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7:57: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地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城市綠地系統
1.1概念
城市綠地系統泛指城市區域內一切人工或自然的植物群體、水體及具有綠色潛畢業論文能的空間,它由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各類綠地組成,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1],為城市內唯一有生命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生態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2]。城市綠地系統組成因國家不同而各有差異,但總的來說,其基本內容是一致的,即包括城市范圍內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生活條件具有直接影響的所有綠地[3,4]。根據2002年《城市綠地分類標準》,我國將城市綠地分為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及其它綠地5類[5]。
1.2特征
城市綠地系統作為復雜的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具有如下特征[6,7]:(1)多要素。它是人工干擾較強的生態系統,也是城市的主要自然因素,包含大氣、地文、水圈、生物因素,這些決定著城市綠地系統的基本地域特征。(2)多類型。城市綠地系統包括各種保護區和國家公園、風景區、游憩區、休養保健區、公園、花園、游園、專類園、苗圃以及以綠化配植為主的各種綠地。(3)多功能。城市綠地功能隨時代的變遷各有側重,但總的來說,始終兼容著景觀、社會、生態三大基本功能。(4)動態性。綠地系統因時代、年代不同以及季節更替,其內容、重點與形式都發生著變化。(5)空間尺度性。城市綠地系統因空間尺度的不同(主要指城區、市區及區域),其數量、布局、結構、功能等都有所變化。(6)多因素協同調控性。綠地系統的多元性、動態性及它同城市的交織特征,決定著其持續發展需有多因素協同調控。
1.3發展歷程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在城市園林基礎上發展起來,經歷了自然萌生、人工創意、公共綠地及生態綠地系統階段[1]。自然萌生階段主要指以狩獵圍牧為目的的園圃。人工創意階段指以滿足達官貴人及宗教需求為目的的宮苑、寺院,主要是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19世紀中下半葉,工業化導致城市環境惡化,促使城市進入公共綠地階段。歐洲、北美掀起第一次**,即“公園運動”;20世紀初,尤其是二戰后,歐亞各國開始大力拓建綠地和創建新城,城市綠地邁入第二次**[1,8]。20世紀70年代初,生態學作為設計理論引入綠地規劃,城市綠地開始了以改善城市環境及滿足景觀審美為目的的生態綠地階段[1]。
20世紀80年代初,城市綠地進入了生態園林的理論和實踐探索階段[1]。國際社會也正式提出“生態城市”概念,以期用生態學原理和方法指導城市建設[8]。生態城市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城市建設以不使環境遭到破壞為標準,使行為主體的活動有利于維護周圍環境并融于自然的類天然群落[9]。它是人類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人的社會文化、生態意識達到一定水平下渴望實現的目標境界[8,10]。城市綠化建設中提出的“花園城市”、“園林城市”、“山水城市”、“綠色城市”、“田園城市”等都是城市發展的中階段目標,而城市運轉符合生態規律的“生態城市”才是人類追求的最高目標[11]。近年來,隨著人們對人居環境質量重視程度的提高,生態城市的實踐與探索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8,9]。
2城市綠地規劃現狀
2.1國外城市綠地規劃
國外園林綠化最大特點是簡潔樸實大方,處處體現大自然的風格特色[12]。如美國城市綠化率相當高,公路、街道兩側和居民社區除去建筑,職稱論文草坪和樹木覆蓋所有空地,草坪常綠,修剪平整,沒有雜草,綠化品位較高[10]。根據對世界49個城市的統計,人均公共綠地10m2ö人以上的占70%[1]。新加坡土地面積648km2,人口386萬,人口密度5965人ökm2,現有綠地7500hm2,人均25m2ö人,進入世界城市綠化先進行列[13~15]。就人均公園面積而言,2000年,美國華盛頓為50m2ö人,澳大利亞堪培拉為70m2ö人,瑞典斯德哥爾摩超過68.3m2ö人[16]。國外成功的規劃范例有:(1)美國城市公共綠地布局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很少有大體量的園林建筑、小品等設施,植物自然式種植,簡樸大方。設計手法多是大手筆、大色調疏林草地。常綠與落葉樹結合,喬灌草花結合,林相豐富,林冠線變化多端,園林景觀野趣盎然,處處體現自然美[17]。(2)二戰后德國政府把城市周圍地帶低價售給居民,修建永久性“私人田園”。田園一切設施取于自然,禁止用磚瓦、水泥和金屬材料。田園周圍是低矮籬笆、灌叢和野花,小路兩邊草地布置許多木凳供入歇腳[18]。(3)新加坡為建設“熱帶優秀城市”,在概念性規劃、發展指導規劃中對每寸土地使用性質、強度進行了嚴格限制,建筑成片和集中密集建設,向空中發展,留出地面空間進行美化綠化[14]。(4)維也納、巴黎、科隆、萊比錫等城市拆墻建設花園環路,維也納的花園環路同教堂、大學、音樂廳等公共建筑為一體。(5)羅馬、塔拉戈納等環城綠地將城墻、花園、露天博物館等作為整體布置,羅馬在開辟道路和綠地的同時保護城墻殘段,在其周圍開辟道路和綠化帶,形成環城公園。其共同點是綠化圈、文化圈、水系風景圈等共融和諧[11]。
2.2我國城市綠地規劃
2.2.1綠化及科研進展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城市綠地規劃工作者提出“連片成團,點線面相結合”的方針后,城市綠化進入快速發展階段[19]。80年代后,提出了北方以天津為代表的“大環境綠化”,南方以上海為代表的“生態園林綠化”[19]。八五其間,城市人均公共綠地由
3.9m2增加到4.6m2,綠化覆蓋率由19.2%增加到22.l%。1999年底,全國667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591000hm2,綠地率達23%,綠化覆蓋率已達到27.44%,人均公共綠地6.5m2,公園動物園數達4219個,面積77137hm2。目前,已經涌現出北京、南京、上海、秦皇島、青島、大連、煙臺、威海、合肥、杭州、廈門、深圳、中山、珠海、佛山、南寧等30多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19]。
從80年代初開始,建設部開展了多項園林綠化科研課題[19]。近年來完成的課題有《城市生存環境綠色量值群研究》、《城市綠地在生態上的價值定量化》、《園林生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城市綠化樹種區域規劃研究》、《2000年小康型城鄉科技產業工程——居住區環境質量保障體系》、《城市市政公用事業‘九五’和‘十五’計劃及2015年規劃預測研究之風景園林部分》等[20]。到目前為止,我國有甲、乙級園林規劃設計單位40余家,園林科研院(所)60余家,大專院校10余家[20]。
2.2.2傳統規劃及其缺點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在總體規劃完成后,可編制城市綠地專項規劃,其主要內容為: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確定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指導思想、原則、目標、指標、用地布局、各類綠地位置、范圍、性質、功能及分期建設步驟和近期實施項目;劃定需要保護、保留和建設的城郊綠地;提出實施建議[21]。可見,傳統綠地規劃對城市綠地市場運作、生態及景觀要求很少考慮,具體說,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0,21]:(1)未充分從區域與城市生態系統角度構筑城市綠地總體結構和布局;(2)綠地植物配置重美觀輕生態;(3)城市綠地是城市形象設計和景觀規劃的重要載體,傳統綠地規劃未充分從整體上考慮塑造城市形象;(4)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綠地建設模式、資金渠道已發生變化,總體規劃確定的綠地在實施過程中難以一成不變。因此,傳統綠地規劃已不能適應新時期要求[21]。
2.2.3現代綠地規劃原則
現代城市綠地規劃流行應用控制性規劃理念,越來越重視根據各城市特有的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水文地質、城市風貌、工業用地、居民用地、道路系統,做出各具特色、結合河湖山川自然環境,體現地區特色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遵循以下基本原則[22]:(1)重視內外自然山水地貌特征,發揮自然環境條件優勢,深入挖掘城市歷史文化內涵,形成本城市綠地系統的布局結構與特色;(2)按照國家城市綠地指標的規定,合理確定各類綠地類型與規模;(3)均衡布置各類公園綠地,有機結合形成完整體系;(4)合理確定近期和遠期規劃;(5)正確鑒別和妥善處理局部與整體、小局與大局、保護與開發、理想與現實、近期與遠期等關系[23];(6)樹種規劃重視使用地帶性植被,以喬木和灌木為主,兼顧植物群落的觀賞、生態和經濟價值。
2.2.4綠地系統規劃對策
針對我國國情和綠地建設的不足,今后綠地規劃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12,21,24,25]:(1)加強政策扶持,完善相關法律和法規。城市綠地是先投資后受益、間接效益與直接效益并存的產業。碩士論文綠地規劃要常抓不懈,制定長遠戰略與具體政策。(2)制定切實可行、理念超前的總體規劃。在城市建設和城改前制定可行的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綠地詳細規劃,嚴禁綠地改變用途,確保綠化指標和綠化用地落實[25]。(3)提高綠地生態效益。植物生態功能基本靠葉完成,故增加生態效益就要增加葉面積。喬木葉面積可達其樹冠正投影面積的20倍左右,灌木5~10倍,草更小。
所以,園林植物要以喬木為主,重視鄉土樹種,常綠與落葉搭配,灌草藤花結合,形成多樣、復層、立體、生態的多功能自然群落[19,26]。(4)重視大環境生態建設,加強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大環境生態建設的重要組成,是擴大綠地面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有效方式。以城市林業理論為指導,運用生態系統邊緣帶物種多樣性增大原理,營造各種防護林、風景林及經濟林,建立城市生境與自然環境聯系的生物廊道,為野生動物提供遷徙通道和棲息地[19]。
(5)多方籌措資金。城市綠化是社會公益事業,除從城市維護費中列支和有關部門籌集資金外,還要調動全社會力量。(6)引進參與式管理。城市居民參與城市綠地規劃及建設,可增進居民與政府的相互理解和溝通。
3綠地規劃發展趨勢
3.1規劃模式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模式趨于以下方面[27]:
(1)都市圈綠色廊道網絡規劃。城市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集中發展,綠地系統與城市呈現環狀圍繞、核心方式、嵌合方式、帶形相接方式等形態,使綠地系統發揮較大效能,并有良好的連續性與可達性[28]。英國“大倫敦規劃”,把從市中心48km內,約6700km2的地區劃分為城市內環、郊區環帶、一條約16km的綠化帶、農村環帶等4個同心圓,成為世界發展新城的規劃模式[27]。丹麥哥本哈根的指狀規劃,莫斯科的楔形綠地,按照“有機疏散理論”而定的大赫爾辛基規劃方案,都是典型的綠地嵌合模式[27]。
荷蘭蘭斯培德地區(包括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和海牙等城市)的綠心(綠地核心式)與建成區之間建設綠色緩沖地帶以保護綠心。而巴黎沿塞納河兩側建了8個新城,在塞納河兩岸形成了2條平行軸線,是綠地系統帶形相接方式的代表[27]。
(2)森林城市模式。把森林引入城市,讓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恢復人類與森林的本來關系,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已成為優化城市綠色規劃的總趨勢[12]。“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將成為21世紀城市綠地建設的重要模式[29,30]。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強調以人為核心,創造“天人合一”的城市與森林融合的人居環境空間。城市森林建設主旨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綠色空間”構筑“綠色城市”空間網絡[31]。城市森林的布局模式主要有放射式、圈層式、跳躍式、因地制宜式及綜合式5種[32]。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將為徹底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和能量的保障。城市森林景觀建設要具有親和性、文化教育性、舒適性和富有人情味,使之能激起人們親近的愿望[27]。同時,城市森林建設要以自然為宗旨,以城市文化底蘊為基礎,依托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結合城市風貌、結構特征和空間屬性等科學布局和規劃,體現自然植被景觀和群落結構特征,實現城市森林的自我維持及協調發展,發揮其綜合效益。
3.2規劃特征
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有如下特征:(1)空間開放化[22]。首先表現在從“園林綠化”走向“大地景觀規劃”,著眼于大環境綠化規劃,從區域出發,把森林、農田、草地、景區作為生態改善的積極因素納入城市綠地規劃,使城市擁有良好的整體生態背景。其次是開放公園,引入園外的自然風光與環境中的河道、溪流、綠地、建筑等相融合,成為大環境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開放空間更有利于發揮綠地景觀功能及美化和改善環境的作用,便于各類綠地相連,是人性化的要求和人本主義的體現。(2)綠化森林化。綠化森林化指城市綠化以成片森林為主體,喬灌草相結合,提高綠地效益[22]。(3)景觀人文化。指綠地規劃尊重文化,把握園林綠地性質、風格和主題,重視植物景觀文化性,充分體現當地特色及歷史文脈[22]。(4)水景生態化。水體和水系是城市與外部生態系統交流的主要通道,是城市最重要的廊道景觀。城市綠化建設應重視沿河道的綠地建設,應用生態學原理處理水體造景,使水體潔凈,富于情趣,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共生[22,27]。(5)設施人性化。城市綠地的服務對象是人,綠地設計必須滿足人類生存、享樂與發展的要求,各種設施要符合人體尺寸比例、生態環境質量標準,滿足人類生理與心理需求[12]。(6)目標多樣化。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要符合生態性、生物多樣性、郊野休閑性、文化性、自然性、區域性、人居環境的舒適性、可居性和可持續利用性等特點[33]。
3.3規劃新方法
3.3.1新理念
城市綠地規劃經歷了以游樂、觀賞為主的實踐后,現在發展到以生態學觀念為出發點,融觀賞、游憩于生態系統的生態園林階段。生態園林就是依靠植物來形成環境、保護環境、利用環境和美化環境,建立以綠色植物為主體的園林綠地生態系統[34]。它以保持生態平衡、美化環境、減少生態環境災害為主導思想,具有公共性、廣泛性、無界性、長期性、高效性、不可取代性、永恒性、連續性等特點[35],是當代城市綠地設計的發展趨勢[36]。生態園林具有3方面的內涵:一是具有園林的觀賞性,能創造景觀,美化環境,為人們提供休憩、游覽和娛樂環境;二是具有改善環境的生態適應性;三是具有生態結構的合理性,即具有合理的時間結構、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與周圍環境一起組成和諧的統一體[37]。生態園林注重從宏觀管理、生態保護角度來建設城市綠地系統,其基本理念是在城市區域范圍內,保護和修復區域性生態系統,遵循生態學原理建立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保護生物多樣性,建立人類-動物-植物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環境[37]。
3.3.2新手段
為了最大限地度提高綠地生態效益,增加城市綠量,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現代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采用了新綠化方式:(1)垂直綠化。也稱攀緣綠化,就是綠化那些與地面垂直的線或面,即利用攀緣植物使其沿墻或其它設施上升形成垂直的綠化面。工作總結墻面、廊欄、立桿、燈柱、棚架、涼廳、拱門等建筑物均可采用攀緣植物進行綠化,其形式有附壁式、籬欄式、棚架式、拱門式、立柱式及懸蔓式[38]。(2)立體綠化。立體綠化是運用現代建筑和園林科技的各種手段,對一切建筑物和構筑物所形成的再生空間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綠化美化,其基本內容包括:地面綠化的喬灌草復層群落;建筑再生空間的綠化美化(墻面綠化、屋頂與天臺綠化、室內與陽臺綠化等)[39]。立體綠化源于屋頂花園,最早是由德國人在一些階梯式和單元樓式建筑群上試驗成功的。現已發展為地面、窗口、涼臺、室內與屋頂、盆栽與池栽相結合的各種綠化方式。它能擴大城市綠地面積,美化城市環境,使平板單調的建筑單體、硬質構筑、門窗柵欄等,變成具有自然風格、賞心悅目的綠化景觀,并起到良好的降溫消音作用[40]。
參考文獻
1千慶蘭.城市生態綠地系統規劃研究初探.松遼學刊(自然科學版),2001,(4):45~49
2徐波.談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基本定位.城市規劃,2002,26(11):20~22
3馬錦義.論城市綠地系統的組成和分類.中國園林,2002,18(1):23~26
4徐波等.關于城市綠地及其分類若干思考.中國園林,2000,16(5):35~39
5CJJöT85-2002城市綠地分類標準.2~23
6張國強,金中泉.風景園林綠地系統(上).中國園林,2001,(4):22~25
7蘇俏云.以“人”為本規劃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論中國城市園林綠地建設.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26(11):90~94
8王祥榮.論生態城市建設的理論、途徑與措施.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0(4):349~354
9朱慶華.生態城市與城市綠化.林業調查規劃,2002,22(6):93~97
10何平,彭重華.城市綠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35~78
11吳承照.風景園林研究進展.中國園林,2000,16(3):88~93
12曹鑒燎,蘇啟林,劉一明.城市綠地規劃分析與評述.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11(1):97~100
13謝華.新加坡城市美化綠化之研究.城市規劃,2000,24(11):35~38
14謝華.新加坡花園城市建設之研究.中國園林,2002,18(6):33~35
15BelindaYuen.GreeningtheCityStateofSingapore.ForestryStudiesinChina,1999,(Supp.):31~36
16E.Howard.GardenCitiesoftomorrow.FaberandFaner.London,1946:213~230
17振海.從得梅因市的生態環境看美國的園林綠化.中國園林,1997,13(2):30~32
18常玉生.綠化和文化是城市的靈魂——駐德歸來隨想.中國園林,2001,17(6):60~66
19馮彩云.我國城市綠化的現狀與發展方向.科技建議,2002,(2):15~18
20王磐巖,李金路,白偉嵐.風景園林科技“十五”計劃及2015年發展規劃.中國園林,2000,16(68):39~40
21吳效軍.新時期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現代城市研究,2001,(6):24~26
22徐雁南,王浩.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發展潮流初探.2003,19(10):63~66
23張國強,金中泉,風景園林綠地系統(下).中國園林,2001,(5):19~23
早在遠古時代,黃河下游地區就是當時文化發達之區,生活在這一地區的炎帝氏族及其后裔創造了東夷文化。考古資料表明,發源于黃河下游的以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為代表的東夷文化一度處于當時文化發展的領先地位。而當時生活在黃河中上游地區的黃帝氏族及其后裔則創造了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文化。東夷文化和華夏文化共同創造了早期的黃河文明。經過夏、商、周三代,文化代代相因,漸次融合,最終形成了中華文明的兩個主干——夷夏文化,而齊魯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產生的一種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齊魯建國至春秋,是齊魯文化兩大文化體系的形成時期。隨著西周的建立,來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漸沿黃河東下,到達下游地區。周文化和東夷文化在接觸過程中,由于齊、魯兩國人文環境、地理條件的不同和建國方略的差異,造成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化體系:齊文化和魯文化。在西周和春秋長達六七百年的時間里,齊文化和魯文化沿著各自獨特的道路發展,使黃河下游地區的文化格局呈現出多元化狀態。齊文化是以東夷文化為主、以周文化為輔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系統。經濟上,從齊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實際情況出發,除了繼承周的“重農”傳統外,又實行“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政策,以農業為主,農、工、商并舉;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親親”的宗法原則,而是“舉賢而尚功”;文化上,主張寬松自由,兼容并包,“因其俗,簡其禮”。齊文化最終成為一種合時俗,務實際,具有革新性、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傳統。魯文化則是以周文化為主、以東夷文化為輔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系統。經濟上,由于魯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適于農耕,這就使魯文化一開始就具有一種農業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魯國統治者強調周的宗法制度,主張“尊尊而親親”;文化上,則采取“變其俗,革其禮”的方針,用周文化強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講求的禮樂仁義即是重禮的周文化和重仁的東夷文化結合的產物。魯文化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仁義、尊傳統、尚倫理、貴人和的道德型文化傳統。
戰國秦漢時期,是齊魯文化的綜合發展時期。進入戰國,由于齊國對魯國的兼并,造成黃河下游地區政治上的局部統一。而學術文化界興起的百家爭鳴,則促進了區域間的文化交流。在這個背景下,齊、魯兩大文化傳統的交融日益發展,逐漸走上了一體化的道路。戰國時期,齊、魯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響,表現在思想領域,主要是孟子對齊學的批判吸收,鄒衍陰陽五行說對魯學的滲透以及管子學派和荀子對齊學和魯學的揉合。特別是《管子》、《荀子》的出現,反映了齊魯兩大學派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向。秦及漢初,齊學盛極一時,主要表現在黃老學和陰陽五行學的盛行。這一歷史時期齊學與魯學的融合,為其后董仲舒以陰陽五行說構筑新的儒學體系作了理論準備;同時也為漢代儒學內部的齊學與魯學以及今古文經學之爭埋下了伏線。經過東漢今古文經學的學術之爭,雙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滲透,至東漢末年,一代經學大師鄭玄會通古、今文經學,最終完成了齊魯文化一體化的過程。
齊魯文化是一種混合型文化。它不僅融合了齊文化和魯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廣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長處,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完備的自我調節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強的文化。特別是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后,齊魯文化實際獲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為一種政治大一統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終融入到統一的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1濱河帶狀綠地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的常規定位
1.1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進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些濱河而居的村落隨著商業的發展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個龐大的城市。但是,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經不再扮演資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其角色的轉變似乎更能體現人類社會的事態炎涼。很少有人會懷疑每個城市都會有一條河流穿過,由于河流在城市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城市管理者們賦予了她們不同的待遇,對于那些主干水系,由于富有人文情調和自然風光而得到城市的重視,這些河流的濱河地段往往是一個城市商業、文化、休閑的核心地段,在整個城市綠地系統中聲名顯赫,唯我獨尊,比如上海的黃浦江,哈爾濱的松花江等等。
而那些支流,盡管在城市生態系統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功能、名氣、位置、自然風光等方面存在不足,那么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的待遇就差得多,有些居然淪為垃圾河和污水河。更有甚者被城市用地填埋,永久地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目前的城市管理者們由于經濟和水利安全方面的考慮,將這些河流的功能定位于行洪河道、排污河道,與這些河流相鄰的綠地變成了功能單一的防護綠地。在近幾年的工作中有幸接觸到了幾條類似命運的河流濱河綠地改造,由于城市經濟的發展,這些河流有幸等來了受到尊重的機會,這些河流綠地將和周邊用地緊密結合共同為城市發揮更廣泛的作用。
1.2重視河流作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作用
從理論上說,我們應該學會理智地順從自然的流變,但是對于中國這樣快速發展的國家來說,做到這一點需要犧牲一些眼前利益,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會遇到一些阻力。但可喜的是所有的城市都接受了可持續的觀念,并付諸實施。山東德州岔河風景區和臨沂沂河兩岸的景觀設計就是這樣的兩個案例,本論文的形成就得益于在這兩個項目設計過程中得到的啟發。這兩個城市的領導在城市發展戰略中認識到了濱河綠地的重要性,同其他類型的城市綠地相比,濱河帶狀綠地的基礎條件有著明顯的優勢。
第一、除已經規劃的濱河城市綠地外(指河道防洪堤外城市預留綠地),由于不占用城市建設用地,如將其開發成休閑綠地將會減少大量的投資。
第二、生態條件優秀。每一條河流都是一條生態廊道,盡管在河道沿線上有一些水利設施的攔截,但洪水和帶狀防護林仍然有效保持了城市與外界元素交流的通道,來自鄉間的清爽的空氣通過河流廊道。在一些沒有受過污染的河道中,優美的濕地,成片的樹林為魚類和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居環境。相比于這些條件,一般的城市綠地由于多數都是孤立的斑塊,彼此之間很難聯系,因此在生機活力方面明顯不足。
第三、水質有保障,親水環境好。在南方的一些富水城市,由于水網密布,綠地系統中的水質基本由保證。但是對于干旱地區的城市,城市綠地中的水體一般都是通過管道和運河的形式引進水體,通過挖湖堆山的形式創造豐富的空間變化,形成優美的水體景觀。河流與之相比最大的優勢在于一個是活水,一個是死水,城市綠地水系的管理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第四、服務范圍廣,利于商業開發。一些著名的河流沿岸往往是城市商業繁榮的區域,這是和城市的發展歷史相關聯的。對于那些次要的河流也同樣具有這樣的潛力,一條河流蜿蜒幾十公里,穿過城市內部不同的功能區域。由于人們天生親水的特性,一些休閑活動會集中發生在濱水綠地當中。如果以500米為標準的話,濱河綠地可以為相當大的城市面積提供休閑面積,人流的匯集必然能帶來更多的商機,因此說提升濱河綠地的功能定位對周邊區域的經濟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當然,有優勢必有劣勢,河流季節性的洪水會對綠地內的設計產生影響。一方面為防護五十年一遇而修筑的大堤就會對景觀設計產生不利的影響。另外,有關河道管理的法規對行洪區域的高稈植物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植物配置方面只能點綴高大喬木,也不能成片密植灌木。這項限制對于利用種植和地形來創造變化的空間來說就很不利了。
2濱河帶狀綠地景觀設計方法探索
2.1一個城市中的每一塊土地都是城市的有機體
由于人們的功利要求,將一個城市的土地劃分成大小不等的斑塊,每一個小斑塊都在欲望的驅動下不停的在跳動,每一個跳動的斑塊都與其鄰近的斑塊發生關系,對于一條河流來說,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性,當其定位從防護綠地轉向生態防護、商業、休閑于一體的綠色廊道時,作為設計者應該至少就下列問題給出答案:
2.1.1這條濱河綠地在城市綠地系統中的性質是什么?
一般從水利上來說,流經城市的每一條河流都是流域治理的有機組成,其在水利上的分工大概可在行洪、分洪、灌溉、航運、排鹽、純景觀等方面加以區分。如果從城市綠地系統功能上劃分,作為有保護意義的生態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這條河流本身的歷史文化積淀、它所流經的區域在城市中所處的位置、濱河綠地鄰接用地的功能都會對濱河綠地的性質產生影響。在一項設計動筆之前,必須抓住綱領,搞清綠地的性質。否則會造成后期設計中不必要的功能分區,造成投資的浪費。
[設計案例]德州市岔河濱水綠地景觀設計
對城市綠地系統的分析:
德州市位于山東省西北部,素有“神京門戶”,“九達天衢”之美稱,地理位置重要。德州市市區現有人口44萬,屬于中小城市,在未來15年的城市規劃中,岔河將位于城區的中部。岔河現屬于排洪排污河道,德州境內全長為22公里。為推動城市新區建設和改變城市面貌,德州市政府決定對岔河城區段的景觀進行改造,規劃范圍總用地面積為124公頃,其中現狀水體面積16.2公頃,陸地面積170.8公頃。
在德州市區范圍附近,從西向東共有三條河流,分別是南運河(古京杭大運河德州段)、岔河、減河,三者同屬漳衛河南段。三條河流的現狀基本功能都是排洪、排污。根據歷史文化和城市區位的不同,三條河流應突出各自的風格,具有不同的綠地性質。
南運河應體現歷史文脈的延續,岔河應體現城市文化與生態核功能的結合,減河體現遠郊的生態休閑功能。本規劃通過對場地現狀條件及城市發展趨勢等多方面條件的分析,將岔河風景區定位于:是德州市城市綠地系統和河流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態休閑廊道,同時,與岔河濱水區各功能用地相結合,岔河風景區還是德州市舊城區和城市新區之間一條重要的商業、文化廊道,是城市濱水區綜合開發建設的重要內容。
2.1.2尋找與城市的關系
如果我們著手設計的對象是一個學校的花園或小區綠地,那么我們只需考慮小區的格局及業主的需求即可。而對于一個面向全市開放的帶狀綠地從交通分析上獲得必要的信息對未來場地的組織至關重要,同時由于有許多跨河大橋,穿越綠地這會增加一種特殊的觀賞視線,另外那條大橋是城市中最重要的橋梁,也會對綠地設計內容產生影響。通過交通分析,可以確定帶狀綠地的出入口位置,出入口的規模、哪些區域會產生商業價值。
除了對城市交通系統的分析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臨近用地的現狀功能及未來建設情況,一般可結合城市的總規或詳規解決這方面的內容,通常這種以休閑為主的全開敞綠地不同于一些主題公園,臨近綠地的城市用地性質直接對綠地內部的設計內容產生影響;比如說鄰近的用地是居住區,那么你可能考慮一些兒童活動設施或場地在這里,因為早晚時間大人會帶著孩子就近玩耍。如果鄰近的用地是一片工業區,那么在這里設人流集散的場地就是多余的投資。
[設計案例]德州市岔河濱水綠地景觀設計
交通系統及外部用地功能分析
四條東西向城市主干道跨越風景區,從南到比分別為堤嶺橋、東方紅橋、三八橋、天衢橋,均為雙向四車道,其中堤嶺橋所在東風路是進出城市的主干道。八條城市交通副線盡端抵達風景區,其中一條路名為“文化路”的附道,該路與舊城新湖風景區相連,是非常熱鬧的城市生活性干道,后來設計中我們在這里設計了主入口。
綜合考慮場地外部交通以及周邊用地功能的要求,對整個風景區進行如下的分區:
城市文化展示區:位于堤嶺橋—東方紅橋區段的西岸,大堤兩側。規劃希望該區是人文活動的主要場所,原因是這里位于東風路和東方紅路這兩個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干道之間,是城市文化的最好的展示窗口。另外其外部用地以居住區為主,因此在景觀設計上體現開闊、簡潔、大氣,是城市尺度和城市人工構成風格在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的有機楔入。
生態休閑活動區:該區段外部為二類工業用地。因此在設計中以濕地、卵石灘、微丘、觀光果園等景觀為主,河的岸線曲折自然,偶爾點綴野生花叢。該區段以靜、雅為主,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愿望。
居住康體活動區:由于該區段周圍的用地功能主要為教育用地和居住用地,因此在自然優美的環境基礎之上,開辟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場地是這里的主要設計內容。
2.2尊重場地
從生態學角度講,濱水區域是一個具有生物多樣性特性的區域,和城市內部預留的公共綠地有很大不同。由于在一段歷史時期內,我國在生態倫理、生態價值方面的基礎教育普遍不足,因此很多未經保護的河道已經喪失了自然面貌。原因很簡單,他們成了城市經濟活動的犧牲品。如果一個設計師具有生態價值觀的話,那么在現場調查中,看到一片幸存的濕地,一處小小的候鳥棲息地都應在未來的景觀設計中設置一處保護區域,為這些具有未知價值的場地留有發展空間。關注每一條河流在長期自然過程中形成的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其組合結構,如:曲流、深潭、淺灘、河漫灘、積水沼地、階地、三角洲等,結合這些自然細節結合水岸設計,本身就是最具特色的濱水景觀設計。
[設計案例]臨沂沂河兩岸景觀規劃設計
場地分析
沂河是臨沂市境內第一大河流,發源于沂源縣三府山。在臨沂市藍山區沂河及其支流匯合在一起,形成寬闊的水面河流流速減慢,大量的泥沙淤積成大大小小的橢圓形沙丘,這些沙丘上長滿了叢生的灌木柳,景色非常優美。由于水利部門擔心影響行洪,這些自然形成的濕地景觀被大量清除,所剩無幾。
針對這種情況,在設計中我們強化了這一生態要素,將人工的岸線拆除,改成生態護岸,同時人工恢復一些濕地島景觀。通過科學的論證,水利部門同意了我們的建議,這些富有生機的小島從此在沂河兩岸復蘇。
2.3文化的引入
擁有悠久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種驕傲的情緒充分反應在景觀設計行業中。每個景觀規劃項目的設計建設方都希望有一個好的文化內涵在里面,盡管濱水綠地只是一個具有休閑與商業功能的用地。為了避免在文化引入方面生搬硬套,牽強附會,那么對河流本身的歷史和人文故事的挖掘工作就必不可少。
[設計案例]德州市岔河濱水綠地景觀設計
擁有悠久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種驕傲的情緒充分反應在景觀設計行業中。每個景觀規劃項目的設計建設方都希望有一個好的文化內涵在里面,盡管濱水綠地只是一個具有休閑與商業功能的用地。為了避免在文化引入方面生搬硬套,牽強附會,那么對河流本身的歷史和人文故事的挖掘工作就必不可少。
[設計案例]德州市岔河濱水綠地景觀設計
首先對岔河的歷史進行了研究,岔河是利用歷史上黃河九河即道之一的溝盤河故道修筑的一條分洪河道。同時我們在風景區水源的設計之中從溝盤水庫中提取了一部分黃河水。那么在公園的出入口的位置我們利用一片石刻給市民講述了岔河的歷史,同時又告訴他們這樣的事實:黃河水回來了。在刻石上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天水鉤沉嘆盤虬再現。詩中的“天水”指黃河水,古詩云“黃河之水天上流”。黃河水又以盤虬之姿重回故里,看到德州的變化,他也會衷心贊嘆這里的變化。水體景觀是風景區設計的一大特色,本設計將原有的河道拓寬,形成平均185米寬的水面,將鉤盤河水庫的黃河水注入,在七里莊和上游分別設攔河壩和橡皮壩,形成大氣、開闊的水體景觀。由于拓寬了河道,增加了行洪斷面,提高了蓄洪能力。
另外一處的文化引入就是“千年搏弈平臺”的設計。從德州市城市景觀格局中可以發現兩片大型的公共綠地,一個附屬于新城核心,一個附屬于老城核心。在這兩片核心綠地之間畫一條線,這條線和岔河的交點就在我們設計的規劃區內,這個交點記載了德州城市文化發展史,因為這里是新舊城市的跨越點具有特殊的意義。這個交點被設計成主入口廣場,具有慶典和紀念的意義,它的名稱就是“千年搏弈平臺”,在這里將紀念這個千年古城發生的一些大事。在廣場的鋪裝上,鑲嵌了12塊圓形的棋子,每個棋子上面紀錄一件德州城市發展的歷史故事。
[設計案例]臨沂沂河兩岸景觀規劃設計
沂河是臨沂的母親河,與沂河相關的故事千千萬萬。每個故事都很動聽,但是不可能各個去表達。但是我們抓住了一個城市文化的紀念地。那就是沂河及其支流的四河交匯口,這里的地形被當地老百姓形象的稱為是一支展翅欲飛的鳳凰,同時在四河交匯口的旁邊就是臨沂的古城,古城的城墻與道路圍合的構圖就像一只負重的烏龜。在很早以前民間就流傳龜托鳳凰的神話,也許就是這種特殊的城市景觀為臨沂造就了眾多的杰出人物和美好的故事。根據龜托鳳凰的城市傳說,我們利用現場的濕地設計了一處生態觀光園,其中人流集中活動場地的造型就是一個鳳凰的抽象圖案,而那些濕地觀賞的木棧橋形成龜背紋圖案,人們在這里游玩的時候將會重溫這段神話。
3經驗總結
濱河帶狀綠地還會有其他不同的類型,本文結合親自設計的兩個項目總結出的一些設計方法肯定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有些基本原則應該適用于全部類型的濱河綠地,那就是生態第一性原則與親水性原則,拋棄這兩項原則的設計一定會留下遺憾。
在講授到有關地理環境部分的內容時,可以用人們所穿的不同服飾作為課堂例證的素材。比如在講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中的常見氣候類型時,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不同氣候地區的人們的服飾照片,如:我國地區藏民的“藏袍”;熱帶雨林中土著居民的原始服飾;阿拉伯地區的人們的白色長袍;我國東北地區人們冬季的皮草等。然后讓學生結合不同地區的服飾特點,推導他們所在地區的氣候特征,最終得出該地區的氣候類型。不同地區服飾照片的展示,既調節了課堂氣氛,又讓地理課堂變得更具有生活化。
2.從“食”中來由于地域差異
水熱組合特征不同,導致不同地區農業發展類型不一致。在講授到必修二第三章有關“農業的區位選擇”時,我事先掌握了我們班有南、北不同地區的外來人口的子女就讀,在課堂上我就請他們各自介紹一下家鄉的飲食習慣。比如,南方的同學喜歡吃米飯、甜食,而北方的同學喜歡吃面食、辣椒,然后我再進一步地引導學生去思考:為什么不同地區人們的主食不同?從而推導出不同地區的農業區位選擇的差異造成人們飲食上的選擇差異,最終得出結論:“南稻北麥”“東耕西牧”。
3.從“住”中來民居的樣式、材料常常受到當地自然環境的影響
在復習中國區域地理時,可以給學生展示我國不同地區的房屋圖片,如:內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黃土高原的窯洞;北方地區的平房;南方地區的斜頂房;云南的竹樓等,然后提問:不同地區的房屋的顯著特征是什么?形成這種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從而推導出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差異。為了活躍課堂的氣氛,增強學生鄉土地理的意識,我特意到我們本地的古鎮上去拍攝了幾張老式民居添加到課件的圖片素材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4.從“行”中來在地理學科中
人們的出行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在講必修二第五章“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時,我給學生創設了一些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理的交通運輸方式。如:(1)從哈爾濱到廣州參加貿易洽談會,要求次日必須到,可供選擇的合理的交通工具是()。(2)從重慶到武漢,沿途觀賞三峽風光,可供選擇的合理的交通工具是()。(3)從密云水庫運20噸活魚到北京,可供選擇的合理的運輸工具是()。(4)從太原運200噸煤到武漢,可供選擇的合理的運輸工具是()。(5)從天津到上海運一萬噸海鹽,要求最經濟的方法,可供選擇的合理的運輸工具是()。從以上生活情境中,學生可以總結出交通運輸方式選擇的原則,
二、到生活中去,學以致用
在新課程的教育理念中,特別強調要“以人為本、回歸生活、注重發展”。而學習地理的目的,就是要發展、完善生活。所以要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返回到生活中去,要學以致用。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地理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那么,如何讓學生把所學到的地理知識真正地運用到生活中去呢?筆者在教學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1.創設生活情境去體驗創設生活情境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相關的教學用具和教學資源,去模擬生活場景,使得地理課堂教學更加貼近生活,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加強直觀的感知,讓每個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和實用性。舉例如下:衣:比如在學習完我國氣候的降水特征后,我給學生創設了如下的情景劇:請一位同學扮演一位美國的中學生,利用假期來中國參加夏令營活動,8月1日剛到北京就遭遇了一場暴雨,于是匆匆忙忙買了一件雨衣穿上。8月10日,該同學又去了烏魯木齊游覽美景,在烏魯木齊的三十天內一直沒有下雨,雨衣反而成了累贅,于是他就將雨衣送給了當地的一位小朋友,然后啟程去了廣州。可是沒想到一到廣州他又遭遇到了持續的陰雨天,他氣憤地沖天吶喊:“這是為什么呀?”觀看完表演后,請學生根據已掌握的我國降水特征來幫助這位外國朋友解答這個問題,并告訴他正確的做法。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的創設,讓學生更直觀有趣地感悟到生活離不開地理知識。
資中縣位于長江上游的沱江水系流域地區,是一個生態環境較好、資源相對豐富、經濟相對不發達的地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不斷增加,土地利用的類型、數量、結構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農林牧協調發展等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尋求土地合理開發利用的道路,對土地的可持續利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對土地利用變化的軌跡與過程清晰地認識,從而找到影響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力,為決策者提供正確的土地資源規劃、利用的建議。
為此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變化理論,利用模型分析方法與數理統計方法對資中縣土地利用從土地利用動態變化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并且對影響該縣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力作了研究。得到結論如下:資中山區以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為主,平原區、丘陵區分布著六大地類。研究區土地利用變化幅度后期大于前期,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積減少,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工礦用地增加。該縣耕地變化速度明顯快于其他用地類型;林地、建設用地和耕地之間的相互轉化是土地利用變化的主要形式,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工礦用地增加明顯,主要來自于農用地,其次為林地和未利用地的轉化。從景觀學角度來講,資中以草地、林地景觀為優勢景觀類型,鑲嵌著耕地、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礦用地等斑塊類型。通過對士地利用變化驅動力的定性與定量分析,發現經濟發展、人口增長、農業結構調整、政策等是引起土地利用變化的重要原因。同時,提出幾點建議,為該縣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力,資中縣
目錄
1研究背景...1
2土地利用變化研究綜述...2
2.1土地利用的內涵及研究內容...2
2.1.1土地利用的內涵...2
2.1.2土地利用的研究內容...3
2.2土地利用變化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3
2.2.1土地利用變化的基本理論...3
2.2.2土地利用變化的研究方法...5
2.2.3土地利用變化模型研究...6
2.3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力研究...7
3研究方案...9
3.1研究區域概況...9
3.1.1地形地貌...9
3.1.2氣候特征...9
3.1.3河流概況...9
3.1.4森林植被...9
3.1.5社會經濟情況...10
3.2研究內容、方法和技術路線...11
3.2.1研究內容...11
3.2.2研究方法...11
3.3數據來源及資料收集...12
3.3.1土地利用資料...12
3.3.2社會經濟統計資料...12
3.4技術路線...12
4區域土地利用動態變化...13
4.1研究區域土地利用現狀分析...13
4.1.1農用地結構...13
4.1.2建設用地結構...13
4.1.1未利用地結構...15
4.2土地利用的動態變化...15
5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力分析...17
5.1驅動因素的定性分析...17
5.1.1自然驅動因素分析...17
5.1.2人文驅動因素分析...18
5.2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力模型構建...21
5.2.1主成份分析原理...22
5.3.1主成分分析...22
1.評價指標的地理學科特點不明顯,評估指標大同小異。
多數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指標選取較為籠統,沒有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進行設定,有的甚至可以適用于其他學科的課堂教學評價。
2.評估指標較詳細,評價要素較多。
指標體系一般分為兩級,各項指標的權重一般在10%以下。
3.重視地理教師活動的評價。
我國中小學教師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教育信念“:教師的教”等同于“學生的學”。所以,課堂評價首當其沖的是教師的教的評價———教學思路、教材處理、教學方法、教學技巧之類。具體表現為,評價標準中所列的各項內容基本集中在教師方面,體現出對教的強調和重視。
4.指標的直接可觀測性不強。
我國多數的課堂評價指標體系建立采用的是理論演繹方式,從好課應達到的標準出發,對課堂教學的構成要素逐級分解,但最低一級的指標只是定性的描述,不是可觀察的指標,容易導致不同的評課者對同一堂課的評價結論相差很大。
二、高中地理課程目標要求及評價建議
高中地理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對未來公民在學科教學中的總體素質要求,明確了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來把握課堂教學目標、組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學生,是學習的積極參與者、教學過程中的合作伙伴、自主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效果的體現者。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的評價建議中指出,在教學活動和學習評價中要重過程、重應用、重體驗、重全員參與。評價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發揮其激勵與發展功能,使學生從評價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地理學習水平。
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以上分析,本著“生本化”的指導思想,結合地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評價建議,筆者構建了一個全新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本體系密切聯系地理學科特點,側重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對地理課堂教學進行評價。構建該指標體系旨在通過評價改進課堂教學,以達到新課標的總體目標要求。
1.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是保證準確、全面、有效地進行評價的基礎。關于設計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國內一些學者研究的比較透徹,值得借鑒,其主要觀點為:普適性原則,明確性原則,簡要性原則,直接可測性原則,整體完備性原則,地理學科性原則。除此之外,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筆者認為在新的指標體系的構建中還應包括“生本化”原則,即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要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體現以學生的學習效果來評價教師教以及課堂教學質量的“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強調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2.評價指標的選取
根據指標體系設計原則,參照高中地理學科的特點,依據中學教育教學相關理論,以及教育相關政策要求,并聽取了大量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案例,筆者采用理論推演法和目標分解法,推演出了高中地理教學評價指標(含評價要點)。地理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為教師、學生、教學過程,而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活動又可以分別歸入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范疇,因此本評價指標體系將一級指標確定為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兩項。教師行為包含三項二級指標,分別為教師基本功、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師基本功作為教師必備的基本素養是課堂教學評價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評價必備的要素,因為教學內容的正確、科學是一堂好課最關鍵的前提;教學過程主要針對的是教師方面的行為,從評價要點中可以看出主要反映的是教學方法及教學策略等方面的內容。區別于傳統的評價表,本評價表沒有將教學方法作為評價指標單獨列出,對其的評價主要反映在教師行為中。學生行為是重點評價的內容,其二級評價指標包括興趣狀態、思維狀態和反饋狀態三項。興趣狀態主要反映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狀態是決定一堂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思維狀態反映的是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狀態,反映的是學生是否真正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學生的反饋狀態即為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所發生的改變,反映的是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是評價的重點。評價要點制定的依據是新課改的“三維目標”。
3.計算評價指標的權重
采用AHP決策分析法,分別計算出各級指標及評價要點的權重。但為了簡潔和計算方便,各評價要點權重取近似值。經過一致性檢驗,各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4.課堂教學質量綜合評判方法教師或專家在使用本課堂教學評價表時,評價要點權重僅供打分時參照,只對每項二級指標進行綜合打分,滿分為100分,將各項二級指標得分分別乘以各自權重相加得出一級指標得分,最后再乘以一級指標得分并相加,即為該評價人員對本堂課綜合打分。如某位評價人員對本堂課教學基本功,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生興趣狀態,思維狀態,反饋狀態的打分分別為86分,85分,88分,82分,80分,85分,則這位評價人員對本堂課的綜合打分為(86*0.105+85*0.258+88*0.637)*0.325+(82*0.200+80*0.200+85*0.600)*0.675≈84.6分,最后將每位評價人員對本堂課的綜合打分取平均值即為本堂課的綜合得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學習效果無法在課堂上即時體現出來,或者有的指標不易在課堂上直接觀察,比如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評價,主要采用調查分析法,即在評價理論指導下,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收集評價對象的有關資料,經過比較分析做出判斷。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歷史文化,不同地域的歷史文化有不同的特點和特色。齊魯大地,因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鄉,因他們而發軔的齊魯文化聞名中外;位居我國西北的三秦大地,因為有了半坡遺址、秦始皇陵、兵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遺跡而使三秦文化大放異彩;地處中原的洛陽、開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國家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即便位處嶺南一隅的桂林,也因為古代文化遺址眾多、古代文人墨客來往者眾多而位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豐富多彩的地方歷史文化,如能將其編寫成地方歷史文化讀本,作為古代文學教材的重要補充,不僅能極大地拓展古代文學的外延,而且能極大地豐富古代文學的教學內容;同時,還會進一步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讓學習內容在學生的心目中更加可親可近,從而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新教學方法,變以課堂教學為主為課堂教學與實地參觀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學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內容上以文學史及理論學習為主,方法上以課堂教學為主,全然不顧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扭轉這樣的局面,成高教學應大力改革、創新教學方法,變以課堂教學為主為課堂教學與實地參觀并重,著力加強教學的形象性、具體性,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桂林為例,因為桂林擁有眾多的文化遺存遺址(如甑皮巖遺址、興安靈渠、獨秀峰下東晉顏延之讀書處、唐曹鄴南溪山石刻、宋城墻、明王城等)。這些遺存遺跡反映了古代桂林燦爛的文化。它們大多位于市內或城郊,有的步行可達,有的騎自行車半小時可到,它們就在我們眼前或身邊。在進行古代文學教學時,我們不妨把更多的時間從課堂搬到具體現實環境中,使教學從死板變活潑,從抽象到具象,使學生從昏昏入睡到興趣盎然。如當我們學習到先秦文化的時候,不妨帶學生到興安靈渠進行文化參觀,考察靈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歷史意義等;當我們學習到東晉陶淵明的時候,不妨帶學生參觀獨秀峰下顏延之讀書巖,讓學生了解當陶淵明“除荳麥苗稀”“戴月荷鋤歸”的時候,顏延之正在獨秀峰下挑燈夜讀的故事;當我們以愉快、輕松的心情欣賞李白的《朝辭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時候,我們不妨在學期考試結束以后帶學生到漓江乘舟而下,體驗一下當時的心情;當我們學習元雜劇的時候,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廣西)有哪些戲曲形式,哪些已經消亡,哪些還在流傳中,消亡了的“廣西文場”有什么特點,是否還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復活?還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桂林彩調”與“京劇”“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調,如“黃三打鳥”或“三看親”進行排練?等等。其實,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只要我們能與地方歷史文化恰當結合起來,就能使課堂生動起來,形象起來,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深入實地考察,繪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學地圖
一個地方具有如此豐富的古代文化文學資源,如何讓它們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呢?通過實地考察,繪制一個地方古代文化文學地圖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學遺跡遺存眾多,我們不妨在給學生布置作業時進行大膽的改革,把過去那種以分析作家作品為主,變為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下到實地,分門別類地對文化文學遺跡或遺存登記或拍照,然后根據登記或拍照的情況,繪制一幅當地文化文學的實景地圖,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印象,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舉辦各種沙龍,讓地方歷史文化在我們的手中不斷得到傳揚與傳承
在傳統的成高教學中,舉辦沙龍真是少之又少的。這往往囿于一種觀念:沙龍多數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種學習與交流的方式,成高沒有必要搞。其實不然,不管哪一類學校,都是可以搞沙龍的。作為成高來說,圍繞地方歷史文化,搞幾次沙龍,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為例,地方歷史文化如此豐富、厚重,不妨舉辦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狀元”“臨桂詞派”等為內容的沙龍,讓學生搜集、研究這些文化現象的形式、內容、特點以及來龍去脈,從而加強學生對地方歷史文化的認知,加強對地方歷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強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地方當代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歷史文化資源的傳媒內容開發可以從以下開發的思路中得到啟示:
文化歷史資源的影視內容的開發
從立體的、系統的角度,歷史文化資源中具有的文化可分為二個層面:物質層、思想制度層、文化心理層,影視劇頁是多種文化要素的綜合體。因此,文化歷史資源可以為影視劇綜合利用。成功的影視劇能使文化歷史資源實現效益最大化。
其一可在新的創意之下,將歷史文化資源用影視的方式呈現出來。如1999年Hollywood安布林娛樂公司從網上獲得了中國云南祿豐的侏羅紀恐龍化石,以及轟動世界的河南西峽恐龍蛋的資料和圖像,受到極大啟發,攝制出科幻巨片《侏羅紀公同》,獲得巨大的社會反響和商業利潤,上演31個星期后國內票房收入達3.4億美元而海外票房更達破記錄的5.3億美元。又如,數年來,傳媒界投入巨資,陸續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古典文學名著拍攝成電視連續劇和電影等,獲得成功,深受觀眾好評,不少國家向我國購買版權,不僅獲得豐厚的經濟效益,而且向全世界介紹宣傳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楚雄州和深圳市聯合攝制的41集大型人文風情叢片《火之舞——告訴你一個楚雄》,用電視這種科技手段搶救和開發了民族文化,以百科全書式的大展示以及與國際影視接軌的藝術手法,舉起了文化傳承的火炬,展示了一個地區的民族文化景觀,將“博物館”辦到了電視熒屏上。它在我國宣傳文化界引起強烈反響,也是利用科技力提升歷史文化資源的一個成功的嘗試。
其二是利用電視的影響力度大,受眾數量多、啟動成本低、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依托電視平臺成功把歷史文化資源與市場開發結合起來。例如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就是以《論語》、《莊子》為資源,借助《論語心得》、《莊子心得》這些大眾化的解讀為策略,不僅創造出令人羨慕的收視率,獲得很好的廣告效應,打響欄目品牌。又如南京在文化歷史資源的旅游業開發時,積極把文化歷史資源開發與電視業內容的開發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歷史文化資源與電視業密不可分的資源共享、互利共贏模式,可算做另一種方式。如南京市旅游局與南京市電視合開辦了全市第一個電視專題旅游欄目“邊走邊唱”;與南京電視臺新聞中心聯合在南京早新聞中開播《南京旅游頻道》。二、文化歷史資源的出版內容開發
盡管當前大多數地區對于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還主要停留在旅游業和工藝品生產方面,但人們已經意識到,出版內容對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遠比旅游和藝術表演廣闊,它使千里之外的人們直觀、形象、真實地了解客體,可以表達較深刻的思想和體驗。所以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出版內容開發可以延長其開發的產業鏈,增加其附加值。
其一,圖書出版內容。文史哲名著、文物、民俗圖冊、畫冊、字帖等圖書,常常是圖書市場的“長銷書”,銷量穩定、持久。毋庸置疑,這是一種歷史文化資源圖書出版內容開發是可以考慮的路子。但更難能可貴的、更值得推崇的是蔡志忠運用自己的創意和繪畫技藝的結合對中國古代先哲思想的開發。
孔子、孟子、莊子、佛陀以及中國古代的許多哲學家,是古代文明留給今天的一筆燦爛財富。它們大多以文字印刷在紙張上,流傳了千百年。由于內容艱深博大,而且古代人的書面語言和今天人所采用的語言也發生了極大的差異,所以現代社會中只有少數人可以直接閱讀。20世紀80年代,中國臺灣漫畫家蔡志忠采用現代漫畫的形式,創造性地解釋了古代孔子、孟子、莊子等思想家的思想,讓今人與古代哲人在精神上對話。他把中國古代繪畫的樸實大方與現代漫畫的浪漫調侃結合起來,用現代人都能理解的繪畫語言,深入淺出,幽默風趣地表達了古代東方哲人的深刻思想蔡志忠的漫畫作品使當代年輕人能避開艱深隱晦的文字,在輕松愉悅中了解中國古老文化。他的漫畫集以19種不同文字出版,至1999年底總銷售量達3400萬冊,被稱為亞洲藝術家中最富有和最成功的漫畫家之一。
其二,音像出版內容。文化歷史資源的音像出版內容開發,市場廣闊。音像制品《中華泰山》、《云南風光》、《納西族古樂》、紅色經典《紅太陽》、黃梅戲《女駙馬》、《天仙配》、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鋼琴協奏曲《黃河》等均受到不同層面消費者的歡迎。
不僅可以單項開發,也可以成系列推出。如華風氣象影視集團公司制作的10集文化系列片《徽州》,其以人性化的視角,第一次真實而詩化地再現了徽州美麗的山水和精細雅致的人文景觀,全方位地詮釋了這方華夏名區的村落、民居、祠堂、牌坊、老橋、書院、戲曲、繪畫、醫學、工藝、商幫、市井民俗、人文思想等,這些富有特定生命意味的精神符號,這些極具感染力的視覺形象,不僅呈現了中國傳統社會尤其是明清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一斑,展現了古徽州人的生活方式和倫理準則,同時還揭示了這些文化遺存背后蘊涵的內在文化精神,2004年2月27日至3月7日在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走遍中國》播出后,獲得了較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被稱為“笑話王國”的山西萬榮縣,在政府的支持下,斂力于開發萬榮笑話音像內容產品的案例尤為突出,值得借鑒。如縣委宣傳部、廣播電視局聯合錄制的萬榮笑話光髓,選用本縣笑話大王柴振剛、王克勤、解孟虎等人擔當演員,選擇縣內農家院落、打麥場或田野為外景地進行拍攝,地方特色濃,笑料百出,十分暢銷。相聲大師侯耀文主講萬榮笑話的專輯,傾倒全國億萬觀眾,”2001年其笑話產品“銷售額高達500萬元,獲利325萬元。”
三、文化歷史資源的新媒體內容開發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日益走進千家萬戶,文化歷史資源的新媒體開發不但為文化歷史資源提供了新的展示平臺,而且能實現其新的價值。例如,南京市將南京的文化歷史資源搬上網絡,創建了金陵旅游網等網絡宣傳平臺。2007年,“網上游南京”網絡虛擬旅游平臺也通過了專家評審。
不但歷史文化資源的網上開已成氣候,游戲開發更是火爆,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衍生的網絡游戲就有《大話西游》、《夢幻西游》、《快樂西游》等多款主流游戲,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當前我國正經歷著空前的社會轉型,轉型的核心是從非市場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其目的則是借建立市場經濟牽動引發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領域的現代化。而就國民經濟總體而言,在不同領域、部門、地區,市場化程度并不相同。因此,敏銳地把握本地區社會轉型的不同階段出現的問題并給予及時的引導與解決,并形成整個社會的良性互動,使地區性綜合日報的趨勢日益明顯,其優勢及帶來的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但從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弊端同樣令人堪憂。
但從《南方周末》、《華西都市報》、《羊城晚報》及《楚天都市報》的發展經歷來看,其成功的運作有目共睹。因此,地方報的發展潛能不可估量,其勢頭之猛銳不可擋,當然其優勢更不可忽略。
既然是地方級綜合性日報,那么,地方性新聞必在其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地方性新聞也叫本土新聞,屬新聞的一個種類,是根據報道的領域范圍來分的,以傳媒所在行政區為根據。彭菊華所著的《新聞學原理》中指出:“除了高度專業化的傳媒以外,又通常以本土新聞為主,非本土新聞為輔。本土新聞為主直接指向本土化新聞和新聞本土化,這是新聞傳媒和新聞傳播的一種基本策略,是新聞的本質和特征決定的。”
在當代眾多新聞傳播著作中,不難發現,對于中國新聞改革的探索腳步從未停止,而是日漸加快。學者們對于地方化報業的關注尤甚,都可以說予以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改革意見。羅以澄教授在《自選集:新聞求索錄》的《武漢地區新聞傳媒的精品打造之路》一文中表示:地方性傳媒“危機并非多慮,優勢并不必然”;李良榮教授則表示很有信心:“在這一片跌宕中,我特別看好地方級綜合性日報。地市報在所有報紙中最具有發展前景。我相信,地市級報紙必將異軍突起,蒸蒸日上。”
那么,地方報為什么最具有發展前景,它究竟具體有哪些方面的優勢呢?
1、獨特地域優勢。相當數量的人口和不斷發展的經濟應該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再加上地方報在地方的群眾基礎較好,建立了遍布城鄉的發行網絡,報紙的發行因為距離近,相對成本較低,因而可以實現以最快的速度投送報紙。地方報在所屬縣區大多建有記者站,因此,地方報在新聞信息選取上有更多自。
2、當地群眾優勢。地方報在當地群眾基礎通常較好,人們已習慣認可了它的權威性。長期辦報經驗積累,使地方報對當地讀者的需求、習慣、閱讀口味了解得十分清楚,特別是那些區域性經濟新聞、本土新聞,更能成為自己的特色菜。因而在受眾分割上,可以得到更多讀者的青睞,讀者也能從這些具有相對性的信息中得到有效需求,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
3、地方報的指導優勢。報紙對于地方工作的知道會更具體、更具有針對性。貫徹黨、政府的方針政策必須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地方性新聞在地方報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其具有當地特點的報道對于本地區的改革建設意義非同凡響,并且更是一種監督與及時的引導,地市一級獨具特色的經濟結構形式,使報紙對于地區工作的了解從實際出發,具體而微。
當然,地方媒體的“危機并非多慮”,地方性新聞傳媒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市場經濟浪潮跌宕起伏,其弊端突出地擺在我們面前,發人深省:
2實施管理成效分析
2.1土地規劃實施監督政策管理目標成效分析
江西省于2012年4月編制《江西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與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銜接后的調整方案》(以下稱《規劃銜接方案》)對《江西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進行補充完善。《規劃銜接方案》對部分縣、鄉級規劃主要控制指標或布局進行了局部調整。一是優先安排結構性調整。規劃新增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對部分地區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進行結構性調整,將部分節余且暫不使用的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設用地指標調整到城鄉建設用地。二是市域范圍內縣與縣之間局部調整。在本設區市范圍內,允許矛盾突出的個別縣(市、區)耕地保有量或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作微調,縣級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在縣與縣之間作適當調整。顯然,江西省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修改次數為一次,修改原因是與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銜接。說明江西省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非擅自修改擴大建設用地規模和改變建設用地布局,降低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而規劃調整修改符合法定條件,調整修改程序符合要求,嚴格按江西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或調整審批政策執行。
2.2土地利用發展戰略政策管理目標成效分析
江西省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以來,取得的經濟效益明顯。向莆鐵路、滬昆客運專線(江西段)、德興至南昌高速、濟南至廣州高速瑞金至尋烏段等重大基礎設施用地得到切實保障。城市建設有序進行,經濟水平快速增加。(1)GDP、固定資產與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2006~2012年江西省GDP與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為4.05,固定資產投資與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為6.39。(2)GDP、固定資產與城鄉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2006~2012年江西省GDP與城鄉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為3,固定資產投資與城鄉建設用地增長彈性系數為4.73。
2.3新增建設用地管理政策目標成效分析
(1)計劃管理。規劃實施以來,江西省堅持節約集約用地,為全省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提供了良好的土地資源保障,促進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近5年統計數據顯示,江西省新增國有建設用地的供地率達70.48%,利用率達58.41%,新增建設用地的供地率和利用率水平總體較好。計劃管理目標實現程度較好。(2)規劃管理。江西省有效控制了11個設區市、100個縣級、1493個鄉級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各項指標,指導了《江西省土地整治規劃》等多個專項規劃的編制,引導城市、交通、村鎮、能源、水利、旅游和生態建設等相關規劃的編制,規劃管理目標得以實現。
2.4耕地補充政策目標成效分析
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實施期間(2007~2011年),全省實施“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建設規模16.9×104ha,新增耕地4.6×104ha,總投資43.1億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實施4年來,全省共批復11個設區市80個縣(市、區)250個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區,批復拆舊區總規模9300ha、預計補充耕地8100ha;建新區總規模8873ha、擬占用耕地5893ha,可凈增有效耕地面積2206ha;2012年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12個項目區復墾區,總面積704.7ha,可新增耕地150.4ha;2012年,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年均控制規模為2000ha。顯然,江西省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過程的耕地補充政策中各試點政策效果好,示范效果明顯。
3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存在問題
(1)新的試點政策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未體現,造成試點政策實施較難,如: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試點、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的項目區,未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中布局,在報批時往往會因為不符合規劃而被擱置,導致新的試點政策在規劃實施中較難開展。(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過程對中央重大發展戰略預計不足,無法滿足中央重大發展戰略政策對土地利用的需求。(3)差異化土地管理政策不明顯,建設用地指標使用空間分布不均衡。(4)建設用地管理政策中缺乏建設用地管理與相關用地管理人員的切身考核體制,致使實際用地超出規劃目標規定。
3.2對策
(1)增加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條件,使試點政策和土地利用戰略政策變化成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條件。(2)建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的定期評估機制,定期評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情況,及時了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情況。(3)建立并規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調整動態機制,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結果及時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進行修改/調整。(4)參考耕地保護責任體制,建立建設用地管理與相關用地管理人員的切身考核體制,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