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日本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日本文化論文

篇(1)

一、引言

日語中的「可い一詞音譯成漢語是“卡哇伊”,國內各種廣告宣傳詞、店面招牌上都經常會打出這一詞匯。那么,商家為什么要靠這一日語詞匯來吸引消費者眼球呢?這一單詞對市場消費會起到什么影響呢?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這一“可愛現象”進行分析,探討這一現象背后所蘊含的深層意義。

二、「可い一詞的語源

「可い在明鏡國語詞典中的解釋:

1.幼さやか弱さを感じとり、まもり慈しみたいと思うさま。また、そのように思わせるさま

2.外、しぐさ、性格、行式などがほほえましく、情を感じさせるさま。らしい。くるしい。可だ。

3.日用品などが小さくてらしい。

4.どこととなく心をくすぐるところがあって好感が持てる。

參考《明鏡國語詞典》的解釋可見「可い(可愛)一詞有對幼小、脆弱的事物包含慈愛的心情;另外也指對外形、動作、性格、行為方式等方面能體察到可愛之情的意思;還包括對小巧玲瓏的日用品感到愛憐之意;其次對抱有好感的對象也可以使用。可以說“可愛”一詞在日語中內涵豐富,包含了對弱小的人或事物的憐憫、愛意。另外,在百科詞典中,「可い一詞源于:映し,原意是表示對方很優秀,以至于自己不敢與對方見面,表示“害羞,害臊”之意,后來轉變為“可憐”的意思。現代日語中音變為「かはゆし、可い。

在日語中,「可い一詞可以用在很多場合,下面試舉幾例:

1.子:クラスに可い子とかいないの?①

2.妹には生日に可い人形を上げました。②

3.そこに出てくる食器や裝品の事なこと、可いこと、私たち若い子は、素で蕓性が高くても、引っくるめて可いの一言でませる癖がある。③

4.私は今までの嫌なことがあったと同じように、お弁當にしても、自分の子どもには可いお弁當を作ってあげようと誓った。④

5.京都。春の芽吹の、夏の新、秋の…美しい自然と可い小さな草花たちに魅せられ作した押し花100點他作品集、小物などをします。⑤

描述人物、玩偶、裝飾品、便當、花草等都可以使用「可い一詞,包含了對談論對象的憐憫、慈愛、喜愛之情。可見,「可い一詞已經和日本人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了一起。

三、「可い一詞所反映的審美情趣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的年輕人經常以「可い一詞來稱贊對方的性格、發型、衣服等。男性稱贊女性也多用「可い一詞,我在與日本大學的大學生交流時,曾問及這一問題,對方回答說,如果是贊揚女性的話,最常用的詞匯是「やっぱり可いですね。在人際交往中,「可い一詞的使用也起到了劑的作用,營造良好的語境氛圍。如今,「可い一詞不僅音譯到了中文,英語中也有了“kawaii”這一詞匯。「可い一詞傳入其它國家后也被年輕人廣泛使用。日本的時尚雜志,如『カワイイ『cute等都在宣揚“可愛”的觀念,從衣著打扮、體態舉止上影響著年輕人的審美觀念。

從上述「可い一詞的語源可以看出,日本人往往對弱小事物寄予憐愛之情,以“小”為美,以濃縮為“可愛”,我們可以從日本的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覓得其蹤影。日本的庭院文化中各種景觀、盆景等,都是濃縮了的自然,從濃縮的山、水、石中看到大自然;花道的插畫藝術也是濃縮了“天地人”的觀念;日本的飲食亦如此,將各種美味佳肴盛在小巧玲瓏的精致器皿中,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日本古典文學中的和歌俳句也是短短幾行,卻意味深長。

不僅如此,在日本「可い一詞的使用已經超出了一般的人際交往范圍,由「可い一詞所帶來的“可愛現象”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日本人的消費及生活,并且在生活、經濟、政治舞臺上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四、日本社會中的可愛現象對消費文化的影響

在當今社會,各國都在加強經濟合作,世界經濟出現全球一體化現象。同時,經濟上的往來也使各國文化進一步加強了交流,一些經濟大國也在通過擴大經濟往來的同時推廣本土文化,擴大其影響力。文化的傳播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例如,日本消費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就具有強大的影響。日本的電器產品、游戲軟件、日式飲食、漫畫、動畫等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巨大影響。筆者所論述的“可愛現象”與日本消費文化的傳播有著密切關系。下面以日本動漫的推廣為例,探索日本“可愛現象”對日本文化傳播起到的作用。

1.日本漫畫、動漫中的可愛形象。

現代日本社會工作生活節奏緊張,在緊張的忙碌之余,很多日本人選擇欣賞漫畫或動漫來放松繃緊的神經。日本的出版商和媒體巧妙利用了動漫作品中的可愛元素,使觀眾在視覺上獲得美感、緩解疲勞。

日本是聞名世界的動漫大國,日本的動漫能風靡日本并走向世界,筆者認為動漫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鐵臂阿童木》塑造的是一位聰明、勇敢、正義的機器人形象,與美國動漫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日本動漫主人公大多是未成年人,比如阿童木就是動漫中可愛的日本小英雄,雖然是機器人,但是塑造的卻是一個男孩形象,身高135cm,綠色的短褲,紅色的長統靴子。《哆啦A夢》中機器貓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了,機器貓身高129.3cm,腦袋和身體的比例大約是1比1,看起來憨態可掬,腿短、沒有膝關節,眼睛、鼻子、臉、手、腿都是圓形的,全身顏色也采用了明亮的天藍色,頭頂黃色的竹蜻蜓,脖子上用紅色帶子系著一個黃色鈴鐺,其可愛的外形深受兒童的喜愛。另外,《千與千尋》、《櫻桃小丸子》中的主人公形象也體現出了動漫人物的可愛元素。動漫中的人物動作刻畫細膩入微,營造出了溫馨并充滿人性的氛圍。動漫形象看似普通,實際上作者在設計這些形象時可以說是煞費苦心,觀眾在欣賞時毫無抵觸感,非常容易接受,能喚起觀眾的共鳴。

日本動漫通過其可愛的人物造型、模仿孩童的稚氣發音很快贏得人心。在日本,動漫和漫畫書可以說隨處可見。在電車上可以隨處看到翻看漫畫書籍的上班族,以動漫中的人物或卡通形象制作的廣告也數不勝數。如著名的Hello Kitty形象出現在筆記本、玩具、電器、手機等各種商品上;阿童木形象印在了信用卡上;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奈良美智、草間彌生將卡通繪畫推廣到了世界領域,村上隆與LV合作的限量版箱包曾引起廣泛關注,可愛的卡通形象所帶來的“簡約”、“輕松”理念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這些漫畫卡通及動漫作品讓忙碌的日本人緩解了工作壓力,得到了片刻放松。可見,動漫中的“可愛”元素功不可沒。

2.日本電器、機械產品。

日本的電子產品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以外形精巧,質量上乘而受到消費者親睞。在外形設計上,很多產品可以說是以“可愛元素”出奇制勝的,造型小巧,設計簡潔,色調非常柔和。看似普通的電子、機械產品,因為有了“可愛元素”而顯得設計更人性化,充滿了人情味。本來是金錢交易的市場經濟,因為有了一些可愛的造型設計,消融了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利益壁壘,甚至可以使消費者在溫暖的心理氛圍下提升購買欲。各種印有卡通形象的電子產品,比如廣受贊譽的日系汽車,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日產PIVO汽車造型圓潤;三菱Colt汽車色澤艷麗,車頭部分斜長曲面設計,整體線條飽滿;豐田、本田等也推出了多種小巧車型。

五、“可愛現象”與外交政策

除了經濟文化方面外,在政治上,日本政府也善于利用“可愛”文化進行對外交流。“現年69歲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自稱是動漫迷,呼吁日本實行‘漫畫外交’。2008年5月,Hello Kitty成為日本旅游大使。2008年3月19日,日本外務省舉行了一個特殊的‘外交使節就任儀式’:全世界都家喻戶曉的藍色的機器貓哆啦A夢正式‘接受’時任外務大臣高村正彥的‘任命’,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卡通大使,承擔向全世界宣傳日本動漫文化和提高日本對外形象的重任。”⑥另外,日本傳統故事人物桃太郎是日本大米的代言人,日本卡通“凱蒂貓”是日本的旅游親善大使,鐵臂阿童木則是日本的海外安全大使。2009年,日本外務省選出了三名“可愛大使”代言日本流行文化,這三名大使是“校服魔法師”藤岡靜香、時尚雜志模特青木美沙子、東京原宿代言人木村優,三位可愛大使會參加日本駐外使館組織的各種交流活動,傳播日本流行文化。

這些日本文化的輸出戰略為低迷的日本經濟帶來了巨額利潤,同時也逐步改變了二戰以來的日本形象。這些動漫及卡通形象色澤明快、調皮可愛,年輕漂亮的“可愛大使”更是吸引了無數眼球。以往嗜戰的武士道形象已經越來越遠離了大眾的視線。日本不僅在經濟上占領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而且逐步在推銷自己的大眾文化,從而獲得更大的商業利益。

六、結語

綜上所述,日本的可愛文化現象可以說是滲透到了日本社會的各個層面,這離不開日本經濟的發展,以及媒體的宣傳。可愛文化在日本的經濟、文化、政治上起到了重大作用,現在仍然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注釋:

①テレビドラマ『魔女の條件からの臺.

②新日(第一冊)第十六クリスマス.

③西村玲子.おしゃれのレシピ:自分らしく生きる.PHP研究所,2007:138.

④井上ゆり子.心を救って.文蕓社,2006:109.

⑤私の花生活.日本ヴォグ社,2009,(51):73.

⑥廣州日報,2009-2-13.

參考文獻:

篇(2)

日本動畫的創作者以寫實的畫面風格、精細的畫工、細膩的畫面逐步形成了一種唯美的繪畫風格,這與美式動畫偏向硬朗的風格迥然不同。這種唯美的風格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宮崎駿,如《龍貓》、《天空之城》、《地海戰記》等。而新海誠的《她和她的貓》與《星之聲》中優美的意境與逼真炫目的畫面場景效果更是令人擊節贊嘆。說到類同的人物造型,日本動畫的人物有廣義類同和狹義類同之分。先說廣義的類同,日本動畫的人物造型基本都是:明亮的大眼睛、棱角分明的鼻子、尖尖的下巴、完美的身材比例、唯美到極致的外貌等人物設定,以上這些都成為了日本動畫人物設定的標配,幾乎所有的動畫人物都是這樣的一個樣式。再說狹義的類同,日本動畫在人物造型上,因為作者長期創作形成了穩定的個人畫風和繪畫習慣,導致其不同動畫作品中的人物擁有了相似的外部特征,也就是說在每個作者的作品中人物的面孔大多很相似。例如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幽靈公主》中的珊、《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與《千與千尋之神隱》中的荻野千尋,大友克洋的動畫片《阿基拉》中的金田正太郎與《蒸汽男孩》中的詹姆斯•雷•史提姆,手冢治蟲的動畫片《鐵壁阿童木》中的阿童木與《森林大帝》中的萊婭,高橋留美子的動畫片《犬夜叉》中的日暮戈薇與《福星小子》中的拉姆等。

(二)電影化和寫實化

日本動畫注重利用電影鏡頭語言幫助講述動畫的故事情節,通常我們在看日本動畫時是在看構圖,看其中的鏡頭語言。日本動畫表現一個人物的動作要劃分成4~5個分鏡頭,每個鏡頭的動態效果并不明顯,然而這些鏡頭組接起來效果卻很好。②可以這樣說,日本的動畫創作者在制作動畫時,其手法更像是在創作電影。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就是這樣,該作品著力于鏡頭之間的切換和連接,其中游刃有余而復雜的剪輯手法完美地做出了流暢的分鏡頭,讓觀眾看得目不暇接,吃驚于動畫也能做出猶如電影般的效果。日本動畫在畫面處理上具有很強的寫實性,動畫創作者在對背景的處理上要求高度忠實于原素材,他們只是在色彩和場景的結構上加以完善,讓畫面在質感上具有更加接近照片的效果。

(三)優美的音樂

日本動畫之所以如此知名,除了題材多樣、故事生動、人物造型精美、畫面細膩唯美、電影化的畫面場景以外,恰如其分地配入相應的音樂能夠突出該動畫此時的場景主題要表達的是什么,這也是受眾之所以如此著迷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往往這些與該動畫相關的音樂也會受到追捧。以久石讓的配樂為例,久石讓為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創作了很多背景音樂和主題曲都十分流行,如《龍貓》、《天空之城》和《幽靈公主》的主題曲朗朗上口,曲風親切自然,充滿了童真,仿佛把我們都帶回了那純真的童年時代。

二、日本動畫中的傳統文化

日本是20世紀70年代崛起的動畫大國,日本動畫在很長的一段發展時期內憑借著鮮明的特征蜚聲國際,在日本不論男女老少,都非常熱衷于動畫及其相關的產業文化。日本動畫的文化定位非常準確,并非只是一種單純只對青少年的說教工具。從《鐵臂阿童木》、《圣斗士星矢》到《鋼之煉金術師》等,日本動畫以對社會深刻思考和人生哲理而著稱,它不斷演繹著人間的善與惡、美與丑、忠誠與背叛。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唯美的畫面和電影鏡頭語言化的人物場景構圖等,都給人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因而深受社會各階層的青睞,并迅速風靡全球。事實上,在這種輕松休閑的文化現象背后,包涵著日本民族濃厚的文化內涵。

(一)日本動畫中的本土文化元素

日本動畫十分看重并且會經常對日本本國文化進行真實的展示,創作者們充分利用動畫片的特性對本土文化元素進行了加工再創作,通過神奇的想象反映創作者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思考。以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之神隱》為例,這部動畫便是日本民俗大匯集的典型。首先看片名“千與千尋之神隱”,這個“神隱”就是一個充滿日本民俗氣氛的詞匯。神隱最早見于我國南北朝時期北齊劉晝的《新論•法術》:“天以氣為靈,王以術為神;術以神隱成妙,法以明斷為工。”所謂“神隱”其實就是被神怪隱藏起來,受其招待,而從人類社會消失、行跡不明。這也在無形中暗自契合了動畫中荻野千尋的古怪經歷。這部動畫電影以日本傳統的溫泉“湯屋”文化為背景,荻野千尋剛來到這個世界時,就到湯婆婆開的“湯屋”打工,“湯屋”其實就是日本傳統的澡堂。《千與千尋之神隱》中出現的“湯屋”在這些部分的陳設就和古代的澡堂完全一樣,古意的街道、祭祀神祗的食品街、澡堂掛著的布簾和紅燈籠、澡堂內部的木質結構以及墻壁裝飾畫等,都體現了日式傳統的風格,泡澡用的熱水用火爐加熱,通過埋在墻里的溝槽流入浴室的巨型浴盆里,在洗浴層的上層則是各路神仙的社交場所。從建筑造型上講,動畫片中的“湯屋”與日本四國愛媛縣道后溫泉非常類似。在浴室里洗去污穢的河神原型是日本小說《古事記》中的海神;無面男是日本春日大社祭經常出現的面具神。宮崎駿沒有沿襲原有的思路,而是在符合動畫影片本身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潤色,使其造型更易為現在的觀眾所接受,同時賦予它們人性化的一面。

(二)矛盾的二元對立

在日本動畫中,常常會表現出鮮明的矛盾二元對立的思想,兩個極端的共存、對立、調和是日本動畫表達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也是日式審美的最重要一環。這種矛盾的民族性格正如《菊與刀》一書中描述的那樣:“日本人生性極其好斗而又非常溫和;黷武而又愛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禮;頑梗不化而又柔弱善變;馴服而又不愿受人擺布;保守而又十分歡迎新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日本動畫在看似唯美光鮮的外部場景之下,表達的往往是或沉重或灰暗的主題,鮮艷明亮的色調與血腥殺戮形成強烈的對比。宮崎駿作品《幽靈公主》中的麒麟神就是這樣,它在白天是生命和創造的化身,而到了傍晚后則變成了毀滅巨人,用無上的能力去巡視,毀滅任何威脅森林的事物。《犬夜叉》也是如此,在第120集中女主人公桔梗就低語:“凈就是污,污就是凈;善即是惡,惡即是善;生就是死,死就是生。”這幾句偈語充分表現了日本民族這種矛盾的二元對立思想。對于一個民族或者個人來說,性格的剛性和脆弱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日本這樣一個時刻都處在精神高度緊張的民族,卻又是一個十分推崇寄情于山水并欣賞的民族。這樣的表現不像是一個時刻壓抑的族群,實際上日本民族時常徘徊在這樣的兩極分化中忽左忽右,這樣的忽左忽右使得他們始終處在崩潰的邊緣,精神的極度壓抑在腦中的弦也越繃越緊,這樣的心理狀態把日本人推向一個又一個瀕臨崩潰極限。所幸的是,日本動畫的創作者已在動畫中給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答案:有迷茫,才是人類。正因為如此,人類才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崇高。

(三)自然主義

自然主義即對自然的崇拜,是日本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一種獨特文化樣式。日本是個島國,不利的地理環境使日本的民族性格中具備了對自然環境根深蒂固的恐懼。古代日本人就把這種恐懼的心理轉化為對一切自然的崇拜。大自然代表著日本民族對生命的向往,同時也是日本民族審美意識的基礎和源頭,是美的藍本,美的母體,對自然事物的熱愛和感悟積淀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審美情操。繼承了這些特點的日本動畫也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日本人的這種獨特的自然審美觀。比如宮崎駿作品《幽靈公主》中的狼神、山豬神,他們的體型都無比的巨大而且種群數量龐大,隨時都可以向人類發起種族間的戰爭。這些動物神重傷后產生強大的怨念,他們還可以化身魔神對人類展開報復,這些動畫形象都代表著大自然無限的力量。在《風之谷》中,隨著工業文明破滅之后,自然環境破壞嚴重,在人們聚居的地方出現了腐海,人們認為腐海散發有毒氣體,但腐海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環境凈化系統,潔凈森林世界。而生活在其中王蟲就像是自然的守衛者,向一切破壞自然的人發起進攻。在腐海的地下有著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中,地下的樹木努力地凈化著空氣中的毒。

(四)悲情主義

悲情主義是日本動畫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美學思潮,這種美學思潮自從它形成后,就始終貫穿在每個日本人的血液當中。悲情主義其實就是“物衰”,由于日本文化早期受到了中國大乘佛教、儒教、道教等的影響,“明治維新”之后日本又吸收了西方的部分文化,便形成了既不同于國內現今的實用主義美學,又不同于歐洲近代反思去弊的美學,日本的美學學者將美學的思考引向了人生,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脈絡,即“物衰”美學。日本美學深受佛教影響,強調“物衰”,萬物都有衰敗凋零的一天,從而進入輪回。大多數的日本動畫,都具有這種“物衰”的美學。淡淡的,從容的,講述一段段人生的綻放與凋零,從頭到尾都是“哀而不傷”。日本學者們對這種“物衰之美”的認可已經如同自然法則一般,在日本傳統文化中有很深的烙印。如宮崎駿作品《龍貓》中兩姐妹之間的互相依賴依靠的親情,她們期盼母親病愈出院的急切,以及對母親歸家不得的失望之情,還有小男孩對姐姐的情誼,等等,我們可以從這些細節體會出淡淡的“物衰”之美。

(五)等級觀念

日本社會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所包含的整個觀念都是建立在對等級制度的信賴之上的。在一般正常的生活中,同其他人的交往中都必須明確表明人們之間的社會地位差距。像東亞許多國家一樣,對長輩要用敬語,與此相關的要有相應鞠躬和下跪的動作相配合,而這些動作都受詳細的規則和慣例支配。年輕人在家中接受了這種等級教育后,他們會把在家里學到的有關這些制度的東西用于經濟和政治等更廣闊的領域。他們要學會對那些地位比自己高的在特定位置上的人表示充分的敬意。在整個日本歷史的發展中,日本社會是一個一個嚴格的階級和卡斯特(一種世襲的等級身份制度)的社會。這一切在日本動畫里就有體現,如日本20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漫畫家車田正美創作的經典動畫《圣斗士星矢》,雖然故事背景改成了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但是整個圣域的88個圣斗士,從青銅、白銀、黃金圣斗士仍然是等級森嚴的。圣斗士們各為其主,為了正義或者主人的目的而展開殘酷的廝殺,這些效忠都是絕對、無條件的,甚至到了隨時可以獻出生命的程度。表面上好像看到了一場以古希臘羅馬神話為背景的虛擬戰爭,如果仔細看下去的話,就能夠發現這些都是日本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的寫照。

三、日本動畫中東西方的文化融合

日本是一個的民族性格非常復雜的族群。有很多學者認為日本之所以形成現在的民族性格,是歷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而成,也就是說復雜的形成原因導致最終形成的民族性格也是復雜的,即便是復雜,有一點成為了日本人最明顯的性格特征,就是對于東西方先進文化的吸收與融合。對于動畫而言也是這樣。

(一)東西方繪畫藝術在日本動畫中的體現

動畫自誕生以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從早期的二維平面動畫發展到今天的三維立體動畫,但無論是二維平面動畫還是三維立體動畫,畫面在動畫片中起著最為直接和重要的作用。畫面仍然是日本動畫中最為直接的表現形式,而線條和色彩又是繪畫藝術中最為重要的兩大元素,尤其是對二維平面動畫而言,更強調張力十足的線條和豐富明快的色彩。也正因為如此,二維平面動畫對于藝術創作者的繪畫功底和造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東西方的造型藝術中,東方重線條的表現,西方重色彩的表現。而日本則吸收了兩種造型藝術的特點,發展出了富于日本特色的造型藝術。

1.中國繪畫中線的藝術在日本動畫中的體現線

在藝術上的功能,首先是勾勒物體輪廓,其次是對人類情感的象征表現力。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線條的作用從勾勒物體的輪廓向表現人類情感的象征表現能力轉變。線條逐漸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獨擅的一種藝術語言,并且成為中國傳統繪畫的骨架和支點。通過線條的形態,將從外界悟得的意境與胸中所蓄之情感寄予筆端,跡化于外。所謂以手寫心、心手相應、意在筆先、畫成意足的高妙境界,只有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才能體會到。隨著中國傳統繪畫傳入日本,線作為藝術語言,無論從技法還是從功能而言,都得到了日本藝術家們的借鑒和學習。日本藝術家通過吸收了中國畫中線的技法,以纖細的筆法和秀雅的墨色,表現了日本自然風景中的清新。這在日本動畫中得到了體現,如宮崎駿作品《幽靈公主》中的背景畫面是宮崎駿精心描繪出來的,這些都是對于線條的運用,線條有表現作者情緒的作用,所以這使得《幽靈公主》的畫面,既具有細致精細的真實性描繪,也具有飄逸靈動性非真實的時空再現。這樣,往往使我們感覺到自然仿佛就在身邊,而我們似乎又離自然很遠,如同在夢境中一樣,產生了一種亦真亦幻的效果。

2.西方繪畫中色彩的藝術在日本動畫中的體現

色彩是日本動畫中另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與線條不同的是,色彩的運用源自西方的繪畫藝術。色彩在西方繪畫中譜寫出了一番壯舉,縱觀整個西方繪畫的發展過程,簡直就是一部色彩的發展史,在經過了古希臘繪畫、早期基督教繪畫、哥特式等藝術形式的發展,色彩得到了廣泛運用,確立了以色彩展示空間、表現空間質感的西方繪畫傳統。到了14世紀,經過了幾代文藝復興時期的巨匠們的發展和探索,西方繪畫就此進入了色彩的世界中,當時西方的畫家們摒棄了線條而鐘情于光影的效果,并結合了當時的光學、透視學等學科的知識,使得色彩科學化,就此與東方繪畫背道而馳,走上了理性的發展之路。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開展了脫亞入歐的運動,日本繪畫大量地吸收了西方繪畫中諸如色彩、透視、明暗等技法,同時又繼承了東方繪畫的線條藝術,把寫意與寫實融為一爐,形成了日本近代繪畫。《浮世繪》可以說是日本近代繪畫的代表作,它充分體現了東方線條的寫意風格和西方色彩的寫實風格,以繪畫為基礎的日本動畫當然也在色彩上尤為突出。以宮崎駿的動畫電影為例,在他的動畫電影中我們通常可以看到:海邊的歐洲小鎮,拾級而上的古老教堂,陳舊卻干凈的雕花窗框,布滿青苔的紅色屋檐,光滑的青石路,灑滿樹蔭的鄉間小道,生生不息的綠色原野,潔白的云彩,溫和的海風,這些畫面都表達了每一個普通人內心不平凡的愛、包容和智慧,這就是色彩的魅力。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色彩講究西方色彩的科學性,在色彩變換上注重觀眾的主觀性感受,主要以青、藍、綠為色彩的基調色,運用這三種基調色調和再現出了自然和植物的原色。這樣的色調雖然簡單但卻并不單一,我們可以從畫面看出這三種色彩的色位差是否符合自然界顏色的真實,他借鑒了西方油畫中逼真寫實性的特點,色彩上又不采用西方油畫中油彩的厚與濃,而是在色彩中調和了水的純凈清澈,賦予色彩水的滋潤感,整個畫面看上去輕快、明亮、清新,這一點倒是符合了東方的審美。

(二)西方音樂與日式畫面的融合

動畫是一門綜合藝術,雖然畫面十分重要,但是沒有音樂的烘托,即便是再精美的畫面也營造不出動畫創作者要求的意境。好的動畫音樂會配合劇情、人物性格而出現,還有音樂會幫助動畫描繪動畫人物的心理,這樣動畫會更加完美。日本動畫也吸收了這一點,音樂都會在適當的地方出現,與適當的劇情相配。在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中我們就能清晰的感受到:《天空之城》運用許多愛爾蘭民間音樂,風笛的淺唱低吟烘托出了悠遠飄渺與悲傷的情愫;《魔女宅急便》糅合了吹管樂和美國鄉村音樂風格,吉他的掃弦技巧所展現出的歡快與俏皮契合了本片少女的主題,充滿了異域風情;《千與千尋》配樂用鋼琴獨奏與弦樂編曲,描繪了小女孩荻野千尋調皮、可愛、奇趣、躊躇、猶豫、不安、感傷的情感世界。這些都顯示出宮崎駿動畫配樂的獨運匠心,在世界范圍內流傳至今。

(三)西方文化背景與日式畫面的融合

日本動畫題材的選取非常廣泛,有東方的,也有西方的。東方的自不必說,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東西方冷戰格局走向崩潰。與此同時,日本戰后的泡沫經濟徹底瓦解,整個社會陷入了經濟不振和方向迷失的泥潭。日本在這個時候正好也是各種思潮迸發的時期,眾多的日本動畫創作者的思想都受到全球一體化的影響,很多創作者創作出了一系列在當時具有相當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動畫,他們的動畫都采用了西方的講述情節的模式或直接取材于西方故事來講述日本當時的問題。如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借助一個13歲的小魔女獨立和成長的故事,表達了當時很多日本人面臨的處境和對生存現狀的思考,以及作者對于一些日常性問題的思考。《千與千尋之神隱》改編自德國作家米夏埃爾•恩德《講不完的故事》,雖然這是一個來自異域的故事,卻配上了日本傳統的文化背景,給“湯屋”的每個浴房供暖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鍋爐,而給“湯屋”和日本傳統街道卻配上了電梯和現代的海底隧道系統,整個動畫的背景既充滿了日式的神秘,又不失西式的活潑自然,亦古亦今、亦真亦幻,為動畫故事的開展準備了一個充滿神秘奇幻色彩的舞臺。

篇(3)

一、引言

隨著日本動漫畫事業的發展,“可愛”一詞已經成為日語的外來語,受日本“可愛文化”的影響,在香港、臺灣、新加坡及世界各地,“可愛商品”特別流行。為什么會有此現象,其原因何在,日本人為何如此推崇可愛?下面就日語里 “可愛”的真正含義,使用“可愛”的文化背景,“可愛文化”的利弊等進行探討和詮釋。

二、日語里可愛的含義及其文化背景

1.日語里可愛的含義

日語里的「可愛い含有可愛的,心愛的,討人喜歡的,小巧玲瓏的,寶貴的,小型的等含義。即平常用中文音譯過來的“卡娃伊”,這是日本女性特有的感嘆用語。日語的“可愛”和漢語中的“可愛”一詞的意思及使用場景不同。也就是說日本人對“可愛”一詞的理解有深刻的含義及其文化背景。

在中國,只有小孩兒才會被人稱為“可愛”,成人被人稱為“可愛”是有嘲諷的意思的。“單純得可愛”,“傻得可愛”等等。

日本人稱人“可愛”的時候,不考慮年齡因素。年紀大了以后,想成為“可愛的老奶奶,可愛的老爺爺”。意思是老年以后不想變成古板無聊的老人,想成為討人喜歡的、隨和的老奶奶、老爺爺。的確,朝氣蓬勃、待人親切的老奶奶、老爺爺很可愛。用漢語理解就是很值得人喜愛、愛戴。日語中有這樣一個對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以使用的贊美的詞句“可愛”,用起來的確方便。

2.可愛的起源

日本人對「可愛い(卡哇伊)的審美意識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平安時期。平安時期有名的女作家清少納言在當時就指出了:“凡是細小的都可愛”,而且在作品《可愛的東西》里不斷以稚趣作為說明的例子:“三歲左右的幼兒急忙地爬了起來,路上有極小的塵埃,給他很細致地發現了。他用很可愛的小指頭撮起來給大人看,實在是很可愛的。留著沙彌發的幼兒,頭發披到眼睛上邊來了也并不拂開,只是微微地側著頭去看東西,也是很可愛的。”如上所述,日本傳統美學觀念中對“可愛”的鑒定,早已包含及孕育出對細小及童稚的“可愛”意識。

當今的日本人追求可愛,與其說是時尚潮流,不如說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審美觀和社會文化。日本傳統美學崇尚謙遜、纖弱和童真。而可愛的服裝和裝飾品普遍造型小巧、設計簡潔、色調柔和,恰好是日本傳統美學概念的最好詮釋。

3.可愛產生的背景及其原因

日本高中女生和年輕白領女性是追逐可愛物品的主要群體,對她們來說,可愛是一種確認自我的工具。她們中的大多數喜歡和別人一樣的打扮,別人有的東西自己也希望擁有。即使本人愿意展現自己的個性,但往往由于都去搜尋雜志上刊登的衣服、飾品,模仿上面的發型,最終大家都趨于雷同。在近似的審美傾向的指引下,她們一旦發現可愛的東西,很容易產生共鳴,朋友之間就確認對方和自己是同類型的人,獲得一種歸屬感。近年,日本年輕女性頻繁使用的可愛一詞,除“小巧而值得喜愛”的原意外,還有“好”、“滿意”等含義,另外還可以表現對動漫或游戲等各種媒體中某一對象的傾倒、執著之情。

日本女性喜歡被可愛的事物包圍,渴望使自己變得可愛,這與日本社會中依然存在的“男尊女卑”觀念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可愛的女性往往看起來是柔弱無助的,能夠更清晰地反襯出男性的主導地位。

另外,可愛不僅僅是女性,男性也卷入了可愛風潮,他們喜歡給人可愛感覺的流行服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除部分女性的可愛是外界強加給她們的之外,更多的人是積極地選擇了可愛的風格。這時的可愛可以說是反抗日本社會規則的武器和策略,盡管這種反抗在多數情況下是無意識的。日本社會規矩繁多,上下級關系嚴格,人們普遍感到壓力大、責任重。于是,一些成年人不自覺地接受了可愛風格,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比起成長為社會人,他們寧可繼續當一個孩子。即使是公司要求統一穿套裝,他們也會在手機上粘貼可愛的貼紙,或在挎包上掛個小毛絨玩具。當然,也有人出于一定的目的而求助于可愛風格。一般來說,可愛的下屬容易得到上司的喜愛,同時,上司也不會把可愛的下屬視為威脅,這樣上下級關系就變得比較融洽。

三、日本人推崇可愛的具體表現

1.孕育“可愛商品”的經濟效應

日本現代年輕人熱衷可愛的文化氛圍勢必孕育出“可愛商品”。其中最大的成功例子首數Kitty貓。這只沒嘴巴的小貓從30多年前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世界各國女孩的追捧。它的形象已經被印在兩萬多種不同的商品上,行銷40多個國家,每年為版權所有者和使用者創造近百億美元的利潤。寵物小精靈也掀起了世界性的熱潮,其產品每年的銷售額高達51億美元。

日本經濟產業省的統計顯示,全世界放映的動畫片中,有近六成是日本制造的。日本動漫、影視和電玩產品,于1992至2002年間增加了300%,成為了日本最大的出口產業。如今,美國規模較大的錄像帶出租店都有日本動漫專區,日本動畫更是在世界各國的電視臺競相播放。

篇(4)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1-

一、引言

1951年,黑澤明的《羅生門》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金獅獎后,日本電影開始以一種高姿態進入到世界電影的舞臺。而隨著日本影視登陸中國市場并占據了中國市場的相當的份額后,關于日本影視發展的模式和特點的思考也越來越普遍。本文試圖從武士道、能樂、歌舞伎以及日本的其他傳統文化中解讀日本影視表演的類型化。

“類型化”在影視范圍內一般是指“類型化電影”即“類型片”,而在本文的解讀中,影視表演的“類型化”更多的指向于模式化、規范化以及程式化。

二、類型化表演的角度分析

日本傳統的黑社會電影中大都充斥的是英雄主義的悲壯之舉。這種悲壯除了通過汗血淋漓、刀光劍影、尸橫遍野等表現外,更是由演員的表演傳遞出來。通常,這些演員的表演已經趨于類型化。演員要表現出角色的重情重義、肝膽相照,這時的演員則需要冷峻的眼神、霸氣的動作以及相對的殘忍。早期高倉健的表演不僅代表了崛起于日本黑社會電影時期的絕大多數男演員的表演風格,而且對于后來日本男演員的表演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除去男演員們的正義凌然之外是一般女演員的類型化表演,表現在夸張的表情和更加夸張的動作。這種現象自日本電影誕生就普遍存在著,比如《青春殘酷物語》中久我美子的表演。

三、類型化表演的文化淵源

(一)武士道精神的衍化

“大和民族是一個尚武的民族,武士道精神滲透在每個陽剛的日本男人血脈里。”11世紀開始,武士道精神已經成為日本封建社會主導的道德規范,而在當代,它標志著日本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黑社會團體合法化的國家。在日本,黑社會團體有著自己的準則,黑社會成員也有著相應的行為規范。青春動作片、任俠片、實錄片等一系列黑社會電影的出現在內容上是對武士道精神的宣揚和追捧。于是,銀幕上出現的一個個黑社會的成員成了武士道精神的代名詞。即使是日本影視業發展到現在,武士道精神的傳輸依舊沒有間斷。

(二)繪畫、戲劇等傳統技藝的啟發

法國著名影評家皮埃爾•比耶爾曾說過:日本電影的優點來源于日本文化,同時又體現了日本文化,所以它給予人們的印象是和日本的文化實質完全相同的。的確,日本電影受日本傳統文化影響頗深。首先,日本繪畫喜歡以四季為主題,而畫面中的人物則成為了陪襯。在潛移默化影響下的日本電影多用遠景來表現主題,而其中的人物則變成了景物中的一個很小的組成部分,要想在相對宏大的空間中突出角色、突出自己,夸張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

除去繪畫,戲劇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現存日本最早的電影則是由歌舞伎演員作為主角的《賞紅葉》。雖然,在電影發展的初期,歌舞伎是看不上電影的,“不過電影卻從這個江戶時代的大眾戲劇那里吸收了很多養分。戰前的古裝戲演員從藝名到扮相,甚至化妝、肢體動作、發聲都受到歌舞伎演員的影響。”如同中國的京劇一般,置身于一個華麗的大舞臺上的歌舞伎表演有著自己的程式,“程式是規范的、夸張的,不是簡單直接地反映生活。它雖來自于生活但卻是生活素材的高度提煉、加工、裝飾。”受此影響的日本電影,尤其是無聲電影在其表演上也會有不自覺的夸張,在他們看來這不是做作,而是生活的高度真實。

在歌舞伎之外,能劇對日本電影有著深遠的影響。能劇中的每個主角基本上都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個面具,而這個面具就是角色的象征和最直接的體現,無論是相貌還是性格。而在除去了面具的電影中,每個演員都面臨著給自己的角色進行定位的問題。此時,“臉譜化“成為標榜角色的一個特征。這里的臉譜化并非指的是京劇中的臉譜,而是指臉譜化的表演,即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人物特點、性格。同時,“面劇是能劇表演外側的較直觀的屬性,將一個角色的內心逼真的刻畫在‘臉’上,而不再需要任何多余的表情,既是‘無表情’,又是‘無限表情’”。因此,可以說作為特例的北野武的反戲劇化表演實際上是一種高度的戲劇化。

(三)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碰撞

在日本,等級制度是相當嚴格的,同時男尊女卑的思想也深深地刻在日本人心中。因此男女不同也是電影演員力圖通過表演傳達出來的,這也就出現了演員突出自己性別特點的表演,男性更加陽剛凸顯封建家長的姿態而女性更加陰柔凸顯了母性的一面。

同時,當下的影視劇表演也受日本漫畫的影響頗深。許多影視劇都是由漫畫改編而來,而漫畫當中的人物絕大多數的時間是運用夸張的表情和動作來體現人物性格特點、推動劇情發展。而在日本,漫畫產業已經相當成熟,產業覆蓋面波及男女老少。因此,影視表演受其影響也不足為怪。

就是在傳統和現代的交互影響下,日本影視的表演越來越傾向于類型化,越來越具有日本本國自己的特色。

[1]陸彭.高倉健的表演藝術與日本文化.代傳播.2009(1).

篇(5)

其次,在日本的道歉方式的表達中,雖然道歉詞匯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并不代表日本人在任何場合、針對任何事情和對象會做出相應的道歉,這和日本民族所奉行的文化有著直接的關系。具體來說,日本人在自己的內部人之間,包括家庭成員之間,工作的同事之間或者朋友之間,他們會用積極主動的道歉方式來促進彼此關系的深化和開展。但是對于和他們自己有著利益沖突,特別是涉及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榮辱時,他們道歉的嘴巴則顯得非常吝嗇甚至絕口不提,這也就是時間過去近70年的今天,日本對二戰時期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侵略造成的嚴重的損害和創傷,一直保持緘默,甚至公開拒絕道歉的原因之一吧。再次,根據日本語的表達方式,我們發現日本人在道歉時雖然是簡單坦誠的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有一個漸進的道歉過程,或者是一套語言體系,從道歉前期,到道歉中期再到道歉后期都有一套邏輯嚴密的語言結構,讓人不得不佩服日本語道歉方式的博大精深,復雜莫測,讓人生不出氣,無話可說。日本人認為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循明確的善行標準做事,不能權衡各種義務,或者不能預見人際交往中的爾虞我詐,就是一種“恥辱”。他們認為,恥辱為美德之根。碰上這么道歉的民族,連上帝來了都會說:阿門。

篇(6)

本尼迪克(Ruth Benedict1887-1978)被看作是文化人類學中文化模式論學派的創始人,但她對日本文化的名作“與刀”卻表現了她對文化研究中人格與心理的獨特層次的視角,這首先是因為她自己作為一個的西方文化中的學者在對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研究中感受到的強烈的文化感情上的差異,這種差異不是主要地表現在日本的社會、結構中,而是廣泛表現在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行為背后的強烈的心理感受和內在的沖突性,日本人的行為的特別性在于具有一種自反的對立性,如尚禮而又黷武,祥和而激烈,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創新而固執等等,這種對立性主要和直接地由情感因素和感受性支配的,只有人類的情感方式才具有這種自反的轉化性,本尼迪克把這種由情感因素所表現的動力性的文化形態。稱之為恥感文化而與西方罪感文化相對應.

恥感與罪感的差異性如果僅僅只是情感性或道德意義上的,并不能完全表現日本文化的動力性特質,這種特質在于日本的恥感文化由一種心理情結所強迫,而且這已成為一種普遍的下意識,日本文化中的恥感是無處不在的社會感受性和輿論的外部強迫性通過個人心理情感實現的社會心理的下意識,因此日本人從一種行為轉向另一種對立的行為不會特別感到心理上的障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才能稱之為恥感文化而不只是社會心,實際上西方文化并沒有與此相應的文化形態性,本尼迪克所說的西方的“罪感文化”只是指西方宗教文化上的對應性,只有在西方的宗教意識中才有這種對應的罪感,但它們也大不相同。

本尼迪克以她敏銳的揭示了日本文化有的 “恩”與“報恩”、“人情”等社會現象與心理情結之間的文化關系,本尼迪克大體上區分了恩與情義兩個層次,前者具有歷史性因素和,本尼迪克沒有對此進行深入研究,她只是指出,負恩感是日本社會和日本人普遍存在的具有歷史和社會性意義的感情,但這與西方文化中的歷史、社會觀念有本質的區別,負恩和報恩與歷史和社會本身無關,也不是關于它們的理性知識或宗教,而主要是歷史和社會過程所形成的習慣化、風尚化的心理態度,在日本人的日常行為體現,成為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的情義、人情等特殊的日本道德感和行為準則。

本尼迪克以她文化人類學家的眼光敏銳地捕捉到了日本文化獨有的范疇,她說如果不了解“情義”就不可能了解日本人的行為方式,但是日本人的情義又很難準確地描述,日本人自己也不想向西方人解釋“情義”的含義,就連他們自己的辭書也很難對這個詞下定義,本尼迪克引用一本日語辭典的釋義,情義是“正道;人應遵循之道;為免遭世人非議做不愿意做的事。”(第七章 情義最難接受,商務版)這種解釋本身就令人難以理解,如果說正道是由社會輿論強迫的義務,這可以理解為正道被社會道德化了,但這如何成為普遍性的不愿做的心理情結,但這卻正是日本文化特質的秘密之源。

本尼迪克從她自身的西方文化體會出發,把恩和負恩、接受和報答情義與經濟行為中的契約關系相比較,本尼迪克說日本人對“情義”的觀念與借債還賬相似,等量對待,毫厘不爽,逾期未報,利息增長。但是契約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經濟關系,人有選擇的自由,而恩與人情是無所不在的社會存在,這就成為了一種無所逃離的強迫性,在日本文化中,恩和情義具有絕對性的道德意義,并具體化為強迫性的道德風尚、習慣和行為規范,不允許有不愿意、不情愿的因素,這種不允許有不愿意的強迫性卻正是心理上的道德自悖,這正是日本文化中難以為外人所理解的特質性之源。

2. “中魂和心”

作為一個文化人類學的學者,本尼迪克自然想從更深刻的背景上理解這些紛雜的現象背后的原因,但作為一個西方的文化人類學家,她并不完全理解日本文化的歷史淵源所具有的深刻性,她不理解源于中國的大文化意識與日本本土文化整合的不相容才是日本文化中自身對立性的一個根本性原因,正是它造成了日本社會形態中的種種令外人難以理解的對立性,特別是這種對立性的自身突然轉化性。

我們知道,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在生存基礎環境上沒有多少選擇,民族和語言都是比較單一,因此在文化上缺泛自身的更多的創造性條件,這種環境使人具有強烈的自身生存意識和優先權意義上的人際關系,因此日本人重視本土自然環境并能形成密切的等級化社會,但這些先天因素沒有得到歷史自身的表達形式,而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意識直接沉積為一種社會性的心理情感:“對過去的一切欠有巨大的恩情。不僅如此,他們欠的恩情不僅是對過去,而且在當前,在每天與別人的接觸中增加他們所欠的恩情,他們的日常意志和行為都發自這種報恩感,這是基本出發點。” (第五章,歷史和社會的負恩者) 這種原始的生存自覺意識在歷史中不斷地以具體化、形式化的方式被強化在社會生活中,日本文化中恩和情義就是在社會形態和個人行為中被具體化了的無形的規范和準則,但是真正的在于,這種心理文化形態是由一種來自中原大文化所整合完成的,具有心理和社會上的自反的內在矛盾。

日本歷史上由大量小國組成,政治上的統一進程是緩慢的,中國文化的輸入帶來了文化上的統一意識,但由于日本文化本土起源的不一致性,中國文化的抽象精神素質并沒有為日本人所真正消化,因此日本在輸入中國文化時失去了中國文化真正的自身歷史性和基于這種歷史性的文化精神,比如大化革新(645年)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為絕對君主的中央集權國家,但日本的封建政治體制與真正的中原王氣的帝制官僚體系本質上不同,奉天承運的天子與被視為神的后裔的天皇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上區別,前者由文化上的大統一意識支持,因此一個皇帝好壞或朝代的更替并不會影響到超家族、超民族的文化大統一,這種整合性的統一性是文化的靈魂,而萬世一系的天皇是一種基于自然歷史性的統一性,與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具有同一性的自然起源意義,明治維新(1868)前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只是一種民間信仰,但明治維將神道教尊為國教與天皇神裔論卻能并行不悖,這種統一就是源于他們自然性的同一,這種同一性與文化整合性并不相同,明治椎新前雙重統治的幕府政治能夠長期有效存在也說明在日本政治結構后面沒有一種政治后面的中心價值理念,相比之下,中國歷史上雖然有多次政治上的分裂,但文化的統一意識和文化的同化性總是克服分裂而趨向統一的中心價值和動力。一些日本人內心常隱藏著一種自己的文化的傲慢與優越感,但他們不懂得這種大文化意識卻是來自中原文化,“大東亞共榮圈”的夢想不會從島國的土壤中出生,后者具有強烈的自身生存意識,只會有海盜式的掠奪性而不會有儒家仁的寬容自守和政治上的懷柔理性。中國歷史上的華夷之辨的本質是文化意義上的進步性分別,而不是政治上的疆界或歧視,比如,“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八佾)就是強調人類社會中禮儀文化高于其政治體制結構的觀念,“子欲居九夷。……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論語·子罕)“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等都是以指進步文化的堅持和傳播,而不是政治上的武力侵略和占領或者是歧視,中國歷代王朝基本上是以這種文化理念處理與周邊國家的文化、經濟關系,即便在國力非常強大的漢、唐、宋也沒有產生主動地以武力吞并東、南、中亞諸國的思想,以文化方式通夷和番是主要國策,德化天下,傳播文明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自覺的使命。中國大文化的理想與日本本土文化的結合促進了日本文化的歷史進步,但由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不能為日本文化所接受,造成了一種狹隘的擴張的野心,它導致了日本近代史上對外侵略的結果。

篇(7)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2-0191-02

一、引言

塞廖爾?亨廷頓曾說過:“在后冷戰的世界中,人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不是意識形態的、政治的或經濟的,而是文化的區別。”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歷史地理條件下,經過許多代人無意識的集體選擇而形成、積淀起來的。一個民族的文化一旦成為一種傳統,就會對該民族的發展形成巨大的反作用力。今天,文化已然成為不同民族的身份標識。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有助于加深民族問的相互理解,促進交流。

《辭海》規定:“文化,從廣義來說,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來說,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據此,從過程來講,文化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實踐過程,即“人化”過程。從結果來講,文化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即“人化”后的產物。因此,文化的本質是人化,只有經過人類實踐或加工后的物品才可稱之為“文化”。

根據人、自然、社會的關系,文化系統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物質文化是由人與自然的交互作用產生的、可觸知的文化事項,包括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物,它是文化的表層。制度文化是人與社會的交互作用的產物,包括風俗習慣、行為規范、組織形式等,它是文化的中層。精神文化是人與自我意識關系發展的產物,由人類在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發展進化,包括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它是文化的底層,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曲金良主張:“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關的文化,其本質就是人類與海洋的互動關系及其產物。”因此涉海性是海洋文化的顯著特征。日本是四面環海的島國,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必然受到海洋的影響,其文化產物也必然與海洋息息相關,存在海洋性特點。

二、日本物質文化中的海洋性特點

(一)飲食文化

日本飲食文化的海洋性體現在其原材料上。典型的日本料理有壽司、刺身(生魚片)、天婦羅、章魚燒、清酒等,多以魚食為特色。日本人自稱為“徹底的食魚民族”,據日本政府2013年度《水產白皮書》稱,2012年日本國內魚類產品食用消費量為652萬噸,處于世界前列。

在日本,伴隨著魚食文化的興盛,各地漁民每年都會舉行相應的祭祀活動來慶祝豐收,如“鮑魚祭”“蝦祭”“螃蟹祭”“海膽祭”等等。還有一些與魚有關的節日,如每年的5月5日為日本的男孩節,也叫“鯉魚節”。

(二)服飾文化

日本的傳統民族服飾是和服,因日本屬“大和民族”而得名,它起源于中國隋唐時期的官服,后經日本人歷代改良,逐漸發展成為適合日本民族穿戴的獨特服飾。

和服種類繁多,根據性別、場合不同而不同,穿戴繁瑣,需別人幫忙才能完成。根據季節不同,和服表面會紋上不同的圖案。和服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只在領窩處開一個口子。如將和服拆開,其面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和服以直線創造美感,能顯示出莊重、安穩、寧靜等特點,適合不同體型的人。

和服蘊涵著日本文化的海洋性特點。日本地處日本海和太平洋的包圍之中,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本人對自然的變化極其敏感,體現在和服上,是根據季節而描繪的不同紋樣圖案,這些圖案多以動植物及自然現象為主,如花鳥蟲魚、松竹柏、山水川等。另外,日本夏季全國氣溫普遍較高,降水充沛,氣候炎熱,為了順應這一環境,和服設計寬松,衣服上的透氣孔有8個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開合,具有良好的通氣性。

(三)建筑文化

日本的傳統建筑明顯受到海洋性季風氣候的影響。在日本絕大多數地區,夏季通常漫長、炎熱而又潮濕,為適應這種氣候,日本傳統房屋的底層稍稍抬起,脫離地面,使房屋的四周和下方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日本傳統住宅幾乎都是木結構的,因為木材具有冬暖夏涼、柔韌抗震的特性,因而成為日本建筑的首選材料。

日本傳統住宅的典型代表是和室,和室地面鋪有榻榻米,在和室里不需要穿鞋子(包括拖鞋),赤腳走在以自然素材燈芯草做成的榻榻米上,猶如徜徉在大自然一樣。和室內部是開放式的,沒有實墻,僅用活動的拉窗或隔扇分割,既保證了空間的利用率又兼具便利性,同時紙質和木制的拉窗或隔扇具有良好的吸潮調濕作用,又因榻榻米的使用,和室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充分體現出日本民族與海洋互動時的智慧。

三、日本制度文化中的海洋性特點

(一)婚姻與家庭

日本四面環海,火山地震頻發,自然環境惡劣,國內適宜稻作農耕的平原稀少,古代日本人多以撒網捕魚為生。因此,為了保證勞動力數量,日本女性在婚姻與家庭中的作用,與內陸型中國相比,更加受到重視。如中國古代女性長期遭受裹足之苦,以滿足男性的畸形審美,而善學的日本卻并未移植這一做法,其原因在于海洋性作業的撒網捕魚不同于內陸性的育苗耕種,具有高風險性和不穩定性,若作為勞動力的女性被裹足束縛,則無法保證家庭收入的穩定。

另外,日本自大和時代開始,長期存在“訪妻婚”,直到平安時代后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長達一千多年。訪妻婚又稱“妻問婚”,這種婚姻是夫婦別居,男女各自與自己母親和同母兄弟姊妹同住,男方在晚上進入女方家中,短則翌日清晨離開,長則在女家逗留數年,然后回到自己的家,所生的子女隨母親生活。這體現了母系社會中女性的特權和中心地位。同樣,在今天的日本婚姻制度中,女性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傳統的日本家庭中,妻子負責育兒持家,掌管經濟大權。

日本現代家庭制度與中國的家庭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在日本傳統的家庭制度下,家長位于權威結構的核心,長子繼承家業,非血親者同樣可以成為家庭的正式成員。日本的家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基礎群體,它同時又是一個經營家業的經濟組織,具有功能群體的性質。這一特點決定了中國和日本社會的一個重大差異,即中國的家庭遵循嚴格的血緣原理,人的信任關系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之上并且很難超越這一范圍;而日本的家庭遵循能力原理,人的信任關系很容易超出血緣關系范圍。之所以如此,恐怕也與日本人為應對被海洋隔絕、惡劣的生存環境有關。

(二)民族與國家

日本99%的人口屬大和民族,“大和”一詞源自公元3世紀的日本政權所在地的大和地區,之所以日本人自稱為“大和民族”,與日本四面環海的島國環境密不可分,一般來說,島國因海洋天然的屏障,不怕外敵入侵,歷史上日本也很少被外族入侵成功過,島國因封閉的環境,最怕的是內部戰亂,一旦內亂,無處可逃,再加之日本火山地震頻發,日本人需要“以和為貴”,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日本的民族性格具有極端的矛盾性,他們“既生性好斗而又溫和謙讓;既窮兵黷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驁自大而又彬彬有禮;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如果深究產生這種民族性格的根源,恐怕也與海洋的變化莫測密不可分。海洋在風平浪靜時,顯得迷人優美,在波濤洶涌時,又顯得面目猙獰,無法捉摸。大海這種極端的兩面性無異會滲透進日本民族的文化基因。

海洋民族因海洋的殘酷和封閉,其生存方式和生活樣式必然帶有競爭性和擴張性。日本自成立國家后,從公元4世紀至20世紀中葉,一直謀求對外擴張,以釋放生存壓力。歷史上日本多次入侵朝鮮,妄圖以朝鮮為跳板征服中國,進而稱霸世界,其背后的文化動機恐源于此。

四、日本精神文化中的海洋性特點

(一)文學藝術

島國的自然環境決定了日本文學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帶有海洋性色彩,自覺或不自覺地涉及到航海、海上探險、海外貿易、海外擴張等內容。早在“記紀神話”中就出現了“山幸海幸”的傳說,甚至連日本島的誕生都與海洋有關。《浦島太郎》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深刻反映了古代日本人對海洋的向往與眷戀。《土佐日記》、《平家物語》、《雨月物語》、《蟹工船》等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日本人與海洋的互動關系。

另一方面,諺語作為最簡潔凝練的語言,最能反映民族特性,日語諺語中存在著大量的涉海內容,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與海洋魚類相關,如“鯛魚爛了依然是鯛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是與海洋生活相關,如“未見大海先備船(未雨綢繆)”。三是與海洋環境氣候相關,如“沙丁魚云(卷積云)”等。

(二)

神道教是日本傳統的宗教,以自然崇拜為主,屬于泛靈多神信仰,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祗。神道教的重要儀式“禊祓”是在水中清洗自己的身體,除去污穢和罪惡,儀式所用的水最初是海水,后來逐漸使用河水,用鹽潔身。海水在神道儀式中代表著神圣,可以清除一切污穢和罪惡。

另外,日本民間普遍存在著海神信仰,海神信仰指日本海民群體在其所從事的涉海生產生活過程中,為確認自身與海洋之間的關系而進行的一系列旨在表達對各種人海關系的認知情感的文化實踐活動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化實踐手段。海神信仰與日本神道教關聯密切,帶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以及多神崇拜的神道特點。今天,日本存在專門的“海神神社”和法定假日“海之日”。日本亦呈現出海洋性特點。

五、結語

與政治、經濟等概念相比,文化是最穩定的因素,文化性格昭示著民族命運,欲了解一國民族性格,最好的途徑是研究其文化。日本作為中國的近鄰,研究其文化有助于促進兩國的深層理解。

通過分析日本文化中物質、制度、精神等三方面的代表性事項,可以看出作為島國,日本文化具有鮮明的海洋性特點。

參考文獻:

[1]陳建憲.文化學教程[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篇(8)

1.日本茶道的歷史

1.1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國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嘗百草”的神農氏偶然間發現了茶具有解毒功能,從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藥物。780年陸羽的《茶經》問世,促進了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日本遣唐僧侶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帶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貴族、高級僧侶為主體的“弘仁茶風”。據史料記載,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種在日吉神社,這里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日本后記》弘仁6年(815年)記載了僧侶永忠為嵯峨天皇煎茶獻茶。不過此時日本的飲茶法還只是效仿唐代的餅茶煮飲法。

鐮倉時代,曾來南宋學習臨濟宗的僧侶榮西仿照《茶經》撰寫了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身記》。書中主要講述了茶的藥用功效,并把當時宋朝的末茶飲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飲法傳入日本。中國的寺院飲茶茶禮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禮就是在此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的。

鐮倉時代末期到室町時代中期,從中國宋朝傳入的游戲性的“斗茶”成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室町時代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為中心的東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誕生了以鑒賞唐物為主要目的的飲茶活動――書院茶道。

被稱為茶道開山祖師的村田珠光將禪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開創了樸素自然的草庵茶風。珠光通過禪與茶道的結合,把飲茶由一種飲食娛樂形式升華為一種藝術、一種哲學、一種宗教。武野紹鷗將日本的歌道理論與茶道相結合,補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進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規范化。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繼承了珠光、紹鷗的茶道思想,進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千利休精減了點茶的程序,不使用端莊華麗的中國茶碗,而使用厚重樸素的高麗茶碗和日本樂窯茶碗。他還特別規定了茶花、懷石料理的法則及作為茶人的資格,創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藝術體系。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1.2日本茶道的現狀

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孫和弟子們繼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約形成20多個流派。千利休的子孫分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個流派,現在日本流行的茶道主要指這三個流派。其他還有二十幾個流派,主要有:遠州流、織部流、三齋流、藪內流、宗遍流、庸軒流等。這些流派雖然有各自的茶道風格,但都以千利休的茶思想為指導思想。茶道的多樣化促進了茶道的發展,茶道迅速普及到了社會的各個階層。自明治維新以后,女性也加入到茶道活動中來,茶道成為許多女性出嫁前的必修課之一。

如今,茶道已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進行社交的手段。茶道作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對其生活乃至整個日本社會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茶道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2.1茶道倡導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理念

《南方》中記載了利休的話:草庵茶道最重要的目的是領悟佛法,修行得道。茶道的本意在于禪,倡導人們通過茶事活動修煉身心,升華思想境界。“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為400多年來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按照久松真一的觀點,“和敬清寂”的理念不應只局限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必須是對“事物人境”而言的。“事物人境”涵蓋整個茶道內容,包括茶道中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細節。具體說來,“事”指點茶、喝茶、清掃、茶室的布置等諸事情;“物”指茶碗、茶勺、茶罐、茶刷等茶道具;“人”指主人、客人;“境”指茶庭、茶室等環境。只有在茶道中貫徹對“事物人境”的“和敬清寂”,才是真正的茶道。理解了這點,才會體會出復雜茶禮的奧妙,體會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審美觀。點茶的手法、茶道具擺放的位置、在茶室中行走的路線和步伐、飲茶的步驟等,這些環節是茶人在反復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穩妥、最合理的路徑和程式。當人們信手而為就符合茶道禮法時,才能真正領悟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最終達到“茶禪一味”的境界。

茶道把待客、吃飯、喝茶等日常的生活行為提煉成極具傳統和形式美的藝術高度。正如桑田忠在《茶道的歷史》前言中所說,茶道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規范和理想。它完善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日本國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2茶道形成了日本傳統建筑風格

茶道建筑由茶室和茶庭兩大部分組成,茶室和茶庭是供人舉行茶事的場所。茶道建筑是日本傳統建筑的代表,對后世日本建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日本茶道的茶室因其外形與農家草庵相似,又被稱為“草庵茶室”。茶室使用竹、木、草、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秸稈屋頂、砂土摻稻秸涂抹的墻壁、不剝樹皮的原木做的柱子,盡顯其古樸、自然的風格。茶室的標準面積一般為四張半榻榻米。茶室雖小,但每一個細節的設置,每一種材料的選擇,茶人們都力求獨具匠心。茶室的小入口、壁龕、地爐、小天窗等都是茶道大師們幾百年來智慧的結晶。利休的茶室、織布的茶室、遠州的茶室等各具特色,這些茶室所體現和追求的美感,對江戶時代的武士階層和上層市民階層的房屋建筑風格有很大影響。人們把這種代表日本傳統建筑風格的建筑稱之為“數寄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茶庭,顧名思義是指與茶室相配的庭園。禪宗中把領悟的境地稱為“白露地”,受此影響日本茶道中稱茶庭為“露地”。茶庭的面積不大,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分為外露地和內露地,內外露地以中門分隔開來。客人先在外露地靜心安神,而后經中門進入內露地,也就進入了忘俗的境界。在茶室門口首先要洗手和漱口,就是要人們洗滌心靈,除去雜念的意思。茶庭中設置等待室、廁所(雪隱)、塵穴、石制洗手缽、石燈籠等。茶庭中的小路,大多以腳踏石和碎石鋪就。庭中除去一條條迂回曲折的小路,均被常綠樹木所覆蓋,營造出“山中草庵”的風情。

腳踏石、石制洗手缽、石燈籠已成為現代日本庭園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論是日本庭園還是居家院落,都受到了茶庭的影響,歷經時間錘煉的茶庭是當代日本庭園建筑的代表。

2.3茶道促進了日本陶藝制造業的繁榮

茶碗是茶道具中品種最多、最重要的用具。在茶道興起的初期,使用的幾乎都是來自中國的茶碗,其中端莊華麗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隨著草庵茶的確立,隨著草庵茶道的確立,茶風趨向樸拙自然,外形粗糙、色彩樸素的高麗茶碗開始大行其道。為了更好地表現草庵茶道的風格,千利休與陶工長次郎一起設計制造了樂窯茶碗。優雅厚重的樂窯茶碗是草庵茶中規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戶時期,茶道的普及使日本陶藝技術迅速發展開來。織布窯、遠州七窯、仁清窯、志野窯等,日本的民窯遍地開花,并傳承至今。茶碗在品類、造型、釉色、裝飾藝術等表現手法上的多元化極大地推進了日本陶藝民族化、本土化風格的發展。

日本茶道不僅是點茶、飲茶的過程,而且是包括吃飯在內的招待客人的整個過程。茶道中用到的道具多達上百種,涉及陶藝、漆藝、木藝、竹藝、紙藝等行業。這些行業里的藝術家們都以創作出符合茶道理念的獨特作品為最高追求,可以說茶道的影響滲透到了日本的各個工藝制造業。

2.4茶道豐富了日本人的飲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點茶之前吃的飯一般寫作“會席”,在《南方》中開始寫作“懷石”(日語中,懷石與會席都讀作“kaiseki”)。“懷石”原本指禪僧為了抵御寒冷而塞在懷里的溫熱石頭,喻指簡單的飲食。近代以來日本人把茶道中的飯稱為“懷石”。

茶懷石的內容最初是由千利休規定的,一般為一湯三菜。菜品簡單,但烹飪卻極為講究。選材崇尚應季的天然食材,注重搭配的協調,將茶道精神與飯菜融為一體。考究的器皿,宛如工藝品般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給人味覺和視覺上的美好感受。

在江戶初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懷石不再拘泥于簡素,變成菜品豐富的豪華料理,成為茶道外也可享用的料理――江戶中期,在東京、大阪等地的高級餐館就出現了“會席料理”(即現在的“懷石料理”)。新鮮的食材、上好的烹飪、精致的器皿、優雅的環境,懷石料理已成為日本傳統料理的主流,成為日本高級料理的代表。

3.結語

歷經400多年的日本茶道已發展為集宗教、哲學、美學、藝術和建筑設計等為一體的綜合藝術,不僅影響了日本國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風格、陶藝制造和飲食文化,還在其生活習慣、服飾、書法甚至文學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沒有茶道,就沒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對于我們了解日本文化、認識日本社會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立花山.南方.京都造形蕓大學.茶のを學ぶ[Z].京:角川店,1999.

[2]滕軍.日本茶道文化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

篇(9)

禪宗和茶道曾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當今的日本社會生活中,其深刻的內涵和特征依然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表征,并繼續對日本社會文化和生活產生影響。研究發現,不論從內容、形式到社會作用來看,中國禪宗和日本茶道之間有著很深遠的歷史淵源關系,有著某些相似之處。日本茶道文化研究者武野紹鷗所提出的“茶禪一體”,正是二者關系的精辟闡述。探究和分析中國禪宗思想和日本茶道文化精神的融合,對于進一步了解中國禪宗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促進中日兩國文化的深入交流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歷史意義。

1. 中國禪宗的基本精神

傳說南北朝梁武帝時期,印度菩提達摩傳法于中國。菩提達摩始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之后宗派林立,枝葉茂盛,盛唐時得以定型。這期間主要由唐代六祖慧能所確立的南宗禪盛行,其宗旨為“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并以其“不離世間,明心見性”的修行理念和莊子哲學思想相互融合,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南宗對禪的修行方法和教義進行了簡化,主張“頓悟”的空無觀,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主張“相對論”,這種近似道家的陰陽轉換思想;認為佛在“心內”,提倡修行不必苦修身心,也不必出家坐禪,只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保持一種心靈境界的超凡脫俗,做到無心不動念就是成佛。這種中國化的教義和修行理念很快被深受傳統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國老百姓接納并盛行起來,慧能的“頓悟成佛”之說也就成為了禪宗正法中的核心思想。到了晚唐幾乎壟斷了整個中國佛壇。唐末五代時期,南宗一系分流,發展為五個流派。臨濟宗是其較大流派,臨濟宗在北宋中期又分成楊岐派、黃龍派。南宋以后最為盛行的流派是南宗五派中的臨濟宗和曹洞宗。

定型于盛唐的禪宗是佛教中國化進程中兩種不同文化間的變異和同化并進而形成的另一種佛教宗派形態。它是中國歷史上大規模接納和認同外來文化的革新運動,是東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因為,從印度傳教過來的佛教只有禪而沒有禪宗,禪宗是典型的中國文化精品。它融合了中國的道家、儒家以及印度的佛教精華,成為最適合中國士大夫另一種口味的宗教形式,是中國化的佛教,是中國哲學思想與印度佛教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道以修心達成真人,儒以誠心修成圣人,佛以明心見性成佛,其思辯性和思想性對于中國乃至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思想、藝術、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約公元1192―1333年,日本鐮倉時代,貴族佛教和國家佛教逐漸喪失統治地位,這時注重內心信仰的人們,對禪的鐘情和強烈興趣開始重新喚起。與此同時,榮西明庵(公元1141―1215年)傳中國臨濟禪于日本,道元 (公元1200―1253 年)傳中國曹洞禪于日本,并由此形成日本禪宗兩大流派。榮西明庵和道元兩位禪師成為最先將中國禪宗傳入日本的佛教大師。他們將中國禪宗發揚光大,在吸收中國南宗的同時,將其運用到日本生活及茶道、武士道等諸多領域,使其成為日本禪宗文化的思想主流。

2. 日本茶道的文化內涵

縱觀日本茶道的發展史,我們知道茶道并不是日本傳統文化所固有的,而是由中國傳入并演繹發展起來的。中國是世界上種茶、制茶、飲茶最早的國度。據戰國時代《神農本草》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期,中國就已發掘和開始利用野生茶樹了;從宋代王象之的《輿地紀勝》可知,人工種植茶樹的最早記錄是在我國西漢。唐代肅宗乾元元年,陸羽的《茶經》深刻論述了當時中國的種茶、制茶和飲茶理論并初具規模和體系。

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年―805年),日本高僧最澄為學習中國的佛法,來到中國浙江的天臺山國清寺拜道邃禪師為師,貞元21年,學成回國,將中國的茶樹種子攜帶回了日本,種植在日本的近江(即賀滋縣)臺麓山上。這是中國茶種最早傳向海外的文字記載。日本茶祖榮西禪師(公元1141―1215)兩次來中國研究和學習臨濟佛法,他不僅對中國寺廟的點茶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對禪院里羅漢貢茶進行了詳細的記錄和研究。后來,他將中國不同種類的茶籽和全套的茶具都帶回日本,并完成了對日本茶道形成產生巨大影響的巨著《吃茶養生記》。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來到浙江余杭徑山寺,拜師于虛堂和尚,學成后,把著名的佛教徑山的吃茶、斗茶、茶宴等中國文化茶習俗也帶回了日本。

傳入日本后的中國茶文化,歷經幾代日本茶人的潛心研究、不懈努力和改革創新,將日常這種簡單的飲茶活動升華到了極具內在美和形式美的藝術高度。這種獨具特性和審美價值的日本茶道是中國禪宗日本化后孕育出來的一種高度講究的文化修養,一種新型的文化式樣。它在吸取中國禪宗精華的同時,結合了本民族特色,最終形成了體系完整、獨具魅力的文化思想,即日本茶道。提出“茶道”一說的村田珠光和尚在參禪中將禪法融入飲茶之中,悟出“佛法存于茶湯”之道,而把茶道技藝提升為藝術的高度,是受中國佛教禪宗思想影響的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體味了吃茶的“本心”,使吃茶擺脫了外界物質因素的束縛,進而提出了“和、敬、清、寂”茶道“四諦”思想。

從形式上來講,以“茶湯”為主要形式的日本茶道實際上是一種儀式化的、供奉客人的飲茶之事,是有關飲茶和沏茶的禮儀,所體現出來的是一種社交手段,只不過經過幾代茶人的創新和發展,演變成了以品茶為主的特殊文化現象了。其本質是通過程式化的形式,體現修身養性之品行,增進情誼之目的,研習禮法之效果,并以善心去濟度人世。體現日本藝術結晶和文化象征的茶道,它在反映日本人生活起居和準則的同時,也反映了日本的國民性。時至今日,這種方式都在影響著日本國民的日常起居和文化生活。

3. 中國禪宗主張與日本茶道精神的內在聯系

日本茶道隨著與本土文化,特別是本土皇道文化、神道文化和武士文化的滲透和融合,不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殊異于中國茶道,蘊含大量“禪”的元素,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成為宗教性質的禪門茶道文化。這就是日本茶道所體現出的“茶禪一味”思想。這也充分體現了日本的“茶道宗教”理念以及有異于中國茶文化的本質屬性。

3.1“和”與禪

茶道“四諦”中的“和”是指在整個茶事進行過程中內心情感的一種和悅、具體形式的一種和諧。這是日本茶道整個過程中重要的支配力量。它包括主與客之間的和睦、客與客相處的和悅以及人與自然環境間的和諧。不管是側重于形式的和諧,還是側重于內在情感表露的和悅,“和”的精神氛圍始終是茶室里的主旋律。從茶事中茶碗的手感、茶室中茶內的熏香以及茶具的擺設看,既要與茶事的目的和氛圍相一致,又要與室內的布置相協調,還要與季節的變化相適應。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地位差別和不平等十分鮮明,這就對人的交流相處造成了一定的拘謹和阻礙,只有在茶室中,這種封建等級觀念的束縛全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溝通和交流,賞心的愉悅和自然,這就是中國禪的精神追求和體現。中國禪法提倡地位的人人平等,體現出的是“我心即佛”、“不生憎愛、亦無取舍、不念利益”的真諦,追求的是“和”的境界。這也正與以原始“神道”為根基的日本本土文化相吻合,與日本茶道之“和”相吻合。茶道不僅是禪宗自然觀外化的藝術形式,還是化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減少紛爭,實現內心的寧靜與平和,促進社會和諧和穩定的劑。

3.2“敬”與禪

“敬”指的是在茶事過程中相互有禮有節、謙卑恭敬、真誠交往。既體現主客之間的相互謙恭和尊敬,又體現客與客之間的恭敬坦誠。

如,為表達恭敬之意,主人將茶碗端出來給客人喝,只能正面對著客人來把茶端出,客人為表謝意,也盡量避免從正面飲茶帶來不恭。茶事中原有的“貴人入口”一律取消,不分貴賤,所有的客人都必須從同一出口自由進出,就連武士的佩刀也不準帶入茶室,必須放在室外。客人進茶室后得先對茶室內懸掛了體現茶會主題的字畫行禮,來表達客人對主人的尊敬和謝意。日本茶道中,“敬”體現的是“心佛平等”的禪意,是平等敬愛之心,實際上與中國禪宗漢傳佛教所倡導的“二部四眾、平等互重”的主張是一致的,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皇權貴族,在真如面前,人人都得到尊敬和愛護。禪宗認為人的一切欲望和雜念皆源自“我執”與“自我主心”。要想成佛,就得超越自我,達到無意識的內心自悟。日本茶道它吸取了中國南宗的“心佛平等”主張,融入了“心佛歸一”的精神,并加以提煉和升華,促成了“敬”的思想情感的形成。由此可見,在追求人的平和敬愛方面,中國禪宗和日本茶道的主張是一致的。查閱日本茶道文化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座建立”,指的就是茶事活動中,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共創和諧茶室的理念和氛圍。

3.3“清”與禪

“清”指的是茶事活動中茶室茶具的整潔和干凈。它既是對茶室內部裝飾物品的描述,也是對茶室外部自然環境的表達,同時也是對飲茶者心靈純凈的要求。茶室庭院茶人經常要清掃,保持整潔干凈。而茶室內部更要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室外環境鳥語花香、清幽逼人。室內環境嫻靜幽美、樸素典雅。茶人們心靈恬靜,無私心雜念,面對滾燙的茶水,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茶事表演。由此洗凈身外的污濁,實現心靈的純凈和美麗。這種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它既是日本茶道通禪的一種化境,也是禪宗自然觀的一種體驗,同時也是茶道特有的審美情趣。一代宗師千利休在他的《南方錄》中寫道:“茶道就是要在茶室中實現清凈無垢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社會。”千利休所說的“清”,實際上是指人該“拂去浮世俗塵”之意。既要清除人身上的塵埃,還應洗滌心靈的塵埃。日本茶道的“清”體現的是用獨特文化式樣所表現出來的“物我合一”的禪宗意境。禪宗的“禪”意為“靜慮”,可見“清靜”是禪宗空無觀最明顯的特點之一。禪宗認為只有“本心清靜”,才能“物我兩忘”,只有清除干擾、清心靜慮,才能 “梵我一如”。

3.4“寂”與禪

“寂”是日本茶道最高美學境界,也是日本茶道最根本的精神內涵,它要求茶人們擯棄欲望和凝神沉思,達到一種寧靜、幽閑和幽雅。它鼓勵茶人們將世間欲望和凡塵俗世統統拋開,保持思維的獨立和完整,獲得更多拓寬想象的空間和新的啟迪。在梵語中,“寂”為“靜寂”、“和平”、“靜穩”之意。在佛典中,“寂”為“死”、“無”、“涅般木”之意,可以理解茶人或禪者在人死后,自然而然地進入無色無聲的“皆無之域”之境界。這里沒有色彩、沒有聲音,甚至無我。“死”是“無”的世界,同時,也是“有”的根本和源頭。人世間那種鳳凰涅的希望其實它源于佛教的輪回思想。就像坡先生所云:“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寂”是“四諦”中體現出的最高層面的禪宗法則。它倡導人們無論世間如何紛亂都要秉持一種謙虛做人、坦蕩無私的心寂。如果心有雜念人生既不會圓滿,也不會閑寂。這和中國禪宗的“物我兩忘”同出一轍,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禪境。正是基于這種禪境的空寂體悟,茶人們和禪僧才能將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閑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達到一種清靜無我的境界。禪宗和“四諦”是日本茶道統一的精神所在,“禪”的精神境界與“四諦”的精神內涵一脈相通,浸潤著禪宗出世思想的茶道文化已成為人們追求精神超脫和心境恬靜不可或缺的心靈寄托與媒介。

4.結束語

日本茶道文化從一開始就與中國的佛教禪宗有著不解之緣。中國茶文化和禪宗文化傳入日本后,經過日本民族多元文化的相

互交融、演繹、發展,禪宗成為了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學,茶道成為了日本民族的生活藝術,正是有了中日禪僧對中國飲茶之風的發現、引進和發展,才有了日本的茶道文化,才使得中國禪宗與日本國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息息相關而歷久不衰。正因為日本茶道吸取、融匯了中國禪宗的精髓,才形成了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的精神內涵和獨特的審美價值文化,才有了“茶禪一味”的日本茶文化現象,才使日本茶道有了生命的支撐,有了藝術的高度。日本茶道與中國禪宗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李紅.和敬清寂 茶禪一味[J].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2):132―136.

[2]焦毓芳.論日本“茶禪一心”的必然性[J].日語學習與研究,2014(1):89―95.

[3]蔡荷.茶道中的哲學意味[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4):36―39.

篇(10)

漢語在日本得到傳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紀,當時漢字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以天皇為首的日本上層封建統治集團對漢字和秦漢典籍產生了極大興趣和學習熱情①。由于缺少本民族文字作為記錄載體,日本借用漢字文言書寫宮廷文書。公元9世紀初,由留唐學生與僧人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 

公元17世紀的江戶時代,日本開始步入商品經濟社會。應中日貿易之需,長崎地方行政長官選拔漢歸化人任唐通事,擔任中國語口譯官兼商務官員。唐通事重視漢語口語學習,他們采用中國傳統的私塾啟蒙教育方式為子女傳授“唐話”,還在“通事會館”中教授漢語。自唐通事始,日本漢語學習由閱讀經典轉向實用目的,對此后的日本漢語教育深具影響。 

由上述歷史證明漢語在日本傳播的歷史是很長的,無論是官方國與國之間的文化融合,還是民間的互通學習,日本作為中國的鄰邦,無時無刻不在吸取著中華文明和漢文化中的精髓。在日本的漢語教學也是發展成熟,無論是隋唐時期日本興辦的“大學寮”,還是當代的“孔子學院”,可見各時期日本對學習漢語必要性的認識和學習漢語的熱情,雖然中間經歷坎坷和曲折,但是始終沒有完全中斷學習漢語的需要。 

二、漢文化對日本漢語推廣的正面影響 

日本在發展過程中是經過不斷地學習和自身完善成長起來的亞洲強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日本人是在漢文化的滋養中生長的。文化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漢語教學,接受群體對漢文化的理解是促進漢語教學和激發學生學習漢語興趣的催化劑,不斷地在漢語教學中進行入漢文化的滲透會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和興趣,寓教于樂,在學習中掌握教學對象的文化也是對外漢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日本,這個曾經熱愛并依賴漢文化的國家對漢語或者說漢文化的理解層次一定比其他國家要高,這對漢語教學工作者來說既是有利的條件又是挑戰。如何正確地在漢語教學中輸出正確的漢文化知識是每個對外漢語從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語言的文化價值是傳播的根本動因之一,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在歷史上,漢語曾是亞洲最具文化價值的語言,是東亞乃至中亞地區極其重要的交際工具。日本主動學習傳播漢語是出于對當時優勢文化的崇拜,引進漢字是為了直接攝取中國文化。即使在假名產生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日本仍通過中國典籍吸取中國文化的精華。正如日本著名文化史家家永三郎所言:“從中國文化方面來考慮,其影響最大的則在于文字(流傳下來的文章典籍)的世界中,我國原來沒有文字,借用漢字后才開始能夠記述語言思想。敬重漢字漢文的觀念之所以在國字國文誕生以后還能永久地存在下去,就是基于這一原始的事實。”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了日本資本主義文化向中國文化的反向傳播。作為文化載體的漢語,自然就被視為低層次的語言,在日本文化教育界的地位跌至谷底。日本吸收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文化知識,并利用漢字的表意特性將其翻譯為日語,稱為“和制漢語”。和制漢語詞大多創造于明治時代,在清末民初大量傳入,而這種和諧的文化傳播卻被戰爭所打破,到了20世紀40年代左右日本的漢語學習則是為了戰爭目的。“近代日本的漢語不是從現實中國吸收文化所需的文化語學外語,而是服務于侵略中國的政治的”。 

三、漢文化對日本漢語推廣的負面影響 

(一)漢語詞匯和日語漢字中漢字、詞匯的差別的影響 

外國學生進行漢語的第二語言習得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其母語的影響,在這點上日本學生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日語中存在不少漢語詞匯,日本學生在詞匯學習上所受到的母語的影響比歐美學生更大。同樣適用漢字,給相互學習對方語言提供了方便,但是漢語詞匯和日語漢字詞匯不盡相同,極容易引起誤會,甚至會造成學習障礙②。 

上一篇: 企業經濟性質論文 下一篇: 信息技能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精油按摩一区二区 |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