,當前正在抓緊籌建園區投融資管理公司,并申辦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事項。

(一)理念、目標與定位。為促進科技發展帶動高效型現代農業產業的形成,宜賓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理念為:建設“綠色生態、節能環保、低碳高效”的生態園區的同時,要建設“清明、清正、清廉”的廉政園區。相應地,園區發展目標涵蓋經濟效益、科技效益與社會效益三個方面:經濟效益目標方面,至2016年核心區生產總值達到70億,2020年核心區生產總值達到320億,到2016年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2,500元,到2020年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0,000元;科技效益目標方面,至2017年,新增或引入國家、省、市級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0個,研發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30項,孵化企業40家,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至2020年,新增或引入國家、省、市級實驗室、企業技術創新中心40個,研發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40項,孵化企業80家,培訓職業農民15,000人次;社會效益目標方面,解決當地就業10,000人以上,輻射帶動農民50萬人以上;通過3~5年建設,最終建成創新型、智慧型、綠色生態“宜賓、宜人、宜智、宜業、宜居”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在上述目標引領下,宜賓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發展定位為:發揮國家戰略橋頭堡的區位優勢,結合長江區域經濟帶的發展優勢,占據國家南向經濟的重要節點優勢,利用烏蒙山扶貧示范新區的政策優勢,將宜賓農業科技園區打造成為農業創新成果的轉化高地、農業發展轉型的示范基地、農村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基地、科技與農業結合發展的轉型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城鄉統籌產業模式的創新基地。

(二)模式、結構與投融資機制。根據宜賓市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園區管委會選擇宜賓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發展模式為:突出地方特色,以科技創新促進宜賓市農業、林業的轉型升級,形成“茶、竹、糧”三條相對完整的核心種植業加工生產鏈條,兼顧其它綠色產品加工生產,構建“產、學、研”集群式產業鏈條體系,以科技應用技術的研發、企業應用轉化和向一次產業初端產品的普及覆蓋,帶動農業園區一、二、三產業的高效聯動發展,帶動新農村建設和新農業業態的發展,培養一批新職業農民,建設國際化的創新型、智慧型、綠色生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業新業態示范園區、科技創新孵化園區、綠色食品加工基地。針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特點,管委會確立了“三足鼎力”、“四維互動”的主體結構打造引領川滇黔、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其中,“三足鼎力”是指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和國際集群同時并存;“四維互動”是指科研院所、企業、國際合作以及市區通過內部關系協同,形成聯動機制,使得園區在四大驅動力催動之下健康、快速地步入發展軌道。在投融資機制方面,園區管委會大膽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開發建設新機制,成立政府控股的混合投資開發公司作為平臺,通過PPP/BT等項目融資以及股權投資等以股份分紅、項目投資參股回報等,做大做強資本積累,發揮投資建設、土地經營、技術咨詢、資產管理和資源整合的優勢,創新拓展市場化運作解決政策資金的新途徑,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最大化。該機制的結構關系與運行過程見圖1。

(三)招商、服務與成效。在招商引資過程中,通過“一個網站、一部宣傳片、一本宣傳資料”推介園區,突出“科技”、“生態”、“環境”、“產業”、“綜合”的特色,“抓龍頭,重感受,以人為本,科技創新”。同時,管委會注重發揮政府委托管理的職能作用,從規劃開始,注重搭建平臺,注重引導科技成果的產生和對產業的扶持。對標桿式的科研院所和企業引導其發揮龍頭的引領示范作用,對園區入駐人才注重人文關懷,在環境設施打造上營造以人為本、舒適和諧的生活、工作環境;在技術引進上突出產業銜接和集群效應,并根據自身特點打造完整的發展布局。為確保園區內入園企業的健康發展,園區管委會對重點項目分別建立了“實施協調領導小組”,保障項目落地和原料供給。同時,管委會還建立重點項目跟蹤服務體系,擬建信息化的“公共資源服務平臺”;建立以茶葉交易為先期重點的產品實時交易中心—交易大廳,當前項目處于規劃編制階段;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園區將建立“大學生創業園”;建立職業農民培訓中心;建立科技特派員制度;建立國際貿易交易中心;進行企業服務中心以及網絡網點建設。通過招商努力與服務創新,科技園區初步對接了中科院植物所、生態所及中國農科院,擬訂合作條件達成協議后,將共同組建“宜賓市綠色食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究中心”和合作打造中國西部茶葉科研和外貿出口示范基地。同時,結合四川省情,與四川農科院、江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同濟大學等,打造特色農產品科研平臺以及專業專科的科學研究平臺。在與企業的合作中,園區與四喜農業的桑葚干紅加工項目投資1.6億元,占地190畝,年產值14億元,項目實施可進一步完善和延伸桑葚產業鏈,助農增收,畝產上萬元;與高原農業達成的魔芋精深加工項目投資2億元,占地500畝,年產值20億元,魔芋精粉、魔芋膠、魔芋飲料等系列產品的生產可進一步拓展魔芋精深加工產業鏈;與四季大通集團達成微凍保鮮液生產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占地10畝,利用國內領先的微凍保鮮專利技術建設西部基地,促進園區農產品冷鏈物流技術升級;與德國巴伐利亞州化工產業集群簽署《中德農業科技生態園共建項目正式協議》,共建生態低碳國際農業科技示范園;與馬來西亞隆基馬中集團公司簽署了投資120億元的“東盟國際產業園”項目投資事宜,并以此為切入點打通宜賓與東盟十國的合作通道。

篇(8)

農業科技園體現的是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并不僅僅體現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應用價值不斷增強。通過對農業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應用,對科技園區內生態環境構建產生“實質性”的影響,為農業科技與生態之間形成有效的融合,這樣農業經濟發展道路才會有效拓寬,從而使農業科技生態新領域成為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創新點,成為我國農業經濟面對時展潮流所產生的全新發展理念。

1.2以藝術創新為理念,提升農業科技園生態發展

從藝術層面出發,農業科技園的創新發展關鍵在于將農業科技研究成果進行有效運用,使園區內生態環境由此得到更為理想的創建,這對生態旅游的發展能夠形成有效的推動作用,為其帶來較大的旅游經濟。這是我國生態科技園逐步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創新理念,使得農業科技園自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以及生態價值不斷提升,而農業科技園的科技創新能夠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促使農業科技園生態發展具有較強的藝術色彩。

1.3追求服務新觀念,增強農業生態旅游發展價值

從發展角度出發,農業科技園的發展對我國農業經濟產生相應的服務作用,而生態旅游是將農業科技的應用價值不斷提升,對科技園生態效果進行更為有效的完善,提升農業發展所具備的旅游經濟增加值。這是對傳統農業科技園發展所進行的必要補充,也是農業經濟發展“全面性”的重要體現。為此,應推動農業科技生態旅游,發展其內在價值,為農業科技園發展成生態一體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滿足新時期我國農業創新發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應為基礎,帶動農業科技與生態一體化發展

品牌效應是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我國企業經濟不斷實現突破的重要手段。農業科技園品牌效應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發展其相關產業,發展生態旅游是基本途徑之一,為其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做出巨大貢獻。堅持農業科技園所具有的特色,使其農業科技研究成果在農業科技園的規劃與發展中得到有效應用,促使農業生態化發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實,從而使其農業科技園品牌效應就此形成。這樣對于傳統農業科技發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創新性”,促使農業科技園與生態旅游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發展價值達到最大化。

2我國農業科技園生態旅游發展新模式

2.1以區域農業特征為基礎,體現生態發展新模式

區域特征是農業科技園生態旅游發展的有效切入點,是使生態旅游自身特點能夠得到有效體現的關鍵因素。結合不同區域農業發展所具備的優勢,將農業科技與之相融合,并對其農業科技園區內的科學技術進行價值最大化挖掘,使其生態環境由此得到有效的優化,進而為生態旅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遵循農業科技園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將農業科技園經濟價值最大化挖掘的充分體現。實現農業科技與生態旅游一體化發展的新模式,加快農業經濟整體發展腳步,使農業科技園發展的“全面性”由此增強。

2.2提升農業科技新價值,展現生態發展新目標

科技創新是為了帶動經濟增長,對傳統經濟發展提供有效的促進作用。而農業科技園則應對科技創新思想給予有效的應用,使其為相關產業發展鏈條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為農業科技與生態發展之間形成良好的紐帶作用。而生態旅游則是將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態旅游模式對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進行有效檢驗,同時帶動農業科技發展領域實現道路拓寬,使科技與生態之間的內在聯系更為緊密,對其所具有的價值與內涵進行最大化挖掘,使得農業科技生態化發展目標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態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態農業科技園區

隨著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旅游經濟已經成為支柱產業,這也證明了我國經濟發展新潮流的出現。因此,農業科技園的構建與發展總體思想應與之相吻合,對生態旅游思想進行全面樹立,發揮農業科技園所具有的優勢,為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對傳統農業科技園發展思路進行有效改進,使其經濟效益與生態環境發展有機統一,從而打造出生態農業科技園區,體現出農業科技園總體發展思想所具有的時代“先進性”。

篇(9)

[1]韓長賦.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2(2):04-07

[2]韓長賦.輝煌“十二五”系列報告會——農業改革發展成就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網2015年10月10日

[3]孫科峰.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甘肅科技,2010(20):1-2,17

[4]華樹春.我國農業科技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題,2012(12):18-19

[5]萬春雷.市場條件下農技推廣創新模式探析[J].農業經濟,2014(4):27-28

參考文獻:

[1]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2013中國漁業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24-29.

[2]鹿麗,周潔明,閆敘.促進漁業發展的漁業科技創新的淺析[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4-16.

[3]何爽,謝富紀.我國產學研合作的現狀與問題分析及相應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9-32.

[4]湯天滋,王文翰.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J].海洋科學,2002(6):30-32.

[5]孫建富,呂丹鳳,王博.“十二五”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經濟,2012(6):69-72.

[6]胡志斌.激勵農業科研院所參與產學研合作的路徑探索[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61-65.

參考文獻:

[1]蘭祖利(美).《豐富教學模式——一本關于優質教育的指導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版.

[2]陳麗華.實現學生自我建構知識平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考試周刊,2008年14期.

[3]王曉茜.高中生創造性人格特質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5).

參考文獻

[1]覃肖響.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問題的本因分析[D].南京農業大學,2012.

[2]閆振紅.農業科技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3.

上一篇: 高中化學教育論文 下一篇: 專家系統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在线专区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中文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