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美術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17 17:57:1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師美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師美術論文

篇(1)

二、對當前我國幼師美術教育改革的思考

因為考慮到在我國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幼兒教師沒有明確的分工,很多幼兒教師既是某一門學科的教師,又是幼兒園日常事務的管理者。所以,縱觀我國幼師教育史上的現象,采用籠統式的教學方法較多。具體可以概括為:(一)大而全的教育思想。在我國幼師的培養過程中,不少中高等院校的幼師美術專業的課程幾乎涵蓋了素描、色彩、圖案、手工、裝飾畫、設計,有的學校還開設了拓展類的課程,例如: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等,再到幼兒園實用的多種材料。這些內容對幼師院校的學生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素養上的提升,對實質能力并沒有多大的作用。(二)博而不精的教育現狀。一般說來,學校教育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幼師專業的學生要在在校學習期間完成基礎課程和理論課程,這樣一來導致學生的學力量大、任務重,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學習的最終效果。以素描為例,學生不僅要學習素描幾何形體,在完成該項任何的基礎上還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訓練,這些要求對立志成為美術專業研究人才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從事幼兒美術教育的人才來說,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實用效果難以達到最佳。

三、新形勢下幼師美術教育改革的前進方向

篇(2)

教師的美術教育觀念直接關系著幼兒的藝術創作過程,實施幼兒美術教育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兒童美術和美術教育的相關理論來架構和引領正確的幼兒美術教育觀念。幼兒教師應了解兒童美術教育發展的歷史,對兒童美術的發展階段理論及代表人物的基本觀點要熟悉,如兒童美術的發展階段理論代表庫克、羅恩菲爾德,兒童美術的認知理論及代表人物古德伊娜芙,兒童美術的分析理論代表人物艾修勒、哈特薇克,兒童美術知覺理論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兒童美術的本質論代表人物艾斯納等。在對幼兒美術發展歷史的回顧中,了解兒童美術的特點、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進程,不斷豐富自身的幼兒美術教育基礎知識。

2.加強對相關政策法規的培訓。

基于幼兒園教師對語言、社會、科學、藝術、健康五大領域皆顧的特殊性,往往也會出現對每個領域都不精通的問題,需要加強對兒童美術教育相關的幼教政策法規的培訓。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明確規定了藝術教育的目標、內容與要求、指導要點,需要幼兒教師深入解讀,并內化到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貫徹落實。此外,教育部于2012年10月頒布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第五部分是關于藝術領域的闡述,《指南》中美術教育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感受與欣賞,二是表現與創造,每一部分用兩個要點來闡述。在每個要點根據幼兒的年齡段設定了“學習與發展目標”,告訴我們三個年齡段幼兒美術的教育大致可以達到什么樣的發展水平,而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們可以根據教育建議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有助于教師了解幼兒美術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明確幼兒美術學習與發展的價值取向,學習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策略。

3.豐富幼兒教師自身的藝術底蘊。

作為幼兒教師開展兒童美術教育,若要讓幼兒掌握一個點,教師必須先掌握一個面、一組鏈。我們應對著名的畫家、畫派有所了解,如國外的凡•高、米羅、蒙德里安等大師,國內的徐悲鴻、劉海粟、吳冠中等,以及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領軍人物冷軍等,在感受與欣賞中加強對優秀作品的賞識和解讀。此外,我們還要學會雅俗共賞,關注周圍環境中的藝術美,如廣場雕塑、自然景物、羽毛創意、石頭彩繪等,這樣才能做好兒童與美術之間的“審美中介”。幼兒園還要加強美術園本教研,通過一課三研、同課異構、現場觀摩、說課評課等,探討美術技能培養與幼兒創造力的發揮之間的關系、面向全體與個別指導的關系、教師放手與出手之間的關系,充分認識“前臺”的精彩與“幕后”的積淀之間的關系等,不斷轉變觀念,提升教師自身的藝術文化底蘊。

二、對幼兒期各年齡段美術特點的把握

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應了解3-7歲年齡段幼兒的美術活動的特點。如幼兒的手工活動可以分為無目的的活動期(2—4歲)、基本形狀期(4—5歲)、樣式化期(5—7歲)。幼兒的繪畫發展一般經歷涂鴉期(1.5—2.5歲)、象征期(3.5—5歲)和圖式期(5—7歲)三個階段。在幼兒園美術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期各年齡段幼兒的美術活動特點和建議如下:3—4歲的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特點是能把圓和橫線結合起來,畫出的是“符號人”,建議教師可以通過美術游戲的方式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如:網小魚、彈珠滾畫、蔬果拓印等。4—5歲幼兒的特點是手部控制能力增強,喜歡畫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對顏色也有了不同的運用,能用簡單形狀逐漸深入地表現越來越多的事物,從畫中也能區分幼兒的性別,看出幼兒的繪畫心情。此階段建議教師從關注幼兒的興趣入手,引導幼兒從生活用品、環境、布置、節日裝飾及四季景色中獲得美的感受,創設有趣的情景和寬松的氛圍,提供多種美術工具、材料(包括專門材料、自然物或廢舊材料),支持、鼓勵幼兒用美術方式表達自己的所見、所知、所想,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欣賞,學會自由選擇并正確使用,進行大膽表現,還要關注幼兒有序的收放習慣的養成。5—6歲幼兒的特點是不僅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形狀,還會畫出物體之間的關系,會畫出一些透明的物體,畫完會講出畫的內容。觀察力和想象力明顯增強,表現物體也比較接近實體,強調或夸張畫中人物的某項特征,這個階段也是幼兒繪畫最充滿活力的時期。建議此階段可以充分挖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大膽嘗試多種材料作畫,開展主題繪畫、借形想象、立體創作等美術活動,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指導幼兒參與一些繪畫比賽,充分展示幼兒的藝術才能。當幼兒教師了解了不同年齡段幼兒美術的特點,就能制定出合理的活動目標,選擇恰當的教育方法,實施正確的作品評價,有針對性地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活動。

三、對幼兒美術教育實施智慧的充盈

“美術教育是一把雙面的刃,教得多了,想象力得不到發揮,兒童易被稱作為教師雇用的童工;教得少了,期待自然開花的結果,卻常見兒童為技巧不足,學習的過程空有刺激而沒有收獲。”在幼兒美術教育中,作為一線的老師不僅需要具有審美的眼光,同時還要掌握一定的幼兒美術教育智慧,這也是教師美術素養的主要體現。

1.材料運用的智慧。

材料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非常重要,我們應關注材料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可能會產生的干擾作用。如在大班《水墨故事》美術活動中,由于宣紙放入水中拉出來很容易爛掉,在教學時教師就智慧地將牛皮紙裁剪成合適的大小,中間掏空成扇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再進行封塑,然后將宣紙貼在上面,這樣紙就不容易壞掉,而且還起到了一個裝裱的效果,因此,幼兒美術教育中材料的運用也有智慧。

2.難點分解的智慧。

一節有效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課,必須對難點進行分解,采用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和策略,促進目標的達成。如大班美術《愛心車》的難點是幼兒對動物主要特征應了解,并能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在紙上,還要體現汽車的樣子。在難點分解時,教師通過對各種動物形象的欣賞,示范時結合兒歌教學法“:愛心車,變變變,變出大象長鼻子;變變變,再變大象大耳朵,還要加上車輪子。”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演示汽車變形的畫法,解決了動物與汽車變形之間的難點,并通過怎樣讓愛心車更受小動物喜歡完善了線條、色彩對動物汽車的裝飾。

3.示范演示的智慧。

教還是不教?教又該怎樣去教?其實注重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自由創作,并不意味著教師不用去教,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大班《葫蘆添畫》中,針對葫蘆較小、立體操作較難看清的問題,采用平面復制、教師演示、幼兒嘗試、幻燈片貼畫的流程,讓幼兒看得更清晰。透明膠片的運用,減少了一一演示的時間浪費,達到了借形想象并添畫的效果。

4.操作要求的智慧。

教師的操作要求將直接影響幼兒美術活動的效果。如《水墨故事》活動中幼兒的操作環節,教師提示幼兒:滴3滴墨、浸紙,數到“7”提起來。其中也蘊含著教師的專業智慧。這“3、7”兩個數字哪里來?教師從平時不斷的探索實踐中獲得,墨滴多了,墨團太濃,不好看;滴少了,墨的紋理效果不明顯,3滴正好。數到“7”,“7”之前的效果太淡,不清晰;“7”之后,宣紙會爛掉。幼兒操作時的最佳效果時間控制體現了教育智慧,又讓幼兒在邊數邊操作的過程中增加了很多樂趣。

篇(3)

現實主義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它的基本原則是,強調藝術反映現實社會生活,關注現實人生、社會和自然,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一種審美認識和再現,是對社會生活形象的、真實的、典型的審美認識,并利用恰當的造型手段將這種審美認識所形成的審美意象、審美情感和審美評價表現出來。現實主義主張藝術要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的現實本質和歷史本質,真誠地表現藝術主觀世界的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

作為流派和運動的現實主義油畫藝術,是從西方產生和發展而來。在西方美術史上,主要指庫爾貝、杜米埃、米勒以及巴比松風景畫家的藝術創作,歷史上的卡拉瓦喬、倫勃朗、維米爾、夏爾丹、列賓、謝洛夫、懷斯以及當代英國王家弗洛依德的繪畫都可歸為現實主義藝術。一般來說,只要真實表現和反映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我們都可稱之為現實主義藝術。中西文化各有側重,但中西藝術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是一致的,由此,油畫才有“匯中融西”表現的可能性。

在創作實踐上,現實主義藝術家重視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在實踐中尋找美、發現美、認識美和表現美,同時,他們不回避丑,對現實中丑惡的現象敢于正視,從而揭示生活的本質和歷史的必然。現實主義藝術是從現實世界而不是從空想世界中獲取它的內容和形式。wwW.133229.cOM在表現手法上,現實主義藝術一般采用寫實的方法,注重細節的真實,并通過典型化的手段,揭示社會生活的真理,體現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和個性特征,達到藝術之美。因此,現實主義藝術作品是真、善、美三位一體的高度統一。

現實主義的基本特征是以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語言,真實地再現客觀現實生活,反映畫家從社會生活實踐出發對生活的認識活動。 它具有人文精神、可解讀性、開放性和民族特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當前社會的新觀念,要求畫家的作品內涵應當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如,人與自然的和諧,而不是對立,對山水、花鳥的生存,以及自然生態美的維護等,都透視出當代的人文精神和風貌。可解讀性是指追求真善美相統一的審美理想,滿足當代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具有雅俗共賞的品格,要表現民生、民情、民意,要創作出能反映時代題材和社會生活,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受到大眾喜愛和歡迎的作品。開放性是指吸納一切有益的藝術營養,形成藝術風格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現實主義不是封閉的,要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和發展性的品格,從而使其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民族特性是指我國藝術特有的“意象”體系。構成藝術作品的三個要素是客體的形和神、主體的情和意、本體的形式語言,三者處于辯證統一之中,無論側重于哪一方面,都不應忽略其他要素,要在形神兼備的廣闊天地里自由翱翔。

現實主義要以其獨特的現實針對性,崇高的人文關懷、品格,審美主客體辯證統一的創作思想為準則,以現實的審美視角,贊美人生,并把勞動人民作為人文關懷的主要對象,現實主義人文關懷的特征總是要求審美主體站在群眾關懷的高度對現實進行精神俯視,以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為意識典范,以憂患、崇高、悲壯為這種意識的審美形態。現實主義藝術的審美主體必須到現實社會和現實生活中尋求創作靈感。作為藝術創作的經典原則,現實主義不僅承認美在于審美客體,而且充分強調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提煉、升華的能動性。這種能動性決定了現實主義藝術不是只有一種風格、一種個性、一種語言,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辯證統一,才是現實主義藝術語言、風格和個性形成的根本,“真、善、美”是現實主義藝術的最高境界。

藝術創作是畫家對美的不斷追求、探索、創新的過程,成功的藝術家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有其鮮明、獨特的藝術個性,它是日積月累的內心情感的表達,是不斷探索、逐漸發生量變到質變的結果。現實主義藝術創作方法一般是用現實主義原則來要求寫生。寫生需要深入生活,認識生活的特征,捕捉一些細節和有關創作的素材,最重要的是運用現實主義中的真實性原則和典型化原則進行藝術創作。真實性就是要求創作素材反映現實特征,典型化則要求我們超越生活的現象,去捕捉代表生活理想的因素,把理想化的東西從生活中提煉、發掘出來。但作品內核都是由美術家按照自己的藝術特長和邏輯來構造的,是具有當代文化特征與品格的新現實主義,同時也要符合當代人對于圖像的接受要求。

油畫作為西方繪畫的一種表現形式,移植到東方文化土壤中,它所吸收的是這一特定地域土壤的營養,應該誕生出帶有鮮明東方地域色彩的油畫藝術。帶有地域濃重特色和這一地域長期形成的審美傾向和習慣的作品,才會有別于其他地域的油畫,才能賦予油畫藝術鮮明的風格與個性。我國著名油畫家羅工柳創作的《地道戰》《哥薩克老人》《報告》等,以真實、質樸的手法再現了作品的主題內容情節,并將我國傳統的寫實藝術和歐洲的寫實技巧有機結合起來,達到了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繪畫創作境界。董希文的《山歌》《拉薩河邊》等創作,真實而又具體,生動而又細膩,他在油畫中引進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手法”,實踐了他所追求的油畫民族化道路的藝術風格。靳尚誼創作的《醫生》《畫家》和《塔吉克新娘》,既有古典油畫技法的藝術語言,又有現實主義藝術的內在成分,以具體的結構代替了簡單的概括,以生動細膩的描繪和逼真的寫實藝術手法,充分顯示出畫家特有的個性審美傾向,蘊含著鮮明的東方地域特色。

從這些著名畫家的藝術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作品主題具有一定的時代性,但不同的追求導致了不同的油畫表現技法,使現實主義藝術作品展現出較為多樣的個性風格面貌。畫家對生活的熟悉和熱愛造就了繪畫題材的豐富性、真實性和生動性。中國藝術是意象、意境、象征、觀念及符號性質的主客觀結合的藝術。作為我國的寫實藝術,也是這個系統中的有機構成部分,現實主義作為一種關注社會人生的傾向,在當代油畫創作中有其不可低估的積極意義。

現實主義是人類藝術創作的根本方法,具有永恒性和不朽性,它不僅僅是再現客觀存在的真實,還要能揭示現實中民族、時代的本質精神,具有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善和美的原則,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應該是既具有美好的物質狀貌,又有健康真善的內在精神實質;既有鮮明的個性,又具有現實生活的典型性。藝術家應堅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頭腦思考自己看到的世界,再用自己的技法描繪所看到的又經過自己思考的世界,這樣創作出來的藝術才是現實主義。許多杰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如,羅中立反映鄉村農民生活的系列組畫,孫為民的樸實無華、充滿情趣的農村題材現實主義藝術創作,陳堅和艾軒的反映現實生活和歷史題材的優秀作品等,優秀畫家在總的現實主義方向上形成了不同的表現技法,從而形成了不同的藝術個性和風格。同時,每個畫家也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藝術觀念產生新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藝術風格也有階段性的側重,因為藝術需要博廣,也需要專深。

現實主義藝術精神,在當代既是一種藝術思想傾向,更是一種文化意義上的精神,不能將其單純歸結為一種藝術樣式,一種藝術語言系統,一種藝術主張,一種人文關懷精神。現實主義藝術具有面向人生的精神,有著永遠的價值,它采用便于大眾理解的直接寫實手法,作為藝術創作中重要的方法。藝術家要研究現實,還要如實地反映現實,真實描寫普通人的生活,現實主義中的“現”就是強調其當下性和時代性,而“實”則是強調其真實性,不對生活加以美化和粉飾。 用現實主義的精神和造型方法來豐富繪畫藝術表現形式,擴展了中國繪畫的語言內涵,使之呈現出一種與時代息息相通的審美面貌。現實主義是一個不斷變化的范疇,面對新的歷史局面,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在觀念與實踐上有效地拓展現實主義繪畫。求實、實證、人文、獨立、自信和無畏精神的集合與弘揚是現實主義在當代油畫創作中的最大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英)貢布里希 《藝術發展史 》[m].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3(10)

[2]章文熙 《美術創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3)

篇(4)

其次,不難發現,當代油畫創作者在精神方面的提高與油畫作品質量的提高有著不可置否的關聯性。“藝術源于生活”,這是給予藝術最客觀的評價,當然,美學藝術亦囊括其中。的確,脫離了生活,脫離了本質,是無法與任何人取得共鳴的。現在越來越多的油畫創作者通過生活的領悟,提高精神層次進而提升作品的質量,使畫面具有極強的張力與說服力。一雙充滿可讀性的眼眸,一雙寫滿故事的手,透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理解,可以多角度的對其進行定義,這也正是繪畫精神提高所帶來的對作品多義性的解讀。抽象派的熱衷人士其實是更加青睞描繪精神層次的事物,因為這很符合抽象派油畫創作技巧,也更容易與品鑒者想法打成一致,產生共鳴。這種借助現實描繪抽象而又深層次的事物再通過抽象而又深層次的事物去反觀現實的創作手法,是完全可以滿足于創作者身心的愉悅,令其樂此不疲,這也正是油畫獨特魅力所給予人們暢快的享受。

篇(5)

【關鍵詞】

視覺文化;幼兒美術;教學實踐

視覺文化最為顯著的特點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強調用視覺形式來表現抽象的或者具體的事物,它具有大眾性、感官性和虛擬性。例如照片、海報、雕塑、建筑、動漫、連環畫以及各種繪畫作品等,在生活中,視覺文化影響和熏陶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伴隨著教育改革,視覺文化給幼兒美術教學帶來許多積極的影響,同時也讓傳統的美術教學遇到不少困難。所以,要做好幼兒美術教學必須解決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

一、視覺文化的內涵

視覺文化是一種美,是對自然和藝術評價的哲學研究,是來自心靈和視覺上的感官。司溫特納.愛博斯在他的著作《描述的藝術》中寫道:“視覺文化主要關注視覺概念、制造形象的機制,以及視覺技術,所有這些都作為一種文化資源與荷蘭繪畫史相關”。在今天,視覺文化也被注入了新的內涵。美術教育是視覺文化主張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古往今來的美術風格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重視視覺文化,重視來自視覺上的美。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在古代已經蘊含了豐富的視覺文化,那些故事壁畫和故事畫卷傳承著中華文明。在原始社會,人類在洞穴里刻畫各種圖形用以記事表情,是世界上最早的壁畫,這些簡單的壁畫體現出他們渴望裝飾居住環境的愿望,同時也反映出他們的理想和信仰。自魏晉到唐宋以來,佛教道教盛行,寺院道觀多有壁畫,甘肅敦煌的壁畫保存了大量杰出的藝術作品。隨著明清時代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卷軸藝術盛行,那些珍貴的畫帖是中華文明的藝術瑰寶。中國北方的園林雄偉壯觀、南方的園林靈秀精巧,素有“北雄南秀”的美譽,故宮、頤和園、天壇、承德避暑山莊、清關外三陵、清東陵清西陵等等,不僅是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而且是世界文化遺產,這可以算作中國對視覺文化的一大貢獻。繪畫、雕塑、建筑中的視覺文化無處不存在,對幼兒的學習和生活的影響不容忽視,所以改革后的美術教育需要把視覺文化的內涵引入教育實踐中。

二、幼兒美術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困難

傳統的美術教育中,一般是幼兒園的老師在黑板上畫一些簡筆畫,或者是以老師為主體來講解美術,幼兒自己動手畫畫的幾率比較小。老師在教幼兒畫畫的時候啟蒙教育做的不夠好,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確切的說有的老師自身的觀察能力不夠,過于注重寫實。有一個小孩看到夕陽照耀下的綠草呈現出金黃色和橘紅色,就畫了一片金黃色和橘紅色的草地,這時候老師告訴孩子草只能是綠色的,不能有其他顏色。還有一個小孩因為看見彩霞畫了彩色的天空和幾朵彩云,老師告訴孩子天空是藍色的,沒有其他顏色,云彩只有白色。這樣不利于培養幼兒的感受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影響幼兒以后的發展,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所以,引進視覺文化,做好美術教育,首先老師自身必須具備敏銳、細致的觀察能力。

三、如何解決幼兒美術教育中遇到的困難

1.改變傳統教育方法,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

要做好幼兒的美術教育,老師要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學會思考,自己學著畫畫,學著做手工。視覺文化具有虛擬性,老師要把視覺文化和美術教育結合起來,讓孩子畫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畫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把美術當作自己表達視覺和心聲的語言。老師應該運用網絡教育,用多媒體來播放一些美術方面的知識,播放一些受歡迎的動畫片,讓孩子學畫卡通人物,從而培養孩子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老師要正確的引導幼兒,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審美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2.教導幼兒學做手工,開展有效的美術活動。

無論是美術還是視覺文化,都不簡單的停留在描畫平面圖形上。所以,老師應該教導幼兒畫立體圖形,學會描摹,把所看到的景物畫得栩栩如生,而不是只畫一些簡筆畫。同時,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理應教孩子做手工,例如用彩紙折疊花籃、蝴蝶、星星和千紙鶴等。同時要學會鼓勵孩子,老師可以剪一些小紅花或者畫一些小紅花,用獎勵小紅花來鼓勵畫畫很漂亮,手工做的好的孩子。對那些繪畫和手工做的不好的孩子也要多加鼓勵,要耐心教導,如果孩子有進步就用獎勵小紅花來培養孩子的興趣,鼓勵孩子不斷進步。也可以辦一些小型的幼兒美術比拼,用幼兒的優秀美術作品做畫報或者墻報。

3.開展童話故事與繪畫相結合的美術活動。

很多小孩喜歡聽童話故事,老師可以給孩子講一些贊揚真善美的故事,然后讓孩子畫出故事中的主人公,例如讓孩子畫出他們心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魚、唐老鴨和米老鼠等。也可以讓孩子發揮想象力,以連環畫的方式畫出故事情節,把美術當作一種語言表達能力。隨著教育的發展,幼兒教育也越來越重要。在視覺文化背景的影響下,要做好幼兒美術教育,必須注重幼兒的實踐能力,注重互動性的美術教育,將視覺文化和美術教育相結合,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開展有效的幼兒美術教育活動,這樣才能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加強幼兒對視覺文化的理解與認識。

作者:向超 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

篇(6)

學齡前兒童的教育問題是備受社會人士關注的問題,各個領域和行業都在關注幼兒這個群體的發展,因為幼兒是祖國的花朵、中國未來的希望,因此為了中國將來的l展我們必須重視幼兒的問題,讓我國幼兒贏在起跑線上。曾經說過:“美育者,應用美學指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美術教育的培養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在美術教學中引導幼兒去觀察、想象和思考,而這些在幼兒今后的發展中都將演化成潛能,會使幼兒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激發出無限的動力和創造力。然而目前,我國幼兒在美術教學上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為大家具體介紹。

一、幼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美術教育并不是單一的學畫畫的過程,它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實踐活動。目前,在我國幼兒美術教育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限制著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發展,影響到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一)幼兒教師不被重視

近些年來,我們國家在不斷的改革教育制度,教師的地位也不斷的得到提升,然而幼兒教師這個職業卻沒有受到該有的重視,這就導致了幼兒教師這個職責從業人員少,教育隊伍的打造是開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教育隊伍的建設如此不完善,試問又怎么會發展好對幼兒的教育?這就要求了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干預進來,進行對教育市場的宏觀調控。

(二)不專業的私人培訓機構

縱觀我國的幼兒美術培訓行業,真正受到國際家認可的培訓學校少之又少,而那些不夠專業的私人培訓班在不斷的泛濫。孩子都是懷揣著夢想和希望去學習的,而有些私人培訓機構把精力集中放在了如何招生上面,他們每天去專研的不是如何提高孩子的美術能力,如何對孩子進行培養,而是怎么樣讓自己培訓機構獲得更多的收入。這種行為和騙錢無異,是極其不道德的。政府對這方面缺乏一定的監管,應當重視起來。

(三)教學方法模式化

現在的幼兒美術教學中,都是以示范的形式進行的,教師進行示范,幼兒在下面“依葫蘆畫瓢”,先進行簡單的描線,然后上色這么一個過程,這種固定的模式長此以往的話會造成幼兒對學習美術失去興趣,我們應該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的自控力一般都不強,一旦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不僅不利于幼兒的發展反而會激發出幼兒的逆反心理,這樣的話就很難達到幼兒美術教學的目的了。

(四)家長對待美術的認識不夠

現在有很多家長普遍認為:美術就是簡單畫畫。讓孩子去學習美術就是純粹的學習畫畫,所以當家長帶著兒童去逛超市的時候,兒童對著精美的剪紙、印畫、貼紙、手工制作、彩泥制作等物品流連忘返的時候家長會認為這些東西是影響孩子學習的,不但不予以支持,反而會進行一番訓斥。然而卻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屬于美術范疇的,是有利于開發幼兒智力的。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要多學習一些知識。

(五)統一化教育,忽視個體差異

美術教師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成人化的,比如說看畫面是否干凈、比例是否恰當、涂色的均勻與否、與實物的相似度,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性,從而忽視了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的發展。另一方面,在教學的的過程中,幼兒美術教師沒有考慮到根據幼兒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兒,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二、如何來改進幼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美術活動是幼兒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我們國家應重視對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視,那么面臨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應該怎么樣來解決呢?下面為大家進行詳細的介紹。

(一)根據不同立場來分析

1.學校及培訓機構:首先加大對幼兒美術教師的培養力度,多組織教師參加美術方面的向相關培訓,打造師資隊伍,還要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相關的滲透,藝術來源于生活。還要定期的組織開家長會,讓家長對幼兒的學習狀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也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家長多學習、多了解、多參與。

2.教師:教師要不斷地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提高自身素質,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對待每一個幼兒都要一視同仁,不要用言語打擊那些資質相對低的,反而要對資質相對低的幼兒進行鼓勵。及時把幼兒的情況報告給家長,多與家長溝通,認真去了解每一個幼兒。

3.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對幼兒的美術學習多進行鼓勵,讓孩子從小樹立自信心,這樣他們才有動筆畫畫的勇氣,

(二)多元化教學模式

幼兒通常喜歡新奇的事物,因此在課堂上應重視課堂表現多樣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注入新的元素,比如在創作“自由化”過程中,選擇顏色方面,不要一味地要去遵循實物本身的顏色,這樣限制了幼兒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

(三)激發幼兒學習主動性

在幼兒美術課堂教學中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幼兒的提問能力,這就要求老師應該去把握幼兒心理,針對幼兒的心理活動對其進行激發。舉個例子,在進行美術考試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教師來進行命題,其實可以鼓勵學生來命題,通過這個方式不僅僅激發了孩子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更加能夠使教師準確掌握孩子心理,達到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三、小結

幼兒美術教育不僅僅是一種美術活動,更應該是幼兒發現美、欣賞美,從而去創造美的一個過程,學校、教師以及家長都應予重視。

參考文獻:

篇(7)

 

小學英語教學,是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基本的聽、說、讀、寫訓練,使學生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掌握一定的詞匯和最基本的語法知識,培養學生基本的日常會話能力以及拼讀、拼寫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喜歡英語并善于運用英語,為學生之后繼續學習英語奠定初步基礎。

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我們的社會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人們的行動、生活、思維方式都已隨著這一新興技術的產生和發展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同時也引起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在教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并不斷發展的今天教育論文,多媒體輔助教學改變了由粉筆、課本與老師口述所構成的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在英語教學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龍源期刊。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內涵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即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或簡稱多媒體技術,對文本(text)、圖形(graph)、靜止圖像(still image)、聲音(audio)、動畫(animation)和視頻(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處理的能力,是在計算機平臺上對信息載體,包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文字的收集、加工、處理和再現,使信息表達更具綜合性和表現力,可以充分調動參與者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習者進行知識學習提供一個全方位英語學習的交互環境。

多媒體教學正是利用了多媒體技術容量大、全兼容和交互性強等特點,將各種教學信息以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能夠較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調動其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能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增強課堂教學的密度,提升教學質量。多媒體英語教室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借助它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個性化的英語學習環境,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這必將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多媒體技術把抽象的教學內容賦予形聲兼具教育論文,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教學活動變得情景交融,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感知力,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對英語的認知和表達也更加準確。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綜合處理能力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編制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將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變成形象有趣、視聽兼容的動感內容,能創造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教學中栩栩如生的圖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輕松歡快的歌曲、chant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加深學生的印象;精心設計的Flash游戲對于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復習鞏固新知識起到了積極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二)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一個生動的教學過程通過多媒體表現出來,勝過教師“一言堂”的授課方式。多媒體能夠形象地突出課程的教學重點,使學生的學習任務變得明了,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簡練,課堂教學變得高效。老師們都有這樣的同感教育論文,有的老師表示: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聽”來的忘得快,“看”來的忘得慢,“聽說看做”結合起來的記得牢。多媒體通過學生視覺與聽覺雙重刺激,加快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知理解和綜合運用,增強了學生運用英語的意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龍源期刊。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多元化教學

傳統課堂教學由于受時空的限制和評價標準的制約,學生往往局限于課本或教師的教學思維框架之中,思維的發展與突破被遏制。現代的多媒體課堂打破傳統以“教師主動說學生被動聽”的課堂模式,課堂的重心轉移到“學生學”,成功發揮了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學安排以“更有效地激發學生智慧,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為目標。由于網絡資源的共享性和無限性等特點,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由于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都是不同的,所以對于知識的掌握和學習經驗的積累也是多元化的,而多媒體課堂恰恰可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有助于多元化教學和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四)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口語的交際練習

當今社會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一大優勢就是高效快捷地幫助教師傳遞大量教學信息,讓學生有空間進行語言實踐教育論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真正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考慮從教學目的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和認真篩選,力爭從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合理地壓縮出時間供學生開展口語練習,讓學生領會到英語學習并非枯燥無味的任務,而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有趣活動,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切實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五)多媒體英語教學有助于教與學的互動反饋

學生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學習中可以及時將意見反饋給老師,教師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合理意見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的良性互動。同時,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使學生在'學中樂,樂中學'。

三、多媒體技術給英語教師的啟示

多媒體技術已在學校教育得到廣泛應用,教師的“教書匠”功能正在降低,教師的課堂引導角色越來越凸顯,教師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工作也已被多媒體所代替。然而,即使有最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工具,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作用仍是計算機無法替代的龍源期刊。多媒體只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和手段,教師們應謹記任何時候都是為了教學而使用多媒體工具,而不是為了使用多媒體工具而教學。因此教育論文,多媒體的使用取決于教師,教師應懂得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把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起來。

總之,我們對多媒體要有正確的認識并加以合理使用。既要看到其長處,充分發揮其優勢,全面服務于教學;又要了解其缺點,合理適度的運用,切勿盲目依賴多媒體技術。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每位老師應該不斷探索,合理運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英語教學相結合,為學生創造繽紛多彩的學習情境,使小學英語課堂真正達到最優化,進而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丹,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2002.3.31[2]曹金鑫、李小君,多媒體課件制作的誤區及其對策

[3]黃凱艷,多媒體技術與英語教學,2002.3.29

篇(8)

審美教育是幼師美術教學為提高學生審美素質所設置的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完成審美教育,使幼師學生掌握美的規律,正確的欣賞美、認識美、理解美,分清是非美丑,并在正確的審美觀點的指導下進美的創造、實施美的教育是幼師美術審美教育的目標。幼兒師范的學生在畢業后大多數都會走向幼兒教師的崗位,他們是幼兒美術教育的實施者、提高民族審美水平任務的承擔者和社會審美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幼師的審美教育在美術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為了適應新形勢,作為中職教育一部分的幼兒師范教育為了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以培養“實用型、技能型”的人才為目標,不斷改革、創新,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對社會、對工作的適應能力,學生畢業以后能較快的適應崗位的需求,很快投入到教學一線。但是在美術教學改革中過分強調實用、速成,很容易步入重技能、技巧,忽視審美教育的誤區。筆者就不止一次的聽到一些觀點與建議:“幼師只要學會畫簡筆畫、做做手工就好了”;“幼師培養的不是藝術家,一些美術鑒賞課可以改為技能訓練課,沒必要介紹太多的美術基礎知識”。甚至有的幼兒園園長直接說“我們不需要懂多少美術知識的人才,我只要一個能適應教學、懂得裝飾教室的老師就行了”。這些觀點和建議無疑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淺的。在市場急需實用、有創新能力的人才但中職幼師學校生源美術基礎薄弱在校學習時間短的情況下,審美教育更應加強。如果學生不具備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更何談創造美、傳播美?筆者認為新形勢下幼師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質

“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審美教育工作意義重大,對學生的人生影響深遠,作為美術教師須不斷學習探索,在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同時更要提高藝術修養,要厚積而薄發,從文學、詩歌、音樂等方面汲取營養,在教學中才能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審美功能,開擴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使學生不但具有發現美的眼睛更具有領略文化內涵的心靈,成長為全面發展的社會新型人才。

二、注意與其他學科間的聯系與遷移

審美教育在每個學科都有所體現,各個學科——不論是自然學科還是人文學科中體現的人文精神與情感體驗都是相通相融的。在教學中,一方面,美術的審美教育可以滲透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例如:我校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生認識各類植物的葉子時,讓學生將葉子做成書簽、拼貼畫;數學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認識、理解形體,用不同的幾何體來做紙雕建筑;音樂、舞蹈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感受韻律、節奏、畫面感……這些都是與美術的審美教學相聯系的。美術教師可以不失時機的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引導、建議、評價,將審美教育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美術課堂教學中也可進行學科間的聯系與遷移。例如:講到畫面的節奏與韻律時可以與鋼琴、舞蹈、聲樂相聯系。講到中西方繪畫鑒賞時可以與中西方文學相聯系,講到兒童故事畫創編時可與語文學科兒童文學聯系……在課堂教學中聯系、遷移其他學科的審美,旁征博引,會使課堂更加有趣生動,既能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引發學生的審美思考。

轉貼于

三、把握審美教育的隨機性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充滿變化。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不失時機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是一個重要途徑。審美教育應是貫穿于美術教學的始終的,在美術理論課、實踐課中都應隨機的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這一方式在目前技能教育占“主要地位”,美術欣賞課的課時量被壓縮的大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

四、把握審美教育的適時性

人類對美的認知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幼師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特殊性更決定了課程的內容、方法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審美教育要結合時代的發展體現時代的特色,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

審美教育的適時性要求教師對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審美取向要有敏銳的把握。在教學內容上可以選取一些時下流行的、學生感興趣的元素來進行分析與解讀,例如:奧運會的開幕式所體現的中國特色與時代特點的結合;90后學生流行的“非主流”裝扮;新近優秀電影的視覺處理;服飾的流行趨勢;世博會館所體現的建筑美學等等。這些時下流行的元素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相比較枯燥的美術史而言,教師不失時機的解析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意文化的多元性

當今世界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日益交融;另一方面社會形態和文化表現出多元化。各種藝術流派和表現風格更是層出不窮,尤其是現代派作品在我國迅速傳播,改變了多年來寫實作品占統治地位的局面,對人們的審美標準形成巨大的沖擊,也為我們的美術審美教育提供了新的任務與挑戰。

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拓展學生的視野,以大量的美術作品、圖片、影像資料為依托進行對比教學:可以是古今的對比;中外對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風格的對比;不同風格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對比;同一藝術家不同時期作品的對比等等。例如:在介紹畢加索的作品時,我們可以將他的作品與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的寫實作品進行比較,也可以將他與中國同時期畫家齊白石的作品進行比較、也可以其不同時期的作品進行分類來比較。加深學生對美術審美的印象、增長見聞、提高鑒賞能力。

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幼兒園教師要不斷成長、不斷接受知識、提高專業能力,幼兒師范學校對幼兒園教師的培養目標是終身學習和終身成長,這不僅指職前培養、入職教育和在職進修,而是包括了幼兒園教師在職業生涯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動。學生只有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達到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要求。

七、培養學生將審美知識和技能表達之間的轉化的能力

審美能力不能停留在理論層面,最終還是要體現在實踐上。學生在學會審美、產生創造美的動機的同時更要學會表達。美術審美教學不能只是在欣賞、分析,更要鼓勵學生進行創作實踐,例如:我們在引導學生賞析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后,學生對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所表達情感都有了較深入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作或再創作,可以是以文學的方式創作例如:寫一首詩歌或者散文詩,用簡短的文字來表達內心或是悲憤或是哀傷。或者進行繪畫的在創作,將畫面進行解構、重構,或者以手工等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在審美過程思想得以升華,更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審美教育是一個春風化雨逐步滲透的過程,不是只靠幾節美術欣賞課就能解決的,這需要教師、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幼師的美術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理念、途徑為社會為國家的幼教事業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篇(9)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業的日益發展,教師隊伍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已提到議事日程,并有了廣泛的研究。我國幼兒教師隊伍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專業化也在悄然進行中。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具有自己獨特的職業要求和職業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和管理制度。幼師生也無一例外地要高質量地習得幼兒教師的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其中,幼兒教師專業技能有其專業特殊性且形成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訓練,因此,尋找科學、合理的幼兒教師專業技能培養的對策是每位幼兒教師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務之一,必須加以深入研究。

1 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闡釋

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征。概括起來不外乎一般能力和專業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諸如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力等。另外,教師還須具備從事專業活動所必須的特殊能力,即了解學生及同學生交往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科學研究能力。

幼兒教師的專業技能是指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標、教育對象的年齡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備的特有的從教能力。這里強調:幼兒教師專業技能與其它教師的專業能力有顯著的不同,幼兒教師既要有教師的一股的專業能力,還要具備其它教師無需具備而其必備的特殊技能。例如,兒童化的語言表達技能、兒歌彈唱與鑒賞能力、舞蹈表演與創編能力、等等。

2 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內容

1996年6月1日原國家教委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對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目標的規定,蘊含著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要求。主要從三方面來指出了幼兒教師應具備語言、藝術、幼兒教學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2.1語言類技能

語言類技能是指幼兒教帥能夠規范化、兒童化地運用語言、文字與幼兒進行交流及引導幼兒正確運用語言進行表達、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書寫、普通話、講故事、英語口語等能力。

書寫能力是指幼兒教師應該具備諸如工作日記、工作計劃、總結、教育研究論文等基本的應用文的寫作能力,以及規范地用鋼筆和粉筆書寫漢字的能力。

普通話水平要達到二級甲等以上的水平。講故事技能要求幼兒教師能運用兒童化的語言和肢體語言,充分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點為幼兒演講故事的能力。

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要求幼兒教師具備準確、生動、流利的英語會話與交流能力。這是雙語幼兒園中對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

2.2藝術類技能

藝術類技能是指幼兒教師具備的藝術表現及審美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內容有彈唱及兒歌欣賞,舞蹈表演與創編、繪畫與美術鑒賞等。

彈唱及兒歌欣賞能力是指幼兒教師借助鋼(風)琴,運用聲樂技巧自彈自唱兒童歌曲及對兒童歌曲藝術性、思想性的理解能力。

舞蹈表演與創編能力是指幼兒教師要掌握多種形式的民族舞蹈基本表演技巧和根據不同的兒童樂曲編制兒童舞蹈的能力。

繪畫與美術鑒賞能力指幼兒教師要掌握基本的繪畫手法和兒童美術作品的基本鑒賞能力。

2.3教學類技能

教學類技能指幼兒教師為順利實現幼兒教育目標所具備的適合幼兒特點的基本的設計、組織、制作、創編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戲組織與創編、幼兒活動設計、玩教具制作等技能。

游戲組織與創編能力是幼兒教師根據達成教育目標需要自行編制并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的能力。幼兒園中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各方而教育目標都要寓教于游戲之中。

幼兒活動設計能力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要求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育內容的實際,預先設計教育活動方案的能力。幼兒活動設計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前提和基本保證,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技能之一.

玩教具的制作能力是幼兒教師根據活動、游戲的需要自己動手制作玩具和教具的能力。

3 幼師生專業技能職前培養策略

(1)課程策略:幼兒師范院校通過開設必修課、選修課、實踐課程、開發校本課程等手段,對幼師生進行專業技能培養與訓練。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計劃中將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學前兒童游戲、鋼琴彈奏、美術與手工等7門課程作為必修課開設,做到有足夠的教學和訓練課時、有考核、有驗收;將寫字、普通話等開設為必選課;通過實踐課程和校本課程提高技能訓練水平,保證對技能訓練的指導與拓展。

(2)管理策略: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學校通過有效的指導、訓練、檢查、驗收考核等方式對幼師生在校期間的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制定《幼師生專業技能訓練、驗收實施方案》,使學生明確技能訓練的內容、要求與驗收標準,安排不同內容的訓練時間、指導教師及督促檢查辦法,實施分年級考核驗收,驗收不合格不予畢業。

篇(10)

一 概念界定

免費男幼師生須在中考前參加招生培養學校統一組織的面試。面試合格者方可填報免費男幼師生志愿。畢業時拿的依然是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專科畢業證書。在就業方面,為免費男幼師生制定寬松的就業政策。江蘇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是取得畢業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的免費男幼師生,均可自由選擇就業出路。包括參加教師公開招聘,到生源所在省轄市公辦幼兒園任教,也可通過雙向選擇到民辦幼兒園任教。經公開招聘、雙向選擇依然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還可由省轄市教育部門負責協調,安排到農村公辦幼兒園任教。經協調安排到農村公辦幼兒園工作的男幼兒免費師范生,應承諾在農村公辦幼兒園工作不少于5年。各地則負責確保,到公辦幼兒園工作的男幼兒免費師范生有編有崗。”由于就業有保障,學生報考熱情高漲,錄取分數線均達到了當地四星級高中的水平。目前共有南京幼兒高等師范學校、蘇州幼兒高等師范學校、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常州幼兒師范學校、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宿遷高等師范學校、阜寧高等師范學校八所學校承擔培養任務。

二 加強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的應有之義,當前我國的教育已由精英模式向大眾模式過渡,規范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及其培養方式,應當成為免費男幼師生培養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由于幼師男生未來承擔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學任務,所以他們自身的素質一定要過硬,教育科研能力不僅是他們能力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是入職后發展成為研究型教師的必備條件。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師范生的培養和培訓做出了詳細的規劃,提出了“教師即研究者”的口號,體現了教育行動研究的特點,要求教師“以研究者的視角來分析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這就要求免費男幼師生必須在職前教育階段就要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教育科研興趣,讓他們參與科研活動,激發探索精神,為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目前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意識淡薄

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江蘇省教育廳組織的三次免費男幼師生匯報會上,充分彰顯了男幼師生培養在專業技能、職業素養、人文精神、教育實踐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階段性成果。男幼師生們進行了體育類、美術類、互動實踐課、文藝類展演,贏得一片喝彩。武術、跆拳道、健美操,展示了男幼師生們的蓬勃朝氣、陽光帥氣;兒童水墨畫、蠟筆畫,則展現了他們的剛柔并濟、內外兼修。這些技能、技藝,素質、素養,品德、品格,已經在4年的學習生活中不斷錘煉,形成常態。但是匯報會上卻沒有關于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展示,首屆300名學生已經五年級了,2015年7月即將畢業。經過筆者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統計:參與到老師各項課題研究的學生僅約10%,在正式教育教學刊物上發表文章的約為1%,參加假期社會實踐的僅約20%,課后閱讀教育科研類期刊的僅約10%。應當承認,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意識較為淡薄,很多學生只把專業技能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作為主要目標,沒有探討學術問題的意識,參與調查研究的經歷較少。

2.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識掌握甚少

通過對八所培養學校免費男幼師生的問卷調查表明,只有三所學校開設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作為教師教育類課程,其他五所學校只是把學前教育研究方法作為公共任選類課程來開設。調查表明,只有約5%的同學參加了公共任選課的學習,還有個別學校因公共任選課學生報名人數較少,取消了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程的開設。僅約10%的學生了解教育類研究論文的相關寫作要求,只有極少數學生通過參與教師課題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及課題選擇、調查問卷設計等知識。學生主動去了解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進展狀況的幾乎沒有。

3.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實踐能力有限

在訪談中,大部分免費男幼師生都認為工作之前參與教育科研實踐不重要,認為工作后有了教育教學實踐基礎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僅有個別學校提供給學生可選擇研究的課題,這些課題也都是涉及寒假、暑假期間社會實踐調查類的。沒有學生主動申報研究課題,只有極少數學生參加教師的課題研究,幫助教師做一些數據調查、記錄、統計等方面輔助工作。調查表明,有80%的學生能通過圖書館文獻索引查找文獻資料,但都是查找其他材料的,查找教育科研方面的只有10%。

四 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的方法與途徑

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素質較低,究其原因,不僅有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與學校對學生教育科研能力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關。

1.對教育見習、實習進行改革,使教學活動與學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養相結合

學校與鄰邊的幼兒園共同建立免費男幼師生教育培養實驗區,免費男幼師生在幼兒園見習、實習,建立免費男幼師生見習、實習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注重免費男幼師生見習、實習培養過程管理。把教育見習時間安排為從第二學期至第九學期,共8次,每次為期一周,把教育實習時間安排到第六學期、第八學期和第十學期,共3次,每次兩個月。每次都安排教師指導學生撰寫見習、實習案例分析,指導學生去發現問題,繼而去解決問題。學校給每一個指導教師下達任務,與教師的績效考核掛鉤,教師每人必須至少在指導免費男幼師生幼兒園見習、實習中設立一個課題,同時這一課題組中必須有5~10位同學參與。不僅增加了學生見習、實習的時間,而且加強指導教師的職責,在培養學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指導教師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2.加強免費男幼師生教育科研能力考核,構建新的評價體制

上一篇: 音樂基礎論文 下一篇: 養成教育論文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高清在线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一区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69堂 |